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

2024-10-06

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共12篇)

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在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同时,逐渐恶化的气候导致的世界各国频频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现象却成了现阶段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1]。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确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经济,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却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引发的人口迁移现象,以及气候移民所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难民潮、地区冲突等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不得不在气候变化问题日趋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重视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在中国,由于气候变化而引发的气候移民现象也十分的普遍。因此,中国也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近些年,随着各国、各地区恶劣天气的不断出现,由天气因素所引起的移民潮—气候移民”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新关注点。气候移民,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以及周围环境所现有的生存条件由于不断受到恶劣气候缓慢或突然的不利影响,迫使人们不得不被迫或主动、暂时或永久离开其原有家园进而迁移到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人或人群。总体看来,现阶段气候变化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

1.自觉型气候移民和被迫型气候移民。自觉型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突然或缓慢的变化,对人们的生存要求或生产生活造成了相对不利的影响,人们在相关气候政策影响的作用下,自觉暂时或永久离开自己家园的群体。被迫型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突然或缓慢变化给所在城市的居民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造成人们难以在原居住地更好地维持生计和生活,从而迫使人们不得不被迫地暂时或永久地离开自己的家园,以抵御或减轻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2.长久型气候移民和短暂型气候移民。长久型气候移民一般情况下是由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引发的长久性环境改变,人类选择的以个人形式或群体形式进行的永久性迁移。短暂型气候移民通常是指由极端突变性气候灾害风险引发的环境暂时性变化,人类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而暂时的离开家园。

3.国内气候移民和国际气候移民。国内气候移民通常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相关因素引起的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从而出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和城市之间进行迁移的人或人群。国际气候移民一般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生存环境改变,造成国与国之间进行迁移的人或人群[2]。

总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气候移民,这种“移民”都是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化造成的,但根本原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国际红十字会表示,环境灾害已经超过战争,成为迫使人们背井离乡的主要原因。据伦敦慈善团体基督徒互援会估计,目前全世界有1.63 亿人被迫离开家乡。从现在到2050 年为止,将再有2.5 亿人为了逃离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洪水、旱灾、饥饿、飓风而离乡背井,有5 000 万人的家园将被天灾吞没,另外还有5 000 万人会因为严重的侵犯人权和区域冲突而前往他国避难[3]。气候变化最主要、最明显的表现是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周围环境和人类社会因此而变得危机重重,严重影响和阻碍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冰川不断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造成许多沿海国家和岛屿遭受淹没和风暴潮。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产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现已导致了约2 600 万气候移民,在未来四十年,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将使全球10%的人口,约5 亿到6 亿人,面临沦为“气候难民”的风险,其中将有约2 亿的气候移民被迫背井离乡。据一些科学家预测最早在2030 年,北冰洋将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冰川融化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南极,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化殆尽,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约70 m[2]。显而易见,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势必会导致和引发世界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社会经济损失。

其次,气候变暖也使许多地区降水变少,温度升高,疾病肆虐。干旱导致一些国家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各类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最近几年,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不断频繁发生的极端突变性气候灾害所影响和改变着。如厄尔尼诺现象、洪涝灾害、风暴灾害和沙尘暴灾害等。

气候移民作为一个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或许并不为大家所熟知和了解,但这种现象却早在很久以前就一直存在。分析气候变化导致移民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以后我们更好地避免和解决气候移民所带来的后续一系列问题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首先,气候移民对迁出地区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迁出地区环境恶化严重,引发的移民潮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背井离乡。同时,随着原有居住地人口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大量前往它处,本地人口逐渐减少,政府和相关部门可能会因此降低对环境治理的力度。

其次,气候移民对迁入地区的影响。气候移民导致迁入地区的人口密度增大,就业机会降低。同时也给迁入地区的环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时间久了,可能会使迁入地区的气候产生变化,引发一系列的气候灾害。随即,再一次进入气候移民的恶性循环当中。

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各类显性或隐性危害并不只是单单影响某一个城市或某一个国家。因此,全世界都有治理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易受影响的地区和国家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加快努力,实施更广泛的应对气候移民的措施。

对中国来说,互利共赢的原则是必须并将长期坚持的,同时积极参加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有关气候变化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促进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与各国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的务实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进一步学习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大力推进国内相关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科学研究工作,与各国携手积极应对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气候变化现象。

在国际上,应改进现有国际性法律条款关于“难民”权利的相关规定,制定应对国际气候移民法。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地区间协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协力促进气候移民难题的有效解决。建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移民问题的的治理机构和管理机构。

总之,气候移民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要想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与气候移民问题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需要世界各国在努力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协同合作,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起有效的适当调节应对机制,形成在实现共同发展中协同努力并加以解决。在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移民问题对全球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方面,世界各国唯有秉持积极的态度,坚定的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破解影响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诸多难题。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是由于气候巨变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气候移民。为此,为了减小气候变化所引发的大量气候移民对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国际社会应始终秉持积极的态度、坚定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移民,影响,对策

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 篇2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来自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我的说课紧紧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部分、说教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是对我们人类应对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的概括和总结。本节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的“全球变化”为示例,提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以及解决途径。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对本册思想教育的提高。所以说本节在整章中,甚至可以说在整册教材中起到了总结和提高的意义。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托教材,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气候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划分和近代气候变化的特点,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适宜对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搜集、整理信息,形成把获取的信息运用于学习过程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地理事物中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相应变化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观念,和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根据高中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我将全球气候变暖可能

造成的影响作为教学重点,而把不同时间气候不同尺度的变化及变暖的原因作为教学难点。

在重点和难点确立的基础上,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二部分、说教法:

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图示教学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第三部分、说学法:

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单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规定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合作、探究等方式构成。“学生为主题”的原则,本节课以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

为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本节课我要从新课导入,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和布置作业四方面来安排教学活动,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导入新课:

首先我将播放一段《新闻》的视频片段;展示全球十大旅游景点面临消失,抓住学生心理,带着疑问,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以此导入新课。

2、其次,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找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3、再次,同学们分组讨论: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对古代人类的影响和现代人类的影响,对现代人类的影响主要从农业和工业方便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可以从利弊两方面展开辩论。

论气候变化对水文资源影响 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文资源 影响 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b)-0056-02

随着工业的发展、能源的利用,温室气体的增加,造成全球气温的增长。有资料显示,工业的发展带来全球气温的升高,在20世纪平均升温0.6 ℃,到21世纪末,已经升温到1.1 ℃。气候的变化直接改变了水文循环的状况,使全球水资源产生新的调配,影响到区域降水、径流、土壤湿度发生变化,产生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气候变化会对人类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环境问题,当前,人们在气候变化对水文资源影响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1 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水文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气候环境的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对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反过来,它也会对气候形成影响。气候变化了,水文循环也会有所改变。气候变化确定了水文循环的环境背景,如日照、降水、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这些因素多重影响、综合作用,对水文循环形成复杂、深层次的影响。在区域环境中,区域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其中的水文循环。降水是气候环境变化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气候因子可以通过土壤里的水分同空气中的能量、水分实行交换,光照、风力、气温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间接地影响到水文循环。

2 气候变化对水文资源径流的影响

水资源径流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和降水环境的影响,气候影响也很大。随着气候变化,各地的水资源的正常径流量也会发生变化。

2.1 对径流分布区域的影响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比较显著,各地区水资源径流量也有很大差异。通常,径流量产生最大增减幅度是在当年气温明显升高,降水持续减少的时期,个别情况下,增多时的径流量是减少时期的4倍;每年的汛期,即6、7、8、9这4个月是径流量涨幅最大的时期。相对气候湿润的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不是很大,而干旱或半干旱区域,气候因素成为决定径流量的关键因素。故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区域分配产生影响。

2.2 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

随着气候的变化,我国南北方的年径流量会发生变化。通常,南方径流量的增减与北方径流量的增减是交替进行的,近年来,整体趋势偏于减少。其中,辽河流域径流量增幅最大,黄河流域降水量偏少,径流量逐步减少;我国西北地区地形较高,河流的水源大部分是来自冰川消融的补给,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冰川融化进度加快,夏季流域内径流量增幅加剧,而在枯水期,河流干竭也快,所以,气候变化增加了水文水资源的敏感度。

2.3 对径流量系数的影响

受各地不同的气候环境影响,气候条件的变化使水文水资源径流量的系数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某地的径流量系数升高,则该区域的气候湿润指数上升,该地区的水文状况更趋湿润;相反,径流量系数减少时,该区域的干旱状态会持续,水文状况也会变干。

3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为因素也使其产生相应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二氧化碳以及污染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全球的气候开始变暖,对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同时,对区域的水文水资源系统也造成了沉重影响。(1)影响水文水资源的质量。气候变暖,空气温度会随着增高,河水对污染物的分解力度降低了,水文水质量也降低了;旱涝灾害的发生率也大幅提高,农业生产会受到影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不利因素。(2)全球气候的变化使大气环流发生改变,对区域内的降水造成了影响。对于经济增长迅速的区域,工农业生产都有极高的水资源需求;同时,气候变暖使地区的降水量极不平衡,水资源蒸发现象普遍增加,降水量减少更使水资源缺乏了供给,不仅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因素,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制约和阻碍作用。对于降水量比较少的区域,不利的情况会更趋严重。因此,气候变化对用水供给的影响超过了降水的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环境保护,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3)影响区域敏感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我国主要流域的径流量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区域敏感性也受到影响。在湿润地区,河流径流量对气候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影响当地区域的干湿程度;而在干旱区域,敏感性略差些。

4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化危害的认识逐步提高,更加关注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一方面,气候变化首先影响到我国的降水分布和总量。我国西部降水总量逐步增加,西北增多西南减少。东部地区降水量变化很大,部分区域出现明显增多或下降的趋势。而在降水频率上,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增加,其他地区相对减少。降水量的增加并不能说明可利用的水资源也增加,这是因为,由于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大部分的降水随着植物蒸腾和蒸发掉了,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人类可以利用的河流径流受到影响,其渗透量减少了。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造成我国冰川退化、冰雪覆盖量大幅减少,导致我国境内以冰川为供给的河流径流开始减少。随着我国降水量的强度和频率受到影响,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发生水灾的强度和频率也增加了,同时引发更多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蒸发量增大,径流量持续减少,导致河流污染状况严重,污染物分解速度也加快,严重影响了我国水资源的总体质量。

5 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文水资源的工作方向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工作发展应有个清醒的认识。首先应正确判断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实际状况。从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水灾害现象可以说明,我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也说明我国水资源在气候变化面前适应能力较差,当出现洪涝灾害、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等现象时不能自我调节、缓释;因此,水文水资源工作应接收到这一信息,认识到其适应较差、脆弱性强的事实。找准改变这一事实的努力方向是第二个工作。通过加快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水资源管理机制、有效利用当代经济发展和科技力量的因素,增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1)从拓宽对当前水文水资源的认识着手,监查水文水资源在气候变化下的具体变化,有数据依据、有科学分析地开展各项具体工作,通过加大深入研究水文水资源的力度和深度,形成科学理论和研究技术的突破,造就更加成熟的科学评价和有效预测管理机制。(2)在规划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可能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如:极端气候的影响,破坏性防治的治理,加强區域内水库、蓄洪区等水利工程的防洪管理,提高供水能力。(3)建立完善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加强环境的可持续管理,使用法律手段提升管理水平,维护工作质量。(4)加大科研力量和设备经费的投入,全面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杜绝浪费现象,改善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工作的窘迫局面。

6 结语

全球气候的变化对我国的水文水资源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导致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布,水资源的总量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关注气候变化,为环境保护、生态稳定做出一份努力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积极探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推演水文水资源发展的自然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刘彩虹.浅析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2(27):155.

[2]蔡静,梁良.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J].科技资讯,2013(28):109.

[3]金颖,韩正茂,王凤.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学,2014(5):156.

气候变化对工业卫生的影响 篇4

本文主要讨论工业卫生专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人们只有接受相关培训, 摆正自己的位置, 才能确定消除风险的措施, 解决工人安全与健康的问题, 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的职业风险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员工安全健康, 该如何应对, 又需借助什么信息和工具才能保护工人, 以及如何应对当前的影响和已预见到的影响?这是我们首先要解答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 气候变化可在3个方面影响工人:一是放大已知安全健康风险, 比如极端天气、野火和传染性疾病;二是产生新风险或未被意识到的风险, 比如扩大疾病的传染媒介范围和加剧杀虫剂滥用;三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比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回收物品、碳固存和发展替代性材料。

部分工人群体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尤其是户外工人、应急响应人员、商业渔民、医护人员、消防员、农民、交通运输人员、仓库或工厂等高温室内作业人员。同时, 暴露于相关风险中的职位种类和人员数量也可能会出现增长。气候变化对工人的影响非同寻常, 因为就一般性风险 (非气候变化独有的风险) 而言, 部分工人会暴露其中, 而普通公众则可选择规避。人们已预测到暴露于风险中的工人总数还会继续增长。

气候变化对工人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包括哮喘、呼吸道过敏、气道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中暑、心理问题与高温相关的疾病或死亡、神经系统疾病、介水传染病、与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诸如莱姆病、溪谷热等虫媒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

气候变化会提升环境温度, 加剧空气污染程度, 增加极端天气频率, 并扩大疾病的传染媒介范围, 直接影响工人。而间接影响则主要在产业转型、绿色行业兴起、杀虫剂滥用、经济活动变化导致劳动力变化、建成环境变化等过程中出现。

更高的温度、更长或更频繁的高温期使工人的热应激反应更强烈, 从而导致中暑和中暑衰竭等疾病。暴露于高温环境还可使人的警惕性减弱, 增加受伤或失足风险。

美国每年发生成千上万起与高温相关的疾病事故。过去的10年间, 300余名工人因作业时暴露于高温环境而失去生命。高温还可导致其他致命性伤病, 比如由跌落或心肌梗塞等导致的伤病。人们已预测到气候会持续变暖, 极端天气频率也会更高。暴露于高温环境已经成为显著的工人安全问题, 就算是平均温度微小的变化也会引起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的大量增长。

空气污染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户外工人暴露于空气污染物的时间会更长, 进而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反应等慢性健康影响。具体来讲, 温度升高后, 地表臭氧和野火烟雾会增多, 这些烟雾含有微小颗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 会严重降低当地或下风向地区的空气质量。

极端天气事件和诸如洪水、滑坡、暴风雨、干旱和野火等自然灾害事件也越来越频繁、程度也愈加严重, 这就要求要有更强大的应急力量, 从而使参与救援和清理工作的人员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中。比如, 气候变化让许多森林更易受到野火的侵噬。1983年以来, 美国国家消防中心 (NIFC) 平均每年记录7.2万起野火事故。虽然数据并没显示出事故数量明显的增长趋势, 但是着火面积却不断扩大。数据显示, 着火面积最大的10个年份中, 有9个出现在2000年以后。这与记录在案的温度最高的年份时段正好吻合。这里存在一种协同效应, 即气候变化影响火灾, 火灾反过来又影响气候变化。

各地区的火灾多发季节不同, 美国的火灾多发季在4 月中旬至10月。在过去的25 年间, 火险季节的时间平均延长了78 天。这意味着消防员的暴露时间会更长, 恢复时间更短。野火数量的增长将需要更多的消防员, 包括消防志愿者。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 (FEMA) 的数据显示, 2000 年至2013 年间有将近300 名野外消防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死亡, 他们面临的风险有烧伤、与高温相关的疾病、吸入烟雾、滑倒绊倒或跌落导致的损伤。另外, 由于消防员作业强度和作业时长的增加导致他们可能患上横纹肌溶解症 (人体核心区温度增长导致肌肉细胞分解, 分解出的脂肪流入血液) 。

极端天气也可损坏电力线路、道路等设施或建筑。工人可能会被派往陌生环境中作业, 增加出现跌打损伤的风险。总之, 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会增加工人职业伤亡、疾病和心理压力的风险。

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还会影响载体、病原体、宿主和过敏原的栖息环境。通过水和食物传播的病原体的增殖也会影响户外工人、应急人员和医护人员。气候变暖, 植物的花期提前或花期延长使得花粉增多, 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过敏反应, 同时导致更多的有毒植物增长或繁殖。

温度变化还会影响媒介昆虫, 增加其数量, 延长传播季节, 扩展其时间和空间分布。户外工人受到昆虫传播疾病 (如西尼罗病毒) 和蜱传播疾病 (如莱姆病) 的风险就会增加。前期研究发现, 户外工人患莱姆病的几率是室内工人的5 倍。传播媒介的种类也会增加, 之前美国不曾存在的疾病也会相继出现。溪谷热也逐渐被人们视作职业危害, 考古学家便是可能暴露的人群之一。

应对方式

自社会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以来, 诸如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回收等绿色行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人们也期待传统行业也能改变其活动形式, 节省能源。这些变化为工业卫生家应用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 比如关于跌倒、滑倒、跌落、肌肉骨骼性损伤、化学暴露等方面的知识。人们也要注意识别因为作业惯例改变以及作业涉及的化学物或材料改变而出现的新风险。

工业卫生家要时刻注意了解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新出现的问题或风险, 这有利于人们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应对变化。他们可利用应对普通危害 (极端温度、杀虫剂滥用等问题) 的措施或工具去应对因气候变化而被放大的一些危害。通过这一途径, 工业卫生家可完成许多工作。

另外, 工业卫生家一旦确定风险, 就要告知相关研究人员、监管人员和个人防护装备生产商, 让其了解具体岗位员工所需的安全健康防护。工业卫生家也可向公司管理人员、安全从业人员普及相关知识, 教他们去应对。总之, 工业卫生专家具备相关知识与技能, 可帮助具体公司制定企业层面的安全健康计划。

编译自美国工业卫生协会期刊The Synergist 2015 年第11 期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篇5

周曙东 周文魁 朱红根 王传星 王艳

摘要: 阐述气候变化的特点, 分析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了农业生产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干旱及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选择包括选育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指数;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加强土地合理利用;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制订减灾应急预案;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关键词: 气候变化;敏感性;脆弱性

一、引言

气候变化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 到目前为止, 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 有待在2010年墨西哥城的第16 次缔约方会议上继续协商, 但气候变化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 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敏感性、脆弱性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二、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 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1.气候变化的特点(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

中国近100 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 达到015~ 018度, 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 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1]。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度, 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这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

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 导致水循环加剧, 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 虽然降水量很大, 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 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 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 今后在中国南方也可能出现季节性干旱,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3)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趋强

极端气候现象指一些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 极端气候现象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察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10% , 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 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方面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 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 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 大气水分循环加剧, 气候变化幅度加大, 不稳定因素增多, 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会增加[2]。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 海水入侵

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导致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 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 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 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入侵内河、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 一些地势较低沿海城市及村落可能面临淹没的危险。海水入侵还会使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 土壤盐渍化, 灌溉机井报废, 农田减产。

三、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 11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是指某个系统受到与气候有关的刺激因素影响的程度。所谓刺激因素是指气候变化因素, 包括平均气候状况、气候变率和极端事件的频率与强度[5] , 这些影响可能是直接的影响, 也可能是间接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农作物种植制度及农业生产的布局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将使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尤其是中纬度和高原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开始的日期提早、终止的日期延后, 潜在的生长季延长;还将使多熟种植的北界向北推移[3]。麦、稻两熟区、双季稻种植区和一年三熟制的水稻产区,在水分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种植北界均可向北推移。如果年平均气温上升2度, 大部分两熟制地区将会被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 三熟制的北界将北移500km 之多, 三熟制面积可能扩大115倍, 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 一熟制地区的南界将北移250~ 500km, 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 [4]。这些敏感区域将会面临种植制度、产业结构和作物品种的重大改变。

(1)农作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一些作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很敏感, 每一种作物都有适合生长的温度区间,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平均温度上升会导致生育期缩短与早熟, 有效分蘖减少, 穗重下降、产量降低。以水稻为例,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 8天, 在温度为24~ 27度的南部地区,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缩短14~ 15天;在温度低于24度的北部和高原部地区, 生育期缩短4~10天。在当前的品种条件下, 生育期缩短使有效分蘖减少, 导致总干重和穗重下降、产量降低, 双季稻早稻平均减产约为16% ~ 17% 左右, 晚稻平均减产约为14% ~ 15%。对冬小麦来说,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目前品种的冬小麦生育日数平均缩短17天左右, 减产幅度大约为10% ~ 12%。对玉米来说,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缩短7天左右,产量平均下降5% ~ 6%。[4]根据谢云(1999)论文中提出的喜温作物的温度影响函数[ 12] , 笔者绘制出喜温作物对温度的敏感性折线图, 从图1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敏感临界点, 第1个敏感临界点a 为6度, 当温度低于6度时, 喜温作物停止生长, 温度在6~ 21度之间时, 作物生长开始生长发育但生长速度缓慢;第2个敏感临界点b为21度, 温度在21~ 28度之间时, 作物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第3个敏感临界点c为28度, 28~ 32度之间温度最适合喜温作物的生长;第4个敏感临界点d为32度, 当温度超过32度时, 随着温度的上升, 作物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第5个敏感临界点e为44度, 当温度超过44度时, 喜温作物停止生长。

(2)农作物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农作物对降水存在类似倒U 型曲线的敏感性关系。当降水严重不足时, 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会出现干旱症状, 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当降水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内, 加上温度及光照的配合, 作物得以茁壮成长;当出现连续大雨、降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时, 又会对作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开花期出现阴雨会影响作物授粉, 造成落花落果;长期阴雨还会诱发病害;降水量过多会造成农田渍害, 严重时作物会被淹死。

农作物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对水分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也就是说敏感临界点和敏感性曲线的峰度都会发生变动。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 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显著的时期, 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以冬小麦为例, 拔节到抽穗阶段为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 在拔节)抽穗阶段, 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 耗水量急剧增加, 其中挑旗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的时期, 这段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日耗水为4213立方米/公顷,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26%, 而在抽穗)成熟阶段, 日耗水量激增, 达到4518立方米/公顷, 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8%以上。

(3)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气候变暖会使农业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 气温升高后, 某些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 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昆虫的生长发育有一个适宜温区, 即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在温带地区适宜温区一般为8~ 40度。温带地区的许多昆虫对温度的第1个敏感临界点为-10度, 如果冬季温度低于-10度以下, 昆虫长期处于冷昏迷状态, 会引起死亡。第2个敏感临界点为8度, 8 ~ 15度是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 昆虫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下的一定温度范围内(B 的抗性;耐盐碱的农作物新品种, 即使在海平面升高, 沿海滩涂盐碱加重时也不影响对滩涂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其次是改善农作物的生理特性: 包括选育高光合效能和低呼吸消耗的品种, 即使在生育期缩短的情况下也能取得高产优质;对光周期不敏感品种, 即使在种植界限北移时也不因日照条件的变化而影响产量。

2.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始建于50年代;大部分工程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沟、塘、坡地兴建起来的, 工程起点低, 很多工程已基本接近其使用寿命。干渠、支渠的衬砌比重小, 而斗、毛、农渠的渗透系数很大, 涵管、渡槽、闸等建筑物破损失修也十分严重, 造成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很低, 暴雨期间蓄水集雨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灌溉体系, 提高抗旱排涝的能力, 尤其是要加强渠系固化防渗、浅层地下水开发和配套工程建设, 优化灌渠的输水功能,减少输水渠道漏水、渗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

气候变暖和干旱将使水分成为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灌溉系统和灌溉技术, 推行畦灌、喷灌、滴灌和管道灌, 加强用水管理, 实行科学灌溉;改进抗旱措施, 开发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农业化学抗旱技术, 如利用保水剂作种子包衣和幼苗根部涂层、在播种和移栽后对土壤喷洒土壤结构改良剂、用抗旱剂和抑制蒸发剂喷湿植物和水面以减少蒸腾和蒸发、开发活性促根剂促根抗旱;推广地膜或秸秆覆盖技术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来抑制蒸发。

4.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总的趋势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灾害强度更大。因此必须加强气候灾害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完善气象综合监测体系, 建设农村气象监测网, 加强暴雨、台风、强对流、干旱、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应急服务系统建设, 把气象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 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农业生产气象保障系统。加强对低温严寒、强对流天气、暴雪、干旱、洪涝等农业灾害性天气中长期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 特别对突发的洪灾、季节性干旱及台风,以便农业生产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灾减灾, 以最大限度减少极端气象事件对农业的影响。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动地适应气候变化, 而人类可以采取一系列适应性行动, 有计划地适应气候变化, 这比自然生态系统自动适应气候变化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是指通过调整来适应气候变化, 从而减轻潜在损失、利用机遇的潜在能力水平的对策, 有助于增强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减少不利影响。

1.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复种指数

气候变暖总的来说将有利于多熟制的发展, 带来熟制的改变、作物品种结构的改变。复种面积将扩大, 复种指数将提高。相关地区需要根据水资源和当地小气候的具体情况,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品种结构。在我国种植熟制南北界变化的敏感区域, 可以提高复种指数, 如增加麦)稻两熟、麦)棉两熟、油菜)稻两熟、麦(油菜))稻)稻三熟、麦)玉米)稻三熟等多熟制的面积。在华中和华东稻区北部选用生育期较长、产量潜力较高的中、晚熟品种替代生育期较短、产量潜力较低的早、中熟品种。

在一熟制改两熟制或两熟制改三两熟制的地区, 在调整农作物的品种结构时, 不仅要考虑温度条件, 还需要综合考虑到降雨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环境下的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格局的基础上, 改进农作物的品种布局。

2.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

防洪工程对于抵御洪涝灾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防洪工程标准偏低,为应对未来潜在的洪涝灾害, 需要完善江河湖海防洪工程体系, 将防洪标准提高到50~ 100年一遇的标准。应当开展大中型病险水库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以保障水库下游地区安全。

3.加强土地合理利用

科学合理使用土地是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必要条件, 保护湿地和森林, 在气候变化的脆弱区域实施退耕还湿、退耕还林、退林还草,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而维护良好的小气候条件、生态环境。

4.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塑料大棚、温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严寒、干旱、暴雨、病虫害灾害, 研究与推广农业的高产、稳产措施, 开发利用雨水集蓄技术和浅层地下水技术, 增强农业抗旱能力。

5.制订减灾应急预案

各地应根据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规律, 制定防旱抗涝、抵御寒潮、台风、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减灾应急预案, 确定农业生产避灾减灾的种植模式, 以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6.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气候变化对牛羊疾病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疾病;影响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6-0024-01

随着人们对家畜养殖认识的不断加深,外界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逐渐被养殖户所重视。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外界气候对家畜的生长、繁殖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气候变化剧烈或气候不适宜,就会直接影响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在某种程度上,病原体与致病微生物的生长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所以,重视外界气候变化对于牛羊疾病的影响,可以尽量降低损失,帮助养殖户厘清疾病发病与气候关系,对养殖户更加科学地进行牛羊养殖有十分重要作用[1]。

1 外界气候变化对牛羊疾病的直接影响

中国北方,四季温差大,夏季气温最高可以接近40 ℃,而冬季最低可以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因极端气候条件而导致的牛羊患病的概率是极大的。比如在紫外线极其强烈的夏季,散养的牛羊在阳光下直射,易患日射病或呼吸道疾病。而暴雨、高湿度的条件下,牛羊则会患热射病,若是有雷电等大的恶劣天气,应激反应也会诱发弱小牛羊患病。牛羊大部分都是室外散养,在大风、大雨的气候条件下,年老体弱的很容易伤风感冒,甚至引起肠胃炎、支气管炎等等病症。在进行牛羊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外界气候条件对于牛羊健康的影响,这是减少牛羊发病的重要手段,希望广大养殖户加以重视[2]。

2 外界气候变化对于牛羊疾病的间接影响

饲料对于牛羊健康来说也是有极其重要的。而我们在这里说的间接影响,就是由气候条件影响饲料品质,最终牛羊身体健康状况。比如,在雨水充沛的地方,雨水的冲刷很容易使大地流失钙质,这样就直接导致青草钙质的缺乏。用这样的草料来饲喂牛羊,易导致牛羊缺钙。不仅如此,雨水的增加还会导致青草中镁元素的流失,长期缺乏镁元素会直接导致牛羊患青草抽搐症。而相对干旱的季节,青草中磷的含量下降,牛羊缺乏磷的一個原因就是由于青草中磷元素的减少而导致的。在冬季,尤其是在长期的积雪作用下,青草中的铜元素含量会急剧下降,铜元素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运动神经的正常功能,同时也会影响血液中红细胞的合成,造成贫血。铜元素长期缺乏,会导致牛羊的繁殖能力下降,外部皮毛褪色等。此外,天气对牛羊健康最为直接的影响途径就是影响饲料的品质,多雨潮湿的环境下,微生物大量繁殖,这就给细菌在饲料上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环境。霉变的干草极易引发牛羊真菌性流产、细菌性皮炎等病症。

3 气候变化对于牛羊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病原微生物在牛羊体内的滋生直接影响牛羊的健康状况。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病原微生物的生存有很强的季节性,气候的细微变化都会给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带来大的波动。比如,在多雨的夏季,肉毒梭菌导致的牛羊疾病较为常见,而在寒冷的冬季,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很多,这是因为肉毒梭菌在雨季繁殖力旺盛,而在干燥寒冷的冬季,其繁殖性就被压制。而在秋冬季节,由于清晨牛羊的免疫能力相对较低,若是采食了带霜冻的草料,腐败梭菌就会在其体内大量繁殖,分泌大量外毒素引发牛羊的消化道、肠胃等疾病。而血吸虫会在暴雨以及洪水泛滥的季节大量繁殖,其体内携带的炭疽杆菌被传播到牛羊身上,便是极其致命的。所以做好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防御免疫工作十分重要[3]。

4 小结

综上所述,外界气候条件变化对于牛羊疾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养殖户在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方面的工作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外界气候变化对于牛羊健康状况的影响。及时防御,未雨绸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养殖户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才让昂秀. 外界气候条件对牛羊疾病的影响[J]. 当代畜牧,2013(23):78-79

[2] 张家勇,吴 军,杨俊荣. 科学养羊的技术要领[J]. 养殖与饲料,2010(1):55-56.

气候变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篇7

近10年来, 由于国家加大了林业的支持力度, 社会也对此付出了努力, 我国森林资源在快速发展。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约为20%, 世界排名第5位, 森林的保存面积为6200万hm2, 居世界的第1位, 蓄积面积为20亿m3, 发展速度为世界第一。但如果从人均角度来看, 我国与它国的人均森林覆盖率相距很大, 以世界平均水平为标准,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是其2/3, 人均占有的森林面积为其1/4不到。所以, 从数据来看, 总体上我国的资源仍然处于分布不衡、总量不高的情况。

2 气候变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2.1 对森林分布的影响

不同的森林植被对气候的需要不同, 所以气候的变化将导致不同植被的结构发生变化, 有的增加、有的缺失, 比如温度的升高将使得针叶树种下降, 而阔叶树种回收升高, 导致森林的生产力浮动波动, 不仅森林的生产力受到影响, 连锁反应导致森林的分布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2.2 对虫害的影响

虫害的影响一直都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其对林业的影响程度更是超过其它自然灾害, 气候的变化现有趋势是全球变暖, 将导致虫害灾害增加、气温升高、害虫的死亡率会下降, 不仅如此, 气温的升高也会增加害虫的种类。

2.3 对森林结构的影响

随着气温的升高, 水分的加快蒸发, 导致土壤的含水量在逐年减少, 这一客观物质元素, 导致植被的种类也就大大减少, 一些需要相对较多水分供应而生长的植被就会干旱而死, 导致植被的结构变得单一。

2.4 对林火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 湿度的减少, 导致大地干旱, 森林的可燃物积累过多, 防火期延长。

3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3.1 维护现有林业资源

对进行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 对现有森林资源的维护也是同等重要的, 增加对现有林业资源的维护工作, 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增加其固碳能力, 对低效林进行科学改造, 提高质量。

3.2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时确保林业面积的有效措施, 加强砍伐管理力度, 建立制约性强制性的法律条款;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占用管理, 提高林业执法的能力, 对以各种方式破坏林业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加强防火管理, 科学监控, 及时处理;加强对虫害的预防能力与治理能力。

3.3 制定相关法律政策

针对现有气候变化的事实及趋势, 应相应制定有关政策及法规, 以提高有关法律对现有条件的适应性及合理性, 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可行性。为执法人员给予法律的保障, 为违法人员给予法律性的警告与处理。处理好与森林附近居民的友好关系, 健全科学的补偿政策。

3.4 增加资金投入

经济对于建设发展林业事业是基础, 加强林业建设, 首先应加大在林业建设方面的投入, 特别针对气候变化的事情, 应从气候变化所影响的范围内进行有效投资。加强林业建设, 加强林业管理, 提高建设力度, 提高林业能力。提高虫害的预防能力, 火灾的防护防护能力, 虫害预防方面增加相关科研研究, 鼓励研究。火灾防护方面加强监控、提高防火设备。对于植被保护, 加强灌溉技术, 增加灌溉范围, 多方面对气候变化下的林业建设进行贡献。

3.5 提高公众意识

对于公民, 普及气候变化的知识, 提高对气候变化所带来不良影响的正确认识;提高公民的保护环境意识, 对如何从自身做起进行环境保护进行宣传;提高企业领导的环境意识, 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鼓励公民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良好的保护意识下, 让所有人加入到保护坏境的行动中来。只有公民整体的环保意识提高, 问题才会从根本上解决。不仅对树木砍伐、树木维护等方面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对全球的气候也有制约及改善作用。

3.6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 对待林业发展的问题上要站在科学的角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 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科学长远的, 也是解决气候与林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利用、节约使用、保护环境、爱护坏境、节能减排、从小做起, 提高公民的科学认识以及忧患意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结论

气候的变化对全球来说以变暖为主要特征, 这一特征对生态系统有很大影响。针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 如何发展我国林业刻不容缓, 林业的发展可以改善气候变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提高对林业的保护, 加强管理力度,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长远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昕.国际森林问题发展趋势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8

通常情况下, 农业生产依据生产对象分为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等。进行农业生产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违农时。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规律, 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又随着季节而改变, 且有一定的周期。农业生产活动都与季节有关, 必须按季节顺序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 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和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的生物, 其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也不同。如, 我国农业生产是一个变化的、复杂的产业, 从业人多、地广;耕地从热带一年三熟集约经营的稻田, 到温带干旱气候下受生长季短和降雨量少而多变条件限制的旱地都有, 然而被认为可以用于持续畜牧业生产的大部分草地的载畜量却很低。

气候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之一, 为生物提供不同量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资源。气候变化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 (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 还是人类活动) 的结果。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由于地形和离海洋的远近不同等原因, 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拥有的温度和降水量等情况不同, 就会出现不同的生物。换言之, 每一种生物的生长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宜的气候条件。生物的存在是长期适应原产地自然环境的结果, 而动植物的生长对温度、光能、水分等条件有一定要求, 因而制约着它们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分布。

二、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1. 气候类型的形成

气候类型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相对比较固定的结果。而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生长也是较稳定的, 但是可能因为自然的内部进程, 或是外部强迫, 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近年来气候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强烈。自工业革命以后,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 温室效应增强, 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温度的上升, 还有天气的变化无常、雨水的波动和冬季的冷热不定。

2. 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

在过去, 某些偏远地区的农业生产依赖一些土方法来判断天气, 比如候鸟的迁徙、花开的时间等, 以这种自然现象来决定种植和畜牧的时间, 但是现在由于气候的变化, 这种方法所起的作用不再那么明显, 某些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因为气候的变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出现种植业布局移动及农牧交错带的改变。

3. 全球变暖是气候变化最为明显的一个改变

人类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体会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 我国的气温也在不断增高。近50年, 我国的平均地表气温增加了1.1℃, 明显高于全球, 而且年际波动较大, 极端天气时间不断增多。预计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中, 我国北方增温幅度要高于南方, 其中青藏高原增温最为明显;年降水量增加显著的区域为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沿岸及其以南地区的降水量将会有小幅度增加。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 农牧交错带移动

气温的上升会加大地表水分的蒸发, 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 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必然造成农牧交错带边界出现移动。例如, 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 km左右, 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 km左右, 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 km左右, 草原的面积将因此而增加。同时, 农牧过渡带又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 存在巨大的沙化威胁。

2. 畜牧业生产发生变化

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新疆和西南部的青藏高原, 是牲畜饲养和毛、皮、肉的主要生产基地。由于气温上升, 再加上降水不足, 一些畜牧业区域出现变暖、变干。而牧区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为主要饲料来源的放牧畜牧业地区, 草地的牧草不能充分生长, 草地植物物候期有所变化, 草地生物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加大。如果草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量减少、覆盖度下降, 那么其载畜量也会下降, 且沙化加快, 牧民的收入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我国西藏, 由于全球暖化, 冰川消融, 极为珍贵的冬春季草场被湖水淹没, 使得该地区的畜牧业生产遭受雪上加霜的打击。一些牧区的极端气候也会对饲草供给和牧畜产生造成重挫, 如由于降雪过多而形成的“白灾”和降水太少而形成的“黑灾”。每年因重大气象灾害给我国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上亿元人民币。

3. 种植区域移动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倍增时气温升高, 增加了各地的热量资源, 使各地的潜在生长季有所延长, 这种状况无疑对多熟种植有利, 从而使当前多熟种植的北界向北推移。有科学报告数据显示, 温带的温度每升高1℃, 将使气候带移动200~300 km。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 当前我国的一年一熟制地区大约可向北推移200~300 km, 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一年二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年三熟制的北界也将向北推移500 km左右, 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麦、稻两熟区、双季稻种植区和一年三熟制的水稻产区, 只要水分条件能满足作物生育期的需要, 种植北界均可向北推移。这种变化有可能使一年二熟制、一年三熟制的种植面积扩大。

4. 农作物产量因气候变化而变化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量和温度, 而气候的变化会改变降水和气温, 进而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就是作物的光合作用, 而光合作用离不开二氧化碳。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全球变暖使得大气的平均温度值趋于上升, 而作物在高温条件下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会关闭气孔, 减少与二氧化碳的接触, 这样就降低了光合作用强度, 进而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同时, 高温会加快作物发育成熟, 使作物的颗粒成熟度降低, 进而产量减少, 所以气温升高也会抑制农作物的产量。预计到2030年, 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总体上会因全球变暖而减少5%~10%左右, 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气候变暖后, 我国的农作物产量还会因病虫害发生率的增加而减少。

5. 降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降水是农作物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尤其在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变化莫测, 未来降水趋势难以预测, 暴雨、干旱、洪涝、热害、冷害等发生成为必然。农作物与降水存有一种类似倒U型曲线的敏感性关系。当降水严重不足时, 不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那么农作物就会出现干旱症状, 从而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当出现连续大雨或暴雨, 降水量超过农作物所需量的一定范围时, 又会对农作物产生涝灾的不利影响。在开花期出现阴雨会影响作物授粉, 造成落花落果;长期阴雨还会诱发病害。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的暴雨明显变多了, 而北方省份旱灾发生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两种因降水而发生的气候变化增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也加大了农业产量的波动。近几年来, 每年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 000万hm2, 因气候灾害而损失的粮食产量有4 300万t。

6.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 尤其是氮肥, 温度增高1℃, 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 释放期将缩短3.6 d。所以, 如果要想保持原有肥效, 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4%左右。同时, 气候变暖后, 土壤有机质中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 造成土地肥力下降, 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此外, 气温的上升有利于害虫和杂草的存活, 而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不仅会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而且会产生药害, 降低农产品品质。

浅谈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 篇9

关键词:气候,农业,影响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政府和科技界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尤其CO2浓度升高对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的气温升高、对农业的影响, 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1 CO2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和水分利用率, 有助于作物生长 (即“施肥效应”) , 对小麦、水稻、大麦、豆类等C3作物助长效果显著, 但对玉米、高梁、小米和甘蔗等C4作物助长效果不明显。有研究指出, 二氧化碳浓度倍增, 可使C3作物生长量和产量增加10%~50%, C4作物生长量和产量的增加却不足10%。然而助长作用, 受植物呼吸作用、土壤养分和水分供应、固氮作用、植物生长阶段、作物质量等因素的制约, 其变化很可能抵消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产生的助长作用。

2 臭氧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臭氧的减少的结果是紫外线增加, 从而影响植物的生成和废弃物的分解, 继而改变大气中的组成成份。例如在强烈的照射下, 地表落叶层降解过程被加速, 植物的初级生产随之减少, 但其对不同物种和某些作物的不同栽培品种来说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约有50%的植物产量受到负面影响, 比如豆类、瓜类等作物, 另外某些作物, 如土豆、番茄、甜菜等的质量将会下降。对大豆进行的田间试验表明, 减少25%的臭氧后, 大豆产量降低20%~25%, 大豆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3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3.1 气候变暖对农业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我国年平均气温上升、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从而导致种植区成片北移。当年平均温度增加1℃时, 大于或等于10℃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约15 d。全国作物种植区将北移, 如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气候变暖还将使我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的变化。据计算, 到2050年, 气候变暖将使目前大部分两熟制地区被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 三熟制的北界将北移500 km之多, 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 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

3.2 气候变暖对作物品种布局的影响随着气候变暖, 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 (强冬性) 将因冬季无法经历足够的寒冷期以满足春化作用对低温的要求而不得不被其他类型的冬小麦品种 (如半冬性) 所取代;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 而且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将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如果不考虑水分的影响, 那么在未来热量资源较为丰富的情况下, 若仍维持目前的品种和生产状况, 不但不能充分利用这种丰富的热量资源, 而且还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

3.3 气候变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在有些地区是正效应, 而在另一些地区是负效应。利用3种大气环流模式预测的气候情景, 推测出我国主要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可能变趋势化。

3.3.1 水稻产量的变化。在不考虑水分的影响下, 早稻、晚稻、单季稻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减产, 其中早稻减产幅度较小, 晚稻和单季稻减产幅度较大。另从空间分布看, 单季稻由北向南减产幅度逐渐增加, 在华北中北部产量下降最大 (约为17%) , 黄河中下游和西北地区产量下降较少 (10%~15%) , 江淮地区和四川盆地产量下降最少 (6%~10%) ;早稻则是长江以南的南方中部稻区产量下降最少 (在2%以下) , 而其周边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 产量下降较多 (一般在2%~5%, 部分在6%以上) ;南方稻区长江以南地区的西北部, 晚稻产量下降较多 (10%~15%) , 其东南部产量下降较少 (7%~10%)

3.3.2 小麦产量的变化。气候变暖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冬小麦;对灌溉小麦的影响小于雨养小麦, 也就是说灌溉能减小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不利影响。但是对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北方麦区而言, 灌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适当改变种植方式, 选育抗旱、耐高温的品种等也许是更为合理有效的对策。气候变暖将使春玉米减产2%~7%, 夏玉米减产5%~7%, 灌溉玉米减产2%~6%, 无灌溉玉米减产6%~7%。也就是说, 气候变化将使我国的玉米总产量平均减产3%~6%, 灌溉条件下减产的幅度比无灌溉的要小。总体来说, 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是弊大于利。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期缩短和生育期高温的不利影响。

3.4 气候变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

3.4.1 江河径流发生流量变化。气候变暖后, 我国7个流域的年径流量的变化有3种结果:一种是全国主要江河年径流量都减少;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减少, 南方径流量增加;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增加, 南方径流量减少。进一步的模拟研究表明,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气候变化导致的年径流量变幅较小, 为-8%~8%;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气候变化导致的年径流量变幅最大, 其中淮河减少15%, 海滦河流域的京津唐地区减少16%, 辽河增幅最大, 为17%, 黄河上游增幅次之, 为15%, 松花江增幅最小12%。径流量减幅可达降水减幅的4倍以上。这些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3.4.2 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的变化。4种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产生的缺水量小于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引起的缺水量;但中等旱年及特枯水年, 气候变化产生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海滦河流域、京津唐地区、黄河流域及淮河流域的缺水, 并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经济影响重大。研究表明, 气候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 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 尤其是在降水趋于减少或蒸发的增加大于降水增加的地区。

3.4.3 水质的变化。气候变暖后, 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加大, 河水流量趋于减少, 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 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 河水温度的上升, 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 从而使水质下降。当然, 年平均流量明显增加的河流, 水质可能会有所好转。

3.4.4 旱涝灾害。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增加全球水文循环, 使全球平均降水量趋于增加, 但降水变率可能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 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这表明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上, 极端降水事件表现得更加明显。华北地区近43年来年平均干湿指数的主要演变特征是以旱为主, 而且存在非常强的干旱化趋势, 其旱涝变化有64~72个月的周期;华北干旱主要以夏、秋旱为主, 而且多两季连续干旱, 自1999年起的连续干旱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结束语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篇10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能够识别(如采用统计检验)的气候状态的变化,即平均值变化和/ 或各种特性的变率,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几十年或更长时间[1]。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只是气候系统和气候要素变化的原因、幅度和区域分布迥异,且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影响了粮食的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的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根据FAO的定义,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例如,郭书田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率、农民收入、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2]翟虎渠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3]从以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国际或者中国学者怎样定义粮食安全,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充足的粮食储存量是国家安全的先决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谈国家安全,那国家安全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如此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目前,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如下的影响:

第一,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的充足供应。粮食的充足供应,指在数量上和市场上有粮可食,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以及外来粮食援助等。全球气候体系的异常导致中国在降水、气温、自然灾害爆发频率和分布、水资源利用、病虫害发生机制等方面出现反常,最终冲击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温度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中国,升温对东北农业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升温可以延长作物生长季节,而且减少低温冷害的威胁,是其有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会导致积温增加,从而使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但增温也有不利的一面,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加重危害程度。

气温升高对水分有效性也将产生影响。气温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导致了作物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良好的灌溉条件,也只能一定程度地缓和蒸发量增大引起的干旱,并不能完全补偿增温带来的减产效应。另一方面,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而影响土壤固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和外源有机碳的降解,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若土壤水分充足,那么土壤空隙度就大,就促进了有机碳的矿化分解[4],增加土壤肥力。但蒸发量变大会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从而影响粮食单产量。

而在气温升高而降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又将会出现中国农牧交错带向南扩展。首先,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 千米左右。其次,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 千米左右。再次,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限将南移20 千米左右[5]。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使得草原面积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加大了荒漠化的可能,导致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加重。

第二,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这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因此不得不增加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实际上是通过生产投入要素变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生产成本发生变化时,市场对之进行反应的可能途径就是调整价格和增加市场供求量。而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导致的粮食减产,使得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粮价就会上涨。粮价上涨一方面对粮食增产起到刺激和促进作用[6];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又会影响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引起通货膨胀,往往会发生经济社会的震动,1993 年和2003 年就是两次典型案例。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研究,进行远期的规划和防御,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第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科研政策对策。综合运用气候学、农学、遗传育种学、灾害学、生产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方法,以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研究区域,研究并揭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与适应机制,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理清科学思绪[7]。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技术选择。采取有效得当的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如优质农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防御技术、高效低毒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的创制技术、高效低污染新型化肥农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破坏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利用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有利农业生产条件。

第三,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政策措施。国家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各地也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8]。其次,要出台一些惠农政策,实行不同作物差别农业补贴政策,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再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该“藏粮于国”和“藏粮于民”相结合。最后,要改变消费观念,做到节约和珍惜粮食。

浅析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挑战

中图分类号:P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155-01

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气候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着水文水资源的变化,从而对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包括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在内的全球水文水资源工作都提出很大的挑战。所以要科学的开展水文水资源工作,必须对当前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作出正确的认识与预测。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通过四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做出了比较科学的评估与预测,本文将以IPCC在2007年发表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为基础对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水资源以及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作出阐述与分析,并对这些变化与影响给水文水资源工作到来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1 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暖是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为积雪覆盖面积与冰川的面积在气温的升高下不断的融化与退却。根据IPCC在2007年发布的气候评估报告中显示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全球温度升高的趋势为每十年升高0.13℃(0.10~0.16℃),是之前一百年内每十年温度变化的两倍。随着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1978年以来北冰洋海冰的范围每十年平均减少2.7%(2.1%~3.3%),陆冰的减少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另一方面海水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海水的扩张,扩张后的海水同样会引发海平面的上升。IPCC的报告显示1961年至2003年的海水水平面年均上升量为1.8mm(1.3~2.3mm),而1993年至2003年这十年的年均海平面上升量就达到了3.1mm(2.4~3.8mm)。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对降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全球变暖使水循环更加的活跃并且使大气中的水容量增多,所以发生暴雨的几率会不断增加,同时发生干旱和洪涝灾害的面积也会继续扩张。

2 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水资源影响预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将会使水文水资源产生微妙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是不容忽视的。在降水方面,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不同区域内会表现出不同的降水量变化,而这些变化也会比20世纪的降水变化明显的多,首先是高纬度地区全年降水量会增加,中纬度北部地区、南极、热带的冬季以及亚洲东部与南部的夏季降水量会增加,而与之对应的澳大利亚、中美洲以及非洲南部降水量则会减少。随着蒸发量的加大以及温度的升高导致降水量的變化,极端降水时间发生的频率会不断增加,同时恶化程度也会增加,尤其表现为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风险会不断加大。全球气候的变暖也会影响水质与水量,从IPCC2007年气候评估报告中显示,气温升高1℃,缺水人口将达到4亿~17亿,而升高2℃,缺水人口将达到20亿,地表温度在升高7~9°F,则全球将会有1/5的人面临洪水灾害,而11亿~32亿人将会缺水,如果情况不能得到改善,一直到21世纪末期,全球将会出现2/3陆地要面临干旱。同时温度的增加会使水质量不断退化,水质量也会随着水流容量的变化发生改变。

3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人们对全球变暖危害的认识也在逐渐的提高。于此同时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出来。首先是气候变化对我国的降水分布与强度以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部降水总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西北增加而西南地区则趋于减少。东部地区降水量区域性变化较大,华北中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沿海降水增多而华北大部、华东北部以及东北东部则呈现出降水量下降的特点。在降水频率方面除华南以外的东部地区在明显减少,而西部增加。但是降水量增加的地区并不代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增加,因为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蒸发量的增加会减少地表径流,其中降水的大量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会浪费很多可利用水资源,而作为人类可利用水主体的河流径流受到实际降水量与蒸发量和渗透量的差值的影响。其次是气候的变化使我国冰雪覆盖面积减少,冰川退化,明显体现在西北山区的冰川面积不断减少,直接导致我国以冰川为主要补给的河川径流也在不断减少。再次气候的变化不仅能够影响降水的强度与频率,影响水循环系统,同时也会影响水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并可能引发水灾害以外的其他自然灾害,对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产生很大影响。而随着水资源自身温度的增加,蒸发量的加大会导致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污染加重,同时温度的增加也会使河流中污染物的分解加快,影响我国水资源的质量。

4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文水资源工作努力方向

在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首先应当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认识。我国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水灾害在不断增加,证明了我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从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来看,在面对洪涝、干旱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适应能力都很低,所以在水文水资源工作与管理中应当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这一事实。其次要认识到改变水资源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努力方向包括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机制建设、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科技水平因素。要加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首先应当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认识入手,认识到当前水文水资源正在气候的变化下产生着哪些变化,从而有依据、有目的的开展水文水资源工作,这就需要加大水文水资源研究力度,通过理论的突破与技术的突破来使评价机制和预测机制更加成熟;其次在工程建设方面,工程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包括极端气候的出现以及破坏性防治,提高水库、分蓄洪区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增加供水能力;再次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为统一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加大对水文水资源工作的科研投入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从而缓解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工作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宁金花,申双和.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4).

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进展 篇12

气候变化与旅游发展有紧密的联系。早在20世纪60年代, 人们就已注意到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旅游业是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产业, 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 当前和未来气候的变化会对旅游产生强烈的潜在影响, 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的影响较少受到重视 (IPCC, 2007) 。近年来, 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变化的高度重视使得旅游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开始备受关注 (Hall et al, 2012) 。世界旅游组织 (UNWTO) 在第二届“全球变化与旅游”国际会议上强调“气候变化是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21世纪千年发展目标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因素”, 并将2008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定为“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表明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研究已引起政府组织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 我国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 如2008年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2年强台风“海葵”等都给我国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如何实现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业已引起我国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办发[2009]41号) 明确提出要“实施旅游节能减排工程”和“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 (国办发[2013]10号) 也要求“加强旅游休闲的安全、卫生等保障工作,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健全旅游安全救援体系”。国家旅游局2008年11月颁布的《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亦要求“各地立足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充分认识区域性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全面把握对旅游业的不利与有利因素”。因此,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适应策略, 促进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一项十分紧迫而有意义的工作。基于上述背景, 本文主要对国际上有关气候变化对旅游的影响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研究趋势, 以期为我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的研究现状

与气候有关的旅游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但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才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高度重视, 使得这个命题开始备受关注 (Becken, 2013;吴普等, 2010) 。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涉及内容很广泛。其中, 气候变化对冬季旅游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内容涉及到气候变化对滑雪场积雪可靠性、对滑雪季节长度、对滑雪客流量的影响以及滑雪旅游利益相关者对气候变化的感知等方面 (杨建明, 万春燕, 2010;Hall et al., 2012) , 研究地域主要集中于欧洲和北美地区。如Scott等 (2008) 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加拿大安大略湖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滑雪旅游的影响,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将导致自然滑雪条件的普遍衰退。气候变化对旅游流影响是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问题。由于旅游者对气候的依赖性很高, 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会产生不同影响, 对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影响将直接决定世界范围内旅游流的重新分配, 将引起全球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 (Rutty, 2011) 。如Hamilton (2007) 对德国、爱尔兰和英国的研究发现, 游客将更多地停留在本国度假, 入境游客将先减少 (由于西欧国际游客需求下降) , 后增加 (来自热带富裕国家的旅游需求增加) 。有些学者关注由气候变化导致环境资源的潜在变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Nyaupane, 2009) 。如马丽和方修琦 (2006) 以北京市植物园桃花节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北京时令旅游的影响。此外, 气候变化对旅游者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亦受到高度重视,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自然灾害以及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使人们对外出旅游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减少人们对旅游的心理需求 (Moreno, 2010) 。

(二) 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研究

旅游业不仅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据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研究表明, 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 旅游部门占到5%~14%, 其中旅游交通约占旅游部门碳排放量的75% (唐承财等, 2012) 。许多学者运用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法、情景分析法等对旅游业的碳排放进行实证研究 (唐承财等, 2012) 。如石培华等 (2011) 估算2008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量为51.34 Mt, 占全国碳总排放量的0.86%。旅游部门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尤其在旅游交通方式、旅游流等方面 (Becken, 2013) 。相关研究认为, 国家或国际性的减缓政策可能会对旅游流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通过增加碳税导致旅游交通成本会大幅度增加。但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减缓需要平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和减缓贫困等领域作用之间的矛盾 (席建超等, 2010) 。

近年来, 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对旅游的影响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适应的关注, 但相关研究很不够。目前滑雪旅游气候适应措施的研究较为成熟, 其中人工造雪是最主要的适应策略, 可以减少冬季旅游业对气候变暖的脆弱性 (Dawson et al, 2009) 。一些学者提出了将依赖于气候的旅游产品向抵御气候变化能力强的旅游产品 (如节日旅游) 转变、提高公众意识等适应策略 (Attzs, 2009;Belle, et al, 2005) 。

(三) 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

近年来, 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国外学者多从旅游危机管理的角度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的成因和危机后旅游经济的恢复进行研究, 其研究多是提出概念模型, 代表性的实证研究不足 (李峰, 2012) , 如Huang (2002) 采用残差检验法对台湾地震的旅游影响进行了研究;Willroth等 (2011) 采用BBC脆弱性函数模型, 定量分析了自然灾害对泰国旅游地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Moreno等 (2009) 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斐济岛旅游经济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国内对旅游脆弱性研究较少, 曹福荣 (2011) 对旅游经济脆弱性和敏感性的概念进行了辨析;王兆峰等 (2009) 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的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李军等 (2011) 探讨了旅游城市经济脆弱性与产业间的联系;梁增贤 (2011) 以桂林为例对传统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结论

上一篇: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下一篇:角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