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数据管理

2024-08-05

产品数据管理(精选12篇)

产品数据管理 篇1

1 产能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运行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企业产能是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也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因此,企业产能的规划是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以及其产品在市场的竞争性的重要因素;而且,它对其产品和服务未来的需求也具有实质的影响。在产品开发中,建立有效地产品产能分析,能准确快速响应客户订单需求,完善库存管理,降低存货风险,是确保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有效工具。

客户或市场的需求与产品产能的供需关系如下图一所示,使产品的标准产能与客户需求达成一种动态的供需平衡,才能确保公司生产正常进行,减少公司的仓储成本,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或市场变化。

本文将依据生产制造企业的例子,结合简单的工程图示,从工作实践出发,说明有关产能的概念、分类、产能规划,以及产能分析的步骤,供大家参考。

2 产能管理的基本概念

产能有很多种解释,如:指某作业单元在特定的周期内(日、周、月等),所有产出的上限,或指在理想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定义为:产能也就是企业生产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企业参与生产的人、机、物等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提供的服务数量。企业产能水平影响企业的发展,如:反应速度,成本结构,存货政策,管理形态,人员需求等。如果产能不足,将可能导致:服务太慢而导致顾客抱怨,甚至于竞争者进入;但是,产能太高,可能会造成:设备闲置,人员闲置,库存积压,投资收益率低等问题。

产能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它们的关系如图2所示。

设计产能

在完全理想的状态下,将所有的工时都用于生产,依照标准工时或标准产量计算其所能达到的合格产数。如何核定标准工时,可能不同企业都有不同的算法,建议使用该工序的设备或人员的最高产量作为标准,根据配合及操作熟练程度等因素,给它赋予相关的工时系数(最大为1.0),来平衡其他工位的工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如:秒表计算法,动作分解法等。

有效产能

扣除维持系统运作所耗费的工时或不可避免的停滞时间,依照标准工时或标准产量计算其所能达到的合格产数,扣除的工时如设备保养、定期盘点、会议沟通、人员培训、换线准备、清洁清扫。

实际产出

即工序实际生产的数量。在实际生产时有许多不可预期的状况出现,如不良品重工、缺料停线、生产线不平衡、工作分派不合理、设备故障、停水、停电、工作效率未达标等。它是一个统计值。

缓冲产能

指为避免客户需求临时增加或产能供给临时不足所建立的备用产能。缓冲产能一般是以备用产能占设计产能的百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1-实际产出/设计产能)×100%,一般企业可设定为10%~20%。

评价产能的绩效指标一般有两个数据

效率和产能利用率,计算方法如图3所示。效率的高低,影响产能的绩效。产能利用率则反映了产品生产的饱和程度。

举例如下

例如一个组装玩具车的车间,单位时间统计的产能数据,设计产能为50部/天,有效产能为40部/天,实际产出为36部/天。那么效率,产能利用率,缓冲产能分别是多少?效率=36/40=90%,产能利用率=36/50=70%,缓冲产能=1-36/50=30%。

3 如何实施产能分析

产能分析一般在公司年初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时就要展开。特殊情况在以下几个节点如:新产品开发时、订单或需求变化较大时、或在公司人员、设备、物料等发生较大变化时都应该实施,避免因产品产能不足等影响公司业务发展。

产品产能分析的一般步骤可以参照图4。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计划,收集客户的订单预测数据,根据不同产品线,调查公司设备使用情况,按照每个产品的的加工工艺,得出该产品加工工时数据。如果公司产品较多,可以只选择主要零部件分析。通过加工工时数据的综合分析,列出整条线每个工序的工时数据,选出加工链中产能最低的工序,该工序就是该产品的“瓶颈”。

产能分析中“产能瓶颈”的识别比较重要。瓶颈(Bottleneck):就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某一个或几个最小产能的工序;它制约了整个生产线生产能力的提高,抑制产品生产线动态平衡。系统产能与个别工序产能的关系如图5所示。

瓶颈工艺在整个产品工艺中的识别,可以通过下面一个机械加工件的工艺分析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第二个工序“下料和第九个”“打磨2”的产能是整个产品中最低的两个,这两个工艺就是目前生产的瓶颈。

根据识别出的“瓶颈”,通过对该工艺中人、机、流程等要素的更为细致的数据分析,找出解决产能瓶颈的关键因素,如图6中的这两个瓶颈的关键因素是“提高下料速度”和“增加一台角磨机”就可以提高实际产出(如图7所示),整个产品加工链的产能基本平衡,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系统的产能水准。

产生瓶颈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产品设计,员工训练,激励,工厂布置,流程设计,仪器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等。外在因素:政府规定(工作小时、工作安全、环保等规定),工会协议,材料的供货能力,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图7中就是属于内在因素的改善。

4 应对市场需求的产能规划

不同的企业应对客户或者市场的需求,都有不同的产能规划。而且,在企业不同的阶段,也可能采用不同的产能规划。不同的产能规划之间的关系如图8所示。

产能滞后

企业在实际需求发生后扩充其产能,随时保持产能充分运用,以获取最大的投资报酬率并降低运营成本。潜在风险是生产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如遇突发情况,设备故障、人员流失、客户订单突然增大等情况下,无法及时响应客户,可能导致客户或订单流失。

产能匹配

企业在实际需求发生前能准确规划其产能以匹配客户或市场需求,以求得服务品质与投资报酬率之间的平衡。

产能超越

企业在实际需求发生前扩充其产能,随时保持产能过剩,以提高服务品质并积极争取更大市场。缺点是公司投资较大可能导致收益不高或收益期较长。

如果公司管理人员能依照产能分析的流程,对公司产品进行准确的产能分析,不仅能掌握现有产能和需求的差异,也能规划未来生产能力,理顺需求与生产的关系,指引生产计划,及时响应客户或市场需求。同时配合公司的产品发展规划,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实现客户价值,获得较高投资回报。

摘要:本文介绍了产品开发中产能管理的重要性,详细说明产能管理的基本概念、产能分类、产能分析步骤,并根据当前市场状况,提供了几种应对不同客户需求所要采取的产能规划。

关键词:产能,需求,工时,瓶颈

参考文献

[1]李瑜(美).燕清,译.产能管理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产品数据管理 篇2

如何办理生产许可证

一、申请

1、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必须填写统一格式的《生产许可证申请表》一式四份,报诸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业务科。

2、企业应同时提供如下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例行(型式)试验报告;

(3)环保、卫生证明等。

3、业务科将所有资料初审合格后,将申请资料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科,由市局统一安排初审和检查。

4、市局初审通过后将申请材料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受理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受理企业的申请材料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发放《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

三、现场审查

1、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和封样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在受理申请后2个月内组织对生产条件进行审查并现场抽封样品。省许可证办公室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材料汇总,并将合格企业名单和相关材料报审查部。审查部自收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报送材料之日起45日内完成企业生产条件抽查和材料汇总,并将合格企业名单和相关材料报送全国许可证办公室;

2、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由审查部组织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和封样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在受理企业申请后15日内将相关材料转交审查部。审查部自接到省许可证办公室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个月内组织对申请取证企业的生产条件进行审查,并现场抽封样品。审查部自收到省许可证办公室报送的材料之日起3个月内将合格企业名单和相关材料报送全国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3、申请取证企业的生产条件审查工作由审查组承担,审查组实行组长责任制,审查组对审查报告负责。

四、样品检验

申请取证企业应当在封样15日内将样品送达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机构受到样品后,应当按照实施细则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检验,并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工作。标准中对产品检验有特殊要求的,按标准规定进行。产品检验周期超过第十四条规定的材料报送时限时,材料报送时间以检验完成时间为准。

五、汇总、审定、发证

产品数据管理 篇3

【关键词】设计;数据;管理;PDMINK

前言

PDM以软件为基础,是一门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电子文档、数字化文件、数据库记录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包括工作流程和更改流程)的技术。它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并可在企业范围内为产品设计和制造建立一个并行化的协作环境。PDM的基本原理是,在逻辑上将各个CAX信息化孤岛集成起来,利用计算机系统控制整个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通过逐步建立虚拟的产品模型,最终形成完整的产品描述、生产过程描述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数据。技术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集成,构成了支持整个产品形成过程的信息系统,同时也建立了CIMS的技术基础。通过建立虚拟的产品模型,PDM系统可以有效、实时、完整的控制从产品规划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种复杂的数字化信息。

一、PDM产品的选择

针对市场上多样的PDM产品,我們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筛选的标准为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的架构符合当前主流发展方向,在未来5年不存在系统因架构落后被淘汰的风险,因此我们仅对B/S架构系统进行了筛选。2)该系统具有庞大的用户团体,拥有多年的实施经验,还要有广泛的行业基础,以减少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3)系统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由于企业需求各不相同,基于各自企业特点的个性需求必不可少,系统的可扩展性是保证需求实现的基础要素。4)系统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对目前的主流设计软件都有成熟的接口和管理方式。5)该系统的具有完整的产品线,可以覆盖未来企业在设计及相关数据管理的各种需求,形成完整的产品数据流。

根据以上的标准我们最终选择了PTC公司的PDMLINK产品。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PTC公司)利用PTC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ALM)、供应链管理(SCM)和服务生命周期管理(SLM)解决方案,可以汇集、分析和部署产品信息,以推动公司的成功所依赖的战略和动态决策过程,从而实现过程转型。如今,PTC与全球28,000多家企业合作,帮助它们在快速发展且分布在全球的制造行业中设计产品和提供产品服务,这些行业包括工业设备、汽车、高科技和电子、航空航天和国防、零售、消费品以及医疗设备。通过PTC完整产品线,可以培育并利用最佳的产品构思,从概念和工程设计,一直到交付和服务。

PDMLink的体系结构。系统采用了先进的B/S(Browser/Server)3层体系结构,即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1)客户端的组成非常简单。它主要通过使用通用的Web浏览器执行JavaScript来即时展示HTML页面,并提供给用户必要的人机界面。2)应用服务器层主要由HTTP Web服务器、HTTP网关、LDAP服务器、Method服务器及其管理器组成。其承担处理所有用户任务的作用。3)数据库层由Oracle数据库和文件仓库组成,分别存储元数据和物理文件。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建立在Windchill服务器主机上,也可以搭建专门的服务器以改善性能。系统采用这种体系结构与传统的C/S 2层结构相比,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的配置与维护;其次将用户的所有业务处理都集中到应用服务器去执行,使整个系统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并支持各种网络结构和异构平台。

二、设计协同及其数据管理

协同设计管理会在不增加你任何工作负担、不影响你任何设计思路的情况下,始终帮助你理顺设计中的每一张图纸,记录清楚其各个历史版本和历程;始终帮助你掌握设计的协作分寸和时机,使得设计环节的流转及时顺畅,资源共享充分圆满;始终帮助你监控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使得工程进度把握有序。协同设计工作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使成本可以降低,可以更快地完成设计。协同设计由流程、协作和管理三类模块构成。设计、校审和管理等不同角色人员利用该平台中的相关功能实现各自工作。

1、产品建模

产品模型是指按一定形式组织的关于产品信息的数据结构,是协同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在协同设计环境下,产品模型的建立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是多功能设计小组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满足设计各阶段对产品数据模型的不同需求,需要建立一个多视图的产品模型。PDMLINK采用公用数据区和数据交换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的协同与数据管理。数据交换区为设计师的自由设计空间,最终的设计数据检入到公共数据区,供其他设计是借用和参考。为了保证设计的协同展开,数据交换区可以实时的提醒设计师,此空间内的数据与公共数据区的数据差异,帮助设计师能够及时的更新设计借用数据,保证协同设计数据的一致性。

2、工作流管理

工作流管理是一个定制化需求极高的系统工作,的目的是规划、调度和控制产品开发的工作流,以保证把正确的信息和资源,在正确的时刻,以正确的方式送给正确的小组或小组成员,同时保证产品开发过程收敛于顾客需求。每个公司产品虽然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由于设计形式、组织机构和生产方式等差异性,各公司的流程管理也不近相同。尤其是设计的审核流程与产品的差异性关系密切,虽然PDM产品都有OOTB的流程管理模块,但是应用过程中不做定制处理很难将其直接应用。

3、历史管理

历史管理的目的是记录开发过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时的过程特征并在特定工具的支持下将它们用于将来的开发过程。历史数据的管理属于对企业财富的管理,设计的历史数据能否被充分的共享和引用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设计发展水平和设计质量。

三、企业级数据流

产品数据管理 篇4

1.1电路模块产品的自身特点

电路模块行业具有不同于整机和民用电子行业的显著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产品特点方面,电路模块结构相对简单,通常采取单层的元器件明细表来实现BOM的功能。

(2)在行业特征方面,军工电路模块产品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业务,客户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具有强大的话语权,产品以定制开发为主,研制周期短,产品通用性差。

(3)在产品体系方面,电路模块研制单位一般有多个产品门类,每个门类下积累了众多产品系列,甚至部分产品不成系列。

(4)在质量管理方面,具有严格的状态管控要求,设计定型后很难进行产品的改良、改进,很少产品出现定型后的版本更新。

(5)在产品研发方面,一般是小团队开发为主,甚至部分单位以单个实际是独立研发为主,很少有设计的分工。

1.2一般应用方式与电路模块的差异分析

产品结构管理一般是通过产品结构树的建立,对产品结构层级、相关的文档关系和版本进行管理,通过多层的产品结构展开,逐层管控到物料。但产品结构管理的传统方式很难直接适用于电路模块产品。主要包括:

(1)传统的产品结构树是基于实物结构建立的。电路模块本身就位于整个系统结构树的底层。很难再去对它进行拆解。产品结构管理应用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产品的分解,实现设计分工、派工。而在元器件单位产品基本不再实施分层派工,一般由一个设计师独立完成整个产品的设计。如图1所示。

(2)整机行业的产品一般是在低版本产品上衍生出来,存在大量的整件、部件、零件借用关系。元器件由于受到用户产品状态管控的要求,很难进行产品自主升级。大量的客户化定制,产品差异化明显。

1.3问题分析

模块电路研制单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研发周期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模块电路产品由于多由设计师独立完成,新产品设计每次都需要从单元电路设计、整机设计、整机验证等活动。对于差异化定制的模块电路产品,个体在同类型产品上能够积累的经验是有限的。产品设计周期基本由设计师自身的设计能力决定,而这种个体设计能力很难量化评估和准确判断,且无法形成统一的工作标准,所以产品的研制周期波动较大,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2)研发质量管控难度大

一方面产品研发依靠个体力量完成,产品对企业的知识利用不充分,产品验证难以保证充分;另一方面在外边技术支持方面,相关技术人员没有有效地参与到项目研制中,无法在设计评审和项目指导中给予深入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两方面造成产品研制的质量难以保证。

(3)企业知识利用不充分

模块电路研制单位产品技术档案的保持与使用一般通过纸质图文档实现,即使部分单位使用了PDM系统进行管理,也多是对产品整件图纸的管控。整件图纸在其他产品研制中的复用和借鉴相对困难,需要设计人员先掌握源产品的基本设计思路,从中找出可借鉴的信息。这也导致模块电路研制单位图纸在新产品设计过程的设计调用很少发生。更多地依靠设计师个体间的互动交流来获取知识。这就造成模块电路研制单位产品研制周期失控、研发质量失控、知识管理失效等突出问题。

2产品结构管理的基本方法

产品结构指用于描述各种零部件如何组成产品的结构。产品结构体现了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产品结构管理是产品数据组织和管理的一种形式,它以数据电子仓库为其底层支持,以材料明细表为其组织核心,定义最终产品数据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并在一定的目标或约束下,向用户或应用系统提供产品结构的不同试图和描述[2]。主要包括产品结构层次关系管理,基于文件夹的产品-文档关系管理和产品版本管理等。

2.1产品结构树管理

产品根据装配的层级,按照单机、组件、部件、器件、元件等层级逐级分解形成的分层树状结构称之为产品结构树,如图2所示。产品结构树管理的原理就是通过将各层级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描述以产品结构模型为基础的整个产品信息,再对各层级的对象进行编码、命名、属性管理和版本管理。通过产品树的建立向分层单元的设计组织派工,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分层研制,并通过产品结构树对整个项目进行跟踪管控。

2.2图文档管理及版本管理

在产品结构树下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在文件夹下归集产品相关的设计图纸、BOM清单、工艺文件、检验规范、设计说明等文件。对相关文件进行结合项目研制的阶段和变更规则,进行版本管理。如图3所示。

这些文档都将存放于PLM系统服务器的电子仓库,系统支持多维度的查询,并支持对电子文档的借用管理,将跨产品间的文档借用建立关联关系,以便于质量追溯。

但传统的产品树一般是基于实物的分层管理,对各层的属性、边界可以自上而下地进行约定。各实物层可以容易形成标准的CBB模块,便于为其他项目研制借用、借鉴。从而形成企业的知识平台。

3应用研究

电路模块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一般由基板(PCB版、陶瓷基板)、外壳、阻容器件、各类芯片、导线、变压器电感传感器等功能器件组成。组装方式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工艺顺序将各类器件组装在基板或直接装配在外壳上,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模块。实物层几乎可以看成一个平面。但实际上任何一类电路模块都会有若干个功能单元与结构件组成,只是这些功能单元是通过固化在基板上电路与器件组合而成,且功能单元大多共用基板,部分甚至会共用器件,不易进行实物分割。对于电路模块产品可以通过功能单元的分解建立虚拟化的功能层,再向下分解器件,来建立产品结构树。

3.1电路模块产品结构树的建立

电路模块产品以功能单元加实物单元组合的方式建立产品结构树。其中功能单元主要来源于电路模块产品的设计原理和设计规范。以DC/DC变换器模块为例,DC/DC变化器从电路功能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输入滤波、控制部分、功率变换、整理滤波、反馈回路及变压器,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完整的DC/DC变化器的电路结构,实现闭环控制[3]。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

根据DC/DC变换器的功能单元,向下分解出元件物料,形成产品结构树。DC/DC电源可以是多路组合,可以在各自的功率单元下进行分别描述。如图5所示。

3.2对功能单元进行分类建库

每个功能单元一般会有相对固定的实现方法,需要将这些实现方法整理、分类,通过对每一类电路模块产品的功能单元定义,约定名称、编码、特征等管理要素。形成同类产品的设计模型库,如图6所示。在此模型库下,通过项目的积累不断地丰富库的内容,逐步形成企业的产品知识平台。

3.3对功能单元实施图文档管理

通过设计规范,对功能单元进行定义,明确该功能单元项下应归集的文档类型,分支下的物料归属界定,设计的相关说明文档,形成功能单元的文档管理规范。

4产品结构管理的应用

通过产品结构管理和设计模型库的建设,对新产品设计提供极大的支撑,如图7所示为产品结构管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支持模型。

(1)设计师接受新的研发任务时,可以调阅客户历史的需求,掌握客户偏好和特殊需求。

(2)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可以快速地从已建立的设计模型控制选择现有的功能单元设计方案,组合形成新项目的设计方案。也可以查询相近产品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

(3)在单元电路设计时,可借鉴所有历史曾经归集的单元电路设计案例,其中包括经过专家评审确定CBB模块。

(4)在设计技术和验证活动中,由于所引用的功能单元已经经过相应的设计计算和功能验证,相关数据可以直接引用,只需在此基础上丰富完善即可。

(5)在评审阶段,可将该产品引用的各功能单元电路原作者邀请加入评审组,由于对各自的功能单元比较了解,对原功能单元电路存在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故障有直接的认识,能够给予新产品设计真实、有效的反馈意见。

(6)产品设计优化同时也可以按照对设计数据库的不断优化完善。并可对已设计的产品提出同步改进意见。

(7)产品定型时,各功能单元电路同步归档,不断丰富产品设计模型库。

(8)在产品定型后,出现质量问题,相关的整个措施,可以通过功能单元的借用关系进行反追溯到其他产品,分析影响,实现真正的举一反三。

5结语

基于PLM系统的产品结构管理,在制造业已经大量应用并取得成效。在军用电路模块产品应用研究将有效地提升研发的效率、改善研发质量、加速设计人员成长、构建企业技术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安晶,殷磊,黄曙荣.产品数据管理原理与应用———基于Teamcenter平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高晋华.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产品管理制度 篇5

不得向无证企业或个人采购农资产品。

2、采购农资时,应当按照国家相应的农资产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等管理规定,查验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生产日期,索取相应批次的质量检验合格证以及有关登记、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须加盖公章)。对经查验不符合规定的农资,不得入库,并做好退货处理记录,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应立即向XX县(区)农业局报告。所购产品信息必须纳入农药监管信息化管理系统。

3、对供货商资质和产品证明核实无误后,应索取进货发票,进货发票应注明进货时间、产品名称(产品通用名)、规格、批次、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4、必须向农资购买者出具发票或销售凭据,销售凭据应当如实注明售出产品的名称、数量、销售时间以及购买人和经营单位名称等信息,必要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当出具使用指导意见和注意事项。

5、所有产品均应按进、销货日期依次记录并建立进货、销售台帐。进销台帐内容包括:

进货日期、供货商、商品名称、商标、规格、进货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登记证以及销售日期、购货单位、规格型号、销货数量、保质期等。

进、销货凭证、证明文件资料分类保管,台帐至少保存两年。

细节管理与产品质量 篇6

关键词:细节管理;质量;项目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74-02

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加工过程都有较明确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标准,我们可以从产品的包装上看出产品的系列标准,如:饮料食品的包装上会有成份含量的数值,医院的检验报告单上也有人体各种检测数据的标准,卷烟包装盒上的数据等,这些标准,一方面规定了厂家在生产时应保证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对消费者的一种保护。企业在生产时,除了坚决执行这些标准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的细节进行管理,通过细节项目化管理保证质量。细节管理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有多大?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曾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就是说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天下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海尔总裁张瑞敏也曾就这一问题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对于企业的生产而言,可以确定细节管理决定产品质量。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二个至上的精神,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细节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1 管理制度完善

1.1 产品加工过程标准的制定

①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生产所需的文件框架。我国现在实施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对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文件和记录有明确的阐述,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建立企业生产所需的文件框架。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企业在运营中充分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②在大文件的框架下,制定符合本企业生产实际的管理文件。企业内部的标准文件可以分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三大类,这三大类标准文件的建立对于企业生产加工过程的细节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管理标准是企业管理层面的标准文件,它告诉企业职工我们需要做什么;技术标准是技术层面的标准文件,它告诉企业职工我们按照什么做;工作标准规定了人员的责任,它告诉企业职工,我能做什么。这三个层面的标准文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到操作层面,实现我们应该怎样做。

③细化分解标准文件,形成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企业产品加工活动中,操作工直接使用的作业文件,操作工按文件内容操作设备,执行技术标准,使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操作检验自检说明、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内容。作业指导书是对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细化,具体指导操作人员加工生产。在制作作业指导书时,我们应该注意,可以直接引用标准文件的内容,需要把所引用的文件名及编号注明。根据企业管理技术层面的文件更新及时更新作业指导书,保证作业指导书的实时性,有效性。

1.2 其它与产品加工过程相关的文件的制定

除了制定产品加工所需要的管理、技术标准外,生产加工部门还需要针对生产加工过程制定本部门的系列文件,称为三级文件。三级管理文件应齐全,以产品质量为中心,切实体现生产管理的内容。三级文件的制定,依据的是职能部门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但较管理技术标准更加细化,充分体现出细节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三级文件一般包括管理标准的分解细化版本,技术标准的再分配内容等,三级文件的内容更应适合生产部门的各项环境,设备保障情况、工艺路线、技术标准等。在制定三级文件时,应根据不同的管理职能进行,如设备方面的管理文件、质量方面的管理文件,生产现场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文件。三级文件的制定需要得到全体职工的支持,即做到公平合理,文件制定后,必须在生产部门全范围内进行宣传或传达,保证每位员工的知晓,以利于三级文件的全面实施,使三级文件在生产管理工作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2 以预防管理为主线,实施立体细节管理模式

保证产品质量是生产部门首要的工作任务,与产品质量紧密相伴的还有一个危险的词汇:质量事故。一个优秀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最严格预防的就是质量事故的产生。那么,怎样在生产的同时,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呢?

①强化预防管理,严防质量事故。预防管理工作旨在做好各项预防,包括生产前预防检查、预防性维修、生产过程中各项检查预防,生产过程质量指标检查性预防,生产结束后数据统计分析预防,各项趋势性问题预防等。做好预防管理工作,产品质量就得到了基本的保证。预防管理工作还应当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中着手,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能力和质量控制技能,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运行。

②以执行力为工作准则、以目标管理为中心,保证工作执行率100%。在实施预防管理的同时,必须将工作重心与企业的目标管理项目结合,使工作有理可依,有章可循。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还应当以执行力为工作准则开展各项工作,执行力是企业前进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美国西点军校就严格奉行这条理论,推出“没有任何借口”的管理理念。企业在执行标准、开展工作中也应当提升“执行力”,达到工作执行率100%,以实现各项工作目标。

③以质量改进项目为手段,将日常工作策划为项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保障能力。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大或小,企业的技术人员也会在不断的拓展中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攻关,长期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杂乱无章的攻关活动不会取得完美的效果。近年来,专家强调将日常工作策划为项目,组织实施,形成日志或经验库,这样积少成多,不仅完成各项攻关项目,还会积累各项数据材料,为企业留存宝贵的经验,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对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

3 细致检查督导

企业在产品加工工作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对产品质量的判断,即产品检验,目前国内各家企业都在推选不同的检验模式,有操作人员自检的一级检验模式,有企业自检、公司内部二级检验、行业三级检验的模式,总之,产品质量检验同样是细节管理的内容,同样关系到产品质量的稳定运行。

①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重点控制过程。为使产品质量运行稳定,必要的监督检查是一种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手段越精细,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越强。产品质量指标的监控,应重点控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而不应只重视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产品质量的检验项目也因产品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有一些项目可以由生产线操作人员完成,有一些项目必须由质检人员完成,技术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综合各个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为了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稳定,符合标准要求,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检查和预防,也就是说产品质量控制重点是过程质量运行的稳定性。

②技术力量的督导作用。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按重点控制过程产品质量的原则,可以充分调动生产过程相关人员,如操作人员、质检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根据生产牌号的技术标准信息,对过程产品质量实施控制,确保其稳定运行。对于产品质量,操作人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技术人员根据产品技术标准信息,指导生产过程控制方法,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

4 适当奖罚考核

生产活动开展起来后,自然就会产生优劣现象,同样的机械设备不同的人员生产出的产品也会略有不同,这就需要适当的奖罚机制,一方面对优秀的操作人员和优秀的产品进行奖励,另一方面也起到激励的作用,督促与产品生产质量相关的人员共同进步。

5 总结分析详尽

产品质量运行稳定性,还需要统计技术还进行衡量,这就是定期的统计与总结分析。生产部门需要将统计周期细化到即能够体现产品质量运行情况,又能指导生产的范围。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企业需要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实施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生产部门必须走在企业的前面,将统计分析工作做实做细,更加快捷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质量改进,保障产品质量稳定运行。

6 结 语

细节管理对于企业生产来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产品生产的每一个小小的环节都是细节管理的内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随时注重细节管理,只有把所有的细节都管理到位,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为使细节管理做好做实,企业应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技能,细化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职责,严格执行标准,细致检查考核,全面统计分析,保证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将企业做“精”做“优”。

参考文献: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篇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软件产品管理, 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以下简称《产业政策》) ,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软件产品 (含国产软件和进口软件) 经营与管理活动, 适用本办法。

单位或者个人自己开发并自用的软件以及委托他人开发的自用专用软件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软件产品, 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者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者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

本办法所称的国产软件, 是指在我国境内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

本办法所称的进口软件, 是指在我国境外开发, 以各种形式在我国生产、经营的软件产品。

第四条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进出口等活动应当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发、生产、销售、进出口含有下列内容的软件产品:

(一)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二) 含有计算机病毒的。

(三) 可能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

(四) 不符合我国软件标准规范的。

(五)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等禁止的内容的。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以下称工业和信息化部) 负责全国软件产品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 制定并发布软件产品测试标准和规范。

(二) 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软件产业主管部门登记的软件产品进行备案。

(三) 指导、监督、检查全国的软件产品管理工作。

(四) 指导并监督软件产品检测机构, 按照我国软件产品的标准规范和软件产品的测试标准及规范, 进行符合性检测。

(五) 制定全国统一的软件产品登记号码体系、制作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六) 发布软件产品登记公示。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软件产业主管部门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软件产品的登记、报备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软件产品的登记和备案

第七条软件产品实行登记和备案制度。

符合本办法规定并经登记和备案的国产软件产品, 可以享受《产业政策》规定的有关鼓励政策。

第八条国产软件产品应当由该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单位申请登记和备案, 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 软件产品登记申请表。

(二)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复印件。

(三) 软件产品样品。

(四) 软件产品在我国境内开发及申请单位拥有知识产权的有效证明。

(五) 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

(六) 其他需要出具的材料。

第九条进口软件中在我国境内进行本地化开发、生产的产品, 其在我国境内开发的部分, 由著作权人和原开发单位提供在我国境内开发的证明材料, 并按照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提交相关登记备案材料, 经登记备案后可以享受《产业政策》规定的有关鼓励政策。

第十条进口软件产品的登记备案, 由负责进口的单位提交下列材料:

(一) 软件产品登记申请表。

(二) 申请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 软件产品样品。

(四) 软件产品著作权人授权在中国经营的证明材料。

(五) 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

(六) 软件产品符合国家软件进口程序的材料。

第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软件产业主管部门委托所在地的软件产品登记机构, 负责软件产品登记申请的受理和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软件产品登记机构对本办法第八条、第十条所列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经审查, 申请材料齐全的, 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软件产业主管部门核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在指定媒体上对报备的软件产品进行公示;公示7个工作日无异议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软件产业主管部门核发软件产品登记号和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软件产品登记的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前可以申请延续。

第三章软件产品的生产

第十二条在我国境内生产软件产品应当遵守我国的法律规定, 符合我国技术标准、规范和本办法的规定。

第十三条软件产品生产单位所生产的软件产品应当是本单位享有著作权或者经过著作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许可其生产的软件。

第十四条软件产品生产单位应当对其生产的软件进行内容检查。

第十五条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符合国家的有关技术和安全标准。

第十六条提供给用户的软件产品的外包装上, 应当标明该软件的名称、版本号、软件著作权人、软件产品登记号、软件生产单位 (进口单位) 和单位地址、生产日期。

第十七条提供给用户的软件产品 (包括进口的和在国内生产的国外软件产品) , 应当配有完备的中文说明书、使用手册等说明文件, 并在产品上或者说明文件等书面文件中注明提供技术服务的单位、内容和方式。

第四章软件产品的销售

第十八条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单位可以直接经营销售其软件产品。

第十九条以代理方式进行软件产品销售的, 代理方 (软件产品销售单位) 与被代理方 (软件产品开发或者生产单位) 之间、总代理与分代理之间应当签订书面代理合同。代理合同中应当明确规定代理权限、区域、期限、技术服务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的其他内容。

代理方应当在其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代理资格证书。代理资格证书应当包括代理权限、代理期限、区域、代理级别等内容。代理方在对外宣传、广告中应当如实表达上述内容。

第二十条以许可证贸易形式经营软件产品的, 软件产品经营单位应当与生产单位签订书面许可合同。软件产品经营单位在销售软件产品时, 应当告知用户阅读许可证协议, 并要求用户在阅读后做出是否同意的表示。

第二十一条软件产品经营单位销售的软件产品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 并以书面或者文档的形式告知用户提供技术服务的单位、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费用。没有注明提供服务的单位的, 视为软件产品销售单位提供有关技术服务。没有注明额外收取服务费的, 视为软件产品价格包含服务费。

第二十二条软件产品的测试版应当明确标出并免费提供, 不得进行营利性销售。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进出口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各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进出口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已登记的软件产品含有本办法第四条所列内容或者以内容虚假的登记备案材料骗取软件产品登记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软件产业主管部门应当撤销该软件的登记号、登记证书。已经享受的税收优惠等应当予以追回,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软件产业主管部门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予警告, 并予以公布。

软件产品不符合我国技术标准、规范和本办法规定, 或者有证据证明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以及与生产单位标称或者承诺的功能不相符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软件产业主管部门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该软件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09年4月10日起施行。2000年10月27日发布的《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5号) 同时废止。

中药制药企业产品组合管理 篇8

一、实证分析

1. 样本选择。

选取中药行业中的成长型企业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心脑血管用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包括心可舒片、脑血疏口服液、琥珀消石颗粒、鸢都感冒颗粒等产品。

2. 实证解析。

通过对沃华医药年报及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综合, 可得到以下资料。

(%)

从表一得到:企业营业收入过度依赖主导产品心可舒系列。2008-2011年度, 心可舒系列产品的贡献逐年上升, 最高贡献达到91.28%。因此, 企业经营容易受到政策风险干扰, 公司主导产品心可舒片未进入2009年颁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医疗卫生结构配套使用部分) 》, 并在各省进行的药品政府统一招标采购中未能进入全部招标目录, 使其赖以销售的县级及以下社区医疗机构自2010年初出现超出预期的持续大幅下滑,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092.06万元, 亏损额却达到9781.16万元。

从图一、表一得到:公司普药产品毛利率基本稳定在10%以下, 易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营销网络的影响。2010年以来, 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降低了中药普药产品的毛利率, 最低降到3.30%的水平。与此比较, 公司独家品种毛利率稳定在80%以上, 心可舒系列产品对营业收入贡献率上升, 但脑血疏口服液等产品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却一直在1%左右徘徊, 这表明企业没有优化的产品梯度, 产品风险较大。通过年报显示, 公司经营净利润2009年实现5000余万元, 但2010年出现大幅亏损, 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过度依赖单一产品, 从而导致风险释放引发财务亏损, 不能实现净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自危机以来, 公司积极开展专利产品的收购, 拓展产品组合, 加大营销力度, 实现经营状况的持续好转。

3. 实证结果。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 公司心可舒系列产品已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明星产品”, 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现金流量。但企业没有合理的产品组合, 缺乏优化的产品储备, 企业可持续经营取决于主导产品的市场表现。为了解决产品风险,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并购等方式, 延伸产品组合, 并通过积极的公关活动和营销策略, 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善和持续。

二、中药制药企业产品组合管理策略

中药制药企业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品开发策略, 系统地考虑产品的选择和资源匹配的问题, 从而塑造更强大的产品力, 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1. 自主研发。

我国医药市场上流通的药品大部分是仿制药, 同质化严重, 中药制药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 而外资企业利用专利保护的品牌药品对我国药品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中药制药企业应当建立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促进医药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引导中药生产企业由制造型向创新型发展, 使企业形成以科技为依托, 具有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和国际竞争力的中药产业集团。卓越的研发能力将为企业贡献创新的科研成果, 确保企业产品结构更新和延伸, 这对于中药制药企业形成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梯度产品结构非常重要, 也是企业保证持续良好发展的根本。

2. 企业并购。

收购在建立和维持中药制药企业竞争优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并购是指企业通过对拥有构建某种核心竞争力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资源的企业进行收购或合并,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对于寻求持续增长的中药制药企业而言, 寻找合适的时机和目标开展企业并购, 通过产权交易迅速获得药品专利或研发成果, 有利于降低企业研发风险、获取互补资产和能力、扩展产能和产品种类、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3. 战略联盟。

中药制药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调整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减少产品研发风险, 催生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 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 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我国制药企业, 尤其是中药制药企业面临有限的资源数量、种类和质量, 战略联盟可以弥补中药制药企业间资源的差异, 优化资源配置, 集中优势资源共同承担和开发中药产品, 实现成本效益优化。

4. 产业链延伸。

产品数据管理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创新管理

创新, innovation, 即肯定之否定与否定之肯定。经济学的经典定义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笔者理解创新形式, 可以分为组合创新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一般用于自然科学, 如新化学元素的发现、新材料的研制。组合创新一般用于社会学科, 对已经创新出的元素或要素进行融合、整合。组合创新的内容包括引入新产品、进入新市场、采用新方法。其中新产品是主体, 新市场是载体, 新方法是途径。

商业银行业作为社会学科中的服务业, 其创新之路自然主要依靠组合创新。组合创新主要又是对主体的创新, 即对产品的创新。本文拟从生命周期和经济学视角探讨产品创新重在管理三处:链接、对接、搭接。

一、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前提是链接已有产品, 使之处于不“脱节”的“呼吸”状态

不脱节才能保持产品处于生机状态, 否则产品本身死亡, 创新无从谈起。产品无人管理、无人宣传、无人营销、无人统计、无人关注是产品脱节、断接的具体表现。不脱节须产品与其收益之间保持链接。链接是逻辑上的, 连接是物理上的。产品如果形式变化而实质要件、法律要素不变, 就是一种链接。

各商业银行有许多现有产品, 但可能由于不是该银行的传统优势产品等原因, 银行管理层在不愿意将该部分产品外包的情况下, 这部分产品只是形式上作为产品目录挂靠在该银行。产品未给银行创造相应价值, 产品存在与银行收益失去链接, 说明产品已死亡, 银行管理已脱节。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 原有产品市场适应能力越弱, 表现为边际效益越弱, 边际维护成本越大。要使产品有呼吸、有生命力, 从管理的柔性价值而言, 须不断地宣传、营销、统计分析, 以实现逻辑链接。从死亡率模型可以判断, 要减少死亡总量, 须减少各产品边际死亡率, 以提高产品生存率。

实际业务中, 使得生存率变大、柔性链接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客户经理与产品经理信息反馈通道、落实产品经理问责制。

二、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源动力在于使已有产品处于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升级优化“成长”状态

就动态性而言, 不能不说Windows XP是对windows 95系统的创新。而这种创新的动因在于微软不断满足市场新需求及不断升级优化。如果产品不优化, 不升级营销, 如同杀毒软件不更新病毒库。新病毒的“市场需求”出现后, 原正常运行“业务”虽然拥有杀毒软件旧“产品”保护存在, 却不能正常生产, 获取运营“收益”。

建立动态的市场满足机制, 最佳路径是建立激励考核制度。保持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的绩效收入与产品市场份额增长的一致变动, 将其二者关系进行线性相关处理, 产品创新可以取得充足的源动力。

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对接”方式是使已有产品能够成熟地“新陈代谢”

对接, 即原来处于对立面或者不相关的两种产品现在连接在一起。经济学思想中, 替代效应无处不在, 替代即是一种对接。除旧迎新, 替代是最大的创新途径之一。现阶段存款替代、贷款替代, 即是摒弃或少用存贷款, 改用新模式或新平台, 从而实现产品创新。如利用信托平台, 将银行贷款额度转化为信用额度, 将贷款转换成保函, 将实物资金转化成抽象信用, 可创新出信托借款保证业务。又如某银行推出的票据盈与周周盈, 标的物同为央行票据, 但利用月与周之间的替代, 即不同期限的替代可实现产品创新。承兑与理财的替代, 是贷款客户与存款客户资金之间的对接;客户融资与代客融资的替代, 是客户上游与下游的对接。

成熟的产品, 边际收益现值变小即老化失去竞争力。替代老化实现创新, 较为合适的方法是搭建产品创新交流平台, 采用征文、评选、比赛、奖励合理化建议等开放式交流方式。

四、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搭接”途径是使已有产品能够“繁殖”

与对接不同的是, 搭接是基于互补效应而言, 把具有相互关联或相互需求的两种产品连接在一起。有了覆盖关系、叠加关系, 互补效应容易形成, 能够实现产品创新的生殖繁衍。部门之间的关联、同一产品在不同客户之间的覆盖、同一客户在不同产品之间的交叉、国内信用证与国外信用证的捆绑、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连接、银团之间的横跨等, 都是互补效应生殖新产品, 发挥产品创新作用的地方。

实现搭接的途径是融合、叠加、交叉。采用互补的方式实现创新, 需要树立人员交流、学习互访的企业文化。同一产品经理在不同工作岗位之间轮动, 有助于提高产品经理的信息共享度, 实现知识管理1+1>2效益。产品经理成为复合型人才之后, 创新产品则落地而生。

总之, 如图所示, 基于生命周期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成长路径反映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重在管理三处:链接、对接、搭接。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概论.哈佛大学出版社, 1934年

[2]麦理克:技术与经济发展.美国地理经济出版社, 1997

[3]王炜著:产品创新新方法.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 (德) 孔翰宁奥赫贝、 (中) 张维迎著:2010商业模式: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驱动力.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01月

[5]Raymond Vernon,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trade of products cycle, 1966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篇10

第一条为加强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管理,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申请、核发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兽药生产企业生产兽药, 应当取得农业部核发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是农业部根据兽药国家标准、生产工艺和条件批准特定兽药生产企业生产特定兽药产品时核发的兽药批准证明文件。

第四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核发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申请和核发

第五条申请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兽药, 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 在《兽药生产许可证》载明的生产范围内;

(二) 申请前三年内无被撤销该产品批准文号的记录。

申请兽药产品批准文号连续2 次复核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 1 年内不再受理该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申请。

第六条申请本企业研制的已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且新兽药注册时的复核样品系申请人生产的, 申请人应当向农业部提交下列资料:

(一)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请表》一式一份;

(二) 《兽药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一份;

(三) 《兽药GMP证书》复印件一式一份;

(四) 《新兽药注册证书》复印件一式一份;

(五) 复核检验报告复印件一式一份;

(六) 标签和说明书样本一式二份;

(七) 产品生产工艺、配方等资料一式一份。

农业部自受理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将申请资料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进行专家评审, 并自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15 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规定的, 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批准标签和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申请本企业研制的已获得 《新兽药注册证书》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但新兽药注册时的复核样品非申请人生产的, 分别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第九条规定办理, 申请人无需提交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或授权书复印件。

第七条申请他人转让的已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或《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生物制品类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 申请人应当向农业部提交本企业生产的连续三个批次的样品和下列资料:

(一)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请表》一式一份;

(二) 《兽药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一份;

(三) 《兽药GMP证书》复印件一式一份;

(四) 《新兽药注册证书》或《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复印件一式一份;

(五) 标签和说明书样本一式二份;

(六) 所提交样品的自检报告一式一份;

(七) 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等资料一式一份;

(八) 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或授权书一式一份 (首次申请提供原件, 换发申请提供复印件并加盖申请人公章) 。

提交的样品应当由省级兽药检验机构现场抽取, 并加贴封签。

农业部自受理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将样品及申请资料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按规定进行复核检验和专家评审, 并自收到检验结论和评审意见之日起15 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规定的, 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批准标签和说明书;不合规定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申请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之外的生物制品类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 申请人应当向农业部提交本企业生产的连续三个批次的样品和下列资料:

(一)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请表》一式一份;

(二) 《兽药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一份;

(三) 《兽药GMP证书》复印件一式一份;

(四) 标签和说明书样本一式二份;

(五) 所提交样品的自检报告一式一份;

(六) 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等资料一式一份;

(七) 菌 (毒、虫) 种合法来源证明复印件 (加盖申请人公章) 一式一份。

提交的样品应当由省级兽药检验机构现场抽取, 并加贴封签。

农业部自受理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将样品及申请资料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按规定进行复核检验和专家评审, 并自收到检验结论和评审意见之日起15 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规定的, 核发产品批准文号, 批准标签和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申请他人转让的已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或《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非生物制品类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 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本企业生产的连续三个批次的样品和下列资料:

(一)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请表》一式二份;

(二) 《兽药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二份;

(三) 《兽药GMP证书》复印件一式二份;

(四) 《新兽药注册证书》或《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复印件一式二份;

(五) 标签和说明书样本一式二份;

(六) 所提交样品的批生产、批检验原始记录复印件及自检报告一式二份;

(七) 产品生产工艺、配方等资料一式二份;

(八) 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或授权书一式二份 (首次申请提供原件, 换发申请提供复印件并加盖申请人公章) 。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有关资料和样品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将样品送省级兽药检验机构进行复核检验, 并自收到复核检验结论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 将审查意见和复核检验报告及全部申请材料一式一份报送农业部。

农业部自收到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意见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进行专家评审, 并自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规定的, 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批准标签和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申请第六条、第九条规定之外的非生物制品类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 农业部逐步实行比对试验管理。

实行比对试验管理的兽药品种目录及比对试验的要求由农业部制定。开展比对试验的检验机构应当遵守兽药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其名单由农业部公布。

第十一条第十条规定的兽药尚未列入比对试验品种目录的, 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资料:

(一)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请表》一式二份;

(二) 《兽药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二份;

(三) 《兽药GMP证书》复印件一式二份;

(四) 标签和说明书样本一式二份;

(五) 产品生产工艺、配方等资料一式二份;

(六) 《现场核查申请单》一式二份。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资料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组织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 应当与申请人商定现场核查时间, 组织现场核查;核查结果符合要求的, 当场抽取三批样品, 加贴封签后送省级兽药检验机构进行复核检验。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自资料审查、现场核查或复核检验完成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将上述有关审查意见、复核检验报告及全部申请材料一式一份报送农业部。

农业部自收到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意见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 将申请资料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进行专家评审, 并自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规定的, 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批准标签和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第十条规定的兽药已列入比对试验品种目录的, 按照第十一条规定提交申请资料、进行现场核查、抽样和复核检验, 但抽取的三批样品中应当有一批在线抽样。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复核检验结论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通过初步审查的, 通知申请人将相关药学研究资料及加贴封签的在线抽样样品送至其自主选定的比对试验机构。比对试验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药物比对试验指导原则开展比对试验, 并将比对试验报告分送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申请人。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将现场核查报告、复核检验报告、比对试验方案、比对试验协议、比对试验报告、相关药学研究资料及全部申请资料一式一份报农业部。

农业部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进行专家评审, 并自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规定的, 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批准标签和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资料审查、现场核查、复核检验或比对试验不符合要求的,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申请人意愿将申请资料退回申请人。

第十四条实行比对试验管理的兽药品种目录发布前已获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兽药, 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补充比对试验并提供相关材料, 未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审查的, 依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撤销该产品批准文号。

第十五条农业部在核发新兽药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时, 可以设立不超过5 年的监测期。在监测期内, 不批准其他企业生产或者进口该新兽药。

生产企业应当在监测期内收集该新兽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资料, 并及时报送农业部。

兽药监测期届满后, 其他兽药生产企业可根据本办法第七、九或十二条的规定申请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但应当提交与知识产权人签订的转让合同或授权书, 或者对他人专利权不构成侵权的声明。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兽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八条或第十一条规定重新申请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兽药产品已进行过比对试验且结果符合规定的, 不再进行比对试验:

(一) 迁址重建的;

(二) 异地新建车间的;

(三) 其他改变生产场地的情形。

第十七条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的, 兽药生产企业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 个月前按原批准程序申请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换发。

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有效期内, 生物制品类1 批次以上或非生物制品类3 批次以上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抽检且全部合格的, 产品批准文号换发时不再做复核检验。

已进行过比对试验且结果符合规定的兽药产品,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换发时不再进行比对试验。

第十八条对有证据表明存在安全性隐患的兽药产品, 农业部暂停受理该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申请;已受理的, 中止该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核发。

第十九条对国内突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急需的兽药产品, 必要时农业部可以核发临时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临时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有效期不超过2 年。

第二十条兽药检验机构应当自收到样品之日起90 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 对样品应当根据规定留样观察。样品属于生物制品的, 检验期限不得超过120 个工作日。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专家评审时限不得超过30 个工作日;实行比对试验的, 专家评审时限不得超过90 个工作日。

第三章兽药现场核查和抽样

第二十一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现场核查和抽样工作, 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成立2~4 人组成的现场核查抽样组。

第二十二条现场核查抽样人员进行现场抽样, 应当按照兽药抽样相关规定进行, 保证抽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样品应当按检验用量和比对试验方案载明数量的3-5 倍抽取, 并单独封签。《兽药封签》由抽样人员和被抽样单位有关人员签名, 并加盖抽样单位兽药检验抽样专用章和被抽样单位公章。

第二十三条现场核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 管理制度制定与执行情况;

(二) 研制、生产、检验人员相关情况;

(三) 原料购进和使用情况;

(四) 研制、生产、检验设备和仪器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五) 研制、生产、检验条件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六) 相关生产、检验记录;

(七) 其他需要现场核查的内容。

现场核查人员可以对研制、生产、检验现场场地、设备、仪器情况和原料、中间体、成品、研制记录等照相或者复制, 作为现场核查报告的附件。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辖区内兽药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中, 发现兽药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应当撤销、吊销、注销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或者兽药生产许可证的, 及时报发证机关处理:

(一) 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 没有按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的;

(三) 产品质量存在隐患的;

(四) 其他违反《兽药管理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情形的。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上市兽药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有违反本办法规定情形的, 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应当撤销、吊销、注销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或者兽药生产许可证的, 及时报发证机关处理。

第二十六条买卖、出租、出借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处罚。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农业部注销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并予以公告:

(一) 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申请后未获得批准的;

(二) 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超过6 个月或者关闭的;

(三) 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所依据的兽药国家质量标准被废止的;

(四) 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八条生产的兽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撤销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一) 改变组方添加其他成分的;

(二) 除生物制品以及未规定上限的中药类产品外, 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150%以上, 或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120%以上且累计2 批次的;

(三) 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50%以下, 或主要成分含量在兽药国家标准80%以下且累计2 批次以上的;

(四) 其他药效不确定、不良反应大以及可能对养殖业、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者存在潜在风险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样品申请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 农业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请人1 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第三十条申请人提供虚假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申请人3 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第三十一条发生兽药知识产权纠纷的, 由当事人按照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解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生效决定或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 由农业部依法注销已核发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编制格式为兽药类别简称+企业所在地省 (自治区、直辖市) 序号+企业序号+兽药品种编号。

格式如下:

(一) 兽药类别简称。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类别简称为“兽药添字”;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等类别简称为“兽药生字”;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杀虫剂和消毒剂等类别简称为“兽药字”;原料药简称为“兽药原字”;农业部核发的临时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简称为“兽药临字”。

(二) 企业所在地省 (自治区、直辖市) 序号用2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由农业部规定并公告。

(三) 企业序号按省排序, 用3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发布。

(四) 兽药品种编号用4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由农业部规定并公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2016 年5 月1 日起施行, 2004 年11 月24 日农业部公布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第45 号) 同时废止。

经销商如何管理产品群 篇11

初级阶段:产品分类运作

经销商经销的产品品类众多,根据销量和利润等特征,可以分为主打、一般和高利等三大品类:

主打产品

主打产品销量大,单件毛利不高(最畅销品牌的产品经销毛利为30/o一8%),周转快(厂家设仓的一级商和市内二级商一般每天至少周转一次),厂家产能允足且支持力度大,消费者接受度高,能维护忠诚客户和渠道稳定,带动其他产品销售。主打产品就是降低边际成本、获取利润和现金流的主力产品。

操作主打产品的主原则是:资源聚焦,渠道聚焦,作为撬动总销量的武器。

此类产品单品数一般确定为3个以下,主打单品越少,资源越集中,穿透力越强。单品销售占比最低应保持20%左右,综合占比最低应保持40%以上,才能保证足够的带动力和流动资金的正常周转。当然,这个比例不足绝对的,应由厂方实力、产品毛利水下、流动速度和竞争环境来决定。

此类产品流动性很大,必须保证安全库存和货源充足,必要时可将安全库存系数提高30%以上。为了获得九沛的现金流,在定价方面,单位毛利不可定得过高,著名晶牌要参考对手的情况,设定在行业毛利率范围之内。

一般产品

一般产品的单品数多,市场需求稳定,每个单晶都有一定销量,但都不属畅销之列;利润比较适中,厂家广告促销支持少或干脆没有,多数产品的产能有限,经销商通常也不将其作为重点推广,而是跟随主打产品,作为护翼和补充。

这种产品客观上可以起到跟随畅销产品配货的作用,开降低运输成本。比如本来一个主打品下游经济订货量是10件,那么再配6个其他单品各l件就可达到16件,增加了销量,送货效率也提高了。

但该类产品的厂家支持力度小,容易被销售人员忽视。因此对此类产品,必须时刻追踪销售员开发终端情况,要求增加单晶数、占据有利的排面和陈列位置。

此类产品品种多,管理难度大,订货复杂,很容易受其他产品或市场环境影响,形成滞销积压,所以要经常检查库存,安全库存以不断货为原则。一旦积压,要迅速处理,拖久了再处理,产品容易死掉,烂在手里。

高利产品

高利产品的销量占比较低(一般都在3%以下),但毛利很高(通常是行业平均值的1.2倍~2倍),通过与主打产品、一般产品的合理匹配,可以创造可观的总体利润。

比起前两类产品,只有积极按照安全库存(安全系数控制在0.9~1.1)和经济订货量进行操作,才可能提升高毛利产品的流动性。可以人为地形成一种半饥饿状态,保持产品的紧俏性和诱惑力。

由于此类产品属于畅销产品的配货产品,所以必须要求业务人员重点推荐,形成一个稳定的客户群和高和1润区。

高级阶段:品类组合运作

组合运作,突破总销量

分类完成后,经销商还要根据目标利润,紧盯目标销量,发挥组合优势,快的带慢的,慢的补充快的,达到销量和利润的最大化。

案例:

春节后经销商李老板拿到了异地小厂“大姚”牌的7个新品雪糕,质量与大厂不相上下。“大姚”对新品大幅度买赠促销,他便压了5000件贷(商品3500件,赠品1500件)。计划1个月内清库。

但前期市场预热较慢,终端反应冷淡,1个月内只售出了1100件(买10送1,商品1 000件、赠品)00件),剩余的3900件贷把库位塞得满满的,其他畅销品根本进不来,老李要急疯了。

大家分析讨论后发现了以下问题:

老李在销售“大姚”雪糕时,定价全部与行业排名前三的竞品接近,高于当地小品牌5%;

当地小厂在春节后曾短期对经销商推行10%的让利,老李现在给出的利润有很大优势;

分析销售记录后发现,在7个新品中有2个相对畅销产品,销量比其他5个产品多1 0%。

最后商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调整产品价格,选择重点产品和重点渠道,运用终端促销,通过销量爆破,迅速消化库存并启动市场。

将“大姚”的价格调低5%;

将2个相对畅销产品确定为主打,4个销量在其次的确定为一般产品,1个销量最小、档次又较高的杯类产品确定力高利产品,其中,主打产品和一般产品的毛利与竟品一样。高利产品固竞品无此类产品,所以将毛利从12%调高到)5%;

推出一套直接对终端的促销方案:同时买主打产品“小阿哥”和“小黑哥”各1件,送1件一般产品“小豆冰”,而且限时三天,限量抢货——因为只打算拿出赠品中的500件“小豆冰”来撬动市场,重点针对学校和家批店促销。

结果促销活动顺利完成,而且在强力推荐下,顺利带出了一般产品和高利产品共300件,此次活动共消化了库存1800件,库存还剩21 00件(赠品900件)。

这些重点终端在暴利的刺激下,纷纷向消费者推荐“大姚”雪糕,销量激增。刚开始,竞争对手以为老李在处理积压贷,等他们反应过来,终端冰柜里已经没有位置了。

一周过后,其他小厂产品几乎销量减半,终端要贷订单却如雪片般飞向老李,主打产品出现了断货,余库的1200件产品中900件赠品是净利了!销售趋势良好,老李还在不断进货。整个市场顺利启动了起来,这一结果远远超出了老李的想象。

动态运作,突出重围

产品分类会随着市场环境、厂家推广力度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等原因而转化,原来畅销的主打产品会变成一般产品,原来流动慢的会变为流动快的。

因此,应根据产品表现和终端调研,以及口味测试,在一般产品或高利产品中选拔有潜力的单品作为第二梯队的主打产品,在原主打产品增长放缓时,可以直接调低后备主打产品的毛利(或通过促销的方式释放给下游渠道),推动它进入主打行列。

案例:

A公司正式进入上海市场时,借助电视广告,主打产品“酷可飞”开始渗透上海,小有销路,也带动了?0多个产品的销售,只是整体状况不温不火。

1999年初,A品牌派出销售部副总监张总坐镇上海。张总上任后,首先分析了各单品3年来的销量,发现“酷可飞”一直呈下滑态势, 而与其口味相近的“荷俏鲤”虽是一般产品,但每年都在缓慢上升。张总为此走访了市内各大二批商,发现主要原因有

一是当时A品牌除了电视广告和少量奖励总经销外,再无任何渠道推广活动,这也是A品牌当时在全国的一贯做法,而上海的同类竞品的推广手段却相当多样:

二是定价不合理:“酷可飞”零售1.5元,该产品只留给二批10%的利润,而当地大公司和国际品牌给二批的利润却高出5%甚至更多,加上各种返利、促销,利润丰厚;

三是“酷可飞”产品老化,被当地新出现的同类型。同价位竞品截击。

一番调研后,张总认为如果继续推广“酷可飞”,不会有大的突破,而且还会因上海政策倾斜影响周边大市场,所以决定将市场反应良好的“荷俏鲤”作为第二梯队的主才了产品:

此后张总说服丫总部领导将“荷俏鲤”作为主才了产品.零售价从原来的1.2元调整为1元,给二批的毛利从原来的10%调整为?4%;从2月份开始,推出一整套“荷俏鲤”线上推广,并随行就市,根据库存压力或对手的市场活动,随时对二批采取短干快、限时限量的促销活动。

数据挖掘软件产品综述 篇12

(一) 数据挖掘软件的发展情况

数据挖掘软件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好多种了。根据以前的一些划分依据, 数据挖掘软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4代。

第一代据挖掘软件功能比较简单, 只支持一个或少数几个数据挖掘算法, 并且都是一次性把数据调进内存处理, 不适应大容量的数据操作。

第二代数据挖掘软件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集成, 支持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并且与它们具有高性能的接口, 具有较高询语言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第三代数据挖掘系统的突出特点就是和预言模型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无缝的集成, 这使得由数据挖掘软件产生的模型的变化能够及时反映到语言模型系统中, 自动地被操作型系统吸收, 从而与操作型系统中的语言模型相联合提供决策支持的功能。它能够挖掘网络环境下 (Internet/Extranet) 的分布式和高度异质的数据, 并且能够有效地和操作型系统集成。其缺点是不能支持移动环境。

第四代软件侧重于将数据挖掘和移动计算相结合, 它们主要面向能够挖掘嵌入式系统、移动系统和普遍存在的计算设备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目前使用的主流仍是第二代挖掘软件, 第三代产品也已经或将陆续投入到生产和应用当中。第四代的广泛使用仍就会需要一段时间。

(二) 数据挖掘软件的介绍

现在市场上已经生产出了许多数据挖掘软件。当前最流行的有SAS公司的Enterprise Miner, SPSS公司的Clementine, IBM公司的Intelligent Miner, 其次有Oracle公司的Darwin, Cognos公司的Scenario, Neo Vista公司的Decision Series, HNC公司的DBM Workstation, Angoss公司的Knowledge SEEKER。下面将以那三大软件为主, 对比介绍这些软件。

1. 各种软件的背景

SAS系统全称为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 最早由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两位生物统计学研究生编制, 并于1976年成立了SAS软件研究所, 正式推出了SAS软件。SAS是用于决策支持的大型集成信息系统, 但该软件系统最早的功能限于统计分析, 至今, 统计分析功能也仍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一直是国际上最流行且具有权威性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 自1992年推出第一个Windows版本, 即最初的4.0版本以来, 不断更新、升级至目前的SPSS 13.0版本。IBM的Inten1igent Miner正处于竞争数据挖掘工具市场的领导地位, 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资料探勘上。Cognos通过把4Thought和Scenario这两个数据挖掘工具引入它的业务中确保了它在联机分析处理市场上的领先地位。Decision Series是一个普及的数据挖掘工具, 而其生产厂商Neo Vista公司是从一个大规模并行硬件厂商Mas Par公司转变而来的, 这就导致了对可伸缩性和高性能数据挖掘方案有强大理解力和很好的实现。比较而言HNC是最成功的资料探勘公司之一, 它的Database Mining Workstation (DMW) 主要应用于信用卡诈骗分析。Angoss所开发的Knowledge SEEKER (KS) 是一套决策树资料探勘工具, 用以找出资料组中预测因素和相依变量间的关系。

2. 各种软件的特点及优缺点

(1) SAS软件。

SAS系统的优点是它本身就是一个组合软件系统, 除了有个基本部分BASE SAS模块外, 还集成了数据获取工具、数据抽样工具、数据筛选工具、数据变量转换工具等, 并且具有多个灵活的功能扩展接口和强大的功能模块, 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SAS还有一个智能型绘图系统, 提供多个统计过程, 每个过程均含有极丰富的任选项。此外SAS还提供了各类概率分析函数、分位数函数、样本统计函数和随机数生成函数, 使用户能方便地实现特殊统计要求。同时它也有其弱点, SAS在设计上主要是针对专业用户进行设计, 因此以编程为主, 非统计专业的人员掌握起来较为困难。

(2) Clementine软件。

SPSS的核心挖掘产品Clementine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快速建立模型的环境, 被誉为第一数据挖掘工具。企业主要用它将数据分析和建模技术与特定的商业问题结合起来, 找出一些不易被其他挖掘软件找到的答案。C1ementine的数据可视化能力包括分布图、线性图和网络分析, 使挖掘过程更加直观和具有交互性。C1ementine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访问能力, 可以以C代码的形式导出决策树、神经元网络和K0honen网络。以公布的用户基推测试来看, 它在可伸缩性、预测准确率和处理的时间方面都表现得很好。其缺点就是可测量性较差。

(3) Darwin软件。

Darwin数据挖掘工具集被设计作为一个包含三个数据挖掘工具的复杂产品:神经元网络、决策树和K近邻。这三个工具综合起来使它可以处理类别的分类问题, 还可以进行预测或预报。它几乎可以对所有种类的模型产生扼要的统计、无秩序矩阵和提升表。Darwin在效率和可伸缩性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算法主要用于为并行计算进行优化, 并足够灵活地在逆行和序列结构上运行。

(4) Intelligent Miner软件。

Intelligent Miner的优点集中体现在:最广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算法集之一;在数据规模和计算性能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可伸缩性。它还具有大量能被用来开发用户化数据挖掘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所有的数据挖掘引擎和数据操纵函数都能通过共享C什库被访问。另外它是一个客户/服务器系统, 客户机用于控制用户界面和数据可视化函数, 而数据挖掘和数据操纵引擎是在服务器上, 更便于使用。Intelligent Miner还可与IBM DB2关系数据管理系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且因其算法具有可伸缩性, 使用比较方便。但是Intelligent Miner的不足之处是连接DB2以外的数据库时, 如Oracle, SAS, SPSS需要安装Data Joiner作为中间软件。

(5) 其他软件。

其他还有几种比较常见的数据挖掘软件, 我们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将它们进行比较

3. 数据操作能力

数据挖掘就是要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处信息, 以给商家提供决策。因此他们的主要对象就是各种数据。而我们所面对的数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综合起来看, 他们主要处理以图1中所示形式的数据类型。

4. 使用技术和算法总结

算法是数据挖掘工具的核心部分。各数据挖掘软件用到的算法宏观上来说大体上包括:聚类分析、分类分析、统计分析、关联分析、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和值预测这几种。按照他们被使用的频率和自身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饼状图2。

虽然上面显示说明各种数据挖掘工具几乎都可以使用这些算法, 但是具体到各个软件, 所采用的算法又会各有所侧重。

5. 应用领域

数据挖掘现在已经有不少的成功案例。它首先是在一些数据密集型行业中得到了实施, 如金融、证券、电信、零售业等。具体来说不同的软件又有些应用的侧重点。

Enterprise Miner在数据挖掘市场上占有很强的竞争地位, 其用户遍及金融、医药卫生、生产、运输、通讯、政府和教育科研等领域, 侧重应用到一些比较大的数据应用方面。相比较而言C1ementine比较灵活, 对小规模和大规模的分析实现都很合适。Darwin一般是特殊定位在主要面向大型跨国企业提供数据库和应用产品的主要厂商。目前IBM投入大量财力主要是要把此工具定位在为企业规模的数据挖掘的一个主要解决方案。Intelligent Miner主要适用于营销、财务、产品管理和客户联系管理领域的数据分析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

4Thought是用来处理包括价格优化、需求预测以及性能预报和衡量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业务问题, 而Scenario主要应用在数据勘测和可视化方面。Decision Series主要被定位在为掌握复杂技术的有经验老手服务。整体而言, Decision Series定位于大范围分析执行。Database Mining Workstation (DMW) 的最大优点就是诈骗侦测/分类应用, 这使之多应用于实时分析信用卡交易。Knowledge SEEKER这套工具主要定位在于资料探测能力。

通常对于每个实例来说, 并不仅仅应用某个软件, 或者是某个软件的一个算法, 而是综合应用的。将这个过程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应用不同的软件或不同的算法, 使整个的试验数据最少并且最有效。如在中就采用了Scenariode的四种不同的形式。文献中详细地介绍了SPSS Clementine的聚类算法在电信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三) 选择挖掘工具的依据

每个挖掘软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挑选合适的挖掘工具也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进行考虑。

从软件本身来考虑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软件开发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领域。数据挖掘软件一般分为通用的和专业数据挖掘软件。专业型的数据挖掘软件一般是针对某个特定领域的问题而提供解决方案;通用型数据挖掘软件则不区分具体数据的含义, 能处理各种常见的数据类型, 具有较为广泛的使用范围。 (2) 软件实现的功能和方法。 (3) 对数据的操作能力。 (4) 软件使用的容易程度。 (5) 软件的销售价格和提供的售后服务。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 我们要分析公司应用这些软件的必要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1) 公司的数据挖掘需求是短期行为还是长期使用。如果是短期行为, 就购买那些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软件包或外包给咨询公司或考虑软件界面使用时的人机互动性。如果是长期使用, 就需要购买使用方便, 维护升级比较好的企业型数据挖掘工具。 (2) 公司的数据挖掘经验和水平。公司应该根据内部数据挖掘团队的经验和水平, 选取一些经过基本培训后就能掌握的工具。 (3) 公司的数据状态。在挑选数据挖掘工具前, 公司必须对现有的数据进行评估。如果没有具备进行业务主题数据挖掘 (比如:风险预测的数据或者现有格式不能满足数据挖掘工具的需求) , 那就需要等数据具备了, 才可考虑购买工具。如果这数据分析中需要随时增加一些功能, 最好选择SAS系统的Enterprise Miner软件, 它可以随意地增加你想要的模块功能, 方便快捷且易于使用。 (4) 公司的预算。当然在选取工具时, 公司也要结合自身的财务预算来决定, 也就是说要考虑软件的价格。

美国的Auto Trader.com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用户对网站上的信息点击, 寻求信息, 其运用了SAS软件进行数据挖掘, 每天对数据进行分析, 找出用户的访问模式, 对产品的喜欢程度进行判断, 并设特定服务器, 取得了成功。Reuteres的数据大都是外部的数据, 必须从数据中检测出错误的成分, 保证数据的质量。他们选用了Clementine极大地提高了错误的检测, 保证了信息的正确和权威性。Bass Export是世界最大的啤酒进出口商之一, 在海外80多个市场从事交易, 每个星期传送23000份定单, 这就需要了解每个客户的习惯, 如品牌的喜好等, Bass Export用IBM的Intelligent Miner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四) 结束语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 商业利益的强大驱动力将会不停地促进它的发展.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数据挖掘方法和模型问世。另外, 近年来多媒体数据库发展很快, 面向多媒体数据库的挖掘技术和软件今后将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尽管如此, 数据挖掘技术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现在的商业数据数量之大和维数之高, 使得如何进行探索, 如何选择分析变量, 成为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第二, 抽取样本的选择和抽取方式的选定以及抽样的效果, 也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难题。最后对挖掘结果的合理判断也是一个技术性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惠志婷.病案系统开发及数据挖掘应用[J].科技资讯, 2006, No.10:58-59.

[2]陈凤洁.电信客户细分方法及应用[J].科技和产业, 2005, Vol.5, No.11:10-12.

[3]赵建军.Web数据挖掘[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 No.2:67-69.

[4]王斌会.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现状[J].统计与决策.2006, No.10:122-124.

上一篇:培养考察机制下一篇:宴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