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基因型

2024-10-07

IL-1基因型(精选3篇)

IL-1基因型 篇1

摘要:目的:探讨昆明市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IL-1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选取145例昆明市上消化道疾病患者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5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7例、胃溃疡38例) , 用PCR-RFLP检测外周血的IL-1β-511、IL-1β+3954、IL-1RN的基因型, 并结合文献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IL-1β-511基因型中, C/C 25例 (17.2%) 、C/T 80例 (55.2%) 、T/T 40例 (27.6%) ;IL-1β+3954基因型中, C/C 139例 (95.9%) 、C/T 6例 (4.1%) 、无T/T;IL-1 RN位点L/L与1/2基因型各占116例 (80.0%) 、28例 (19.3%) 、2/2基因型1例 (0.7%) 。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相比, 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昆明市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IL-1基因型分布特点与其他地区差异明显, 可为该地区IL-1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昆明市,IL-1基因型,分布特点,上消化道疾病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CG) 、十二指肠溃疡 (DU) 、胃溃疡 (GU) 是我国上消化道最常见、多发性疾病。它们的形成与多因素相关, 目前公认幽门螺杆菌是主要致病因素, 但流行病学表明, 这些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及发病种类与Hp感染率并非完全一致, 且存在较为明显的人种、地域的分布差异[1]。这除了与菌株毒力本身与环境因素相关外, 宿主免疫遗传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一系列研究已发现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 IL-1) 的基因多态性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及预后等均密切相关, 但同时也发现此类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人种或地域间的差异[3,4,5,6,7,8,9,10,11,12,13,14,15,16]。因此, 笔者首次探讨昆明市CG、DU、GU患者的IL-1基因型分布特点, 并做了不同地区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纳入标准:在昆明市定居5年以上的自然人;2周内未服用过抗生素、铋剂、H2受体或质子泵抑制剂;2周未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无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排除标准: (1) 慢性萎缩胃炎、胃息肉、肿瘤患者。 (2) 符合纳入标准但有以下情况者:合并有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炎性肠病史。根据上述标准选取2008年9月-2009年7月因上消化道症状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胃镜室接受胃镜检查并病检确认为CG、DU、GU的门诊患者, 空腹取其外周静脉血 (3ml、EDTA-Na2抗凝) 159例。

1.2 主要试剂

AvaI限制性内切酶购自Promega公司, TaqI (TthHβ81) 限制性内切酶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TaqDNA聚合酶、dNTP、Markers等均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1.3 IL-1基因型的检测

1.3.1 DNA的提取:

取外周血0.5~1.0ml, 十二烷基磺酸钠、蛋白酶K消化, 饱和NaCl法提取DNA, -70℃冰箱保存备用。

1.3.2 PCR扩增:

引物由上海生工按文献[17]合成 (见表1) 。PCR反应体系50μl, 含DNA模板1.5μl、 终浓度分别为dNTPs (每种2.5mM) 0.1mm、引物各0.35μM、Taq酶2U。反应条件:IL-1β-511、IL-1β+3954均为95℃ 10min、94℃ 45s、54℃ 50s、72℃1min、38个循环;IL-1RN为95℃10min、94℃45s、60℃ 50s、72℃ 1min、38个循环。最后72℃ 5min。每一次PCR扩增设立样本阴性对照。

1.3.3 酶切PCR扩增片段:

IL-1β-511、IL-1β+3954位点的酶切体系、条件均是20μl中分别加入5U AvaI、10U TaqI, 分别在37℃、65℃下消化3h。酶切位点、片段长度见表1。

1.3.4 PCR产物、酶切产物检测:

取10~15μl反应产物与2~3μl溴芬兰混合, 点样于2%琼脂糖凝胶 (含0.5μg/mlEB) 中进行电泳, 电压5V/cm, 时间40~50min。部分电泳效果欠佳者, 用20%的聚丙烯凝胶进行电泳, 电压5V/cm, 时间3~4h, 用pβR322DNA/Msp I Markers。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检测水准α=0.05, 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卡方检验 (双侧) , 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检验用卡方拟合度检验。

2 结果

最后145例符合研究标准 (14例剔除, 4例为胃癌, 7例萎缩性胃炎, 3例DNA丢失) , 其中, CG 50例、DU 57例、GU 38例, 年龄20~76岁 (男∶女=93∶46) 。IL-1基因簇中3位点的基因型 (图1、2、3) 在这三种上消化道疾病间分布无差别 (P>0.05) 具体见表2, 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 P>0.05, 表示基因频率已达到遗传平衡, 具有群体代表性。

注:图1:-511酶切结果 (由左向右) :2、4、5道分别为T/T (304) 、C/T (304、190、114) ;图2:RN2电泳结果 (由左向右) :2、3/4、5道分别是1/2 (410/240) 、1/1 (410) 、1/4 (410/325) ;图3:+3954酶切结果 (由左向右) :1道为C/T (249、135、114) ;其余为C/C (135、114) 。

注:*L表示IL-1RN中碱基序列大于240bp以上的基因, 1、3、4、5基因。

与国内外其他地方的研究结果比, IL-1β+3954基因型分布特点与中国台湾研究结果一致 (P>0.05) , 仅与西班牙的研究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 , 见表3。

IL-1β-511基因型分布特点:在GU中, 仅与日本1个研究有显著差异 (P<0.05) ;在DU中, 与西班牙的研究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 ;但在CG中,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结果无显著差异 (P>0.05) , 见表4。IL-1RN基因型分布特点:在GU中, 与巴西与重庆的研究有显著差异 (P<0.05) ;在DU中, 与西班牙的2个研究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 ;但在CG中, 与印度、巴西、重庆研究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 , 见表5。

3 讨论

IL-1β在启动子区域分别在-511、+3954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IL-lβ是一种单核因子, 能促进胃部炎症的产生与发展。IL-1β也是一种内源性强胃酸分泌抑制剂[20]。IL-1RN, 又称IL-1受体拮抗剂, 其基因第2号内含子存在VNTR (串联重复序列可变数目) , 其重复序列长约86KB, 由于在人群中不同个体出现的次数从2~6次不等, 造成IL-1RN基因多态性。目前, 一系列研究发现IL-1基因多态性对IL-1的表达及水平有影响。这为研究IL-1基因多态性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注:▽作为对照组;★P<0.000 1。

注:▽作为对照组;★P<0.05。

注:▽作为对照组;★P<0.05。

本研究发现昆明市IL-1基因型在CG、DU、GU的分布无差异。与一些地区的研究发现IL-1基因多态性与上消化道疾病无关[6,9,11,15]相似。但与另一些地区研究结果不同, 他们发现-511C/C是DU的危险因素[4], -511*/T则是DU保护或复发[3,8], RN*/2是DU与GU的危险因素[5,14,16]或是保护因素[3]。与此同时, 笔者也发现+3954、-511位点基因型分布特点与其他地方的研究差异较少, 仅与西班牙及日本研究有差异;而RN2基因型分布特点却与其他地区的研究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发现提示IL-1基因型分布特点不仅在不同上消化道疾病中有差异, 而且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因此, 本研究可为阐明该地区IL-1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提供线索。由于研究样本量有限, 因此尚需大样本量的研究论证。

IL-1基因型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联合组:男47例,女18例,年龄17~34岁,平均(26.38±5.12)岁,病程3~28天,平均(21.09±6.57)天,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按照Pillsburg分级法分为Ⅰ级11例,Ⅱ级25例,Ⅲ级29例;对照组:男45例,女20例,年龄18~37岁,平均(26.05±5.27)岁,病程6~25天,平均(20.75±6.14)天,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按照Pillsburg分级法分为Ⅰ级13例,Ⅱ级26例,Ⅲ级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Pillsburg分级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痤疮的诊断标准[3],通常于青春期发病,多见于面部、背部、前胸部;临床表现以丘疹、脓疱、粉刺、黑头、结节为主,可伴有囊肿、瘢痕,皮肤溢出增多,呈对称分布,病程较慢。

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诊断标准[4],属肺经风热证,颜面潮红,有丘疹或小脓疱,自觉患处有痒痛或焮热疼痛,口干舌燥、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浮数。

1.3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及中医肺经风热证诊断标准;(2)年龄17~37岁;(3)初诊患者,治疗前15天未使用与本研究相关的药物;(4)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

排除标准:(1)病情严重,Pillsburg分级法IV级患者;(2)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痤疮;(3)全身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或慢性病患者;(4)依从性差,精神异常患者;(5)妊娠或哺乳妇女;(6)3天内痤疮既往治疗史;(7)光敏性疾病患者或过敏体质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红蓝光照射法治疗。治疗前医患均需佩戴防护眼镜,选用红蓝光光动力治疗仪(欧美娜Omnilux型),将光源放于患处前2~5 cm,设置参数:蓝光415 nm,能量密度48 J/cm2;红光633 nm,能量密度126 J/cm2。皮损严重的部位,如囊肿、结节、丘疹、脓疱等,采用蓝光治疗;炎症后期采用红光治疗。每次治疗20分钟,每周2次,连续治疗8周。每两次治疗间隔需大于48小时。注意事项:(1)治疗前向患者讲解红蓝光治疗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紧张情绪;(2)禁止佩戴隐形眼镜,防止意外事件;(3)治疗前清洁面部,祛除化妆品等遮面物;(4)治疗过程中面部有灼痛或刺痛时,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停止治疗;(5)治疗后禁止在阳光下暴晒。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清肺除刺方,方中组成金银花、丹参、茯苓各30 g,连翘、蒲公英、生石膏、大青叶各15 g,牡丹皮18 g,白芷、黄芩、枇杷叶、皂角刺各12 g,甘草6 g。水煎服,取汁400 m L,分早晚两次温服,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疗效标准拟定:痊愈,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皮损消退,或保留色素沉着,皮损症状积分与中医症状评分均下降≥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显著消退,皮损症状积分与中医症状评分下降70%~94%: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皮损消退,下降50%~69%;无效,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下降<50%,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与治疗后,根据皮损的状态,包括数量、类型、形态、部位、范围,进行皮损症状评分;采用中医症状评分评估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等级进行评分。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5 m L,使用酶标仪(贝克曼公司生产)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变化,试剂盒由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

1.7统计学处理

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疗效组间对比行χ2检验,中医积分及生化指标水平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5),见表1。

2.2两组中医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IL-1、IL-6、IL-8、中医症状评分、皮损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皮损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t=2.417、14.905、26.315、14.680,P<0.05);联合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皮损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8、10.175,P<0.05),见表2。

2.3两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1、IL-6、IL-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治疗后IL-1、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4、8.645、9.351,P<0.05)。见表3。

3讨论

痤疮发病是由于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产生大量咔啉,以维持痤疮丙酸杆菌正常代谢活动及促使分泌大量皮脂。通过红蓝光照射,可将咔啉激活而产生自由基,进而造成痤疮丙酸杆菌失活,有效抑制皮脂腺分泌皮脂,同时作用于角质细胞减轻毛囊阻塞,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5]。红光照射的作用机制为:(1)减轻局部炎症反应,降低血清IL-1、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2)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伤口愈合;(3)促使真皮细胞增生,促进皮肤组织修复;(4)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6,7,8]。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46%,治疗后患者血清IL-1、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具有确切的疗效,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皮损症状。

中医学认为,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的范畴,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清肺除刺方,发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9]。方中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疏风散热;黄芩能清热燥湿、止血解毒;金银花、丹参能凉血消痈、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牡丹皮能活血祛瘀、清热凉血;生石膏能清热泻火、止渴除烦;大青叶、白花蛇舌草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白芷、蒲公英能疏风止痛、消肿排毒;皂角刺能消肿排脓;枇杷叶能清肺止呕;茯苓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甘草用作使药,能调和诸药[10]。全方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疏风凉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连翘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抗炎、降温、调节免疫的功效;蒲公英能保肝利胆利尿、增强免疫功能;丹参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善局部微循环、抗炎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白芷能镇痛、解热、抗炎、抗菌、平喘;黄芩能抗炎抗菌、调节血脂血糖、解热、镇静、利尿;皂角刺能调节免疫功能;枇杷叶能抗炎抗菌、祛痰止咳;生石膏能解热、抗病毒、调节心血管系统;大青叶能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功能、保肝、抑制平滑肌收缩;茯苓能镇静、利尿[11]。

本研究结果发现,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皮损症状评分及血清IL-1、IL-6、IL-8的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清肺除刺方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红蓝光照射。其可能的原因为[12]:(1)清肺除刺方中多种中药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病原菌的作用,(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3)清肺除刺方中丹参、蒲公英、连翘能清除皮肤表面自由基,促使皮肤真皮组织再生修复;(4)降低雄激素分泌,抑制皮脂腺活性;(5)中药方剂具有一定的止痒镇痛的作用,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综上所述,清肺除刺方联合红蓝光照射能进一步改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清肺除刺方联合红蓝光照射对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血清IL-1(interleukin-1,IL-1)、IL-6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联合组采用清肺除刺方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治疗前后血清IL-1、IL-6、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皮损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t=2.417、14.905、26.315、14.680,P<0.05);联合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皮损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8、10.175,P<0.05);两组治疗后IL-1、IL-6、IL-8水平均显著下降(t=13.677、14.198、15.064、6.315、6.837、6.316,P<0.05);联合组治疗后IL-1、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4、8.645、9.351,P<0.05)。结论 清肺除刺方联合红蓝光照射能进一步改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IL-1基因型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博莱霉素A2(BLMA2,日本化药株式会社),甲强龙(辉瑞制药),ELISA试剂盒(北京博奥森公司)。

1.1.2 动物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体重(20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甲强龙组,各30只,均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

1.2 方法

1.2.1 制备模型

模型组和甲强龙组气管内注入BLMA2生理盐水0.3 ml(5 mg/kg);正常组注入生理盐水0.3 ml。次日起,甲强龙组每天腹腔内注入甲强龙生理盐水0.3 ml(15 mg/kg),其他两组注入生理盐水0.3 ml。

1.2.2 收集标本

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28天处死每组大鼠各6只,采集腹主动脉血,1 500 r/min离心10 min,留取血清待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待测;留取右肺制备HE染色病理切片。

1.2.3 指标测定

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镜下病理观察(图1)

正常组各时间点均未出现明显病变。模型组3 d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7 d时肺泡间隔增厚,成纤维细胞增多;14 d时肺泡炎症仍重,纤维组织进一步增加;28 d时炎症减轻,肺纤维化程度加重,肺组织实变。甲强龙组肺泡炎症和纤维化出现晚且程度轻。

2.2 BALF中IL-1β及IL-1RⅠ的含量(图2~3)

BALF中IL-1β第1天时变化不明显,3 d时有所升高,7 d时达到高峰,14 d时显著下降,28 d时接近正常组。其Ⅰ型受体的变化规律与IL-1β基本一致。

2.3 血清中IL-1β及IL-1RⅠ的含量(图4~5)

血清中IL-1β第1天时无明显变化,7 d时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此后开始下降,28 d时基本降至正常水平。IL-1RⅠ的表达呈现出与IL-1β基本相同的变化规律。

3 讨论

肺纤维化是一种以肺泡结构破坏、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其发生包括早期的肺泡炎症阶段和后期的肺纤维化阶段[6]。肺组织病理切片是诊断肺纤维化的“金指标”。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是目前公认最接近人肺间质纤维化的实验模型[7]。故本实验应用博莱霉素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发现7 d时肺泡炎症明显,28 d时形成纤维化,与Ma[8]的报道一致,说明动物模型制备成功。

IL-1β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是机体前炎症免疫反应的主要诱导剂[9]。本研究发现,IL-1β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的早期表达增加,并于肺泡炎症阶段达到峰值,而随着肺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又显著下降,并达到正常水平,提示IL-1β主要在肺纤维化发生的早期起作用,它可能在肺纤维化的发生中起诱导反应的作用。

IL-1β主要通过与IL-1R结合后通过G蛋白耦联机制发挥作用[10],IL-1R分为两型:IL-1RⅠ和IL-1RⅡ,均属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11]。两者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其胞质部分,即胞内片段的长短,这种差异允许IL-1RⅠ而不是IL-1RⅡ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12]。本实验发现,在肺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IL-1RⅠ的表达规律与IL-1β基本一致,表现出相同的时序性变化,提示在肺纤维化发生的早期,IL-1β的表达显著增高时,IL-1RⅠ的含量也增加,并同时达到峰值,以利于IL-1β充分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介导肺纤维化的发生。

本实验提示,IL-1β在致损伤因子的作用下表达增加,并可能通过与其Ⅰ型受体结合介导肺组织的炎症损伤及纤维修复过程。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有很多,但大多用于对症治疗,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虽然这些药物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从本质上抑制肺纤维化发生的靶向治疗仍是我们所期待的。我们可以通过早期阻滞IL-1β的表达或者拮抗其与受体的结合达到遏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的目的。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肺纤维化发生中IL-1β及其Ⅰ型受体(IL-1RⅠ)的动态表达。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和甲强龙组,于第1、3、7、14、28天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各期病理切片,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IL-1β和其Ⅰ型受体的含量。结果:模型组早期肺泡炎症明显,后期肺组织实变。灌洗液及血清中IL-1β于7d时达峰值,14d时显著下降,28d时回到正常水平,Ⅰ型受体的表达规律与IL-1β相同。结论:IL-1β及其Ⅰ型受体在肺纤维化早期呈现短暂的表达高峰,提示其可能在肺纤维化发生的早期起关键作用。

【IL-1基因型】推荐阅读:

生态基因05-13

基因功能05-15

基因分离05-17

基因靶向05-19

凋亡基因06-01

融合基因06-05

基因遗传06-06

基因分布06-21

成骨基因06-30

报告基因07-07

上一篇: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下一篇:清单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