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型人才(共12篇)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1
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加大建设, 新形势下社会对上木上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 而且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上程实践意识和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成为当前上木上程专业教育而临的重要课题。桥梁工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该课程不仅要求的主讲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 同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桥梁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 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目前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手段方法状况
目前《桥梁上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 生产实习时间较短且偏重于施上, 生产实习效果不佳, 理论与实践有脱节的情况。第一, 桥梁上程课程涉及许多环节, 涵盖各门力学、制图等多门课程, 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课, 知识点密集、覆盖面大, 一开始学习热情很高, 慢慢也就缺乏学习兴趣, 尽管采用多媒体教学, 造成学生在知识衔接上难以将基础知识与桥梁理论串成一条线, 在实际应用上难以将专业理论与实体结构紧密结合。第二, 另外一个问题能唤醒的学生主体意识可能只体现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 学生也被局限于的一学科之内, 教师更是蜷缩于一科, 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和能力。学校缺乏更积极的激励机制, 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就谈不上充足的实践教学了, 更谈不上教学效果和质量了。第三, 实践环节的教学通常只是处于学生学习的几个时间节点上。现在大多工地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 担心影响工地施工进度, 造成安全事故等, 而目前这种现状势必使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而学生更多关心的只是未来的就业形势和金薪,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就业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学习任务反而忽略了, 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2《桥梁工程》课程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桥梁工程的结构计算分析用到的力学知识贯穿在桥梁的设计、施工、维修加固等的方方面, 学生往往前面的力学基础不扎实, 导致后面结构体系计算分析难以理解, 厌倦了学习的兴趣, 更不用说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就业调查结果表明, 公路与桥梁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增长速度在10%以上, 毕业时已找到工作单位就业率 (未计毕业生自主择业比例) 在95%以上, 直接从事技术员工作的毕业生也占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这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潜力很大。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越来越高, 不单纯是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好, 能够较强适应环境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承担意识;同时还要求毕业生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第三就是要求学生终生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
3《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
鉴于目前的教学与行业、就业现状, 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精髓, 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把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通过采用多媒体模拟动画学、模型教具教学并辅助以现场参观等实践环节, 使学生在感性上能够感知, 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业工作岗位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 从而形成由点及面再到立体空间的系统认识, 有理论到工程实践的有效结合。
3.1 突出立体化教学体系, 改善教学理念。
桥梁工程更是一门需要空间想象的课程, 需要学生“所学”与“所见”、“所闻”等有机组合。通过录制大量的现场工地各种类型的实施录像, 收集的大量各种各样的设计图集和制作生动合适的课件等不断地改变教学环境, 改变教学形式, 改变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性, 使学生达到学而不厌, 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网络、博客及微博等渠道, 全面、准确和及时地获得了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 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让学生通过新闻报道内容的分析,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对时事新闻中出现的桥梁安全事故进行独立思考和评述。
3.2 通过现场教学, 走工学结合之路, 注重培养实效。
学生上岗之后, 学生感觉到学了一大堆以后, 好象什么都派不上用途。传统的教学形式往往使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内容比较贫乏, 距离工程实际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要让学生在校就知道以后可以做什么, 从而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教学中我们把现在在用的和正在研究的更先进的将来要用的方法, 一些项目的完整的建设资料, 作为项目课程教学的内容、环节和依据, 相应的设计软件、标准、规范同时应该配备本专业的法律、法规、施工的标准规范、验收的标准规范、检测的标准规范, 是学生更加系统更加全面重视和理解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发展性、实用性与理论性, 学习生活与工作岗位密切联系,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 通过现场教学, 增强教学实践性。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留给他们许多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因势利导组织好一堂讨论会, 就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升华, 适时地给他指点思路和提供启发性的参考书刊, 有目的使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理念及善于关注、扑捉和占据现代桥梁工程科技发展前沿的积极的意识和能力。创设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 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完成这一培养目标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4 结论
通过近六年教学实践和500多名已毕业学生工作感受和经验表明, 采用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提高了桥梁工程教学质量,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更促进今后的进一步教学。
摘要:本文从桥梁工程课程的特点与就业关系入手分析了目前的教学手段方法的现状以及就业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提出了课程教学应走工学结合之路, 重人才培养实效, 同时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 应用证明: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道桥专业人才的要求, 在工程实践环境中实现人才培养实效教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环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效
参考文献
[1]曹晓川, 周兵.与工程检测相结合的“《桥梁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9 (6) :116-117.
[2]李培根.未来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意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06) :6-8.
[3]李运生, 张彦玲, 侯忠明《.桥梁工程》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102-104.
[4]汪时机, 李贤, 蒋运忠《.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4) :273-275.
[5]陈宝春, 上官萍.福建省桥梁工程精品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教材编写[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2) :52-55.
[6]张效忠, 魏宠花, 朱劲松.高职高专《桥梁工程》课分层次教学实践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0 (6) :41-43.
[7]马鹏举, 王亮, 胡殿明.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01) :143-147.
[8]邵辉, 龚方红.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9) :88-90.
[9]刘小强, 彭旭.理顺关系打破对应——关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与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30-32.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2
3.1校内外工程管理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采用校内外工程管理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构建起电气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校内例如,电力工程专项训练:采用110kV变电站仿真软件,执行实际工作现场的操作票流程,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电气设备安装与检测实训:让学生全程参与设备选型、设备采购、出库入库等流程,提高其市场调研能力、招投标应用能力、工程造价实践能力、设备管理能力。校外:先后与荆能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宜昌成高建设有限公司、洛阳东方实习实训管理有限公司等十多个单位深度合作并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从教学条件上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3.2实施电气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取得的成效
(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与工程管理能力培养与现实工作岗位对接,实习、实训直接对接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一线,毕业生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在诸多的建设工程、机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单位得到了体现。(2)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在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几门工程管理与实践方面的课程,并将电气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培养的毕业生既能适应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性工作,也能适应电气工程领域的管理工作,不仅能有效拓宽学生的就业面,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3)有利于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对电气工程管理型人才的要求。电气工程学科是工学的基础,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学化工程、市政工程等高度融合的学科特征,加之近年来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逐年增加,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人力资源市场中需要电气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更需要既懂电气工程专业技术又具备电气工程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4结语
本文是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郑全新副教授指导下完成的,主要阐述了学习电气工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在荆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宜昌成高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专业综合训练中获取的一些感受,目的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探索培养电气工程管理型人才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侯志伟.建筑电气工程识图与施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
[2]成虎.工程管理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3
摘要:文章论述了作为国家紧缺人才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井巷工程》,在教学中培养创新、创造、创业人才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在《井巷工程》教学中,培养“三创”人才的实践及其成效,且对以后《井巷工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井巷工程》 创新素质 实践研究 教学改革
0 引言
《井巷工程》是国家紧缺人才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以素质拓展计划构建多渠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为桥梁,研究和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井巷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培养“三创”人才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井巷工程》教学中培养“三创”人才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制订从业者的八大核心能力中,“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之一。在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9大能力标准,其核心能力是“创新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指出:“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使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因为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能源,也不能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提出了:“学会生存是今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2 《井巷工程》教学中培养“三创”人才的实践
2.1 在课程介绍中加入教师简介,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课程介绍中,在介绍《井巷工程》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学习方法、在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中的地位、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同时加入主讲教师简介,如教师的科研(教研)、发表论文、论著、申请专利、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素质拓展计划方面的介绍、开设选修课和参加培训的情况。用一些发生在身边科技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2.2 在理论教学中加入相关发明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上,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跟踪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把生产一线正在使用和短期将推广的技术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引进教学中。例如:在铵梯炸药一节中,介绍了现有铵梯炸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无梯炸药和硝铵膨化技术的发明等。
2.3 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相关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教学中从煤炭生产企业岗位群实际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标准为依据,从企业聘请了一批煤炭专业技术专家,与本校专业教师一起组成了煤炭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在原实验教学中的验证实验基础上,开设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课程;把原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中的抄写报告和理论设计,改为紧密联系生产第一线和当地煤炭相关产业发展,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设备、操作流程和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4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创新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技法 在采矿专业的专业课《井巷工程》的教学中,逐步有意识地、有计划地采用了创造教育的若干原则、原理和方法,如实行身教和言教相结合、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科研(教研)与教学相结合、创造学原理与专业课内容相结合以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加了开放式教学成分和课堂讨论。
2.5 在教学手段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掌握创新表述技巧。
2.6 建立开放式的课程教学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2.7 推进学术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
2.8 加强课外辅导,使学生的创新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9 在课程成绩考核中增加科技创新内容的组成,促使学生重视科技创新。
2.10 创业、就业基地的建设为培养“三创”人才提供了平台。
3 《井巷工程》教学中培养“三创”人才取得的成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深化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创新能力,落实“创业促就业”、“实践促就业”工程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贡献。在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井巷工程》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以下效果:
3.1 基本上走出了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龙头,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选修课中强化、课外辅导中点拨的创新教育之路。
3.2 形成了发明——专利申请——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科技论文发表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
3.3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3.4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基本建立了“双发”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广泛深入开展以“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的系列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如同双发飞机的前发动机拉动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3.5 受到同类院校的广泛关注(受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邀请作《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题报告》),成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一致认为,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模式,值得在全国地方高职高专中推广。
3.6 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观、就业观,提升了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素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提高,从业技能扎实,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和欢迎。
3.7 学生们普遍反映,在《井巷工程》课程学习中除学到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学到了许多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学到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思路、提高了自己的创造能力。
3.8 实践证明把创造学原理与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井巷工程》相结合,明显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3.9 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教师的科研能力、组织学生竞赛能力、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3.10 为“学业导师”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上。
4 《井巷工程》教学中培养“三创”人才的思考与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井巷工程》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继续积极地探索新技术、新教学方法、手段在的教学中的应用。
4.1 课题的实施涉及教学、学生、管理等各方面,还要不断探索新的课程管理办法,形成三线合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管理体系,使学校各方面形成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
4.2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如何扩大辐射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
4.3 “学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的雏形是:低年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业导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每学期阅读2-3本有关创新和专业方面的书籍,要求写出读书笔记,并进行研讨;中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业导师要指导学生参与与专业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撰写具有相当水平的调查报告、企划书或发明;高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学业导师要指导学生写出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所写论文要求尽量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职业技能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学业导师”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建设有待进一步实践。
4.4 遵照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深化教学改革,逐步把《井巷工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挑战杯官方网站:http://www.tiaozhanbei.org.
[2]段泽球等.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南[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东兆星等.井巷工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4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产学研,卓越工程人才
自中国工程院教育咨询项目组发布《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报告》以来,“加强学校的工程训练,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一直是我国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工科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仍需要增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1],在国外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衍生出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以科研项目为中介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生产实习为中介的“教学工厂”模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介的“现场工程师”模式等[2,3,4,5]。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2010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本着“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旨在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联合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我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利用校办科技产业构建了校内产学研联合体,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6]。2010年我校获批为“卓越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学校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开拓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本文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卓越计划实施过程,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为卓越工程人才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探索。
1 卓越计划实施中工程能力培养面临的困难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7,8]。但在实施过程中,校企联合培养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校企双方的利益兴趣点不同,企业具有利润导向,注重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而大学是人才质量导向,考虑合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尽管在文件中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将有财税方面的支持和倾斜,但现实政策的执行不到位,难以成为企业追逐的动力源;再加上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私有企业,很难把为学校提供办学支持当作是义务,因此导致难以与企业达成联合培养的协议。
1.2 企业的接收能力有限
我校先进制造专业方向从2010级开始,每年有近80名学生的规模参与“卓越计划”培养。2013年的秋学期两个班分别成建制进入南通国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工程实践环节学习。一段时间的运行表明,40名学生的集中实习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两家企业都表示几十名学生的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1.3 学生难以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企业缺乏学生培养的经验和氛围,难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工程实践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基本是将学生分散在各个岗位上跟着师傅观摩,由于生产的计划性、时间性,师傅很少让学生直接进行工程实践的锻炼;另外由于企业生产的重复性,使得学生工程实践的内容过于狭窄,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不够全面。
“卓越计划”中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等过程,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和提高工程能力。本着这一目的,我们依托数控装备制造行业特色,在整合学科和工程训练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在校内建立工业化的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通过工程项目的实际训练尝试对2011级卓越计划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工程能力的培养。
2 产学研合作共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
2.1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
通过与多家合作企业的探讨,我们将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定位于:紧跟最新工业技术发展,营造一个高度仿真的工业环境,使学生在其中经历“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从而承担起到企业实习训练的任务。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可以发挥学校在教育方面的特长,使训练内容和训练效果都比直接到企业更有优势;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只懂得生产的传统型工程师,而且是能够负责更高层面工作的技术管理人才(包括产品设计、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9,10,11]。
2.2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建设
与课堂理论教学不同,工程训练环节的教学更依赖于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12,13],因此需要结合行业特点来构建硬件平台。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共建实验室”项目的支持下,优先在校内建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但学校给予的资金支持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资源,我们深入开展校企联合。与西门子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建PLM(UG)软件培训中心,从而为产品开发设计提供软件平台;与海德汉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全功能车削中心,从而为生产制造提供高档数控机床。图1所示为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平台总体结构。
2.3 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重在工程训练项目的开发[14],要求项目的选择更加注重实用性,注重体现数控装备行业特色,彰显我校机械学科的优势。训练项目的开发要体现图2所示的包含多个工程环节的大工程理念[15]。训练项目的内容力求反映硬件平台所承载的多项先进技术,包括CAD/CAM技术、多轴联动加工技术(五轴联动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特种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精密测量技术(激光干涉仪、三坐标测量机、粗糙度仪)等。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多次研讨,我们首期开发了“数控伺服进给系统”工程训练项目,下面从该项目的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以及学生学习评估等方面进行介绍。
3 工程训练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估
3.1 工程训练项目的设计
该训练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行完成“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从开发设计、加工制造、机电联调到精度检测的全部工程环节。因为是首次实施,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先制作了一套样品作为参考。项目的具体任务分配见表1,从而实现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工程软件在工程项目上的全面应用。通过这一项目的训练,可以实现学生以下工程能力的锻炼:机械设计、三维建模、数控加工、电气控制、精密检测、成本和质量意识。
3.2 工程训练项目的实施
由于该训练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因此安排在学生全部理论课程完成后的第7学期进行,共20周集中在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完成。2011级卓越计划实验班共39人,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完成项目,每组4~5人,每组安排项目组长1名,每两组安排1名指导教师。项目任务布置如下:工作台有效行程300 mm;工作台定位精度±0.005 mm/300 mm,重复定位精度±0.003 mm;工作台最大速度0.6 m/s;工作台最大负载15 kg。为保证最后成果的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成果都必须由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3.3 工程训练项目的评估
作为教学性质的长周期工程训练项目,显然根据最终成果进行单一评价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采用“平时打分,阶段汇报,最终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评估方法[16]。在平时打分时,要细化到对学生各项工程能力的评价上,体现评估的客观性;在阶段汇报和最终评价时,邀请企业人员参加,采用评委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评估的全面性。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大多数企业无法接纳大量学生到企业进行深度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因此需要拓展多种渠道,在以校外实习基地为辅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加大校内工业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使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工程师后备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承担起了部分企业化的工程教育基地的任务,从而为解决当前大量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有效实习的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5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培养方案和运行机制、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学科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构建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内容和创新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双创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创新机制;创新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1-0015-04
继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人才作为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的创新创业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双创型”人才[1]。高校既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B的重要基地,又是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质量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应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传统工科专业,在本科教育培养中一直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2],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有效与实际工作对接,毕业之后难以快速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这样就很难担负起科技创新和创业发展的重任。“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转变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建立新型教育体系,使毕业生成为既具有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又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双创型”人才。
一、创新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离不开完善的培养机制,建立合科学理的培养机制才能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保证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科学拟定教育培养方案和构建运行机制,保证创新教育能够覆盖所有学生,满足不同发展定位学生的需求,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运行机制
目前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是学业导师制,对处在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阶段的一年级学生,聘请专业教师作为班级学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规划与引导,让学生在大学初期就对专业学习有明确的认识与定位;对二、三年级已接触专业课的学生,实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创新及科研训练;对大四的学生,主要依托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实现专业训练与培养。此外,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知识结构状况,合理设置创新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新。例如在大学二年级开展的挡土墙设计竞赛,大学三年级开展的结构建模竞赛,就是在土力学和结构力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驱动机制
合理的驱动机制能引导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对于教师,以制度的形式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创新教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比如,以工作任务形式要求每位教师每一学期要为学生安排一场关于学科前沿的学术报告,在每一年级学生中招收若干学生进入自己的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或工程实践。在对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及量化过程中充分体现对创新教育工作的重视,使教师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在创新教育中。对于学生,一方面设计考核体系: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成绩都增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整个培养体系中设置若干学分或者某一项成绩,以评估学生接受创新能力培养所花费的时间及其所取得的效果;评定奖学金或者保研资格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应更高,考核指标应该凸显对学生是否接受创新教育以及创新训练成果的考核。另一方面,通过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组织重大工程的参观考察、举办专家教授和杰出校友的报告讲座等,营造专业创新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学术训练,以及参与具体工程的实践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效果评价机制,即设计一种合理的机制来评价创新教育的效果;二是反馈修正机制,即根据评价结果反馈得到创新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从而使整个机制趋于完善。对于评价机制,应该综合考虑质和量两个指标,而且对教师和学生都应建立效果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在常规的课堂讲授和课外指导中,应既有传统教育,也有创新教育。对专门的创新教育工作,如学术讲座、创新训练指导、工程实践指导等,应统计其工作量作为量的评价,同时还应以所取得的效果作为质的评价。量的评价可将工作难易程度以及指导学生人数等统一折算为工作时间来计算。质的评价,一是要考虑显性成果,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发表论文、完成设计作品等情况;二是要考虑隐性成果,如学生接受创新教育后自身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这部分效果主要通过学生对教师创新教育工作的评价打分来体现。对于学生,可将接受创新教育的时间作为量的评价;质的评价也应考虑两方面,一是显性成果,二是隐性成果,可以通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打分,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陈述来反映。
对于反馈修正机制,首先要分析反馈信息。在一定的教学周期后进行创新教育效果评价,得到质和量的反馈,并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如果量不足,说明教师和学生投入创新教育的意愿不强,那么说明运行机制和驱动机制有问题,应及时修改完善。如果量够了,质不好,说明花了功夫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可能在机制和方法上有问题,需要检验和修正。定期的教育效果评价是必要的,应引入灵活的反馈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随时反映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肯定值得推广的做法,如发现问题,则及时修正完善。
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课程作为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载体,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基础[3],这就需要把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对原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
(一)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获取知识,学生的自主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这和创新教育所要求的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旨在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改革的具体思路是:教师尽量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互动。同时拿出一定的课堂时间,由教师指定相关命题或者给出实际的工程问题,要求学生对命题涉及的知识点先自学,然后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开展现场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归纳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在自学和听取他人报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专题讨论教学环节,课题组教师应结合自己所授课程,做好命题的选择,要合理设计与组织专题讨论,使得专题讨论既涉及学科前沿问题,又联系工程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
(二)引入虚拟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所有的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结果都需要经过实验的检验[4],因此,实验教学是必不可缺的。限于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目前不可能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开设教学实验,让学生观摩或是亲自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引入虚拟实验教学,以最大程度获得实验教学的良好效果。具体思路是:一方面,任课教师列出需要进行实验教学的知识点,搜集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实验文献资料,经过编辑整理后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教学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制作模拟实验中加载过程和破坏过程的动画,在课堂上播放并进行讲解。虚拟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接触土木工程中的数值计算与分析方法,学习并尝试利用这一高效的方法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而实现创新。对于虚拟实验教学环节,课题组教师可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筛选需要进行实验教学的知识点,搜集整理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资料,进行实验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虚拟实验教学的素材。
(三)加强现场教学
土木工程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无论是学术科研,还是实践应用,都要结合实际工程[5]。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必须积累工程现场经验,并对新型工程有所认识,因此到工程现场进行教学是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师结合所授课程,选取需要进行现场教学的常规知识点,并确定合适的现场教学工程,拟定现场教学内容与方案,使现场教学常态化;另一方面,选取课程内容涉及的工程新领域,结合办学条件组织学生参观新型工程,了解工程发展前沿信息。
(四)依托公选课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依托学校公选课平台,鼓励学生积极选修创业案例分析、商务谈判、合同法等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自主创业能力。此外,可以开展创业模拟训练和创业大赛等活动,由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在1~2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一份创业计划书,或到相关建筑企业参加实训,使学生体验自主创业的过程,提高他们自主创业的意愿和能力。
三、学科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设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结合实际项目来开展[6]。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实践项目,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竞赛,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训练与竞赛的实践中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同时还应建设学科实践基地,与企业进行对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也只有同创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双创型”人才才能真正体现自身价值。
(一)??验室及计算中心平台建设
利用国家本科教育专项经费和相关科研经费,大力开展实验室建设,采购先进的实验设备,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自主选题的开放实验项目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采购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学院计算中心的软硬件进行升级,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运用计算机模拟实际工程中的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实训平台的建设
强化专业实践一体化建设,结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开展各类工程项目和科研训练课题的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与能力。学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等省级和全国性比赛。与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对接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鼓励并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根据实际工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问题,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锻炼学生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播撒希望的种子。
(三)学术报告与学术讲座平台的建设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学术报告,请各领域杰出校友介绍自身成长经验,举办咨询讲座,为不同类型学生进行未来创业规划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了解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这些交流活动应常态化、规范化,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品牌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当前土木工程建设呈现新颖化、复杂化、大型化趋势,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专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经过多年的建设,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已形成 “双创型”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了创新培养机制、创新教学方法和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在“双创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随着土木工程行业工业化、科技化的推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双创型”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唯有与时俱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更多的“双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概况
徐州工程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面临本科办学经验不足,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高校存在诸多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改革与探索。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徐州工程学院最早建立的院系,在学院人才培养上改变过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专而精”的口径较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强调“博而专”的培养模式。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创新实践课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培养出一批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实地操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要求不同于教学型与教学研究型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教师能力方面要求应当具备一定的工程运用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从事理论教学研究。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中缺乏一批有工程经验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际应用经验,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更加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秉承”引进名师、培训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平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校企共建实验基地,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软件条件,教师在此基础上完成综合科研项目,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学院先后选派40多名教师到企业单位培养,交流参与企业工作,了解学习了最新知识、工程技术等,并邀请企业带头人、经理等技术人才为学院做专题报告,使校企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局面。提高了教师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软实力”保障。截止2014年底,学院高级称职教师比例达到40.82%,“双师型”教师人数占总教师人数的64%。一个教学团队获批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三、调整专业分布,强化课程建设
(1)以学科建设为支撑,调整改善专业分布。随着我国建设行业快速发展,城市轻轨、高铁等交通工程建设迈入快速道;地下空间工程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新方向,面对城市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以及当前城市地下工程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贯彻“创建专业特色,主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针,土木工程学院紧盯学科发展前沿,开设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徐州工程学院同时也是江苏省较早一批开设城市与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土木工程行业中多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成为普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因此“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型教育思想及社会需求成为主导。2014年土木工程学院将原开设的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投资与造价专业合并成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同时具备工程管理能力和工程造价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
(2)强化与注册工程师相衔接的课程建设,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专业系列课程、教材、课程网站建设。强化优秀教师在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的教材编写工作。目前已建立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实际工程及案例分析,突出应用性为主的专业课程知识。
四、强化个性化教育及创新能力体系培养
(1)基于学院特色,开设公选课着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学院共开设了人文、自然、社科、艺术等类型共506种公选课,其中76种艺术类课程。体育公选课增加了桥牌、舞龙舞狮、沛县武术等一系列特色精品课程供学生选择,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到校担任兼职老师为学生传授“非遗”知识。
(2)学校创新实践平台建立“基础建设-工程实训-学科竞赛-科技训练”互动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形成“理论教学与创新实践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及学科竞赛相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开放的“实训+就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提供教学案例,提供实训岗位及奖助学金,学生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实现毕业就上岗。将校企建设成学校的实习基地,研究基地和就业基地,学院已经在12家企业建立稳定的基地,与47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基本满足专业实践需要。创造出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工程环境,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紧密围绕“五个一工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提高应用型人才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学校围绕读讲一本书、学习一门乐器、爱上一项体育活动、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参加一个科技创新团队的“五个一工程”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在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高校部竞赛上,土木工程学院学生获得三项金牌。2014年获得省级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项目4项。
五、结论
本文以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背景,学院通过优化师资队伍,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工程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教学上以实际工程案例导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积极实施大学生“五个一工程”,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注重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紧盯行业发展前沿,调整专业分布,以“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打造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诸多实践与探索,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目前,527名应届毕业生中,就业率上升致99%,学士学位授予率为96.8%。
参考文献
[1]刘志勇,姜慧,牛鸿蕾.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24卷第1期
[2]王超,杨莲红,孙万麟,地方高校新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J].高师理科学刊,2015(01)
作者简介:宋体祥(1994-),男,汉,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在读,主要从事工程结构与材料方向研究
地址: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富春路徐州工程学院中心校区6A楼401室
邮编:221000 宋体祥(收)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7
关键词: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我国越来越注重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石油工程这样复杂的专业, 单纯的课堂教学不能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石油专业知识, 固有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的和实际情况相对应。为了有效的提高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必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全面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未来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1 实践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都是枯燥乏味的死知识。实践教学的实质是所有理论教学之外的教育, 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技能实现、见习和实习。实践教学的实施, 增加了学生实地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感悟。在现场实习的过程中, 学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弄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问题, 同时也拓展了知识视野。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之后, 在实际工作时表现出了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同事和上司的信任与重视[1]。
2 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2.1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石油工程是一个及其复杂的学科, 涉及的知识领域广, 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高。传统的教学方法细化了石油工程专业, 学生只需要学习单方面的知识即可。为了满足现在教学的要求, 培养全面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 石油工程从单一的学科转变成了综合学科, 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学习所有的石油工程专业知识, 比如采油技术, 钻井技术和地质勘查技术。教学模式的转变,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实践教学的主要作用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 对于石油工程这种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知识。石油工程专业还是一个知识更新特别快的专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石油产业的工作设备不断的更新, 需要管理者能够熟练的运用新知识和新技术, 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了实践教学的实现, 就要改变以理论知识为教学主要内容的理念, 将教学重点放到学生的实践项目上,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会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2.2 建立实践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后的石油工程的学生要掌握石油专业的所有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老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增加专门的课程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 同时给学生提供到现场实习的机会。采用新的教学评价方法, 除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核, 还要考虑学生实际操作的表现, 鼓励学生到现场进行实际的勘察, 熟悉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亲身实践, 锻炼自己运用工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理论知识的意义, 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每一次试验都不能只是单纯的按照规定操作, 学生要把自己实际操作时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事后进行思考, 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并没有忽视基础知识的教授, 而是建立了新的知识认知规律, 通过学习知识和现场技能练习, 让学生对知识有了完整且清晰的认识, 实践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3]。
2.3 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施
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是成功实施实践教学的保证, 所以学校要重视自身的条件建设, 以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为例, 该学院针对石油工程专业设有专业的实验室和实地操作基地, 设备不仅齐全还能够跟上现代石油产业设备的更新速度, 致力于让学生学习最先进的技术知识。除了有石油产业的专业设备外, 还有先进的计算机工作站, 计算机里安装了开发工程常用的软件, 并收集经典的石油工程项目数据, 全方位的模拟项目施工现场, 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的同时感受石油专业知识的奥妙[4]。
3 结语
通过近几年实践教学的实施, 我们目睹了石油工程学生的转变, 石油专业的学生不再是死背概念的书呆子, 而是具有扎实技术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 传统教学模式教导出的学生, 参加工作后要经历很多年的历练才能真正的独当一面, 但是在学校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成为技术担当, 在实际工作中行事更加果断, 具有决策力。由此可以看出,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还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掌握技术。
参考文献
[1]管志川, 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6:95-97.
[2]郑利民, 温锦海, 高伟江.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4:129-131+140.
[3]唐忠海, 饶力群.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广西教育, 2015, 07:170-171.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8
一、核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考
随着我国环境压力日益突出,核能作为一种几乎是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我国核电建设的安全、高效发展,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局已在国内实施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制度。为了适应核安全人才的强大的需求现状,南华大学于2007年率先在安全工程专业下设置了核电安全工程和铀矿冶安全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并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1]。为了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学科建设团队首先以需求为导向,先后调研了中核福清核电站、中核三门核电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二○二厂)、中核锦原铀业有限公司等十多个核工业企事业单位,获得了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信函回执反馈意见,并利用南华大学为中核集团开办的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学生来校学习的机会, 分企业类别(核电企业、研究院所、铀矿冶企业、核燃料加工企业、核废物处理企业等)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意见与建议。同时,组织南华大学相关专业(特别是核类专业)教师多次研讨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确定以“核安全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宗旨,主要参照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和 《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知识要求,根据“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进行了两次修改。
二、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各个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服务对象所确定对所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培养目标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满足国家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 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核工业发展需要, 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知识和文化素质,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核与辐射安全、安全应急管理和职业健康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专门从事核安全与辐射防护工程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工程技术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南华大学提出了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基础、人文社科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安全科学和核物理基础理论、核与辐射安全工程技术及安全应急管理相关课程,接受校内外实践环节、专业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基本训练,具备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具备服务于核工业各个领域的核与辐射安全研究、 设计与监管的技能,并具有在核与辐射安全行政管理、 核环境与核安全中介等机构中工作的能力。
三、核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在体现核工业对核安全工程师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以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核安全案例分析、核安全专业实务四大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建立适应核安全工程领域专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性教学和第二课堂,共计183学分。核心知识领域有工程理化基础、原子核物理、安全人机工程、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应急管理及其系统方法、核与辐射安全。核心课程包括 “原子核物理”、“安全学原理”、“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核与辐射安全”、“防火防爆技术”、“安全检测及监控技术”、“核电安全工程”、“核通风与空气净化”、“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程”、“铀矿开采安全技术”。 实践性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核安全设施课程设计、辐射防护课程设计、核通风与防护课程设计、防火防爆课程设计。第二课堂包括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社会调查报告、各类竞赛活动获奖、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全校性的素质选修课程等。
四、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学校合并前的原中南工学院和原核工业第六研究所隶属于原核工业部, 有多年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铀矿开采等方面教学研究工作积累;学校现有核反应堆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物理、辐射防护、采矿工程、放射医学等多个涉核专业。核类学科专业建设为我校核安全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核安全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围绕组建“核电安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和“铀矿冶安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两个核心教学团队开展工作。教学团队成员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实习基地研究人员或工程师组成。对校内教师鼓励中青年骨干去企业锻炼或攻读博士学位及出国进修学习,派出年轻教师参加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培训和考试,重视 “传帮带”、“老带新”的措施落实到位。校外教师,我们主要聘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既是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有时也被请进校园课堂给学生讲课。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核安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五、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设
专业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是专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是:充分利用学校相关专业的已有资源,重点建设特色实验项目。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建有辐射安全监测实验室、核通风与空气净化实验室、核应急救援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有:用于核环境安全监测分析的EQF 3220结合态/ 未结合态氡子体及氡/ 钍测量仪、用于核通风与空气净化实验的粒子图像速度分析系统(PIV)、APS- 3321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以及正在建设的环境模拟风洞实验室。
六、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纽带[2]。核安全工程实习基地建设时采用两条途径,一是充分利用南华大学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学校已有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南华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十二五”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研究生实践中心”和“核测控与核安全防护基地”,都已经成为了核安全工程的实习基地。另一条途径是新建校外基地。由于核安全工程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为此,我们以国家核电产业链为导向,补充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 中核通辽铀业有限公司、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我们与这些基地间采取顶班替岗、校企科研协同、为企业选拔后备人才等多种互惠的合作模式,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些基地在满足了学生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4周和毕业实习2周的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在开展部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基地完成的教学改革。
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是目前唯一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没有现存的参照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培养目标与要求、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还需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知识点要求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也希望各相关用人单位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叶勇军,李向阳,蒋复量等.核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9
一、软件工程人才无缝培养模式的特点
所谓计算机工程人才无缝培养模式就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软件工程师为目标, 实现软件类毕业生与IT企业的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高校与IT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合作, 通过集中实习实训、高年级课程嵌入以及建立校外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 对学生进行包括工程技能, 工程素养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其主要特点是: (1) 对学生进行工程化教育,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参考IEEE/ACM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 制定教学计划。 (2) IT教育机构参与教学大纲制定及培养过程。其中包括授课、实验指导以及实训指导等。 (3) 具有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4) 根据计算机工程人才无缝培养模式, 加强对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5)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派出青年教师去企业参加实际项目研发。总之, 软件工程人才无缝培养模式的实用性、针对性较强, 它拥有企业化的环境, 操作起来方便, 费用较少,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等特点。
二、软件工程人才无缝培养实施方案
软件工程人才无缝培养实施方案适合我院计算机类的各专业, 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工程等。
1. 实施方案的原则。
(1)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培养工程化人才。 (2) 软件工程无缝培养模式强调的是与IT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 通过实习实训、课程嵌入、建立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 在企业环境中通过实际的项目, 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选择IT培训机构的原则是其必须有超过200家的企业合作单位以及有国家关于软件培训的相关资质。 (4) 学生必须是自愿参加培训, 训后由IT培训机构负责将其直接推荐到相关企业就业。
2. 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1) 软件工程专业新生一入学, 就会去合作的IT教育机构参观, 体验。使学生一进校就对大学四年所学内容和学习目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也使学生不致于盲目。 (2) 学生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在校内完成, 授课由学校教师负责。同时, 每学期嵌入相应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与IT培训机构合作课程, 其授课部分由校内教师担负, 部分由培训机构负责。 (3) 实习实训根据具体情况, 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其具体安排由学校根据IT培训机构对社会就业需求的分析来做。 (4) 对学生工程能力以及工程素质的培养由IT培训机构负责, 学校跟踪和检查效果。 (5) 学生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在企业完成。
3. 实施方案的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最终要真正实施, 而不流于纸上谈兵, 必然需要一个有持续性、可靠、且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学院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这些支持在实际运作中缺一不可, 否则方案的实施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同时, 我们需要监督方案具体实施的过程。包括实习实训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 学生的满意度,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否存在困难, 教师教学的质量如何等, 这诸多问题都需要跟踪调查和监督。
三、软件工程人才无缝培养方案的实践
近几年来, 我们与成都华迪科技有限公司、国信安等机构开展了校内培训、校内生产实习试点, 即把两周的生产实习交给IT教育培训机构, 由他们负责师资和提供实际项目, 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通过这样一种培养方式, 学生在毕业前已初步具备了一些实际项目开发的经验, 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按照软件工程人才无缝培养模式, 我们定期邀请各大知名IT企业来校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接触, 了解企业文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职业素养。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需求动向, IT技术新的发展。我们也与IT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我们看中的不仅仅是他们提供的准企业环境中的实训, 我们更看中的是实训后的就业。目前我们已与五家机构签订了就业实习协议, 保证了学生在接受实训或课程嵌入后, 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工作。软件类专业的学生对口就业率达到了80%以上, 其中有少量的学生在腾讯、百度等知名企业工作, 其余大部分在从事软件外包行业。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 大部分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实训, 自己的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研究和实践表明, 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和就业形势下, 同IT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培养软件工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可行的。它提高了学生工程能力, 工程素养,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避免了企业对毕业生的二次培养, 减少了毕业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时间, 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其效果是显著的。同时, 它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高校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 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未来, 我们将进一步推进软件工程人才无缝培养方案, 在实施细节上进一步完善。
摘要: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 高校软件人才毕业生数目越来越多, 但仍难以满足软件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目前社会需求与软件人才培养的错位出发, 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新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 该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 使毕业生能够更快, 更好的融入企业, 满足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参考文献
[1]肖淑珍.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要有市场意识[N].中国教育报, 2009-03-07.
[2]胡津民, 管银枝.培养团队精神, 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 (36) .
[3]倪显良, 加庆波.浅析“社会学导制”培养模式及其展望[J].新课程研究, 2010, (5) .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10
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 强调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世界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尤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或者是政府提供财政投入来推动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的需求。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 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校企合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 还在进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摸索。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平台, 将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起, 实现互利共赢。
2.1 助推高校在产学研大步前进, 充分发挥科教兴国的作用
中国高校发展到今天, 已经拥有门类齐全的学科, 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当今知识或技术在提高生产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 但是, 由于各种原因高校的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等往往不能很快进入市场, 产生效益。而有了企业这个平台, 所有的成果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校企合作为高校的产学研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总量、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 我国要全面参与国际竞争, 势必要努力提高科技竞争力。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是高校培养的人才, 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掌握、创新也需要人才。因此, 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 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条件。
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省级示范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进行研究。
3.1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教高[2006]14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 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专业 (2011年立项) 建设的要求,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具备从事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植物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3.2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02年, 在全省率先依托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立了园林工程技术高职专业, 在四川省建设厅岗位培训中心及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的指导下, 实施“双证”式教学。目前, 有专任教师23名, 兼职教师29名, 校内实训基地9个,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31个。
3.2.1 校企全程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驱动, 四段育人”, 其中“项目驱动”指对接并归纳整合七个职业岗位 (四个主岗位, 三个拓展岗位) 能力,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生产过程, 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 开发课程体系;对接真实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标准, 遵循认知规律, 开发课程;对接工作过程, 创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接企业用人标准, 企业文化, 建构专业和课程的评价体系。
“四段育人”是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素养形成规律, 在设计与实施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4学期) :学生在校内和师徒工作室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 搭建专业基础平台, 培养学生岗位认知、基本专业素养及单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二阶段 (第4学期暑期岗位见习) :在合作企业和师徒工作室结合生产项目进行定岗实践, 让学生对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有进一步认识,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阶段 (5学期) :根据定岗实践中对各岗位工作的体验与认识, 结合学生个性特点, 以企业提供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 在学校或合作企业进行综合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学习, 提升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四阶段 (6学期) :到园林企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顶岗实习, 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3.2.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1) 抓阵地, 建协会, 强师资, 设基地, 举行技能大赛、多种方式凸现素质教育为中心。按照“抓住一个阵地、建立三个协会、培养一只队伍、建设一个基地、举行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的工作思路, 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政企行校”四方联动, 提供项目支撑, 立体推进。与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管理局, 温江区劳动就业局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合作, 政府出台政策, 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 成都华西生态集团等31家省内外企业合作, 确立了设计员、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四个主要就业岗位, 监理员、招投标员、苗圃管理员三个拓展岗位, 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的指导下, 与合作企业一道, 根据生产过程, 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制定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 完成了工学结合的23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建设工作;对接工作过程, 实现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 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指导下, 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 完成了专业教学标准和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3) 三方互动, 理实一体, 深度合作, 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 依托名企 (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 、师徒工作室 (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与专业建设共同分析岗位群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制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岗位见习 (定岗) 、顶岗实习指导工作等;使深度合作企业增加到31家, 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比例达到100%。
(4) “四段育人”分段推进, 工学交替, 四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四段育人”, 充分体现了工学交替, 分段推进的培养模式。在建设过程中, 实现了四个融合, 即学生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相融合, 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 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 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 从而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4 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组织形式
4.1 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指导下, 将区园林绿化协会、成都欣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院, 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工作室。学院提供场地, 协会和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支撑, 学院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团队, 完成南部县行政中心附属工程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工程、温江区涌泉花土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10个项目、面积438000m2、合同额为4800余万元项目的施工投标、工程施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
4.2 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学院与省内外31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业合作关系, 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4.3 师徒工作室模式
在企业、学校成立师徒工作室, 实施拜师制式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 积极为学生选派具有极佳社会声誉的专业人士为导师, 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建设性的指导, 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
4.4 组织形式
行业协会、企业、学院、专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 负责校企指导与评价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 (包括拟定校企合作项目、项目实施流程、各环节管理办法及质量评价体系) , 并定期研讨总结。
5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实践,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 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绩: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100%、就业率在达到98%, 专业对口率为91%, 本专业学生半年就业起薪为2836元;毕业生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5.1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5.1.1 校内实训室、场建设
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分院采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方式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分院新建园林工程材料展中心、园林工程景观设计工作室等17个学习训练区, 其中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与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 共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实训中心, 与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 共建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场;与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合作, 将成都欣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校, 学校提供场, 企业提供设备及相应工程项目, 共建景观设计工作室。企业按照实际工作流程, 提供项目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实训项目, 使各实训项目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完成;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满足园林类职业技能的鉴定与培训需要。
5.1.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选择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成都华西生态集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企业,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建成了31个校外实习基地。各基地已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共计300余名, 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各种资源, 为学生岗位见习 (定岗实习) 、顶岗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 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半年顶岗实习比例达100%。
5.1.3 师徒工作室建设
充分利用温江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地及川派盆景的发源地, 知名园林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园林工程设计兼施工企业多, 知名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云集的优势, 在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等行业协会及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温江区就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 与温江区20余家企业达成协议, 在企业成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徒工作室。
5.2 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及实施
与合作企业合作, 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 按照实际工作流程, 设计并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程实训项目、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认知项目、岗位见习项目、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 在项目实施中, 实行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双指导。
5.3 课程建设
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 聘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指导, 按工作过程和“五个对接”改革教学内容, 完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导论》等23门课程标准;完成了《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等8门课程资源库建设, 完成了17门校本教材编写, 并陆续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 编制了“拜师制”实训、暑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指导书, 初步建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和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
5.4 师资队伍建设
5.4.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 选派4名老师到合作企业全职锻炼;选派12名老师带着课程建设任务, 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安排12名老师参与了成都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学院彭州葛仙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项目论证;四川省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学院大门及景观项目设计等生产性项目。
目前, 20名教师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5.4.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含学会) 、企业合作, 有针对地在“政、企、行”中选聘兼职教师, 现已建立了29人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 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审定等工作。
5.5 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 积极开展对合作企业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先后参与完成了四川雅安芦山县第三小学园林绿化工程、成都市新都区柏茗现代科技农业园、成都市温江区永生镇石河鱼永生大路、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花土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成都市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26个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承担成都市温江区、郫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在栽培养护管理方面的技术咨询100余次, 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余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 挽回了损失, 受到企业好评。
6 校企合作反思
校企合作,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后续整改阶段应强化以下方面工作:政企行校中政、企、行的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需进一步明晰与深化;校企合作中, 应创新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建新, 陈茂銓, 汤书福.校企深度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以园林工程技术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1) :36~38.
[2]常会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44~46.
[3]杨群.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 :174.
[4]张永玉, 徐巧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运作模式探讨[J].才智, 2011 (2) :271.
[5]康亮, 杨青.校企合作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研究——以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园艺与苗圃, 2013 (9) :40~41.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11
1.体制创新
建立了“四合一”产学高度融合的管理体制。章程规定了组织机构产生办法、权利义务、议事规则等;主体责任明确: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起保障、考核、检查、监督等作用;企业负责市场开拓,提供项目任务、维护资质、进行资源的再分配等工作;从事生产和教学的教师(生产教学一体化)负责专业调研和市场分析,开发产学结合课程,组织生产与教学,进行质量评定与考核等。其决策层是董事会。
2.教学实践创新
构建“三维”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依据“三个转化”开发产学结合课程,形成典型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的“三个转化”和师徒制、云课堂的教学方法,不仅实现专业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破解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顽疾;真实的生产项目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代之以项目分组制管理,形成制度与范式。
3.评价与考核机制创新
基于三个标准建立产学评价体系。以测绘行业标准、职业技能标准、省优质测绘工程标准为依据,建立产学互通评价体系。考核通过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根据双师要求建立教师成长机制。设计专业教师成长路径,建立师徒结对、工程实践、职称评审等制度;规定教师职称评审试行工程系列优先原则,技术职务高低取决于教师参与工程项目的能力与业绩。教师团队对本成果理论贡献:论文15篇(中文核心8篇),专著1部;实践贡献:8项工程获得10个省市工程质量奖。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工程测量教学团队于2001年创建股份制公司:南京大地测绘院,秉持“生产育人”理念,在江苏率先实施“双主体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有:1.建立“四合一”(系主任与测绘院院长合一、专业带头人与总工程师合一、专业教师与项目经理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产学高度融合的管理体制,实现了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教材组织与项目任务、教学与生产的“四同步”。2.基于教学与生产对接,构建“三维”课程体系(素质课程、产学结合课程、生产课程)。根据测绘生产项目的特点,产学结合课程的二次开发实现了“三个转化”(技术设计转化为教学方案,生产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生产质量监控转化为教学质量监控)。3.以“三个标准”(测绘行业标准、测绘行业国家职业标准和省级优质测绘工程评选标准等)为依据,创新产学评价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实行标准化考核和动态评价。4.建立“双师”培养与成长机制,教师职称评审试行工程系列优先原则,先有工程系列职称方可申报同级教师系列职称。本专业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除有工程和教师系列职称外,部分教师还考取了注册测绘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登记代理人等证书。
一、研究特色
1.按照素质、产学合作、生产三个维度构建课程体系。以“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交替式、素质教育与职业培养渗透式、技术教育与技能培养并进式”为指导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学习迁移能力等,校企合作构建了工程测量专业的“三维”课程体系。
2.依据“三个转化”开发产学结合课程。以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地图编制等项目为载体,并结合每个生产项目的特点,适时修订和补充专业课程内容。产学结合课程内容的“三个转化”、师徒制、云课堂的方法以及行业专家的参与教学,不仅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而且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解决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顽疾。
3.基于三个标准制定产学评价体系。吸收“三个标准”中的规范操作、熟练程度、质量等级之精华评价学生,进行评价体系改革,建立产学互通的评价体系。三个评价标准的共同特征是质量标准,但又有所侧重,测绘行业标准侧重考查学生各种操作的规范性,测绘行业国家职业标准侧重考核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而省级优质测绘工程评选标准侧重学生成果质量差异的考核,实现了产学融通。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后,可以获得毕业证书以及“工程测量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参加过工程实践且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获得企业颁发的工程实践证书。
4.鉴于双师要求改革教师成长路径。统筹规划,系统安排,建立流程,完善制度。通过工程项目,产、教、学结合培养教师,促进教师成长。本专业教师在参与、主持或获得一项省级工程项目优秀奖后可依次申报工程系列助工、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等职称,在此基础上再申报教师系列的助教(助讲)、讲师、副教授(高级讲师)和教授(正高级高级讲师);建立了师徒结对制度。
二、研究成果
1.制订了“双主体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双主体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工程测量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统筹实施与安排“校内基础知识学习—校外专业认知和体验—校内专项能力培养—校外综合能力提升”的工学多轮循环交替式学习与培养。
2.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三维”课程体系。素质课程、产学结合课程和生产课程各有侧重,素质课程注重国民素质教育;产学结合课程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生产课程注重企业文化、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并通过顶岗实习实施。
3.开发了项目化教学资源。形成了由传统的以教材为基础和进入课堂为目的的课程开发转变到以工程项目为基础和进入工地为目的的课程开发机制。新课程具有“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交替式(多轮交替)、素质教育与职业要素培养渗透式(如体育课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技术教育与技能培养并进式(技术设计、总结、创新);成绩考核和能力评价动态化(以精度和速度为指标,打破年级界限,动态考核)、教学组织与学习形式多样化(班组合作学习、在线资源学习);人人能成才的目标”(简称“三式二化一目标”)。出版教材5部,主持工程测量专业国家级数字化资源建设。
4.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通过项目制、师徒制和云课堂,在生产中教会学生技术与技能,突破教学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的瓶颈;在市场项目与教学不能衔接时,以校园地形图测绘等典型项目课程模拟真实项目,进行生产、管理与教学,并实现标准化考核。
5.形成了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思路。坚持“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指导方针,建成融产、教、研、培、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含江苏省内首个职业院校GPS-CORS站)。基地采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和助教助学”的实训教学模式。教师还利用实训基地设备承担了100多项工程项目,年创收近100万,实训基地现已具备“造血功能”,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三个转变”。以本专业为基础建立江苏地质职教集团,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三个转变”:由被动合作转变为主动合作,克服学校一头热的难题;由合作的不可控转变为可控,克服了以往何时安排、如何安排和怎么安排等完全由企业掌控的难题;由单一合作转变为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
工程实践型人才 篇12
1 本科生教学情况分析
在目前多数高校的车辆工程学科中, 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内容传统、陈旧。车辆工程学科是建立在材料、力学、电子、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之上的产品类学科, 这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丰富、饱满、与时俱进。但是, 现有车辆工程课程大多未能与时代接轨, 缺乏前瞻性与先进性, 落后于实际应用。
(2) 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就目前高校对于车辆工程学科课程结构的安排而言, 多数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但是, 大学一年级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关键时期, 从教育规律上看,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产生探究的愿望。
(3) 学生实践机会少, 与学科特点相悖。车辆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但相当长的时期内, 出于安全性、可操作性等因素考虑, 实习过程只是走马观花, 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历练, 考核系统也不完善。
(4) 素质教育在曲折中发展。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 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 发展一路坎坷。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目前的状况看, 学生缺乏承担责任的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 本科生教学改革方案
2.1 教学内容
为了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在教学内容上所采用的改革方案如下:
(1) 采取“引进及走出”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 聘请国外著名高校及知名汽车公司的资深技术人员, 来校为学生讲座。另一方面, 将学校师资派往国外学习相关前沿技术, 回国后采用双语教学方式为学生开课。同时, 建立可视化远程教学互动平台, 使中、外学生通过远程教学平台, 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 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
(2) 更新教材, 去除教材中内容陈旧, 逻辑性、系统性不强的部分, 完善课堂教学。教学的部分内容采用活页形式, 以便随时补充更新。
(3) 鉴于车辆工程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 扩充学生可选择的专业发展方向, 同时增加1~2门工程软件课, 使学生的自主设计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2.2 课程结构
为了使课程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 尝试进行“点面结合”的方式, 以“点”带“面”, 以“面”突出“点”。即:将与科研方向密切相关的工程专业课作为“突破点”, 将专业公共基础课作为“涉及面”。这样既可以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利保证, 又可以为培养精英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部分学科, 进一步扩大“双学位”和“主辅修”专业, 逐步推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 鼓励任课教师及其所在科研团队与学生建立自然组成的科研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初步的科研工作通过针对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教学与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可进一步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2.3 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车辆工程更是一个与实践教学密不可分的专业。因此, 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实践环节的强化。
(1) 增加学科实验内容, 更新陈旧的实验设备;编写实验讲义, 完善实验考核制度。
(2) 加强校企合作,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最新的社会需求, 并对实习环节进行充实及改革;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 为学生提供综合的实习教学场所;聘请相关技术人员来为学生做专业实习讲座;制定新的认识实习考核方式, 构建实习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校企的合作, 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良性循环, 全面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4 拓展素质教育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好的教育方式是把教育重心放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 使学生形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走向超越的能力。所以, 在素质教育方面, 采取的拓展措施如下:
(1) 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让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从调研开始, 逐步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
(2) 开设创新实践班, 实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弹性教学计划, 组织各种相关的科技竞赛, 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系统地进行能力培养。
(3) 变被动为主动, 采取“Project”教学模式。Project的含义是“工程项目”, 可将其理解为以学生为主、围绕某门课程中的某些内容模块, 由任课教师出题目和要求, 并在学生中组织若干的学习和实践小组, 围绕主题开展包括国内外最新技术和行业发展文献搜索与汇集、提炼和归类、主题延伸与拓展, 以及目标实现等内容的完整的教学环节训练, 以小组学生代表讲、老师点评、其他小组学生提问等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 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拓展素质教育, 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实施精英教育, 瞄准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才能培养出能够长期满足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10) :66.
[2]史宁中, 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 2007, (8) :10.
[3]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 2006, (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