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公司

2024-09-14

财险公司(共12篇)

财险公司 篇1

1 影响因素与模型建立

1.1 影响因素的初步假设

本文将参考国内外保险公司绩效研究的相关文献, 初步提出本文中影响我国保险公司绩效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的假设, 包括公司规模、公司年龄、公司所有权形式、保险赔付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投资收益等7项影响因素, 分别解释如下:

(1) 公司规模 (ASSET) 。公司规模在以往众多的绩效研究中涉及的比较多, 本文也将其纳入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假设之中, 姑且认为规模是影响保险公司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纵观我国保险业市场的发展模式, 我国众多保险公司更多的是依靠大规模的薄利多销, 走的是粗放式经营之路, 公司经营的各项业务各有盈亏。通常情况下, 规模大的保险公司一般会具有规模效应, 成本平摊、知名度、商誉、隐形资本等在各方面都会有相对优势, 而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则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等, 与大公司相比劣势就会显现出来。本文采用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 (LNA) 来表示保险公司的规模。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本文的计量回归分析中, 特将保险公司的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引入。

(2) 公司年龄 (AGE) 。作者认为保险公司成立的时间长短会对保险公司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其一, 开展业务越久的保险公司, 其知名度扩散的要更深入而广阔一些, 而知名度的高低又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其二, 开展业务越久的保险公司, 其客户积累量相比于开展业务时间较短的保险公司就会越多, 因此会具有很大优势;其三, 开展业务时间越长的保险公司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可运用资金来经营公司, 以提高保险公司的业绩。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本文的计量回归分析中, 特将公司的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引入。

(3) 公司所有权形式 (OWN) 。公司所有权形式包括中资、外资和中外合资三种, 本论文将外资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合并作为一组来与中资保险公司做对比研究。公司所有权形式体现的是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理念, 表现在管理方法上的不同, 因此会给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带来差异。中资保险企业大多起步较晚, 在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业务开展方面与外资企业作者猜想会有一定差距, 但是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么多年以来, 这种情况是否发生了改变, 是否还有差距, 差距还有多大也是未知的, 因此选取最新的数据对这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新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本文的计量回归分析中, 特将公司所有权形式作为控制变量引入。

(4) 保险赔付支出 (PAY) 。作为在微观层面影响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来说, 保险赔付支出是保险公司财务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保险公司赔付水平的高低将会对保险公司净利润的水平产生影响, 至于影响程度的大小, 我们将在计量回归之后得出答案, 然后向着对保险公司绩效最有利的方向控制保险公司的赔付水平。

(5)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FEE1) 。在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中, 保险公司办理业务的手续费及支付给保险代理人的佣金支出是保险公司财务支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部分, 手续费及佣金的支出能够反映出一个保险公司的主要运营效率, 一般同时, 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支出, 它也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净利润水平, 因此, 我们需要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这个因素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水平进行分析测度, 然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将这一支出控制在对绩效有利的水平。

(6) 业务及管理费 (FEE2) 。业务及管理费用是保险公司内部运营的财务支出, 这一支出的水平能够很好的体现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 同时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支出, 业务及管理费的水平也会对保险公司的绩效造成影响, 通过加入这一影响因素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可以检测一个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是否需要改进。

(7) 投资收益 (GAIN) 。保险公司无论是财险还是寿险都会有相对庞大的巨额可利用资金, 保险公司需要对这笔巨资进行投资处理来为公司获得更多的收益, 投资方式、投资项目的不同会导致投资收益水平的高低,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逐步发展, 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开始在保险公司的绩效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因此, 研究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对保险公司的绩效影响程度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调配保险公司可利用资金, 使之向着利于保险公司净利润的方向发展, 为保险公司创造更多的绩效。

1.2 变量的选取

1.2.1 因变量

总资产收益率 (ROA) :ROA=净利润/总资产

1.2.2 自变量

(1) 投资收益/保费收入 (ratio1) ;

(2) 赔付率 (ratio2) =赔付支出/保费收入;

(3)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资产 (ratio3) ;

(4) 业务及管理费/总资产 (ratio4) ;

(5) 资产总计:先除以10000再取自然对数 (lnasset) ;

(6) 公司所有权性质 (dummy1) :0=外资, 1=中资;

(7) 公司成立至当年的年数: (lnage) 。

1.3 模型的建立

本文研究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 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 C为常数项;αi (i=1, 2, 3, 4, 5, 6) 为解释变量的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2 财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

2.1 财险全样本描述数据

对包含21家财险公司的财险全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统计, 包括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 统计结果财险样本描述数据见表1。

注:对财险全样本按照10%比例进行抹平, 然后得出描述性统计数据如上表。

2.2 财险数据相关分析

用Eviews6.0做出相关系数矩阵如下:

2.3 财险样本相关分析结果

(1) RATIO1投资收益/保费收入。

从相关系数来看, 该比例与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最高, 为0.527, 这说明在排除了保费规模之后的投资收益对保险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贡献度最高, 因此我们认为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对其公司的绩效影响可能最为重要, 这就基本符合现代保险行业发展的现状, 因为财险公司的可利用资金总量越来越大, 所以必须对这笔巨额资金加以运用来为公司产生更多的收益, 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 这一收益在财险公司的净利润中占比越来越重要, 正在逐渐向着财险公司净利润来源的支柱地位发展, 这也正是今后财险公司的发展趋势, 即越来越重视对可用资金的投资运用。

(2) RATIO2赔付率。

从相关系数来看, 赔付率与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169, 有一定正面影响, 但是不如投资收益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程度深, 结合前面的财险整体赔付支出水平来看, 可能是由于近年来财险赔付支出一直处于阶梯状增长趋势, 对外赔付支出总额较大, 不能为财险公司净利润积累更多结余, 但总体上仍是促进影响, 只是影响程度不太大, 同时这也预示着在多元线性回归中, 赔付率的回归系数不会很高, 对保险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不会太大。

(3) RATIO3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资产。

从上表来看, RATIO3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资产与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365, 相比RATIO2对财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来讲要强烈许多, 说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这部分费用支出对净利润存在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 作者分析可能是目前财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付水平相对较低, 从而为净利润积累更多结余, 当然, 这只是相关分析中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预测, RATIO2对ROA的具体影响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进一步探究。

(4) RATIO4业务及管理费/总资产。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RATIO4业务及管理费/总资产与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5, 相比RATIO2与总资产收益率的系数高些, 但比RATIO3与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都要低, 作者分析可能是目前财险公司的业务及管理费水平相对更低, 能够为财险公司节更多开支, 从而为净利润积累更多结余, 也说明目前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及管理费水平会对保险公司的绩效产生更为强烈的正面影响, 当然, 这也是相关分析中对业务及管理费/总资产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预测, RATIO3对ROA的具体影响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进一步探究。

(5) NASSET总资产。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作为控制变量的财险公司的资产规模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93, 该相关系数相对较小但却显著异于0而且是正数, 我们认为财险公司的总资产与ROA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资产规模可能会对公司绩效产生较弱的正面影响, 总资产具体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

(6) 公司资产性质 (DUMMY1)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作为控制变量的财险公司的公司资产性质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5, 该系数很小, 但也显著异于0而且是正数, 因此我们认为财险公司的公司性质与ROA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财险公司的资产性质会对公司绩效产生较弱的正面影响, 具体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

(7) 公司成立时间长短 (LNAGE)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作为控制变量的财险公司的成立时间长短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49, 说明公司成立时间对财险公司绩效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具体研究这种影响的程度。

(8) 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从上表中的相关系数来看, RATIO1和RATIO3、RATIO4之间, RATIO3和RATIO4之间有相对较强的相关性, 最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哪些因素对ROA的影响更大, 需要我们在回归模型中逐步回归得到。

2.4 财险数据回归结果及分析

用计量回归软件Eviews6.0做出目标模型财险样本数据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注:*为在0.1的水平下显著;**为在0.05的水平下显著;***为在0.01的水平下显著。

从上表回归结果来看, 投资收益对财险保险公司的绩效确实有十分显著的正面影响, 在众多财务指标中所占分量最重, 这也正印证了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巨额的投资收益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客观回报正逐步超越保费差额, 成为保险公司净利润的重要来源支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现有的财险赔付率水平对保险公司的绩效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我们分析可能是因为现行的财险赔付水平应当较为合理, 在不影响保单销售的前提下处于一种较低水平, 能有效地为财险公司节省一部分财务支出, 为净利润的累积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回归结果来看, 财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对保险公司绩效会造成了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 说明目前财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水平以及业务及管理费用目前处于一种高耗水平, 过多的费用支出削弱了净利润的积累, 这种高耗水平应当得到改善以积累更多的净利润, 从而提高财险公司的绩效;财险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资产性质对公司总资产收益率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财险公司成立时间的长短对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系数很小, 说明其对财险公司的绩效影响不显著。

2.5 按中资外资分类比较

(1) 外资及中外合资财险公司样本统计数据。

(2) 中资财险公司样本描述数据。

(3) 财险中资、外资 (中外合资) 均值检验。

对财险样本数据按照公司性质进行分组, 对两组数据的ROA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结果如下:

(4) 财险中资、外资 (中外合资) 均值检验结果。

两组数据做齐性方差检验, 各个变量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均值检验结果均未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 最终可以得出结论:两组数据得分均值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基于这样的均值检验结果, 可以认为中资财险公司绩效以及各项可能的影响变量与外资及中外合资财险公司已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因此不必对此进行绩效差异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我们认为是近年来国内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资财险企业的快速成长, 但在中国的企业发展背景下, 外资及中外合资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应这样的发展环境, 因此成长速度放缓, 最后经过多年的发展, 中资财险企业的绩效发展到与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持平。

3 实证结果总结分析

通过以上对财险公司样本的实证分析, 笔者认为:

财险公司方面, 投资收益、赔付率、公司成立时间对公司绩效有正面影响,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以及业务和管理费用对公司绩效有负面影响;分别对财险公司下面按照中外资来分类分析, 经均值检验显示财险公司各变量指标均不会因为中资与外资 (中外合资) 而呈现显著差异, 因此认为中资保险公司绩效与外资 (中外合资) 公司绩效基本不存在差异。

财险样本公司中, 投资收益对财险公司绩效的贡献率最大, 赔付率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则对财险公司的绩效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财险公司成立时间的长短对公司绩效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而财险公司资产规模及资产性质对公司绩效影响并不显著;财险公司的成立时间长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对财险分成中资、外资 (中外合资) 两类来对比分析的话, 因为均值检验均显示两组数据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可以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中资保险公司与外资 (中外合资) 保险公司的绩效差异已经可以模糊不计了, 这也展现了我国保险企业近年来骄人的业绩, 拉平了与外资企业的绩效差异。

在恢复保险业务之后的30多年的发展中, 我国保险市场不仅有“量”的积累, 还有“质”的飞跃, 规范我国保险市场的各项机制体制正在逐步健全, 市场内部结构布局合理,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保险意识也在全民中得到了更好的普及, 虽然我国保险市场目前处于初级阶段, 但我相信, 经过国家、企业与国民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将保险市场做强做大, 全面保障国计民生, 保障国家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 将我们的保险地位提升到国际领跑者的水平。

4 财险公司绩效提高的相关建议

(1) 财产保险的资金运用渠道要不断拓宽, 随着保险业竞争的加剧, 财产保险公司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投资能力, 要学会应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建立适合财产保险公司自己的投资组合模型, 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出保险公司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同时建立保险公司绩效函数, 以绩效最大化得出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组合, 努力创造最高的投资收益以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的绩效。

(2) 就目前的水平来说, 财产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水平对保险公司的绩效是有利的, 因此财产保险公司需继续加强对赔付率的控制尤其是对汽车保险赔付率的控制, 财产保险公司应当建立科学的精算系统, 通过以往财务数据计算出赔付率水平与财产保险公司净利润之间精准的影响比例区间, 将赔付率控制在可接受的最优水平, 最大限度的节约赔付支出, 为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绩效的提高做好铺垫。

(3) 财产保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以及业务与管理费支出是财产保险公司较为重要的一项支出,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各项费用支出水平对保险公司的绩效造成了重要的负面影响, 因此, 财产保险公司一定要规范保险业务开展的各个流程, 全力避免手续费的铺张浪费, 调整保险代理人的佣金比例, 在不影响保险代理人工作积极性的前提下使佣金支出的增长比例保持在净利润增长率之下, 以最低的费用支出和佣金支出为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绩效做出贡献。

摘要:在现有公司绩效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 结合我国保险公司的具体特性, 分析了可能影响保险公司绩效的因素, 如:公司规模、公司年龄、公司所有权形式、保险赔付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投资收益等;选取2006年2011年境内21家财险公司6年的经营数据, 基于基本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 实证检验了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大小。

关键词:保险公司,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Rai, A.Cost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1996, (10) :213-233.

[2]蔡华.我国财产保险业效率及其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8, (6) .

[3]曹乾.我国保险业运营效率问题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 2006, (5) :48-56.

[4]何静, 李村璞.基于SFA方法的中国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实证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8) :60-62.

[5]黄薇.基于SFA方法对中国保险机构效率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06, (5) :104-115.

[6]林佳楠.我国保险公司规模效率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 2008, (7) :40-43.

[7]刘志迎, 孙文平, 李静.中国财产保险业成本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7, (4) :87-99.

[8]杨波, 李庆霞.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 2005, (10) :116-117.

[9]张俊岭.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DEA实证研究[J].统一与信息论坛, 2007, 22 (6) :45-48.

[10]赵宇龙, 王证.我国非寿险业务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的改进[J].保险研究, 2006, (4) :68-70.

[11]孙祁祥.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1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财险公司 篇2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员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今年公司党组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和××县委号召,在公司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公司党支部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拟定了公开承诺书,每个党员都制定了争当优秀党员承诺书,并予以公开,较好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年来,公司全体员工紧紧团结在党组周围,精神振奋,工作努力,为圆满地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年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和行政责任事故。

二、坚持以业务建设为中心,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一年来,我司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的主线,为全县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财产安全保障出发,定目标、找差距、解放思想、实干创新、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大力开办服务性险种,为全县人民创立放心的保险环境,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成效。一是为发展全县的运输业积极提供保险服务。采取登门服务的方法,加强对各种车辆的的承保工作,积极采取优惠政策,促进车辆尤其是大货车保全保足,使事故发生后保户获得足够的经济补偿。引进差异化管理,对集体运输单位和个体保户给予了有力的经济保障,推动了全县运输业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园方责任保险。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行业面临的风险正在逐年增加。开办校园方责任保险一方面可以促使学校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同时在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后可以立即运用现代保险机制,把风险产生的损失,分散转移出去。事故的调查处理及定性由保险公司运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就可以从繁杂的事故处理中解脱出来了,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今年我们下大力开展这项工作,在市分公司的统筹协调下,我们在上一与教育部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加大了工作力度,完成了全县的校园方责任保险承保工作,县区内23个乡镇所有中小学均在我公司投保了校园方责任险,截止12月底受理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意外事故?起,已为出险学生和教职员工支付医疗赔款?万元。

三、积极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人保财险公司的良好形象一是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实行了“集中核保、集中理赔”,按照保监会的规定和保险法的条款严格费率,不违规经营,不擅自提高费率,保障了保户的权益和经济利益。同时对理赔工作进行专业化管理,提高现场勘查率,规范了各险种理赔的程序,加强大案跟踪和汽车零部件的报价工作,使赔付标准更加准确。尤其大力开展了“理赔无忧—金牌服务工程”,创建理赔服务绿色通道,对保户提供了及时快捷的服务。二是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为使保户满意,全县人民满意,我司进一步推出了“承诺服务”和“限时服务”,实行了公司权限以内赔案当天赔付,超公司上报审批案件5天赔付。同时我们在加强24小时值班的基础上,设立和配置了专门的接线员、勘查员、值班司机及专用勘查车辆和设备,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也不论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有报案电话打来,理赔人员迅速出现场,在限时之内赶赴现场施救和勘查,极大地缩短了保户等待时间,加快了理赔和补偿速度。三是树立保险形象,把人保品牌做好。今年,我们大力推进“以德经营,诚信为民”的进程,认真贯彻执行《营业人员服务规范和管理规定》,制定了一系列文明服务、廉政服务的规范措施,无论是谁,触犯保户利益,年终对本人的业绩实行“一票否决”,使全司业务和理赔人员都能严格按照保险原则办事;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我们定期到群众中征求意见和建议;积极落实文明优质服务措施,坚持实行礼仪服务、文明用语、禁服务忌语,挂牌服务、持证展业、送赔款上门等活动,并对着装、仪表、环境卫生、内务做了详细的标准规定,使全司的环境建设和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保户创造了舒适的投保环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司的业务发展步伐放缓,市场占有率有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不够规范。××县财产保险市场几年来随着经营主体的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公司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进行恶意竞争,有的甚至置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顾,违规操作。现在××的保险经营实体,只有人保财险、平保等数家公司有经营资格,其他均属无证营业,扰乱了××的保险市场。具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几家未在××注册的公司其收取保费1000?余万元,直接造成税费流失达70?余万元。二是保险市场受经济水平制约明显。××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且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县经济欠发达,××县财产保险市场也欠发达,与其他地区还有明显的差距。三是业务发展不均衡。近几年来,虽然××县财产保险市场保费总额增幅较大,但业务发展不均衡。从各险种发展速度看,货运、机动车险增幅较大,家财、企财、责任保险等业务收入增加不明显。业务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反映了市场供给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的保险需求,另一方面说明各家财产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不合理,亟待调整。

财险公司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的分析 篇3

关键词:财险公司;内部;控制;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也对财险公司的内部控制起到统驭作用。在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提升财险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统筹协调经营发展。强化预算对价值创造的统筹指导,以促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

价值创造是财险公司业务发展的根本任务,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持续提升经营效益的必然要求。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不断改善各业务环节的投入产出水平,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控制层次,进一步挖掘财险公司价值创造潜力。在控制活动中采取一整套相互监督、提高业绩、提升价值,彼此联系的控制方法。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对财险公司各部门和其员工日常活动进行规范,达到及时识别和处理风险。科学设定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科学合理配置财务资源。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缺乏对内部的控制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避免财险公司因盲目发展而遭受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以价值链贯穿业务链,构成对业务的制度之间相互制约,围绕财险公司发展战略,相互监督,使其有制度可依。但目前大多数企业仍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内部管理层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需要增强财险公司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全面性、协同性、严肃性”的原则。企业管理者对包括财务预算,业务承保、理赔、投资等内部控制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形成闭环管理体系,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公司内部与外部经营要素的协同,内部控制目标单一,严重制约了企业对其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

2.2 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控制是一项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系统管理活动。在部分企业,风险控制意识淡薄,似乎只是审计部门或者财务部门的事情,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和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一些部门和岗位设置结构不合理,在实践中根本不能很好地起到控制作用。责权不明确,管理观念的不到位,使得各相关岗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上,缺乏强调财险协同性。审计、会计人员的素质影响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无法确保全面预算战略的有效实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导致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不规范甚至缺失。

2.3 内部控制执行力与监督力不够

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管理无法涵盖财险公司全部经营业务。管理者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之前没有充分调查研究,预算管理无法涵盖预算工作。制定的政策和制度与现实情况不一致,无法科学制定预算目标并适时动态调整。并且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根据内外部经营形势发展变化来作出调整,需要用内部管理制度来代替。缺乏系统运作机制,健全完善资源调控的体制机制和调控手段得不到有效落实。财险公司接受外部监督检查日趋严格,使得大多数内部控制仍停留在业务流程上,无法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被很好地执行。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各专业领域投入规模和时序没有被合理安排。

3 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相关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宣传力度,是进一步推动财险公司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内部控制文化体系,将财险公司的决策权进行分解,使企业内部各级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并通过适当授权来进行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使得财险公司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责权范围,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均衡状态。根据财险公司预计的结果对全年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明确各职能部门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責任等,是财险公司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保证。订立明确的控制标准,切实加强依法从严治企的要求,建立健全适应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3.2 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科学的制度作为各授控单位的约束条件,涵盖了财险公司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持续优化财险公司资源配置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失误,完善统一政策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业务源头上加强风险防范,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考核其综合素质,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强岗位和在职人员的培训。采取有效的分权管理和控制管理的模式,切实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从根本上保证财险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养员工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主要手段的内部控制机制。

3.3 强化监督力度,加大内部审计

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构建完整的业绩控制系统。把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树立明确的企业控制目标,进行企业内部的观念创新。所有控制活动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促进财险公司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从全局、长期的视角开展控制活动,减小财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以保证内部控制活动的连续性、稳定性。从业绩考核上来说,企业开展内控活动必须由专门的部门进行负责,便于对各部门、员工的激励与控制。并且对相关负责人赋予相应的权利和地位,使财险公司经营活动有目标可循,保障内部控制活动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周伟中,高俊利.实时审计在保险公司风险防范中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4(4).

浅析财险公司组织架构 篇4

保险业务是金融市场中一个非常特色的领域, 它有着其他金融机构相同的特点, 即属于服务行业、没有库存、没有物流, 销售成本占据了经营成本的主要部分, 同时也不同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它是销售导向型企业, 保险从本质上是一种推销型产品。在历史上, 无论是行业发展, 还是监管体系, 保险业都是融合在银行业中的, 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真正独立开始运营和发展。因此, 在前期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高速发展的保险公司, 一方面既要遵循于一般金融机构发展的规律, 同时也要跳出金融的圈子参考学习其他商业组织的经营模式, 逐步形成具有保险特色的经营模式, 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财险公司组织架构定义

(一) 组织架构定义

1、定义。

企业的组织架构就是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 在工作中进行分公司协作, 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1它主要是由任务、工作流、责任关系和连接组织各部门的沟通渠道所构成的系统。2具体包括了目标、协同、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组织七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

2、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有职能型、分部型和矩阵型, 其中职能型是以各项专业职能作为划分部门的基础, 即具有相似技能和执行相似任务的人被组织在一起;

分部型又称事业部型, 它是将为同一流程或产品而工作, 服务于相似的客户或处于同一领域或地理区域型, 具体可以产品线、区域线、顾客线和流程线等四类标准来划分;矩阵式是一个跨界型组织架构, 职能型和分部型的结合体, 目的是综合职能型和分部型的优势同时使其劣势变小。

(二) 财产保险商品特点

1、财产保险定义。

2009年新颁布的保险法中对财产保险的定义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维基百科对此定义进行了扩展, 突出了财产保险是一种社会化的经济补偿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补偿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给出的定义是是指以各类物质财产及其相关利益或责任、信用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包括与财产有关的利益、费用、责任等。

2、财产保险商品的特点

(1) 无形性。保险本质上一种无形商品, 保险人与投保人通过订立合同, 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并以保险单作为保障服务的凭证, 提供一种无形的风险保障责任。

(2) 补偿性。财产保险商品具有鲜明的补偿性, 即出现保险事故后保险人也仅仅是针对被保险人的损失限度进行赔偿, 这样就有效避免被保险人保险获利的可能性。

(3) 需求潜在性。由于并非所有被保险人都会出现保险事故, 因此客户对于保险商品的需求是潜在的, 即财产保险商品也是需要推销的。

(4) 价格关联性。在具体销售过程中, 财产保险公司需要对投保人和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测算, 不同风险等级的标的的财产保险价格会出现很大差异, 即同样的产品会由于客户的不同出现不同的价格, 这需要有极强的财产保险专业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支撑。

(5) 内部差异性。从风险特性看, 财产保险可以分为单一性风险和集聚性风险, 其中机动车辆保险、意外险和家财险等以个人客户为主的为单一性风险, 这些风险标的分布较广、出现频率稳定、单均风险可控;而企财险、建工险等以法人客户为主的为集聚性风险, 这些风险标的个体较大、出现频率不稳定、单均风险较大。

二、财险公司组织架构分析

一家成功的财险公司, 一方面要符合财险业经营的基本规律, 另一方面也要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因此, 财险公司在日常经营中不仅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 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这既是对于组织战略实施的保证, 又是对战略取向的重要影响。财产保险由于其商品类别的多样性独特性, 有公司选用职能型组织架构, 相对而言, 更多财险公司都选择了以区域和产品为主要管理线的分部组织架构, 如中国人保以产品线为主, 太平保险以销售渠道为主, 当然也有部分公司开始以综合产品线和销售渠道线管理来设置类矩阵式管理的组织架构, 如太保在产品线外设立综合开拓部, 大地设立业务管理部等。

(一) 职能型组织架构

1、职能型组织架构定义。

职能型组织架构是以管理流程为主要纲线, 严格区分了流程线上各个专业模块的专业职能, 并以此为划分部门的基础, 并将具有相似技能和执行相似任务的人组合在一起, 每个职能部门的成员都在其专业领域中工作。在职能型组织架构中, 一般按照流程线设立产品开发部、承保部、理赔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 每个部门承担了流程中部分职责, 这些职责同时相互影响和制约。在一个外部环境相对稳定, 公司内部之间不需要有太多部门协调时, 这种组织结构模式对公司而言是最合适的。

2、职能型组织架构优势。

职能型组织架构由于其清晰的管理流程线划分, 建立了类似工业制造业中的生产线, 可以有效的发挥各个专业领域的优势, 提高资源整合力度产生规模经济, 同时可以为每个部门设定专业的职涯规划和深度培训、任务分派, 进而提高每个环节生产效率。

3、职能型组织架构劣势。

职能型组织架构在对于各自专业领域的过度关注下, 可能会出现部门的自我关注度过高、全局性较差, 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过高且效率低下, 下级单位接受的多头指令可能会出现矛盾的问题, 同时对于培养全局性管理人才也存在一定缺陷。

(二) 分部型组织架构

1、分部型组织架构定义。

分部型组织架构又称为事业部组织架构, 它一般是在大型企业中实行分权式的多分支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 多按地区、市场或商品设立事业部, 各事业部有相对独立的产品和市场, 实行独立核算, 是一个分权单位, 具有独立的责任和权利。在分部型组织架构中, 一般按车险、非车险和农业险类别进行事业部划分, 也有按直销、中介、银保重点等销售渠道进行事业部划分的, 这些事业部互相不交叉, 独立经营。一般在集团化、多元化、跨地区的地区和公司内部, 比较适用这类模式。

2、分部型组织架构优势。

分部型组织架构由于各个事业部都有各自的专业经营领域和范围, 同时在各个范围内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因此市场反应速度更快, 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更强, 同时每个事业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 便于公司整体财务控制力度的增强, 公司领导也可以减少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 可以更多时间去思考和研究公司战略方面的问题, 提高公司整体战略运营能力。

3、分部型组织架构劣势。

分部型组织架构由于事业部的设置要求, 需要有多套齐备的职能机构, 相关人员数量较多, 费用开支增大, 存在机构重复设置的情况, 总部和事业部之间的分权和集权关系处理比较敏感, 事业部的利益和公司整体战略利益之间的统一性问题比较难以解决, 同时可能会引发一些资源方面的竞争。

(三) 矩阵式组织架构

1、矩阵式组织架构定义。

矩阵式组织架构实质上就是将分部型和职能型组织架构在一定程度上的整合, 它既需要某个专业领域的专业性, 同时也要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在这一架构中, 员工在同一时间至少同时属于两个正式群体—一个职能部门和一个产品或项目团队。在一些外部环境变化比较快同时对于公司内部协调要求高的地区或公司, 适用该模式, 但是这一模式所需要的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较高, 因此市场中完全矩阵式组织架构的公司比较少, 很多公司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和努力。

2、矩阵式组织架构优势。

矩阵式组织架构建立之初就是考虑要整合分部型和职能型组织架构的优势, 因此它一方面可以提供较高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协调, 能够在组织运作中提供更多的跨职能合作, 满足了变化了需求和灵活性的需要。

3、矩阵式组织架构劣势。

矩阵式组织架构由于出现了双重领导, 在内部执行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和混乱, 同时组织架构的官僚成本可能相对较高, 对于发展庞大的公司而言, 内部监控和评估难度也比较大。

三、财险公司组织架构发展建议

事实上, 财险公司组织架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只有一个某一阶段的最佳答案, 在具体操作上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规则, 同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并且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客户的需求去调整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 从而找到适合本公司发展要求和市场环境的组织架构。

(一) 财险发展规律

1、车险业务的集中化趋势。

要重点关注车险这一主体业务的发展, 车险是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财险行业的主流, 因此必须强化对车险业务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运营, 前端销售方面要突出渠道的多元化和广覆盖, 后端管理要突出理赔的专业化和服务的差异化, 对于这一大量分散化的业务类型, 可以借用目前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 采取标准化的集中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2、非车险业务的矩阵式管理。

非车险业务由于其受地域、客户、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风险因素比较多且地域性强, 对于专业队伍的技术性要求也高, 因此要突出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管理的分权化和后援服务的集中化特点, 以公司整体资源力量来推进非车险业务发展。

因此, 综合车险和非车险业务的差异化特点, 建议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运作, 在具体组织架构设置上要考虑这两类业务的差异化特点, 要做到前端销售幅度广、中端服务技术强、后端管理深度宜。

(二) 公司发展阶段

每个公司发展阶段不同, 其所适用的组织架构也不同。一般而言, 公司发展初期由于经营规模不大, 人员团队较少, 管理默契度缺乏, 适用一些简单直接的销售促进性的组织架构;公司成长期由于

(三) 市场发展环境

基于中国人均拥有私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财险市场逐步向个人化的车险客户为主, 法人团体客户为辅的格局演变, 其中个人客户占据了业务规模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销售渠道也从开始的模糊变得逐渐清晰, 客户、渠道的逐渐清晰使得原先单一产品线的管理模式开始出现变化, 逐渐引入渠道开始成为一种潮流, 更多时候需要从渠道和客户的结合体去看待市场。

(四) 管理发展趋势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财险公司的日常管理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管理工具的电子化程度有了极大的提升, 很多传统的管理理论在发生变化, 管理学中的一些新的潮流正在不断出现, 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型更是出现了颠覆型的变化, 以客户为金字塔顶端, 员工居中服务, 管理层作为后援支持的新型“金字塔”管理模式已经呼之欲出, 因此必须要适应未来的环境变化,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结合管理上发展趋势关注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要借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缩短指挥链, 加强扁平化管理, 提升控制幅度, 提高指挥效率。二是尽量避免决策过度集中化, 要充分利用“矩阵模式”的多头领导, 减少单一性的领导决策局限性, 提高决策科学化程度。三是提高有效授权和委托, 要因地制宜考虑各个组织的关系, 要给予一些组织机构足够的分权, 以阶段性的结果管理为主。

摘要:本文主要从财产保险的定义出发, 深入分析了财险行业的规律和特点, 结合企业组织架构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通过对主流财险公司组织架构的分析, 提出在现阶段财产保险公司销售组织的建议。

关键词:财险公司,组织架构

参考文献

[1]、许玉林, 组织设计与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小约翰.谢默霍恩, 管理学原理,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平安财险深圳分公司实习 篇5

平安财险深圳分公司实习报告

今年夏天暑假我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深圳财产分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实习生活。在该公司的渠道管理部,理赔部,和核保部。分别待了一周。

中国平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集团拥有约40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及8.5万名正式员工,各分支机构和销售部门共3800多个。公司在2009年收入到一千多亿元平安从保费来看在人寿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和第二大产险公司并在2009,全球500强中榜上有名。在上榜的中国内地企业中中国平安排名第八(美元市值)三度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在国内金融行业排名第五。

我实习的公司是以车险为主的,具体工作就是对该公司各个部门的架构的了解和工作的基本流程。

我是从今年七月来到公司的实习的三周中每周都有不同的获,学到了很多在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并且让

我接触了很多优秀的积极工作热爱生活的人。在那里我度过了一 段快乐而又难忘的时光。从表面上来看保险行业与我所学的知识 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在公司学的一些东西是对我终身受益的。在 学校我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但是经过这次实习,任何事物都 是有联系工作也是一样,很多经验在工作中都可以得到锻炼。

实习具体内容:

刚来公司,公司们委派了一名渠道管理部的职员----张冰。来给我讲解公司的基本架构,和总公司的KPI(综合考核指标)。知道了平安的经营管理目标和管理体制,和 企业文化和发展史。

并了解了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在展业。承保理赔以及各个渠道侧重业务和解决问题的几个好方法。其中有:头脑风暴法,七步成诗法,金字塔表达法。

在渠道管理部,我在听完各个部门的的讲解之后,参与研究了两个课题:《如何成为一个职场的达人》;《如何做好好城市型机构的一把手》。看似很简单的话题,其实仔细以讨论还是蛮复杂的,他们之间经过讨论还是没有什么结果,最后又说要套用七步成诗法,同志们开始来套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不是太复杂了以至于难倒了众多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还是很认真谨慎的!后来有位同事说“这种问题在小学就叫做作文,在中学就叫做论文,大学也是一样,但是到了社会上就叫做:项目了。后来经决定还是用一般说的方法来完成这个事件。

下一周我到了理赔部的现场勘查的,其实这一周还是很有收获的,毕竟是现实接触社会的,在这的主要任务是来接是听95512的电话后及时赶到现场来定损(定价),最后来开单给被保险人,但是有些项目规定 某些零部件单独损坏是不给予赔偿的。例如:(后视镜)等等。这样被保险人就会不满意,会发生争论。(其实我们应该换位思考)

后来来到核保部旁观他们的工作也是有很多收获的。

实习总结及体会:

在平安的这一个月,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学到了很多对我影响一生的知识,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积极看待生活要在工作中保持一良好的心态。明白了一些人际关系的相处之道,懂得了在做任何事件都要把握一个度。

平安每次他们都对我细心指导。

实习完后通过进一步对平安的了解我感觉:

1平安人都很注重效率,做事都很努力,从他们的走路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努力,溺水行舟,不经则退。在平安你需要努力去提升自己,否则别人就会将你甩在身后,你就会有被淘汰的危险。2平安的管理很先进,他会给每一名员工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只要努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被提拔。

3平安员工的业绩都要通过模型指标来衡量的,比如说保费驱动模型,和关系驱动模型,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的业务。

平安看起来真的很和谐,同时之间相互帮助,有了麻烦或是有困难都很解决。

他们的服务宗旨:

处处为客户着想,当接触到投诉时平安会第一时间,派人来解决矛盾,这是其他保险公司难以做到的。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让我更加的体会到,服务宗旨:

诚信第一; 效率第一;客户至上;服务至上。

财险公司 篇6

农险实践中,人保财险陕西宝鸡分公司一是主动把自身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定期向政府沟通汇报工作,积极参与地方相关涉农保险政策制订,积极运用保险机制协助解决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政府分忧,为农民造福,让各级党委政府满意保险公司工作,从而主动支持保险项目的运作。二是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为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领导,我公司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以公司“一把手”为组长,各县支公司经理为成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公司机关设立农业保险部,配备专人专车,抓好农网管理维护及农村保险业务的开发与推广;在每个县支公司都设立了农业保险部,年初召开三农保险工作会议布置和安排全市的农险工作。市、县公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三农”保险的任务和目标;公司主要领导对“三农”保险亲自督导,亲自检查,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做好宣传发动,把“三农”保险工作“送上门。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较多,覆盖面广,受益范围宽,政策性强,让广大农户及时了解、认识、接受这项富农惠农政策,必须切实做好宣传工作。为此,公司充分利用广播、横幅、宣传窗、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多次组织支公司业务人员、镇联络员与村信息员深入到农户,向农户宣传农业保险的政策,使广大农民明白农业保险的承保范围,保险的作用、意义,使多数参保对象意识到“农保”是“无灾保平安,有灾减损失”的道理,能够自愿投保,确保我市农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健全机构网点,完善农村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公司秉承“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宗旨,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市农村建立了8个片区营销服务部(中心服务站)、79个乡镇三农保险办公室、844个村级保险服务点,组建了980人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专兼职人员队伍;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拍摄仪等电子设备;开展了各层级培训会,夯实了服务三农的农村保险网络服务体系,全面实现了“网络连成片、服务面对面”的农村保险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高了公司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完善机制,做好理赔兑现高度重视农险理赔工作,注重完善机制建设:在各支公司设立农险理赔专岗,配合镇联络员深入田头,逐户调查登记灾后损失情况,及时上报确保农户第一时间拿到赔款。2013年4月陇县部分地域小麦不同程度的遭受了低温霜冻的影响,致使我公司承保的全县12个镇,27个村,3380户种植户,6448亩小麦受损,我公司接到报案后,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经我公司查勘确定实际损失后,及时赔款39、2万元。2013年7月17日的暴雨,造成我公司承保的陇县政策性玉米保险12个镇,135个村,10663户种植户,30610亩玉米受损,我公司赔款159.82万元;2013年4月凤翔县的陈村、糜杆桥等镇的小麦、苹果遭受了低温霜冻的影响,涉及农户5011户,小麦受灾面积1392亩,苹果受灾面积1099亩,公司赔款85.67万元;公司还注重建立与地方政府和气象、水利、地震、畜牧兽医等部门联同协作的风险预警、应急处理联动机制,协力提升农业防灾防损水平,为农业保险的推进提供全方位的强力支撑。据统计,近八年间公司先后开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有: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小麦保险、玉米保险、设施蔬菜“镊保富”保险、森林保险、苹果保险、花椒保险、核桃保险等9个品种,业务范围覆盖全市所有县、区,已为全市127万户农户、208万人次农民群众,提供涉农保险保障90亿,累计支付赔款9807万元。

六是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效果评价。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公司通过实施效果评价,主要取得三点收获

一是保险补偿功能日益发挥,农民灾后生产、生活恢复迅速。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国家实施的新型救灾减灾手段,在帮助受灾农民迅速恢复生产方面效果突出,宝鸡市财险公司与政府救济手段相辅相成,完善了农业救灾体系。帮助农民抵御了自然灾害,提高了风险意识,强化了市场意识和互助意识,保障了我市农业的健康发展,2013年小麦、玉米保险146665户参保、受灾后第一时间得到共计515.75万元的赔款。奶牛保险3335户参保,共计赔偿奶牛1695头,赔款674.8万元,能繁母猪保险10807户参保,共计赔付母猪2103头,赔款210万元;苹果保险7009户参保,赔款116万元;设施蔬菜参保59户,赔款91.4万元。

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矛盾化解作用显现,社会地位有效提升,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生产的保障手段之一,以其独特优势,缓解了部分原本应由基层政府来负担的农业救灾压力,淡化了政府与农民之间因救灾产生的矛盾纠纷,而且通过保险这一市场化手段,改变了农民固有的发生灾害后的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与做法,农民自我防灾、减灾意识得到提高,各级基层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明显加深,引导作用十分突出,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地方政府主动将保险纳入当地发展整体规划,要求运用保险机制为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服务,地方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支公司工作汇报,保险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是保险机制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能。

在农村生产中,充分运用保险公司在服务网络、风险精算、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创新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管理方式,采取由政府制定规则并委托和督办的方式,既可显著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和社会运行成本,又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中外财险公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篇7

一、财险公司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 财险公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中国当前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与保险公司数据的可获得情况, 对于财险公司的指标选取分为五个方面的综合指标, 分别为市场规模指标、业务经营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投资能力指标和偿付能力指标。

(二) 财险公司竞争力指标的选取和计算方法

本文选取市场占有率 (保费收入/市场的总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和总资产作为市场规模指标;业务经营能力指标选取综合费用率= (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摊回分保费用) /已赚保费、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已赚保费;

盈利能力指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投资能力指标选取实际投资收益率= (利润表总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变化) /平均调整后总资产。其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变化=2011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化-2010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化, 平均调整后总资产= (2011年调整后总资产+2010年调整后总资产) /2, 调整后总资产=总资产-卖出回购证券资产款-独立账户资产;偿付能力指标选取了偿付能力充足率= (认可资产-认可负债) /最低资本、保费增长率= (本年保费收入-上年保费收入) /上年保费收入。

(三) 财险公司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本文从2010年和2011年《中国保险年鉴》中选取了25家财险公司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该25家公司中, 中资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占所有中资公司的比重大于90%, 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占所有外资公司的比重大于73%, 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前我国财险业的实际情况。

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9项指标, 利用SPSS19.0的因子分析过程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对主成分法提取的初等因子载荷矩阵 (component matrix) 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 (varimax) 。从总方差分析表 (表1) 中可以看出, 使用5项综合因子代替初始9项指标之后, 模型的解释力可达到96.067%。

根据表2可知, 公共因子F1在变量X2、X3、X4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1可作为市场规模指标因子;F2在变量X8、X9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2可作为偿付能力指标因子;F3在变量X5、X6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3可作为业务经营能力指标因子;F4在变量X7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4可作为盈利能力指标因子;F5在变量X1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5可作为投资能力指标因子。

利用回归法 (regression) 求得各个单因子的得分函数, 最后利用综合因子得分公式:F= (33.270F1+23.883F2+15.982F3+11.756F4+11.176F5) /96.067计算出25家财险公司的综合得分, 见表3。

二、因子分析结果的探析

根据上表 (表3) 的综合排名, 中国人保财险以相当大的优势排名第一位。然而其第一的位置主要归功于其市场规模大, 并非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优势。与之相比, 另外两大保险巨头, 平安财险和太平洋财险的表现则更均衡, 除了市场规模较大外, 其余指标也表现出领先水平。外资公司整体上与中资公司水平相当, 并不处于劣势。

市场规模方面, 排名靠前的均为中资公司, 而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均较低。这与当前的监管政策限制和外资公司自身资本限制有关。外资公司长期被禁止经营交强险, 而商业车险又与交强险捆绑销售, 导致许多外资公司在车险上难有作为, 甚至放弃车险市场。而车险占据财险70%左右的份额, 也就导致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很难有大的提高。2012年5月1日起, 交强险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相当于对外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 也能为外资公司增加财产和意外险的市场份额。就外资公司的经验来看, 他们善于将不同等级的风险进行分割, 从地域、驾驶习惯、乃至家庭情况等方面将不同的投保者进行详细划分, 通过增加减少保费来实现平衡风险。且许多外资公司拥有丰富的海外车险经营经验, 早就希望进军市场极为广阔的中国车险市场。这将给中资公司提出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 对于更好地维护投保人的利益, 更好地引导投保人安全驾驶意识有着积极的帮助。虽然保监会放开了外资公司经营交强险的限制, 但当前外资公司的网点和人力配置不足的情况, 想短期内对中资公司的车险市场构成威胁还不现实。因此, 市场规模指标将长期成为中资公司的竞争力优势。

偿付能力方面, 外资公司整体优于中资公司, 大部分中资公司偿付能力不如外资公司。外资公司业务规模小, 且外资公司更注重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稳步增长, 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和效益为先的经营理念是其偿付能力常年合规的重要保障。而偿付能力排名较高的公司其综合排名也相对较高。可见偿付能力对于一个财险公司的经营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低迷的时期, 发展过快的中小保险公司更应注意。

盈利能力方面, 中资公司则明显强于外资公司, 许多外资财险公司在盈利周期依然亏损。究其原因, 外资公司虽然在产品开发上存在技术优势, 然而其财险产品却存在本土化较差的问题, 中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成熟完善, 许多责任险和航运险产品都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因此其市场也就十分有限。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或是这些外资公司宁愿亏本也要留在中国财险市场上的重要原因。

业务经营和投资能力方面, 外资公司和中资公司的水平基本相当, 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深入观察这两类数据可见, 在业务经营方面, 中资公司的水平总体上略微好于外资公司;在投资能力方面, 外资公司的水平总体上略微好于中资公司。将此二类数据与其他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外资公司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有些公司在很多项指标都处于领先水平, 如东京海上日动火灾财险和日本财险;有些公司则是全面落后于其他外资公司, 如丘博财险和国泰财险。

三、提升中外财险公司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一) 对中资财险公司的建议

中资保险公司在保费规模扩张和营销渠道上都存在着极大的优势, 然而过多地依靠规模的增长, 容易让中资公司继续“以保费论英雄, 以规模论成败”的老路。中资公司应在注重规模的同时兼顾效益水平的提高, 从而提高其偿付能力充足率, 稳定其业务的发展。学习外资公司对于个险业务的经营理念, 加强与外资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交流。

提高经营风险的管控意识, 中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忽略导致理赔成本增加的风险因素的监测与控制, 造成了平均赔付成本的提高。加强防灾防损的工作不仅是降低财险公司赔付成本的重要手段, 也是保险公司本身的社会职能。

(二) 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建议

外资公司面对巨大的中国财险市场, 一直受到政策限制而处于被动的竞争地位。随着交强险的开放, 外资财险公司应该利用其在风险管控和技术上的优势, 在逐步开拓各地方市场的同时, 继续走以满足高端客户为主的路线, 避开网点不足所致的劣势, 走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全面的”本土化是外资公司的当务之急。其中, 人才的本土化是重中之重。只有人才本土化, 才能使企业文化和产品创新也做到本土化, 从而发挥出外资公司管理水平国际化, 产品创新水平高等技术优势。在细分市场中获得中资公司所难以竞争的客户资源。

(三) 对保险业监管的建议

完善监管制度是促使财险公司不断改善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也是保险法规能够有效得以落实的基础。完善那些有法可依, 却无具体行业标准可执行的空头条款, 使法规得以发挥效力是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我国财险业面临着业务结构调整, 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财险业对外资公司的监管只有根据本土险企竞争力的加强而适度放宽, 才能给予本土险企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国际化标准的引导效应, 为我国财险业向国际化标准的迈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绪瑾.保险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侯旭华.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精析——新会计准则下的解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10) :241-297.

[3]王成辉.保险企业经营竞争力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12) :37-55.

[4]孙晶.论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核心价值力评价体系——基于BSC构建的核心价值力评价体系[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3 (01) :37-42.

[5]谢群, 万玲.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质疑——也谈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J].上海保险, 2002 (08) :14-15.

[6]刘莉.中国商业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竞争力比较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 2000 (12) :33-36.

[7]王晴.关于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和打平收益率的探讨[R].厦门:中国精算年会, 2011 (09) .

财险公司 篇8

A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 资本金47.2亿元人民币, 是一家总部设立于上海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公司现有分公司35家, 中心支公司268家, 营销服务部超过1300家, 公司共有21057名员工, 其中营销服务部经理、副经理共1653余人。业务规模从2004年的15亿元到2007年突破100亿元, 之后一直处于100亿至110亿之间, 市场份额排名处于行业第5位。

在2008年后, 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对负责营销服务部工作的1653余名基层经理的管理活动日益渐增, 主要表现为一是基层经理离职率远高于公司整体离职率, 二是基层经理的经营绩效逐年下降, 三是基层经理的经营行为合规性较差, 四是基层经理对公司的归属感日益低下, 五是基层经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在这种背景之下, 总公司人力资源部于2009年开始着手构建公司内部基层经理胜任特征工作, 为各分公司、中支公司在招聘甑选、提拔晋升基层经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提供指导意见。

二、基层经理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1. 收集条目

从1653名基层经理人群中挑选出过去3年的绩效记录均为优秀的32人, 以及曾担任基层经理, 现晋升为中心支公司负责人的12人, 共44人进行深度访谈, 引导和诱导高绩效基层经理表现出对其胜任特征应该有的观点和看法, 区别普通绩效基层经理和高绩效基层经理的特质, 通过合并了相同意义的特征条目, 并将条目进行了具体化、可操作化的修改, 共得出以下49条胜任条目。的Likert五点等级量表调查问卷。

2. 正式研究

发放280份问卷给历年绩效评价为优秀的营销服务部经理, 回收有效问卷246份, 用spss for windows11.5统计软件对正式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 KMO检验值达到0.731, 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此外, 从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的值为14439.73 (自由度1176) 达显著, 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14个, 经过正交旋转, 累计解释方差73.895%, 特征值总和为36.21。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看出因素12、13、14分别只包含一个特征, 所涵盖的项目太少, 将之删除较为适宜。另外, 从陡坡图中可看出, 在第8到10个因素之后, 坡度较为平坦, 因此保持7到10个因素较为适合。对剩下的38条特征条目作因素分析, KMO和Bartlett系数都显示适合作因素分析, 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8个, 经过正交旋转, 累计解释方差66.321%, 特征值总和为23.21。

本次数据中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了66.321%, 说明了结构效度良好, 在共同度方面, 所有项目的公因子方差都大于或等于0.5, 说明解释了观测变量的大部分变异, 根据各个条目的具体内容, 对各胜任特征因子进行命名, 从每个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和内容为依据, 将它们分别命名为:

(1) 个人禀赋:营销服务部经理的业绩与个人的人脉资源、市场基础和业务渠道密切相关, 鉴于许多特征均来自于经理的先天背景, 比如家庭背景、人脉基础等, 故我们定义为个人禀赋特征。

(2) 团队管理:营销服务部经理的重要职能是带领团队拓展业务, 明确团队成员的基本工作职责, 公平、公正对待同事, 以及为激励辖内优秀成员, 保持与下属的良好人际关系, 是基层经理的另一重要胜任特征。

(3) 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和专业知识结构, 熟悉当地的保险市场行情, 掌握其他竞争主体的即时信息, 具有成本管理意识也是高绩效基层经理的基本特征。

(4) 成就动机:优秀的基层经理常常设定某项标准来评量或改善自己的表现与成果, 这个标准可能是自己设定的目标, 也可能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改善甚至是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5) 主动积极:在问题解决之前, 基层经理所表现出来的耐力、毅力和态度。它也表示基层经理的行动多过于别人对他的期待, 另外, 这个特征的重要性在于他对相关的其他特征的影响较大, 譬如在团队管理、人际沟通方面等等。

(6) 个人品质:基层经理在道德方面的体现, 是指个人所拥有的坦诚正直、敢于负责、赢得他人的信赖和信任的品质。

(7) 市场开拓能力:基层经理须直接面对市场, 需具备一定的开拓能力和影响顾客的能力, 向别人保证自己的能力、可信度或其他特质, 说服顾客购买公司的保险产品。

(8) 解决问题能力:高绩效的基层经理常能事先对困难做出判断, 在处理具体问题时, 能根据不同形势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碰到困难时常备有替代方案。

三、胜任特征模型应用策略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各分公司可以基层经理的8个胜任特征为依据,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分析、人员招聘、内部甑选、绩效考核和培训内容设置等进行相应开发和拓展。

1. 工作分析

根据高绩效基层经理的特征和行为定义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 具有更强的工作绩效预测性, 能够更有效的为选拔、培训员工以及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奖励、薪酬设计提供参考标准, 在制定基层经理的岗位说明书时, 可依照该8项胜任特征界定基层经理的工作规范和进行工作描述。

2. 人员招聘

从每个胜任特征中挑选出具体的条目进行相应的结构化设计, 对答案进行标准化区分。根据8个胜任特征进行相应的结构化设计, 如在“个人禀赋”特征中, 可重点考察其在保险业内的人脉资源, 在“成就动机”特征中, 可进行相应的压力面试考察其心理承受力, 在“专业知识”特征中, 可考察其对保险法规和当地竞争主体的了解程度。

3. 绩效考核

基层经理胜任特征来自于优秀基层经理与普通基层经理的区别, 以它为基础而确立的绩效考核指标, 体现了绩效考核的精髓, 能真实地反映员工的综合工作表现, 各分公司可从各条目中提取出具体的KPT指标, 构建适合自己的考核体系。

4. 培训内容设置

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是为基层经理量身定做培训计划, 帮助基层经理弥补自身“短木板”的不足, 有的放矢突出培训的重点, 省去分析培训需求的繁琐步骤, 杜绝不合理的培训开支, 提高了培训的效用, 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进一步开发员工的潜力,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 特别需要注意“个人禀赋”的胜任特征, 许多优秀的营销服务部经理认为, 大部分高绩效的基层经理确实带有很多先天的条件:家庭成员的影响力、总公司的市场基础、业内很有影响力的代理人等, 被访的营销服务部经理普遍认为是个人主观努力之外的客观条件产生了高绩效的业绩, 对此, 本研究在忠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命名为“个人禀赋”特征, 但是, 需要避免对该特质的过度庸俗化理解, 从而忽略了基层经理的主观能动性, “个人禀赋”特征包含的7条条目显示, 如没善加利用各种禀赋或资源, 也不一定带来经营绩效。

四、小结

在实际工作中, 基层经理常常集管理职责和业务拓展于一身, 即须面对上级机构多部门的领导, 又须根据瞬间变化的市场做出决策, 且在公司内部的流动性比较差。许多公司总部常常把基层经理当作执行公司经营活动的被动操作者进行管理, 忽略了基层经理的工作性质, 在学术研究方面, 关于基层经理的研究成果也鲜有所闻。

财险公司 篇9

一、我国财险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现状

1. 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财险公司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上规模, 抢市场”的观念, 这在我国财险市场发展初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随着财险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这种一味追求量的增加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在公司的资源配置及发展战略制定上制约了财险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财险公司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多种规模并存发展的局面, 但是从我国财险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 规模经济并没有体现出来, 恰恰相反, 很多财险公司在规模壮大后却出现了收益降低的情况, 这与公司片面追求规模扩大, 导致企业运营成本急剧增加有着重要关系;同时, 由于企业规模扩张过快, 企业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承保业务, 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不增反降。

2. 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的业务类型

由于普遍存在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问题, 不同企业在市场中没有找准适合公司发展的细分市场, 无法将精力集中于推出适合公司经济实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保险产品, 于是出现不同规模企业所推出的保险产品非常类似的情况。相似的保险产品不能满足不同市场群体的保险需求, 同时也使得财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财险公司为了获得市场份额不得不许以更高的“回扣”来利用业务员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关系, 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也使整个财险市场偏离了“以质取胜”的正常轨道。

3. 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

我国财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公司发展战略缺少对风险的预测, 在业务风险、财务风险的控制上缺少健全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在风险的调查、检验和评估等环节没有按照既定的程序操作, 从而导致多种风险问题并存。从经营风险看, 在片面追求“大规模、快发展”的情况下, 基层公司为完成年度保费任务, 往往通过下达强制性的保费任务指标来量化考核业务人员, 而业务员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对各保险合同条款进行包装, 一旦出现理赔问题就容易引起合同纠纷, 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无形的损失。从财务风险来看, 过快的发展速度非常容易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而财险公司在运营资金管理上的随意性更是加大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风险。

二、提升我国财险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对策建议

1. 实现企业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我国财险公司的“量变”过程是“质变”阶段的必要准备。我国财险公司在发展初期必须经历一个不断积累和扩大市场的阶段, 这是其发展壮大的必然过程, 但当整个财险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 当整个市场趋于成熟时, 这种一味追求占有量的模式就要向“效率优先”变革, 实现重视保险业务量的扩大到重视每笔业务的质量转变。这个转变的核心是不再过于强调公司有多少参保的客户, 而是重视对各种客户资源的分析, 将业务的重心由市场占有率向业务收益率转变。

2. 努力进行业务创新

财险公司应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发展目标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 然后分析细分市场的保险产品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来设计自己的保险产品, 将保险产品与服务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业务。

企业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在确定了公司的目标市场之后, 企业应通过业务结构的调整,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设计开发不同的保险产品。例如可以通过对现有险种的改造来设计新险种, 可以扩大附加险的范围, 例如在原有企业财产保险的基础上增加机器损坏保险、新产品试制保险、间接损失保险等以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企业还可以针对同一险种制定不同的保险层次, 为国有大型企业、中小私营企业等提供适宜的险种, 提高企业的业务承接能力, 同时通过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对应的保费率, 衡量和控制风险, 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提升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

财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面临着多种风险, 必须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程序, 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承保风险 (业务) 风险是财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也是财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承保风险受承保物的数量、质量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财险公司应调查分析客户的具体情况, 建立起完善的客户资料库, 并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客户资料的动态管理, 及时由业务部门对客户的保险情况进行实施反映。要对保险标的物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审核, 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承保能力决定是否承保。财险公司还应做好承保风险的评估, 根据风险程度制定承保费率, 为企业承担的风险提供适应的收益补偿, 毕竟良好的盈利能力是企业赔偿支出的基础。此外, 企业必须随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存量和需求量, 通过财务风险指标的计算和运用确定和保持适当的企业赔偿资本金。

总之, 财险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关乎我国财险公司和财险市场生存发展的大事, 必须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来予以解决。企业必须坚持内外兼修的原则, 对外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来树立企业形象, 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对内要苦练内功, 控制成本, 加强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余劲松: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7 (2) :54-57

财险公司 篇10

一、我国境内财险公司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选择和数据采集

本文在参考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我国境内财险公司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其中,投入指标选用劳动力投入人数 (X1) ,资本投入 (X2) 以及费用支出总额 (X3) ;产出指标选用保险业务收入 (Y1) 和投资收入 (Y2) 。具体理由如下: (1) 在财险公司提供的无形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配合相关人员提供精算、核保、理赔、法律等服务才能完成,因此,劳动力投入应作为财险公司很重要的一个投入变量,此处的劳动力投入人数系当年公司全体员工人数。 (2) 资本这个指标不仅代表着一个财险公司对于其产品风险的承诺,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投入。本文选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表示财险公司资本的投入。 (3) 费用支出则涵盖广告、公关、对中介机构和兼业代理的支出等多方面。本文选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手续费与营业费用之和作为费用支出总额。 (4) 财险公司产出的商品为无形商品,投保人通过缴纳保费,将不确定风险损失转化为确定支出,此处选取“保险业务收入”作为产出指标。 (5) 由于保费收入与赔款支出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从而使财险公司有了资金运用的可能性。以前的研究文献中很少有将投资收入设为产出指标是因为投资资产的额度非常小,其收入相对保险业务收入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随着国家对财险公司监管的逐步放开,财险公司投资资产的额度显著上升,其投资收入在总收益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将投资收入作为衡量财险公司的产出指标,并且以投资收益与利息收入之和来代表投资收入。

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境内正式登记的财险公司共32家,原则上,本文将考察年份的所有在我国保险市场上营业的财险公司囊括在样本集中。由于各年中都有部分公司无法获得全部指标的数据,只能将这些公司剔除出样本集。如2004—2007年间平安保险集团没有将财险方面的数据独立公布。因此选取了16家公司(见下表)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其中8家为中资公司,8家为外资公司。这16家公司的资产总额占我国境内财险公司累计资产总额的95%以上。另外,为了能够反映近年我国财险市场的效率变化情况,使分析结果既有横向比较也有纵向比较,本文选取样本的时间跨度为2004—2007年。本文中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2005—2006年的《中国保险年鉴》以及中国保险信息系统。

二、我国境内财险公司投入产出效率的DEA评价

本文利用DEA测算了我国财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它们的经济含义分别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定一组投入要素不变的前提下,财险公司的实际产出同最大产出之比,它包括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可以较为综合地反映公司在经营管理和生产规模方面是否处于最佳状态。纯技术效率衡量规模报酬可变时财险公司与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即是在将规模因素剔除的基础上,分析短期内不含规模因素的情况下组织的技术效率,它更多反映的是决策单元的日常经营管理政策和水平。规模效率衡量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与规模报酬变化的生产前沿之间的距离,它可以用来说明财险公司是否处于最优生产规模。

根据前面构建的财险公司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DEA测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三个模型(略),依次得出2004—2007年这16家财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由于篇幅所限,仅保留了2007年的计算结果,具体见下表。

(1) 综合情况。

从总体来看,2004—2007年间,我国境内财险公司技术效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中资公司平均技术效率均在0.9以上,而外资公司一直在0.8~0.9之间。导致上述技术效率差距主要源自生产规模和经营管理两个方面:中资公司的规模优势在规模效率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各年规模效率平均值来看,2007年,中资公司比外资公司高5%左右,而2006年中资公司比外资公司高9%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外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地域比中资公司受到更多限制,导致外资公司规模小,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而在财险行业中,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可靠性和信誉与其密切相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外资公司的规模效率低说明它们的增长潜力更大,在国内保险市场对外资公司逐步开放后,外资公司的规模效率将会取得较大幅度的提高,因而中资公司面临的挑战也将会更加严峻。相比规模效率,中资公司在纯技术效率方面的优势不很明显,其中2004年中资公司纯技术效率的平均值还比外资公司低3%左右,这说明中资公司和外资公司在资源投入上,因为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比例差别不大。

(2) 各年度情况分析。

2004年,技术有效的财险公司数有6家,其中中资公司有3家,分别为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和太保产险。华泰财产的纯技术效率处于有效状态,说明它技术无效仅是由于规模无效引起的,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其生产规模过于庞大,可通过削减员工人数来缩小规模从而达到规模有效。2005年,技术有效的财险公司数有6家,其中中资公司有3家,分别为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和大众。2004年技术有效的太保产险在2005年变为了技术无效,而它的纯技术效率在2005年处于有效状态,说明它的技术无效是由于规模无效所造成的,并且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其生产规模过于庞大,它应该在费用支出方面进行削减,以达到有效状态。同样应该削减费用支出的还有华泰财产,它的技术无效也仅仅是因为费用支出过于庞大造成的。华安虽然也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但它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它生产规模过小,没达到规模经济要求。2006年,技术有效的财险公司数有9家,中资公司占7家,其中只有天安一家处于技术无效状态,并且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其生产规模过于庞大,应该在费用支出方面进行削减。2007年,技术有效的财险公司数有8家,中资公司占6家,其中仅有中华联合和大众两家公司处于技术无效状态,并且它们都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它们的生产规模过小,应该适当扩大规模以达到规模有效状态。

三、结论

本文选择劳动力、资本金和费用总额作为投入指标,保费业务收入和投资收入作为产出指标,从微观的角度利用DEA方法测算了2004—2007年我国境内16家财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对中资公司和外资公司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我国境内财险公司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投入资源浪费的情况依然存在,并且未得到改善。因此,如何借鉴外资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师夷长技以治夷”,应该是后续亟待进行的研究课题。

摘要:从构建财险公司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入手, 并依据此指标体系, 应用DEA方法对2004-2007年我国境内16家财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进行了评价,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为提升财险公司效率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财险公司,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包络分析 (DEA)

参考文献

[1]吕秀萍.1999-2004年中国保险业宏观效率实证研究:基于DEA方法[J].统计研究, 2007, (1) :35-40.

[2]张俊岭.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DEA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7, (11) :45-48.

财险很管用 篇11

财险很管用

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对于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而言,和财产险的关联不大。主动购买各类财产保险的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主也比较少。其实,财产保险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关联度还是很高的。可以说,财产保险很管用、很实用。

作为与各种财产及其相关利益、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以补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为基本目的的一种社会化经济补偿制度,财产保险通过财产损失保险、各类责任险和信用保证保险等,能为投保者分担风险、补偿经济损失。

总体来看,与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比较相关的各类财产险的保障功能,大约可以分为管家财、管企业、管车、管钱、管人、管健康意外,以及一些特色功能等。

比如,最容易理解也是最常见的各类家庭、车辆和企业财产保险,可以在各类财产遭到火灾、爆炸、台风、暴雨、泥石流等自然和意外事故损害时做出赔偿。还可以通过各类附加的盗抢责任、水暖管爆裂损失以及其他间接损失保险等,为我们的各类财产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当我们因为个人责任导致第三方受到损害,需要我们进行经济赔偿的时候,如果之前已经投保相应的责任保险,那么我们个人就可以将风险转嫁给财产保险公司。

比如,医生误诊误判,律师过失引起官司失败,整容师疏忽导致美容变“毁容”。在这些专业的服务过程中,如果因为工作时犯了专业上的错误或未履行某种职责,从而导致服务对象的损失,专业从业者都会担忧对方要找自己“负责任”,包括高额索赔等。如果有职业责任险的介入,这样的尴尬可能会缓解一些,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并使第三方受害者的利益得到及时有效保护。

又比如,如果自己保管的物品“闯祸”,如自家的宠物咬伤别的人或动物,自家阳台上的花花草草、空调外挂机等砸伤了路人,那么相应的宠物险、高空坠物险等都可以派上用场。

再者,如果你向银行申请了房屋贷款、个人信用贷款等,如果你有一份保证还款的信用保证保险,那么万一你因为意外情况无力支付剩余贷款,保险公司将会助你一臂之力,帮助你偿还贷款。

财险公司也卖意外和健康险

此外,财险公司同样可以经营短期的人身意外险和短期的健康医疗保险。比如,一年期包括更短期的旅行意外险、医疗费用保险、医疗补贴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或防癌险,还有全球医疗保险计划。有些时候,财险公司的产品可能更有吸引力——一来这些短期保险产品在不少寿险公司无法作为主险单独购买,财险公司却可以;二来财险公司的旅行险还能对个人财产、家庭财产、个人责任、航班延误或旅行取消等进行保障;三是财险公司的高端医疗险产品保障范围更广。

财险很实惠

财险不仅实用,而且很实惠,也就是说它的费率比较低。因为各类财产保险是完全遵照保险的本质,属于低费率、高保障的纯保障型产品(投资型的家财险除外)。

比如,有人说,一顿下馆子吃饭的钱就够买一年的家庭财产保险。同样,企业财产险、各类专业人士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产品召回保险、公众责任险、宠物险、保姆险、房贷险等等,相对于其保障功能和保障额度而言,保费支出不过九牛一毛。

掌握财险投保和理赔的原则

和人身保险有所不同,财产保险的投保、理赔过程中一些应当遵循的原则具有自身的特色,投保者必须清楚认知,以免走入误区,也有利于我们成功理赔。

财产险的赔偿一般遵循实际赔偿原则。实际赔偿原则指保险人对于被保险人的赔偿不得超过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被保险人不能由于保险人的赔偿而获得额外的利益。也就是说,被保险人不能通过财险的赔偿而额外获利。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能了解到,投保各类财产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短期医疗险等,投保金额不要超过财物的实际价值,也就是不要超额投保,也不要重复投保,否则就可能浪费保费。

财险中的代位求偿原则。代位求偿,是指当保险事故是由第三者造成的情况下,保险人可以在先向被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后,在赔偿金额范围内有权代替被保险人向第三者要求赔偿。

国内财险发展任重而道远

虽然财产险很管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与个人、家庭、中小企业息息相关的财产险产发展步伐还比较缓慢。

一方面,因为我国对很多险种没有法定强制进行,比如生产企业的产品责任险,律师、医生、整容师等专业人士的职业责任险,家庭财产险、企业财产险和一部分个人责任险,在不少国家都是强制购买的,保障程度就比较高。

另一方面,公众的财产险保障意识也还不够,财产保险公司对自身的产品宣传也不够。很典型的比如家庭财产保险,对现代城市家庭来说,其实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保障产品,但公众和险企都不够重视。因此,即便是家庭财产险、企业财产险这些基础险种,购买比率还相当低。我国居民、家庭和企业的整体的财险密度和深度还亟待提高。

财险公司 篇12

2007年7月1日,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下称“交强险”)普遍实行,目的是对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提供基本和及时的保障。2012年3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一款修改为:“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决定》于2012年5月1日起实施。而在此之前,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未承诺允许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强制保险业务,因此,在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旧版条例中,允许从事交强险业务的只限于“中资保险公司”。去掉“中资”两字,意味着中国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尽管交强险经营处于连年亏损状态,但外资财险公司参与经营交强险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中国保监会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已核准日本财产保险公司(中国)有限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资格①。至此,包括美亚财险、利宝保险、中航安盟、国泰产险、富邦财险、三星财险、安联财险和中意财险等在内的11家外资险企已取得交强险经营资格。

本文试图通过各个公司的年报、行业数据等来分析外资财险公司在我国经营交强险业务对其自身业绩、对中资保险公司和对我国的保险行业会产生的影响。

二、数据分析

1. 财产保险整体情况分析。

据保监会统计,2014年1—10月,财产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869.37亿元,同比增长15.72%,其中,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47.54亿元,同比增长12.55%。

数据来源:保监会网站

图1 2014年1-10月主要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图1、图2分别为2014年1—10月中资、外资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情况,可以看出中资保险公司的优势十分明显,而且,中资财险公司的原保费收入占财险原保费收入的98%,而外资仅占2%。在中资财险公司中,人保财险、平安财、太保财、国寿财险和中华联合财险排在保费收入的前五名,共占财险原保费收入的75.4%,相比之下,在外资财险公司中,原保费收入最多的安盛天平,约只占财险原保费收入的0.84%。

数据来源:保监会网站

图2 2014年1-10月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单位:万元)

此外,保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外资财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为134.6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市场份额由去年的1.2%上升为2.1%。

外资财险公司市场份额的增加,一方面与交强险对外资开放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外资保险公司逐渐适应中国市场有关。目前,外资财险公司多在一线城市展业(如利宝财险的分公司设于北京、重庆和广州等;美亚财险的分公司位于上海、深圳和广东等),而在二、三线城市铺设较少,这对其盈利有利,但也意味着市场份额不会太高。

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10月已有两年多,我们可以看出外资保险公司开始涉足交强险业务对其提高在财险市场份额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国内财险公司的竞争格局也没有明显改变。

2. 交强险发展情况分析。

(1)整体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中资财险公司由2008年的26家,增长到2011年的36家,2012年加上保监会批准经营此业务的外资财险公司,较2011年增加6家,此外,根据保监会新增批复,至2014年11月,共有11家外资财险公司获批,同时,仍有部分外资保险公司在排队等候保监会的批复,准备进军交强险。据保监会统计,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各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承保机动车1.47亿辆次,交强险保费收入1259亿元;赔付成本880亿元,增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53亿元,各项经营费用369亿元(含营业税71亿元,救助基金20亿元)。2013年,交强险承保亏损43亿元,投资收益45亿元,经营盈利2亿元,当年实现盈亏基本平衡。

王智鑫(2012)认为,首先,保险公司过高的经营成本是造成交强险严重亏损的直接原因,严格控制经营费用则可以弥补亏损,或至少可以减少亏损;其次,商业车险的部分赔付成本和费用成本在交强险中不合理摊付导致亏损加速,改变交强险与商业车险混合经营的尴尬局面可解决这一问题②。庞欣(2011)认为,交通拥堵及意外事故频发;各地区赔付标准不同,费率却相同;道德风险的存在;地方法院对交强险认识存在盲区和难以划分与商业保险费用等的界限是交强险经营困境的5个原因。其中,她提到的主要解决对策是实行差别费率和加强监管措施③。

表1 2008-2012年我国交强险发展的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图3 2008-2012年交强险保费收入与赔付金额对比图(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图4 2008-2012交强险经营情况(单位:亿元)

(2)中资公司。尽管2012年交强险经营亏损高达54亿元,但并不是42家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都是亏损的。2012年交强险盈利的保险公司有10家,分别为:平安产险1.77亿元,大地保险2.03亿元,阳光产险1.5亿元,永诚财险0.74亿元,安华农业保险0.08亿元,天平车险0.79亿元,阳光农业保险0.004亿元,华农财险0.03亿元,中银保险0.2亿元,都邦保险0.22亿元。

此外,大部分保险公司的交强险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亏损较多的包括人保财险(亏损35.71亿元),国寿财险(亏损3.19亿元),中华联合财险(亏损2.39亿元)等。

虽然交强险经营6年半以来,行业累计经营亏损已超过了200多亿元,但也有部分保险公司一直是整体盈利的。例如,截至2012年末,大地保险累计经营利润为8117万元,平安产险累计经营利润为8.315亿元,阳光财险累计经营利润为0.16亿元,太保产险累计经营利润为6.25亿元等。当然,也有部分保险公司累计亏损比较严重,如人保财险截至2012年末累计经营亏损96.9亿元。④

但是,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人保财险的交强险业务中,家庭用车经营是有盈余的,主要的亏损分部从亏损额由大到小分别是营业客车、挂车、营业货车、拖拉机和特种车。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0号,自2013年3月1日起,挂车不再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可以推断,挂车保费收入远低于赔付支出的状况将逐步消失,对财险公司交强险业务的盈利也是有相对好处的。

(3)外资公司。正式获得保监会批复,在经营许可区域内,将责任保险的业务范围扩展至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仅意味着可以参与交强险经营,如要经营此业务,还要经过保监会验收资格、递交齐备申请文件、参与培训等流程。

表2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交强险专题审计报告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保监会审核要求外资财险公司的交强险系统能够完成核心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实时对接、能够实施交强险独立核算;支持见费出单,并与车险信息平台对接、车船税对接;针对交强险单独出保单,使用单独的险种代码、实现车船税代征代缴等功能。

此外,获批变更经营范围的外(合)资财险公司还需提交经营资格申请、公司未来三年车险及交强险的经营计划、交强险单独核算和费用分摊办法、交强险准备金评估及报告制度、承保理赔实务规程等十项材料清单。

交强险业务初期投入大、单均保费少、出险频率高、服务成本高;并且监管偿付能力要求高、合规要求高。

此外,保监会表示,交强险是全国统一条款费率,提交上述资料后不再需要单独报产品,审批一家总公司资格后就适用于全部分支机构⑤。

A.利宝保险公司。利宝保险公司是外资财险公司中第一家申请开展交强险业务并得到批复的。保监会于2012年9月5日同意其承办交强险业务在不到4个月的经营中,此公司就已经亏损了235万元,其中保费收入138万元,赔款支出39万元,经营费用高达237万元,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开展交强险业务的准备工作较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因此费用很高。另外,如挂车、摩托车和拖拉机业务还没有开始展开,也能反映出全面经营交强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保费收入上来看,利宝财险2012年度保费收入比2011年度有显著上升,共增长了约2亿元。由于交强险覆盖面大且多和商业车险一起捆绑销售,一般来说客户会在办理交强险的同时购买这家公司的商业车险,所以在表3中机动车辆保险的大幅度增长与此公司交强险业务的开展是分不开的。因此,对外资财险公司来说,交强险放开可以帮助其大大提升车险市场份额。

表3 利宝保险有限公司2012年度信息披露报告

(单位:元)

数据来源:利宝保险有限公司网站

B.富邦财险。富邦财险得到保监会关于开展交强险业务的批复时间是2012年10月30日,晚于利宝保险公司。同样,在2个多月的经营过程中,此项业务出现了196万元的亏损,其中,经营亏损将近保费收入的四倍,而赔款只有保费收入的五分之一。从财务报告来看,严重亏损也是由于过高的经营费用导致的,在经营费用项目下,分摊的共同费用达到190万元,几乎与亏损额相等,而如此之高的共同费用里,包括职工薪酬74万元,公杂费56万元,其他业务管理费27万元,营销费22万元,租赁费11万元⑥,这也论证了前面已经提到的交强险巨额亏损的原因之一是费用的各个项目含糊不清,看到这些数字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像公杂费、其他管理费等此类开销从何而来又包含了些什么。当然,同时我们也可以推想,外资财险公司的交强险业务要想转亏为盈还需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表4 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2012年度交强险专题审计报告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对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来说,涉足交强险都可以使其更快地扩大市场份额。在新规定出台之前,囿于国内交强险与商业车险必须捆绑销售的规定,外资财险公司经营车险业务必须找一家中资财险公司组合销售中资财险的交强险,然后才能销售自己的商业车险,或找一家代理公司,通过合作来销售车险。这无形中就束缚住了外资险企拓展中国车险市场的手脚,所以只有自己真正可以独立做交强险的业务才有可能真正在中国的车险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交强险业务开放就等于开放了国内车险市场的大门,这无疑是外资财险公司拓宽其业务规模、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浅析能够看出,外资财险公司进入我国交强险市场在短期内并不会对现有的车险、车险市场格局产生大的冲击。因为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占比不高,网点设置有限,本地历史经验数据不足,对于经营车险业务而言,并没有很强的技术管理优势,对各中资公司的市场份额不会有太大影响。特别是相对中国人保、平安财险和太平洋产险等行业巨头而言,在客户基础、理赔服务、渠道网络等多方面均差距非常大。同时,即使交强险放开,外资机构网点批设进度却仍然滞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外资财险公司扩大车险市场规模并非易事。从中长期看,对整个财险市场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目前国内大型中资财险公司拥有强大的营销服务网络和庞大的客户群,因此受冲击的可能性较小,而一些小型中资财险公司可能会面临较大挑战,一是它们与大型中资财险在各方面的实力悬殊,二是外资财险公司在服务理念和经营方式等多方面优势明显,想必随着时间推移,与小型中资财险会存在较大竞争。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外资开放交强险给我国保险行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车险市场日益成熟规范,行业自律加强,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此时有外资保险公司加入车险市场,会进一步推动中国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如,引进吸收外国交强险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交强险经营的技术水平和内控管理;给我国交强险市场带来更先进的精算技术,更合理的产品理念,增强整体服务水平,缓解交强险的经营压力。此外,外资财险公司的定价技术和销售模式可能会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新体验。

当然,改革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与国际上主流的经营模式相比,我国交强险的经营模式上定位比较模糊,即非纯粹的市场化经营模式,也非纯粹的保险公司代办模式,两种模式的特点在我国的经营模式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制度层面尽快明确我国交强险的经营模式以及推动交强险费率市场化,应该会是我国交强险今后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不再做过多探讨。

四、不足之处

由于对外资财险公司开放交强险业务的时间不长,加之去年、今年各个公司的年度数据还没有公开披露,很多分析只能由2012年的数据得出,有些结论并不全面,在2013、2014年公司年度数据公开后应加入新的数据进一步分析;而且对于一个较新的政策专家学者的研究较少,可供参考的资料大多来源于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与报道,许多观点并不具有权威性,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思考论证与更新改正。

参考文献

[1]冷翠华.交强险大幅拉升外资财险公司规模[N].证券日报,2013.8.8(B03)

[2]庞欣.反思我国交强险经营困境[J].海南金融,2011(12)

[3]田辉.从竞争的角度评估交强险向外资开放的影响(上)[N].中国经济时报,2013.3.27(5)

[4]田辉.从竞争的角度评估交强险向外资开放的影响(下)[N].中国经济时报,2013.3.28(5)

上一篇:银杏栽培技术分析下一篇:建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