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类

2024-08-16

产业分类(精选9篇)

产业分类 篇1

一、分类目的

为了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科学界定体育产业的统计范围, 建立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46号, 以下简称《意见》) , 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为基础, 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

本分类将体育产业范围确定为体育管理活动, 体育竞赛表演活动, 体育健身休闲活动, 体育场馆服务, 体育中介服务, 体育培训与教育, 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 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 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 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十一大类。

三、编制原则

(一) 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本分类依据《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 确定体育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 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本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体育产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 以体现我国体育活动的特点为主要划分依据。本分类突出了我国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我国体育实际发展现状, 兼顾与体育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及新兴产业。

四、结构编码

本分类将体育产业划分为三层, 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为体育产业的11个大类, 用2位数字编码表示;第二层为体育产业的37个中类, 用3位数字编码表示;第三层为体育产业的52个小类, 用4位数字编码表示, 该层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五、有关说明

(一) 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 一个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一个体育产业类别的, 行业代码用“*”做标记;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体育产业类别的, 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 本分类在说明栏中, 对《意见》的重点任务, 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说明。

(三) 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具体范围和说明, 参见《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四) 以法人单位作为划分对象时, 其主要活动为体育产业活动的, 按本分类划分;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划分对象时, 所有法人单位内部从事体育产业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 (例如学校的体育场, 宾馆的健身房、游泳池, 企事业、机关单位的运动队、活动中心等) , 各自按本分类划分。

六、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表

链接:

专家解读《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特点

小类数量翻番, 大类“其他”预留空间, 分类中首次提出了“体育健康服务”中类, 包括了国民体质监测与康体服务、科学健身调理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等……经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研究小组9个多月的调研、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 《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国家统计局局令2015年第17号) 于2015年9月17日正式发布实施,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0月9日, 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陈恩堂、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力航、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立在体育总局专业解读《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并就记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给予逐一解答。本次会议由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涂晓东主持。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立详细介绍了《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五大显著特点。

一是范围更广, 内容更全面, 包含了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体育实践活动的全貌, 符合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与国务院46号文件精神高度契合。

本次修订《分类》工作有三个有利因素:一是有了2008年版本的基础, 且当时经过了基于2004、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数据的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核算结果的验证;二是由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于2011年做了一次大的修订, 其中增加了2个体育活动内容的独立小类, 且有40多个行业小类的说明中都包含有相关体育活动内容;三是近年来体育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活动越来越多, 国务院4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许多融合发展业态, 据此设计出来的本版《分类》内容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第二产业2个大门类、第三产业几乎所有大门类里的100多个小类, 远超2008年版本的57个小类数量。因此可以说新版《分类》基本反映了经济活动全面, 而且面更广、内容更全面了。

二是构架体系更为完整, 表述更加规范, 既与国家统计保持对应, 也为未来因实践发展而带来的新变化留有空间。

本版《分类》客观展示了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实践活动的完整体系, 既包括了上版本的主要大类类别, 如体育组织管理服务、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体育场馆建筑活动等, 又新增了体育竞赛表演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三个大类, 在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中, 还兼顾了新兴的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业态, 而且在每个大类中都留有“其他”说法, 给未来因实践新变化将带来《分类》的再扩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本次《分类》文稿形式更加规范、严谨, 格式采用了三层阿拉伯数字编码, 且一一对应了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便于和统计部门统一开展统计调查、数据核算工作;“说明”部分更加精细、清晰, 反映了社会进步、细化分工的必然要求, 也为各级政府制定和实施发展促进体育产业政策以及体育产业活动主体、从业人员找准市场定位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参考依据。

三是门类设计合理, 突出了我国体育活动特点, 增多了与国际接轨的产业类别及体育创意规划设计、科技创新驱动等内容, 将“互联网+体育”概念融入其中, 同时特别体现了体育对于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 更加人文化、大众化。

《分类》首次提出了“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用词, 区分了职业体育赛事提供观赏性消费产品的实质, 以及非职业体育赛事的公益性特征, 突出了体育活动特点。其中, 职业体育所带来的商业化、市场化赛事, 以及职业俱乐部和运动员的展示、交流等都是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内容, 具有很强的国际交流空间和产业发展前景。

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中新增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如社区、乡村体育文化展演交流)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等中类符合我国体育发展实际, 也是大家熟知的体育实践活动。

《分类》中首次提出了“体育健康服务”中类, 包括了国民体质监测与康体服务、科学健身调理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等;在“体育旅游活动”中, 首次划分了观赏性、体验性及景区旅游特色服务等体育旅游活动类别, 体现了对体育影响“人”身心健康情况关注。

《分类》在多处都含有创意规划设计内容。如:“体育管理活动”类中的体育战略规划服务, “体育中介服务”中的体育活动策划服务, “体育传媒”中的体育影视创作, “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中的体育工程勘察设计和专业化体育用品、服装、动漫及衍生产品的设计活动等内容, 显示了对体育创意发展的期待。

《分类》所反映的科技创新驱动服务主要体现在:“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中的体育科技与知识产权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中的互联网体育平台, 体育数字内容加工、综合咨询等服务;“体育及相关产品制造”中的可穿戴运动监测装备、运动轨迹实时监控系统和计时记分系统等设备制造等方面, 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

因此, 未来建立在《分类》基础上的统计分析将有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四是强调了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性, 使得体育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得以凸显。

本次《分类》兼顾了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健康、传媒、信息、金融以及城乡社区和多功能城市广场管理服务等产业融合所形成的许多新型产业类别, 如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旅游活动、体育健康服务、体育金融与资产管理、体育科技与知识产权服务等, 从分类角度贯彻了国务院46号文件精神, 也客观反映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有助于统计、分析现时期“体育平台”所催生出的新型业态的现实状况, 为促进实施体育产业发展、拉动体育消费等相关政策提供统计依据。

五是兼顾了生产和消费内容, 使体育产业活动的上下游链条更加完整。

围绕运动员、健身者等“人”以及赛事、锻炼等“活动”和体育场馆等“场所”这些体育核心内容, 新版《分类》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派生出了2个体育生产制造、建筑建设大类内容, 第三产业中派生出了9个体育服务大类内容, 贯穿其中的是丰富的观赏性、体验式等上下贯通、大小兼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体育消费活动, 体育生产、消费两条线上的产业活动上下游链条更加完整了。

产业分类 篇2

(一)土地分类中的教育用地定义及解释

我国城市规划部门在“七五”期间即对城市用地分类标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编制了《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规范,并于1990年7月2日发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建设部(90)建标字第322号)。其中C6公共设施用地大类下列示有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高等学校用地、中等专业学校用地、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特殊学校用地以及科研设计用地等,同时对服务于居民小区的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用地,划归R居住用地大类下。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8月10日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其中在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下列示083科教用地,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的科研、勘测、设计、技术推广、科普等的用地。

由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以及北京市、浙江省、辽宁、四川省等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并修订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于2010年12月24日以“住建部第880号公告”的形式发布,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教育科研用地归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大类下,具体包括高等院校用地、中等专业学校用地、中小学用地、特殊教育用地以及科研用地;另外在居住用地大类下,各级居住用地均不包括中小学用地。

(二)目前各类教育产业业态

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产业科分为胎教、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及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不同类型,各种教育类型均有相应的部门、省市法规等规定其用地规模及建筑类型要求。

根据教育手段的不同,还可分为远程教育、函授教育、全日制教育等不同类别,个别类别均可依托有条件的不动产进行教育事业的运营。2014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这是自1999年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15年来,政府层面对如何发展远程教育的一次重大政策调整。

2.3 用地需求、供地政策及税收优惠(一)教育部门用地政策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2004年2月6日)中相关规定,综合类、工、农、林、医学院校及体育、艺术类院校等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在54平方米至88平米。同年8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厅[2004] 6 号),其中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如田径场地基本要求为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占地面积为172.60米×91.52米=15796平方米,篮球场地基本要求为场地净面积为28米×15米=420平方米,场地占地面积为32米×19米=608平方米。

而后教育部于2006年9月28日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2006]18号),其中首先划分了学院与大学的区别:称为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称为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然后该通知对于基础建设有如下标准:普通本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60平方米以上;学院建校初期的校园占地面积应达到500亩以上。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30平方米以上;称为学院的学校,建校初期其总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5万平方米;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20万平方米,人文、社科、管理类应不低于15万平方米,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30万平方米。

(二)土地部门供地政策

2012年6月1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教发〔2012〕10号),此后各地陆续出台相关规定,对本辖区的教育用地的供地政策提出各种优惠条件。如义乌市陆续出台《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义政发〔2013〕90号)、《民办学校项目招选办法》(义政办发〔2014〕655号)以及《落实民办学校土地优惠政策实施办法》(义政办发(2014)65号),指出国土部门每年在安排教育用地指标时,要统筹安排民办学校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引进的优质民办教育用地需求;学校所需用地鼓励通过有偿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供给。东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民办学校在建设用地、减免税费、水电杂费方面将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新建、扩建民办学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其用地可按照公益事业优先安排,按公共设施办理用地手续,以协议出让供地,教育用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三)税收优惠

教育事业事关国家法制基础及社会稳定,我国在教育事业上一直施行多种措施减免税费。如2005年8月20日以第488号国务院令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以及2013年6月29日以第五号主席令颁布修改施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规规定,对于符合税收优惠的民办学校,可依法向税务机关申请享受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减免;民办学校的供电、供水、供气、排污、通讯等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属于《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和《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范围内的学校、幼儿园免交耕地占用税。苏州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全市民办教育发展意见》,也明确提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其符合条件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其名下自用的土地、房屋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的免征契税。

2.4 教育用地的评估方法

由于教育用地归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大类下,《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14)中关于该大类用地的影响因素说明为参照商服用地影响因素分析,并说明除遵循一般估价原则外,还应考虑“发现并模拟市场价格的原则”、“区分市场定价与政策优惠的原则”以及“区分效用为主兼顾用途差异的原则”。在方法选用上,规程说明“宜选市场比较法”、“酌情选用成本逼近法与公示地价系数”以及“慎用收益还原法与剩余法”。笔者分别说明各方法的适用性与实务操作的疑难解决办法。

(一)公示地价系数修正法

根据北京2014版基准地价,科教用地属于办公用地类别的二级分类,用途修正系数为0.9,而根据各级别平均熟地价测算,办公地价相当于商业地价的97%-99%,也即是科教用地地价相当于商业地价的0.89左右。

根据上海2013版基准地价,文体、教育用地可参照办公用途地价修正,用途修正系数为0.8且不得低于同级别办公基准地价的60%,而根据上海基准地价表,办公用地在一二级之内相当于商业地价的62%-67%,但是在其他级别均超过商业基准地价,故无法简单得出教育用地相当于商业地价的百分比或用途修正系数。

根据锦州市基准地价修正体系(锦政办发(2013)23号),科教用地分为两类,公益性质参照住宅用地,非公益性质参照商业用地。根据佛山市南海区基准地价(南府(2012)3号),科教用地适用基准地价类型为住宅用地。根据海口市基准地价(海府(2014)20号),科教用地使用工况仓储用地地价类型,用途修正系数分为政府投资的用途修正系数为110%、非政府投资的用途修正系数为125%。根据厦门基准地价(厦府(2014)164号),教育用地分为盈利性与非盈利性,非盈利性教育用地的供地方式为行政划拨,利性教育用地的出让价格按照不低于同级别商服用地基准地价的50%进行评估确定。根据武汉武汉基准地价(武政(2015)49号),科教用地参照商务办公用地地价,修正系数为0.6。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各地基准地价编制机构,对于教育用地到底归类于哪种用地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这一方面是囿于土地用途分类的“商住工”三大类的理论局限性,客观上,也受限于搜集教育用地经济资料来源稀少、编制单独类别基准地价性价比低等现实困难。笔者认为,可从教育用地的地价影响因素着手,既需考虑区域内小区集聚程度、人口数量与家庭规模、道路通达度、环境影响等一般影响因素,也需考虑未来城市规划与布局、不同类别用地配比平衡、城市招商引资及城镇化影响下的人口政策等非实体因素影响,综合参考当地住宅用地或者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并进行二级用途修正。

(二)市场比较法

查询中国国土资源部以及土地市场网的土地交易结果公告,教育用地多为划拨供地方式,部分区县有极少出让案例,出让年限均参考综合用地,设定为50年,价格起伏波动较大,边远山区地价仅为当地征迁价格或工业最低出让价,广州、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地价又接近商业地价水平。笔者分析后认为,部分教育用地除满足区域内适龄人口的基础教育需求,还承担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需要,在市场化管理的运营理念下,诸如择校费、赞助费等巧立名目的非教育性收入已经占据教育产业的大头,故在市场比较法案例极其稀少的地区,可酌情选用其他方法测算教育用地地价。

(三)收益还原法与剩余法

从剩余法或者收益还原法的理论基础来说,用预期收益或者现实资产价值,扣减房屋成本或物业运营成本、经营者合理利润即为土地价值。但是根据资源配置原理,土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利润,房屋在工程造价及物业运营中也有利润,教育产业经营者的劳动力、智慧贡献及社会关系资源也会产生价值,这才是不动产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单纯的扣减各项支出或费用,并一定适用全资源整合状态下的不动产价值。

从估价技术报告和操作实务来看,多数机构能够按照预期收益原则,搜集同一供需圈内不同规模、档次的各种教育类不动产的运营收入、运营成本以及合理运营利润来测算。但由于教育用地属于特殊用地,在按照盈利性产业测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其承担的社会效益,适当压低其土地取得成本,以便土地管理部门进行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出让时,能够有足够的价格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区域内吸引其他投资产生光晕效应。

(四)成本逼近法 根据规程内容,成本逼近法适用新开发土地或者土地市场欠发育、少有交易的地区或类型的土地价格评估,教育用地即符合“少有交易的类型”。但由于教育用地一般需要建设在人口稠密地区,以保证人口数量、家庭规模和生源等必备条件,故成本逼近法的测算结果无法满足出让方要求或征迁时产权所有人的权益。并且由于城市建设的效用外溢影响,单纯的依靠农业征地或者取得费用来测算城市建成区内的熟地价格,也并非理想的解决手段。笔者认为,成本逼近法在测算教育用地的实务中,务必严格按照各项法规操作,积极搜寻当地教育部门的各项法规及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综合国土管理部门的优惠条件,模拟教育产业的开发过程,满足规程要求的“发现并模拟市场价格的原则”和“区分市场定价与政策优惠的原则”,以达到满足规程要求和规避执业风险的目的。教育用地转商业用地

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中,经常有些单位和个人弄不清综合用地的概念,错误的认为“综合用地”就是可以用做任何用途的国有土地,即可作为商业用地,也可以作为工业、仓储用地或者是居民住宅用地。这种把“综合用地”当做“万能土地”来理解的认识是错误的。把综合用地当做商业用地使用和进行转让也是不当的,面临着法律风险。

综合用地是指同宗地分别由不同用途土地所构成的土地。依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我国国有土地出让的用途包括商业和综合用地,其中商业用地出让最高年限四十年、综合用地出让最高年限五十年。因此,商业用地与综合用地是两种不同用途,其取得方式及地价等是不相同的。在土地转让中,受让人除了要查验转让方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检查其上载明的土地用途外,还要请转让方提供土地出让或转让时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两相核对,查清规定的土地用途,避免用购买商业用途土地的价格只买到综合用地而造成损失。

在目标宗地,当前用途明确为综合,而受让人拟得到商业用地的情况下,如何变性?依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八条,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的,应当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依照本章的有关规定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本条规定明确了变更土地用途的报批程序,且可能涉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增加,受让人应向当地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咨询如何办理变更手续。

如不将原综合用途土地变性为商业用地而用作商业目的使用的风险?一是存在着被认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占用土地处以罚款或收回土地的风险;二是存在被责令按商业用途补交土地出让金使受让人增加投入的风险;三是在将来可能发生的转让或被拆迁补偿情况下土地因用途为综合被评估较低价值的风险。出于降低收购风险的需要,建议由转让人依法将综合用途的宗地经重新出让变更为商业用途后,受让人再购买该宗地(可先签订合同约定明确,土地变性作为支付转让金的条件进行设置)。

综上所述,土地用途是国有土地使用权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切不可忽视,建议购置此类资产时聘请律师全程把关,杜绝法律风险。教育用地年限

50年,但是如果学校能继续发展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根据国务院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70年;

(二)工业用地50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产业分类 篇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统计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和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改进和完善林业产业统计工作,规范林业及相关产业的口径、范围,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

二00八年二月一日

附件: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试行)

一、目的和作用

(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准确反映林业及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林业及相关产业的指导和信息发布,促进林业及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增进国际对比与交流,建立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准确、全面、系统地界定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不仅可以规范林业行业统计行为,也为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状况提供了可能。本分类为我国林业建设、行业管理、国际交流和林业统计提供科学、统一的范围与定义。

二、范围

(一)本分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规定了我国林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适用于统计及政策管理中对林业及相关活动的分类。

(二)本分类规定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是指依托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沙地资源,以获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也包括部分自产自用)林产品、湿地产品、沙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三)林业及相关产业的活动主要包括:

1、森林的培育与采伐活动;

2、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采集活动;

3、林业生产辅助服务;

4、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

5、林业生态服务;

6、林业专业技术服务;

7、林业公共管理及其他组织服务;

8、木材加工及木制产品制造;

9、以木(竹、苇)为原料的浆、纸产品加工制造;

10、以竹、藤、棕、苇为原料的产品加工制造;

11、野生动物产品的加工制造;

12、以其他非木材林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加工制造;

13、林业其他相关活动。

三、分类原则

(一)同质性原则,同时兼顾林业部门管理的需要。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采用林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产业类别,即每一个产业类别的经济活动都按照其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料消耗和用途。或者劳务的服务对象、功能和服务方式的同一性或相近性进行归类。同时在产业层次划分时,要考虑林业部门管理的需要。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标准为基础。本分类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的小类行业为基本单元,根据林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小类行业重新进行了组合,形成不同的林业及相关产业类别。所以,本分类也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补充分类。

四、分类方法

(一)本分类依据分类原则,将林业及相关产业划分为四层。

第一层根据林业活动对象与林业资源的直接关联程度,分为林业生产、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林业生产辅助服务和林业相关活动4个部分,用汉字数字一、二、三、四表示。

第二层根据林业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的特点。分为13个大类,用汉字数字(一)、(二)、……表示。

第三层依照林业活动性质的相近性、产业链和上下层分类的关系分为37个中类,用阿拉伯数字l、2、……表示。

第四层共有112个小类,它是第三层所包括的行业类别层。也是林业及相关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该层不设顺序号,每一小类的代码为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二)为了科学、完整、准确地反映分类的林业活动,本分类对部分内容作了特殊处理:

1、第四层有部分小类(行业类别)的活动只是部分属于林业或相关活动,在相应小类(行业类别)下设置了延伸层,共95个类别,即该类别中属于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的内容。延伸层不设代码和顺序号,在相应的类别前用横线“一”表示:

2、在第四层中,对于只有部分活动属于林业或相关活动的小类(行业类别),在相应类别备注栏中用字母“p”表示,并在说明栏中对这些行业中所包含的林业活动做了进一步界定和解释。

五、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表

注:1、备注栏中的“P”表示该行业类别仅有部分活动属于林业相关产业;

2、类别前加横线“一’’表示行业小类的延伸层,即该小类中属于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的内容;

3、根据我国三次产业分类标准,第一部分属于第一产业,第四部分属于第二产业,第二、三部分属于第三产业。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编制说明

一、《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制定背景和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林业工作。200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报告,这些决策的做出和施行,把林业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赋予林业一系列的重大使命。林业活动领域由传统的森林资源培育、管理与利用,拓展到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及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以森林培育和木材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林业旅游为主的林业生态产业和以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野生动物驯养,林业生物产业(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以及林业绿色化学产品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而且,这些产业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每个产业中的经济活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经营形式和规模多样化:现行的林业统计中的产业分类难以对这些活动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反映。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林业对外交流也日益增多,涉及林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比较随之增加,这更需要一个既能准确、全面、系统反映我国现阶段林业及相关产业经济活动的状况,又能与国际分类相衔接的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的制定,为界定、规范我国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完善我国林业统计制度和开展林业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与编制过程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的研究与编制,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国家统计局参加,并得到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部分省、自治区林业厅(森工集团),北京林业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

2005年课题立项,国家林业局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研究;2006年提出《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初稿,召开了由国家林业局相关司局、中国林科院、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参加的3次座谈会,并到内蒙古、浙江、湖北等地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修订稿;在此基础上,召开了由龙江森工集团、吉林森工集团、甘肃省林业厅、福建省林业厅、山西省林业厅等7个单位的征求意见会,并按新分类选择案例县进行统计。2007年,与国家统计局就《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沟通与讨论,对《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2007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牵头,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农业大学等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召开评审会,通过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评委会一致认为项目研究在林业统计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对于完善我国林业统计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编制方法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林业的界定,结合我国林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林业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依托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沙地资源,以获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也包括部分自产自用)林产品、湿地产品、沙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根据上述界定,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林业生产、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林业管理和林业相关活动4个部分,共13个大类、37个中类和112个小类,其中小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行业小类相一致,实现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衔接。

林业生产

(一)森林的培育与采伐活动;

(二)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采集活动;

(三)林业生产辅助服务;

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

(四)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

(五)林业生态服务;

林业管理

(六)林业专业技术服务;

(七)林业公共管理及其他组织服务;

林业相关活动

(八)木材加工及木制产品制造;

(九)以木(竹、苇)为原料的浆、纸产品加

工制造:

(十)以竹、藤、棕、苇为原料的产品加工

制造:

(十一)野生动物产品的加工制造;

(十二)以其他非木材林产品为原料的

产品加工制造:

(十三)林业其他相关活动。

四、有关技术难点问题说明

(一)关于“林业相关活动”的范围确定

为了从产业链的角度观察林业活动,并进一步观察林业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设置了“林业相关活动”分层。林业相关活动主要包括:林业产品加工制造活动、泥炭采掘与人工湿地建造活动。从产业链的角度确定林业产品加工制造活动的范围,依据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成本显著性标准”,即对于一种产品加工活动,若其产品生产成本中林业产品原料价值超过50%,则可认为该产品具有显著的林业产品属性,其生产活动属于林业相关活动;二是“原料的不可替代性标准”,即对于一种产品加工活动,尽管加工产品的原料构成中,林业产品原料的含量和价值不是主要的,但林业产品原料作为关键性原料,而且不可替代,则可认为该产品加工活动属于林业相关活动。

(二)关于行业小类的处理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按照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的,但从林业及相关产业的角度观察,有些行业小类不是纯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为了在统计和管理中准确区分不属于林业及相关产业的活动,我们在《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中对不是纯林业活动的小类行业进行了标记,在相应的小类行业的备注栏中用字母“p”表示。在说明栏中对这些行业中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做了进一步解释,并在这些行业小类下增设了延伸层,用以反映需单独观察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活动。

(三)关于林业生态服务的确定

森林具有游憩休闲、固碳、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在确定林业及相关产业时。有关方面提出森林的生态服务全面纳入林业及相关产业。我们认为,上述森林生态服务,一类是已形成产业活动,如森林游憩、保持水土、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我们已纳入分类并分别在相应产业中单独反映;另一类是还没有形成产业活动。也不具备进行统计的条件,但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将其纳入分类,但不单独反映,而是整体并入其他自然保护小类下的延伸层(其他林业生态服务与自然保护)中。

(四)关于统计与核算问题的处理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更新及启示 篇4

关键词: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 简称ISIC) 根据所有实体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来对它们进行分类, 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最先着手设计也是最先完成的国际标准分类之一, 被公认为是对经济活动唯一充分可行的分类。

时至今日, ISIC已发展至第4版本, 分类结构及相关细节发生很大变化, 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 值得借鉴学习。中国曾于2002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也亟须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因此, 本文致力于两方面的研究, 一是最新版ISIC的变化调整;二是中国行业分类对新版本ISIC的经验借鉴。

一、ISIC的产生和发展

研究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变化调整, 首先要从其本身的产生、演变过程入手。这一过程清晰地展现了ISIC在之前阶段更新的规律, 有利于发现新版ISIC的变化方向和特点。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是联合国制定的国际通用的统计分类中的一种, 是对生产性经济活动进行的国际基准分类。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考虑到各国的经济统计需要具有国际可比性, 在各会员国的协助下于1948年编制完成《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 。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产生后,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新的经济活动不断涌现并在经济活动组织中占有愈发重要的位置, 各国也在使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基于以上原因,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1958年, 1968年和1989年分别对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做了三次修订, 形成了三个修订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修订本第一版 (ISIC Rev.1)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修订本第二版 (ISIC Rev.2)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修订本第三版 (ISIC Rev.3) 。在2002年又做了微小调整, 形成了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修订本3.1版 (ISIC Rev.3.1) 。2006年, 统计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修订本第四版 (ISIC Rev.4) 的结构, 使之取代修订本第三版及修订本第3.1版, 正式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

二、新版ISIC Rev.4中分类规则与结构的变化

在对ISIC的产生发展过程有了充分认识之后, 本文采用由整体到部分、由框架到细节的分析方法, 首先从ISIC Rev.4的分类规则和结构变化入手进行分析。

(一) 分类规则方面的细微调整

ISIC Rev.4决定分类的基本原则、范围的制定和应用的方法大致保持与之前版本的一致, 编码制度也与ISIC Rev.3.1相同。ISIC Rev.4按产业活动性质对经济实体进行归类, 选用了字母和四位十进制阿拉伯数字作为分类符号, 共分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个级别。

相比之前的版本, ISIC Rev.4力求采用一种更为统一的方法———在最细微层级以生产工艺来界定各个类别。所以一般情况下, 在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方面采用相同工艺或者类似技术的活动被划分在一起, 因此ISIC Rev.4中细目变化很大。但这种规则更多的运用于分类细目, 而在门类、大类与中类级别上实际生产工艺与技术的重要性并不突出, 更多考虑所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一半特点, 及统计数据的潜在可用性。

(二) 分类结构方面的变化

ISIC Rev.4的分类无论从哪个层级来看都比过去的版本更加详尽。基于使用中新的需要, 在最高层级门类上增加了许多新的类别, 特别是服务活动方面, 而且对有些类别进行了拆分。与ISIC Rev.3.1相比, 各类别数量的变化由表1给出。

ISIC Rev.4中的细目变动很大, 由于篇幅所限在此难以一一列举, 但在门类层次上的大致比较已经可以发现ISIC Rev.4在ISIC Rev.3.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调整重组涉及整个结构框架, 这与ISIC Rev.3.1对ISIC Rev.3进行的不涉及门类层次的有限改动是十分不同的。由表2, 可以对比ISIC Rev.4与ISIC Rev.3.1整体结构的差异。

三、新版ISIC Rev.4中新增门类

新版ISIC Rev.4的新增门类包括门类E (供水;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和补救活动) 和门类J (信息和通信) 。新增门类E (供水;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和补救活动) 体现了对环保理念的重视, 新增门类J (信息和通信) 体现了信息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其在经济活动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一) 门类E (供水;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和补救活动)

门类E (供水;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和补救活动) 共包括4个大类, 分别为:36 (水的收集、处理和供给) , 37 (污水处理) , 38 (废物收集、处理与处置活动, 废物利用) 和39 (补救活动和其他废物管理服务) 。

ISIC Rev.4是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首次基于环保的概念将有关各行业污染物处理集中分类, ISIC Rev.4的门类E中, 将废物的收集、处理和处置按照有害废物与无害废物分类, 又将材料的回收与它们区分开来, 更具有可操作性, 与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处置方法保持一致。

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 世界各国都在尝试开发使用新的清洁能源。此次日本3.11地震所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故使放射性物质的安全问题重新得到充分重视。因此对放射性能源、核能的数据收集处理, 把它们进行国际比较是十分必要的。ISIC Rev.4将放射性原子能工业废料的处理、处置及储藏作为单独的小类列入38大类 (废物的收集、处理和处置活动;材料回收) ;工厂或工业用地的净化, 包括核工厂和场地的净化列入39大类 (补救活动和其他废物管理服务) 。

此外基于将“具有高度相关性的活动归为一类”这一划分类别基本原则, ISIC Rev.4将集水、水处理与供应也归入门类E (供水;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和补救活动) , 与污水处理归为同一门类下。

(二) 门类J (信息和通信)

门类J (信息和通信) 包括信息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发行, 为传送或发行这些产品、数据或信息提供的各种手段, 数据处理, 信息技术活动, 和其他信息服务活动。门类J (信息和通信) 共包括6个大类, 分别为:58 (出版活动) 、59 (电影、视频和电视节目生产、录音及音乐出版活动) 、60 (节目制作和广播活动) 、61 (电信) 、62 (计算机编程、咨询和相关活动) 及63 (信息服务活动) 。

门类J (信息和通信) 包含了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业, 但并不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制造业、信息和通信技术贸易, 它们分别归类于门类C (制造业) 和门类G (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和摩托车的修理) 。另外, 出版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 划入门类J (信息和通信) 。在ISIC Rev.3.1中信息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输分散于门类D (制造业) 、门类I (运输、储存和通信) 、门类K (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活动) 和门类O (其他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活动) , 而ISIC Rev.4采用全新的视角, 对这一产业链进行完整综合的考虑。新的分类虽然降低了与之前版本的可比性, 但是另一方面更能满足经济活动一致性的要求。

四、新版ISIC Rev.4对服务业门类的细化

ISIC Rev.4门类L (房地产活动) 、门类M (专业、科学和技术活动) 、门类N (行政和辅助活动) 、门类R (艺术、娱乐和文娱活动) 均是主要源自对ISIC Rev.3.1中相对应门类的拆分细化。

(一) 门类L (房地产活动)

由于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规模与重要性, 房地产成为独立门类———门类L, 本门类包括房地产的买卖、房地产的租赁、提供其他房地产服务、建筑结构设计以及此类结构的拥有权和出租活动、房地产物业管理者的活动。门类L (房地产活动) 共包括一个大类68 (房地产活动) , 其内容与ISIC Rev.3.1门类K (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活动) 中70 (房地产活动) 的内容基本吻合, 在此基础上解释更加详细。

(二) 门类M (专业、科学和技术活动)

ISIC Rev.4中, 门类M (专业、科学和技术活动) 共包括7个大类, 分别是69 (法律和会计活动) 、70 (总公司的活动;管理咨询活动) 、71 (建筑和工程活动;技术测试和分析) 、72 (科学研究与发展) 、73 (广告业和市场调研) 、74 (其他专业、科学和技术活动) 、75 (兽医活动) 。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大类70 (总公司的活动;管理咨询活动) , “总公司的活动”是ISIC Rev.4新提出的概念, 在ISIC Rev.3.1中并没有概念与之对应。总公司的活动包括同一公司或企业的其他单位的监督与管理, 承担企业战略或组织规划与决策的角色, 进行运营控制并对相关单位日常运营进行日常管理。这一分类的出现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跨地区公司不断出现现象的必然要求。另外, ISIC Rev.4将管理咨询活动提升到大类层次。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 互联网开始对管理咨询领域产生有力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管理咨询活动提供了大量机会, 网络咨询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人们对另外一种迄今我们尚未接触到的服务的需求———知识管理建议和服务, 可以说对这一分类的重视是与信息和通讯业发展互相联系、一脉相承的。

(三) 门类N (行政和辅助活动)

门类N (行政和辅助活动) , 包括支持一般业务活动并不关注专门知识转让的活动。门类N (行政和辅助活动) 中共包括6个大类, 分别为:77 (租赁活动) 、78 (就业活动) 、79 (旅行社、旅游经营商和其他的预订服务) 、80 (安全和调查活动) 、81 (对建筑及景观的服务活动) 、82 (办公行政、后勤和其他业务支持活动) 。

门类N (行政和辅助活动) 与门类M (专业、科学和技术活动) 中的大部分内容来源于ISIC Rev.3.1中门类K (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活动) , 是对商业活动按照是否需要专业科学技能的角度重新进行的划分, 这种新颖的划分角度很有借鉴意义。

(四) 门类R (艺术、娱乐和文娱活动)

门类R (艺术、娱乐和文娱活动) 共包括4个大类, 分别是:90 (创意、艺术与娱乐活动) 、91 (图书馆、档案馆, 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活动) 、92 (赌博及投注活动) 和93 (体育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 。

门类R (艺术、娱乐和文娱活动) 的大部分内容均与ISIC Rev.3门类O (其他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 相对应, 是对其中小类的提升。将艺术、娱乐和文娱活动单独成类也是因为ISIC Rev.3.1门类O (其他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 中大部分内容被划分进ISIC Rev.4中门类E (供水、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和补救活动) 、门类J (信息和通信) , 剩余部分中由于文娱活动相关性较高, 于是单独成类。

五、新版ISIC Rev.4中原有门类的变化

除了新增门类、服务业相关门类的拆分细化, 对于原有门类, ISIC Rev.4也进行了大类、中类与小类的扩充, 这些新增类别有些是将低一级的类别进行提升, 有的是对原有经济活动范围的拓展, 使分类更详尽。

(一) 门类C (制造业)

在门类C (制造业) 中11 (饮料的制造) 是由ISIC Rev.3.1中155 (饮料的制造) 提升而来, 21 (基本医药产品和医药制剂的制造) 是由ISIC Rev.3.1中2423 (药品、医药化学剂和植物药材的制造) 提升而来, 31 (家具的制造) 是由ISIC Rev.3.1中3610 (家具的制造) 提升而来。26 (电脑制造、电子和光学产品) 是新增大类, 包含了ISIC Rev.3.1中30 (办公室、会计和计算机械的制造) 、32 (无线电、电视和通讯设备和装置的制造) 及33 (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钟表的制造) 中的大部分内容;33 (机械和设备的修理和安装) 是新增大类, 包括专业修理和维护活动, 具体包含:331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的修理) 、332 (工业机械和设备的安装) 。

(二) 门类F (建筑业) 、门类I (食宿服务活动)

在ISIC Rev.3.1中建筑业只包含一个大类45 (建筑业) , 而在ISIC Rev.4中建筑业被划分为三个大类:41 (楼宇的建筑) 、42 (土木工程) 和43 (特殊建筑活动) , 将楼宇、土木工程及各种不同建筑设备的安装分开考虑。

同样的, 在ISIC Rev.3.1中门类H (旅馆和餐馆) 只包含一个大类55 (旅馆和餐馆) , 而在ISIC Rev.4中食宿服务活动被划分为两个大类:55 (住宿) 、56 (食品和饮料供应服务活动) , 并增加了更详细的说明。

(三) 门类K (金融和保险活动)

ISIC Rev.4门类K (金融和保险活动) 对应ISIC Rev.3.1门类J (金融媒介) , 新增了642 (控股公司活动) 与643 (信托, 基金和类似金融实体) 。642 (控股公司活动) 包括控股公司 (即根据对集团子公司资产持有比例享有控股权的单位) 的活动, 控股公司的主要活动是拥有该集团, 但并不参与其管理。643 (信托, 基金和类似金融实体) 包括代表股东或受益人建立证券总库或其他金融资产总库、但不负责管理的法定实体。具体的包括开放式投资基金, 封闭式投资基金, 根据委托书、遗嘱或代理协议代表受益人管理的信托基金、房地产账户或代理账户, 单位投资信托基金。

六、新版ISIC Rev.4对我国的启示

ISIC Rev.4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根据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对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进行的最新修订。通过研究ISIC Rev.4与之前版本的变化,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可从中得到启示、进行相应调整。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 ISIC Rev.4的变化主要集中于信息产业、服务业, 这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区迅猛发展的行业, 对这两个行业分类的改进是最迫切的, 也是势在必行的。以此为重点,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引入新的分类理念。新版ISIC Rev.4有许多新颖的分类理念,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可以借鉴, 这一点在信息产业尤为明显。ISIC Rev.4新增门类J (信息和通讯) 拓展了信息的概念, 采用了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来考虑的划分方法。出版活动、影视制作、节目制作到通信活动、数据处理等信息服务均包含在门类J (信息和通讯) 内, 从信息的产生到传播再到后续服务相互联系、一脉相承。另外, 在进行分类时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活动同质性, 也应注意各种活动的生产相关性、政策相关性。例如在ISIC Rev.4将水的收集、处理和供应划入门类E (供水;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和补救活动) 就是出于相关性考虑。

第二, 提高结构与解释说明的详细程度。ISIC Rev.4在分类结构方面更加详细具体。对于服务活动, 每一个分类层次的详细程度都有所提高, 而且还引进了新的高级分类。而其他活动, 如农业, 主要是低级别层次分类详细程度有所提升。由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是对世界各国提供的标准性分类参考与框架, 所以在详细程度上必然会受到限制, 相比而言, 我国在某些领域, 如制造业, 分类比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细致。但是, 对于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相对落后的行业, 如金融保险, 我国分类范围过于狭窄, 应向国际标准看齐。而对于解释说明, 显而易见ISIC Rev.4对各类别每个层次的解释说明都比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 详尽, 这是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待提高的方面, 详细规范的解释说明, 更便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使用者的实际操作。

第三, 提高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衔接。提高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衔接, 主要是出于国际可比性的考虑。分类的差异会导致数据统计、对比结果的差异, 有时甚至会发生无法相比的情况, 不利于我国研究经济活动, 对经济活动的理论指导也会出现偏差。所以, 在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情况的基础之上, 要尽量保持分类与国际标准的统一, 注意一致性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袁勤俭.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的演化[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4 (1) :26-29.

[2]方宽.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比较[J], 统计研究, 2002 (7) :27-31.

[3]邱东, 杨仲山.当代国民经济统计学主流[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5) :16-59.

[4]石小玉.世界经济统计研究新进展[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 (11) :29-49.

[5]向铁梅, 黄静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大类分类的比较分析[J], 对外经贸实务, 2008 (11) :33-36.

[6]李国秋, 吕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新版 (ISIC Rev.4) 的信息产业分类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10 (5) :118-12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http://www.stats.gov.cn/tjbz/, 2009-8-11.

[8]United Nations, 2008,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 (ISIC) , Rev.4, New York.

产业分类 篇5

(一)

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结构性的变化,而二战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必然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第一次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在增加,第二次产业服务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另一方面是第三次产业的内涵、总量及其知识化程度在迅速扩大,以至于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及其重要程度逐步超过第一、二次产业。在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一条龙”的情况下,产值、劳动力就业比例等在统计上就很难将各产业截然分开。而第三次产业中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在第二次产业中的作用份额的不断增大,又使三次产业划分无法反映当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很显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独特性使人们按照其性质对其进行独立的统计与分析,这样对原来的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影响,对原来的产业结构带来冲击,导致人们对产业结构理论与产业分类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此外,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第三次产业所包括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本来第一、二次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都归入第三次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差别极为悬殊,从日常生活服务业到复杂的科技部门,从简单的修锅补盆到最繁杂的为航天事业服务的数据库都包括在内,饭店、理发店、报社、科研机构、咨询部门、政府机关、军事单位和商贸公司等应有尽有,五花八门,这就很难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难以制订出共同的政策和管理方针。由此,也需要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

事实上,作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最初思想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他将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称为primary industry,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叫做secondary industry,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叫做tertiary industry。费希尔所用的这三个单词,primary有最初、初等的含义,secondary有中等的含义,tertiary有第三级的含义。所以,翻译也有“第X个产业”(简称第X产业,反映产业发展时序)与“第X次产业”(反映产业的演进层次)两种,只是历史的局限,当时只划分为三个先后层次。面对产业不断分化、发展、演进的实际,我们可将这种划分引伸为按产业的发展时序分类与按产业的生产力层次分类,前者可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航天产业、生物产业、海洋产业等,其中农业为第一产业、工业为第二产业、服务业为第三产业、信息产业为第四产业、航天或生物产业等为第五产业。后者可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知识产业等,它们依次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和第四次产业。显然在前一分类中第四产业是信息产业,它包括信息工业(属于第二次产业)、信息服务业(属第三次产业)和信息开发业(属于第四次产业),美国经济学家拉波特就是持这种观点。而后一种分类的第四次产业是知识产业,它由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构成,包括高科技产业中的智力知识密集型子产业,如信息开发业、航天产业、生物产业、海洋产业以及服务业中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等。显然知识产业作为第四次产业与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是不同层面的产业归属,二者是相交的关系。把信息产业等同于知识产业是错误的。

(二)

那么,第四次产业——知识产业究竟包括哪些产业或部门呢?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认识。美国学者马克卢普的观点是将知识产业作为与传统产业相对应的产业,是指“这样一些厂商或组织机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包括家庭和个人,他们生产知识,特别是信息产品与服务,无论这种生产的目的为何。”由此,他把知识产业分为5大类共30小类,如表1所示。

附图

我国学者对第四次产业的认识,首先是与第四产业相混淆,其次是对其所包括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王树林在出版的《21世纪的主导产业——第四产业》一书中明确提出要“把第四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并指出第四产业包括科学研究、教育、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民间公证和法律服务等九种行业。显然,这是把第四产业定义为精神产品的生产领域。魏建国等人在《统计与决策》撰文主张“从实物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分野中,将知识产业作为与实物产品生产下三次产业相并列的第四产业。”我国著名的知识学专家宋太庆则把在“第四次产业大革命浪潮”中涌现出来的知识产业概括为科学技术产业、信息情报业、文化教育产业、传播娱乐产业、智能智慧业、规划产业、咨询策划产业和思想设计产业等8大产业群体。如前所述,国内还有学者简单地把知识产业或第四次产业界定为高新技术产业或信息产业。

笔者认为,知识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应用,必然导致产业的深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形态演进。20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的产业形态极为丰富,出现了软件产业、信息咨询业、生物工程业和传播娱乐业等新的产业形式。这些新的产业形式过去仅仅依附于传统的产业形态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使它们作为崭新的产业形态而独立存在。为便于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形态的变化,分析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有必要把知识产业从前三次产业中(而非仅第三次产业)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态——第四次产业。因此笔者既不同意仅把知识产业视为信息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同意知识产业仅是从第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的观点,对知识产业是对应于实物产品生产部门的精神产品生产部门的认识也不敢苟同。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确是知识产业的主体、支柱,但毕竟只是组成部分之一,从对应的支撑技术和支柱产业层面上讲,知识产业要比它们的范围和内涵都要宽。虽然作为第四次产业的知识产业是在前三次产业基础上的演进,但并意味仅从第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它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都存在着渗透、融合,知识产业是前三次产业日益高级化的产物,既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也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它与前三次产业不同的是该产业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即知识技术密度)很高,即以知识创造财富,可以说,知识产业是相对于“非知识产业”而言的。据此,笔者认为,作为第四次产业的知识产业应包括下图所示范图:

附图

(三)

对知识产业或第四次产业进行计量、核算是产业统计的一项新领域,主要困难在于缺乏来自上述产业部门的实物产量、市场交易以及某些服务活动的市场价格的数据,此外中间产品的采购、就业人数、生产率的变化等信息也难以掌握。针对现行统计体系和可取得的数据的不完备性,一个可行的尝试就是将知识产业逐个从统计体系中挑选出来,然后逐个进行核算和平衡。马克卢普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并采用最终需求法来测度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过程的,最终需求法的公式为:

GD=C+G+I+(X-M)

式中,C代表消费,即消费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与消费量,G代表政府的需求量与消费量,I代表投资,即厂商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与消费量,X、M分别代表进口额、出口额。这种经验性统计核算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产业(部门)和环境考虑知识的分配及其构成,但缺点是数据要求严格且庞大,并且有扩大知识产业部门范围的倾向。

除了核算其产值外,还应对知

识产业劳动者、知识职业劳动收入进行估算,从而为知识产业经营规模与分配统计提供基础数据。对此,波拉特的信息产业测度体系具有借鉴意义,它是先把信息活动划分为市场信息活动与非市场信息活动,对那些向市场提供信息商品或服务并参与市场交换的厂商称为“一级信息部门”,将仅满足政府或非信息企业内部消费而提供信息生产与服务的部门称为“二级信息部门”,然后明确信息资本、信息劳动者和信息职业等范畴,最后依据这些范畴分别估算、一、二级信息部门的增加值。

我国著名统计学家贺铿以信息产品的性质为标志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间接信息部门,其中前两个部门采用分离法从全口径投入产出表中分离出信息业并求得总产出,间接信息部门则采用典型调查法取得基础数据后在假设单位内部信息劳动者劳动生产率与所在单位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同的前提下推算信息产业的产值。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核算知识产业的产值。

知识产业统计核算的另一种重要内容是计量知识产业的知识资源密集(集约)程度、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发展潜力以及知识资本的存量与流量。知识密集量类似于劳动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是某种知识资源的消耗与产出之比,因而可视为科技活动的经济标准或科技进步的标志。测度知识密集量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研究与开发性投入的费用与该部门的总产出或增加值之比,反映一般知识密集量;三是用产业部门内部知识劳动收入与非知识劳动收入之比,反映各产业部门使用知道资源的集约程度。根据这些指标,可以把各产业部门划分为三类知识资源密集型部门:知识资源高度密集型部门,如电子、航天等;知识资源中度密集型部门,如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知识资源低度密集型部门,如冶金、食品等传统产业部门。

知识资源丰度是反映知识资源丰富(裕)程度的指标,测度方法也有三种,一是反映知道资源生产力的指标,通常是用人均知识资源生产量来测度的,公式为:

R[,1]=(P[,1]+P[,2]+P[,3]+P[,4])/M

式中,P[,1]、P[,2]、P[,3]、P[,4]分别表示数据库数量、专利和商标数量、书报刊量、视听产品生产量,M为人口数。

二是反映基本知识资源储备潜力的指标,通常是用人均拥有的基本知识资源量来测度的,公式为:

R2=(Q[,1]+Q[,2]+Q[,3]+Q[,4]+Q[,5])/M

式中,Q[,1]、Q[,2]、Q[,3]、Q[,4]、Q[,5]分别表示计算机、文化设施、新闻设施、娱乐设施、邮电信设施的拥有量。

三是反映知识资源处理潜力的指标,公式为:

R3=(T[,1]+T[,2]+T[,3]+T[,4]+T[,5])/M

式中T[,1]、T[,2]、T[,3]、T[,4]、T[,5]分别表示识字人数、各级教育在样生数、科研人员数、政府部门人数和咨询机构人数。显然是用上述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知识资源处理潜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有价值的是知识资本,它将企业信誉、商标、员工文化水平与技能、顾客满意、组织文化、机制及经营关系等许多传统管理理论所忽视,但却日益成为企业重要资源或者说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重要组成的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并与企业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经营资产。那么,如何衡量知道资本的价值呢?世界著名的金融服务机构、瑞典的斯勘的亚公司在90年代初推出的一项传统会计系统不统计、但有价值的资产核算公式IC=MV-BV具有代表性,式中,MV为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BV为帐面价值。显然,知识资本是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差。斯勘的亚认为,一个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要比其帐面价值高3-8倍,这个差值就是隐藏的价值,由于它属于非金融资本,会计学上把它列为债务类。因而,有必要将这种隐蔽资本浮出水面。为此,斯勘的亚公司于1995年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知识资本年报,它着眼于顾客、流程、更新、开发、人力、财力等因素,对知识资本进行分析与评价,还有人在此基本上提出了用增长和创新指标、效率指标、稳定性指标等三个动态指标来评定知识资本的价值。

知识的存量和流量是知识价值量的另一种表现形态,也是OECD关于知识经济测度框架的一个重要方面。测度知识的存量比较困难,但可以用科学技术指标来估算,如对不同国家或企业的R&D年投入的积累可借助析旧率的假设进行成本分摊,然后再根据R&D存量指标估算R&D投资的回报率,或根据特定领域研究与开发人员年增量估算R&D人员的存量后再按照人员流动和职业变动情况进行折算。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建议将教育费用投入也列入知识的存量。教育虽然只是知识的传播和积累,但教育是需要成本的,当人们投资于教育时,他们事实上牺牲了其它投资机会而换取了所掌握的知识,这类知识显然是可以直接形成生产力的。把R&D与教育费用投入之和作为知识存量的计算公式为:

附图

式中RD[,k]、ED[,k]分别表示当年起倒数第k年R&D费用与教育费用投入量在考虑通胀后的贴现值,m、n分别表示R&D、教育所形成的知识的“老化年限”,R[,1](即1/m)、R[,2](即1/n)分别表示R&D、教育形成知识的“老化率”。

知识的流量是指某一段时间内进入经济系统的知识存量的比例,通常用物化形式的知识扩期和非物化形式的知识扩散来衡量。前者表现在机械、设备和部件的生产中使用新技术的过程,对于已经体现了技术或研究与开发的部分可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来测度,即利用技术流量矩阵作为指标来研究体现半成品和资本货物中的研究与开发在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当然也可以通过对具体技术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扩散与普及来分析物化知识的流量,如对不同国家的个人电脑、光盘设备、互联网站或人网户数等占家庭(或人口)的比例来分析信息技术的扩散与流动水平。对于尚未被物化的知识流量则可通过引文分析来测度,即借助于引文索引计算出知识在不同领域和学科之间的流动。这种非物化形式的知识流动通常是以技术专长、专利、许可证和诀窍方式传播或扩散的。

产业分类 篇6

自马歇尔(A.Marshall)的新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历经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学派等流派,获得了蓬勃发展,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许多方面仍在广为应用,特别是市场结构的分类方法,一直沿用着传统的分类方法,市场结构的分类方法主要有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和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法,其中尤以贝恩的分类法应用最多。

然而,在前期对我国报业产业组织[1]、文化产业组织[2]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在被应用到区域性或地方性产业中时,应用原有的行业集中度度量方法直接计算产业的集中度,忽视了区域性产业的地域市场分割事实,计算出来的产业集中度偏离了合理界定的产业集中度,这种情况进而导致了基于产业集中度之上的市场结构分类的错误,从而出现明显的误判。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贝恩在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行业集中度与市场结构分类法时所选择的产业样本都是美国制造业的样本,他排除了区域性产业[3],他的市场结构分类法是应用在全国性产业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贝恩的市场集中度度量方法与市场结构分类法主要适用于全国性产业,当其被运用在区域性产业时,就会发生明显的误判,从而导致市场结构类型的误判。

根据前期的研究,区域性产业是指市场的需求导致对某些产品或服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并限制了这类产品或服务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或由于产品的生产特点或服务的形成特点决定了其不能或不易于储存、运输、流通,使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4]。或定义为:由于产品(服务)特性、产业规模经济特性及产品市场特征等原因而导致的产品或服务难以在不同区域间自由流通从而出现的市场势力地域化特征的产业。如报业、酒店服务业、超市零售业、房地产业等。具有区域性特征的产业是一种常见的产业,尤其在服务性行业中多见。产业组织理论中现行的市场结构分类法本身的缺陷影响和限制了我们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因此,应从区域性产业的实际出发,构建符合区域性产业实际情况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体系。

二、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应用在区域性产业中的缺陷原因分析

根据前期对区域性产业的研究[5,6],得出了以下结论:按照企业间竞争影响力的判别标准,可将产业划分为区域性产业与全国性产业,区域性产业与全国性产业竞争状态的度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直接应用传统的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来度量区域性产业不能反映区域性产业内的实际竞争状态,计算出来的集中度与合理界定的集中度相差甚远。这样,又影响到对市场结构的正确判断。

在现行的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中,大部分学者都应用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对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评判。贝恩依据产业内前四位、八位的绝对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类,如下表:

资料来源:[美]J·S贝恩:《产业组织》,丸善1981版,第141~148页。

由于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是基于全国性产业之上的,因此,直接将它应用于区域性产业存在先天不足。

(一)忽视了区域性产业内区域分割竞争的事实

在区域性产业中,由于产品的生产特点或服务的形成特点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其产品或服务不能或不易于储存、运输、流通。一般而言,产品都是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某一区域的产品不能将竞争力延伸到其他区域,从而在产业内形成区域分割竞争的状态。如在房地产业中,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由于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附着在土地上的房产必须与土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房地产的位置是固定的。房地产的生产特点使房地产不能运输、流通,只能在当地市场上出售,从而使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如上海房地产市场、北京房地产市场、深圳房地产市场等区域房地产市场之间没有竞争影响力,只在本区域市场内存在竞争影响力。

同样,市场的需求导致对某些产品或服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限制了这类产品或服务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从而形成区域竞争市场。以报业为例,报纸是不易库存的“易朽品”,报纸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谁赢得了时间,该报就赢得了主动、赢得了读者和市场。受报纸时效性、关注程度的影响,消费者偏好于购买当地的报纸,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注程度高于其他区域的相关情况,因此报业市场主要呈现区域性的特征,一般而言,各大城市的报业企业基本上占据着该城市的大部分市场,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大报在各城市虽有销售,但只占极小比例,其对当地市场的报业竞争影响有限。可见,市场需求的偏好倾向也导致了区域性产业形成区域分割竞争。

区域性产业的地域特征使区域性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呈现条块分割竞争的局面,在每个分割区域内,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影响力,而在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影响力。传统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应用在区域性产业时,将没有竞争影响力的各个区域当作存在竞争影响力的单一大市场,忽视了这种事实,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

(二)传统的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的缺陷

已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了传统产业集中度指标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如陈阿兴曾指出,传统的产业集中度应用在零售业时,存在着两大误区,应按区域和业态进行计量[7]。认为,零售业也属于区域性产业,更应从所有区域性产业的共同特性来揭示该类产业在产业集中度指标应用上的缺陷:传统的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直接应用于区域性产业时,由于将区域性产业视同为全国性产业,因而公式中分子分母的选取与全国性产业一致,但由于区域性产业是条块分割的区域性竞争市场,处于各个不同区域间的同类企业,其相互间的竞争影响力不存在或极其微小,将全国的整个产业前几位企业的相关数据当作分子,即是将各个不存在竞争影响力的企业的相关数据当作分子(当前几位企业分布在各个区域时),或是将存在竞争影响力的某个区域的前几位企业当作分子(当前几位企业都在某一个区域时),而分母仍然是产业内全国所有企业的相关数据。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度量方法与区域性产业的竞争状态完全不相符,必然产生错误的集中度度量数据。

以零售业为例,分别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直接应用产业集中度指标,将零售业当作全国性产业计算时,2000年,零售业CR4值仅为0.80%,至2005年,CR4值有所提高,但仍仅为2.87%[8],计算结果与零售业的实际竞争现状存在较大出入。将传统的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进行修正后[6],按区域计算部分城市的市场集中度,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其CR4值均在12%以上,而上海甚至达到了36%以上,计算结果反映了零售业的竞争现状。

(三)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体系的缺陷

贝恩在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市场结构分类法时所选择的产业样本都是美国制造业的样本,他删除了与理论标准有着这样或那样不相符的产业,其中,他删去了区域性产业,按照不含区域性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建立起来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不能反映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的实际状况,如果再将其直接应用于区域性产业,其结果必然是错误的。

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是将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结构建立了一套对应关系,在计算市场集中度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结构分类表评判产业的市场结构。而按照传统的产业集中度度量方法,在计算市场集中度时,将区域性产业视同全国性产业,各个没有相互竞争作用的区域被当作存在相互竞争作用的全国市场,因而,其计算出来的市场集中度偏离了合理界定的集中度,它不能反映区域性产业的真实竞争状态。基于此错误的集中度结论,再将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应用于区域性产业时就必然会出现明显的误判。

三、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方法的构建

在全国性产业中,各个区域之间的同类企业存在着直接的竞争作用,而在区域性产业中,则在全国范围内划分成条块分割的区域竞争市场,各区域之间的同类企业不存在直接的竞争作用。为寻找区域性产业与全国性产业的一致性,我们对区域性与全国性产业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以发掘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方法的建立基础。

(一)区域性产业中各个分隔区域内与全国性产业内竞争内涵一致性分析

受区域性产业所独特的区域特征的影响,区域性产业在全国范围分隔成许多相互间不存在竞争作用的独立区域。但在各个区域内部,产业内的企业就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而超过其所在区域,其竞争影响力就无法延伸到别的区域中去。因此,首先可以将“区域市场”与“全国市场”的概念延伸为“区域/局部”与“整体”的概念,再进一步将这些概念形成类比,如:一个城市与全省也是“局部”与“整体”的相对关系,一个省与全国,也是“局部”与“整体”的相对关系,一个国家与国际(全世界)也是“局部”与“整体”的相对关系。再以房地产业为例,房地产的第一个自然属性就是其位置的固定性,它是一种不动产,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不能移动,房地产的不动产性质,即位置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其次,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使得它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关系密切。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气候、文化传统、消费习惯、民风民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打上了当地文化的烙印。因此,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在建筑式样、设计指标、价格水平、功能特征等方面,将出现很大的差异,体现出区域性特点。这样,全国房地产业就由许多个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区域市场组成,如上海、深圳、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而在这些城市内,房地产企业之间则为销售住宅或商铺等不动产而展开激烈竞争。

就全国性产业而言,由于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同国家的市场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特别在关税壁垒盛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的市场分界更是分明。即使排除储存、运输等方面的因素,不同国家的厂家将产品运往其他国家销售时,也不可能与当地的厂商处于同一竞争起点。这样,不同国家的差异越大、关税壁垒越高,就越容易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市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国家范围市场。不同国家的厂商之间难以直接产生竞争作用,而国家内部的厂商之间则直接存在竞争作用。以民航运输业为例,中国国内民航运输业尚无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进入。在国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之间存在着竞争作用,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等外国航空公司则只能在本国形成自己的国内市场,与中国的航空公司不存在直接的竞争作用。因此,不难看出,在这里,各个国家就是“区域”,全球就是“整体”。

由以上分析可知,全国性产业与区域性产业的各个区域市场的竞争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在一个范围内存在着竞争作用,超过了这个范围,竞争作用被弱化甚至变得全无。

(二)竞争程度度量方法的相似性分析

由于区域性产业各个区域市场与全国性产业市场的竞争作用内涵是相同的,因此,将产业集中度度量指标应用于区域性产业的各个区域市场。应用产业集中度公式时,以各个区域内的前几位企业的相关数据为分子,各个区域的全部企业的相关数据为分母,将区域性产业的各个区域分开进行度量,以反映区域性产业的实际竞争状态。可见,应用市场集中度评判区域性产业的市场结构时,区域性产业与全国性产业的判别方法都是集中度指标,只是各自应用的区域范围有别。

(三)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方法的构建

区域性产业的各个区域的市场结构与全国性产业的市场结构的划分存在着相同的基础,但全盘使用传统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度量区域性产业仍然存在偏差。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与全国性产业相比,区域性产业的规模经济不够显著,市场容量较小,产业内各个区域能够容纳的最小有效规模的企业数量较少。而且,区域性产业内的竞争是区域分割竞争,并不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竞争大市场。因而,应对存在竞争影响力的各区域分开进行市场结构的分类,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将区域性产业只划为一个市场结构,应将不存在竞争影响力的区域分开进行分类,这样才能反映各区域的实际竞争情况。当在各区域分别分类时,各区域前几位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高,区域内市场比较集中,应用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评判时,可能前两位企业就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甚至某个区域内只存在一家企业(如行政审批特许经营或专利技术),若再以前四位或前八位企业市场份额计算市场集中度,可能达90%以上,甚至有些区域一家企业就已经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这难以细化描述区域内的竞争状态。可见,若直接采用传统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应用于区域性产业的各区域中,各区域的市场结构分类结果可能是一样的,但其集中率却明显存在差异,这不利于对各区域的竞争状况进行细分。因此,取前四位或前八位企业计算集中度,过于粗糙,应改变市场结构分类的集中度度量企业数。

如以报业为例,各个区域的报业企业数量不多,从广告市场集中度来看,各个区域前四位报业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大部分在75%以上,前八位报业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几乎都近于100%。若直接采用传统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以CR8值判别市场结构类型,所有的区域都属于寡占Ⅰ型,而实际上,各区域的竞争状况是不相同的。可见,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在应用于区域性产业时,计算前四位或前八位市场集中度指标不太适当,应按照区域性产业的实际状况,使两者相适应。

根据研究[6]发现,在报业产业中,各区域的集中度很高,而零售业、饭店业各区域的集中度不高。为此,在对报业、零售业、饭店业集中程度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产业区域竞争程度的归类特点,按照区域性产业的区域市场集中度,参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对其应用在区域性产业中出现的偏差进行了修正,从而构建出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标准,见表3。

(四)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方法的实证分析

为验证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方法,选择典型的区域性产业,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报业来说,由于报纸的广告市场的需求主要集中于报纸所在地周边地区,报纸的发行及服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限制了报纸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选取了太原、沈阳、武汉、成都、南京、广州、上海、北京几个城市进行分析,这几个城市分别代表了华中、华南、华东、东北、西南等地区,且报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全国性大报在这些地区的广告份额很小,它们在区域内的广告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区域内的竞争影响较小,根据2005年广告市场份额前2名的排名,计算区域集中度CR2如下:

数据来源:根据慧聪国际资讯资料计算

按照表中集中度与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的对应关系,可知在这些城市中,CR2值最低的是北京,为41.90,最高的是成都,为74.56,CR2值55~70的城市有南京和广州,CR2值45~55的有太原、沈阳、武汉、上海。根据表3的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划分,成都为极端寡占型,南京和广州为高度集中寡占型,太原、沈阳、武汉、上海为低低集中寡占型,北京为低集中竞争型。可见,这种分类比较确切地反映了报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摘要:传统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体系应用于区域性产业时会出现明显的误判,在建立区域性产业集中度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只有进一步构建区域性产业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并进行实证分析,才能完善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方法体系及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光华.我国报业产业组织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6).

[2]向洪光.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湖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4).

[3]斯蒂芬.马丁.史东辉译.高级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7.

[4]罗建华,张琦.区域性产业特征分析及其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8).

[5]张琦.区域性产业判别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5).

[6]谭海彦.区域性市场结构的评判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5).

[7]陈阿兴,陈捷.我国零售产业集中度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4(6).

产业分类 篇7

产业链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但是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分工。马歇尔将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 强调企业间的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可以称为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而明确提出产业链概念的是我国学者傅国华。现实中产业链原理应用越来越广, 学者对产业链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 但是与此很不协调的是产业链理论还远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目前国外对产业链的研究甚少, 大多涉及的是价值链、供应链等领域。从Emerald和ProQuest数据库检索来看, 国外学者侧重于从企业的角度, 研究企业的纵向整合或者企业跨组织资源组合问题。国外学者经常用“供应链”、“企业网络”这些术语, 几乎没有出现“产业链”这个词, 也没有将产业链作为一种单独的经济组织形式来加以理论化, 而是将它严格地分解到企业和产业这两个层次中 (邵昶, 李健, 2007) 。国外研究立足于企业, 侧重于价值链、物流链、功能链、信息链的角度进行经济学分析, 偏向微观与中观的结合。但迄今为止, 国外没有将产业链视为独立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研究重心局限于产业链的具体表现形式 (程宏伟, 冯茜颖, 张永海, 2008) 。另外, 根据王云霞, 李国平 (2006) , 刘贵富 (2006) 通过EBSCO的检索结果来看, 产业链研究目前在国外属于空白。

近年来, 关于产业链的国内研究越来越多, 但是众多学者多是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对产业链相关的部分理论进行了论述, 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理论体系。

1 产业链相关概念研究现状

1.1 产业链的定义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多从不同角度, 根据自己的研究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出发, 对产业链进行了定义, 见仁见智的观点有很大差异。

1.1.1 将产业链局限于同一产业内部

在定义产业链的时候, 很多学者将产业链局限于同一产业内, 认为产业链是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中, 由不同分工的企业形成经济技术联系, 将经济活动、经济过程以及生产阶段或经济业务按照次序链接起来的链式结构 (周新生, 2006;王云霞、李国平, 2006;陈晓涛, 2007) 。

根据经济学中标准的定义, 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是有密切替代关系或竞争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而产业链既涉及不同分工形成上下游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又伴随着知识、技术等的传递, 因此并非仅指某种最终产品所在的产业, 产业链应该是跨产业的一个概念, 单独一个产业无所谓产业链。

1.1.2 与供应链雷同

洪勇, 苏敬勤 (2007) 认为产业链是围绕特定产品或服务所开展的一系列产业活动 ( 生产或服务活动) 的链接。此外, 曹芳, 王凯 (2004) , 郁义鸿 (2005) 以及蔡宇 (2006) 等在界定产业链概念中提及链内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认为产业链活动涉及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 但将产业链内活动集中于产品生产以及服务的提供, 而别的活动以及别的部门都是为这些产业活动进行服务的, 处于次级地位, 并且在定义产业链过程中习惯性地将产业链界定为以企业 (或行业) 为单位纵向的关联集合。

2001年我国发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 (GB/T18354-2001) 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 涉及将产品更新换代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供应链中涉及的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 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 以资金流、物流和商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我们认为产业链不仅重视产品或服务等实体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还将链内的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若产业链仅关心链内产品或服务的投入产出关系, 则与供应链无异。产业链包含了供应链, 产业链将产品与服务等的投入产出关系与知识、技术等的交流反馈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本质上产业链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 通过知识的分工和知识共享创造递增报酬, 为顾客创造价值, 产品的生产联系和由此产生的物质流动只是产业链的外在表现形式 (刘明宇, 翁瑾, 2007) 。而供应链理论是站在企业物资供应、物品流通的角度, 从经济、均衡、连续的视野研究如何实现企业之间的物资供应, 以保障其物流通畅、生产有序和经济高效 (蔡宇, 2006) 。此外, 产业链内不仅包括产业基于技术经济联系的纵向供需关系, 还包括了横向的产业配套关系 (刘, 聂锐, 2007) 。

1.1.3 与价值链雷同

产业链是建立在波特价值链基础上的、由不同产业的企业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 并具有独特的价值增值功能。很多学者将产业链等同于价值链, 邹昭烯 (2006) 认为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时, 要把企业放到产业价值系统中一起考虑, 而产业价值系统一般被简称为产业链。张铁男, 罗晓梅 (2005) 认为产业链是以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 是各产业在产品生产、流通等过程中形成的由各不同的职能部门构成的一个功能链式结构模式, 并且具有分工、价值增值以及循环性等特点。

价值链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学者米切尔·波特 (Porter, 1985) 在《竞争优势》中提出的, 他将价值链描述为“一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及维护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的集合。”随后, 价值链概念有所发展, 突破企业界限, 发展成为相关企业之间通过分工协作实现价值增值的链条。产业链的一个显著功能就是价值增值, 但两者有明显区别: (1) 研究范畴不同。价值链关注的是产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流程, 产业链同时还关注价值创造中各组成部门的相互关系与结构, 即包括了供应链的基本内容 (蔡宇, 2006) 。 (2) 研究侧重点不同。从本质上来说, 价值链是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总和, 而产业链是这种活动的载体, 但是产业链内进行的又不仅仅是价值创造活动, 还有知识传递、信息交流反馈等。 (3) 评价标准不同。价值链是以货币形态来表明产业发展规模和企业之间协作及竞争关系, 而产业链则是以区域范围、企业数量、生产规模、产品多少等来反映产业发展和协作竞争关系 (刘尔思, 2006) 。

1.1.4

与产业集群、战略联盟雷同刘贵富, 赵英才 (2006) 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相关企业, 以产品为纽带, 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 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姚平, 梁静国, 陈培友 (2007) 认为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 由于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或竞争潜力) 的企业, 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产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 其实质是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用于描述具有内在联系的企业集群结构。刘尔思 (2006) 在认为产业链是在产业集群内形成的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集群以及相关的关系, 也将其局限于产业集群内。集群的生命力在于产业链, 即产业之间的实质性关联, 只有基于产业链的空间集聚, 才能形成产业集群。但产业集群不等于产业链, 一个产业集群不可能仅仅承载一条产业链, 一条产业链不一定聚集在一个产业集群中 (蔡宇, 2006) 。

产业链与战略联盟虽然都是在利益共享基础上形成的优势互补的分工协作关系, 但是它们的形成“动机”不同。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竞争的产物, 它是指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与其他企业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而产业链立足于更好地配置资源, 整合链内相关产业 (企业) 优势及资源, 战略联盟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某一企业的战略目标, 而与其他企业组成联盟, 产业链则囊括了产品和服务生产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 重视链内知识、技术、信息、产品、服务等的交流反馈。

除上述学者的观点外, 还有许多学者在文献里提及产业链概念, 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根据上述分析, 本文认为产业链既是产业或企业分工合作的产物, 是基于最终产品生产需要和最终用户需求而向上下游或旁侧延伸的企业集合, 是由不同产业领域企业组成的包括原材料或零部件生产与供应、产成品生产和营销及服务、全过程物流和信息流及知识 (含技术) 流等在内的所有活动的链式集合, 产业链包含了价值链、供应链、知识链等。

1.2 产业链研究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 产业链的分类有很多种, 众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论述了产业链的分类。例如, 根据产业链内部企业之间供给与需求依赖强度可将产业链分为资源导向型产业链, 产品导向型产业链, 需求导向型产业链, 市场导向型产业链4种类型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 2004) 。根据企业之间的主要关系和契约形式可将产业链模式划分为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式、准市场式、混合式4种类型 (吴金明、邵昶, 2006) 。按照产业链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技术推动型、资源带动型、需求拉动型、综合联动型4类;按照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地位, 产业链又可分为王国式产业链、共和式产业链以及联邦式产业链;按照产业链的形成机制, 可将产业链分为自组织形成的产业链 (市场交易式) 和他组织形成的产业链两类 (刘富贵、赵英才, 2006) 。郁义鸿 (2005) 将产业链抽象为由两个相关产业之间或相邻市场之间的关系, 将这类关系分为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和并行产业之间的横向关系两类, 并按照纵向关系的两产业中上游产业产品是纯中间投入品, 纯最终消费品以及既可以作为中间投入品又可以作为最终消费品3种情况将纵向关系分为Ⅰ、Ⅱ、Ⅲ三类。此外将横向关系中下游厂商为生产者且两种中间产品是严格互补的情况归为第Ⅳ类 (若下游厂商为销售者, 则视为是Ⅰ+Ⅳ型) 。

此外, 还有学者从产业链的层次范围角度、产业链的生态属性、产业链伸展的范围和内容、产业链涉及的内容、产业链上其它节点产业 (或业务) 之关系等角度对产业链类型进行划分 (刘贵富、赵英才, 2006;周新生, 2006) 。

1.3 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及形成机制研究

1.3.1 产业链中的要素研究

产业链内部既包括实体存在的企业、产品, 也包括企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等, 其共同构成了产业链要素。

(1) 对产业链内节点的研究张铁男、罗晓梅 (2005) 认为产业链内存在一个或几个与其他环节关联度较大并能形成产业链核心竞争能力的主导环节, 主张用灰色聚类法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互选为参考数列, 以产业产值为基础, 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随后确定产业链发展中的战略环节。刘贵富, 赵英才 (2006) 认为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创建的, 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具有信息交换中心、物流集散调度中心以及资金周转中心等作用, 并论述了核心企业应具备的影响力、研发、商誉等条件以及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的合作模式以及核心企业对产业链的管理与控制。

刘刚 (2005) , 韩菁、贾建锋、陈希 (2006) 则将产业链中的企业节点看成是知识的节点, 分析了链中不同企业的作用、知识特性、知识转移, 建立了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模式, 运用Nonaka的SECI模型分析了产业链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过程。

与上述不同的是, 刘、路正南 (2007) 从节点企业的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将本身已是产业链上的一个节点但生产能力很弱的企业, 以及有潜力转变为节点企业从而填补产业链上缺失环节的企业称为隐形节点, 将两者分别定义为弱质型隐性节点和潜在型隐性节点。利用隐性节点理论来判断产业链的完备性和低水平重复问题, 有利于挖掘潜在型隐性节点,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这一概念的引入, 使产业链研究更为全面和严谨, 也为现实中构建和完善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 对产业链内关系的研究刘富贵, 赵英才 (2006) 将产业链中上下游节点企业间的关系分为结构关系和行为关系, 结构关系包括纵向一体化、纵向约束和企业联盟, 行为关系则是通过契约形式进行约束。分析了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形成过程和评价方法, 论述了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和节点企业融入产业链的多种方式。

李丹, 郑志安 (2005) 认为主导产品是产业链价值和能力的外在表现, 是产业链各环节的连接器, 选择好产业链主导产品能够提升企业、产业链乃至区域的竞争力。从市场因素、经济效益、进入壁垒、关联效应、政策因素、社会生态效益以及比较优势角度选取了21个指标, 运用德尔非法确定权重, 建立模糊隶属函数, 以河南省奶牛产业链鲜奶产品为评价对象, 其他乳制品为对比对象, 得出的结果与现实贴近度为0.85。

1.3.2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

吴金明、邵昶 (2006) 认为产业链是由“点”与“点”之间的供需链, “点”与“线”之间的企业链, “线”与“线”之间的空间链以及“链”与“链”之间的价值链4个维度有机组合而成的链条。它起源于社会分工, 并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深化, 继而在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进行对接, 然后从微观维、中观维、宏观维以及对接机制维对产业链形成4维调控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式、准市场式以及混合式四大产业链模式, 整体论述了“4+4+4”模型及其应用并将产业链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抽象优化, 但是没有对产业链形成依据进行具体分析。吴金明、黄进良、李民灯 (2007) 则认为产业链内部是“3+3+3+3”的形成机制:产业“龙头”、产业“七寸”和产业“配套”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与此对应, 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三类企业及其在产业链培育中的“需求拉动”、“创新驱动”和“双向传导”三类机制。产业链中存在的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 由此, 形成了“3+3+3+3”的机制。

刘明宇, 翁瑾 (2007) 认为产业链是分工逐步深化的结果。随着迂回生产链条的延长, 生产分工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 生产协作由企业内部的权威协调发展到企业间的社会分工协作, 最后形成了产业链。

1.4 产业链的功能及应用研究

龚勤林 (2004) 认为产业链经济活动必然落脚于一定的经济空间, 同时, 经济活动的优势区位指向决定了产业链一般都要跨越某一特定地区的界限, 配置到不同的经济区域。因此, 可以将产业链作为既能推进地区合作又能协调地区利益, 发挥地区优势的载体, 各个地区以市场为基础探寻自身优势产业链环, 实现产业链的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链在地区间的延伸是治理市场壁垒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

孙庆峰 (2004) 运用产业链理论, 阐述了汽车产业链的构建思路。王兴元, 杨华 (2004) 运用产业链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形式、性质、类型等进行了具体分析, 并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产业、企业的作用。刘贵富 (2006) 认为从企业和产品视角看, 论产业链有整合效应、集聚效应、竞合效应、协同效应、品牌效应五大效应;从产业视角考察有增值效应、学习效应、创新效应;从区域视角考察, 有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李敏、李涛 (2007) 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视角分析中国制造企业的价值增值路线, 认为中国应利用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和设计创意3条路径, 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提高盈利能力和水平, 并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洪勇、苏敬勤 (2007) 将对产业发展效益和升级态势有重要影响的只有其中若干关键环节定义为核心产业链, 结合核心技术链, 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产业与技术发展的特殊模式, 即“产业发展拉动技术进步”模式, 即先从发达国家引进相关技术, 建立相应产业, 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学习消化, 基于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拉动进行创新, 推动新产业的发展, 并结合华松公司案例进行基于核心产业链构建核心技术链的具体分析。

此外, 王凯、赵绪福、韩纪琴、王桂霞、李德杰、赵建军、廖忠群、杜惠平、卢明华、吴元新等学者运用产业链理论对现实中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

1.5 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及发展趋势研究

孙理军等 (2006) 认为传统行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实际上是通过产业组织的持续变化和价值创新保持产业增长, 是一个动态过程, 经历了基于产业集聚的产品系列化阶段、集群化企业间的分工和产业集成化阶段、基于全球生产交易的产业模块化阶段、基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技术的产业网络化4个阶段。

陈晓涛 (2007) 认为从产业链角度看产业生态化过程也是产业链延伸的过程, 文章推导了产业生态化下的生产函数, 结合产业链技术融合过程探讨了产业链技术融合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认为产业生态化通过产业链延伸提高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服务价值, 将废料沿产业链进行循环利用, 减少了生产耗费, 达到剩余物质最小化, 最终达到了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杨蕙馨等 (2007) 认为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分工, 分工制度安排的优化与产业链稳定性有密切关系。文中把分工制度安排分为3类:企业分工、准一体化契约分工和市场分工。产业链中主要包括纵向一体化、纵向契约关系和纵向分离3种纵向关系。不同的纵向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分工制度安排, 实质上就是进行分工制度安排的优化以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对3种关系及其之间的转化进行了具体分析后, 运用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了产业链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 最后论述了产业链分工制度安排的整合, 并将前文中假设放宽, 讨论了交易成本变化以及市场结构变化时的分工制度安排。

程宏伟等 (2008) 认为资源、资本与知识之间的互动构成产业链演化的内因, 外部环境的变化构成了产业链演化的外因。以企业为主体,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整合, 是根据产业链内生逻辑, 企业间相互合作, 在资本与知识的驱动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包括内圈由点到线的纵向整合, 中圈由线到面的横向整合以及外圈由面到网的侧向整合。

1.6 产业链绩效评价研究

郁义鸿 (2005) 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 运用供给需求的均衡, 对其划分的4种类型在帕累托最优下的社会福利和产业链效率基准进行了考察, 但该考察属于静态, 且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 依据的帕累托最优等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产业链表现出来的是产品与服务等的“链接”和“衍生”, 以知识、技术、信息等的交流反馈为内在元素, 核心是实现“供应”过程中的“价值”创造和增值, 是组织生产, 实现价值增值的有效形式。本文虽然对产业链进行了界定, 但对产业链的形成机制以及绩效评价等只进行了相关研究成果的阐述, 并未进行深入研究。

摘要:在分工逐步深化、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 产业链作为组织生产的特殊形式, 越来越受到理论界重视, 并逐渐成为产业经济理论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产业链定义、类型、形成机制等层面对产业链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述评, 以咨学界参考。

产业分类 篇8

资本结构理论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并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了延伸发展。Modigliani (1958) 发表了“MM”理论, 该理论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考察来分析在不同条件的影响下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的资产价值的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在“MM”定理的基础上取消或减少了一些限制条件, 并加入公司及个人的财务条件以进行对最有资本结构的考察。通过更具体且更实际的研究, “MM”理论得到了多角度的理论创新及深化。

本文对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讨论把产业影响作为一个决定性因素包含了进去 (Jordan等人于1998;Hall等人于2000) 并尝试对中国上市的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及行业特征进行实证研究, 试图找出行业特征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公司的行业分类依据

对公司进行分类是研究不同公司资产结构的前提, 而按照行业分类进行研究是本文的立足点。本文采用目前国内较为科学的行业分类标准, 也是划分行业的官方标准——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本文所选公司进行行业分类。但是由于中国上市的中小企业数量有限, 因此并未进行细分, 只是对其进行门类、大类划分。根据不同类别的中小上市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行业特征, 本文考察了行业差异因素来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

三、资本结构的表征指标

Mike Sibley认为, 以市场价值来计算负债比率更具有真实性。然而在中国, 流通股所占总股数的比例较小, 其市场价值不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因此本文选取中小上市公司总股数的帐面值来代替市场价值从而计算上市公司的总负债比率。在本文中, 资本结构的表征指标为: (总负债/总资产) ×100, 总负债与总资产都以帐面值来计算。实证检验中的财务数据来源为公司样本的年报。

四、资本结构行业间差异的假设检验

组间均值相等检验采用的是单因素、两个个体的方差分析法 (ANOVA) , 其基本思想是, 如果不同组有相同的均值, 那么不同组样本均值的差异与每个组内观测值对均值的差异应当是相同的。输出结果给出了F统计量的值及其对应的自由度与概率值。

若用SSB和SSW分别表示组间平方和与组内平方和, 则:

其中, xij, i=1, 2, …, Nj;j=1, 2, K表示落在第j组的观测值, Nj表示第j组的观测值个数, K表示分组数。xj, j=1, …, K表示落在第j组观测值的平均值, 表示整个样本的总平均值, 则F统计量定义是:

其中SSB和SSW定义如上, K表示分组数, T表示样本容量。

表1显示了不同行业间负债比率, 据此我们可看出, 不同行业之间资本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

为研究行业因素与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 本文以行业门类为虚拟变量, 通过多元线性模型来考察行业因素对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 其中考察对象为样本公司2007—2009年的负债率:

其中, D为公司负债比率, γi为行业虚拟变量, 当公司∈行业i时, γi=1, 否则γi=0。

五、结论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考虑了行业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进而对中国不同行业间中小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及对中小上市企业负债率的线性回归检验,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中国中小型上市企业存在最优资本结构, 并且其资本结构受行业因素影响;

2. 中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差异显著, 且这种差异在不同行业行业间普遍存在。

参考文献

[1]姜付秀, 刘志彪, 李焰.不同行业内公司之间资本结构差异研究[J], 金融研究, 2008年第5期P172-185.

产业分类 篇9

在吉林市经营、制造电子产品的场所很多, 包括:吉林市物华电子、电脑商场, 吉林市科贸商城, 各大型家电超市 (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广汇电器、海尔电器等等) , 吉林市华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永大公司, 扬声器公司等等, 其生产、经营、销售的电子产品, 在其服务期限到期后, 大多数电子产品就会变成电子垃圾, 或者产品的部分元器件流入经营场所继续服役, 因而涉及如何有效处理该产品的问题。还有, 通过维修店和回收者到达拆卸者手中的电子废弃物, 采用不规范且原始落后的方法进行拆解分类, 有价值部分进行简单翻修后再次流入市场销售, 大部分作为垃圾随意丢弃。电子废弃物不规范且原始落后的处理方式, 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与污染环境严重, 而且也对二级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各类产品回收利用标准的建立, 电子废弃物经过科学分类处理后, 才能在环保部门的确认下, 对没有使用价值的部分进行合理拆卸回收处理。因此, 我们对电子废弃物的科学分类、合理拆解处理提出建议如下:

一、分类处理方式

1. 按利用情况分类:

即按可利用 (旧的电子产品, 但可利用) 、废弃不能利用和制造成品时产生的边角余料等进行分类。可利用的旧电子产品, 可以经过整修翻新处理后继续使用, 或部分元器件可以反复使用, 就没有必要随着电子产品按废弃物处理了, 同时节约资源;废弃不能利用和制造成品时产生的边角余料等器件, 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再进行合理的拆解处理。

2. 按电子产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即按大、小型家用电器, 信息技术和远程通讯设备, 电子、电器工具, 电子玩具, 休闲运动设备, 各种医疗电子设备等进行分类, 这样的好处是:同类产品构成、组装程序情况基本相同, 那么在拆解处理时, 也可按照组装的情况进行快速有序的拆分。

3. 按电子产品组成元器件进行分类:

即按电路板、显示器、分立元件、数据线以及电源 (电池) 等进行分类, 由于每种元器件所含金属等物质的情况都不禁相同, 自然冶金或提炼的方法也各有差异, 因此有必要把相类似需要拆解、提炼的电子废弃物放在一起, 这样节省设计方案, 省时、省力、高效。

4. 按原材料成分分类:

即按金属、陶瓷、塑料、橡胶、半导体、复合材料以及各种化学物质等进行分类, 虽然电子产品的原材料组成非常复杂, 但我们可以根据其构成成分, 将其进行宏观归类, 这样可以按照不同材料的回收方式进行拆解处理。

二、拆解:按上述分类方式再进行合理拆解, 以达到对电子废弃物有效回收处理的目的

可以根据吉林市现有资源的情况, 合理回收电子废弃物后, 一般采用普遍的物理、化学方法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拆解过程, 物理拆解方法在许多地方都能进行, 非常普遍, 但对于吉林市这个化工工业非常发达, 规模优势非常明显, 全国有名的化工城来说, 利用化学方法处理电子废弃物的拆解问题, 无疑更加具有优势, 因此, 可以利用我们的优势吸引更多、更广泛的电子废弃物回收部门和临近外省的回收部门与我们合作, 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废弃物有效处理绿色产业链, 这在当代电子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建立这样一个“新兴”产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发展空间。

具体的电子废弃物物理、化学拆解操作方法如何?我们简单介绍如下:

物理拆解方法包括采用手工分解、切割分段、加热分离和机械力粉碎等手段进行拆解的方法。手工分解法, 就是通过人工就可以将其分解成电子产品组成元器件的形式, 再利用其他进行处理;切割分段法, 大型的电器设备可以通过切割分段法将其原材料成分进行分类的方法处理;加热分离法, 部分产品是塑料、陶瓷和其它金属通过热容镶嵌在一起的, 可以通过该方法进行处理;机械力粉碎法就是将不可人工分解的废旧电缆、数据线、部分元器件和集成元件等通过机械粉碎, 分离出部分有机物粉尘, 然后进入水浸分离, 得到较粗颗粒的金属粉, 然后将金属粉熔炼并块、电解分离各种金属。

化学拆解方法主要是利用冶金法、电解法、化学试剂反应法等方法。冶金法, 按照成熟的金属提炼方法进行处理;电解法, 利用电解方式回收金属;化学试剂反应法就是将线路板、触点等电子废弃物与盐酸、硝酸、硫酸或它们的混合物、氰化物溶液等进行反应, 使各种有价值金属进入溶液, 通过还原或电解方式回收金属, 不溶物则作为固体废弃物, 采用掩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

在很多电子废弃物拆解过程中, 并不是简单单独运用上述某一种方法, 而是在拆解过程中灵活应对, 视具体情况而定, 有时二者密不可分, 综合利用效果最佳。

如上述建议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吉林市在现有企业基础上就会开辟出一批“新兴”产业, 既解决了一些企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问题, 同时也会解决部分就业压力、资源浪费等摆在政府、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烈强:废旧电子电器设备的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3:90~92

[2]夏志东:废弃电子电器设备回收利用现状及技术分析 [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8:60~61

[3]董锁成: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问题及其对策[J].资源科学, 2005, 1:39~45

上一篇:可视化叙事论文下一篇:特色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