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效果

2024-08-05

口腔修复效果(精选12篇)

口腔修复效果 篇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发生了改变,牙周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牙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定的磨损,若不及时处理进一步发展将导致牙体、牙周以及口颌肌肉等组织严重损伤[1]。在口腔修复时,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效果直接决定了最终的修复效果。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并发生会对口腔修复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探讨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在伴有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复中抗摩擦效果,该研究选取该院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伴有糖尿病的口腔修复患者,采用树脂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进行修复,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伴有糖尿病的口腔修复患者126 例(共183 颗牙齿),随机分为治疗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42 例。 治疗组患者中男23 例,女19 例,年龄36~66 岁,平均年龄(52.3±4.8)岁。 实验组患者中男21 例,女21 例,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53.6±3.9)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20 例,女22例,年龄35~65 岁,平均年龄(53.2±4.1)岁。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入院之后均经过常规的口腔检查,记录患者的牙齿健康情况,对磨损程度进行评估。 治疗组患者给予树脂材料修复,实验组患者给予金属材料修复,对照组患者给予陶瓷材料修复。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复制患者的口颌组织形态,并构建模型,记录患者的口腔颌面系统情况。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修复体进行矫治,待矫治和加工后可以达到要求时,再进行调整和就位,修复完成后医护人员要对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不同阶段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修复失败判定:患者的牙根纵深向生长;修复体出现弯曲、破裂、变形、松动、脱落;出现牙周炎等相关疾病。

1.4 统计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8.0 对三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对比

6 个月之内治疗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58 颗,失败3 例,修复成功率为95.08%;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58 颗,失败3 颗,修复成功率为95.08%;对照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56 颗,失败5 颗,修复成功率为91.8%,三组修复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年内治疗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3.44%,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0.2%,对照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0.2%,三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修复失败的原因对比

治疗组患者出现破裂2 例,松动1 例;实验组患者出现破裂2 例,松动1 例,畸形1 例;对照组患者出现破裂1 例,松动1 例,畸形1 例,替他因素1 例。 三组患者修复失败的原因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糖尿病是在免疫、遗传、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生。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由正常的血糖水平逐步出现糖代谢异常,其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经过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是能够使患者的血糖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水平,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三对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 糖尿病的并发症要比糖尿病对患者的影响更大,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其对于口腔修复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长时间的高血糖使患者恢复速度缓慢。

目前,口腔修复是临床上治疗牙齿磨损和缺失的主要方法。牙齿是一种高钙化的材料,由牙冠和牙根两个部分构成。 牙齿的磨损主要包括碰撞、化学反应、热能反应等因素导致的硬组织损耗[2]。 牙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磨损越来越严重将直接威胁到牙本质,严重影响牙齿的健康[3]。 临床上对于牙齿磨损主要采用树脂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三种。但是在具体的修复过程中,这三种材料同样会出现磨损、腐蚀、疲劳磨损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牙齿修复的效果[4]。 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效果直接关系到牙齿修复的成功率和牙齿的损伤程度,是关乎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5]。 树脂材料出现摩擦的主要原因包括材料中树脂填料较少,其主要以粒状形态出现。树脂材料进行修复后,其不会对天然牙造成较大程度的磨损,随着新型树脂材料的出现,其物理性能被不断提高,使树脂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树脂材料不但可以有效填充牙齿,其还可以用在制作冠和桥[6]。 无论哪种口腔修复材料,其都要长期的在口腔之内行使其功能,因此都存在一定的磨损风险。也就是说,耐磨性是口腔修复过程中选择材料的主要影响因素。 口腔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性能受很多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各种修复材料的性能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具体选择。 金属材料是传统的口腔修复材料,其具有一定的抗摩擦性,同时不易损伤殆牙,在后牙修复中应用广泛,但其容易受到酸碱性腐蚀,食物颗粒的摩擦也会造成其出现磨损[7]。 临床研究发现,金属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相比陶瓷材料更加优秀,其和自然牙的摩擦性能最为接近,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人工牙不易快速造成天然牙磨损,其也不易被天然牙磨损,其与天然牙的匹配性较好。牙齿主要的功能咀嚼,不同食物的酸碱度大不相同,食物的各种颗粒也会和金属材料在咀嚼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摩擦,最终造成金属材料的磨损。陶瓷材料硬度较高,同时具有较高的挠曲强度,但其抗摩擦的性能不如金属材料,修复体的表面粗糙程度的不同将会引起牙釉质出现不同的磨损量。临床研究发现,陶瓷材料的表面越光滑,牙釉质的磨损量越少,反之则越多[8]。 陶瓷材料被抛光的表面一旦磨损消失,再次出现粗糙就会导致其自身的磨损更快,进而使原来的牙齿出现更重的磨损。陶瓷材料修复后需要抛光,会使牙齿的磨损加重,导致牙龈出血。陶瓷材料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都可能导致其出现磨损情况。 口腔磨损主要包括疲劳磨损、磨料磨损、黏着磨损和腐蚀磨损四大类。 而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磨料磨损,疲劳磨损的出现是由于牙齿表面所受到的作用力向下传导而造成表面下的分子键产生断裂,导致牙齿表面下破坏而引发牙齿表面破损。腐蚀磨损是牙齿长期在内外界酸蚀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的牙齿表面微结构改变,进而使牙齿更容易磨损。黏着磨损主要发生在牙齿的两个界面之间产生较大黏着力的情况下,其中的一种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破损,其破损后的碎屑不断融合到另一个表面,造成磨损的发生。该研究结果显示,6 个月之内治疗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5.08%,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5.08%,对照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1.8%;1 年内治疗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3.44%,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0.2%,对照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0.2%,三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出现破裂2 例,松动1 例;实验组患者出现破裂2 例,松动1 例,畸形1 例;对照组患者出现破裂1 例,松动1 例,畸形1 例,替他因素1例。三组患者修复失败的原因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树脂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在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复中的抗摩擦效果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别,临床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合适的材料。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在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复中抗摩擦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伴有糖尿病的口腔修复患者126例(共183颗牙齿),随机分为治疗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4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树脂材料修复,实验组患者给予金属材料修复,对照组患者给予陶瓷材料修复,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不同阶段的牙齿修复成功率,分析修复失败的原因。结果 6个月之内治疗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5.08%,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5.08%,对照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1.8%;1年内治疗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3.44%,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0.2%,对照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0.2%,三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破裂、松动、畸形等。结论 树脂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在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复中的抗摩擦效果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别,临床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合适的材料。

关键词:口腔修复,糖尿病,抗摩擦性能

口腔修复效果 篇2

1.简述可摘局部义齿RPI卡环的特点。

2.简述可摘局部义齿,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及适用情况。

3.简述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的注意事项。

4.简述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发生就位困难或翘动的原因。

5.简述可摘局部义齿就位后应检查的内容。

6.简连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软组织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7.简述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义齿咀嚼功能差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8.悬锁卡环的适应证是什么。

9.试述H支托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10.试述可摘局部义齿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具体方法。

11.试述远中游离端缺失患者采用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情况下,其义齿游离鞍基的受力特点。

12.述防止可摘局部义齿游离鞍基下沉的方法。

13.试述前牙缺失伴有深覆H患者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原则。

14.试述可摘局部义齿就位道的设计原则。

15.描述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功能

16.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

17.肯氏I类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

18.前牙深覆合肯氏IV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19.什么是观测线,卡环设计与观测线有什么关系

20.影响可摘局部义齿固位的因素有那些

牙体缺损修复

1.牙体缺损的定义。

2.试简述牙体缺损的病因。

3.试简述牙体缺损的影响。

4.试简述牙体预备的基本要求。

5.试述前牙牙折的修复治疗方法

6.试述后牙牙折的修复治疗方法。

7.简述前牙3/4冠邻沟的作用及预备要求。

8.牙体缺损修复的原则是什么

9.说一说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类型有那些

10.金属全冠修复牙体预备的基本要求

11.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的要点

12.怎样提高桩核的固位力

13.牙体缺损嵌体修复的基本要求

14.说一说全瓷冠修复和金属冠修复适应症的区别

固定义齿

1.金属烤瓷桥基牙牙体预备时如何协调各基牙关系?

2.固定义齿修复以后出现龈炎.其原因以及相应处理方法是什么?

3.固定义齿桥体和固位体金属基底蜡型的要求是什么?

4.固定义齿戴牙以后出现基牙疼痛。其原因和处理方法是什么?

5.固定义齿戴牙以后出现固定桥松动,其原因是什么?

6.固定桥金属基底桥架口内试戴应着重观察什么?

7.固定桥的组成和类型

8.固定桥修复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9.桥基牙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10.怎么样处理固定桥修复后的疼痛

全口义齿

1、无牙颌上颌的解剖标志

2、无牙颌下颌的解剖标

3、正中关系位,下颌息止位(息止颌位),牙尖交错位(正中牙合),非牙尖交错位(非正中牙合),牙合与咬合4、无牙颌的功能分区

5、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

6.后堤区指的是哪里,有什么临床意义

7.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有那些

8.什么是克里森坦森现象

9.描述转移颌位关系的过程

10.描述无牙颌的结构特点

11.怎么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

12.什么是平衡牙合,怎样取得平衡牙合13、简述全口义齿的基托范围?

14、简述全口义齿印模的要求。

15、简述对全口义齿模型后堤区的处理方法。

16、髁道定义。

17、髁道斜度定义。

18、髁导斜度定义。

19、切道斜度定义。

20、切导斜度的定义定义。

21、什么是垂直距离?

22.简述增强下颌全口义齿固位力与稳定性的措施?

23.简述如何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

24.解剖式牙前牙的常规排列的基本要求?

25.解剖式牙后牙的常规排列的基本要求?

口腔修复效果 篇3

【摘要】目的:探究高频电刀在烤瓷冠、铸造全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2012年间于我院门诊应用高频电刀实施烤瓷冠、铸造全冠修复的50例患者完整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根据患者的牙龈情况对于需进行修复的基牙在牙体预备前或修复体完成后分别实施牙龈成形术、牙冠延长术、增生牙龈切除术等口腔修复,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高频电刀的运用价值。结果:62颗牙齿中修复效果良好共计56颗牙,占总数90.32%,修复效果一般共计5颗,占总数8.06%,修复效果差仅有1颗牙,占总数1.61% ,总有效率为 98.38% ,所有患者修复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修复体固位佳,牙龈无异常,X线显示根尖及牙周状况良好,未见进行性骨吸收。结论: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中可有效改善牙龈外形与牙功能,增进软组织处理的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成果,这是其他科技所不能与之相媲美的独特之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频电刀; 口腔修复术;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在临床口腔修复治疗中,某些牙龈异常的患牙需接受烤瓷冠、金属铸造全冠修复治疗,这是口腔治疗较为常见的方法,患牙治疗前必须先对牙龈进行处理,手术需要借助专用器械才能完成,而高頻电刀可满足需要进行烤瓷冠与金属铸造全冠修复患者的使用需求,且治疗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中,本次临床探究中的所有病患资料均为于我院使用高频电刀进行口腔修复,现就患者使用高频电刀进行口腔修复后的效果,及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2012年间于我院门诊应用高频电刀实施烤瓷冠、铸造全冠修复的50例患者完整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男患者22例,女患者28例,年龄25-48岁,涉及62颗牙,所有患者需要制作烤瓷冠与金属铸造全冠修复。根据临床诊断与检查的结果分别进行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牙冠延长术等口腔科修复。

1.2方法[1]

在进行电刀手术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情况施行局麻或全麻。所有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于术前预先设计好切除后牙龈的形态,挑选合适的电刀,调整好输出功率,切割时动作一定要迅速、准确、平稳,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电刀的方向进行调整,使附着龈变薄,且与周围牙齿对应的牙龈保持在统一弧度,每次切割前,先用未启动的电刀手柄比划几次,对实际操作会有所帮助。它可使您确认手柄握的是否舒适,并设计好正确的下刀位置和切割长度。切记使用最低有效输出强度来获得最佳的切割效果。切割时,几次短切割所得的效果往往比一次长切割更好。与结果无法补救的一刀切下(就像使用传统手术刀)不同,将组织以菲薄的多层次切割可获得更为精确、美观、满意的效果。将手或手指作为支点也能大大提高切割的精准度。若电刀无法切割或切割不畅、有组织拖拽、粘附的现象,说明设置的输出强度过低。若输出强度过高,可以看到切割轨迹两侧出现火花及组织焦灼、变白的现象。当电刀在切割时无明显阻力,同时沿切割轨迹也没有火花及焦灼变色现象,该输出强度就是这次操作的最低有效强度。在同一部位再次切割之前,应等待10-15秒至组织冷却。如果切割的部位较多,则可分为多次进行,切割时一定要控制好速度,避免伤及口腔内周围的牙龈组织,如果患者在术中有出血,应立即冲洗并吹干术区,确认出血点并给予电凝止血,患部不再出血即表示凝血成功,通常同一部位1-2次点触就可以有效止血。手术过程要按手术程序进行,遵照先唇侧再近远中侧,最后舌颊侧的顺序。口腔修复过程中要注意高频电刀输出的电流强度以及手柄的角度,保证切割痕迹的美观及切割部位软组织的湿度,手术中,尽量不要在出血过多的部位使用高频电刀,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口腔修复效果。

1.3 疗效观察[2]

临床疗效以患者完成修复1个月后牙龈外观、牙龈色泽、牙功能、外形的综合评价为依据。效果良好者表现为术区愈合完整,各项检查无异常,牙龈无增生物,色泽正常,与相邻牙龈缘一致,修复体无松动,牙松动<Ⅰ度,冠缘于龈下0.5mm,牙功能恢复正常,X片显示牙槽骨、根尖无吸收;效果一般者变现为牙龈色泽较暗淡,龈缘外形美观度欠佳,修复体无松动,修复体边缘部位的封闭性不佳,牙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冠缘勉强平于牙龈但未暴露,牙齿松动Ⅰ度,基牙有症状,X片显示牙槽骨轻度吸收,根尖无吸收;疗效差者表现为牙龈色泽非常暗淡、红肿或萎缩,牙龈现明显炎症,修复体功能差、松动或脱落,龈沟液渗出,X片显示牙槽骨吸收明显,牙松动>Ⅰ度,冠缘暴露。

二、结果

50例患者( 62颗牙)接受高频电刀修复后,患者自身对牙龈外形、牙功能恢复等方面疗效表示满意,62颗牙齿中修复效果良好共计56颗牙,占总数90.32%,修复效果一般共计5颗,占总数8.06%,修复效果差仅有1颗牙,占总数1.61% ,总有效率为 98.38% ,所有患者修复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修复体固位佳,牙龈无异常,X线显示根尖及牙周状况良好,未见进行性骨吸收。

三、结论

高频电刀在增进软组织处理的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成果方面,具有激光、微波热频等方法所不能及的优势,其可在切割时凝固血管,防止出血,充分显露手术部位,高频电刀可帮助牙龈增生、牙龈外线与邻牙不协调者的牙龈恢复健康与美观。而传统手术刀切割软组织时,由于组织细胞被挤压、剖开,术中出血无法避免,难以即刻修复,创口的愈合也以形成瘢痕组织为特征。而电刀切割软组织是将刀头经过部位的细胞蒸发、气化,若电波能量输出调节适当,电刀切割时将毫无阻力,切迹整齐、精确、无出血,对组织的损伤小,可即刻进行后续修复工作,操作电刀所需的基本技术并不难,医生只要投入少量时间学习,就能为医患双方带来极大收益。

临床使用高频电刀要以患者实际情况在患者基牙牙体预备前或修复体制作完成后给予相应的牙冠延长术、牙龈增生切除术等口腔修复。对口腔修复患者选择烤瓷冠或金属铸造全冠作为基牙固定修复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基牙牙龈状况,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指征才能使高频电刀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口腔修复手术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总之,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高频电刀可对患者的牙龈进行最理想的外形重塑,且操作简便,术后患者牙龈组织疼感轻,印模制取清晰,牙龈缘封闭性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提升疗效,保障牙周组织的健康与美观,在口腔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浦恩泽,李鹏,张建明,等.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27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3(04):12-15.

口腔修复效果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间我科收治的246例义齿修复患者, 其中男135例, 女111例, 年龄60~85岁;将其随机分为宣教组128例和对照组1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未进行义齿相关知识宣教。宣教组在修复前由专业医师详细介绍义齿的优缺点和在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以及使用方法、如何参加复诊和注意事项等口腔修复知识。

1.2.1 修复前, 由口腔科医师进行常规口腔检查, 同时介绍患者本身口腔内牙科状况:盖深浅、舌体大小、唾液粘度以及舌的运动和颊肌的运动对修复后义齿功能的影响。

1.2.2 初戴时 患者初戴义齿时口腔内会出现异物感、恶心或呕吐。这时让患者含一块糖或一口水可以缓解症状。告知患者在咀嚼时可能出现义齿脱落的情况, 嘱咐患者进食时张口度不要过大, 要细嚼慢咽, 学会使用双侧牙列咀嚼。开始不宜进食硬物, 也不宜咬切食物, 可以先吃松软的小块食物, 练习用后牙咀嚼食物, 1~2周后即可改善。初戴义齿发音可能受到影响, 练习一段时间后, 发音可恢复正常。还可能会出现黏膜压痛, 需要来医院复诊, 嘱咐患者复诊前半日要戴上义齿, 方便复诊时能准确地找到压痛点。

1.2.3 复诊时 患者在出现软组织疼痛, 或义齿固位不良时, 要及时复诊。要求患者坚持戴义齿, 消除顾虑, 让患者了解义齿发挥功能需要有一个过程。通过不断的练习, 掌握使用义齿的规律, 是可恢复口腔咀嚼功能的。

2 结果

2.1 评价标准

①良好:义齿完全达到修复目的, 固位良好、恢复咀嚼功能、无异物感, 不影响发音。②一般:佩戴义齿时咀嚼不良, 有异物感, 影响发音。③差:修复的义齿不能恢复咀嚼功能。

2.2 结果

宣教组中修复后义齿功能评价为良好的116例, 占90.6%, 评价为一般9例, 占7.0%, 评价为差3例, 占1.7%;对照组中评价为良好的92例, 占78.0%, 评价为一般18例, 占15.3%, 评价为差8例, 占6.8%。

3 讨论

老年人常患有牙列缺损, 据报道[2], 60岁以上老年人缺牙率高达80%以上, 老年人的咬合状况和牙列结构发生了改变[3]。由于口腔宣教知识宣传不到位, 老年口腔患者对义齿的认识不足, 错误的认为拔除余留牙, 修复一副全口义齿, 功能和真牙一模一样, 而且外观漂亮。实际上全口义齿体积较大, 异物感强, 常因固位力不足引起松动[4]。医生在修复义齿后如果只是简单按常规处理, 不进行口腔知识宣教, 义齿修复后往往不能恢复其生理功能, 给患者佩戴义齿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甚至将义齿弃之不用。加强口腔知识宣教, 是总义齿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

口腔知识宣教要贯穿在整个修复过程中, 以患者为中心, 医生通过用温和的语言、热情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倾听患者的疑问, 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义齿知识的灌输, 尽量使患者掌握更多的修复知识, 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消极因素, 唤起患者主观能动性, 积极配合医生很快适应并接受义齿, 发挥义齿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加强口腔知识的宣教提高了老年患者义齿修复后的功能恢复。根据老年人的收入情况、消费观念、心理承受能力、健康状况等综合考虑为老年人制定合适的义齿, 给老年患者的带来幸福。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老年患者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46例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宣教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未进行义齿相关知识宣教, 宣教组在修复前由专业医师详细介绍义齿的优缺点和在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以及使用方法 、如何参加复诊和注意事项等口腔修复知识。结果 宣教组中修复后义齿功能评价为良好的116例, 占90.6%, 评价为一般9例, 占7.0%, 评价为差3例, 占1.7%;对照组中评价为良好的92例, 占78.0%, 评价为一般18例, 占15.3%, 评价为差8例, 占6.8%。结论 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可以提高老年患者义齿修复效果, 有助于恢复老年患者的咀嚼功能。

关键词:老年人,知识宣教,口腔修复

参考文献

[1]纪长宝, 李文娟.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总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4, 5 (1) :37.

[2]郭健康.口腔知识宣教对老年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山东医药, 2006, 46 (23) :24.

[3]李莉, 曹建华, 郭莉蓉.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0, 4 (1) :56.

口腔修复实习报告 篇5

将近1个月的口腔内科实习过程中本人始终坚持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的理念,树立爱伤观念,学习处理好医患关系,培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对医疗工作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实习期间在带教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能基本完成口腔内科实习中的日常门诊诊治以及每周一到两天的急诊,病房会诊工作,并且基本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能较为准确的采集病史,规范的进行口腔的常规检查和必要的特殊辅助检查,病历书写字迹工整,清晰,有条理,逻辑性强,能积极配合和协助带教老师日常诊疗工作,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还不纯熟,尚待完善.口腔外科实习小结在口腔外科1个月的实习中,增强了我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感,促进了从医学生到医生角色上午转变,培养了学和靛岗的敬业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学习到了服务艺术,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

苦练基本技能是口腔外科实习中最大的体会.实习期间认真学习书写入院记录,查房,换药,写病程录,跟手术,写出院小结,并基本掌握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病人的检查,诊断,诊疗和防治原则,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能处理一些小型的门诊手术和病人急救的处理,另外对手术室无菌操作,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切开,结扎,缝合)以及各种伤口的处理方法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让忙碌的工作变得充实而快乐,但由于临床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在诊疗过程中仍存在很大不足,有待探索和学习.口腔修复实习小结通过1个多月的口腔修复科的实习,期间始终保持谦逊与不耻下问的态度,在习惯了医院的繁忙,紧凑的工作氛围的同时,更多的是口腔临床工作给予我的满足感和兴趣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领悟和学习着.实习期间,在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观摩和摸索,能较为熟练的运用所学完成口腔修复体的设计和修复后出现问题的处理,能较为准确的对常见的牙颌畸形作出诊断和正畸复诊的熟练操作,工作日渐理清头绪,逐日步入了正轨.更懂得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理论和技术更为完善。

口腔修复效果 篇6

【关键词】口腔种植牙;牙列缺隙;临床应用

牙列缺隙是常见的口腔牙缺失的表现,这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将引发各种后遗症和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口腔种植牙是一种新型的牙修复方法,种植牙具有舒适、与正常牙结构相似、不易脱落、咀嚼功能好等优势,逐渐在临床中应用,口腔种植牙是科学的修复方法,根据患牙的不同结构、位置提供匹配的牙齿,修复率较高。本次研究探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隙的临床应用效果体会,选取我院在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牙列缺隙患者的80颗患牙,分别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法和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隙方法,观察3个月、6个月内两组患者种植牙的骨结合的情况和周围软组织的情况。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牙列缺隙患者的80颗患牙。其中男性为35例,女性为33例。年龄在1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2±9.6岁,患者的病龄为0.5~3月之间,平均病龄为1.5±1.2月。先天性牙列缺隙11例,外伤性牙列缺隙19例,拔除龋齿后出现牙列缺隙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仪器:采用德国进口的ankylos牙种植体,手术器械选择配套的器械盒。

1.3方法:对照组32颗患牙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法,观察组48颗患牙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隙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3.1对照组常规修复法:患者平躺在牙椅上,注射麻醉剂1—2ml,拔除残根,嘱咐患者在30天后前来复诊,复诊时若创口已经愈合,则对邻牙进行备牙,然后印模,制造义齿,最后给予配戴修复。配戴后的3个月、6个月后再来复诊。

1.3.2观察组口腔种植牙修复法:术前先拍摄颔骨曲面体层的X线片[1],充分了解患牙的结构和邻牙的情况,计算牙槽骨的高度,制定合适的手术模板,再进行修复设计。让患者平躺在牙椅上,为患者的患牙周围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然后对手术仪器进行彻底消毒,对牙槽脊顶行H型切口[2],充分翻瓣牙槽骨,接着采用锋钻导向和扩孔钻预备,计算直径以及深度,然后对牙列缺隙处制备相适应的的钉道,避免打钉时出现牙齿断裂的情况,再将钉旋转打入钉道,涂抹粘固剂于自断钉上,并适当调整钉的位置,缝合软组织,手术后给予抗生素防感染,口服2—5天,术后6个月内进行上部结构的修复,根据种植体的类型选择基台,印模后制作并给予患者试戴,不断调合,抛光, 3个月、6个月后复诊。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牙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牙齿不脱落、不松动,基牙无异常。有效:牙齿功能基本正常,不能咀嚼硬物,没有出现脱落、松动,基牙有微弱疼痛;无效:牙齿功能不恢复甚至恶化,无法咀嚼,基牙疼痛异常,修复体出现脱落和松动。

2.2两组修复情况对比:观察组的牙列缺隙修复成功率为97.9%,而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仅为87.5%;随访期间,观察组有2例松动,对照组有4例松动,其他情况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牙列缺隙是作为一种口腔疾病,若不及时给予治疗会引起咀嚼功能受阻,无法正常交流等影响日常生活的麻烦。种植牙修复是高精度的修复方法,各环节要求都很高,既保证种植牙有足够的承受力,又要求上部结构和种植体之间固定性较强,这与传统的牙修复方法相比,不对基牙产生过多影响,也不容易出现修复体的脱落,种植牙修复能够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其固定性能以及稳定性对于脸部形态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它能尽快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疼痛困扰。本次研究显示,种植牙修复的成功率达到97.9%,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方林.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300例临床觀察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36):19-22.

老年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 其中男62例, 女38例, 年龄49~80岁, 平均 (71.2±4.7) 岁。文化程度:小学48例, 中学、中专39例, 大专及以上13例。经济收入状况:月收入1000元以内26例, 1000~2000元25例, 2000~3000元32例, 3000元以上17例。住院付费方式:公费患者33例, 自费患者24例, 医保患者25例, 农村合作医疗18例。

1.2 方法

在对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时需要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并且记录好每一位患者的口腔状况。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从而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在治疗时首先要将患者的牙齿残根拔出, 对于松动的不能够保留的牙齿也要拔除, 提升口腔内有问题的牙齿治疗水平。在实行补牙、洗牙、牙周疾病的系统治疗时, 医生要保证剩余牙齿的健康, 修复时医生要对牙体预备, 并且要取印模, 试戴, 这样可以保证患者口腔修复质量。如果患者存在口腔疾病, 如牙周炎、牙髓炎、口腔溃疡等, 应该要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降低患者的痛苦。患者口腔疾病治愈后, 要对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随机访问, 了解治疗效果, 并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

2 结果

10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中, 共缺牙483颗, 人均缺牙4.8颗。59例为活动义齿修复, 41例患者为固定义齿修复。术后对其随机回访发现活动义齿修复后患者一年内均无未出现口腔问题。随访发现活动义齿修复患者对口腔修复的满意度为89.8% (53/59) , 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对口腔修复飞满意度为82.9% (34/41) 。本组老年患者牙齿修复状况详见表1。

3 讨论

口腔问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 社区医保建设内容不健全, 社区教育不足等, 老年对口腔的认识普遍不足, 造成口腔牙齿缺损率居高不下, 已经达到6.98%。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各项医学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口腔修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口腔修复作为近年来较为常见的口腔问题处理技术, 可以通过镶牙操作对牙齿缺损实施处理, 完成牙齿缺失后的补镶、修复操作。该操作可以利用人工修复体针实施嵌体、全冠、义齿处理, 完成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和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种植修复、粘结修复、美学修复是现代口腔修复发展最快的领域, 显著提升了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和水平[2]。

传统口腔修复只是单纯对牙齿进行修补、替换, 处理操作较为简单, 修补效果不理想, 整体实施效益较差。新型口腔修复在功能恢复的基础上实施美学处理, 提升了牙齿的美观效果。该项处理技术从治疗性角度出发, 从牙齿指标状况着手, 实施针对性牙齿修复处理, 有效提升了牙齿的修复质量。本研究中, 医护人员依照患者牙冠颜色、畸形牙状况、牙齿间隙等对患者口腔修复方案进行确定, 有效提升了治疗处理的有效性、美观性。功能修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从颌面及牙列神经两方面对患者存在的牙齿缺损进行控制;治疗性修复依照牙周病、颌关节紊乱等指标实施手术矫正, 双管齐下, 最大限度提升了口腔修复质量。

在老年口腔修复中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功能性的修复;治疗性的修复;美学修复。其中功能性的修复主要是为修复老年患者的牙列缺失以及牙列缺损, 这样能够提升患者的牙齿功能。治疗性修复主要目的就是为治疗患者的牙周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牙科疾病。美学修复主要是为实现牙齿的美观, 改变患者的畸形牙齿以及牙冠颜色、牙齿形态等, 从而满足患者的实际治疗需求[3,4]。

本研究中59例为活动义齿修复, 41例患者为固定义齿修复。术后对其随机回访发现活动义齿修复后患者一年内均未出现口腔问题, 活动义齿修复患者在修复后口腔修复的满意度为89.8%, 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对口腔修复飞满意度为82.9%。本研究结果证实:实施口腔修复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患者口腔指标恢复状况, 改善活动义齿修复质量。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 医护人员还发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口腔问题的关键, 是提升牙周疾病控制效果的重中之重。在上述工作展开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 (1) 全面做好牙周疾病预防的宣传及教育工作。医护人员要对老年人进行口腔问题讲解, 让老年人充分认识到口腔问题对自身生活重量的重要影响, 确保老年人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口腔问题的重视程度。医护人员要依照医学口腔健康控制要求, 指导老年人正常实施日常口腔健康维护, 保证老年人能够依照医学指标实现科学口腔保护。 (2) 要对患者全身性因素实施对应控制。对糖尿病、血液病、营养不良患者等进行重点观察,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口腔问题征兆要及时控制, 改善口腔控制效果[5,6,7,8]。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口腔问题的关键, 是提升牙周疾病控制效果的重中之重。在上述工作展开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全面做好牙周疾病预防的宣传及教育工作, 对导致牙周疾病产生的因素进行讲解、分析, 确保老年人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口腔问题的重视程度, 自觉改善口腔质量。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全身性因素实施对应控制, 对糖尿病、血液病、营养不良患者等进行重点观察,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口腔问题征兆要及时控制, 改善口腔控制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对其进行分析, 总结老年口腔疾病的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 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制定治疗方案。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术后保健教育, 并对其治疗效果随机回访。结果:100例患者中59例为活动义齿修复, 41例患者为固定义齿修复。术后对其随机回访发现活动义齿修复后患者一年内均未出现口腔问题。结论:活动义齿修复在老年口腔修复中为主要修复方法, 固定义齿修复为次要修复方法, 只有通过良好的修复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患者的口腔健康。

关键词: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义齿,牙列缺损

参考文献

[1]宋生璋.老年患者236例口腔问题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1 (14) :11-12.

[2]程伟.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2) :24-25.

[3]王青林.老年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4 (8) :34-35.

[4]刘娜.386例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5) :78-79.

[5]罗琳, 刘亚君.老年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33) :143.

[6]洪江.316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9) :46-47.

[7]冯其辉, 袁宏吉.了解口腔行为学应用于老年口腔修复中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3) :66-67.

口腔修复效果 篇8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双语教学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知名学府,为我国口腔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我校以培养德才兼备、理论与实践兼优的口腔专业人才为目标,学生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校,尤其是七年制学生,更是出类拔萃。在学生的专业培养过程中,口腔修复为口腔医学的主干课程,是三大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主要学科。目前国内口腔医学教育的主要单位都在招收培养七、八年制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学生,无论是从学生的素质、教学年限,还是教学要求都应该有别于五年制的教育。因此,主干课程的教学深度和广度都应该有所提高。历年来我校也十分重视这些方面的拓展,尤其是教学改革,各大院校都十分重视,也有不少研究报道[1,2,3],但无论何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反馈、分析、总结和评判是下一轮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教与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来源。本文就本年度2006级口腔专业7年制学生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的师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报道,以期与读者共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教研室参与口腔修复学理论授课的11名教师(正高3名,副高6名,讲师2名)和接受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的2006级口腔专业7年制学生63名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到24个方面(学生问卷14项,教师问卷10项),96个基本点,对理论和实验课的内容和时间衔接、学习的难点、口腔修复学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配备的学时数、师生相互主观评价、教学内容及教材的编排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答案可为单选和多选。对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2.1.1 学生对理论授课教学模式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合理和一般的学生分别为37.10%、58.06%,评价理论课内容与所配备的学时数是否适合方面,认为正好、过多、过少和其他的学生分别占54.84%、16.13%、27.42%和1.61%;认为所用教材内容编排很好、一般、不合理的学生分别为17.74%、53.23%、27.42%;认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内容时间衔接很好、一般、合理、其他的学生分别为11.29%、56.45%、29.03%和3.23%。见表1。

2.1.2 学生对授课老师的评价

认为授课老师态度认真和授课老师的知识水平高的学生分别高达83.87%和87.10%;认为授课老师的授课条理、重难点讲解清楚及授课老师讲解易懂、授课内容丰富的学生分别为53.23%、35.48%、24.19%、37.70%。双语教学方面:认为双语教学效果好的学生仅为12.90%。见表1。

2.1.3 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在理论授课前预习占4.76%,课后复习占69.84%,既预习又复习占6.35%,其他(主要为偶尔复习或不复习)占19.05%。学生认为最难懂章节首选活动义齿,其次为全口义齿。学生希望理论课增加的内容应通俗易懂,占50.00%,其次为趣味性,占34.72%。见表1。

2.2 授课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2.2.1 教师对理论授课教学模式的评价

教师认为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合理和一般的分别为30.77%、30.77%;评价理论课内容与所配备的学时数是否适合方面,教师认为正好、过多、过少和其他者分别为81.82%、0、9.09%和9.09%;认为教材编排好、准确性高、内容丰富和其他的教师分别为0、6.67%、40.0%和53.33%。教师对目前授课形式认为很好者仅占8.33%。见表2。

2.2.2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63.64%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和课堂纪律好。见表2。

2.2.3 教师对教学的体会

教师认为理论授课难点:内容繁杂占56.25%,内容枯燥占31.25%。双语教学方面:教师认为双语教学模式应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占58.33%,认为双语教学最困难之处在于英语表达不熟练者占41.67%,认为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者占50.00%。见表2。

3 讨论

从本研究调查结果可看出,师生对口腔修复教学管理模式均有期待更完善的愿望。教师希望管理层更多的重视教育,把精力更多地投入教育中,希望给教师系统的培训,以统一教学标准;希望管理层不仅仅是指挥,还应更好地给予统筹、策划,有统一的教学标准,明确的目标,在一定的框架内让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和积极性。师生对理论课内容与所配备的学时数都比较肯定,学生认为需要改进的是实验课内容应安排在理论课授课后。笔者认为,实验课内容先于理论课,如果学生能做到充分的预习,在实验课上老师能以小讲课的形式对相关知识理顺的话,不但不会影响实验课的效果,还能更好地帮助理论课的理解。对所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师生均认为有待改进。教师认为部分知识准确性不够,有些关键问题阐述不够清楚,个别地方前后矛盾,有些章节可适当调整,如适当增加全瓷、贴面等部分内容。教材要传承经典的理论,因口腔修复学内容比较繁杂,要加强撰写、编排的条理性。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授课老师的态度和授课老师的知识水平及授课条理均持肯定的态度,分别为83.87%、87.10%和53.23%,而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生课堂纪律也比较满意,均为63.64%,说明我校的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上想学好的愿望也较强烈。学生对教师授课难点的讲解以及授课内容的丰富性上期望值较高。口腔修复学是口腔专业7年制学生大学第4年上学期学习的课程,也是学生历年反映最难学的课程。它涉及到口腔材料(金属、陶瓷、塑料等)和许多工艺(铸造、锻造、陶瓷烧结、塑料成型、打磨抛光等)、口腔解剖生理、口腔生物力学和计算机技术(CAD/CAM)等多学科。较其他临床专业课程而言,本门学科与医学基础学科的联系相对较少,因而学生前期学习的医学基础知识对本门学科的学习帮助较少。学生需要学习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繁杂、枯燥,对于初次接触本门学科的学生而言,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在短时间内吸收消化。因此,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授课十分重要,同时应注意在丰富、繁杂的内容之中,突出重、难点的讲解。对于增加形象、通俗的教学方面,教师可多运用临床病例照片和录像等资料,增加直观性让学生易于理解。对于增加授课的生动趣味性方面,教师可运用动画、模型等技术。同时,教师应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倡启发式教学,减少灌输式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模式[4,5,6,7,8,9,10,11],开启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对中英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较低,持肯定者仅为12.90%,而大多数教师认为双语教学模式应为中文为主英文为辅,占58.33%;教师认为双语教学最困难之处在于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占50.00%,其次为教师英语表达不熟练,占41.67%。所以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其次做到课前预习,因为理论课上很多生疏的专业单词平时很难碰到,如果不预先熟悉的话,上课时很难消化。而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课前能做到预习的仅为4.76%,这方面很有必要引起的学生重视并改进。而对于教师来说,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并使课程通俗易懂,也需要教师的共同努力。中英双语课程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英语基础,以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为目的,辅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学的理论教学应更加生动、形象且通俗易懂;学生应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课前预习将有益于提高听课效果。

志谢

口腔修复效果 篇9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黏膜缺损,临床效果

黏膜缺损是指患者口腔黏膜发生病变或因口腔良恶性肿瘤切除后, 对患者口腔黏膜造成程度不一的缺损情况[1]。临床上常采取游离皮片、邻近肌皮瓣移植的方法对黏膜缺损进行修复, 但传统方式不仅操作复杂, 还因移植皮片与黏膜组织差异性较大, 最终愈合后外观和功能恢复均难尽如人意, 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2]。本文通过采取采取口腔修复膜对不同部位黏膜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 于我院就诊黏膜缺损共59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23例, 女生36例;年龄21-72岁, 平均年龄 (51.2±11.3) 岁;黏膜缺损面积约3.0-21.5 mm2;患者根据不同病变进行切除手术:颊舌口底上唇切除, 切除深度直达肌肉层;上下颌牙龈及深面部分骨质切除;腭癌患者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患者发生病变部位:其中有12例为颊黏膜区域鳞癌、鳞状上皮呈现非典型性增生、白斑、扁平苔藓、血管瘤和乳头状瘤;有14例为舌及口底舌癌、非典型性增生和白斑;有5例为上颌牙龈癌或牙龈瘤;有2例为上唇黏膜血管瘤;有9例为下颌牙龈瘤或软骨粘液样瘤;有17例为腭部鳞癌、鳞状上皮增生、混合瘤和血管瘤。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运用口腔修复膜对患者进行修复术。口腔修复膜为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也称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有40mm×60mm、30mm×40mm和20mm×25mm三种规格, 厚度均为0.5mm, 能够适应不同面积的黏膜缺损。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海奥口腔修复膜缝线部位有“UP”标记的基底膜面, 浸泡在无菌生理盐水中, 浸泡水化时间约5min左右, 在浸泡过程中可用戴有无菌手套的手指进行捻搓以加快水化速度, 至膜呈全透明时表明水化已经完成。然后将修复膜“UP”标记面向外, 直接覆盖于创面之上, 为保证膜与创面良好贴合, 需采取专用无菌剪对膜的边缘进行适当修整 (注意必须大于创面面积) ;采取间断缝合的方式对修复膜进行固定, 每针距离约10 mm左右, 保证膜边缘无张力, 不出现卷曲的情况;如果创面较大时, 可将膜与深部组织缝合1-2针, 让膜能够与创面充分贴合, 有利于愈合。缝合完成后, 需在膜上开引流小孔2-4个 (根据面积大小决定小孔个数) , 用来引流分泌物及排除空气;最后用碘仿凡士林沙包进行打包加压, 根据患者情况, 沙包于2周左右拆除。治疗期间, 患者按常规进行抗炎治疗, 并进食流质饮食以保持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拆包后对患者进行观察, 并分别于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通过1年的随访, 对患者疗效进行观察。

2 结果

全部59例黏膜缺损患者在术后2周拆包观察, 无修复膜脱落和收缩现象发生, 均同创面贴合良好;膜表面干燥且较为平整, 颜色多为粉红到暗红深浅不同;用手按压其表面, 感觉稳定无弹性。术后第1个月复查, 修复膜表面湿润, 并已经逐渐同周围组织颜色接近, 按压相比之前略软有弹性, 呈现出凹面;术后第3个月复查, 表面边缘不再明显, 变得与周围组织结合, 并有了一定的弹性, 颜色基本周围黏膜一样;术后第6个月复查, 恢复情况均良好, 但出现明显的收缩现象, 患者表现为张口有一定困难;第12个月复查, 显示修复处表面基本完全和周围组织一致, 颊舌部各修复部位膜弹性良好, 收缩情况已得到缓解, 无患者出现张口受限的情况。全部患者均愈合并恢复良好, 无明显瘢痕现象。

3 讨论

口腔黏膜缺损患者行切除术后, 通常因创面较大而难以拉拢进行直接缝合, 常规修复方式会增加供区创伤,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而且因供区美观和移植功能缺陷而造成手术效果的不确定性[2]。口腔修复膜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 利用生物工程学技术, 采集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作为膜原料, 经过生物学处理后, 将原料细胞中可诱发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成份去除, 只保留细胞的外基质 (ECM) , 即真皮支架和基底膜[3]。口腔修复膜在移植到缺损部位后, 通过裁剪和缝合等方式使其更加贴合创面, 由于其具有真皮层原有结构, 能够更好地为宿主细胞提供所需要的生长环境, 并调节、引导细胞的生长, 并使细胞能够正常分化和代谢, 达到组织和黏膜皮肤再生修复的目的[4]。实践表明, 经过正确的修复手术, 口腔修复膜能够与口腔基底组织或口腔黏膜良好的结合,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可以通过脱细胞真皮基质支架进行恢复生长, 最后达到口腔黏膜上皮化并替代脱细胞真皮基质, 完成修复生长[4]。

本文研究显示, 口腔修复膜移植到创面后, 均恢复良好, 没有出现异常增生现象和过度角化、溃疡现象, 基底细胞等均无异常变化, 证明了使用的安全性。在对全部患者的随访和复查是, 没有产生明显的瘢痕情况, 也证明了口腔修复膜的相容性较好。另外, 在手术后通过采取抗炎治疗, 能够消除创面在愈合的过程中因受到细菌干扰出现炎症和消肿而影响到恢复。

参考文献

[1]蔡华雄, 潘朝斌, 李劲松, 等.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黏膜缺损的研究[J].中国普测外科杂志, 2010, 27 (9) :1333-1334.

[2]杨青, 马显杰, 葛自力, 等.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 (4) :432-436.

[3]Galois L, Hutasse S, Cortial D, et al, Bovinechondrocytebehaviour in three dimensional type I collagen gelin terms of gel contraction, prolifer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J].Biomaterials, 2006, 27 (1) :79-90.

口腔修复效果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该医院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出现了口腔疾病需要使用口腔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 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相关的口腔疾病的诊断方法确诊为口腔疾病患者, 同时所有的患者均需要使用义齿种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其中男性患者的数量为56例, 女性患者的数量为44例, 患者的年龄为25~65岁, 平均年龄为 (42.85±6.56) 岁。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50例。其中观察组22例女性患者, 28例男性患者, 年龄为25~64岁, 平均年龄 (41.39±5.98) 岁。对照组22例女性患者, 28例男性患者, 年龄为26~65岁, 平均年龄 (42.63±6.89) 岁。对于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显著性的差异,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固定义齿种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先要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 同时通过这种形式对于患者的颌骨密度、结构以及相关的生理解剖的形态进行相应的了解, 在对于患者进行检查完成后, 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对于患者的固定义齿的固定方法进行确定。在对于患者进行固定修复的过程中, 可以使用粘固剂对于患者的固定义齿对于患者的义齿进行相应的固定, 而对于需要使用螺钉进行固定的患者, 需要使用旋松螺钉对于患者进行固定。

1.2.2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活动义齿种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先要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 这样可以了解患者的颌骨的结构密度和相关的生理解剖形态, 同时根据检查完成后的结果对于患者的手术方式进行确定。在修复的过程中, 对于活动义齿种植体支持术的治疗过程中, 可以对患者进行多个种植体的种植, 同时使用义齿基托填充患者的牙槽嵴留下的空间, 同时对于需要使用活动义齿种植体与粘膜混合支持术的患者, 可以将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进行相应的扩大, 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较好的减缓患者受到的压力, 并在对于患者进行治疗完成后检查患者的义齿和临近牙齿的临近程度。

1.3 疗效标准

在该次研究中, 显效的标准为患者的牙齿功能完全恢复。有效的标准为患者的牙齿在修复完成功能有着一定的恢复。无效的标准为患者牙齿功能没有得到任何恢复。注意观察患者的出血指数。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当P<0.05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总有效率为80%, 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总有效率为96%,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较高,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出血指数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指数 (0.98±0.21) m 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指数 (1.89±0.52) m L, 如表2所示:

3 讨论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 虽然固定义齿种植术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在临床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患者[2]感到异物感以及牙基出血等症状, 这种症状的出现会极大地降低在临床对于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往往不高[3]。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 目前有研究表明, 通过使用活动义齿种植术的方法能够较好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也是一种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的口腔修复的方法[4]。通过使用活动义齿种植术的形式, 不仅美观实用, 同时也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 减少患者的不适, 因此也能够极大的降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 对于患者意义重大[5]。

在该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的固定义齿种植术的方法, 总有效率为96%, 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活动义齿种植术的方法, 总有效率80%,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较高。同时在此过程中,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指数 (0.98±0.21) m 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指数 (1.89±0.52) m L。将本次的研究结果和以往的报道, 例如吉红星[6]以及徐可卿[7]等研究完成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研究结果相似。而这种结果也能够说分的说明, 在临床上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使用活动义齿进行治疗的方式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使用固定义齿种植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对于需要使用口腔修复的患者而言, 在临床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活动义齿种植术的方法, 可减轻患者的出血症状和不适感[8]。由此可见, 使用活动义齿种植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在临床对于口腔疾病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志广.烤瓷和活动义齿联合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5) :2215-2216.

[2]郭玲, 郑立舸.复杂活动义齿满意度测评及健康宣教效果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 (3) :18-20.

[3]龚维熙, 陈伟, 王恩彤, 等.气管插管全麻下高龄高危患者经食管镜取出活动义齿一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44 (7) :600-601.

[4]张学梅.烤瓷和活动义齿联合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4 (1上旬刊) :215-216.

[5]贺会平, 刘欣.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对患者的口腔出血指数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13) :3051-3052.

[6]吉红星.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 (14) :2654-2655.

[7]徐可卿, 陈忠瑜.固定-活动-种植义齿联合应用于咬合重建1例[J].广东牙病防治, 2014, 22 (3) :150-154.

口腔修复大师乔治·扎布 篇11

40多年的医学生涯,资深的口腔修复大师

扎布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口腔医学事业。他的专业生涯从在多伦多做牙科医生和教学工作算起,已经40多年,如果从求学算起,时间就更长了,说起最初与口腔医学结缘,扎布这样说:“战争使我们这一代人有特殊的经历。”

由于战争原因,马耳他皇家大学医学院开设了新的牙科课程,扎布正是在这个大学中获得了他的第一个牙科学位。当时的校长约翰。梅镇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教授,也是在当地很有资历的牙医。他告诉年轻的扎布和其他学生:学校的规模和在全球的名声与学校的好坏并没有直接关系。他建议扎布去北美,可以跳过一些在英国必经的学习阶段。于是扎布凭借申请到的富布赖特奖学金,开始在当时规模很小的密歇根大学口腔修复学专业继续学习。富布赖特奖学金要求有两年的美国之外的学习经历才能完成硕士学业,扎布和太太一起来到了多伦多,并在1966年得到多伦多大学的全日教职,正式开始在加拿大的学术生涯,在那里的工作帮助扎布建立了专业学术地位。

此后,扎布在口腔医学生涯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获得无数荣誉,包括1993年国际牙科协会口腔修复学和口腔种植学研究奖、加拿大国家最高公民奖、英国牙科医师皇家学院荣誉院士以及多伦多大学等多个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世界顶尖级的学者,扎布在退休之年仍然勤耕不辍。在过去的5年他又完成了2本新的专著:《骨整合在口腔修复外科治疗及生物材料中的持续性协同增效作用》和即将于2012年出版的《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治疗》。

中国口腔医疗的现状和与北美的对比

看牙,在中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中国庞大的人口、巨大的城乡差异、短缺的卫生医疗经费、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都令中国人的看病难问题很难短期得以解决。一见到扎布教授,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发问,希望了解北美的情况和他对中国口腔医疗现状的看法。扎布认为中国有很多有天赋的学者和教授,同样受过严格和高水平的训练,与国际间的交往也十分密切。在北美有很多来自中国的优秀牙科工作者,而且中国和北美的牙科工作者一直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相互交流,因此就学术水平来说,中国和北美的牙科界没有区别。

从临床角度谈论二者的区别,扎布教授认为中国从事牙科行业的人大多在公立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工作;北美大部分的牙医则选择独立开业,而不是像中国的医生那样绝大多数在公共医疗机构服务。

他说中国口腔医疗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口腔界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何控制人群的口腔健康状态;如何建立在读博士和博士后口腔医学教育的国家级标准;如何控制具备资格的口腔从业人员的总数和合理分布;如何合理分配、供应和利用口腔医疗资源;如何减少口腔疾病对人口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同时扎布个人认为,失牙的患病率和修复治疗情况也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另外,中国是一个人口庞大结构复杂的国家,又面临着迅速城市化以及老龄化的问题。在过去的20~30年间,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布了各种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以及各年龄组的失牙情况。报道也指出国家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随经济发展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正规口腔教育和初级保健项目的增加,社区口腔诊所的普及以及接受大学教育的口腔专科从业人员数量增多。扎布教授强调,西方同仁普遍认为中国的口腔医疗服务主要是以医院为基础的体制,医疗保险只覆盖一部分的口腔治疗费用,绝大部分修复治疗费用需要患者自己承担。因此在中国的口腔医学院中,特别是在口腔修复学领域,教育者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在满足大量治疗需要的同时,要重视未来的发展计划,也就是培养和训练专科从业人员,致力于减少失牙和及时修复缺失牙。

目前发达国家口腔界优先关注的是整个咀嚼系统和口颌面系统健康的功能以及良好的美学效果,这也是中国口腔的发展趋势。中国迅速崛起处于全球领导地位的同时,必须要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三大关键因素——服务、教育和研究之间的关系。

晚年来到中国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合作

扎布非常认同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格言:“当我们对事情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他信奉古语:“要想活得好,就得老动弹。”正因为如此,扎布决定退休后仍然延续口腔事业,在晚年来到中国,和北大口腔医学院合作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项目。

在北京,他和他的同仁们为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项目义务服务了多年,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为讲习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扎布和组织者选择与北京大学合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和他半个世纪前投身临床学术领域的原因是相同的。来到北京,和世界各地的年轻同仁——也就是未来的口腔修复专业的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和对修复专业的认识,正是扎布建立国际讲习班的强大动力。

第二个原因是扎布将继续担任最后一届IJP(国际口腔修复学杂志)主编。这个角色使他可以继续致力将IJP/卡尔斯鲁厄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这种特殊的教授方式引入到一些新的国家。扎布认为临床教育者必须持续思考和学习才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挑战,尤其是在目前这样一个转型时期。过去几年,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牙科技术出现了巨大的进步。口腔医生在诊疗中的角色由治疗疾病转化成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多样的治疗选择和患者对美学的重视催生了由患者主观驱动的治疗模式。但是现在全球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经济衰退,口腔医疗也面临财政不佳带来的挑战,中国的口腔医疗同样面对这一问题。这一转型使口腔医生特别是口腔修复医生必须更加重视临床技术、循证治疗和人道主义关怀,这也是IJP/PKU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项目的创办宗旨之一。

扎布现在来到北京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同事一起开始工作,拟将针对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的教学模式、理念和方法引入到中国。数位年轻的中国口腔修复临床学者已经参加了IJP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和韩国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还有一些参加了今年6月在德国巴登巴登组织的讲习班。

但是参加学习的名额非常有限,北大的同事对扎布的教育方法反应又非常积极,这促使他准备举办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IJP/PKU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这个以北京为中心的新讲习班,也将致力于培养更多属于亚洲和国际同领域的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积极推动国际口腔修复学学术交流。

最后,扎布教授补充了一个非常个人的声明:他计划在2013年前完成学术生涯的最后舞蹈,但仍然愿意把他的承诺奉献给国际口腔修复学教育,更愿意看到年轻的中国口腔修复教育工作者取得新的成果和成绩。他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把来自国际口腔修复学的顶尖学者们组织在一起,带到北京,促进他们与中国同事具有深远意义的特殊和独特的教育伙伴关系。

口腔修复效果 篇12

资料与方法

收治牙列间隙患者7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6例。其中, 男43例, 女29例, 年龄19~51岁, 平均 (43±2.5) 岁。以上患者均属于自愿接受口腔修复治疗, 在同意书上签字。

方法:对照组接受局部义齿治疗方案。实施前, 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局部义齿治疗法, 告知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可提高疗效。观察组给予正畸治疗, 医护人员为患者介绍正畸治疗技术的治疗目的以及预期疗效, 提高患者对正畸治疗技术的认知水平。对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患者满意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 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患者总例数×100%, 患者满意率=满意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 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 高于对照组的88.89%,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于治疗阶段与治疗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共计2例, 少于对照组的7例 (P<0.05) ;观察组满意率91.67%, 远大于对照组的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口腔修复所应用的正畸治疗技术被视为对牙列间隙具有辅助作用的方法。其在临床应用中有以下治疗目的: (1) 确保患者基牙平行。对牙列间隙患者实施口腔修复之前, 必须确认其基牙的就位道是否处于平行状态, 若观察到基牙倾斜, 医师于牙体预备过程中需对基牙周边的牙体组织予以切削, 通常切削部分即可。针对基牙倾斜度较大的患者, 难以顺利进行修复, 此时应用正畸治疗技术, 利于基牙保持竖直状态, 便于医师顺利开展修复治疗[1,2]。 (2) 牙弓间的牙齿分布必须具备理想性。在患者牙弓内部, 牙弓间的牙齿如分布缺乏理想性, 则极有可能会影响修复效果。针对上述问题, 医师于修复前采用具备辅助治疗的正畸治疗技术将间隙关闭或在原基础上加以开拓, 可为下一环节进行修复创造有利条件。其次, 因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发病诱因均存在差异, 为全面获取患者个人信息, 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 充分了解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期望获得怎样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采用正畸治疗技术应对牙列间隙, 修复前需制定综合性修复方案, 而方案的制定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行X线扫描, 于患者头颅侧位、口内根尖以及口腔全景等处进行拍摄, 经医学影像检查获取患者病情特点, 后予以分析、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制定正畸治疗的综合性修复方案[3,4]。

本次研究,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效率97.2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次, 观察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为2例, 而对照组中则有7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再者, 观察组满意率91.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合而言, 正畸治疗技术在口腔修复中体现了自身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 值得推广使用[5]。

综上所述, 研究结果证实我院对72例牙列间隙患者开展局部义齿治疗方案或正畸治疗方案具有显著可比性, 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例数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因此, 正畸治疗技术值得在口腔修复中推广应用。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摘要:目的:观察正畸治疗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牙列间隙患者7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给予局部义齿治疗方案, 观察组采用正畸治疗技术,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效率97.22%, 高于对照组的88.89%;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 对照组7例, 观察组2例;观察组满意率91.67%, 对照组75.00%,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正畸治疗技术在口腔修复中获取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让口腔疾病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关键词:牙列间隙,正畸,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志贤, 程志伟.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5) :484-485.

[2] 韦祖印.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31-132.

[3] 胡蕾蕾, 滕聿峰, 杨茜.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13) :57-58.

[4] 谢晓秋, 王林, 王阿明, 等.专家系统在口腔正畸等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9, (23) :315-319.

上一篇:地区经济开发下一篇:游泳运动的发展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