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专业

2024-10-07

供电专业(通用12篇)

供电专业 篇1

1 背景与目标

在电力体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旧的农电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前精细化、集约化的管理工作进程。要打破此格局, 必须在供电所层面推行专业化作业的管理方式, 彻底改变原来供电所分片分区域由电工抄表、收费、抢修等一包到底的粗放方式, 真正实现专业化分工、营配分开、抄管分离。通过专业化作业提高供电所工作绩效是目前农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凤阳供电公司对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推进。在逐步推行“工厂化”管理农电改革;全面实行“薪酬差别化”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2 措施

2.1 全面推行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解各供电所在专业化作业推进过程中的真实心态,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 凤阳供电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对供电所进行了实地调研, 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专业化管理进程铺平了道路。该公司从2008年底开始, 要求一些具备条件的供电所着手推进准备工作, 对所有农电员工进行宣传, 让他们充分了解专业化管理的目的与要求, 同时也让他们结合个人特长思考自己的岗位定位。公司还召开专业化作业讨论动员会, 使全体员工充分了解供电所专业化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适应快速、高效、精细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推进过程中对于难点问题的解决, 公司层面与供电所层面紧密结合, 共同面对, 确保疏堵有序。

2009年4月, 结合农电专业化管理改革全面启动, 在全员定编范围内, 该公司对现有农电工进行了一次综合考核评定和岗位重新选择竞聘, 对绩效考核差或存在违规违纪、不能胜任工作的农电工依法予以解除劳动合同。对13个供电所和8个配电部的22名所长主任, 按照“三公”原则统一组织招聘, 竞聘上岗, 考核聘用。418名农电员工也全部进行了重新选岗竞聘。

公司还依法注册了阳光电力维修工程公司, 并成立了阳光公司专业化施工队伍, 承担相关的农电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经营与服务工作。通过尝试规范农电用工管理, 理顺供电公司、阳光公司、农电工三方的关系, 切实维护供电企业与农电工的双方合法权益, 明确和规范了供电公司与阳光公司之间的农电业务关系、农电工与阳光公司的劳动用工关系。制订推行了《专业化 (规范化) 管理考核标准》和《供电所员工绩效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 完成了农电工差别化管理方案和“三险”办理等项工作, 并落实绩效考核, 实行工效挂钩, 规范了农电工薪酬待遇, 保障了农电工合法权益。

2.2 推进“工厂化”管理农电改革进程

凤阳供电公司根据农电岗位工作特性和定员标准, 制定农电工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 按照“精简高效、按需设岗、一岗多责”的原则, 在定员和编制范围内合理配置农电工, 并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岗位责任和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一是针对供电所所长、配电部主任、技安员、核算员、营销员和3个专业班组长等岗位, 在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工作绩效等必备条件满足的前提下, 按照“三公”原则统一组织岗位竞聘;二是对供电所和配电部的其它岗位员工结合其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绩效考核、“一训双证”、参赛评优等, 按照《初、中、高级工和技师的评聘必备条件》, 并通过技能等级鉴定、年度应试、专业考试考核等方式确定;三是对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不设置比例, 严格按照上岗条件确定。

通过农电专业化管理, 实施人力资源优化组合, 让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农电工从事供电所营销、抄核收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让实践技能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人员从事工程施工等工作。在与农电工签订劳动合同,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同时, 加强对农电工的岗位管理和教育培训, 建立农电工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规范农电工的工作行为, 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2.3 全面实行“薪酬差别化”管理模式

一是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按照凤阳县劳动力市场价位, 合理确定农电工的薪酬标准, 力求让农电工的收入不低于当地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凤阳供电公司现行的农电工工资构成基本模式为:基础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各类补贴。基础工资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绩效工资依据阳光公司制定的绩效考核 (细则) 办法, 根据农电工日常工作业绩与收入紧密挂钩, 将月度、季度、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联动, 绩效考核工资比例原则上占总收入的50%左右。二是建立并完善农电工的工资增长机制, 逐步提高农电工薪酬待遇, 参照凤阳当地劳动力市场价位的增长变动情况以及企业经营效益, 对农电工薪酬进行适时适度调整;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为农电工建立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项保险。

3 成效

通过推行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改革, 使基层农电企业, 特别是广大农电工看到了农电事业的希望。通过专业化管理全面推行农电专业化改革、薪酬差别化管理和分类绩效考核等方式, 使县级供电公司农电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形成了“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 能进能退、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和激励机制。目前, 凤阳农电队伍稳定, 人员精简、收入提高、薪酬有别、保险完备, 农电工与阳光公司、阳光公司与供电企业关系顺畅, “三方”权力与义务清晰, 激励作用显著, 工作绩效大幅度提高就是最好的证明, 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改革效果。

4 改进方向

公司领导班子和有关部门根据实际状况, 分别制定出台了“供电所配电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考核兑现实施办法”、“供电所配电部员工工资管理与考核办法”、“供电所长配电部主任月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内容既包括公司职能部室对供电所配电部层面的总体考核, 还包括供电所配电部层面对所有岗位员工的考核。在指标管控方面还提出了新思路, 即对供电所配电部在线损和电费余额上分季度下达最基础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激励指标3种指标, 完不成最基础指标的加重考核, 完成激励指标的则加倍奖励, 激励了供电所、配电部加强重点指标的管控。凤阳供电公司相关部门还做了大量工作, 充分了解供电所实际情况, 结合省市供电公司统一要求, 再学习其他县级供电公司典型经验, 制定统一的改进和下一步工作推进方案, 将在下一步出台专业化管理新考核办法, 确保专业化改革的成果日臻完善。

相关链接

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会议指出, 自1998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以来, 我国农村电网结构明显改善, 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 农村居民用电价格大幅降低,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电网建设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中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电网改造面低, 农业生产供电设施以及独立管理的农场、林场、小水电自供区等电网大部分没有改造, 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一些改造过的农村电网也与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不相适应。必须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经济合理、先进适用, 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的原则, 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会议提出, 在“十二五”期间, 使全国农村电网普遍得到改造, 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 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 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为此, 一要按照新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对未改造地区的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二要对已进行改造但仍存在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较低问题的农村电网, 实施升级改造。三要因地制宜地对粮食主产区农田灌溉、农村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等供电设施进行改造, 满足农业生产用电需要。四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 在实现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基础上, 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 进一步减轻农村用电负担。五要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 全面取消县级电网企业“代管体制”, 建立有利于促进农村电力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六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资金主要由中央安排。继续执行每千瓦时电量加收2分钱的政策, 专项用于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工程贷款的还本付息。

供电专业 篇2

生产技术部---史庆勇 2011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局各部门的鼎力配合下,我局供电可靠性工作扎实、稳步、有序开展,停电计划实现完成率91.28%,坚持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较好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的保证了范县电网设备安全、持续、可靠、健康运行。并较好的完成了全年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个人主要学习、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期间,认真学习有关供电可靠性管理规范、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习有笔记、学后有体会,通过学习、实践自己总结出了管理供电可靠性六字真言即:“熟、勤、准、理、分、统”,来管理供电可靠性工作。

1、熟:熟悉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职责;熟悉我局供电网基本情况(35千伏输电线路、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配电线路等情况)。

2、勤:勤看电网负荷增减情况、勤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动电网负荷预测情况;勤对照设备台帐、勤对照线路图纸变动情况;勤录入基本数据和运行数据。

3、准:(1)准备:准备好基本资料、基础数据,以便于数据的随时录入,(2)准确:所准备的资料保证准确无误,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

4、理:管理,按照供电可靠性下发的管理文件进行“由下向上”的流程进行管理,并对上报的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事件逐一分析,理清停电原因。

5、分:对所录入的停电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分清是计划停电还是故障停电,计划停电是计划工作停电还是临时停电;故障停电是因:内部原因还是外力因素或是自然因素。

6、统:对分析的原因进行统计,并统一汇总编制成材料,供领导进行参考。

通过以上的管理方法,使我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二、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根据上级文件和标准修订了我局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文件,为可靠性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条可依、有理可循”的有效依据。

2、严格按照停电计划和市公司配合掌握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了3、4月份联合集中检修工作、龙王庄变电站增容工作、杨集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作。

3、按照领导要求,合理安排临时停电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10千伏电缆入地改造工作和35千伏楼军线、35千伏楼濮线线路改造工作。4、2011工作完成情况:计划停电户时数为57450,实际计划停电户时数为32535(12月份还没统计),218项停电计划,变更19项计划,全部按文件规定执行,完成率91.28%;完成供电可靠率RS-3为99.88%。

三、可靠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单位上报停电计划工作内容不具体,计划工作时间过长。

2、基础数据上报不及时,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软件基础数据,导致省公司关网时,基础数据不能准时录入。

3、各单位供电可靠性专(兼)职人员,应加强对其业务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对供电可靠性认识,减少因停送电时间过长,检修现场因准备不足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及时对用户供电,影响对用户供电。

4、个别单位由于上报停电计划考虑不周,造成下月临时停电较多,造成我局停电工作时不能合理利用每一次停电机会,影响对用户供电。

5、部分35千伏变电站由于没有进行合环运行,在倒电源需停电进行,因倒电源而影响对用户供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沟通和执行力,将可靠性管理工作作为生产管理的龙头来抓,并把可靠性管理与电网规划、城网建设与农网升级改造、设备运行与检修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实干、实用、实效,为争可靠性指标在同业对标在全省排序中进入先进行列。做为计划停电综合部门,加大停电计划的刚性管理。结合季节特点,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对停电计划的审核,对确实需要停电输配电线路,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合作,按照所分管设备,尽量减少计划停电工作。把影响供电缺陷消灭在萌芽中,避免同一线路重复停电。形成计划管理为前提,以制度办法为依据,以指标管理为中心,以精益化管理为目的管理模式,使可靠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强化管理,严格控制非计划停电。在计划检修管理工作中,始终将可靠性管理与生产计划管理紧密结合,安排每一次停电计划时,考虑满足可靠性要求。一是为控制好可靠性目标值,编排月度计划时尽量考虑到可靠性需要,统筹安排,以合理高效利用每一次停电。二是加强设备检修预安排停电的管理,使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其中不具备条件的或配合工作未准备好的停电工作不予批准,推行设备停电“一支笔”审批制度,杜绝重复计划停电现象。三是配电网进行施工和检修时,督促有关部门事先制定好工作计划,提前勘察施工或检修现场,优化施工方案,作好施工、检修准备,操作人员、施工或检修提前到位,完工后及时验收送电,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四是加强故障抢修、临时停电管理。提高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3、积极推行状态检修,合理调整检修周期,提高设备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每年根据有关延长检修、预试周期的规定和“状态检修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有关单位编制各专业检修、试验、监督计划,确保供电可靠性指标在目标控制范围。为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加强了设备状态诊断,通过带电测试和在线监测、红外线热像仪测试、盐密指导清扫等手段,使计划检修停电次数大大降低。

4、加强对输配变电设施的检查、巡视、消缺,消除设备隐患。加强对线路多雷区及易冲刷区的巡视、维护,充分利用先进检测设备定期对输变电设备运行薄弱点、连接部位的检测,努力搞好线路通道的清理工作,提高了输变设备的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

5、加强调度运行管理,提高负荷预测水平,积极推行“固定检修日制度”,并根据工作安排与天气变化及时灵活的调整系统运行方式,使系统安全经济、稳定、可靠运行。

供电专业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工作实践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积极推进”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采用有效整合资源。改革过去业务管理条理不清、专业管理不精细、现场生产安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根据工作需要将农电工分类管理,组合到不同的专业组,逐步实现分工明确、相互监督、专业垂直管理工作机制。

二、工作思路

按照专业管理、分工协调、监督制衡的原则,重组整合营销业务资源,全面推行“抄、收、营、配、计”五分离,通过周密的组织、筹划,将现有的以供电所为单位的综合性作业组织,调整为全局层面的、配电管理、集约抄表、运行维护、客户服务等专业分设的专业化作业组织,实现供电所职能的转变,强化和规范对客户的营销、管理与服务;真正建立适应大营销管理的组织体系,实现营销体系的平稳过渡,达到提升营销效益的目标,有效破解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工作目标

(一)实现营销服务资源整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巩固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成果,建立新型农电营销体系的目标。

(二)实现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的目标。

(三)实现用工不违法,工作不违纪,作业不违章,标准不走样,服务上水平,管理出效益的目标。

(四)实现“工作出亮点,管理出成果,创新出典型”的目标。

四、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主要原则

(一)精简部分农电工,加快电工队伍素质置换,提高和规范农电工待遇。将农电工根据农村供电业务分类划分到不同的专业组。通过对农村供电服务实行专业化分工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农电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农电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素质。

(二)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区分农村供电所的地域条件、供电范围、设备状况、客户分布、人员数量、管理基础及人员素质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做法。

五、乡镇供电所班组设置及人员定员

供电所岗位设置:根据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要求,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原则,设立所长、安全员、营销员、收费员、业扩员、配电班班长、营业班班长、综合班班长。所长、安全员、营销员,专业班组班长全部由正式职工担任,收费员、业扩员由专兼职农电工担任。

供电所专业班组设置:设置配电班、营业班、综合班三类专业班组。营业班根据季节特点分设农排季节管理组,隶属营业班管理。三类专业班组职责如下:

配电班:负责所辖配网设备现场巡检维护、故障抢修、工程验收等工作,以及电力设施安防、安保、防汛设备运检和配电线路通道防护;负责所辖区域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通道维护、清障和防外破工作。

营业班:主要承担0.4千伏及以下客户业扩报装、用电检查、反窃电、抄表、催费、计量装拆、用电信息采集运行维护、优质服务等工作。农排季节管理组负责农村排灌期间的故障报修服务、用电检查、台区停送电、抄表、催费、计量装置的装拆等工作。

综合班:主要承担营业窗口服务、业扩报装受理、营业收费、供电所基础资料和客户档案整理等工作;负责供电所综合事务。

综合台区和专变由供电所正式职工负责抄表,专变收费由供电所所长及营销员、收费员按月实现月结月清。

人员定员:

配电班定员:根据配电班工作职责,按照每百公里低压线路2.5-3人标准设置,或按照配电变压器每65台变压器设置1人的原则设置,实行全日制管理。

营业班定员:根据营业班工作职责,按照公用变台区每800-1000户设置1人,实行全日制管理。根据农排季节性特点,农村排灌台区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在行政村排灌台区全部改造完毕的基础上,按照每10个排灌台区设置1人管理,实行非全日制管理。

综合班定员:根据综合班工作职责,按照“1+2+2”模式设置,即设立业扩员1人,收费员2人,综合资料员2人,实行全日制管理。

六、专业化管理的设计

全日制农电工:全日制农电工根据其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特点分配到各专业班组工作,由供电所正式职工担任班长。农电工到供电所上班,做到农电工与供电所人员同签到、同分工、同考核,实行8小时工作制,使农电工由“半工半农”转变为企业的正式工人。

营销班电工按人均管理800-1000户测算人数,人均管理个台区。改变以前属地管理、分散作业的管理模式。实行供电所电费抄收分离,即异地抄表,供电所营业厅和村邮站代收,使抄核收不再集中在农村电工一个人身上,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抄表实行轮换抄表制,对抄表工的抄表区域定期轮换。

非全日制电工:加快农排台区的改造,农排季节管理农电工实行非全日制管理,台区的线损、电费管理实行的承包制。按人均管理10个排灌台区进行测算,台区管理人员按行政村分散工作,只在开会、培训参与集体活动,隶属于营业班。

工作界定:配电班负责辖区内低压线路设备(包含配电台区)巡视维护、报修抢修、规划设计、标准化配电台区建设及工器具管理等工作,还负责配合供电所人员对配电台区关口表的抄录工作。

营业班负责辖区内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电价管理、业扩报装、临时用电、供用电合同签订,负责辖区内的低压客户用电抄表、电费单据发放、电费催收、低压计量装置的巡视维护、检查及台区线损管理等工作。还负责低压线路设备、低压接户线及以下设备的巡视维护检查、故障报修及排查工作。

综合班负责营业窗口规范化服务、低压业扩报装、临时用电的受理、营业收费、供电所基础资料和客户档案资料整理等工作,还负责供电所综合事务管理工作。

400伏线损管理:实行动态考核,修订线损管理办法,配电班、综合班农电工考核辖区内总400伏线损,营业班农电工考核管理户数台区的400伏线损。

低压线路设备管理:配电班负责辖区内400伏线路及配电台区的运行维护、缺陷处理,新增、改造400伏线路的规划、新建及改造400伏线路、配电台区的小型工程施工,还负责辖区内配电台区、400伏线路设备的故障、应急抢修及报修服务等工作。营业班负责接户线及以下线路设备、计量装置等设备的运行维修、缺陷处理等无偿服务工作,还负责用户产权设备的有偿服务工作。

服务报修管理:配电班负责辖区内400伏线路及配电台区故障报修及服务,营业班负责接户线及以下线路设备、计量装置等设备的故障报修服务工作;

电费回收管理:配电班负责配合专变用户的电费催缴及欠费停送电管理工作;营业班负责辖区内的低压用户的电费催缴及欠费停送电管理工作。

七、总结提高,持续改进

供电专业 篇4

截至2013年3月5日, 兰州供电公司5种设备巡检作业指导书制定完成, 标志着该公司信息专业化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据悉,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信息网络设备巡视工作, 加强信息系统运维管理, 该公司及时制定信息专业设备巡视作业指导书, 积极开展信息标准化运维工作。围绕信息专业特点, 根据《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系统运行检修工作规范》和《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设备巡检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省公司相关信息系统标准化管理规定, 并结合现场信息设备实际情况, 经过相关人员2个多月的努力, 完成了《精密空调巡检作业指导书》、《精密空调巡检记录卡》、《不间断电源巡检作业指导书》、《不间断电源巡检记录卡》、《CISCO6509巡检作业指导书》、《CISCO6509巡检记录卡》、《CISCO4507巡检作业指导书》、《CISCO4507巡检记录卡》、《防火墙巡检作业指导书》5种设备巡检作业指导书的制定。

供电所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篇5

如今,工作已经三年多,回顾过去,总结三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技术工作,下面分几个方面对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一、在xx供电所实习所得到锻炼

20xx年x月x日在xx供电局领导的安排下我到xx供电所实习。实习期间,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所长师傅们的关心和照顾下,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线路架设方面得到了充分锻炼,在xx供电所农网改造过程中学会了爬电杆、高(10KV)低压线路的架设及变压器安装等,还参与了xx供电局xx供电所户表材料的清理,核实了部分已安装户表的材料并进行了统计和微机录入。

二、参与了xxx供电所的农网回头看及高低压线路现场和微机绘图

20xx年x月在学校领到毕业证后,通过xx供电局的分配,我被安排到xxx供电所任专职电工。在xxx供电所的工作期间,因工作需要,20xx年7月到20xx年8月我曾担任微机员,基本上负责整理了供电所所有的文件资料并协助电费审核专责进行电量审核。在资料整理期间曾参与了比较复杂的农网回头看,在与技安专责没有星期和节假日长期加班的情况下,我配合技安专责顺利完成了农网回头看。回头看后,为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在所长的安排下,我和供电所游师傅一步一个脚印到现场绘制了供电所所有的高低压线路图,通过反复核实图纸无误后,我对全部图纸进行了微机绘图并打印存档。在一年多繁忙的工作中,我的生活过的很充实,不仅熟悉了电量电费审核,还熟练了微机操作,更重要的是熟悉了我们供电所工作的流程,熟悉了供电所档案资料的建立,受益非浅。

20xx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到值班室抢修岗位。在抢修岗位上,我时刻牢记 “人民电业为人民” 的宗旨及“十不准”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不怕困难,做到随叫随到,积极配合同事完成各项抢修任务,不仅在技术方面有所提高,还学会了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工作努力、贡献突出,我在20xx年底被xxx供电所评为优秀员工。

三、参与xx供电所基础资料及标准化供电所建立

20xx年6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xx供电所担任电费审核专责。刚到xx供电所,由于没有公变一户一表的系统资料,在全所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对供电所辖区内的公变用户进行了现场核实统计,我还负责录入了系统三十个农网台区五千多户公变用户资料,并顺利进行审核收费。在职期间我积极配合技安专责完成了部分线路图的绘制和资料的建立。在xx供电所建立标准化供电所期间,我积极投入到工作中配合营销和技安完善各种档案资料,通过向其他供电局及兄弟供电所的学习,以及学习标准化供电所文件资料,在全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xx供电所顺利地被评为标准化供电所。

四、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20xx年3月,xx供电局农电稽查核算中心成立,供电所审核撤消,我因此被调到稽查核算中心工作至今。在职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认真审核用户电量电费,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到现场进行稽查,不论是对供电所抄收人员还是对客户,我都能做到不询私舞弊,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因此稽核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并且在职期间我还能积极的完成上级交待的各种任务,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xx年6月我还通过了xx电业局农网配电营业高级的培训,并取得证书。

五、今后的工作打算

通过总结三年多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学习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及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供电所:xxx

20xx年xx月

供电专业 篇6

关键词:规范化与专业化;供电所管理措施;优化建议

电力供应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保证供电稳定,有利于我国的平稳和正常运行。现阶段,供电主体为我国各基层供电所,提升供电所日常管理效果,可保证电力稳定运行。

一、供电所管理现状

供电所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此类问题和漏洞具体表现在规范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两方面,具体如下:

1.费用收纳问题

很多供电所存在费用问题,供电所向居民提供基本电力服务功能,而往往不能获得对应的报酬,我国供电所现状为大部分供电所都存在用户欠缺费用的问题。现阶段,供电所主要实行的便是按月缴纳电费,供电所根据具体规定时间内向用户收取电力使用费用。虽然情理之中属于正常事件,不过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很多用户蛮不讲理,拒绝向供电所缴纳费用,此类问题一拖再拖,逐渐成为陈年老病,不仅带来了供电所正常工作的困难,还有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2.员工职能问题

供电所员工因为内部分工不明,进而员工不明确自身的基本任务,一旦有用户向供电所反应一定问题时,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落到供电所内部往往便是各种推卸责任,很难为用户保证优良的用电体验。一旦出现此类问题,例如当用户前往供电所希望解决自身用电问题,却碰到供电员工互相推卸,进而问题难以解决,长此以往,势必带来用户的离心离德,很多时候供电所的形象便是因为此类原因进而导致变差。

3.缺乏高素质工作人员

供电所的日常管理中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持,不过现阶段,供电所的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足的問题,而且针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也缺乏秩序。我国就供电所技术人员选拔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公正公开的原则,将所有人员统一至笔试面试中,进而确保被录取的技术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职业素质【1】。不过我国现阶段很多地区实施政策尚且存在困难,一部分是由于不作为,而另外一部分地区因为缺少相关人才,进而导致技术人员成为供电所难点问题。

4.日常工作缺乏激励

供电所的日常工作主要内容为保证居民用点质量,为保证工作效果,需要供电工作人员以积极负责的态度面对日常服务管理工作,解决用户用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升供电所的整体形象,保障电力工作的展开。不过很多地区由于制度问题和人员问题,常常出现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的问题,不仅丧失了基本职能,同样带来了诸多问题,使得供电所的日常工作不能正常展开,很多为日后工作埋下隐患。

二、基于规范化与专业化的供电所管理建议

保证供电所管理效果良好,便应该保证其管理规范化、技术专业化,因此基于规范化与专业化提出管理建议,主要如下:

1.确定规范化管理制度

供电所的管理制度包括方面较多,例如前文曾经提到的费用问题便属于管理制度中一种。供电所在供电工作之前首先应该确定自我基本规章制度,一旦碰到拒绝缴纳电费的用户,了解用户实际困难给予适当的减免或者停用等,而一旦碰到恶性偷窃电力等问题,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管理制度的确认可提升供电所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果,并且保障供电所的工作展开。同时规范的管理制度,可维护供电所整体工作形象,当供电所的形象树立,便可以有效的制约一类不法分子拒绝缴纳电费等。

2.明确岗位设置和职责

岗位的设置以及岗位职责也属于规范化管理中的一种,现阶段,我国的供电所普遍规模较小,因此,岗位的设置原则应该遵循“按需设定、高效精简、一岗多则、一人多岗”的要求,实际工作中,供电所根据自身实际工作要求,进而有效的设置岗位【2】。杜绝因为岗位的不明确造成的推诿责任等,同时确定各个部分的具体职责可利于工作快速有效展开,例如所长的职责为根据国家既定的规章制度完成生产任务制定考核,并且定期展开会议规范生产和服务,保证供电所的工作健康有序并且高效的展开。岗位的属于供电所的重点任务,需要根据供电所实际工作状况和位置等信息,进而完成设置。

3.提升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供电所的供电质量,此类要求属于专业化方向。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其一便是在严格控制选拔,选拔要求应该严格,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供电所的具体任务等,通过选拔具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进入供电所工作,提升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其二对于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如果地区较小的单位并没有条件完成培训,可以采取多地区联合的方式,通过培训技术人员的专项技术,使得技术人员对供电所基本的工作内容有所认识,并且在培训完成后可采取考试制度,通过考试者颁发等级证书等。一方面提升选拔力度,另外一方面提升培训力度,使得供电技术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完成提升【3】。

4.建立激励制度,提升供电工作人员积极性

激励制度同样属于专业管理内容,通过专业化优化提升,值得供电工作人员的自身积极性得到有效鼓舞,进而提升整体工作效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可以采取内部竞争的方式,例如将供电区域划分,然后将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分区,年终通过各项指标对比,进而得出“优秀员工”等。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的便是规划并且修建电力设施,并且对工作中的电力设施采取维护等,尤其是保证电力工作的安全性,一旦出现漏电等事故,及时处理,防止酿成后果。当供电工作人员的整体积极性提升后,必然带来供电工作的新局面,维护供电所外在形象,提升供电管理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供电的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规范化与专业化提出对应的优化建议,可有效弥补现阶段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效果。文中的见解尚显浅薄,望做到抛砖引玉,带来我国供电管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政,姜谭,徐汝军.基于规范化与专业化的供电所管理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180-181.

[2]王玮.基于规范化与专业化的供电所管理优化[J].文摘版:自然科学,2015(6):18-18.

专业化管理助力供电所管理提升 篇7

新管理模式高效运转

该公司在大河供电所创新开展了“专业化管理、小组化作业”管理,将农电工整合到运维小组、营销小组,实施“专业分工明确、集中管理高效”管理新机制。

“区域集中”的配置原则。专业小组设置统筹考虑区域面积、用电户数等因素;小组组长由所长推荐,乡镇供电所管理部考评,人力资源部发布执行;农电工分组充分考虑个人自愿和专业特长,并实行与组长的双向选择,离村不离区域;小组办公地点可设在供电所,也可设在所辖区域的中心村。

“专业小组”的管理模式。在配电班增设配电抢修小组,主要负责配电抢修、消缺等工作;增设两个设备运维小组,主要负责运维检修、属地化巡视等工作。在营业班增设采集运维小组,主要负责实时线损、用电采集系统监控等工作;增设用电稽查小组,主要负责用电检查、营业普查、反窃电及台区线损管理;增设三个综合巡视小组,主要负责采集设备的装拆、巡视、调试和故障处理,负责现场补抄、欠费催收等工作。

“统筹协调”的专业协同。供电所各专业工作由所长协调指挥相关班组共同完成;班组工作由班长协调指挥各小组共同完成;对高损台区营业普查由用电稽查小组与综合巡视小组配合完成。供电所管理新模式既实现了精益化的专业管理,也实现了专业协同配合,达到了专业管理和交叉补位的高度融合。

保障措施有力实施

按照“离村不离区域”的原则整合驻村农电工,薪酬待遇按照驻所农电工标准执行。采取座谈、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使驻村农电工了解智能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促使其适应管理新要求。

正激励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量化日常工作,编制岗位手册和员工责任手册,合理安排每名员工日工作量。增强人员互补性,避免由于家事、农事影响工作。对重点工作制定阶段性奖惩办法,实行多劳多得,业务骨干比普通员工月均最多可增收30%,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业务培训满足岗位专业需要。推行“点单式”培训,根据专业工作和农电工知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培训与竞赛相结合,对竞赛优胜团体和个人进行重奖;在优秀农电工中选聘培训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农电工边干边学,将培训成绩作为个人定薪晋级的重要依据,提高了农电工整体素质。

“家”理念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围绕“凝心聚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个性问题采取“一事一策”,量身定制工作合约,使得每名员工都能胜任工作。以团队建设为中心,营造“透明、公开、向上、进取”的氛围,将供电所打造成员工温暖和谐的“家”。

核心业务有效管控

收费模式智能化。远程抄表使得现场抄表收费工作量由每月的25天降低至3天,杜绝了抄表差错;购电制改变了被动催费局面,有效避免了电费纠纷。

降损措施针对化。根据采集系统实时筛查的异常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营业普查和反窃电检查;通过实时线损监控,及时掌握10 k V线路和低压台区线损的异常波动,及时采取管控措施,实现了降损增效。

违规防范主动化。通过信息采集系统和SG 186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漏抄、错抄、虚拟户等违规行为,实现了对营销工作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低电压治理准确化。通过智能电能表电压测量技术的准确定位,实现了对低电压客户和高负荷台区的及时掌控,低电压问题分析和治理措施针对性更强,D类电压合格率完成99.93%。

全业务管理有效提升

安全管理不断巩固。通过开展“专业化管理、小组化作业”,作业得到了有效管控,“单人作业”“三无作业”等安全隐患得到根除。截至2016年4月,创建无违章现场16个,创建率85%,累计96人次获得奖励。

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农电工“离村不离区域”,强化了配抢管理,故障平均修复时间同比降低了18分钟;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提高了巡视到位率。2016年一季度,大河供电所实现了配电线路“零”跳闸目标。

营销服务成效突出。用电信息采集采取分级负责,采集成功率由93%提升至98.96%。线损管理将“事后处理”变为“事中控制”,低压线损率从5.46%降至5.41%。通过自动获取表计示数,自动抄表核算比率达到97.71%,电费回收率100%。

供电专业 篇8

为全面建成“三集五大”体系, 加快专业分工协作, 落实县供电公司 (以下简称县公司) 对供电所“专业垂直管理+综合管理”模式, 逐步形成机制运转高效的集约化管控体系, 国网安徽阜南县供电公司以“两个转变”为主线, 以同业对标和“星级晋阶”为抓手, 以完善供电所绩效考核为切入点, 积极实施“9+1”管理工作机制和“3+1”常态工作督察机制, 较好地促进了供电所管理提升。

1 准确定位, 明确职责

一是明确乡镇供电所是县公司的派出机构, 所长按县公司中层副职配置。县公司乡镇供电所管理部负责对供电所进行综合管理, 供电所其他业务接受相关部门的专业化垂直管理。

二是为充分发挥专业部室的职能作用, 该公司开展了“供电所专业化垂直管理”调研摸底, 内容包括:你部门对供电所有哪些专业管理职责、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对口联系岗位等, 对供电所专业化垂直管理的现状、难点和管理的要求, 对实施专业化垂直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对调研结果, 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和明确, 进一步理顺了管理关系。

2 深化机制, 增强活力

一是深化“9+1”农电工作管理机制 (公司9个业务部室实施专业化垂直管理, 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实施综合管理) 。由乡镇供电所管理部每月底下发供电所“9+1”管理工作月报, 重点是上月计划在供电所落实情况、考核情况以及下月工作计划、难点问题及解决措施、建议或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充分发挥了专业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管理和指导作用, 增强了专业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二是建立“3+1”常态工作督察机制。“3”是指供电所每天做好“开门3件事”, 即每天上班时, 供电所负责人检查劳动纪律情况、值班及交接情况, 检查环境卫生情况, 总结昨天工作、布置当天工作;“1”是指供电所负责人每周必须查阅一遍本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值班报修等工作记录以及班组活动、会议记录等常态资料并签字。

3 抓住重点, 创新载体

一是乡镇供电所管理部与工会每季度联合组织举办一次供电所“星级晋阶”基础管理劳动竞赛, 竞赛内容重点为省公司下发的34种“星级晋阶”模板资料的规范填写和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涵盖供电所安全管理、运维管理、营销管理、供电服务、基础管理等5个专业。每季度集中全面展示一次供电所“星级晋阶”管理中的特色 (亮点) 做法, 公司营销部、运维检修部、安全监察质量部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评审和点评。

二是实行同业对标工作看板制度。把每月各个供电所指标完成情况, 按照得分进行排序, 通过网页和邮箱进行公示, 同时召开月度同业对标分析会, 采取抓两头带中间, 好的做法进行经验介绍, 差的供电所要上台“说清楚”。

三是通过开展供电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季度之星”评选活动, 使供电所员工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有效治理。

四是成立供电所“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存在业务技能急需提高、无明确的工作岗位、工作造成客户投诉 (举报) 被查实、经常迟到 (早退、旷工) 、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的员工进行不定期培训, 坚持培训一个, 合格一个和不放弃任何一个的原则, 开展能力提升培训, 加强执行力建设。

4 加强考核, 深化应用

一是修订完善供电所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以“按劳分配、业绩优先、过程管控、质量修正”为原则, 加强关键指标管控, 充分体现考核的“严、细、实”。各项业绩考核指标与工资挂钩。

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激励机制。凡被评为综合标杆供电所的组织绩效权重系数增加0.10, 被评为专项标杆供电所的增加0.05, 被评为五星级的供电所增加0.10、四星级的增加0.05、三星级的增加0.03、二星级以下的下调0.01—0.02。在黄牌警告期内, 暂停执行星级系数。

三是重视同业对标结果应用。凡季度排序在全市供电所中1—10名的, 组织绩效考核系数增加0.01, 最高增加0.10;对排名后10名的, 组织绩效考核系数减少0.05, 最多减0.50。

四是开通“3+1”直通车。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对供电所“3+1”常态工作实行周检查、周通报、周考核。通报采取3种方式:一是在公司“周一升旗”活动后进行早点评, 及时进行监管;二是以简报方式下发到供电所, 起到鞭策和鼓励作用;三是乡镇供电所管理部与党群工作部联合, 对供电所常态工作中典型做法和先进个人, 采取现场录像和采访的方式, 制成光盘在供电所所长例会上播放, 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供电专业 篇9

(3) 配电室。 (1) 配电室电气设备无安全警示标志;配电室内没有备品备件;配电室未安装正常照明灯具及应急照明;配电室无安全通道指示 (各生产场所应有逃生路线的标示) ;配电设施接地连接不可靠, 接地电阻不符合相关要求。《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不准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操作。 (2) 配电室内未按照相关要求配置绝缘垫, 或者绝缘脚垫摆设位置不正确。 (3) 配电室内门窗设置不合理。配电室内电缆夹层、电缆沟没有防水、排水措施, 没有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20 k 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2013) 》规定,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 窗台距室外坪不宜低于1.8 m, 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 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 长度大于7 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长度大于60 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 (4) 配电室内无运行管理制度;验收时客户配电室内无与现场一次设备和实际运行方式相符的一次系统模拟图; (5) 配电室内安全工器具不按规定存放;安全工器具配置不全、试验超周期或未做试验。配电室内未按照要求配置消防器材或数量配置不足。 (6) 配电室内电气操作设备没有明显的标志, 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 旋转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及设备相色等, 相色标示不正确;室内母线分段部分、母线交叉部分及部分停电检修易误碰到的有电设备, 未设有明显标志的永久性隔离挡板。

(4) 计量装置及用电信息采集装置。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

验收未安装电能表或者安装的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型号、类型与设计要求不符;现场安装的电能表封印不全;电能表接线明显错误, 如接线脱落、接线缺相等;现场安装的电能表损坏;计量电压互感器熔断器不全;计量方式与设计不符;计量电流互感器变流比与设计不符;互感器二次侧不接地。

1.7送电环节

(1) 缺陷未整改完毕接电。《国家电网公司业扩报装工作规范》规定,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应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客户整改。客户整改完成后, 应报请供电企业复验, 复验合格后方可接电。

(2) 不按照规定程序私自接电, 如未结清相关费用接电, 未签发供用电合同及相关协议接电, 不编制送电方案或送电方案未经审定接电。《国家电网公司业扩报装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电条件为:启动送电方案已审定, 新建的供电工程已验收合格, 客户的受电工程已竣工检验合格, 供用电合同及相关协议已签订, 业务相关费用已结清。

(3) 正式接电前, 未完成接电条件审核, 不对全部电气设备做外观检查, 确认已拆除所有临时电源, 未对二次回路进行联动试验, 未抄录电能表编号、主要铭牌参数、止度数等信息, 未填写电能计量装接单等。

(4) 接电后不检查采集终端、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没有同客户现场抄录电能表示数, 记录送电时间、变压器启用时间等相关信息, 不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填写新装 (增容) 送电单, 并请客户签字确认。

(5) 中间检查、验收、送电工作结束后, 不召开收工会;对中间检查、竣工验收检查发现的问题未以书面形式一次性书面告知客户整改。

(6) 故意刁难客户;利用工作便利谋求私利, 吃喝卡要或接受客户馈赠;违反首问负责制, 推诿、搪塞、怠慢客户, 不耐心解释客户问题。

(7) 无故拖延送电时间。

(8) 收费项目不符合规定, 自立收费项目或擅自调整收费标准, 随意减免应收费用。

2供电企业10 k V客户受电工程设计图纸审查内容

以10 k V某受电工程 (配电室) 设计审查为例, 阐述设计图纸审查内容。

该受电工程方案主要参数:10 k V采用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 采用10 k V电缆进出线, 10 k V开关柜采用户内单列布置;0.4 k V低压柜采用抽屉式开关柜, 进线总柜配置框架式断路器, 出线柜采用塑壳断路器;0.4 k V低压无功补偿采用动态自动补偿方式, 补偿容量按变压器容量的10%—30%配置, 按三相、单相混合补偿;变压器选用节能环保型产品, 选用2台干式变压器, 容量选用800 k VA。

2.1 10 k V客户受电工程设计审查的内容

(1) 两个电源间无联系。

(2) 两个电源间有联系, 但符合下列要求:发生任何一种故障时, 两个电源的任何部分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发生任何一种故障且保护装置正常时, 有一个电源不中断供电, 并且在发生任何一种故障且主保护装置失灵以至两个电源均中断供电后, 应能在有人值班的处所完成各种必要操作, 迅速恢复一个电源供电。

(3) 受电总开关的定型及技术参数:审核设计图纸总路开关的型号、容量是否满足客户用电负荷需求, 其技术参数是否满足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4) 一、二级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设计:一、二级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设计应满足《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一级供电负荷指中断供电在政治和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二级供电负荷指中断供电在政治和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二级负荷应尽量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电力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 (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 。

(5) 多电源投切设备及联锁方式:多电源的投切设备及联锁方式必须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采用手动投切的, 必须加装防误操作装置。

(6) 针对冲击性负荷、非线性负荷或大容量单相负荷采取的技术防范措施:根据用户提供的用电设备情况, 对有针对冲击性负荷、非线性负荷或大容量单相负荷的设备在设计中是否采取了整治和防范措施。

(7) 接火线路架设形式、导线 (或电缆) 型号和截面积、建设路径及防雷措施和防外破的措施:审查设计图纸中线路的敷设方式是否满足客户现场外部环境条件, 导线 (或电缆) 型号和截面积的安全载流量是否满足客户用电负荷 (短期内有增容意向的需按增容容量考虑, 减少客户的重复投资) 需要。建设路径及防雷措施和防外破的措施是否满足安全运行需要。

(8)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设计:变压器保护及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装置是否满足《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2—1992) 》。

(9) 无功补偿装置配置、计量点及计量装置:审查无功补偿方式是否合理, 补偿容量是否满足供电方案功率因数考核标准;计量点的设置、计量装置是否满足不同用电性质的计量, 是否存在漏计量或多计量的情况;对多电源供电的客户, 还应审查在不同运行方式下计量点的设置是否满足计量要求, 是否存在漏计量或多计量的情况;计量装置的选型、精度是否满足计量要求。

2.210 k V客户受电工程图纸审查需提供的资料

设计单位资质, 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 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 电气主接线图, 电气平面布置图, 配电室剖面图, 高压配电装置布置接线图, 低压配电装置布置接线图, 电气设备基础埋件图, 接地装置施工图等。供电企业认为还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3设计图纸中常见的错误点及改正

3.1 10 k V系统配置图

3.1.1进线间隔

(1) 进线间隔线路侧配置接地刀闸错误或接地刀闸无闭锁。应取消或加闭锁。

(2) 线路电压互感器高压侧无熔断器。应配置。

(3) 缺少避雷器或避雷器安装位置错误。应配置或安装在隔离开关与熔断器之间。

(4) 线路侧电压互感器配置在母线侧。应配置在线路侧。

(5) 进线断路器或负荷开关额定电流选择过小 (联络、电压互感器、出线、分段等间隔等同) 。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其他间隔同类开关额定电流。

(6) 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主要电气设备无技术参数或技术参数错误 (联络、电压互感器、出线、分段等间隔等同) 。技术参数应齐全或正确。

(7)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配置错误。应按要求正确配置。

(8) 电流互感器变流比不合适。应根据实际的一次电流值合理配置。

(9) 未配置微机保护。应配置。

(10) 避雷器未接地。应接地。

3.1.2电压互感器间隔

(1) 高压电压互感器间隔中避雷器直接接在母线上。应经隔离触头接至母线。

(2) 电压互感器高压侧无熔断器。应配置。

(3) 缺少避雷器或避雷器安装位置错误。应配置或安装在隔离开关与熔断器之间。

(4) 电压互感器变压比错误。应调整正确。

(5) 未配置微机保护。应配置。

(6) 避雷器未接地。应接地。

3.1.3计量柜

(1)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配置错误。应按《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中相应要求正确配置。

(2) 电流互感器变流比不合适。应根据实际一次电流值合理配置。

(3) 图纸未画出电流互感器。应显示电流互感器。

3.1.4出线间隔

(1) 出线间隔未配置接地刀闸。每路出线均应配置。

(2) 出线间隔未配置避雷器。每路出线均应配置。

(3) 电流互感器配置不到位。每只断路器均应配置。

(4) 电流互感器变流比配置错误。应正确配置。

(5) 未配置微机保护。应配置。

(6) 避雷器未接地。应接地。

3.1.5站用变压器

(1) 高压侧未配置熔断器 (断路器) 或采用隔离开关。应配置。

(2) 站用变压器型号、接线组别错误。应正确配置。

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篇10

1 目前所属供电所的管理模式

1.1 高、低压混合管理

按配网线路区域,跨乡联片成立供电所,管理1个或多个乡镇。高、低压混合管理,用工为全民合同制和农民合同工两种。全民合同制职工维护管理高压线路设备和客户,农民合同工维护管理低压线路设备和客户。

1.2 高、低压分管

供电所只维护管理高压线路设备和客户,按配网线路区域负责维护管理高压线路设备和专线客户,并负责该所所在乡镇的低压线路设备和客户。该所高压所辐射的其他乡镇低压线路设备和客户由另外单设的供电所管理,形成了“低压供电所”。

1.3 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

山区供电所因地制宜采取下设营业点的办法,将所辖区域客户按照行政区域划分营业点,每个营业点配置2~3人,实行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由营业点人员负责抄表、收费、运检和维护服务等工作。电费核算、出票由供电所统一安排。

2 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2.1 农电工的素质与现实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

现有的管理模式要求农电工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胜任生产、安全、营销和客户服务等多项工作。然而现有农电工大多数是从农村招聘,缺乏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很多工作只是凭经验完成。所以相当一部分员工疲于应付,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和技术措施没有真正落实,使各项管理要求在执行层形成“肠梗阻”,严重阻碍了供电所管理水平的提升。

2.2 经营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

现有的经营过程为责任分片包干制,即在固定的区域内,由一名员工实施抄表、收费、换表、定价和服务工作,很难从根本上彻底杜绝抄表的错、估、漏、代抄,电费的私自截留或乱收费,人为造成私自换表、故意停表、长期无表运行,电价执行不到位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现象。

2.3 生产施工点多面广,安全隐患防不胜防

低压线路运行管理由专责电工负责,管理体制造成了一般性故障维修(如进户线的整理、砍伐线路走廊树木等)极易采取“单兵作战”的方式,安全管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难以落实到位。标准化作业卡、监督卡不能有效执行,即使勉强使用,也未能从根本上起到防范事故的作用。

2.4 优质服务工作不到位,服务对象有选择

由于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主要依靠广大农电工,而农电工的服务工作人为因素较多,真正需要服务的客户难以享受到应该有的服务。

2.5 工器具配备多,使用效率低,管理难度大

由于每个人均要承担相同的职能,均需配备相同数量的生产工器具、安全工器具、抄表工器具、和个人“五小”工具。而这些工器具在大多时间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使用效率低下。

2.6 管理方式简单、粗放

供电所只是效仿县供电公司的管理方式,召集所有责任电工,简单地将工作任务进行安排、布置和分解。责任电工多数只是将抄表、收费工作以及供电所集体开展的工作搞好就行,对于按规程要求应进行的日常巡视、维护工作和服务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3 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向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越来越多,供电所专业化特点日益明显。而专业化分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个人能力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之间的矛盾、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措施。因此,有效地整合人力、技术、设备设施资源,调整生产组织机构,明晰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按照业务特点合理划分专业,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新体制,即对供电所实施专业化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3.1 管理模式

(1) 10 kV配网管理。10 kV线路及客户的管理职能从供电所分离,人员集中到县供电公司。电费收缴统一划归县供电公司客服中心(交通不便的山区可就近由供电所代收)负责。

(2) 0.4 kV配网管理。0.4 kV线路及客户的管理划归供电所,实施0.4 kV专业化管理。成立“一所四组”,一所即为供电所,四组即为抄表组、计(量)核(算)组、运检组、客服组。

3.2 机构设置

0.4 kV供电所设所长1人,组长4人(运检组长兼任技安员、计核组长兼任营业员),各组人员根据标准核定。

3.3 明确职责

实现“五分离、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建立县乡一体、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的新型专业化管理体系。“五分离”:高压和低压作业分离,营销管理和运行维护分离,抄表和收费工作分离,抄表和计量管理分离、抄表和电费核算分离。“五统一”:统一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统一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统一现场作业和服务标准,统一用工方式和用工标准,统一工作检查和绩效考核体系。

4 专业化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到陕西省周至县楼观供电所对其试点实施专业化管理近两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实施专业化管理可以使用电管理工作由分散走向专业,由粗放走向精细,由被动走向主动。一是解决了农电工什么都干什么都不精的问题。之前农电工实行包片管理,集配电线路运行、维护、营业管理、供电服务工作于一身,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工作质量低下,部分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落实不到位。二是解决了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之前农电工包片管理,所以单人作业的现象难以避免。三是杜绝了许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规范了临时用电,解决了10 kV, 0.4 kV抄表不分离,收费与抄表不分离带来的管理问题。四是解决了管理中相互监督的问题。

楼观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是班组人员定编不尽合理,没有充分考虑每位专业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劳动效率等因素。二是班组设置还需整合,各个班组的考核制度细化还不完善,内部绩效分配体系还不健全。

供电专业 篇11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81-0194-01

1线损的含义及分类

线损是电力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按种类可以分为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和定额线损等。理论线损是在电力网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由当时电力网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决定、无法避免、正常合理的电能消耗,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也称之为技术线损,又可称为不可控损失,管理线损就是在电力营销的运作过程中,各种计量装置与表计的误差和人为因素及其它不明因素造成的各种损失,又可称为可控损失。统计线损又称为实际线损和考核线损,它是根据购、售电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出来的差值,即供电电量与售电量两者的差值,它是上级考核企业线损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唯一依据。统计线损等于理论线损与管理线损之和。定额线损也称目标线损,它是根据电力网线损历史水平、当前实际水平,结合下一考核期电网结构、负荷潮流变化等预测以及降损措施安排所测算出的,经上级批准作为对线损管理责任部门考核目标的线损率,它是电力企业为减少损失而努力争取的目标。

2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区域特点,对目前的线损管理进行梳理,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局部网络发展速度跟不上负荷增长速度。由于受到电价因素的影响,个别地区负荷日夜分布极不均匀,局部网络的负荷高峰期重载情况比较严重,影响了供电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大了损耗。在一些能耗大户相对集中的区域,受电价因素影响比较明显,全部集中在夜间用电,造成夜间电网负荷很重,对电网经济运行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虽然近几年该区域供电能力得到了增强,但负荷增长仍然迅速,局部网络发展速度跟不上负荷增长速度。

2)当前农村10千伏配电网线损处于较高水平。农网改造后,由于增加了大量的变压器,相当数量的农村综合变的负载率偏低,配变损耗所占比例较大,无功补偿相对缺乏。目前不少农村配电变压器负荷长期很轻,导致损失电量所占比例偏大,功率因数偏低。同时相当数量的农村10千伏线路力率低,无功补偿量不足。根据力率考核标准,对100千伏A级以上的专变才实行力率电费,以促使用户加大无功补偿力度。但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小动力用户,从农村综合变供电,负荷从几个千瓦到几十个千瓦不等,根本没有无功补偿,这就造成了电网的无功需量很大。另外,由于资金问题,大量农村居民用户电能表更换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老式机械表的大量存在较大程度影响计量的准确。用户接户线普遍偏细,不少线路老化状况严重。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农村线损的增大。

3)部分变电所由于负荷特点,无功需量波动较大。如赣县地区部分变电所,由于中小型不锈钢企业众多,大多变电所夜间处于重载运行状态,无功需量较白天急剧增加。对这类变电所,如果按照夜间无功需求量配置电容器,白天电容器将大量闲置,很不经济。对这类情况要进一步做好用户电容器的配置和投切管理,但不少冲击性负荷由于无功波动快、电压变化大、持续时间短,普通电容器很难正常运行,而效果好的动态补偿价格太过昂贵,因此缺乏好的技术解决手段。

4)线损率波动时有发生,线损分析深度不够。由于电量失真、电网结构及设备变化、电力市场变化、供售端电能表抄录不同期、系统运行因素的影响以及季节气候变化情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均可造成线损率波动。波动范围可达到8个百分点以上,影响了线损的分析,给降损目标的制定带来一定困难。

5)电网谐波治理刻不容缓。在个体中小型炼钢厂云集地区,谐波污染相当严重。但对此类众多小型企业,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根本无法开展全面治理,仅仅是从相对较大的企业人手,逐步试点开展治理工作。这种情况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6)线损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健全。对于线损管理,因涉及部门较多,激励机制是保证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既然线损率是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与电网规划、结构、运行状态、计量方式、准确性、电量抄核以及偷窃电、黑户等有关,那么规划管理部门、配网运行管理部门、调度部门、用电营销管理等有关部门在线损管理工作中又有什么职责呢生产运行部门只负责运行安全、分倒路操作及维护抢修职责调度部门只负责配网运行稳定合理、下达操作令确保配网运行安全用电营销各部门执行用电各项规程、规定、法规制度等,这其中当然有线损有关的内容,比如抄表到位、电量差错、检查周期、普查任务、电表轮换、烧卡、调前合格率、错接线等等,这些也只是完成用电部门的考核,为线损管理出了力,也尽了力,但是,一旦线损完不成,因素自然很多,但各部门责任又有多大,难于说清,只能做笼统考核,同时存在激励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3线损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结合工作实践,现提出以下对策供探讨。

1)增加投资,加大现有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工业发达地区电源布点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根据负荷的增长,提前1~2年规划布点变电所。合理编制电网技术改造规划,对损耗大、运行年代长的设备以及线径小、容载低的线路分年度安排技术改造。这对优化网络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有效降低线损。

2)加强电网经济调度。根据电网潮流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作好变压器投退、电压调整和无功设备投切等工作。

3)积极鼓励新增用户采用高电压等级供电方案。对新增大用户,可鼓励他们采用高电压等级供电方案,随着直供用户的陆续投运,可以增加无损电量,提高公司的降损潜力。

4)加强主网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配置与改造。结合电网实际运行情况,继续加强主网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配置与改造。除既定电网项目中无功补偿配置外,逐年通过技术改造:L~DiS20000千乏左右无功补偿装置,同时根据局部电网的负荷特性,按照多分组自动投切的方式,开展部分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组改造,增强其应用灵活性,配合无功优化系统的自动控制,实现电网无功的分层平衡,减少各级电网问的无功传输,降低网络有功损耗。同时,开展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的无功配置与优化运行工作,每年增加5000千乏~10000千乏左右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重点补偿10千伏配变及以下网络,降低2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有功损耗。

5)开展谐波源用户日常管理。对重点谐波源用户按照周期进行定期现场监测,对申请建设的谐波源性质的用户工程,谐波监测和治理作为必备条件,设计前做好充分的谐波评估,设计时必须有明确的解决方案,用户工程验收送电时,谐波治理装置必须同时投运,堵住新谐波源进入电网。

6)实施线损分压分线分台变考核。继续推进实施线损分压分线分台变考核工作,强化各级线损的管理。通过各级线损考核制度的严格实施,提高各级线损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各单位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线损考核制度,每年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确保考核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7)从营销管理、计量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来控制线损波动,定期进行线损分析。实行送变配尽可能同步抄表,使每月的供、售电量尽可能对应,尽量消除因抄表时间差等原因出现的线损波动。建立抄、核、收监督制约机制,建立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各级计量关口的管理,避免违规操作。严格按照周期进行各级计量装置的定期校验和轮换。开展经常性的定期营业普查、用电检查,严厉打击违章用电,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造成电量损失的如计量装置故障等隐患和问题,及时做好配电台区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监控和治理工作,尽量减小因管

理不善造成的电量损失。线损分析是线损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深入、准确、透彻地进行线损分析,可以找准线损升降的原因,制订行之有效的降损措施。线损分析必须做到既要对不同线路、数据差异进行分析比对,更要对同一条线路线损率的波动隋况进行分析,对线损率高、线路电量大和线损率突变量大的环节进行重点分析,确定降损节能的主攻方向。线损分析要求指标种类完整,报表设计科学,计算口径统一,统计及时,数据正确。还要学会横向分析,对与电量、售电均价变化等影响关系紧密的其他指标同时进行分析。特别要将实际线损与先进水平进行比较,找出管理、技术存在的差距。在时间上要做到一月一分析,半年一小结,全年一总结。

8)建立风险与利益统一、适应多层次和多渠道需求、公平合理的综合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线损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线损目标激励政策,根据目标完成情况给与相应的奖惩。将线损指标完成的好坏作为评先、岗位竞争、优胜劣汰的条件之一。通过树立线损管理的典型,在单位与单位之间、供电所之间开展线损对标管理,树立线损管理的标杆,对管理好的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给予一定的荣誉奖励,激发员工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周云丹.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5.

[2]陈丽君.关于提高线损管理水平的探讨.农村电工,2005.

供电专业 篇12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电能是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的主要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广大电力客户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供电可靠性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更代表着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 成为当前供电企业需要深入探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工作中, 变电运行是可靠性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南方电网创先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于创先的四大核心指标之一“供电可靠性”指标如何提升, 从变电运行的角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供电可靠性, 成了我们要讨论的重要课题。

1 变电站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探讨

作为变电运行专业来讲, 要提高设备的可用率, 一是要完善管理体系, 保证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二是要做好运行维护, 保证设备健康运行;三是要缩短设备的停电时间, 除了固有的设备检修时间外, 缩短设备倒闸操作的时间也是能够提高设备可用率的有效手段。

1.1 完善管理体系, 保证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

可靠性指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它反映了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局变电管理所制定了下列措施和考核办法:

(1) 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

(2) 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3) 变电管理所将供电可靠性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变运班组:根据年计划工作量和每年变电站实际工作情况, 将局下达的总的计划或非计划停运时间指标分解至各变运班组。

(4) 变运班组根据本班组实际情况与运行值班人员签订岗位责任书 (年度绩效合约) , 做到指标细化、层层分解的目的。

1.2 做好运行维护,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降低故障率

1.2.1 对老旧设备更新换代、大修技改,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减少非计划停运时间

通过多年的变电运行经验发现变电站一、二次设备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设备故障率会逐步升高, 导致设备非计划停运次数和时间增加, 从而影响供电可靠性。因此, 针对老旧的一、二次设备, 合理安排更新换代、大修技改就十分必要。

例如我站220k V西安高压开关厂生产的GW10-252DW型、GW11-252ⅢDWⅠ型隔离开关运行时间超过十年, 2013年以来已发生6次此类隔离开关三相合不到位、发热等缺陷。为了处理此类缺陷通常都会导致长时间的延迟送电或申请临时停电, 从而导致设备可用率下降, 供电可靠性降低。

1.2.2 开展精细化运行维护工作,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 输配电线路以及保护和自动装置, 都有可能因发生故障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对用户的正常供电。变电站提高整体运维水平, 做好预防工作和事故预想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减少设备故障缩短事故处理时间的有效方法。运行人员加强巡视维护质量, 可以及时发现或消除设备隐患。此外, 近年来开展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通过对变电站可能存在的电网风险、设备风险进行分析, 制定管控措施, 严格执行, 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 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1.3 优化倒闸操作步骤, 缩短停送时间

根据供电可靠性对于停送电时间的规定, 停电期间的工作票准备和停送电操作所占用的时间, 为变电运行所用时间。对计划或非计划的停送电工作.运行人员积极与施工部门配合,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由于操作或办理工作票所占用的时间。

1.3.1 提前做好操作准备工作

(1) 计划停电工作, 操作头一天提前与值班调度员进行沟通, 明确操作的顺序和步骤和时间, 根据调度预令安排人员填写操作票并进行审核保存。

(2) 根据倒闸操作的内容安排好操作人和监护人, 复杂的操作还可以安排第二监护人, 按照调度预令时间提前到位等候调度命令。

(3) 根据倒闸操作的内容做好各项操作工器具的准备, 如需要使用接地线的, 可以提前就将接地线摆放到现场, 包括工作所需的围栏绳、标示牌、验电器、操作棒等,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操作准备不充分而造成的时间浪费。

(4) 操作票的填写进行优化, 主要是对二次连接片的操作顺序进行优化, 由于现在变电站保护设备普遍就地采用分散布置的方式, 同一个操作票需要投切的保护连接片会在不同的保护小室内, 在填写操作票时就尽可能的将同一保护小室需要投切的连接片连续填写, 避免同一保护小室的保护连接片的投切两次或多次进入投切, 造成时间浪费。

1.3.2 优化操作过程

(1) 对于设备需要检修的工作, 可根据检修人员预计到达现场的时间和操作所需时间来确定开始操作的时间, 尽量缩短操作后等待检修人员到现场的时间。

(2) 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及时和当值调度员进行汇报, 特别是需要线路两侧相互配合进行的操作, 可以通过调度员进行协调, 避免因设备问题而造成两侧人员相互等待的时间。

(3) 对于一次设备的操作, 可以设置现场检查人员, 通过无线通讯设备将设备的位置信息传递给主控操作人员, 避免操作人员往返于主控和现场检查设备位置而造成的时间浪费。

(4) 倒闸操作后包括操作中需要联系调度后才能进行的操作及时汇报调度, 让调度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并及时下令, 可以缩短等待时间。

(5) 由于操作装设接地线的时间是操作合接地开关时间的数倍, 对于可以使用个人保安接地线的工作, 和工作负责人协商, 合上接地开关由工作人员使用个人保安地线来防范感应触电, 可以大大缩短操作时间。

(6) 操作结束及时联系调度申请开工, 增加检修人员有效检修时间。

1.3.3 提前做好开工许可工作

为保证在操作完成后10min内办理完许可工作手续, 当值值班长在前一天与施工单位联系, 由工作票签发人签发好第二天的工作票并发送至变电站, 当值值班长完成工作票审核工作, 并安排值班人员提前做好部分不影响正常运行或其他工作的安全措施, 保证设备停电以后10min内, 具备开工许可的条件, 从而缩短许可时间, 保证施工人员有充裕的施工时间, 能够准时完工。

1.3.4 施工过程及时了解工作进度

值班人员应随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提前做好送电准备工作, 一旦现场工作提前结束, 应做到随时能恢复送电操作。工作票、操作票准备和处理工作除交接班时间以外, 能在本班完成的尽量完成, 不能无故推延到下一班值。接班人员接班后根据接班情况, 及时安排本班的工作任务。发现问题要以现场工作为主, 及时解决, 保证工期顺利进行。

1.3.5 工作结束后

(1) 检修工作结束后, 及时将站内自行布置的安全措施拆除, 及时汇报调度申请复电, 大多时候检修人员会提前结束工作, 并且距离停电申请时间还早, 运行人员会因为离复电时间还早就不及时向调度汇报申请复电, 从而可以缩短设备的实际停电时间。

(2) 复电操作结束后, 按照可靠性填报管理的要求, 填报设备可靠性, 确保数量准确填报。

1.3.6 操作时间统计分析

(1) 统计分析2010年至2013年以来220k V、500k V线路、主变等主要操作停送电时间。

a.2010年至2013年220k V、500k V线路年均停送电时间, 如图1所示。

b.2010年至2013年主变年均停电操作时间及送电操作时间, 如图2所示。

从图1至图4中可以看出, 我站从2010年至2013年线路、主变、母线停送电时间有所缩短, 说明通过学习、提高技术技能、优化操作顺序能够有效提高操作时间。同时, 也可以看出, 倒闸操作时间比较刚性, 要大幅缩短操作时间比较困难, 而且为了保证操作质量也不现实。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分析总结, 结合我站实际情况, 优化并固化操作流程, 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来稳步提高操作效率。

(2) 统计分析2010年至2013年以来220k V、500k V线路、主变等工作从调度下令开始操作到工作票开工许可以及从工作终结至送电结束所用时间。

a.2010年至2013年220k V、500k V线路从调度下令开始操作到工作票开工许可时间, 如图3所示。

b.2010年至2013年220k V、500k V线路工作终结至送电结束时间, 如图4所示。

c.2010年至2013年主变从调度下令开始操作到工作票开工许可以及工作终结至送电结束时间, 如图5所示。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工作许可和工作终结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明显超出倒闸操作的时间。而且从2010年至2013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我站这段时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 要提高供电可靠性, 对于变电运行岗位而言, 可以从布置安全措施, 拆除安全措施着手, 提前做好人员、工作步骤的安排, 例如今年开始的提前一天审核工作票, 装设围栏等措施就有效地缩短了当日工作许可时间, 为专业人员正确了更多的工作时间, 从而保证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 结束语

通过上述探讨, 我们知道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必须从多方面努力。针对我们所处的变电站环节, 可以从管理体系、运维水平、工作票许可、施工过程管理及倒闸操作等环节入手, 缩短或减少设备停电时间, 努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雄峻.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云南电力技术, 2009, 6 (37) .

[2]郭晓燕.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 2010, 5 (27) .

【供电专业】推荐阅读:

供电照明07-19

供电监测05-14

直流供电05-19

供电方案05-20

供电部门05-29

可靠供电06-03

城区供电06-05

变频供电06-09

供电节能06-28

供电结构07-03

上一篇:氯吡格雷临床应用进展下一篇:制度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