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制度建设

2024-12-05

信用制度建设(精选12篇)

信用制度建设 篇1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信用卡是连接经济和个人信用的纽带, 许多信用问题都在信用卡市场中得到了体现。我国信用卡的产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1985年, 中银卡作为我国内地的第一张信用卡发行。此后, 市场愈发繁荣活跃, 经济交易大幅增长, 信用卡交易需求增加, 进一步催生了信用卡市场的高速成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的信用卡发展虽然较过去日臻成熟, 但与发达国家的信用卡市场的成熟程度比起来, 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还是相对滞后。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末, 我国2013年信用卡累计发卡3.91亿张, 人均拥有数量为0.29张。成年人的持卡比例为10%, 信用卡支出占日常支出比例约为5%。在信用卡发卡量大幅增加的同时, 我国人均持卡量和消费量与美国相比仍然存在5倍以上的差距。

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速度显著惊人, 虽然持卡人的信用卡支出比例不高, 但信用卡坏账问题却相当突出。一方面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时, 许多人的还款意识很淡薄, 导致到期未还的金额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自信用卡消费进入居民消费行为以来, 恶意透支、违规套现、信用卡诈骗等问题层出不穷。央行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末, 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的信贷总额为251.92亿元, 比上年增加106亿元, 上涨率为72%。

上述表现究其原因还是个人信用的缺失。健全信用卡消费市场的根本解决办法还是从消费者个人信用素质的提升这个根源做起。但这一问题为何迟迟得不到解决, 原因还是在于信用卡消费这个涉及到信用卡发行者、信用卡管理者、信用卡终端使用者的庞大网络还未编织完全, 也就是个人信用体系问题。

虽然现在许多商业银行都建立了信用卡的相关规定以及征信调查制度, 但在真正的信贷消费过程中, 这些信息很难保证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而且当一种消费行为或者一个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涉及多个金融机构时, 金融机构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另外, 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的另一大原因则是建立信用体系所需个人征信材料难以获得。目前, 我国消费者可以提供的个人信息材料大致为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居住或房屋产权证明、工作声明或收入证明。这些信息只有在金融机构需要时才会向消费者索要, 且并不能保证消费者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这无疑给个人信息的查询、登记、更新造成了困难, 也形成了信用卡发展中的瓶颈。

在这方面, 美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有着完善的信用机构及信用体系。美国信用局作为美国最重要的信用机构, 其主要职能为收集并出售消费者的信用信息。美国信用局现已有众多分支机构遍布其国内及海外。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主要由Experian, Transunion, Equifax, Moody’s四家信用公司组成。这四家信用公司每月都会对消费者进行信用评分并发布报告, 报告的结果将会影响这些消费者个人在信贷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动。同时, 报告的结果存储完整且可查询, 为后续发生的消费行为的审核提供了依据。

此外, 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严肃完善的信用卡法律和制度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保证。而这一点, 正是世界发达国家信用卡市场的一个共同点。发展过程中美国的信用卡, 也曾遭受过因为信用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而带来的损失和打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信用卡滥用、信用卡欺诈等乱象不仅带来了许多法律问题, 还给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经过这一失败的教训, 美国很快将法律规范问题重视起来。70年代后, 美国出台了一系列信用卡行业的法律规范, 信用卡行业逐渐走向正轨。直至今日, 美国有关信用卡的法律及行政法规条文覆盖信用卡的各个环节, 有效的规范了信用卡市场, 信用卡发展有条不紊。

目前来看, 要突破信用卡发展的瓶颈, 完善信用制度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 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培育全社会的守信意识。

(一) 加快信用卡相关法律法体系建设。

近年来, 我国的信用相关法律的进展完善已取得了一些成绩。2011年1月, 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2013年国务院颁布《征信管理条例》, 这标志着我国征信业有法可依的局面正式开始。尽管如此, 关于信用卡只能找到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国家法律层面上的只针对信用卡的法律还并未颁布。总的来说, 我国目前关于信用卡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形成, 在民商方面对信用卡的保护与激励存在大量地空白领域, 制约了我国信用卡行业健康的发展。因此, 我国亟须对已有的信用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弥补司法空白, 统一制度要求, 使信用卡从开始发行到最后的交易完成这一系列的环节都有法可依。

(二)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

在2015年1月5日, 央行发布允许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 这8家可以进行个人信用评分的机构打破了央行一家独大的局面, 将个人征信业推进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数据信息采集, 评价体系建设上还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开展。

1、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统计系统。

信息的收集与统计一直都是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的一大难点。要保证信息收集更加准确全面, 关键在于把个人征信与信用制度结合起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 由第三方机构收集个人信用的有关信息并加以处理。这种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只有高度专业的征信公司依靠互联网的相关技术手段才可能完成, 只有完全掌握了申请人的个人信息, 银行才有可能做出是否给予信任的选择。

2、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对消费者做出信用状况判定有两种方法, 分别为主观判断和数量分析。主观判断是指有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对申请人的个人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而另一方面则是信用评分的数量分析。一般这种分析可以在信用评分的基础上, 先分出不同的等级, 如A、B、C、D, 这里我们认为从A到D个人的信用状况递减。对于评分为D的, 可以直接拒绝其贷款申请。

3、建立以居民身份证为载体的信用实时查询制度。

居民身份证具有排他性、广泛性, 对于查询个人征信情况有着准确、完整的优越性。当然这也需要有强大的硬件以及完善的制度来支撑。建立以居民身份证为载体的征信实时查询制度现在还只是一个设想, 不过相信经过努力, 这种高效便捷的信用查询方式定会得到推广。

(三) 加强宣传, 营造“讲信用”的社会环境

1、鼓励绿色信用卡消费。使消费者树立“量入为出”的观念, 养成理性的信用卡消费习惯, 根据自身还款的能力范围进行消费, 提高还款意识。

2、发卡机构要加强信用卡使用宣传, 鼓励持卡人开展信贷消费的同时提示风险, 预防和杜绝信用卡欺诈等案件的发生, 维护社会信用安全。

3、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宣传有关个人信用的法律法规及制度, 对讲信用的行为予以适当嘉奖和广泛传播, 对于信用缺失和滥用信用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罚, 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监督, 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营造“讲信用”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戴维.H.布泽尔.银行信用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3]董杰.美国信用局制度的演进及其对中国建立个人信用报告制度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03.10.

信用制度建设 篇2

【内容提要】商业信用,是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商业信赖和好评。商业信用有其自身的特征和价值。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商业信用缺失在我国已经成为一大公害,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要从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强化法律对商业信用的保障、加大失信者的成本、公开商业信用信息和完善监督、加强主体的内部自律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商业信用制度。只有建立起健全的商业信用制度,才能使社会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也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与国际潮流之中。目前我国的商业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商业信用的缺失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在世界经济的竞技场中,我国如想争得一席之地,不仅要大力发展高科技,而且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商业信用制度。

一、商业信用的特征及价值

(一)商业信用的特征

对于信用,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我国学者从法律上对信用进行了分析并有不同的看法:(1)信用是在社会上对与其经济能力相应的经济评价;(注:参见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页。)(2)信用应指一般人对于当事人自我经济评价的信赖性,亦称信誉;(注:参见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3)信用是指民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注:参见杨立新:《人身权法》,中国检察出版社版,第158页。)(4)信用是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合理期待或信赖关系。(注:参见周汉华:《信用与法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上述观点从法律的角度对信用做了诠释。而商业信用,是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商业信赖和好评。概括起来,商业信用有以下几个特征:(1)信用的主体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单位。由于商业信用主体在享有信用权的同时要承担因失信而产生的民事责任,因此,对于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应作为商业信用的主体看待。(2)商业信用的取得依赖于主体是否按期履行义务以及兑现承诺的能力反映。商业信用不是自然产生的,它必须通过长期的积极作为来体现。(3)商业活动主体因获得商业信用而取得相应的资信利益。

信用权源于信用,是指民事主体对其所具有的偿债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而享有的利用、保有和维护的权利。(注:参见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第1期。)究其性质,信用权应属于一种无形财产权,这是因为信用权的客体是因信用主体获得肯定性的评价而获得的利益,它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仅以客观物质为载体。它是与著作权、商标权一样的无形财产权,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1)具有不可随意转让性。商业信用权是一种专有权利,它依赖于行为主体的按期兑现承诺所产生的一种资信能力,与特定的民事主体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商业信用权不可脱离主体而转让。由于不同民事主体的偿债能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商业信用权只能由特定的民事主体所专有,而不能随意地转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著作权、商标权有差异。但对企业法人来说,如果企业发生变更,则其商业信用权将连同企业的变化而转移至新的主体。(2)具有不稳定性。商业信用权不像著作权一经产生便被确定下来。由于商业信用权必须以履行义务为前提,而义务的兑现能力又随民事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经济实力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商业信用权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当民事主体经济状况良好,则其商业信用也较好;一旦经济状况恶化,不能如期履行债务,则其商业信用将降低,甚至丧失商业信用权。(3)具有相应的排他效力。商业信用权虽然没有明确地受到法律上的地域限制,但商业信用权涉及民事主体资信利益的保护,故商业信用权在特定的行政区域或行业内受到保护。

(二)商业信用的价值

商业信用的价值,在于因商业信用而产生的商业信用权。民事主体如果拥有商业信用,即拥有了商业信用权。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规范化,商业信用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商业信用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商业信用权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权利人可依商业信用权的排他效力对抗其他民事主体的侵害而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人均不得恶意损害民事主体的商业信用权;商业信用权人的利益如果受到侵害,可以向司法或行政机关申请救济。

2.商业信用权人可以获得相应的资信利益。商业信用是社会对特定主体的肯定评价,它对树立民事主体尤其是企业法人的良好形象,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事主体可以利用商业信用获得诸如投资、贷款、赊购等方面的便捷条件,从而获得由此带来的资信利益。

3.商业信用保障了交易安全,提高了交易效率。交易的发生多是一种双务合同,如果一方没有商业信用,即一方不能履行相应的债务,则交易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只有在商业信用存在的前提下,才能确保交易的安全。由于商业信用代表一种信赖,在交易过程中,当事人基于彼此的信任,易于达成协议与谅解,这对于促使交易达成,提高交易效率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我国商业信用缺失之分析

(一)商业信用缺失的现状

由于社会普遍缺少信用,为了呼唤信用的回归,我国将20称为“诚信年”。龙永图在我国加入WTO记者招待会上对记者说:“中国现在最缺的就是诚信”,也说明了商业信用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当前我国在商业信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经济活动主体相互拖欠。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相互拖欠货款,贷款方拖欠银行的贷款,经济活动主体偷、逃、骗税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据统计,1989年底全国企业间相互拖欠的三角债总额约1240亿元,1991年增加到亿元,1994年增加到7000亿元。从全国各地受理的企业间相互拖欠的经济纠纷案件上升的现状来分析,目前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尚未清偿的债务有增加的趋势。(注:参见万学忠:《为信用制度立法》,《法制日报》203月9日,第2版。)

2.随意违约,不兑现承诺。在不损害国家利益、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不侵害他人权益的前提下,合同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和自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有效的合同就是当事人自己为自己所设立的“法律”,当事人应当遵守。但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随意不履行合同而导致的违约时有发生。

3.假冒伪劣产品众多。不法厂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的范围已渗透到了生产、销售、融资、借贷、竞争等各个方面。此外,经济纠纷以及涉及金融等各种诈骗案件大幅度上升。无论是新的产品,还是名牌产品,几乎都有假冒。造假似乎无处不在,甚至连人民币都存在着假冒的情况,人们难以对其他东西放心。因此,经过整治,社会上不断出现所谓的“放心肉”、“放心米”、“放心油”、“放心盐”等别名,但“放心一族”的增多并非意味着假冒伪劣产品的减少,恰恰说明社会上每一位消费者都在“

不放心”的状态下生活着。

4.政府信用及法律威严受到考验。政府是一个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管理机关,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支持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社会成员之间因不讲信用而受到损害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乃至法律的途径来寻求保护。在政府转变职能和深化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制度的转接加上非法律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少生效的法律裁判文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本应给不讲道德者施以法律制裁,最后却因“执行难”而让不法者逍遥法外。于是,社会对政府的信用和法律的尊严产生了怀疑。可以说,不讲信用已经形成一股“黑流”,有泛滥的趋势,严重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商业信用缺失的原因

当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将商业信用作为社会最重要与最基本的行为标准。在商业活动中,商业信誉和诚实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品质,人人必须诚实不欺地在市场经济的整体运作中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为什么经济发达国家讲求商业信用已成为一个普遍的习惯,而在我们这样一个道德传承几千年的国家却有那么多人不讲商业信用?概括而言,我国产生商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法律惩治制度。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商业信用通过承诺的方式加以验证,人们相互交往中的失信行为实质上是不诚实和不兑现承诺。不守诚信而对市场秩序的破坏,是对国家法律规范的背离。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普遍的缺少诚信,实质上是调整社会交往关系法律规则的无效或者未被遵守。(注:参见陈洪隽:《我国失信损失占GDP比重高达10%-20%》,《经济参考报》年4月10日,第5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不断增多,在一些法律中已经有关于诚实信用的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条中就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7条又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但是,仅有原则性的规定是不够的。由于对不讲诚信的具体行为没有明确的惩罚性规定,很多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裁,即使通过司法程序确认,没有惩罚或惩处的力度相当小,根本不足以起到对行为主体的警戒作用。当受到处罚的成本远远小于因失信而获得的效益时,市场主体便会很自然地选择逃避法律选择失信。即使他们多次受到处罚,也会因利益的驱使而继续从事违法的交易活动,失信的行为也就很难杜绝了。

2.“泛法律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必须,但“法制建设需要良知保障”。(注:傅剑锋:《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卓泽渊:法制建设需要良知保障》,《南方都市报》2002年11月29日,第A04版。)特别是在提倡“依法治国”的时候,如果忽视道德应有的作用,甚至产生“泛法律主义”的思潮,(注:参见李正华:《“泛法律主义”思潮中的道德失缺》,《当代法学》2002年第4期。)就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凡事均以法律为准绳来衡量和评判,凡事均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凡事必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保障和实施。而另一个错误还在于对法律的片面理解,认为“法乃刑”,只要不触犯刑律就不是违法。因此,对于某些人来说欠债不还、开具空头支票等违法行为不是违法,只是一般的德行问题。

3.经济活动主体片面追求利润。经济活动讲求投入和产出,追求利润。在制度的设计上,如果没有考虑到利益关系,没有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没有考虑到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不讲信用-秩序混乱-不讲信用”的恶性循环后果。计划经济中的“大锅饭”使人们仅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主体的独立性迫使经济活动主体注重经济效益。为了金钱,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而把信用、诚实全都抛在了脑后。事实上,改革开放的初期,一些没有多少文化、不讲道德的人赚了大钱,而循规蹈矩的人反倒步入困境甚至面临倒闭。

4.商业信用信息得不到充分公开。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健康、迅速地发展,与有关的商业资信是否公开及公开的程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在一国范围内,能够快速、真实、完整、连续、合法、公开地获得有关商业资信资料,有助于经济活动主体进行全面的资信调查和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现行的商业信息管理体制下,目前经济活动主体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渠道获得相关企业商业信用数据的:一是通过新闻媒介等公开渠道获得;二是通过自己调查或者委托调查获得;三是通过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获得。总体上说,我国企业商业资信数据基本上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使商业资信判断时搜集数据成本过高。因此,造成了很多企业因不能获得对方的商业资信资料而盲目行动导致受损,而有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商业资信公开不充分进行诈骗等非法活动。

(三)商业信用缺失的危害

1.商业信用缺失使经济秩序混乱。在某些人不讲商业信用的情况下,遵守规则和讲商业信用可能会受到损失,而不讲商业信用者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现象一旦成为一种风气,则会导致企业的恶性竞争,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从而将会导致社会信用整体水平的下降,造成一种很难治愈的社会创伤。如果一个企业或社会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那么机体本身就存在着失败的基因,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市场经济秩序失范。当不讲商业信用的主体能够获得利益,而讲商业信用的主体却受到损失的时候,讲信用的主体也就会背离信用,这也就是“二律背反”的现象。这种现象不断循环,那么社会的经济秩序必然会陷入混乱之中,经济活动主体也就无疑要步入畸形发展的轨道。

2.商业信用缺失使企业形象受损。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必须是建立在以信用为基础的相互信任之上。由于整体的商业信用缺失,使得社会中形成了“无商不奸”的错误认识,人人都以戒备的心态来对待别人,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信任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多得之奢侈品。然而,不讲商业信用只会骗得了一时,而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却是日后所难以弥补的。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羽绒大衣开始在当地有很好的销路,但是由于一些不讲道德的生产厂家以废次的填充物充当羽绒,尽管一时得逞,但却是以俄罗斯人不信任中国货的结果收场,严重影响了其他讲信用的企业的出口销售。南京“冠生园”食品厂以过期月饼馅料充当新鲜馅料坑骗顾客的做法被曝光后,其信任度一落千丈并导致最终破产。

3.商业信用缺失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我国政府在纷繁杂乱的国际关系中,能够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处理各种关系,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我国政府掷地有声的语句和以后的兑现,证实了“中国人讲话是算数的”。但是,由于一些商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违反了诚信的基本准则,使得一些外商在与国内经济活动主体开展业务的时候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处置不当,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些都对国家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年,我国GDP中大概有将近10%到20%为信用的损失成本。(注:参见傅刚:《低信誉让企业吃了大亏》,《经济日报》2002年4月16日,第2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清泰曾经指出,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不高乃至失信,导致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约6000亿元人民币

。(注:参见周汉华:《信用与法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3期。)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就曾经有20份左右的提案是关于“企业信用”问题的。

4.商业信用缺失导致社会相应制度的扭曲。商业信用缺失往往影响到整个社会相关制度的正常运作。银行的借贷制度、商业的交往习惯、法律制度的构建、政府行政管理的运作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整个社会制度是基于信用所构建的,一旦信用被打破,则原有的平衡必然陷入混乱,相应的制度就会出现扭曲。我们反思今天的制度构建,往往最后会追根溯源至诚信这一最基本的话题。

三、信用制度的构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不会天然地讲信用。人是理性的,总是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寻求最佳方案和行动,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遵守信用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就选择遵守信用;反之,他们自然会选择背信弃义。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来鼓励诚信、惩戒失信者,使“老实人”得到好处,讲信用才可能成为社会必然的现象。

(一)加强道德教育制度建设

道德有普适性和职业性之分。我国从小学就开始进行了道德教育,但是从社会的现实方面分析却收效不大,这与我们的道德教育重点及方法有关。过去我们片面地强调甚至以爱党、爱国的政治教育取代了最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无形中忽视了对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教育。2001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明礼诚信”是紧接着“爱国守法”之后的第二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实,失信已经不仅仅是限于商业领域了。朱róng@①基总理在2002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用较长的篇幅强调了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信用教育实质上可以从道德教育着手,从儿童的言行教育开始,延续到成人的公民教育,再到职业道德教育,应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日常的继续培训和考核工作之中。从为人之本方面分析,孔子早就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注:《论语・为政》)王安石也说“人无信不立”。(注:《辞同修起居注状・第四状》)事实说明: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旺、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开展有关诚信的全民教育,树立起全民、全社会讲诚信的良好风气,对于防止信用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我国的普法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公民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社会整体对于法律的认识仍有待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宣传部门应扮演积极的角色,要让市场主体认识到商业信用、信用权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企业、政府的失信行为也要予以披露曝光,让全社会都意识到缺乏信用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市场主体更多地知法守法,商业信用制度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来。

(二)强化法律制度对信用的保障作用

法律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规则与保障,与道德规范相比,法律属于一个低层次的要求也是最底线的要求。对于信用的保障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的层面,严重违反道德不讲商业信用的行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予以惩戒。《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42条规定对不讲信用的“缔约过失”应追究法律责任;另外,还有对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合同履行后有意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等失信行为的惩罚性规定。

然而,仅有关于诚实信用的原则性法律规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信用保障上升到法律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舆论监督的层面,商业信用的遵守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可与保护。一些国家已将商业信用权明确规定于法律之中。《德国民法典》第824条规定:“违背真相主张或传播适于妨害他人的信用或对他人的生计或前途造成其他不利益的事实的人,即使其虽不明知但应知不真实,仍应向他人赔偿由此而发生的损害。”这一条款已经将信用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加以确认和保护。目前我国已出台了《著作权法》、《商标法》及《专利法》,这些无形财产权均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与保护,民事权利主体可以为对抗侵权行为寻找到合适的法律依据。相比之下,我国有关商业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们往往将商业信用建立在道德和良心之上,仅借助于舆论的力量来保障,以“君子协定”代替制度规则。因此,应将信用权的确认、保护,侵犯商业信用权的惩处等一系列的问题法律化、明确化。这对于将商业信用制度化、法律化,对于保护信用主体,防止商业信用缺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而且也符合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增强执法力度,加大因失信而带来的成本

由于法律对不讲诚信的行为惩罚过轻,在利益比较之下会间接地起到鼓励人们扔掉诚信的作用,客观上助长了不讲诚信的社会风气之蔓延。在发达国家,民事主体因失信造成侵权所承担的赔偿责任相当重。我国应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执法力度,明确其赔偿责任甚至实施惩罚性赔偿,增加失信成本,要让违法的失信者“得不偿失”。同时,要适当调整诉讼和仲裁程序,以便于及时制裁违法的失信行为。

(四)建立商业信用公开和商业信用监督制度

我们已经建立了公民身分证管理制度和单位(法人)代码管理制度,可以在此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公民社会代码和单位代码管理制度,将商业信用的有关信息纳入其中,并由专门的机关统一管理。这样就可以将有关缺乏商业信用的单位和个人的信息通过相应的途径备案乃至公布于众,让其无所遁形。商业信用公开对于商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现在我国的企业资信大多还处于封锁状态,个人资信更难以查实。有关工商管理、质检、劳动、金融机构、司法机关、公证等部门应联机形成一个检索平台,向社会开放有关企业和个人的资信信息,以便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竞争秩序创造公平的条件。上海已经建立了“诚信档案”制度,各商家在工商、税务等部门都留有案底,有关部门随时抽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给其打分,一旦发现有诚信缺失现象,商家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这种“诚信档案”制度已经起到一定的效果,今后应逐步推行。(注:参见万学忠:《为信用制度立法》,《法制日报》2002年3月9日,第2版。)

作为商业机构运营的信用中介公司是信用社会不可或缺的环节,中介公司为咨询者开出商业信用报告后,有责任保证其准确性。如果因报告内容虚假造成客户经济损失则要赔偿,这就给信息的真实性带来了一套制约机制。此外,民间的商会、协会等也要承担起自己在商业信用监督方面的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个人和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在规范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商业信用好的企业胜出,商业信用差的企业退出,是自由竞争的重要规则和必然结果。

(五)企业应加强内部的自律建设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秩序不完善,企业无论是在设立的形式上还是在实质运作方面仍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我国现有的企业形式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三资”企业等多种企业形式。不同形式的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相应的规范而出现违法操作。因此,除立法上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公司法外,还要使我们的企业形式更加规范

化、操作更加合理化,从而减少违法失信的可能性。

在企业内部,应当建立企业商业信用管理系统和企业商业信用评价系统。从“5C”即企业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这些信用要素来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实施“5C”管理制度。在“5C”中,企业品格是最核心的要素,它是指企业和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伦理、企业品德、企业行为和企业作风,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信用的好坏。(注:参见胡志英:《道德秩序与经济秩序》,《经济日报》2002年4月7日,第4版。)市场经济需要法律制度来维护,也需要经济伦理来支持。仅仅依靠其中之一都是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秩序的。法律是履行契约的权力支柱,伦理是履行契约的精神支柱。如果市场经济缺乏信誉机制,其交易成本大到足以使交易双方望而却步,就会使契约难以履行。因此,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他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共有价值――诚信的理念,才是企业竞争的动力源泉。

与此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企业理念与文化,狠抓企业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并强化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经营者、经理人的商誉意识;注重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每个企业应从自身做起,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商业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焦点,缺乏商业信用对于我国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冲击是十分广泛和严重的。我国必须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信用制度,将商业信用法律化、制度化。只有在商业信用制度的保障下,我国才能在世界经济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字库未存字注释:

中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与建设 篇3

[关键词]诚信;市场经济;信用制度

一、中国信用制度的缺失

1.企业失信

在企业信用方面,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易中的合同欺诈,例如近年来有些建筑开发商不严格执行售房合同或者在合同上“做手脚”;企业之间欠债严重,许多企业利用我国买方市场的局面和法制不健全,随意欠债,甚至有钱不还,恶意拖欠,造成全国范围内久治无效的“三角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长期拖欠银行大量贷款,以各种名义逃废银行债务,比如说企业在破产、分立、兼并、股份制改造、合作、租赁等花样繁多的改制之名的幌子下,逃废大量贷款债权;进口走私,出口骗税,这种反信用的行为也是一种构成经济犯罪的行为,给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引发不平等竞争,损害各方利益,加剧经济秩序的混乱;非法交易,如贩卖毒品、拐卖人口,黑市交易等;商业信用工具的使用十分有限,进程缓慢。

2.政府失信

这样的例子也是频频可见。这反映出了部分基层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较普遍的信用缺失。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不仅是企业信用,是交易双方的信用,更是政府的信用.政府信用的缺失,不仅会让民众处于绝境,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信用机制。政府利用手中权力不恰当地干预经济活动,“透支”政府信用;随意许诺,不信守承诺,出尔反尔,失信于民众;政府的制定缺乏科学性,随意性大,朝令夕改,使老百姓无所适从;滥用信用,以政府信用代替市场信用,为经济活动提供变相担保,扭曲市场机制,又使政府职能错位;地方保护与腐败现象更凸现政府的信用缺失;政治机制和政府官员选拔体制上的缺陷扭曲了市场信用,影响政府的信用。

3.个人失信

主要表现在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意识扭曲,各种失信的案件中都有个人违信的痕迹;个人信用水平低,信用消费能力有限,阻碍了信用交易方式的发展;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相当普遍,如考试弄虚作假,学术抄袭成风,捏造个人简历;严重缺乏信用意识,骗贷逃贷,拖欠学费,随意违约。

二、中国信用制度的建设

1.大力加强信用道德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比较重视信用(信誉)的,诚信看作是成业、修身、立政之本。但它仅仅是民间所崇尚的道德伦理,并未形成一种普遍的、浓厚的国民意识,更不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信用文化。也几乎没有经济学和法理学上的含义。而信用意识只有具有了经济学特别是法理学上的含义,形成为一种全民族的进步文化,才能在全社会牢固的树立。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信用理念的培养,以市场经济的城信特征为核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培养,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通过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信用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对推进社会进步,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当前社会信用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完整配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迫在眉睫。首先应建立全国联网的企业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档案;二是建立科学公正的社会信用评估机构,任何人都可以向社会信用评估机构征询任何一个准备与之交易的企业或以何种方式交易;三是建立社会公示制度。法律制度不完善。从企业的方面的情况来看,信用供给与需求机制失衡。市场经济中,只要存在利益差别与对立,信用风险就必然存在,所不同的只是风险大小而已。在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完善的法律是克服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重要手段

3.加强法制建设,切实保障社会信用秩序

重塑社会信用不仅需要强化诚信观念,加强道德建设,更要强化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手段整治社会信用。一是立法方面:立、改、廢多管齐下,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首先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法,使信用建设有法可依。其次修改现行有关法法律,使其对信用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交易透明度;对我国现行法律、规章进行清理,凡是与市场经济规则相抵触,与现行基本法律相冲突以及对相关领域信用建设不利的,要坚决废止。二是执法方面:各部门转变理念,严格执法,维护法制的权威和尊严。要认真解决执行难这一顽症,使法律真正起到惩罚失信者,警示欲违约者,保护守信者效果,维护法律尊严。

三、结语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一些部门和地区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体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协调,确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桂香;我国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刘畅;关于我国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蒋海波;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与信用评价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信用制度建设 篇4

2015 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关于发挥试点先行、央企引领作用,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一年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 各地区、 各行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建设正加快进行, 诚信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些成绩, 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要达到党中央、国务院“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下面以电力行业为例加以剖析。

1 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十三五”期间,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以互联网+、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电力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

(1) 新一轮 “ 电改” 对信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 年11 月30 日, 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6个配套文件, 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了中央9 号文有关要求, 通过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的组建和规范运行、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放开售电侧竞争、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管等措施, 明确市场竞争的主体、机构, 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市场主体将大量增加, 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 需要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手段, 对市场主体实施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 要进一步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就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性、服务性和责任性的作用, 运用信用信息和信用等级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活动效率。

(2) 电力行业信用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认识参差不齐。 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一致, 不少企业对信用建设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对参与信用评级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二是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与主体、任务与目标、征信与采信、 监督与奖惩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协调与联动机制。 三是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比较薄弱, 实用性不强, 对正反两方面典型宣传和曝光力度不足, 没有做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联动奖惩机制尚未形成并发挥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2 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平台建设滞后, 信用信息采信不足, 联合奖惩机制缺乏刚性, 没有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氛围, 从而影响企业参与信用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二者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正向互动。 也就是说, 坚持依法经营、诚信守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 而失信取巧的企业也不一定被曝光、被惩戒。

比如, 2015 年山西省经信委印发 《关于对2014 年度电力行业AAA级诚信发电企业奖励电量的通知》, 对电力行业AAA级信用企业给予5000 万千瓦时的计划电量奖励。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时将这一情况上报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向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 发改委、经信委转发推广, 为电力行业扩大采信范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示例。 但由于对信用信息没有统一的、强制性的采信要求, 据统计, 截止到目前, 还没有第二个省 (市、自治区) 采取过类似的激励政策。

又如, 国家对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成为火电企业的硬约束, 但个别企业仍然存在偷排、超排、环保设施不投运等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也是因为对企业环境信用信息采信应用不到位, 对环境违法“黑名单”企业曝光不够、惩戒不足,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

3 建议

(1) 建议由国家发改委商财政部设立信用建设专项资金,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 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整合政府部门及有关行业掌握的企业数据信息, 明确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主体作用, 规范行业信用评级, 避免重复评价, 减轻企业负担, 建立行业信用评价结果互认制度, 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及企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 形成涵盖企业工商管理、金融信贷、税收缴纳、社保缴费、合同履约、产品质量、招标投标、服务承诺、安全环保等信用信息的企业信用档案, 使银行、工商、司法、税务、环保、社保、建设、铁路、航空等部门的信用信息实现互联互通。 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保密的前提下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共享查询、分析和统计等服务, 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类别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力度, 完善失信行为记录, 形成震慑力和约束力, 真正、尽快营造“有信者荣、无信者忧、失信者耻”的社会氛围, 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2) 建议国家发改委牵头出台大范围、宽领域的联合奖惩机制, 重点解决信用等级采信问题, 使信用建设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①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商工信部, 指导各地方政府在电力体制改革中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将行业信用建设的统一性与各地的区域要求结合好。 推广山西省经信委的作法, 在电量交易、日常监管中对信用等级高的发电、供电、售电企业, 给予明确的倾斜政策和保护措施, 推动电力行业信用建设奖惩措施的落地生效。

②制定切实措施, 促进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在社会信用建设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由国家发改委商国务院国资委, 制定 《中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的信用建设状况纳入其经营业绩考核范围; 在对企业的资质审核中明确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具体要求, 将施工、设计企业信用等级状况纳入工程招投标评分项, 并实施动态管理;推进电力投资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在项目核准、融资等环节推动应用信用信息, 改善电力基建市场环境;在现有的《电力企业信用评价规范》行业标准基础上, 尽快制定售电侧信用评价指标, 由国家能源局出台相关政策, 由行业协会主导对售电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及信息采集, 并汇集至国家级信息平台, 助力售电侧电力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信用管理制度(重合同守信用) 篇5

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健全企业信用管理机制,提高企业信誉,降低和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公司领导研究决定成立信用管理工作机构,并明确工作职责。

一、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公司总经理为信用管理机构的分管领导,任命信用管理机构成员,有专职(或兼职)的信用管理工作人员。

二、信用管理机构职能

1.组织宣传、贯彻合同法律法规条例,培训信用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依法保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

2.制定、修订本公司信用政策、信用管理制度、办法,组织实施信用管理工作的考核。

3.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并进行动态化管理。

4.客户授信管理:进行客户信用审批,跟踪客户,定期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统计分析。

5.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应收账款平均持有水平,日常监督应收账款的账龄,随时将潜在的不良账款进行技术处理,防范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

6.商账处理:建立标准的催账程序和一支工作高效的追账队伍,及时制定对逾期应收账款处理的方案,并组织有效的追账。

三、岗位责任制度 1.法定代表人的主要职责

(1)、加强信用管理工作,支持信用管理机构开展工作,解决信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授权委托合同承办人员对外签订合同;(3)、对本公司合同承办人员进行考核、奖惩;(4)、定期了解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2.信用管理机构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1)、组织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组织信用管理研讨会、案例评析会;

(2)、制定、修订本公司信用政策、信用管理制度、办法,组织实施信用管理工作的考核;

(3)、统一办理授权委托书,严格管理本公司合同专用章的使用;

(4)、制止公司或个人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

(5)、日常监督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防范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

(6)、建立标准的催账程序;

(7)、汇总、分析客户信用数据,向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8)、协调与经营、财务及工程等部门的关系。3.信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

(1)、协助合同承办人员依法签订合同,参与重大合同的谈判与签订;

(2)、审查合同,防止不完善或不合法的合同出现,保管好合同专用章;

(3)、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协助合同承办人员处理合同执行中的问题和纠纷;

(4)、登记合同台帐,做好合同统计、归档工作,汇总合同签订、履行以及合同纠纷处理情况;

(5)、发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行为,及时向信用管理机构负责人或公司副总报告;

(6)、参加对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7)、定期向信用管理负责人汇报信用管理情况;(8)、负责业主档案管理与服务;(9)、参与商账追收;

(10)、配合有关部门共同搞好信用管理工作。4.经营部门的主要职责

(1)、依法签订、变更、解除本部门的合同;

(2)、严格审查本部门所签订的合同,重大合同提交有关方面会审;

(3)、对所签合同,认真执行,并定期自查合同履行情况;(4)、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加强与其它各有关部门联系,发生问题及时向信用管理机构信用管理员通报;

(5)、本部门合同的登记、统计、归档工作;(6)、参加本部门合同纠纷的处理;

(7)、配合企业信用管理机构做好信用管理工作。5.财务、工程部门的主要职责

(1)、加强与经营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通报合同履行中的应收应付情况;

(2)、做好与合同有关的应收应付款项的统计、分析,提出处理建议;

(3)、解决合同履行中有关工程方面的问题;(4)、依法签订、变更、解决工程合同;(5)、本部门合同的登记、统计和归档工作;(6)、配合企业信用管理机构做好信用管理工作。

五、信用管理员考核与奖励

1.考核范围:本公司专职或兼职信用管理员。

2.考评时间:公司每年年终组织一次考核评审活动,在对各有关部门信用管理工作检查基础上进行考核。

3.考核部门:信用管理机构为公司信用管理员的考核评审工作的管理机构。

4.奖惩方法:信用管理员的奖励等级设三等:即先进、优胜和表扬;获奖者以精神鼓励为主,并分别给予适当的物质鼓励。信用管理员的惩处方法:凡考核总分首次达不到60分者,由部门分别给予教育、帮助和扣发奖金;凡考核总分两次达不到60分者,取消信用管理员资格;凡利用合同从事违法违纪活动者,取消信用管理员资格并按情节轻重,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

六、诚信教育制度

1.为普及信用知识,树立信用意识,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通行的信用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管理,提高企业凝聚力,制定此制度。

2.通过信用教育,本着“以质量创信誉,靠信誉求发展”的信用理念,使全体员工了解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性,系统学习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掌握信用管理方面的最新知识,以确保信用管理制度有效地实施到具体工作当中去。

3.学习教育要求掌握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了解以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商事法律体系的构成;认识信用对企业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4.教育学习应涵盖以下主要内容(1)、企业信用管理的目的;(2)、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标准;(3)、企业信用文化建设;

(4)、企业信用相关技术法律法规;(5)、企业信用风险防范。

5.信用管理机构年初制定好本的信用教育培训计划,规定时间内对公司所有人员进行系统的信用教育培训一遍,确保培训的时效性。

6.每年组织两次信用及企业管理的教育培训,以电教、看教育光碟、请专家老师授课,外出学习等以各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教育。

7.建立奖惩制度,在每次培训考核中,表彰奖励抓信用管理、诚实守信的先进部门和个人。

8.根据公司发展以及外部情况变化,信用制度不完善的随时修改,具体工作由公司信用管理机构负责安排。

XXXXXXXX有限公司

信用制度建设 篇6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守信”被视为为人立身的第一要义。然而这一优良传统正面临着深重的危机。目前,社会信用缺失现象非常普遍,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已影响了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重建信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会计信用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会计信用是指会计行为主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则、制度的要求,在其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和鉴证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一种履约能力。最终体现为会计行为主体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及时、合法、真实和完整,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便于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和判断。会计信用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质量上,即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信用度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会计行业的信用危机。特别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和频频曝光的会计造假案,使得会计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的挑战。因此加强会计信用建设是现实的迫切需求。

二、导致会计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信用缺失是诱因

政府信用是会计信用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如果政府信用这个信用底线出了问题,那么它对整个会计信用体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无法估计。一是表现在政府功能严重错位,不恰当地介入或过分干预经济活动,严重“透支”政府信用;二是表现在政府公然违约,不守承诺。例如,有些政策和会计法规的制定随意性很大,缺乏连续性和统一性;三是表现在有些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人为制造失信,进一步加剧政府信用的缺失。如一些地方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失实,而且往往被有意拔高。有些政府施行地方保护主义;误认为“造假财政”能带来经济繁荣。地方政府的种种失信行为的普遍存在,客观上加剧了政府信用缺失的严重程度。

(二)法律监管不力是障碍

法律是维护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机制,然而就目前我国法制状况而言,涉及信用活动的法律、法规大多对会计信用活动的法律依据不完备,而且,在已经建立的法律制度的背景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较大范围内存在,法律监管不力是影响会计信用体系建立的一个障碍。如何协调好财政部与证监会的关系。以避免会计法规之间的漏洞和矛盾。如何改变过去罚则中的补偿性处罚为惩罚性处罚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下功夫研究。因此,完善法律体系对于我国会计信用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但如何维护法律严肃性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仍是我国会计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诚信理念淡薄是缺陷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今天的会计信用正面临着公众的质疑。对会计信用来说,其缺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益至上的法则在会计行业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在限制会计追逐利益的时刻缺乏法律的支持与庇护,单纯寄希望于诚信的倡导和道德的约束来维护信用。道德观显得不堪一击,会计面对丰厚利益的单方面追求和强调导致对社会关系其他方面的忽略和蔑视。二是各种“虚假”和“欺骗”现象充斥于社会和市场,由于受自身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限制。会计人员很难顶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坚守会计诚信的理念动摇了。同时在我国会计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结构与设置的匮乏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有些会计信用评定机构本身还存在信用问题。

三、构建会计信用体系的模式研究

会计信用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既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也应该重视市场经济规则的普遍性。

(一)政府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健全会计信用体系的根本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自发性、无序性的缺陷。故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调节。但是,对经济调控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以免对经济的调节反复出现“要么就不管,要么就管死”的不良做法。因此,要健全会计信用体系,重塑市场信用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关系。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完善法人制度,建立起内在的信用责任制度。同时进一步严查重罚,维护信用的严肃性。这不仅有利于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且也有利于政府从繁杂的微观经济活动中彻底解脱出来。

(二)法律制度的规范完善是健全会计信用体系的保障

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信用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应该建立界定开放信息的范围的法律或法规,其中包括必须开放的数据及其监督机构的责任,以及向公众提供不真实信息的惩罚。制定有关法规,对严重违反会计信用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实行“退出机制”和“市场禁人”,即凡是违背会计法规者一律终身禁人会计职业。应该建立会计信用档案管理,会计信用级别的评定,会计信用主体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制定出高质量的能够适应未来会计环境变化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制定时需要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做出科学的预测,避免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同时也能减少因会计政策变化带来的会计失信行为。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针对会计人员的违约行为制定更加严厉的赔偿和惩罚规则。增加经济处罚的力度,增加其造假的成本。建立会计造假者的民事赔偿责任,只有高额的民事赔偿才能使造假者经济利益严重受损。

(三)信用文化的着力培育是健全会计信用体系的关键

信用制度建设 篇7

一、信用卡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 在银行卡业务中, 银行主要面临的风险有3种: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由于信用卡是无担保、无抵押的信贷产品, 因此,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征信审批、发卡管理、刷卡交易和透支管理。

从信用卡的业务流程可以看出形成信用卡信用风险主要在申请受理、征信审批2个环节。

一是盲目追求发卡数量, 因此打开了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方便之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业务流程的第一环节便是申请受理, 《新巴塞尔协议》将“申请受理”环节中因持卡人违约形成的风险称为信用风险。在申请受理阶段, 申请人向发卡银行提出申请, 填写相关资料, 发卡银行受理申请, 展开调查, 核实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和完整, 并签署调查意见。但是, 由于目前在我国信用卡市场上, 各发卡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扩大市场占有率, 片面追求发卡数量, 忽视发卡质量。在发卡数量指标的压力下, 各发卡行的信用卡办理程序越来越简化, 放松了资料审核环节, 申请门槛越降越低, 申请普通卡的发放了金卡, 从而为恶意透支甚至诈骗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是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是信用卡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信用卡的审核程序是参照国际主要发卡机构的发卡审核程序制定的, 按程序申请人递交办理信用卡申请后, 发卡机构对申请人的相关资料进行身份审核、资质审查, 并通过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查询申请人是否有不良记录, 通过受理、审查、调查、审批4个环节对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核查。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 居民个人的信用记录普遍缺乏, 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没有对居民个人信用行为的系统记载, 我国的个人征信信息是数据分散、开放程度低。我国大约50%~60%的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公安、法院、工商和劳动保障等多个部门, 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 处于分散和相互屏蔽的状态。没有像西方信用卡发达国家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平台, 发卡银行很难获取完整的征信数据, 即使获取一部分信息也是有限的、片面的, 无法对个人的资信状况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估。例如目前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付款记录还不能互相沟通, 致使在一家银行欠账的客户, 在另外一家银行可能照样办卡再次透支。

通过对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实质, 是我国信用资源匮乏的后果, 个人信用数据相对分散, 政府部门之间甚至银行之间在个人信用数据方面没有共享, 各商业银行对银行卡申请人的信用评估, 由于受到所掌握的客户信用数据的限制, 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信用卡申请人的信用等级, 使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失效。

二、健全个人征信体系, 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

个人征信是指征信机构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与信誉信息汇集起来, 进行加工和储存, 形成个人信用信息集合, 当个人在进行信用活动时, 其信用记录将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 为银行或其他社会单位系统地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的活动。1999年上海市开展个人信用体系试点, 2004年底, 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始试运行, 范围限定于北京、重庆、深圳、西安、南宁、绵阳和湖州7个城市的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联网查询, 2006年1月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正式运行, 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征信系统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就无法从源头上进行防范, 商业银行就还需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因此, 为有效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 必须加快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

(一) 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前提

诚信是现代社会文明之基。加快建设个人信用体系, 必须注重建设个人信用道德文化,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弘扬“诚信”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精髓, 弘扬诚实守信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信和谐的与时俱进精神, 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诚信立身, 诚信为人, 诚信做事, 增强公民维护信用的自觉性, 不断提高公民的信用素质。使讲信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信用公开, 信用透明,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信用意识, 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完善个人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基础

要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建立个人信用政策法规, 处理好征信与监管、借鉴与创新、规范与发展、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合理区分公共信息与商业信息, 使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公开、使用、披露, 个人隐私的保护、国家机密的保护等问题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权益保护、公正诚信的法律环境, 切实保护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 建立信用监管与奖惩体系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

要发挥政府在信用监管中的核心作用, 以信息化为手段, 坚持法律惩戒与道德约束、社会他律与行业自律、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突出部门联动, 运用经济惩戒和道德谴责等手段, 进一步提高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 提高个人信用监管水平。

(四) 人民银行在政府推动下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核心

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已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 人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征信报告包含个人基本信息、信用交易信息、个人结算账户信息等内容。个人征信报告是从各家银行或其他各类机构采集所得, 人行征信中心起到了汇总、加工、整合的作用。个人征信报告对银行金融机构向客户发放信用卡、贷款及授信前调查及贷后检查提供了很大地帮助及参考, 但目前个人征信报告还存在“个人基本信息”当中信息不齐全、不十分准确, 所采集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时差性, 所采集的信息不全面等缺陷, 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信用制度建设 篇8

关键词:信用制度,评级机构,对策

信用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巨大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 它可以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 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信用制度建设作为改善国家投资环境的一个方面, 对于吸引外商投资尤为重要。健全的信用制度, 可以使得外商的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投资利益得到保证, 利用外资渠道和规模才会不断扩大, 而优秀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建设信用制度的基石。

较为完善的信用制度可以实现个人和企业信用的动态登记、评估及信用风险的预警和转移, 银行等金融机构就能根据客户信用的历史记录自行评估或从专业机构的评估中取得其信用状况评估资料, 确定信贷投资的风险程度, 然后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 就能有效地减少不良资产, 从而降低金融业的信用风险。因此,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既是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百年大计, 也是改善金融运行环境的当务之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对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做了全面科学的阐述, 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在我国, 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客观上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提出了紧迫要求。

一、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1年12月25日在出席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时表示, 大型金融机构应减少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 要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发展成为国际性评级机构。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评级的研究, 更多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 宏观经济调控以及未来投资, 应更多体现为逆周期的行为。评级机构的评级对宏观经济起到了顺周期作用, 在经济处于上升期的时候所作出的评级往往助推了人们对经济的乐观情绪。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 负面评价有可能使人们悲观情绪上升, 这样也使得整个经济进一步的处于危险状态。正因为如此, 这种顺周期的评价, 使经济过热或衰退加剧的风险加大。大型金融机构内部应该有更充分的信息, 更强大的研究能力, 对自己的产品做更多的评估, 以减少经济的顺周期性和盲目跟风。

(一) 评级机构公信力不断削弱

2011年8月8日, 大公国际给予铁道部AAA主体信用级别。而在此前, 大公国际给予中国本币的评级是AA+, 低于铁道部的评级, 引起市场哗然。这一“铁道部信用高于国家信用”的评级举动降低了大公国际的公信力。众所周知, 铁道部负债累累, 截至2011年6月30日, 铁道部的负债已高达2.09万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到58.54%, 而上半年铁道部利润仅42.9亿元。2011年6月29日, 一家云南省政府的独资平台公司云投集团主体信用评级, 被大公国际从AA上调至AA+。随后, 7月城投债遭遇了信用危机, 但其又上调了两款其他城投债的评级。国内一系列的糊涂账令大公国际的公信力不断受到质疑。

(二) 非市场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诞生在1988年, 国内评级机构已经诞生了二十多年, 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真空, 不够完善, 监管也较混乱, 没有统一的规范来整合国内信用评级市场, 令这一市场在夹缝中求生存。国内信用评级问题的关键是源于不够市场化, 是非市场化因素阻碍行业发展。国家就《征信管理条例》正在第二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因此相关条例还没有出台。加上人民银行认为资信评级是特殊行业, 工商局对其注册开放程度还不是很高。

(三) 尚未建立起话语权

当前, 我国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评级机构有大公国际、中诚信、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四家。然而, 自2006年起, 美国评级机构就开始了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全面渗控。同年, 穆迪收购中诚信49%的股权并接管了经营权, 同时约定七年后持股51%, 实现绝对控股;2007年, 惠誉收购了联合资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2008年标普也与上海新世纪开始了战略合作, 双方在培训、联合研究项目以及分享信用评级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可以说,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几乎控制了中国三分之二的信用评级市场, 由于国际评级机构的控制, 国内评级机构话语权严重缺失。

(四) “行政压力”和“利益输送”

不公正、造假、受利益集团所控制的信用评级机构, 会对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国内的信用评级市场, 有一股不良之风就是“花钱买评级”, 如果需要信用评级, 如政府债、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等等, 只要花一笔较为昂贵的费用, 就可以获得较高的评级。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缺少了公正、公开、透明, 特别是诚信。很多机构都没有做实际性、市场化的工作, 片面地根据政治力量作为信用评级打分的评判标准。应当放开信用评级机构的设立门槛, 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 通过实践检验, 一旦不够公正就被社会淘汰, 过度的政府干预, 使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成为长官意志的体验场, 市场化还比较困难。信用评级机构最需要的就是公正客观, 评级机构的核心就是公正, 如果丧失了公正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五) 国内同质化评级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评级过程更像是走过场、走程序, 评级更像是发行人的一种诉求, 因为发债就需要有评级机构给予信誉评级, 因此发行人仅仅需要一个高级别的评级结果就可以顺利发债, 这导致了目前评级市场向发行人需求方向倾斜。这种偏向发行人需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目前国内资信评级市场的真实状况。这种更多依赖买方市场需求的评级, 客观地讲不能称为第三方评级, 因此失去了原有公平、公正的味道, 这也正说明我国资信评级行业的不成熟。

二、对策建议

(一) 培育自己的评级机构和有效评估体系

本土的评级机构更能了解本国的政府信用状况、决策机制、资产状况、偿债能力等, 它比外部的金融机构所掌握的信息可能更完全, 所以对国内市场的这种金融资产的评估, 应该更多的去依赖本土的资产评估机构。同时也引进国外的竞争, 这样才能够有一个更科学的评估机制。

资信评级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 它是完全依靠自身的声誉和口碑来生存的, 资信评级公司创立自身品牌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始至终地做到客观、公正的第三方中立。行业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明确的行业框架体系。在行业刚刚起步, 处于有行无业状态的时候, 更应重视规划, 未雨绸缪。要培育市场, 建立国内资信评级标准, 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 以及评级所运用的模型。培育一批信用评级机构、专业人才和完善相应配套法规的供给。

(二) 促进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信评级市场是依赖于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 如金融产品的创新。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尚不完善, 特别是债券市场发展滞后。随着未来发债主体、发债种类的增多, 自然会增加资信评级市场的需求, 这将使市场不断增长。因此, 需要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 才能给资信评级市场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采取双评级机构的模式

评级机构的发展依靠人才、信息和经验积累, 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很难一蹴而就, 也很难拔苗助长。我们应该像欧洲一样, 支持本土评级机构的发展, 给他们留下更多的空间, 促进其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评估机构。在判断经济形势时, 既参考国外评级机构的信息, 也注重国内评级机构的建议。如果说涉及本土金融市场的评级和金融产品的评级, 我们就可以在制度上规定, 至少应该是双评级机构, 即有一家国际机构, 也应该有一家国内机构。

就信用评级业的监管而言, 应该加强协调和管理, 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在方法论和评级程序方面, 应该具有充分的透明度、详细的历史记录。

三、总结

次贷危机爆发直至扩大为金融危机以来, 全球市场对国际评级机构表现出诸多不满, 对其评级水平、评级方法、模型均提出质疑。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垄断性较强, 在金融市场上评级机构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应加强对评级机构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教育。公众本身对于经济信息掌握的比较少, 特别是公众信息的不完全性, 使人们在投资时缺乏有效依据, 此时, 评级机构作出公正、合理的评判, 对人们的投资行为给予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如果评级机构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集团, 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就会做出不客观的评价从而影响人们的投资选择, 甚至扭曲投资行为。评级机构应该是一种竞争性的市场, 如果评级机构处于垄断地位, 就难以摆脱自身利益的影响。中国想要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显然要依靠经历时间检验的评级经验, 依靠更多的公信力, 需要经得起考验的专业素养, 以及对意识形态、政治和利益压力的自觉屏蔽。

参考文献

[1]王广谦.中国经济改革30年之金融改革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2]陈铭.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财政监督, 2007 (1) .

[3]武逸.美国信用评级监管体系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征信, 2010 (1) .

论企业信用建设 篇9

一、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危害

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经济关系无不体现企业信用关系, 市无信则乱, 企业信用经济的归宿只能是守信。但事实上, 迄今为止所建立的企业市场经济还远未达到以信用作基础的阶段, 企业信用观念弱化、信用体制残缺、信用环境欠佳等, 恰恰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根源。

(一) 缺乏信用意识

全球风险咨询企业Kroll公布的2010~2011年度《全球反欺诈年度报告》显示:98%的中国被调查企业在2010年至少遭受过一次欺诈行为, 我国成为企业遭受欺诈行为最多的国家。调查数据具有代表性, 共有来自10个行业的801名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了此次调查, 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每年全球收入超过5亿美元, 其中29%的被调查企业设在北美地区, 25%在欧洲, 24%设在亚太地区, 11%的被调查企业分别设在拉丁美洲、中东以及非洲。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 为什么中国遭受欺诈的严重程度位居榜首, 追根溯源正是企业信用意识缺乏从根子上腐蚀着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进程, 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灰色记忆。

(二) 企业信用环境欠佳

我国实行了近30年计划经济, 那时只有国家信用, 导致企业信用观念极度淡化。进入市场经济以后, 经历了30多年的变革, 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无论市场交易行为有多么复杂的形式, 都必须遵守交易行为自身的要求:信用。在市场经济浪潮中, 企业从事商品活动在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 也往往蕴涵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风险直接来自于商品交换双方的给付行为与给付行为之间的时间差, 它使得所期待的给付处于不确定状态。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三角债”问题至今得不到根除, 甚至愈演愈烈的状况, 盲目负债及负债后的逃债、废债行为比比皆是, 信用环境更加恶化。

(三) 管理职能欠缺

很多企业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没有采取相关措施, 把信用管理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例如, 在往来款项方面, 大部分企业没有对应收账款加强监管, 并有一种错误的指导思想, 认为能够接到“项目”就不错了, 缺乏对客户信用资料的系统管理, 根本谈不上了解客户的信用程度, 更不可能对客户进行信用监控。失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欠款逾期不还。当然, 有的是善意的, 如因客观原因资金未能及时到位, 确实无法支付;而有的是恶意的, 如故意欺诈。企业信用体系是一个链条, 如果链条中有一环节是恶意的, 必然对整个链条产生连锁性破坏。信用体系由于受企业信用管理职能欠缺的制约, 难以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 会计诚信缺失

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目前, 会计诚信状况差强人意:2011年5月20日, 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17家央企的财务审计, 17家央企有14家的资产、负债和利润三项重要财务指标几乎都是假的。惊人之处在于, 此次被国家审计署查出的造假财务报表的央企, 占此次抽查央企的82%。企业会计诚信的缺失, 严重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商业之道, “失利是小, 失信是大”。

(五) 经营中虚夸成风

对于经营中吹牛、耍手段, 很多人认为只要客户购买产品后不出问题, 吹吹牛没问题。为卖出好的价钱, 包装美化是企业准备上市时必做的功课, 此举本无可厚非。如果这种“包装上市”转化为“欺诈上市”, 经营的道德底部被违约、造假、欺诈屡屡突破, 就违背了企业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 企业信用虚夸成风, 业界对此见怪不怪了。

二、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信用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同时它又是一种平等、开放、统一的竞争经济, 也是一种不断扩大的分工合作经济和一切合作主体、交易主体的信用经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并没有现成的绝对标准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国情, 在学习和借鉴发展评级体系的经验基础上, 探索出一种适应本行业特色的运行模式, 重整企业信用, 以诚信创造价值!

(一) 政策推动, 完善信用监管体系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终将付出沉重代价。征信系统的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企业信用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它能为企业创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2008年金融危机后, 企业信用建设在国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积极搭建信用体系平台, 打通信用渠道, 针对信用问题, 一场自上而下的“信用建设总动员”由此产生。2009年国务院法制办又出台《征信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由此可见, 虽然《征信管理条例》发布仍需时日, 但我们相信在政府多项政策扶植下, 企业信用建设状况会越来越好。

(二) 诚信经营、规范财务制度

交易主体的多元化和信用方式的广泛采用, 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但同时也对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获取收益的同时有效规避风险, 企业要长期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诚信经营、规范财务制度是基础, 背离这一基础等于放弃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企业也不可能成长壮大。因此, 企业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 积极倡导诚信经营、规范财务制度, 才能积极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 建立良好的财务内控制度, 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保证对外披露财务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从而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

(三) 借助商业信用销售提高资金周转

商业信用销售是由于采取赊购商品、预收货款等方式向单位或个人销售商品或服务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 是商业交易与信贷交易的有机统一。信用销售具有的延期或分期付款特点, 对买方的好处不言而喻, 对卖方而言也并不是非利即弊。卖方在实现同等或更大的商品购进额或消费额, 使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产生资金使用上的乘数效应, 使内需和消费规模得以扩张。另一方面商业信用销售可以加速资金周转和循环,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通过信用销售, 卖方企业实现了提前销售、提高企业竞争力;买方企业可以使等量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降低营运资金成本同时, 稳固了供需关系, 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四) 建立信用评分制, 树立品牌形象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互联网使用者人数达到5.13亿人, 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4亿人, 较上年底增长20.8%;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应用的用户规模全面增长, 与2010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3 344万人, 增长率达到20.8%,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网络购物的队伍。以淘宝网站为例, 买家每次交易成功后, 就可以评分, 1分-非常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一般;4分-满意;5分-非常满意, 这是包括对商品与描述相符度、物流公司的服务水平、卖家服务态度的打分等的全面信用评价。网站再综合上述对卖家进行信用评价, 由心、钻石、皇冠三部分构成, 并成等级提升。如果说信用评价等级高对于买家来说意味着优质产品以及完善的服务, 那么对于卖家来说则直接意味着经济价值。信用评分在目前已经成为买家判断网络店铺信用好坏的最直接依据, 让无形的信用转化为有形的数字。建立信用评分机制, 信用评价机制的设计和运营中的诚信将会成为企业经济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五) 建立“黑名单退出机制”, 创造规范的市场秩序

建立和完善信用形象管理机制, 既具有长期效益又能对改良企业信用程度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首先从建立规范信用披露制度着手, 通过公布企业信用记录,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此举, 既是对失信企业的惩戒也是对守信企业的激励;然后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做出公示性、监管性惩戒, 如公布“黑名单”、“不良记录”及采取记录、警告、处罚、依法追究责任等行政管理手段, 惩罚或制止违法违规或失信行为, 对严重信用不良企业启动“退出机制”。这样以自然形成企业经济发展的内在牵制和约束机制来不断提升企业信用形象, 创造规范的市场秩序。

国以信为立, 民以诚为本, 业以誉为根。市场经济中, 企业应该将诚信作为发展的基本原则, 不断将诚实守信的道德观、价值观贯彻到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共同推动诚信建设向更广、更深、更高的目标迈进, 以此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摘要:国以信为立, 民以诚为本, 业以誉为根。市场经济中, 就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危害, 通过对企业信用建设探索, 以诚信创造企业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信用建设。

关键词:企业信用风险,会计诚信缺失,信用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兴艳.98%的中国企业遭受欺诈行为居全球榜首[J].第一财经, 2010.11.2.

[2]诚信缺失动摇社会心灵秩序[N].今晚报, 2011.6.12.

[3]杨德智.营销员信用评估系统推动诚信建设[N].中国保险报, 2011.3.31.

[4]陆敏.信用创造价值[N].经济日报, 2011.3.22.

信用制度建设 篇10

关键词:市场信用,诚信危机,社会信用体系

1 信用分类与市场信用

1.1 信誉分类

历经十几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国关于信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社会各界在信用基本范畴方面逐渐达成共识。在信用的分类上,有以信用主体为标准的分类,将信用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国家信用;有以信用内容为标准的分类,将信用分为人际信用、家庭信用、职业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等;有以信用活动领域为标准的分类,将信用分为经济信用、政治信用、法律信用、伦理信用。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要“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这里,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领域为标准,将信用分为政府信用、商务信用、社会信用、司法信用。

1.2 市场信用

市场信用是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信任、履行承诺的状态。非市场信用则是不具有市场交易因素的信用。市场信用包括银行信用、企业商务信用和消费者信用。银行信用是按照货币信贷进路发展的市场信用,企业商务信用是按照商业赊销进路发展的市场信用。在现代社会,由于消费信贷、赊销构成了银行信用与商务信用的组成部分,因而,与市场相关的消费者个人信用也进入到市场信用之中。银行信用以货币信贷为特征,企业信用以商品购销为特征,消费者信用以预约消费为特征。不难发现,只要交易活动在时间上发生变化,或在空间上发生位移,简言之,交易不是即时清结,就会出现潜在或现实的风险,需要市场主体的信用加以弥补,以维护交易秩序。

2 市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

我国社会诚信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信用的严重缺失。市场信用是我国社会信用中最重要、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社会信用的绝大部分内容。当市场信用严重缺失的时候,社会诚信必然随之危及。构建社会信用应当从市场信用抓起,市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

2.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基础是市场信用制度,我国市场信用制度能否建立健全,决定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败

毋庸讳言,我国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初衷就是“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其中,信贷属于银行信用,纳税属于企业与个人信用,合同履约和产品质量属于企业的商务信用,无不与市场信用密切相关,建设市场信用秩序即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直接目标。同时,社会公众对弄虚作假、巧取豪夺等市场失信行为深恶痛绝,从市场信用入手治理社会诚信缺失,不仅相对其他领域简便易行,而且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同时,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源头就在于市场信用的严重缺失。我国在确立市场经济制度伊始,并未同步确立相应的信用法律制度及信用道德文化,当市场主体释放各自能量追逐市场利润时,既无内在的信用道德约束,又无外在的完备法律规范,失信成本远低于收益。在营利动力和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不法分子的坑蒙拐骗与一般市场主体的放任自流,构成了市场信用的严重缺失或信用危机。在此基础上,商业机会与行政权力发生重合,产生权力的腐败,造成政务失信于民。经济利益与上层建筑各领域发生不当融合,产生学术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造成社会诚信的整体缺失直至诚信危机。当司法权力受到市场商业贿赂的侵蚀,产生司法不公,造成司法公信的缺失。

2.2 从市场信用与社会信用的关系看,市场信用是社会信用中最重要、最主要的基础和内容

经济领域中的信用问题是市场信用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市场信用制度运行的约束作用,体现于法律 (合同、契约等) 和道德 (信誉、诚信) 的功能,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和扩张需要有序的市场环境,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机制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资本是信用的基础,信用可以带来新的收益。离开信用制度的资本运行是空中楼阁,缺乏信用保障的市场交易是天方夜谭。信用制度作为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机组成部分或基础部分,其对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乃至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无论如何评价也不为过。

3 市场信用制度是治理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

市场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的规则及信息传导机制,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对市场信用进行立法规范,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3.1 治理市场信用缺失的手段

包括道德和法律两种规范,道德规范的功能在于引领和扬善,但社会主义信用道德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待时日。法律规范的功能在于规制和惩恶,虽然不能解决市场信用的所有问题,但可以针对大部分问题立法规范而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对市场信用的法律规范,包括直接规范和间接规范。直接规范是指法律对市场主体在交易中履行诺言、给予信任的行为予以鼓励、允许,对失信行为予以否定、禁止,以维护市场信用、确保市场秩序的调整方式;间接规范是指法律对市场信用信息征集、披露、流转、使用、矫正等环节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予以规范,以确保市场信用机制有效运转的调整方式。运用信用信息传导机制,将失信人排除市场的间接规范方式,在我国尚属前所未有的全新方式,亟需进行顶层设计。

3.2 市场信用制度的落实

市场信用制度是直接以市场信用为规范对象的法律体系,其权利义务的落实有赖于一整套社会机制予以配合,包括市场主体的严格自律、信用中介机构的配合参与、政府的监督管理以及信用文化观念的认同。市场信用是市场交易的基础和前提,维护和规范市场信用需要信用法律的规制与信用道德的弘扬,而信用市场的规范发展与政府对信用市场的规范管理,又是市场信用体系构建和完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3.3 市场信用体系在实践中的意义

一方面,我国政府对市场主体的行政管理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已经成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最权威、最基础、最主要的征集者。同时,广大市场主体对政府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征信活动也基本认同。另外,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构建市场信用活动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可以直接复制或借鉴。所以,从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入手相对便于操作。另一方面,我国银行系统成功的构建了金融信用体系,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而已经完美地解决了市场信用中银行信用体系的构建问题。

4 总结

总的来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全面、长远、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分清轻重缓急,集中制度资源优势,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市场信用制度抓起,由易到难,逐步深入,以有效地实现我国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涵、模式与路径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 (03) .

[2]余源培.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危机的必要反思[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0 (01) .

论加强民营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 篇11

摘 要: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对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民营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

关键词: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2-0001-02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对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应该如何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呢?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的环 境

信用担保的基础是信用制度,它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是提升民营企业的信用,增强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信心,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首先,要切实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的资信度、诚信度。企业的信用基础是建立在企业规范化的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之上的,目前民营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尤其是新创业的民营企业。对要求提供信用担保的民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新《会计法》的要求,依法立章建制,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健全民营企业的财会制度、票据制度以及与管理部门、金融部门共享的企业信用信息制度等等。

其次,加强信用基础建设,对民营企业实行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规范化的企业资信评估体系。为了沟通银企之间的借贷通道,使担保机构能按民营企业信用提供担保,引导和促使资金流向信用好的民营企业,可以设想把民营企业、银行和参与信用评估的中介机构三个方面共同作为信用主体,把经营信用、资本信用、质量信用、完税信用和个人行为信用五个方面作为信用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民营企业基本情况和不良记录的收集,建立民营企业资信档案和企业经营信誉档案;建立以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风险分散等为主要环节的信用制度,将民营企业经营者的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与银行审贷、信用担保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信用评估机构或担保机构对民营企业和信用等级评估,提高其资信透明度;然后再由银行或担保机构根据评估报告决定对民营企业的放贷与否和放贷额度。

2建立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基金,促进民营企业 融资的良性循环

担保基金是专项用于履行保证责任时代为清偿银行贷款的资金,是一种商品范畴、市场机制、企业行为、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法律的新型的商业性担保公司个人消费贷款。要形成科学的约束和风险防范机制,必须注意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担保基金必须全部存入银行;二是担保贷款放大倍率必须限制在担保资金的5~10倍;三是严格按照标准选择企业和担保项目;四是加强评估,控制风险代偿率。

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基金是非营利性的,要保持其可持续性,既要规范管理,回避决策风险,又要持续注入资金,保持一定的规模,要实行信用担保基金的“资金来源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风险分散社会化和约束机制有效化”,不断为成长性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知识型、特色型民营企业服务,支持民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采用“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多元募集滚动发展”的方针,通过政府投入、受保企业风险保证、担保机构多方筹集和经营效益补充等途径来筹集资金;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做到约束机制有效化;调动和组织社会资源共同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避免将风险全部转嫁到政府特别是财政的弊端,使得风险分散社会化。

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应该注意探索和设计一种合理的架构,建立科学的内部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采取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把可能形成的损失控制在可能承受的范围内。根据目前中国民营企业担保基金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可设立代偿损失的目标预警、受保企业的信用记录、受保企业的风险担保与反担保、对受保企业的生产运行状况和财务状况实行运行监测、对到期和逾期的担保贷款进行债权追偿等。民营企业担保基金最终体现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和提高财政收入等社会效益上,因此还要确定合理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的绩效评价指标、允许代偿比例和后续资金。

3畅通融资渠道,积极推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

利用上市公司载体,开展资本运营,通过配股、增发、股份制改造和规范上市、债转股等资本运作手段,鼓励具有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和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的民营企业直接在证券市场上获取资金,促进直接融资。 另外,保险公司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形成了资金的扩容,提高了股市的扩容速度。这种情况无疑是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以解决“资金饥饿症”的良好契机,是中国金融市场从资金供给角度对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

在股权融资方面,首先要合理利用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又称为“二板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高增长性企业融资的主要场所。“二板市场”不仅能使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得到足够的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现代资本市场一整套严格的监管和风险保障措施,可以帮助小企业迅速进入规范化的管理和运营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小型企业的经营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其次采用境外借壳上市。小型企业可以针对企业产权结构单元化的弊端且又非改制的现实,尽快入主、兼并、控股一家经营三年以上的定募公司,将小企业部分优质资产转入该公司,通过定募公司申请上市对小型企业来说可能是既廉价又简捷的一种借壳上市方式,较为可行的就是到香港和纳斯达克等上市,进行合并操作。民营企业可以通过直接改制,或者通过协议转让非流通股份控股上市公司,或者通过在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流通股控股上市公司,或者采取逆向借壳等方式和渠道在股票市场直接筹资。同时,还要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和游戏规则,提高金融运行的透明度。

在债务融资方面,近年来表外融资在企业经营中迅速发展,目前企业中较为常见的表外融资方式是应收票据贴现,即企业以未到期的应收票据,通过背书手续,扣除一定利息来融通剩余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企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信贷机构来筹集资金,并将账款出售一事告知债务方,使其成为信贷机构的直接债务人,也是一种有效的表外融资手段。表外融资作为企业理财的一项创新,使企业筹资的灵活性大为增加,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具有供应弹性和可供选择的资金融通体系,使筹资工具、筹资方式多样化,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同时,表外融资的发展使资金使用的功能界限被打破,民营企业可根据筹资的性质和理财状况,改变筹资用途,灵活运用筹资,使经营者获得宽松的财务环境,积累创业经验,带动企业经营观念的创新,但也应注意由此带来的企业风险。另外,在债券融资方面,虽然受发行规模的严格限制,民营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但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企业经营的合理合规、居民理财观念的转变、投资行为的成熟,居民投资企业债券的资金也会增多,民营企业肯定会有一个较好的债务融资前景。

股份合作制通过职工持股形式,融资本合作与劳动合作于一体,兼股份制与合作制之所长。既为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又理顺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提高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股份制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通过清产核资、确认股权之后再进行招股、扩股,具有外部所有权融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等优势。

4 构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民营企业的发展呼唤中小银行的出现,而中国目前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还很少,随着民营企业的制度改革,要为民营企业构建“贷款品种多样化、融资手段多元化、服务范围广泛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做到一般贷款与专项贷款服务相结合,实现贷款品种多样化,除了按正常程序提供民营企业贷款外,还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民营企业的需求特点,提供以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为主的贷款,如收购兼并专项贷款、高新技术贷款、民营企业转贷款、民营企业授信贷款等。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实现融资手段多样化,如引进中外合作民营企业投资基金、金融机构与技术产权交易所合作,来扩大融资渠道。金融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实现服务范围广泛化,与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有机结合,开展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对外合作交流等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其资信。同时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体跨越时间、空间的优势,与民营企业互动,帮助民营企业以最快速度获取有用的信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要大力增进民间资金参与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及其他相关的金融服务,重点是支持创业型、扩展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并对民营企

业实行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担保要求较宽松的优惠政策。

5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活力的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它不同于传统的银行业务,传统的银行业务是采用提供服务,赚取服务费。而风险投资是采取购买企业资产,并参与管理使资产增值,最后通过出售所持有的资产从而赚取利润。风险投资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科技项目及其产品开发领域,以期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过程中获得资本收益,一般多以投资基金方式运作,表现为以设立公司等组织形式来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既承担高风险又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是一种有组织的中介方式。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它们的技术进步及科技创新,都离不开创业资本或风险资本的支持,离不开创业的文化,所以创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都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创业投资基金的拓展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设立当地较大规模的创业投资基金;二是利用国家下拨的创业投资基金;三是利用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四是设立专门以投资民营企业为目标的投资基金,支持更多的民营企业创业与发展。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其创业资本来源于创业者的自有资本外,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风险投资也是一个重要来源。要建立健全民间风险投资的法规、政策,启动民间资金、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实现民间资本增值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全风险投资机制的一项双赢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明惠,于秀艳.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障碍及对策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3).

[2]彦彬.让民间投资渠道更宽阔[N].陕西日报,2003-03-04.

[3]张玉明.民营企业融资体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信用制度建设 篇12

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的清理工作从去年11月开始制定具体方案并召开会议部署, 由省政府金融办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 经过与各市政府对接、调研, 研究出台了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清理工作方案。会上, 首先由辽宁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葛乐夫主任总结了各市政府不良贷款清欠数额, 宣读了方案具体内容, 明确清理处置重点, 提出清理目标。

随后, 张小普副主任宣读了三份文件。其中,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推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的通知》规定, 从今年6月份起, 全省将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建设工程领域推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2010年省直部门“信用辽宁“建设工作评议考核方案》重点评议并考核省直54个社会信用体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信用辽宁”建设工作完成情况。《辽宁省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工作规则》将改善全省投资环境和对外整体形象, 努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良好氛围。

辽宁省信息中心孙立群主任宣布了2009年省直信用数据征集工作情况及2010年工作要求。辽宁省信息中心从2006年开始对一期省直参建单位进行数据的征集工作, 到2010年共有四期参建单位25个部门提供了数据。孙主任宣读了四期参建单位的数据汇总情况和方式, 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而提出2010年工作要求和安排。

在听取了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总结之后, 副省长陈超英结合2009年“信用辽宁”建设工作情况, 对2010年几项重点工作做进一步部署和要求。

陈超英首先肯定了“信用辽宁”建设工作。他说, 从2009年6月正式主持“信用辽宁”建设工作开始, 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6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 研究“信用辽宁”建设工作, 对于如何构建、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信用体系进行了充分讨论, 并于当年11月正式下达全面推动“信用辽宁”建设工作方案。到目前为止, 经过短短几个月时间的努力, 辽宁的信用环境在全国的排名情况已经由末尾上升到前十位。可以说, 我们取得了“信用辽宁”建设工作的初步胜利。

回顾2009年的工作, 陈超英谈了五方面的情况。其中, 征信体系建设是“信用辽宁”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全省征信体系建设分为省、市、县三级。目前省、市级非金融信用信息已实现以省信用数据交换平台 (省信息中心) 为核心, 省直26个数据源单位信用数据平台及14个地级市信用数据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共享。由此可以看出全省信用平台基础建设的完善。但是, 目前还存在非金融类信息不完善不明确的问题, 特别是各类信息平台之间缺乏数据的交流交换, 这样易于造成“信息孤岛”, 我们要逐步改善这一状况。此外, 全省还加强了对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以及人才队伍的培养。

陈超英指出, 2010年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动“信用辽宁”建设工作方案》为指针, 以着重完善征信平台建设, 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为基础, 将清理整顿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和推行省内重点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使用信用报告制度作为突破口, 把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各市人民政府和省直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重要手段, 推进个人信用立法, 编制“十二五”专项规划, 出台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工作规则, 推动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信用信息整合, 建立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 加大信用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中, 开展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和债务清理工作的要求已经明确。陈超英说, 到2010年年底, 必须全部完成清理处置任务。此外, 这次会议还研究出台了辽宁省重点建设工程领域推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完善全省信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 发挥已经备案的中介服务机构作用, 对参加省内重点项目招投标企业进行信用评估, 将信用评定结果作为投标人资格审查的依据, 从而加强信用信息平台数据的应用, 培育全省信用服务业市场。

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包括政府信用系统、金融征信系统、司法环境系统, 三大系统又包括若干子体系。目前, 全省提出的“信用辽宁”建设工作符合当今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 陈政高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信用辽宁”建设工作, 可见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陈超英强调, 只要我们上下共同努力, 扎实工作, 就一定能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五年大见成效”的工作目标。为此, 他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各级政府、省直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辽宁省全面推动“信用辽宁”建设工作方案》 (辽委办发【2009】54号) 文件精神, 按照目标任务分解表, 明确责任, 坚强领导, 逐项落实工作任务。省信用办要会同省直目标办、省绩效办认真落实对省直部门和各市政府的“信用辽宁”建设目标任务考核工作, 切实保证各项具体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 我们要积极宣传教育广大社会民众, 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件事, 认识到“信用辽宁”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 还要把我们自己所做的信用工作宣传出去, 让社会理解我们, 从而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 “信用辽宁”建设还需要培养出一批人才队伍作为保证。陈政高省长在省社会信用体系领导小组工作简报上批示:“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希望省信用办配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相关部门做好“信用辽宁”宣传教育工作, 制定出具体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加以落实。

三是加强信用服务业市场监督管理。信用服务业包括征信类、评级类、信用资讯类机构。信用服务行业的各类机构必须树立行业公信力, 依法经营, 有序竞争, 公正独立, 诚实守信, 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没有信用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这方面, 省信用办要会同相关成员单位, 认真研究全省信用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清理全省信用中介服务市场, 不断加强对全省信用服务业市场的监督管理。

四是进一步加强指导监督检查力度。本次会议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都需要各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指导监督检查力度, 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省政府金融办要把清理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工作当作重中之重的任务, 安排清理工作时间表, 会同省信用办定期到各市政府进行调研, 指导清理工作;推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是全省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 在贯彻落实省政府明电通知的基础上, 省住房和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等要向招标中介机构做好宣传和部署, 在实际招标中认真落实这一制度, 省直有关部门对不执行此项制度的招标中介机构要进行查处;典型失信曝光工作规则是建立全省信用奖惩联动机制的重要保证, 各相关单位要定期认真上报典型失信案件。

上一篇:农业特色产业下一篇:熟料中游离钙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