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企业(共9篇)
财险企业 篇1
佣金支出与手续费支出科目在保险企业费用支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其含义并没有明确的政策界定, 主要还是沿用《保险公司财务制度》 (1999年, 已作废) 习惯和各家公司自有会计制度。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将佣金支及手续费支出合并计算扣除比例, 《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2007版) 也未再对佣金支出明确为寿险专用, 但从实际操作看, 寿险企业两个科目仍同时使用, 但财险企业普遍仍仅存在手续费支出科目, 而且手续费支出科目控制严格, 完全通过系统对接使用, 手续费从业务系统前端直接跟单与会计核算系统实行信息的“无缝连接”, 各级分支机构财务部门不得随意修改系统数据, 也不能进行手工账务处理。
一、现有处理模式及问题
随着个人代理营销队伍的壮大, 财险公司对营销人员的团队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从总公司开始逐步建立起个代营销员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 建立起营销人员职业发展设计, 鼓励对营销人员的商业保险保障支出。但是相应的费用支出一直游离于灰色地带, 现有个人代理人管理行为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情况是个人代理营销人员的团队管理徒有文件, 因为职级报酬、保障支出、考核奖励等无会计科目列支出口, 因此并未在基层公司落地执行。
第二种情况就是通过“业务及管理费”科目列支。如对营销人员的培训通过“业务及管理费”项下的“职工教育经费”、“会议费”等相关明细科目列支, 或者通过工资方式列支一些营销人员职级报酬、管理津贴, 甚至部分单位铤而走险, 通过变通发票发放个人代理人相关补贴。
第一种方式, 阻断了个人代理人队伍的建设, 对个人代理人全部通过简单的直接比例手续费, 使个人代理人缺乏团队和长远发展的意识, 同业买卖增多, 职业操守大大降低。第二种方式, 存在着较大的不合规性, 因为不管职工教育经费还是工资, 都是特指支付给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的费用, 而个人代理人签订的是代理合同, 显然不符合会计基本规范;列支业务及管理费, 也与企业所得税法要求的公司相关要求相悖, 这也是保监等监管机构频繁暴出的财产保险企业“虚列费用、变通中介手续费”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财险企业个人代理人相关费用处理建议
1. 科目设置
方式一:打破佣金及手续费的财产险及寿险界限, 设置佣金及手续费一级科目, 设置三个二级科目:
(1) 佣金及手续费-直接佣金支出, 用于个人代理人代理保险业务的直接计提比例的佣金。
(2) 佣金及手续费-手续费支出, 用于支付代理机构及经纪公司的直接计提比例的手续费。
(3) 佣金及手续费-附加佣金支出, 用于支付个人代理人培训、奖励、职级底薪、商业保险保障等相关费用。
方式二:继续保留手续费支出科目, 直接设置手续费支出两个二级科目。
(1) 手续费支出-直接手续费, 列支直接按保费比例支付的手续费。
(2) 手续费支出-间接手续费, 间接手续费用于列支代理人员的培训支出、职级报酬和考核奖励、商业保险保障等。
2. 会计核算方式
无论方式一或者方式二, 对于直接按比例计提的佣金和手续费, 继续沿用原有模式, 通过业务前端对接到会计核算系统, 当月计提佣金及手续费支出, 挂相应的应付佣金及手续费科目;支付时, 直接从应付佣金及手续费科目列支, 对于实付和计提差额, 应进行及时冲减。
对于附加佣金或间接手续费, 属于直接发放资金的, 应在业务系统推送发放数据同时进行系统计提和实付;对于报销类的培训支出和商业保险保障, 应于实际发生时同时进行手工计提和实付。
3. 配套措施
任何的新操作都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政策支持。对于新的会计明细科目的设置和核算方式的改变, 应首先从管理前端做好规范的个人代理人考核、晋升、培训、保障制度, 并配套系统做好人员管理, 确保人员的职级报酬、保障制度等符合办法要求;二是修改拟定与此相关的严格的会计制度与规范, 并与监管部门做好沟通和认可;三是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通过补充操作规范、强化审核要点等, 严防通过该科目进行变相手续费提升, 脱离监管要求。
三、增加科目内涵及处理方式的可行性探讨
上述处理方式, 主要参照以下内容, 来保障其可行。
1. 财产保险企业个人代理人队伍发展的要求
随着个人代理人队伍的逐步发展壮大, 个人代理人渠道对财险企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笔者所在公司的省级分公司作为山东省市场占比最大的财险公司, 个代渠道业务占比约50%, 个代队伍庞大, 整个山东省的个代队伍也逐步增大。
2. 个人代理人建设政策支持
新的《保险法》规定, “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和管理”, 培训和管理支出是对个人代理人的合法和必要支出。
保监局《关于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 (保监发[2007]107号) 也提出以下意见:保险公司要树立长远发展战略, 加大对保险营销渠道的培育和投入;改革完善保险营销佣金制度, 提高保险营销员收入水平, 鼓励保险公司为保险营销员提供意外伤害、医疗、养老等商业保险保障。
3. 寿险企业的会计实务情况参考
在寿险企业, 设置佣金及手续费科目, 根据支付对象是单位还是个人, 分别设置手续费支出及佣金支出明细。其中手续费支出是指公司向保险代理中介机构支付的各项保险代理销售费用;佣金支出是向个人代理人支付的报酬, 包括公司为提高技能支付的培训费以及对个人代理人的保障支出。佣金支出包括直接佣金支出和附加佣金支出, 其中附加佣金支出又包括保障支出、教育培训支出和委托报酬, 而委托报酬支出又涵盖了给个人代理人的相关津贴、补贴、奖励等支出包括奖励性会议支出、旅游活动支出等。有了明确的会计科目列支支持, 寿险公司违规列支中介费用的情况比财险公司要少。
综合上述内容, 财产保险企业对佣金及手续费科目的运用, 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 还需要企业和监管部门加强沟通研究, 共同来促进财产险企业个人代理人渠道的发展, 促进企业和社会效益的双收。
财险企业 篇2
今天人保财险和北京银行的笔试冲突了, 本来想去北京银行的, 后来才知道人保财险也是个大牛, 极不情愿的放弃了北京银行的笔试
说说笔试的情况吧
去领准考证的`时候,知道在职和应届的总共550+个人有笔试机会,不知道他们准备招几个......
考试就是行测和审论
因为迟到了所以行测没有做完,总体行测不难,数学和资料分析的计算都比较简单
审论考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时间非常充裕,话题也很好写,很多人都提前交卷
就这么多了
财险公司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篇3
1.1 影响因素的初步假设
本文将参考国内外保险公司绩效研究的相关文献, 初步提出本文中影响我国保险公司绩效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的假设, 包括公司规模、公司年龄、公司所有权形式、保险赔付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投资收益等7项影响因素, 分别解释如下:
(1) 公司规模 (ASSET) 。公司规模在以往众多的绩效研究中涉及的比较多, 本文也将其纳入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假设之中, 姑且认为规模是影响保险公司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纵观我国保险业市场的发展模式, 我国众多保险公司更多的是依靠大规模的薄利多销, 走的是粗放式经营之路, 公司经营的各项业务各有盈亏。通常情况下, 规模大的保险公司一般会具有规模效应, 成本平摊、知名度、商誉、隐形资本等在各方面都会有相对优势, 而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则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等, 与大公司相比劣势就会显现出来。本文采用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 (LNA) 来表示保险公司的规模。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本文的计量回归分析中, 特将保险公司的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引入。
(2) 公司年龄 (AGE) 。作者认为保险公司成立的时间长短会对保险公司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其一, 开展业务越久的保险公司, 其知名度扩散的要更深入而广阔一些, 而知名度的高低又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其二, 开展业务越久的保险公司, 其客户积累量相比于开展业务时间较短的保险公司就会越多, 因此会具有很大优势;其三, 开展业务时间越长的保险公司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可运用资金来经营公司, 以提高保险公司的业绩。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本文的计量回归分析中, 特将公司的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引入。
(3) 公司所有权形式 (OWN) 。公司所有权形式包括中资、外资和中外合资三种, 本论文将外资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合并作为一组来与中资保险公司做对比研究。公司所有权形式体现的是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理念, 表现在管理方法上的不同, 因此会给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带来差异。中资保险企业大多起步较晚, 在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业务开展方面与外资企业作者猜想会有一定差距, 但是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么多年以来, 这种情况是否发生了改变, 是否还有差距, 差距还有多大也是未知的, 因此选取最新的数据对这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新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本文的计量回归分析中, 特将公司所有权形式作为控制变量引入。
(4) 保险赔付支出 (PAY) 。作为在微观层面影响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来说, 保险赔付支出是保险公司财务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保险公司赔付水平的高低将会对保险公司净利润的水平产生影响, 至于影响程度的大小, 我们将在计量回归之后得出答案, 然后向着对保险公司绩效最有利的方向控制保险公司的赔付水平。
(5)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FEE1) 。在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中, 保险公司办理业务的手续费及支付给保险代理人的佣金支出是保险公司财务支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部分, 手续费及佣金的支出能够反映出一个保险公司的主要运营效率, 一般同时, 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支出, 它也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净利润水平, 因此, 我们需要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这个因素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水平进行分析测度, 然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将这一支出控制在对绩效有利的水平。
(6) 业务及管理费 (FEE2) 。业务及管理费用是保险公司内部运营的财务支出, 这一支出的水平能够很好的体现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 同时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支出, 业务及管理费的水平也会对保险公司的绩效造成影响, 通过加入这一影响因素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可以检测一个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是否需要改进。
(7) 投资收益 (GAIN) 。保险公司无论是财险还是寿险都会有相对庞大的巨额可利用资金, 保险公司需要对这笔巨资进行投资处理来为公司获得更多的收益, 投资方式、投资项目的不同会导致投资收益水平的高低,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逐步发展, 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开始在保险公司的绩效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因此, 研究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对保险公司的绩效影响程度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调配保险公司可利用资金, 使之向着利于保险公司净利润的方向发展, 为保险公司创造更多的绩效。
1.2 变量的选取
1.2.1 因变量
总资产收益率 (ROA) :ROA=净利润/总资产
1.2.2 自变量
(1) 投资收益/保费收入 (ratio1) ;
(2) 赔付率 (ratio2) =赔付支出/保费收入;
(3)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资产 (ratio3) ;
(4) 业务及管理费/总资产 (ratio4) ;
(5) 资产总计:先除以10000再取自然对数 (lnasset) ;
(6) 公司所有权性质 (dummy1) :0=外资, 1=中资;
(7) 公司成立至当年的年数: (lnage) 。
1.3 模型的建立
本文研究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 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 C为常数项;αi (i=1, 2, 3, 4, 5, 6) 为解释变量的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2 财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
2.1 财险全样本描述数据
对包含21家财险公司的财险全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统计, 包括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 统计结果财险样本描述数据见表1。
注:对财险全样本按照10%比例进行抹平, 然后得出描述性统计数据如上表。
2.2 财险数据相关分析
用Eviews6.0做出相关系数矩阵如下:
2.3 财险样本相关分析结果
(1) RATIO1投资收益/保费收入。
从相关系数来看, 该比例与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最高, 为0.527, 这说明在排除了保费规模之后的投资收益对保险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贡献度最高, 因此我们认为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对其公司的绩效影响可能最为重要, 这就基本符合现代保险行业发展的现状, 因为财险公司的可利用资金总量越来越大, 所以必须对这笔巨额资金加以运用来为公司产生更多的收益, 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 这一收益在财险公司的净利润中占比越来越重要, 正在逐渐向着财险公司净利润来源的支柱地位发展, 这也正是今后财险公司的发展趋势, 即越来越重视对可用资金的投资运用。
(2) RATIO2赔付率。
从相关系数来看, 赔付率与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169, 有一定正面影响, 但是不如投资收益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程度深, 结合前面的财险整体赔付支出水平来看, 可能是由于近年来财险赔付支出一直处于阶梯状增长趋势, 对外赔付支出总额较大, 不能为财险公司净利润积累更多结余, 但总体上仍是促进影响, 只是影响程度不太大, 同时这也预示着在多元线性回归中, 赔付率的回归系数不会很高, 对保险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不会太大。
(3) RATIO3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资产。
从上表来看, RATIO3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资产与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365, 相比RATIO2对财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来讲要强烈许多, 说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这部分费用支出对净利润存在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 作者分析可能是目前财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付水平相对较低, 从而为净利润积累更多结余, 当然, 这只是相关分析中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预测, RATIO2对ROA的具体影响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进一步探究。
(4) RATIO4业务及管理费/总资产。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RATIO4业务及管理费/总资产与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5, 相比RATIO2与总资产收益率的系数高些, 但比RATIO3与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都要低, 作者分析可能是目前财险公司的业务及管理费水平相对更低, 能够为财险公司节更多开支, 从而为净利润积累更多结余, 也说明目前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及管理费水平会对保险公司的绩效产生更为强烈的正面影响, 当然, 这也是相关分析中对业务及管理费/总资产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预测, RATIO3对ROA的具体影响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进一步探究。
(5) NASSET总资产。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作为控制变量的财险公司的资产规模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93, 该相关系数相对较小但却显著异于0而且是正数, 我们认为财险公司的总资产与ROA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资产规模可能会对公司绩效产生较弱的正面影响, 总资产具体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
(6) 公司资产性质 (DUMMY1)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作为控制变量的财险公司的公司资产性质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5, 该系数很小, 但也显著异于0而且是正数, 因此我们认为财险公司的公司性质与ROA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财险公司的资产性质会对公司绩效产生较弱的正面影响, 具体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
(7) 公司成立时间长短 (LNAGE)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作为控制变量的财险公司的成立时间长短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49, 说明公司成立时间对财险公司绩效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具体研究这种影响的程度。
(8) 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从上表中的相关系数来看, RATIO1和RATIO3、RATIO4之间, RATIO3和RATIO4之间有相对较强的相关性, 最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哪些因素对ROA的影响更大, 需要我们在回归模型中逐步回归得到。
2.4 财险数据回归结果及分析
用计量回归软件Eviews6.0做出目标模型财险样本数据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注:*为在0.1的水平下显著;**为在0.05的水平下显著;***为在0.01的水平下显著。
从上表回归结果来看, 投资收益对财险保险公司的绩效确实有十分显著的正面影响, 在众多财务指标中所占分量最重, 这也正印证了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巨额的投资收益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客观回报正逐步超越保费差额, 成为保险公司净利润的重要来源支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现有的财险赔付率水平对保险公司的绩效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我们分析可能是因为现行的财险赔付水平应当较为合理, 在不影响保单销售的前提下处于一种较低水平, 能有效地为财险公司节省一部分财务支出, 为净利润的累积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回归结果来看, 财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对保险公司绩效会造成了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 说明目前财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水平以及业务及管理费用目前处于一种高耗水平, 过多的费用支出削弱了净利润的积累, 这种高耗水平应当得到改善以积累更多的净利润, 从而提高财险公司的绩效;财险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资产性质对公司总资产收益率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财险公司成立时间的长短对保险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系数很小, 说明其对财险公司的绩效影响不显著。
2.5 按中资外资分类比较
(1) 外资及中外合资财险公司样本统计数据。
(2) 中资财险公司样本描述数据。
(3) 财险中资、外资 (中外合资) 均值检验。
对财险样本数据按照公司性质进行分组, 对两组数据的ROA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结果如下:
(4) 财险中资、外资 (中外合资) 均值检验结果。
两组数据做齐性方差检验, 各个变量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均值检验结果均未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 最终可以得出结论:两组数据得分均值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基于这样的均值检验结果, 可以认为中资财险公司绩效以及各项可能的影响变量与外资及中外合资财险公司已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因此不必对此进行绩效差异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我们认为是近年来国内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资财险企业的快速成长, 但在中国的企业发展背景下, 外资及中外合资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应这样的发展环境, 因此成长速度放缓, 最后经过多年的发展, 中资财险企业的绩效发展到与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持平。
3 实证结果总结分析
通过以上对财险公司样本的实证分析, 笔者认为:
财险公司方面, 投资收益、赔付率、公司成立时间对公司绩效有正面影响,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以及业务和管理费用对公司绩效有负面影响;分别对财险公司下面按照中外资来分类分析, 经均值检验显示财险公司各变量指标均不会因为中资与外资 (中外合资) 而呈现显著差异, 因此认为中资保险公司绩效与外资 (中外合资) 公司绩效基本不存在差异。
财险样本公司中, 投资收益对财险公司绩效的贡献率最大, 赔付率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则对财险公司的绩效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财险公司成立时间的长短对公司绩效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而财险公司资产规模及资产性质对公司绩效影响并不显著;财险公司的成立时间长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对财险分成中资、外资 (中外合资) 两类来对比分析的话, 因为均值检验均显示两组数据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可以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中资保险公司与外资 (中外合资) 保险公司的绩效差异已经可以模糊不计了, 这也展现了我国保险企业近年来骄人的业绩, 拉平了与外资企业的绩效差异。
在恢复保险业务之后的30多年的发展中, 我国保险市场不仅有“量”的积累, 还有“质”的飞跃, 规范我国保险市场的各项机制体制正在逐步健全, 市场内部结构布局合理,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保险意识也在全民中得到了更好的普及, 虽然我国保险市场目前处于初级阶段, 但我相信, 经过国家、企业与国民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将保险市场做强做大, 全面保障国计民生, 保障国家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 将我们的保险地位提升到国际领跑者的水平。
4 财险公司绩效提高的相关建议
(1) 财产保险的资金运用渠道要不断拓宽, 随着保险业竞争的加剧, 财产保险公司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投资能力, 要学会应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建立适合财产保险公司自己的投资组合模型, 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出保险公司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同时建立保险公司绩效函数, 以绩效最大化得出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组合, 努力创造最高的投资收益以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的绩效。
(2) 就目前的水平来说, 财产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水平对保险公司的绩效是有利的, 因此财产保险公司需继续加强对赔付率的控制尤其是对汽车保险赔付率的控制, 财产保险公司应当建立科学的精算系统, 通过以往财务数据计算出赔付率水平与财产保险公司净利润之间精准的影响比例区间, 将赔付率控制在可接受的最优水平, 最大限度的节约赔付支出, 为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绩效的提高做好铺垫。
(3) 财产保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以及业务与管理费支出是财产保险公司较为重要的一项支出,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各项费用支出水平对保险公司的绩效造成了重要的负面影响, 因此, 财产保险公司一定要规范保险业务开展的各个流程, 全力避免手续费的铺张浪费, 调整保险代理人的佣金比例, 在不影响保险代理人工作积极性的前提下使佣金支出的增长比例保持在净利润增长率之下, 以最低的费用支出和佣金支出为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绩效做出贡献。
摘要:在现有公司绩效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 结合我国保险公司的具体特性, 分析了可能影响保险公司绩效的因素, 如:公司规模、公司年龄、公司所有权形式、保险赔付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投资收益等;选取2006年2011年境内21家财险公司6年的经营数据, 基于基本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 实证检验了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大小。
关键词:保险公司,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Rai, A.Cost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1996, (10) :213-233.
[2]蔡华.我国财产保险业效率及其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8, (6) .
[3]曹乾.我国保险业运营效率问题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 2006, (5) :48-56.
[4]何静, 李村璞.基于SFA方法的中国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实证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8) :60-62.
[5]黄薇.基于SFA方法对中国保险机构效率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06, (5) :104-115.
[6]林佳楠.我国保险公司规模效率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 2008, (7) :40-43.
[7]刘志迎, 孙文平, 李静.中国财产保险业成本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7, (4) :87-99.
[8]杨波, 李庆霞.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 2005, (10) :116-117.
[9]张俊岭.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DEA实证研究[J].统一与信息论坛, 2007, 22 (6) :45-48.
[10]赵宇龙, 王证.我国非寿险业务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的改进[J].保险研究, 2006, (4) :68-70.
国寿财险“安心理赔” 篇4
中国人寿财险为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体现车险理赔“更快、更准、更透明”的服务宗旨,积极响应保监局“解决车险理赔难”的号召,根据实际情况,推出“安心理赔”细则。
一、车险理赔“更快”
●10分钟内联系现场查勘
接到客户报案后,查勘员必须在10分钟内与客户取得联系,并为客户提供事故现场处理建议。
●30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
萧山主城区要求30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偏远郊区1小时内到达事故现场,因特殊原因不能准时到达现场的,必须及时与客户取得联系并说明原因,得到客户谅解。
●赔款≤1500元,现场赔付(限于私家车)。(在部门备用金中按 每位定损员3000元掌握)
① 1500元内(含)的车辆损失(含三者车辆),现场赔付。② 500元内轻微人伤,经交警责任认定和现场调解,现场赔付。●赔款≤5000元,现场一次性收集理赔单证
事故损失(无人伤)≤5000元,现场收集“二证一书一卡号”„即“驾驶证、行驶证、《交警责任认定书》或《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书》、被保险人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号”‟等单证,当天录入系统,交出未决资料,次日支付赔款。
●赔款>5000元,限期赔付,逾期赔付滞纳金
收到客户提交的完整、有效的理赔单证后,自与客户达成赔款一致之日起,限期赔付(人伤案延长2个工作日)。
如逾期赔付,每延长1个工作日按赔款万分之3向客户赔偿滞纳金。
①5000元<赔款≤3万元(1个工作日内)
②3万元<赔款≤10万元(3个工作日内)
③10万元<赔款≤25万元(5个工作日内)
④赔款>25万元(10个工作日内)
二、启动“理赔信封”活动
为方便客户理赔,安心联盟与浙江省邮政联合推出“理赔信封”服务,通过邮政主动上门收集理赔资料,为客户提供安心、快捷的理赔服务。
“理赔信封”服务主要针对纯财产损失车险事故,查勘定损中现场明确未现场收集的理赔单证,并在理赔信封中勾选缺少的单证项目,仔细填写公司地址、收件人及联系方式。
三、提高定损中心服务能力
●定损中心值班人员必须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查勘定损标准规范操作。
●做好代查勘案件登记台帐,按月统计上报。
四、自查自纠,强化安心理赔规范操作
每周不定期对全区查勘员及定损中心值班人员进行抽查,充分掌
浅析财险公司组织架构 篇5
保险业务是金融市场中一个非常特色的领域, 它有着其他金融机构相同的特点, 即属于服务行业、没有库存、没有物流, 销售成本占据了经营成本的主要部分, 同时也不同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它是销售导向型企业, 保险从本质上是一种推销型产品。在历史上, 无论是行业发展, 还是监管体系, 保险业都是融合在银行业中的, 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真正独立开始运营和发展。因此, 在前期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高速发展的保险公司, 一方面既要遵循于一般金融机构发展的规律, 同时也要跳出金融的圈子参考学习其他商业组织的经营模式, 逐步形成具有保险特色的经营模式, 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财险公司组织架构定义
(一) 组织架构定义
1、定义。
企业的组织架构就是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 在工作中进行分公司协作, 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1它主要是由任务、工作流、责任关系和连接组织各部门的沟通渠道所构成的系统。2具体包括了目标、协同、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组织七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
2、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有职能型、分部型和矩阵型, 其中职能型是以各项专业职能作为划分部门的基础, 即具有相似技能和执行相似任务的人被组织在一起;
分部型又称事业部型, 它是将为同一流程或产品而工作, 服务于相似的客户或处于同一领域或地理区域型, 具体可以产品线、区域线、顾客线和流程线等四类标准来划分;矩阵式是一个跨界型组织架构, 职能型和分部型的结合体, 目的是综合职能型和分部型的优势同时使其劣势变小。
(二) 财产保险商品特点
1、财产保险定义。
2009年新颁布的保险法中对财产保险的定义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维基百科对此定义进行了扩展, 突出了财产保险是一种社会化的经济补偿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补偿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给出的定义是是指以各类物质财产及其相关利益或责任、信用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包括与财产有关的利益、费用、责任等。
2、财产保险商品的特点
(1) 无形性。保险本质上一种无形商品, 保险人与投保人通过订立合同, 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并以保险单作为保障服务的凭证, 提供一种无形的风险保障责任。
(2) 补偿性。财产保险商品具有鲜明的补偿性, 即出现保险事故后保险人也仅仅是针对被保险人的损失限度进行赔偿, 这样就有效避免被保险人保险获利的可能性。
(3) 需求潜在性。由于并非所有被保险人都会出现保险事故, 因此客户对于保险商品的需求是潜在的, 即财产保险商品也是需要推销的。
(4) 价格关联性。在具体销售过程中, 财产保险公司需要对投保人和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测算, 不同风险等级的标的的财产保险价格会出现很大差异, 即同样的产品会由于客户的不同出现不同的价格, 这需要有极强的财产保险专业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支撑。
(5) 内部差异性。从风险特性看, 财产保险可以分为单一性风险和集聚性风险, 其中机动车辆保险、意外险和家财险等以个人客户为主的为单一性风险, 这些风险标的分布较广、出现频率稳定、单均风险可控;而企财险、建工险等以法人客户为主的为集聚性风险, 这些风险标的个体较大、出现频率不稳定、单均风险较大。
二、财险公司组织架构分析
一家成功的财险公司, 一方面要符合财险业经营的基本规律, 另一方面也要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因此, 财险公司在日常经营中不仅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 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这既是对于组织战略实施的保证, 又是对战略取向的重要影响。财产保险由于其商品类别的多样性独特性, 有公司选用职能型组织架构, 相对而言, 更多财险公司都选择了以区域和产品为主要管理线的分部组织架构, 如中国人保以产品线为主, 太平保险以销售渠道为主, 当然也有部分公司开始以综合产品线和销售渠道线管理来设置类矩阵式管理的组织架构, 如太保在产品线外设立综合开拓部, 大地设立业务管理部等。
(一) 职能型组织架构
1、职能型组织架构定义。
职能型组织架构是以管理流程为主要纲线, 严格区分了流程线上各个专业模块的专业职能, 并以此为划分部门的基础, 并将具有相似技能和执行相似任务的人组合在一起, 每个职能部门的成员都在其专业领域中工作。在职能型组织架构中, 一般按照流程线设立产品开发部、承保部、理赔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 每个部门承担了流程中部分职责, 这些职责同时相互影响和制约。在一个外部环境相对稳定, 公司内部之间不需要有太多部门协调时, 这种组织结构模式对公司而言是最合适的。
2、职能型组织架构优势。
职能型组织架构由于其清晰的管理流程线划分, 建立了类似工业制造业中的生产线, 可以有效的发挥各个专业领域的优势, 提高资源整合力度产生规模经济, 同时可以为每个部门设定专业的职涯规划和深度培训、任务分派, 进而提高每个环节生产效率。
3、职能型组织架构劣势。
职能型组织架构在对于各自专业领域的过度关注下, 可能会出现部门的自我关注度过高、全局性较差, 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过高且效率低下, 下级单位接受的多头指令可能会出现矛盾的问题, 同时对于培养全局性管理人才也存在一定缺陷。
(二) 分部型组织架构
1、分部型组织架构定义。
分部型组织架构又称为事业部组织架构, 它一般是在大型企业中实行分权式的多分支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 多按地区、市场或商品设立事业部, 各事业部有相对独立的产品和市场, 实行独立核算, 是一个分权单位, 具有独立的责任和权利。在分部型组织架构中, 一般按车险、非车险和农业险类别进行事业部划分, 也有按直销、中介、银保重点等销售渠道进行事业部划分的, 这些事业部互相不交叉, 独立经营。一般在集团化、多元化、跨地区的地区和公司内部, 比较适用这类模式。
2、分部型组织架构优势。
分部型组织架构由于各个事业部都有各自的专业经营领域和范围, 同时在各个范围内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因此市场反应速度更快, 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更强, 同时每个事业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 便于公司整体财务控制力度的增强, 公司领导也可以减少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 可以更多时间去思考和研究公司战略方面的问题, 提高公司整体战略运营能力。
3、分部型组织架构劣势。
分部型组织架构由于事业部的设置要求, 需要有多套齐备的职能机构, 相关人员数量较多, 费用开支增大, 存在机构重复设置的情况, 总部和事业部之间的分权和集权关系处理比较敏感, 事业部的利益和公司整体战略利益之间的统一性问题比较难以解决, 同时可能会引发一些资源方面的竞争。
(三) 矩阵式组织架构
1、矩阵式组织架构定义。
矩阵式组织架构实质上就是将分部型和职能型组织架构在一定程度上的整合, 它既需要某个专业领域的专业性, 同时也要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在这一架构中, 员工在同一时间至少同时属于两个正式群体—一个职能部门和一个产品或项目团队。在一些外部环境变化比较快同时对于公司内部协调要求高的地区或公司, 适用该模式, 但是这一模式所需要的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较高, 因此市场中完全矩阵式组织架构的公司比较少, 很多公司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和努力。
2、矩阵式组织架构优势。
矩阵式组织架构建立之初就是考虑要整合分部型和职能型组织架构的优势, 因此它一方面可以提供较高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协调, 能够在组织运作中提供更多的跨职能合作, 满足了变化了需求和灵活性的需要。
3、矩阵式组织架构劣势。
矩阵式组织架构由于出现了双重领导, 在内部执行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和混乱, 同时组织架构的官僚成本可能相对较高, 对于发展庞大的公司而言, 内部监控和评估难度也比较大。
三、财险公司组织架构发展建议
事实上, 财险公司组织架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只有一个某一阶段的最佳答案, 在具体操作上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规则, 同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并且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客户的需求去调整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 从而找到适合本公司发展要求和市场环境的组织架构。
(一) 财险发展规律
1、车险业务的集中化趋势。
要重点关注车险这一主体业务的发展, 车险是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财险行业的主流, 因此必须强化对车险业务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运营, 前端销售方面要突出渠道的多元化和广覆盖, 后端管理要突出理赔的专业化和服务的差异化, 对于这一大量分散化的业务类型, 可以借用目前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 采取标准化的集中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2、非车险业务的矩阵式管理。
非车险业务由于其受地域、客户、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风险因素比较多且地域性强, 对于专业队伍的技术性要求也高, 因此要突出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管理的分权化和后援服务的集中化特点, 以公司整体资源力量来推进非车险业务发展。
因此, 综合车险和非车险业务的差异化特点, 建议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运作, 在具体组织架构设置上要考虑这两类业务的差异化特点, 要做到前端销售幅度广、中端服务技术强、后端管理深度宜。
(二) 公司发展阶段
每个公司发展阶段不同, 其所适用的组织架构也不同。一般而言, 公司发展初期由于经营规模不大, 人员团队较少, 管理默契度缺乏, 适用一些简单直接的销售促进性的组织架构;公司成长期由于
(三) 市场发展环境
基于中国人均拥有私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财险市场逐步向个人化的车险客户为主, 法人团体客户为辅的格局演变, 其中个人客户占据了业务规模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销售渠道也从开始的模糊变得逐渐清晰, 客户、渠道的逐渐清晰使得原先单一产品线的管理模式开始出现变化, 逐渐引入渠道开始成为一种潮流, 更多时候需要从渠道和客户的结合体去看待市场。
(四) 管理发展趋势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财险公司的日常管理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管理工具的电子化程度有了极大的提升, 很多传统的管理理论在发生变化, 管理学中的一些新的潮流正在不断出现, 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型更是出现了颠覆型的变化, 以客户为金字塔顶端, 员工居中服务, 管理层作为后援支持的新型“金字塔”管理模式已经呼之欲出, 因此必须要适应未来的环境变化,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结合管理上发展趋势关注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要借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缩短指挥链, 加强扁平化管理, 提升控制幅度, 提高指挥效率。二是尽量避免决策过度集中化, 要充分利用“矩阵模式”的多头领导, 减少单一性的领导决策局限性, 提高决策科学化程度。三是提高有效授权和委托, 要因地制宜考虑各个组织的关系, 要给予一些组织机构足够的分权, 以阶段性的结果管理为主。
摘要:本文主要从财产保险的定义出发, 深入分析了财险行业的规律和特点, 结合企业组织架构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通过对主流财险公司组织架构的分析, 提出在现阶段财产保险公司销售组织的建议。
关键词:财险公司,组织架构
参考文献
[1]、许玉林, 组织设计与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小约翰.谢默霍恩, 管理学原理,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财险公司的财务预算控制 篇6
(一)财险公司实施财务预算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只能,这就是本文提到的财务预算。财务预算的作用不仅能够使得决策具体化,还能够控制生产经营整个过程种的活动。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增长,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了,面对国内众多的财产保险公司,任何一家要想能够持续的稳定的发展下去,必须寻求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而在这里起着关键因素的财务预算就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财产保险公司只有充分有效的发挥该公司预算管理的职能,才能够让企业获得良好的竞争优势,让企业能够长久健康的发展下去。
(二)财险公司财务预算的特殊性
1. 费用具有期间化的特性。
保险公司性质的特殊性就决定先投入资金进行销售,然后再去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保单责任和耗费的会计年度是不一样的,同一班的商品比较,不会实行权责的发生制,这也是与国外不同。当期如果发生了手续费和业务费以及税金保险保障基金都是按照保费的收入然后进行时间的确认,最终全部被会计当期成本收入,保单获取成本的费用实行核算,当会计期提责任准备金小于保费收入的时候,就会实现责任的发生制核算,上述发生的费用不能够进行资本化推销,这种情况与国际保单获取的成本是成资本化的。如果按照保单进行会计分摊会有特别大的不同,这与我国任何行业执行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准则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一特殊的性质严重影响着预算。另外,由于政策,环境和公司的发展阶段不同,财务预算面临折差异性,使得财产保险公司具有动态的,不确定的和多样的预算特点,很难实现财务预算的结果,所以,财务预算的控制工作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有着很关键的地位。
2. 财务预算具有规划、沟通、控制、协调和业绩评价的功能。
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对象和工商企业比较的话,它的成本就相应的具有未来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三个特点就导致了财产保险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二、财险公司财务预算控制的方式和现状分析
在目前的财产保险公司中, 由于财产保险公司在经营方面的特殊性质,对于财务预算控制是否能够顺利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财产保险公司或者不同地区的保险公司在财务预算控制的方式上也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具体表现形式上, 又存在着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预算执行的级次控制力度不一
一些保险公司就开始执行管理级次逐级控制两核指标及操作权限, 手续费费用分险种比例预算, 资金差额管理而不全额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这种只能控制部分分放权,控制分险种的比例,对上级极为信任,而怀疑下级,用什么手段和措施来对下级相关部门进行财务预算或者是做什么样的经营计划,每个公司都是不同的,最终的结果和产生的效益也是不相同的。
(二)预算指标与考核指标不统一
财产保险公司行业有自身的特殊性质,使得每个公司或者不同地方的公司在进行预算管理和考核指标两个过程都会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这种情况导致保险行业的相关监管工作不能够有效的完成。另外,对于保险公司本身对业绩的评估也产生不准确的结果,没有很好的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有的保险公司不仅要考核相应的监控管理指标,还要对保险种类的结构,管理的权限,员工的数量,承担的责任和薪资报酬等方面进行相关的考核,这样权利责任很不明确。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统一
一些保险公司对每一项预算都制定了严格的指标,良好的额控制流程和规范的实施标准,把一些控制、服务工作、执行和决策都相互分开,采取较为严格的预算控制。还有一些保险公司对待各种费用全靠自觉,收入和支出的资金都要按照差额的方式进行相应的预算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设置的机构和网点相应增多,一个保险公司就会有很多方式的态势,最终只能用完成的指标进行工作的评价标准。这就是预算执行力度的不统一,最终导致每个地方的工作情况和员工的积极性都不是很好,发生了精细化的冲突,降低了工作的进展度。
三、财产保险公司改进财务预算的举措
(一)建立按责任中心进行财务预算控制的全面预算体系
由于目前我国的保险行业不是很发达,而且创造的效益很低,保险相关人员没有很强的自律性,市场也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能力和手段也没有很好的提高,在这些条件下,某些保险公司就应该尝试着按照责任中心的方式进行预算控制,并且实行分类预算、分类考核、分类管理。
(二)建立全方位的考核体系与分析评价体系
首先, 设立客观考核指标;其次, 公司要成立常设性预算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如果能够很好的使用以上权力就能够不断的减少在预算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和矛盾,还能够在预算结果和编制的过程中使用权力操纵等对预算控制产生不理的行为后果。
(三)
拆分管理流程,实行标准化作业,确保预算执行的效果在规定的范围内,本机构要向下级机构公开自己制定的标准,集中统一销售人员和非客户之间的工作权限,对于客户和销售人员来说服务的工作权限最好要开支下方,按照逐级进行一定的控制,考核所执行的标准必须进行上收,考核产生的结果和执行的过程必须下放
(四)财务部门在预算控制系统中的合理定位
预算管理委员会是由企业内部的有关责任成员构成的,每个部门必须提供与政策相一致的预算草案,在编制正是预算草案的过程中非常的复杂,而且也很专业,所以,必须成立一个特定的机构来负责编制汇总预算,日常的管理实务也相应的完成。一般又财务部门担任预算控制机构的工作。许多企业在预算控制实践中都是特定的财务部门来实施完成的,其实,这不利于更好的处理每个部门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与此同时也相应的降低了权威性,造成各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预算没有切实遵循而造成预算约束软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财产保险公司要想能够尽快的实现多元化趋势和多样化模式,必须不断的促进财务预算控制工作的有效实现。只有财务预算控制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方面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因此,财产保险公司鄙俗在预算控制的方式上作一些有效的分析和科学的研究,为了更利于促进财产保险公司今后在预算控制工作上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谭谦.费用预算管理[J].中国保险报, 2003, (26) .
人保财险内部审计整改工作之浅析 篇7
一、人保财险内部审计的定义、目标和职能
( 一) 定义
根据《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 ( 试行) 》, 人保财险内部审计是指以促进公司实现经营目标, 由公司内部机构或者人员,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 对公司经营机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业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经营管理人员任期内的经济责任等开展的检查、评价和咨询等活动。
( 二) 目标
人保财险内部审计目标为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促进组织增加价值并改进经营。内部审计的重点是强化合规、防控风险、促进公司实现经营发展战略目标。
( 三) 职能
人保财险内部审计为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政策、操作和报告流程的遵循性、充分性、有效性等方面提供合理保证。其本质就是监督、制衡, 是内生的具有预防、提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 是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保财险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包括监督和评价, 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 又发展为确认和咨询职能。
二、人保财险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程序、方法、举措
( 一) 整改程序
人保财险内部审计机构应将正式发文的审计报告提交被审计对象和组织管理层, 并要求被审计对象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纠正措施。被审计对象应对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在限期内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并报告给内部审计部门及其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审计后续追踪工作, 确定被审计对象落实整改措施的责任人和计划完成时间, 以及未落实整改措施的具体原因。
内部审计机构现场审计结束后可以采用召开整改会议、谈话、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整改通知》、《管理建议书》等方式, 要求被审计单位应在规定时限将审计整改情况书面反馈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应组织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跟踪, 检查整改落实的具体情况。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 实施后续审计。但对于正在发生的风险和问题, 或者可能随时发生问题的风险点, 应在检查中现场进行风险提示或要求立即进行整改。
( 二) 整改方法
被审计单位必须认真研究审计发现的问题, 积极进行整改。对暂时不能整改到位的, 要制定整改计划和具体措施, 列出整改时间表, 限期整改; 对反复出现、屡审屡犯的问题, 要吸取教训, 举一反三, 分析原因, 深入研究, 从源头上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 做好审计整改落实。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且可以纠正的问题, 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纠正:
1. 涉及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问题的, 应调整账务或纠正数据;
2. 涉及资金被挪用、套用及违规运用问题的, 应追回资金;
3. 涉及授权审批等手续不全问题的, 应予以补齐;
4. 涉及时间延迟问题的应及时完成, 涉及违法违规问题正在实施过程中的应及时制止或终止;
5. 确有原因暂时无法整改的, 要向内部审计部门做出延期整改的书面说明;
6. 其他应当采取的整改方法。
( 三) 整改举措
被审计单位应认真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且通过以下措施加强风险防范, 确保类似问题不再重复发生:
1. 完善相关内控制度, 严格各项审核和审批流程;
2. 加强质量考核, 严格奖惩机制, 培养和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3. 加强依法合规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 提升制度执行力以及员工业务素质水平;
4. 对严重风险隐患, 应进行系统排查, 并立即进行纠正;
5. 其他措施。
( 四) 整改目标
发挥审计整改工作的指导性。审计整改工作对引导公司抓住经营管理过程的主要矛盾, 破解难点、热点、疑点问题, 深刻领会公司阶段性经营意图和战略部署, 推进各级公司顺应经营方针, 实施对标管理、依法合规经营、规范市场竞争具有指导性。
发挥审计整改工作的前瞻性。审计整改工作可以使省市公司全面了解公司阶段性经营策略和重点突破方向, 及时修正经营管理方针, 使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更加细化和详实, 对经营决策落地执行具有前瞻性。
发挥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效性。审计整改工作是对前一阶段公司经营成果的全面总结和回顾, 在梳理经验、教训及失误的同时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研讨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对经营策略贯彻实施具有实效性。
发挥审计整改工作的效能性。审计整改工作对引导基层公司把握外部监管政策, 进一步关注监管重点, 摒弃粗放经营模式, 创新服务手段, 开发个性化产品, 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盈利能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目前人保财险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 审计整改重视程度不够
被审计对象对审计发现问题剖析和落实整改方面的认识有偏差, 片面认为审计发现问题已“时过境迁”, 整改的必要性不大、时效性不强, 或从维护小团体利益出发, 不愿暴露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深层问题; 制定的整改措施, 大多以加强业务培训, 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心等虚话套话来敷衍, 未能从业务操作流程、风险识别与管控的高度来规范经营行为, 导致审计整改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 二) 审计成果运用效果缺失
从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成效看, 整改举措落实不到位, 制定的整改举措与审计建议要求“南辕北辙”, 缺乏具体操作性或未按要求进行整改; 对形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不透、把握不准, 只强调客观因素和外部环境, 未能从主观原因和经营策略深处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 对风险控管、依法合规等顶层设计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认识不清, 只简单把审计中上发现的问题归结于市场竞争不规范, 外部监管缺失, 导致审计整改工作不彻底, 留有死角。
( 三) 整改工作重制度轻矫正
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工作侧重于完善制度来规范业务经营行为, 对发现的涉及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的问题, 未按《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暂行办法》进行账务调整或纠正数据, 整改工作不彻底, 仍然存在外部监管和审计检查风险。如辖内各省分公司针对通过会议费、公杂费等会计科目列支展业费用问题, 均提出加强费用审核等整改措施, 并加大费用管控力度, 但未涉及账务调整或数据纠正内容。
( 四) 整改工作未能“举一反三”
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工作仅仅注重对审计发现问题点对点的整改工作, 未按照审计建议要求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在全辖进行排查和整改。未能有效实现被审计单位在整改过程中, 应遵循“举一反三”的原则, 严格执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暂行办法》要求, 不局限审计发现问题和相关审计建议, 系统地推动审计整改落实措施。同时个别被审计单位未提出督导整改具体举措, 审计整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 五) 农业保险风险识别能力不强
审计检查发现, 目前基层公司经营农业保险普遍存在承保信息未经投保农户本人签字确认的现象; 电话或现场回访制度不完善, 回访数量不达标; 部分省级分公司未能及时将农业保险的制度规范转发分支机构执行; 承保、理赔信息公开方式、地点存在随意性。上述问题看似简单, 实际隐藏的经营风险巨大, 如在对某县支公司实施现场审计检查时, 发现某村三农户承保种植业保险亩数均在2000 亩以上, 占到该村耕地总面积的25. 93% , 不符合常理, 经核查确实存在以虚假土地流转合同投保行为。承保信息的失真, 必将导致部分保险赔款流入无可保利益的少数人手中。对于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多数被审计单位只强调完善制度, 缺乏长效整改机制, 导致此类问题“屡查屡犯”。
四、对策与建议
( 一)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树立合规经营理念
对内控制度建设工作要给予足够重视, 不断完善制度管控体系, 增强内控制度的时效性和操作性, 进一步提升对业务的指导能力和管控能力, 规范依法合规经营行为, 促进公司业务持续稳健发展。认真制定对外部监管和内部检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措施和落实工作, 按照公司要求及时组织审计检查整改“回头看”, 加大对“屡查屡犯”问题和重大违规问题的问责和处罚力度。
( 二) 认真进行归因分析, 力求源头控制风险
对经营成果真实性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议监审部和财会部协商制定针对性的整改实施细则, 确保上述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 不留死角, 规避税务稽查风险。二是对检查中发现的当年度涉及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问题, 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办法要求, 及时进行账务调整, 有效规避监管风险。三是为确保审计整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凡审计发现涉及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的问题, 检查整改是否到位, 跟踪审计均以账务调整或补缴企业所得税为检验标准。
( 三) 强化政策宣导力度, 扩大宣传覆盖面, 前置风险关口
对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一是借鉴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 扩大承保、理赔信息公开力度和覆盖面, 丰富监督手段, 提高农户知情权, 从而消除经营风险; 二是以“农业保险条例”实施为契机, 主动规范经营行为, 完善实务操作流程, 用制度把好承保入口和理赔出口, 降低经营风险; 三是加强农业保险业务监督检查的力度、频度, 前置风险关口, 严格奖惩机制, 增加违规成本, 铲除风险滋生的土壤; 四是建立农业保险电话或现场回访指标完成率的刚性控制, 确保承保、理赔信息的真实性。
( 四) 强化责任追究力度, 确保经营策略落地执行
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在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明确责任人, 准确定性的基础, 严格按照公司的责任追究办法, 对违规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促进审计整改措施落实, 扎实做好审计检查后续整改工作, 确保审计检查成果运用和公司经营策略落地执行。
摘要:随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人保财险) 内部审计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如何发挥好内部审计的服务监督职能, 是常解常新的课题, 对照人保财险内部审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结合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程序、方法、举措, 就目前人保财险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性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中外财险公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篇8
一、财险公司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 财险公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中国当前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与保险公司数据的可获得情况, 对于财险公司的指标选取分为五个方面的综合指标, 分别为市场规模指标、业务经营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投资能力指标和偿付能力指标。
(二) 财险公司竞争力指标的选取和计算方法
本文选取市场占有率 (保费收入/市场的总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和总资产作为市场规模指标;业务经营能力指标选取综合费用率= (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摊回分保费用) /已赚保费、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已赚保费;
盈利能力指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投资能力指标选取实际投资收益率= (利润表总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变化) /平均调整后总资产。其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变化=2011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化-2010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化, 平均调整后总资产= (2011年调整后总资产+2010年调整后总资产) /2, 调整后总资产=总资产-卖出回购证券资产款-独立账户资产;偿付能力指标选取了偿付能力充足率= (认可资产-认可负债) /最低资本、保费增长率= (本年保费收入-上年保费收入) /上年保费收入。
(三) 财险公司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本文从2010年和2011年《中国保险年鉴》中选取了25家财险公司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该25家公司中, 中资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占所有中资公司的比重大于90%, 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占所有外资公司的比重大于73%, 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前我国财险业的实际情况。
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9项指标, 利用SPSS19.0的因子分析过程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对主成分法提取的初等因子载荷矩阵 (component matrix) 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 (varimax) 。从总方差分析表 (表1) 中可以看出, 使用5项综合因子代替初始9项指标之后, 模型的解释力可达到96.067%。
根据表2可知, 公共因子F1在变量X2、X3、X4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1可作为市场规模指标因子;F2在变量X8、X9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2可作为偿付能力指标因子;F3在变量X5、X6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3可作为业务经营能力指标因子;F4在变量X7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4可作为盈利能力指标因子;F5在变量X1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 说明F5可作为投资能力指标因子。
利用回归法 (regression) 求得各个单因子的得分函数, 最后利用综合因子得分公式:F= (33.270F1+23.883F2+15.982F3+11.756F4+11.176F5) /96.067计算出25家财险公司的综合得分, 见表3。
二、因子分析结果的探析
根据上表 (表3) 的综合排名, 中国人保财险以相当大的优势排名第一位。然而其第一的位置主要归功于其市场规模大, 并非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优势。与之相比, 另外两大保险巨头, 平安财险和太平洋财险的表现则更均衡, 除了市场规模较大外, 其余指标也表现出领先水平。外资公司整体上与中资公司水平相当, 并不处于劣势。
市场规模方面, 排名靠前的均为中资公司, 而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均较低。这与当前的监管政策限制和外资公司自身资本限制有关。外资公司长期被禁止经营交强险, 而商业车险又与交强险捆绑销售, 导致许多外资公司在车险上难有作为, 甚至放弃车险市场。而车险占据财险70%左右的份额, 也就导致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很难有大的提高。2012年5月1日起, 交强险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相当于对外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 也能为外资公司增加财产和意外险的市场份额。就外资公司的经验来看, 他们善于将不同等级的风险进行分割, 从地域、驾驶习惯、乃至家庭情况等方面将不同的投保者进行详细划分, 通过增加减少保费来实现平衡风险。且许多外资公司拥有丰富的海外车险经营经验, 早就希望进军市场极为广阔的中国车险市场。这将给中资公司提出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 对于更好地维护投保人的利益, 更好地引导投保人安全驾驶意识有着积极的帮助。虽然保监会放开了外资公司经营交强险的限制, 但当前外资公司的网点和人力配置不足的情况, 想短期内对中资公司的车险市场构成威胁还不现实。因此, 市场规模指标将长期成为中资公司的竞争力优势。
偿付能力方面, 外资公司整体优于中资公司, 大部分中资公司偿付能力不如外资公司。外资公司业务规模小, 且外资公司更注重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稳步增长, 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和效益为先的经营理念是其偿付能力常年合规的重要保障。而偿付能力排名较高的公司其综合排名也相对较高。可见偿付能力对于一个财险公司的经营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低迷的时期, 发展过快的中小保险公司更应注意。
盈利能力方面, 中资公司则明显强于外资公司, 许多外资财险公司在盈利周期依然亏损。究其原因, 外资公司虽然在产品开发上存在技术优势, 然而其财险产品却存在本土化较差的问题, 中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成熟完善, 许多责任险和航运险产品都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因此其市场也就十分有限。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或是这些外资公司宁愿亏本也要留在中国财险市场上的重要原因。
业务经营和投资能力方面, 外资公司和中资公司的水平基本相当, 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深入观察这两类数据可见, 在业务经营方面, 中资公司的水平总体上略微好于外资公司;在投资能力方面, 外资公司的水平总体上略微好于中资公司。将此二类数据与其他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外资公司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有些公司在很多项指标都处于领先水平, 如东京海上日动火灾财险和日本财险;有些公司则是全面落后于其他外资公司, 如丘博财险和国泰财险。
三、提升中外财险公司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一) 对中资财险公司的建议
中资保险公司在保费规模扩张和营销渠道上都存在着极大的优势, 然而过多地依靠规模的增长, 容易让中资公司继续“以保费论英雄, 以规模论成败”的老路。中资公司应在注重规模的同时兼顾效益水平的提高, 从而提高其偿付能力充足率, 稳定其业务的发展。学习外资公司对于个险业务的经营理念, 加强与外资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交流。
提高经营风险的管控意识, 中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忽略导致理赔成本增加的风险因素的监测与控制, 造成了平均赔付成本的提高。加强防灾防损的工作不仅是降低财险公司赔付成本的重要手段, 也是保险公司本身的社会职能。
(二) 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建议
外资公司面对巨大的中国财险市场, 一直受到政策限制而处于被动的竞争地位。随着交强险的开放, 外资财险公司应该利用其在风险管控和技术上的优势, 在逐步开拓各地方市场的同时, 继续走以满足高端客户为主的路线, 避开网点不足所致的劣势, 走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全面的”本土化是外资公司的当务之急。其中, 人才的本土化是重中之重。只有人才本土化, 才能使企业文化和产品创新也做到本土化, 从而发挥出外资公司管理水平国际化, 产品创新水平高等技术优势。在细分市场中获得中资公司所难以竞争的客户资源。
(三) 对保险业监管的建议
完善监管制度是促使财险公司不断改善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也是保险法规能够有效得以落实的基础。完善那些有法可依, 却无具体行业标准可执行的空头条款, 使法规得以发挥效力是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我国财险业面临着业务结构调整, 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财险业对外资公司的监管只有根据本土险企竞争力的加强而适度放宽, 才能给予本土险企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国际化标准的引导效应, 为我国财险业向国际化标准的迈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绪瑾.保险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侯旭华.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精析——新会计准则下的解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10) :241-297.
[3]王成辉.保险企业经营竞争力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12) :37-55.
[4]孙晶.论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核心价值力评价体系——基于BSC构建的核心价值力评价体系[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3 (01) :37-42.
[5]谢群, 万玲.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质疑——也谈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J].上海保险, 2002 (08) :14-15.
[6]刘莉.中国商业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竞争力比较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 2000 (12) :33-36.
[7]王晴.关于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和打平收益率的探讨[R].厦门:中国精算年会, 2011 (09) .
财险企业 篇9
一、我国财险发展状况分析
在财险方面, 理论水平直接关系着发展状况。当前, 我国财险行业的发展相对落后, 研究国内财险方面的参考文献比较少, 相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人们对财险方面关注较少, 该领域的研究理论主要源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等, 并注重独立问题的具体实证分析研究。
在保险市场中, 人们对财险的投入均不高, 和外国有很大差距, 相关数据显示, 发达国家的家财险普及率达到70%以上, 甚至接近80%, 占非寿险的10%以上, 而我国不到10%。在责任保险上, 发达国家的投保率达到50%-60%, 我国依然是10%, 保险额度和保护费用收入不成正比, 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条件下相比, 2006年我国保险保费收入达到5641.4亿元, 增长了4.4%, 其中财险收入1509.4亿元, 增长了22.6%, 寿险收入3592.6亿元, 增长了10.6%;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 我国财产保险收入达到11137.3亿元, 增长了13.8%, 其中财险收入为2875.8亿元, 增长了23.1%, 人身保险收入8261.5亿元, 上涨了10.9%。2013年保险业保费共收入1.72万亿元, 增长了11.2%, 其中财险保费收入为6481.16亿元, 增长了17.2%, 寿险保费收入为1.07万亿元, 同比上涨了7.86%。其增长趋势有所下降。强大的发展市场潜力和实际投保人数形成巨大的反差。在财险的研究中,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提高投保率, 使家财保险真正地得到发展。
二、我国财险公司影响因素研究
保险费用的多少能够体现出一个地域的保险发展规模和发展状况, 其具体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财险市场结构、保险的补偿等因素都息息相关, 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保险费用的主要因素, 此外, 其制约因素还包括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层面、社会消费量和消费者层面、保险公司体制层面等因素。
(一)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反映了国民的私有财产和可支配收入, 通常情况下, 人们都会在满足衣食住行之后才会将财产投保, 当个人的经济收入较低时, 对保险类的非必需品的需求自然降低, 从而限制了财险行业的发展。反之, 人均GDP越高, 人们对保险的需求自然上升。
(二) 固定资产的投资。
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出自对风险和政策等方面的考虑。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体现在实体资产的增加, 投保后减少了固定资产的风险, 同时增大了财产保险的费用, 提高了社会的公众财富, 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整个财险市场面和发展规模。
(三) 财险的市场结构和关系。
我国国内财险方面的市场结构构造复杂, 市场竞争大, 价格、质量和经营模式等是整个财险发展的潜在诱因, 市场的集中性、产品质量的差别性和变化性、行业内的经营市场结构方式 (如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等在近年来的市场发展中已逐渐形成并逐步完善。财险市场结构对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市场的集中度上, 集中度越低, 市场竞争潜力越大, 需求越大, 常用CRn和HHI来衡量。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 财险企业的经营手段和赔付率的高低都会有影响, 相比较第一险种——寿险来说, 财险的保险费用较低, 投保金额量不大, 业务量少, 多是出自集体投保。财险企业的经营方式单一, 多数企业都是坐等投保人上门, 部分会外出向人们推销, 销售力度不够, 宣传力度不够, 业务更是越来越少, 并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在管理上更是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增大赔付率, 严重限制财险行业的发展。
在财险公司的业务人员的素质上, 要求很模糊, 对业务人员没有系统的培训和管理, 一个保险公司一般拥有几十个代理人, 低薪水也限制了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员。通常家财保险的保费是保额的1%-2%左右, 而销售人员的佣金只是单笔业务保费的千分之几, 业务人员没有动力, 同时, 业务人员的素质影响着客户对保险公司的认知, 是决定客户投保与否的关键。
三、影响我国家财险发展因素的解决策略
通过上文对影响财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其解决策略和方法如下;
(一) 人均GDP;增加人均GDP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 然而在消费的同时, 风险也提高了, 人们对财险的需求也会增大, 相关数据显示, 人均GDP提高一个百分点, 财险的保费会提高1.8622个百分点, 人均GDP对国内财险的保费有着正面作用。在人均生产总值上, 提高人均GDP更能提高车险、出口信用保险、农业险等社会险种的投保率。尤其是近年来车险和其他非车非农类新型险种的建立, 其投保率更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 固定资产的投资方面;固定资产的投资和企业财险保费之间呈反比, 和人们对保险行业和认知有很大关系, 在当前保险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当中, 如何合理地规避风险, 人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提高人们对财险行业的投资, 可以减少负面影响带来的限制。此类投资可以加强工程险、偷盗险等险种的扩展。
(三) 对于市场的集中性分布问题;对当前财险市场影响不是太显著, 其主要源于消费者对此类保险的认知低和需求量小。在当前的发展中, 可以在价格和服务上作出适量调整, 减少因为垄断带来的不理影响。
(四) 保险条款的质量;对于消费者来说, 保险条款的质量是其投保与否的关键因素, 保险条款的选取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途径, 在保证其他险种的正常发展的同时, 适当的更改相关条款更有利于个别险种的发展。例如, 取消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表现条款界限, 提高责任险的费率至2%, 增加盗窃责任险的费率、考虑增加新的险种等。
(五) 企业的经营手段和方式;保险企业的销售手段决定了企业业务量的大小、企业发展规模及扩展空间。财险和寿险、车险有着很大的区别, 其销售渠道有多重, 不仅仅局限于电话销售和外出销售, 超市、银行、物业等处可以作为销售渠道, 分散销售力度和范围。例如, 中国人保公司和邮局等企业联手销售家财险, 同时还计划以居住小区为单位进行销售推广。
(六) 行业的宣传力度, 在保险宣传过程中, 首先要让客户明白财险的重要性, 然后明确保险的种类、保险的注意事项, 以及如何对灾害进行正确评估, 最大可能规避风险, 宣传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推销, 还可以建立财产管理体系。
(七) 保险企业的员工素质;对从事保险销售的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强化整体素质。在保险的销售过程中, 业务人员代表的是企业的形象, 良好的素质更能受到客户的好评, 良好的专业知识能使客户更加透彻地了解到财险行业的权利、作用方式和范围。同时, 保险公司应建立一个销售体系和推广体系, 能够让业务人员充分地发挥出主动性。
四、结语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财险不仅受到国民经济、保险业效率、利率等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 在行业里面还受到产业链结构、客户需求资源量的作用, 此外, 企业自身方面的因素, 还受到如公司规模、成立时间、投资主体的差异、营销方式、所有制、市场份额和赔付率等因素的影响。合理地改进运营机制有利于财险的发展。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摘要:在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社会条件中, 人们已经将人身财产安全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对保险的意识不断地增强, 我国保险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很大的市场。尤其是财产保险, 而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还隐藏中许多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财险的发展状况分析, 对影响财险发展的因素做出研究, 同时针对此类因素给出解决策略, 避免在发展中负面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方便对我国财险行业的发展和改革做出正确评估, 对我国财险保险公司的运营状况给出正确发展路径。
关键词:财险公司,保险,发展现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波.我国家财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2007, 05:61-62.
[2]孙慧, 韩菲菲, 巴吾尔江, 等.财险新疆分公司车险业务发展战略可行性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32:73-75.
[3]白智敏.浅谈财险公司的创新与发展[J].时代金融, 2012, 02:225-226.
【财险企业】推荐阅读:
财险公司09-14
外资财险公司10-12
中小财险公司11-19
人保财险理赔通知07-24
财险公司简介01-12
企财险理赔操作实务05-19
财险公司年度总结报告07-19
财险保险试题含答案12-22
财险车商部工作总结09-23
财险公司述职报告范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