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工作流

2024-09-17

动态工作流(精选12篇)

动态工作流 篇1

摘要: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动态变化, 文章研究了动态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和实现, 并应用到了可定制的动态工作流系统中, 实现了业务的灵活定制, 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满足了企业需求动态发展变化的要求。

关键词:动态工作流,自动化,工作流引擎

传统的自动化办公系统是通过调研客户, 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 是将客户的业务需求编写在程序的代码之中, 当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就要修改程序的代码, 当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工作流经常变更的情况下, 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的对工作流灵活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自主定制工作流表单和流程的解决方案, 用户自己可以定制工作流的流向, 提高了办公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1 工作流引擎的设计架构

本工作流引擎采用微内核的架构。微内核架构的工作流引擎, 将一些复杂的流程业务性问题, 诸如组织人员任务分配, 分支条件计算, 事件操作, 业务工作项的处理, 业务数据保存, 以及那些复杂的重新起草, 退回, 汇签等, 从工作流引擎中剥离出来, 流程引擎关心的内容只是如何让一个流程按照预先定义的秩序从一个节点 (状态) 变换到另外一个节点 (状态) , 而将上述的这些功能通过扩展的接口进行实现, 并整合到流程引擎的内核中。

使用微内核的流程引擎架构[1], 是为了降低流程引擎中各个组件的耦合度, 使得流程引擎更加容易进行功能的扩展, 并且整个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如果没有使用微内核, 各种功能直接融合在工作流引擎中, 在某一个功能需要扩展的时候需要重构工作流的代码, 扩展性不强;采用微内核的架构则可以将外围的功能通过扩展接口加入到引擎内核中, 使得流程引擎内核更加稳定, 也更容易扩展。

工作流引擎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工作流引擎主要可分为4个部分: (1) 流程引擎内核:主要定义流程引擎的内部数据结构和流程调度。 (2) 流程扩展接口实现层:实现流程引擎的各个服务组件, 包括任务分配, 条件计算, 事件处理等操作。 (3) 流程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流程引擎内部数据的访问逻辑, 主要包括流程定义的数据, 流程实例, 活动实例, 任务项等数据。 (4) 流程API服务接口层:主要提供流程引擎对外的服务。

2 工作流引擎的设计

2.1 工作流的设计思路

工作流引擎应该具有设计成本低廉、可灵活进行配置、可扩展性好[2]等设计原则, 基于这些设计规则, 以下这些因素是工作流引擎设计所需要考虑的: (1) 能够方便用户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协作办公的原则, 从而可以提高处理业务流程的灵活性。 (2) 支持流程的流转的多样性, 比如流程的并发流转、串行流转、条件选择流转、同步聚合流转等。在流程的分支上可以设定流转条件, 实现流程的自动流转, 如果是并发流转, 则可以实现多个节点的同时激活。 (3) 流程引擎应该具有重新启动的功能, 以应对任务在流转过程中异常的发生, 若在重启之后异常仍然发生, 则备份服务器引擎应自动接管当前引擎以保证核心业务不被中断。

2.2 工作流引擎内核任务调度算法

本文所设计的引擎采用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调度策略, 任务的优先级别通常是有一种或多种因素来共同确定的, 这些参数主要包括:处理器执行完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任务的提交时间、任务的完成截止时间等。每当一个任务到来时, 经过任务调度函数的计算后被插入到任务等待队列中, 优先级高的任务排在队列之首, 优先级低的任务被安排在队列的后面, 这样可以保证在工作流引擎工作负载比较大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优先级高的任务执行, 从而保证对外提供服务的质量要求, 引擎任务调度步骤如图2所示。

2.3 工作流引擎的设计

工作流引擎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组件, 它的功能主要包括:进行流程定义;创建流程实例, 执行流程实例, 控制流程的流向;根据流程分支的分支条件, 决定流程的流转;对流程实例进行监控, 若出现异常并进行处理;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工作。工作流引擎是办公系统中的资源分配中心, 同时也是任务的调度中心。工作流引擎控制中心负责接收从用户发送过来的请求任务, 然后根据优先级函数来计算任务的优先级, 然后根据任务的优先级调用相应的业务处理模块对任务进行处理, 并将处理的结果返回给用户[3]。流程解析器主要负责有关文件的解析工作, 并将解析的结果存放在数据库中。任务指派负责将任务分派给指定的任务处理组件。任务管理器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任务列表的控制、管理和维护, 以及任务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交互。流转控制主要用于流程实例状态的确定, 并读取流程实例的转换条件。路由选择负责流程的流向, 并选择流程流向的下一个节点。异常处理就是负责检测流程在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若出现异常立刻进行异常的处理, 使系统恢复正常[4]。工作流引擎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2.4 流程引擎的实现

2.4.1 流程引擎的启动

流程引擎的初始化操作通过Workflow Context类的init方法完成, 该操作的触发由spring在初始化Workflow Context的实例对象的时候进行触发。Init方法的具体逻辑如下:

(1) 加载业务模板信息, 可以根据配置的loadness Templates属性进行选择性的加载。

(2) 加载流程模板定义, 可以根据配置的loadTemplate属性进行选择性的加载。

(3) 将读取的流程配置解析成流程对象模型。

2.4.2 流程的状态迁移

(1) 获得流程的迁移路径。

(2) 触发起始状态的exit事件 (Action) 。

(3) 执行迁移路径上定义的所有事件触发接口 (Action) 。从执行的角度上讲, 流程已经离开了起始状态。

(4) 触发目标状态的entry事件 (Action) , 流程迁移结束。

(5) 为新的状态生成新的活动实例。

如果目标状态是一个自动状态的话, 继续循环执行上述的步骤, 直到目标状态为非自动状态。

工作流引擎采用面向对象的实现方法, 各个组件之间相互协作完成工作流引擎的工作, 工作流引擎组件图如图4所示。

各个组件及功能如下:

Workflow Container Mange组件:类似于工作流引擎控制中心的功能, 负责接收从用户发送过来的请求, 并根据请求的类型调用相应的模块进行处理, 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在该类中主要完成的工作有:初始化流程实例的信息并启动流程;加载已经实例化了的流程;当流程完成时释放流程所占用的系统资源;负责结束流程;完成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

Workflow Function Manage组件:此组件主要完成任务的分配工作、路由的选择功能、流程的控制工作和任务的管理。负责创建流程实例的工作, 流程实例运行过程中数据的维护工作, 实例状态的转换工作, 保持所有的流程实例。在此组件中主要完成, 添加实例、修改实例、删除实例、启动任务、根据当前任务的状态, 获取一下任务的状态、获取用户的角色信息等。

Workflow Operation组件:该组件的主要功能就是解释流程的功能, 并完成一些与用户相关的操作。获取角色/权限信息、读取工作流文件的配置信息、列举已经完成的任务列表、取得用户指定流程的状态信息等。Workflow Exception Handel组件:完成流程的异常处理工作。在流程运行过程中监控流程的异常情况, 流程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 则截获异常并对异常进行处理, 保证流程的正常完成。

以上就是工作流引擎的主要组件及组件的主要负责的任务。Workflow Container Mange是工作流引擎的核心组件, 通过与其他的组件进行交互, 完成用户提交的请求, 并将对请求的处理结果, 返回给用户。

3 数据访问层

3.1 数据模型定义

数据访问层主要定义流程引擎的业务数据部分, 流程引擎采用基于活动图的模型[5], 业务上以人员任务 (待办) 为中心。人员任务分为待办任务, 已办任务, 待阅任务, 已阅任务4种。围绕人员任务, 业务数据包括: (1) 业务流程模板信息 (Biz Process Template) :记录业务的抽象信息, 包括功能, 采用的流程模板。 (2) 应用上下文信息 (Process Category) :记录了每一个运行的流程对应部署的上下文。 (3) 流程实例信息 (Process Instance) :记录了系统起草的每一个流程信息, 包括起草的业务, 使用的流程模板, 起草人, 状态等信息。 (4) 活动实例信息 (Activity Instance) :流程每一次发生状态变幻产生的活动信息, 记录了流程当前的状态, 处理人信息等。 (5) 审批意见信息 (Comment) :审批人进行审批操作的时候为响应活动实例添加的意见。 (6) 待办任务 (TaskInstance) :分配给每一个审批人的操作任务, 每一个待办任务和相应的活动实例管理, 一个活动实例可以为多个审批人同时分配各自的任务项。信息包括人物处理人, 处理状态, 处理时间, 任务项所关联的活动实例和流程实例等。 (7) 已办任务 (Complete Task Instance) :处理完成的待办任务, 信息和待办任务相同, 只是考虑到数据量的问题, 单独创建一种数据结构。 (8) 待阅任务 (Task Message) :分配给非流程审批人员的查看任务。 (9) 已阅任务 (Complete Task Message) :查看完成的待阅任务, 和已办任务类型。

3.2 对象模型与数据模型

流程引擎的对象模型主要是从如何定义流程, 如何表示流程的角度上进行建模的, 而数据模型是从人员任务的业务角度上进行建模的, 但是两者的一些主要数据互相之间仍然有一定的联系。工作流引擎中的对象模型和数据模型[6]的对应关系如图5所示。

数据模型中的Process Instance (流程实例) 对应于对象模型中的Process Template (流程模板) , 两者的关系就好比Class Instance和Class的关系。Activity Instance和State, Task Instance和Task也是相同的关系。

4 应用举例

本文就以起草公文为例来说明工作流引擎的工作流程, 起草公文的流程如图6所示。

用户点击起草菜单的连接的时候, 先经过Process Role Filter Action, 进行起草权限的过滤, 舍去不满足业务起草权限的岗位。如果存在多个满足权限的起草岗位的话, 则流转到一个起草选择页面上, 供起草人选择一个起草岗位, 然后再把选择的岗位提交给Process Start Action进行流程的起草操作。如果只存在一个满足权限的岗位, 则直接跳转到Process Start Action进行流程的起草。

Dispatch Action作为业务组件控制逻辑的一个入口, 通过不同的操作类型 (Http Request对象中的forward Path属性) 显示不同的页面 (申请页面和审批页面2种) , 同时该Action负责所有页面级的参数的计算和业务数据的读取和显示操作。

5 小结

本文利用工作流的原理开发和设计了工作流引擎, 并且应用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工作流引擎中各个组件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使信息的收集、流转和处理相分离, 这样既保证了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系统的柔性。基于该工作流引擎的办公系统可以动态修改任务的流程, 这样可确保用户需求的多样性。系统中使用了基于RABC的权限控制模式, 这样有利于权限的控制和分配工作, 也有利于各个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该系统的投入使用, 极大地提高了部门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规范了业务处理的流程, 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处理任务过程中的违规操作, 同时也极大的缩短了业务流程处理的周期, 有效地推动了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战德臣, 徐晓飞.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构件组装体系结构[J].软件学报, 2006, 17 (6) :1401-1402.

[2]王莉, 刘厚泉, 刘迎春.可定制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 27 (11) :2087-2089.

[3]李平, 张伟, 王丹平.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开发技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1, 15 (2) :65-66.

[4]谭定英, 陈平平, 刘秀峰.基于工作流和SOA的高校OA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0, 7:36-37.

[5]王广鹏.基于JBPM4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6]杨永健, 韩鸿雁, 韩鸿莺.办公自动化中工作流过程定义的设计与实现[J].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 2007 (39) :151-153.

动态工作流 篇2

工作动态

新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一体化卫生信息化建设培训1月10日,新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旗卫生局刚刚培训完的一体化卫生信息建设项目,积极组织我中心公卫人员学习,把我中心管辖区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信息逐步完善,并分类到每一个街道。还制定了“2014年新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辖区分片包干服务责任制”,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责任到人。65周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等重点人群建立花名册,方便下一步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和随访工作,逐步提高我辖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高福忠)

动态工作流 篇3

关键词:中职;工作过程;动态网页制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77-02

一、国家方针和中等教育的现况

为了推动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国家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目的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亿的技能型劳动者,还承担了数千万的农村劳力技能培训任务。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课程知识授课,重知识而轻实践,重传授而轻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从课堂进入社会的适应时间,笔者从《动态网页制作》入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改进。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基础

根据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Rauner)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的研究,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所以,工作过程的意义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前准备和岗位分析

为了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首先要到企业第一线去了解网站后台制作的工作过程。为此笔者亲自到广州市神州数码公司、广州国米科技有限公司等大中型IT企业去顶岗实习,以部门主管和一线技术人员为调研对象,并做好行业调研和市场调查。以下是笔者归纳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时分配

在经过一轮市场调查和行业调研后,可以做出相对应的教学课时安排。《动态网页制作》以Asp.Net技术为平台,采用C#语言,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学习一个包含后台动态网站,可以实现后台登陆、管理页面、修改密码、添加和删除新闻、注册等功能。现一周有8课时,按一学期有效学习周数16周,共有课时128个。为了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现工作过程为流程,实现工作任务为目的,可将课时分配如下:

五、基于工作过程的师生关系

对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主体——教师和受教育的主体——学生,两者关系从过去的模式转变过来。以学生为课堂的主角,知识要为学生所能接受。教师前期工作是讲授和引导,后期工作是辅导、检测和督促。然而,由于学生入学基础差,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逻辑思维不强。要学习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编程设计,需要教师不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长期的耐心和情感沟通能力。前期准备知识阶段,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方法和小步子原则,传授知识的同时建立好师生感情纽带,后期工作过程,教师以项目教学法带动学生,以情感引导知识,用知识加深情感,多鼓励,多督促,用亦师亦友和严格有度的关系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态网页制作》教学

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

从时间安排来说,在准备知识阶段,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将基础知识点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在这个阶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适应上课节奏,养成完成任务的习惯。由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小步子原则,宁可让学生慢些掌握,不可追求速度。否则学生可能因为进度赶不上而放弃。

在项目教学阶段,可以采用一个有完整功能的后台网站,该网站包括后台对数据库的提取、增加、删除。教师引导学生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习操作过程并发现问题,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每个模块在教学之前,先用多媒体软件介绍模块的功能、组成,与数据库的关系、程序结构和工作流程。在动手过程中,学生按工作流程完成模块,熟悉知识更能感受工作的氛围。考虑到学生的程度,笔者采用小组分层的方法,组长是编程能力较强并且有一定管理组织能力的学生,每小组5~6人,组长除了完成本人任务之外,还要督促和辅导其他组员完成工作。采用一路一带的方法,教师在项目前期讲授和操作较多,后期抓大放小,以组长带动组员,个别辅导,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促进整个项目加快进行。

七、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方式

既然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就不能沿用一直以来“一试定终身”的做法,而将学生学习初始程度、平时作业、工作态度、测验考试成绩联系起来,笔者用以下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核。

八、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效果

笔者以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1401、1402班为实验班,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经过一学期实验,以期末考试为例,14级学生平均分比没有实行教学改革的13级高14.3分,其中90分以上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比例14级比13级高10%,学生对教师的评价14级比13级高2.5分。说明该方法对学生的水平提高行之有效,并且教师教学水平亦有所提高。

社会在变,职业在变,学生在变,职业教育也在变。教师不但要承担自己的教育工作,也要无时不刻反思自己的工作,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职业教育不单单要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要培养学生的工作素质和工作习惯,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评价案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2).

[2]邹劲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0).

[3]王新荣.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设计[J].图学学报,2013(2).

工作流模型动态修改的研究与实现 篇4

1 工作流模型概述

1.1 工作流

工作流 (Work Flow) 是一种能够被计算机解释和执行的反映经营过程业务流动的计算机化模型。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办公自动化领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建设的完善, 工作流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热潮, 工作流技术被应用于软件工程、制造业、金融业、教育研究和办公自动化领域。

1.2 工作流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以工作流执行服务为中心, 客户、外部系统、工作流管理工具均通过工作流交互接口与工作流执行服务相关联。工作流联盟对工作流管理系统制定了规范, 包括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结构、管理工具和应用接口, 并为这些接口设置一定的开放性, 从而支持与其他产品的协作, 实现应用的集成。如图1所示。

1.3 工作流建模方法

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实质是对整个企业实际经营过程的抽象。建模的内容包括:流程建模、组织建模、数据建模和界面建模。流程建模首先对流程进行分解, 拆分成若干个活动, 其次对活动的先后协作关系加以分析, 最后明确活动的转移条件。组织建模需描述出企业组织结构、活动分配的角色和人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数据建模需对各个活动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流程监控数据和各项资源数据进行抽象组织, 确定数据库需管辖的范围、数据的组织形式等, 直至转化成现实的数据库。界面建模需以人性化的思维对人机交流加以限定。上述模型的建立均要求图形化, 能直观地描述出流程的过程、流转方式、组织结构、角色分配和转移条件。

2 工作流模型动态修改的需求

当前多数工作流管理系统一般只在预先定义时对流转进行设置和修改, 一旦流转开始后就不能进行修改, 但实际业务过程不再是静态的, 一些意外事件或异常事件往往会导致实际业务过程和预定义工作流存在偏差。此外预定义工作流, 无法实现同一业务概念的复用, 在一个活动上设定的业务概念, 需要在另一个相同业务意义的活动上原封不同的重定一遍。即一个工作流只能使用一个表单, 要使用另一个表单就要重新定义一个相似的工作流。

3 工作流模型动态修改的操作描述

工作流模型的动态修改有三种操作:活动之间新增活动、删除活动、调整活动之间的连接。在修改过程中, 首先要保证修改的正确性和逻辑性, 比如设置约束条件来限定某些修改不成功;其次当修改发生异常时, 系统提供应对措施, 至少应能无损地恢复到修改前状态;最后在分布式环境下, 要解决修改后所带来的不统一的问题。

为具体说明动态修改所包括的插入活动、删除活动、增加和删除有向边三种操作, 我们以{a1, a2, a3……an}来表示过程实例中的各个活动。

3.1 新增活动

在过程实例运行时, 可以在活动集之间插入一个新的活动。活动集包括一个活动或一组并行活动。新插入的活动以a来表示。假如需将a插入至a2与a3之间, 则根据动态修改策略, 工作流引擎需先检查a3是否未被执行, 如是, 则允许插入活动。插入活动a后, 首先删除前驱活动 (a2) 和后继活动 (a3) 之间的连接, 其次添加a与其前驱活动 (a2) 和后继活动 (a3) 的连接。然后, 需要对新插入的活动设置属性参数, 这些参数根据实际情况从数据库中取得。最后, 设置新建连接的触发条件和调用数据。因为被插入接点的输入可能是前驱活动的输出, 而它的输出可能是后续活动的输入。因此, 原有两活动的参数集合中的部分成员需要重新指定与新插入活动的联系。

3.2 删除活动

企业业务有时为提供执行效率, 可能会删除一些活动。删除活动包括删除此活动本身、删除此活动与前驱活动和后继活动的连接、重建前驱活动和后继活动的连接、重新设置属性参数和重新设置触发的条件。删除工作流活动, 一般并未真正删除, 只为该活动添加一个标记。

工作流中一般关键活动不允许删除, 但如果修改后对其有补偿活动也可以删除。如果该活动的数据依赖为空, 则直接删除。例如企业取消了某个岗位或部门, 那与其有关的所有活动都将被删除。

3.3 调整活动间的连接

工作流实例运行时, 有时需要在活动之间增加或删除连接, 用于改变过程的结构或者实现同一审批不同流转。例如, 该活动由单人审批变为多人审批, 或者同一审批, 不同人员发起审批流转不同。增加活动连接需考虑活动的状态、触发条件和数据的传递, 删除活动连接需考虑组织结构和数据依赖。

4 结语

现代企业经常会发生工作流预定义和实际运行不一致的情况, 特别是一些意外情况和事件。让用户参与并解决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工作流系统能为用户提供修改动态工作流的功能, 并且在修改后, 能保证正在运行的流程和将要运行的流程按照一定的规范正确执行, 保持数据的前后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黄涛.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作流动态修改的研究与实现[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7.

[2]吴悦.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动态完整控制模型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陆剑江.支持工作流系统动态变化的柔性及适应性技术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4.

反洗钱工作动态 篇5

为了切实加强反洗钱工作力度,确保我部反洗钱工作有效开展,进一步履行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预防、监控和打击反洗钱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规范我部的反洗钱工作,现就我部在2015年3季度的反洗钱工作动态情况汇报如下:

1、及时组织员工学习反洗钱的各项法律法规,向辖内网点转发联社有关反洗钱的各项文件。结合联社客户信息采集表的填制要求,要求临柜人员积极及时的完成对客户信息的采集工作;通过对公客户机构信用代码证发放工作,及时变更开户单位提供的有效证件,对变更开户资料的客户重新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经常性开展职工反洗钱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一线人员对反洗钱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日常的反洗钱工作。本季度重新重点学习了【2013】61号文件内容,规范我部在日常办理非我部开户的个人结算账户汇兑业务的操作流程,及需要提供留存核查的相关身份资料。

2、各网点临柜人员都能按规定认真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通过内嵌核查系统,进行联网身份核查,同时登记客户身份信息,是代理人同时还应该登记代理人的身份信息并对代理人身份也进行身份核查。在客户首次办理开立帐户时,柜面业务人员严格审查客户提供的格料、证明文件和资料(如对有效身份证件、企事业法人营业执照、代码证以及国地税税务登记证等)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核对,负责审查其提交的客户资料复印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同时通过对机构信用代码证的持续身份核查再次确认客户提交的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3、在大额支付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控报告方面。每天登陆反洗钱上报系统对系统提取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进行数据的补录、甄别和上报。要求操作人员本着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不随意甄别可疑交易,甄别掉的可疑交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详细记录,记录要素填写完整无误。对系统未提取的,而柜员认为有洗钱可疑的交易在系统中进行添加和上报。

联社营业部

动态工作流 篇6

关键词: 宁德市    健身工作室    经营现状

2014年6月1日发布的《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指出体育教育等10个专业被列为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資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创业作为一种积极的就业方式,各级政府都陆续出台了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希望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对体育系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动态健身工作室的研究,试图了解体育系大学生创业的困惑与不足,为体育系大学生更好地创业奠定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动态健身工作室。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宁德师范学院图书馆、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等查阅大量有关大学生创业和健身工作室的文献资料,作为本文写作的参考和背景资料。

1.2.1实地考察法

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动态健身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

3.2.2访谈法

本文研究主要访谈对象为动态健身工作室的经营者、健身教练和会员。

2.动态健身工作室的经营现状分析

2.1动态健身工作室的运营人员组成

动态健身工作室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的项目,在前期筹备阶段就考虑到工作室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等问题。动态健身工作室的团队一共有四个人,三位为体育系学生,均为男性;一位为中文系学生,为女性。其中体育系学生一位为总经理,统筹健身工作室的经营;两位分别为健身教练和健身教练助理,负责会员的健身课程和健身设备的维护;中文系学生为秘书,负责前台及财务等工作。健身教练作为工作室营运的关键,其专业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动态健身工作室的健身教练尽管是大四学生,但是都有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的工作背景,具有国家职业技能认证、亚洲体适能等。

虽然各有分工,每位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每一个人都需要了解工作室的每一个环节,工作中有很多交集。另外,市场是最重要的工作,四位工作人员都有义务承担市场的相关任务。

2.2动态健身工作室的工作流程

服务流程就是潜在会员体验健身产品的整个过程,也是会员每次消费所体验的过程[2]。动态健身工作室主要采取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指导,更注重学员的自身特点;由于会员的时间观念较强,对时间的安排越来越具体,因此采取预约制度。通过前期考察,对比分析后自己的优劣势后,模仿健身俱乐部的工作流程,构建健身工作室的工作流程。

2.2.1前台接待。前台是健身工作室的窗口,是健身工作室的服务标准和品牌形象的具体体现。好的前台服务,可以为会员营造热情、友好、温暖、家一般的氛围。为了体现工作室的专业性和优质服务,健身教练在会员预约时间的前10min在前台接待自己的会员,在主动与其打招呼后,为会员在上课前讲解本次课的训练目标与训练计划、要求。

2.2.2热身。开课前,教练会安排会员做5~10min的热身运动。选择的方式主要有:动感单车/在操场慢跑/互动练习如篮球的传接球等。

2.2.3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不仅可以达到增肌的目的,更可以帮助会员基础代谢,消耗更多的热量。部分女性会比较排斥,担心练出肌肉,影响女性的柔美。但从训练角度说,采取轻负荷多次苏的训练原则是不会使女性增长肌肉的。

2.2.4心肺功能训练。在进行力量训练之后,有一些心肺功能的训练。在提高心肺耐力的同时,又可以很好地缓解由于力量训练所造成的乳酸堆积。

2.2.5放松。在完成所有的训练项目之后,不会让会员马上停止运动,否则会使心脏压力过大,因此可做一些轻微的有氧运动达到放松的效果。

2.2.6拉伸。当会员的心率恢复到安全范围之后,是专业的拉伸训练。这不同于普通的放松按摩,是健身教练的专业放松手法。

2.2.7预约下次课程。完成一节完成的健身课后,为会员预约下次的课程。

2.3动态健身工作室的宣传

根据调查,目前宁德师范学院教师有500多名,学生总数接近8000人。高校教师收入颇高,但由于经常备课做教案,很多老师都有肩周炎和腰背疼痛,长期讲课导致慢性咽喉炎、下肢静脉曲张、过敏性鼻炎、疲劳症等疾病。部分学生由于平常不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趴在桌上看书,造成含胸弓背。长期玩游戏、网聊会造成鼠标手、视力下降等。高校的教师、学生和周边的居民是动态健身工作室的主要潜在客户。动态健身工作室以运动康复为卖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常规的宣传方式:

第一,发传单。对于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宣传方式。比如: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可以缓解一些职业病;对于学生则宣传通过健身训练,可以让身姿更挺拔,气质更好,在找工作应聘时有更强的竞争力。针对周边的居民,则强调工作室的性价比和大学环境。

第二,举办以各类宣讲活动。利用健美社团的影响力,定期举办表演,吸引注意力。

2.4动态健身工作室的价格定位

调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会把价格作为评判质量的标准,会因为价格而对质量有了预期,所以服务价格必须小心制定。除了要支付成本或与竞争对手对抗外,价格的制定必须传达适当的质量信号。定价过低,会导致顾客对服务质量不准确的推断;定价过高,会导致服务过程中顾客难以达到预期的收益。通过研究发现工作室服务的价格应考虑以下因素:服务客户的成本,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的平均价格,潜在的客户数量。

目前,宁德市健身俱乐部的私教课程每次课在100元—300元,会员购买私教课程一般是以10次、20次、30次为主。经过调查发现,健身俱乐部的会员数量多,一般在月初、月末和其他节假日都会有针对私教课程的促销活动,打折后的价格一般为每次课80元至150元。福建省的私教健身工作室的私教费用是平均价格在每次课200元至500元,打折后的价格一般为150元至300元。目前,动态健身工作室主要以10节课的套餐为主。

2.5动态健身工作室的会员年龄分析

表1    动态健身工作室的会员年龄结构分析表(N=80)

根据调查结果(表1)显示,动态健身工作室的会员年龄结构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至30岁及31岁至40岁这两个区间,分别占所调查总数的42.5 %和52.5%。这个年龄阶段的会员大都是一些在校大学生和健身爱好者,而41岁至45岁和45岁以上这两个区间是占比例最少的。

2.6学历结构

表2    动态健身工作室的会员文化程度分析表(N=80)

根据调查结果(表2)显示,动态健身工作室的会员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主要分布在本科阶段,占了总数的62.5%,甚至部分是研究生学历。相对来说,会员的文化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越强。因此,如健身工作室这类新型的健身模式,是很容易被他们接受的。

3.建议

3.1提高服务品质

目前动态健身工作室的业务范围只局限于内部,并没有开展外部业务。因此,加强外部业务的开展,对于增强健身工作室的服务,构建特色文化,提高健身工作室的知名度,是很有必要性的。另外,由于健身行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会员的流失。高质量服务可以拉近健身工作室和会员的关系,降低会员的流失率。

3.2加强健身教练的专业培训

一个优秀的健身教练应包含两方面的素质:内在素质包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外在素质包含职业形象、专业技术能力[4]等。健身行业作为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行业,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与培训。

参考文献:

[1]王兴.我国健身工作室发展的SWOT分析[J].科技信息,2011(31):458.

[2]付秀玲.北京市高檔商业健身俱乐部会员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8.

[3]王刚军,等.健身产业业态的产业升级[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6(29):44.

[4]李建龙.健身俱乐部私教的素质要求与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221.

基金项目:2014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410398051)。

基于jBPM的动态工作流的研究 篇7

1.1工作流控制结构

工作流是活动、代理以及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所组成的集合。活动描述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代理负责活动的完成,它可以是软件系统或者人工;依赖关系决定了活动之间的执行顺序以及数据流向。因此,工作流可以用工作流图来建模,其中节点代表活动,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

图1给出了工作流模型的四种控制结构,每种结构描述如下:

(1)顺序结构。活动A,B,C依次被执行(见图1 (a))。(2)循环结构。活动B完成后,由于业务需要,流程实例回滚到活动A,重复执行活动A,B,直到活动B的输出使得活动C的开始条件得到满足(见图1(b))。 (3)“与”结构。活动A,B之间有多条子路径,活动A完成后流程实例有多条支路,每条子路径同时执行, 并在活动B处汇合,所有支路完成后将触发活动B (见图1(c))。(4)“或”结构。活动A,B之间有多条子路径,活动A完成后,流程实例根据其输出所能满足的子支路的触发条件选择对应的支路(见图1(d))。

1.2活动生命周期

通常流程实例中的时间异常会与某个特定的活动关联,根据其发生异常时所处的状态,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生命周期过程中,活动在不同状态之间流转,从创建直到结束(见图2)。

流程实例执行过程中,当活动触发的前提条件得到满足后, 工作流系统将创建其实例,并提供给一个或多个资源以等待被执行。候选资源中,某个资源发出分配指令后,将获得该活动的支配权,使其处于分配状态,此时其他资源将无法再得到活动的任何引用。该资源开始执行活动后,其将处于开始状态;执行过程中,由于系统异常或其他需要可挂起该活动并在一段时间以后重启。最后,当资源成功执行完活动后, 其将处于完成状态。如果操作不成功,活动将处于失败状态。

2动态工作流

2.1动态工作流的含义

动态工作流是指影响流程因素的不确定性变化导致工作流出现了预期或者未知的偏离。

影响因素可能来自工作流系统内部或者外部环境,比如工作流实例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成功被资源完成而出现的内部异常以及组织架构的变更而导致的外部变化等等。由于业务流程的复杂和知识的有限, 很多偏离是无法事先知道的。因此,工作流管理系统需要对工作流实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异常进行处理,以提高系统灵活性。

2.2动态工作流的修改策略

为了后续的分析,需要明确流程定义和流程实例两个概念。流程定义,是为完成某个目标,所有可能经历步骤的描述,包含数据、时间、资源以及流程的其他因素。流程实例,是指流程定义的一次执行,不一定覆盖流程定义中所有的步骤。

流程变化可发生的环境分为流程定义和流程实例两种,造成的影响不同,对应的更改策略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流程的修改策略如下:

( 1 )刷新 。 流程定义发生了变化,此种情况下,基于旧流程定义的所有流程实例正常流转,新的流程实例将根据新的流程定义创建。新流程实例可在所有旧流程实例完成后发起,或者不受限制。

(2)终止。某些情况下流程实例需要终止,导致该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单个流程实例的需要 (如取消投诉)或者流程定义的改变(如错误的前期计划所定义的流程模型)。

(3)迁移。流程定义的变化对所有运行的流程实例造成了影响,比如由于业务需要,流程定义中添加了节点,这就要求所有流程实例需要迁移到新的流程定义下继续执行。不同流程实例的执行阶段是不同的,当流程定义发生变化的位置包含已完成的节点时,将导致工作流管理系统触发迁移策略。该策略包含对完成任务的撤销以及补偿处理,以保证流程实例与新流程定义的一致性。

(4)适应。流程定义未发生变化,但某些流程实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可知和未知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异常。此时,工作流管理系统能够自适应对异常进行处理,以保证流程实例的一致性。

(5)创建。新流程定义的创建亦属于流程变化的范畴,与前四种不同在于,新流程的创建基于简单的甚至空流程,没有详细的旧流程作为参考。

3jBPM实例迁移

j BP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工作流引擎,采用自定义的流程建模语言j PDL,其提供的migrateinstances节点元素,能够处理工作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但由于业务流程的复杂,j BPM4仅对state节点提供有限场景的迁移支持。分别描述如下。

3.1简单迁移

当新版的流程定义相对已有的流程定义满足以下一种条件:

(1)流程定义结构完全相同,且所有节点名称相同。

(2)允许在新的流程定义中添加节点,但旧流程定义中的所有节点仍然存在。

那么,可以采用简单迁移的方法将旧流程定义下运行的实例迁移到新流程定义下执行。

3.2终止运行实例

当新的流程定义发布后,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终止所有旧流程定义下的实例。具体实现方法是为流程定义文件migrate-instances标记添加action?属性,并赋值“end”。

3.3特定版本范畴

如果流程定义存在多个旧版本,且每个流程定义下拥有运行的实例,当新的流程定义发布后,可对特定版本流程定义下的实例进行迁移。通过设置migrate-instances标记的versions?属性值实现。

3.4活动映射

某些情况下,比如新流程定义中某些节点已被删除或者改名,此时需要将旧流程定义中的节点映射到新的流程定义中。为了支持 这些业务 ,migrate instances节点提供了activity-mapping子节点,该节点拥有两个属性:旧版本流程定义中的活动名和新版本流程定义中的活动名。

3.5自定义迁移处理器

动态工作流 篇8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的出现解决了传统的通过纸质文档来进行管理,不便于查找和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也不便于对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和变更控制的问题。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不断深入,工作流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工作流管理系统已成为整个应用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8]。由于现实的工作流系统可能无法事先确定所有的流程,并且流程之间的关系在执行期间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部门的不同,政策的不同,项目的业务流程呈现多样化和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建立在标准工作流模型上的电子政务系统缺乏灵活动态性。以交通局政务审批为例,交通局下属三个部门不仅每个部门的政务审批流程不同,而且同一部门的不同审批项的流程也有所差别,并且时常会因为政策而有所变动,鉴于此本文以交通局电子政务审批系统为例,设计了一套基于动态工作流的电子政务审批系统。

1 系统架构及相关技术

1.1 系统体系结构

交通局电子政务审批系统采用基于C/S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表示层(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访问层(数据表示与存储)。表示层是系统的用户接口,负责参与者与整个系统的交互。业务逻辑层是用来处理表示层提出的请求,然后对请求进行操作。如果涉及数据库的访问,则调用数据访问层获取相应的数据。数据访问层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这三个层次在设计和编程上是独立的,运行也是独立的,这样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1.2 系统开发环境及工具

系统采用C++Builder集成开发环境,数据库则由开源数据库MySQL来实现。

C++Builder采用功能组件强大的Visual Component Library (VCL)组建结构,全面实现了ANSI C++标准,提供了自己的扩展,并且兼容VC++[2]。

MySQL是最流行的开放源码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良好的连通性、速度和安全性,是为处理大型数据库而开发的。

1.3 工作流相关技术简介

交通局电子政务审批系统采用工作流技术,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对工作流的定义[1]是:工作流(Workflow)是一类能够完全或部分自动执行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工作流的实现需要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的支持,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任务之间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WFMC同时定义了一个工作流的元模型,它用于描述工作流模型内部包含的各个对象、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对象的属性。在工作流中,任务的概念由活动取代,活动(Activity)是WFMC的标准模型元素,是描述流程运转的最小单元。

工作流执行服务是工作流的核心,它是项目经营过程的任务调度器,并且还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资源分配器,项目的业务过程在它的管理监控和调度下运行,因此工作流执行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就直接决定了项目经营过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工作流执行服务由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组成,因此它主要完成以下功能:实例化及执行过程执行模型,为过程和活动的执行进行导航,与外部资源交互完成各项活动维护工作流控制数据和工作流相关数据。

2 系统主要功能及设计

交通局电子政务审批系统主要划分为工作流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两大块。工作流管理主要包括组织/角色和权限管理、工作流活动管理、工作流流程管理等;项目实施管理则包含项目新建、修改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文档管理、项目监督跟踪等过程实例化时的一些管理,通过项目实施管理功能可以实现项目申请、项目申请处理、申请审查、项目现场勘查、主管领导审批、发放许可、归档、项目暂停、项目撤销、项目查询、项目统计、项目监控等的业务,具体的项目实施业务功能根据不同的流程而有所不同。

WFMC虽然给出了基本的工作流模型和过程元模型,为工作流系统的功能设计提供了标准。但该模型没有涉及到动态变化的情况。本文所设计的动态工作流满足下列的特性:(1)能动态定义、修改工作流的过程定义。(2)能够在工作流执行阶段动态增加、减少以及修改活动。(3)在流程执行阶段可以动态改变工作流的流程,如跳过某段流程、回滚某段流程。(4)在流程执行阶段可以动态改变参与者所拥有的活动实例。

根据交通局电子政务审批系统的特点,工作流执行服务将由两个工作流引擎组成,一个引擎负责日常业务的从项目申请、项目申请处理到归档的流程流转,是本系统主要的引擎;另一个引擎负责其他异常情况的处理流程,根据具体情况定义和修改,在本系统中可以定义为项目的延期申请或撤销申请的流程处理,这个引擎可以认为是系统的次要引擎。两个引擎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两个引擎根据相应规则协议或者并行运行或者互斥运行,次要引擎由参与者请求或主要引擎触发,运行在次要引擎上的工作流实例必须是主要引擎上存在的工作流实例,实例在次要引擎运行完毕后将结果返回给主要引擎和参与者,主要引擎根据返回的信息调整相应的工作流实例。这样做既减轻了主要引擎的负担,提高引擎效率,又防止主要引擎在某个过程实例化运行过程中崩溃。

2.1 工作流管理

工作流管理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负责整个工作流的定义和修改。

组织/角色和权限管理负责定义工作流执行时的组织结构、组织中的角色以及权限等信息,这样在进行过程活动的定义时,不仅可以指定某个特定的人是这个活动的参与者,而且可以将活动与组织实体或角色功能关联,在本系统中,组织角色是审批环节中的各个处理部门,如审查活动需要有审查员这个角色完成,这个角色可以是市局窗口人员,也可以定义是区县部门人员,这样就完成了活动与角色的关联。

工作流活动管理提供对工作流活动的新建、修改、删除及查询功能,活动是过程定义原模型的核心,本系统把项目的实例化过程分为项目申请阶段、项目处理阶段、项目归档结案阶段及异常处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许多活动组成,这样将所有活动集中管理,方便操作,在工作流管理中的所有操作将会影响整个系统中的所有相关流程。定义一个新活动时,要定义它的相关基本属性如活动名称、活动类型、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流应用数据、活动处理后的工作流应用数据、调度约束参数(如处理时限)等,而活动的其他属性如所属流程信息、活动的参与角色信息、活动的转换条件(如前后活动信息、流转条件、执行条件)等的信息则要在工作流流程中定义;

工作流流程管理则包含了工作流的新建、修改、删除以及查看等的功能。一个工作流包含工作流模型的名称、版本号、过程启动和终止的条件等的基本信息,它由一系列的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相互顺序构成,即一对多的关系,而活动、角色、转换条件之间都是多对多的对应关系。新建一个工作流时,系统管理员或者从流程模板中选取一个已有流程加以修改或者从工作流活动管理模块中已经定义好的活动中选取此工作流所需的活动,并设置活动的所属流程、参与角色以及转换条件等信息,这样就把活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工作流程。如下图1所示为一个通过工作流管理新建的交通局运输管理处项目审批流程图。

图中Act1,Act2…Actn(n≥1)表示的是活动,如Act1为活动提交申请,依次类推。当流程有所变动时,如要加入一个活动现场勘查,则在I工作流活动管理中新增一个活动“现场勘查”并设置相关属性,然后在工作流流程管理中选取上图流程模板,并修改流程,修改活动“审查”的下一个活动为“现场勘查”,并增加转换条件,设置活动“现场勘查”的相关属性使其上一个活动指向活动“审查”,下一个活动指向“领导审批”,同样设置转换条件角色等信息,增加活动“领导审批”的上一个活动指向活动“现场勘查”并修改相关属性。修改后流程图如下图2所示,其他情况类似。

图2修改后的审批流程图(参见下页)

2.2 项目实施管理

项目实施管理模块则主要负责工作流实例化时的一些管理工作。新建一项申请时,选择所要使用的工作流流程模板,工作流引擎将对模板的过程定义进行解释,控制过程实例的创建、激活、挂起、终止等状态以及过程活动实例间的转换。同时提供控制管理监督工作流实例的功能。通过项目修改功能可以实现在流程运行阶段对流程进行动态的跳转、回滚、改变活动性质等操作,原理同工作流管理模块中的活动管理和流程管理功能,但是操作造成的影响仅限于此过程实例,不影响其他执行此流程模板的过程实例,这也是区别于工作流管理模块中的操作功能。

3 系统特色

本系统是在WFMC提出的工作流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工作流管理系统,遵循WFMC设计的规范,用户可以通过通用的API (应用编程接口)访问本系统,具有工作流产品之间互操作的特性,其次基于动态工作流的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对工作流的更改、添加、删除等的操作,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交通局的其他部门只需修改或者重新创建新的流程即可使用。再次,提供丰富的图形化管理界面,操作方便,用户通过系统生成的流程图可以方便的查看项目流程及进展情况。

4 结论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工作流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交通局电子政务审批系统,采用动态工作流的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实现了项目流程的自动化管理,使得整个项目流程更清晰、管理更有效。该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移植性、扩展性,可以改变政府职能部门的传统角色,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并运行良好。

参考文献

[1]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社,2001

[2]刘光.C++Builder程序设计导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Sadiq SW.Handling dynamic schema change in process models[C].Australasian Database Conference.2000

[4]缪晓阳,石文俊,吴朝晖工作流过程定义规范.计算机科学,2000

[5]史美林,杨光信,向勇,伍尚广.WfMS:工作流管理系统.计算机学报.1999

[6]Satyanarayanan M.Fundamental Challenges in Mobile Computing.In:Proc ACM Symposium on PODC,Philadelphia,1996.1-7

[7]Imielinski T,Badrinath B R.Mobile wireless computing:solutions and challenges in data management.Communication of ACM,1994,37(10):18-28

拉臂车工作动态仿真分析 篇9

虚拟样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机械系统性能研究。应用数字化虚拟样机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传统物理样机开发模式的缺陷,加快产品开发速度,节约开发成本,为机—液复合系统设计、产品复合性能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借此技术,工程设计人员可在建造物理样机之前,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样机模型,模拟现实环境下系统的运动和动力特性,并根据仿真结果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快速优化对比,在设计早期就能确定关键的设计参数,预测产品系统性能,以减少产品开发阶段,物理样机的试制、试验次数、节省设计经费,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系统性能。

1 拉臂车工作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1.1 工作原理

整箱装卸工况中,举升油缸与伸缩油缸相互配合完成作业。装箱时,举升油缸回缩将箱体提升至副车架水平位置,然后伸缩油缸伸出,箱体平移后完全落在副车架上;箱体卸下时,伸缩油缸缩回,使箱体后移,然后举升油缸伸出,将箱体卸下。

垃圾倾卸时,拉臂与联动架耦合为一体,举升油缸伸出倾卸箱内垃圾。

图1为拉臂车作业工况图,其作业过程分为箱体装卸作业和垃圾倾卸作业。

拉臂车工作系统(见图2),主要由举升油缸、拉臂、伸缩油缸、联动架、锁紧架和副车架等部件组成。

1.2 模型假设

在建立拉臂车工作系统虚拟样机模型时,本文做了如下假设:

(1)在装卸过程中,只考虑运动构件和垃圾箱内物料对其性能的影响,不考虑风力的影响;

(2)将工作系统副车架认为是刚体固定在拉臂车底盘车架上,不考虑车架、悬架、轮胎和地面变形等对工作系统性能的影响。

1.3 机械系统建模

ADAMS软件中提供了三维几何建模的工具,但其功能较弱,对于复杂的三维模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建模工作,且不能保证模型的尺寸精度和装配位置精度。本研究根据海德专用汽车厂提供的设计图,采用Solidworks实体设计软件完成工作系统机械系统三维实体建模工作,把建好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到ADAMS/View环境中,在ADAMS/View环境下对样机几何模型添加约束、载荷等。

2 仿真分析

根据海德专用汽车厂提供的设计图和液压系统的参数,在ADAMS/View环境下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模拟分析结果,箱体装卸过程中可装载的最大箱体重量为15吨;垃圾倾卸过程中可卸货的最大箱体重量为16吨。根据这个结果,本研究中箱体重量为15吨的工作状态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装箱、卸箱和卸货的仿真模拟分析。

为了分析方便,本研究定义了拉臂转角和举升角。拉臂转角为装箱、卸箱工作过程中拉臂相对于副车架的转角。定义装箱结束时,拉臂转角为180度。举升角为卸货工作过程中联动架相对于副车架的转角,定义箱体处于水平位置的起始举升角为0度。经测定,装箱结束时举升油缸与副车架之间有6.3度的倾角。

2.1 装箱过程的仿真模拟结果

图3为装箱过程中两个举升油缸作用力合力的变化曲线,假设两个举升油缸作用力相同。起吊阶段,举升油缸活塞杆收缩,油缸作用力在起吊箱体瞬间迅速增大。经测定,拉臂转角55.2度时箱体前轮离地液压缸作用力达到最大值509.44kN。随着箱体逐渐脱离地面被吊起,油缸作用力开始下降;当箱体被吊至拉臂转角134.5度时与车上滚轮相接触,油缸作用力突然增加,拉臂转角为136.8度时,箱体后轮离地,油缸作用力增加到极大值,之后又开始下降;当拉臂转角为160度时,在箱体重力作用下油缸作用力方向开始变化,增大到另一个峰值。

固定座与联动架连接销作用力的变化趋势与液压缸的作用力变化相类似,如图4所示。液压缸作用力增加时,固定座与联动架连接销上的作用力也增加;反之,降低。

图5所示为起吊过程中拉臂钩头的作用力曲线。经测定,拉臂转角54度时,拉臂钩头与箱体拉钩接触,拉臂钩头的作用力迅速增大;当拉臂转角达到55.2度时,箱体的前轮脱离地面,拉臂钩头作用力达到极大值75kN。之后,拉臂钩头的作用力随拉臂转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箱体被吊至拉臂转角134.5度时与车上滚轮相接触时,由于箱体与滚轮之间产生接触冲击,而使拉臂钩头的作用力产生波动。拉臂转角为135.7度时,拉臂钩头的作用力达到最大值80.85kN,拉臂转角为136.8度时,箱体后支撑轮脱离地面。之后,随着拉臂转角的增大,拉臂钩头的作用力逐渐减小,但因为箱体与公论之间的冲击及箱体的振动等原因,对拉臂钩头产生冲击载荷,作用力产生波动。

2.2 卸箱过程的仿真模拟结果

图6为卸箱过程中两个举升油缸作用力合力变化的曲线。举升阶段,油缸作用力在起吊箱体瞬间迅速增大。经测定,拉臂转角180度时液压缸作用力达到最大值622.12kN

固定座与联动架连接销作用力的变化趋势与液压缸的作用力变化相类似,如图7所示。液压缸作用力增加时,固定座与联动架连接销上的作用力也增加;反之,降低。

图8所示为卸箱过程中拉臂钩头的作用力曲线。卸箱过程中除了前段举升过程之外,大部分过程都是在箱体重量作用下卸箱,拉臂钩上作用的力是被动力,卸箱过程很不稳定,拉臂钩头上作用很大的冲击载荷。

2.3 卸货过程的仿真模拟结果

卸货过程中当举升角增大到大于垃圾的堆积角或垃圾和车厢板之间的摩擦角时,货箱中的垃圾会不断地滑落。目前在ADAMS/View环境下还没有具备对垃圾等散粒体滑落进行仿真模拟的功能。所以本研究对拉臂车卸货过程的仿真模拟中,假设车厢中的垃圾重量保持不变,体积保持不变,只观察拉臂车各个部件的受力和位移。这样的假设下进行仿真模拟,其结果与实际工作状态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举升角较小时,还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拉臂车卸货过程中各个部件上的力和位移的变化情况。另外,通过模拟仿真,举升角较小时,液压缸的举升力很大,但随着拉臂车举升角的增大,液压缸的举升力急剧减少。

图10、图11、图12分别为油缸、固定座与联动架连接销、联动架与副车架连接销的作用力。举升卸货过程中,在换向阀芯打开的瞬间,油缸作用力迅速增加,增加到659kN。然后随着箱体被举起,油缸作用力开始下降。固定座与联动架连接销、联动架与副车架连接销上的作用力变化趋势与油缸作用力的变化趋势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开始举升时,液压缸的作用力方向与副车架只有6.3度的较小角度的原因。随着举升角的增加,相同液压缸作用力下,作用于箱体的力矩会不断地增大,所以随着举升角的增大,液压缸的作用力急剧地减小。拉臂车结构原理可知,箱体的重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液压缸的作用力增加时,作用于固定座与联动架连接销、联动架与副车架连接销上的力也增加,反之,降低。

卸货过程中拉臂钩头作用力变化曲线如图13所示。举升阶段拉臂钩头作用力突然增加到最大值69.68kN后下降到极小值19.72kN,这主要是拉臂在举升开始过程中克服箱体的惯性力有关。之后拉臂钩的作用力缓慢地增加,当固定座吊耳的支撑力消失时达到41kN的水平。从工作原理和实际仿真模拟可知,卸货过程中拉臂钩上的作用力与装箱、卸箱工作过程相比较总体上较小,波动也较小。

3 结论

对拉臂车工作系统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利用参数关联技术使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成为有机的整体,实现了工作系统机—液复合系统的联合动态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为利用ANSYS进行的拉臂车工作部件及零件强度分析和刚度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纵观拉臂车的仿真模拟结果,认为装箱、卸箱、卸货3个工作过程中,装箱和卸箱过程中拉臂车零部件收到的力和位移基本上是相类似的过程。

摘要:近年来,虚拟样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机械系统性能研究。本研究根据某汽车厂提供的14吨级拉臂车设计图纸为依据,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拉臂车工作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对工作系统作业过程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求出相关特征部位的力和位移变化特性,为利用ANSYS进行的拉臂车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虚拟样机技术,仿真,ADAMS

参考文献

[1]耿凯辉,钱志博,李斌茂.采用虚拟样机技术的凸轮活塞发动机关键部件的设计[J].工程图学学报,2007,(6):26-29.

[2]孟祥德,詹隽青,李立顺.自装卸系统虚拟样机设计与仿真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07,(1):47-49.

[3]刘庆庭,区颖刚,卿上乐,等.甘蔗收割机单圆盘根切器虚拟样机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7,38(8):78-81.

[4]李同焕,王智明,高秀华.虚拟样机技术在轮式装载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机械,2006,(12):74-76.

[5]时培成,王幼民,王立涛等.挖掘机液压-机械复合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J].机械传动,2007,31(3):26-29.

动态工作流 篇10

1 工作流及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就是业务过程中的一种计算机化的表现形式,定义了完成整个过程所需要的各种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对过程中的步骤定义、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条件,以及数据流的定义建立、每一步骤每个工作任务由谁负责完成和每个活动所需要的应用程序[1]。在工作流中包含了执行者(Actor)、流程定义(Definition)、实例(Instance)、活动(Activity)和过程(Process)等几个方面。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都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过程的定义、任务的执行和全局的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协调人机交互信息和流执行过程总的协调工作。工作流管理系统通过对业务规则进行高度抽象,这些业务规则负责如何将组件协调在一起进行协同工作,从而分离了业务逻辑和组织流程逻辑,实现对业务的定义和建模、业务过程的执行、业务执行的优化以及过程的集中与管理过程,从而实现了业务的流程自动化管理工作。

工作流管理系统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执行过程的建模过程,其次就是过程的实例化过程,最后就是过程的执行过程。在过程建模阶段就是通过专业的建模工具对业务模型进行建模的过程,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业务流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并执行的模型对象。过程的实例化过程就是通过工作流引擎将业务流程初始化并实例化的过程,并且为流的流转提供业务数据和控制数据信息,并为流程的办理提供必要的设备资源以及其他的资源。过程的执行主要就是完成工作流的流转过程,主要是通过人机交互以及系统内容流的流转和自动处理的过程。工作流的执行过程如图1所示。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把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结构分为:过程的定义和设计部分、过程的定义和实例化部分以及人机交互功能设计部分。工作流管理机制如图2所示。

2 RBAC 模型及其扩展

访问控制就是允许被授权的主体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访问,同时直接拒绝没有经过授权的主体操纵资源的安全控制策略[2]。访问控制主要就是研究,主体、资源以及主体与资源之间的关系。通过授权操作,主体就拥有了操作资源的权限集合,即角色。如果主体的请求在许可范围之内,视为合法操作,否则就视为非法操作。访问控制的模型如图3所示。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在主体与资源之间引入了角色这一中间体,角色主要与主体和资源进行关联操作,从而实现主体对资源的间接访问控制的管理操作[3]。在RBAC模型中,角色处于用户和权限之间,这样用户和权限之间耦合就不存在了,把权限赋给角色,角色又赋给用户,这样用户就间接拿到了权限许可。在RBAC模型中主要包含了:用户、角色、会话和权限四个元素。其中权限是操作与资源的集合体。RBAC模型将条件约束机制和角色的继承等都放入了模型之中,RBAC的模型图如图4所示。

在实际的应用当中,RBAC模型还会与其他的组件一起使用。我们对RBAC模型进行了的扩展延伸。在RBAC模型中引入了用户组对象,上级组件直接与用户组进行关联,这样就实现了资源与上级组件的间接关联。用户组与角色是一对多的关系,用户就继承了用户组中的角色。扩展后的RBAC模型如图5所示。

3 基于 RBAC 的动态工作流模型研究

本文中工作流模块和RBAC模型分别以组件的形式进行设计,这样使得模块之间耦合度相对较低,一个模块的改变不会使得另外的模块进行大的改动,同时也有利于模块的扩展和维护[4]。在系统设计时,权限管理、工作流管理、组织管理分别进行设计,在流程的定义以及流的执行过程要分别进行执行者和任务执行之间的分配工作。执行者有很多的可能,可以是部门、角色或者用户,如果不是具体的用户,我们就要通过权限管理或者权限与组织之间的关联来动态制定具体的执行者。在工作流的执行过程中,任务的执行者之间也可以存在委托的可能性,从而,执行者就这样动态产生出来了,这就是动态工作流的处理机制模型了。同时,按照分层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分为视图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这样降低了层与层之间的耦合,便于组件的可复用、维护以及扩展。基于RBAC的动态工作流处理机制如图6所示。

基于RBAC的动态工作流系统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了人机交互和流节点的自动处理过程。用户登陆系统以后,服务器将根据用户的输入信息进行访问控制权限的验证,通过查询后台信息来验证用户的合法性,若验证没有通过,则系统提示用户重新提供有效的登陆信息。若是通过了验证,则系统会调用服务层组件的任务列表管理器,根据执行者的信息从后台获取任务的列表信息,服务层会将执行的结果反馈给展示层,通过展示层将用户的执行任务展示给用户看。在系统中也可能存在转派委托任务的情况,即将自己任务列表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任务委托给他人进行处理,这是用户需要填写一份关于任务委托的申请,服务层会调用任务委托机制,更新后台用户委托和任务列表,然后将信息返回给用户。任务的执行者通过视图层完成任务的数据提交,服务器会将用户提交的任务数据参数提交给服务层,又服务层调用工作流执行引擎进行任务的执行,当任务执行完毕之后,向后台提交数据来改变任务的执行状态,然后通过更新来改变用户的任务列表并将执行的结果展示给用户[5]。这就是基于RBAC的动态工作流系统的执行过程。

4 应用

通过对RBAC模型及工作流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RBAC的动态工作流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它的执行过程。通过RBAC模型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用户通过相应的权限访问系统指定的功能,无法进行职责之外的操作以及非法操作。本模型的设计已经应用到了实际的系统之中。运行效果如图7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RBAC模型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RBAC模型引入到工作流技术当中,采用RBAC模型对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角色和权限的设置,动态制定用户的任务执行过程,使工作流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动态性。

摘要:文章对RBAC的角色授权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将扩展后的角色权限模型引入到了工作流中,产生了基于RBAC的动态工作流系统,并且给出了基于RBAC的动态工作流系统的整体体系结构,然后在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动态工作流 篇11

【关键词】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对策建议

引言

工程技术研究院成组建于2009年9月,是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直属二级科研机构,下设4个职能科室、三个专业所,主要承担油气开发工程技术规划、技术研究、方案设计编制、现场技术服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输送等工作,业务涵盖钻井完井、试油(气)测试、储层改造、采油采气等油气田开发工程工艺技术研究、引进、集成及推广应用。平均年龄只有32岁,队伍呈高学历、年轻化特征。

工程院成立时间短,职工年纪轻、经验少、思想活跃、需求高是其显著特点,但科研生产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经常加班,高强度工作。为掌握科研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准切入点、结合点,院党委于今年6-7月开展了职工思想动态调研,以期达到: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管理,构建和谐,促进发展,为早日实现工程院“科技强院、人才兴院、文化引领、和谐幸福”等“四大工程”,实现“千万吨,华北梦”而努力奋斗的目的。

1、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情况分析

本次职工思想动态调研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对象包括工程院专家、下属三个研究所和实验室(于2015年7月划归实验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90份,回收74份,回收率达82.2%。

通过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得到以下几点调查结果及分析:

(1)在针对“创新研究问题”调查时,67%的人投入精力最多的是日常性工作,27%的人是创新研究。而83%的人在工作之余会从事技术研究或创新研究。在影响科研创新活动的因素调查中,重要因素依次为:不能形成大的研发团队(58%);技术创新信息不足(55%);单位内部的创新评价体系不完善(43%);组织内部没有创新战略与规划(42%);缺乏技术带头人(42%);缺乏创新氛围(38%)等。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员工有从事创新研究的愿望和行动,但缺少相关的软实力,不能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科研活动,难以形成有效的科研创新成果。

(2)在问及“提高自身能力”时,所有被调查者都表明在工作中会感受到自身不足(经常会38%、有时会62%),并通过学习来进行弥补。62%的人选择网络和交流方式学习;53%的人通过书本学习;只有27%的人通过培训达到学习效果。关于“学习涉及的内容”调查时,包括:专业知识(94%);提高生活品质的知识(27%);英语(24%);计算机应用(21%)以及管理知识(17%)。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员工都会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不足,渴望学习达到提升目的。利用网络获取知识、高效工作已成为重要途径之一。

而在问及“理论应用”、“常规工作”、“科研工作”、“效果评价”、“总结反思”、“使用工具”和“获取信息”这7个方面的能力调查中,选择“好”选项的最多,表明员工对于自身能力都有正面评价。但值得注意的是,获取最新科研信息的能力选择“一般”的人高达41%,表明员工对于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手段并不十分满意。

(3)在问及“关于自身的专业发展计划”的调查中,34%的人有明确规划;58%的人表示有规划但不明确。74%的人认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是影响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影响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11%的人则认为是受到领导赏识。由此看出,大多数人知道要发展就需要提高工作能力和责任心,也希望得到领导赞赏。但超过60%的人没有明晰的职业规划,不清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

(4)在问及“目前的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时,35%的员工觉得目前工作一切尚好;28%的员工觉得工作压力大;24%的员工感觉没有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还有16%的员工没有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其中,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分为:任务量大(55%)、时间紧迫(45%)和能力尚需提高(43%)。

在“你认为目前工作对你的生活意味着什么”时,35%的员工认为工作是愿意付出心血的事业;33%的员工认为是保证生活的职业;29%的人认为是实现个人发展的途径。

结果表明:大多数职工能够积极对待工作,部分职工能把工作当事业。但人员少、年纪轻、缺乏经验、会战期间任务重、时间紧,使得员工感觉工作压力大,需要提升工作能力,感受工作价值。

(5)在有关“工作积极性方面”的调查中,59%的人觉得周围同事心态积极,27%的人觉得一般,缺乏激情。而63%的员工认为提高收入能促进提高工作积极性;42%的人提出要改善福利;44%为领导认可;其余依次为培训、挑战性的工作和职位晋升。而在“采取什么方法提高员工士气”问题中,员工认为能提高士气的依次为:多了解实际需要,注重人文关怀(77%);加强培训和鼓励(66%);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业务公开透明(42%);赏罚分明(19%);让员工了解工作的全部(15%)。

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员工工作积极,但还有部分员工需要鼓励。员工要求的鼓励措施重点在提高福利待遇和增加学习机会,同时希望实际需要得到解决,还希望得到领导赏识。

(6)在问及“除薪酬外,您最看重的是什么”问题时,调查比例依次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65%);工作的成就感(43%);工作环境(41%);人际关系(41%)。希望院里能提供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79%);提高收入(49%);解决子女升学和就业问题(38%);提供更高的职位(22%)。统计表明:员工较为重视上升空间和工作质量,希望通过学习得到提升,需要企业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7)在针对“绩效管理工作”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工程院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和结果公开公正(62%);改进员工绩效的效果不明显(46%);少部分人员对结果持不认同态度(38%);认为缺乏定期考核制度和反馈机制(34%);管理思路尚可,但操作性不强(31%)。由此可见:绩效考核执行比较规范,但相关管理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8)在问及“工程院的优势和与兄弟单位的差距”时,多数员工认为:工程院前景广阔、机遇多,个人能力提升的快;自我价值能得到充分的提高;人员年轻、氛围和谐,工作热情高;各部门之间配合密切,科研氛围好。人才队伍梯次不尽合理;对现场控制力度低,现场服务能力欠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学科带头人少,持续创新研发及形成核心技术的能力有限;有创新激情,无创新手段;业务部门划分过于粗放,不能适应复杂的油气田开发及专业细分的需要;合作交流的形式比较单一;忙于日常生产管理,自主创新较少。

另外,针对“加强管理”方面,员工提出了要“完善制度、细化职能、院所合作”、“构建创新科研体系、引进人才”、“现场跟踪新工艺,加强现场控制力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党工团组织、构建‘建院建家体系”等好的建议。同时,期望,进一步“提高工资待遇”、“加大培训力度”、“解决子女升学”具体问题。

2、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对今后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促进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建议增加学习交流和专业培训的机会,提升员工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员工希望通过学习得到自我提升的愿望强烈,也希望通过学习促进创新研究。针对这一诉求,不仅要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增加外出培训和与各大石油院校、大油田交流的机会,还要为员工自学提供资源。目前工程院已决定申请中国知网、维普等学术网站的付费账号,增订学术刊物,以便员工及时获得最新科研信息。同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做到技术共享、资源共享。

(2)建议加快科研带头人培养,建立科研创新团队。加快学术带头人培育,主要采用培养和引进两种方式。一是从内部根据专业所需、个人专长等,重点培养业务专家。进一步发挥“导师制”作用,采用“愿景教育,项目依托,给任务加担子,技术交流,一带一、多带一”等方式,促进人才成长,使其尽快成为学术带头人。二是从外部引进专业急需的行业高端技术人才,满足低渗油气田开发核心技术研发的需要。同时,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建立科研创新团队,明确内部分工,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创新模式。

(3)建议制定员工职业规划。在考虑员工职业规划时,组织上不仅要根据员工专业特点、从业经历、个人专长等制定规划,还要指导和引导员工为自己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此外,组织要在工作中帮助个人实践和落实职业规划,拓展上升空间,促进个人成长,使员工规划不成为空谈、不流于形式。

(4)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理顺工作流程。工程院成立三年多来,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已初步建立了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等急需的各种管理制度50多项,在日常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系统的党政工团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尚需进一步的梳理完善。要通过管理制度系统全面的制订与完善,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管理程序,以理顺工作流程、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各项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5)要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科研生产切入点、结合点。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企业特点来开展。工程院是科研单位,职工的工作重心是工程技术进步和油气上产技术攻坚。在当前大会战的形势下,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如何缓解职工工作压力、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如何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科研生产切入点、结合点,如何在提高“针对性、操作性、有效性”等方面,科学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成为党政工团为之不懈努力的工作重点。

(6)要了解职工所需所求,切实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调研结果中,员工提出希望提高福利待遇、关心职工生活、解决子女升学等需求。目前工程院研究形成的搭建青年成才及联谊平台、实施职工节日慰问、生日慰问、住院慰问、节日及日常文体活动等系列常规措施;联系附近小学,帮助职工办理子女入学手续等解决职工关注难题举措。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对缓解职工压力,践行“和谐幸福”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幸福感、归属感,做出了不断的努力和实践。

(7)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统一思想、激发斗志、规范行动、推动发展的内在源泉和精神动力。工程院正在开展的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实践,将鼓舞和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凝聚智慧、创造卓越、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早日实现“科技强院”、“人才兴院”、“文化引领”及“和谐幸福”四大工程,打造石化一流工程技术科研团队而努力奋斗。

3、结论

动态条件下财务保障工作思考 篇12

一、严密组织, 严格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

(一) 强化机动途中现金安全管理。部队外出执行任务, 与平时保障有很大区别, 现金管理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环节。常态条件下, 部队经费开支一般由银行转账支付或直接利用《武警部队集中支付系统》来完成, 只需要储备少量现金。而遂行任务时, 一般机动路途远, 时间跨度长, 经费保障方式比较单一, 现金储备量比较大。为确保机动途中经费保障安全高效, 任务部队需要视情成立由会计和出纳两名以上财务人员组成的经费保障组, 随梯队编组随行保障。

(二) 加强临时驻地资金安全管理。进驻任务区后, 临时驻地多为学校和其它政府用房等, 住房配套设施相对简陋, 财务室的安全管理更达不到要求, 加大了资金管理的难度。特定条件下可采取一人管理钥匙, 一人管理密码, 有人在房间全程看管的方法, 保证资金绝对安全。

(三) 严格规范资金动用审批权限。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时, 应结合任务类型和特点, 制定出执勤期间经费资产审批管理规定等, 按照精细化编制预算的要求, 区分前线部队与后方留守部队各项经费, 规范经费使用、审批权限等环节, 实现资金管理科学规范, 经费使用高效安全。财务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督执行, 做到经费使用程序清楚、结算报审合法合理, 防止在经费使用上乱开口子, 杜绝“战斗一打, 钱财乱花”的现象发生。

二、主动作为, 积极协调, 拓宽保障渠道

(一) 疏通渠道, 确保经费保障高效。部队进驻任务区后, 首先应开设临时账户, 打通前后方账户资金划拨渠道, 确保经费供应及时高效。根据处置突发事件时现金需求量大的特点, 还应建立战储资金专户存储制度, 与银行建立热线联系, 实行现金全开候划拨提取, 保证应急资金随需随供、随到随办。

(二) 立足自我, 突出重点灵活保障。部队执行处突、维稳任务, 有时地方保障优势体现不够明显, 经费物资保障首先要按照“立足自我, 主动供应, 服务到点”的原则, 采取灵活多样的保障方式, 做好预案保障与随机保障相结合, 建制保障与越级保障相结合, 经费保障与实物保障相结合, 前送保障与伴随保障相结合, 定点保障与机动保障相结合, 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到点, 财务保障上一线, 积极发挥财务保障优势, 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三) 军地协调, 合理利用保障力量。按照有关政策要求, 充分发挥地方保障优势, 争取地方有关单位对部队任务所需和经费物资上的大力支持, 在立足自我保障的同时, 积极与地方、友邻单位加强沟通协调, 依托多方力量, 共同搞好财务保障。比如, 部队进驻初期, 官兵生活条件相对艰苦, 通常情况下, 可以协调地方单位解决临时驻地水、电、暖等基本生活保障。

三、坚持原则, 科学筹划, 提高管理效能

部队担负执勤任务时, 经费保障要坚持以任务为牵引, 始终按照“保战备、保中心、保生活”的要求, 以满足完成执勤任务需要和解决官兵实际生活困难为重点, 经费实行集中统管, 物资采购实行统筹统供, 资产实行集中调配, 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费物资保障效益。

(一) 加强计划管理, 确保物资采购快捷高效。物资采购要严格依据《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管理规定》, 按照立项审批、编制预算、精细采购、审核验收、经费结算的程序实施, 并注重发挥好统筹统供作用, 灵活科学选取采购方式, 确保在任务区建立科学、正规的物资采购运行机制, 在提高军事经济效益的同时, 快速形成遂行多样化任务“动态保障”能力。对数量大、金额多、便于一次性集中采购的项目, 采取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相结合的方式采购;对采购频繁、时间跨度长、小批量多批次的项目, 采取供应商协议保障和定点采购的方式进行, 确保采购过程的高效、便捷。

(二) 注重资源整合, 发挥资产使用效益。由于执行任务准备时间紧、复杂情况不可预测, 在动态条件下, 部队难免要添置部分资产, 要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 严格落实资产管理规定, 在重点保障任务完成的同时, 还要坚决杜绝“超标准、无预算”购置资产及重复购置资产等问题的发生。对超配、闲置等资产, 按照“尽量向作战单元倾斜、重点保障基层需求”的基本要求, 科学整合现有资源, 最大程度提高资产使用率。

(三) 抓基层打基础, 提高财务人员应急保障水平。急难险重任务面前, 后勤保障尤为重要。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人才是关键。促进财务保障能力的提高, 就必须要抓好后勤财务人员及司务长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战备思想教育, 牢固树立“平时为了应急”的常备不懈思想, 增强应急观念, 加强财务理论研究, 熟悉应急财务标准, 夯实专业基础。第二, 必须以增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为核心, 以模拟应急财务保障为重任, 以提高动态条件下财务保障能力为目的, 多层次、多形式、有步骤地组织财务人员素质训练, 确保在动态条件下财务人员拉得出、供得上、算得清、管得好。第三, 司务长是基层后勤和财务部门之间的“纽带、桥梁”, 所以, 抓好司务长队伍建设, 始终要以业务培训为抓手, 有效提高司务长理财能力;以督促检查为手段, 促进基层财务管理秩序正规, 全面提升基层财务管理水平, 提高基层经费保障效益。

当前, 武警部队担负各种任务愈加频繁, 肩负的使命更加艰巨, 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更加突出。机动部队遂行任务的多样化彻底打破了常规的保障模式, 做好动态条件下的财务保障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随着部队建设和发展特点规律的不断变化, 作为后勤保障职能部门, 如何做好财务保障工作还有很多空间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随着部队建设和发展特点规律的不断变化, 作为后勤保障职能部门, 如何做好财务保障工作还有很多空间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动态资金安全管理, 财务保障管理模式的完善, 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 探索武警部队在动态条件下做好财务保障工作的方法和路子。

上一篇:NaOH预处理下一篇: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