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损害

2024-08-06

肝脏损害(精选5篇)

肝脏损害 篇1

我国所见的有毒蘑菇常见约有80余种, 依据所含毒素不同, 可分为为肠毒素类、神经精神类、溶血毒素类、肝脏毒素类等, 因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多样, 没有经验采食者很难分辨, 结果每年都有食用蘑菇中毒而死亡者。辽宁地区夏季湿热多雨, 山林地区野生蘑菇资源丰富, 人们对野生菌类食用颇有喜好, 每年我院都会收治毒蘑菇中毒危重患者, 且绝大部分属于肝脏损害型, 通过积极治疗, 总结一些临床经验和教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近10年11例蘑菇中毒患者, 年龄在20~60岁之间, 无严重基础病, 其中4例患者在食用6~14 h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入院, 经询问病史、查体证明消化系统症状与食用蘑菇相关。4例患者在入院4~5 d后逐渐出现肝功进展加重, 凝血异常, 患者出现头昏, 睡眠增多, 记忆力差, 性格改变。余7例患者均在食用野生菌类后6~15 h出现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口服药物及诊所输液治疗后不同程度的好转, 未在意, 但3~5 d后出现不同程度头晕乏力、精神异常、烦躁不安、黄疸浮肿、皮肤黏膜出血等, 病情进展加重后收入院。

1.2 方法

1.2.1 一般处理

对于4例急诊入院患者, 身体条件可, 无脱水休克迹象者, 首先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催吐, 催吐时头部向下, 注意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催吐后, 立即用医用活性炭洗胃, 成人用量20~50 g置于250~500 m L温水中反复进行, 洗胃后再以温水和活性炭调成糊状物注入胃内。活性炭是强力吸附剂, 可以吸附多种毒素, 防止肠道吸收。对于已进入肠道内的毒物, 为了减少肠道吸收导致中毒严重, 无禁忌证者, 需要给与导泻, 常用硫酸镁, 成人常用量15~20 g口服, 也可给与甘露醇、山梨醇等。中毒超过8 h或导泻药物用后数小时无明显作用者, 可用淡盐水高位结肠灌洗。上述处理后, 需要监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 需要补液时以10%葡萄糖为主, 可以促进毒物排出。

1.2.2 治疗方案

(1) 保持每天足够热量, 减少体力消耗, 平均每天1500 kcal以上, 可给予高渗葡萄糖, 也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能量, 维持血糖稳定或电解质平衡, 常规给予保护胃黏膜药, 肝衰竭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 常合并腹膜炎和肺炎, 要选择强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给予巯基解毒药物, 包括二巯丁二钠及二巯丙磺钠,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肝损伤。同时给予新鲜血浆、血小板、白蛋白、补充减少的凝血因子、血小板等, 预防出血, 加速肝再生。给予保肝药物, 如肝细胞生长素、氨基酸、还原性谷胱甘肽等。 (2) 针对肝性脑病采取以下措施:床头抬高30°~45°, 应用甘露醇或高渗葡萄糖控制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去除诱因包括控制感染, 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慎用镇静剂、利尿剂。减少肠内毒素的生成和吸收, 包括限制蛋白质饮食, 弱酸溶液灌肠, 酸化肠道, 减少氨的吸收。抑制细菌生长包括口服新霉素、甲硝唑、乳果糖。促进有毒物质代谢清除, 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药物包括:鸟氨酸-门冬氨酸、精氨酸。人工肝支持成为急性肝衰竭等待肝源移植有力的保证, 所有患者均给予联合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

1.3 诊断标准

1.3.1 临床表现

包括意识状态改变、黄疸、出血倾向、腹水、尿量、感染及消化道症状等。

1.3.2 实验室检查

(1) 血清胆红素测定:如迅速进行性升高, 提示预后差。 (2) 血清转氨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均常明显升高, 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更显著时, 预后差。当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下降, 呈“分离”现象时, 提示预后不良。 (3) 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者预后差。 (4) 血清白蛋白:白蛋白逐渐下降则预后不良。 (5) 胆碱酯酶活力:明显下降者预后差。 (6) 血氨:持续升高者预后差。 (7) 血清胆固醇与胆固醇脂:指标若<2.6 mmol/L则预后不良。

1.3.3 影像学检查

头CT或MRI检查时可发现脑水肿。

2 结果

结合判定标准, 11例患者有5例经过上述治疗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而最终有3例患者治愈出院, 3例治愈患者中有2例是急诊入院。

3 讨论

毒蘑菇可能因烹调方式、有无水洗、食用量、有无喝汤以及就诊时间早晚, 个人体质, 治疗方案选择而影响预后。肝脏毒素主要是指毒蘑菇中的毒蕈肽和毒伞肽, 他们可以导致肝脏发生急性炎症坏死以及肝细胞空泡及灶性出血, 同时可侵及心脏、肾脏等脏器[1]。急性肝衰竭, 目前可接受的定义:多种因素导致严重的肝损害, 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 出现凝血机制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50%~90%) 。通过所选样本以及其他患者的治疗总结肝脏型毒蘑菇中毒的治疗经验:发生中毒后必须尽早彻底清除毒物, 包括催吐、洗胃、导泻、补液利尿尽早清除毒物, 减少吸收。药物治疗必须全面, 加强细节干预, 预防肝性脑病发生。对出现的肝性脑病或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的患者应尽早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包括血透、灌流、血浆置换, 通过支持疗法, 清除肝毒性代谢产物, 度过危险期, 期待肝脏再生。

总之, 对于毒蘑菇中毒, 肝性脑病发展到Ⅲ期Ⅳ期肝功能受损严重, 出现肾脏、心脏等其他脏器损害, 虽经积极治疗但效果仍无显著, 对于肝脏移植, 由于费用高, 供体缺乏, 绝大部分患者难以实现换肝。所以, 以上治疗方案可能为患者生存的希望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14 (9) :643.

地沟油对小鼠肝脏损害的影响 篇2

【关键词】地沟油 小鼠肝脏 血清轉氨酶 高浓度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42-01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课题 长医教(2014)10号

地沟油是非食用油脂,在概念上归属于餐厨垃圾的范畴,以餐饮业废弃油脂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劣质油脂产品,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引发各种疾病[1]。而地沟油收集和炼制过程中产生大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黄曲霉毒素B-1,反式脂肪酸,苯并芘[2]。根据2010年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的文献《地沟油的特点及其危害》[3],阐述了地沟油可以导致消化不良:地沟油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严重毒性的物质,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2007年辽宁省卫生监督所发表的《废弃食用油的危害与管理》[4]阐述地沟油可以引起强烈腹痛:所有的地沟油含铅量都严重超标,食用含铅量超标的地沟油做成的食品,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等症状。引发癌症[5]:地沟油中的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导致肝癌、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故本文重点讨论地沟油对肝细胞的影响。

1 实验方法与步骤

选取健康状况,基线资料基本相似的雌雄各半成年小白鼠100只,随机均等分为甲乙两组,乙组80只。其中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乙组80只小白鼠又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只)都饲养40天,注;每组雌雄都各半。含地沟油饲料分为(25%,50%,75%,100%)的浓度,让甲、乙组都在同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里正常饲养。甲组喂养正常饲料,乙组喂养等量的混合不同浓度(25%,50%,75%,100%)的地沟油的饲料。在甲乙组小白鼠分别饲养饲料每天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指标为:活动情况、呼吸频率、食量情况粪尿颜色、大小、质地等。测量体重、肝重与肝体比;测量各组小鼠的血清转氨酶;处死后分别取各组的肝细胞做成切片并在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的形态,大小,病理变化并做对比观察。

1.1 饲养过程中观察各组小鼠的毛发光泽度、大便质地、食量情况、活动情况、呼吸频率

在饲养过程当中乙组的活动度减少特别是高浓度地沟油组的小鼠活动度减少明显,呼吸频率比甲组加快,高浓度组活动时呼吸出现急促。各实验组饲养过程中各组小鼠的毛发光泽度、大便质地、食量情况见表1-1,各组之间在毛发光泽度、大便质地、食量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表1-1结果提示,不同浓度的地沟油对小鼠的毛发光泽度、大便质地、食量情况影响不一样。

2.1 饲养40天后各组小鼠体重、肝重与肝体比值

各实验组饲养40天后各组小鼠体重、肝重、与肝体比值见表2-1。经过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在体重、肝重、与肝体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表2-1结果提示,不同浓度的地沟油对小鼠体重、肝重、与肝体比值的影响不一样,浓度与小鼠的体重、肝重、与肝体比值呈正相关。

食用油组合0%地沟油组肝组织标本没有变化;含25%和50%地沟油组肝组织标本组织结构存在一定改变,肝细胞数目减少;含75%和100%地沟油组肝组织细胞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有大量变性、坏死,出现异形增生细胞,核浆比例升高,特别是100%地沟油组肝组织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升高。

讨论

地沟油对小鼠肝脏损害有影响,不同浓度的地沟油对成年小鼠肝细胞损伤程度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长期生活在高浓度地沟油的环境中发生肝癌的机率将会提升。

参考文献

[1]贾卫昌.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科技致富向导.2014,35.

[2]熊山清.地沟油的危害及治理[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

[3]李臣,周洪星,石骏地,等.地沟油的特点及其危害[J].农产品加工.2010,(6).

[4]黄飚, 徐娇, 郎晓东.废弃食用油脂的危害与管理[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02.

[5]王瑞卿.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害及其在粮、油中的带染情况[J].吉林医学.1980,04.

艾滋病患者肝脏损害的CT表现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入院的125例HIV感染和艾滋病确诊患者, 接受了胸部和上腹部CT扫描, 收集其中并发肝脏损害并具有CT影像学异常的病例83例, 均为艾滋病期患者, 其中, 男74例, 女9例, 男女之比约为8:1, 年龄23~82岁, 平均45岁。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45例, 丙肝病毒抗原阳性16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 血沉时间延长;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49个/μL (1~119个/μL) ;CD4+%平均为8.3% (2%~22%) ;CD4+/CD8+平均为0.12 (0.02~0.38) 。临床表现一般有发热、右上腹不适、腹胀、腹痛、腹泻等。

1.2 方法

对83例患者均进行胸部和上腹部CT平扫, 其中19例加做了上腹部增强扫描。检查设备为美国GE螺旋CT。扫描条件:180 k V, 280 m AS, 扫描参数:层厚:10 mm, 层间距:10 mm。扫描范围:由右膈顶部至右肾门水平。增强扫描为经肘静脉注入碘普罗胺80~100 m L, 注射速率为3 m L/s, 于注射后25 s、40 s和120 s分别进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扫描, 扫描结束后对平扫和增强图像均进行5 mm重建。

2 结果

2.1 艾滋病肝脏损害的种类

本组83例艾滋病肝脏损害的CT影像学异常主要呈现为肝脏弥漫性改变 (65例) 和肝实质病灶 (18例) 。其中肝脏弥漫性改变包括单纯性肝肿大10例, 占12% (10/83) ;单纯性肝密度减低9例, 占10.8% (9/83) ;肝肿大同时伴肝密度减低36例, 占43.4% (36/83) ;弥漫性脂肪肝8例, 占9.6% (8/83) ;肝硬化2例, 占2.4% (2/83) 。肝实质病灶包括肝脏机会性感染10例, 占10.8% (10/83) ;肝血管瘤6例, 占7.2% (6/83) 和原发性肝细胞癌2例, 占2.4% (2/83) 。

2.2 艾滋病肝脏损害的合并症情况

本组中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69例, 合并脾脏肿大42例, 合并脾实质病灶9例, 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肿大55例, 合并肠壁增厚10例, 合并胆系感染8例, 合并腹水6例, 合并腹腔腹壁脓肿3例。

2.3 艾滋病肝脏损害的CT表现

CT上肝肿大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 形态饱满, 肝角变钝;肝密度减低显示为肝脏密度不均匀减低, CT值接近或略低于同层脾脏密度见图1 (1) 。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脏形态饱满, 肝密度弥漫性均匀性减低, CT值低于同层脾脏密度至少10 HU见图1 (2) 。肝硬化表现为肝脏缩小, 肝叶比例失调, 肝包膜不整, 伴脾脏肿大见图1 (3) 。肝内机会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或斑片影见图1 (4) ~ (5) , 弥漫性细小结节或粟粒样影见图1 (6) , 增强后不强化或边缘环形强化, 有的多种形态病变可同时存在见图1 (5) 。肝血管瘤表现为肝内小低密度结节, 增强后填充式强化见图1 (7) ~ (8) 。原发性肝细胞癌表现为肝内巨大不均匀低密度占位, 内部有坏死, 增强后非坏死部分明显快进快出强化, 坏死部分不强化见图1 (9) ~ (10) 。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器官之一, 与HIV/AIDS关系密切, 从HIV初次感染到AIDS的各个阶段, 均可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尤其是艾滋病期肝脏的损害更为明显。艾滋病对肝脏的损害可来自于HIV本身对肝脏的感染、各种噬肝病毒的共同感染、由免疫缺陷引起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及抗机会性感染的药物肝毒作用等, 另外, 艾滋病状态下的慢性虚弱、营养不良、低氧低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对肝脏产生影响[3,4]。临床评价肝脏损害除了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检测外, CT等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本组具有CT影像学异常的肝损害占艾滋病患者的66.4% (83/125) , CT表现主要呈弥漫性肝脏改变和肝实质病灶, 并可或多或少伴有腹部其他脏器和部位的异常如脾脏肿大、脾实质病变、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腹腔腹壁脓肿、胆管炎、肠壁增厚、腹水等。

注: (1) 艾滋病并发肝肿大:肝脏体积增大, 形态饱满, 并在此基础上同时有肝密度减低, 近似脾脏密度, 脾脏也有增大; (2) 艾滋病并发弥漫性脂肪肝:肝脏密度明显弥漫性均匀减低, 低于脾脏密度10 HU; (3) 艾滋病并发肝硬化:肝脏缩小, 肝叶比例失调, 肝包膜不整, 同时伴脾肿大; (4) 艾滋病并发肝脏机会性感染:肝内病灶呈弥漫细小结节, 增强无强化; (5) 艾滋病并发肝脏机会性感染:肝内多发斑片和细小结节并存, 增强后斑片影边缘强化, 细小结节无强化; (6) 艾滋病并发肝脏机会性感染:肝内病灶呈弥漫粟粒样低密度影, 增强无强化; (7) ~ (8) 艾滋病并发肝血管瘤:肝左内叶小低密度结节 (黑箭) , 增强后呈填充式强化; (9) ~ (10) 艾滋病并发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右叶巨大占位, 内部有坏死, 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快进快出强化, 坏死区不强化

3.1 肝脏弥漫性改变

本组艾滋病弥漫性肝脏改变主要表现为肝肿大、肝密度减低、弥漫性脂肪肝和肝硬化, 其中以肝肿大同时版肝密度减低相对多见, 占肝损害的43.4%。肝肿大和肝密度减低可能为上述因素造成肝损害的非特异性CT表现, 病理基础可能在于肝细胞变性、坏死、水肿。本组肝肿大和/或肝密度减低的病例中, 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噬肝病毒感染, 部分合并肺部或腹部感染, 部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肝肿大和/或肝密度减低, 表明噬肝病毒协同感染、机会性感染和药物的肝毒作用可能是引起肝肿大和/或肝密度减低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 机会性感染累及肝脏时, 可仅表现为肝肿大和/或肝密度减低, 而不表现为肝内实质病灶, 但可伴有腹膜后淋巴结或脾脏肿大, 此种表现多见于各种分支杆菌、真菌感染[5,6]。另外, 艾滋病相关性肿瘤如弥漫性淋巴瘤也可表现为肝肿大伴肝密度明显减低, 而未见明显肿块[7]。CT影像上, 艾滋病肝肿大和/或肝密度减低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表现类似, 但肝肿大相对更为多见, CT判断肝肿大在于肝脏体积增大, 形态饱满, 肝缘变钝, 判断肝密度减低在于肝脏CT值接近或略低于同层脾脏。肝肿大和肝密度减低多同时存在。通过CT发现肝脏肿大和/或肝密度减低可提示肝损害的存在, 尤其是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这些改变并结合患者肝功能异常等情况, 可提醒临床相关治疗已对肝脏造成损害, 此时应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艾滋病患者常有肝脂肪变性, 肝脂变可见于30%~61.1%的艾滋病患者[8,9], 本组占9.63% (8/83) , 相对较低, 原因在于相关文献艾滋病脂肪肝发生率多基于尸检结果, 检出率相对较高。艾滋病脂肪肝的形成可能与晚期艾滋病患者恶液质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引起的脓 (毒) 血症所造成的营养不良和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也可能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 所致肥胖、脂肪性营养失调和胰岛素抵抗有关[9,10]。另外, 非HIV/AIDS因素如体质指数 (BMI) 、血脂障碍及ALT/AST比率等也是造成HIV/AIDS患者脂肪肝的原因[11]。本组艾滋病脂肪肝在CT上均表现为弥漫性脂肪肝, 脂肪浸润程度轻重度不等, CT值低于同层脾脏密度10 HU以上或肝/脾密度比值<0.85, 未见局灶性脂肪肝, 原因可能在于艾滋病状态下肝脏损伤多为弥漫性的, 其脂肪肝的形成与肝脏第三方血供所致局限性脂肪肝的形成机制有所不同。

所有造成肝损害的因素如果长期存在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 一般认为, 血源性或接触性感染噬肝病毒 (如乙肝、丙肝) 是主要因素, 而艾滋病患者, 除了HIV与嗜肝病毒共同感染外, HIV本身可能是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独立因素, 另外, 长期抗病毒 (HIV) 治疗引起的肝毒性作用或新陈代谢紊乱也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的重要原因[12]。本组2例合并肝硬化患者均有长期HIV携带史, 其中1例接受了HAART。艾滋病基础上的肝硬化发生率未有确切报道, 本组占肝损害的2.4%, 相对较低。艾滋病肝硬化在CT影像上与普通肝炎后肝硬化无明显不同, 表现为肝脏增大或缩小, 肝叶比例失调, 边缘不整, 密度不均及脾大、门脉高压等辅助征象。

3.2 肝实质病灶

肝实质病变是艾滋病肝脏损害的另一种体现, 主要见于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相关性肿瘤。有报道, HIV/AIDS患者长期接受HAART还可形成肝内结节性再生性增生 (NRH) [13]。本组肝实质病变包括肝内各种机会性感染、艾滋病相关性肝血管瘤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本组艾滋病肝脏机会性感染占肝损害的10.8%。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或腹部感染, 且免疫力均重度低下, 其中部分感染是在机体免疫重建的过程中出现, 表明肝脏机会性感染往往是全身机会性感染的部分, 见于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患者, 亦可见于免疫重建的过程中。艾滋病发生肝脏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各种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 而普通化脓性感染较罕见[14]。CT上本组肝内机会性感染主要呈多发而细小的特征, 病灶直径多<2.0 cm, 形态上呈大小不等的斑片、结节、细小结节或粟粒样影, 增强后不强化或边缘环形强化, 影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 可类似于肝转移瘤、肝淋巴瘤、肝结节病、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胆管错构瘤等, 原因可能在于上述感染源累及肝脏时病理上主要以形成肉芽肿、坏死灶和微脓肿为特征, 与普通化脓性细菌 (如大肠杆菌) 感染形成的细菌性肝脓肿易发生化脓坏死, 并在CT上呈典型单环、双环及气液平面征有所不同。

艾滋病肝脏肿瘤性病变主要见于机会性卡波氏肉瘤 (KS) 和恶性淋巴瘤, 也可发生平滑肌瘤、转移瘤, 本组尚可见肝血管瘤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发生率较低, 分别占7.2%和2.4%。艾滋病状态下肝血管瘤的形成未必与HIV感染有关, 而可能为艾滋病的一种伴发改变, 推测可能由肝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或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其CT表现同普通肝血管瘤一致, 表现为平扫呈低密度结节或肿块, 增强后呈快进慢出、由周边向中心填充式强化。肝细胞癌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肝细胞基因突变所致或在肝硬化基础上由肝硬化结节转变而来, 本组2例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无肝硬化基础, 其形成可能与病毒感染致肝细胞基因突变有关。由于免疫力的缺失, 艾滋病状态下发生的肝细胞癌其生物学行为更具有侵袭性[15], 本组肝细胞癌体积大, 有明显液化坏死, 血供丰富, 增强后明显快进快出强化, 恶性程度高。

综上所述, 艾滋病肝脏损害CT表现多种多样, 认识到艾滋病肝损害的CT表现, 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艾滋病过程中肝脏的相关性改变, 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疾病信息, 有利于临床准确把握病情,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CT表现, 以提高对艾滋病肝脏损害的CT影像学认识。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经临床确诊的125例艾滋病住院患者接受CT扫描, 对其中83例并发肝脏损害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艾滋病患者肝脏损害的CT影像学异常主要包括肝脏弥漫性改变和肝实质病灶, 前者表现为单纯性肝肿大10例, 单纯肝密度减低9例, 肝肿大同时伴肝密度减低36例, 弥漫性脂肪肝8例和肝硬化2例;后者表现为肝脏机会性感染10例, 艾滋病相关性肝血管瘤6例, 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2例。结论:艾滋病患者肝脏损害的CT表现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 有助于临床对艾滋病病情的准确判断。

肝脏损害 篇4

1 调查对象及其职业接触情况

10例中毒病人发生在2005—2009年, 其中男4人, 女6人, 年龄20~32岁, 平均26.5岁;TCE接触工龄35~50d, 平均38.6d。10例TCE中毒病人中, 4人在电子厂, 4人在五金制品厂, 2人在电镀厂。在工作时一般将TCE放入池中, 采用超声波清洗五金产品和电路板, 也有少数情况下工人用含TCE的溶剂作为清洗液, 用手擦洗电路板、金属产品, 以保持其表面光滑、清洁。从调查中发观, 清洗工人大部分是由于呼吸道吸入车间空气中TCE蒸气所致, 少部分是经呼吸道和皮肤2个途径接触TCE, 原因是这些工人不戴橡胶或塑料手套而直接用手接触清洗液, 导致TCE经皮吸收。对TCE中毒病人所在单位的工作场所进行现场采样, 在TCE清洗机入口、出口和中间部位各设2个采样点, 上午和下午各采样1次, 共采集24份样品。经气相色谱检测分析, 24份样品的TCE浓度范围是18.5~76.2mg/m 3, 平均浓度31.7mg/m 3。但24份样品中3份样品TCE浓度达120~285mg/m 3, 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60mg/m 3) , 样品超标率12.5%。

2 结果

2.1 主要症状

TCE中毒病人通常是在接触TCE 2~5周后发病, 出现头痛、头晕、发热等症状, 继而出现四肢、躯干皮肤瘙痒、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严重中毒者可出现嗜睡, 昏迷, 甚至死亡。10例中毒病人出现头晕、头痛、皮肤瘙痒、发热的比例分别为100%、80%、100%和60%。

2.2 主要体征

三氯乙烯常常引起接触者皮肤改变, 与药疹样皮炎相似, 皮肤损害是TCE中毒的主要体征, 因此近几年也将三氯乙烯导致的职业病称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皮肤损害的早期表现为面部、颈、四肢皮肤潮红、皮疹、红斑, 发病三四天后进一步加重, 向身体其他部位发展, 患者可出现眼睑、面部肿胀, 嘴唇与口腔黏膜溃烂、渗血, 导致张口、进食困难。部分患者除四肢皮肤潮红、皮疹、红斑外, 还可见皮肤水疱形成, 或数个水疱融合成片, 继而皮肤水疱破裂、渗出、皮肤结痂、表皮坏死脱落。10例中毒病人中具有皮肤红斑、皮疹、水疱的病人分别占80%、100%和60%。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病人分别进行了肝功能检查, 包括ALT、AST、总胆红素 (T-Bil) 测定。ALT、AST、T-Bil异常率分别为80%、60%、40%。心电图检查1人异常。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对10人尿中三氯乙烯代谢产物三氯乙酸 (TCA) 进行了测定, 4人TCA超过正常值 (0.3mmol/L, 相当于50mg/L) 。

3 讨论

三氯乙烯在国外使用已有较长的历史, 用途比较广泛, 以前报道仅发现少数轻度皮肤和肝脏损害病例, 严重皮肤损害病例十分罕见。自1947年Schwartz等首次报道至今, 国外仅有21例严重皮肤损害病例[3]。而国内1994年首次报道TCE中毒并导致药疹样职业性皮炎以来, 现有几百起TCE引起健康损害的案例, TCE职业性损害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观察, 发现三氯乙烯中毒病人基本上都具有皮疹、发热和肝脏损害这3项最典型的临床表观。这些病例往往起病急, 易误诊, 后果严重,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危害极大, 已成为广东省职业危害的新问题。部分科研机构和专家对TCE的毒性进行了研究。据报道, 三氯乙烯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对皮肤、肝、肾、心脏可产生一定的损害[2,3,4,5,6,7,8], 临床表现基本上比较接近, 病人常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发热、皮肤瘙痒, 皮肤损害是中毒病人的最主要的特点, 这种皮损往往在发病后3~5d出现, 先从颜面部开始, 继而扩展至颈、四肢、躯干。值得注意的是, TCE引起的皮损不同于接触性皮炎, 不在接触TCE的局部, 往往是全身性的, 弥漫性的。亚洲部分国家报道了TCE致皮肤损害的病例发生, 主要是有关现场调查、病人临床表现、TCE浓度测定等方面。欧美国家报道TCE致皮肤损害的病例很少, 主要把TCE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物, 研究内容包括心脏毒性、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在体内代谢、肾毒性、生殖细胞毒性等[9,10]。

三氯乙烯在多大职业接触剂量条件下才能够发病, 这仍是一个非常难解释的问题。我们观察发观, 有些人即使接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TCE也不一定发病, 但少数人接触很低浓度TCE也出现严重的皮肤损害与内脏损害。对于TCE引起药疹样皮炎的发病机制, 部分学者认为是过敏体质人群对TCE的超敏反应所致, 用TCE及其代谢产物做斑贴实验呈阳性结果[11]。有人认为TCE病人在接触TCE 2~5周后肝脏损害、发热、皮疹, 可能属于Ⅳ型变态反应[11]。但有些作者认为, Ⅳ型变态反应一般不会引起TCE中毒时个别病人出现的严重病情, 即皮肤大片坏死剥脱, 肝肾功能衰竭、病人死亡, 因此Ⅳ型变态反应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不能解释TCE中毒的多器官、多系统受损[1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即使在完全相同的工作环境中有数十人甚至数百人接触TCE, 但通常只有1%~1‰的接触者可能发生药疹样皮炎。因此, 深入开展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探索早期生物学监测指标, 对于保护TCE接触者身体健康,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了解三氯乙烯 (TCE) 对接触工人的健康损害。方法对2005—2009年发生的10例典型TCE中毒病人进行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 记录每个病人的职业接触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 对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尿三氯乙酸 (TCA) 、心电图进行检查分析。结果10例病人中4人发生在电子厂, 6人在电镀和五金制品厂;TCE接触工龄35~50d, 平均38.6d;出观头晕、头痛、皮肤瘙痒、发热的比例分别为100%、80%、100%和60%;具有皮肤红斑、皮疹、水疱的病人分别为80%、100%和60%;肝功能ALT、AST、总胆红素 (T-Bil) 异常率分别为80%、60%、40%;心电图检查异常2人, 尿TCA升高4人。结论三氯乙烯接触工人可出观药疹样皮炎和肝脏损害, 同时对心脏、肾脏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三氯乙烯,职业接触,药疹样皮炎,肝脏损害

参考文献

[1]黄汉林, 李来玉, 陈秉炯.广东省三氯乙烯职业危害新问题研究进展.中国职业医学, 2002, 29 (1) :2-3.

[2]徐新云, 武南, 赵慧萍, 等.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的调查分析.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1238-1239.

[3]黄汉林, 李来玉.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研究概况.中国职业医学, 2006, 33 (5) :323-325.

[4]Puerschei WC, Odia SG, Rakoski J, et al.Trichloroethylene and con-comitant contact dematitis in an art painter.Contact Dematitis, 1996, 34:430-432.

[5]Nakajima T, Yamanoshita O, Kamijima M, et al.Generalized skin re-actions in relation to trichloroethylene exposure:a reviewfrom the view-point of drug-metabolizing enzymes.J Occup Health, 2003, 45:8-14.

[6]Kamijima M, Hisanaga N, Wang H, et al.Occupational trichloroethyl-ene exposure as a cause of idiosyncratic generalized skin disorders and accompanying hepatitis similar to drug hypersensitivities.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 2007, 80:357-70.

[7]Pantucharoensri S, Boontee P, Likhitsan P, et al.Generalized eruption accompanied by hepatitis in two Thai metal cleaners exposed to trichloro-ethylene.Ind Health, 2004, 42:385-388.

[8]Tan HH, Tsu-Li CM, Goh CL.Occupational skin disease in workers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Singapore.Am J Contact Dermat, 1997, 8:210-214.

[9]Lash LH, Putt DA, Parker JC.Metabolism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of o-rally administered trichloroethylene in male and female rats:Identifica-tion of glutathione and cytochrome P-450-derived metabolites in liver, kidney, blood, and urine.J Toxicol Environ Health, 2006, 69:1285-1309.

[10]Lash LH, Fisher JW, Lipscomb JC, et al.Metabolism of trichloroeth-ylene.Environ.Health Perspect, 2000, 108:177-200.

[11]李来玉, 唐小江, 黄建勋, 等.三氯乙烯及其代谢产物的豚鼠皮肤致敏试验.中国职业医学, 2000, 27 (5) :6-8.

肝脏损害 篇5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青岛市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质量(230±20)g。

1.2主要仪器与试剂OLMPUS AU2700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MPUS公司),JEM-1200EX透射电镜(日本JEOL公司)。腺嘌呤V900471-25G(美国Sigma公司),鸟嘌呤V900473-25G(美国Sigma公司),酵母浸膏(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批号20140320)。ALT、AST、UA试剂盒(上海科华诊断用品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实验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雄性Wistar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六组,每组6只。环境温度保持在15~24℃,相对湿度45%~55%,昼夜各12 h。实验动物给予普通大鼠颗粒饲料,自由取食。A组为空白对照组。B、C、D、E、F组每天给予酵母浸膏15 g/(kg·d)灌胃,持续7 d,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10,11,12]。B组为造模对照组,每天给予实验组同体积的淀粉糊(浓度40 g/L)灌胃。C组腺嘌呤组,给予腺嘌呤20 mg/(kg·d)与混合淀粉糊灌胃。D组腺嘌呤淀粉糊组,给予腺嘌呤10 mg/(kg·d)与混合淀粉糊灌胃。E组腺嘌呤鸟嘌呤组,给予腺嘌呤10 mg/(kg·d)与鸟嘌呤10 mg/(kg·d)混合淀粉糊灌胃。F组鸟嘌呤组,给予鸟嘌呤20 mg/(kg·d)与混合淀粉糊灌胃。实验持续14 d,末次灌胃后12 h进行剪尾采血,分离血清。并取肝脏组织,低温下将组织修成1 mm×1 mm×2 mm大小长条形,浸泡于体积分数为2.5%戊二醛中保存。

1.3.2透射电镜观察将肝组织样品切至1 mm×1 mm×1 mm大小,至于2.5%戊二醛固定4 h;0.1 mol/L磷酸缓冲液漂洗3次,10 min/次;1%锇酸固定1 h,p H 7.3;0.1 mol/L磷酸缓冲液漂洗3次,10 min/次;丙酮脱水,在30%、50%、70%、80%、90%丙酮中依次脱水10 min,100%丙酮脱水3次,10 min/次;丙酮溶液,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剂混合液(2∶1)浸透0.5 h;丙酮溶液,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剂混合液(1∶2)浸透1.5 h;将样品移到EPON812包埋剂中,温箱固化。37、45、60℃24 h超薄切片机(Ultracue E)切片,厚度为1~10μm,将切下的片子转移到干净的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加温,切片展平,干燥后经甲苯胺蓝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定位。超薄切片机(Ultracue E)切片至厚度50~70 nm;醋酸双氧铀染色15 min后,彻底水洗3次;柠檬酸铅染色15 min后彻底水洗3次;透视电镜下观察。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HSD检验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大鼠血清尿酸值变化B~F组初始与造模后的血尿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见表1。

2.2各组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比较C~F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血尿酸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大鼠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水平均高于F组,见表2。

2.3各组大鼠肝脏透射电镜观察情况A组肝脏细胞细胞核结构完整,细胞核核膜边界清晰完整,线粒体结构正常,粗面内质网形态正常,有少量脂滴分布(图1)。B组肝脏细胞核结构正常,细胞器形态结构均正常(图2)。C组溶酶体、脂滴明显增多,分散在细胞核周围,并有深色颗粒物质(图3)。D组溶酶体数量略有增多,脂滴增多,开始进入溶酶体(图4)。E组溶酶体增多,脂滴增多,出现深色颗粒状物质(图5)。F组胆小管中有少量深色颗粒状物质(图6)。

3讨论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症状,并且是痛风的前兆表现。它指的是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机体状态[13]。本实验通过连续灌胃酵母浸膏溶液,造模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10,11,12],造模后大鼠体重较重,饮食饮水正常。经检验,造模后血检血尿酸值与初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均值,造模后血尿酸值明显增高。

实验中,分组施加处理因素后,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各组均值比较,结果表明,腺嘌呤致使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其作用高于同等剂量的鸟嘌呤。腺嘌呤鸟嘌呤混合作用时,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低于腺嘌呤淀粉糊组,不能排除鸟嘌呤与腺嘌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大鼠血尿酸结果显示,鸟嘌呤对实验中大鼠的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小于腺嘌呤,对比可见腺嘌呤对血尿酸水平有明显作用。

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发现造模后的高尿酸血症大鼠,在灌胃不同浓度的腺嘌呤、鸟嘌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单纯施加鸟嘌呤的大鼠,超微结构改变较轻,与正常大鼠肝脏形态较为接近。结合血清检测指标,可以看出鸟嘌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肝脏损害较轻。实验中,C、D、E三组大鼠分别施加了不同程度的腺嘌呤,三组大鼠的透射电镜切片可看到较为清晰的结构改变。结合血清检测可以看出,腺嘌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溶酶体不同程度的增多,脂滴进入溶酶体,并引起溶酶体破裂。胆小管处有深色颗粒状物质沉积。其中C组腺嘌呤组的腺嘌呤施加量最多,肝脏超微结构的改变也最为明显。

腺嘌呤是一种含氮杂环嘌呤类化合物,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为尿酸[14,15]。大鼠进行腺嘌呤灌胃后,磷酸核糖焦磷酸和/或谷酰胺增加,谷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移酶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亦增加,促进尿酸合成,进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负荷[16,17,18],致使实验组大鼠肝肾损伤。另外,腺嘌呤在体内代谢时,黄嘌呤氧化酶介导的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亦可引发肝脏损伤[19,20]。以往研究发现腺嘌呤对大鼠肾脏的影响较为明显[14,16,17],本实验中研究肝脏超微结构变化,亦有相似之处。有关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饮食指导中,控制嘌呤摄入总量的基础上,控制腺嘌呤的摄入量。对痛风患者的并发症及其他慢性症状的控制有较好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腺嘌呤、鸟嘌呤作用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时,肝脏功能变化情况及透射电镜下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造模对照组)、C组(腺嘌呤组)、D组(腺嘌呤淀粉糊组)、E组(腺嘌呤、鸟嘌呤组)、F组(鸟嘌呤组),每组6只。B、C、D、E、F组连续给予酵母浸膏溶液15 g/(kg·d)灌胃7 d,诱导高尿酸血症代谢模型。造模成功后,B组给予淀粉糊灌胃,C组给予20 mg/(kg·d)腺嘌呤淀粉糊混合液灌胃,D组给予10 mg/(kg·d)腺嘌呤淀粉糊混合液灌胃,E组10 mg/(kg·d)腺嘌呤混合10 mg/(kg·d)鸟嘌呤淀粉悬液灌胃,F组给予20 mg/(kg·d)鸟嘌呤淀粉糊混合液灌胃。持续14 d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UA,并作肝脏组织电镜切片观察肝脏损伤情况。结果:(1)电镜下观察C组溶酶体明显增多,分散在细胞核周围,并有深色颗粒物质。D组溶酶体数量略有增多,脂滴增多,开始进入溶酶体。E组溶酶体增多,脂滴增多,出现深色颗粒状物质。F组胆小管中有少量深色颗粒状物质。(2)CF组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血尿酸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大鼠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水平均高于F组。结论:腺嘌呤、鸟嘌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肝脏均有损害,腺嘌呤损害作用较大。腺嘌呤致使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其作用高于同等剂量的鸟嘌呤。腺嘌呤对大鼠血尿酸水平有明显作用。

上一篇:政治保卫下一篇:交叉相位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