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建构

2024-09-21

活动建构(共12篇)

活动建构 篇1

1. 课间交流, 引导学生对话。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 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 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 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 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 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 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2. 精选“每周话题”, 让学生上台练说。

为了尽快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我在班里设立了“每周话题”, 并提前将“话题”告诉学生, 诸如“自我介绍”、“我喜欢的校园一角”、“说说我的家乡特产”、“电缆是怎样生产的”等等。这样让学生表达有目的、有准备, 每天早自习下课前十分钟, 让学生轮流上台练说。

3. 开展主题辩论会, 锻炼学生口才。

每月举办一次班级辩论会, 辩论会内容或是社会热点, 或是学校、班级出现的一些现象。辩论的内容提前告诉学生, 让他们分头去调查、收集资料。辩论会在老师或班长的组织下, 学生时而用事实论证自己的观点, 时而又抓住对方的破绽反问对方, 发言格外踊跃, 争论非常激烈。这样, 既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临场应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 走进本土文化,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需要学生几人一组或是单独出去进行调查、访问。而访问是必须通过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面对面的接触交谈, 从而搜集调查资料的一种方法。因此, 学生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心理活功的不同社会层面的人。要取得访问的成功, 学生必须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 掌握访谈技巧, 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建构 篇2

一、指导思想

建构游戏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幼儿大脑思维发展的游戏活动,整个活动的主要意义是让幼儿通过建造各种物体或建筑物,以及人物或动物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和动手操作的习惯,形成手脑并用的目的。在使用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可让幼儿直接了解各种物质的性能,认识各种材料的形状以及颜色数量等,并且在结构中取得运用各种材料的知识和经验。当然,孩子的设计、构思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如要搭成一座楼房要怎么样去搭它才不会倒,这些都要孩子自己去动手操作,去思考才能做到,这些都要经过多次的失败才会取得成功,这对锻炼幼儿的意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二、活动目标:

1.在模拟结构中学习各种结构技能,学会建构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初步按意愿或命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活动,培养按自己意愿进行想象与创造的技能。

3.培养轮流、协商活动,互借玩具的友好行为习惯,懂得爱护玩具材料。

三、活动准备:

雪花片若干(颜色、大小、形状不同)

四、活动时间: 2015年5月

五、参加人员: 中班幼儿

六、活动过程:

1.教师讲解比赛的要求。

2.鼓励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搭建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建筑物。3.幼儿自由搭建。

中学生物模型建构活动分析 篇3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模型构建;能力培养

一、理论基础

建立模型的思维在教育领域中的使用并不陌生。早期,皮亚杰和布鲁纳的思想中已包括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来说,他们的认知学习概念是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人交流作为公认的已知结构。1946年,视听教育家戴尔写了一本书叫《视听教学方法》,其中提到一个关于“塔”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理论和经验是怎么来的并做了描述,这些经验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得来,根据抽象程度,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抽象的经验、观察经验、做的经验)、十级层次,其中抽象的经验类别中包括语言符号、视觉信号两个层次,观察经验包括广播幻灯、电影电视、参考展览、学习旅行和观摩示范五个层次,做的经验包括参与活动、设计的经验和有目的的直接经验三个层次。

标本和模型是由人工设计并仿造的,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在复杂程度和大小上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在教学上的运用却比实际的事物更容易体会。学习的有效途径应该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所以学生对一些概念和法则上的理解都只是抽象而非具体。所以,要充分了解概念、定律等,从做的经验开始。模型构建即为做的经验,通过模型的构建再去对概念和定理理解就容易些。

二、生物课堂模型建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

1.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根据当前的知识和经验,加工和处理并有机迁移和整合,创造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的能力。生物学上有很多问题,部分可找到答案,部分无定论。但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制作模型时加深对于这些知识理解,将来去探寻研究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生物科学发展中的批判思维很关键,在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时要敢于提问并通过研究让知识丰富,在模型建构的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方面的思维。

三、中学生物课堂中模型建构的合理、科学的应用

为了可以将模型建构和生物课程教育结合,要将模型建构与生物学的常规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让其可以成为生物教学的有机组成。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使用内容

因为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关于模型建构的内容很多,课堂教育的时间有限,应该选择一些典型的教育内容给学生在课堂上做操作。其他的一些内容让学生选择课后操作。某一阶段的内容多还可分成不同级别操作,之后再安排学生进行演示的交流。

2.注意使用的契机

模型建构的内容是可以贯穿于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当中,同时也可以按照一定的专题来进行教学的操作,专题教学操作适用于复习使用也可用于教学内容的回顾。在教学内容中使用不要显得独立,应该要注意和其他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以确保教学的效果。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模型的建构是为了教学服务,服务主体是学生。因此,模型建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从而可以让学生得到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4.明确需要制作的模型特点

无论要制作何种模型,第一都要了解此模型的基本组成和元素、连接的方式、所需要的条件等。而这些条件是一定要在课堂建构之前充分准备好的,否则无法完成模型建构。只有在对所要建构的构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保证能做好正确的模型,并且确保了模型的科学性、准确性。

总之,模型的建构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在新课讲解和复习课中都可以灵活地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欣,郑琳.例谈高中生物新课程中模型方法的教学策略[J].教师,2010(32).

[2]江宜博.例析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5).

[3]黄立军.运用模型方法开展生物学课堂教学[J].中学生物学,2008(3).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

活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篇4

一、解读:活动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1. 对活动教学模式概念的解读

(1) 对活动概念的解读

“活动”概念使用很广, 多个领域都使用这个概念, 而在不同领域, 活动概念的内涵又是各不相同的。在哲学领域, 活动是一种过程, 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性实践过程。在心理学领域, 活动是一种方式, 是人的生命特点和生命存在方式。在教育学领域, 活动是一种行为, 是主体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性行为。本文主要在教育学领域来探讨活动这一概念。

(2) 对活动教学概念的解读

自从活动教学在我国出现以后, 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对活动教学概念的解读却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概括起来有下列几种解读:一是从教学观念的角度来解读, 把活动教学作为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来看待, 认为它是实践概念在教学领域的教学论转化, 因此称之为“活动的教学理论”。二是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解读, 把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来看待, 认为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习得方式, 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区别于其他教学方式。三是从教学范型的角度来解读, 把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范型来看待, 认为活动教学是一种集思想、观点、形式、方法、生成等于一体的活动结构范型。

(3) 对活动教学模式概念的解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活动教学模式这个概念是由活动、教学、模式这三个概念相结合而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这个复合概念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已存在多年, 但对这个概念的内涵目前却还没有人做出准确界定和解读。经过深入研究, 笔者做如下界定:活动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 围绕一定的活动目标, 依据相应的活动内容, 选择恰当的活动策略,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并使学生通过活动而获得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模式。

2. 对活动教学模式特点的解读

(1) 整体性特点

活动教学模式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是由一定的活动思想、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策略、活动程序等要素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它自身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因此, 在具体运用这一模式时必须对其进行整体把握, 也就是既要透彻了解其理论特性, 又要切实掌握其实践操作方法, 否则就难以按活动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2) 操作性特点

活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范型, 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以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 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程序化、可操作的活动规范。

(3) 指向性特点

所谓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是指任何一个教学模式的设计总是指向一定的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活动教学模式所指向的是某一活动性主题和活动性目标。

(4) 稳定性特点

活动教学模式不是个别教学过程的活动现象, 即它不是随意产生的, 而是从大量活动教学经验和活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并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抽象与概括。因而, 这种教学模式一旦形成, 其基本结构在一定时期内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这并不否认它在一定条件下的完善与发展。

二、审视:活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 以哲学理论为基础

活动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活动教学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使人们认识到活动教学不但是一种认识过程, 更是一种实践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在形式上表现为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等。

2. 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活动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皮亚杰认为,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活动, 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他说:“个体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练习、经验、对环境的作用等意义上的大量活动的产物”[1]。皮亚杰认为, 儿童参与活动的水平是逐步提高的, 并表现出不同年龄段的阶段性特征。皮亚杰的这些理论观点为我们当今开展活动教学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它启示我们学校教育必须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 并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

3. 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

活动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杜威的“做中学”思想为基础。

杜威对儿童生长和发展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他指出:“一切教育活动的首要根基在于儿童本能的、冲动的态度和活动, 而不在于外部材料的呈现和应用”[2]。他认为, 儿童最应该获得的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 而要获得这些知识又必须让儿童沿着“怎样做”的途径去获得。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并成为活动教学的重要理论支点, 我们当今所倡导的活动教学正是杜威“做中学”思想的延续。

三、诉求: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1. 实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

由于活动教学是一种“为了体验”的教学、“在体验中”的教学、“通过体验”而进行的教学, 所以活动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自主体验。具体表现为:其一, 使学生获得情感性体验。也就是使学生在“以情动情”的“情感场”中, 感受情感、把握情感、表达情感、升华情感。其二, 使学生获得生活性体验。也就是使学生在活动教学中获得对理性生活的体验、对道德生活的体验、对审美生活的体验。这也是活动教学的基本追求和最后归宿。其三, 使学生获得探究性体验。也就是教师把探究过程还给学生, 使学生对发现问题的过程进行体验、对探究问题的过程进行体验、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体验。

2. 实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活动教学是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这种教学“将学生的活动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认为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学生的发展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3]。这就真实地概括了活动教学模式的发展性目标。具体来说, 一是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也就是使学生的主体本性得以发展、主体需要得以发展、主体活动得以发展。二是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也就是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发展、自主能力得以发展、自立行为得以发展。三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也就是使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品质更加丰富、鲜明和独特, 从而实现学生由现实个性品质向理想个性品质转化。

3. 实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生命意义

生命意义是生命的价值性存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 在活动教学中是一个意义性的存在物。因而, 活动教学必须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首先, 必须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生命、理解学生的生命、珍爱学生的生命, 并呵护学生的生命尊严、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展开学生的生命智慧、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 从而使学生拥有并享受美好的人生。其次, 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由“物性”到“人性”、由“物化”到“人化”的转向, 实现学生由“工具性”的人转变为真正的“自主性”的人。再次, 使学生在活动中彰显出自己的生命本性, 从而实现学生由“本我”走向“自我”, 再由“自我”走向“超我”。

四、追寻:活动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1.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 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是学生这一主体自觉的、自在的、主动的活动。这里蕴含着这样两个现实:一是活动教学中存在着师生共同对待的“活动域”, 这是活动教学的品性与根本;二是学生是这个活动域中的“自为”活动者, 而不再是“自在”活动者。因此, 确定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便成为建构活动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主要是确立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它可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确立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它可使学生在交往活动中主动地进行多方交往;确立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它可使学生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状态等进行过程性体验。

2. 学生的活动时空得以保证

学生在活动教学中的有效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内进行的, 因而, 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参与活动过程的时空, 以此来确保学生有效活动的进行。从时间来说, 课堂上的活动时间实际上既属于教师也属于学生, 而这一时间又是有限的。对此, 教师必须把更多的活动时间让位于学生, 由学生有条件地自主支配。从空间来说, 学生活动的场所、教学形式的结构、教学组织的展开、师生关系的距离、学习小组的组建、参与活动的机会等, 都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空间, 它已成为开展活动教学的重要支撑。

3. 学生的活动资源得以开发

活动资源是为学生参与活动所提供的各种要素与条件。活动资源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有素材性的活动资源、条件性的活动资源、实物性的活动资源、思想性的活动资源、网络性的活动资源、情境性的活动资源等。“对于活动教学来讲, 使用丰富、大量、具有开放性的活动资源是活动得以展开的保证”。[4]它可调动学生的活动意识, 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因而, 对这些活动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使这些活动资源得以有效开发, 教师就必须把握这些活动资源的基本状况, 建立这些活动资源的检索系统, 确立这些活动资源的筛选机制。

4. 学生的活动过程得以指导

新课程理念虽然倡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活动、独立性活动、创造性活动, 但这并不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 而是主张学生的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其实,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活动要想获得成功和取得实效, 都必须依赖于教师恰当而适时的指导, 因为唯有教师的指导才有明确的活动方向, 才有恰当的活动路径, 才有顺畅的活动过程, 才有有效的活动结果。这说明教师的指导是活动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的指导主要表现为, 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启发、激励、组织、引领、协调等。

五、探析:活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 活动教学前的准备过程

活动教学前的准备是开展活动教学的前提。具体表现为:第一, 要做好观念上的准备。也就是教师要确立先进的活动教学理念, 如活动教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 并将其作为活动教学的先导。第二, 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也就是教师要在心理上对学生有一个角色认同, 即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来看待, 并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权利, 让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主体的、发现的、探究的活动过程之中。第三, 要做好教学方案的准备, 包括确立活动教学目标、创设活动教学情境、呈现活动教学材料、选好活动教学方式。

2. 活动教学中的操作过程

活动教学的操作过程是活动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里具体可开展如下活动:其一, 可开展探究性活动, 这是一种“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它既包括知识性问题的探究, 又包括理论性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探究。其二, 可开展交往性活动。其基本特征为交往主体的互动性、交往过程的中介性、交往形式的多样性、交往氛围的民主性。具体的活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在初步的交往阶段里, 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组内交流;在广泛的交往阶段里, 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小组讨论与探究的结果在班级进行集体交流;在深入的交往阶段里, 教师可进行归纳和总结, 并针对前两次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结论和成果。其三, 可开展体验性活动。这是一种以体验为中心、以体验为过程、以体验为中介、以体验为结果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 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感悟, 也就是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以自己的需要、情感、认知、亲身经历等, 去理解教学内容, 去感受教学过程, 去建构知识的意义”[5];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升华, 也就是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来提升自己的体验过程和体验结果, 以实现学生“对认识的升华, 对感悟的升华, 对情感的升华”[6], 对自我精神的升华。

3. 活动教学后的评价过程

活动教学后的评价是活动教学的最后一环, 也是保证活动教学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机制。因此, 在活动过程结束时, 还要对其活动的结果进行有意义的评价。

从评价的指向来说, 要立足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从评价的内容来说, 要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表现、结果等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策略来说, 要采取开放性、互动性、广泛性的评价策略;从评价的方式来说, 可采取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综上所述, 我们按照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建构了活动教学模式, 并使这种模式成为一个由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操作过程等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建构这样一种活动教学模式, 将有益于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心理学与认识论—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M].袁晖, 郑卫民, 译.北京:求知出版社, 1988.44.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86.

[3]杨丽娟.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2) :36.

[4]杨丽娟.活动教学:理念、有效性与疾病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3) :31.

[5]孟庆男.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6) :20.

大班建构游戏活动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长城,尝试用不同材料及已有建构技能建构“长城”。

2、在与同伴的合作建构中,激发爱国情怀和合作互助之情。

活动准备:

1、观赏、了解过万里长城。

2、木质积木、管状积木、雪花片、纸砖积木等建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看了万里长城的图片后,有什么感受呢?你觉得万里长城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小结:万里长城长度很长、是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

二、建构万里长城。

1、那今天呢,我们也来动手建构一座小型的万里长城,大家可以先找几个朋友一起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想想你们要去造什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建造?商量好之后,开始行动。

2、观察幼儿分组建构情况

(1)建构材料、建构方法是否合适。

(2)在遇到问题时,能否与同伴协商解决,共同合作完成“万里长城”。

三、建构后评价。

1、很多小朋友的`万里长城都已经初步建造完成了,哪一组先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造了什么?

2、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自己组建构的万里长城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下次需要做哪些调整?

活动反思:

在有效活动中建构数学模型 篇6

【片段一】 在猜一猜中准备模型

师:罗老师带来一个信封,里面“躲”着图形。猜对了,它就是给你的礼物!第一个图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这个图形是?

生1:正方形。

师(出示正方形):猜对了,送给你!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生2:1分米。

师:很棒!第二个图形,它的面积是3平方分米,它是?

生3:它是长方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4:3平方分米组成3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猜对了没有。(师出示下图) 猜对了吗?(没有)

师:它的面积是3平方分米吗?(是)

师: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呢?

生5:4平方分米。1个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4个正方形面积就是4平方分米。

师:那位同学猜对了没有?(没有)为什么他想到长方形呀?

生6:我们平常见到的一般都是长方形,忽略了不规则图形。

【赏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事实上,只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紧密结合时,有效的数学活动才会发生。图形面积模型是无数个面积单位的叠加,罗老师引导学生“猜一猜”,从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开始猜测,引向由多个相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猜测。猜测面积是3平方分米的图形时,学生的正常思维是猜测长方形,验证时发现是不规则图形。这种认知冲突,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生发现多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大图形,并且所拼图形的形状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在这样的猜测活动过程中,学生初步发现图形面积的计量方法——“数”小正方形的个数。这样,学生在猜图活动中就为建构长方形面积模型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

【片段二】在数一数中感知模型

师:由6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呢?

生1:摆2行,每行3个,一共摆6个。

师:6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2:6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6平方分米。

生3:可以摆1行,每行6个,面积也是6平方分米。

师:为什么也是6平方分米?

生4:因为有6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师:谁能说说下面图形的面积?

生5:12平方分米。

师:你会讲道理吗?

生6:有3行,每行4个,一共12个。

师:下面这幅图呢?

生7:每行15个,有10行,一共150个。

师:你怎么知道每行15个?

生8:小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5分米里面有15个1分米,可以摆15个。

(教师课件演示验证:一行摆15个。)

师:如果有30分米呢?每行可以摆几个?(30个)这里为什么是10行?

生9:10分米里面有10个1分米,有10个小正方形,就是10行。

(教师课件演示验证:一个一个地摆,第一列可以摆10个。)

师:这就说明一共可以摆几个?面积是多少?

生10:可以摆150个,面积是150平方分米。

【赏析】好的数学活动是引导学生思维螺旋上升的过程。长方形面积模型包含长和宽两个因素,面积计量的直接方法是数面积单位个数,厘清长和宽与面积单位个数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把面积的直接计量方法向间接计量方法转变,也就是能促进学生建构长方形面积模型。罗老师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体验面积直接计量向间接计量的转变过程:首先提供由6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让学生想象长方形的形状,学生根据“有几行?每行有几个?总共有几个”进行有序表述,面积计量方法从一个一个地数,转向用行数和每行个数两个量进行表达,突出长方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是由“每排的个数”与“排数”决定的。接着用面积是12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及时巩固和内化长方形的面积与每排的个数和排数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计量长15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巧妙计数——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行计数:长15分米,每行可以摆15个;宽10分米,可以摆10行。这样实现计量方法的简化,有助于学生逐渐感知长方形的面积模型。

【片段三】在量一量中探究模型

师:如果你能算出这个信封里的长方形面积,它就是你的礼物了。

(出示一个长方形,没有标注长和宽,学生尝试计算。)

生1: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就是5×4=20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要去量长方形的长和宽?

生2:它的长是5厘米,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摆5个;它的宽是4厘米,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摆4个。5×4=20,一共可以摆20个小正方形。

师:20个什么样的小正方形?

生3:20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是20平方厘米。

【赏析】每排摆几个小正方形以及能摆几排,分别由长方形的长和宽决定。罗老师提供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自主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明确长和宽是确定长方形面积大小的决定因素——长5厘米,需要摆5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宽4厘米,需要摆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这就沟通了摆的个数与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直接计量到间接计量,凸现了长方形面积模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数面积单位个数—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每行个数、行数与长度相对应的关系”的探究过程,面积计量方法从直接计量变为间接计量,数学模型已经呼之欲出。

【片段四】在想一想中形成模型

师:有个长方形,面积也是20平方厘米,但形状和刚才的不一样,想一想,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生1:长20厘米,宽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长20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知道面积是20平方厘米?

生3:摆一行,一行20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师:长方形的长可能比20厘米多吗?

生4:宽改成0.5厘米,长就是40厘米。(师课件演示验证。)

师:长可能比40厘米多吗?

生5:有可能。如果宽是1毫米,长就比40厘米多。

生6:把宽分下去,长就可以很长很长。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如果让你讲一句话,你会讲什么?

生7: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赏析】学生明确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数量有关系后,罗老师没有出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形状,让学生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宽越来越小,长越来越大。学生从中体会长和宽的数量可以变化,但它们的乘积(长方形的面积)不变。这样,学生不但能感悟到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而且在不断经历寻找数量—想象图形—验证结果的过程中,对长方形的面积模型越来越清晰。最终,长方形面积模型的建构水到渠成。

总之,罗老师从知识本质出发,开展有效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过程,沟通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模型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不断调整思维路径,沿着模型形成的轨迹,深入思考,顺其自然地建构了长方形面积的数学模型。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活动建构 篇7

一、与主题内容直接相联系, 生成活动

很多老师总觉得生成活动太困难, 又由于工作繁忙很少进行生成活动。其实生成与主题内容直接相关的活动是生成活动的很好办法。在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 细细留心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变成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活动。例如, “好吃的水果”主题中生成活动:语言“咔嚓咔嚓”。“好吃的水果”主题, 在以水果为情境脉络的各种活动中, 获得与真实情境密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水果是孩子很喜欢吃的, 这一主题的活动都受到孩子的青睐。水果题材对孩子是具有吸引力的、适宜的内容, 本次语言活动的材料源于《东方宝宝》附赠的绘本《咔嚓咔嚓》。孩子们虽然经常都能够见到水果, 但是, 大家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水果的内部长什么样子。对于“水果切开来像什么”, 大家都很好奇, 于是结合主题我们设计了语言活动“咔嚓咔嚓”, 活动目标:通过对蔬菜、水果切开前、后的仔细观察, 尝试用“咔嚓咔嚓, XX切开来, 变成……”的语句来概括。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幼儿表述自己的想法、猜测与想象。在活动前我的预设是这样的, 先让孩子仔细观察绘本封面:橙子。让孩子观察水果颜色、形状, 然后猜测水果切开后是什么颜色、形状的。翻开绘本第二页, 看看橙子切开后真的和幼儿猜测的一样吗, 切开的橙子像什么。在翻看其余的水果蔬菜时, 先观察切开前的水果蔬菜, 后猜测, 最后观察想象切开的水果蔬菜像什么。活动过程也是以此设计的。在活动中, 孩子对“咔嚓咔嚓”很感兴趣。其实孩子都挺希望像大人一样, 拿把刀把水果“咔嚓咔嚓”给切开来的, 在切的过程中, 孩子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我知道这是孩子们喜爱的, 高举的小手真像是在切开大西瓜般。活动中我们切开了西瓜、橙子、火龙果、洋葱、花菜等很多大家常吃到的东西, 发现水果蔬菜切开的秘密, 让大家一起发挥想象, 说说自己觉得XX切开来像什么。有些孩子还把同一种切开的物品, 想象成好多种事物。从孩子在活动中积极活跃的表现来看, 本次生成活动算是比较成功的。孩子能够融入活动环境, 直接感受、体验知识, 孩子们积极自觉地学习, 在整个活动中都有所体现。由此可见, 根据主题内容生成活动是可以有效实施的。

二、模仿主题教学活动, 生成新的教学活动

许多老师觉得要自己设计一个活动很困难, 无从下手, 有时有了活动材料却止步于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应如何层层递进, 又如何紧紧抓住学习者的兴趣所向呢?这一连串的疑虑让我们害怕生成活动, 害怕活动结果与预设相差甚远。其实, 模仿是我们少走弯路的最佳路径。模仿主题教学活动的活动过程, 会让我们在生成活动时, 减少“拦路虎”, 活动也会更顺利地组织。例如, 这次主题活动“小不点儿”中的生成活动:音乐“开心农场”。这一活动是外出听课听到的。活动取材很好, 农场里有很多动物在唱歌, 用各自不同的叫声演唱。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 只是如何将这一活动融入这一主题中?如果照搬活动, 就显得有点硬生生的。正巧, 本主题活动有一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 感受音乐强弱带来的大雨小雨的变化。借助这一活动, 我生成了符合这一主题的“开心农场”。目标:能在图谱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 能够根据动物的大小唱出响亮和轻柔的歌声。能够创编歌词, 发展幼儿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幼儿体会动物和幼儿一样也是慢慢成长, 由小到大的, 声音也会因为大小产生强弱的变化。活动过程:带领幼儿一起来到“开心农场”,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词:小猪的演唱“猪儿在农场噜噜, 猪儿在农场噜噜, 猪儿在农场噜噜噜, 猪儿噜噜噜。”然后根据猪儿的大小, 唱出大小不同的声音。大猪唱得响亮些, 小猪声音唱得轻一些。熟悉歌曲后进行创编活动, 根据创编的歌词演唱大小不同的动物。活动的进行与预设情况相符, 孩子们积极投身于活动中, 用活泼、诙谐的声音唱出了大动物小动物的演唱。在创编过程中孩子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己知道的小动物填入了歌词中, 孩子们始终都很喜欢唱这首歌。如此看来, 活动的选材、活动的设计都挺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的。本次的生成活动也算是较成功的。

“活动—建构”模式的教学案例 篇8

分式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2.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四、“活动—建构”模式的教学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活动—建构”教学模式依据的主要理论是认知心理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源于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识发展学说, 借助教学和同学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 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因此, “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 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活动教育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起来的, 活动是主客体之间的联系点, 就是指个体的外部动作和内化了的思维动作, 教师创造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强调学生的相互协作、共同活动, 使智力得以发展。

五、“活动—建构”模式的教学结构

所谓“活动—建构”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程序如下所示:

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问题解决—引导知识整理—指导练习应用—提供反馈评价

学生活动:注意与预习—探索与交流—概括与系统化—提取应用知识—改组认知结构

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激活原有认知结构—获取知识技能策略—形成知识技能结构—知识技能迁移—构建活动经验结构,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 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活动, 更突出了学生的活动,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以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活动, 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用问题呈现预习要求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 (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分式的值不变。

2.组织问题解决, 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活动

(1) 问题探究。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成立吗?

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1不为零的常数;2一个字母;3一次二项式。

(2) 归纳分式的基本性质。在教师提出问题指引下, 学生根据材料初步认识分式的基本性质

3.进行初步的知识认知

利用类比法、归纳法得出“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 分式的值不变。”不可能得出“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 分式的值不变。”因为老师提供的素材中没有除法。此时, 老师提醒学生思考乘除互逆关系, 让学生完善分式的基本性质, 学生提出: (1) 分子分母同乘以或者除以的, 为什么不能同加或同减或乘方呢? (2) 为什么分子分母同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整式而不是一个分式呢?

4.小组讨论交流, 进行更系统的知识整理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正确, 并由此归纳分式基本性质的要点有哪些?

分式的分子分母, (1) 同除以一个字母; (2) 同乘以一个字母; (3) 同乘以6, 6写在分数线位置; (4) 分子分母都是一次二项式, 且系数是小数, 同乘以10, 只乘一次项, 常数项不乘。

学生观察问题 (1) (2) 的区别在哪儿?分子分母同乘以6, 10 (3) (4) 的过程合适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技能解释 (1) (2) 的区别, (3) (4) 的过程错在何处, 对掌握知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自觉地纠正思维的偏差, 填补知识的缺陷, 完善知识结构。

5.提出问题, 使学生进入创新应用阶段

在学生完成了讨论, 形成了较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教师对课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学生总结利用分式基本性质时的注意事项: (略)

提出反馈评价:

(1) 完成书上第102页的练习。

(2) 应用拓展、解答下列问题。

①求分式的值, 注意分母的值为0。

②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别乘以关于m不同的一次二项式, 分式值不变, m的值是多少?

七、评析

上述教学设计, 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活动—建构”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螺旋式上升的“活动—建构”中进行的, 每个循环中都有提出或发现问题—参加学习活动—解决有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和策略解决问题—对问题解决的结果进行评价。一个又一个循环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 而是层层递进, 不断深入的, 从而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 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而不是同一个分式呢?”与我准备的不一致, 老师不能因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将学生的思路打断, 应该抓住机会, 顺水推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篇9

一、立足现状,分析影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因素

首先,高中学生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上逐渐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地理课堂上,学生普遍比较安静,课堂气氛也比较严肃,很少有学生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其实,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性格开始趋于内向,不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在初中,地理不是重要的考试科目,而到了高中,很多学生依然认为地理是副科,不用太重视,只要到会考的时候能通过就行了,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也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缺少了课堂上的活动教学。然而,也有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课堂活动,而忽视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致使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效果不佳。

二、分析实践,探讨促进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来确定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只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和谐教师的“主导”地位跟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直接将知识“送”给学生,而是要为学生创造主动认知的机会和条件。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强,但是也经不起打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在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中参与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合理利用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到“地球形状”一课的时候,上课之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纸船和一个球,模拟演示船在球体上航行的变化,平视船在球面上的移动,分析船在远去时和归来时我们分别会先看到什么,然后可以把船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平移,看看两者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验证地球是球体这一结论。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深化理解。

三、注重方法,加强师生及学校之间地理活动教学的交流

教师在活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同时学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两者相互促进,才能提升地理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另外,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学校方面也应加大对地理活动教学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地理活动教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本校资源,还要争取当地的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沟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让知识在多彩的活动中建构 篇10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活动, 离开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探究、动手就不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可能培养出有生命活力,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现代教学在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

1.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 是动态变化的交往实践行为, 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 是一种学习的活动, 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 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 就没有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 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指向性很强的活动, 而不是学习者的随心所欲, 执行者的天马行空, 是一种缤纷多彩的学习活动, 包括教师的讲解、叙述、引导、指导、辅导也包括师生的展示、演示、讨论、对话交流、实验操作, 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专题调查活动, 包括释疑问难, 激励评价等。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学既要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求, 更要关照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取和形成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与生动性, 使他们能够积极而有效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 内化所学知识, 有意义地建构起学习本身以及生活本身所需要的东西。现代心理学多项研究证明, 学生学习接受社会经验, 不仅是建立在简单的重复记忆基础上的识记过程, 而且更是一种主动理解、吸纳与变化的过程。任何一名学生都不是从零开始学习活动的, 他们是在环境与他人的影响下, 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感觉、记忆表象等等, 去认识、接纳、理解新的信息, 并积极地作出带有个人特点的解释。这种接受过程, 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探究、碰撞与融合的过程, 是一种“同化—顺应”的过程, 所以“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

3.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没有主角、配角之分, 师生是这个舞台上平等交流的主体, 在这个舞台上, 在生生之间、师生间的互动中, 师生们共同学习、体验、交流, 从而实现师生情感交融, 心灵共鸣。

教学中教师要以情动人, 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 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 以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 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强化教与学的动机和意志, 并由此产生强烈的互动, 从而促使教学双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4.良好的情感交流还可以调节教学双方情绪和行为, 通过情感感染, 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师生的话语、语气、表情、眼神都可以向对方传递情感信息, 产生一种情感效应, 甚至产生一种移情作用。学生会更加喜爱阅读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更优化, 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 构建具有人文性的有效互动课堂, 使以文本为主的课堂教学充满鲜活的生机。

活动建构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三二六”教学模式 活动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9-08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三二六”教学模式,这是 “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讲授份额,注意增加教学实践活动,通过优化合作学习形式、拓宽训练维度等教学活动,实现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发起质疑,激活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摆脱“满堂灌”,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并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够积极质疑,通过质疑、议疑、释疑、解疑等思维活动,为有效构建学生数学认知创造条件。学生质疑学生解疑、学生质疑教师解疑、教师质疑学生解疑,究竟该采用哪种方式展开质疑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理性选择。

质疑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思想意识,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质疑意识至关重要。在教学“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给出一个实际案例:两列火车都是九节车厢,共有乘客1980人,每节车厢平均乘坐多少人?学生快速进入计算环节,很快就给出两种解决办法:1980÷2÷9=110(人);1980÷(2×9)=110(人)。教师提出质疑:“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呢?”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有学生说:“不同点有:第一种是连除,先求每一列火车乘坐多少人,然后再求每节车厢里乘坐多少人;第二种里面用了乘法,先求两列火车总共有多少车厢,然后求平均每个车厢乘坐多少人。相同点:第二步都是用除法,求出最后结果是一致的。”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思路存在的差异提出质疑,就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这说明学生学习思维被激活了。发动质疑主体虽然是老师,但学生成为释疑主体,这也是“三二六”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二、优化互动,强化合作学习品质

数学课堂教学互动频率很高,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极为常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意识,“三二六”教学模式推出创新教育,对合作学习也有全新的诠释,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对课堂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大胆改进,激活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的热情,提升合作学习品质。

在“年、月、日”的课堂导入阶段,教师拿出一本2016年日历:“大家对日历都不陌生,你能够给大家讲一讲日历上显示内容吗?”学生大多没有回应。教师让学生讲解,学生有些为难,只能讲清公历年、月、日等内容,对其他信息难以给出圆满解读。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历,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探索,经过师生互动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教师再次让学生随机选出日历的一页开展解读活动,有学生说:“这是2016年10月31日,农历是2016年10月初一,寒衣节,丙申年,也就是猴年,宜干什么,忌做什么,都属于迷信内容,这些没有实际意义。”教师给出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

教师课堂教学之初让学生解读日历,学生难以进行圆满解读,通过师生互动学习之后,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相关训练任务,这说明教学互动效果是显著的。“年、月、日”的学习,包含众多内容,教师从不同视角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完成学习认知,这也是“三二六”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活动的精神体现。

三、拓展训练,完善活动建构体系

“三二六”教学模式对课堂训练的主张意见为“轻松练测”。摆一摆、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等,都属于课堂实践操作活动内容,教师要合理选择。列举生活案例、展开社会调查、讲述数学故事、开展数学游戏、进行实地观察、展开课堂演绎等,属于数学实践活动范畴,教师要考量多种制约因素后进行科学设计。

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可给学生设计一组训练内容: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个格的图形;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个格的图形;列举生活中平移与旋转的案例。在列举生活案例时,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有学生认为:汽车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这不一定属于平移,因为不能保证汽车的每一个点都做了相同距离、相同方向的移动。也有学生认为:汽车运动属于旋转,不管什么路况,汽车总是做固定运动的。教师及时给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其训练效果非常高效。这与“三二六”教学模式规范要求是一致的。

“三二六”教学模式强调“活动构建”,教师要有意识地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篇12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探究为主, 融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为一体;以活动为基础, 以激活心智为主旨, 熔交际性、体验性、运用性、趣味性于一炉,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达到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为目的的教学。

二、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作用和优势

(一)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在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作用

1.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可以有力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经历了“满堂讲—满堂问—满堂读”的演变过程,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们欣喜地看到繁琐的内容分析已经渐渐地离去, 取而代之的是“读+悟”, 这无疑是件好事。然而, 随着“读占鳌头、引领感悟”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 有一些语文课堂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节课从头读到尾, 缺乏正常的心智活动, 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表现得无阅读动机、无阅读冲突、更无阅读享受, 久而久之, 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活动中得以发展的,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核心指向正是学生的心智活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心智的激活表现是多方面的, 但是学生在活动中最能表现出他们的心智, 表现出他们的潜能, 因为他们处在思想的开放之中, 他们处在逞强好胜的精神状态之中, 他们处在思想的高度集中之中, 他们的思维因此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 迸发出无尽的智慧。

2.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品行素质发展

小学语文讲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材中有大量的中外文学优秀作品, 这些都是很好的精神食粮, 是语文教学能够全面塑造人格的得天独厚条件。在小学语文活动教学中, 教师应调动学生内心原已积淀下来的真善美的知识和情感, 自觉地汲取这些精神营养, 引导学生形成崇高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意志力等, 实现心理和精神价值的和谐发展, 塑造健全的人格。

3.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可以有力地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心理素质对一个人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结合教材实际设计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训练在小学语文活动教学中是必要的。如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训练目标, 通过语文学科活动或学科渗透进行达标训练,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生活之中。

(二)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上的优势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强调个性发展, 强调个体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尊重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 课堂活动的大门应该向每一个学生敞开, 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会接收到不同的活动任务, 在活动中相互欣赏、相互合作交流、相互学习。课堂活动中, 教师要将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绝不能以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通过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 引导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 在“课堂活动”中彰显个性, 彰显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之美。

三、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基本模式

1.生疑

上课后, 2~3分钟, 教师通过创设积极有效的情境, 或感染、或浸润、或激发, 营造浓郁的思考氛围, 诱发学生进入强烈的求知期待之中。等时机成熟, 教师或提出教学目标, 或引导学生畅谈感受, 或组织质疑,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为全课学习奠定最佳的情感和心理基础。

2.尝试

对于一些简单的、学生通过“跳一跳”就可以领会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或者小组等形式, 引导学生自已尝试着完成某项学习活动, 实现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积极介入其中答疑解难, 有机指导, 适时调整自已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探究

学生通过初步尝试, 对自己的问题加以梳理归纳, 或汇报自己或小组在学习中的收获, 或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大胆地提出问题, 教师再将全班的问题加以汇总、提炼, 组织学生交流、质疑、讨论、解答, 引导生生互习、互问、互答, 师生共同评议。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已独到的见解, 激起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4.创造

对于知识的汲取, 学生绝不能满足于完成一般层次的学习任务, 必须具有不断创造的欲望, 学会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熟练运用的本领。在探究的基础上, 对所学知识进行形式多样的运用、拓展、深化, 片段续写、二度创作、古诗吟唱、广泛阅读……至此, 让学生进入一种“课虽了而意未尽、趣无穷、情未断”的美妙境界, 学生创造的源泉便会得以最大限度的开掘。

四、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实践尝试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有些学习成绩不算很好的学生下课以后就生龙活虎, 玩游戏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也就是说他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起来并不费劲儿。作为老师就应该从中得到启发:学生是爱玩的, 教学中为什么不可引入游戏的形式,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呢?于是在课堂上我增添了填字比赛、成语接龙、续编故事等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 使学生更好、更快、更主动地学习。对于阅读教学, 演课本剧是较好的形式。为了巩固学习效果、调节课堂气氛, 我所设计的课本剧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如在教学《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时, 我先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 开始自编课本剧, 然后在组内表演, 再推选代表上台表演。针对学生表演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上台就摘铃铛, 没有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摘铃铛时忘记捂耳朵;把铃铛摘下来拿起了;等等。我再引导大家深入地学习文章, 体会当事人既知道铃铛一碰就会响起来, 又自欺欺人地认为把自己的耳朵捂起来就不会被发现的愚蠢想法, 体会当事人摘铃铛时的动作表情以及铃响后被抓仍莫名其妙的神态。我再让学生合作去排练、去演, 让演得成功的同学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演, 从而揭示寓意。通过演课本剧, 不仅可以以演代讲, 而且能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在自读自演中自悟, 在活动中主动探究,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在操作实践中学习

小语课文中有些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让他们掌握这些内容实在有点为其所难,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捞铁牛》中怀丙和尚为捞铁牛是怎样准备的、怎样捞的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读书, 按照书上的步骤, 几个人一组做一次小小的实验, 然后汇报实验结果, 这样能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效果显著。

3.在情境体验中学习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中, 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某个典型角色、某种社会情感, 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获得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动, 培养思维品质, 丰富感情。在教学《海底世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海底黑中有亮、静中有声的奇妙景象, 我先用一段优美的描述语引入,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 跟随我到海底“游览”, 在电子合成的微弱的鱼的窃窃私语中, 学生不仅看到、听到海底的奇妙景象, 而且全员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过程中, 在仿真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获得了体验, 陶治了情趣。

4.在相互评价中学习

语文活动教学注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 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 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 所以教师除了客观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以外, 还要多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精心设计, 让学生生“疑”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以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引领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自主探究过程中积极思考、加深体验、强化感悟。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中, 我精心设疑, 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 (帮吴王写圣旨、帮少年起名字、与少年直面对话) , 巧妙地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目标, 引领学生不断形成新的认知冲突, 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 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和阅读期待,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向互动, 让学生动“心”

学习活动, 是一个生动活泼而又极富个性的意义探求过程, 学生不仅要接受知识的熏陶, 更要进行自我层面意义的积极建构。教学过程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 而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的交流互动、共同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命过程。没有交流, 没有互动, 就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

3.尊重差异, 让学生找“我”

语文活动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回避学生之间的差异, 而应客观面对, 并将这种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加以积极利用。根据教学对象 (学生) 的实际情况, 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做到心中有“生”, 因“生”施教。尤其要注意的是, 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做好“分层”, 根据其不同的基础施以不同的评价, 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切不可“一种评价到底”。这样, 学生在高效的学习活动中, 在多元的立体评价中, 就能找回自己的信心, 发现自己的不足, 在不断地参与和反思中前行。

4.创造机会, 让学生得“乐”

语文活动教学,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竭力促进学生得“乐”, 即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认识自我、磨练自我、超越自我, 在一次又一次的亲历体验中, 品尝成功的喜悦。因此,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搭建平台,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得以生命的自由舒展。

5.指导合作, 让师生共“行”

活动教学的特殊功能是在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中“生产”出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活动就是学生过程的展现、智力操作的外化, 教师要以指导者、合作者、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去, 教会学生用动手来学会动脑, 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氛围中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而教师的生命质量, 也在这样的生命活动中得到最大意义的滋养和提升。

6.遵循本体, 让活动姓“语”

无论语文课的外在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师都必须完成自己的“独担之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 只要我们吃透课改的精神实质, 牢牢地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 遵循语文“教”与“学”的规律, 目标坚定地指向“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做到“文”“意”兼得, “情”“趣”相映, 语文课就一定能因为活动教学而创造出一番敞亮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先捍.活动课程教学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 1997.

上一篇:真理的思考与思考真理下一篇:误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