工程性实践

2024-09-23

工程性实践(共12篇)

工程性实践 篇1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及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而做出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制药工程专业名称于1998年正式出现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 由原来的化工大类改名为化工与制药类。制药行业作为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朝阳产业, 发展速度是惊人的。随着国际制药工程教育已逐渐向培养制药工程“通用型人才”转变, 要求制药工程教育更加注重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育, 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专业素养强, 综合素质更要过硬。这种趋势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养目标要更加着眼于促进学生就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佳木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始建于1976年, 是黑龙江省第一个培养高级制药人才的基地, 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2009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多年来, 为祖国制药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这是佳木斯大学药学院许多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体系和课程框架改革与实践的结果。近年, 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师们以制药企业需求为导向, 以实际制药生产实践为背景, 通过课程教育改革和实践研究的深入, 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明显提高, 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在振兴老工业区、服务黑龙江地方经济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总结出来以供对制药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兄弟院校参考。

二、认识实习

认知实习一般安排部分专业课程已经结束的学期进行, 实习前组织教师集中讲解要完成的实习工艺流程, 实习过程中配多名指导教师分组跟组指导实习。认识实习前要求学生有针对性的查阅总结与下达的实习任务相关生产流程资料, 提高认识实习的认知度, 提高实习效果;实习期间会根据实际情况, 对工艺流程和原理需要跟踪总结, 请校外企业专家以专题讲座形式向学生集中讲解, 地点一般选择在制药工程中试基地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企业, 中试基地可以满足学生自己亲自操作, 而制药企业因多方面影响, 一般不会让学生动手操作, 实习的效果大大降低。

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也只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必需。因此, 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 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师队伍的建设, 更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

三、生产实习

佳木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主要以化学制药为主, 生产实习主要应该将理论学习的知识灵活的应用与制药过程中, 即结合制药技术、质量鉴定、市场销售和工业环保等, 充分发挥药学和工程学结合特色, 生产实习除了对药物生产的整个流程、原理和控制的学习, 还包括生产车间型式、车间设备、仪表、管道的原理即布置, 学习GMP严格控制下的制剂生产及药品质量检验和控制等, 总之, 生产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工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实习基地和指导教师方面, 药学院已为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奠定了一大批学生实训基地, 哈药集团如三精制药 (含三精千鹤药业) 、制药总厂、制药六厂、中药二厂、葵花药业、多多集团、珍宝岛药业集团、地市级医院等近20余家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学生在实习期间, 要求有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完成, 同时以此为基础积极吸纳企业指导教师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的指定等, 有效建立校内、校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 更有利推行双导师制的实施。学生在近一学期的实践企业学习, 可以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和技术, 深入开展生产工程实践活动, 甚至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 提升学生的职业修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通讯作者:张宇, zhangyuhy2003@163.com, 0454-8610678)

摘要: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培养的核心内容, 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部分。针对佳木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针对教学实践的改革进行叙述, 主要对传统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上加以创新和改革, 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与特色, 满足现代医药行业对应用复合型制药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宏伟, 罗晓燕, 马红梅, 等.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识实习教学模式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 2012 (5) :47-58.

[2]张安富, 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56-59.

工程性实践 篇2

实践总学时:20 面向专业和年级:计算机科学技术4年级

一、实践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软件工程》课程是本专业中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软件工程应用能力。软件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课程的后继教学环节,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软件工程项目,全面掌握软件工程管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等阶段的方法和技术,通过该实践课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模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过程等理论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文档的编写能力,从而使学生提高软件工程的综合能力,提高软件项目的管理能力。

二、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实践熟悉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能全面、系统地应用所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完成系统开发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工作;掌握软件开发的过程和技术,以达到对本课程的综合知识的考察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运用,培养自己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践内容

××××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实践类型]

综合设计型

[目的要求]

1、目的:将所学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应用于软件开发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2、要求:把小问题当作大任务来看待,一步一个脚印进行,从而积累开发大工程的经验和方法。各个阶段的文档完整、规范,建模工具使用得当。

[内容提要]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以实际应用中的小型题目为主(大纲后附有候选的项目列表供学生参考),要求学

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设计。软件工程实践具体实施的要求如下:

1)每个班级按项目小组进行分组,每组人数在6人左右;

2)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适当加分),由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组成员讨论、选定开发项目,项目的选定必须考虑“范围、期限、成本、人员、设备”等条件;项目经理负责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管理项目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开发计划进行调整;对于调整的项目开发计划必须存档;

3)项目开发计划必须具备可行性,每项任务要落实到人且规定该任务的起止日期和时间;明确每个阶段提交文档的日期和时间;每个项目小组必须明确指定文档的审查小组和审查人员以及审查结果的返回日期;审查小组和审查人员不得是完成被审查内容的完成者;审查结果至少包括: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所在文档的位置及页码、具体建议等;每个阶段的审查结果不得少于6个问题;

4)每个项目小组必须按照给定的文档规范标准提供下列文档,文档中必须注明执笔者、完成者(签名)和完成日期,其中完成需求分析和设计工作的人员不能相同,完成编码和审查/测试的人员不能相同;文档包括:

1.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开发计划(包括调整的项目开发计划)

3.需求分析规格说明

4.概要设计规格说明

5.详细设计规格说明

6.编码清单(部分或全部)

7.审查/测试问题清单

[主要仪器设备]

1.硬件设备:微机和打印机

2.操作系统:Windows 2k以上系统

3.图文排版:Microsoft Office 2K及其以上系统

4.软件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Borland Delphi 等

5.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等

6.建模工具软件:PowerDesigner或者ROSE

四、考核方法

软件工程实践环节的成绩不单独记分,仅作为《软件工程》课程成绩的20%--30%记入总成绩。实践环节结束,每个学生必须提交软件工程实践总结报告,教师根据每个同学的实践总结报告和在小组中提交的文档进行考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加入实践报告的答辩环节。根据提交的实践报告和答辩的情况对每个同学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卢潇 等:《软件工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2005年1月

[2] 周苏 等 《软件工程学实验》 科学出版社 2005年4月

[3] 邓良松等 《软件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4]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

[5] 吴洁明 袁山龙 《软件工程应用实践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6] 文斌 等《软件工程与软件文档写作》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六、实践教学建议

在实践环节的实施中,建议同学们选择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应用系统作为实践环节的软件项目选题。为方便起见,在此列出部分参考选题如下:

1.酒店餐饮管理系统

2.多媒体播放器

3.进销存管理系统

4.宾馆客房管理系统

5.人事管理系统

6.工资管理系统

7.KTV点歌系统

8.网上考试系统

9.考务管理系统

10.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11.超市POS系统

12.学生综合测评系统

13.学生任选课管理系统

14.网上书店系统

15.音像租赁管理系统

16.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17.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工程性实践 篇3

[关键词]应用型 土木工程 工程素质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98-02

土木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土木工程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工程施工与设计、加强动手应用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2]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效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应用型、教学型工程院校与学术型、研究型工程教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不大,人才培养定位较模糊,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缺乏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往在制订教学体系时,没有从能力、素质培养出发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而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

(三)实践教学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

由于过多、过细地划分专业,导致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学生知识面较窄,难以成为行业企业所需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严格按照土木工程专业规范设置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严重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工程实际的需求相脱离。

(四)实训基地的建立与管理滞后,导致实践性教育的严重缺位

一方面,目前我国工科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企业过分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和学生实习的安全问题,往往不愿接受学生前来实习。另一方面,学校和指导教师的管理不到位,见习普遍成了参观,实习成了见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抄袭严重,毕业班学生急于找工作,毕业设计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的缺位,导致土木工程教育缺乏灵魂,学生毕业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欠缺。[3]

(五)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许多高校迫于形势,加大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但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没有形成较大的突破,主要局限在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及组织形式的改变,对实践内容的调整不大,并没有真正解决实质的问题。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教师队伍非工程化趋向严重,缺少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我国高等院校对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侧重于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这种纯理论研究的导向使得高校工科教师队伍普遍不重视工程实践锻炼、缺乏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实际经验,高校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现象。

二、基于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应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 以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 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实行资源共享,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构建以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以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为根本,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建立实践性与设计性强、突出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见图1)。将实践教学环节分成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践、创新技能实践等三个模块,形成有机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库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建立具有模板、钢筋、砌筑三大工种的设计、操作与质量验收等功能的建工工艺综合实训中心;制作主要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节点,打造真实的工程场景;完成《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等多门课程的网上资源库建设;拍摄了上千张工程现场图片,数十部现场施工录像、flash仿真动画等影像资料,为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着力推行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的学习方法。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之间的界限不明显,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工程实际和综合性案例的教学不多。在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工程问题、工程项目和工程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等多种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训练,做到本科生“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4]

(四)更新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土木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具有课堂信息量大,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特点。传统“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便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文字、图表、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的一些难以教学的工艺原理和实践环节等进行详尽地讲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当今现代教学方法的一大特点。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可以申请进入课堂预习、学习、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动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便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提高。[5]

(五)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

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应用方面,注重过程的考核,鼓励采用平时作业与集中考试相结合,多次考核与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笔试、口试、答辩、操作、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基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专项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核。课堂考核对应学习积极性、作业考核对应自主学习和信息收集处理;实践环节考核对应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考核对应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六)探索企业培养的新模式

在校主要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然后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真枪真刀”地进行基本技能及综合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地质实习、顶岗工程实践及毕业环节等。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参与实践的机会,并提供充足的安全和劳动保护等。

(七)建立一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通过“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等学历、学位;鼓励教师报考土木工程专业的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规定教师在晋升职称前必须有1年的工程一线实践锻炼经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选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承担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

通过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多年改革与实施,我院95%以上学生在校取得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等职业技能证书。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连续几年来,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是学校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之一。大多数毕业生从工程施工、设计一线工作岗位干起,很快崭露头角,成为技术骨干或单位领导。

[ 参 考 文 献 ]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5).

[3] 陈金陵,梁桥.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10,(11).

[4]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5] 黄滢.多媒体教学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工程性实践 篇4

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传输, 二是交换。交换技术是通信网的核心技术, 交换类课程是通信与信息专业中富有特色和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现代交换原理”课程主要讲授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 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以及软交换等现代交换技术[1,2]。

交换技术的理解和学习不仅需要高效的课堂授课, 更为关键的是实践环节的直观体验和感受。很多学生都表达出对通信类课程的普遍性认识, 那就是理论内容多、逻辑性强、表征抽象、理解难度大, 笔者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核心课程建设的教学和改革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此, 主要对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和说明。

1 交换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对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

交换技术属于大学本专科通信工程的专业课, 一般安排在学生毕业当学年的第一个学期, 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 需要大量数学和其它相关通信理论的支撑 (2) 侧重理论学习, 对专业概念和术语的理解要求较高 (3) 实验条件落后, 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实践体验和训练。由此“现代交换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较高而又结合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建设科学化的实践环节支撑, 提高教学质量[3]。

2 实践环节设置

我校的交换技术课程实践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即经典交换技术和软交换技术, 分别占用16学时, 形式为均为综合性课程设计。经典交换技术主要为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和MPLS交换, 在此环节中重点分析交换的基础功能模块, 主要包含时间表调度实验、摘挂机检测实验、脉冲计数实验、位间隔识别实验、软件送音实验和驱动交换网络实验, 对分组交换和其它几种高级的分组交换形式也安排了重点为路由和转发表构造等相关实验内容。软交换技术主要包含系统配置实验, 媒体接入实验, 网关配置实验和业务配置实验, 这个环节实验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技术先进, 可实现诸如视频通话, 长途业务, 110接警平台等多项实验内容。我校的课程设计定位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有明确的设计主题、设计目标、功能需求、设计思路提示和考核方式, 可最大程度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课堂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践环节考核内容与要求

实践环节的考核主要分为考核目标、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四个部分。考核目标主要是根据课题内容来制定, 经典交换技术实验为单人单组, 根据实验层次考核, 分为基础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 基础性要求掌握基本的交换技术及系统配置技术, 要求能按照既定计划完成分模块内容;提高性实验则要求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和设计方法。软交换部分则为分组实验, 由各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不同角色, 协作完成系统配置和功能设计;考核方式分为现场答辩和实验报告两个部分, 分别占有不同的比例, 大概4:6左右。考核内容则依据系统结构和模块内容有所侧重, 评分标准依据所完成的工作量、正确度和实验效果有所区别。

4 实验平台建设和工程性教学实施方案

为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提高实验和教学效果, 我们采用了硬软件结合的平台建设模式, 搭建了两个实验平台, 既保证系统仿真的灵活性和直观性, 又保证了交换技术的实用性和实践意义, 经典交换部分使用北邮版的现代交换原理仿真实验平台, 软交换部分则实用了教育部修购项目建设的现代通信软交换工业级业务开发平台。

4.1 SoftX3000软交换实验平台

软交换实验平台, 采用U-SYS SoftX3000软交换系统 (以下简称SoftX3000) 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容量软交换设备, 它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 具有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和强大的组网能力, 主要应用于NGN的网络控制层。此外, 当SoftX3000与华为公司生产的网关设备UMG8900组合应用时, 还可以用作电路交换机设备 (C&C08 EV) 或视频互通网关设备 (VIG8920) 。NGN (Next Generation Ne tw ork) 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 它采用综合、开放、融合的网络架构, 通过业务与呼叫控制完全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完全分离, 从而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 使业务独立于网络。NGN具有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 可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或融合业务。根据华为公司U-SYS整体解决方案, NGN主要由边缘接入、核心交换、网络控制、业务管理等四个平面组成。

SoftX3000作为大容量、高性能的软交换产品, 属于第二类电信设备 (即位于中心机房、无用户线接口的设备) , 主要应用于NGN的网络控制层, 完成基于IP分组网络的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管理等功能。SoftX3000具有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和强大的组网能力, 在传统PSTN网络向NGN网络的融合发展过程中, 可以具有端局 (C5局) 、汇接局 (C4局) 、长途局、关口局、SSP等多种用途。

4.2 实验平台配置

我校的软交换实验平台与SDH实验平台并行部署, 可以基于IP网络和SDH网络实现大范围、跨平台、跨业务的实验。SDH实验节点则配置了三个, 实现了一条622M和两条155M链路, 从而为实现大容量、高速率、高带宽类业务, 尤其是多媒体和视讯业务提供了良好硬件基础和保障。

我校的SoftX3000软交换实验平台设立了32台工作站, 学生可以将配置数据先行在工作站上处理, 做必要的脚本配置、分析和修改工作, 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优先级或排队方式到服务器验证, 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实验灵活性和效率的平衡。

4.3 实验内容规划

系统支持多国家码和多区号、多信令点、双归属、关口局与汇接局、SSP、IPTN、就远入网和平等接入等组网功能, 支持多媒体端局组网、NGN分层路由组网、C4/5组网、与H.323/IN/SIP/Parlay/3G多媒体网络的互通, 可实现多种业务的实验配置。

SoftX3000向用户提供业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4.3.1 SoftX3000

独立提供的业务这部分业务包括基本语音业务、传真业务、补充业务、IP Centrex业务等。

4.3.2 SoftX3000

与其他设备配合提供的增值业务

(1) SoftX3000与SCP智能平台配合提供的增值业务, 如CCS呼叫卡号业务、APS固定预付费业务、FFPH家庭被叫付费业务、虚拟专用网 (VPN) 业务等。 (2) SoftX3000与SIP应用服务器配合提供的业务。SoftX3000通过SIP协议与SIP应用服务器互连, 可提供融合语音、多媒体、Internet等业务于一体的增值业务, 如一号通彩铃、UC业务等。 (3) SoftX3000与第三方或虚拟运营商的应用服务器配合提供的业务。SoftX3000通过Parlay网关与这些应用服务器互连, 可提供第三方或个性化的业务, 如企业工作流、企业Schedule、个人Schedule、企业套件等。 (4) SoftX3000与SHLR组网, 并通过SCP、应用服务器配合, 提供的全网智能化业务。

经过为期3年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明显, 学习质量明显提高, 对课堂教学的认可度也有很大提升, 因此下大力气做好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是必要而且紧迫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继荣, 屈军锁等.现代交换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2]罗国明, 沈庆国等.现代交换原理技术 (第2版) [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3]项洪印, 鲍慧.现代交换技术课程平台化互动型教学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0 (29) :167-168.

工程实践报告答案 篇5

http://user.qzone.qq.com/516023478/infocenter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20题

一.1对2对3对4对5对

二.1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ReL Rm

2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 A Z

3布氏 洛氏 冲击

4退火

5正火

6淬火

7回火

8渗碳

9淬火 回火450

三.1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表面化学热处理。2普通热处理(回火)

3合金工具钢,表面化学热处理,然后进行普通热处理。4 45号钢 车床加工 淬火

45号钢 车床加工 空空 空 空

灰铸铁HT150 焊接或铸造 退火

灰铸铁HT200 焊接或 铸造 退火或自燃热处理空„„

调质钢 空 整体调质和局部表面淬火

液态成形(铸造)40题

一.1对2对3对4对5对6对7错8错9对10对 二.1芯盒

2金属

3金属料 燃料 溶剂

4收缩量

5合型 浇注 落砂

6芯心

7为获得铸件的内孔或局部外型

8砂型铸造 特种铸造

9整模 分模 活块 挖砂 刮板

10浇注道 分型面

11分模 最大

12浇口杯 直浇道 模浇道 内浇道

13紧砂 起模

14可塑性 强度 透气性 耐水性 退让性

16砂型铸造

17离心铸造

18金属型铸造

19实用于各种材料且能产生合式物品

20熔模铸造

21砂型铸造

22透气 气孔

23缩孔 裂纹

24砂眼

25加速铸件某部的冷却

三.1直浇道 浇口杯 冒口

压铁 上型箱 分型面

下型箱 型芯 型腔

模浇道 内浇道 毛坯

3优点:1适应性强 2成本较低

缺点:1铸件的组织性能较差 2工序较多填砂 紧砂 起模 合型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

手工砂型铸造 压力铸造

熔模铸造 砂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 离心铸造

塑性成形(锻造)40题

一.1错2对3错4对5错6错7错8对9对10对

二.1塑性 力学性能

2高 大 重 重要齿轮 主轴

3塑性 变形抗力

4金属允许加热的最高温度 金属停止锻造的温度

5锻粗 拔长 冲孔 弯曲 扭转

6减小 增大 饼块3

8顿位 750kg

9上悬 连续锻打 单次锻打 下压 空

10金属损耗 脱碳 空„„

11正火

12晶粒被氧化 失去锻造 塑性降低 开裂 空1200-1250 800

14保持一定温度不变

15铸铁

16冲模 分离或变形

17弯曲 拉伸 空

18操作 结果

19板料 中空状

20单 连续 复合22拉伸 弯曲 退火

23板厚的5%-10%的间隙

24氧化皮 断痕

25防止勿碰造成危险

三.1踏杆 砧座 砧垫 下砧铁 上砧铁 锤头

工件缸 旋阀 压缩缸 手柄 锤身 减连机构

电动机

4工作台 导轨 滑块 电动机 连杆 曲轨

空 离合器 带传动 拉杆 滑动 踏板

5冲压生产率高,可以冲出尺寸精,表面光洁,形状复杂的制品,而且冲压件质量轻,刚性好,冲压过程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连接成型(焊接)40题

一.1对2对3对4错5对6错7错8错9对10对

二.1锻压 焊接 空

2焊条直径

3焊接材料

5冶金

7对接 搭拉 角接 丁字接

8敲击 划擦

9熔焊 压焊 钎焊

10熔化 空

13对接接头120-220

15直流反接

16大

17咬边 气孔 口渣 未焊透 裂焊

18熔化 熔化

19能交直流共用

20中性火焰

21H表示焊接用钢芯,数字表示含碳质量分数

23黄钢 锰黄钢

24高碳 高速钢 青钢

25低碳钢 低合金钢

三.1电源线,电焊机,电线,焊钳,焊条,工件,焊接空,空,C6≥340MPa,碱性,直流,C6≥50MPa对接,平焊。丁字接,平焊。丁字接,仰焊。对接,立焊。角接,平焊。

4焊丝,焊炬,回火防止器,减压阀,乙炔发生器,减压阀,氧气瓶,工件。

5空,空,25,45-525,30-165,150-175。

车削 30题

一1错2错3错4对5对6对7对8错9错10对

二1切深 车进给量 切速

2单位时间内工件和刀具交轴方向的相对位移

3特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的距离C 主轴旋转运动 工件的余材料不断被去除的工作运动

5高硬度 足够的强度 高热硬性 高耐磨性 良好工艺性能

6工具钢 硬质合金 陶瓷 工具钢 硬质合金

7对称 回转 IT9-IT7 Ro1.6mm

8加工精度 表面粗糙度

9尺寸精度 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

10直线度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空 空

11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圆跳度 角跳度

12横

13旋转面平面 集合平面

14游标卡尺

15三爪定心片盘 四爪单动盘 跟刀 中心架 花盘 空 空

三1主轴箱 空

刀架 空

尾底座 空

进给箱 空

溜板箱 空

床身 空

2刀头

切削头

刀头

主削刀

副削刀

削刀面45度反回力 坐便刀 锉刀 外螺丝刀 75度外回力 切断刀 空„„

铣削、刨削、磨削 50题

一1对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对10对11对12错13对14错15对

二1刀具的旋转运动 工件横向 工件纵向 工件垂直加工各种角度的加工面

3周钝

4销铣刀 立铣刀 圆柱铣刀 单面刀

5立铣刀,键槽铣刀,三面刀

6单脚铣刀,双脚铣刀IT9-IT7,6.3-1.6um

8一种齿轮

9分度刀,圆形工作台

10分度头

11空,空,床身

12圆形,空

16牛头刨床,空,空

17滑轮前端

19牛头刨床

20切割

21平面磨床,M131W,空

22刚玉类,碳化类IT6-IT5,0.4um

三1床身,主轴,横梁,纵向工作台,轮台,横向工作台,升降台

2平面,沟槽,齿轮,切断 工件运动方向和刀具的旋向一致为顺铣,反之为逆铣。

3武工院铣床为例:X6132 X代表铣床类,6代表卧式铣床组,1代表万能升降台,32代表工作台面宽度 X5032立式铣床 5代表卧式铣床组,32代表工作台面宽度

6工作台,刀架,滑枕,床身,曲柄摆杆机构,变速机构,进刀机构

7刨水平面,刨垂直面,刨T形槽,刨直槽,空,空

8防止钳台未夹紧

9磨长外圆拉面

磨内孔

磨平面

空„„

10黑色金属

工程性实践 篇6

【关键词】工程测量 教学改革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50-02

对于从事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等的人来说,掌握工程测量技术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技术[1]。但是,在当前工程测量实践课程的理论教学中,经常会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水平等原因,出现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情况。例如,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教学方式比较呆板等,导致了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所以工程测量实践课程的改革显得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中的一些问题,对工程测量课程进行了粗浅的实践研究。

1.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重点不突出

土木和建筑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工程测量课程,而其中又以实践环节尤为重要。由于课程体系的调整等原因,学生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时间就减少了。例如,理论知识点有: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桥梁隧道工程测量等;而实践项目则有:罗盘仪测量磁方位角、实地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光电测距仪的练习使用等内容[2]。这些教学内容都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没有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最终使得制定的教学大纲得不到实现,教学方法变得呆板,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1.2 实践设备不健全,理论与实际脱轨

工程测量课程对于理论和实践的要求都较高,但是在教学中注重讲解基本的概念、原理、方法、步骤或仪器介绍等,而缺少了让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3]。有些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学仪器,有的仪器已经相对落后,导致学生对操作仪器更加缺少了解。还有的学校缺少实践基体,或者有实践基体的也大多在校内或者周围,实习内容简单,实践场所不规范。这样,学生所学的理论不能很好地与实践联系起来,达不到实践的目的。

1.3 考核形式过于单调,缺乏科学性

有些高校的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内容较为传统,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较为单一,缺少科学性,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弱,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在这样不良的教学环境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就显得不够科学。虽然在理论和实践考核时结合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卷面成绩、实习报告等,但是平时学生的课后作业、实习报告等都是相互抄袭,考核效果显得过于形式化,对学生没有实际作用。

2.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和措施

2.1 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新模式

按照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简单、实用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重点、一般和自学三个层次。在理论教学时结合仪器操作,让学生对知识时形成具体的印象。过去,教师经常对着教材或者PPT课件为学生讲解,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点。所以要调整教学的内容,对于一些测量知识的重难点,可以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帮助学生了更加直观地解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2.2 更新实践教学设备,跟上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很多测绘仪器跟不上社会和企业的实际更新步伐。而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仪器更新速度慢,较为落后,使得学生的实践效果不佳,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合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对于土木和建筑工程专业,学校应当多留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先进的、精度较高的教学仪器。如电子水准仪、GPS RTK、全站仪等仪器,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需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与企业展开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以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实际有效的实践内容和实践基体。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建立模拟的工程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实际的工作氛围和操作流程。所以学校应当多和企业合作,建立一些实际的实践基体,或者直接在一线生产岗位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只有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后,才能更加加深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结束语

总体来说,面对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土木、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改革也应当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以社会实际为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多种软硬件设施,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而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在后续的道路上逐渐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永,宋云连,胡兵.工程测量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06:124-128.

[2]潘朝晖.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03:54-55.

[3]黄良珂.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6:133-134.

作者簡介:

工程性实践 篇7

一、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

目前一些工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教育理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 是理论课程的补充。理论课时所占比例过大, 过分注重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对知识的实用性重视不够。在考核评价中, 过分注重笔试和卷面成绩, 忽视了口试、实验、设计、社会调查等多种实践考试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工程教育的特点, 也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使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学生则将主要精力用于应付考试上, 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 缺乏完善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影响下, 一些工科院校不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没有健全、完善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 课程安排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相差较远;教学内容陈旧, 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理论脱离实际较严重;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整体优化与独立性;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缺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三) 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目前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仍依附于理论教学, 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各实践环节的持续性和互补性不强, 缺乏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工程实践内容陈旧, 缺乏更新, 与生产实际脱节严重;实践教学的学分和学时无法达到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所需的实际要求;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结合专业特点的工程实际题目偏少, 大多数题目还都是“纸上谈兵”。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工程实践训练不足, 毕业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胜任工作岗位。

(四) 工程训练条件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需求

由于思想上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重视, 必然使投入实践教学资金得不到保证, 工程实践教学场地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有些与工程训练相关的实验课, 由于受条件限制, 学生不能亲手做实验;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 相当部分实验室仪器设备过于陈旧, 实验仪器设备的台套数也严重不足。这些硬件条件建设的欠缺, 导致高校的实验开出率不高。一些院校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真正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 影响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

(五) 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强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工程素养和指导能力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缺乏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中青年教师中大部分人直接从校门到校门, 尽管他们具有高学历, 理论功底较深, 但缺乏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和指导经验, 在日常教学环节中难以自觉、有效地引入工程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体系, 难以对学生进行严格、有效的工程训练, 从而造成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综合创造能力的先天不足。

二、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我院根据现代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中,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

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 他们应具有更广阔的工程背景和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现代工程师的需要, 也是基层单位的迫切要求。我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和学院自身特点, 科学定位, 及时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模式, 提高人才质量意识,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 确立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 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应首先体现在培养方案上。我院在修订培养方案时, 根据行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按照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和办学特点, 把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考虑, 构建了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达到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 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相统一。

1.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于理论教学中。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应贯穿于实践教学中, 还应体现于理论教学中, 应以所有课程都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作贡献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使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我院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 系统分析并精心构建了适应21世纪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以工程应用为核心重组和优化课程内容。在理论教学中融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于一体, 以现代科技的新发展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构筑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我院根据工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规律, 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总体目标, 以整体优化的思想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 将实验、实习与设计三大实践教学环节组成一个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与理论教学配套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 紧密结合理论教学, 科学设置实验项目, 改造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 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的比例。 (2) 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通过更新、改造, 建立了以综合性和实践性为特点、适应现代机械工程发展的工程实验中心。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使学生实习效果显著提高。 (3) 强化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 选题尽可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努力做到真题真做,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建立健全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体系, 强化过程管理, 保证设计质量。

(三) 加强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 工科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密切相关。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后能胜任所从事的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工作, 需要有一批理论知识过硬、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作支撑。加强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思想上使广大专业教师对提高个人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紧迫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增强教师的现代工程意识, 使参加工程实践锻炼、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每一个专业教师的自觉行为和长期行动。

2.通过各种产学合作方式, 加强对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程训练和实践锻炼。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接触企业, 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使他们尽快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通过工程实践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 完善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活动。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教师将实践教学活动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使专业教师不仅能迅速深入到本学科的知识前沿, 跟踪工程实践领域的最新动态, 锻炼、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可以从中探索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性问题, 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

高等工科院校只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认识, 积极探索, 构建先进完善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相适应的专业教师队伍, 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摘要:本文阐述了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当前高等工科教育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针对如何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从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进行了探索实践。

关键词:培养体系,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慧.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探索, 2007, (5) .

[2]温丽娟.浅谈高校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5) .

[3]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7, (12) .

[4]王章豹.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8) .

工程性实践 篇8

1 理论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传统方式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严格区分开的, 使理论教学过于抽象, 学生无法得到形象的感官认识, 缺乏动手能力。我们把工程测量实验教学分成认识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实验教学须配合理论教学进行。基于工程测量实践性强的特点, 我们把认识性实验教学直接搬到了理论教学课堂上, 使学生可以通过实物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操作方法。例如, 介绍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构造与操作, 属于认识性实验;在课堂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 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近距离观察仪器构造并进行简单操作, 可以让学生对仪器构造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记忆更加深刻。并且, 实践证明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更能够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2 实习、实践内容革新

实习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工程实际结合。随着测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测量新仪器、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而以往的工程测量实习项目有些已经落后, 实践项目的设计缺乏实用性、系统性, 不能完全体现现代测绘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为此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特点, 重新设计了工程测量实践项目, 使实践内容更贴近工程实际。笔者先后到市城建公司、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掌握工程测量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营管理阶段的应用情况, 把握现代测绘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 取得第一手资料, 将工程测量具体的实践项目转化为工程实践中的工作方法, 为实践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使实践项目更加全面、更具先进性、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3 实验室及实践场地建设

为使学生掌握现代基本测绘技术, 必须配备现代的测量仪器设备。工程测量实验室从无到有, 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 引进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设备, 以满足教学示范和实验实习的需要。由于测量仪器设备更新很快, 而且如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等先进设备价格昂贵, 在引进先进设备方面我们还有待完善。

创建良好的实践环境。稳定的实习场地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实习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着实习质量, 结合工程实际和实习内容, 建立固定的校内实习基地。结合校内地形地貌, 依据国家控制测量规范标准建立测量控制点, 创建实习场地。学生可以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等基本实验, 并且控制点的建立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评定。校内实习基地可以满足大部分实验实习课程的需要, 但是学校地物种类较少且地貌形态简单, 难以模拟出各种工程测量环境。为提高实习教学效果, 使实习更有真实感, 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采取校企共建、共管的建设模式, 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 既节省了经费又使学生走出校门, 适应就业岗位。

4 提倡团队建设、创新能力, 采取多样化成绩考核模式

操作能力考核是《工程测量学》课程考试的重要一环, 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 关系到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实现。实践课考核制度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过程。笔者改变传统的以上交实验报告为主的考核方式, 采取多样化考核制度。

首先考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测量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测量工作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 必须和同组其他人一起协作完成。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改变传统以个人给成绩的做法, 实践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答辩, 每个小组根据表现获得各个小组权重因子, 给学生成绩时要计算该组权重因子。班里有几个平时不爱学习的同学了解考核制度后, 变得非常积极, 改变了以往课堂懒散的作风, 开玩笑说绝对不给小组抹黑, 最后也获得了好成绩。

其次, 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打破传统测量教学实习的单一模式, 将测量实习工作与大学生测绘大赛活动相结合, 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技能竞赛有机结合, 模拟技能竞赛形式组织教学实习, 并结合生产任务开展测量实习。测量实习客观上比较辛苦, 非测量专业学生大多轻视测量实践, 马虎应对, 效果不佳。实行测量职业技能竞赛实训后, 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工程测量学的基础性和测量技能在工程中的重要位置, 明确了学习目标, 变被动为主动, 自我加压, 信心十足, 提高了实际操作和工程测量技术应用能力, 并将大学生测绘大赛列为重要的期末加分项。

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测量实践过程中, 要给学生灌输工程方法不唯一, 多思考多途径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摆脱封闭式实验在内容、方法上的限制。内容开放, 除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项目外, 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作为实践项目重点, 如给出校区地形图, 让学生自己设计控制测量线路, 并且采取开放式方法, 并不指定固定的测量模式。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指导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 实施启发性教学方法。在考核过程中不要以测量结果对错为唯一指标, 对有新想法, 新思路的同学提出表扬, 给予适当加分。

实施工程测量学实践教学改革, 能适应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计划。实践内容与工程实际同步, 实验设备与时俱进, 完善测量技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衔接, 促进工程测量理论与实践结合, 突出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动手能力。教学改革后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 动手实践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摘要:随着测量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传统的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实践教学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结合测量理论教学, 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出发, 探讨了测量技术理论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实习和实践内容的改革以及实验室场地仪器等方面的改革, 提出校企结合, 聘请企业工程师指导实践, 多样化理论教学手法与考核方式结合,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工程性实践 篇9

在整个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保证建设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之一, 其也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 想要真正利用好现代工程技术, 就应该先深入了解。

1 现代工程技术概述

工程技术也称为生产技术, 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通俗一点讲, 就是人们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或者是利用成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过程当中, 最终实现改造的自然的目的。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 工程技术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概念, 其发展的前景十分可观。特别是将其融入进建筑工程管理当中, 其展现出来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其中融合了各种先进成熟的技术, 其展现出来的特征有一下几点。第一, 可行性;第二, 经济性, 这一点是因为工程技术必须要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因此要将技术先进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作为前提, 这就充分体现了其经济性;第三, 综合性, 现代工程技术必定是融合了多项技术, 其中不仅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等, 同时还需要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现代工程技术中的技术含量将越来越高, 同时其综合性将越来越强。

2 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现代工程技术的原因

2.1 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

在整个的建筑工程当中, 不管是从最开始的设计、施工, 到最后的完工, 其中融合了多项技术, 例如混凝土技术等, 利用现代工程技术综合性的特点, 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进行良好的分类与整理, 同时安排建筑施工人员根据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进行标准的实施, 同时再进行质量与施工两方面的监督、检查, 这样在既能够准确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上, 又能够避免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 可以表明利用现代工程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1]。

2.2 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利用现代工程技术中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当中, 其中就能够避免出现因为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各种工程变更问题[2]。之所以需要这样做是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其中的造价是整个工程建设活动的中心, 需要充分保证两者的前提下有效进行建筑施工, 而只有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才恩呢狗狗保证施工的正常有效进行, 规避各种技术上该来的损失, 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收益能力, 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经济效益。

2.3 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顺利交工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其建筑物都已经开始向“高、大”方面发展, 比起以往的建筑施工技术而言, 现代的建筑工程其所需求的技术含量更高, 要求也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工程为了赶工期进行连续性的施工或者是其他原因, 将施工质量的保障问题忽略, 导致了在交工时由于质量问题导致交工延误等。而将现代工程技术应用其中, 其先进的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各项施工有序进行, 避免出现因赶工期而连续加班的现象。因此, 可以表明利用现代工程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交工[3]。

3 建筑工程管理中现代工程技术的具体实践

3.1 成组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成组技术就是通过揭示和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按照某种特定的类别进行分类成组, 同组事物采用统一方法进行处理, 能够大大提高其效益。在成组技术当中, 其核心就是成组工艺, 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可以将各种所需的零件、建筑材料按照几何形状、尺寸、精度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相似性进行成组归纳。例如, 在建筑工程当中, 需要用到的各种零件、建筑材料如钢筋等, 按照钢筋的相似性可以进行分组, 然后再进行大批量的加工, 这样既能够缩短钢筋加工的时间, 同时又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又例如各种小钉子, 根据钉子类型、大小等, 进行成组分类, 进行分类的加工, 这样一来在工程一边建设的过程中还能够一边根据需求调整加工的数量, 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又能够保证施工效率。

3.2 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的应用

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并没有那么复杂[4]。但是也同样可以从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的基本定义上进行理解, 九黎通过资源整理以及优化, 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方管理高速发展的一种方式, 其更多的是表明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 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看重的是每个人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 借助了信息技术的手段调和其中的各种关系。借助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最核心的问题, 质量与安全, 这代表了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的根本性。其次, 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某个具体事务进行追根溯源, 不能停留在肤浅、表面的改变或者是调整, 而是应该将其中出现的所有的不足、漏洞以及陈规陋习进行改变, 将建筑工程中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建, 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调整、重新改变, 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高质量、高效率。

3.3 即时生产理念的应用

即时生产理念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在建设管理中的高效率。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于能够及时进行组装的半成品, 或者是施工方直接购买能够组装成组装件的建筑材料, 例如对混凝土的搅拌, 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一方面既能够降低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其中的浪费, 实现管理与建设的统一。

4 结语

总而言之, 借助现代工程技术, 不仅能够保证基础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建设的效率, 为推动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年生.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探讨[J].科技传播, 2010, 31 (18) :105.

[2]王战琦.夯实技术管理, 加强过程管理, 推进价值管理——与时俱进, 提升设备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7 (26) :187.

[3]王丽娟.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与企业, 2014, 21 (15) :20.

工程性实践 篇10

一、灌溉排水工程

灌溉排水工程是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的一门专业课, 全书分为两篇, 第一篇为灌溉排水, 主要介绍灌溉排水的基本理论、灌排渠系的规划设计、灌排田间工程、灌水新技术以及灌区用水管理等, 这是农田水利的基本内容, 也是各地农田水利共同性的问题。第二篇为地区水利规划, 主要介绍山区丘陵地区、南方圩区和北方平原地区这三大类地区的规划治理措施及其有关的基本理论。

在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基础上, 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灌溉排水工程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调查 (含假期社会实践) 、理论课程、上机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内容。由于社会调查 (假期社会实践) 、上机实习和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三部分的形式与内容变化多样, 主要由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兴趣确定, 故本文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三方面介绍灌溉排水工程实践教学内容。

二、课程实验

1. 非饱和土壤的入渗特性及渗吸速度测定试验。旱地在进行地面灌溉时, 灌溉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地表逐渐向下湿润, 为保证最为有效地利用灌溉水, 既要使计划湿润层得到均匀灌溉, 又不产生多余的水量向深层渗漏, 必须了解水向土中入渗的规律。

本试验的目的是: (1) 了解农田灌溉或降雨在田间形成水层时, 水向土中入渗的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2) 利用室内或者野外实测入渗资料, 推求入渗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3) 探讨在野外条件下测定渗透系数 (垂直方向) 值的条件; (4) 了解双套环测试装置及量水技术。

2.利用河沟附近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反求水文地质参数的室内模拟试验。利用野外实测的地下水动态资料求参数的实质多是分析某一外部因素 (如河沟水位变动、水井抽水、降雨入渗, 地下蒸发等) 影响下的地下水运动, 测定外部因素在量上的数值及相应时期的地下水动态, 利用解析解方法或数值计算方法反求参数 (数学上称这种运算为逆运算) 。这些外部因素可以是天然状况下的 (如降雨、蒸发等) , 也可以是人为的 (如抽水试验、人工灌溉等) 。在农田水利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在河沟水位变化期间测定河沟附近地下水动态资料反求参数。

本实验的目的是:希望在实验室内模拟野外的条件 (经过一定简化) , 试验者通过有关试验数据的观测及资料分析工作, 掌握进行野外实际试验的一般规律、观测孔的布置、资料的取得以及反求参数的分析计算方法。此外, 室内模型 (用砂槽) 试验还有助于探索一定边界条件下地下水运动的机理, 并可对某些理论研究成果进行验证。

3.喷头水力性能测试试验。喷头是喷灌系统的专用设备, 喷头性能的优劣, 对喷灌质量影响很大, 喷头水力性能有关参数则是进行喷灌系统设计的基本依据。因此, 无论是生产新的喷头系列或进行喷灌系统设计, 选定喷头型号, 均应进行喷头水力性能的测定。

本试验的目的是: (1) 了解摇臂式喷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通过测定喷头的喷洒范围、喷洒水量、水滴直径、喷头旋转周期等水力性能参数, 分析评价喷头的水力性能; (3) 认识并了解喷灌水力性能测试内容、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三、课程设计

1.灌区灌溉系统规划设计。 (1) 题目类型。南方, 丘陵山间川地。地面坡度较大, 沟系发达, 无洪、涝之虞。气候湿润, 但雨量分布不均。种植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主要任务是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排水系统只做平面布置。 (2) 设计内容。 (1) 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的制订。用水量平衡法制定早稻及棉花的灌溉制度, 利用早稻及棉花的灌溉制度, 编制全灌区的灌水率图, 并对灌水率进行修正, 根据修正灌水率图得到设计灌水率。 (2) 灌排渠道的规划布置。在所给的地形图上布置灌溉及排水渠系的干支两级渠 (沟) 道, 以及主要渠 (沟) 系建筑物。 (3) 各级灌溉渠道设计流量的推求。计算典型支渠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及支渠系水利用系数;推算其他各支渠渠首及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以及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4) 干渠设计水面线的确定。根据各支渠的田间参考点, 推求各支渠要求干渠的水位, 确定干渠设计水面线、干渠渠首位置、干渠渠首水位高程、拦河坝的位置。 (5) 干渠纵横断面的设计。根据设计流量设计干渠的横断面、纵断面图。

2.除涝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1) 题目类型。南方, 沿江滨湖圩垸区, 地势低平, 水网密布, 常受涝、渍威胁。气候湿润, 雨量丰富, 但水稻所需水量亦不敷应用而受旱。本设计主要任务是以该圩垸为单位规划设计排水系统, 包括排水沟道系统、排水闸与排涝泵站。 (2) 设计内容。 (1)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和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 另外对相应的建筑物进行布置, 包括灌溉泵站, 排涝泵站, 排涝闸以及交叉建筑物等。排水沟道排涝流量计算:计算排涝模数, 推算干沟各段的设计排涝流量。排水沟道纵横断面设计:从各支沟选择参考点推求各支沟要求干沟的水位, 并初步确定干沟的日常水面线和排涝水面线。划分抽排区和自排区。根据设计排涝流量确定干沟各段的横断面。最后绘制干沟纵横断面图。 (2) 一级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和装机容量的确定。根据排涝泵站排田 (暴雨期间排走超过白湖蓄积能力的水) 和排湖 (在汛期两次暴雨间隙腾空白湖容积以迎接下次暴雨) 两项任务, 分别计算排田流量和排湖流量, 并进行扬程、装机容量的确定。 (3) 排水闸排涝演算, 以校核排水闸的尺寸。根据汛后外江平均水位及相应的蒸发、降雨资料, 校核排水闸的尺寸是否满足排涝要求, 即排水闸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 将白湖水位降至日常水位。

四、实习

1.实习地点。湖北省徐家河水库大型灌区、漳河水库大型灌区等。

2.实习任务及时间安排。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 为学习专业课程 (如灌排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水泵及泵站等) 及专业基础课程 (如水力学、结构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等) 打好基础。

实习的任务是通过现场参观灌区, 了解灌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思想 (如灌区水利工程的作用、渠系的整体布局, 等) ;了解灌区工程的组成及功能 (如水源工程、渠系、田间工程, 等) ;了解灌区渠道、水工建筑物的类型、作用和特点;了解灌区的管理方式。

实习计划时间为2周。

3.实习报告。在实习过程中, 要求每个学生对每天的实习内容都有记载, 写出实习日记;在实习结束之前, 还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实习报告 (字数不少于5000字) , 以此检查和巩固实习效果。

实习报告大致可按以下框架来编写: (1) 回顾实习过程, 对现场实习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归纳总结。 (2) 介绍各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概况, 重点介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总体概况。 (3) 实习内容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流域开发规划;枢纽布置及水工建筑物设计;工程施工及监理;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环境保护及移民。选择2~3个专题进行较详细的论述, 谈自己的看法、收获和体会。

五、结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为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竞争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战略需要。根据武汉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 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模式、方案出发, 构建了武汉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灌溉排水工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 探索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改善, 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改进学生的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自信心, 进而获得更加全面的专业技能发展。

摘要: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 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环节。灌溉排水工程是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的一门专业课, 本文根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特点, 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模式、方案出发, 构建了灌溉排水工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 理论联系实际, 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排水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牧振伟, 崔龙, 石铁玉, 等.水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 :40-43.

[2]石自堂.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

[3]郑春龙, 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4) :85-86.

[4]竺志超, 杨金林, 祝洲杰.基于/零距离模式的非工程类专业工程素质认知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7) :18-20, 27.

[5]涂善东, 全面工程数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7, (4) :29-32.

[6]李远瑛, 张德生, 高加成.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加强学生工程素质培养[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2) :171-173.

工程性实践 篇11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实践;措施

中国分类号:H319.1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包括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强为课程的突出特点。以往的施工课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元化问题突出,传统封闭的理论教学脱离施工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支撑实践环节教学,因此无法适以实践核心的新的教育模式。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建设需求的关键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等学校已将创新能力定位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将实践教学定位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以实践核心的新的教育模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实习单位普遍反映实习学生对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掌握了解不足,缺乏施工实践能力,不能及时进入实习状态;对实习学生情况的调查显示实习中学生面对施工项目感觉无从入手,不能发现、预测施工中的问题。两方面的信息综合表明施工实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课程理论学习阶段学生没有建构起项目施工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施工能力训练不足,这说明理论教学无法支撑实践环节的教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的问题。

(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弱

土木工程涉及众多的结构施工图以及结构建设的概念,学生熟练阅读施工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但是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很难做到快速熟练地阅读工程结构有关的施工图,对工程结构的建设和建造等方面的概念更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做到将施工图想象成实际的结构,结构空间三维关系概念非常薄弱,严重妨碍了土木工程基本理论的学习进度。

(三)、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实际上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投入不足,与实际工程脱节,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因此,为了适应现代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满足社会需要,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加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课程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的板书加以讲解的方式,缺少精美的动画式教学。众所周知,该课程中存在大量的施工工艺,若采用传统的授课法,由于感性认识不够,学生将难以理解和掌握。

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

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演示、讲解,降低实验难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土木工程專业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服务实践的应用型专业,其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要高于理论。因此,为了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各种建材性能的检测方法、技术标准,为工程打下基础,巩固理论知识,实验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高校由于条件所限,很难建立规范化、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实习基地。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去施工现场实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会影响工人的施工。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演示和讲解一些操作时间长、危险系数高、施工费用高的实验,不仅能够降低实验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缩短了实验时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仿真实践性教学方式

工程试验仿真: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中大量的材性试验和构件试验,制作成三维动画,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工程材料性质以及构件力学特性。工程生产方法仿真:将土木工程中相关的构件或材料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结合视频录像,制作成系列专题动画,补充学生在企业单位或工地的生产实习的学习,以达到在有限学时内进行丰富的生产实践教学与学习。工程施工仿真:将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以三维动画形式呈现给学生,将“工地”搬进教室,使学生通过丰富的视频学习,认识具体的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的概念和重点。

(三)、探究性教学方式

探究性教学的思维是过程是认识现实问题→方法研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符合人们思维规律。本科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施工时没有工程经验,所以了解施工项目、认识工程施工问题是学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了解施工项目、认识施工问题的过程是接近工程、与工程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对工程的好奇与兴趣转化为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逐渐建立起丰满的施工项目的概念和工程责任感,进而激发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激励工程思维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探究式教学实现“回归实践”、“回归问题”、“回归学生主体”,可较好地解决课程理论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而疏离学习主体和工程实践的问题。理论教学环节设计如图1

(四)、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

校内外结合主要体现在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设置了必要的实习环节,将国家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要求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中;专业内外结合是为了拓展土木工程学生的知识面,将本专业的知识与整个社会科学、技术体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协调能力,如跨专业组合结构设计竞赛小组,与建筑学专业同学共同进行毕业设计等。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覆盖的课程面最广,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自主实验、各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相结合;学期内外结合充分利用假期,开展各类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四个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同时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相应的学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使“培养应用性、卓越工程师”的办学思想落到实处。

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循序渐进,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逐渐完善其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还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弥补了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从而提高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9).

工程性实践 篇12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而专业实践环节是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因此,需要结合学院自身专业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石油化工装备等行业加快专业建设,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本文探讨了专业建设中的实践环节问题,方法措施行之有效,达到社会对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1 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 1 专业知识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普通高校大多数学生缺乏自觉学习的意识[5],长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意识非常弱,造成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较差。从学生就业情况可以体现出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实践能力达不到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

1. 2青年教师工程训练意识薄弱,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被轻视

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教师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背景[6]。目前,高等学校教师队年轻教师所占比重呈递增趋势,引入的年轻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基本都是由学校毕业到学校任教,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和企业工作经历。在讲授专业课时,这些教师不能用工程实例及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来阐述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内容不立体,不丰满,实践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1. 3 课程偏重学科知识体系,面向应用型的程度不够,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高等学校重视课堂教育,从规模上发展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存在实践教学环节办学条件不足问题,极大的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限制了过控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教学环节质量的提高。近些年的实习环节如生产实习组织方式、实践内容演化成往往只是学生单纯的认识实习,只能简单了解设备加工工艺及化工炼油工艺,对生产现场产生感性认识,但对设备内部结构的学习,学生实习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好。

因此,如何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理工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7]。

2 改革措施

2. 1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1) 教学中充分利用建模方法,多用实物及动画CAI电子课件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及学习兴趣。

( 2) 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创新基地。利用学校已有专业实验室、拆装基地等教学资源,增设校内专业实习,增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同时开设专题实验,让学生完成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梳理和相关基本技能的训练,体验完整的专业和实践转化的经历。学生可以自愿做教师的助手组成项目小组,了解学科前沿,开阔视野、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自己准备实验条件、自主完成创新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极大的丰富生产实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在提高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的思维等方面,实验教学环节非常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改为开放实验室模式,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 1) 优化实验内容

全面整合专业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比重,专业实验室建设如表1 所示。

( 2) 积极推动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开展

以开放实验方式进行创新性实验教学,为了发挥开放性实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加大了开放性实验在学生中的宣传,加强专业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对开放性实验的共同指导,加强了对传统开放性实验改革的探索,不但要解决实验从 “封闭”到 “开放”的形式问题,提出从实验内容设计中注重基础强调应用、加强实验环节中逻辑思维的训练、注重实验过程中学科交叉和对实验项目的系统分析与综合能力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开放性实验的改革,同时,加强实验仿真和实际实验结合。

2. 3 师资力量

鉴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考虑企业人才及市场需求,学院必须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学院为提高教师的任课水平和增加教师的工程技术经验,采取如下措施: ( 1) 引进人才最好具有实际工程应用经历; ( 2) 结合校企结合,将教师送入企业,担任技术、生产等岗位工作,选派专业课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 到企业锻炼,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的应用能力。( 3) 基础课教师实行导师制,即通过 “传帮带”的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质量; ( 4) 在武汉工程大学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进行设计训练。通过研究与实践,加强教师工程意识和处理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提高培养学生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2. 4 实习基地

实习是工科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其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 1) 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本专业现有实践教学实习基地8 个,有协议的实习基地4 个( 表2) ,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本专业实习经费充足,实习组织管理落实到位,实习效果良好。丰富的实践教学使学生从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装备成套使用技术、设备维修等方面有了崭新的认识,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成功的过渡到实际工程应用中。

( 2) 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专业方向选修课,开设一些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也可以根据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发展来确定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

( 3) 改革传统生产实习,实现学生综合能力训练。

针对传统生产实习中实习联系难、接收单位提供实习内容简单等问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专门举行相关专业教师研讨会,提出对实习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将传统单纯的校外生产实习,改为校外生产实习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实验室所拥有的实习相结合,将传统的只能看,改成既能看又能动手、动脑和分析,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 4) 生产实习采取企业与学校实习相结合的形式,从2006级开始,将4 周生产实习分为校外企业实习2 周,校内结构实习2 周,取长补短,保证了实习时间和质量。

( 5) 在毕业实践环节中,针对不同的毕业设计题目,多采取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也为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2. 5 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借助于武汉工程大学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的工程设计项目以及教师与企业合作的研发项目,设计要求学生使用最新标准或规范。加强校企合作,我院与东风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计划,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学生的定岗实践,以特色班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设备主要参数,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锻炼,自己设计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参数条件,学生完成相关的设计后,在该试验台自己操作进行验证,对比设计结果,尽早地体会工程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动力。

2. 6 科技竞赛

( 1) 引领学生接触科研任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举行学术报告或讲座,把工程案例带进课堂,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分享科研工作体会及工程实践经验,启发学生思维。

( 2) 开展生动的第二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院在制定相应培养计划时纳入创新学分,以竞赛为载体,丰富以创新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机电学部已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开展以学科为基础的各类校内、学部内竞赛,成立各类学生学术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重点支持机械设计、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等高水平国内比赛及国际竞赛。教学计划设定24个创新学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的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 结语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结合学院情况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教学计划,特别是专业实践环节的体系建设和实施,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实践环节是全面检验、总结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实践环节质量的提高无论对大学生本身还是对学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文章结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现状,论述了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实习、毕业论文、师资建设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实践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闫绍峰,廖国进,熊晓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16-118.

[2]张慢来,张琴,周志宏.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28):122-123.

[3]毕明树,俞建良,李志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课程体系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2001(4):22-25.

[4]闫建新,刘雯,罗彩霞,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3(6):62-64.

[5]石涓力.浅谈如何有效监控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的质量[J].科技资讯,2012(13):216.

[6]罗嗣海,王祖麟,周立功,等.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2):23-25.

[7]闫绍峰,熊晓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2-15.

上一篇:基层比赛下一篇:建筑排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