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2024-09-14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精选12篇)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篇1

研究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的目的是:便于对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 以总结经验, 找出问题;针对性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探讨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 使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其功能.我以我所教的数学学科为例进行探讨.

一、数学学习中学生存在哪些心理障碍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 也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数学教学中, 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 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 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 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 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 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 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 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 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 创造潜能遭被杀,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激励情绪, 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急躁心理.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盲目下笔, 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 未认真读题、审题, 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 哪些是未知条件, 哪些是直接条件, 哪些是间接条件, 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 没对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 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 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 等等.

3.偏重结论.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 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 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 比分数, 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 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 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 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 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 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 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 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 知识理解不透彻, 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 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 难以深刻领会结论, 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 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 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 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 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 制约, 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 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 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1.重基础.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 突出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实际, 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 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揭示数学过程, 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 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 同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 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 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 要以启发诱导为基础, 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 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4.重方法.“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 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 又不包办代替, 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 掌握数学知识, 掌握数学过程, 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 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 内容丰富, 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 审题答题, 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 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 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 等等.

总之,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 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与此相应, 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 没有固定模式.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 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 改进教法, 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让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这块园地中开出鲜艳的花朵, 结出丰硕的果实.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篇2

A:因为不学习就没有将来,而且父母和老师都想我们好好学习,社会也是这么希望的。Q:那你自己呢?抛起别人的看法你为什么学习呢?

A:因为我以后要工作

Q:那你为什么要工作呢?

A:因为要吃饭

Q:为什么要吃饭?

A:因为要活着。

Q:那你为什么要活着呢?你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A:活着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为了存在。以及追求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Q:那你可以单纯地存在并追求其意义啊,又为什么要学习呢?

A:如果不学习就没有认知,就不能知道很多的东西,就没有是非的观念。

Q:但这种学习只是人生的学习吧。学校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呢?只是为了工作么? A:算是的,而且知识也是相通的,学了语文能认字会说话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知识在生活中是确实有用的,即使是生活中没有用的一部分,在工作中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在两者间都没有的知识是用来考试的。现在有很多东西都要考试。

Q:那你学习的目的呢?为了吃饭么?那活下去就成为了你学习的动力和目的咯? A:最更本的意义是存在,以及存在所要追求的幸福和快乐。

会心烦气躁,独立自主的心理逐渐变强,不爱受管理,喜欢一个人,不会对家人说出自己的心事,反而说给一些朋友,甚至是网上的一些网友听,与家人有代沟,不会听人的意见,总认为 自己可以办到,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有些会逐渐变成一种自负的心理,叛逆心理严重.如何解除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初探 篇3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我国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不平衡,学生个体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现在学生的学习心理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调查了部分学生,了解到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除了感到数学难学外,还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中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可是由于年龄因素,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无法不受不利因素干扰,游戏、网吧等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要比书本上知识的吸引力更大,我所教的一个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连生活费也搭上去了,学校里从同学的帮助到家长的恳求,都不能使他悬崖勒马,到了高三,任课老师天天轮流做他的思想工作,从心理角度入手,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校长时常对他晓知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使他走出网吧,进入高校深造。

二、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

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往往使现在的中学生喘不过气来,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诲,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无形的压力,学生在和我交流时强调:谁不想成为人才,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谁不想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有时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与别人的差距,就会缺乏信心,而且总觉得数学学习没有头绪,付出的劳动和成绩的提高没有正比关系,甚至于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怕被同学笑话和老师的轻视。

三、缺乏恒心

有的同学在现在学习生活中时常会被一些事感动着,也很容易下决心,尽管知道数学学习应当勤奋,但无法持之以恒,容易原谅自己,不喜欢听老师空动的说教,如勤奋学习等。喜欢听一些摧人奋进的、真实的故事,但也只有三分钟热度,在他们心中和老师是有代沟的,尽管他们也尊重老师,但对老师还是有畏惧感,在他们心里无法和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关系。

四、青春期的困惑

青春期的萌动、对异性的好奇使学生好表现,从而学习更有动力,这本是好事,可是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学习。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偶而出现的嫉妒心理,都是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再加上对各门学科在时间上不能合理安排,以及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不同,这些就导致了学生个体差异。

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觉得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1.教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吸引你的学生,引导你的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回到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利于数学兴趣的培养,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以自己学的好坏来确定的,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对其采用的是逃避的方式,教师的耐心、细心,和教学方法的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做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2.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爱学生,不能做“教育警察”,而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做到由原来的被迫学转变为主动学。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循循善诱,对男女同学交往不能横加干涉,当众批评,要正确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同学友谊,要成才先成人,激励机制要落到实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每天表扬进步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4.贯穿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中

作为数学教师,应贯穿德育教育于教学中,试问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人才,现在的学生有的不是缺智商,而是缺动力,他不知学习目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家境贫寒,父母勒紧裤腰带也不让他受苦,但他们根本没有同情心,不思学习,贪图享受,我觉得这样的学生应给予其如何成人的教育,抵制他们在生活上的攀比之风,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篇4

一、中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障碍

1. 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自己习惯于洗耳恭听;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自己则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将消耗殆尽。

2. 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

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从记忆的“仓库”中提取材料后,尚未做对比、筛选,就匆匆的猜测解题方案,盲目尝试解题。结果,题目解完,也不知对与错。

3. 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的比较稳固的思维惯性。表现为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发展,学习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4. 偏重结论心理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偏重结论心理的形成和加深。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使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歧途转到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1.“四重”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按照课标规定的要求,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并理解这些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一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

(4)重方法。

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亲历数学过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

2.“三到”

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

3.“八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征询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需经努力方能解决,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

(5)环境引导。

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心理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超,不断追求进步。

(8)方法引导。

在数学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要进行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的指导。

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篇5

今年暑假,我趁着去郴州市桂阳走访对桂阳县的两所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如下: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调查目的

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 1.抽样调查

抽取学生问答,内容包括了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2.访谈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我问了许多老师,同学,他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结实的基础。

3.网上调查 了解成因。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答调查记录分析,以及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直接的教育价值观。7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2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0%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家庭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大部分学生认为学历越高以后收入越高,其中70%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生挣钱多,20%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也能挣钱多,9%的学生认为学历与挣钱多无太多关系,只有1%的学生认为文盲也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7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0%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不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这里值得我们注意关注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了相当的份额。而且,在调查中还发现,大于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这些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直接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于80%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非常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是很感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中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一点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也是中学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有 90%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而这其中且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大于80%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工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从事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这次调查结果的整理中,得到了一组非常令人震惊的数据,大于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而其他的一些中学生则是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更好的老师指点”。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中学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大学或是大专,15%的学生选择就业,30%的学生还没有考虑。而这里又有有读大学强烈愿望的占百分之三十以上。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亦是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生大部分是不愿意务农的,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似乎无规律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高一为70%,高二为60%,高三为75%。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根据这次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如下特点: 1.对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很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想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工作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和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还好且成绩也较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就是务实化和功利化。现在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从经济的角度去看待和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花费功夫的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与经济价值。

我们知道,由于此时年龄和学识还不完整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够成熟又不够稳定。事实上,也有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专或大学失去了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基础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亦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一些教师交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其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开来,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比较消极的,亦不可取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学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大专或是大学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到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是要求最大容量,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优秀水平。而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要去拓展学习的内,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去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同时他们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抽取学生的问答调查表明,大约70%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个别学生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目的其实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这些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主要突出表现在:他们其实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艰难性,但有大约60%的学生却仍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为不现实的。此外,约有40%的学生是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一定成功,但他们中却又有大约40%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大专,这样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的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则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也不是很有兴趣,平时也很少去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约40%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却没有显现出相应的应有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二)对其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1.增加更多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这些孩子有条件,且有正确的心态去投身于学习中。

2.进行职业指导,帮助这类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篇6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即重基础、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一、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三、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

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8.方法引导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问题浅探 篇7

几乎每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 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 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消除建议。

一 、自卑畏惧心理

传统的教学师讲生听, 学生说得少, 表现的机会也很少, 久而久之, 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怕发错言而不敢表现自己的畏惧心理。有些学生在初中成绩较好, 进入高中后发现高中数学不是那么好学, 没有了原来的优势, 成了一般的学生, 心理落差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持否定态度,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后, 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还有些学生由于智力水平较低, 或学习方法不恰当, 或努力程度不够, 导致考试成绩都不理想, 心里就会慢慢产生失望、焦虑、恐惧等情绪, 认为数学非常难学, 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学好它, 他们对数学“望而生畏”。另外, 家长、老师过高的期望值, 同学的歧视等也是产生自卑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

二、厌烦、厌学心理

数学是抽象的, 往往推理乏味, 计算繁琐。有些学生常常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 课堂上难于集中精力, 上课常常处于厌烦、焦躁与抑制状态。有的学生下了很多功夫苦学数学, 但是收效甚微, 日久天长便失去了兴趣。有的学生一提到数学就头痛, 他们宁愿选择放弃也不愿学习数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数学无用”的思想, 认为即使学了数学, 以后也不会有多大用处, 现在勉强学习数学也是为了对付考试。另外, 由学习无动力、接受知识慢、运算能力差、推理论证能力不强等引发的厌学现象也非常突出。这些学生在厌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 对学习采取应付的消极态度, 达不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标, 成绩不佳, 进而对数学学习更加厌烦。

三、依赖、懒惰心理

受当前不合理的应试制度影响, 教师讲风过盛, 使得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老师把知识嚼烂后“喂”给他, 久而久之, 学生碰到复杂的运算不愿动手, 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较复杂的问题缺乏拼搏钻研的精神, 都习惯于等老师讲, 而不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长此以往, 学生完全奴化, 没有自己的思维, 没有自己的创新。

另外,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也很难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些学生在初中就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 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怕难怕繁, 缺乏毅力, 造成了意志薄弱, 一遇到不是很容易跨越的困难就退缩不前。经常听到比较懒惰的学生说:“我一看到比较长的题目连看都不想看了, 更别说做了。”有的学生想得多而做得少, 或者今天的事情推明天, 懒惰严重影响学生积极上进的脚步。

四、浮躁心理

浮躁心理是一种由内在冲突所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 是当前国民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状态, 在当今中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很多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心神不定, 缺乏恒心和毅力, 急于求成, 投机取巧, 往往不能脚踏实地, 成绩起伏较大, 他们不愿花精力钻研课本, 碰到稍繁杂的问题就马上询问别人, 经老师或同学提示后便“哦!我明白了, 原来这么简单”, 但是下次遇到同样的题目又不会了。在课堂上他们“坐不住”“听不进”, 想学习却学不进去, 静不下心看书, 见到数学问题后, 迫不及待盲目下笔而导致解题失败, 不善于独立思考, 一学就会, 一用就错, 一放就忘, 无法实现数学学习的有效迁移。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 不知道该做什么, 什么该先做, 什么后做, 甚至会茫然无措, 一下子看看这本书, 一下子看看另一本书, 浮而不实使得学习无法深入, 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

此外, 还有迷惘心理、错误归因心理、定势心理及满足心理等, 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如何克服这些心理障碍,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呢?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足与他们的数学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与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去关注每位学生, 要多表扬、多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 尤其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充分肯定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 使这些学生感到“我还行”。当学生面临学习上的困难而出现退缩意识时, 教师可借助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学习数学的精神来感染学生, 引导他们以数学家为榜样, 学习他们执着的精神。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向身边的同学学习, 用身边鲜活的事例为学生增强自信心提供依据, 使学生明白只要肯努力, 一定能学好数学。此外, 让每个学生感受成功, 是激发他们以更大热情投入学习的需要, 也是增强他们自信心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中, 在布置家庭作业时, 在出单元小测时, 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 努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总之, 作为一名教师, 应在生活学习中时时处处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不再害怕数学。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 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 要根据课程适当地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这样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大大增强学习效果。比如学习三角函数的变换、曲线方程等内容时, 单凭老师在黑板上的比画, 不但乏味, 而且学生难以理解消化。如果能运用计算机或多媒体教学, 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讲课中也可树立矛盾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讲一一对应时, 说集合A={1, 2, 3, …, n, …}与集合B={2, 4, 6, …, 2n, …}的元素一样多, 学生就会迷惑不解, 迫不及待想知道为什么。讲等差数列求和之前, 让他们计算1+2+3+…+100, 他们会一项一项地相加而得不到结果, 学生的这些疑惑和他们想知道结果的心理, 就是我们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基础。此外, 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可以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深刻的道理浅显化,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巧妙地使用幽默的语言, 不仅能够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讲课时还应尽可能地展示思维过程, 使学生清楚老师是怎样感知的、怎样抉择的、怎样解决的, 也就是要给学生解题的钥匙, 而不是给学生已经打开的锁, 这样讲课不仅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还能很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关爱每一个学生

鲁迅先生曾说过, “什么是教育, 教育就是爱”, 优秀的数学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各有千秋, 但是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深厚的爱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一个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关心爱护着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 更是师德之魂。

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就需要教师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当学生受到尊重和关爱时, 自然会在学习上学得更主动, 会更愿意学习.而那些后进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 和被老师忽视有很大关系, 当老师对后进生进行关心时, 他们会在学习上多下功夫,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无数事实表明, 关爱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有时甚至还可以改变学生的成长轨迹。教师应该注意每一个教育细节, 走进学生的内心, 平时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之外, 更要多多关心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心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要做到关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个人的情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对不同的学生, 要有不同的要求, 采取不同的策略, 因材施教, 设法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 设法创造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其次, 教师要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而且要做到既爱优生, 也爱后进生, 对聪明勤奋的学生倾注满腔热情, 对迟钝、调皮的学生耐心培育。对每一个教育对象都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面向全体学生洒下一片阳光, 让每个孩子都灿烂。最后, 教师应和学生保持有意义的接触有效的沟通, 教师要利用各种短暂的接触机会关爱学生。比如在路上遇到学生, 可以先和学生打招呼, 再加上几句温暖的问候, 学生一定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平时与学生交流时, 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换位思考,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和爱, 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你的意见和教育。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揭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行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并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数学离不开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思考时间, 经常向学生灌输“想比不想好, 想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想了, 才有可能想对”等观念, 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提问题, 对不懂就问的学生大力表扬,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对于那些不能心平气和、脚踏实地学习的学生, 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浮躁的心理, 引导他们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告诉他们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投机取巧只会弄巧成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 不可把目标定得太高, 然后在目标的指引下, 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 不要企图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不要因短时间内收效甚微而灰心放弃, 让学生心中明白急于求成是成功最大的敌人, 缺乏耐心和恒心的人最终一事无成, 要相信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要受到外界的影响, 坦然面对生活, 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心无杂念、心如止水地学习, 心中时刻紧记“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

摘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中学生往往存在一些心理障碍, 它们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数学成绩的提高, 数学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状态, 引导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使他们乐学、会学、学好。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篇8

一、赏识教育, 是激发孩子兴趣最好的营养剂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 赏识就是激发孩子兴趣最好的营养剂。作为学生, 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如果老师能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就会看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发现学生的优点时, 教师发自内心地鼓励、表扬学生, 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大做文章, 激励他们,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从而产生积极的兴趣。这样他们必然会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当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时, 他会不断前进, 创造出更多成功的记录。当然赏识要有技巧, 夸孩子不能简单地给其“戴高帽”, 否则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表扬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化, 要用真情打动学生。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 将会充满自信;在嘉许中长大的孩子, 将会爱人爱己;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怨天尤人;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二、给学生一个平台, 让他走向成功

我们常给学生定目标, 我们定的目标千万不能盲目追求赏心悦目, 一定要让学生感到切实可行, 让他“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试想, 如果让我们一下登上2000米的高峰, 我们会觉得颇有难度。但要给我们搭上台阶, 我们就会一步步走向顶峰。记得前洛杉矶湖人队的教练派特雷利在湖人队最低潮时, 告诉12名球队的队员说:“今年我们只要每人比去年进步1%就好, 有没有问题?”球员一听:“才1%, 太容易了!”于是在罚球、抢篮板、助攻、抄截、防守一共五个方面都各进步了1%。结果那一年湖人队居然得了冠军, 而且是所有人感觉最容易的一年。有人问教练:“为什么这么容易得到冠军呢?”教练说:“每人五个方面各进步1%, 则为5%, 12人一共60%, 一年进步60%的球队, 你说能不得冠军吗?”湖人队教练让每个队员比去年进步1%, 结果湖人队得了冠军。我们的学生如果每天进步一点点, 天天坚持, 也一定会做到最好的自己。

三、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他朝理想状态发展

心理暗示, 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微妙的,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调动人的内在潜能, 发挥其最大的能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拔·罗散塔鲁曾做过一个实验。他选定一所幼儿园的孩子作为实验对象, 对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测验, 然后各班选出五名天赋较高的孩子的姓名给他们的老师。其实这五名孩子, 不过是教授随意挑选出来的, 并不是学习能力测验中的优秀者。一个学期下来, 这些被老师认为有天赋的孩子, 成绩都比其他孩子好。可见, 老师的态度和对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孩子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就是说老师的心理暗示使这些孩子变得优秀了。因为老师对于这些被认为天赋较高, 而实际上天资普通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期待和积极心理暗示, 于是他们就表现得比其他人更好。这个实验说明:当老师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时, 孩子也会更快乐地学习, 普通的孩子自然变成优秀的孩子。由此看来, 我们也应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他们朝着我们期待的理想状态发展。

学生的学习行为, 包括兴趣与意志力, 自学与交流, 听课与记笔记, 复习考试与自我总结等。学生的学习行为因人而异, 但是适合不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 到是否正确地进行数学学习, 这是有差别的, 而区分的标准应该有以下两点: (1) 能否有效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2) 是否符合学习和教育教学规律, 也就是这些行为的科学性。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需要做到的是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行为, 以此为标准来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

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是一个需要多种心理活动参加的复杂的过程, 同时又是一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在诸多相关因素中不论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要想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必须从心理状态上同学生进行交流, 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才能找到帮助学生改进的目标和方向, 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政治学习成就中学生健康心理 篇9

一、全面分析心理障碍的成因

(1) 依赖心理:即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和内在的学习动力, 遇到学习困难消极等待老师的帮助。 (2) 受挫心理:渴望成功的需要受阻, 则产生痛苦、悲观等受挫心理。 (3) 自卑心理:学生不正确分析自己成绩差、学习能力弱的原因;又过多看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 一旦失意就陷入孤独、苦闷和自卑。 (4) 厌烦心理:学生基础差;课堂投入不够, 收获少;思维混乱;语言颠三倒四;观察问题只顾表面不求实质。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 甚至导致学生与家长、老师的情感对立。 (5) 畏惧心理:学习中屡试屡败, 升学的压力大, 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得不到教师及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从而产生了逃避和畏惧的心理。 (6) 逆反心理:当学生对学习彻底丧失信心, 教师忽视学生的被动处境, 强行转化就会诱发学困生的情绪不满、对立, 心理封闭, 行为上拒绝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 即逆反心理。以上心理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共同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降低学习成绩。

二、排除障碍, 优化教学策略

学困生自身丧失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使学生从无奈到厌烦终至放弃。因此, 排除心理障碍, 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立足于明确转化的层次目标, 以思维发展为主线, 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情感为原则,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来调整教学结构。核心是创设和谐的氛围,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学习探究的机会, 关键是适时疏导, 自主构建认知结构。

(1) 优化教学结构, 铲除依赖心理。教法调整:提倡自主探究, 突出思维的强化训练, 追求三维教学目标的均衡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 师生共同参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2)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概括。 (3) 主动质疑, 自主解答。 (4) 分层训练, 及时反馈矫正。改进学法:首先立足学生的实际, 加强学法的具体指导, 使学生逐步养成准确表述和运用政治概念的能力, 正确审题、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回答问题言必有据的习惯及规范答题的习惯。其次, 加强合作共学, 注重师生间、优差生间的互动。压缩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空间, 避免教师包办代替, 通过多边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 因材施教, 克服学生的受挫与自卑心理。 (1) 创造条件, 增加学生对成功的体验。调整教学的内容难度标准, 进行“差别目标教学”, 即分层目标。多采用鼓励性原则, 优先满足学困生对成功的心理需求。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如实施课堂反馈测试与周测、月考等各项成绩的综合评定。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突出课堂反馈测试,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和启发, 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加自信。 (2) 积极引导失败, 增强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失败只是离成功更进一步。在教学中, 给学生成功机会的同时, 又有意识地让他们体验失败的痛苦, 在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多次循环发展中使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 明确进取目标, 将目标细化、具体化, 分多步完成, 从而提高目标的可实现性, 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 纵横比较, 自我激励。教学中, 教给学生评估的标准和方法。每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 让他们对成功前后进行自我的纵向比较。如进步排名榜, 奖励成绩和名次进步大的学生, 使学生感受进步、享受成功、建立自信。进而扩大竞争范围, 开展学困生与优生间的横向比较, 找出自身缺点, 借鉴优生的学习方法, 对症下药、自我激励, 逐步缩小与优生的差距。 (4) 学习名人, 确立榜样, 健全心理。教学中, 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名人成长艰辛历程和平凡之处, 使学生理解:成功不存在捷径和侥幸, 激发他们树立努力才会成功的进取信念。

(3) 创设愉快的氛围, 调节厌烦、畏惧和逆反心理。心理学证明:兴趣是求知的催化剂, 是进取的动力, 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是医治厌烦畏惧心理的良药。只有将学生置身于“听起来有味, 学起来有趣, 做起来有劲”的学习氛围中, 才能激发他们想学、乐学的欲望, 从而战胜心理障碍。 (1) 精编活动案例, 引发兴趣。多姿多采的社会生活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凡是教材上的活动案例, 力求创造条件做好做全。代表性的活动由教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向学生直观展示;简单的活动改为师生互动的竞猜游戏, 激发他们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 (2) 因材施教, 强化兴趣。面向全体实施目标教学, 精心设计三个层次要求的学习内容。配套选取三组评价训练题, A.基础题、B.能力题、C.综合题, 满足每个学生需要。课外指导他们涉猎更多的领域, 如新闻、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百家讲坛等节目, 还有名人传记、历史故事等书籍,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发展。 (3) 实践创新, 发展兴趣。积极开展课内外的探究学习, 是培养探究兴趣, 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模拟小法庭、时事大讲堂、小小心理咨询师、环保能手、节能高手、社会调查员、礼仪讲坛、沟通交往培训等实践形式, 给学生一个练习、展示、提高的舞台, 使他们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逐步将兴趣转化成特长。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篇10

我们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的目的是: (1) 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 以总结经验, 找准问题, 发扬成绩, 纠正错误; (2) 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 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 试图探讨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 使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 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 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 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 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 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 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 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 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 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 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 创造潜能遭到扼杀,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 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 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盲目下笔, 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 未认真读题、审题, 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 哪些是未知条件, 哪些是直接条件, 哪些是间接条件, 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 没有“从储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取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 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 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 是否最佳, 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 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 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

3. 定式心理

定式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式。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 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 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 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 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式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 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 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 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 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 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 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 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 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 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 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 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 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 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 知识理解不透彻, 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 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 难以深刻领会结论, 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 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 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 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 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 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 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 (1) “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 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 (2) 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 (3) 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 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 (5) 教法单调死板, 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6) 学法指导不够, 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

二、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 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 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四重”, 即重基础、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 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 突出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实际, 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 兴趣爱好, 特长优势, 学习策略和水平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 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 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 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 要“以启发诱导为基础”, 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 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4. 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 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 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 又不包办代替, 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 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 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 审题答题, 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 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 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三到”, 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 想学生所疑, 想学生所难, 想学生所错, 想学生所忘, 想学生所会, 想学生所乐, 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 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 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 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 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 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 使师生心心相印, 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 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八引导”, 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 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 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 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 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 征求、询问他们的意见, 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 “问题具有相当难度, 但并非高不可攀, 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 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情境激趣, 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境,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 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 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 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 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 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 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 给他们加油鼓劲儿。

5. 环境引导

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 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 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 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 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 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 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 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 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 以人育人。

7. 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建立竞争机制, 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比、学、赶、帮争先进。

8. 方法引导

在数学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 要进行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的指导。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篇11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心理

一、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1、依赖心理。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急躁心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3、定势心理。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六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六引导”,即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兴趣引导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2、目标引导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過“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3、环境引导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4、榜样引导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導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5、竞争引导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6、方法引导在数学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要进行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的指导。

总之,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与此相应,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让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这块园地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篇12

一、运用迁移规律,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 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方法等都能迁移。例如, 学习整数加减法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形成了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技能有助于掌握解答复合应用题的技能, 学习梯形的面积可仿照三角形面积的学习方法等。数学知识中相似点越多, 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出示新的学习材料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 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例如, 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 教师可作如下提问:

1. 求三角形面积时我们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

是怎样转化的引导学生回忆:求三角形面积需要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 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他们会发现,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 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兴趣高涨, 依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能很快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 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 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 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 不能坚持学习。因此,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数学来源于现实, 也必然扎根于现实, 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 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 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 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 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 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 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三、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 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 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2.有一定的情趣,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例如, 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 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有一口堰塘, 探测队在探测时, 选择了五处不同的地方, 探测的结果分别是9.2米、10.5米、12.9米、11.4米、9.8米, 你能说出这口堰塘有多深吗?

有的学生认为是12.9米, 有的学生认为是9.2米, 有的学生认为是10.5米……学生自由争论, 谁也说不服谁, 谁又都意识到自己理由不足。正感困惑时, 教师提出问题:1.如果说是12.9米, 是深了还是浅了?2.如果说是9.2米, 是深了还是浅了?

3. 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这口堰塘的深度呢?

经过积极思考, 有学生认为:“可取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作为这口堰塘的深度。”这一方法得到很多同学的一致赞同。通过这一问题情境, 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了“移多补少”这一求平均数的思想方法。

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研究表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 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 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 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 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 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 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 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 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 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 自己“创造”出来的, 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例如, 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 先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接着教师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直观图, 自己去探索。为了便于观察, 教师可把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 暗示学生两个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学生很快得出:

前后两个面的面积=长×高×2

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宽×高×2

上下两个面的面积=长×宽×2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即六个面的总面积, 只要把这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就可以了, 从而得出:

长方体表面积=长×高×2+宽×高×2+长×宽×2= (长×高+宽×高+长×宽) ×2

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 理解必然是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 将会更加努力, 更加主动地学习。

五、教给“尝试”的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上一篇:景德镇青白瓷的外销下一篇:快乐的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