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2024-09-25

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分析(共12篇)

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篇1

一、中韩贸易产品结构概况

近年来中韩双边贸易商品结构有所变化。从商品类别上看, 根据2005年及2006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 可以看出中韩两国进出口产品存在产业内进出口。韩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器和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光学和医疗设备产品等。其中, 韩国对中国出口的电器和电子产品增幅基本稳定。资本密集型产品仍是韩国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 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稳定。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类产品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初级产品及生活用品、杂货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半导体和电脑增势迅猛。

韩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电器及电子产品、钢铁和机械设备等产品。电脑、半导体和钢板既是进口比重较大的商品, 也是出口比重较大的商品, 存在产业内贸易, 交易频繁;韩中两国在矿物燃料类产品贸易上的区别表现在, 韩对华出口主要是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及其制品, 而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煤及煤类制品。

二、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与韩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 使得中韩两国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不同, 导致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一) 中国向韩国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

中国主要向韩国出口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 如原材料、农产品、纺织服装等;煤炭、铝铁合金、生铁及废铁, 钢坯及其他钢铁产品等都属于原材料的出口;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商品包括精密化学产品和电子产品, 但这些电子产品多以零部件为主。而韩国主要向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

(二) 贸易壁垒仍然存在

2000年, 韩国政府在农协的要求下, 为保护本国蒜农利益而抑制进口, 对本国大蒜采取保障措施, 将大蒜关税由30%提高到35%。韩国采取保障措施后, 中国出口大蒜急剧减少, 蒜农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随后, 中国政府决定自2000年6月7日起, 对原产于韩国的手持 (包括车载) 无线电话机、聚乙烯采取暂停进口的措施。这场贸易战所涉及的问题至今也未根本解决。近几年, 中国加强了对国外商品的反倾销, 在反倾销调查案中大多涉及到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低价倾销问题。

(三) 中国出口产品增长潜力不大

数据显示, 中国对韩国出口农产品、煤炭、服装所占比重较多。但由于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产品上, 这些产业属于下游产业, 发展规模存在瓶颈。这些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有降低的趋势, 使中国对韩出口贸易缺乏增长潜力。

(四)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目前,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 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韩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运输、保险服务等领域连续几年呈逆差状态, 新兴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明显不足, 特别是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电影、音像等也是处于逆差地位。而韩国在电视剧等娱乐服务和旅游服务业明显存在优势。

三、中韩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原因

(一)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一方面,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带动了国内对附加值高的产品需求增加迅速;另一方面, 中国经济发展较作为亚洲工业化国家之一的韩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韩国经济增长稳定趋缓, 私人消费转强, 固定投资有所增长, 导致国内厂商技术水平进步有限。同时中韩两国对产品的偏好有很大的相似度, 因此中国从韩国进口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加。韩国与中国的全方位的经济竞争不可避免。中国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中国的经济发展会给韩国经济带来机会与挑战。如果考虑到不久的将来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韩国的最大交易对象, 情况更是如此。从这种观点看, 中韩两国间的局部竞争是难免的, 但围绕有限的“馅饼”展开贸易大战的话, 会产生对双方都不利的结果, 因此, 经济合作应该向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向进行。

(二) 从两国的要素禀赋看

中韩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中国相对于韩国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双方因此制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政府制定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政策, 此政策的实施使中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产品上, 发展规模存在瓶颈。韩国相对于中国具有技术和资本优势, 其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发展汽车、重化工业和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而这些产业属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产业, 可以实现长期的持续发展。

(三) 从贸易经济政策看

韩国的贸易保护政策较强, 韩国在农产品和纺织品等方面实施配额和绿色贸易壁垒等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严重, 限制了中韩贸易的发展。目前韩国规定对27种农产品征收高额进口调节关税, 其中有17种主要或基本上从中国进口, 中国上述产品向韩出口变得困难。虽然按照韩国政府的说法, 提高中国大蒜进口关税的决定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条款, 而这种状况若持续下去, 肯定对双方都不会带来好处。近年来经常发生农产品贸易摩擦, 如大葱等农产品的贸易限制严重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四、调整中国对韩贸易产品结构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 中韩贸易产品结构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由于中韩两国经济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 因此, 中韩两国应当注重两国贸易产品结构的改善, 争取在贸易上形成中韩两国双赢的局势。从我国角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对韩产品贸易结构。

(一) 通过调整农产品内部的贸易结构减少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的产生对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十分不利。而对中韩间每年大额的贸易逆差, 中国政府会在增加对韩国农产品的出口上找出路, 大量的蔬菜类农产品进入又会使韩国政府感到为难。可以尝试寻求一个能够解决两难的办法, 如中国可以扩大谷物类对韩国的出口, 争夺其他国家在韩国市场的份额, 同时适当减少对韩国农业冲击大的大葱的出口, 采用出口结构调整的办法既可以不断扩大贸易, 又能够增加双方的互补性, 减少贸易摩擦。

(二)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中国目前被指控倾销或可能被指控倾销的产品大多为低附加值的大宗产品。不但引起倾销指控带来的种种麻烦, 这些产品本身还容易被替代。无论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还是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都应当加强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并且要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 尽快从“以廉取胜”和“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在竞争中保持乃至扩大市场份额。

(三) 加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

韩国在工业化过程中,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中国愿意学习和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 与韩方开展技术交流, 加强在环保、节能、通信、物流、高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促进两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 要拓宽贸易范围, 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在知识经济时代, 国际服务贸易的作用日益显著, 其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超过了国际商品贸易, 以后必将达到以服务贸易为主, 商品贸易为辅。因此, 中韩贸易也要顺应这一趋势。

中国在劳务输出和国际旅游方面还有相当的优势, 理应作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的主攻方向。人口众多、劳动力低廉, 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方面的竞争力。中国可利用独有的文化特色实现出口商品的多元化。作为拥有渊源历史的文明古国, 丰富的旅游资源, 只要我们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 提高旅游消费的层次和质量, 适应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实行旅游产品的不断创新, 可以使我国在旅游贸易上大有作为。可以肯定, 发展服务贸易, 有助于实现这类资源的最佳配置, 充分发挥我国的传统优势。

(五) 进行战略性贸易合作

所谓战略性贸易合作, 实际上就是由贸易的短期合作发展为长期合作, 由局部合作发展到全面合作, 由竞争关系发展为合作伙伴关系。由于现行中韩贸易模式是在资源互补的思维定势下进行的, 面对国际经济的新形势, 考虑两国的优势, 尤其是韩国资本技术密集度高、具有全球竞争力和水平分工的产业模式, 未来中韩贸易模式更应该从整合竞争优势和全球布局的观点, 即贸易结构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贸易发展, 改善中国对韩出口结构, 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两国的竞争与互补既有利于双方科技水准的提升和产业升级, 也有利于共同参与国际分工, 共同对付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的保护主义挑战。

结合上文的分析, 再加上中国拥有极具潜力的市场和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可以为韩国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更加有利于经济合作的国际环境以及两国地理文化的接近优势等重要因素都会促进中韩两国的繁荣和稳定经贸发展。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在未来几年内必将有很快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汪斌.中韩贸易中工业制品的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分析[J].2006 (1) :78-82.

[2]凌振春.中韩出口商品结构比较[J].竞争力, 2003 (2) :80-82.

[3]阴之春.中韩贸易结构分析[J].求是学刊, 2006 (3) :69-74.

[4]段永军.中韩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9) :124-125.

[5]刘冬梅.促进中韩贸易双赢发展[J].经济论坛, 2006 (6) :22-23.

[6]林琳.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理论学刊, 2004 (8) :60-62.

[7]陈德明.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J].东亚论坛, 2005:13-17.

[8]魏琪, 王春波.中韩贸易差额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分析, 2006 (9) :18-20.

[9]张守鑫.中韩贸易问题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4 (10) :13-17.

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篇2

中、韩两国由于农业生产水平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结构也有很大的区别。对中国而言,水果和蔬菜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中国蔬菜与水果出口贸易额的.份额,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保持在20%以上,以后是27%,远高于其他类别农产品的出口。中国水果与蔬菜出口的主要对象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亚洲地区,欧美市场的出口量相对较小。

韩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是水果与蔬菜,肉类与肉类制品、食糖与蜂蜜、还有水产品等其他农产品。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水果与蔬菜出口的份额为16%,肉类与肉类制品出口的份额为14%,水产品等其他农产品出口的份额为41%。

中韩农产品贸易比较分析

(一)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分析

互补性表现为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很低。产业内贸易指数是衡量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结构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反映,其计算公式为,Bi=1-|Xi-Mi|/(Xi+Mi)。其中,Bi表示i产业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与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当Bi接近于0时,说明双方间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可以得出,农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详见表1所示)。

此外,蘑菇p蕨菜p芝麻籽p花生p赤豆p面条p糖p威士忌酒等主要进出口产品的计算值都几乎为零。这说明,中韩间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正在逐步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惠互利。

(二)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本文选取了韩国的农产品另一主要进口国美国,与中国的农产品进行国际比较分析。21种主要农产品竞争力指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中国只有在大米、茶叶、花生、蔬菜和水果、水产品上与美国相比占有优势,其他均是劣势。这些优势产品是将来中国农产品发展的重点。特别是蔬菜和水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大力发展。总体而言,受资源禀赋条件的影响,中国各种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差距明显。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始终是我国的优势产品,而资本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将一直受到国外产品较大的冲击。

结论

首先,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进口近年来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主要进口农产品的品种不同,不存在进口上的竞争问题。

其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韩两国都属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高缺少竞争力,入世后都面临国际上低价农产品的进入对本国农业带来的冲击。中韩两国都是WTO的加盟国,在依据WTO有关规定,逐渐降低关税,去除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加大扶持农业生产的力度,以维护本国的农产品消费市场的稳定,保护农民的权益,积极提升农业生产的国际竞争能力。两国在此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

最后,中国农产品在质量上的不稳定,也容易引起韩国更为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韩国在农产品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人为的添加了政府保护本国农产品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法律法规的初衷,造成了政策法规的不透明,给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造成了障碍,增加了农民生产的风险。如何改善政府职能,做到公开公正,也是两国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综上所述,中国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在未来的FTA谈判中,尽管将某些敏感的农产品列为例外的可能性很大,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加强两国间的经济联系,应该将FTA的签订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进行探讨。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我们可以在新的框架下解决目前难以解决的争端和问题。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既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中韩两国目前的

中日农产品贸易分析 篇3

关键词:中日农产品贸易

一、研究背景

中日两国距离较近,贸易不断往来。历史因素的原因也影响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两国的经贸关系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目前,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摩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两国农产品的贸易如何发展,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推动两国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

二、中国与日本农产品贸易现状

中日农产品贸易在波动中不断发展,也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发生剧烈变化。我国是农产品大国,是日本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合作伙伴。近年来,尤其从2005年后,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到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经济衰退,从而2008年我国对日本农产品贸易额为76.9亿美元,较2007年下降了7.8%。

从总体来看,中国对日本农产品贸易出口额不断上升。但中国对日农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于一些水果、水产、和蔬菜类上,中国在一些对日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中竞争力不强,这是中国的一项弱势。

三、中日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增加幅度小

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农产品虽然有一些发展,但是出口增长速度缓慢。在农产品出口上,对日本出口的增加幅度小于中国农产品整体增加幅度。相对于中国总出口发展,对日本农产品的出口还是增长缓慢。

(二)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丰富,以粮食为首,蔬菜,油料,水产品,烟草等农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也是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但是,由于贸易壁垒保护,质量问题等原因,使中国对日的农产品贸易受到一定阻碍,巨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三)质量差,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

中国农产品生产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略质量的保证,出现了不同问题,如农药残留超过标准,一些食品的激素和饲料添加剂过高,还有重金属问题等,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形象,使国际竞争力下降。

四、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因素

(一)资源禀赋存在差异

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少,而且耕地面积仅为全国面积的14.1%,人口老龄化,从事农业的不多,导致农产品很难满足国内需求,所以不断从外国大量进口。中国面积大,资源富饶,劳动力也多。农产品数量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向国外出口。资源禀赋的差异形成了中国对日本出口农产品的格局。

(二)两国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不同

日本的收入水平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从消费水平上看,平均日本每个家庭每月消费支出是35万日元,其中食品消费占了7.8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0210元,是总支出的22.72%。但是中国农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生活费支出仅为1572.1元,而用在食品的支出占了66.32%,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个人的支出也只有3915.5元,食品支出占到48.6%。收入水平的不同致使两国的消费结构产生差异。

(三)地理位置及运输成本

因为在贸易中农产品单位价或体积的运输成本比较高,所以距离因素在农产品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中日两国地理位置较近,运输距离短,因此在日本进口农产品时,中国有很大的优势。以玉米贸易为例,从中国运到日本只需2—7天,从美国西海岸运到日本需30一35天,从阿根廷运到日本就需40—50天。距离短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保障,缩短时间有利于产品上市销售,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

五、面对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竞争优势

在农产品贸易壁垒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自己的优势显得非常重要。

1.对优势产品加大投资力度

如果国内某种资源增加供给,国内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这种资源密集型产业倾斜,由于存在经济的偏向性增长,它的扩张幅度会比较大。中国要素密集型产品较多,这也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但就需要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的投资力度,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发展。

2.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发展农产品必走的一条路,通过农业标准化实行规模生产,加大人才的培养,使生产经营的成本降低。同时政府要提供支持,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对其他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对于农产品市场加强监管,使标准化生产预期最大化。

(二)走市场多元化的道路,寻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亚洲地区占农产品出口比重达到70%以上,中国出口的地区过于集中。因此,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必须实施多元化战略。

1.开拓海外市场,形成出口市场多元化

中国应该开拓更加广阔的出口市场,通过各种渠道来突破单一市场结构的约束,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多元化发展。非洲、拉美、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区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都存在巨大的潜力。如果能够扩大这些地区的国际市场,就能降低中国对日的出口压力,增加中国农产品出口数量。

2.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多样化和差别化

中国不仅要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还应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进行有效调整,生产不同的、优质的农产品品种,达到农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别化,有利于出口的发展,解决品种单一、集中化程度过高的问题。

(三)利用国际规则,加强对农业的适度保护

经济全球的发展需要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懂得利用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运用其中的规则,使中国的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逐步提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各国对农产品的限制措施也在不断地增多,日本也是如此。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成为WTO的一位成员,应当尽快了解相关规则,特别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特殊规定进行研究,利用相关规则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农业经济个体也要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去进行调整,注重产品特色化和差异化,在档次、品质和色泽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向世界级的优质农产品发展。

六、总结

中日农产品贸易是建立在两者之间互利、互补的基础上,并不是中国对日本的单方面农产品出口。因此,只有在两国公平开放的贸易政策上,才能实现两国贸易发展的双赢局面。如果牺牲贸易伙伴国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最终都会遭到别人的追偿,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在竞争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发展的原则,同时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相关机制,才能使贸易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可佳《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刘文媛.浅析非关税壁垒下的中日农产品贸易《时代经贸》

[3]韩伟.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通过大力引进外资来发展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美贸易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美国在2004年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占我国对外贸易的14.8%,仅次于欧盟(15.5%)。1997年美国超过日本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海外市场。根据美国200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2006年,我国取代墨西哥成为了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由此可见,中美双边贸易已经成为两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美中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的3659.8亿美元,短短的30年时间增长了146倍之多。近几年来,美中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根据美国官方统计,在美中贸易中,美国自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2009年贸易逆差达到2268.3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在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中,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为逆差,1993年开始转变为顺差,2009年底顺差为1960.7亿美元。

由于巨额贸易逆差的存在,导致美中经贸关系引发许多问题,如反倾销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纺织品配额问题等。本文结合产品周期理论从两国贸易逆差总量、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对美中贸易逆差进行分析。

2 中美贸易额及产品结构的比较分析

产品周期理论主要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如果要分析美中贸易逆差是否是符合产品周期理论假设条件所规定的结构性的,那么就不仅要讨论中美间双边贸易总额之间的关系,还要深入探讨中美贸易产品的结构性差异,只有结合了这两方面的因素,才能说明美中贸易逆差的首要原因。

2.1中美贸易额的总量分析

为了更真实客观的反映数据的可信性,本文分别采用中国官方公布的中方贸易顺差数据和美国官方公布的美方贸易逆差数据,虽然双方的加总并不是平衡数据,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哪方的统计存在误差,只是统计范围的差别,比如对直接外资投资企业进出口统计标准和统计口径的不同等原因。基于以上原则,本文整理了美中双方1980年至2006年27年间的贸易总量的统计数据,见图1: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美国数据来自美国商务部网站。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中美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双边贸易额以每年约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美国成为中国的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美国也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2)尽管中美双方的统计口径存在上亿美元的差距,但是纵观美中贸易26年间的差额变化,总体趋势是不可争议的,即中国的贸易顺差在逐年增大,但增速有所放缓;美国的贸易逆差也逐年增大,但逆差的扩大也呈逐年减小趋势。

2.2中美贸易的产品结构的比较分析

对中美两国的历年贸易总额进行分析,只能得出美中贸易逆差的感性概念。因此,除此之外,还应对美中贸易逆差的商品结构进行仔细分析。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根据中国从美国的分类商品进出口值,我们可以得出美中贸易逆差的分类商品值。本文选取的时间跨度为1995-2006年进行分析。数据的选取标准采用SITC一位数,本文将两国出口商品按l位数的SITC代码分为农产品(0+l+2)、初级产品(3+4)、相对劳动密集型制成品(6+8)及相对资本密集型制成品(5+7+9)。因此在具体分析时,本文将0-9类商品划分为农产品、初级产品、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图2形象地显示了美中贸易在这四类商品上的不平衡值。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

由上图可以看出,1995-2006年期间,中国的农产品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从1996年开始由逆差转为顺差,虽然2001年出现小幅回落,但2002年以后增长迅速;而相对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处于缓慢上升的顺差状态,但是其比重却占了美中逆差额的绝大部分;初级产品相对处于较低贸易额平缓发展的状态。

2.3结合产品周期理论分析美中贸易逆差的性质。

经济学家维农(Raymond Vernon)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他认为某种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完成一次循环,需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各国由于自身的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的不同,贸易的形式、范围和数量都有所区别。如图3所示,t0-t1时期是产品的研发期,t1-t2时期是贸易的初始阶段,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这两个时期共同构成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初始期;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在t2-t3时期扩展至新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进口需求旺盛,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海外市场,在t3时期,次发达国家基于自身比较优势成为净出口国,在t4时期,首要发达国家由于竞争激烈,研发、管理、营销等方面成本的提高,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逐渐由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这三个时期就是产品周期理论中的成长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品已实现了标准化,并普及到广大的市场汇总,参与国际贸易各国厂商的生产基本达到了最佳规模点,劳动力红利成为发展中国家后发制人的主要手段,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在t5时期由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这一转变即意味着产品周期理论中的成熟期的到来。

通过对比笔者发现,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绘制的图3中代表中国进出口商品平衡额的L3曲线和代表美国进出口商品平衡额的L1曲线,与根据中美贸易实际发生量绘制的图2.1种的中国顺差额和美国贸易逆差额存在惊人的相似性。此外,由于美中贸易逆差额主要来自相对劳动密集型和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使上述分析由曲线上的“惊人的相似性”转变为实际贸易状况符合产品周期理论的指导。

综上,可以得出美中贸易逆差额是结构性的,是美中两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必经阶段。图2.3中标出的t5时期即是中国加入WTO组织前后的时期,是中国经历自78年改革开放以来卓有成效的积蓄性发展所达到的必然高度。

3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美国向中国出口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中国向美国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国际贸易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一定的稳定性。结合产品周期理论,本文认为,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并且随着中国的发展,这种贸易逆差将会经历一个峰值,随后逐渐下降。2009年和2010年的初步数据显示,美中贸易逆差额的扩大趋势正在逐步放缓。但是,由产品周期理论(图2.3L2)可知,即使中国发展到与美国的双边贸易能够实现零顺差的地步,即中国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时候,美国仍会面对着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这些问题不是美国施加政治压力、外汇压力以及舆论压力所能克服的。这种贸易逆差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发生自由国际贸易时所必然产生的。

另外,美中贸易巨大逆差的存在也表明中美经济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这种贸易顺差对中方来说也是不利的。

综上,我国应该继续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改革,建设创新性社会,加大创新投入在企业成本中的比重,努力实现由高污染、高消耗、低附加值的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向出口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这一转变需要长期的、渐进式的进行,因此,本文建议尊重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人为的给双边贸易加以负面限制,这样对双边贸易各国都是有利的。

摘要:随着中美双边贸易额的不断增大, 美中贸易逆差已成为双边贸易摩擦的主要焦点之一。通过对近30年来美中双边贸易数据的分析, 并在结合维农 (Raymond Vernon) 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相似性比较分析, 得出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结论。另外, 这种结构性的逆差对中方也是不利的, 但会随着中方的经济发展而逐渐缩小, 甚至消除。如果双方加以不适当的人为干预, 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还会损害双方的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 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品周期理论,美中贸易,结构性逆差

参考文献

[1]高筠燕, 姚益龙.产品周期理论的重温与思考[J].世界经济文汇, 1991, (01) .

[2]李坤望, 张伯伟.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91-93.

[3]李强, 唐磊.中美贸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基于产品周期理论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9, (6) .

[4]施炳展, 李冲望.中国贸易结构在改善吗?基于产品周期理论的分析[J].财贸经济, 2009, (2) .

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篇5

2003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二年,经受了国内SARS不利影响和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考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实现了较快增长。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分别创造了历史新记录。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产品对外贸易初步呈现出大进大出的格局。

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

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

根据海关统计资料,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40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其中,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农产品进口额18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1%。农产品贸易顺差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6.1%。

从主要农产品分品种看,2003年我国累计出口粮食2200.4万吨,同比增长48.3%,其中大米出口258.9万吨,同比增长31.7%;小麦出口223.7万吨,同比增长2.3倍;玉米出口1638.9万吨,同比增长40.4%。累计进口粮食208.7万吨,同比减少26.8%。大豆出口29.5万吨,同比减少3.5%;大豆进口2074.1万吨,同比增长83.3%。棉花出口11.7万吨,同比减少26.1%;棉花进口95.4万吨,同比增长3.6倍。食用植物油出口6万吨,同比减少38.6%;食用植物油进口541.8万吨,同比增长68.7%。食糖出口10.3万吨,同比减少68.3%;食糖进口77.5万吨,同比减少34.5%。蔬菜出口552.7万吨,同比增长18.7%;蔬菜进口9万吨,同比减少1.1%。水果出口266.8万吨,同比增长33.8%;水果进口101.9万吨,同比增长7.8%。畜产品出口额27.2亿美元,同比增加5.7%;畜产品进口额33.6亿美元,同比增加16.3%。水产品出口额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7.0%;水产品进口额24.8亿美元,同比增加9.5%。

2.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1)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造历史新高。

(2)农产品进口额增加幅度较大,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大幅提高。

(3)粮食出口创我国历史最高记录,同时大豆、油脂和棉花进口也创我国最高记录,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2003年我国粮食出口达2200.4万吨,粮食净出口1615.9万吨,这是我国历史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年份。同时,我国进口大豆2074.1万吨,大豆净进口2044.6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541.8万吨,食用植物油净进口535.8万吨;我国进口棉花95.4万吨,棉花净进口83.7万吨;2003年是我国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进口最多的年份。2003年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分别达到18.7%、33.8%和17%。

(4)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仍是亚洲,对欧美出口农产品增长较快。200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亚洲其他国家14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9.3%,仍是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农产品出口欧洲30.6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3%,是农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农产品出口北美洲23.4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9%,是农产品出口的第三大市场。

别进口农产品55.6亿美元、50.2亿美元,同比增长72.5%、80.9%,分别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9.4%和26.5%。

二、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因素

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继续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包括国际环境、外贸政策、市场化和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

(一)国际环境因素

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施加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缓慢,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先后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并在一段时期内对我国施加了较大的压力。一些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削减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力图减少贸易逆差,以利于这些国家经济复苏。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我国采取了积极、稳妥的应对措施,一方面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另一方面加快对外开放进程,主动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其中包括扩大进口国外具有竞争优势产品,以释放和化解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二)市场变化因素

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为我国粮食出口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002年国际市场主要粮油农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后,2003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化相比,在2003年9月以前,我国玉米等粮食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较小。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2003年1~8月,我国主产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主产区小麦平均批发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1%。上述情况表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运行为我国玉米、小麦等粮食出口创造了条件。

(三)外贸政策因素

1.我国认真履行有关WTO的承诺。我国认真、全面地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于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分别接受了世贸组织的两次过渡性年度审议。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成员对我国给予了积极评价。由于认真履行入世承诺,2003年我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2.积极调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经济全球化是以要素自由流通为基础,国际贸易应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原理交换产品。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增长幅度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理,调整农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结构。

(四)农产品竞争力因素

农产品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两个方面,即在产品质量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价格越低则越具有竞争力;在产品价格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质量越高则越有竞争力,这里我们主要从价格和质量两方面进行分析。

1. 价格竞争力

(1)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竞争力有所增强。为了分析主要粮食产品国内外价格差距水平,并尽可能具有可比性,我们基本上沿用了上一年农村经济绿皮书选用的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的国内外品种。

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小麦价格比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3.8个百分点,近两年国产小麦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2003年我国玉米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高24.6个百分点,与2002年情况基本相同。虽然国产玉米批发价高于美国小麦离岸价,但由于海运费用及其上涨因素,我国玉米出口到亚洲国家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2003年我国大米价格比国际市场高3个百分点,但泰国普通大米加上运输费、保险费、关税、增殖税、装卸费等,进入我国市场仍缺乏价格竞争力。以杭州粮油批发市场为例,2003年10月上旬该市场国产大米(标一晚籼米)批发价格每吨1575元,而泰国大米到港口的提货价格折合每吨2000元以上。

2003年我国大豆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30个百分点,如果按美国大豆到我国口岸平均价格每吨2316.9元计算,也比国产大豆平均批发价低14个百分点,我国大豆缺乏价格竞争力。但对于东北、天津、山东地区的油脂厂,由于靠近产地、产销直挂等原因,大豆流通成本会低一些,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价格差距可能并不明显。

(2)我国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价格优势明显。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价格低廉,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国产蔬菜、水果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例如,目前我国主要水果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很多,其中苹果低41%、鸭梨低79%、柑桔低47%。我国气候类型复杂,适合各种蔬菜生长,国产蔬菜价格总体上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1/8至1/5。

(3)我国畜产品有价格优势,但是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由于农业劳动力价格的优势,我国畜产品、家禽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例如,2003年日本市场上美国生产的冷冻分割猪肉批发价格每吨50236元,澳大利亚生产的整扇冷冻牛肉批发价格每吨53635元。与此同时,我国猪肉平均零售价格每吨10710元,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不到日本市场的1/5;我国牛肉平均零售价格每吨15270元,牛肉平均批发价格大约是日本市场的1/5。但是,目前我国畜产品因质量安全性原因,其价格优势难以转化成竞争优势,无法形成畜产品竞争力。海关统计表明,2003年我国畜产品出口27.2亿美元,只占农产品出口金额的12.69%。

2. 质量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竞争力正在逐步提高,促使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视的程度明显增长,二是我国出口农产品必须符合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特别是满足一些发达国家的进口要求。

(1)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及有关制度不断完善。农业部在2001年4月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3年农业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门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并开始实施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目前,我国共有1563个单位的2071个产品通过全国统一认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书。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顺利地完成了农业部系统首批有机食品认证工作,部分绿色食品AA级产品实现了向有机食品的认证转化。认证产品主要涉及大米、花生、蔬菜、茶叶等初级产品和初加工农产品。目前,全国共有6个省12家企业获得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认证面积60781亩,产品规模达28084吨。近年来,农业部制定、修订农产品国家标准450多项,行业标准1550项。农业部开展了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活动,从生产源头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另外,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优质早稻和高产高油大豆等优质专用农产品迅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粮食产品质量的提高。

(2)农产品质量提高已初步显现。2003年4月农业部定点监测反映,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个试点城市蔬菜的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比2001年1月下降了21.8个百分点,瘦肉精污染检出率下降了23.7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37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蔬菜的农药残留合格率比2003年1月提高了5.4个百分点,16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瘦肉精污染检出率下降了1.4个百分点。自2002年1月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实施全面封关后,农业部对水产品进行了专项整治,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性得到全面提高,并使欧盟解除对进口我国鱼片、小龙虾、鱼麋等水产品的禁令。据统计,2003年1~5月我国对欧盟的水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32%,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局面。

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评价与展望

1.我国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正逐步体现出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方面,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并通过一系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促进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另一方面,我国根据市场消费需求,进口相当数量国外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农产品进口增长幅度较大。这表明: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快发展。同时,适度增加一些土地密集型产品还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2.我国破除国外技术壁垒任重而道远。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遭受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限制,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设置了许多不合理的技术壁垒及反倾销制裁。第二,虽然我国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是我国原有的农产品质量管理相当薄弱,全国各地区的情况差异又比较大,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全面、稳步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实践表明,应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包括加强国外市场调研和销售渠道开拓、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比重、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这既有利于破除国外技术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金额,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又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改善外部经济环境。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储备角度看,我国应控制土地密集型等资源耗费较多的农产品出口,适度多进口一些互补性农产品,少进口一些竞争性农产品。同时,加快贸易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4.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展望。2000~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68.2亿美元跃升至403.6亿美元,近3年平均年增加45.1亿美元,远高于1990~2000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加9.7亿美元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正在快速增长,初步呈现出农产品贸易大进大出的态势,若干年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望超过500亿美元,届时将成为继美国、法国、德国、荷兰之后的世界第5大农产品贸易国。

中非货物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篇6

近十年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发展很快,进出口额由2001年的1,079,952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691,058万美元,年均增速为31%,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01年的2.12%增长至2010年的4.27%,十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额由2001年的600,657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5,995,830万美元,年均增速为29%,占中国总出口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2.26%增长至2010年的3.80%;中国从非洲进口额由2001年的479,295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6,695,228万美元,年均增速为34%,占中国总进口额的比重由1.97%增长至4.8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非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货物贸易总量的增长速度,所占比重增长也较快,中非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研究中非货物贸易的产品结构现状,对进一步明确对非货物贸易对策就具有较现实的意义。

本文所采用的商品分类方法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标准为基础。按1位数的标准国际货物贸易分类,包括10大部门商品:第0部门——食品和活动物;第1部门——饮料和烟草;第2部门——非食物原料(不包括燃料);第3部门——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第4部门——动植物油脂和蜡;第5部门——未另列明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第6部门——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第7部门——机械及运输设备;第8部门——杂项制品;第9部门——其他商品和交易。并依据各类商品占进出口的比重加以分析。

一、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10年间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大。各部门商品占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的比重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对非洲出口占比重较大的是第7、8和第6部门,此3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和占出口总额的80%以上,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以下将逐一分析此3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一)第7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表1 中国对非洲出口各部门商品所占比重

第7部门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由前几年的第二位逐渐上升为第一位,至2010年达到37.6%。第7部门包括9类产品,其中第76类——电信、录音及重放装置和设备;第77类——电力机械、装置、器械及其电器零件;第75类——办公用机器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第74类——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出口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此4类产品出口额占第7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87%,其中第76类产品所占比重最大,达到32%。第7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份额逐步上升体现出中国对非货物出口结构的合理之处。

(二)第8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8部门产品——杂项制品出口所占比重由前几年的第一位逐渐下降为第二位,由2001年的33.16%下降至 2010年的31.32%,所占比重虽略有下降但仍在30%以上。第8部门产品包括5类产品,分别为预制建筑物、卫生、水道、供暖、照明设备及配件;家具及其零件;旅行用具;服装和服饰用品;鞋类等。其中服装服饰用品和鞋类2010年的出口额占到第8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67.77%。第8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有利吸纳劳动力就业。

(三)第6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所占比重居第3位的是第6部门产品——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所占比重在20.25%与22.3%之间徘徊。第6部门包括9类产品,其中出口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纺织纱(丝)、织物及有关产品;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产品和橡胶产品等。此4类产品2010年出口额占第6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82%,其中纺织纱(丝)、织物及有关产品所占比重达到36.3%。此外,第63类——软木及木材制品(家具除外)和第64类——纸、纸板、纸浆和纸制品此两类产品2010年出口额占到第6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5.9%,比重不大但体现出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对非洲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很小。工业制成品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也较大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就业,这都体现出对非货物出口结构的合理之处。占出口比重20%以上的第6部门产品主要为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产品,这一特点告诉我们对非出口产品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二、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10年间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结构也表现出较为集中的特点,各部门商品所占比重详见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进口产品占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第2、6和第9部门,此3部门产品所占比重的和达到83%以上。以下将对第2和第6部门进口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表2 中国从非洲进口各部门商品所占比重

(一)第2部门产品进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2部门产品,即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进口所占比重最大,且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29.72上升到2010年的43.25%,将近占进口总额的一半,10年间进口比重上升10多个百分点。此部门产品的进口可以较好地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体现出我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

(二)第6部门产品进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6部门商品,即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所占比重有较大的波动,由2001年的25.54%较快上升至2003年的49.45%,后又逐渐下降至2010年的25.66%。第6部门产品包括9类产品,其中第68类——有色金属、第67类——钢铁和第66类——非金属矿产品此3类产品进口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分别为 51%、26%和21%,共占到第6部门产品进口总额的98%。其中,第67类产品2010年进口额中的93%为生铁和镜铁,第66类产品2010年进口额的99.6%为珍珠和宝石。由此可见,第6部门产品的进口主要为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且进口品中主要为初加工、低附加值产品。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占进口总额的40%以上)和一些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中主要为初加工、低附加值产品,说明我国从非洲进口的产品结构较为合理。

三、中国对非洲净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为进一步看清中国对非洲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必要对各部门商品出口净额的发展变化进行计算。近10年中国对非洲各部门商品净出口情况如表3所示:

(一)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顺差的商品

从表3可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顺差的主要有第0、5、7和第8部门商品。其中顺差额较大的商品为第7和第8部门。第7部门商品,即机械及运输设备顺差额在10年间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215.7增加到2010年的3,985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17.5倍;第8部门商品,即杂项制品的净出口额也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净出口额由2001年时的344.3上升至2010年的3,375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8.8倍。此外,第5部门——未另列明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及第0部门——食品和活动物虽然顺差数值较小但增长迅速,分别由2001年的1.4和8.2上升到2010年的481.4和113.8百万美元,分别增长了342.9和12.9倍。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对非出口顺差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二)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逆差的商品

由表3可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逆差的是第2、9、6、4、3 和第1 部门商品。其中逆差额较大的是第2、9和第6部门商品。第2部门商品——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逆差额最大且增长较快,由2001年的330.5增加到2010年的6355.8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18倍多。第9部门商品——其他商品和交易逆差额也较大,由2001年的324增加到2010年的3400.1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9倍多。第6部门商品——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逆差额居第三位但增长速度最快,由72.7增长到1603.7百万美元,增长了21倍多。第3、4和第1部门商品逆差额较小。其中第3部门商品——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由2001年的顺差26.2变化为2005年的逆差1.6,之后逆差额增长迅速,2007年逆差达到1004.3百万美元,之后又有所下降,2010年逆差额为600.7百万美元;第1部门商品由略有顺差变化为略有逆差;第4部门商品一直表现为较小的逆差,逆差额在0.1和3.6百万美元之间波动。由以上数据可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逆差来源主要是原料等初级品和部分工业制成品。

表3 中国对非洲各部门商品净出口额 (单位:百万美元)

四、结论及启示

第一,中国对非洲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占比重较大的是第7、8和第6部门。其中第7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份额逐步上升体现出中国对非货物出口结构的合理之处。第8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国情。所占比重居第3位的第6部门产品主要为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产品,说明对非出口产品结构仍待进一步优化。第6部门中软木及木材制品和纸、纸浆及纸制品两类产品也有一定比例的出口,体现出对非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第二,中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进口占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第2、6和第9部门。其中,第2部门产品进口所占比重最大;第6部门商品所占比重在20%以上。第6部门的进口品主要为未加工或初加工的矿产品。以上商品的进口有助于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体现出我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

第三,中国对非洲净出口产品结构。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顺差的有第0、5、7和第8部门商品,其中顺差额较大的为第7和第8部门。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逆差的是第2、9、6、4、3 和第1 部门商品,其中逆差额较大的是第2、9和第6部门。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逆差来源主要是原料等初级品和部分工业制成品,出口顺差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通过上述对中非货物贸易的出口、进口、净出口产品结构及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进口产品结构较为合理,有助于弥补我国资源缺口及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出口产品结构基本合理,高技术含量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有利于我国高技术含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劳动力的就业,但也显示出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及一些不合理之处。总的来说,通过对中非货物贸易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分析,显示出中非货物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是由双方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的,这也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非货物贸易仍然会以互补性为主。因此,对于中非货物贸易,我国应本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自由贸易的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破除对非贸易的障碍,以更好地获得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潜在利益和有利影响。

[1]梁明.基于中国、非洲全球贸易视角的研究 [J].国际商务,2011(5).

[2]梁明.2011年中非贸易现状及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11(9).

[3]张海森,谢杰.中国-非洲农产品贸易的决定因素与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3).

[4]刘林青,周潞.非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与中国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4).

[5]吴宏.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中的利益结构分析-基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8).

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结构研究 篇7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 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的背景下, 深入研究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 扩大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 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农产品的范围定义为“WTO农业协议规定的农产品+水产品”, 并且采用HS4位数编码, 将农产品精确到225个类别, 从中韩两国农业现状、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等方面深入全面的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

一、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中国和韩国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距, 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别[3], 但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具有相似的文化习俗和消费偏好, 同时两国都将农业经济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两国农产品贸易除出现三次波动外, 总体呈温和增长趋势[4]。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占从世界农产品进口的比重最低, 而韩国恰恰相反, 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占从世界进口的比重最高, 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占对世界出口的比重近年来基本保持在10%左右的区间内。相对于韩国出口至中国的农产品占对世界出口的比重而言, 中国要略高于韩国, 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这表明中国作为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显得越来越重要, 且各自在对方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地位逐渐趋同。中国对韩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对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与韩国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对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变化趋势相同, 但韩国要高于中国。从比重上看, 中韩农产品贸易对韩国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二、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

中韩互为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近年来两国间农产品贸易额不断增长。支撑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的农产品主要类别是什么, 这些农产品又具有何种属性, 这是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结构的核心内容。

1. 主要类别。

2007年中国出口至韩国的农产品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玉米” (1005) 、“冻鱼” (0303) 、“制作或保藏的甲壳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 (1605) 、“小麦及混合麦” (1001) 、“活鲜冷冻干盐腌渍的软体及水生无脊椎动物等” (0307) 、“活鱼” (0301) 、“非醋方法制作或保藏的其他未冷冻蔬菜” (2005) 、“冷冻蔬菜” (0710) 、“用其他方法制作的未列名果品及食用植物” (2008) 、“制作或保藏的鱼;鲟鱼子酱及鱼卵制的代用品” (1604) 。2003-2007年间, (1005) 、 (0303) 、 (0307) 和 (0301) 这四种产品一直稳居对韩出口前10的位置。

2007年中国从韩国进口农产品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活鲜冷冻干盐腌渍的软体及水生无脊椎动物等” (0307) 、“固体甘蔗糖、甜菜糖及化学纯蔗糖” (1701) 、“冻鱼” (0303) 、“鲜或干的其他坚果” (0802) 、“其他处未列名的食品” (2106) 、“浓度<80%的未改性乙醇;蒸馏酒等酒精饮料” (2208) 、“鲜、冷、冻鱼片及其他鱼肉” (0304) 、“调味汁及其制品;混合调味品;芥子粉等” (2103) 、“加味、加糖或其他甜物质的水” (2202) 、“种植用的种子、果实及孢子” (1209) 。2003-2007年间, 产品 (0307) 、 (1701) 、 (0303) 和 (0802) 一直占据进口前4名。而产品 (0307) 、 (1701) 、 (0303) 、 (0802) 和 (2106) 五年来稳居进口前10的位置。从中可以看出, 中国出口到韩国的主要农产品的贸易量较为稳定, 所有产品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 其中贸易量最为稳定的是“活鲜冷冻干盐腌渍的软体及水生无脊椎动物等” (0307) 。2003-2007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的贸易量也非常稳定, 所有产品的变异系数也均小于100, 其中变异系数最小的是“鲜或干的其他坚果” (0802) 。因此, 中韩两国间主要贸易农产品的品种较为稳定, 而且品种的波动幅度较小。

2. 基本属性。

本文借鉴卢锋等 (2001) 对农产品的分类, 将农产品按照其“属性”分成6个子类, 分别是:大宗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园艺类产品;饮料及烟草;其他农产品[5]。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属性来看, 2003-2006年间中韩两国进出口的主要农产品种类比较稳定。在出口排名前50的农产品中, 出口产品种类最多的是“其他”, 之后依次是“大宗农产品”、“园艺类产品”、“水产品”、“饮料及烟草”、“畜产品”;在进口排名前50的农产品中, 进口产品种类最多的是“园艺类产品”, 之后依次是“大宗农产品”、“其他”、“水产品”、“畜产品”、“饮料及烟草”。2007年中韩两国进出口产品的波动较大, 在出口产品中“其他”类产品比上一年减少了7项, 排在了出口的第二位;在进口产品中, “其他”类产品比上一年增加了7项, 排在了进口第一的位置。可以看出, “大宗农产品”和“其他”类产品是中韩两国相互进出口最多的农产品种类。

三、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

中国一直是韩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 中韩农产品贸易对韩国更为重要。中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到底处于何种地位, 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些, 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扩大中国农产品的对韩出口具有重要作用。

1. 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总体情况。

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俄罗斯、新西兰、加拿大、阿根廷和越南依次是2007年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排名前10位的国家。从时间序列上看, 2003-2007年间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相对稳定, 上述国家是韩国主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从该表还可以看出, 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排名前4位的国家基本没有变化, 除2005年和2007年中国由第二升至第一外, 其他年份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排名前4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由此可见, 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中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2. 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市场份额。

2003-2007年间中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所占份额维持在20%左右, 美国和中国差不多。从这五年的平均值看, 中国为21.70%, 美国为21.85%, 美国略高于中国。2007年澳大利亚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的比重为9.58%, 约是中国和美国的一半份额。巴西是韩国农产品第四大进口国, 所占份额虽然不高, 但比较稳定, 2003-2007年间的份额在4.38%-5.80%之间波动。从2003-2007年间各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所占份额变化情况来看, 中国和美国均呈现微弱的负增长状态, 而澳大利亚和巴西均为正增长, 其中澳大利亚的年均增长率达到7.75%, 巴西为1.57%。可以得出, 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上,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澳大利亚和巴西所占份额虽然不高, 但却不容忽视。

四、结论

总体而言, 中韩两国耕地资源稀缺, 韩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具有优势, 而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 这是中韩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 两国农产品贸易虽然出现三次较大的波动, 但并没有改变总体呈温和增长的发展趋势, 也没有改变中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的基本格局。从比重上看, 中韩农产品贸易对韩国而言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中韩两国间主要贸易农产品的品种较为稳定, 而且品种的波动幅度较小。从两国农产品贸易属性看, “大宗农产品”和“其他”类产品是中韩两国相互进出口最多的农产品种类。近年来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相对稳定, 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韩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中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崔渶敦, 王要武.中韩贸易的现存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 2008 (3) :118-122.

[2]商务部外贸司.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R].北京:商务部, 2006.

[3]田维明.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前景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5) :4-11.

[4]刘兴华, 胡芳.中韩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动与发展趋势[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3 (108) :82-85.

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篇8

结构性贸易融资起源于西方工业发达最初是国家。针对这些国家的大宗商品, 如钢铁、能源、石油等, 这些商品贸易额巨大, 出口融资的还款来源主要依赖于商品本身出售后的资金来源, 而非主要靠债务人的信誉因此, 对这类交易进行重构, 确保还款来源则显得更加重要。而从事这类贸易的进出口双方中, 有些无法或不愿在资本市场是融资, 却又希望能够将融资资产市场化, 这些公司形成了结构性贸易融资的最初的市场。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融资工具可分为中长期结构性贸易融资工具和短期结构性贸易融资工具两大类。本文主要对各种短期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做一个介绍:

二、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一) 短期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

1. 打包贷款 (Packing Loan)

打包货款是指出口地银行为支持出口商按期履行合同、出运交货, 向收到合格信用证的出口商提供的用于采购、生产和装运信用证项下货物的专项贷款。打包贷款是一种装船前短期融资, 使出口商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办理采购、备料、加工, 顺利开展贸易。

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所指的合格信用证一般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信用证不存在软条款; (2) 信用证要求提交的运输单据为有货权的海运提单; (3) 其它要求。

2. 押汇/贴现 (Discounting)

押汇/贴现按进出口双方的不同可分为进口押汇和出口押汇两种;按单据是否存在不符点又可分为清洁单据的押汇 (无追索) 和非清洁单据 (有追索) 的押汇。

进口押汇:开证行 (进口方银行) 在进口信用证或进口代收项下, 凭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代进口商对外垫付进口款项的短期资金融通。

出口押汇:出口押汇是指出口商发出货物并交来信用证或合同要求的单据后, 出口方银行凭所交单据向其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

3. 提货担保

提货担保 (Shipping Guarantee) 是指在货物先于信用证项下提单或其他物权凭证到达的情况下, 为便于进口商办理提货, 尽快实现销售和避免货物滞港造成的费用和损失, 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申请向船公司出具书面担保。银行在担保书中承诺日后补交正本提单, 换回有关担保书。

4. 福费廷: (Forfaiting)

指出口方银行应客户申请, 在远期议付、远期承兑或延期付款信用证项下, 无追索权买入经开证行承兑/承付的远期应收款项。

(二) 各种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比较

(见下表)

三、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的应用:

(一) 打包放款+出口押汇+提货担保+福费廷

以下的业务是对之前介绍的各种贸易融资产品的综合运用, 通过在整个贸易流程各时点各个不同的贸易融资产品的介入和相互置换, 从而解决了整个业务进出口双方对资金的需求。具体流程如下: (1) 买卖双方签订买卖合同; (2) 开证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开出远期信用证; (3) 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证后向出口方银行申请打包贷款以获得备货的资金; (4) 出口商发货; (5) 出口商在发货后向出口方银行提交信用证项下要求的单据, 同时申请出口押汇用以置换出之前的打包贷款; (6) 货物到达进口商所在国家, 但单据尚未到达, 进口商向开证行申请提货担保; (7) 开证行审核进口商的申请材料后出具提货担保; (8) 进口商前往船公司提货用于销售或生产; (9) 单据到达开证行, 开证行通知进口商; (10) 进口商以正本提单换回银行的提货担保, 并将其连同信托收据等材料退回开证行; (11) 开证行对外发出承兑电文; (12) 出口方银行收到承兑电文通知出口商, 出口商提出福费廷申请用于置换出之前的出口押汇业务, 在银行办理了福费廷买断后, 出口商即可办理出口退税与核销业务; (13) 开证行于约定付款日付款, 出口方银行用该笔收汇偿还出口商的福费廷贷款, 至此这个业务结束。

(二) 出口信用保险+出口押汇 (保单融资业务)

出口方银行对出口商已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或经出口方银行认可的其它信用保险机构投保信用保险的业务, 凭相关单据、投保信用保险的有关凭证、赔款转让协议等为出口商提供的保单融资业务。

业务流程如下: (1) 出口商就拟申请融资的结算业务向中信保公司或其他信用保险机构投保信用保险, 中信保公司或其他信用保险机构向出口商出具保险单; (2) 出口商按照保单条款或与中信保公司或其他信用保险机构双方缴纳保费协议的相关规定, 在规定时限内及时申报并缴纳保费; (3) 出口商向出口方银行提交融资申请书、结算业务相关单据及构成完整信用保险单的相关单据; (4) 出口商叙做短期保单融资业务出口商与出口方银行和中信保公司三方签订《赔款转让协议》;出口商叙做中长期保单融资业务, 与出口方银行签订《赔款转让协议》, 同时向中信保公司出具《赔款转让授权书》, 中信保公司就赔款转让事宜向出口商及出口方银行进行书面确认; (5) 出口方银行经审核同意办理后, 确定融资比例后将融资款项划入出口商账户, 并将有关单据寄往国外银行或付款人进行索汇; (6) 国外银行或付款人到期向出口方银行付款, 出口方银行将收汇款首先偿还出口方银行融资本息及相关费用, 余款 (如有) 支付给出口商。

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押汇业务相结合是为解决已投保出口信用险的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量身定做的融资产品, 出口企业使用此项产品既可消除国外买方的信用风险, 又可获得银行融资便利。出口押汇可以适用于托收和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贸易融资业务, 但由于出口托收押汇时, 提供融资的银行的资金的回收没有开证银行的保证, 回收与否完全取决于进口商是否买单及出口商自身的信誉, 所以银行在做出口托收押汇业务时需格外谨慎。

以上仅是对常见的几种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的介绍, 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变化万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相关的产品的风险点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业务的顺利发展。

摘要:近年来, 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 并提出运用的实例。

关键词:打包贷款,押汇,贴现,提货担保,福费廷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分析与对策科技创业月刊2008 (3)

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篇9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收支差,贸易结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 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对外开放新阶段, 并且正在全方位地融入国际化, 农产品对外贸易高速增长, 已与近200个国家或地区签订了农产品贸易往来协议。经历了从2004年农产品首度出现逆差46.4亿美元、2005年和2006年逆差额逐步回缩、又从2007年到2008年农产品贸易逆差额呈现迅速扩大的局面, 农产品的逆差与我国整体贸易顺差形成迥然不同的对比。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农业正面临着各种考验:人口和食物消费需求增长的压力与日俱增, 农业资源刚性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在短期内难以提高, 逆差特别是巨额逆差将对“三农”问题产生影响, 国内外环境变化与市场开放的交织作用,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迅速, 等等。因此, 研究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差的结构和存在的问题, 进而判断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的发展趋向, 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差的总体概况

入世以来, 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大幅提高, 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大增。在世界贸易体系中, 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 既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的不利冲击, 同时也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当前, 对农产品逆差应当理性看待, 从战略角度讲, 农产品逆差并不是一种反常现象, 这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后工业支持农业的新表现, 是与中国人口、资源及经济发展阶段特点相吻合的。事实上, 目前许多国家都是处于农产品逆差状态, 如美国就是从近几年来由农产品顺差转为逆差的。其它如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农产品逆差状态也是由来已久。2007年和2008年世界上GDP排前五位的美国、日本、中国、德国、英国无一例外的都为农产品逆差。因此, 短期内彻底扭转我国农产品逆差为顺差并不是当务之急, 但如何降低我国农产品逆差偏高的现状是我国政府应加以考虑的事情。

我国的农产品逆差是基于进出口都在迅速增长, 但进口的增速快于出口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年来, 农产品进口的激增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 根据入世承诺国内市场对外高度开放, 由于低关税率和大量的关税配额数量, 进口壁垒被大大降低。第二, 出口国的高额补贴。这些补贴相当大地降低了世界市场的农产品价格, 尤其表现在美国大豆和棉花的出口上, 我国2008年在此两项上分别从美国进口达84.4亿元美元和34.9亿美元。第三, 国内市场需求方面。尽管国内生产一直在发展, 可仍难以适应需求的快速增长, 如对大豆和棉花的需求。第四, 土地等自然资源瓶颈的制约。按现行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满足国内的农产品需求至少需要耕地21亿亩, 但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仅为18.257亿亩, 缺口的耕地资源只能从国外借用。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差的结构分析

1.产品结构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进出口农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进口产品由过去的粮食、植物油、棉花和畜产品为主转换为现在的食用油籽、植物油、畜产品和水产品为主;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得更大些, 已由过去的水产品、畜产品为主转变为水产品、蔬菜、畜产品和水果为主, 且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合的农产品有所增长。这种进出口产品结构的更替见证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1) 六大主要农产品的逆差特征。

从2004到2008年, 在六大类常见的主要农产品中, 大豆、棉花、食糖是我国的主要逆差产品, 其中大豆逆差扩展相当迅速。而玉米、稻谷、小麦则是我国的顺差产品。其中小麦曾是我国的逆差产品近年来才逐渐发展为顺差产品。农产品贸易收支差值与大豆和棉花的贸易收支差额数据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和0.644, 可见大豆和棉花的贸易收支差额趋势决定着我国农产品总贸易收支差额的趋势, 而食糖、玉米、稻谷、小麦对我国总贸易收支差额趋势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进入2009年以来, 国际大豆进口额锐减, 棉花进口量继续减少, 可以预见, 农产品逆差值将会明显缩小。

(2) 各种主要农产品的贸易收支差额特征。

从2004年到2009年6月的数据来看, 在更宽泛的主要农产品中, 食用油籽 (主要是大豆) 、食用植物油、棉花是造成我国农产品逆差的主要产品, 蔬菜、水产品、水果、玉米产品和茶叶等是我国农产品顺差的主要产品。这里显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口增速放缓, 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 (例如畜产品) 放缓;进口激增, 尤其是国内短缺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由于土地资源的约束和需求的不断增长, 我国的大豆、食用植物油将继续保持现有的高水平, 甚至有进一步攀升的可能。2004年, 主要由于粮食的逆差迅速扩大, 以及食用植物油、食用油料、棉花、食糖和畜产品贸易逆差不同程度的扩大, 全部农产品终于开始出现了逆差。

近10年来, 我国农产品顺逆差的产品结构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逆差的农产品种类增多, 对顺逆差产品集中度的分析即可以判断出我国农产品顺逆差结构的合理性。笔者采用Gini-Hirschman系数 (1) 来衡量我国顺逆差农产品集中度的变化,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 2004年后我国农产品顺差产品的集中度明显高于逆差产品, 并且逆差产品的集中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种类向少数产品集中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产品出口结构不太合理, 市场风险较大。近年来, 逆差产品的集中程度虽有所提高, 但整体仍处于一种相对合理状态。

(3) 分类农产品贸易收支差额特征。

从国家商务部公布的分类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来看, 第13类 (油料、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 和第16类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 为主要逆差产品类, 且其均有逆差逐步扩大的趋势。由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土地、水资源等限制, 再加上近几年来油脂业等发展较快, 国产大豆、油料作物及动植物油脂等数量不能满足需求, 需要通过进口补充。如2008年在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中, 大豆和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的进口额就分别占全部农产品进口额的37.2%、18.4%, 分别造成我国农产品逆差达214亿美元和102.1亿美元。第22类 (蔬菜、水果、坚果等制品) 、第18类 (水产品制品) 、第8类 (食用蔬菜) 等是我国主要顺差产品类, 其顺差亦均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印证了顺逆差产品类均有趋于集中的特点。随着我国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将有利于促进其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2008年, 仅这三类产品就使我国顺差额达149.1亿美元。

仍采用Gini-Hirschman系数对我国分类产品的集中度进行计算, 可以看出逆差产品类比顺差产品类集中程度高, 且都是从2005年显著降下来后又逐步提高。并由此发现, 全部产品和分类产品的顺逆差集中度情况完全不同。全部产品的集中度情况便于我们分析单个产品的集中情况, 而分类产品的集中度则便于我们从产品大类的角度考察其具体情况, 两者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 使我们从不同侧面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收支差现状。而全部产品和分类产品的顺逆差集中度高低完全逆转表明我国全部产品与分类产品的收支差并不同步, 所以, 在解决我国农产品逆差的问题上, 既要分门别类的分析, 更要注重了解单个产品情况, 以便我们解决问题时更有针对性。

2.市场结构

从农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来看,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均呈现出市场多元化的趋势。

(1) 按洲别来分析,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是我国主要的贸易逆差洲, 且其逆差额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主要顺差洲则是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这些洲整体上其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 加上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从而保持了其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2008年, 我国对这三个洲的逆差额分别达182.1亿美元、104.3亿美元和32.2亿美元。而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却有比较优势, 地理上的相近也使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时间较短, 因此成为增加农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促成了亚洲成为中国的最大顺差洲, 2008年, 我国对亚洲顺差额已达到101.4亿美元。

(2) 按国别和地区来考察, 日本、香港、韩国等国家或地区是我国的主要顺差国或地区, 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是我国的主要逆差国。观察前15位顺差逆差的国家, 我们可以发现, 其顺差额和逆差额都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但逆差的国家无论其个数还是其逆差额度扩大的趋势都大大快于顺差国家的增长速度。顺逆差额各自排前15位的国家从2004年到2008年加总的顺逆差额分别为844.81亿美元和1187.65亿美元, 已经充分的反映出这一点。

从市场集中度 (2) 的计算结果可知, 2004年以来, 我国农产品的逆差国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而顺差国则呈直线下降的趋势。顺差国一般都是我国出口量较大的国家, 其趋势逐渐下降, 说明我国政府1991年开始实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已初见成效,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逐渐向分散化的完全竞争形态转化。但总体来说,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集中度仍较高, 这会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拓展能力, 不利于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稳定, 从而影响农产品出口的健康发展。逆差国一般都是我国农产品进口额相对较大的国家, 集中程度较低且稳定, 说明我国的进口国分布是健康有序的。进口市场虽然较出口市场分散程度更高, 但近年来有逐步集中的趋势, 这将增加进口贸易风险, 削弱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应变能力, 加剧贸易摩擦。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差有着自身的特点:大部分顺差国都是自己的邻国或邻近地区, 而主要的逆差国则来自于较远的地区, 如北美、南美和大洋洲。这种区域型的顺逆差模式之所以形成,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向东亚和东南亚市场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蔬菜和水果;而从土地富饶的国家进口的却主要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如大豆、小麦和棉花。

3.国内区域结构

(1) 农产品逆差的四大区域特征。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基本形成了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经济区。从农产品贸易收支差的四大区域结构来看, 东北、西部和中部是我国农产品顺差的地区, 其中:东北顺差最大, 中部最小。东部地区在2003年之前均为顺差, 2004年后均为逆差。这表明, 我国农产品的贸易收支差、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征。

全国和东部的农产品贸易收支差额数据相关系数也达到0.989, 当前东部是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绝对重心, 它对我国贸易收支差形势起着决定的作用。

(2) 农产品逆差的省份特征。

对我国各省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看出, 从2004年以来, 我国顺差的主要省份为山东、黑龙江、吉林、福建、辽宁、浙江、云南;江苏、广东、天津、上海、北京、广西、河北、河南、重庆市是主要的逆差省份, 且其逆差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从各省顺逆差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在2004年首度出现的逆差, 是内在的驱动力在外在发展趋势上显示的必然结果。其实, 我国农产品逆差出现的时间本应当更早些。2002年和2003年, 由于主要出口国欠收导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而我国又施行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出口的措施, 从而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得以继续保持顺差。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背景下, 各个省份都在因地制宜地发展自己的经济, 按照各个省份的各自发展趋势, 即使2004年没出现逆差也会在以后的年份内出现。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形, 我国近几年的农产品逆差态势不会改变, 只是可能在外界特定的经济环境冲击下, 会出现程度上的差异而已, 但整个态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3) 农产品逆差的地区差异。

笔者即通过计算各省份农产品出口的极差 (R) 、 (3) 标准差 (S) 、 (4) 标准差 (S) 、变异系数 (V) (5) 来反映我国农产品顺逆差的省际差异。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2000~2008年, 我国农产品逆差额的极差、标准差都呈递增的态势。以标准差为例, 从2000年的2.39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3.72亿美元。当然, 由于各省份农产品顺逆差的绝对额在不断提高, 反映绝对差异的极差、标准差的递增不能完全反映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省际差异在扩大。因此, 笔者进一步考察剔除了绝对额影响的反映相对差异的变异系数V值。通过计算发现, 变异系数从2002年的2上升到2006年的13.79, 2008年又下降到5.67。由于考察时间较短, 不能确切地反映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但总体上来说, 近几年我国农产品逆差额的省际差异有所扩大。进一步分析可知, 我国农产品逆差的省际差异主要是由于东部、东北、中部、西部4个地区之间的差距造成的。由于各地区之间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地理位置、政策的不同, 导致了各地原始差距的存在。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落实, 各地区农产品逆差的相对差异会逐渐缩小。

4.贸易方式结构

一般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及其它方面形成的逆差是造成农产品逆差的重要原因。其中, 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方式造成的逆差最大, 表明受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的限制, 我国贸易方式还比较单一和落后, 已成为制约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目前,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主要依赖种植与养殖, 对外贸易也采取传统贸易方式, 在农业生产、经营与营销方面, 与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还有相当差距。

进料加工、边境小额发生的顺差是形成我国农产品顺差的主要来源。进料加工在农业加工贸易中仍占主导地位, 其不断扩大的顺差说明农业加工贸易在使用国内原材料、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增加出口值方面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边境小额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 也说明我国的农产品在边境贸易中仍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 其对促进边贸发展和人民币周边化进程、拉动边境省区的经济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派氏价格指数

整体而言, 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市场交易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 农产品的进出口出现进出口金额增加幅度大于进出口数量的增加幅度或者进出口数量下降而进出口金额上升的现象。从2005年到2008年, 进口农产品派氏价格指数依次为123.6、136.3、190.3和177.1, 而出口农产品派氏价格指数为121.6、127.2、144.7和159.1, 进口价格指数高于出口价格指数是造成农产品贸易逆差急剧增加的原因之一。以大豆为例, 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背景下, 我国不仅需要进口大量大豆, 而且缺少大豆贸易定价的话语权, 其结果是被迫进口高价大豆。2008年, 大豆进口平均单价同比增加56%, 若按上年大豆价格购买, 大豆进口这一项就多支出约79亿美元, 这在客观上加剧了我国农产品逆差的扩大。

三、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差的发展趋势

1.2009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已成定局, 但会大大低于2008年的逆差幅度, 农产品贸易将长期维持逆差状态

近年来, 由于我国重视农产品出口,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生产成本的下降也增强了这些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加上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的出现有利于降低出口风险, 这些因素都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得以稳步增长。此外, 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难以维持在高位, 加上国内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 对农产品的进口增加了阻力。综合考虑预计, 200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仍将继续增长, 但出口和进口的增速都会递减, 且进口递减的速度明显快于出口, 将形成2009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速放慢、进出口逆差缩小的格局。

从长期来看, 市场准入承诺、技术性壁垒、出口补贴的取消、国内支持的不足、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以及国际上发达国家竞相提高农业补贴和保护水平等原因会造成我国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逆差的状态。从上述主要农产品结构、按国别和地区考察的市场结构和按省份分析的区域结构的顺逆差特征以及我国派氏价格指数的走向, 可以说, 更有助于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

2.农产品贸易顺逆差的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顺差产品有可能逐渐增多

在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贸易条件下, 未来我国农产品贸易不仅总量将呈现快速增长, 产品结构也将得到不断的优化, 特别是蔬菜、水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顺差将继续增长, 粮食、棉花、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逆差也将进一步增加。随着政府、企业、协会的多方努力,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可能会有所提升, 最终可能会使农产品逆差的现状得以逐步改善。

3.农产品顺逆差的国外市场和国内区域的集中度将降低, 多元化发展趋势将凸显

随着贸易地区范围的不断扩大, 农产品顺逆差的市场集中度将有所下降, 尤其顺差市场多元化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一些成长性较好的市场如俄罗斯、东南亚、非洲以及海湾国家等将可能成为我国农产品顺差的新增长点;我国未来逆差农产品的主要种类将相对固定, 故逆差源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逆差额将会出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 国家应扩大进口国的范围, 缓解对主要市场高度依赖的状况。

从国内区域来看, 虽然东部是我国农产品逆差的主要地区, 主要省份占全国农产品顺逆差额度的比重逐渐递增, 并且近几年全国农产品逆差呈现省份越来越集中的现象, 但西部和中部地区的进出口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各地区农产品逆差的相对差异会逐渐缩小。各个地区应因地制宜, 形成区域分工, 东部地区要促进产业全面升级;中部地区要实施产业化经营、扩大出口规模;西部地区要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形成各自的优势农业产业, 则逆差省份集中的情形就可能逐步得以改善。

4.追求农产品贸易收支平衡的发展目标并不迫切, 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制定将更多的纳入市场为导向的考虑因素

国家间之所以进行贸易, 主要在于资源的绝对或相对匮乏、比较利益、生产要素比例、技术差异等原因, 从交易中获利并最终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至于贸易结果是顺差还是逆差并不是贸易国要考虑的最终目标, 贸易年度平衡的理念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历史上以农产品赚取外汇来换得工业产品的传统作用已被大大削弱。随着我国在2009年6月已达2131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 农产品出口创汇已不再是政府的政策目标。因此, 农产品贸易战略要立足于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更多地从耕地、淡水等战略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看待农产品贸易平衡问题。

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更加注重最大限度的发挥比较优势来制定。出口方面, 主要是鼓励劳动密集型的园艺产品和部分畜产品;进口方面, 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 弥补供求缺口, 重点进口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这些政策的落实均会对农产品贸易差带来直接影响, 但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已更多地将市场供求纳入考虑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陈劲松.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9年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2) .

[2]程国强.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农业[J].管理世界, 2005, (05) .

[3]黄祖辉, 王鑫鑫, 宋海英.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和变化趋势[J].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1) .

[4]韩一军.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 2008, (06) .

[5]柯柄生.世贸规则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与政策[A].张晓山.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6]陈锡文.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A].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C].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4.

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篇10

关键词: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产业转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的快速积累, 加上外资的大量进入和国际产业的转移, 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 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也迅速高度化。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是我国在对外贸易上采取的理论基础, 大力发展诸如纺织品等众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对外贸易规模也日渐扩大。但是,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严重供过于求, 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严峻,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日趋下降, 赖以生存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应性, 急需跳出向资本技术优势转变, 比较优势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寻求新的比较优势, 同时致力于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 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以获取更大的国际贸易利益。

一些国内专业人士对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从现有文献来看, 主要代表性研究有:

关嘉麟、胡慧欣 (2014) [1]通过对低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以及高技术产品的分析对比, 认为我国产品在对外贸易上的比较优势仍以低技术产品为主, 中等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从整体上看尚不具备比较优势。

徐建伟 (2015) [2]认为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 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赵虎林 (2015) [3]认为许多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忽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和制度革新等一系列动态贸易优势, 一味的依赖传统的比较优势甚至是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 使得贸易环境恶化, 贫困化不减反增的局面, 而我国也已出现这样的趋势。

沈楠 (2016) [4]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同时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认为我国应优化出口结构, 完善对外贸易相关政策, 引进国际化人才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深化周边贸易关系, 开拓贸易往来。

从上面的文献来看, 相关学者已对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将从两者的相关性切入, 从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看我国比较优势的演变, 既是对前人研究的一个整合与提炼, 也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其深入研究。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最初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随后出现了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以弗农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等等, 他们都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是在两国在资本、劳动、技术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顺利进行的, 国家都倾向于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即“两优相权取其重, 两劣相衡取其轻”) 。

三、传统的比较优势

(一) 初级产品和资源优势

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生产力较为落后, 我国出口主要依赖自然资源, 基本上以农林渔、原材料等产品为主, 生产工业制成品较少, 初级产品的出口份额高于工业制成品。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 1978年, 我国出口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分别为53.5%和46.5%[5]。显然,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对外贸易产品结构。

(二) 工业制成品和劳动力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国门的逐渐打开, 我国贸易总量和结构也出现了质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产量增加, 产业重心像第二产业转移。1981年,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超过初级产品比例, 达到53.3%。此后, 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比例逐年上升, 初级产品则持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2010年,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到1496068.56百万美元, 初级产品为81685.76百万美元, 显然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由依附资源优势向劳动力优势转变。

(三) 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本技术优势

带动经济稳步持续增长还是要靠技术水平, 我国也在不断地加大科研支出, 提高科技水平。1991年, 以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例迅速增长。2004年,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代替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商品,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达到1654亿美元, 标志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转变[6]。

大力引进外资是我国比较优势的另一转变。201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11758600万美元, 201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高达11970500万美元。但是, 外商投资的领域虽然有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 (如电子及通讯设备) 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扩展的趋势, 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重头。

(四) 服务业与劳动力优势

近几年来,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也稳步增长。2013年,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2069亿美元, 2014年为2805亿美元, 2015年增长到2865亿美元, 进口额从2013年的3306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4528亿美元, 2015年为4689亿美元, 显然我国服务贸易连年逆差,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长期以来, 劳动力优势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主要优势。2016年第一季度服务贸易支出1226亿美元, 其中, 旅行支出802亿美元, 占服务贸易支出的65%, 是服务贸易支出占比最大项目, 且该比例近年还有不断扩大趋势;运输支出和其他商业服务支出分列第二、三位, 分别为158亿美元和108亿美元。显然, 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高技术和高附加值服务的出口规模很小, 比重很低。在知识、技术密集型领域严重落后, 急需加快服务贸易转变方式, 依靠技术优势增强竞争力。

四、比较优势陷阱

但是, 实际上国际贸易分工并没有严格按照此理论执行, 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兴起, 比较优势的弊端和陷阱也渐渐凸显, 在以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为体的对外贸易中, 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甚至有的小国家没有通过贸易带来经济的繁荣而是贫困和落后;其次, 随着对外贸易额度的不断增加, 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 反倾销调查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陷入比较优势陷进在所难免。

五、比较优势新变化

当前, 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外贸增速也有所减缓, 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 要想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必须找准突破口, 统筹比较优势, 发展竞争优势, 发挥自身优势, 加强科技、人才创新优势, 扬长避短, 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详述:

(一) 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推出低价产品

我国人口众多, 有着天然独特的劳动力资源, 仍然是我国应大力发展的一大优势, 这并不意味着继续支持传统的手工劳动生产, 而是应该引进国外高新技术, 对其进行吸收加工,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传统产品加以技术的润色, 以劳动力优势带来的低成本生产发挥价格竞争优势[7]。

(二) 管理创新新兴企业开发新型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 随着国家相关鼓励创业的政策的出台以及年轻人对于互联网经济机遇的准确把握, 我国中小企业迅猛涌现,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一方面, 通过赋予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新的附加值, 求新求细, 形成自己的特色,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 通过管理、服务、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研发新产品, 寻求新的增长点, 开发引领新商品新纪元[8]。

(三) 互联网平台下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享受。服务业必定是未来的龙头产业, 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模式下, 利用电子商务、跨境平台和网络贸易等方式改造提升服务水平。快递、物流业的兴起就是最好的例证, 申通、圆通、顺丰、韵达四大快递公司也宣布上市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也瞄准了这个“赚钱”的好机会, 建立菜鸟驿站, 甚至选择江南大学作为高校试点建立高校驿站, 为未来一代大学生服务。

(四) 开拓新兴市场发挥贸易转移效应

新兴经济体的出现无疑为我国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良好的贸易关系, 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建立以我国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区域, 有助于开拓新兴市场, 转移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链, 加快国内产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升级, 通过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和服务贸易自由化, 降低国家间的投资和贸易成本, 最大化地释放经济一体化的贸易转移效应。

六、结论

在不断摸索与发展的过程中, 比较优势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理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适应调整, 比较优势也在随之改变。在当今经济新常态下, 必须优化贸易产品结构, 寻求新的比较优势, 落实对应的对外贸易政策, 推动贸易稳步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嘉麟, 胡慧欣.我国对外贸易产品比较优势的演进与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 2014 (12) .

[2]徐建伟.我国比较优势新变化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J].经济研究参考, 2015 (61) .

[3]赵虎林.“比较优势陷阱”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J/OL].现代商贸工业, 2015 (25) .

[4]沈楠.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战略选择与趋势研究[J].时代金融旬刊, 2016 (1) .

[5]马淑琴, 戴晋.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升级的相关因子研究[J].财贸经济, 2006 (10) .

[6]孟中泽.中国出口贸易现状综合评价研究[J].当代经济, 2012 (21) .

[7]张秀娥.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篇11

一、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现状

1、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增幅明显下降。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不断增长,2004年起增幅更是达到22.3%;2005年有所回落,为7.2%;2006年5月29日日本开始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增幅进一步减少。2006全年对日农产品出口82.1亿美元,同比增长3.6%。而同期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310.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1%,高于对日农产品出口10.5%。

2、对日农产品出口比重不断降低。日本市场在我农产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已经大幅下降,10年来下降了将近15个百分点。加入WTO后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已由2001年的35.78%下降至2006年的26.47%,这一数字也为近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将持续降低。但是这种下降过程不是直线下降的,中间有反复和波动。

3、日本依然是我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地。虽然对日农产品增幅和对日农产品出口占比均在下降,但是对日出口贸易额仍然在不断增长,从2001年的57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82亿美元。在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的单一国家(地区)中,日本依然是我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地,且远远领先于位居第2的欧盟地区的14%以及美国的12%(如图2所示)。

4、出口结构有待优化。2006年,水海产品出口稳定增长。水海产品对日出口总额占对日农产品总出口的36%,位居第一,其数额达到29.6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次是园艺产品,份额为29%,其数额达到23.9亿美元,同比增长7.3%,但远低于出口全球21.9%的增速;第3是畜禽产品,份额为15%,其出口额达到12.5亿美元,同比增长6.4%。

5、出口集中趋势加强。2006年,山东、浙江、福建、辽宁、广东、江苏等前6大出口地区对日出口63.3亿美元,占我对日出口额77%,同比增长1.4%。在出口地区集中加强的同时,行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2006年从事对日出口的农产品企业6380家,仅比上年增加19家。其中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有1523家,占比23.9%,同比增长0.9%。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分析

1、贸易摩擦的历程回顾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历史较长。日本为了保护本国农业,频频利用WTO规则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进行设限。日本不仅运用了特殊保障措施和一般保障措施这些非关税措施,而且还运用了产品认证与质量标准、卫生和植物检疫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措施,使得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加剧。

首先,1995年日本运用WTO《农业协议》中的特殊保障措施对来自中国的生姜和大蒜发难,最终通过双边协商,由中方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和日方施进口商申报管理来解决。这一措施防止了生姜和大蒜在短期急剧增加,导致了1996~1999中国对日大蒜和生姜出口下降。

其次,2001年4月3日,日本既运用卫生和植物检疫手段,又依据WTO协议的一般保障措施,对中国大葱、蘑菇和灯芯草三种农产品实施了为期200天的紧急制限措施,即设置进口配额,对超过配额的产品征收税率100%以上的高关税,最高的香菇的税率达266%。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实行临时紧急进口限制,也引发了所谓的“贸易战”,即中国对来自日本的汽车、空调和手提电话征收100%的特别关税。双边通过多次协商,于2001年12月和解。这是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一个最典型事件。

第三,进入2002年后,日本开始强化卫生和植物检疫,运用技术壁垒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2002年1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开展了“加强检查中国蔬菜残留农药月”活动。7月,日本政府建议本国进口商不进口中国冷冻菠菜,7月31日通过了修订之后的《食品卫生法》。该法对违反规定的进口商采取加大罚款力度、公开进口商名字乃至处以劳役等措施,该措施在9月7日开始执行。虽然日本于2003年2月26日解除了进口中国冷冻菠菜的限制,但中国产品仍然要接受最严格的检查并需附有中国政府检查合格的卫生证明书。

第四,2003年2月和4月日本分别修改了《种苗法》和《关税定率法》,限制植物性农产品的进口。通过“两法”的修改,一方面可以禁止用非法出口种子在海外种植的产品进口到日本,保护本国农产品;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限制优质农产品的种子外流,形成国内产品品质与进口产品品质之间的差别,提高本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第五,2004年1月27,日本以我国发生禽流感为由,宣布暂停从中国进口禽类产品。同年6月17日,日本又对中国产粉丝实施“过氧化苯甲酰”项目命令检查。其检查频度为100%,检查标准为“不得检出”,检出限界值为0.30g/kg。

最后,2006年5月29日,日本开始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食品、农产品中所有农业化学品残留物都作了明确规定。除了对65种天然和化学合成物质(主要是营养剂)不设限量之外,禁止使用15种农药和兽药:对797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53862个限量标准,对其他没有设定限量标准的执行“一律标准”,即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公斤。

2、“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总体影响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低三多”:即增速降低,占比降低,价格走低;检查增多,退货增多,成本增多。

“三低”的“增速降低”表现为:2006年1~5月对日农产品出口金额33.2亿美元,同比增长4.3%:而“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后,6、7两月我对日出口分别减少了18%和1.8%,6~12月其出口额累计49亿美元,同比仅增长3.0%,比前5个月降低1.3%。“占比降低”表现为:虽然日本2006仍然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但是占比从2001年的35.78%下降到2006年的26.47%,较2005年下降2.7%“价格走低”表现为:虽然绝对价格在上涨,但2006年对日农产品出口价格同比上涨仅2.3%,低于农产品整体出口价格增幅2.6个百分点。

“三多”的“检查增多”表现为:据日本厚生省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6~12月中国输日食品查出违规案例合计334起,其中明确列明违反“肯定列表制度”第11条第3项规定的案例69起,占全部违规案例的21%。有16种输日商品先后被日方实施“命令检查”,其中适用“一律标准”的共11项;43种商品受到“监控检查”,其中列明违反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监控检查项目,涉及12种农产品,

15种农药残留标准。“退货增多”表现为:2006年,中国对日农产品的退货批次从2005年的343个批次增加到476批次,同比增长39%。同时我国也是日本废弃或退货处理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美国242批次、越南131批次。“成本增多”表现为:为符合“肯定列表制度”要求,输日农产品要经过自检、出口检验、进口商指定的第三方检验和日方进口检验等多重检测,检测项目多、费用高、时间长,检验检疫费用涨幅超过50%。这也使得2006年全年农产品出口的综合成本上升6%~15%左右。

3、未来可能的贸易摩擦热点产品

2006年,日本共对我国40种农产品实施55项检查措施,涉及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使得茶叶、蜂蜜、豌豆和生姜等主要农产品2006年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了20%、13.6%、33.2%、7.1%和3.7%,菠菜2006年对日出口数量为0。从整体来看,肉类制品、蔬菜、水果及制品、水产品、食用菌、茶叶、谷物均是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制度后出口风险较高的大类商品,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将是2007年对日出口的摩擦热点,以下着重分析3类:

(1)蔬菜。从“肯定列表制度”实施的情况来看,蔬菜无疑受到明显影Ⅱ向,这也将是以后贸易摩擦的重点。2006全年对日蔬菜出口114万吨,同比减少5.2%。其中,“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的2006年6~12月对日出口62.7万吨,同比下降6.4%。一些具体蔬菜产品如保鲜豌豆、保鲜大蒜、洋葱等受到严重影Ⅱ向。目前,日本对中国未成熟豌豆已实施三项命令检查和三项监控检查,这使得检查费用增高和通关时间延长,通关率降低。此外,日本对姜、蒜苗和大葱实施了命令检查,使得大葱的通关时间增加了4~5天,蒜苗的清关时间从2天被延长至5天,而对姜产品的命令检查使得目前山东地区的鲜姜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鳗鱼。2006年对日出口活鳗1.3亿美元,同比下降15.7%;烤鳗出口4.97亿美元,同比减少1.2%。在违反“肯定列表制度”的通报中,鳗鱼通报次数最多,6~12月共计13起,占全部违反肯定列表案例的24%。近几年日本媒体将中国产鳗鱼产品的药残问题夸大其词,将中国鳗鱼说成“毒鱼”、“浸在药液中的鱼”等等,造成日本消费市场对中国鳗鱼的不信任感在日益扩大。目前中国烤鳗售价比日本产低50%左右,部分超市干脆不售中国烤鳗。

(3)食用菌。2006年对日食用茵出口金额为3.08亿美元,同比数量下降6%,金额增加7%。2006年5月29日至12月底,输日食用菌产品在日本已被检出30例农残超标案例,食用菌产品违规案例占植物类产品违规案例的30%以上,是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最大的出口品种。日本对香菇实施了“命令检查”,使得通关时间延长,对鲜香菇的质量和货架期影响很大,专供超市的小包装鲜香菇因无法保证鲜度几乎停止出口。而木耳是目前唯一被实施两种农药“命令检查”的食用菌产品,潜在风险大。根据日本厚生省有关规定,木耳、银耳、香菇、松茸等商品可能会因违规案例过多,导致日本启动自动停止进口措施,特别是木耳(毛木耳)和银耳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三、中日农产品贸易展望和对策

根据联合国《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07年日本经济增幅预计达1.7%,在此宏观经济形势下,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但受“肯定列表制度”将继续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对日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仍然面临较大风险。同时,受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能源、运输费用普遍上涨,企业质量安全投入加大,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2007年农产品出口的综合成本还将不断攀升。为了缓解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从长期来看,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积极开拓欧美和新兴市场,实施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

加入WTO以来,对日农产品出口占比已经下降将近10%。而2006年对美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3%,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5.1%,欧美市场在我总出口中占比稳步提高。同时新兴市场增势良好,2006年对西亚、拉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增长迅速,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占我出口总额的19.7%。因此,减少对日本农产品市场的依赖,大力开拓欧美和新兴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格局,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

2、大力加强双方协商,积极应对贸易争端。

中日政府和民间需要共同努力,推动建立中日双边贸易合作协调机制,降低贸易冲突发生的频率和避免贸易冲突升级。同时,一旦发生贸易争端,出口企业应当积极应诉,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自身权益。尤其是在技术贸易壁垒日益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贸易的情况下,企业更应该积极应诉。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标志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已趋向制度化、法律化,对我农产品出口负面影响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据商务部调查,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

3、三方共同努力,提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

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篇12

全球化和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齐头并进的两股力量。区域化立足于构建合作与互补的竞争力,而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更具有合作优势。东盟(ASEAN)多数国家与中国毗邻或隔海相望,地缘联系紧密,交往历史悠久,加之当前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时期,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双方加强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的建立,为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力量,其影响正受到广泛关注。

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农业被确定为新世纪中国和东盟合作的五大重点领域之一,基于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双方始终都将农产品贸易作为开展合作的重点。

然而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在特征和趋势上存在着多变性与复杂性,为更好把握当前的贸易形势和格局,应继续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和促进与东盟的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因此,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内在结构与作用机制的分析将是研究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基础。本文将就此作出分析:

二、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一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对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产品结构效应和市场结构效应,即一个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能否集中在那些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上以及出口的去向是否分布在那些需求增长较快的国家或地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结构如何呢?是否有效切合东盟需求市场的基本特征呢?

另一方面,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多元化(或多样化),包括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因需求波动而导致的出口风险。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风险程度又如何呢?

1.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

近几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取得了较快发展,东盟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双边贸易额已从2002年的38.1亿美元提高到2009年的139.1亿美元左右,增长了2.7倍。

东盟各国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国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不同,东盟10国中,除文莱和新加坡外,农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尤其是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农业发展速度较慢,农业技术落后。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是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国。从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来看,在2008年和2009年第1季度,这五个国家占中国—东盟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7.9%和89.7%,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集中度高。从中国与主要东盟农产品出口国市场结构来看,中国与其在市场结构上存在很高的相似性,欧盟、美国、日本都是主要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目的地。

2.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农产品贸易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东盟(2006)》和重要农产品出口月度统计报告(2006-2009)

根据表三我们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9年中国对东盟平均出口金额最大的前三类农产品是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坚果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坚果制品一直保持强劲势头,出口金额增长稳定,这些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农产品,符合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具体来说,2003年~2009年期间中国出口东盟的农产品主要有大蒜、苹果、烟草、柑橘、梨等,而且均有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在此期间大部分农产品出口具有明显增长,个别年份有所起伏,猪肉、虾制品、食糖等少数农产品出口额逐渐下降。总体而言,出口份额较大的多是初级农产品,包括水果、谷物、蔬菜等,出口的加工农产品所占份额较小,比如食糖0.05亿美元,苹果汁0.05亿美元,猪肉、鸡肉、植物油等出口额也都较小,且年际之间有明显的波动。

由上述特征推断可知: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基于两地区资源互补的现实选择,中国所出口的农产品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和经济水平,出口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进一步发挥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进行着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多元化,以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但主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仍很低,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亟待提高。

由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分析和产品结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资源-市场互补性格局,此格局有利于在今后日益完善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更大的发挥农业出口的潜力。

三、结论与讨论

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给双边地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框架,农产品贸易合作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了显著的特征。

通过对近几年来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攀升和贸易逆差拉大的趋势的把握,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形成了竞争与互补并存的双重格局。

从互补关系的层面上来讲,由于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生产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尤其是中国的温带水果如苹果、梨等在东盟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关税的减免和降低意味着我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大市场份额,带来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扩大农产品的出口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随着出口的增加,农业、农民的收入也会得到提高,这又会促使农民进一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反过来再促进出口。

从竞争关系的层面上来讲,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由贸易区域内和自由贸易区域外两个维度。在自由贸易区域内,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主要是基于互补性展开,但互相之间仍然存在竞争,比如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国海南热带水果生产商面临来自更具竞争力的马来西亚等热带水果生产商的竞争。在自由贸易区域外中国与东盟都是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而各自向第三方的出口结构非常相似,具体表现为较高的市场相似度指数和产品相似度指数。

在自由贸易区制度框架下形成的双重贸易关系的格局使得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积极主动地应对呢?

1.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产品差异性是构成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优势特色农业指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相对商品量较大、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充分利用互补优势,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盈利的重点在于培育良种、发展特色。

2.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农产品进口增加,使得我国农业在国内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样会促进政府加快采取各种措施发挥中国各地的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结构调整,加速并扩大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3. 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在肉类加工、水产养殖、种植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而东盟在动养殖、水果生产及加工方面的技术优于中国,通过更多的农业合作计划,可以促使双方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双方的农业生产率。

4. 加快农产品出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是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落后。这种不良状况不仅不利于农产品国内市场的流通,也不利于农产品及时快速地输往国际市场。因此,要加快西南地区农产品出口的流通效率就要打破地区封锁与垄断,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这就需要强化道路、通信网络、市场、仓储等基础。

5. 建立健全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促进贸易顺利开展

由于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之间还没有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导致双方在检验检疫技术问题,特别是农产品的化学残留问题上极易产生分歧,因此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可能会因此面临各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双方可能会在农产品贸易上产生一系列摩擦。所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一些部门必须建立起合作磋商机制,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保障中国—东盟贸易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吕玲丽: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相似性分析口,《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2]李培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结构变化趋势》,《财贸研究》,2007年第4期

[3]孙林等:《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7期

[4]孙笑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研究》,《当代财经》,2003年第3期

上一篇: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下一篇: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