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者

2024-11-01

学生管理工作者(共11篇)

学生管理工作者 篇1

大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 是一个人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刻, 对人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影响。每位学生在迈进校园的时候都怀揣梦想, 每位学生的理想和抱负看似不起眼, 但千万学子的梦想集合起来就影响国家的未来, 影响中华民族的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大, 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了“中国梦”的概念, 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并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当今的大学生正是“中国梦”的见证者、参与者、实现者, 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梦想的主力军。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者, 应当尽职尽责的在中国梦的思想意识引导下, 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青春梦。

一、提高学生管理者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学生管理人员, 首先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过硬。高校的学生管理者要有坚定而正确的政治信仰,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 不断更新理论观念, 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想活跃, 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 但他们的鉴别能力有限, 在这种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里, 若不能给予其正确引导, 便很容易进入思想误区。作为管理者只有把握好时代前进方向的同时及时更新观念, 对学生成长给予科学的引导, 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把握好方向。其次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他们不但要管理学生遵纪守法, 指导学生怎样做事, 而且要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学生管理工作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他们的道德水准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品格的完善, 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会成为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 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引导作用

学生管理工作人员, 身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 首先要发挥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辅导员既要对学生开展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又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既要教育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又要引导学生有文明的言谈举止。其次要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强化服务意识。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贴近大学生, 用心关爱他们, 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 帮助学生们增强克服困难、用于担当的能力。协调学校各部门及学生之间的关系, 上情下达, 下情上传, 保证学校在和谐状态下稳定的运转。最后, 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发展的氛围。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学习的能力, 还要有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力, 这就需要学生管理者去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 充分鼓励大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进一步挖掘学生兴趣、组织等多方面的潜力, 培养多元化的发展, 来适应社会发展。

三、引导学生实现“中国梦”途径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 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更是给了学生工作的指导方向, 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 应该对学生及时宣传教育, 保证学生对“中国梦”精神的彻底领会, 将学生个人的青春梦与社会苍生的“中国梦”紧密结合, 以实现中国梦作为大家共同的理想。首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学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还应涉猎课外知识,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修相关课程, 多去听讲座报告, 阅读各种课外书籍, 学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让学生明白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 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 充分运用空间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利用新媒体, 宣传“中国梦”理念,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可以系统的给学生传授各种理念教育, 但难免枯燥无味, 实行无力。新媒体教育的运用可以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方式, 还可以通过信息渗透、氛围感染、环境塑造等多种方式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了解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最后, 充分应用各种校园活动, 在活动中树立榜样力量。大学生思想理念教育, 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取得时效性, 而在以往诸多学生参与的活动中, 往往是老师在干, 学生完全被动应付, 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发挥榜样作用, 学生有了主动性, 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 体会到活动的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的辛苦努力和付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世界的中流砥柱, 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每位大学生都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学生管理者作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思想上的引路人, 生活上的指导者, 学习上的教育者, 更应当引导学生心系“中国梦”,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唐建明.浅议新时期大学生成才对辅导员素质的要求[J].科教论坛, 2011 (7) .

[2]刘官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

学生管理工作者 篇2

系主任助理在学院党政、学工处的指导下和系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重点协助系主任分管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是:

一、负责传达、贯彻落实学院和系部关于学生工作的有关指示和决定;制定本系学生工作有关规定和工作计划,并对学生管理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和实施。

二、协助系主任做好班主任的配备和中职班班主任助理的选拔,组织召开班主任(助理)工作会议,对班主任(助理)教育培训、工作指导、管理与考核,并提出奖惩意见。

三、协助系主任抓好教风、学风、班风和先进班级集体建设等,定期组织召开班级学管信息员会议,积极反映学生意见和建议。

四、协助系主任做好本系二级心理咨询网络建设,加强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做好有心理问题倾向的“问题学生”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五、协助系主任办理学生的请假、休学、催促返校、学费催缴、就业推荐及各类评优评先等具体事务性工作。

六、协助系主任做好学生违纪的调查处理、处分材料起草和上报工作,并协同班主任做好违纪学生的处理和思想教育工作。

七、充分发挥学生宿舍区的教育阵地作用,落实学生管理进驻学生宿舍楼工作,并负责本系在学生宿舍楼内办公室场所的管理。

八、在宿舍楼内开展常规性学生管理。做好学生宿舍的巡查和值班(系主任助理入住学生宿舍值班每周不少于二次,班主任每天不少于2人),抓好学生晨炼、内务整理、就寝纪律等工作,同时做好工作记录。

九、协助保卫处、学工处做好宿舍楼“三防”(防火、防盗、防破坏)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

十、协助学工处宿舍管理员做好宿舍管理制度落实、宿舍设施检查和物业管理等各项工作。

十一、指导学生在宿舍区设立宿管会,建立学生社区活动中心;做好学生“文明寝室”及文化宿舍的创建工作;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

十二、协调和处理分管责任内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主动向系主任汇报工作情况和工作设想。

透视京城大学生社区工作者 篇3

“考试结束,可以暂时松口气了!”2009年6月19日,参加完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工作者面试的小王如释重负。她感觉发挥得还可以,但能否录用还要看考试结果。

6月6日,小王与首都高校8543名考生一起走进考场,参加了由北京市统一组织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考试。像这种通过统一招考的方式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情况,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此次招聘,北京市提供260。个社区岗位,共有16190人报名,8544人参加考试。除部分村官考生外,考生学历都在本科以上,其中包括115名博士生。

政策比照村官

2009年5月18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2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公告》,备受关注的大学生社区就业首批招聘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09年至2011年,北京将选聘5000名首都高校应届毕业生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工作,据悉,2009年第一批录用的毕业生将主要安排在全市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和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示范点单位,主要从事党团建设、楼宇维护等工作。

本次大学生社区工作者选聘政策与大学生村官选聘政策相似。比如,毕业生与各区县有关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签订为期3年的服务协议。协议期满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续签,或进入人才市场自由择业。协议期满考核合格的毕业生,可优先录用为北京市国家公务员。社区工作满两年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3年协议期满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可推荐免试入学。薪酬方面,每人每年大约3.4万元,略低于村官的水平。

对非北京生源的毕业生而言,有一条政策显得尤为吸引人:聘用两年连续考核合格者,按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有关规定与程序,报北京市人事局批准后,档案、户口转至工作区县人才服务机构集体户。在留京指标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能够解决北京户口着实让毕业生不忍错过。

就业权宜之计?

今年北京市有2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比去年增加14000人,创历史新高。北京市启动大学生社区工作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从应届生中选聘社区工作者只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权益之计。

对此,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京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绝非追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而出台的权宜之计,而是近年来首都社会建设如火如荼局面的一个缩影。”

宋贵伦介绍,早在“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此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就是北京市在社区层面加强社会建设、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质量而启动的一项重点工作。

根据2009年1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消息,截至2008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695万人。作为城市居民居住的主要载体,社区承载的人口数量也逐年增加,且人口构成复杂,由此导致的管理和服务难度也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已经成为政府在城市设立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融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文化、社区稳定等各项工作于一体,对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北京市现有社区工作队伍不能够满足社区管理的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结构的优化显得尤为迫切。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有2500多个社区,但在此之前全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的仅占29.12%,50岁以上的占30%;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9.8%,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2.4%;从事社区工作前已从原工作岗位离退休的占24.1%,下岗待业人员占52.1%。总体而言,社区现有工作人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工作方式偏于传统,与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和社区建设所需人才存在较大差距,而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知识能力恰好可以补偿传统社区工作者的不足。

一方面广大社区急需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面临就业之困,如何为待“娶”的社区与“待字闺中”的大学生牵上线、搭上桥?北京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不失为一种有效做法。

正如宋贵伦所言,“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吸引高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既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趋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要化大学生就业困难之‘危’,为加快推进首都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之‘机’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社区喜忧并存

北京市选聘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已经结束,经过激烈角逐,2600名考生获聘社区工作者职位。社区上下一片欢喜,翘首以盼即将到来的大学生。

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连红表示:“大学生们充满朝气,思维活跃,知识丰富,他们的到来,不仅能为社区工作注入活力,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也会给现有社区工作人员带来竞争和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水平。”

据了解,中关村街道办事处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通过“华清园”校街合作项目,吸纳了不少社工专业大学生。在社区工作岗位上,他们的到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社区面貌也为之一变。

谈及对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期望,宋贵伦指出,大学生进社区一方面能够较好地改善社区工作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使社区工作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社会管理理念结合,创新社区服务方式,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改进社区管理方法,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需求和爱好,大学生在与社区白领、知识分子的沟通中有优势,可以方便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此外,大学生年轻,活跃,可以为社区的管理增添活力。

欣喜之余,社区居民们也产生了一丝担忧:这些“天之骄子”能否留下来,真正扎根社区?事实上,这也是不少基层单位共同面临的问题。

此次招聘考试或多或少证实了人们的担忧。记者注意到,北京市选聘社区工作者考试,总共16190人报名,但实际参加考试的只有8544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对社区工作的犹疑。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不少太学生把社区工作当成“跳板”,一旦有合适机会,他们便会选择“跳槽”。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跳槽”思想,一方面是一些陈腐的观念在作祟,他们对社区工作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认为去社区“就代表能力差”“是低就了”,甚至有自卑情绪;另一方面,社区工作待遇一般,工作琐碎,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也是大学生的主要顾虑所在。

实际上,社区工作很有发展前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比较成熟的职业,待遇也不错。以美国为例,全职社工一般每周工作40小,时,社工的人均年收入为3.8万美元。目前,社工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福利保障尚不健全,但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在采访中表示,“社工是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职业,有利于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整个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随着社区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央和地方对社区工作越来越重视,纷纷出台各种利好政策、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到社区工作中。以北京为例,除了前面提到的政策外,“对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实行专业化、职业化管理,从合同期开始计算工龄。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职务、职称晋升,社区工作者都有增长和提高机制……他们有知识、有经验,又年轻,将来肯定会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的重要来源。广大毕业生尽可以放心。”宋贵伦如是说。

小小天地大有可为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进入社区工作同样颇富价值。刚参加完北京市社区工作者考试的人大学生杨静告诉记者,“如今就业形势严峻,担任社区工作者比较稳定,还可以解决北京户口,是一个很不错的工作机会。”事实上,持这种想法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在严峻的形势下,既能落户而又稳定的社区工作者一职,很受大学生青睐。

不仅如此,社区工作还有助于实现自身价值。大学生有知识、有想法,但其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相对匮乏,从事社区工作正是踏入社会、磨砺充实的有力一步。通过每日与居民百姓打交道,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城市基层状况,又能够锻炼和增强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同时,细碎、繁琐的工作也能够磨炼人的耐性和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北京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学”应该“致用”,也只有“致用”才能检验出“学”的价值。社区工作者为太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从事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社区法律服务方面大展身手,熟谙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在社区心理咨询等方面一显神通,而大学生普遍娴熟的计算机技术和较高的英语水平也将有效地用在“刀刃”上。

事实上,着眼社会均衡发展和学生个人成长,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并鼓励广大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今年5月,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时语重心长地说,对青年学生而言,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希望同学们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切实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已在中关村街道华清园社区工作两年多的大学毕业生吴扬以“过来人”身份向记者表示,“社区小小天地,大有可为!”他坦言,面对社区各种各样的情况,不同的居民和单位,要做好社区工作,是个不小的挑战;两年来,在认真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他学会了怎样与不同人打交道,如何处理一些复杂情况,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进步了很多。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支持与认可,现在干起工作来更带劲儿了。

墨子有言: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昊扬的事例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大学生能否有所作为,关键在于“为”与“不为”。政策如何执行?

完成选聘工作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更好地发挥和利用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优势,促进政策执行才是关键。

对决策者而言,首先应该着力做好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为大学生担任社区工作者解除后顾之忧,如社区工作者的工资薪酬、保险缴纳、医疗服务、未来出路等各方面,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应该说北京市在这方面还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突出的进展。

早在2008年9月25日,北京残奥会结束仅一周时间,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便公布了《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对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待遇、管理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政策明确,保障有力,各项配套措施也较为完备。而对于太学生社区工作者未来的出路,按照每个社区2名社区工作者的数量,北京市2500余个社区可以提供5000多个助理岗位,3年内刚好可以将计划中的5000名大学毕业生安排完毕。3年合同期满后,考核合格,本人愿意的话可以续签劳动合同,不存在再就业压力浊口果本人意欲另觅职业或继续深造,这段经历也将为其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和研究生考试中带来帮助。

对社区而言,应加强对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近年来,社区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我国目前开设社区服务相关专业的高校还不多,即使开设也与现实中的社区工作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使广大毕业生迅速融入社区工作者工作环境,帮助其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社区居民沟通的技巧,有必要加大对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岗前培训,同时,针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搭建平台供其交流、研讨,定期沟通和指导。不少社区居委会主任表示,他们将会为所有新录用的大学生社工提供岗前培训,教给他们在社区工作的实际经验和技巧,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社区、融入社区;在工作安排上,各社区也将尽量因材分配,“人尽其用”。

此外,社区要对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社会经验相对欠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有时不甚妥当,情绪容易波动,需要街道办、居委会有关同志的帮助,也需要广大社区居民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对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社区也应加强关心、帮助,使其增强社区归属感,提升服务态度和水平。

有学者认为,对广大即将履职的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而言,应扬长避短,主动适应社区工作。由于长期生活在“象牙塔”里,大学生往往多知识而少经验,有理想但欠踏实,做事富有激情但往往缺乏持久的恒心与毅力,这些都可能为其社区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学生管理工作者 篇4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建设, 对党建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在高校扩招形势下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 我校也在丽江市古城区金山乡新团片区建立了新校区, 学校于2010年入驻, 新校区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因此, 学生的科学管理、高效教育, 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平稳过渡已成为一个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学生党建工作及学生干部作用

1、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新校区, 校园内基本形成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 校园环境比较单一, 但学校周边还有施工工地, 每个系大量的师资都住在老校区, 只配备了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政治辅导员晚上在新校区轮流值班;此外, 由于2008级学生在外实习, 没有了高年级学生做榜样, 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缺乏指导和帮助, 这对政治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 大力发展学生党员, 让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先锋模范及带头作用, 配合辅导员及班主任对学生的各种管理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学生党建工作思路

我系学生党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以2009级学生为例) 。第一阶段, 2009级学生入校一年期间, 积极给高中就是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学生配备培养联系人, 在第一年主要发展各班班委、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第二阶段, 我系各方面工作基本成熟, 主要培养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促使更多的同学更加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任务, 只有在学习的基础上, 才能去发展自己其它方面。第三阶段, 到目前为止, 外语系学生党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有93人, 为了保证我系学生党支部工作更加有效, 高效率的完成支部生活, 分成2个支部, 分别是:学生第一党支部和学生第二党支部。党支部按照外语系党总支的相关主题定期进行支部生活, 认真做好向党总支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为支部的发展工作做好各种准备, 监督培养联系人对所培养人的谈话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党支部学生对管理其他学生的作用

(1) 党支部学生辅助处理学生日常事务

在支部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中, 一部分是各班班委, 班委在班风、学风、班级的凝聚力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2009级为例, 我系政治辅导员即2009级英语教育四个班级的班主任, 管理的人数为188人。各班班长工作认真负责, 不仅按时按量完成辅导员交代的各种工作, 还积极的保证班上日常事务的管理;团支书配合班长的工作, 主要完成班上团员的统计, 通过开展团日活动, 团结同学, 增强班上同学之间的凝聚力;生活委员从入学的第一天起, 管理班集体班费及班上大小开支。支部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党员, 在班上的学习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配合我系的学风建设, 担任帮扶小组的小组长, 对我系良好学风的形成, 班上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 特殊时期党支部学生率先垂范

我支部严格按照每个月过一次组织生活, 在过去的一年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报告为核心, 制定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支部学生纷纷在班级中带头学习, 针对学风建设举行了一系列活动, 使得我系学生的学习风气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外, 为了确保我系学生在预防甲流H1N1期间的稳定和安全, 有效地处理学生发生的突发事件, 我系在各系领导的指导下, 以班级为单位, 由政治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每天对学生的情况作记录, 形成书面材料上交系学生工作办公室, 对有异常情况的学生加以关注, 陪同学生到校医务室诊断, 以期及早发现病情并作出处理。在此期间, 每周日晚点名时班主任都会带领学生学习H1N1病毒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班干部及团总支学生会干部则负责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关注其他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在学校及系的认真部署下, 我校无一人感染H1N1病毒, 这对我校学生的思想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 学风建设中党支部学生勇当模范

为了配合我系在新校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支部号召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支持班上的工作, 坚持早晚自习制度, 由系领导带头, 学生会学习部全体成员共同执行, 每天早晚对我系学生参加早晚自习的情况作记录, 打考勤, 并帮助班上有重修、留级生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以此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过去的一年中, 在培养期间内做到了党支部学生没有挂科, 没有处分, 在期末考试中做到了零作弊, 这就给其他学生树立了好榜样。

4、党建工作在学生管理中的不足

我系学生党员在保证新校区学生管理平稳过渡中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 要处理好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关系, 一部分学生干部思想积极, 但是入党动机还需要继续教育, 要从根本上解决从思想上入党。其次, 要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有些学生作为学生干部, 工作认真负责, 但是没有好好花心思在学习上, 往往会有被发展的学生在培养期间会有挂科现象, 这也要求学生自己和培养联系人的共同努力来杜绝这一现象。总之, 我支部一直严格把握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和数量, 要求他们在我系的学生管理中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自身又有很突出的能力, 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我系新校区学生管理的平稳过渡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结束语

我们不断深化学生对党的认识, 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红又专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 不断壮大我校学生党员队伍, 把学生党支部建成战斗堡垒,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我校新校区大学生的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使新校区做到对学生科学管理、高效教育, 促进新校区整体搬迁前后学生管理工作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徐淑芝, 谭少敏.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1) :42.[1]徐淑芝, 谭少敏.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1) :42.

[2]许国彬, 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 :73-74.[2]许国彬, 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 :73-74.

[3]曹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8, (2) :30-35.[3]曹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8, (2) :30-35.

[4]时立文, 谢群.谈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2007, (3) :3-5.[4]时立文, 谢群.谈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2007, (3) :3-5.

[5]王强.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促进学风建设[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1) :80-82.[5]王强.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促进学风建设[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1) :80-82.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教课老师、主体学生,这几个方面来具体的分析如何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学生老师

0 引言

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是影响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是我们学生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课题。

1 “以学生为本”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改革

1.1 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培养出以“学生为本”的这种意识。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变管理为“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服,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全面的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1.2 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作为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各大高校,如果没有一款完善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显然,高校各方面的运作效率将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高效率的管理高校,我们需要运用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提高学生信息管理,开发一款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然。这样不仅节省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管理明确有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的情况下,同时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一方面,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在学校里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不能忽视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针对学生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生对学校的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并予以确保。

2 充分发挥主体“学生”的关键作用

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者,不可能时刻与每一位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中坚力量,为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2.1 调动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学生干部主要是通过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比较容易把广大学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由于现在高校的扩招,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思想素质高低不一,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仅仅只靠辅导员、任课老师及学生工作者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只有通过学生干部掌握信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的矛盾及时进行分解和沟通。发挥这种带头的作用与老师做好协调管理,提高学生管理效果。

2.2 丰富课外生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课外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完善的课外生活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加强了整个校园的丰富文化内涵。具体的实施策略比如。

2.3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结合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热点新闻事件,举行一些文艺活动、专题讲座、辩论赛、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2.4 注重寝室文化。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有相当部分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寝室不仅是学生学习、休息、就餐的地方,更是学生娱乐、交流思想的场所。但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寝室脏、乱、差现象严重,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大力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及时了解关注寝室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规律,指定相关措施,经常深入寝室,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和他们谈心,讲理想,谈人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的难题,让学生感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无时不在,使大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2.5 学生要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在校园内举行的一些文化活动中,学生自己不要认为我就是被老师管的,在大学时期正是每个学生完善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每个学生要主动的约束自己、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转变思想要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3 充分发挥辅导老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代大学生既有开拓、进取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价值取向多样化,缺乏责任感,怕吃苦等消极的一面。作为辅导员要积极的引导和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深入的去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又要总结学生一些共性的缺点,积极的引导改正。

学习和生活态度的引导。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永远是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整个人都松懈下来,整天无所事事,缺乏自制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上倦怠、生活上懒散、精神上空虚消沉,自我要求降低,独立自主能力差,甚至整天沉溺于网吧等娱乐场所,种种不良习惯给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学生管理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严格管理。辅导员应该经常查课、记考勤、定期开班会、讲评学习情况、进行考前纪律教育、等,促使学生重视学习,教育学生珍惜大学时光,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学生有了学习压倒一切的观点,动力有了,主动性就出来了。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念,这将是他们在大学里所收获的毕身财富。大学校园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校园,并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辅导员老师要多进行一些思想上生活上的正确引导。在大学里管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是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辅导员工作应规范化,是实现大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管理的中心内容,辅导员要做到规范管理。

4 总结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的全方面的人才,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者需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作用,再结合老师的引导作用,把学生看成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统一协调好全校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相信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只要齐心合力,一定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恒,杨绍安.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9期.252-253.

[2]孙玉芹.高等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 [C].2002年.

[3]赵德民,赵建军.高校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5期.75.

学生管理工作者 篇6

一、加强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 推进企业自身发展, 强化经营管理的需要

现代管理理念要求企业能够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和精细管理, 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实现最佳管理。现代管理理念是促进铁路车辆修配企业今后管理工作上升的指导, 是企业进行重大经营决策的依据。随着铁路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和其相关的各个企业也多少会受到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铁路车辆修配企业在生产布局、运输指挥、职责划分以及业务管理上也应该进行调整, 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 理顺企业各种管理间的关系, 为保障企业的经营夯实基础。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而言, 其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优化和改进财务管理的流程, 适应企业的管理的改革, 为修配厂生产提供财力服务保障。

2. 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

(1)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战略实现。再造财务流程对于理顺财务管理中的各种关系是必要的, 也是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促进铁路车辆修配厂生产布局调整的需要, 对于企业今后的经营管理变革以及企业效率和管理水平上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了落实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 使得企业的生产活动在经营目标的引导下顺利进行, 为铁路车辆修配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完成, 财务管理发挥着了财力保障作用。

(2) 控制和减少成本支出。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 吸收新的管理技术, 通过使用并行工程思想, 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设备的运营率, 降低企业存量资产的浪费, 加强企业运营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以企业的流程管理作为核心能消除管理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完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基础上实现铁路车辆修配企业管理成本和经营环节中成本的降低。

(3) 资金安全管理, 资金运营效率提高的需要。资金安全管理是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点, 要使得企业资金有安全保障还需有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 资金管理流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管理, 使得资金管理得到调整和优化, 确保资金运行机制有效进行, 提高企业资金运用的效率。

(4) 提高企业设备检修质量的需要。铁路车辆修配企业是为铁路部门提供铁路设备的企业,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完善是促进企业生产和作业流程转变, 使得企业建立新型设备生产和检修, 优化企业设备检修和生产的关键。把企业中生产流程的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的依据, 强化各个流程对上个层次流程修理质量的反馈, 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对铁路车辆修配和养护的质量。

二、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 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财务管理上主要有以下不足:

1. 财务管理体系相对落后

财务组织结构不合理, 财务人员配备不足, 而且财务管理的理念也较落后。同时, 铁路修配企业目前采用的财务信息分析体系并不完善, 预算管理和考核等工作都没有到位。

2. 企业资金的使用并不合理

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了企业的长足发展。要使得企业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中立足, 更持久的发展就要对财务管理进行完善, 设计能够满足现在企业发展需求的财务管体系。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应该从财务管理理念、管理机制、财务监控机制以及人员设置等方面进行, 使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财务管理完善措施

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中的关键, 同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 也是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集中体现。因此, 财务管理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 使得财务管理能够同铁路修配企业经营体制变革相适应。根据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 从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出发, 建立财务管理流程, 是开展工作的动力。

1. 明确财务主管职责, 发挥财务主导性

企业负责人是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因此, 明确其责任以及权限是完善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 财务主管对于企业预算管理体系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确保工作有计划完成。其次, 坚持以筹划为先导, 进行事前控制, 提高企业财务的控制力, 降低企业的成本以及各项费用,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后, 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以为企业进行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另外, 作为财务主管还应该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测和分析工作, 依据企业的发展规划, 从企业全局出发, 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

2. 加强内部控制, 有效监督财务管理工作

企业市场化改革中的不断推进, 使得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也不断地得到完善。建立具有高独立性和高水平的财务监管机构是对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财务会计体系进行控制和管理, 是实现企业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控制, 应对效率提高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强重视, 对其下属部门以及企业现金流等业务要重点监督, 及时提出监督报告, 以为相关部门提供财务管理调整提供信息。另外, 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督, 通过银行以及税务等国家财政部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得到有效的监管。

3. 完善财务机构设置及人员管理

为企业的财务组织结构以及人员管理都应加以完善。在设置企业财务机构时, 要分别设置财务和会计机构, 合理配置人员。财务和会计机构两者应该是相互协作和相互配合的。财务部门负责的是企业的财务管理, 会计部门负责的是企业的日常会计事宜。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要应加以完善, 主要包括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以及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首先, 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严格进行, 避免会计人员参与造假行为, 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就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保护其合法权益。因而, 企业应该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专业、法律知识培训, 提高其职业道德。其次, 提高外部审计监管。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环境变化迅速, 审计的目的在于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而对于会计舞弊的查找已经被忽略了。这样就使得企业造假的成本降低了, 进而为造假者提供了机会。在审计中, 加强对会计造假的重视, 预防造假行为十分有必要。最后, 对于企业的高层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 一定程度上约束其行为。企业的高管人员虽然屡屡强调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但是仍然有一些造假行为存在, 这使得企业会计严重失真。对于这种行为, 可以通过国家立法追究造假人员的法律责任予以禁止。

总之, 财务管理工作在铁路车辆修配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使得企业认识到完善财务管理的迫切性。企业只有在不断完善自身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加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才能够确保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确保其在市场中立足, 以推动其持续发展。总而言之, 财务管理是铁路车辆修配企业资源配置和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要求企业的领导加强重视, 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柴斌锋, 何凤平, 张运坤.企业集团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9, (8) :48-52.

学生管理工作者 篇7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性

“90后”大学生不同于“80后”、“70后”, 他们的成长背景完全不同。“90后”大学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教育观念的发展及普及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没有感受80年代的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所经历的一系列变革, 与70年代人外表现代、内心传统的特点也大相径庭, 从而使“90后”大学生行为具有独特的时代特点。

1. 自我意识增强,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表现为在集体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和同学相处, 集体观念淡薄, 缺少集体荣誉感。

2. 价值取向多元化。

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 “90后”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既有着东方传统思想文化的根底, 又受着西方文化的熏陶, 从而形成了他们多元化的价值观。总的来说,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 但有一部分“90后”大学生比较重利益, 存在功利主义的思想观念, 尤其是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无从选择。

3. 心理状态不稳定, 承受能力差。

“90后”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没有经受过挫折的经验, 心理年龄落后于生理年龄, 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变化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 情绪波动起伏大, 容易受到伤害。碰到问题和困难时, 没有心理准备, 如同惊弓之鸟, 甚至一步错步步错, 在竞争的洪流中屡战屡败, 进而产生自卑心理。

4. 思想早熟, 信息化能力强。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 他们从小接受海量的信息, 思想早熟。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喜欢用成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90后”身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信息化时代赋予他们的特点:熟悉应用互联网, 掌握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有时也良莠不分。如:早在高考填报志愿前, 很多学生加入了我校各地区招生QQ群, 询问关于学校专业的事宜, 咨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设置情况, 便于选择专业。甚至有些“90后”新生在进校前就通过学校的BBS寻找老乡, 安排进校的向导。但是网络也给“90后”这一代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出现了大量的“网虫”、“火星语”、“网恋”等。也有少部分“90后”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幻世界无法自拔, 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态度, 最终导致学业的荒废。

5. 自理能力差, 感恩意识不强。

“90后”大学生是在中国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条件下出生的, 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 是家里的中心人物。在独立的思考与选择上, “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 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缺乏生活的基本技能, 有的从没有做过一顿饭, 有的从来没有打扫过卫生、收拾过房间, 有的甚至缺少必要的生活常识。而他们对于父母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内心比较麻木, 不知道感恩。

二、“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特性的原因分析

“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性主要是个人的各种行为因素在内外环境共同作用下, 日积月累形成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 社会因素。

“90后”大学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快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时代赋予了“90后”大学生相对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但也给这一代人带来了负面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无处不在并影响着这一代人, 从而导致“90后”大学生与“70后”、“80后”有着截然不同的品质和特点。

2. 家庭因素。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相比较“70后”和“80后”而言, “90后”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一二四”的家庭模式, 即一个小孩由两个大人 (父母) 、四个老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共同抚养。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成长, 将会使“90后”走向两个成长道路, 一是走向受到良性教育之路, 二是走向被溺爱而造成的恶性教育之路。

3. 个人因素。

“90后”是孤独的一代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的实施影响) , 亲情观和友情观相对于“70后”、“80后”较弱, 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缺少与家庭心灵的默契和感情上的交流, 逐步与家庭产生代沟。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孤独和竞争带来的压力, “90后”的烦恼越来越多:为感情, 为环境, 为社会, 为幸福, 为不可逃避的责任。相对于“70后”来说, 他们没有信仰、没有远大的理想, 变得越来越现实和功利, 过多地索取而淡忘了背后的付出。

三、构建有特色的“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制

“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性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在社会大环境及成长过程中慢慢养成的。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 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 引导“90后”大学生担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

1. 在思想政治工作上, 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个性转化。

价值观教育的对象是人, 每个人已有的价值观念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有差异的。对于“90后”这个特殊的群体, 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要了解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 允许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探讨适合“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渠道, 从而使教育方法更具科学性, 教育方式更易融入他们的生活, 教育内容被他们更乐于接受。面对个性突出的“90后”大学生, 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并不是很成熟, 并不是很理智, 这时候就需要深入学生中间, 换位思考, 了解他们的想法,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 帮助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在教育模式上, 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和多向沟通转化。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体现为一种灌输模式即填鸭式教学, 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意识,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引导。大学校园教育的方法、课程内容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没有与时俱进, 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学生真正吸收转化为知识能力的是少之又少。“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 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平等意识, 追求个性化的发展, 针对于“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难取得预想的结果。学生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 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的成长成才。朱熹说过:“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高等教育管理要因势利导,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将体验式、引导式、互动式的方式相结合, 这是教育最有效的方式。

3. 在信息化手段上, 将网上疏导和网下引导相结合转化。

随着互联网的盛行, 网络似乎成为学生获知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正在悄悄改变着“90后”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 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互联网几乎是他们成长的土壤。既然网络已经成为“90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教育管理就必须紧跟网络时代的要求, 实现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内容的创新。如:通过网络建立班级QQ群、博客、人人网BBS, 在此基础上开展话题互动和专题讨论活动, 从而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 拉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 要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 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技术, 设置“过滤器”限制和删除不良信息, 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学习环境。

4. 在教育重点上, 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自身需要相结合转化。

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地把握“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正确认识他们作为个体存在的个性特征, 摈弃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与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双向互动性, 抓住一切可能的教育机会。比如发挥新生入学教育的作用, 让“90后”新生学会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和今后人生的职业规划, 了解自身的需求, 抓住住一切有利时间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90后”大学生以其独特的特性已逐步走进大学校园这个绚丽的舞台, 给我们的高校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客观看待“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 正确分析其思想特性, 紧密结合时代特色, 不断更新工作思路。同时, 也要注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学习“90后”大学生的优点, 实现“90后”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

摘要:“90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自身鲜明的时代特色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并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模式、信息化手段、教育重点等几方面出发, 探索出一条新的高校学生管理之路。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特点,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定财.“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 2011, (5) :79-81.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 :75-76.

[3]皮彬霞.谈“90后”大学生德教育管理[J].高教研究, 2011, (5) :185-186.

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差异 篇8

关键词: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者,职业差异

一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特点

高校学生工作者在不同的岗位从事各项学生工作, 由于他们直接面向学生, 所以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职业特点。由于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不同, 因而高校学生工作者在职业特点方面存在差异。

1. 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高校具有多重价值, 政治上的价值体现为通过营造舆论氛围, 进行社会动员, 造就一代新人, 促进政治发展;经济上的价值体现为激发师生的创造性,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上的价值则表现为文化选择、传播和创新功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 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教育性是最显著的职业特点。

由于中国大多数高校学生工作实行的是党政合一、两级管理体制, 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接受学校和院系的双重领导, 在这样的情况下, 各级各部门提出的要求、下达的任务, 都需要一一落实, 从而直接带来了复杂性这一特点。高校学生工作涉及各方面, 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他们既要处理烦琐的学生事务, 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工作策略, 其工作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2.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特点

与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者日常工作的复杂性不同,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者最突出的职业特点是针对性强。在美国, 既有全职的心理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 也有兼职的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住宿辅导员。美国高校学生工作分工细化, 针对学生的需要提供全方位服务, 学生工作者各司其职, 工作内容明晰。另外,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设置基本只在学校层面进行, 高度功能化的组织架构减少了学生工作的重复和交叉, 从而增强了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针对性。

二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理念

职业理念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共有观念, 它贯穿于职业活动的始终, 为人们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受各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工作者持有不尽相同的职业理念。

1. 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理念

中国高校学生管理长期坚持“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 强调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校学生工作者必然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自身工作的根本价值理念。因此, 在管理中以维护和保证社会及高校的稳定为前提, 要求学生少数服从多数, 个人服从集体, 通过人格塑造、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活动和项目, 力图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现在, 中国高校开始要求学生工作者秉持“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教育和管理中来, 试图实现高校学生工作者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然而在实践中, 广大学生工作者仍旧是为学校、社会服务, 其固有的职业理念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扭转。

2.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理念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者视学生为独立发展的个体, 重视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形成了“服务学生”的职业理念。一方面学生工作者认真履行职责,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 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作为目标, 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美国已经基本形成由高校牵头, 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辅导网络, 服务涉及范围较广, 包括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等各个方面, 已在学校内部形成专门的辅导咨询服务体系。由此可见, “服务学生”既是美国高校的管理理念, 又是美国高校工作者的职业理念, 高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值得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三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对于任何一种职业而言, 职业素养是职业规范的基础。高校学生工作者肩负教育、引导学生的重大使命, 他们不仅要适应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 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因此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是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

1. 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者学历层次普遍较高, 多数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并且很大一部分在学生时代就具有学生工作经验, 加之政治素质突出, 基本能够胜任教育管理工作。尽管如此, 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仍旧欠缺。究其原因, 是非职业化导致学生工作不能留住专业人才。在中国, 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人员并非全部经过专业培训, 随着学生工作职能的分化, 部分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其职业素养更是亟待加强。

2.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美国高校在招聘学生工作者时, 要求其必须具有心理咨询与辅导、学生事务实践等方面的专业学位, 准入门槛较高, 在职业素养方面有明确要求。纵观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工作者早已实现专业化。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专业辅导人员的培训标准和全国性文件, 学生工作者基本上都学习过教育管理学、心理学、行政学等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很多美国高校和校外机构还为在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这些举措都是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者职业素养的有力保障。

四对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启示

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者职业特点、职业理念、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分析, 笔者认为, 中国应在借鉴美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1. 加强专业化发展, 打牢职业化根基

专业化是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 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 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面对学生工作者工作繁杂、目标不清晰的职业特点, 加强专业化发展是当务之急。借鉴美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实践经验, 中国应该继续细化学生工作者的工作职责, 将他们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使之把精力投入到自身较为擅长的工作中去, 促使他们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高校还要鼓励学生工作者自觉凝练专业方向, 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支持。总之, 专业化是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核心, 只有提高专业化程度, 才能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也唯有如此, 学生工作者才会从中受益。

2. 坚持以学生为本, 形成服务者理念

虽然中国很多高校提出学生工作者应从管理者向服务者变身, 但在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学生工作者并不能将此落到实处, 切实转变职业理念还需时日。真正要做到以学生为本, 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者首先应强化服务意识,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 不断推出适于不同学生的个别化服务。其次, 在日常工作中, 用心服务学生, 全面关怀每一个学生, 时刻将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理念落实到行动中。第三, 职业理念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内生的过程, 学生工作者务必转变思想, 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

3. 强化实务性培训, 提升全方位素养

长期以来, 中国学生工作者培训普遍采用经验传授模式, 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技能型培训鲜有开展, 这就导致培训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反观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者培训, 不难发现多样性是其显著特点。为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 每一位学生工作者可以选择通过个人学习、团体业务培训等提高职业素养。当前,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 单一的培训方式显然不符合现实需要, 只有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在实务性技能方面, 除了参加专业培训, 还要加强在实践中的训练, 达到虚实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樟杰、万峰.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23)

[2]陈正芬.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 2013

[3]黄燕.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4]史慧明、黄军伟.中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比较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6)

[5]晏苹.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较——浅论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方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学生管理工作者 篇9

一、三心理念之“用心”

用心是指集中注意力, 使用心力, 专心。“用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名班主任, 要做到用心去爱你的学生, 爱就是一种最单纯、最直接的教育, 让学生在校园里接受爱, 感受爱, 最后学会付出爱, 拥有一段美好的校园回忆。这种用心可以从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来体现, 比如称呼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生时使用第一人称, 这样从内心认可自己和班级、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 会让学生觉得和班主任更贴近。还有在校的各项活动, 做到和学生们一起参与, 比如学生们劳动值周的时候, 作为班主任可以提早去学校陪着学生一起扫地, 劳动值周;学校组织的各种晚会、比赛、运动会, 只要有本班学生参加的, 应该尽量全程陪着他们, 通过这样的活动机会, 增加彼此的了解。在中秋节、圣诞节之类的各种节日里, 班主任也应该用心给学生们准备惊喜, 比如在新年之际, 为每一位学生精心挑选小礼物, 比如可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赠送日历, 并自己写上一些对他们的寄语, 通过开班会的方式, 聚在一起表达出自己对学生们的感情和新年里对他们的期望, 这些点点滴滴都可以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们也会因为你的用心而感觉到你的真心, 也同样地用心回应你。记得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元旦游艺晚会中, 学生们自发地在元旦游艺晚会中一起配合, 合作玩游戏赢得的奖品, 都送给了我作为新年礼物, 所以只要“用心”, 就会有收获, 就会和学生们越来越近。

每一位班主任都有一块可以自由播种的试验田, 那就是班级。也许你的土地贫瘠一些, 多了几簇杂草, 但我们不能放弃寻觅;也许你的土地肥沃一些, 早已芳草遍野, 但仍要用汗水耕耘。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周期长的系统工作, 班主任是这项具体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教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以上种种, 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对于班级建设的重要性, 但建立完善的班级体制, 班主任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治能力。

1. 引导学生制定班级管理目标,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班级管理的建设需要制定相应的目标, 而作为班主任, 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体位置,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 让他们明确自己就是班级管理的主人, 引导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建设中来, 和班主任共同制定适合班级发展的目标, 通过这样的方式, 既可以增强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 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明白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份责任。

2. 建立班级自我管理体制, 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级工作的日常管理, 需要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才能建立起适合这个班级的管理体制, 而这种体制更是需要每位学生的共同参与, 才能建立完善起来, 这就需要班主任为班级的学生们设置各种岗位, 赋予各种责任, 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为其他同学服务, 从而锻炼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二、三心理念之“耐心”

耐心是指心里不急躁, 不厌烦, 有耐性。“耐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支撑。前苏联伟大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常言道:“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班主任对学生们的管理也是如此,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班主任不仅需要对学生们施以爱心, 更应该施以耐心。如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遇事不冷静, 经常因为一点问题就对学生发脾气, 独断专行, 这样是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 也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 甚至会导致一些学生自己放弃自己, “破罐子破摔”地在学校混日子。由于每一位学生成长起来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都会导致学生们的差别, 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除此之外, 班主任还要耐心地做好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其沟通的原则是:尊重家长, 不要把一切教育难题推卸给家长, 要积极地为家长传递科学的育人观与家庭教育的方法。

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具体如下:

1. 处理班主任与家长关系的原则

(1) 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沟通的前提。

(2) 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3) 以诚相待, 架起沟通的桥梁。

(4) 教师要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2. 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1)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学生, 作为老师, 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这样和家长谈及学生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 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 让家长感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重视, 感觉到班主任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

(2) 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客观而全面的, 既肯定学生的优点与进步, 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三、三心理念之“细心”

细心是指心思细密、周密, 也作心细。“细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 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 特别细。

细心欣赏你的学生, 会欣赏学生才能做好班主任, 会肯定、会欣赏你的学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一样重要, 甚至更重要。让每一个与自己结缘的学生在回忆自己的学校生活时, 能在心中闪现关于你我的美好回忆。

班主任应如何细心欣赏“你的学生”呢?首先班主任应有的基本的学生观是:咱们的学生是有尊严的人, 学生都是会犯错误的, 学生个个都是“才”, 学生总是发展变化的, 总而言之, 要做到多渠道地评价学生。

其次在平时的班级日常管理中, 班主任要做到方方面面的“细心”, 比如细心地去观察你班里的学生, 从他们在学校上课学习的态度、日常生活里的各种情绪状态、身体各方面的外在表现, 从这些方面去贴近你的学生。在平日的生活里班主任要多到课堂, 多到寝室与学生沟通、交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喜好和性格特点。除此之外, 还要保持与家长的联系, 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见面或者网络、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 去了解班级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只有细心地掌握了班级每一位学生的情况, 班主任才能真正地做到细心地欣赏你的学生。作为班主任, 要努力做到真正像朋友一样, 欣赏学生, 学会倾听学生意见, 接纳他们的感受, 包容他们的缺点, 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 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说难不难, 说易也不易, 关键是要在工作中持之以恒, 还要掌握方法, 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 比如班级的特殊性, 我班级的学生们都是成教生, 所以在平时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当中, 我要付出比高职生更多的耐心。

学生管理“五心”工作法之研究 篇10

一、以人为本抓中心

我在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改革以教师为主角的独幕剧,形成以学生为主角的多幕剧。既要在教学目标设计、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因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始终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摒弃唯分数论等错误观念,树立科学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增强素质教育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关注“尖子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针对学生多样性的现实,在实际教学和管理中不能偏爱优秀生,忽略中等生,遗忘待优生,而要一视同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游离于整体之外。

二、心理疏导健身心

1.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像对待班干部一样对待每个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个学生,时时、事事坚持公平公正,做到一碗水端平。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创新,积极为学生们勇于创新、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不揭丑、亮短,不讽刺、挖苦,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大家创造一个安静、融洽、安全的学习氛围。

2.要疏导学生。疏导学生、消除隐患是新形势下检验一个教师和管理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实际工作中,尤其要把握好心理疏导的度和火候。对于大是大非等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予以批驳;对于出走、报复、甚至轻生等应急问题,要当机立断予以处置;对于早恋、失恋等情感问题,要推心置腹予以引导;对于鸡毛蒜皮小事,要和风细雨予以化解;对于习惯性反复问题,要苦口婆心予以说服;对于群体性面上问题,要举一反三予以疏导。

3.要激励学生。心理疏导的根本目的是化解障碍,解决问题,促进身心健康,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因此要把励志教育贯彻始终,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志励人,使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有爱心、能担当、有志向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四步转化”意潜心

待优生一直是学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待优生“四步转化法”。

第一步。就是通过班主任进行班内转化,这是最为基础的环节。转化对象是那些扰乱课堂、考试作弊、交白卷等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班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促进学生的转化。转化成功者不受任何歧视。转化不成功者一个月后转入Ⅱ。

第二步。就是通过德育工作室进行转化,这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班内转化不成功的学生,由班主任提报给德育工作室,然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由部分有经验的老师、班主任和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学生转化咨询小组有针对性的帮助转化。转化成功者参加班级的正常活动,不成功者签订备忘录,进入Ⅲ。

第三步。就是通过学校进行转化,这是学校最高层次的帮扶环节。由校长或分管校长牵头组成帮扶小组,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心理疏导等教育方法帮助转化。转化成功者给予两个月的跟踪期,转化不成功者签订备忘录,然后进入Ⅳ。

第四步。就是通过家长进行转化,这是促进学生转化的挽救环节,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学校领导和家长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原则,在充分协商沟通的基础上,由学生家长自愿带回家里反省教育。一般给予一个月的帮教时间。转化成功者即送回学校,参加班级正常活动。

四、“三结合法”促齐心

学生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劲往一处使,心向往一处想,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完善运行机制。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建议成立由党委、政府领导牵头,教育、司法、公安和群团等有关部门参加,街道、社区积极配合的综合协调组织,形成以党委、政府为龙头,学校为主体,社会为依托,家庭为基础的运行机制。

2.达成育人共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指向一个目标,聚向一个焦点: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足鼎立,任何一方的乏力和缺位都会让接班人的培养偏向或者失重。

3.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五、创新探索不唯心

创新是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1.创新管理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管理质量的标准。

2.创新管理体制。没有体制的推陈出新,没有深层次的改革突破,学生管理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以,整合管理机构和资源,出台操作性更强、实效性更大的政策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3.创新管理特色。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实践中,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脚踏实地,群策群力,以学生管理为突破口,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通过响当当的工作,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發展做出新贡献。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篇11

过去对学生管理内涵的理解较单纯, 认为管理就是维持秩序, 让学生听话, 管理的要求是把学生管住, 管死, 不出事。事实上,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 局限于这样的理解就不够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理应包含更丰富的内容。学生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综合性强, 涵盖学生的行政管理、生活管理、学习管理、思想管理等方方面面。学生管理过程实质上也是教育、引导、规范和服务的过程, 既是一项管理工作, 也是一项教育工作, 具有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所包含的规律。大学生管理工作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 经常出现认识不到位, 教育与管理不能有机结合, 陷于具体的事务管理, 忽视或淡化了管理的教育功效的状况。因此, 要把这项工作抓好, 要求管理者自身要有较高的素质。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突出

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诸多影响成才的因素, 其中以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首先表现为缺乏远大理想, 过于功利化。大学生处于开始独立人生和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人生观的确立呈多元性、多层面、且动荡不定。少数大学生理想淡化, 成才愿望消退, 往往强调所谓个人价值, 只希望向社会索取, 而不愿多做奉献。大学生的情绪处在最丰富、最强烈、最复杂、最动荡的时期, 对事物的判断经常失去客观性, 容易偏重其阴暗的一面。虚荣心强, 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是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 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学生, 他们通过刻苦努力, 从乡村、小城镇考入高等学府, 进入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城市生活, 这对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特别是贫困生难以适应。贫困生往往产生自卑、绝望等不良情绪。部分大学生依赖心理重, 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 潜意识中依然在寻求依赖,

三、如何因应时代特点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1.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强化自己的特色。

管理与教育相互渗透, 在管理过程中实施教育的目的, 把教育的理念落实在管理行动中。突出学生意识的培养, 突出忠诚意识的养成。高职院校应通过抓日常管理工作,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 应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增强同学的集体意识。

实践工作中, 有效的战斗力大都来源于集体行动。对思维活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 内容恰当, 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是很显著的。

3. 多和同学谈心, 多和家长联系, 调适、导引学生的心理

状态。平时应多和同学接触, 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他们整体现状, 督促、增强和改善各方面的工作, 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现并将一些不良倾向和危险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防止重大恶性违纪行为的发生。同时, 应多和学生家长联系, 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 借助学生家长的作用共同教育好学生, 并且可增加对学生个人情况的一些了解。

4. 加大培育校园文化的力度。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血液。良好的校园文化, 能于潜移默化中缓冲教育制度变化带来的震荡, 使学生适应和理解新的体制, 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有利于管理层调整节奏, 开展工作。校园文化作为高校个性化的集中体现, 其包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学生品行的陶冶、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土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于政治、纪律都有较高要求的现代人才的养成教育, 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相比, 特别是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 尚有较大差距。我们要加大培育校园文化的力度。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同时, 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在培育校园文化中主导作用, 既要注重办学中的自发积淀, 又要注重主观积极的培育, 加速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完善;教学科研设施、食堂公寓和文体活动、楼馆、场所等物质文化要抓, 教师、学生的行为规范、价值观等精神文化也要抓, 并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避免教条化, 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满意的效果, 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

大学生朝气蓬勃, 思想活跃, 他们不完全成熟, 却又有相当的分析能力, 要结合他们的这些特点开展工作。为此, 本文建议尝试三个结合, 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将常规的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与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识问题与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相结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和活动,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甚至违法的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避免各种可能的违纪行为出现。

参考文献

[1]邹毓文, 韩志敏.班导师制——高职院校实施育人为本的实践与思考[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01)

[2]朱权.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03)

[3]王海山, 苏伟立.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 (18)

上一篇:不同类型农户下一篇: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