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

2024-09-30

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精选9篇)

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 篇1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理解、沟通和感悟的前提, 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和合作的基础。以下通过几点来介绍,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氛围,多媒体,各种课型

课堂教学是师生观点和思想的交流, 从而师生对所学的知识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共同去体验成长的快乐。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一、改变座位的排列方式, 发扬教学民主

传统的座位排列形式不利于学生与教师, 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因此, 在教学中我有时适时地改变座位的排列方式, 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方便, 有时学生座位组成马蹄形的排列, 有时前后座组成“蜂窝组”, 有时全班围座等。在课堂教学中, 我发扬民主,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 鼓励学生、教师之间的探讨辩论, 我做到“七个允许”, 错了可以重答、答的不完整可以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允许不举手坐着回答问题。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 我常常是面带微笑, 以和悦的态度注意倾听。例如, 在讲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节时, 讲到我国的环境问题时我问:“描写长江和黄河的诗句有哪些?”有的同学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有的同学说:“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我又问:“这两首诗说明了什么?”有的同学说:“说明在古代, 长江和黄河的自然环境很美。”“那么, 现在的长江和黄河呢?”这样, 在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中, 师生共同追求真理, 去除迷雾。

二、伴随音乐,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优美动人的教学情境

音乐, 能渲染气氛, 感染学生,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适时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我在讲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节, 讲到中华文化的内容时, 便利用多媒体, 播放悠远的古典音乐。伴随着音乐, 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孔子、孟子、陆游等一些古代教育家、思想家、诗人的画像, 同时配有孔子“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的语句, 又向学生介绍联合国设立“孔子教育奖”的情形:在联合国的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的格言, 这一格言在1993年被全球一批学者公推为世界伦理的底线和黄金规则。画面中又出现了孟子、陆游的名句欣赏, 使同学们的思绪穿越几千年的时空, 仿佛被带到画面的时代中去, 让学生感受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而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实践证明,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伴随音乐, 创设一种优美动人的教学情境, 寓教于乐, 润物无声, 使学生能在审美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三、精心设计各种课型, 寻求学生智能发展的最佳点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由于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成长环境的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崭新、独特、与众不同、多姿多彩的个体。面对学生个性和智能发展的不均衡性, 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场景, 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发挥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例如, 我在讲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节时, 学生表演了小品《超生游击队》,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从教学中获得了快乐, 也懂得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 设计了专题讨论、小品表演、网上浏览、焦点访谈、辩论等课型, 在形式多样的课堂上, 学生都能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 个性的张扬、成功的喜悦为他们提供了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 也让他们找到了快乐学习的切入点。

总之, 在政治课教学中, 我使用一切手段和教学方法来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掌握了文化科学知识, 提高了人文素养。

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 篇2

【摘要】随着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体育锻炼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绝大多数人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体育技能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那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运动愉悦感,从而提高运动兴趣呢?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苦中做乐”,获得运动愉悦感,从而拥有更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每个体育老师所要思考的。本文主要论述我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愉悦感的策略与思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愉悦感;策略

现代体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表现在不但注重学生的技能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如何在有限的学校体育教育中让学生获得运动愉悦感,爱上运动,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值得每个体育教师思考和探索。

一、采用游戏教学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看作是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游戏仿佛具有魔力,不仅吸引了活泼热情的学生,另外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对游戏也特别感兴趣,因为在游戏中学生能更好地处于一种流畅状态(即获得运动愉悦感)。另外,心理学家们认为,游戏是儿童与环境之间存在的一种动力学关系,通过游戏,儿童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促进自我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体育活动与游戏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运动的愉悦感。总之,通过游戏,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身体素质等得到锻炼和发展,增强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同时游戏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运动愉悦感,让他们常常投入其中,忘记摔倒,忘记时间:感慨怎么就下课了?学生通过游戏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了身心健康。

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师生是整个课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地位。所以,学生运动愉悦感的获得当然跟教师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成功的体验,多研究教学方法。避免枯燥单一的授课方式。在多年实践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纠正法,游戏法,课件法、比赛法等方法的交叉并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获得成功的体检和运动愉悦感。例如,在学习跨越式跳高时,就必须先采用讲解法和示范法,利用挂图讲解和示范动作,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及做法。对跨越式跳高动作来说,讲解与示范应用的好坏,对于很好的完成动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首先建立动作概念,再进行分解练习,通过学习助跑、过杠动作、落地,使学生逐渐体会动作要领,然后逐步提高要求,最后完整掌握动作。练习中,由易到难,让学生一步步掌握技术动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短跑练习中,我就会采用比赛法。我设定二条起跑线,让跑速较快的男同学在后面,跑速较慢的女同学在前面,同时起跑,一方面可以让跑速较慢的学生获得比别人快的成功体验的心情,另一方面,让跑速较快的学生在后面追,增加其运动量,男女搭配,新鲜刺激,充分开发潜能,激发“小宇宙”的能量,又调动了比赛气氛,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还树立了成功的信念和获得了运动愉悦感。

三、富有同理心的评价关怀

愉悦身心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篇3

关键词:健康,锻炼,愉悦,成长

健康是指人体在身体和心理及适应社会发展方面都能保持完美的状态, 而不是单单指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体育运动是欢快的活动, 它能使身体健康舒畅, 而且能从这种健康、舒畅中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的心灵。在当今重视体育健康的新形势下, 推广和提倡体育大课间活动就像一缕阳光渗透了整个校园, 给校园注进了青春的活力, 更好的展示出学生生动活泼、阳光向上的天性。比如我校: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的大课间活动, 其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活泼自由, 更有益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 这无疑也更受学生的喜爱。它除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造就学生的健康心理外, 还让学生掌握了一些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技巧, 使学生养成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 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1 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 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 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 1/4的城市男生是“肥墩”, 眼睛近视比例, 初中生接近60%, 高中生为76%, 大学生高达83%, 视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每天生活的单调, 学生的每天日程安排就是从学校到家里, 除了上课就是写作业、做习题, 体育锻炼时间被挤压, 每天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像一场及时雨洒满了全国各地。而推广体育大课间活动, 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 使学生能真正走进操场, 走进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的有效措施。

2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不仅使学生身体得到了全面锻炼, 增强了体质, 还对学生在德、智、美三方面更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 大脑右半球的活动暂时处于主导地位, 这个半球同时支配音乐和愉悦的情绪, 适当的体育运动之后, 全身的新陈代谢加快、加强, 养料的充分吸收, 废物从呼吸、汗液中加速排出, 各个器官和肢体都得到活动, 左右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得以平衡, 这时会感到周身爽快、舒畅, 觉得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愉悦, 同时也就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1)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也是身体素质的快速增长期, 在此阶段坚持锻炼,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全面发展, 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2) 整个体育大课间活动, 学生在音乐的指挥下, 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项体育活动, 那些动人的旋律, 优美的歌声, 使学生得到了心灵的震撼、美的享受的同时, 既锻炼了身体, 又陶冶了情操。

(3)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丰富了学生活动的内容, 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和凝聚力, 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使学生在快乐的运动中身心得到锻炼, 在快乐中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 在快乐中成长。

(4) 体育大课间活动还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为他们走向社会, 走向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间体育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模拟社会的环境, 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相互关心, 相互尊重, 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与交流。

(5) 体育大课间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的心态和文化素养的形成。课间体育活动融文化艺术于体育之中, 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 而且对学生的整个人生都有着良好的影响, 是学生难以忘怀的校园生活中的一个亮点。

(6)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培养创新能力, 对提高他们未来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编自创动作、自己设计体育游戏的同时, 萌发了创新的种子, 提高了创新能力。

(7) 大课间活动使学生获得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好的品质。开展大课间活动后,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更浓, 锻炼的内容和方法更多, 逐渐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8) 体育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学生健康目标的实现, 学生的达标率明显的上升。

3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案例

课间操是中学生参加的最稳定、最有保证的一项体育活动。多年来, 课间操等于广播操, 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 学生早已厌倦。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而已。现在把课间操改为大课间体育活动, 时间安排由原来的10分钟增加到30分钟, 集健美操、武术、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游戏、接力跑、球类等为一体, 列入课间体育活动中, 让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

内容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 随着校园广播《你我他, 快参加》歌曲响起, 伴随着强烈的催人奋进的节奏, 各班在教室们口排着整齐划一的队伍, 依次跑进操场, 老师们都走出了办公室, 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接着《青春的活力》曲子响起, 师生们一起做起了广播操, 那份和谐、壮观、自信, 构成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 当《歌声与微笑》音乐响起时, 分散活动开始了, 这是学生最高兴、最放松、也是最自由的时候, 各班在体育委员带领下, 来到指定的地点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己安排,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愉快的活动起来。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活动器材, 主要有短绳、长绳、毽子、羽毛球、呼啦圈、滚铁环、转陀螺、乒乓球、篮球、排球等, 学生也可以自带运动器材, 也可以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跳自己喜欢的舞蹈, 练自己喜欢的拳术, 这段时间内主要突出了学生自主活动, 主动参与, 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 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

(3) 队列回归, 在音乐声的引导下, 学生跑步回到原来的位置, 随着《校园秧歌舞》音乐响起, 学生们欢快地跳了起来。放松运动结束后, 学生带着活动后的愉快心情, 排着整齐的队伍跑回教室, 准备学习其它的学科知识。

(4) 遇到下雨天气, 可以自己编一套室内活动操, 学生在做完规定的动作后, 在教室里下棋、游戏、猜谜或在走廊里活动, 内容可以按老师平时教的动作锻炼, 也可以按自己的爱好练习。

(5) 春、夏、秋季节先做广播操, 然后分散活动, 再集体跳放松操。冬季先全体跑步, 然后分散活动, 再集体跳放松操。

4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感悟

(1) 把传统的课间操形式改为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不仅是必需的, 也是可行的, 它不仅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也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而且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起到了推动作用。

(2) 有规律的有组织的适量的活动, 不仅使学生锻炼了身体, 增强了体魄, 而且有助于增进身心健康,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带来积极的自我概念, 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自尊心, 促进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加强了注意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培养了他们相互协作, 克服困难的能力, 树立了勇敢、自信的人生态度, 从而使他们敢于接受挑战、敢于竞争。

(3) 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构想。

(4) 在终身体育、体育文化等新观念形成的今天, 从文化的、生活的、课程的视野建构大课间体育活动, 丰富课间体育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形成科学、体育与艺术整体育人的新格局, 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对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产生良好的积极的影响。

(5)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求既开放又灵活, 它对组织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怎样做到管理有序又灵活多变, 使学生既能充分自主自创, 又能自律自控, 仍是一个有待继续探索的问题。此外, 不同的学校, 场地、器材和师资等配置不一样, 构造的课间体育活动也不相同, 只有因地制宜, 不断创新, 才能形成各自学校课间活动的特色, 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大量的事实证明, 身心健康是一个人的基础, 没有健康的体魄, 即使品德再好, 学问再大, 也难以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 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有效的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 从学生脸上浮现的笑容告诉我们, 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了愉悦和欢乐, 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同时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学生正在以阳光的姿态成长, 体育大课间的及时开展, 让校园永远充满阳光, 让健康永远伴随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国忠.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季克异.正确理解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J].中国学校体育, 2005.

[4]王金战, 隋永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M].重庆出版社, 2011.

“愉悦”教学助力地理高效课堂 篇4

“愉悦”教学助力地理高效课堂

作者/郑佳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构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高效课堂。地理高效课堂要有“愉悦”因子,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空气”“阳光”“水分”,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一、创设“愉悦”教学情境

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他们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中去,并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习得地理知识,使学生在情感、知识、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先用投影仪展示三条旅游线路:①1月,走南闯北伴随新年钟声游(新加坡→广州→长沙→北京→雅尔库茨克);②5月,从东往西回归自然游(哈尔滨→乌兰巴托→阿拉木图);③7月,登高望远体验民族风情游(南京→成都→拉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选择旅游线路。为了确保学生旅游顺利,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锦盒,每个锦盒上都有一个问题,学生只有答对问题,才能打开锦盒,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高效课堂中“愉悦”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新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二、列举“愉悦”教学案例

地理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入。选取“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案例在地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有趣的案例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关注,并积极进行思考。浓厚的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助推力。

在讲解“中国的土地资源污染严重”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德国人来北京旅游时,照相机的电池用完后换了一对新电池,结果发现旧电池无处可扔。那时,北京还没有专门的旧电池回收箱,他只好把这对废电池带回德国。故事讲完后,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谈感想、找不足,并设计保护环境的标语。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同学们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课后同学们自发地组织了回收废旧电池的活动,环保之风吹遍校园。

三、提供“愉悦”视听体验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图像方面比其他学科更有优势。教师若能将录像、挂图、投影、漫画等多媒体手段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提供“愉悦”视听体验,便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火山与地震》一课时,笔者播放了发生于184―7月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的电脑模拟图像、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的景象和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的图像,学生既好奇又恐惧。他们纷纷提出疑问: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发生火山、地震?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里?长沙会发生地震吗?我没有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学生看图析图,寻找答案。同学们兴致高涨,疑问被一一解开。接着,我将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应急措施投影给学生看,请他们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不正确,并说明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还说出了另外一些正确的自我保护应急措施,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愉悦的化学课堂教学情境 篇5

一、利用化学课的优势, 灵活多样地引入新课, 打造精彩的开始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新课的新颖、独特 、趣味是将学生带入良好学习状态中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而化学课恰恰有其独特优势, 有形状各异的不同固体, 有色彩斑斓的不同液体, 有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 等等, 所以, 利用这些实物、模型 、实验 , 还有有趣 的故事、化 学史实、风 趣幽默的语言等引入新课, 使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对活跃课堂气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教授“碳酸钙”一节教学时上课开始时出示两试管澄清的液体, 提问同学们:这两个试管中的液体一样吗? 学生立刻积极猜想, 甚至有学生开始争论起来……于是我宣布:“一个试管中是水, 另一试管中是石灰水。那么, 到底哪个试管中是石灰水呢? ”不用我多说学生已经开始了主动思考, 很快得出了集中验证的方法:有向试管中吹气的, 有加热蒸发的。然后让一名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验证: 拿一个细导管向试管中的液体吹气, 其中有一支试管里变浑浊了, 学生齐声说:“变浑浊的是石灰水! ”为什么石灰水变浑浊? 是由于生成的碳酸钙悬浮于液体中 所致。继 续吹气液 体变得澄 清 , 教师问 :“碳酸钙颗粒什么不见了呢? 碳酸钙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 ”学生既兴奋又迷 茫 , 于是教师 板书“碳酸 钙” (Ca CO3) 三个醒目 的大字……这样, 一节新课就在欢快而富有探究情景的环境中开始了。

二、强化提问的艺术性, 唤醒学习的内在潜力

课堂教学是问题教学, 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探索要达到目标的途径, 获得知识智慧, 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提问除了具有启发性、针对性、适度性外, 还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强化提问的艺术性, 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如:怎么样除去银粉中混入的少量的铁粉呢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提出自己的见解“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有利于集中每个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提问的艺术性主要着力于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探求知识的方法, 并能让学生得到发展, 获得成功的体验, 得到学习的乐趣, 唤起内在的潜力。

三、启发讨论, 搭建交流的平台

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学生通过讨论主动获取知识, 不仅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进行群体合作式教育的重要方法, 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发展积极情感, 促进合作交流。例如:要除去杂质有几种方法? 评选出最好的方法, 从操作方便、原料易得、环保等方面考虑。比如,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最好的除去方法是什么?教学时, 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各组经过一番探究、分析, 甚至出现了相互争议, 进行辩论,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人人参与, 汇报方案时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教师将各组发言进行简单板书, 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 最后得出答案。得出正确答案的小组学生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没有得到正确答案的小组不是垂头丧气而是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 寻找探究时出现的问题, 使启发式教学得到进一步延伸。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归纳,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 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性, 主动地获取知识。

四、不断转移兴奋点, 保持良好的学习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有时会发生倦怠, 这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也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 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 而是在教学时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进行疏导。为此在实际教学时, 应适当、适时地补充一些活动, 如利用实验、讨论、练习等, 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交替地动脑、动手、动口, 使学生大脑的兴奋区域不断地产生变化更迭, 从而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使学生学得轻松, 心情愉快, 思维敏捷。如在教授“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 当学生刚讨论完燃着的木条在盛有二氧化碳的瓶中熄灭的原因形成的兴奋点即将消失的时候, 立即让学生把两根燃着的火柴一根火柴头朝上, 一根火柴头朝下, 观察燃烧有什么不同。于是同学们一边仔细地观察, 一边思考, 一边讨论, 进而又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点。由此他们感知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并感受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足和认识上存在的一些直觉错误, 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增强求知欲。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必须认真扎实备课, 教学内容设计要注意连续性、逻辑性, 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变化, 创造富有变化、环环相扣、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让学生能够和谐、愉快地接受和获取知识。

五、巧用无意识记忆, 减轻学生负担

化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化合价、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等众多抽象的概念、知识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记忆负担。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恰当科学地安排一些活动引导强化记忆。例如:元素化合价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编口诀, 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热情高涨, 各抒己见, 在编口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记住了化合价, 这要比教师把口诀直接教给学生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 还能够减少遗忘, 使学生学得轻松, 记得容易, 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 篇6

关键词:自主,磨炼,愉悦,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身体教育, 相对重视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技术的教育。这种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们失去对体育课的爱好和兴趣, 教师在课堂中成为主体, 使得学生们大大减少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现代的体育教学将传统教学的生理教育、技能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相结合。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的宗旨为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体育教学的发展潮流进行改革, 提出了“自主—磨炼—愉悦”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磨炼—愉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剖析其优缺点, 为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帮助。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该文主要查阅书籍和相关的杂志、报刊、论文电子期刊等文献资料, 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

1.2 访谈法

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 对部分体育老师从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访谈。

1.3 实地考察法

通过实地考察对相应的教法体系进行了相应的了解。

2 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者是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形式”。有时把模式理解为经验和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学说, “模式”是来自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单化形式。体育教学模式是主要定义在体育领域的教学模式。

3 “自主—磨炼—愉悦”体育教学模式的概述与分析

3 . 1 对“自主—磨炼—愉悦”的教学方法的概述

体育教学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和教法体系, 所有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这三要素。因此, 该文主要对这三要素进行研究。

(1) 教学指导思想。体育课的理念是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快速地成长。“自主—磨炼—愉悦”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利用学生的好胜的心理去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 从而获得最后的胜利, 最终获得一种成功的心理体会, 通过锻炼来获得欣喜感。这样, 不仅能促进的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最终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 教学过程结构。每节课上课之前, 体育教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上课的内容, 设置锻炼中应该遇到的困难, 学生要进行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自主创新学习方法, 受到困难的磨炼, 从而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如图1所示, 这种体育教学模式是三位一体的, 相辅相成的。

①对自主的概述。

自主是指行为独立, 以自己为主, 不受外界干扰, 并独立承担责任的一种行为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独立学习则应理解为区别于传统的接受式或填鸭式教学的一种积极主动的,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贯彻学生主体的思路, 研究上应理解为主体教育, 同时也是当前教育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主学习也可从“教与学”两方面理解, 在教的环节中, 自主学习是教师应着力贯彻的培养思路, 在学生学的方面, 学生应力求在教师的主导下独立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完成自主学习, 并获取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有利于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是学生持续、独立加强知识与技能是一种学习能力, 有利于自我收获与提升。

②对磨炼的概述。

体育教学中的“磨炼”简单理解就是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以及身心健康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 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刻苦钻研的意识和习惯, 同时为学生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当前学校教育面对的大多是独生子女, 相当一部分这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遇到困难后缺乏独立解决的能力和勇气, 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差。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解决困难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活动, 结合体育项目, 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对于未来社会的一种体验, 从而在心智上使学生有所升华。

③对愉悦的概述。

教学过程中的愉悦一般是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与带动下,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不仅做到被动的参与和单纯的遵守课堂要求, 而是带着愉悦的心情自觉进行运动项目或课堂内容的学习和锻炼, 这个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没有心理上的负担, 保持心情的愉悦。体育教师应力争做到使体育课堂充满“汗水”的同时也充满“欢笑”,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一定教学的组织, 气氛的调动来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有意识的投入到学习与练习过程中, 遇到困难也能够采取积极的心态去思考、练习、摸索, 逐步了解问题, 分析问题并解决困难。体育教师也会在体育课上常要采取各种形式与方法, 学生在充满兴趣中学习知识, 锻炼技能。

(3) 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法、讨论法、比赛法、问答法、游戏法、互动法等, 在教学中可以同时使用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3 . 2 对“自主—磨炼—愉悦”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

体育教学模式效果的优劣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判。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有: (1) 增强体能, 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增强运动的兴趣和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锻炼团结协作的竞赛,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 提高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下面将从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分析“自主—磨炼—愉悦”体育教学模式。

3.2.1 优点

(1)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运动兴趣。

“自主—磨练—愉悦”教学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通过给学生创造真实的情景, 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从而获得成功, 得到的想要的愉悦和快乐, 进而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

(2) 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提高。

“自主—磨炼—愉悦”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新鲜感, 灌输最新的思想, 通过体育课的锻炼, 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 自主, 创新, 合作, 参与, 愉悦的状态, 从而利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在其他学科中也可以得到发挥和利用最后使得学生更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所以要经常组织学生一起探讨学习一起组织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3) 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通过体育教师实施“自主—磨练—愉悦”的体育教学模式教授的体育课, 不仅能使学生们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也能从课中学到了各项体育运动技能, 学生们学习技能技术的积极性很高, 几节课就会掌握一项运动项目的技术要点。

3.2.2 缺点

(1) 体育教学模式本身设计的缺陷。

当今体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体育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而“自主—磨练—愉悦”体育教学模式的更加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团队配合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而相对缺少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 限制了其更大程度的发展。

(2) 对体育教师要求高。

“自主—磨练—愉悦”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综合要求很高, 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有很扎实的体育技能功底, 也要有大量的文化知识底蕴, 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教学方法去设置大量的体育课情境, 给学生在体育课上设置困难阻碍使得学生去克服困难、突破阻碍从而真正的体会到体育课带来的真正乐趣。

(3) 对学生要求高。

“自主—磨练—愉悦”的体育教学模式, 对学生要求很高,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极少吃苦, 怕脏、累、苦、冷、热的现象极为严重。学生们的自主主动积极性不高, 所以学生的热情、兴趣、投入、态度等因素对于上好一节体育课尤为重要。

4 对完善“自主—磨炼—愉悦”体育教学模式的建议

(1) 体育教师在实施该体育教学模式的时候, 更大程度的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 这也符合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宗旨的发展, 适应学生的发展方向。

(2) 体育教师从学校教学本身考虑做起, 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 并且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3) 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自身体育技能, 可以在学校体育组内部进行比试比武较量, 相互学习相互知道, 从而达到教师之间的相互进步共同提高。

(4) 体育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不仅是身体和技能素质, 文化素质也非常重要。

(5) 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心灵间的交流, 相互了解相互帮助, 教师必须做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想工作, 告诫学生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必须经常和学生谈心, 另外, 体育教师也要和学生其他课程的老师进行交流,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感、生活情况, 并且把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反馈给班主任老师相互帮助。

(6) 体育教师要尽可能低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 激发出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有兴趣的学生就会主动认真的进行有效的学习。运用情境教学能使单调的教材和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学得开学, 练得愉快, 很认真地投入, 再苦再累都愿意去干, 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顽强的拼搏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7) 体育教师要掌握适中的运动量, 过量了学生身体吃不消, 运动量少了又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因此, 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学生达到极限时, 再鼓励学生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下, 这样学生在心理、生理上都将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通用教材体育编写组.中学体育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8.

[2]颜庆, 邱勇, 周跃, 等.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王启明, 王海燕, 李建英, 主编.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M].人民体育出版社.

[4]周登嵩, 主编.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 篇7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的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氛围的建造,在小学课堂中,不应有沉重压抑的气氛现象。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无论是从心理和认识观方面都处于一种朦胧状态,因此,老师的牵引和教导则是小学生开发心智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途径往往是通过课堂上来体现的。个人认为,宽松和谐式的课堂氛围是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最好诠释,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无论是对教学质量还是学生学习效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建立宽松和谐式的语文教学课堂进行了概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处于微笑中的课堂氛围

微笑作为人最优美的表情,无论处于何种环境,微笑总能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最为天真纯洁阶段,在他们脸上往往最多的是微笑,这使得他们产生了对原本陌生的东西会不由的产生喜感和好奇性,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性和探索性。因此,老师在课堂受教时,无论是自己还是学生,都应随时保持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时常微笑,向学生展示老师的亲和性,这样一来,学生能更轻松的进入学习的氛围中,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课堂作为大多学生的人生的第一个表现“舞台”,此时老师的责任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外,更多的则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赞美,学生的自信与感受“成功”的体验往往来自课堂。微笑式课堂更多着重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建立,小学是学生心理成熟的一个过渡,而微笑式课堂的正是基于摆脱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对学生产生厌烦感的一种措施和方式。

二、兴趣式教学模式

前面提到过,学生在小学时时正处于人身心理健全的阶段,而此时的兴趣则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他的作用绝不亚于校园中的教师,没有兴趣的学生,无从谈起学习。兴趣的存在则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此时的学习不仅是一种极其更是一种享受。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校和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给予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语文的兴趣,这是学生在日后对语文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一)开头重于结果

学生对某一门课的兴趣产生往往来源于该门课对学生的牵引起了一个良好的开头,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该门课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这些同时往往不是课程自身对学会的吸引,而是老师的启示和导入。语文的教学是可以看作一门艺术,语文由于自身知识面的宽广和教学模式的多变性,为语文的教学增加不少丰富性。语文课堂上文学知识往往是变化莫测的,知识种类的繁多混杂,很容易让学生心理有一定的压力,学习的态度上也会出现一些迷茫的现象。此时则需要老师的介入,老师正确合理的牵引和指导往往能将课堂节奏带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则会“开门红”,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课堂互动环节

小学阶段,老师往往在受教时往往占了一个过于主导的地位,这使得学生只能以“填鸭式”教学模式给予接受,随着时间久矣,学生对学习难免产生疲倦,学习状态低迷。由于学生完全处于被动,课堂模式过于单一,学习效率大大折扣。因此,课堂上适当的互动则能有效的解决这个矛盾,课堂互动环节的存在让更多学生有了“表现”的机会,而并不是一直沉溺于“听课”之中。老师可以在课前多准备一些课堂游戏,在学生听课疲惫时进行适当的游戏互动则是一种最好的应对措施,这时,学生的兴趣则有一次被提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理论实践并行

从小锻炼动手能力是教学任务中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当前教育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大多学生并不能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将其进行实践巩固,导致后期学习过于理论化,学生的发展偏一,综合素质低下。这是如今不少学生存在的潜在问题。语文教学更多的钦向与文学素养的培养和品德修养的建立,因此,更多的语文实践让学生更深一步的理解其中的概念,从而激发潜在的求知欲,在获取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较强的动手能力更为以后自身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语文文化综合素养培养

语文不单是一门课程,它囊括了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容覆盖面之广,涉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良好的语文文化综合素养是现代社会对其最基本的要求。语文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认识整个社会,激发学生对文化的认识欲和探索欲,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使其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更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动手能力,从而适应现如今这个社会的种种要求。而小学生在获取和建立人生价值观念有着最为恰当的时机。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责任。如何建立宽松愉悦和谐的语文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是各个校所应注重的,也是该文的明确目的。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综合素质和效率,为学生以后自身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晓霞.小学语文研究性阅读的若干思考与研究.内蒙古教育,2014-01-15.

[2]路秀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04-01.

宽松式化学课堂教学探索 篇8

一、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宽松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认为:“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学生成绩差异的四分之一可由个人情感的特征加以说明。”由此可见,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愉快的情感能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而愉快情感的建立要靠师生间随时随地的交流。

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授课时,会有意识地降低自己的身份,有意识地形成自己也是“求知者”的心境,从而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亲善的神态、民主的观点和平等的口气和学生在一起,通过眼神、面部表情等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师生在交流感情,交流思想,在这种快乐的心境中愉快地探寻科学的真谛。尤其是起始年级的教师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因为许多新生内心正对他们的新老师或在观察或在试探,如果教师稍不注意,或不苟言笑,或高高在上,与学生一旦产生了心理差距或隔阂,就很难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兴趣,也会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根本学习动力。

二、营造课堂教学形式的宽松环境

教无定法,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反应变化不同,教师应该当机立断,随时制订、随时变换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讲授“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课时,我原先设计的是用固固加热制氧气的装置与用启普发生器制CO2的装置比较的教学方法教学。但在课堂上有学生突然提问:“分液漏斗的盖子为什么是盖着的?”我当即决定改变原定教学方案,从这一问题出发重新快速调整教学方案,提问学生:“分液漏斗中盛放何物?”答:“盐酸。”“那么盐酸有什么物理性质?”我继续追问。“挥发性!”此时学生们都露出了轻松、舒展的微笑,就在这一问一答中答案已自然呈现。我接着再问:“这样我们制出来的氯气中会混有哪些杂质气体呢?”学生很容易答出有HCl和H2O蒸气,那么如何可以除去?H2O蒸气用浓H2SO4干燥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如何除HC1的意见却热闹非凡,有的说用碱,但是马上又被其他同学否认了,因为氯气也会被碱液吸收,有的说用水,可氯气在水里也有一定的溶解性显然也不合理,通过讨论大家急盼有一种既能溶解HCl又不至于使Cl2损失的物质,这时我再推出饱和食盐水的新知识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采用宽松式课堂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的教学艺术以及较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即便如此,教师在课前依然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相应的准备,对各种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作出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既放得开,还能收得扰。其实,看似宽松,正是立足在教师自我要求的不宽松中的。

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 篇9

一、更新观念, 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 不给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机会, 总把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或解题思路、习题答案等内容“烤熟”了, 然后塞给学生, 硬要学生吞下去, 让学生只起一个集装箱、收藏袋的作用.结果呢?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刻板而僵硬, 孤立而无联系的.学生常常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别人多问一个“为什么”, 他们便哑口无言.而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 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每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例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 当讲到“一元钱可以买哪几种东西”这一环节时, 不能以本为本, 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这一环节设计为一个数学活动情境:教师准备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 让学生分组模拟小商店, 有的叫大耳朵图图商店, 有的叫喜洋洋商店等.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元钱, 到商店购物, 真买真卖, 好似在超市购物一样.在这个活动中, 学生争先恐后, 把有关的数据从学生的口中表达出来, 从而使学生大大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并学会了简单的换算.

二、做好教学准备科学备课

备课是上课前的一种准备, 确实需要周密的思考, 精心的设计.首先是备教材.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不可比拟的;教材是联系教师、学生、生活的桥梁;教材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教材.其次是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我非常注重花时间去认真琢磨学生、琢磨活的课堂, 更多地走进学生中间, 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 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心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 并把《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做到课前充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 并拟定多种可能有的相应对策.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 把社会实践的真实内容作为附着物, 进行重组教材、把握教材, 全面面向学生.

三、新课程中应具备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 我认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依然重要, 但仅局限于去把握教材是绝对不够的, 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将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并且有些问题不仅涉及本学科教材的内容, 而且会涉及本学科以外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要深刻挖掘学科教材, 追求知识深度;另一方面要尽量多储备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 拓宽知识的外延度, 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其次, 对课堂教学的管理问题应当辩证地看待, 以往的课堂是要求学生安静地听, 默默地思考, 而如今的课堂中安静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但“热闹”又怕学生放任自流,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能保持“热闹”, 又能和谐、有序、“闹而不乱”, 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热烈研讨、你争我辩的自主学习的气氛中, 是教师们进行课堂管理的新课题.另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讲究策略性、灵活性, 因为这种课堂很有可能不会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 学生的独立或合作学习很可能打乱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思路.所以教师应当随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灵活调整教学步骤, 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学机智.

四、尊重、赞赏学生,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 才能感化人.尊重学生, 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 用全心来接受老师的爱.在教育教学中公心一片善待每名学生, 端平一碗水、奉献一片爱, 帮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如为贫困生垫付学杂费、为生病学生交纳医疗费、倒水服药.夏天为学生备开水, 冬天为他们生火炉……我所做的都是些极其普通的小事, 但我坚信这点点滴滴如同阳光、雨露般的爱, 滋润着孩子们的心, 能给他们带来自信和快乐.马克·吐温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 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赞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特别需要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你给他们一个五角星、一朵小红花、一个“奖”字, 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亲昵的动作, 他们都会欣喜若狂.教师热情的赞扬使他们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心和爱护, 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 心里轻松, 无压力, 身心也得到健康的发展.

上一篇:“冰山”写作风格下一篇: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