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管理

2025-01-24

产品结构管理(共9篇)

产品结构管理 篇1

1因素分析

1.1电路模块产品的自身特点

电路模块行业具有不同于整机和民用电子行业的显著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产品特点方面,电路模块结构相对简单,通常采取单层的元器件明细表来实现BOM的功能。

(2)在行业特征方面,军工电路模块产品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业务,客户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具有强大的话语权,产品以定制开发为主,研制周期短,产品通用性差。

(3)在产品体系方面,电路模块研制单位一般有多个产品门类,每个门类下积累了众多产品系列,甚至部分产品不成系列。

(4)在质量管理方面,具有严格的状态管控要求,设计定型后很难进行产品的改良、改进,很少产品出现定型后的版本更新。

(5)在产品研发方面,一般是小团队开发为主,甚至部分单位以单个实际是独立研发为主,很少有设计的分工。

1.2一般应用方式与电路模块的差异分析

产品结构管理一般是通过产品结构树的建立,对产品结构层级、相关的文档关系和版本进行管理,通过多层的产品结构展开,逐层管控到物料。但产品结构管理的传统方式很难直接适用于电路模块产品。主要包括:

(1)传统的产品结构树是基于实物结构建立的。电路模块本身就位于整个系统结构树的底层。很难再去对它进行拆解。产品结构管理应用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产品的分解,实现设计分工、派工。而在元器件单位产品基本不再实施分层派工,一般由一个设计师独立完成整个产品的设计。如图1所示。

(2)整机行业的产品一般是在低版本产品上衍生出来,存在大量的整件、部件、零件借用关系。元器件由于受到用户产品状态管控的要求,很难进行产品自主升级。大量的客户化定制,产品差异化明显。

1.3问题分析

模块电路研制单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研发周期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模块电路产品由于多由设计师独立完成,新产品设计每次都需要从单元电路设计、整机设计、整机验证等活动。对于差异化定制的模块电路产品,个体在同类型产品上能够积累的经验是有限的。产品设计周期基本由设计师自身的设计能力决定,而这种个体设计能力很难量化评估和准确判断,且无法形成统一的工作标准,所以产品的研制周期波动较大,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2)研发质量管控难度大

一方面产品研发依靠个体力量完成,产品对企业的知识利用不充分,产品验证难以保证充分;另一方面在外边技术支持方面,相关技术人员没有有效地参与到项目研制中,无法在设计评审和项目指导中给予深入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两方面造成产品研制的质量难以保证。

(3)企业知识利用不充分

模块电路研制单位产品技术档案的保持与使用一般通过纸质图文档实现,即使部分单位使用了PDM系统进行管理,也多是对产品整件图纸的管控。整件图纸在其他产品研制中的复用和借鉴相对困难,需要设计人员先掌握源产品的基本设计思路,从中找出可借鉴的信息。这也导致模块电路研制单位图纸在新产品设计过程的设计调用很少发生。更多地依靠设计师个体间的互动交流来获取知识。这就造成模块电路研制单位产品研制周期失控、研发质量失控、知识管理失效等突出问题。

2产品结构管理的基本方法

产品结构指用于描述各种零部件如何组成产品的结构。产品结构体现了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产品结构管理是产品数据组织和管理的一种形式,它以数据电子仓库为其底层支持,以材料明细表为其组织核心,定义最终产品数据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并在一定的目标或约束下,向用户或应用系统提供产品结构的不同试图和描述[2]。主要包括产品结构层次关系管理,基于文件夹的产品-文档关系管理和产品版本管理等。

2.1产品结构树管理

产品根据装配的层级,按照单机、组件、部件、器件、元件等层级逐级分解形成的分层树状结构称之为产品结构树,如图2所示。产品结构树管理的原理就是通过将各层级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描述以产品结构模型为基础的整个产品信息,再对各层级的对象进行编码、命名、属性管理和版本管理。通过产品树的建立向分层单元的设计组织派工,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分层研制,并通过产品结构树对整个项目进行跟踪管控。

2.2图文档管理及版本管理

在产品结构树下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在文件夹下归集产品相关的设计图纸、BOM清单、工艺文件、检验规范、设计说明等文件。对相关文件进行结合项目研制的阶段和变更规则,进行版本管理。如图3所示。

这些文档都将存放于PLM系统服务器的电子仓库,系统支持多维度的查询,并支持对电子文档的借用管理,将跨产品间的文档借用建立关联关系,以便于质量追溯。

但传统的产品树一般是基于实物的分层管理,对各层的属性、边界可以自上而下地进行约定。各实物层可以容易形成标准的CBB模块,便于为其他项目研制借用、借鉴。从而形成企业的知识平台。

3应用研究

电路模块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一般由基板(PCB版、陶瓷基板)、外壳、阻容器件、各类芯片、导线、变压器电感传感器等功能器件组成。组装方式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工艺顺序将各类器件组装在基板或直接装配在外壳上,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模块。实物层几乎可以看成一个平面。但实际上任何一类电路模块都会有若干个功能单元与结构件组成,只是这些功能单元是通过固化在基板上电路与器件组合而成,且功能单元大多共用基板,部分甚至会共用器件,不易进行实物分割。对于电路模块产品可以通过功能单元的分解建立虚拟化的功能层,再向下分解器件,来建立产品结构树。

3.1电路模块产品结构树的建立

电路模块产品以功能单元加实物单元组合的方式建立产品结构树。其中功能单元主要来源于电路模块产品的设计原理和设计规范。以DC/DC变换器模块为例,DC/DC变化器从电路功能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输入滤波、控制部分、功率变换、整理滤波、反馈回路及变压器,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完整的DC/DC变化器的电路结构,实现闭环控制[3]。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

根据DC/DC变换器的功能单元,向下分解出元件物料,形成产品结构树。DC/DC电源可以是多路组合,可以在各自的功率单元下进行分别描述。如图5所示。

3.2对功能单元进行分类建库

每个功能单元一般会有相对固定的实现方法,需要将这些实现方法整理、分类,通过对每一类电路模块产品的功能单元定义,约定名称、编码、特征等管理要素。形成同类产品的设计模型库,如图6所示。在此模型库下,通过项目的积累不断地丰富库的内容,逐步形成企业的产品知识平台。

3.3对功能单元实施图文档管理

通过设计规范,对功能单元进行定义,明确该功能单元项下应归集的文档类型,分支下的物料归属界定,设计的相关说明文档,形成功能单元的文档管理规范。

4产品结构管理的应用

通过产品结构管理和设计模型库的建设,对新产品设计提供极大的支撑,如图7所示为产品结构管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支持模型。

(1)设计师接受新的研发任务时,可以调阅客户历史的需求,掌握客户偏好和特殊需求。

(2)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可以快速地从已建立的设计模型控制选择现有的功能单元设计方案,组合形成新项目的设计方案。也可以查询相近产品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

(3)在单元电路设计时,可借鉴所有历史曾经归集的单元电路设计案例,其中包括经过专家评审确定CBB模块。

(4)在设计技术和验证活动中,由于所引用的功能单元已经经过相应的设计计算和功能验证,相关数据可以直接引用,只需在此基础上丰富完善即可。

(5)在评审阶段,可将该产品引用的各功能单元电路原作者邀请加入评审组,由于对各自的功能单元比较了解,对原功能单元电路存在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故障有直接的认识,能够给予新产品设计真实、有效的反馈意见。

(6)产品设计优化同时也可以按照对设计数据库的不断优化完善。并可对已设计的产品提出同步改进意见。

(7)产品定型时,各功能单元电路同步归档,不断丰富产品设计模型库。

(8)在产品定型后,出现质量问题,相关的整个措施,可以通过功能单元的借用关系进行反追溯到其他产品,分析影响,实现真正的举一反三。

5结语

基于PLM系统的产品结构管理,在制造业已经大量应用并取得成效。在军用电路模块产品应用研究将有效地提升研发的效率、改善研发质量、加速设计人员成长、构建企业技术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安晶,殷磊,黄曙荣.产品数据管理原理与应用———基于Teamcenter平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高晋华.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王毅.厚膜混合集成电路DC/DC变化器设计指南[R].中国电科43所,2013.

产品结构管理 篇2

一、8月份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研发进展情况 1.重点产品开发生产情况说清楚,有亮点,需要解决和协调的问题列出)

2.根据8月24日中心例会要求,请个研究所统计分析本月新产品试制损失情况:(试制多少,有多少不合,不合项目,解决措施)

二、9月份工作计划和重点

三、9月份首次试制新产品统计

产品结构管理 篇3

关键词:PDM,产品结构,配置管理,Web

0 引言

为了满足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的需求,PDM系统必须架构在Internet/Intranet之上,这是新一代 PDM技术和系统的发展目标,也是解决国内企业采用PDM系统时所遇问题的基础。基于Web的PDM使企业能够以 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速度快速超越其竞争对手,得到重要的战略利益。虽然当前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为单个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当前技术的限制,许多企业实施传统的PDM系统都要面临许多问题:①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同一个部件的设计和加工常常需要由几个企业来共同完成,使企业间很难实现产品数据的一致性、共享性及安全性或实现的成本太高;②由于企业内或企业间的计算机软、硬平台的异构性,因而很难有效集成各种应用软件,以实现产品数据的共享和传输,同时也无法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的网络。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及成熟,使得PDM系统成为跨企业、跨平台的系统已不再是奢望。基于Web的产品数据管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基于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及统一的用户界面,实现数据与资源的共享,实现分布式的产品设计和协同工作。

1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的功能及关键技术

按照功能划分,PDM系统可划分为文档管理、过程管理、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项目管理、权限管理等模块,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是PDM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本文以电子仓库为底层支持,以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为其组织核心,把定义最终产品的所有工程数据和文档联系起来,实现产品数据的组织、控制和管理,并在一定目标或规则约束下向用户或应用系统提供产品结构的不同视图和描述,从而实现对产品结构与配置信息和物料清单的管理。用户可以利用PDM提供的图形化界面来对产品结构进行查看和编辑。

设计生产活动是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的,与此相对应的所有产品数据也是以产品为单位组织的。一个产品由部件组成,一个部件又是由零件按照特定的装配关系组装起来的。由此形成了分层树状结构,称为产品结构树,见图1。

产品结构管理主要指产品结构层次关系管理。每个零件、部件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如零部件的名称、编码、数量、材料、类型(自制件或外购件等)、创建的时间、设计人、审核人等等。零部件有了属性,就可以按照单个或多个属性进行单独或组合查询。另外,通过建立零件与部件间的关系可以建立产品的层次关系,产品结构树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不断被丰富,各个节点存放有设计任务书、产品图纸、工艺规程、计算说明书、工装图档等技术文档,便于不同需要的用户快速访问。用户可以根据产品类型、子类型、产品、部件、组件、零件等来定义和修改产品结构树,并将产品结构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

特定条件下的产品结构称为配置,其中的条件称为配置条件,各种不同配置条件形成产品结构的不同配置,称为产品结构的配置管理。PDM系统通过有效性和配置规则对系列化产品的不同配置进行管理。有效性分为两种:结构有效性和版本有效性。结构有效性是指某种零部件在某个具体装配中是否被选用,数量是多少。而版本有效性指的是对零部件不同版本的选择。配置规则也分为两种:结构配置规则和可替换件配置规则。结构配置规则与结构有效性类似,控制的都是零部件在某个具体产品的数量;可替换件配置规则,即可替换件组中零件的选择。配置规则是由事先定义的配置参数经过逻辑组合而得到的,用户可以通过选择配置变量的值得到同一产品的同一配置。

在设计产品树及配置时,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有:①产品结构必须保持一致性:在产品结构树中,相同部件的属性是唯一的,在树上应该保持结构的一致性;②产品结构的继承性:产品的零部件之间建立关系后,该关系要继承,而且在产品结构树中,当用户升级某对象的版本时,新版本就继承了该对象此版本的所有关系,而不会继承别的版本的关系;③产品结构的有效性:在产品结构树中,零部件之间不能有非法的递归关系,而且要保证该关系的唯一;④集成技术: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作为PDM的一个模块,它要与其他模块进行集成。

2 Web技术在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1 基于Web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本系统采用4层B/S结构,B/S模式是Web 技术、分布式对象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该PDM系统由用户界面层(客户层)、Web服务器层、应用服务器层、数据库服务器层组成,系统体系构架见图2。

客户层是一个图形用户界面,在这一层运行的程序是浏览器,不需要完成任何重要的业务逻辑,也不直接和数据库交互。Web服务器层实现客户端提出的请求。应用服务器层和Web服务器一起向上提供给客户产品结构与配置的相关功能,同时获取数据库服务器层提供的数据。数据库服务器层负责对产品数据库的访问、管理及维护。

2.2 基于Web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技术的实现

利用Borland Software Corporation提供的新的集成开放环境JBuilder和新一代的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Java来开发基于Web的产品结构与管理系统,以JBuilder内置的Tomcat为Web服务器。

在该结构中,用户通过客户机的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一起向客户机发出相应的HTML文件,然后浏览器加以解释执行,并显示结果。应用服务器的程序采用Java语言开发,它具有简单、平台无关性的特点,使程序十分易于移植。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通过Java Applet建立联系。Java Applet是Java语言应用于网络的开发程序,使网页具有与用户交互的功能。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访问数据库时采用JDBC技术。JDBC技术是一种能通过Java语言访问任何结构化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接口(API),用于连接数据库并执行SQL语句的Java类集,它提供了一系列标准的API,供用户与各种数据库建立连接。与数据库连接后,就可以应用JDBC提供的各种方法开发动态网页上的各种想要的界面,并模块化地定义服务,以实现要求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功能。

3 结束语

PDM将会向网络化的跨企业级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的背后动力是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传统PDM的不足,研究了基于Web的PDM的优点以及PDM系统的核心功能——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设计的相关概念及技术特点,从而为更进一步地设计基于Web的PDM系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剑,黄利平,冯升华,等.基于Web的产品结构管理技术[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21(1):140-142.

[2]褚兴军,范玉清.基于Web技术的产品数据管理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25(2):204-207.

[3]王敏,闫献国.网络化的PDM系统及其文档管理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6(1):29-31.

经销商如何调整产品结构 篇4

白酒行业的竞争将愈加激烈,生存环境将愈加残酷,白酒经销商必须对旗下的产品结构进行重组优化。这是白酒行业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经销商变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白酒经销商在减少产品数量的同时,还要优化旗下的产品结构,巧妙设计产品组合、消化营销费用成本,架构起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产品结构框架。

在行业转型期,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经销商面临着内有大量的库存积压,上游有企业销售任务的高压,下游销售几乎停滞,外有酒仙网等电商的虎视眈眈。在这样的竞争形势下,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经销商的经营风险逐步加大。

河北某地级市经销商张总经营着某个次高端白酒品牌,去年厂家下达的销售任务是1000万,今年的任务量却涨到了1200万。虽说企业在今年下调了增长幅度,但是由于产品动销缓慢,到目前张总的库存有700多万(今年打款发货120万,去年剩余库存600万左右),使得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

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势,张总正准备抽取资金转入中高端价位和中低端价位产品。

目前,就整个白酒市场来说,酒类经销商经营中低端产品的抗市场风险能力无疑是最强的。因为白酒经销商都明白,做强中低端白酒的发展最为稳定,因为在他们经营的白酒产品结构中,中低端的销售基数永远是最大的。

但是,由于中低端产品的利润相对比较低,随着中低端白酒市场价值的逐渐凸显,竞争也愈加激烈,再加上销售费用的急剧攀升,导致中低端白酒的利润并不那么可观。于是,很多中低端白酒经销商为了生存,准备经营中高端白酒产品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白酒经销商如何调整产品结构来适应当前的形势,如何在众多白酒企业纷纷换牌和洗牌的情况下,迅速调整自己公司的产品结构来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结构决定功能

著名学者布莱基曾说过:组织得好的石头能成为建筑,组织得好的社会规则能成为宪法,组织得好的词汇能成为漂亮的文章,组织得好的想象和激情能成为优美的诗篇。

总之,结构决定功能。

对于白酒经销商来说,也蕴含着这样的道理。一个发展得好的白酒经销商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一是组建一支能吃苦、有干劲的销售队伍,这个队伍员工不一定多,但一定要精。因为,没有经过训练好的员工出去跑业务不仅出不了成绩,而且还会跑乱市场;另一个是产品,好的产品结构,是一种科学的安排,一种优化的排列组合,而不是简单的产品罗列堆砌。

系统科学告诉我们,每个单元只有通过系统的有序结构才能表现自己的性能,而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的结构。优质的酒类经销商通过充分运用“结构质变规律”达到公司产品结构的最佳组合效应;再一个是把人和产品联结起来的组织形式,也就是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好的公司文化和好的销售政策,因为好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人与产品的最佳结合。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白酒经销商如何平衡产品结构?

优化产品结构

经销商走精简产品之路,核心是一个“精”字。精,既是对“量”的要求,更是对“质”的要求。

对于白酒经销商来说,在减少产品数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挑选优质酒品,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加大绩优产品的销售比例,加强最佳产品的组合效应,才能做到产品组合消化营销费用成本,最终给自己争取更大的地盘和生存空间,架构起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的产品结构。【案例解读】

山东某地级市场白酒经销商李总,经营白酒多年,有员工30名,送货车辆10辆,库房面积2000多平米的库房里,经营的白酒品牌有8个,品种40多个,价格从5元到300元不等,产品档次更是囊括了低档、中低档、中档、中高档所有的档次,并且经营的不同品牌产品的价格带还大量重合,给人一种“大杂烩”的感觉。李总介绍,自己是该市场代理白酒品牌最多的经销商,但是李总做白酒多年过去了,销量始终没有突破5000万,尤其是从去下半年开始李总公司的销售额和往年同期相比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大幅度下降,而且公司的盈利也每况愈下。为此,李总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在哪里?

年后,李总通过到运作好的公司参观学习,发现自己公司产品线多、乱、杂,没有形成主导产品是导致销售额和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产品虽然很多,但多而不精,分类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战略取向不明确,主要表现在“有量无利、有利无量、有量有利“的产品线结构搭配和推广模式不合理。

针对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李总果断调整了经营产品结构,对公司经营的产品做利润分析,根据销量大小、利润高低、品牌影响力的大小,在经营过程中要区分对待,合理搭配,确定哪些产品是“有量无利”用来搭建销售网络稳定客户,哪些产品是“有利无量”的朝阳产品,哪些是“有量有利”的黄金产品。对那些销量大、利润较低、资金占有量大的产品,李总会适当地控制销量。而一些销售量不大的产品,往往利润高,李总将其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对一些销量很小,利润不高没有前途的产品,坚决予以淘汰。通过半年多的运作调整,李总公司的销售额比往年增加了40%,利润增加了20%多。

延伸产品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的状态”。从技术角度来讲,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任何事物的功能都是由结构来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产品结构一般指各个产品的搭配,产品结构的组合效应决定公司发展的好坏。那么,什么是结构决定功能?也就是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功能一定会发生变化。

在过去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很多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经销商将主要精力放在政商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团购市场。但是随着国家严控“三公消费”、“禁酒令”政策的出台,使得政商务市场的消费环境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动荡,导致了高端和次高端白酒销售业绩断崖式的下滑。如今,日常宴请和商务消费升级为消费主力。为了适应大众消费,各大名酒企业纷纷调整了产品结构,重点发力“腰部”产品。如:茅台推出汉酱、五粮液推出头曲和特曲等“腰部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经销商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对自身的产品线进行向下延伸。【案例解读】

产品结构管理 篇5

1 物流信息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1.1 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物流信息指的是包括保管、装卸、流通加工、运输等环节在内的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在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和决策时, 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交通工具使用、仓库的有效利用、运输批量的确定、库存时间的确定、在途货物的追踪以及货品订单管理等, 均需要在可靠准确的物流信息基础之上做出科学决策, 因为准确的物流信息可以为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以及物流作业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持服务。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物流信息不仅仅局限在上述的物流相关活动信息, 还包括与其他物流活动相关的资源信息, 如市场信息和产品交易信息等, 物流信息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广、源点多、信息种类繁多且动态性强等[1]。

1.2 强化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物流是在客户需求的前提之下将产品从供应地转移到需求地的活动过程, 期间将产生包装、储存、流通加工以及运输管理等相关物流活动的融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关键之一是对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进行科学管理, 而物流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 信息流是保证物流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物流进展之处需要有足够的供应信息, 之后需要在运输信息的指导之下合理安排运输手段和工具, 在物流仓储环节需要根据特定的生产和销售信息合理安排产品的存储和保管。由此可知, 有效管理物流信息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2 传统物流信息管理分析

本文将以某一个生产食用菌的企业为例来分析传统农产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a生物科技企业是一家专门从事食用菌开发、研究以及生产的现代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拥有国内领先的食用菌产品自动化生产线, 对珍稀食用菌杏鲍菇以及螺味菇等需要进行周年化无公害研究, 总的来说, 该公司是国内著名的食用菌研发和生产企业。该公司的主要生产经营产品为螺味菇, 其生产经营流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企业生产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向采购中心发送生产原材料的采购申请, 在采购申请被审批成功后, 采购部门根据原材料的需求标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在供应商发货环节, 生产原材料的仓储管理员需要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标准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验收入库。企业销售部门在进行客户选择时, 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推荐销售。生产部门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作周度、月度和年度的生产计划。研发部门主要负责对菌类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改进工作。

总的来看, a公司的主要物流活动有:供应商负责生产原材料的物流供应活动, 该企业主要负责商品的运输送货环节, 企业的客户则需要通过电话、邮件等途径向企业提出购买需求, 销售部门需要电话、到访的形式对产品的生产和库存状态进行清晰的了解等, 在确定有库存的情况之下, 企业客户则需要以书面的形式提交产品采购订单。销售部门在接到客户提交的产品订单之后, 将订单的副本递交给仓储管理部门, 然后再按照订单内容进行出库单打印, 出库管理部门则按照出库单进行发货, 并将相应的出库记录进行登记备案。企业客户根据收到的货物向销售部门转交给财务部款项, 财务部门根据需求给企业客户开具发票, 经过一系列的物流环节最终完成货物的成功交易。其中企业需要负责产品的运输环节, 运输部门组织车辆调配, 运输司机可以有效安排运输路线等。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a公司在物流管理方面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物流信息化管理, 因为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性标志是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共享等, 对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各个物流环节进行信息的整体规划集成式管理。该企业在物流信息管理方面体现了我国当前多数企业存在的问题, 不是完全的手工原始操作, 而是将业务管理系统置于生产经营活动中, 但没有起到核心作用, 仅仅有着信息记录、统计和查询、报表生成的功能作用。工作人员需要将流转的物流信息通过特定的数据库调出来, 通过报盘的途径进行交流, 由此可见, 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方式极容易导致企业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物流环节繁多, 人力、物力资源严重浪费, 物流信息流通缓慢失真。长此以往, 将给企业的生产质量和决策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 可以对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发挥应有的效益促进新一代农产品企业的高效发展[2]。

3 农产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 可以将a公司的生产运营过程分为采购、生产、销售、仓储以及配送几个物流环节。由此, 可以将a公司的整个物流流程分为采购、产品入库、产品出库、物流配送以及货款结算等五个重要物流活动环节。

采购为企业物流活动的初始环节, 采购环节所涉及的物流活动有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订单接收以及货物接站安排等。在选择供应商环节中, 需要对供应商相关信息 (供应商资质信誉和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等) 进行详细处理。在供应商供货签订合同过程中, 需要对有用的信息如获取品种、品质、数量、单价、生产计划以及到货时间等进行详细核对。随供货合同同期所产生的有订单接收, 对采购物品的描述与供货合同相同, 货物接站需要对货物车次、数量、到货时间等做好详细核对, 并及时做好货物接收和仓储工作。

产品入库环节可以分为采购和生产入库两种类型, 采购入库与采购原材料的入库环节相对应, 生产入库为成品产品的入库活动, 在入库环节中要将入库物品的时间、质量、数量、品类以及货位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 并对一些物品的损坏、遗失等做好相应的记录。

产品出库环节包括原材料调配给生产车间和产品成品的出库销售两种类型, 由于出口产品和原材料的保管方式和条件有差别, 因此一般企业会将仓储分为对应的两种仓库, 物品在出库时需要提供产品相应的数量、单位、规格、单价、流向以及经手人等相关信息。

产品配送环节作为物流活动的后端环节, 与企业的客户直接对应, 对于一个多用户的公司来说, 需要根据客户的位置和需求时间选取适当的交通运输工具, 将需求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相应的地点, 其中配送路线的选取、交通运输工具的配载是非常重要的。

在上述企业生产经营物流活动环节中, 产品销售和采购原材料均会涉及到结算环节, 结算环节针对商品的数量、单价等, 将相关单证生成收款或者付款凭证, 登记入账为后期账面核对和查询提供充分的依据。除此之外, 农产品企业的消费者对产品的生产情况、有无化肥情况以及营养成分等非常关注, 因此需要对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记录, 为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产品相关的信息服务。

4 农产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设计及应用

根据上述农产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的需求分析结果, 可以将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分为管理层、控制层以及作业层。

4.1 管理层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层主要实现发展规划、报表查询、标准化管理、客户以及产品的管理等功能服务。一是报表查询功能, 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以及盈利等方面的情况, 从而为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提供规划依据, 并制定合理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二是客户管理功能, 拓展客户, 留存客户基本信息, 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三是标准化管理功能在系统选项中的设置可以为企业的信息管理和拓展提供技术和信息保障;四是产品管理功能是对农产品的类别、质量、品种以及档次等进行综合性的管理, 对新品种进行及时评估, 并及时将不合格的产品淘汰, 调节农产品的定价和生命周期控制, 将商品的价值发挥至最大。

4.2 控制层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层可以实现订单、质量管理以及综合计划等功能服务。 (1) 控制层对企业客户的订单进行有效评估和接收; (2) 根据企业客户的订单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产品加工以及物流运输等方面的计划, 并对相关活动实现有效调节, 实现信息流和作业流之间的互通转化; (3) 制定农产品在质量方面的控制策略, 实现产品的有效质量控制, 监控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作业流程, 防止错误流程出现, 并对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把控。

4.3 作业层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作业层在控制层指令的基础之上, 在事先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的工作。

农产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5 农产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作业层业务流程简介

(1) 作业层产前管理。按照企业计划合理安排农产品的种植和采摘, 并将相应的信息记录下来, 根据企业计划完成农产品采摘之后, 根据企业客户的产品具体需求生成送货单, 发送给配送管理模块, 作为产品加工和后期交付的主要依据。

(2) 作业层采购管理。作业层采购管理模块主要是接收控制层的订单和综合计划指令, 落实原材料和外协材料的采购计划, 并形成相应的物品采购报表, 后期企业可以根据需求通过关键词查询材料采购信息。

(3) 作业层配送管理。配送管理可以根据企业客户的订单需求来设置产品的数量配额和配送类型等, 并自动生成相应的配送单, 可以对该配送单进行查询、删除、修改以及审核等功能。配送管理还包括了加工和运输管理两个模块, 执行了农产品初级产品的加工、装卸、包装以及挑选等功能服务。

(4) 作业层产品追溯。产品追溯是农产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一大特色, 企业客户可以通过产品追溯来进一步了解购买产品从种植、采摘、细加工以及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物流环节的相关信息, 从而进一步推知产品的质量是否安全、营养是否丰富等信息。

综上所述, 农产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物流信息管理的弊端, 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管理程度, 降低了物流信息管理成本, 可以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业务操作。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农产品企业的产品质量以及产品信息透明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由此农产品企业可以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来有效提升农产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本文首先概述了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强化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传统物流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详细论述了农产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的需求, 最后提出了农产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设计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高连周.基于企业ERP系统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商贸, 2013 (2) .

产品结构管理 篇6

关键词:产品市场竞争,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债务期限结构

一、引言

债务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债务期限结构是企业融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已有的研究表明短期债务有付出更少精力、监督更为灵活有效的优点(Stulz,2000),也因此拥有更好的公司治理作用(Myers, 1977;Datta et al.,2005;Brock- man et al.,2010)。长短期债务体现出不同的公司治理作用(肖作平和廖理,2008),这使得研究二者的影响因素尤为必要。结合中国制度背景, 国内的学者从公司治理(肖作平和廖理,2008)、终极控制股东(肖作平, 2011)、高管薪酬激励(陈骏和徐玉德,2012)、政治关联(李健和陈传明, 2013)等角度对债务期限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是“契约冲突”和“沟通冲突”。由于契约的固定性和僵化性,它与现实便会产生矛盾,这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由于内部人与外部人的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就有了大做文章的手段,这是盈余管理始终存在的原因。就债务契约来说,当企业存在违约风险时,管理者就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以提高业绩(Watts & Zimmerman,1986)。

在当前深化改革、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下,企业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在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时,具有更刚性需求的产品在面临成本冲击时,更容易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就拥有更少的盈余管理动机(Datta & Singh,2013)。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程度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陈骏和徐玉德,2011;张欢,2014;周夏飞和周强龙,2014)。

本文认为拥有更多长期负债的公司,更可能利用盈余管理行为调整经营收益;而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使这种动机更强烈。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分别研究了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债务期限的相关关系,发现两种盈余管理都与债务期限正相关。进一步研究了考虑产品市场竞争时,这种相关关系是否受到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显著强化企业应计、真实两种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强化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

本文的贡献在于:理论上,从债务代理成本的角度研究了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的关系,将产品市场竞争、盈余管理和债务期限结构纳入一个研究框架,有助于深刻理解三者内在联系,丰富了产品市场竞争、盈余管理和债务期限结构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选择债务期限结构和制定债务契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债务代理成本假说认为,缩短债务期限能缓解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由于需要频繁的续借,短期债务能对内部人产生有力监督, 抑制其机会主义(Stulz,2000;Brockman et al., 2010)。这种监督灵活有效,也不需付出太多精力, 对于投资不足(Myers,1977;Datta et al.,2005) 和过度投资(Hart & Moore,1995;Dang,2011)等非效率投资问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 这两种盈余管理存在互补性。会计准则、审计质量、政府审查、企业经营周期等因素约束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效果(Cohen,2010;Zang,2012),于是企业就会转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而且,应计盈余管理通过应计项目的操控来实现,容易被发现和识别。与之相比,通过销售、生产和酌量性费用三个方面进行真实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因此,企业很可能同时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

按照上述解释,短期债务需要频繁续借,而在续借时债务人要向债权人提供生产和经营信息,这实际上触发了频繁的监督。这样面临着债权人更为密切的关注与监督,信息不对称得到了缓解,债务人就有更小的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而与短期债务不同,长期债务没有频繁的续借程序以触发有效监督,债权人为了约束债务人,在债务契约中订立了大量限制性条款。而大部分的债务契约使用财务指标订立条款,“契约冲突”和“沟通冲突”的存在给了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于是,当债务人很可能违约时,就有极大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调整经营收益避免违约损失。综上所述,提出假设1:

H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与债务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

从行业层面来讲,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很大程度上受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 Datta和Singh (2013)从成本转嫁的角度来解释市场竞争背景下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可替代性低的产品拥有更为刚性的市场需求,更容易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反之,生产具有高度可替代性产品的公司难以进行成本转嫁,为保持利润和现金流的平稳,就有更大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国内的许多学者研究了盈余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程度的相关关系。陈骏和徐玉德(2011)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将盈余管理分正负研究后发现,市场竞争迫使企业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而劣势企业倾向于负向盈余管理。张欢(2014)发现金融危机后高竞争行业的公司具有更多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且二者同向变动。行业内的优势企业拥有更少的盈余管理,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呈现互补关系。 周夏飞和周强龙(2014)研究了产品市场势力和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产品市场势力弱的公司存在更多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业层面的结论也是如此,表现为行业竞争越激烈,盈余管理水平越高。可见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促使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时,盈利下降导致内源性融资能力不足,产生强烈的外部融资需求。而此时企业进行债务融资,考虑到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越大,债权人面临着更大的损失风险,企业更难获得长期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管理者很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调增利润,报告优良的财务状况,以期获得长期债务;另一方面,对于已获得的长期债务,企业也存在盈余管理调增利润避免违约损失的动机。综上所述,提出假设2:

H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盈余管理动机越强烈,盈余管理程度和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正相关关系越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定义

本文采用长期负债占总债务的比重DM1和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之比DM2来衡量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2.解释变量定义

本文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计算如下:

其中,TAt为t年应计利润,等于t年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值;At-1是t-1年资产总计值;ΔSt等于t与t-1年主营业务收入之差;ΔRECt等于t与t-1年应收账款净额之差;PPEt是t年的固定资产净额。分年度分行业对(1)式进行回归估计出系数,再代入(2)式得出估计值,最后利用(3)式就得到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

本文借鉴Roychowdhury(2006)和Zang(2012) 的研究方法,从销售、生产和酌量性费用三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计算如下:

CFOt为t年经营现金净流量;PRODt为t年销售成本与t年存货增长数之和;DISPt为t年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4)、(5)、(6)式的计算方法类似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用实际值减去估计值后得到的值便是异常经营现金流量CFO、异常生产成本PRO、异常的酌量性费用DIS。 最后,借鉴Zang (2012)的做法,定义真实盈余管理总量PROXY=PRO- CFO-DIS。

本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HHI来衡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赫芬达尔指数采用当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3.控制变量定义

借鉴苏冬蔚和林大庞(2010)、肖作平(2011)、 何小杨(2011)、林永坚等(2013)的研究,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为:公司规模(SIZE),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期限(AM),固定资产净值/总资产;负债比率(LEV),总负债/总资产;公司性质(GOV),公司国资控股取1,否则取0;审计成本(BIG4),若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取1,否则取0;审计意见(OPI- ON),审计结果是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取1,否则取0; 总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资产总额;独立董事占比(DULI);两职合一(LZH),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取1,否则取0;自由现金流量(FCF),经营活动现金流/ [(M/B)×总资产];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INVREC);盈余动机(SUS),如果为保盈、增发或配股样本取1,否则为0(保盈样本为ROA在[0,0.01]之间的样本);总资产周转率(ATO),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二)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从2010年开始是为了剔除金融危机对研究样本的影响,数据来源为CSMAR数据库。样本筛选标准如下:(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2)剔除ST、*ST的公司;(3)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4) 为计算盈余管理水平,剔除公司数小于10的行业。最终得到6 058个样本观测值,2010~2013年分别有1 452、1 503、1 544、1 569个观察值。本文的数据处理和实证分析均采用stata12软件。 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主要连续变量在1%的分位数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ing处理。

表2为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到长期负债占总债务的比重DM1的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156和0.081,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比值DM2的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285和0.088。可见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过少,这与肖作平(2011)的研究一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的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105和-0.105,真实盈余管理总量PROXY的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077和-0.083。赫芬达尔指数HHI的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115和0.079。本文的指标和其他学者的统计结果保持了一致性。

(三)模型设计

为了研究产品市场竞争、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的关系, 本文的实证检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分别检验盈余管理、产品市场竞争和企业债务期限之间的关系,以验证假设1;第二,检验产品市场竞争在盈余管理程度和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之间起到的作用, 以验证假设2。本文通过构建如下回归模型来实现第一阶段的研究目标:

其中,DM1、DM2代表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分别为长期负债占总债务的比重和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之比;DA是可操纵性应计利润,PROXY是真实盈余管理总量,HHI是赫芬达尔指数;Control Variables代表控制变量。模型(1)、模型(2)和模型(3)分别用于检验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及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模型(4)则同时考察了这三个因素。

第二阶段的研究通过分组进行,对样本分组后,运用模型(1)和模型(2)估计系数,采用比较回归系数的方法得出结论。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实证检验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括号内的是P值。下同。

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1)-模型(4),回归结果如表3。从回归结果可见,应计盈余管理DA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应计盈余管理与债务期限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PROXY的回归系数也都显著为正,表明真实盈余管理与债务期限正相关,上述实证结果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方面支持了假设1。短期债务的频繁续借,触发了频繁的监督,缓解了内部人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这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具有抑制作用;而长期债务以契约条款约束债务人,“契约冲突”和“沟通冲突”的存在,就给了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赫芬达尔指数HHI的回归系数虽然有一个系数不显著,但其他系数均在10% 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都为正,这说明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司越难得到长期债务融资。于是,处于高竞争行业的公司为了获得长期债务融资,就很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增利润;而处于低竞争行业的公司可能就没有这样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为了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在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之间所起的作用,根据样本所在行业赫芬达尔指数HHI是否小于中位数,本文将样本划分为高竞争和低竞争两组,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1)、(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从回归结果可见,低竞争组应计盈余管理DA的系数均不显著,而高竞争组应计盈余管理DA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显著强化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的正相关关系;真实盈余管理PROXY的回归系数在低竞争组均不显著,而在高竞争组中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显著强化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产品市场竞争激化了内部人与债权人的代理问题,具有负向的公司治理作用。上述实证结果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方面支持了假设2,拥有更多长期负债的公司,更可能利用盈余管理行为调整经营收益; 而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使这种动机更强烈。

(二)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

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当前一个重要的制度背景是所有制差异。相比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享有“优越待遇”,使其在债务融资方面具有优势。一方面,国有企业享有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这降低了经营风险,其债务发生违约的风险小, 因此更容易获取长期债务融资(李健和陈传明, 2013)。另一方面,当国有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时,政府会通过其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长期贷款(张敏等,2010),或者政府以财政补助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援助(黎凯和叶建芳,2007)。由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产品市场竞争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对盈余管理程度和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也可能会有差异,于是在表4的基础上再分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将非国有企业样本分高竞争组与低竞争组,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1)、(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应计盈余管理DA系数在低竞争下均不显著,而在高竞争下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显著强化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的正相关关系;在低竞争下真实盈余管理PROXY系数均不显著,而在高竞争下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显著强化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结论与表4相似,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2,表明非国有企业在竞争程度更高的市场环境中产生了更强的盈余管理动机。

表6是将国有企业样本分高竞争组与低竞争组,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1)、(2)分别进行的回归。从回归结果可见,变量DA系数和变量PROXY系数在高竞争和低竞争下均不显著。这一实证结果和假设1、2都不一致,可能是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享有的“优越待遇”造成的。国有企业经营面临危机时(比如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政府会伸出援助之手,发放长期贷款或财政补助,助企业渡过难关,于是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没有非国有企业那样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借鉴陈骏和徐玉德(2011)的做法,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增加有关公司治理的控制变量,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前三高管薪酬、是否发行B股或H股、管理层持股;使用行业所在企业数目替代赫芬达尔指数HHI,对假设2进行了检验。以上检验结果均与原结果一致,可以说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债务代理成本的角度研究了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与债务期限水平正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显著强化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债务期限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强化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国有企业经营面临危机时(比如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政府会伸出援助之手,发放长期贷款或财政补助,助企业渡过难关,于是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非国有企业那样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产品结构管理 篇7

复杂产品是指成本高、规模大、研制周期和生命周期长、技术/知识与工程密集型的产品[1],如航空器、航天器、船舶、工程机械、大型制造装备以及其他许多工程化的产品。复杂产品的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技术上涉及许多学科和专业,需要制定严密的研制计划才能保证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可以将研制工作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内容单一、易于检查的工作单元,能把各工作单元在研制中的地位与构成直观地表示出来,是研制计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在复杂产品的研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皮亚风[2]提出了航天产品WBS的相关定义、编制要求和主要框架。聂亚军[3]介绍了WBS在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中的应用。何恒等[4]提出了一种适应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融合要求的PDA-WBS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特点。冯冰等[5]提出了类比、自上而下、发散归纳及系统分析相结合的大型民用客机研制项目WBS模型。这些研究在复杂产品WBS的基本要求、编制准则以及具体的分解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还缺乏对技术实现手段的研究。因此,在实际WBS的构建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易造成工作分解的遗漏;②WBS编制时随意性较大,相似产品编制出来的WBS无法实现统一化和规范化;③无法快速有效地完成WBS的编制。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WBS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导致研制状态无法及时获取、研制过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研制管理协同性不够等问题。

为此,本文针对复杂产品研制工作分解的特点,着重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产品分解结构(product breakdown structure,PBS)的工作分解技术,并通过实例介绍了方法的具体应用。

1 复杂产品研制工作分解特点

采用WBS对产品研制工作进行分解,按思路的不同通常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6]。一种是基于可交付成果的划分,这种分解方式的上层一般以交付成果为导向,而下层一般为可交付成果的工作内容。另一种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划分,这种分解的方式上层以工作的流程为导向,下层则按照工作的内容来划分。复杂产品的研制通常是以一个标准的研制流程为依据来开展实际工作的。因此,在对复杂产品的研制工作进行分解时,为了使WBS的层次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完整,经常采用两种模式混合使用的方式来进行。其基本思路是:以交付成果为主导,以研制过程为依据,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工具,完成WBS的编制。

PBS是面向交付成果的分解,它定义了最终的产品及产品的组成单元,确定了产品中应包含的功能和结构。以交付成果为主导就是以PBS为主线,逐级进行分解。以运载火箭为例,其产品分解层次依次为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测量系统、总控系统、发射支持系统等,而每个部分又可进一步分解为部段或单机,再往下便是部组件以及零件。以研制过程为依据就是以产品实现流程为辅线,按阶段进行分解。也以运载火箭的研制过程为例,其大层次为产品研制的全生命周期,一般依次为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初样阶段、试样阶段和定型阶段,其中方案阶段、初样阶段、试样阶段为研制中最主要的阶段;小层次为各阶段具体研制工作内容,如设计、生产、试验、验收等。

具体的分解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通过对产品的分析,按照复杂产品的实际组成结构编制出PBS;然后,通过对研制流程的分析,按照复杂产品实际研制流程建立一系列的通用步骤或标准活动;最后,以PBS为基础,根据通用步骤或标准活动,分析PBS与WBS之间存在的映射关系,然后采用一定的映射规则通过PBS构建出复杂产品的WBS。其中,PBS是交付成果的体现,通用步骤或标准活动是研制过程的体现,而WBS则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复杂产品的工作分解过程实际上是一个PBS-WBS的合成映射过程。合成映射是指映射后的数据项由多个映射源数据项经过遗传、变异、聚合[7]等多种方式的数据协同处理获得。

2 PBS-WBS映射的业务模型

2.1 复杂产品PBS模型

对于复杂产品来说,其PBS包含了所有实现产品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如运载火箭一般可分为箭/星上产品、地面设备、总体集成以及箭/星载软件等几大部分,各部分又可按照分系统、单机、部组件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图1)。通常,PBS是依据复杂产品的技术方案(包括总体和分系统技术方案两个部分)和技术配套表编制而成的。由于PBS中涵盖的信息很多,考虑到最终的研究范围,本文仅对其中的信息做选择性利用,给出复杂产品PBS模型的相关定义。

定义1 复杂产品PBS模型可以用一个四元组表示,记为

RPBS=(A,C,P,D)

其中,A为PBS节点ai j的集合。为了表示节点在整个结构树中的位置,用下标来唯一标识零部件的具体位置,其中i表示零部件在PBS中的层次,j表示其在第i层所处的位置。C为PBS中各节点组成关系c(i j)(i+1)k的集合。记c(i j)(i+1)k=(ai j,a(i+1)k),表示ai ja(i+1)k之间存在父子关系,a(i+1)kai j的直接子件,k表示其在第i+1层所处的位置,ijk均为自然数。P为PBS节点ai j所有属性的集合。pi j表示PBS节点ai j的所有属性,如pi j_n代表节点的名称,pi j_e代表节点的编码,pi j_u代表节点的承担单位。D为PBS节点ai j对应的关联文档集合。di j l表示节点ai j的第l个关联文档,ai j的所有关联文档表示为di j=d(ai j)。如果ai j不为叶子节点,则其di j为其下所有子节点的关联文档之和。那么PBS中某一节点可记为RPBS(ai j)=(ai j,ci j,pi j,di j)。

2.2 复杂产品WBS模型

WBS按照系统的原理和要求把项目自上而下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工作单元。从复杂产品研制工作分解特点来看,其WBS是一个以产品为中心,按照研制流程实施具体工作分解而形成的多级层次体系。其中,层次结构、编码和交付物是复杂产品WBS的基本要素。

(1)层次结构。

合理的WBS层次是工作分解的关键。复杂产品WBS是依据产品的内在结构和研制过程的实施顺序编制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为满足研制过程管理与控制的需要,在复杂产品WBS的编制中必须确保WBS层次结构的合理与有效。

(2)编码。

WBS编码唯一确定了研制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在研制的各个阶段,工作单元的查找、变更、经费计算、时间安排、资源安排等工作都需要参照其编码来完成。合理规范的编码体系可以简化WBS与设计、工艺、管理、财务等工作的信息交换过程。

(3)交付物。

WBS交付物是WBS中各项工作的输入或输出。通过交付物实现PBS与WBS的关联,初步完成了复杂产品研制技术数据和管理信息的集成,使得产品研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数据能够以交付物的形式纳入到研制过程管理的范畴,从而既保证了产品数据的完整性,又确保了研制过程管理控制的及时性。

基于上述重要特征,本文给出了复杂产品WBS模型的相关定义。

定义2 复杂产品研制WBS模型可用一个四元组表示,记为

RWBS=(T,C′,P′,D′)

其中,T为WBS的工作单元tnp集合。为表示工作单元在整个WBS中的坐标,通过定义下标来唯一标识工作单元的具体位置,其中,i表示工作单元在WBS中的层次,j表示其在第i层所处的位置。C′为WBS的工作单元之间的关系集合。P′为WBS的工作单元所有属性的集合。D′为WBS的工作单元对应的交付物集合。C′、P′、D′符号含义与PBS中相应符号含义相同。那么WBS中某一节点可记为RWBS(tnp)=(tnp,cnp,pnp,dnp),其中,np为自然数。

2.3 复杂产品WBS元模型

按照产品研制流程建立的通用步骤或标准活动,一般由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定义并以模板的形式来指导WBS的构建,如国防科工委颁布的GJB2116-94《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8]和QJ3121-2000《航天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结构》[7]等。因此,WBS模板提供了WBS应具有的基本信息,是一种通用化的WBS。本文引入了复杂产品WBS元模型来对WBS模板进行定义。

定义3 复杂产品WBS元模型m-WBS结构可以用一个四元组来表示,记为

Rm_WBS=(B,C t,P t,Dt)

式中的各符号具体含义与WBS模型基本一致。

3 PBS-WBS的映射方法

3.1 PBS-WBS的映射模型

根据集合论理论,当不同视图域由于信息需求的差异而存在不同视图域信息集之间的映射时,表明两视图域之间具有某种函数关系。对于PBS-WBS映射,设RPBS(ai j)为PBS中的一个节点,RWBS(tnp)为WBS中的一个工作单元,Rm_WBS(bmq)为WBS元模型中的一个工作单元。若存在一个规则fPBS-WBS,使得对于每一个RPBS(aij)和Rm_WBS(bmq),都可以唯一确定RWBS(tnp)与之对应,则称fPBS-WBS是PBS到WBS的一个映射,记为

fPBS-WBS:RPBS(ai j)⨂Rm_WBS(bmq)→RWBS(tnp)

其中,符号“⨂”表示两个视图的合成。

由于复杂产品PBS和m-WBS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动态性,故PBS-WBS的合成映射具有以下两大特征。

(1)分层块映射。

复杂产品是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分系统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分系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系统、单机或部件。而这些分系统、子系统、单机或部件又由多个企业协同来完成。因此,复杂产品PBS极其庞大与复杂,在实际映射时,只能分层分块地进行PBS-WBS的映射。如新一代运载火箭由两种发动机(50吨氢氧发动机和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三种直径模块(5m、3.35m、2.25m),根据一定规则组合而成,其研制是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一家总体承担单位和三家分系统研制单位共同完成的。对于总体承担单位,在映射时,只能针对PBS顶部的几个层次来进行映射。而对于分系统研制单位,在映射时,也只是针对PBS中其所承担的分系统来进行映射。

(2)分阶段映射。

复杂产品的研制一般都会经过几个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制阶段,每个研制阶段所开展的具体工作以及相同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都不尽相同。如方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方案设计、样机研制、原理性验证等工作,而试样阶段则需要完成初样设计、初样生产、单机试验以及综合试验等工作。方案设计又可以包括技术方案编写、总体技术参数确定、参数计算等工作。因此不同的研制阶段有不同的标准流程,可以建立起不同的WBS元模型。在实际映射时,就需要针对不同的m-WBS,分阶段的进行PBS-WBS的映射。

图2示出了由PBS到WBS的映射情况。为方便PBS-WBS的合成映射,仅针对其中的某个分系统(图中节点d)以及某个阶段的标准流程(图中单元y)进行分层块和分阶段的合成映射,最后形成y阶段分系统d的WBS。完成该WBS后,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针对其中的叶子节点递归进行WBS的分解。比如在获取子节点d1的PBS和y1的m-WBS基础上,通过映射后便可以得到单元d1-y1的WBS展开。如此不断地迭代,最终形成整个产品的WBS结构。

3.2 PBS-WBS的映射矩阵

PBS中所有节点与m_WBS中所有工作单元的笛卡儿积可认为是WBS工作单元的定义域。然而,最终WBS所有工作单元的集合实际上仅是该域的一个子集。为此,WBS工作单元的确定就必须通过PBS-WBS的映射矩阵来完成。映射矩阵是对定义域中所有工作单元在最终WBS中显性或隐性状态的描述。通过人工来对适用于某子系统/部组件的通用步骤进行判断,确定出该工作单元在最终的WBS中是否为显性,从而形成PBS-WBS的映射矩阵。这项工作必须由研发和管理人员一起来共同完成,这样才有助于对每个子系统/部组件的研制工作进行充分的确认。映射矩阵的形式如表1所示。

表1展示的是动力系统(部分)方案研制阶段的映射矩阵(初样阶段不做映射时,便为零矩阵)。该映射矩阵中为1的节点就是能够在最终WBS结构上显示的节点。而WBS各个工作单元之间的关系则主要依靠PBS的树形结构关系建立。因此,只要得到了复杂产品的PBS和m_WBS,并建立起映射矩阵,就可以通过映射规则快速地将WBS建立起来。

3.3 PBS-WBS的映射规则

WBS中各个工作单元的属性是通过遗传、变异、聚合等方式从PBS和m_WBS的节点属性数据中映射得到的。为此必须设立相应的映射规则对这个过程进行规范。

(1)遗传映射。

遗传映射指映射前后,来自于PBS或m_WBS中的属性数据不发生任何变化,直接被WBS使用。比如,PBS中的关联文档集合就可以直接映射到WBS中的交付物集合中去,其数据不会发生变化。交付物遗传映射可记为

RWBS(tnp)_dnp=RPBS(ai j)_di j

(2)变异映射。

变异映射指映射前后,在PBS或m_WBS的某些属性基础上,WBS的属性数据通过映射重新确定。比如,m_WBS中的工期属性,通过映射后可以在WBS中变异为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两项属性。

(3)聚合映射。

聚合映射指映射后WBS工作单元的属性项是由PBS和m_WBS中相关属性项经过一定的处理而形成的。聚合映射是PBS-WBS映射的重要方式,WBS的许多关键属性数据都是通过聚合映射方式从PBS和m_WBS中获取的。比如,WBS工作单元的名称、编码等属性的聚合映射可分别记为

RWBS(tnp)_pnp_n=RPBS(ai j)_pi j_n+Rm_WBS(bmq)_ptmq_n

RWBS(tnp)_pnp_e=RPBS(ai j)_pi j_e+

◎+Rm_WBS(bmq)_ptmq_e

如表1所示,PBS中某节点名称为氧气高压自锁阀,与其对应的m_WBS工作单元名称为方案设计,那么根据聚合映射规则,最后得到的WBS工作单元的名称为氧气高压自锁阀方案设计。PBS中某节点的编码为A1A2A3,与其对应的m_WBS工作单元的编码为B1B2B3,那么根据聚合映射规则,最后得到的WBS工作单元的编码为A1A2A3◎B1B2B3,从而形成多码段的WBS工作单元编码。

4 系统应用实例

基于上述方法,本文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在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Web的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AVPLAN的基础上,基于J2EE框架,采用JSTL、Servlet、EJB等技术开发了计划协同编制模块,并结合航天型号研制计划编制的实际需求,开展了研究成果的应用验证。

目前,我国航天系统各院所均采用AVPLAN来进行研制计划的编制。参与型号研制的单位利用计划协同编制模块,可以进行基于PBS的研制工作分解,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单位进行协同,共同完成型号整体研制计划的编制工作。图3所示为运用AVPLAN完成运载火箭全箭研制计划协同编制的基本流程。

型号研制计划协同编制的基本流程可分为四个步骤:①承担型号研制的总体院根据研制任务开展研制计划的顶层分解,首先由院规划部完成研制计划工程总体要求的编制,然后院计划部根据工程总体要求完成研制计划主结构的编制,进行分系统级研制工作分解;②总体部型号办开展一级分解,完成研制计划主要节点的编制,进行子系统、单机级研制工作分解;③厂所计划处或科研生产处开展二级分解,完成里程碑任务的计划编制,进行部件级工作分解;④部、厂、所的各科室开展三级分解,完成详细执行计划的编制,进行零件级工作分解。对于每一层次的分解,其基本步骤都是首先完成当前层次的PBS编制,定义好对应的WBS元模型和映射矩阵;然后在预先制定好的映射规则下,自动生成初始WBS;接着针对已生成的初始WBS,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中的单元项或者部分属性信息进行调整,从而生成最终的WBS;最后根据最终的WBS,完成当前层次的研制计划。而每一个层次的研制计划汇集起来便可以形成型号的整体研制计划,从而快速地完成型号WBS的建立,满足航天型号研制计划编制的实际需求。

5 结语

在复杂产品的研制过程中,保证型号研制工作分解的全面与彻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复杂产品研制工作分解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BS的研制工作分解方法。通过PBS-WBS映射模型的定义、映射矩阵的编制和映射规则的建立,按层次分阶段完成了从PBS到WBS的映射。并通过交付物实现了PBS节点与WBS单元项的关联,使得产品研制过程产生的数据能够以交付物的形式纳入到研制过程管理的范畴,实现了研制管理的闭环控制。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在航天项目管理系统AVPLAN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ansen K,Rush H.Hotspots in Complex ProductSystems:Emerging Issues in Innovation Manage-ment[J].Technovation,1998,18(8/9):555-561.

[2]皮亚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分解结构(WBS)编制研究[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16(3):1-3.

[3]聂亚军.工作分解结构(WBS)在发动机型号研制中的应用[J].航空发动机,2007,33(1):513-519.

[4]何恒,邓家禔.支持复杂产品研发的WBS[J].航空制造技术,2009(12):74-78.

[5]冯冰,郑朔昉,陈绥宁,等.大型民用客机研制项目WBS构建方法[J].项目管理技术,2010(1):66-70.

[6]魏志强,王先逵,吴丹,等.基于单一产品数据的产品BOM多视图映射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6):802-805.

[7]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部.GJB2116-1994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优化产品结构发挥技术专长 篇8

一、顺应消费需求, 打造时尚产业

中国制鞋行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演变, 已经从“量的集聚”走向“质的突破”, 逐步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蜕变, 这个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举措来实现。当前, 全球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时尚产品的消费进一步扩大, 我国长期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和导向, 也在不断刺激和拉动国内时尚消费, 为培育和发展时尚产业带来了机遇。

康奈集团经过三十多年的积淀, 其工艺技术、设计理念、品牌文化、终端形象等均为打造时尚产业准备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 我们不断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 每年开发6~8项省级新产品, 研发的技术均涉及提高鞋的时尚性和舒适性, 以及工艺技术的改进, 目前公司已经拥有60多项专利技术, 其中有三项发明专利。Micro-C双皮面微透气工艺、MAB吸湿减震软底技术、矢量鞋楦贴合、高跟女鞋减震、固特异量产工艺、外翻鞋工艺等先进技术, 使产品更时尚、穿着更舒适。

皮鞋的时尚性离不开创意设计, 目前公司直接从事产品设计的人员有200多名, 除了采用三维电脑设计等现代化的智能工具外, 更重要的是让设计人员紧跟国内外市场, 了解时尚元素的变化和消费需求, 并且每年定期到意大利、法国、美国、德国等国际市场进行考察, 从中吸取时尚元素为公司所用, 公司还与英国SATRA鞋类研究机构合作, 为我们提供国际信息, 促进了公司产品档次的提升。

在国内, 我们与各大院校建立了产学院合作机制。如与温州大学合作开展时尚流行趋势研究, 与陕西科技大开展高跟女鞋减震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时尚元素, 增加了顾客满意度, 取得了显著效果。

终端店铺的形象是构成时尚产业链条中的一个主要环节, 今年7月22日, 康奈品牌第八代终端形象店“尊享馆”在业界亮相。近300平方米的终端大空间, 通过时尚元素装扮以及导购员手中的i Pad“康奈智能导购系统”进行选购, 让消费者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数字化零售模式。向消费者传递舒适休闲的生活理念、品牌故事、品牌文化、品牌形象。如今消费者购物已演变为体验生活、体验品牌的一种新生活方式。在当今的网络时代, 康奈的“尊享馆”赋予了线下终端更丰富的内涵。第八代形象店的面世, 是我们向时尚产业发展、进行商业转型的一次实践。

二、努力实现线上线下差异化发展

电子商务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特别是传统产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后, 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目前, 公司已进入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平台, 取得了一定的业绩, 今年目标要突破2亿元。电子商务对企业原有的产品形态、品牌定位、盈利模式等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必须积极应对挑战。

为了实现线上线下的互补, 避免线上对线下的冲击, 我们采取了差异化发展的战略。为此, 康奈创立了“线上产品研发系统”, 和线下产品在款式和定位上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对线下的订货方式进行了改革, 从去年开始, 在每季订货会的初次订货数量上进行了总体把控, 要求分公司与代理商有针对性、有节奏的进行订货, 虽然首次订货量会减少, 但非常有效地减少了中间销售环节的库存压力, 加快了资金的周转。我们在对初次订货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 加大了对货品补单的管理, 即追加货品的补货速度, 确保在7~10天内运达终端, 这样做, 快速地适应了当前市场的变化, 缓解了电商给线下产品销售带来的冲击;我们公司电商也在使用“康奈”、“康奈世家”品牌, 但为了使线上线下的品牌有所区分, 眼下电商已新创了“君步” (King Step) 和“肯诺” (Kenol) 两个品牌, 增加线上和线下品牌的差异化。

三、充分发挥技术专长、打造高端制造和高端品牌

康奈之所以三十多年能够在鞋业中站稳脚跟, 技术专长是其优势之一, 康奈高端皮鞋的制造技术是从90年代初开始积累的, 逐步形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优势在近两年公司产品出口上表现的非常明显。我们利用高端制造能力为国际品牌做OEM, 出口平均单价达到25美元/双, 比国内平均出口单价高出一倍多, 而且增速非常明显。2013年外贸生产同比增长了30%, 2014年上半年外贸生产同比又增长40%, 而且这个增长的势头还在继续。近年来, 公司充分利用高端制造技术来开发高端品牌, 现推出的“康奈世家”品牌, 零售价在900~2 000元之间, 定制皮鞋价格在2 600元以上。“康奈世家”皮鞋在国内高端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同时, 我公司又与英国SATRA鞋类研究机构合作, 在国内率先打造“舒适鞋”的概念, 建立皮鞋舒适度检测实验室, 制定了企业舒适鞋标准。通过高端制造和高端品牌的推出,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为化解当前不断上涨的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利用率创造了新的契机。

四、行业发展建议

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 为了更加有利于中国皮鞋行业的发展, 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

皮鞋行业做为我国具有发展优势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 现在企业普遍认为税收偏高, 建议进一步采取降低税收的政策, 给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一是降低工人工资提高造成的税收增长, 二是降低中小企业的所得税, 三是降低企业的租赁房产税, 四是尽快解决重复交社保的问题。

(二) 出口皮鞋产品的免检问题。

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研究 篇9

(一) 结构性理财产品概念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国外称之为结构性债券 (structured bonds) 、结构性票据 (structured Notes) , 是在普通存款基础上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 (主要是期权) , 通过与指数、利率、汇率等的波动情况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从而使投资人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收益的业务产品。本文所讨论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一种有最低保证收益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从产品的设计角度来讲, 这种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一种结合固定收益产品与选择权组合形式的产品。通过选择权与固定收益产品的结合, 结构性产品的投资报酬与相关联的标的资产价格波动产生联动效应, 可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金或获得较高投资报酬率的功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这里的保障本金并不是指完全保本, 其保障本金的金额可能是比例保障本金, 期末仍有可能有小幅本金亏损。目前国内外的大部分关于定价的文献也是从产品设计的结构出发, 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解成固定收益部分与期权部分, 再将这两个部分进行定价。Chen和Kensinger (1990) 针对结构性产品的基本结构提出了一个万能公式:。该公式描述的是投资本金为1元, 最低收益率为λ, 最高收益率为k, 投资者在挂钩股票收益率上涨中的分享比率为θ (通常称之为参与率) , 挂钩对象的收益率为 (其中为基准价格, 为比较价格) 的票据的在计算日的支付。

(二) SPIN定价法

全球公认的第一个结构性理财产品是Saloman Brothers在1986年发行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债券 (SPIN) , 该产品票面利率为2% (半年付息一次) , 到期时除了得到本息外, 还可分享SPIN指数上涨的一定比率报酬。当S&P500超过270.38时, 可以获得乘数为3.6985 (1000/270.38) 的收益。Chen和Sears (1990) 在分析此产品定价时提出了SPIN定价方法, 将该产品拆分成两个部分:SPIN=Bond+ (Call option×Multiplier) 。其中债券部分采用普通的贴现现金流来计算其价值, 。其中Ct/2为每半年的债券利息的支付, i/2为半年到期的收益率, m为距下次付息日的天数。而期权部分的价值用Black-Sholes公式来评价, Call Value=[SN (d1) -Xe-rt N (d2) ]×Multiplier, r为无风险利率, S为当前指数值, X为执行指数值。Finnerty (1993) 在为澳大利亚股票指数增长票据 (SIGNs) 定价时, 提出了类似于SPIN的方法, 认为票据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固定收入债券 (B) 、期权 (C) 价值, 但同时又引入了套利增加值 (T) 、交易成本减少带来的收益 (E) 、创新增加值 (R) , 这样票据的价值就取决于这五个部分的总和。Value=B+C+T+E+R。但这种SPIN式的定价方法将票据分割成两个部分, 从而忽略了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对债券价值带来的影响, 也就是说, 整体价值不一定会等于个体价值的总和。解决办法便是找出指数连动债券的债券部分与期权部分的影响因子, 这些因子可能既会影响到债券部分, 也会影响到期权部分, 并以数值方法来加以分析。

(三) 其他定价法

我国台湾地区薛立言和黄共扬 (1999) 在评价了“茂砂股价指数连动公司债”时, 考虑了票面利率具有与股价路径相依的问题, 因此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来估计每期债息金额的期望值。又针对指数波动性作敏感度分析, 结论是其对债券价值影响有限。目前国内的对于理财产品定价的文章还不是很多, 康朝锋和郑振龙 (2005) 运用可赎回债券的定价方法对2004年初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厦门发行的外汇结构性存款进行了定价, 使用BDT与二叉树方, 并把理论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别归结为由于国家信用作为担保而导致的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从已有研究来看, 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研究有一个共同点,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 注重产品定价, 将理论定价与真实价格进行比较, 而对产品收益状况及收益率的分布情况却研究甚少。而实际上, 投资人可能更关心理财产品的未来期望收益率和未来收益率的风险, 或者说是未来收益率各种可能性的概率。投资者在评价时是对整个理财产品做出评价, 而非对其拆解后的固定收益与期权分别作出评价。而在度量风险方面, 经典的金融学基于风险中性假设, 用方差来度量风险。但由于理财产品的收益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假设, 经典的金融学度量风险方法在度量理财产品时并不实用。相反保本性理财产品提供了最低保证收益, 这种设计更符合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风险厌恶是指一定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的绝对值大于相同正收益的带来的正效用。因此, 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是会对不同收益率的概率给予不同的权重, 在评价理财产品时, 对于最低部分的收益会给予更多的权重。本文选择最低保本收益概率做为评价指标, 而不用方差来考查风险。同时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 将结构性理财产品看成一个整体, 运用概率分布函数及蒙特卡罗技术计算出整体的收益率, 以及最低收益率的概率并以招商银行“金葵花”08中国系列之零售精英美元理财计划为例, 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其收益, 同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二、模型介绍

(一) 收益函数及其特征

所有保本型结构理财产品的收益结构均可看为一个常数与不确定的收益函数的复合函数, 其一般表达式可以表现为:。其中, C为最低保证收益率, 即条款在期末终止时所获得的最终收益率的年化, 这一部分是条款中约定的、在不考虑信用风险下可以确定的到期收益率。而f (x) 是在期末, 按照条款可以得到的最低保证收益率与不确定收益率之和, f (x) 有以下特征: (1) f (x) 恒有f (x) >C;而当产品条款设置了最高收益率时, f (x) 具有f (x) ≤K, K为最高收益率。 (2) f (x) 可以是连续型函数, 也可以是离散型。

(二) 密度函数

产品收益率主要取决于其密度函数, 密度函数具体形式取决于条款及所选用标的资产价格运行基础模型。对股票连接型理财产品, 可以假定股价服从几何布朗运动, 在风险中立条件下, 有d S=Sudt+SσsdZs。其中, S为股价, u为标的股票期望收益率, σs为股价报酬波动率, dZs为股价瞬间变动的随机误差, d Zs=ε, ε为正态分布随机数。利用Ito`s Lemma得到ln S的变动随机过程:在只有单标的股票连接时, 上述等式中变型后的就是其概率密度函数, 有, 即udt为均值, 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上式中, u和σ均可用历史数据算出, 已知密度函数的情况下, 即可求出收益期望。而类似的, 如果标的资产是利率、汇率, 也可以用相关的模型, 常用的有vasicek model、CIR model模型等。

(三) 产品间相关性的消除

由于现在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多标的资产, 则必须考虑产品间的相关性, 可以使用Cholesky分解法消除其间的相关性。假设dz1, dz2…dzn为独立的随机过程, 则可以将dzs1, dzs2, …dzsn转换成以下n个随机过程:

相应估计σSi, ρij的值, 就可以得出对应的概率密度或分布率。现在结构性理财产品越来越复杂, 其内置的期权种类也越来越繁杂,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写出对应的概率密度的具体形式, 也未必能计算出期望收益。为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采用数值分析中的蒙特卡罗模拟技术, 求出收益密度函数或分布律的具体函数值, 再进一步求出近似期望收益。 (图1) 对整个收益率求解过程进行了归纳, 并以招商银行“金葵花”08中国系列之零售精英美元理财计划为实例, 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

三、实例研究

(一) 核心条款

招商银行“金葵花”08中国系列之零售精英美元理财计划系一款期末保证95%本金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有效期为2008年1月9日到2009年1月9日。基础标的资产为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国美电器 (0493) 、蒙牛乳业 (2319) 、百丽国际 (1880) 三支股票。该产品银行与投资人均无提前终止权, 但设有中途自动终止条款。该产品涉及两个事件:触发事件与增收事件。触发事件:某个观察期末, 如果三支挂钩股票的观察价格均分别大于或等于各自期初价格的107%的水平, 则触发事件发生。当单支股票满足该条件称这支股票的触发条件。增收事件:在2008年1月14日 (含) 到2008年4月8日 (含) 期间内, 不限于同一个交易所交易日, 所有挂钩股票的收盘价格曾经低于其期初价格的95%的水平, 则增收事件发生。当单支股票满足该条件称这支股票的增收条件。产品设有四个观察期, 即t=1, 2, 3, 4, 每个观察期有三个观察日 (见表1) , 这三个观察日的均价就是观察价格。当期的观察价格为下一期的期初价格, 第一期的期初价格自取产品起息日2008年1月9日后的三个交易日均价。若在观察期t, 当三支股票观察价格达到触发条件, 即触发事件发生, 此时若增收事件未发生, 投资人可以获得4.5%×t的收益率, 同时产品自动终止。若触发事件发生, 此时增收事件也已发生, 投资人可以获得6.5×t的收益率, 同时产品自动终止。如果到终期, 触发事件在四个观察期均未发生, 则只能收回本金的95%。

(二) 规范表述

为了使后续研究更简明, 本文将上述条款均转为数学表达式。令触发事件发生为事件T, 概率为PT, 其对立事件为N, 即触发事件不发生, 其概率为PN, 显然有PT+PN=1;增收事件发生为事件H, 概率为PH, 其对立事件, 即增收事件不发生为L, 其概率为PL, 显然有PH+PL=1。若多事件同时发生, 本文将头标第一个用来表述触发事件, 第二个用来表述增收事件。在考虑某一观察期时, 将带上t的脚标, 如:PTHt表示在t期触发事件与增收事件同时发生。令股票事件记为I, 单支股票的上标表述与触发事件表述一样, 即上标的第一个字母表示触发条件状态, T表示满足触发条件, N表示不满足触发条件。第二个字母表示增收条件状态, H表示满足增收条件, L表示不满足增收条件。而在考虑单事件时, 只需要带一个上标。股票事件的下标的第一个字母i代表第i支股票, 第二个字母t用小括号包含表示第t个观察期。如事件ITHi (t) 表示第i支股票在第t个观察期内的股票同时满足触发条件与增收事件, 即股票i在t期末的观察价格大于等于期初价格;同时满足增收条件, 即股票i在t期里某日收盘价小于期初价格的95%, 其概率记为DTHi (t) 。当表示多支股票同时满足相关事件时, 将这多支股票序号标在下标, 如事件ITH23 (1) 表示第2支与第3支股票在第1个观察期内, 同时满足触发条件和增收条件。

(三) 收益率分布函数和收益率分布律

依照条款, 该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布函数是一个离散型函数。由于设有自动终止条款, 产品在中途中止时复合收益率将超过年收益率。如在事件TL发生时, 第一期终止时产品的收益率按复合收益率年化为 (1+4.5%) 4-1=19.25%。这其中超出的1.25%的收益率可以看成提前终止带来的再投资收益补偿, 这是由于投资人在购买该产品时, 其预设的资金使用期为1年, 但由于中途自动终止条款发生, 投资人在剩余的期限内面临再投资的收益率可能低于18%的年收益率, 因而给予提前终止所带来的收益补偿。考虑到这一点, 在产品提前中止时, 其正常收益率仍可等价于投资期满时的收益率。收益分布函数的具体形式为:

(表2) 则给出了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分布律。得出PN、PTL、PTH具体的值就可以计算出该产品的期望收益。需要先求出它们与基础标的资产的满足相应条件的概率关系, 而基础标的资产的概率则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得出近似值。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的概率均是建立在基础标的资产的概率上, PT123 (t) 、PH123 (1) 、PTH123 (1) 、等标的资产的概率使用蒙特卡罗模拟算出近似值。需要特别提及, 在这里假定并没有考虑汇率波动带来的收益率变化, 原因是虽然该理财产品本币为美元, 连动标的资产是港元, 但美元与港元基本是固定汇率, 因此不考虑汇率风险。

(四) 平均收益u、波动率σ、相关系数ρ

国美电器 (0493) 、蒙牛乳业 (2319) 、百丽国际 (1880) 依次表示第i支股标 (i=1, 2, 3) , 假定股价服从几何布朗运动, 在考虑相关性后, 直接运用前述Cholesky分解法。其中平均收益u、波动率σ、相关系数ρ均从历史数据中获取, 所有股价历史数据均使用日收盘数据。在计算平均收益u、波动率σ时, 考虑到新上市股票波动率有可能较大, 剔除上市后前10个交易日的数据, 终止日期在2008年5月31日;计算相关系数的数据取三支股票共有的交易期间数据, 这样上市时间较长的股票将相对于最后上市股票, 在后者上市前的交易数据将剔除。而如果遇到停牌数据, 使用线性插入法插入停牌期间股价。如蒙牛乳业 (2319) 在2008年2月28日停牌一日, 2008年2月27日与2008年2月29日收盘价分别为24.75与25.79, 则插入后的2008年2月28日收盘价为25.27。所有收盘数据均是复权、复息后的收盘数据。原产品条款中并没有说明对发生现金分红 (d) 时是否调整观察价格, 但考虑到在标的资产发生现金分红时, 期权中的执行价并不调整, 因此也需要考虑到分红因素。Chen和Sears (1990) 在为SPIN定价时, 假定分红是按日均匀的进行, 本文也使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原平均收益率减去分红率才是基础模型所需使用的平均收益。以人民币计的分红收益按除息日汇率进行折算, 汇率数据取自中国人民银行 (http://www.pbc.gov.cn) 人民币中间报价。 (表3) 给出了这三支股票的平均收益u、波动率σ、相关系数ρ、分红率d以及调整后的收益率。

(五) 蒙特卡罗模拟

在已知了 (表3) 中的数据, 就可进行蒙特卡罗模拟。但与欧式期权定价中的蒙特卡罗模拟资产价格不同, 本文模型中是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来模拟基础事件的概率, 这一点更类似于两值期权的模拟。在进行股票模拟时假定每个月有21个交易日, 这样在一个观察期里共有3×21=63个时间序列, 共进行4个观察期的模拟, 共252个时间序列。 (表4) 给出了 (表1) 对应的观察日期对应的模拟时间序列。

进行模拟10, 000次后, 得到 (表5) 的结果, 进一步求出PN、PTL、PTH, (表6) 给出了收益率分布律。这样, 即可计算出该理财产品的期望收益率为6.98%, 标准差为13.05%, 相比于发行时的美元的一年期利率3%, 该产品收益超出部分3.98%, 这些超额收益是收益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溢价。

(六) 敏感性分析

平均收益u、波动率σ、相关系数ρ是影响理财产品期望收益的三个最重要因素。在本文的敏感性分析中着重考虑这三个因素对期望收益的影响以及对最低保证收益率概率的影响。由于在模拟中使用的期望收益率是从原收益率中扣减分红率而来。因此只需要进行波动率、预期收益率分析, 而分红率的影响直接在预期收益率中得到, 与预期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在设置中, 具体考虑所有标的股票的波动率或收益率同时变动影响。以历史数据为基础, 分别将标的股票的波动率、预期收益率上调5%、10%, 下调5%、10%, 这样, 共可得到25档, (表7) 中给出了不同情况下, 该理财产品的最终期望收益率数据。可以看出, 在任何一档固定的个股预期收益率中, 期望收益率都是随波动率增加而减少。而当波动率固定时, 期望收益率都是随个股预期收益率增加而增加。这一点与用传统的拆解方法结论是一样的, 该理财产品在结构上可以拆解为一个固定收益证券与一个两值期权。而两值期权价格与标的资产波动率负相关, 分红率负相关, 标的资产预期收益率正相关。 (表8) 给出了25档情况下, 该理财产品的最低保本收益率概率的变化情况。可见, 最低保本收益率概率与个股预期收益率成反比, 而与波动率成正比。一般而言, 投资者会希望有较高的收益率、较低的最低保证收益率概率。具体到该理财产品而言, 最低保本收益的概率还是过大, 即使在股票的波动率下调10%, 预期收益率上调10%这种情况下, 最低保本收益率还是高达49.039%, 而其它的24档下, 该概率则均高于50%。综合考虑 (表7) 与 (表8) 的情况, 如果投资者预期该理财产品的标的股票在未来会有的预期收益率, 或者标的股票的分红会有减少, 或者标的股票的波动率将会下降, 投资者则可以调高对该理财产品的评价。

四、结论

上一篇: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下一篇:翻译的概念整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