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2024-09-29

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共4篇)

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篇1

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奥尼兰姆制药公司研究人员表示, 他们利用新的核糖核酸 (RNA) 干扰技术, 成功地关闭了实验鼠肝脏内的多个基因。该成果有望为医治肝脏和其他内脏疾病开创新方法。

RNA干扰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细胞核中遗传信息向细胞内蛋白生产机制传递时受到干扰的现象。自1998年发现该现象以来, 科学家一直在试图利用它来关闭人体中的基因, 特别是那些失效的能导致癌症等疾病的基因。RNA干扰法成功的关键是寻找到一种安全且有效地传递RNA短片段 (short strands of RNA) 的途径, 这些RNA短片段能够绑定并摧毁携带细胞核指令的信使RNA (m RNA) 。

麻省理工大学大卫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的生物医学工程师丹尼斯·安德森和同事相信, 最好的途径是将具有干扰能力的RNA短片段包裹着名为利匹哆异德 (lipidoid的音译) 的脂质分子层中, 该分子能穿过细胞多脂肪的外膜。利用利匹哆异德分子, 科学家一次能够成功地将5个RNA短片段传递到目的地。安德森认为, 利匹哆异德拥有同时传递20个RNA短片段的潜能。

为了实现传递RNA短片段的目的, 麻省理工大学和奥尼兰姆制药公司的科学家合作, 开发出了快速生成、组合和筛选不同利匹哆异德分子的方法, 这使得他们有能力从获得的分子中挑选最有效的分子。

在过去的研究中, 科学家获得了1000多种利匹哆异德分子。新近他们挑选出最有效的分子并用独特的化学反应产生出拥有126个类似分子的分子库, 然后将注意力放在其中最有潜力的被称为C12-200的分子上。利用该分子, 科学家发现, 能够有效地关闭基因的剂量为每千克溶剂中RNA短片段量低于0.01毫克。如果用于人体, 那么只需1毫升的注射量就可以关闭一个基因;而用过去的制剂, 需要数百毫升才能达到相同目的。

安德森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介绍说, 新的RNA干扰法比过去的方法更有效, 这能让人们极大地减少使用剂量, 也为开发能同时抑制多种基因或通道的制剂开启了大门。科学家希望在准确掌握理想的有效剂量以及增加生产能力后, 在未来数年内就开始临床试验新的RNA干扰法。

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篇2

1 治疗方法

在根据120例肿瘤患者疼痛的部位和放射性疼痛的区域, 结合X片、CT检查, 不管是在原发部位还是转移, 只要是在脊神经分布区域内, 且无椎管穿刺的禁忌症, 66例可归为B组, 可选用相应的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 向头端置管3-4cm。首次注入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 观察5min无脊麻症状后再注入75%乙醇3ml, 观察30分钟~2小时, 如阻滞不全可追加注射3-5ml, 以达到止痛效果满意为止。另54例疼痛位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患者分别归为A组, A组选用癌症三阶梯第三阶梯药物剂量为在最小和最大安全剂量之间调整剂量, 以达到最有效止痛效果。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全组120例, 其中鼻咽癌1例、甲状腺癌6例、肺癌12例、食管癌19例、乳腺癌12例、胃癌27例、肝癌胆囊癌8例、胰腺癌6例、骨肉瘤及骨转移癌6例、肠癌7例、子宫及宫颈癌16例, 均经病理及手术证实为晚期癌症, 男68例, 女52例, 年龄35~83岁, 体重40~87kg, 相对随机分为两组, A组54例, 癌痛位于人体各部位的患者均可, B组66例, 相对要求癌痛位于脊神经分布区域的患者, 组间在性别年龄及疼痛部位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2.2 适应症选择

选择疼痛难忍, 在全身不同部位的晚期癌症病人, 时间最短3周, 最长达3个月, 治疗前均不同程度用过癌症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 其中28例呈恶液质。

2.3 有效性指标 (WHO标准)

⑴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 疼痛强度 (PI) 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记录 (0=无痛, 10=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 , 疼痛缓解度 (PAR) 0度:未缓解、1度:轻度缓解;2度:中度缓解;3度:明显缓解;4度:完全缓解。疼痛缓解率指明显缓解加完全缓解。

A组止痛效果0度占48% (26/54) 1度占6% (3/54) , 2-3度占11% (6/54) , 4度占35% (19/54) 。B组止痛效果0度占1% (1/66) , 1度占3% (2/66) , 2-3度占6% (4/66) , 4度占90% (59/66) 。止痛效果B组明显优于A组 (见表1) 。不良反应A组明显高于B组 (见表2) 。

⑵生活质量评定:由重度晚期癌症疼痛的患者对治疗及用药前后食欲、睡眠、一般活动、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生活兴趣等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0-10数字表示, 0为很好, 10为极差 (见表3) 。

疗程和剂量:A组:用癌症三阶梯第三阶梯药物, 奥施康定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5mg/片或10mg/片, 5-20mg/次, 10-40mg/日;美施康定 (硫酸吗啡缓释片) 10mg/片或30mg/片, 10-30mg/次, 20-60mg/日;盐酸吗啡片5mg/片, 5-15mg/次, 15-60mg/日, 极量一次30mg, 一日100mg;哌替啶片25mg或50mg/片, 50-100mg/次, 200-400mg/日, 极量一次150mg, 一日600mg。首次剂量为最小安全剂量, 有效剂量为最大安全剂量。完成1-3个月治疗者53例, 完成1个月内的治疗者1例, 因副作用较大放弃此法治疗, 改用其它方法, 平均用药 (56.36±5.04) 天。

B组:首次剂量3—5ml, 有效剂量3—5ml/次, 给药次数3-5次。完成3—5次治疗者 (1-3个月) 64例, 完成2次治疗者2例, 1例治疗2次后, 因癌症晚期1个月内死亡, 1例治疗2次后因副作用较大放弃此法治疗, 改用其它方法, 平均用药 (53.75±6.32) 天。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全部评价。A组:癌症三阶梯药物退出治疗的1例患者主要因为严重恶心呕吐和便秘使患者无法正常生活;B组:硬膜外腔注射75%乙醇退出治疗的1例患者主要因为治疗后局部出现较重的烧灼感, 使患者产生恐惧, 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虚脱、紧张、肢体麻木、肌无力、轻度瘫痪等不良反应不能耐受。

*P<0.05 **P<0.01

3 讨论

癌性疼痛是肿瘤病人晚期的主要症状之一, 晚期癌从出现疼痛到死亡, 一般需要3—6个月时间, 这就是说癌症患者经受疼痛煎熬的时间是如此长, 必须探讨一个更好的方法来解除其痛苦, 提高其生活质量实属必要。本文探讨两种方法用于晚期癌性疼痛的治疗, 作为疼痛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恢复机体的功能[3,4,5,6], 其中A组:癌症三阶梯药物治疗晚期癌痛患者, 用药可达1—3个月, 疼痛强度VAS治疗前8.96±0.57, 于治疗后第3天降到7.05±1.83, 第15天后呈5.69±1.43, 下降趋势不明显 (P>0.05) 。

B组:硬膜外腔注射乙醇治疗晚期癌痛患者, 用药可达1—4个月, 疼痛强度VAS治疗前8.96±0.57, 于治疗后第3天明显降到4.95±1.83, 第15天后呈2.89±1.43, 有明显下降趋势 (P<0.05) 。

A组: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较严重的腹胀及便秘。B组:副作用主要是肢体麻木、肌无力、治疗时轻微的恐惧感, 注药前开放V通道, 备好急救药品和氧气、气管导管等急救物品。全身状况恶化更应格外慎重, 产生恐惧及血压下降、虚脱、肢体麻木、肌无力等并发症时应细心观察, 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以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 B组有1例由于严重副作用不能耐受, 中止此治疗法。综上所述:这两种方法均是针对晚期癌性疼痛患者所采取的止痛方法, 晚期癌痛的止痛治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疼痛能否得到满意的控制对患者生存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7]。后一种方法疼痛缓解率较高, 但有其特点:硬膜外腔注射75%乙醇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 且有部位选择的要求, 比如只能解除疼痛部位在胸、腹、脊柱、四肢的晚期癌症病人, 其各种副作用发生机率低于癌症三阶梯药物组, 但癌症三阶梯药物没有部位选择的要求, 适用于身体任何部位疼痛的晚期癌症病人,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安全可靠, 便于止痛门诊使用。结论:癌症三阶梯药物用于晚期癌痛疗效欠满意, 硬膜外腔注射75%浓度的乙醇用于晚期癌痛疗均效较满意, 且止痛时间长, 止痛效果确切, 是晚期癌痛患者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与WHO治疗癌症患者三阶梯药物止痛方法比较, 其特点在于疗效显著、彻底、更经济地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顽固性疼痛, 在三阶梯止痛方法产生副作用、止痛效果欠佳等因素影响下, 用本研究方法能从另一途径指导临床治疗, 以减轻或解除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 提高其生存质量, 延长其生命。对最晚期癌痛患者用其它方法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疼痛, 可考虑硬膜外腔注射乙醇使神经纤维细胞发生不同程度变性, 丧失其功能, 以达到永久止痛。总之, 对于晚期癌症疼痛的患者, 要根据每个患者具体的情况综合考虑止痛的方法, 以更好地提高其生活质量, 减少痛苦为原则。

摘要:目的:观察晚期癌症重度疼痛的患者止痛治疗中应用癌症三阶梯药物、硬膜外腔注射乙醇的止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20例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A组患者晚期癌痛镇痛满意率达35%, 缓解率达46%, 肢体麻木、肌无力发生率0, 呼吸频率、深度及受抑制发生率9%, 治疗时恐惧感发生率0, 恶心呕吐发生率30%, 腹胀便秘发生率70%, 其它几种副作用发生率11%。B组患者晚期癌痛镇痛满意率达90%, 缓解率达96%, 体温、脉搏、血压于治疗后一过性增快增高, 但均于治疗后2-4小时恢复正常, 肢体麻木发生率6%, 肌无力发生率9%, 呼吸频率、深度及受抑制发生率3%, 治疗时恐惧感发生率10%, 腹胀便秘发生率3%, 其它几种副作用发生率9%。结论:上述A方法治疗癌症晚期疼痛效果欠佳, B方法能有效治疗癌症晚期疼痛。

关键词:三阶梯药物,75%乙醇,晚期癌症,疼痛,满意率,缓解率

参考文献

[1]Rechard BR, Anlona J.Trcmsdermal fentanyl:anupdat-ed review of its pharmacologic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chronic canaer pain control Drugs, 2001, 61:2289-2307.

[2]Wendy J, Paul B transdermal fentanyl:an updated re-view of its phar macologic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efficacy in pain control Drugs 1977, 53:109-138.

[3]Graziotti PJ Goucke R.The use of oral opiod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cancer pain.Med J Austr, 1997, 167:30—34.

[4]Zene M, Strumph M, Tryba M.Long—term oral opi-oid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ma lignaantpain J pain Symp Manag, 1992, 7:69-77.

[5]Roth R, Render R.The role of opioids in the treatmentof osteo arthritis.Residents Staff Physician, 1998, 44:31-36.

[6]Simpson RK, Edmondson EA, constant CF, et al.Transdermal fentanyl as treatment for chronic lowback pain J Pain Symp Symp Manag 1997, 14:218-224.

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篇3

2011年3月, 《科学》杂志推出向癌进军40年特刊, 回顾了美国40年的抗癌经历, 指出, 癌症研究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 人类的抗癌之路依然漫长艰巨。

1971年12月, 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国家癌症法》, 吹响了向癌症宣战的号角。经过40年战斗, 美国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但今天, 癌症仍然是美国和世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到2010年, 癌症可能超过心脏疾病成为导致人口死亡的第一疾病。为什么癌症治疗如此令人沮丧?《科学》杂志总编辑阿尔伯茨在为本期撰写的社论中指出, 通过多年变异和自然选择, 癌细胞学会了多变, 能够逃离保护人类身体安全的许多失败保护机制。对此, 科学家们提出了加速癌症研究的关键方法, 现代癌症研究出现了新方法和新概念。然而, 癌症的威胁仍然巨大, 人类与它的战斗仍然激烈。阿尔伯茨在社论中强调了加大投入对于癌症治疗的作用:“要研制出更强有力的治疗方法, 最重要的是投资和长期的努力。”

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4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 (B超排除阑尾腔内粪石) , 男20例, 女14例, 年龄23~76岁。8例有阑尾炎病史, 自服抗生素治疗无效就诊;26例初次发病, 未行治疗, 平均发病时间5.5d。

1.2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发热。体格检查:右下腹压痛, 腹肌紧张, 可及包块。B超提示:阑尾周围脓肿。

1.3 治疗方法

34例病人均在采用抗生素 (甲硝唑、左氧氟沙星) 的基础上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及中药阑尾解毒汤。

1.3.1 体外高频热疗每次时间60min, 温度41.5~42℃, 隔日1次, 平均每例病人13.5次。

1.3.2 中药阑尾解毒汤日1剂, 平均服用21.5d。

1.3.3 症状34例病人平均7.5d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停用抗生素。

1.3.4 治疗平均27.3d, 临床症状消失, 腹部查体无压痛、反跳痛, 无包块。B超提示阑尾区无异常, 停止治疗。

2 结果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B超结果均为脓肿消失, 全部34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27.3d。

3 讨论

西医认为:阑尾周围脓肿多是急性阑尾炎延误诊治所致。炎症被大网膜包裹局限化, 或继发于阑尾穿孔, 坏死组织局限所致, 是阑尾炎常见的并发症。

中医认为:肠痈 (阑尾周围脓肿属于肠痈范围) 是因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湿热内蕴;或饱食后急剧奔走, 肠道运化失司, 而肠道气血瘀滞, 蕴湿生热, 瘀滞化热, 热积不散, 热盛肉腐, 败血浊气壅遏, 酝而成脓。在其病程的演变过程中, 始终存在着正邪相争, 决定着热毒的局限与扩展、吸收与蔓延[2]。

体外高频热疗机发射电磁波1 3.5 6 M H Z, 高频电磁波穿透力强, 作用半径大。炎症组织在40~42℃的温度作用下, 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 血供改善后组织的供氧和营养供给加强, 新陈代谢加快, 代谢产物、致痛和致炎物质排出加速。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 从而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 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

中药阑尾解毒汤方剂:大黄10g、丹皮15g、红藤20g、败酱草15g、芒硝5g (冲) 、元胡10g、川楝子10g、地丁15g, 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攻下之功效。

二者合用34例病人平均住院时间27.3d, 与单纯应用抗生素比较大大缩短治疗时间、节省治疗费用。

4 注意事项

(1) 确诊为阑尾炎; (2) 行B超检查排除阑尾内有粪石病例; (3) 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即手术; (4) 患者取下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 免局部导热而灼伤; (5) 要尽量暴露病灶部位, 衣物必须为全棉织品, 否则不易散热造成局部出汗导致烫伤皮肤; (6) 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输液, 注射针头在电极周围会被震荡产热烫伤皮肤; (7) 不要接触其他人, 防止静电产生; (8) 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尽量不要移动身体, 不要触摸仪器和治疗电极, 以免出现不适; (9) 治疗中保持温度在41.5~42℃, 温度改变影响治疗效果; (10) 中药可能有胃肠道刺激, 反映激烈者应停用。

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的新方法。方法34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人在抗生素基础上联合应用体外高频热疗加中药阑尾解毒汤治疗。结果患者完全治愈,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体外高频热疗加阑尾解毒汤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体外高频热疗,中药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134~1232.

上一篇:摄影技巧色彩的秘密下一篇:国家技术创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