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因素

2024-07-18

教育经济因素(精选12篇)

教育经济因素 篇1

为的养成提供了可能, 是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基础。因为道德知识是外在于人的, 要从外转向内, 必须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 只有出自真心诚意的行为, 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才称得上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引导、启发工作, 善于发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适时激励、引导生命的触动, 做一名尽职尽责、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师”。同时, 使用有效的教育手段, 结合德育内容创设适宜的德育情境亦很重要。

综上所述, 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是主体的、生活的、体验的道德教育, 它以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为目的。有鉴于此,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 学校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回归:

1. 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师生互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据大部分时间, 因而教师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关系着生命教育的成败, 毋庸置疑, 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 重视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生命素养, 是克服目前生命教育困境的突破口。[8]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应从两个角度加以把握:第一, 培训应针对所有教育工作者。因为“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 不能截然分开, 任何一位教师对生命的关注和认同都至关重要。第二, 对生命的关注, 不仅是针对学生, 亦针对教师自身。不仅要注重培养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关注, 同时还应积极引导教师关注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念, 是做好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 因此, 关注学生和关注自我生命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 充分挖掘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偏于一隅的道德教育, 将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 因而整合利用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有助于学生道德生命的完整、健康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在其中习得知识、接受教育, 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地方。然而, 人应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 离开了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实生活世界, 便成了一个抽象而不能适应社会的人。生活犹如“空气”和“水”为学生成长提供养料, 就犹如鱼儿离不开水一般。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专设的德育课程或渗透于其他各科教学之中, 道德教育还应跨越学校的藩篱,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契机。挖掘蕴含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开放的道德学习环境, 把教育融于校内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丰富和充实我们的德育内容和途径。

3. 开设道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体验是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重要形式, 离开了参与实践, 道德或道德教育将是不切实际的、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但应该注意的是, 道德实践活动不应局限于校内, 校外实践活动更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 它是校内实践活动的重要补充。在校内, 教师可根据德育目标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 为学生道德成长营造适宜的德育环境。如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等载体开展教育。在校外, 教师要做好选择工作, 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蕴含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如可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纪念活动等载体, 在教师的指引下习得其中的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近生活去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刘坤.关注生命:道德教育的原点[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 (10) :51-52.

[4][7]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8, 233.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

[6]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253.

[8]张素玲, 巴兆成, 秦敬民.生命教育[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一项调查显示,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 超过1/5公立中学的学生聘请过家教, 以帮助其完成学校作业。在伦敦, 聘请过家教的学生比例更高, 接近50%。英格兰东南部的学生请家教的比例仅次于伦敦, 调查结果为28%。Yorkshire郡和Humber郡学生聘请家教的比例最低, 仅为11%。

一项基于2199名11至16岁学生的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家长求助于家教, 旨在迅速提高孩子的成绩。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基金会的主席Pet er Lampl先生称之为“令人震惊”。很明显, 聘请家教的事实正在加大贫富孩子学业成绩的差距。

“伦敦近一半学生接受私人教育的事实表明, 作为首都的伦敦市相对富足, 其学校排名竞争更加激烈, 或者某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质量表示担忧。而这样做的结果是, 付费聘请家教比例的激增会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我们已经知道, 家境好的家长更倾向于私立学校, 并垄断了教学质量最好的公立学校。但好多家庭不会花每小时30多英镑的费用去聘请家教。”

英国教育咨询机构Fleet Tut ors的常务董事Mylene Curt is称, 近五年来, 家长聘请家教的比例每年同比增长30%。不过, 这个比例开始下降, “很明显是由于经济原因, 但伦敦地区的数据并未受影响。”

事实上, 经济对英国教育的影响还不止体现在家教问题上。据英国媒体报道, 由于英国公立大学的学费从原来的1 000多英镑大涨至每年3000英镑, 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业, 被迫辍学或者转上其他较为便宜的课程。而同时英国大部分公立大学的管理者们却仍觉得办学资金匮乏, 2009年4月, 英国高校联合会发布报告, 建议把高校学费最高限额由每年大约3000英镑提高至7000英镑左右, 以支付教员薪酬、确保教学质量和提升竞争力。

教育经济因素 篇2

(一)家长自身的素养

家长自身的素养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与文化素养。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反映家长如何看待世界、社会、他人、人生,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坚持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这些既会影响到家长为孩子树立什么样的榜样,也会影响家长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如果家长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有利于孩子听从家长的指导。反之,如果家长自私自利、缺乏进取、文过饰非,就很难使孩子具有责任感和进取心。

此外,家长的文化素养也是影响家庭教育实施的又一重要因素。家长接受教育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长的理想、情操、思想境界、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家长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家庭生活的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而影响着孩子处在什么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之中。从既有研究来看,家长的文化素养及其所刨设的`家庭生活氛围对孩子的在校学业成绩、思想品行的影响极其显著。

(二)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及其教育方式

由于家长是子女的养育者、教育者,他们对子女的态度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映,进而影响其身心发展。家长对子女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家长对子女热爱、关心的程度和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子女的期望与教育方式。尽管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是一种天性,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否被孩子感受到,并且孩子所感受到的与父母想表达的是否一致,对孩子影响较大。由于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可能会被孩子误解,认为自己被忽视了。有的家长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孩子的行为让其失望,遂有了放弃不管的想法。或者夫妻双方出现矛盾,疏于管教孩子,孩子可能形成孤僻、厌世、冷漠的心态。

幼儿教育影响因素与教育方法分析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影响因素;问题;教育方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幼儿教育受到家长的极大关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在教育方法上却存在很多问题,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也是根据自己传统的经验来进行,无法摆正自己的教育观,或是过度溺爱孩子,认为只要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或才艺,可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教育造成了影响。此外,还有很多影响幼儿教育的因素,导致幼儿不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影响幼儿教育的主要因素

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科学 近年来,幼儿教育愈加被重视,国家也在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多幼儿园的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缺乏管理和教育幼儿的经验,其素质有待提升。虽然幼儿园中也有不少经验丰富的教师,但仍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教师必须不断的吸取新的经验和信息,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学。例如,很多幼儿园中对于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幼儿教师中缺乏男教师,或是根本没有男教师,这同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据相关调查,目前很多幼儿园都缺乏相应的设备,如教室的空间较小、游戏设施安全性不够、环境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等。很多幼儿园在办学时,考虑的首先是自身的利益,对于怎样提高幼儿教学质量、营造舒适的环境并没有考虑得太多,这就造成了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措施较为落后,设备也不齐全。只有很少一部分幼儿园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措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例如,学校没有制定详细的计划,设置具体的目标,教师的工作杂乱无章,管理较为混乱。或是教师的教学仅凭自己的经验等,不能得到有效指导,不重视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开展的有效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育部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幼儿教学的重视,制定具体的改革措施,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使其落到实处。制定的管理措施需要在幼儿园中实际应用,真正的实行起来。幼儿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利用地方及群众的力量,对幼儿教育的组织形式进行拓展,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此外,还要尽量选择经验丰富、文化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来担任幼儿园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责任和义务,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水平。

提高幼儿教师文化素质水平 幼儿园应当对本园幼儿教师开展定期的专业教育培训,以使教师能及时掌握最新教学方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科学、正确的竞争淘汰机制以及工作考评制度,对幼儿教师进行全面考核,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工作压力,推动幼儿教师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此外,幼儿园可以与其他幼儿园或者是幼儿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相结合,组织教师到其他幼儿园或培训机构进行交流与学习,有效提升本园的教学质量。

教师在发现幼儿有错误行为时要及时批评,并帮助其改正 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幼儿出现错误的行为,一定要做出适当的批评并帮助其改正,以防幼儿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在批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维护幼儿的自尊心,防止他们在幼儿时期自尊心就受到伤害。由此看来,教师的批评要有一定的策略,既要引起幼儿的重视,又不能给他们留下心理的伤害。

结束语

幼儿教育已经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成为社会讨论得热点问题。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生气而说出一些侮辱孩子的话语,而是要紧紧的抓住道理,用真理和事实来说服幼儿,帮助幼儿改正错误,并给幼儿留下余地,要公平、公正的对待幼儿。这样既能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明白正确的道理,又能避免幼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维护幼儿的尊严。

参考文献

[1]吴亚英.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调查[J]. 中国教育学刊,2014(2):89-94.

[2]伊国福.影响幼儿教育的因素及教育方法的初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2):22-23.

[3]魏娜.探讨影响幼儿教育的因素及教育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51.

[4]李国华,余淼,曹建平,翁文孝.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智商影响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5(12):537-538.

教育经济因素 篇4

教育管理中的理性因素指的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具有持久的规律性的因素。例如:教育管理的规律、制度,体制等。这些因素是教育管理者需要认识并严格遵循的。

(1)教育管理规律

教育管理过程具有一般管理过程的特点,即它是一个由计划,实施,检评,总结等四个环节所组成的过程。[1]这就是教育管理的过程规律,只有以教育管理的规律为前提,教育管理才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衡量任何教育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效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教育管理的这一特殊属性,决定了教育管理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并且这些规律都不因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1]

(2)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制度是在教育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约束教育管理者的规章制度层面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永恒性。制度是教育管理的基础,为教育管理的实施提供一定规范。在学校管理中,要严格治校,依法治校,以规章制度治校。[3]

(3) 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系统框架,是教育管理工作运行的轨道和路径。因此体制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性。大部门体制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仅是教育管理[4]

二、教育管理中的非理性因素

教育管理中有很多非理性因素,并且这些非理性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管理最终是针对人的一项工作,教育管理更是如此,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此管理在制度的基础上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初衷。伦理性、道德、人性等就成为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非理性因素范畴。

(1)教育管理伦理

教育管理伦理指的是教育管理制度,管理关系、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的基本伦理规范与道德意义。[5]教育管理伦理是目前较新的一个领域,是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中举足轻重的因素,在教育管理的嬗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伦理、教育管理理念与理想的伦理以及教育管理人员的职业伦理和管理行为伦理等方面。[5]教育管理制度的伦理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化的宗旨在于,使教育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并且促进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我们所谓“好的制度”与“不好的制度”,就是对制度进行的伦理评价。[7]教育管理的教育性决定它不可能没有基本的价值立场和道德取向,因此决定了他不应当蜕变为纯粹的专业技术化和职能化的活动。所以,教育管理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不仅应该成为管理者的实践追求,更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教育管理道德

教育管理道德指的是教育管理过程中约束管理者的一种无形的社会规范和良知习俗。规章制度往往滞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就要更多地依赖于伦理道德的力量。[8]虽然在约束与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方面,制度并非毫无作为之处,但那只能体现在最为基本,最为底线的道德义务方面。然而理想的道德只能通过引导而不是强制去实现。品德高尚的人从来是出于自觉而不是被迫。人必须履行底线道德义务,却没有义务必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者。运用制度强力约束人人道德高尚,这种要求不近人情,对人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很有可能侵犯人的正当权益。[7]

三、教育管理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1)理性因素是非理性因素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管理是一种科学,即是以一种理性的秩序和规则为前提的,任何管理要顺利进行无不需要理性思维的引导。教育管理尤其如此。教育在满足老百姓的功利性需求时必须以满足老百姓的长远根本利益为前提。[10]功利性需求中具有较多的非理性因素,而教育必须以长远的根本利益为主,则需要以理性因素为前提。

(2)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从宏观方面来看,规则秩序等的建立也需要以人为本,由人来执行,因此,在情况多变的条件下,非理性因素弥补了理性因素缺乏变通性的一面,使得整个教育管理能在理性的基础上更具伦理性和人文性。有效的政策并不一定是道德的。由于人所具有多种社会本性和社会角色,因此,既不存在能够调节和规范人的全部行为的某种规范体系,也不可能指望人类设计和创造出某种完美无缺的制度体系。[11]因此,在这样一个具体微观的情况下,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非理性因素能够在教育管理中帮助有效地调节教育资源,尽量做到优化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四、如何利用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关系,提高教育管理的效能

教育管理者要在遵循理性因素的前提下适当提倡非理性因素,做到相辅相成。教育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管理的客观规律,在考虑理性因素的前提下根据情况适当提倡非理性因素。同时,在发挥非理性因素能动性的同时也不要偏离理性的轨道,做到科学的非理性。做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育管理还要在微观上把握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量的分配,比例问题。尽量把握好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分配比例。做到教育管理中不走极端,科学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

摘要:教育管理是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教育管理中变化的因素较多的表现为它的非理性因素, 例如:伦理, 情感, 道德等。而永恒的因素则较多的表现为制度, 规章, 体制等。教育管理就是在这种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中寻求平衡, 和谐的一种活动。

关键词:教育管理,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

参考文献

[1]、[2]、王刚.论教育管理的普遍性本质与特殊性形式[J].教育探索, 2008 (8) .

[3]、王岭.管理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学校教育管理[J].聚焦长三角, 上海金山专辑

[4]、杨润勇.新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调整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 2011 (3) .

[5]、[6]、[11]、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3) .

[7]、[9]、郅庭瑾.教育管理制度伦理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4) .

[8]、金保华, 陈萍.试论伦理的教育管理价值与功能[J].教育探索, 2010 (3) .

影响家庭教育的三大因素 篇5

1、社会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因经济和科学水平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思想和生活也产生了许多矛盾。中国自古重视家庭,重视家庭教育,有着博大精深的教养文化,许多家庭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家教传统,而传统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与当代文化背景有一定冲突。

网络时代的社会舆论环境宽松,观念五花八门,人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媒介接收海量舆论信息,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各自受到不同影响,家长与孩子在观念上难免有差异。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相辅相成,却在当代这个责任大过天的时代产生责任推诿的嫌疑。常有家长抱怨学校留的家庭作业过多,刁钻,也常有家长与学校间发生矛盾、追究责任的新闻。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教育的对象不一定只有孩子和晚辈,也有家长和长辈,家庭教育应该是不断学习和更新的,不单是孩子,家长更应该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2、家庭内部因素

在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教育体制、同样的学校和班级、同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尽相同,这也证明了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影响最为重要。

离异家庭往往经历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环境发生变化、家庭角色缺失,孩子的心态平衡被打破,心理也随之渐渐变得更加敏感脆弱,加上社会舆论对离异家庭的偏见,使孩子在生活中常常感到迷惘、困惑,体现在容易出现消极、逆反、易怒等不良情绪。

家庭中父亲母亲角色各有不同的`功能,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家庭角色缺失时,同一家长在不同角色中进行转换,家长容易出现主观意识偏颇,如第一个案例中,单亲妈妈在角色担当中处理不当,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创伤。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反复发生这种错误,残缺的家庭教育也就渐渐形成了。因此,对于角色缺失的家庭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日常生活中缺少了父亲或母亲,相对于其他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社会知识也不够丰富,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扩大社交圈,多认识一些朋友,多读书,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留守农村、隔代抚养、旁亲监护等因为各种原因未在父母身边生活的未成年人,近年来人数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学习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生活水平不高,又缺乏父母的关爱。

3、个人因素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面对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家长总是在各方面对孩子有着各种要求,学业要求不能有任何怠慢,还要学习各种才艺,挤时间参加各种比赛等。往往家长心理期望值过高,孩子天性受到过分抑制,反而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

大部分家长非常重视教育,却未能合理把握细节,教育方法不当,或过分严厉,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抗拒管束。或过分放任宠溺,让孩子形成了不良习惯。或与其他孩子做比较,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漠视和伤害。

教育规划不能忽视人口因素 篇6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

教育不仅要被视为一项权利,而且是经济增长的一种投资,更是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劳动力的一种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一种因素:人口地区差异

人口总量的发展趋势不同。各地人口总量的基数、育龄人口的总量、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执行的地区差异等,将导致各地人口总量的发展趋势并不平衡。

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不同。各地在人口流动频率、流出人口数、流入人口数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加上不同地区受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影响,在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方面也颇不平衡,尤其是对某些地区可能存在的人口回流的显著转变,应当有合理的预测。

各地在满足教育需求的教育成本支出方面有显著差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地在满足教育需求的生均教育成本支出(例如生均公共教育经费、学生上学的时间支出、改善教育的交通改造等)是明显不同的,再加上各地不同程度的老城区旧城改造、撤乡并镇的小城镇建设等因素影响,这些都会带来相应的教育成本支出的差异。

不同地区人口因素的差异,必须考虑地方政府在教育规划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否则,就容易造成教育规划忽视各地的差异而导致教育规划的目标不能有效实现。同时,虽然各地人口差异显著,但仍然可以通过诸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的三类地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为借鉴,以现实理性主义为指导,将代表性的县域规划为样本,指导不同地区开展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

第二种因素:人口转变模式

现状:五种人口转变类型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在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下的人口再生产的过程。一般来说,人口转变要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再生产类型,经过死亡率降低和出生率降低,最后达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变化过程。较低的出生率导致青少年儿童人口总数和比重的下降,也就相应减少了中小学适龄学生的数量,那么,从总体来看,国家可以在加大教育投入的过程中,更好地保障每个适龄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条件,进而有力地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根据各地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水平的差异,我国人口转变可以区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

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模式:已经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人口变化;

以辽宁和浙江为代表的东部模式:接近于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人口变化;

以湖南为代表的中部模式:较高的生育率和持续时间较长;

云南贵州等西部省份为代表的西部模式:仍然维持着较高的生育水平;

西藏模式:其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小。

不同地区在不同的人口转变模式下,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教育需求等均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对教育规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对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

在五种不同的人口转变模式下,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这就影响着不同地区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源配置。例如,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地区,中小学适龄人口不断下降,从而要求关闭或合并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而在生育率或增长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的地区,在保证中小学适龄学生所要求的学校、师资等教育资源配置要求的同时,还要科学预测今后生育率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资源的调整等问题。

第三种因素:适龄人口变化

变化一: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十分显著

对于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来说,适龄人口变化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将会十分显著,这就要求教育规划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区适龄人口显著波动的关键节点,以提前做好有效应对。同时,教育规划要解决以下两种矛盾:

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超编与短缺并存”的矛盾。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化对中小学师资力量调整有着巨大影响。当前,部分地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建设存在“超编与短缺并存”的矛盾。部分地区随着学龄人口高峰的退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编制将会大幅减少,这会在几年后给教师分流问题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同时,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还存在结构性缺编,包括诸如“编制过紧”的问题,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存在老龄化倾向的问题等等。

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班级规模“过大”与“过小”并存的矛盾。学龄人口的变化会导致学校布局调整,这可能导致部分地区要强调发挥了学校撤并调整后的规模效益,也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生源不断流失、但学校又必须存在而导致“过小”班级存在、浪费教育资源的问题等等。

变化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生源相对稳定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来说,适龄人口的变化将会导致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生源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来说,是抢抓机遇的黄金发展时期。

一方面,今后应将发展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办学质量和注重学科结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上来,为社会输送适用的人才;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退出机制,在未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适龄人口大幅减少之前,及早制定预案,尽可能降低生源数量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解决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四种因素:人口流动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2.36亿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81.03%。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带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流动问题,这就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编制和实施提出了较大的压力。

流动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对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在不能突破户籍政策等限制性约束的压力下,“民工学校”、“志愿者学校”等措施只能是临时性的安排,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动也要求教育网点随之改变。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道路建设和旧住宅区的拆迁造成了城市人口分布的大规模变动,而且市区人口的老化现象也逐渐加重。

因此,在“城—乡”人口流动和“市—郊”人口流动过程中,一方面,要统筹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综合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另一方面,要因应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合理调整城市中市区和郊区之间的教育资源的布局,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率。

流动二: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

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导致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受到严重影响。据有关学者研究:人口流动过程中存在“排队现象”,那些受教育水平很低的潜在移民会被排挤出去;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转移后职业的稳定性有显著作用,从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回流来看,学历越高的回流的越少。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低教育水平群体不利于自身的转移,即便是实现了转移,由于岗位的竞争而被挤出或回流的几率很大。

当劳动者“回流”后,针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规划,一方面,在将来可能出现的人口回流高峰的时间节点和主要地区,要提前做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以妥善解决“回流儿童”受教育问题;另一方面,按照“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流动人口回流后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过程中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尤其要妥善处理由此带来的城乡不平等的问题。

教育经济因素 篇7

一方面过分夸大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 对幼儿艺术学习进行过度的智力开发。学习艺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幼儿智力, 提高学习成绩, 致使很多人片面地强调艺术教育在智力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师很少去思考应该怎样去教艺术, 幼儿应该怎样去学艺术, 也很少去思考艺术教育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挥智力教育功能的。”[1]这样, 一些幼儿园大打艺术开发智能的招牌, 声称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孩子智力的快速发展。而很多家长也把艺术教育视为开发孩子智力与提高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 纷纷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 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情感、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艺术教育培育, 会导致孩子对艺术的冷漠甚至反感, 而教师与家长所期待的艺术与智慧的交融也就不可能出现。因为, 艺术教育开发幼儿智力的程度是有限的, 智力提升所需要的理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参与并不是艺术教育能满足的。这种过分渲染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及艺术教育的影响是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

另一方面则突出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情感、意志、品德等对幼儿学习的作用, 忽略了幼儿依赖智力因素所产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只有当幼儿从动员、强制、灌输的被动地位解放出来, 处于一种对艺术的向往与渴求, 以强烈的兴趣和迫切的期待, 达到融自身的生命内容与艺术审美对象的状态时, 他们才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境界。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非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目前, 很多家庭和幼儿园都忽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的现象, 一是当前幼儿审美教学必须舍弃智力因素的影响。审美是幼儿艺术教学的根本, 失去了审美品格的幼儿艺术教学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艺术教学。幼儿艺术教学强调审美本质并不是要舍弃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因此, 人们在批判艺术教育中智育化倾向的时候, 切不可把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一块舍弃, 抹杀智力因素本应具有的重要作用。二是将幼儿艺术教育的智力因素与一般性智力因素无差别看待。以智力因素中的感知为例, 就会有感知和审美感知的差别。“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整合作出的整体反映。”[2]而“审美感知是客体的审美属性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的整体性心理反映”。[3]显然, 审美感知源于一般感知, 但又不同于一般感知。因此, 在幼儿艺术教学中, 如果智力因素是以功利性而非审美的方式呈现, 那么带来的后果将是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细节感知的忽略。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如果不能满足幼儿对艺术美的心理发展需要, 无疑会出现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偏差。从而失去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所蕴含的主体审美探索创新的特点。

要走出以上误区, 就必须正确认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从认识过程看, 智力因素指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 非智力因素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从心理现象看, 智力因素指心理过程的一般能力, 非智力因素指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两者是心理现象的不同侧面, 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得以形成和发展, 同时又影响前者。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幼儿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首先, 从幼儿对艺术美形式的把握上看, 智力因素都对主体产生着作用。受过艺术教育的幼儿都能在艺术实践中, 对绘画中的对称均衡感、音乐律动中的韵律感、文学作品中词句与段章结构的和谐完美感等有较好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为艺术作品进行风格方面的分类, 但他们却能将作品形式审美属性融进自己的艺术实践中, 这说明他们在有意识地感知、注意、记忆与领悟的同时, 也在无意识层面上通过兴趣、情感与艺术作品的多方面属性展开相互作用, 表现了主体在审美、创美中的主动精神。这说明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产生的显性价值与非智力因素产生的隐性价值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其次, 从幼儿的艺术创造力来看, 它的发展水平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联系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探索儿童艺术创造力的奥秘时曾说到:“2~7期间, 儿童逐步了解并开始掌握周围文化中的各种符号。此刻, 他不仅能够直接了解世界, 而且还能摄取多种符号形式 (尤为突出的语言形式) 并交流其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儿童会学着运用各种符号形式, 从手势、整个的肢体运动到绘画、陶泥图像、数字和音乐。五六岁时, 儿童已经不仅能够理解多种多样的符号形式, 他们还能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进行组合, 令成年人惊叹不已。”[4]可见, 在儿童艺术创造的发展过程中, 正是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发生着极其微妙和复杂的相互作用, 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 共同促进了主体艺术创造力水平的提升。

第二,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 智力因素决定着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 而非智力因素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挥。一方面, 没有智力因素的参与, 幼儿艺术活动将无法有效进行, 更无法进行艺术创造, 而非智力因素也无用武之地。只有通过智力因素对主体的积极调动, 艺术活动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起到艺术意识物化的作用。正如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 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 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 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5]而非智力因素只有依托智力因素的展开, 才能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转化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从而对幼儿艺术活动起到动力、定向、激励、维持、强化的作用, 使幼儿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另一方面, 非智力因素也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同样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看到很多成人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要孩子背诗词、每天长时间拉琴、画画, 用心良苦, 然而, 幼儿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家长的这些手段虽然有助于幼儿艺术认识能力和艺术技能的提高, 但却违背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使孩子感到单调乏味, 最后半途而废。究其原因是没有调动和发挥儿童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哲学家和搬运夫在智力方面没有很大差距。儿童智力也差不多, 幼儿尤其如此。有些幼儿在艺术方面显得很有才华, 不能不归功于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智力的同时, 注意培养了他们各种非智力的个性品质。”[6]可见, 非智力因素始终伴随着智力活动过程, 在它的渗透、配合、参与下, 使智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

幼儿艺术教育中既有精神活动性质, 又有实践活动性质, 既有内心的体验与构思, 又有外部的传达和表现。从幼儿艺术教育和幼儿艺术实践的层面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来看, 我们反对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幼儿艺术教育都同样重要, 它们应是互相依存、彼此渗透的。幼儿应通过一种高级的艺术创造活动, 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汪乃铭, 钱峰.学前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楼必生, 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美]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5][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教育经济因素 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研究生过度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

“过度教育”(Over education)是指人们的实际教育水平超过了从事工作需要的教育水平。美国教育经济学家亨利·莱文1985年提出了判断过度教育的三个具体标准:一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受教育水平者,现有受同样教育水平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职业从事者拥有比其岗位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1简言之,过度教育可以理解为人才的高消费、文凭贬值和知识失业。

高等教育过度的现象在我国已经客观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日益明显。受教育人口的失业率比较高,甚至超过未接受教育和受教育层次较低者的失业率。二是高才低用,就业层次降低。教育层次较高者从事原先通常由层次较低者承担的工作。三是与早期受过同等水平教育的劳动者相比,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业的期望薪酬和实际薪资收入水平明显下滑,出现了低薪求职甚至无薪求职的情况。教育经济学家把这些现象归之于个人或社会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社会中现有职业岗位的需要,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需求。2

一、过度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当把过度教育作为教育经济学领域中的一种现象时,经济学就是分析过度教育的理论工具。

(一)人力资本理论:从市场的角度分析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基石始终发挥着作用。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理想市场是均衡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种种原因导致供给和需求变化。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在工资率的作用下,劳动力的供需会自动达到均衡。教育过度只是不完全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暂时现象,教育的投资收益会影响个体对教育的投资。当存在教育过度时,劳动力的工资将下降并导致教育投资回报下降,这将抑制教育投资,促使劳动力供给中的接受教育状况与社会需要自动达到均衡。3随着劳动力在教育选择上的自我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将最终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但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满足完全竞争的假设,如体制障碍、交易费用以及信息的不完全都会导致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不一定能找到与其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工作。4人力资本理论还认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的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和灵活性也将提高,从而可以减少失业人数、降低失业率。然而事实却与之相反,在教育大发展的印度,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就业状况日渐恶化,硕士、博士学位的获得者也在四处寻找就业机会。5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们投资教育能获得回报。因为教育投资提高了配置能力和生产能力,因此用人单位愿意为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支付更高的工资。但前提是受教育者毕业后能找到工作,人力资本理论显然有其缺陷,实际的过度教育问题不可能如该理论分析的那么简单。首先,由于人力资本投资需要一定的周期,人力资本有一个生产过程,市场调节有一定的滞后性。价格或者工资率因素并不能迅速调整人们对于教育的投资,市场因素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影响往往要延迟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其次,对教育投资收益的高预期会促使人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时追求较高的学历,以期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优势,得到更高的工资。但扩招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等教育的投资成本,根据公式:教育投资收益率=成本×收益率,要达到预期的高收益也有困难。最后,盲目扩招带来了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高学历受教育者的供给大于需求,未就业的和打算换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也对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形成就业压力,使应届毕业生降低预期收益。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过度教育的问题。

(二)斯彭斯的筛选假设理论: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彭斯在他的劳动力市场模型中假定:个体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一个人的能力越高,接受教育的成本越低,其最优教育程度就越高。6

筛选理论认为,在大多数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基本信息了解不全面,很难对其技能和能力做出直接判断。而用人单位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培训应聘者,以使其胜任某项工作。用人单位为减少这种投资风险会根据求职者的信号和标识进行筛选。而教育作为一个人基本信息的外在体现,在各种信号中最为重要,可以发挥筛选器的作用,帮助用人单位在能力各异和为少量就业机会而竞争的求职者之间进行选择,并据此预测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和付给其相应的工资。由于教育水平是影响求职者未来劳动生产率或可塑性的智力、能力及技能等的有效信号,可以作为筛选器来帮助用人单位识别更具潜力或才能的人。求职者为了更容易获得较好的职业岗位,会不断地提高教育水平。

筛选假设理论还指出:人们重视教育,但受教育的目的不过是获取学历文凭,盲目追逐学历势必导致“文凭膨胀”。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低的情况下,大学文凭具有很强的信号作用。但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和高校合并成“大而全”,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有所退化,文凭传递的精英人才信号正在不断减弱。同时有一些不注重教育质量和品牌塑造的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保证和证书越来越名不符实。文凭如“货币”,滥发必然导致贬值。经过用人单位的反馈,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信号失灵的现象。要想在日渐拥挤的人才市场上显得突出,就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层次。因此,在工作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教育水平有相对上升的趋势,即出现了过度教育现象。

二、过度教育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除了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过度教育外,我们应看到过度教育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必然要受到社会生产发展阶段和教育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因素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这一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不同国家知识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增长方式选择上的不同,实际造成了劳动力需求的巨大差异。虽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过度教育现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总体人力资本水平还较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更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造成人才需求不足。

中国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体,其技术含量低于发达国家现有的产业结构状况。第三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吸收劳动力的主渠道,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明显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过度教育的特征。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也是造成我国人才需求不足的原因。我国以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1/3左右,但是2002年超过了40%,2003年更达到44%,各地投资增长的过快发展影响了投资和消费的平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过高,虽然推动了经济总量的持续发展,但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二)高等教育结构因素

通过人才市场上供需矛盾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区结构三个方面。

第一,学科专业结构问题。有些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而有些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则供过于求,难以就业。虽然从人才总量上看我国只是相对的过度教育,但在某些供过于求的学科专业方面是绝对的过度教育。这与高等教育的结构不能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有关。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限,在专业设置方面无法根据市场的需求迅速调整,而且某些应用学科类专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不仅使专业结构失衡,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层次结构问题。比较西方国家,从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关系来看,整个社会对各级人才的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社会不仅需要从事高深学问研究和创造发明的学术性科研人才,更需要把现有科技转化为产品和现实生产力的大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因此,专科、高职、本科和研究生首先在数量上应达到合理的比例。但随着高校的扩招,这种比例已经开始失调。我国过分注重了高层次人才培养,这种趋势使众多的学校竞相提高办学层次,专科升本科,本科院校争上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生个人也很少考虑读专科和高职,而是尽最大努力考取本科院校。由于各层次的毕业生达不到应有的质量要求,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了“挤占效应”。于是博士研究生挤占硕士研究生位置,硕士研究生挤占本科生位置,本科生挤占专科和高职生的位置,很多专科和高职生又因为其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而找不到位置。这样的“挤占效应”使毕业生个人感觉自身教育水平高于工作需要。

第三,区域结构失衡问题。人才流向的不平衡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等因素,我国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了大量毕业生,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而西部不发达地区人才短缺。再加上我国目前市场体系的分割和劳动人事、户籍管理制度上的城乡二元分割,限制了人才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还增加了这种流动的经济负担。人才流动不畅,造成了我国地区性的人才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出现相对的过度教育。

(三)传统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自古以来,金榜题名作为光宗耀祖的喜事,受到人们的推崇。“学而优则仕”社会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和攀比心理,都使个体在教育水平的选择上体现出非理性,追求高学历以期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近年来出现的“考研热”、“考证热”正是这种非理性的体现。据浙江大学的一项调查,在众多的考研者中,“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而报考研究生的仅占15%,而“为了以后能获取一份更高报酬的工作”的占45.3%,“出于目前本科生找工作困难的现实”的占33.9%,“为了获取一定的竞争资本,以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占62.6%。可见,相当多的人是出于功利目的而考研的,把考研当作“敲门砖”,追求的是高学历本身,是一张学位证书。7

三、结论

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应该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定程度的协调一致。教育的发展可以适当超前于经济发展,但不能盲目地教育先行。尤其在我国,高等教育还是一种稀缺资源,过度教育会造成资源浪费,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有负面影响。

要解决过度教育的问题,需要社会多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有主导责任,应当从国家宏观层面,进行预测和调控,给以适当的政策导向,在保证适度规模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层次以及科类结构调整优化,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高效率优化配置。加快教育结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步伐,促进教育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媒体也有义务引导人们理性对待教育投资。

参考文献

[1].杨友国,刘志民.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3):62.

[2].何斌.过度教育现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8.

[3].(美)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雷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M].郭庆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8.

[4].刘志业,栾开政,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4):25.

[5].马永霞,田丽.个人高等教育投资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88.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69.

教育经济因素 篇9

怎样更好地培养教育孩子, 怎样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现在每一位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很多孩子家长由于迫切希望孩子成才, 同时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只会凭觉自己的传统经验以及直觉帮助孩子选择幼儿园。另外, 一些幼儿园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 为了满足孩子家长的需求, 往往会教授孩子很多不该幼儿学习的知识内容, 甚至给孩子留很多的家庭作业、书面作业, 这就使得幼儿教育出现的很多误区、问题, 导致幼儿教育的真正目的得不到体现。就此本文探究了幼儿教育的不良影响因素, 以及有效、正确开展幼儿教育的方法。

二、幼儿教育的不良影响因素

1. 幼儿教师自身水平不高, 队伍结构不科学、健康

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园不仅有经验老道的幼儿教师, 同时也有刚毕业的年轻幼儿教师, 但不管是年轻幼儿教师还是“老”教师, 均需要提升其总体素质水平。这是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 幼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 才能使自身的素质水平满足幼儿成长需求, 满足幼儿家长需求, 比如说,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范围已非常大, 但仍有一部分“老”教师不会应用计算机, 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等等。除此之外, 现在大部分幼儿园只拥有少数几位男青年教师, 甚至是没有男青年教师, 而男青年教师的缺乏, 不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所以老师队伍结构存在不科学、不合理情况。

2. 幼儿园管理措施落后

现在很多的幼儿园办学只思考怎样赚取更多利润, 只有小部分幼儿园会使用有效措施加强教育质量以及提升办学条件, 为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通实调查发现, 幼儿园落后的措施落后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正常、科学、健康发展, 比如说, 一些幼儿园管理方法较为粗放, 并没有设置具体目标, 导致工作方式较为杂乱, 同时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只依靠老师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及工作热情。

三、幼儿教育有效开展的手段

1. 对幼儿园落后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改革

可通过以下方法改革幼儿园落后的教学模式: 第一, 幼教工作应当受到教育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特别是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最好是可以委派专员或者是设置机构专门从事于幼教工作, 同时制定可行性强的幼儿园管理措施, 并在各幼儿园推行实施;第二, 由于幼儿教育的群众特点以及地方性特点极为强烈, 因此幼儿教育事业的开展一定要充分利用所有能力依靠的社会、群众力量, 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拓宽幼儿教育事业的组织形式以及发展渠道;第三, 一定要聘请拥有丰富管理组织经验以及政治素质水平高的人为幼儿园的园长, 同时明确园长自身的权利以及职责范围, 可以试推广实施园长负责制, 以有效加强幼儿园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效率。

2. 不断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素质水平

第一, 幼儿园自身应当对本园幼儿老师开展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专业教育培训, 以使老师能及时掌握最新教学手法, 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第二, 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人事制度改革, 制定科学、正确的竞争淘汰机制以及工作考评制度, 对幼儿教师进行全面考核, 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工作压力, 推动幼儿教师通过学习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三, 幼儿园可以与其他幼儿园或者是幼儿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相结合, 轮番组织教师到其他幼儿园或者是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交流合作或者是交流学习, 有效提升本园的教学质量;第四, 幼儿园应当多招聘一些男性幼儿教师, 以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完整发展。

3. 教师以及家长应对幼儿进行恰当的批评

幼儿由于其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 所以老师以及幼儿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一些幼儿老师以及家长由于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以及心理特点, 单方认为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自尊心, 所以孩子没有自尊心, 这是非常错误的。幼儿其实是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 而且幼儿的自尊心只要受到伤害, 所需要的平复时间甚至要高于成人, 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老师以及家长一定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而不是伤害。就此老师以及幼儿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时, 不仅要应用道理、抓住教育重点, 同时也要留给孩子充足的余地。另外, 老师以及家长万不能因为生气而口出“脏”话, 应正确、公正的批评孩子。

4. 幼儿教师应重视使用示范教育

幼儿自身并没有很强的辨别以及分析能力, 但幼儿普遍喜欢家长、老师的鼓励以及表扬, 所以家长以及幼儿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种需求心理, 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孩子, 特别是可以遵守常规的孩子一定要马上给予鼓励, 这样孩子就愿意去遵守常规规定, 孩子的行为以及生活习惯就能够得到及时纠正以及正确养成。比如说, 幼儿教师为了帮助幼儿学会穿衣, 可以边穿衣服边向幼儿介绍怎样正确穿衣, 再组织幼儿进行重复的模仿练习, 同时表扬表现良好的幼儿, 这样孩子就可以通过模仿练习, 很快学会自己穿衣了。

四、结语

如今社会各方均已认识到, 幼儿教育对孩子今后各发展阶段的重要影响, 幼儿家长非常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工作需要明白, 幼儿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只是为了传授给学生知识、经验, 更多的是在“育人”, 所以幼儿教师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在“育人”上, 采用正确的批评手段以维护幼儿的自尊心, 开展师范教育, 用自己的正确行为影响幼儿。同时,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 幼儿园需要不断改进本园的管理手段, 并不断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的工作能力, 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间接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摘要:人在幼儿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影响直接决定着其进化的性格、行为等, 而良好的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还可以对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养提高, 幼儿教育的重要价值已经受到社会各方的普遍认可。基于幼儿教育的不良影响因素, 探究了有效开展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因素,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中会, 刘俊香.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03) .

[2]王玲凤, 嵇宇虹.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02) .

[3]王光玲.浅谈我园利用自然资源 (沙子) 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 (山东卷) [C].2010.

[4]胡婷婷.英语浸入式语境化输入与幼儿二语习得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5]徐锐, 朱霞.表演游戏中幼儿自主性有效发挥的指导策略[J].早期教育, 2010, (01) .

利用情感因素渗透思想教育 篇10

一、介绍时代背景, 沟通情感桥梁

小学阶段的许多语文课文, 都创作于一定的时代, 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和现实意义。其中有不少是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以及老红军、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动人故事的文章。如:《金色的鱼钩》、《我的战友邱少云》、《十里长街送总理》等;也有不少介绍古今中外科学家、名人故事的。如:《爱迪生》、《李时珍》、《捞铁牛》、《赤壁之战》、《田忌赛马》等;还有那些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及资本主义社会残酷无情的现实作品。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都与现实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 左右着学生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体验, 有时处理不当, 还会适得其反。如何使学生能较准确地体验到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呢?讲读这类课文时,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以介绍时代背景为手段, 沟通作者或作品中主人公与读者情感交流的桥梁。

1. 读前介绍, 直接沟通。

这是长期运用的很有效的方法。它能把学生在接触课文之前, 先带进一个环境的氛围, 较快地走进作品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去, 这是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沟通的桥梁。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 周总理与世长辞的时间是1976年1月8日, 现在的学生那时还未问世, 周总理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以及当时举国悲痛的场面, 学生又知道多少呢?读前作适当的介绍, 能使学生较快地与课文所描述得到“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们”的情感产生共鸣, 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直接沟通, 从而产生对周总理无限崇敬、热爱的感情。

2. 读中渗透, 自然沟通。

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 有些可以把时代背景的介绍渗透于讲读之中, 使时代背景与事件交替或同时出现, 互相比照, 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 达到自然沟通。如讲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 可以读议小女孩第五次擦然火柴这部分时, 通过提问, 渗入时代背景的披露:“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越飞越高, 飞到那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 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她们俩真的能飞到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这时, 教师可以介绍背景为导, 逐步启发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及对黑暗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恶, 并产生推翻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 追求光明的强烈愿望。

3. 读后追索, 反顾沟通。

有些文章的时代背景, 如果放到读后才追索, 会起到巨石激浪, 画龙点睛的作用, 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讲读《捞铁牛》一文, 读议最后一段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问: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呢?假如今天遇到这样的情况, 你会用什么办法去捞这铁牛呢?“当时”是指哪时?如果课文删去了“当时”这个词, 你会觉得怎样呢?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激起了学生追索当时的背景条件与今天比较的欲望, 通过“追索反顾”和“比较”, 怀丙的“出色”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从而对怀丙产生崇敬之情。

二、强化品词品句, 渗透情感熏陶

语文教学离不开重点词句的剖析和品味, 而对重点词句的剖析品味过程, 又是对学生渗透情感熏陶的有利时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 从以下方面强化品词尝句, 发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的作用, 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1. 联系中心品味, 渗透情感熏陶。

教材中的很多作品, 文中的某个关键词语或某个重点句子, 往往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决定的作用, 凝聚着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高尚情感。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些因素让学生在品味中受到感染。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 可以通过抓文章的中心句“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把学生的思绪聚集到“爱国”和“杰出”两词上, 以这两词发生议论:哪些地方表现詹天佑的“爱国”?哪些事例反映詹天佑的“杰出”?

2. 联系图文品味, 渗透情感熏陶。

文章是由语言构成的, 是作者对事物的语言描述, 而课文插图则是对文中语言描述未尽之笔的补充和说明。我们在教学中, 要注意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 在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内涵, 探究人物的品质时, 更要图文联系, 利用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启迪他们通过观察图画, 欣赏文字, 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一节时, 可引导学生把图文联系在一起, 思考以下问题: (1) 插图中占主要画面的是谁?从哪里看出? (2) 课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具体插图的内容?班长还负伤坚持战斗, 这说明了什么? (3) “抢”、“夺”、“举”、“喊”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 (4) 插图中的其他战士表现怎样?课文有没有具体描写?“石头像雹子一样”是些谁?通过观察图画, 品味词句, 是学生对班长临危不惧、当机立断以及壮士们压倒敌人的大无畏气概感受具体, 印象深刻。

3. 反复诵读品味, 渗透情感熏陶。

朗读,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是使学生直接进行情感体验的有效手段, 最能启动他们的情感闸门, 引起深沉的思考, 达到教育、感染目的。如《再见了, 亲人》一文, 是一篇感情十分丰富的抒情散文, 叙述完每一个动人场面后, 都以反问作总结, 以拨动读者的心弦, 一次比一次强烈, 三个反问句犹如三个一层比一层高涨的感情浪峰。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思想内涵时, 可以借助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进行加深理解。

三、捕捉人物心灵的闪光点, 让学生经历情感过程

人的情感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 人的情感是伴随人的认知活动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课文中众多人物的英勇行为, 壮烈举措, 很多描写得生动、形象逼真, 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心灵的陶冶, 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 人物心灵的闪光点, 更是人物美好品质的潜在驱动力。这些闪光点, 有的在文中直接披露, 有的却是暗含于言辞之中, 要通过人物的行为表现去揣摩、捕捉。引导学生捕捉人物心灵的闪光点的过程, 也就是让学生同时经历情感的过程, 达到教育的目的。

1. 在评价人物中, 经历情感过程。

这时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情感过程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评价 (认知) 人物的各种行为表现, 使他们明确什么东西是“闪光的”。这些做法学生感兴趣, 易于接受。如教学《穷人》一课, 可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对桑娜这个人物进行评价: (1) 课文中哪些词句说明桑娜处处想着西蒙? (2) 那些词句说明桑娜与西蒙心心相印? (3) 桑娜觉得自己对西蒙一家所做的一切有没有错?哪些地方进行了说明? (4) 根据对上面的回答, 你觉得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讨论评价, 是学生对桑娜那种急西蒙所急, 忧西蒙所忧, 宁愿自己多受苦也要救助别人的高尚品格, 有更深的体验。同时, 穷苦劳动人民之间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真情实感, 也能对学生起到有益的熏陶作用。

2. 在再造形象中, 经历情感过程。

要捕捉人物心灵的闪光点, 除了要弄清直接的语言、行为等描写, 既要知道他们“干什么”外, 还要了解他们“想什么”。因为“想什么”往往蕴含着人物最美好, 最崇高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中, 可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描述, 把人物的形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造出来, 在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让学生经历主人公的情感过程。如《月光曲》一文的教学, 便可根据课文的语言描述, 让学生把贝多芬的形象再造出来, 探究他当时之所想: (1) 当贝多芬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从茅屋里传出来时, 他会想些什么呢? (2) 他听到兄妹俩谈话后, 心情一定很激动, 他可能有哪些想法呢? (3) 当贝多芬弹完一曲, 听到了姑娘赞美的询问时。为什么“没有回答”呢?这时他的心情又会怎样?通过探究贝多芬所想, 体会到贝多芬敢于鄙视当时社会偏见的精神, 以及他对热爱音乐, 热爱生活, 懂事明理的兄妹俩美好心灵的赞美之情。

3. 在“设身此地”的想象中, 经历情感过程。

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篇11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现状;因素

0.引言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各项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不断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制定一系列的发展农业的惠农措施,通过这些惠农措施的不断实行,我国的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农业的的不足,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的限制因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到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关键因素重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而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得到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对这些因素可以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由于我国地广人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通过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得到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从而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制定相应提高农业产出和资源配置水平的措施提供支持。积极分析我国农业大省的农业经济发展限制因素,得出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为其他省份进行农业经济影响分析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因此需要不断的开展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大,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农业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在农林牧渔方面,随着我国对农林牧渔等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政府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措施,使得我国农林牧渔的经济总量得到了长年增长,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增大。农业产品经济逐渐的多样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逐年的增大,多样化的农产品不断的涌现市场,给市场带来了充足的农产品供应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高效的农业机械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我国农业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升,大大的提高了农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一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给农业技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作业成本越来越低,作业效率越来高,农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快。

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取了这么多可喜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每年我国关于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较多,但是真正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的非常有限。这样造成了大量科技成果的浪费,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人员的数量不多,科技人员的结构还需要进行一步的优化,农业科技人员的后备力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相对个人来说,我国耕地面积是非常紧缺的。在耕地面积短缺的前提下,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还在逐年流失,耕地总面积的减小,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更是逐年减少。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给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农业的从业人员总数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劳动力是农业作业实施的基础。该指标能够反映出从事农业的人员的数量。农业机械的投入量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农业机械的投入量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作物是粮食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还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耕地的利用情况,因此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对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和扶持力度也会较大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很大程度上从资金支出的数量上反应,国家通过投入大量的农业资金支出,帮助农民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的素质能够反应出一个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历是反应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选取农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气象灾害也是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大,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

2.结论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不断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通过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积极分析我国农业大省的农业经济发展限制因素,得出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为其他省份进行农业经济影响分析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每年我国关于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较多,但是真正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的非常有限。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的素质能够反应出一个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通过研究对于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因素,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闫俊强,李大胜.我国广义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9.

[2]陳昭.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度研究-基于分省非稳定面板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8.

湖南发展循环经济有利因素分析 篇12

当前, 我省正面临着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以此为契机, 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 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选择产业进退和取舍领域, 已经形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好、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针对湖南工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 传统产业据点比重较大, 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高新技术产业还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 经贸等部门正着重抓好重大技改项目和重点新产品的开发, 以先进设备替代落后设备, 以先进产业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工业规模企业, 培植发展机电、化工等六大产业集群, 淘汰限制一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政府充分运用产业政策, 整合产业资源, 进一步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中, 培育产业集群。尤其是培育和壮大了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等支柱产业, 大力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改造提升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造纸工业等传统产业, 并在政策上对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了更多的支持, 使我省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产业园区为湖南发展循环经济创造的有利条件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 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开放的实验区, 成为湖南工业及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重要支撑, 在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湖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产业园区是湖南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和高新技术的孵化区。

产业园区充分发挥“洼地效应”带来了产业集聚, 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在产业的规模上, 引进了上档次、上规模的大企业, 如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LG飞利浦曙光、三一重工、劲霸光阳摩托、长丰猎豹等知名企业。在产业引进的类型上, 各产业园区利用其后发优势, 瞄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孵化培养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的产品。目前, 该区以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为主体的工程机械制造业, 形成了混凝土输送、隧道岩石、挖掘机、起重提升机等产品群;以长丰猎豹、北汽福田、三一重工等企业为龙头的汽车整车制造业, 形成了大客车、货车、吉普车等系列产品群;以LG飞利浦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已发展到20多家。长沙高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科技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群;株洲高新区形成了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和能源环保等三大产业群。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 如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望城台商投资区、邵阳民营经济开发实验区等园区, 虽然建成时间不长, 但发展方向明确, 发展势头强劲。

(2) 产业园区是湖南发展循环经济的带动区。

全省产业园区大多依托老城区建设, 坚持产业兴区与城市建设并举, 积极发展工业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 在当地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如长沙星沙、株洲高新、湘潭高新、衡阳高新、怀化河西、常德德山、永州凤凰园、岳阳城陵矶、郴州经济开发区等都己成为城市最具现代化的产业新区;邵东、嘉禾、平江、石门、泪罗、耒阳等一批县办产业园不仅成为当地工业发展的核心, 其规模都超过了老县城。产业园区的迅速崛起, 为加速推进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引导非农人口就近转移发挥了重要的主体作用和示范辐射效应。产业园区良好的产业结构, 为湖南发展循环经济拓宽了新的路子, 竖立了典范。

三、“中部崛起”和创建“两型社会”的良好机遇

中部地区是我国内陆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的区域, 是全国“东、中、西”互动的区域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枢纽, 这构成了中部地区独特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中部不崛起, 将严重影响全国发展的大局, 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没有中部的崛起, 西部大开发难以成功。西部大开发一方面需要承接东部的产业和生产要素, 而东部产业和生产要素向西部的转移必须经过中部的传递;另一方面西部发展必须要与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没有中部的崛起, 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会受到制约。经过20多年的率先改革开放和政策倾斜, 东部沿海经济率先发展起来了, 当地居民率先富裕起来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也开始出现新的问题, 如土地、水其他资源等能源越来越紧张, 由于中部紧靠东部, 显然是中部而非西部应成为其向外转移的首选地。而且, 中部非西部更容易与东部形成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2007年12月, 长株潭正式获批为我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实验区, 湖南省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 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湖南建设“两型社会”获批, 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湖南要抓住“中部崛起”和创建“两型社会”这个机遇, 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和环境的客观实际, 探索出一条适合湖南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逍路,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首先, 湖南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引进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加盟, 使这些企业在湖南扎根、开花、生果, 这些企业的加盟, 不仅给湖南的经济注入新鲜活力, 也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大量的资金, 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其次, 湖南抓住“中部崛起”契机, 大力发展湖南经济, 提升现有的产业水平, 促进湖南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为加快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带来良好的机遇。第三, 湖南充分有效地开发矿产资源, 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这些发展都为湖南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发展循环经济较低的社会成本

生态城市 (城镇) 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 湖南要在区域层次实施循环经济, 则城镇生态化是今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城市 (城镇) ”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最佳形式;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 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 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 (生态城市系统模型) 的创造力、生产力, 并促使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06年湖南城镇化水平达到37%, 但比全国仍然低6个百分点。相对来说,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发展这一新型经济, 原来的工业基础固然重要, 但很多的资源、设备用不上, 因此, 在工业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反而有优势:一方面, 原有的工业体系不需改造, 就有设备、设施不需处理, 避免了浪费, 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 可以将大部分资金、人力、物力用来发展循环经济, 不必担心因发展循环经济而影响其他投入, 不必为处理太多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矛盾而过多费神。对湖南而言, 工业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 在发展循环经济时, 可以将这种劣势转化为优势, 利用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发挥其后发优势, 同时更便于新型产业的聚集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建立, 这对探索用循环经济理念创建生态城镇是有利的, 这样我们比那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工业园区改造、城镇基础设施的重新布局改造成本要低的多。

结论:因此, 湖南应利用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 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合理地行使国家的扶持政策;坚持通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 优化产业结构, 创建产业园区, 发展循环经济, 对于湖南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系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发展循环经济战略问题研究》 (编号08C028) 课题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曲格平.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光明日报, 2001-11-20.

[2]冯之浚.循环经济是个大战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5) :22-24.

[3]季尾森.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决策咨询, 2004, (7) :18-21.

[4]赵家荣.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宏观经济管理, 2004, (8) :67-68.

上一篇:企业存货计价方法选择下一篇:精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