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利用

2024-09-25

选择利用(共12篇)

选择利用 篇1

档案是历史上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公私事务或技术、科学工作活动中自然转化形成的真实历史凭证和原始记录。年鉴是一部系统地汇集上一年的年度信息资料, 以条目为主要撰写形式, 逐年编辑、连续出版、反映地区与行业情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2006 年, 国务院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 将地方综合年鉴定义为, 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由此行业年鉴便可定义为, 系统地汇集上一年的年度信息资料, 以条目为主要撰写形式, 逐年编辑、连续出版、反映行业年度的资料性文献。编辑年鉴的资料重要来源是档案, 为此, 笔者认为, 编纂行业年鉴, 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档案资源, 所编的年鉴质量才能有保证, 同时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资源及年鉴的价值。

一、年鉴资料的选择

编写行业年鉴, 在收集资料时,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系统地梳理1 年来本行业、本系统的年度特点和围绕年度中心工作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和存在的各种现象等基本情况。在利用档案文献选择年鉴资料时应确定, 我们要向社会发布的公报性内容, 向各级领导提供的科学决策依据, 向行业内的科技人员提供的可研究资料, 向行业外各种人士提供的有关信息是否体现本系统的年度特点和围绕年度中心工作而展开。这些资料、信息现在对相关读者是否有用, 将来查阅时是否继续有效, 通过年鉴, 读者能否全面了解该行业的年度基本情况, 年鉴的资料信息能否对行业有研究价值。通过查阅年鉴能否起到指南性、参考性作用, 能否起到传承行业文化和历史的借鉴作用。这是编纂行业年鉴选择资料的原则。

各行业每年都有不同的年度特点和中心工作。如:吉林省地方志编委会组织编纂的 《吉林省地方志年鉴》, 2013 年, 省地方志工作机构注重内涵建设,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开展多项业务学习活动, 志鉴编纂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发展。同时, 很好地贯彻落实了上级部署, 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年鉴内容应围绕年度特点和中心工作。第一, 围绕全省地方志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反映地方志行业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 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地方志行业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 和地方志部门重大工作进展情况, 展示工作中的重点、亮点、特点、焦点、难点。第三, 围绕推动省建设以及县域经济中的地方志推进作用和具体实施的进展。第四, 根据本部门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内容的落实完成情况。第五, 省委、省政府在落实地方志工作要求的具体执行情况等。同时, 《地方志年鉴》的资料信息内容要紧跟形式, 紧贴中心工作及领导思路, 体现出为领导决策起促进作用。

二、年鉴条目资料选择

年鉴是以条目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型资料文献书。年鉴中的条目可分为综合性条目和专题性条目 (单一性) 两大类。综合性条目一般在各栏目的开头, 以概况、综述等形式, 综合反映行业系统的基本情况。专题性条目在利用档案资料中应选择:第一, 大事、新事、要事原则:要求大事为首、新事不漏、要事不丢、小事不凑。大事、新事、要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也有区别, 撰稿人主要是从本行业年度特点、社会意义、借鉴价值等方面来把握, 在资料的全面性中突出重点, 在重点中保持全面。第二, 真实性原则:年鉴的资料内容一定要真实、准确。真实是年鉴质量的生命所在。档案资料的选择, 一定要核实清楚、确有其事。并对其中的人名、数据等关键因素要反复核准、鉴别,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在年鉴中两处反映的同一事物必须一致, 遇到有疑问、有矛盾的情况, 要确定资料内容的真与假、是与非、虚与实, 可以从资料的来源上加以核实。第三, 特色性原则:每部年鉴都要有自身的特色。行业年鉴, 要有行业特色。而对年鉴各组成部分, 要有部门特色、单位特色。如, 2013 年, 全国都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对每个单位都是年度重点工作, 要集中学习, 分阶段安排不同内容, 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对年鉴而言这项活动重要而不是重点, 更不具备单位行业特色。如果每个行业都把这些作为重点内容反映, 全书就都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因此, 要围绕主业, 突出行业来反映特色。第四, 连续性原则:年鉴是以年度为时限, 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年刊。同一选题的资料要逐年反映, 相互衔接。如:跨年度的开发项目要逐年记载, 重要的数据、指标去年记载了, 今年也要反映。要相互对应、连续可比。反映事物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如: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 每年都不确定数量, 但部分项目未按计划完成, 中止的, 也应在年末统计时如实标注。年鉴的连续性, 就是要反映事物发展起伏变化的客观现象。

三、查阅档案资料方法

在确保年鉴资料及条目资料选择原则的情况下, 应全面掌握查阅和利用档案资源的方法。首先应制定年鉴资料查阅篇目, 与档案部门协调好, 确保档案人员的协助与配合等。充分了解档案馆基本情况, 把握好查阅档案资料重点, 以免在繁杂的档案资源中漏查、漏录等现象。根据查阅档案馆的参考工具书, 把需要的档案资料做好复制说明, 并在复制件上标注档案馆的名称、复制原件编号、复制时间和复制人的姓名, 并提交审核登记, 方可带出馆外。同时注意查阅那些尚未清理归档的或不属于立卷归档范围的文书资料, 这些材料也藏有大量有用的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民素质不断提升, 年鉴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参考使用, 成为各级领导及科研人员借鉴和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为此, 参编人员在选择资料方面应多下功夫, 充分利用档案文献资源及相关渠道多方面选择科学、准确的资料, 使年鉴发挥现实借鉴作用的同时也为历史留下真实而全面的宝贵资料。

选择利用 篇2

随着电脑的出现,网络也随之出现。

如今的网络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了,网络在从出现以来一直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网络虽然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它便捷,迅速等优点让人爱不释手。网络出现后,战争改变了从最原始的肉体对抗到了全方面的数字化对抗,现如今所有的军事强国都大力发展全方面的数字化对抗,这样大大的减少了死亡,更展示出一个国家的新型技术的掌握;人类的通讯也改变了,不再是所谓的飞鸽传书,也不再是书信一封,现在是用网络通讯,即使是远隔千里也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收到来信。人类的购物也改变了,不再是出门上街了,而是足不出门在网上订购就可以了还有人免费上门送货。

网络的好处让人类沉浸其中,但所以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网络坏的一面正在人类沉浸在好的一面的时刻悄然无声的向人类袭来。

网络上的暴力网站,黄色网站向人类袭来,一旦染上这些网站将会像吸了毒一样,难以戒除。它会慢慢的侵蚀人们的内心,诱发犯罪行为。网络上的游戏更是数不胜数,不知道有多少祖国的花朵因为游戏而淡然无色,多少人因为游戏触犯了法律,多少父母的希望也因为游戏所破灭。所以我们要少接触游戏,去网络上接触一些的我们有益的方面。

网络并没有错,错只在于我们对网络的利用和选择。

我们如今利用和选择好网络那将是我们的成功,如果我们利用和选择错了那将是我们一生的悔恨。

选择利用 篇3

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在“数据丁.具”功能组依次选择“数据验证一数据验证”,打开“数据验证”对话框,切换到“设置”选项卡,验证条件选择“序列”,使用鼠标框选准备作为合唱队成员的两批学生,但在点击“确定”按钮之后,看到的却是“列表源必须是划定分界后的数据列表,或是对单一行或一列的引用”的提示信息(见图2),也就是说只能对单一列的数据进行引用,难道只能将原本为两列的数据改造为一列?

上述方法虽然可行,但显然过于麻烦。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名称”解决这一问题。

第1步:定义名称

切换到“公式”选项卡,在“公式审核”功能组依次选择“定义的名称一定义名称”,打开“新建名称”对话框,名称可以取默认值,也可以重新设置,这里暂时使用“ab”,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引用位置”,这里请暂时只引用B列(见图3),当然也可以引用C列的数据。

第2步:设置数据有效性

重新打开“数据验证”对话框,允许列表设置为“序列”,如图4所示,来源请手工输入“=ab”,确认之后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可以在“合唱队人员”列实现选择性输入,当然引用的数据只是B列而已。

第3步:扩大名称的引用位置

切换到“公式”选项卡,在“公式审核”功能组依次选择“定义的名称一名称管理器”,打开“名称管理器”,点击已定义的名称“ab”,点击工具栏的“编辑”按钮,打开“编辑名称”对话框,手工修改或鼠标框选两列数据(见图5),确认之后关闭对话框。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现在我们再次点击“合唱队人员”的倒三角箭头,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现在提供的数据已经包括B、C两列的同学名单,是不是很方便?

种公貉的选择和利用 篇4

1、配种能力

公貉个体间的配种能力相差很大, 配种能力极强的约占20%, 配种能力较强的占73%, 无配种能力的占7%。配种能力极强是指公貉能连续不断地配种, 每天早晚各1次;配种能力较强是指能配种, 但配几次便不能再配了, 必须要休息;无配种能力则是指不发情、不能配种的公貉。

2、引种

初养者引种公貉, 一定要引种早期产下的幼貉;因为早期产下的幼貉性成熟早, 发情也早。引种时最好不引成年貉, 以免届时影响配种;因为成年貉可能多数是被淘汰下来的老貉或晚产的貉。

3、种公貉的选择

选择种公貉 (幼貉) 要选个体大、针毛黑色、外绒毛棕红色、底绒毛青灰色、眉眼毛线清晰、腹底毛接近背毛色、黑耳边、食量好、行动敏捷、有精神、具有雄性特征、经过精心饲养后体重能达到10kg以上的。

4、引种比例

引种时, 一定要按适宜的比例引种, 切不可图省钱而少买公貉、多买母貉。1公2母为1组最为适合, 而且最好买2组以上;因为一旦公貉有择偶现象, 又只有1只公貉, 配不上种, 会影响繁殖。另一种方法是与相邻的养殖户共同引种,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公貉有择偶现象, 则可以互相串换使用公貉。

5、日配种次数

种公貉1d最多配2次, 即早、晚各1次, 配2~3d后休息1d。配种能力极强的也可以不休息, 但要加喂动物性饲料, 例如肉、鱼、蛋、奶等, 以增强体力、提高精液质量。

6、种貉和商品貉的配种

如果准备留种, 可选用优良公貉和优良母貉交配, 产仔后再视母貉的护仔、哺乳、奶水情况, 选较好者留作种貉。如果作商品貉, 可采用多公配1母的方法, 也称为多重交配, 这样可提高繁殖能力。

7、笼舍的摆放

公、母貉笼要分开放置, 且相隔要远一点, 最好不让公、母貉相见。临配种前, 为了能顺利地达成交配, 可把发情达到持续期的母貉放在公貉附近, 这样可提高公貉的性欲和配种能力。

8、择偶的处理

公貉择偶有3种情况:一是择偶;二是择偶, 但不咬, 只是对有的发情母貉不配;三是既择偶又撕咬。对不配的母貉撕咬, 如果了解该种公貉的性情, 劣之则弃, 不让其再配;如果实在优良, 还要让其配种, 则可把母貉放在笼舍外或打开小门作非接触观察, 一旦发现想要撕咬, 可赶快移开, 以免咬伤或引起母貉因怕咬而拒配。

9、配种后公貉的留用

对于配种能力极强的公貉, 配种期结束后可再继续留作种用, 对于配种能力较强和一般的公貉, 配种期结束后可杀掉取皮, 此时皮还没有掉毛, 这样还可以卖上好价, 又可以节省饲料, 下年配种时, 小公貉已经长成成年貉, 就可以配种了。

1 0、认真总结经验

选择利用 篇5

考试成绩出来了,但在利用Excel进行统算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原因是物理和化学试卷满分各为100分,但领导要求与中考统一(本地区中考物理满分为80分,化学为70分),也就是需要分别折成80%和70%,但在H2单元格中输入=H2*0.8回车后出现“不能计算该公式。公式中的单元格引用指向的是公式结果,从而造成循环引用。……”的错误提示,如图1。

图1(点击看大图)

虽然后来利用添加辅助列(利用公式把最终折算后的分数添加到辅助列中)的方法解决了,但总觉得麻烦。经过反复查找后终于利用“选择性粘贴”在原数据上直接完成了折算,

具体方法如下:

1、在一空白单元格中输入0.8,然后到其它任意单击元格中单击一下,再返回右键单击0.8所在的单元格,左键选择“复制”。

2、选中物理这列下的所有原始分数,然后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在打开的“选择性粘贴”对话框中的“运算”项下选择“乘”,最后点“确定”退出,就能把物理这列的原始分数一次性折算为80%了。最后再把0.8删除就大功告成了,如图2。

图2(点击看大图)

选择利用 篇6

关键词:数学;媒体;利用

我们老师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学习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教师们的首选,公开课、评比课等一系列的公开形式的课堂教学上都在使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但有很多老师慢慢走进了误区:

1.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不是一节好课。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在老师们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没有使用多媒体,那么这一节课就不生动,就不是一节好课,在老师们的印象中把有没有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当成了评价一节课的标准。

2.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由于在老师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不用多媒体就不是好课的思维定势。所以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不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教学媒体,而是直接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有的老师是看到别的老师使用了多媒体,他就觉得自己也得用。这样漫无目的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反而浪费了教学资源。

那么怎样选择教学媒体才能最好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根据教学策略制订的依据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的特定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我觉得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学媒体的特征和功能选择教学媒体。每一种媒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功能,各种媒体在色彩、立体感、表现运动等方面都是不相同的,如:实物媒体适用于用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等具体的操作活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适用于比较抽象的教学,效果较好。

2.坚持始终如一地根据教学目标类型和学生特征选择和利用媒体。尤其应在重点和难点上下功夫,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没有一种“万能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行。各种媒体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并且一种媒体的长处往往是另一种媒体的短处。同时,新的教学媒体的产生也不会完全代替旧的媒体,它们就作为整个教学资源中的集成部分各尽其用。

二、注意传统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

首先,我们要正视多种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计算机多媒体具有多重感官刺激,最突出的特点是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或過程,以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一节课的好坏,我们不能只看它应用了哪种教学媒体,看它是否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应关注所用媒体产生的教学效果,学生收获了多少。

其次,优化组合,恰到好处地选择教学媒体。多种媒体优化组合使用比只用一种媒体的教学效果好。我们认识了各种媒体的功能和作用后,就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根据是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来选择、组合、运用。要用得适时、适当、适量,应避免多种媒体的拼凑,而应让多种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恰到好处地发挥它的作用,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利用 篇7

人工湿地,也被称为构建湿地,是由微生物、动物、水体、植物和基质构成的,仿照天然湿地的功用及特征,类似天然湿地状况的工程化湿地系统。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可为微生物附着供给位点,吸收及代谢降解污染物,传输氧气,是构建人工湿地的中心,其也可美化环境,并兼具经济及生态双层价值。

2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应考虑因地适种,选择抗逆性强、净化能力强、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物种。

2.1 因地适种

我国幅员辽阔,因不同地区所存在的环境背景不同,地域差异性非常显著。所以,在人工湿地植物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和人文景观条件等,以期植物适应当地环境,达到最佳净化效果。

2.2 抗逆性强

植物的抗逆性是直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植物的抗逆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抗病虫害能力、抗污染能力、耐盐性、耐高温性以及耐寒性等,具体表现为:(1)抗病虫害能力,植物在人工湿地生长的过程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干扰,尤其是在污水系统中存在众多危害因素,很容易导致植物生病,不仅会威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会降低植物的污水净化能力和效果。(2)抗污染能力,由于人工湿地的污染程度相对较高,这就要求植物必须具备一定的抗污染能力,并且该种抗污染能力还能够进行遗传,保证子代植物同样具备较强的抗污染能力。(3)耐高温以及耐寒性,因为污水排放具有不间断的特点,这就要求污水处理系统必须全年处于运行状态,因此,植物在极寒、极热环境下也必须正常生长,如不能适应或适应能力较差,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污水的效果。(4)耐盐性,如果在盐沼地区建立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盐分含量非常高,这就要求所选植物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并保证污水的净化效果。

2.3 净化能力强

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要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植物的净化能力。在选择植物时,植物的耐污能力和净化能力是提高人工湿地去污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单位面积的污染物去除率要高,主要从2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植物的生物量较大;另一方面是植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较高。

2.4 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在使污水处理达标的同时,还能够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实现污染治理和环境美化相统一,打破原有的污水处理厂破坏生态环境、产生恶臭等的负面印象。充分利用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可治理污染的湿生植物、水生植物,创造赏心悦目的湿地景观环境。

在经济价值方面,可以考虑区域环境因素,种植可生产生物质能源的植物。此类植物通常指可产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产品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的植物,具有合成较高还原性烃的能力,包括速生薪炭林、含糖或淀粉植物、可榨油或产油植物以及其他可提供能源的植物[1]。

3 植物资源化利用

人工湿地植物需定期收割,为避免收割后的植物产生二次污染,可根据植物本身具有的价值,对于其进行药用、食用、能源利用等资源化利用,还可产生经济效益。

3.1 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利用包括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燃料乙醇和固体成型燃料准备等。(1)厌氧发酵:人工湿地植物有类似秸秆的成分,水分含量较高,木质素含量较低,因此,可用厌氧发酵的方式产生沼气以能源化利用。(2)燃料乙醇:人工湿地种植的部分植物有更高的纤维素含量,是水解制备乙醇发酵的理想原料。(3)固体成型燃料:人工湿地种植的部分植物有类似于玉米秸秆的热值,利用较低的技术便可加工成固体燃料,且便于运输和存储,因此可以用作固体成型燃料资源利用。

3.2 有机肥

人工湿地中的部分植物渣堆肥后其肥效可与其他有机肥料肥效相媲美。例如,王丽芬等人利用污泥与凤眼莲渣按质量比1∶3混合堆肥,堆肥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腐熟度的要求[2]。林晓燕研究了在污泥中生长的皇竹草,含钾丰富可以作为钾肥原料[3]。

3.3 饲料

由于凤眼莲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含水量也高,作为饲料先作去根处理,干燥粉碎后可以切碎好氧发酵,加入绿汁发酵液及蔗糖的添加剂,用作青贮饲料,也可以制成粉状用作饲料添加剂。另外在污泥中生长的皇竹草,重金属Cu、Zn、Pb、Cd含量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可作为安全的饲料原料。

4 结语

人工湿地植物作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净化污水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研究的还不是十分清楚。对湿地植物的后续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防范外来湿地植物入侵;(2)对湿地植物进行合理收割;(3)深入细致研究人工湿地植物的后续利用和资源化等方面。

摘要: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维持湿地环境、吸收降解污染物、传输氧气等,还兼具美化景观及经济价值。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应考虑因地适种,选择抗逆性强、净化能力强、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物种,并在植物收割后,对其进行二次资源化利用,达到去污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梁雪,贺锋,等.2012.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J].水生态学杂志,33(1):131-138.

[2]王丽芬,邓辅唐,孙佩石,等.水葫芦渣与污泥混合好氧堆肥试验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117-119.

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路径选择 篇8

2.现代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农业资源”

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源”内涵, 可以进一步对“农业资源”作以界定, 即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也包含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其中, “土地”是指农业生产及其相关领域中可以利用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力, 如大气、土壤、水等, 以及开始转入农业自然资源行列的那些自然条件。“资本”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 包括农业装备及农业基础设施等。“劳动”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质量, 及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付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企业家才能”是指涉农行业企业家组建、经营、管理农业企业的才能。

与此同时, “资源”的内涵也在伴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和丰富, “技术” (Technology) 逐渐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资源投入到生产过程当中。“技术”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通过经验总结、科学研究和实验等方式创造和发明出来的, 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生活需要服务的, 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手段、意识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作为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技术已日趋发展成直接的生产力, 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因此,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资源中, 还应包括农业技术资源, 即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直接改进的知识和技能, 其对当今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形势与路径分析

近年来, 我国国内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 生产总量显著提高。尤其是2004年以来, 中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促粮的政策措施, 2011年更是取得粮食生产“八连增”。同时, 粮食人均占有水平稳步上升, 市场调控能力日趋增强, 充足的粮食供应确保了粮价稳定, 国内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1.不同路径下的我国粮食安全新形势

(1) 国内粮食生产。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国内粮食生产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严峻考验。一方面, 伴随国内人口数量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及工业用粮的发展等, 对粮食消费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 由于土地、水和农资等资源约束压力不断加大, 粮食作物结构变化趋势明显, 加之粮食供需结构及流通体系有待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粮食自给带来日渐增加的压力。这种需求与供给的反向变动必然导致粮食供求缺口的存在, 2010年, 我国谷物净进口量已达到446.60万吨, 其中除稻谷和其它一些谷物为净出口外, 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均为净进口, 分别进口95.35、235.41、5.50、144.59、3.96万吨。[2]直接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

(2) 国外粮食进口。

国外粮食进口是保持国家粮食总量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低产或高需求年份, 通过国际市场的粮食进口, 不仅可以弥补国内供给缺口, 提高短期内粮食结构安全水平, 而且有利于我国长期粮食结构的改善:通过增加优质粮市场供给, 提高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 形成对农户种植优质粮的利益诱导, 以需求拉动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3]因此, 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短期国内粮食余缺, 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更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深入, 我国与国际粮食市场的联系也日渐紧密。粮食生产作为国内的弱势产业, 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外部挑战:国际粮价波动加剧, 各国政策变数增强, 矿物质能源、金融资本及生物质能源等非传统因素对农产品市场影响日益显著。[4]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我国通过国际市场进口粮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3) 农业“走出去”。

近年来, 我国在农业“走出去”的实践过程中,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商务部统计, 截至“十一五”末, 我国已有267家企业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资源合作, 累计对外投资已超过3.43亿美元。目前, 我国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 总体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区域广泛化、投资领域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样化等特点。[5]可以说, 我国进一步推动和扩大农业“走出去”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然而, 在农业“走出去”的实践过程中, 也凸现了诸多问题, 例如:企业资金不足、专项发展基金缺乏、保险制度欠缺、税收优惠体系不完善、劳务输出管理不到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政府管理与服务缺失等。[6]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前进步伐, 不利于我国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利用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利用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国内粮食生产、国外粮食进口、农业“走出去”, 如图1所示。

(1) 路径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国内粮食生产。

国内粮食生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本国或本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产出的粮食主要用于自给,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路径模式。如图1所示的国内粮食生产路径模块, 其完全在“一种资源 (国内资源) +一个市场 (国内市场) ”间内部运作。在模块内, 一国或一地充分利用本地的土地、资本、技术、劳动、企业家才能等资源进行粮食生产, 以供给本地需求。

②国外粮食进口。

国外粮食进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粮食购买, 满足国内需求, 实现粮食国际转移的路径模式。如图1所示的国外粮食进口路径模块, 其在“一种资源 (国外资源) +两个市场 (国内、国外市场) ”间进行运作。在模块内, 外国充分利用了其自身的土地、资本、技术、劳动、企业家才能等资源进行粮食生产, 一方面, 供给自身需求;另一方面, 将剩余粮食进行出口。本国或本地则通过进口该国粮食, 弥补国内市场供求缺口。

③农业“走出去”。

农业“走出去”是当前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内容上, 农业“走出去”既包含产品“走出去”, 又包含要素“走出去”。其中, 产品“走出去”主要侧重农产品出口贸易;要素“走出去”主要指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走出去。在形式上, 农业“走出去”既包含农产品出口, 又包含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援助、农业直接投资等。[7]而此处农业“走出去”, 从内容角度主要指要素“走出去”, 从形式角度主要指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援助、农业直接投资等。如图1所示的农业“走出去”路径模块, 其在“两种资源 (国内、国外资源) +两个市场 (国内、国外市场) ”间进行运作。在模块内, 本国或本地通过农业“走出去”, 与国外共同进行农业开发及粮食生产, 实现两国在土地、资本、技术、劳动、企业家才能等多项资源领域的交错利用及优势互补。而产出的粮食, 一方面, 可以满足合作国当地的粮食需求;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返销进口到本国, 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2) 路径比较。

上述三种粮食安全保障路径在时间跨度、主体维度、“走出去”程度、资源利用度、市场利用度、对外开放度、路径指向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归纳如表1所示。

①国内粮食生产。

建国以来, 我国始终坚持立足国内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该路径中, 参与主体仅限于一维维度, 即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行为, 而不涉及任何“产品”或“要素”的国际交换与利用。在资源和市场利用方面, 也是直接利用自身资源, 满足自身市场需求。因此, 该路径模式完全处于封闭状态, 是一种国内资源向国内市场直接运动的路径模式。

②国外粮食进口。

长期以来, 国外粮食进口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路径。在该路径中, 包含本国和外国两个参与主体。通过二维维度的参与实现了粮食以“产品”形式的国际交换和利用。在资源利用方面, 该路径除直接利用本国资源进行农业生产外, 还通过贸易形式实现了对国外资源的利用。但由于并未直接参与国外粮食生产过程, 因此, 这种资源利用方式是间接的。在市场利用方面, 该路径通过从国外市场进行必要的粮食进口, 弥补国内粮食供求缺口, 实现了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利用。在对外开放上, 实现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互通。可以认为, 国外粮食进口是一种间接利用国外资源, 借助国外市场进口,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路径模式。

③农业“走出去”。

2007年和2010年, 党中央两次在“一号文件”中强调我国农业要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农业“走出去”路径与国外粮食进口路径相同, 同样包含本国和外国两个参与主体。然而, 通过二维主体的参与, 该路径不仅实现了粮食“产品”形式的国际交换, 而且实现了不同国家间资源“要素”形式的国际交互利用。在资源利用方面, 本国通过农业国际合作, 真正参与了国外粮食生产过程, 产出的粮食是本国对国内外资源进行直接利用的产物。在市场利用方面, 国外生产的粮食不仅可以在合作国进行销售实现利润, 而且还可通过返销进口到国内, 弥补国内粮食缺口。可见, 该路径对资源和市场的利用也更加充分。这一路径不仅实现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互通, 更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共享。由此可见, 农业“走出去”是一种借助国外市场“走出去”, 直接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路径模式。

三、内外结合的粮食安全路径选择

1.三种路径的适用

(1) 国内粮食生产。

立足国内资源进行粮食生产是最稳定、最安全的粮食安全保障战略。出于多种因素考虑, 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改善粮食生产技术等途径实现。然而,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 完全依靠国内自身资源进行粮食生产的路径已不能满足日趋膨胀的市场需求。

因此, 单纯的国内生产路径更适合于粮食生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这些国家地广人稀, 具有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 生产出的粮食除满足自给外, 还可大量出口。但对于粮食生产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 若要强行追求粮食的内部自给, 则要投入高昂的生产成本。

(2) 国外粮食进口。

通过国外粮食进口, 不仅可以获得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粮食, 弥补国内供求缺口, 而且有利于降低粮食安全的资源供给成本, 缓解资源短缺压力。然而, 由于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 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 一旦与粮食进口国的外交关系紧张, 或者国际局势发生动荡, 就有可能对国家生存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况且,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若完全依赖国外进口, 不仅将为此支付巨额资金, 还会因为粮食安全失稳而最终威胁国家政治安全。可见, 国外粮食进口路径并不能全面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倚重国外进口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仅适合于粮食生产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 如日本、韩国、荷兰和以色列等, 这些国家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粮食来源的绝大部分不得不依赖进口。

(3) 农业“走出去”。

农业“走出去”多年来在配合国家外交、保障国内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涉农企业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从利用境外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为我们开辟了新的视角。然而, 受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业“走出去”起步较晚, 加之农业国际合作本身需要较高的投入并伴有较高的风险, 因此, 在多大程度上依靠农业“走出去”来发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 仍然需要从政府到企业各个层面的主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体而言, 农业“走出去”路径适合于多数农业基础发展良好的国家。“海外屯田”在发达国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4) 但在我国, 农业“走出去”并不同于上述国家的“海外屯田”, 而是更加注重通过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援助、农业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国家之间的要素流动及优势互补。《纲要》指出,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和境外合作项目要秉承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的原则, 有效改善当地民生。由此可见, 我国农业“走出去”不仅有利于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而且还将为支持帮助合作国家充分利用资源、加速当地经济发展、营造和平共赢的国际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2.三种路径的结合

依据上述路径分析, 我国应采取内外结合型的粮食安全保障模式, 既充分利用本国力量, 又充分利用国外力量, 借助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种模式适合于粮食生产资源并不突出的国家, 既能吸收国内生产路径在安全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及国外进口路径在成本合理方面的长处, 又能克服国内生产路径的高成本缺陷及国外进口路径的高风险不足, 同时, 还能有效推动国内外生产资源与要素的流动。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粮食生产资源并不丰富, 而且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 工业化的推进, 人均耕地面积将会进一步下降。比较而言, 目前我国自产粮食基础雄厚, 进口粮食质优价廉, 且具备一定的农业国际合作能力。因此,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稳定、经济合理及可持续发展,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国内生产、国外进口及农业“走出去”三种路径相结合的粮食安全模式, 即:统筹处理“立足国内”和“拓展国外”的两方面关系, 根据我国国情, 在始终坚持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下, 合理借助粮食进口, 深入推进境外农业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广度与深度, 实现我国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龙龙, 裴艳丽.政府、政策与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赖昭瑞.在新的粮食安全危机面前我国的应对策略[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5) .

[3]刘永胜, 张淑荣, 兰德平.入世以来我国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 2010, (08) .

[4]倪洪兴.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7) .

[5]陈前恒, 张黎华, 王金晶.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 2009, (02) .

[6]翟雪玲.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 2006, (07) .

[7]马志刚, 谢群, 张晨.利用地域资源加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模式探讨——以云南省农业“走出去”为例[J].世界农业, 2011, (03) .

我国利用FDI产业选择问题分析 篇9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 我国利用FDI主要在中低档加工贸易型企业, 如制造业、钢铁业、纺织业等。随着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以及加工企业的不断扩张, 外资在其总资本中占主要份额。到了90年代,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成为新兴的比较有潜力的行业, 在这个时期, FDI增大了对房地产的投入, 虽然近几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外商投资在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趋于下降, 但还是占有较大份额。

200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99%, 合同外资的60.87%集中在第二产业。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说, 我国利用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2000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项目数的56.35%, 合同外资额的50.31%, 实际利用外资额的46.39%都集中在制造业。而金融业、技术服务业、教育等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小。

2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分析

2.1FDI的正效应

2.1.1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

自从Caves (1974) 对FDI在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分析以来, FDI的溢出效应成为了研究FDI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实证分析, 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着促进作用。邱斌等 (2008) 采用基于DEA的Mail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 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FDI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还有TFP的影响。他们得出, 中国的制造业在FDI的作用下生产率明显增长, 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FDI从总体上来说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正的技术溢出效应, 其中后向溢出效应大于水平溢出效应, 成为最主要的溢出渠道。

外商在对华的制造业进行投资时, 也会把他们在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入中国本土企业, 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使之尽快赶上国际技术水平。同时, FDI不仅仅对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的发展有利, 同样, 对于内资企业, 也有一定的技术效应, 促使内资企业技术进步, 适应市场, 从而使整个制造行业得到长足的进步。

2.1.2 FDI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980年我国利用外资只有0.57亿美元, 到了2007年我国利用外资的金额达到了747.68亿美元, 2010年,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更是突破了千亿, 达到了1057.4亿美元, 同比增长17.4%。流入我国的FDI大多流入到了加工贸易领域, 外资企业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载体。随着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不断增加, 我国的对外贸易, 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对外出口也有大幅度的增加。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仅有206.4亿美元, 到了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21738亿美元, 其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更是贡献突出。1981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6.35亿美元, 约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5.99%, 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9861亿美元, 占到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45.4%。FDI构成了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的外生动力, 我国利用FDI的流量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同趋势正相关。

2.2FDI的负效应

2.2.1 生态环境负效应

由于FDI在华的投资大部分集中于第二产业, 特别是加工制造业, 加上制造业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特点, 使得FDI在华投资产生了对环境以及资源的一些负效应。

(1) 含有环境负效应的“污染避难所”假说。

“污染避难所”假说的理论依据是引入环境要素的H-O理论, 就是在原有的分析的基础上, 考虑环境的因素, 那么则有, 环境标准高、环境保护程度高的国家, 则环境要素较为匮乏;反之, 环境标准较低, 环境保护程度也比较低的国家, 环境要素相对富裕。而环境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对环境资源的估价与偏好程度则较低。因此, 高环境标准的国家的国内企业, 为了保证产品竞争力不降低, 将生产转向低环境标准的国家, 以规避国内严厉的环境标准造成的高环境成本带来的影响。可见, 由于国家之间环境保护强度不同, 使资本由保护程度高的国家转向保护程度低的国家, 环境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使环境标准制定相对宽松的国家, 容易吸引污染产业的跨境转移, 而成为“环境避难所”或“污染的天堂”。

百事可乐国际公司的长春、南京、福建和广州四家分公司因污染排放问题遭到通报。哈尔滨一家中外合资公司被黑龙江省定为省控重点污染企业, 2007年又因污水直接外排而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松花江流域第一批环境违法企业名单。

因此, FDI对东道国的环境还是具有一定的负效应的, 不过我们应该更加客观的来看待FDI污染转移的事实, 即对华FDI存在污染转移, 但其相对规模并不高于东道国本土企业。

(2) 含有环境负效应的产业转移论。

这个理论假说是指投资国会将本国的边际产业, 即一些污染密集程度高的产业转移到成本会比较低的地方去, 即环境标准不高的地方。

每个国家的产业转移都是从本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进行的, 例如日本, 就是将本国处于劣势的轻纺工业转移出去, 随着亚洲四小龙经济实力的增强, 不再接受日本劣势产业时, 第二次大规模的投资将化学、炼油、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夕阳产业转移出去。国际间产业转移的趋势一般是有消费品工业向资本品工业、轻工业向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向加工组装业演进和转移。

这样的转移使本国的环境压力得到改善, 使东道国的环境日益恶劣, 加剧了东道国环境的恶化, 使东道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2.2 限制国内同行业发展

FDI依靠其本身雄厚的财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 纷纷并购我国国有企业, 利用我国国有企业原有销售渠道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 迅速抢占了相应领域的市场份额, 逼走国产产品, 极大的冲击了我国国内企业, 尤其对处于上升期的中小型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国内企业的不景气, 甚至破产必然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同时也极大削弱了我国国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使得我国经济处于被动发展状态。

3未来我国FDI的产业选择——服务业

2004年9月22日,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了《2004年度世界投资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 该务业已经成为当前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趋势, 并将“转向服务业”作为该报告的封面标题。报告中指出, 服务外包将成为许多国家拉动经济的动力和引擎。我们根据以下数据来说明报告的正确性, 70年代初期, 服务业仅占全球FDI存量的1/4, 1990年这一比例也不到1/2。而根据报告显示, 到了2002年, 服务业占全球FDI存量的比例由49%增长到了60%, 2001年至2002年间, 服务业占外国直接投资总流入量的2/3, 约为5000亿美元。到了2008年,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世界投资报告》统计, 该年度全球在服务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部国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占到了70%左右。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 服务外包占全球FDI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世界经济的重心已经向服务业转移, 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规律的。

3.1 理论支持

3.1.1 配第——克拉克定律

该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 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根据克拉克-配第定律, 经济进步的一般规律是“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 再由制造业转移到商业和服务业”。

3.1.2 库茨涅兹—《各国的经济增长》

在整个工业化时期, 产业结构的转换就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其中, 在工业化中前期, 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到工业化后期, 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 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可见,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是经济进步的必然结果。

3.2 服务业的优势

中国素有“世界工厂”之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来加工地方, 依靠着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 以及中国对外开放所给外资的优惠政策。但是现在这种优势已慢慢不再成为优势, 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遭受严峻的挑战。随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 这种资源消耗大, 环境污染严重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中国的经济的发展, 中国有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和义务。并且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 世界的大企业也再寻求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像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不再选择中国, 所以中国未来利用外资的方向在服务业, 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可以促使经济的更快发展, 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使低碳经济在我国更好的发展。

3.2.1 服务业的低碳属性

杜飞轮认为:所谓“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低碳的生产方式, 通过低能耗、集约式的能源和资源利用, 降低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减缓经济增长给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低碳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 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增加低碳和无碳能源的供应控制石化能源使用量, 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低碳的生活方式, 通过社会节能减排, 抑制高耗能产品消费, 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高碳偏好, 实现低碳生存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服务业正好符合这种属性, 和制造业相比, 服务业所耗费的能源较少, 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污染物的产生都很少, 服务业主要利用人力资源等非能源类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服务业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具有低碳属性。

3.2.2 我国的人才储备

由于服务外包企业主要是从事技术和知识密集的头脑型企业, 需要大量的中高层次人才, 如软件外包企业招聘的员工90%以上是本科生。我国人口众多, 加上从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 经过11年的扩招, 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998年100万人增长为2006年的400万人以上, 2008年突破500万人, 2010年突破600万人, 使中国的高水平人才倍增。充足的人才的供应也是我国发展服务业的一大优势。

3.2.3 我国服务业的光明前景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 但是服务业的开放却远没有那么长的时间, 我国对服务业的开放是逐步的同时也比较缓慢, 加入WTO后, 我国的服务业也按照当时的承诺逐步开放。整体来说, 我国的服务业水平较低, 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对于FDI来说, 中国的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都很大, 特别在现在,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向服务业偏移, 一些优惠措施及扶持政策都会有利于FDI在华的发展。所以, 服务业的光明前景也是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惠茹.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8.

植物分子育种的后代选择与利用 篇10

1 分子育种的后代变异特点

1.1 变异的随机性

以供体外源总DNA进行导入, 供体DNA在受体细胞内的命运是随机的, 大部分供体DNA片段被受体细胞分解, 侥幸保存下来的DNA片段也并非都能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而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的DNA片段既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基因, 也很可能是一个片段重复顺序或基因的一部分, 它们或参与受体基因组调控, 或影响受体基因表达。因而, 后代中某个变异性状的出现有很大的随机性[7,8]。

1.2 变异的广泛性

许多研究表明, 导入后代在各个性状上都可能产生变异, 从形态特征 (包括根、茎、叶、种子、果实的形态) 、解剖结构到生理特性 (包括光合特性、抗病性、抗逆性) 以及品质性状 (如蛋白质含量、纤维长度) 等, 变异范围极其广泛[2,9]。

1.3 供体性状的表现

导入后代通常带有供体的某些性状, 如特殊的色素、野生性状等。尽管有些供体性状, 如某些野生性的表达直接利用价值不大, 但却为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1.4 变异的意外性

在目前常用的育种方法中, 如有性杂交及辐射育种不可能出现的变异, 在外源DNA导入中常会出现。此类变异将在新种质的选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2 变异后代的遗传稳定性

外源基因能否与受体植物染色体基因组稳定整合并稳定表达是基因转移成功与否的关键, 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前景有重要的影响, 是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在农业生产中要求导入的外源基因要高水平地表达所需要的农艺性状, 并且在当代和子代都能稳定遗传。一般而言, 外源基因一旦转移成功, 由它编码的性状将按孟德尔遗传方式遗传下去,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 外源基因整合进受体植物的基因组后, 其表达及稳定性与外源基因的失活与沉默有关。无论采用何种转化方法, 外源基因与受体染色体基因组的整合主要是随机插入, 少数情况下也涉及到同源重组。分子水平的研究揭示, 转基因表达的不稳定性是由于转基因的失活或丢失所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丢失;或因外源DNA整合在细胞质基因组中,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逐渐减弱或丢失;或外源基因诱发致死、半致死突变;或外源DNA的插入引起基因组重排、丢失;或外源DNA的共抑制效应使基因失活。影响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以及外源DNA的特性等[10]。

3 变异后代的利用

获得性状变异的方法很多, 利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只是转移基因的一种方法。由于受体是整体植株内的活细胞, 所以省去了组织培养等一系列手续, 操作简便, 因而被广大育种工作者接受。从育种角度来看, 获得变异只是第一步, 其后的工作更加艰巨且更富有挑战性, 对变异后代进行合理有效的选育将体现分子育种的价值所在。

外源DNA导入后代变异的特点总的来说是分离世代短、稳定快, 一般在D2代分离较大, 可能出现较多的类型;D3代以后分离较小, 大部分性状趋于稳定, 也可能出现稳定的材料;D4代大部分材料可以稳定[11]。在以往对导入后代和稳定世代的认识上, 认为所有的导入材料都能很快稳定。实际上, 有的材料分离世代也很长, 有的甚至达6~7代才稳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是由于被整合的外源DNA片段需要经过多代调整, 使其内部结构趋于合理, 也可能是由于其它的原因。因此, 在对后代进行选择时应根据不同品种的变异特点进行不同的选择。

一般将有利于育种目标要求的性状变异称为正向变异, 如早熟、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等;反之, 不利于育种目标要求的, 称为负向变异。在转化后代中, 正向与负向变异是同时存在的, 有时正向变异多于负向变异, 有时负向多于正向,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受体的选择。负向变异增加了育种工作的难度, 但只要认真选择供体与受体亲本, 通过定向选择来控制变异的方向, 育成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是完全可能的。

在传统的育种方法中 (如辐射育种) 会出现单一的性状变异, 它是由于辐射后基因突变产生的。但在外源DNA转化后代中, 有时形态特征并没有改变, 但某项生理特性及品质性状却产生了变异[12], 因此, 在外源DNA转化后代中, 单一性状变异与多个性状变异是并存的, 在后代选择上应尤其注意。形态变异是直观的, 容易辩别, 而生理变异及品质性状变异则要通过一定的分析才能知道, 这就要求在对后代选择时, 不仅对变异进行形态上的选择, 更应注意对内在的品质及生理特性进行选择, 使二者有机结合, 才能在育种中取得主动地位。

进行分子育种时, 有时要求转化后代产生定向变异, 即将某一目的性状进行转化, 如抗病性、抗逆性等。通常是以抗性材料为供体、不具有抗性的材料为受体进行外源DNA的导入, 然后在转化后代中进行相应的抗性鉴定, 以筛选带有目的性状的材料。但在育种实践中, 多数情况下的变异后代同时带有一些非目的性状的变异, 这些非目的性状可能是有益的, 也可能是无益的, 甚至是有害的, 且目的性状与其它性状连锁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 选择是困难的, 需要进一步改良, 但它却为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 因而也是有价值的。

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在植物育种工作中, 对目标性状的选择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采用有效的选择手段可以大大提高选择的效率和可靠性, 特别是对于一些目标性状只出现在生长发育后期的植物而言, 选用不受发育时期限制的选择方法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分子标记是直接针对基因型的识别, 并且不受个体发育时期的限制, 因此, 可借助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的基因型进行选择[1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通过表现型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的传统育种方法比较, 不受环境影响, 不受等位基因显隐性关系干扰, 结果可靠。此外, 它对目标基因的转移可在育种早期进行选择, 从而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 与常规育种相比可提高育种效率达到2~3倍,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已成为植物分子育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4,15]。

长期以来, 回交育种中还有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即目的基因与不利基因的连锁。在这种情况下, 回交不仅导入了目的基因, 而且与目的基因连锁的其它不利基因也被同时转移, 这种现象称为连锁累赘。利用标记辅助的回交选择不受所转移性状类型的约束, 而且还可避免或显著降低连锁累赘的影响, 对隐性性状进行不间断回交, 从而加速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纯合体的速率。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得到了一些成功的运用。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采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技术在作物的抗病、抗虫、产量、品质、抗旱性以及数量性状等方面所进行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6,17,18], 为解决有关复杂性状的选择问题带来了希望。

摘要:植物分子育种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作物遗传育种, 在多种作物上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分子育种可引起后代的多种变异, 在对后代进行选择时, 应根据具体品种、具体目标性状, 不仅对后代进行形态上的选择, 还应对内在的品质及生理特性进行选择, 同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后代进行选择利用。

选择利用 篇1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网络道德 路径

[作者简介]马海霞(1965- ),河南浚县人,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办公室主任,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河南安阳45500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63-01

网络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但同时,网上基于世界范围的不同文化、不同体制和不同价值观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这迫切需要我们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

1.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网络提供了阅览乃至下载他人作品或研究成果的平台,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有些学生却趁此机会抄袭、剽窃他人的作品或研究成果,来充当自己的学习作业,甚至改头换面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公开发表。究其原因:一是为了提高学习积分,以利于更好地就业,或为了完成学位论文而顺利毕业;二是由偷懒、畏难思想所致;三是缺乏法律意识。

2.网络交往道德失范。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相互交往的重要形式。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戴上“假面具”。长期的“人机对话”会使大学生迷失情感自我,在现实中懒得表露自己的情感,更不愿接受他人情感的表露,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会被割断,人际关系日见疏离,人的情感日益冷漠,甚至会对现实中的正常人际交往产生抗拒心理,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3.信息选择的价值取向失范。面对丰富繁杂的网络信息,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健康的,也有颓废的;有先进的,也有腐朽的。应该接受哪些信息、回避哪些信息、抵制哪些信息,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已经接受的各种信息等,都受到人们价值取向的制约。互联网使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西方的强文化攻势使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但不能从网络信息中获益,反而由于接受负面的信息而深受其害。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1.个人主义盛行,社会责任弱化。网络是一个无法统治的虚拟世界,所有人都可以是它的主人,它很难受到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与管理,所以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在网络上,学生完全展示着他们的个性和本我的一面,在藏污纳垢的网络虚拟世界里,大学生极易迷失自我,甚至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使得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淡漠甚至消解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大学生身心特点的独特性。大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中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当代大学生的生理成熟超前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满足、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渐渐突出,自我意识增加,辨识西方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相对不足,政治热情减退,就业压力大,个人感情受挫等因素,都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摆脱压力而逃入虚拟的网络社会。

3.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当前高校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尽管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学校网络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或网络道德教育相对滞后,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三、利用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

1.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占领主流思想教育阵地。馆藏质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发挥。在当前网络文化占据大学生很大阵地的同时,图书馆要充分提供足量、高质量、品位高的信息资源。在采购中,要严格审查,注意结构的合理性。要坚持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把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备齐思想政治教育图书,包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的优秀图书资料、电子期刊、网络教材、音像制品等辅导资料。

2.加强读者工作。只有完善服务体系,对现有的管理和服务方式进行调整,才能根据读者需求,与时俱进,确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例如,延长部分阅览室开馆时间,缩短热门预约书借期等,从小事入手,使大学生对图书馆产生亲近感。

3.利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高校应抓紧开设“信息检索”课。“信息检索”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课堂,但必须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革,增设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在讲解电子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的同时,将网络道德及道德规范、信息法律法规等贯穿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可借鉴美国高等信息素质标准,从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道德五个方面去讲授,全面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有害信息的干扰与侵蚀。

4.图书馆要努力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校园文化的活动基地;不仅提供开展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信息,也应该提供丰富师生文化生活的文化信息资源,并以自己的设备、场所,为师生课外文化活动服务。高校图书馆大多处于校园中心地带,是大学生经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在当前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的另一主要课外活动方式的状况下,图书馆应切实考虑服务方式的转变,主动占领大学生课外活动市场。图书馆应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书评、影视、音乐讨论会,举办讲座、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活动和书展、摄影、时事政治等展览,把网络道德教育融于其中,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各种网络法规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鉴赏力,成为新时期的“四有”新人。

5.建立“红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首先,要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生上网用机的IE连接首页一律设为图书馆主页,引导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收集学术信息资源。其次,要主动向大学生介绍本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及一些有助于增长知识才干的网站,引导大学生掌握和使用学术信息。最后,要配合校园网,建立“红色网站”,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动员学生写理论文章,开展网上论坛、网上辩论、在线咨询和答疑活动,抢占网络教育阵地。

6.丰富网络服务。(1)组织一批教育有方的教师做版主,开展不同主题、与时代发展贴切的讨论。图书馆应积极和院方联系,吸收有关专家和优秀青年教师、学生辅导员等,积极参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网上评论和引导工作,扩大主流舆论的辐射面。(2)引导技术水平强、思想先进的学生到图书馆网站开设博客。学生的问题还要靠学生自己解决,图书馆要想办法组织一支有较高政治素养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这样沟通起来也更容易。

7.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网络知识的服务队伍。图书馆要配合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必须着力建设或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队伍。其一,建立网络硬件管理队伍,他们的网络技术过硬,能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信息的传递和屏蔽以及各类故障的排除等。其二,要培养既精通英语又擅长计算机的复合管理人才,他们能及时净化网络信息,从技术上保证大学生免受网络非法内容的侵害。其三,要安排网络咨询员,让网海导航服务把图书馆和学生更亲密地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李晖.电子阅读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J].图书情报,2005(2).

[2]郑又贤.关于当前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德育论坛,2005(7).

[3]张世良.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

[4]孙丽芳.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

[5]陈岚.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评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7).

选择利用 篇1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经济增长迅速。然而传统的工业化经济模式和人口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未来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沉重的包袱:经济增长的资源投入代价太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种境况迫使我们必须遵照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运行与增长模式,走循环经济之路,才能校正我国现有的经济运行方式,使我国经济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产品再利用(reutilization)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是指已经退役的旧产品,旧设备,旧生产线等经过包括再使用(reuse),再制造(remanufacture),资源化(recycle)等措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产品的再利用无疑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产品的效用,这也就提高了投入产品的资源利用率。

产品或设备在什么时间再利用最为恰当,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产品再利用的时机选择问题,这与设备更新时间(equipment replacement interval)直接相关。确定设备更新时间是一个经典的工程经济学问题[1],它是指从当前算起,设备的年平均总成本最低时所对应的时间。从可查到的国内文献看,周勇,沙元伟(1987[2])比较完整的介绍了静态(不含时间价值)年平均总成本最小化原理和动态(包含时间价值)年平均总成本最小化原理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方法,以及运用数例说明了设备劣化因素影响的设备经济寿命测定公式和预测方法。李柏山(1989[3])则对动态年平均总成本最小化方法作了几种数例研究。杨思远(1989[4])分析了年平均总成本最小化方法的边际原理和税收对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影响。杨思远(1990[5])研究了技术进步,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通货膨胀等好恶因素对设备经济寿命影响,并作了实验分析。杨思远,周行权(1991[6])研究了在竞争环境中为维持一定生产能力如何更为经济地成批使用同类设备的更新问题时,以净现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动态规划确定设备更新的经济寿命。杨青,章晋文(1994[7])认为设备经济寿命应当与其收益相关联,给出设备经济寿命的定义为:“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如果继续使用已不经济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提出年平均净收益最大化所对应的时间为设备经济寿命,并以净年值最大化为目标用数例测定了设备的经济寿命。李南(1998[8])研究了设备使用的劣化规律致其收益能力下降和运营成本上升,构造了包含设备劣化性的净年值最大化为目标测定设备经济寿命模型。王英,方淑芬,吕文元(2007[9])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设备经济寿命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认为技术进步将导致现有设备和新设备经济寿命缩短。王艳芳,刘心(2008[10])通过作图显示了设备的收益年值为时间的凹函数和成本年值为时间的凸函数,而净年值为时间的绝对凹函数。因而净年值随着时间期限的变化必然存在最大值,其最大值所对应的时间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本文作者杨忠直(1997[11,12])以资产的使用价值丧失为准则,给出了以移动净现值小于等于零的最小时间定义了资产剩余经济寿命,依此作为企业资产(包括旧设备,旧机器,旧生产线,旧厂房等)的再利用方案的时机选择。本次对其进行了理论深化和数值计算,这对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2 对设备更新时间的分析

观察以上研究结果有以下提问,(1)以平均总成本最小化为准则定义的设备更新时间是以设备的平均收益不变为前提。然而设备的物理磨损,技术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可能保证设备的平均收益不变,而设备乃至一切产品都是以使用获得收益或效用为目的,仅仅依据平均总成本最小化来确定其更新时间是不科学的。(2)在平均总成本最小时更换设备或在平均净收益最大时更换设备,而被更换下来的设备尚有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是否会造成设备生产能力的浪费?(3)设备处于平均总成本最小或平均净收益最大的时间区间必定很短,是否就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区间使用设备最为经济呢?(4)设备开始使用到平均总成本最小或平均净收益最大的这段时间应该不属于设备使用最为经济的时间,那这个时间区间就不应当使用设备?(5)设备更新时间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吗?

用图1说明以平均总成本最小化定义设备更新时间的原理:

在图1中t=n0为平均总成本最小的时间,这时设备的运行成本负担最小。如果在t=n0更换设备,那就相当于让一辆“磨合”到最佳状态的既省“油”运输能力又“好”的汽车报废,这是一个经济的决策吗?不仅如此,每更换一次设备都要在到的使用期间经历从ATC(t=0)降至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ATCmin=ATC(t=n0)的成本负担,这与从t=n0到t=T的使用期间经历的成本负担相比更有经济性吗?事实上,在t=n0左右的某一时间范围内使用设备都具有经济性。平均总成本最小化定义的设备更新时间是遵循边际成本等于零原则,即当边际平均总成本等于零时设备运行负担的平均总成本最低,也最为经济(most economical),其理论依据是:

n0:arg0∈∂ATC(t) (1)

即0属于平均总成本ATC(t)关于时间t的次微分集合[13],由此解出最佳时间n0=t*。

用图2说明以平均净收益最大化定义设备更新时间的原理:

在图2中,AR(t)为年平均净收益函数,在t=n0时取得最大值ARmax(t=n0),那么t=n0能作为设备更新的时间吗?当AR(t)为离散函数时其累计值为ΤR(Τ)=t=0ΤAR(t),当AR(t)为连续函数时其积累值为ΤR(Τ)=0ΤAR(t)dt,在t=T2时TR(T2)取得最大值。如果以t=n0作为设备更新时间来更新设备,则被更换的设备仅仅获得了净收益TR0,而丧失了△TR=TRmax(t=T2)-TR(t=n0)的净收益,这也导致了设备生产能力利用不足而造成投入设备生产资源的浪费。例如,一位员工在其36岁时对企业的贡献最大,而在这个时间就把这位员工更换下来,让另一位能力相当的员工上岗做这个员工的工作,不知这种更换员工的做法对企业是否更为经济?平均净收益最大化定义的设备更新时间是遵循边际效益等于零原理,其理论依据为:

n0:arg0∈∂AR(t) (2)

即0属于平均净收益AR(t)关于时间t的次微分集合,由此解出最佳时间n0=t*。

平均净收益是设备的平均收益减去平均成本,反映了设备运营的全面状况,运用平均总收益最大化定义的设备更新时间要比平均总成本最小化定义的设备更新时间要全面,但未必就是正确方法。

这里用次微分表示优化原理,是考虑了成本和收益函数的离散性和连续性,次微分包含了离散和连续的微分。

3 产品剩余经济寿命

综上分析,设备更新时间的这两种定义虽然体现了最大效率原则,但都不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设备乃至一切产品的使用价值都在其使用之后才能获得,所以以产品未来使用过程中所获收益的现金流(假设可测)与其成本负担现金流的贴现值相减得到的净现值作为产品使用价值的度量。设备或产品的净现值大于零时,说明其具有使用价值;设备或产品的净现值小于等于零时,说明其没有使用价值。作者(杨忠直,1997,[11,12])在研究资产收益估价时曾定义了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是指资产的移动净现值小于等于零的最小时间,并以此作为资产收益价值估算的时间期限和资产再利用的时机选择,其定义式为:

n0:argMin{T|NPVT=PVT-PCT≤0} (1)

其中ΡVΤ=t=Τ+1+Bt(1+i)-t(2)

称为资产的移动收益现值。(2)中的T为收益现值的移动时间,Bt=Rt-Ct为资产的年净收益,Rt为资产的年收益,Ct为资产的年运营成本,i为贴现率。而

ΡCΤ=Ρ0t=1Τ(1+gt)-t=1ΤDtk=t+1Τ(1+gk)(3)

称为资产的移动资本现值(杨忠直,1998,[14]),(3)中P0为资产的初始购置价格,Dt为资产在第t年的价值损失,gt为第t年的价格波动系数。(2)和(3)的现金流如图3:

在图3中,PVTPCT随着时间T的移动而减小:dΡVΤdΤ0dΡCΤdΤ0,但dΡVΤdΤdΡCΤdΤ,使得:dΝΡVΤdΤ=dΡVΤdΤ-dΡCΤdΤ0。这个过程可由图4说明:

在图4中,资产的收益现值PVT曲线和资本现值PCT曲线的交叉点即为移动净现值NPVT=0,对应的时间T=n0为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此即为废旧产品和废旧设备等资产的再利用起点。为了保证资产剩余经济寿命的科学性,对(1)变形为:

n0:argMin(NPVT)2=(PVT-PCT)2 (4)

表示当NPVΤ2取得最小值时所对应T的即为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n0。

4 产品剩余经济寿命的测定算例

设某项设备的年收益现金流量为Rt=R0=100,t=T+1,T=0,1,2,…,N,年运营成本为等比递增序列CT=C1(1+β)t-1=40(1+0.1)t-1,t=T+1,T=0,1,2,…,N,设备的当前资本现值为P0=100;年资本价值损失系数为α=0.1,第t年的资本价值损失为Dt=α×Pt-1,资本现值为Pt=Pt-1-Dt,于是有Pt=P0(1-α)t=100(1-0.1)t。又设贴现率i=0.05,价格水平波动系数g=0。

按照经济学原理,当年平均收益小于等于年平均变动成本时就应当停产,不然就会损失年平均固定成本。求解停产时间的模型如下:

N:=argMin{t|CtRt} (5)

这等价与求解

CtRt⇒40(1+0.1)t≥100 (6)

计算数据如下表:

在t=10和t=11之间插值计算得到设备的停产时间为t=N=10.60,取整数10,并以此作为净现值的计算期。如图5所示:

然后建立设备的移动净现值指标为:

ΝΡVΤ=-Ρ0(1-α)Τ+t=Τ+1Ν{R0-C0(1+β)t-1}(1+i)-t=-100(1-0.1)Τ+t=Τ+110{100-40(1+0.1)t-1}(1+0.05)-t(7)

对(7)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

由表可见,当T=6时,NPV6=11.5971;当T=7时,NPV7=-8.9890,运用插值法得到n0=6.56,即该设备从现在开始算起还有6.56年的剩余经济寿命,在第6.56年及以后就可以考虑该设备的报废和再利用了。数据图示如图6:

对本例用同样的数据计算设备更新时间数据如下表:

由表可以看出,当T=4时,总平均成本ATC=C+PC/T=78.24为最低值,这时n0=4,即该设备从现在开始算起还有年的剩余经济寿命,在第年及以后就可以考虑该设备的更新。数据图示如图7:

由图7还可以看出,以平均总成本最小值对应的设备更新时间大约为3.6年,要比以净现值等于零对应的剩余经济寿命6.56年要小将近3年。如果以3.6年更新设备将要损失3年的生产能力。

5 产品再利用的时机选择

如果以可以改变大小的变量作为自变量,按照平均总成本最小化原理或净收益最大化原理确定自变量的最优值是完美的经济学原理,例如产量(quantity)作为自变量,按照利润最大化原理确定最优产量,并以这个最优产量保持生产那将是设备的最佳使用战略。但是以不断流逝的时间(time)作为自变量,按照平均总成本最小化原理或净收益最大化原理确定设备更新时间的最优值,并以这个最优时间更新设备就不是设备的最佳使用战略。因为时间不可能被调前调后的改变,以时间作为变量选择设备更新时间只能是时机选择(time opportunity)。当最佳时间没有到来时,则不宜更新设备;当最佳时间已过,则更新设备的时间不可能倒退回来。

用工程经济学原理评价和选择项目投资的基本准则之一是净现值(NPV)大于等于零,即NPV≥0;而NPV<0则不能通过。因而,用设备剩余生命期上的净现值小于等于零作为停止使用设备并进行更换的研究思路即是如此。循环经济中的产品再利用应当遵循这一原理对已经丧失使用价值的已用产品采取再使用,再制造,资源化和最终处置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入产品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而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经上述研究表明,以使用价值(净现值)的丧失为准则确定产品的报废与再利用时间是科学的,即移动净现值小于等于零的最小时间作为产品停止使用而作再使用的选择时机。这既发挥了设备为社会服务的最大能力,又使投入产品生产的资源得到最大利用。

摘要:对以平均总成本最小化或平均净收益最大化所定义的设备更新时间作了理论分析,发现这种定义遵循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等于零的原理,表示设备在其更新时间的运行最为经济(most economical)或最为有效(mostefficient)。但是以效率最高的时间更换设备不是最为经济的战略,也造成设备生产能力的浪费。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以移动净现值小于等于零的最小时间定义产品的剩余经济寿命,并以此作为产品再利用的时机选择。计算结果显示本研究对重新认识设备更新时间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产品再利用的时机选择有借鉴价值。

上一篇:家长课程下一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