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

2024-09-30

精神病学(精选12篇)

精神病学 篇1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现代人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 各种精神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有精神障碍的当事人。为正确处理和解决其行为主体资格及行为能力等问题, 常需进行法精神病学鉴定来确认, 以便公正审理案件, 保护精神障碍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而现行的鉴定程序缺乏切实可行的法规, 更为重要的是, 尚未真正形成训练有素的专家队伍和统一的鉴定标准, 而司法人员又缺乏对法精神病学的认识和对鉴定书、鉴定结论审查的方法, 严重影响了案件的公正裁决。本文着重分析我国法精神病学鉴定制度中鉴定结论的审查、采信问题, 并结合国外的相关制度提出改革与完善的构想。

一、规范法官审查、采信鉴定结论的程序

首先, 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证据, 应当当庭出示;其次, 鉴定结论必须经过双方当事人质证, 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鉴定人的资格问题;二是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合法性问题。要防止现行质证流于形式, 一般应要求鉴定人出庭质证, 对鉴定过程和内容予以说明, 并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询问, 其出庭的差旅费应由败诉方承担。为了保证当事人有效地行使该项诉讼权利, 应允许当事人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辅助人出庭询问鉴定人, 以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 使质证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 亦有利于法官做出正确采信。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当事人有权申请重新鉴定, 是否准许由法官决定。

二、多份鉴定结论的采信

在一个案件中只有一份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案件很多,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一般经过简单的审查和庭审质证后, 十分信赖地予以采纳。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上诉人和他们的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对鉴定结论提出异议, 甚至提交了一些相对“关键的”、新的被鉴定人精神异常的证据材料, 司法机关也常常以未提交新的精神异常的证据, 或新提交的精神异常的证据与司法机关已查明的情况不符等种种理由, 予以驳回。可见, 司法机关对于法精神病学鉴定机构做出的法精神病学鉴定是十分信任和依赖的。但是,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 却屡屡出现在一个案件中存在多份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情况, 而且多份鉴定结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即出现了经鉴定, 被鉴定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和“无刑事责任能力人”3种互相矛盾的情况, 涵盖了精神病人所有的刑事责任能力情况, 出现了让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 尤其是作为审判机关的法院无所适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审理案件的各级人民法院, 在处理互相对立的或意见分歧的鉴定结论时, 都采取重新鉴定作为消除不同意见的唯一办法。人民法院固然有权决定重新鉴定, 可是并不负有必须做出这种决定的义务;并不一定要得到一致的鉴定结论时才能做出判决。人民法院可以在意见不同的结论中评定和抉择其中认为合理可靠的意见。鉴定人的结论对人民法院并无约束力, 不过对不同意的结论应当说明理由。

三、违法鉴定结论应予排除

鉴定人在进行鉴定时违反有关法律所规定的程序, 可能影响鉴定的客观、公正性的, 其做出的鉴定结论为无效证据, 应予以排除。

(一) 鉴定人违反有关回避制度

鉴定人回避制度是指鉴定人具有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的几种情形时, 鉴定委托机关及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鉴定人也承担自行回避的法定义务。《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34、35、36条分别规定“鉴定委托人或者鉴定申请人认为鉴定人与被鉴定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可以提出回避要求, 经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查证属实的, 鉴定人应当回避”。“被鉴定人及其亲属认为鉴定人与被鉴定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可以提出回避要求, 经精神疾病鉴定委员会查证属实的, 鉴定人应当回避”。“鉴定主持人认为鉴定人与被鉴定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可以提出回避要求, 经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查证属实的, 鉴定人应当回避。”针对重新鉴定,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了特别回避制度。即重新鉴定的, 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鉴定人违反上述规定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其所做出的鉴定结论应当予以排除。

(二) 鉴定人员尚未达到法定鉴定人数的, 鉴定结论不予采用

法定鉴定人数是指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的进行鉴定的人数。实际进行鉴定的人数不符合法律要求的, 对该鉴定结论不予采纳。“精神疾病司法鉴定鉴定组应由单数鉴定人组成, 成员不得少于3人”, “办案机关或申请人要求复核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鉴定组应由单数鉴定人组成, 成员不得少于5人”。

(三) 鉴定结论的书面格式不符合法律要求的, 不予采纳

法精神病学鉴定结论应当以《精神病司法鉴定书》的形式做出, 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法精神病学鉴定组织公章后生效。鉴定书应包含有:被鉴定人的自然情况、委托机关或申请单位、鉴定案由、调查资料、分析意见及鉴定结论等内容。做出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时, 参加鉴定的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 如有不同意见时应当分别记录在案。只有符合上述要求, 即内容完备、形式合法的鉴定结论才能采信。

(四) 鉴定所依据的调查资料不真实、不全面的, 鉴定结论不予采信

鉴定人做出鉴定结论所依据的调查材料应当包括: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调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病史情况、案情经过、审讯材料及拘押期间的表现等。调查材料要具体、详细、真实、客观, 并应当注明调查对象及资料来源。调查资料必须通过合法程序提取、收集, 否则将以鉴定结论违法为由而不予采信。

参考文献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管理办法[EB/OL].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n272530/n273736/n273796/n1600556/n1600567/8715.html, 2005-09-29.

精神病学 篇2

精神病学是去精神病院见习的。一大早就跟着矫情的讲姐和妞姐她们出发了。还以为去芳村有多远,其实鬼死那么早就到,而且老师还迟到了。俺们是期待精神病人的惊世表现,但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很可怜的,因为俺也有精神病!等那死老师等到八点半,去看了个十分无聊的视频后,总算去病区了。分组见到个好泼辣的老师。妍姨率先就说了一句:老师,俺们可否把一天的课压缩到半天上呢?然后就得罪了老师,老师马上提问!尼玛都没上过课,神马都不会。没人答她就问组长!尼玛,俺神马都不会!接下来就是连番侮辱,但是俺好喜欢这老师。

因为当俺连番问题不会答时,她就说:您们是以美貌选组长的吗?听得俺心花怒放!然后就是讲了一大堆症状,俺中枪!下午中枪更多。见了些精神病人,老师说在女病人区男生要小心,因为很容易被揩油!特别是像俺这些貌美如花的美男子!俺听完再度心花怒放!进去一个周围被铁网围住的病区,里面的病人有大吼大叫的,有痴痴呆呆的,真的跟电视好像。那些躁狂病人会随意跟您搭讪。问完诊就匆匆离开了。

俺们组的娃娃都好认真,下午都还在。其他组的人几乎消失殆尽。下午狂中枪!那些症状,尼玛都有。俺又有抑郁,又有躁狂。老师说轻躁狂的人很多,而且思考速度快,都可以干一番大事,但可遇不可求,俺也想要轻躁狂啊!!!但俺是躁狂抑郁双相,真尼玛精神病。文姨中枪数目也巨多!这老师说得很好,而且教了俺们好多自杀的方法。而且又见了几个病人。有个阿婆三期梅毒上脑了,还不知道自己被老公惹了梅毒,轻度疯癫的。。又有个躁狂症阿婆当着俺面前拉起衣服,袒胸露乳,吓得俺魂飞魄散。

精神病学 篇3

“三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契合

“三创”是江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这就从根本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就要求,树立和弘扬“三创”精神,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在此前提下,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转化为江苏的人文精神,具体化为江苏最迫切需要树立和弘扬的“三创”精神,使全体江苏人民进一步增添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和创优的志气,把各个社会阶层和全体建设者创造新江苏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一切有利于“两个率先”的创造欲望得到激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当代中国社会风尚的旗帜。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已熔铸于以“三创”精神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之中,成为江苏公民道德建设新的准则,引领江苏的社会风尚的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是发挥崇高精神对伟大事业支撑与激励的作用,也是实践主体把精神动力转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因此,在致力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实现共同理想的伟大事业中,弘扬新江苏精神——“三创”精神的实质,就是引领江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激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奋力推进实现“两个率先”,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三创”精神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创”精神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本质要求

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就是广大社会成员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改革创新则是我们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崭新内涵。在这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达到了高度的融合与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是江苏省委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对本世纪头二十年江苏发展的总定位,是江苏人民在新时期全力追求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具体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江苏人民弘扬民族精神,追求共同理想;践行时代精神,勇于改革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江苏的具体体现,“创业创新创优”核心在一个“创”字。在创造的过程中,既有着机遇和成功的希望,也存在困难和风险。对这两个方面都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充分认识“三创”。创业是基础,其实质是创造基业,这是江苏的立省之本;创新是灵魂,其实质是靠创造推动发展,这是江苏的发展之源;创优是目标,其实质是不断超越、争创一流,这是江苏的强省之路。当代江苏人文精神的内涵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种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三创”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特有品质在时代大潮中和江苏大地上的彰显。“三创”精神充分体现了江苏人民追求共同理想的志气、推进改革发展的锐气、实现“两个率先”的勇气和引领时代潮流的豪气。它在核心价值上实现了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在社会实践上突出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本质要求。

“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实质就在于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转化为新时代的江苏精神,激发江苏人民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为江苏人民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障。

“三创”精神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化和拓展

实现“两个率先”是江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标志着既要有发达的经济、民主的政治、繁荣的科教、和谐的社会、良好的生态,也要有先进的思想文化,特别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建设新江苏,不仅包含建设新的物质文明,也包含建设新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三创”精神则是这种“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新江苏精神文明”最本质、最具体的体现。我们弘扬创业精神,就是要推动全省人民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鼓励、引导和支持全省人民创家业、创企业、创事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我们激发创新精神,就是要推动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敢闯敢干,鼓励、引导和支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完成新任务、用新举措实现新跨越的新局面;我们推崇创优精神,就是要推动全省人民勇于攀登、争先进位、争创一流,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全省上下创优争先、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树立和弘扬“三创”精神,目的在于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引领江苏又好又快地发展。

江苏人民在实现共同理想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三创”精神,汲取了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的江苏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不仅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本质要求,而且从江苏自身的实践中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容,使之拥有了更加具体明确的价值导向、鲜活生动的区域特征以及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拓展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在推进“三创”的伟大实践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源泉和根本,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重要的、第一的基本观点。崇尚务实、力戒空谈是江苏的优良传统。“三创”精神就是实践的产物,没有实践,任何一创都无从谈起。从现实过程来说,所谓实践,说白了就是要“干”。正如小平同志所说,不干,连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多年来,江苏持续保持在全国发展中的“第一方阵”地位,就是“干”出来的!而这个“干”以及“干”出来的伟大成绩,一点也离不开由创业打下的发展基础,离不开由创新所产生的发展能力,离不开由创优所形成的竞争能力,更离不开由“三创”精神所积聚的高度凝聚力和巨大推动力。

创业是立省之本。就全省的大局而言,创业的实质就是要以创造的精神在江苏大地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江苏人民在创业大潮中形成了高度的共识,培育了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理想为追求、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的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7000多万江苏人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将创业魄力和创造精神发挥得淋漓酣畅,谱写了一曲曲创业之歌。2006年,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达50家,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既源于蓬勃兴起的一次次创业大潮,又源于江苏传统人文精神和新时期“三创”精神的有机结合。

创新是发展之源。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内涵,创新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解放思想、敢闯敢干、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与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创新作为江苏人民矢志不渝的探索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鲜明的江苏特色。由江苏地理而生发的水环境和水文化使这里的人民生性少固滞而多活跃,改革开放的东风更是进一步激发了江苏人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热情,这种热情与江苏人勤奋务实的天性、灵秀聪颖的禀赋、柔韧精细的品格和开放进取的特质相结合,凝聚成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从而成为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动力。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到产品创新,从华西村奇迹、张家港精神、苏南模式到昆山之路,江苏人民在坚忍不拔的创业实践中熔铸了开拓创新的胆识与能力。江苏人民正是在致力又好又快发展的创新实践中准确解读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之精髓,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崭新开拓中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实质。

创优是强省之路。创优,就是要求我们在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争先进位、勇于攀登、争创一流,这同样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正是在创优上,江苏人彰显了在发展中勇立潮头、勇于争先、争创一流的形象。近年来,江苏全省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富民进程明显加快、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民营企业总数和外商直接投资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卫生城市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在江苏得到了全面的实践和辉煌的展示。在物质文明成绩斐然的同时,全省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和提升,发展环境和外在形象也在不断优化和美化,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江苏人民正以其特有的创优精神弘扬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集聚和发挥其特有的创优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大地上率先迈进。

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现实过程,是一个继往开来、持续推进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相互结合和转化的实践过程。我们坚信,在“三创”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相融互动与共同作用下,江苏人民必将创造出如期实现“两个率先”的新辉煌,谱写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精神病学 篇4

关键词:建构主义,精神病学,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精神病学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沿用灌输式的教学, 忽视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时代呼唤高校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论, 改革教学方法, 以顺应医学教育科学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了知识、学习、教学等定义[1]。按照以往的知识观。知识是客观的东西, 学习就是接受东西。建构主义者认为, 知识并不客观, 它只是学习者的经验和假设, 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他要对外部信息做出主动的选择和加工, 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学习是一个生发、形成的创造性认知过程。而非简简单单地接受、印入现成的东西。因此, 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复述给学习者, 不同的学习者可能基于不同的经验背景和不同的学习环境理解不同。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 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地交流讨论, 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在交流中完善自身的经验体系[2]。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利用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等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协作精神, 尝试建立以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目的, 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重要学习环境的一种新型的精神病学教学模式。

1 实施方法

1.1 情境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必须建构起自己对每一个概念的理解, 因而教学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授课程的知识。而是要创设激励学生建立起必要的知识结构的情境[3]。所以, 我们在精神病学教学过程中, 将课程知识进行分析和解构, 引导学生将知识单元整合到整体的结构中, 搭建一体化的知识平台。

如在绪论课中, 首先帮助学生理清课程的结构体系, 建立课程的地图。每次课都注意交代本次内容在课程地图中的位置, 与前后课的关系, 使学生感觉每节课之间不是割裂的, 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为学生搭建前后联系、网络状的情境支架,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框架。在微观层面, 除了呈现概念的基本意义外, 还将概念置于具体的临床场景中, 促使学生的意义建构。例如症状学部分, “错觉”症状可见于正常人、意识障碍患者, 教师就举出相应的实例。在疾病各论部分, 谈到“谵妄”症状时, 对错觉再次进行复习, 使学生进行二次建构。

另外,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建构的过程中, 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 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精神病学是一门临床课, 与其它基础课程如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联系紧密, 与其他临床课程如神经病学、内科学等也存在广泛的横向联系。如“心身疾病”, 哮喘、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机制和治疗预防等, 就需要综合内科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从自己本门课程出发, 不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 就可能导致意义建构的基础部牢固, 建构的可能是局限性的、不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相关课程的知识“联结点”, 创设放射状的问题情境, 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课后自主学习等手段,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 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补充调整。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4]。也就是说, 每个学生对于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在提出问题或案例分析时, 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 鼓励不同看法的表达, 肯定不同观点的合理面, 使学习情境具有包容性和多维性, 适于不同经验体系的学生。在对话讨论过程中组员注意其他组员的知识结构问题, 相互协作指正, 教师掌握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1.2 协作

协作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病例分析、见习实践等环节, 我们充分发挥生生协作、师生协作的作用, 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建立起学习群体, 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 共同进行协商和辩论。通过协作学习环境, 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并由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比如, 在课后作业中有1次内容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康复, 有一个小组的协助学习过程为: (1) 组长对小组的10个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有的负责收集药物治疗手段的资料, 有的负责收集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新进展等资料, 有的负责收集心理干预与社区康复等资料; (2) 小组组内学习, 成员之间彼此分享各自查阅的资料; (3) 课堂讨论上发表专题报告“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治疗与心理社会康复”。在课堂讨论中, 可以看出, 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明朗、一致, 协作学习使每位学生的观点受到考察、评论, 同时又使他们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 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反应及重组。使整个学习群体在共享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共同完成了知识的意义建构。

除了生生协作, 我们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指导下, 积极转换角色, 倡导师生协作的学习模式。为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和有利于师生协作的环境。如我们在讲授“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章节时, 组织学生开展“网络成瘾是不是精神病”的专题讨论。学生负责收集网民的意见和理由, 教师负责收集专家的意见和理由, 然后在课堂上将双方的意见进行交流讨论, 促进学生对社会舆论热点相关的知识进行批判性的意义建构。

在教师备课和授课环节, 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组织教研室集体备课。对课堂上的授课方式、拟呈现的案例和课堂讨论的组织方式进行集中的讨论, 发挥集体智慧, 力图使每一个环节都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在授课时, 教研室、教务处、学院均有安排听课, 课后及时反馈和总结。

1.3 对话

在精神病学的知识体系中, 很多知识是经验性的, 非绝对化的, 非常符合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例如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判断标准, 就是经验性的, 非绝对化的。对教师所讲的“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结合当时的处境具体分析”这三条判断标准, 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会形成自己的理解。这种最初的理解不一定把握了判断标准的真正内涵。这时, 我们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如“一个男子, 拿着刀追砍行人, 他是否精神异常, 你用什么判断标准?”“影片《有话好好说》中, 李保田饰演的角色拿刀追砍餐馆里的人, 他是否精神异常, 你用什么判断标准?”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 每个学习小组均围绕问题情境进行对话, 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 师生之间进行对话, 使他们对最初的理解进行重组和优化, 对知识的建构更贴近临床实际情况。这种对话可以多维度反复进行, 例如男子刀砍行人可以有多种解释, 无故砍人还是有原因的?有现实动机伤人者还可以就其行为动机、动机背后的应激、个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对话, 将判断标准的讨论进一步深化, 由一个案例深入到教材的多个章节, 使具体的知识融入到课程的整个框架, 在具体的情境、协作、对话中进行多维度深入的意义建构。

这种对话是开放式的、双向的, 教师的注意力不是全放在提出问题、组织协作和对话上, 还要创设自由的、无拘束的、不绝对化和非权威化的对话情境,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提倡学生批判性的吸收课程知识。教师课后或课间注意收集学生对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加以认真考虑。例如有学生提出在症状学部分耗时过长, 这时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对具体的病种没有印象, 分析太多反而容易迷惑, 在疾病单元中又对症状一带而过, 结果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反而掌握不好。教研室讨论后, 认为该建议十分合理, 就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程知识结构的动态变化, 相应调整了教学安排, 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 我们积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采用典型病例、模拟患者、模拟患者家属等教学方式[5]。在疾病单元理论课上, 例如在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躁狂发作、神经症疾病单元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或见习所见, 模拟典型患者和患者家属, 进行“患者”与“医生”的对话, 模拟“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对话, 在对话过程中暴露问题, 针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实用化、固化和优化。

1.4 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 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建构自己的经验。教学实施的重心由教师“教”转移为学生“学”, 教师通过提供案例和组织讨论的方式, 不断促进学生信息加工和知识建构, 注意不限制学生对各种可能的未知领域的探索, 而是精心地把学生引导到问题空间的关键侧面, 帮助学生建构自己内化的知识网络系统, 使知识达到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和策略化。

因此, 在精神病学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 注重知识在学生头脑的组织结构转变, 注重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程度, 精神病学是一门临床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以强化临床能力为中心的意义建构。在情境建构环节注意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例如在理论课后紧接着见习, 让学生直接接触患者, 请患者将幻觉的切实体验描述出来, 同时学生分小组, 通过协作对话等方式, 问诊患者幻觉出现的时间、强度以及频度等等, 在采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后进行提问和病例讨论。这样不仅加深对抽象症状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也提高了协作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训练, 促使学生的知识在临床真实情境中进行意义建构, 避免了知识的空泛化和脱离实际。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可采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或作为“锚”展开教学。在精神病学教学中, 这种教学模式尤为重要。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就是这种模式的具体应用。教学中。首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一般学生都关心的问题,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 或提供恰当的案例作为学习中心, 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 师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 修正并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最后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进行评价, 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不仅是知识的学习, 而且也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训练, 从而达到认知建构的目的。

2 讨论

传统式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 只需教师熟知教材内容并准确表述, 而建构主义教学除了要求教师充分备课、善于设计和创设问题情境、善于点评和总结外, 还需要考虑一些非知识性的因素, 比如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观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知识结构、驾驭整个课堂等。由于临床很多科室都可能出现精神科的相关问题, 与精神患者的沟通交流、检查诊断等内容还涉及心理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路可能会多种多样, 这要求教师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分析和点拨, 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所以, 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亦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和提高。

在建构主义模式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 同时也积极参与全过程, 需要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积极思考, 还要提出自己的问题, 进行小组协作和对话, 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均要求较高, 一方面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优化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为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 建构主义对于实际教学还是一个全新的理论, 一种全新的尝试, 它还处在一种积极的发展之中, 当我们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时, 往往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如如何使长期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生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值得深入的研究和仔细的设计。笔者在建构主义模式教学的探索过程中, 每次课后均就本次课的教学方式和效果征求学生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并在下一次的教学中逐步改进和完善。学生反映这种授课方式促进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收效甚好。总之, 在精神病学教学中,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 不拘形式地灵活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继发学习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深刻的转化,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谭秀荣.试论建构主义学习观与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5) :45-46.

[2]杜跃军, 谭万龙, 毛向明, 等.建构主义理论与临床医学教学模式革新[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 (2) :7-9.

[3]黄成华, 黄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12) :1129-1131.

[4]伦新, 荣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针灸学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9) :797-799.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篇5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害羞怕事。追溯其家族史中,外祖母曾患精神病多年,后在发病时意外死亡。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才没傻笑呢,神经病!在医生提问下谈出以下体验:近半年来常听到不熟悉的人的语声,有男有女,有时命令他:“去跳楼!”或者:“快去死吧。”入院后,声音仍然命令他:“躺在床上!”有时议论他,说他“无能。”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在家中曾多次闻到到死尸气味,有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微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喊女朋友的名字,自笑,认为我笑是仪器控制的结果。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配合,常闭眼无声的发笑。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否认有病。

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

3、治疗原则是什么?

4、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

1、感知觉障碍: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幻嗅、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 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

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减退、行为异常(有自杀行为,对异性不礼貌)

2、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1)与心境障碍鉴别 患者有三次自杀,但不是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在幻听和妄想的支配下自杀,整个病史中没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因此可以排除心境障碍。

2)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 患者发病前有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等诱因,但发病的症状与这些事相关性不大,症状荒谬离奇,因此可以排除心因性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2分)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开始用药。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1分)原则上单一用药,对于出现抑郁情绪、躁狂状态、睡眠障碍的患者可酌情选用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药,有锥外系反应可合用安坦。(1分)病案(二)

张某,中年女性。自述两年前她进入股市,是偷偷地动用了家里的一些积蓄,背着丈夫在炒股。开始也赢了一些,觉得很容易。所有就一下子投入了家庭的全部积蓄5万元。6个月前股市很差,输了2万多。她觉得对不起丈夫。逐渐出现心境不好,情绪很低落,开心不起来。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不想看电视,也很少看报。以前很喜欢听音乐,但现在也没兴趣了。怕与人交往,基本上很少和亲朋好友走动,人也变得懒多了,家务也懒得做,还常常很想哭,自感一切不如人,感到身体乏力,周身不舒服。感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转不动了。认为自己犯了罪,严重的错误,应收到惩罚。经常失眠,后半夜会突然醒来,以后就胡思乱想,没有主题,常常是等天亮。有时还会感到做人没有意思,常常在想活着有何意义。曾经有割腕自杀,被家人发现。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1、患者有哪些症状?

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

3、可用哪些方法治疗?

二、答案

1、患者有哪些症状?

思维障碍:思维迟缓、自罪妄想、情感障碍:情绪低落意志行为:意志减退、自杀行为、睡眠障碍:早醒

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

心境障碍(抑郁发作)

i.与精神分裂症鉴别 患者不与人交往,自罪妄想,但是以情绪低落为主,情绪低落下发生这些症状。

ii.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 患者发病前有诱因,但症状与诱因关系不密切。

3、可用哪些方法治疗?

1)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治疗。睡眠欠佳可合并苯二氮卓类。2)电休克治疗 针对有严重自杀倾向者。3)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

病案(三)患者,王×,男,25岁,因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整日闭门不出,曾自杀一次,未遂,故而家属将其送入医院治疗。患者一年前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们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以后逐渐出现精神异常。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认为路人故意冲他吐痰。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引起了家人注意。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说“我要死了,回家吧,电波控制了我,下雨了”。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怕事。其家族史中,祖母曾有精神病史,诊治不详,已故。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没笑,没有。诉近年来常听到一些声音,有男有女,有时说“去死吧”,有时议论他“真没用”,有时命令他“跳楼去吧”。诉前次自杀是有人在命令他。入院后,声音仍然存在,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有时觉得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电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一致,常无故发笑。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均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否认有病。题目:

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2、诊断是什么?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案

1、患者有哪些症状

感知觉障碍:幻听、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和行为:意志减退、行为异常。

2、诊断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精神分裂症。1)与心境障碍相鉴别:有自杀,但并非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受幻听支配,无情绪低落2)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发病前有生活事件,但症状与生活事件关系不大,荒谬离奇

3、药物治疗原则:

早期、足量、足疗程,系统规范用药;治疗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原则上单一用药,可根据情况,酌情先用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等使用。病案(四)患者,刘×,女,32岁。半年前工作变动,以前是机关人员,后由于家庭原因,辞职做电脑销售,开始两月自己尚觉得可以应付,第三个月由于签单达不到要求而被上级领导批评,后逐渐出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逐渐地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和人交往,原来一起玩的朋友也联系得少了,整天觉得提不起精神来,人变懒了,家务也懒得做了,常常想哭。自己觉得一切都不如别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一无是处,自己的生活没有一点儿意思。感觉脑子好象是生锈了的机器,转不动了。常常睡不着,需要服安眠药才能睡两三个小时,后半夜会突然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经常想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死了算了。曾自杀一次,但念及孩子还小,所以又呼救了。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精神科检查:意识清楚,语声低微,需侧耳倾听,愁眉苦脸。诉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好,一了百了。觉得自己脑子很迟钝,不会思考问题,自己能力很差,觉得记忆力也变差了。智能可。问题:

1、患者有哪些症状

2、诊断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3、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案

1、症状(4分)

思维障碍:自我评价低、思维迟缓、情感障碍:情绪低落、意志行为:意志减退、自杀行为、睡眠障碍:早醒、2、诊断与鉴别心境障碍(抑郁发作)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患者的症状均是在情绪基础上的

2)心因性精神障碍:发病前有诱因,但症状与诱因关系不密切,且程度过于严重

3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电休克治疗3)心理治疗 病案(五)某女:24岁 大学生 妄闻、疑人议论、迫害6个月。平素性格:内向,少于人交往,胆小怕事。患者大四上学期因恋爱受挫精神受到刺激,开始表现闷闷不乐,约1月后表现孤僻,对人冷淡,见人回避,不与人交往,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继出现时自语自笑,问之,称有人在耳边和她说话,有的内容很好笑。约3个月后出现怀疑同学们议论她,同学们在一起说话也认为是在说她,甚至认为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冲她来得,为此,经常冲动发脾气,出言不逊。认为自己的想法,周围人都知道了。病后6个月因为严重影响学习、生活而来诊,并收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你认为病人有哪些症状?诊断是什么?其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存在言语性幻听,如称有人在耳边和她说话;(1分)关系妄想,如同学们在一起说话也认为是在说她,甚至认为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冲她来得;(1分)思维被洞悉感,如认为自己的想法,周围人都知道了。(1分)行为异常,如自语自笑、对人冷淡,见人回避,不与人交往。(1分)诊断:精神分裂症(2分)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原则: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2分)一旦明确治疗及早开始用药,(1分)药物应达到治疗剂量,一般急性期治疗为2个月。(1分)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1分)巩固期治疗4~6个月,剂量应与急性期治疗剂量相同。(1分)维持期治疗剂量大约为急性期治疗剂量的1/3~2/3,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剂量一般与急性期治疗剂量相同。(2分)第一次发作维持治疗1~2年,第二次或多次复发者维持治疗时间应更长一些,甚至是终生服药。(1分)病案(六)女病人30岁,已婚,近3周来无诱因下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夜轻,•兴趣缺乏,精力明显减弱,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好象一块木头。世界看上去犹如灰色一片。”早醒,食欲、性欲减退,便秘。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悲观失望,多次欲自杀而未遂。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你认为病人有哪些症状?诊断是什么?其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病人的症状有情绪低落,如兴趣缺乏、语言少、动作迟缓,“世界看上去犹如灰色一片”,悲观失望(1分);思维迟缓,如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好象一块木头”(1分);疑病妄想,如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1分)。生理功能改变,如早醒,食欲、性欲减退,便秘(1分)。存在自杀行为。(1分)诊断“抑郁症”。(3分)抑郁的全病程治疗原则为:

宽容精神:现代教育精神 篇6

关键词:宽容精神;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08—02

粱漱溟先生认为,“毁灭人类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只知相争不知相让的人生态度。”可见,宽容精神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宽容,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的教育单位、特别是高等教育部门,要在日常教育中不断用宽容的理念、精神去培养、熏陶和锤炼学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因宽容带来的和谐、因宽容带来的和平。

一、何谓宽容精神

关于宽容的界定,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统一的定义。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宽容: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我国学者张祥明认为,宽容是一种以价值多元化为基础的理性化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具体地讲,宽容意味着对价值多元化现实主体的承认、尊重和平等看待;意味着对不同价值标准的客观理解;意味着对自己价值观念的执著和恪守。宽容体现的是一种欢迎不同观点而有是非、立场明确而不偏执的精神[1]。

然而,作为一所培养人才的高校来说,宽容精神是应该是大学的一种理性选择,是发展大学的价值观,是繁荣大学的方法论,是大学应有的一种文化品格。首先,大学的宽容精神能在其活动中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折射出学习与研究人类价值的广博性,使人用特有的方式把握更多的人类文化遗产和创造更多的文化价值,使大学的思想文化发展视野不闭塞、不偏狭。其次,大学的宽容精神能体现大学对人的多元化个性的关怀,使人们在校园文明的荫翁下尽情地享有独特的自我追求,使人性的弘扬具有较大的自由性与丰富性。其三,大学的宽容精神是指大学要在自己的活动中折射出人们对追求真善美知识的一种复杂性与长期性的理解,并在这种理解中尊重民主,允许批判,维护竞争,为人们提供宽松自由的认识环境,以自己的职责践行学术无禁区、科学无国界的诺言。其四,大学的宽容精神也要求充分尊重人们对生活的各种理解与多种价值选择,使校园生活在活泼健康的大氛围中给个体以强烈的文化细密感、自主选择感、时代创新感。大学的宽容精神,就是要使大学生活的主体在开拓视野、创造生活和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拥有充分的胆魄、尊严与自由,从而在多方面增强大学的力量。

为适应当前知识经济日新月异发展要求,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创造才能为中心,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这里的“全面”意味着身心的整体,“自由”意味着个性化,“充分”意味着最大限度,“和谐”意味着结构的协调。“全面、自由、充分、和谐”意味着对个体发展的尊重,其目的是实现个体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完善,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宽容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宽容,还是以“标准件”的观念来规范教育,则必然导致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使教育不能更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二、宽容:现代教育的特质

现代教育制度则强调不同教育制度之间的宽容,它关注的主要是教育制度的公共性,正如萨托利所说:“宽容之为宽容,是因为我们确实持有我们自视为正确的信仰,同时又主张别人有权坚持错误的信仰。”[2] 它意味着转换视角,以相容性而非排他性作为处理人我关系的基准,个人放弃占有性主体性而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结成了“我”与“你”的真诚的平等互动关系,它既承认个体的独立地位,同时也承认他人的独立地位。

因此,从现代教育制度内含的精神实质而言,它具有宽容的本性。正是它的宽容性,才使现代教育制度成为现代社会确立宽容的教育价值、形成自由的教育秩序的基本途径,也是形成宽容的教育价值的生成机制。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现代教育制度作为自由的制度,本身就是宽容的产物,是宽容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展示。现代教育制度的存在方式不再是传统教育制度那种两极对立专制一元的样态,而是呈现出生活世界与教育交往方式的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的共存及其内蕴的宽容精神,才让具有不同价值、信仰、立场的个体能在商谈对话中达成共识。

其次,从现代教育制度的形式特征上看,现代教育制度充分体现出教育制度的宽容意蕴。马克斯·韦伯在研究现代制度时所取得的一个伟大成果,就是他从合理性的角度,把现代制度界定为形式合理性的制度,从而与以实质合理性为特征的一切古代教育制度(道德、教育习惯、教育习俗等等)区别开来[3]。哈耶克认为,自由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行动,它还取决于法律制度是否以确定的方式维护他们的自由行动,以及由此行动所产生的可能有的结果。这种法律制度下的自由,使得个人的行动真正地不服从于他人的强制,而是以遵循法律作为一般规则的约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法律制度不可能完全不对人们作分类的工作,教育制度是一些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是经过各利益集团的反复博弈而形成的一些成文的行为约束,体现在一定的教育法律程序之中,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在某种社会权力机构的保证下得到执行或强制执行,不因具体情况的差别而有所变化。因此,教育制度在价值观上具有中立的性质,是对多元教育主体及其教育信念的整合机制,因而在本性上是宽容的。

再次,现代教育制度所具有的“对物”性质,内在地包含着对他人的宽容。在现代社会,虽然自由主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中介和渠道,这就是对物的共同依赖。所谓现代社会,其实就是一个由以物为中介的自由主体所组成的社会。货币无疑是现代社会一种交换媒介的原型,在现代社会,货币就像一个变化着的纵横交错的网络,触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和每一个现实的人。现代教育制度正是通过中介化的物性关系,去调节相互独立和自由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它一方面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各人都能在自己的自由空间内思想和行动,不受他人的强制和压迫。另一方面又通过客观、公共、长期、稳定的非人格化制度,把共同依赖于“分数”、“能力”的自由主体扭结起来,相互交换知识、信息和劳动。就此而言,现代教育制度是一种非人格化的交换机制,它是主体之间获得和给予相互宽容的保障。这种交换机制又把教育利益、教育信念、教育价值观各不相同,但又相互需要的人们连接起来,使他们知道自己自由、自由发展的边界,能够各取所需,共荣共存,从而为宽容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三、宽容精神:现代教育的回归

1.大学宽容体现在尊重人才。相对于社会活动而言,大学活动有其特殊性。大学既要培育高级人才,又要进行文化创新和服务社会,它在较高起点上要求全面涵养人的品格、知识和能力;而且就大学的活动主体来说,教师大都是各有所长、价值观和生活情趣不尽相同的专家学者,学生多是已有相当文化基础的知识青年,他们要求学校能拥有不苟世俗的宽容相待精神,充分尊重师生的人格尊严。因此,大学需要在思想观念、行政管理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赋予各种人才充分展示个性自由的权利和空间,需要用其博大的宽容情怀为师生留下更多的选择与创造的机会和自由。

2.大学宽容应繁荣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现代大学最有影响力的工作内容。而这种开拓性的工作需要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需要学者们继往开来的艰苦探索与论证。目前我国大学学术研究的总体水平与学术成果的产出率较低,在国际各学科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学术成果明显偏少。导致这种学术创新能力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大学教师队伍普遍缺乏一种敢于从自我感觉与思想意志来进行思想批判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的缺乏,不是天生的自我不足,而主要是受后天社会环境的熏陶或压抑所致。这种缺乏宽容气氛的环境就像精神枷锁和强力规则一样,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理性地认可学术宽容、张扬学术宽容,建设真正宽容的学术研究环境。在宽容的环境中,教师能得到充分的信任与尊重,能让其独立思想、意志和批判精神得到彻底的释放,从而实现学术研究上的突破和创新。

3.大学宽容需博大大学文化。现代大学要完成育人、科研、服务等复杂社会职能,必须涵养出一种博大的大学文化生活来与之相匹配。没有博大的文化生活,大学在封闭狭窄的境地中生存发展,难以产生博大的气象和博大的人才,相对形成的大学品质也较为低次。宽容能使大学文化格调高雅而彰显博大,能让生活、学习于其中的师生真正达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利于形成“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发展格局,从而为师生的发展成长、为文化的繁荣兴旺、为学术的开拓创新搭建更加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祥明.宽容:庄子的认识论精神[J].齐鲁学刊,1998,(6):21-23.

[2]萨托利.民主:多元与宽容[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探析 篇7

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思想认同一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在物质条件极差、环境极为艰苦、军事斗争极其残酷的情况下, 正是有了党的正确领导, 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边区军民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精神和高昂的战斗士气, 战胜了强大的敌人。一个国家需要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一个行业同样也需要有自己的共同价值观, 自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以来, 在自我发展、自我沉淀的过程中, 烟草行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在把握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在本世纪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国家利益至上, 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 科学地回答了烟草行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构筑起员工的精神高地, 树立起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旗帜, 打牢了凝聚职工力量的思想基础, 成为凝聚行业50万职工, 推动共同发展的不竭动力。

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都包含崇尚科学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 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既用宽阔的眼光观察世界, 又对自己的国情进行透彻分析, 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也是一场深刻的改革, 可以说, 没有实事求是, 开拓创新, 就不会有“延安精神”。烟草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都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精神。烟草专卖局刚刚组建上划的时候, 正是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精神, 才克服了很多困难, 建立了集中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行业发展又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在新的矛盾面前, 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 中国烟草从“散、弱、乱”变为“大、强、快”, 税利增速位居国内各行各业前列, 资产、产销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总体竞争实力大幅度提升, 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在烟草专卖体制下, 中国烟草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有共同的价值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延安时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奉献国家、回报社会”是烟草行业宝贵的精神财富, 集中体现在烟草行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烟草行业也反复强调:“烟草实行专卖, 其目的就是维护国家利益, 维护消费者利益, 除此之外没有行业自身的特殊利益。”明确表达了“特殊行业没有特殊利益”的鲜明立场。33年来, 烟草行业大力倡导和弘扬奉献国家、回报社会的精神, 累计为国家上缴财政超过4万亿元, 各类社会捐助和援建资金达数百亿元,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共同价值观, 努力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树立了责任烟草良好形象。

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意志人格相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 体现着一种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主体精神和一种不畏艰难、勤俭创业的进取精神。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军民, 在陕北既承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扫荡和进攻, 又承受着物质匮乏、经济严重困难的巨大压力, 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 咬紧牙关, 克服困难, 发展生产, 努力自救, 赢得了最后胜利。同样, 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是行业改革发展33年的优秀发展经验和宝贵精神财富。总公司成立初期, “吃饭没锅、出门没车、睡觉没窝、办公没桌”, 烟草行业的组建基本上也是白手起家, 人员来自四面八方, 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然而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 在短短几年时间, 顺利完成了行业组建上划, 较好地实现了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的任务要求, 促进了生产经营较快发展。在33年的行业发展历程中, 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始终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精神, 用自己的辛勤汗水, 谱写了行业发展绚丽诗篇, 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都蕴涵着政治自律。延安整风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确立了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和坚持“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的方针, 从而实现了弄清思想、团结同志的目的, 使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深深地扎根于全党心中, 端正了党的思想政治路线,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样烟草行业33年来, 围绕解决注重效率、严格自律, 这两个重大课题, 全行业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毫不松懈地推进行业内部改革,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增强行业发展后劲和活力, 从不同领域的整顿规范到建立全面性的严格规范,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摘要: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 烟草行业经过33年的改革发展, 积累、形成了宝贵的行业精神财富。本文就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探析, 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是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精神产物, 但都是人民团结奋斗, 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撑, 二者在理想信念、科学理性、价值道德、意志人格、政治自律五个层面是相统一。

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 篇8

一、大学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 譬如哈佛大学的大学精神是:“以真理为友”, 斯坦福大学是一切“指向前方”的求异创新精神, 牛津大学是经历近千年不易的理想主义、博大、宽容、同情失败者的精神特质, 剑桥大学是任凭举世中风狂走, 我自卓然独处的孤傲和镇定的剑桥性格, 耶鲁大学是“书比钱更重要”的“爱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 莫斯科大学是“学术为上”, 柏林大学是独立自由之思想, 巴黎大学是争取师生自治的斗争精神和对知识、真理的无私追求精神, 北京大学是民主与自由的思想、为民的使命与牺牲之精神, 清华大学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国奉献的实干精神[1]。大学不同, 大学精神亦不相同。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学精神呢?

关于大学精神,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 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2]。有人认为大学精神应该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它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其本质和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3]。还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的历史传统、观念形态、社会声誉、人际关系、师生心态、校风校貌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等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和活力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大学精神是大学人的精神, 也是大学文化的精神, 是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和凝聚力、感召力和号召力的反映, 是大学人整体心里状态的反映。大学精神的表现形态与内容有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4]。也有人将大学精神分为广义和狭义的, 认为广义的大学精神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主要体现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开放包容精神、服务社会精神等。狭义的大学精神是指一所特定的大学所独有的最能代表其文化积淀的价值观念和主导意识,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精心培育、逐步形成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5]。

总之,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是这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 不断积累、沉淀、修改、体验, 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 它体现着这所大学的独特气质、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反应着大学的精气神, 是被人们普遍认同、自觉践行的行为指南。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图书馆精神

关于图书馆精神, 依然是见仁见智。早在1988年, 程焕文先生在《论“图书馆精神”》一文中, 对图书馆精神从五个方面阐述:强烈的民族自尊、自信与自强精神;强烈的自爱、自豪与牺牲精神;大胆的吸收、探索、改革与创新精神;读者至上精神;嗜书如命精神[6];

1992年, 他又在《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中, 把图书馆精神进一步提炼为“爱国、爱馆、爱人、爱书”[7]。2005年, 程焕文先生再次谈到《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将图书馆精神大致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图书馆的事业精神 (原则精神) , 这是最基本的, 也是图书馆人必须具备的;二是图书馆的职业精神 (理想精神) , 它是一种崇高精神, 是通过图书馆员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三是图书馆的科学精神 (学术精神) , 这是一般的、学者的精神。程先生认为, 图书馆精神主要指事业精神和职业精神[8]。

肖希明先生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对应的范畴比较中论述图书馆精神, 他认为图书馆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是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9]。后来他在《论图书馆职业精神》中, 将图书馆职业精神概括为: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人文精神;尊重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敬业乐业、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10]。叶继元先生把中国百年的图书馆精神概括为:敬业精神、爱书精神和利人精神[11]。

总之, 众多研究者从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职业精神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 从不同的层面对图书馆精神进行阐述, 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这些反映了人们对图书馆精神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也说明图书馆事业在不断发展, 图书馆精神也在不断建构之中, 与时俱进, 不可能凝固不变,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三、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之相互关联

“图书馆是大学的地标, 它是大学的象征, 它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守护者[12]。”每到一所大学,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宽畅明亮的教学大楼外, 就是最能代表大学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体现的是一种大学精神。从图书馆的馆舍、馆藏、以及馆员的精神风貌上, 就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学术水平。在教育部对大学评估中, “图书馆状况”是测评一所大学的教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主要观测点之一, 有明确的评估指标, 而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系统有三大支柱: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主要为大学教学科研服务, 是以知识教育的效能和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为主要标准, 以协同教学需要和师生需要为主要目标[13]。

2008年中国图书学会发表了《图书馆服务宣言》, 强调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 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的权利, 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希望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知识与信息的中心, 能够向读者提供平等、高效、专业的服务, 体现人文关怀, 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促进全民阅读, 愿意与一切关心图书馆事业的组织与个人真诚合作, 真正体现图书馆对社会普遍开放, 平等服务, 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14]。

巴特勒在《图书馆学导论》导言中指出:“图书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装置, 图书馆则是将这种记忆转移到人们意识之中的一种社会机构”。巴特勒对“知识的社会积累”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上进行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来说, 需要把知识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 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而教育的范围要扩大, 不能局限在学校中, 在这一点上, 图书馆应该承担其重要责任。从个人角度来说, 需要个人取用公共知识储备, 在这一点上, 社会通过阅读和学习联系起来。“图书馆学的基本要素在于社会知识的积累及其对世代人连续不断的传播”[15]。因此图书馆在学习和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原复旦大学校长杨家福在同济大学做《大学使命与大学精神》的演讲时说,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university, 它的词根是universus, 这个字本身就意味着普遍性、普适性、世界性、宇宙性, 大学就应该体现出这种精神。大学是群英汇聚的殿堂,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和老师相聚在一起, 在人类世界的宝库里探索奥秘, 追求真理, 付诸实际, 实现梦想。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 关键是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 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 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 是严谨求实的文化, 是大度包容的文化, 是具有极强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一种共性、核心、灵魂[16]。现代大学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即通过教学传播知识, 培育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科学研究, 提高知识水平, 创造学术氛围, 促进学术交流;以人才和知识两方面的优势, 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来体现大学教育的精神。

图书馆精神, 不仅体现“图书馆权利”, 也体现“图书馆教育”。沈祖荣先生曾说过:“图书馆的使命, 辅助教育, 发扬文化, 以期在今后建国大业中, 尽其重要的责任”。德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陆衡等译) 中说:“假如世界毁灭了, 图书馆还在, 很容易重建世界。如果图书馆也没有了, 我们就会变成原始人。”黄静先生认为, 现代图书馆教育“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广阔的、自由驰骋的知识资源空间和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也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自由发展机会。”“致力于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供获取评价、利用知识的多种渠道和方式, 放手让他们主动寻找、发现、获取、驾驭知识, 并通过文献流通服务和参考咨询信箱服务以及阅读辅导、读者培训等教育服务, 给他们充分的专业化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现代图书馆具有受众的社会性、时间的全程性、方式的灵活性、内容的全面性等有别于学校教育的特点, 正如刘国钧先生所说:“图书馆在教育上的价值有时竞过于学校”。图书馆教育, 体现在人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等方面, 是通过图书给人以启迪、帮助、教育教化,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曾说“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 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 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 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受用。”当人们每一次走进图书馆, 都是在朝拜人类文明的遗产;每一次走进图书馆, 都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智慧赐予的慰藉;每一次阅读, 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心灵的净化!今天我们提倡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 构建学习型社会, 就需要人们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样, 图书馆教育为人们的终身学习, 社会知识积累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总之, 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尽管各有侧重, 不尽相同, 但它们有其关联之处, 它们指导人们通过学习, 接受教育, 提高素质, 掌握技能, 适应社会, 服务社会。同时它们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共同体现传承文明, 公平正义, 扶弱助残,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积极进取, 提高素质, 奉献社会。图书馆精神与大学精神是彼此相连, 相互彰显。

摘要:学术界对于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的讨论, 始终没有停止, 大家各抒己见, 众说纷纭, 见仁见智。尽管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各有侧重, 不尽相同, 但它们共同体现传承文明, 公平正义, 扶弱助残,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积极进取, 提高素质, 奉献社会。故此图书馆精神与大学精神是彼此相连, 相互彰显的。

从阿Q精神看人文精神流失 篇9

一、阿Q精神的特点和表现

在《阿Q正传》里, 鲁迅塑造了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一个贫困潦倒、自得其乐、自欺欺人、赖皮无耻、欺软怕硬、投机耍滑等无一是处的家伙, 用一句话概括, 阿Q形象就是典型的精神胜利, 即以自欺自骗自以为是而达到自慰。

1.出身卑微、贫困潦倒, 却又自尊自负的未庄农民。

本来在那个年代, 穷人多, 穷困潦倒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但是这却成为影响阿Q性格的的主要因素, 也是他一系列性格特征的导火索。“阿Q没有家, 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 只给人家做短工, 割麦便割麦, 舂米便舂米, 撑船便撑船。”阿Q没有固定职业, 穷得只有一条裤子。说阿Q出身卑微, 是因为他无姓无名, 从作者给他命名“阿Q”就可以看出来, 就连他说姓赵就被打了几个嘴巴子。阿Q的自尊自负体现在: “所有未庄的居民, 全不在他眼睛里”, 甚至赵太爷儿子进了学, 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 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阿Q甚至瞧不起城里人, 认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煎大头鱼时加葱丝, 都是“可笑”的。

2.欺软怕硬但又自得其乐、自欺欺人的阿Q。

他欺软怕硬, 对于有钱有势的“假洋鬼子”、赵太爷, 他是站在哪儿缩着脖子等着被揍, 而一旦对手是无钱力弱的王胡子、小D和小尼姑时, 阿Q的气焰就嚣张了。他主动挑衅王胡子, 打不过就撤退, 还替自己解嘲“‘君子动口不动手’”; 他估量小D瘦小打不过他, 骂小D是“畜生”, 小D让着他, 他却不依不饶, 进而动手抓小D的辫子;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动手动脚, 扭住她的面颊, 说“和尚动得, 我动不得?”大肆轻薄。阿Q自得其乐、自欺欺人,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 被人揪住黄辫子, 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 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站了一刻, 心里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他被关进牢房时, 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 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当他被拉去杀头时, 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 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 阿Q“永远是得意的”。

3.质朴愚味但赖皮无耻、投机耍滑的阿Q。

阿Q靠出卖劳力聊以度日, 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几乎是凭着本能劳动和生活。然而面对尼姑抓他偷萝卜的现行, 阿Q居然强词夺理赖皮地说:“这 (萝卜) 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阿Q 的投机耍滑表现在他厌恶革命, 但是在革命到来之际, 看到那群鸟男女们慌张的神情时, 他便想:“革命也好罢, 革这伙妈妈的命, 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 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革命的目的, 不过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我喜欢谁就是谁”。 他马上想到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想到了复仇, 把和自己打过架的小D、王胡子连同侮辱过自己的赵太爷、秀才和假洋鬼子统统杀掉;他想起了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娘子和吴妈, 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谁。所以, 当他的“革命”要求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 便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 好让他满门抄斩。

4.麻木健忘却又敏感禁忌。

阿Q的麻木健忘表现求爱不成被痛打, 却跑去看自己惹祸导致的热闹场面;被判死刑画圆后, 还在遗憾自己没把圆画好;临刑前还在想着如何去博得观众的喝彩。真是令人感到震惊。然而, 阿Q又是敏感的, 对于自己头上的癞疮疤, 就很忌讳。

二、人文精神实质内涵与阿Q精神的关系

1.正直、善良、坚强、勇敢等优良品质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 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人文精神实质上就是儒家的教化天下的思想, 也就是主张通过诗书礼乐等来塑造符合儒家社会理想的人。 具体说来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肯定人的价值, 强调人的尊严, 以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二是主张享受人世的欢乐, 注重人的现世生活的意义, 以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三是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以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级观念;四是崇尚知识、智慧和理性, 喊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以反对教会的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

2.摈弃消极阿Q精神, 弘扬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从中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来看, 都主张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对人尊严的维护。而阿Q精神表现出来的特征则是完全丧失了人文精神, 因此这么多年以来阿Q精神一直被人唾弃、被人嘲笑, 被人称为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就是使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最终使人变得麻木愚昧。长此以往, 真的将会国将不国。弘扬人文精神, 是时代的呼唤。

三、阿Q精神原因探究

1.人的自身心理需要而出现的精神胜利法。

儒家思想希望人们通过诗书礼乐等来塑造符合儒家社会理想的人。但是人是社会中的一员,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碰到不如意时, 有可能借助另外一种方式来化解和摆脱, 比如通过幻想、健忘、低估别人等等方式, 阿Q的种种特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米亚西舍夫在他的《心理治疗问题》里就说过:“自尊心受辱……是很大的精神创伤……使得他只好采用一些幻想中发展起来的自卫措施。”。而鲁迅也说:“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这也无怪, 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 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 大概都被厚厚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 适者生存, 还能欣然活着。”因此, 阿Q精神中所包含的幻想、健忘和妄自尊大等, 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无力或者不知道如何摆脱困境时的一种变态心理表现, 这时人的心理是扭曲的。它是阻碍人类社会前进的一种惰性力量。

2.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产物。

儒家思想弘扬的人文精神, 让人们谦虚礼让。可是这种谦虚礼让却成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社会麻痹自己、欺骗人民的借口。在中国的封建社会, 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清朝政府用精神胜利法来掩盖自己的失败而欺骗人民。统治阶级在无力抵抗外来侵略时,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保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对外做帝国主义的奴才, 对内却欺压百姓。清政府常常妄自尊大, 以中国地大物博自居, 夸耀中国是文明古国, 把割地、赔款当作家常便饭。

3.统治阶级的毒害和影响, 是阿Q精神产生的主要根源。

当时社会的农民, 他们同阿Q一样, 愚昧、无知、落后、保守。在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时, 无可奈何, 反抗又屡遭失败, 找不到出路。他们虽然不甘心受屈辱, 但又无法脱离屈辱的境地。为了逃避痛苦, 自解自慰, 也会产生阿Q精神。流浪雇农阿Q, 除了具有一般农民的这些特点外, 还有自己特殊的条件与经历。他赌博、打架, 沾染了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 所以他的阿Q主义就表现得更为严重, 更为复杂。

摘要: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精神,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阿Q精神表现出来的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 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大相径庭, 探究阿Q精神产生的个人心理意识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深层次原因, 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阿Q精神,人文精神,心理,封建社会,农民

参考文献

[1]巫春华.略论精神胜利法的自我教育功能[J].嘉应大学学报, 1998 (5) .

[2]孟祥林.“精神胜利法”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意义[J].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9) .

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校园精神 篇10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关怀与维护, 是对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 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珍爱与尊重,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一句话, 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 有人情味。大学教育如果仅仅是专业教育, 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与人的责任, 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成为有益于社会之人, 必须具备两种精神:其一是科学精神, 即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二是人文精神, 要懂得尊重人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权利。大学不能仅仅是一个知识工厂, 拥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理解社会、分析社会的常规视角, 大学正规教育中必须有引领学生自觉维护、弘扬普遍道德准则和价值的人文教育, 以提升人性境界, 塑造理想人格, 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价值。所以, 大学既是传授知识之所, 又是人性教育之地, 我们应使大学成为“社会良心的发生地”。

2. 大学为什么需要人文精神

清华大学著名学者李燕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大学要避免培养“人文残疾人”。现在, 常有媒体披露一些高学历者的犯罪事件,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大学只是教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 却没有成功地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 有学者指出:忘了人的灵魂, 教育也就失去了灵魂。在这里我们要强调:忘了人文教育, 大学也就失去了他的精神和气质。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 其需要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熏陶, 需要在广博的文化知识里滋养, 还需要深刻的人生体验, 学校要提供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文化环境。这不仅仅是多开几门选修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认为人文教育只是人文学科的教育, 这是一种误解, 它把人文教育简单化、机械化了。人文教育是用深厚的人文积淀、高雅的文化氛围, 潜移默化地让心灵滋养、觉悟, 使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得以提升。我们应该用整体文化的视野与知行统一观来看待人文教育。

总之, 教育再也不能发生偏颇, 再也不能培养那些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人。大学培养出的合格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养:人文素养和技能素养, 也就是“做人”与“做事”, 这两者缺一不可。大学是文明之所, 也是产生文明人的地方, 一个文明人的标志是:具备同情心、恻隐心、尊敬心、自尊心等, 如果缺失太多, 就成为“人文残疾人”。如果这还是一种病态的残疾化的, 问题就更大, 它的潜伏期很长, 何时爆发难以预料, 危害相当大。人文是灵魂里的东西, 人文素养很难量化考核,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如何, 常常体现在琐碎的生活与点滴的行为里, 一时半会儿你无法去评价, 得到证明也是在多年之后。由于教育最终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滞后性, 我们现在的人文精神缺失之痛, 是在为过去的失误买单。同样, 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 现在再不去做, 将来的情形会更为严重。一些学校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长期的应试教育、就业压力, 使人们的目光功利而短视, 教育中缺失了人文精神, 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就失落了, 教育者没有把对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而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学生走向社会后缺乏持续发展的创新后劲, 缺乏合作精神, 最终导致不利于自身也不利于社会的结局。

我国著名的学者潘懋元教授尖锐地指出: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习惯于不断增加政治课、德育课的门数与时数, 而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在我们的教育中, 知识与人文精神是分离的。只有在一些科目中充盈合作互助、尊重理解、关爱宽容、执着奉献等人文精神, 润物细无声地将种种情感内化为深刻的信念, 我们才能实现知识与精神的整合, 才能实现大学的教育目标。

中国人文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教训是极为惨痛的。有些大学生学习成绩很好, 但人格扭曲, 心理阴暗或极端自私、封闭。忽略健康人格的养成, 悲剧也就难以避免。从现在起, 学校教育就应该从如何做人上下功夫, 让每个人都怀着希望去生活, 学会珍爱生命、尊重他人、悦纳自我, 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 对这个世界也就越宽容、越欣赏。人文教育是学校的责任, 如何将学生引到阳光下, 让他们能感受温暖、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尊重他人, 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大学是一个人群集中之地, 而在人群集中的地方, 应建立起一套预警机制, 抓好人文教育, 让我们的教育充满规则和美。一个有情趣、乐观、爱好广泛、喜欢琴棋书画的人, 多半也是有着健康人格的人。

3. 以人文教育提升大学品位

哈佛大学名誉校长尼尔·陆登庭指出, 大学教育并不专门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 而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和进一步学习做准备。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 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 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中国青年报》, 2002年7月25日) 。在谈到教育时他指出:“最好的教育不只使我们在自己的专业中提高生产率, 而是使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富于洞察, 成为健全完善的人。”所以, 专业能力是生存之本;科学文化知识是学业发展的基础, 而人文素养则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灵魂。人之所以为人而有别于动物的是因为人有一种精神价值。许多调查表明,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80%取决于“情商”、“德商”等非智力因素。可以说, 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 一个人很难达到事业的高峰。如果你有较深的人文底蕴, 也就具备了可以自由全面发展到基础。

东南大学最先提出:以人文教育提升大学品位。他们不断邀请一些知名的人文学者来校给全校师生开讲座, 比如请余秋雨作有关“现代人的阅读与阅读困惑”的讲座。教育达成的共识是:不应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树冠上, 而应放在树根上。人, 既是一种物质存在, 又是一种精神存在, 而由精神存在, 可追寻自身存在的价值。现代教育理念是以人文科学来解决精神世界中的所有问题的。一个好的大学, 重视两种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有两种素养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

现实的尴尬是, 大学里一些青年教师学位很高但授课索然无味, 他们既抓不住重点, 又找不出难点问题, 症结就在于缺失人文教育, 这样的老师自然也不可能给学生以人文教育, 没有底气的授课将最终误人子弟。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有位大学教授这样说:“我想不出比读书更好的方法。”他倡议:“建立书香校园。多读书, 多读一些文学书籍, 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对人文科学知之甚少的理工科青年教师及学生, 都应抓住一切机会抓紧阅读。

《中国教育报》 (2004年2月19日) 上有一句话特别精辟:“一个民族的阅读史, 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将这句话引申到个人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 就是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歌德说得好:“我痛恨一切只是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我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同样, 大学生也不喜欢说教, 而能丰富且加快行动的事物, 一定是打动人的内心的事物。人性化的现代教育, 探索的就是遵从人类情感, 融快乐于理性, 广泛涉猎, 在忙碌中充实, 在艰难中执着, 在安逸中探求。阅读常常能起到启发、感染、熏陶的作用。一个高品位的大学, 应善于指导学生阅读, 欣赏那些优秀的富含人文精神的作品, 让学生自己体味人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让其游走于经典和前沿之间, 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探索。所以, 一个大学的品位正是体现在校园阅读生态、校园学术气氛、校园文化积淀等方面。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实现的。高品位的大学, 人文荟萃, 图书信息丰富, 校园人文气息浓厚, 人类精神财富积淀于浩瀚的书海之中, 且学校善于有效利用这些资源, 并形成一种氛围, 使师生在此氛围里养成阅读、探索习惯。高等教育阶段, 正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高尚的人文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的爱憎荣辱观、坚强的意志、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宽容善良的行为方式, 都是在人文教育的熏陶下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的。大学的教育品质, 最终将在那些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的身上得以体现, 一个校园的人文精神也将为社会所验证。

摘要: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呼唤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密切结合, 强调重视理性精神的培养。但大学现状是人文教育普遍缺失, 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 专业知识教育被认为是实用的, 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老师, 都从极为功利的角度出发, 对人文教育有着粗浅的认识, 这不利于提升人的精神、不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大学没有了人文教育, 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育人的责任。

中国文化精神与书法精神 篇11

关键词:佛禅思想;书法;美学

在中国文化的传统领域里,佛教对书法所产生的影响深入而广泛。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瑰宝之一,它以其特有的笔法,在简单的线条墨色中呈现出高超的艺术境界。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不仅获得统治者的青睐,而且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随之,书经刻典﹑修建佛寺便成为主要佛事之一,并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在书法艺术中,佛教的影响的出现在抄经刻经﹑镌碑造像和僧侣们的书作中。从历代书法大家留下的法帖,如柳公权的《金刚经》和赵孟頫的《心经》,再从智永﹑怀素﹑八大山人乃至近代的弘一法师皆以僧人身份修行而光耀书法史的艺术大师,因此佛教写经书法在书法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佛教文化与中国书法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佛禅思想与写经书法也给我们带来了重大贡献。

书法即写字,写心灵﹑写性情﹑写人的精神气象。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是在传统文化的原野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佛教主张的是学佛即是为了成佛,中国佛教主张挑水担柴,认为成佛的主要障碍在于妄意浮云遮蔽了本心,不能转迷成悟。佛教是十分重视书法的,认为书法蕴含了无所不在的佛教真理,即“道”。因此一幅书法作品的高低反映着书写着的道行深浅,同时对书法作品的欣赏,也就置入了对“道”的领悟和体会。禅宗《传灯录》有一则有名的公案:老僧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未参禅时的凡俗之见,也就是纯感官的认识,乃最为普遍的认识层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则否定了感官主义,超越了凡俗之心,为参禅后的认识。在禅僧眼中,山和水可能只不过是真如佛性的一种显相或象征而已,已经失去了山水的本来面目,这是中间的感知层次;“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是通过对前阶段的否定之后,心灵所进入的物我归一,无物无我的深刻领悟,与“平常心是道”道理一样,属于最高境界。这是因为在参禅人眼中,山水依然是山水,只是那颗观山水的心已被禅意包容。而书家要想凭借笔墨,随意纵横,从而创作出高超的艺术境界,也必须经历老僧参禅感悟山水的这三个阶段,平正—险绝—平正。

在中国古代,书法作为一种供文人学士们抒发﹑挥洒情怀的特殊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性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文人们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襟怀情操,注重内在精神的涵养,且常常通过内心体验﹑直觉观照﹑瞬间顿悟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种文化特质与佛经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一名书家,要想在其书法作品中表现出令人心境相通,空灵动寂的禅意境界,除了书法技法必须高超以外,若能习修禅法,就能深刻的感悟到其中的玄妙义理。同时也可理解到,历代僧人书家或精通禅理的书家,如:王羲之,智永,张旭,弘一法师等,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独辟蹊径,自成一格而名传天下的真正缘由。作为一位独具创作性的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是在变法章草基础上形成的,其草书不激不厉,表现出平静悠远的中和之美,潜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以追求现实生活的和谐与满足。王羲之草书用笔简洁凝练,字迹丰润华美﹑端庄凝重 ﹑古雅质朴;结体优美,运笔流畅飘逸,后世的草书家们都可以由此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毫无疑问,作为魏晋书法高峰的王羲之草书所具有的形式的典范性﹑技巧的法则性﹑创作的趋向性都为后世书法家开启了先河。

中国佛教徒将佛经刻于摩崖上,以保佛种不绝,将其书于天地,宣传佛道。泰山《金刚经》摩崖以其笔画﹑结体﹑布局只宏大,喻示佛法之庄严伟大。当人站在其前,心灵会为书法的浩瀚磅礴所震慑和征服,继而崇敬佛法的神妙与玄通。宏伟的《金刚经》与石窟寺中高大伟岸的佛身塑像与个人的渺小来形成鲜明对比一样,以特有的书艺结构来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个人是渺小的,一个人的生命也是短暂的,在面对摩崖刻石时更显现出佛法的无边巨大和永恒。泰山《金刚经》的书法家讲每个字乃至整体安排的非常微妙﹑庄严,将其升华到一个极高的佛法境界,使人们感到一种感召力量,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征服。可见书法与佛学的相通之处,是妙语与涵养天机的凝聚,其所体现的都是一种文化精神。五代杨凝式喜欢遨游佛寺,常与高僧畅谈,其所書的《韭花帖》,章法空旷俊秀,布白舒朗,清秀洒脱,书法简静精敛,纤劲萧然。宋代杰出的书法家苏轼,在被贬黄州后,结识了元佛印禅师,通过追寻禅理,试图从中得到解脱和安慰,对于书法创作,他自我感悟中那种恬淡空灵的心境正是禅宗处世态度的一种真实流露,从禅的境界中感受着人生理想,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留下被后世所瞻仰的《黄州寒食诗帖》。由此看来书学精神与佛禅的作用是无法分开的。

总之,书法由于佛事的开展﹑传播﹑隆盛而得以保存和流传,佛法又由于佛事书法的传播而加速了弘扬的进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精神病学 篇12

1 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奥运精神历史渊源和内涵

1.1 中国茶道精神的源起和内涵

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开始算起, 茶已经有了近五千年的历史。茶叶最初作药用, 后用于饮食, 再后来成为一种饮品。随着茶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 便产生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活动。茶的种植, 品茗也形成了一套体系, 自此茶文化开始形成, 古人也将之称为茶道。茶文化的形成有一个萌芽、形成、发展的过程,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 茶道精神处于萌芽时期, 唐朝时期陆羽写的《茶经》一书, 使茶有了完整的体系, 再加上文人学士和统治阶级的推崇, 丰富了茶文化。宋朝时期, 茶文化发展到高峰, 不仅有人饮茶成痴, 爱茶如命, 民间更是斗茶之风盛行。明清时期, 茶道精神进一步完善, 发展成为日益成熟的中国茶道。茶道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儒佛道等多种传统思想的影响, 思想内容复杂。大致总结起来, 将其茶道精神用四个字概括:和、清、静、寂, 这也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髓。

1.2 世界奥运精神的发源与内核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公元前8 世纪的古希腊, 它最初是产生于原始的宗教崇拜。古希腊城邦众多, 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 各城邦国家都加强对本国公民的体育锻炼, 进而增强公民的素质。后来人们对连绵不断的战火感到厌烦, 于是才定了一个“神圣休战月”。在这个月里各城邦不得征战, 而是开展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 逐渐就演变成为以体育竞技为主的全民运动会。后来逐渐产生了圣火传递, 凡是圣火所到之处, 各地必须休战。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早期的以和平、尚武、尊神、友谊、公平为主体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后来奥林匹克运动在公元3 世纪被禁止, 沉睡千年之后, 在16-18 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兴起, 奥林匹克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 年的希腊雅典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和平、公正、友谊”为宗旨, 吸引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 奥林匹克运动也演变为一场国际性的运动。而在竞技体育的同时, 奥林匹克运动更以其超越国家和种族的精神感染、吸引着世人。奥运精神在追求竞技体育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 同样寄予了人类奋斗的目标是为了全人类的发展,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秉承着“和平、友谊、进步、公平”的信念不断努力。

2 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茶道精神的共同点

2.1 人文关怀

中国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和生命的关怀。[1]儒家的“仁”的思想提倡“仁者爱人”, 心怀“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佛教也怀抱着普度众生的思想, 收纳受苦受难的群众。与此同时, 人们还可以在品茶中参悟人生哲理, 这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下, 也注重对人的关怀。它强调通过体育运动展示人的本质力量, 倡导人的尊重, 谋求人类的全面发展, 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 进而维护社会和平。而奥运中对公正的追求也正是出与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2.2 积极进取

中国茶道精神中充分吸收了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 并且指导着人们的人生处事。儒家不仅主张安贫乐道, 还主张切磋琢磨。让人面对困境时不仅要不谄媚, 富裕而不骄傲, 还要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 在困难中成长。[2]在人生顺境的时候, 依靠品茶磨练心性, 不骄不躁, 身处困境中仍然能够在饮茶中自我排遣, 自我升华。这便是茶道的内涵, 进可攻, 退可守, 积极进取, 处之有道。奥运匹克运动更是以积极进取精神为主要的动力。它通过追求体育运动的极限之美, 克服身体限制的困难和环境条件的艰苦, 不畏艰险, 努力拼搏, 其进取的精神感染了数以万计的人民, 鼓舞着他们加入到这一人类的和平事业之中。

2.3 注重健康

中国茶道除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外, 还有形成了系统的养生之道。因为茶叶本身就具有养生的功能, 绿茶美白皮肤, 降低血脂, 改善贫血, 还能防癌, 红茶有利于减肥帮助肠胃消化、利尿、强健心肌, 乌龙茶减肥美容、降低胆固醇。除此之外, 人们通过喝茶可以凝神静气, 愉悦心情。茶与禅道结合, 在喝茶中静心禅思, 参禅悟道, 体会人生, 也是一个养生的过程。[3]而奥运精神其最初举办的宗旨也是为了加强体育训练, 提高身体素质。古代希腊人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健康生活的保障, 健康的灵魂是建立在一个健康的躯体之上的。所以在西方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中多是展现人的形体健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更是以“更快、更高、更强”作为体育运动追求的目标。

3 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茶道精神的差异性

3.1 虚幻与现实

中国古代思想侧重于直觉思维, 主要是依靠人的主观意识判断和对待事物。[4]因此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虽然丰富, 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对其思想做出完整的正确表述, 即注重虚化的模糊表达。这表现为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诸如在绘画作品中, 留白手法的处理让人们透过虚假的幻想得到美的体验, 在文学创作上也偏好通过表面的现象进而隐喻所要表达的真正思想。注重虚幻的思想也深刻影响到了中国的茶文化, 在茶礼中有许多是用于客套的虚礼, 而人们也总是透过茶产生丰富的联想。

与之相反的, 西方自古以来就崇尚科学和实证。从古希腊开始, 其哲学思想便是在对万事万物的观察开始的, 进而又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 形成了系统的哲学思想。而也正是由于西方人注重科学实证的精神才能使他们从地心说的束缚解脱出来, 发现“日心说”, 也才能发现地圆学说, 进而从欧洲走向世界。同时对私有权的保护使西方的法律制度发展非常完善, 这就促使奥运会在形成中不仅形成了完善的比赛体制和评分体制, 而且还注重维护比赛的公平。

3.2 和谐与竞争

中国古代向来提倡以和为贵, “和”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早期的儒家提倡中庸之道, 即“不偏不执, 淡薄明志”。为了维持和的局面, 孔子提出用礼来约束人, 进而来达到“和”, 还提出“仁”的思想, 从内心道德上约束人们。在交友中也提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和乐思想。而在中国盛传的佛教也追求的与世无争的世界, 为此, 佛教主张“顿悟”, 通过提高人的内心修为来达到人的内心平静, 不追名逐利。还通过普度众生的思想让人类世界大和。中国茶文化在形成过程深刻受到儒家和佛教文化的影响, 也主张“以和为贵”。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西方文化特别注重对“力”与“利”的追逐, [5]它主张的内容与中国的“和”文化正好相反, 开拓进取的精神鼓励人们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种思想驱动下, 形成了西方人注重公平竞争以获得个人利益的性格。从古罗马角斗士激烈角逐到中世纪西欧各国以强权争夺领土, 再到殖民运动的兴起, 新航路开辟, 处处充满着西方人的竞争意识。由此体现在奥运精神上就是注重“力”的追求, 讲究公平竞争。

3.3 内敛与外显

中国茶道精神是在中国国土上孕育出来的, 其思想深刻受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人们的生活常态, 而古代圣人也说“齐家治国平天下”, [6]从这些可以看出中国人崇尚安稳, 无论是从个人的修身养性, 还是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安定平和都成为人们的理想追求。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中国人形成了沉稳内敛的性格, 更加注重对人自身的探索。茶文化充分吸收这种思想, 也讲究含蓄内敛, 这在中国的茶礼、茶俗中都能得到很到的体现, 如在敬茶时主人自谦的称谓等。

与中国茶道精神相比, 奥运精神更加注重外显。奥运起源于西方, 漫长的海岸线使西方人拥有广阔的胸襟, 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去探险和奋斗。之后随着殖民时代的到来, 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外, 开辟了新航路, 放眼全球。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更加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将人从中世纪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更加注重人的价值, 主张人要勇敢地开拓。这种开放的环境造就了西方人开放、进取的性格特点, 这反映在奥运精神中就是更加注重对自我的彰显, 主张通过体育运动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魅力, 进而也形成了奥运精神外显的特质。

4 结语

中国的茶道精神从东方出发, 远渡重洋, 达到西方, 奥运精神从希腊发源, 穿洋越海, 站在东方的土地上。二者以其共同的思想和谐相处, 以不同的文化各放光彩。

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上, 中国提出了“人文奥运·茶香世界”的主题口号, 首次将茶与奥运连接在一起。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事物是如何产生联系并走到一起的, 许多人都带着诧异的目光。本文将从二者的思想源头进行分析探索二者的异同, 进而将中国的茶道精神与世界奥运精神融合到一起。

关键词:茶道精神,世界奥运精神,异同

参考文献

[1]马歆乐, 马业康, 刘恒.古今奥运会之异同——基于人文精神之辨析[J].新疆社科论坛, 2013 (1) :68-72.

[2]郭兆霞.奥林匹克教育历史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0.

[3]尹小光.中国传统体育性质与西方体育性质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1.

[4]李鹏.论古希腊文学中的奥林匹克精神[D].天津师范大学, 2007.

[5]梁巧英.道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D].四川大学, 2004.

上一篇: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下一篇:科技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