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模式

2024-10-18

景观模式(共12篇)

景观模式 篇1

摘要:高校校园景观作为景观中的一大类别, 其规划设计有一定的模式。高校新校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模式也会对其他类型的城市景观产生积极影响, 出于建设能源集约型景观这一考虑, 研究高校新校区中“能效景观”显得很必要, 本文从对高校的新校区景观现状的分析出发, 探究新校区的“能效景观”的营造模式。

关键词:高校景观,能效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1 能效景观概述

1.1 何为能效景观

“能效景观”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界定, 在本文中, 笔者基于对第十五届“城博会”的“能效城市规划师”这一主题的思考以及今天的“低碳景观”这一概念的启发, 同时受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 将“能效景观”定义为在景观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管理的全过程各个环节中, 始终以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思想来指导景观的发展, 以最少的资源投入产生尽可能大的效益的景观规划设计, 笔者将这样的景观称之为“能效景观”。

1.2 能效景观体现在几个方面

“能效景观”是孕育在可持续思想之下的, 也是低碳景观的一个延伸或者一个发展, 其设计理念都与可持续、低碳密不可分。“能效景观”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土地的利用上, 要多重利用土地, 尽可能地高效利用土地;微观上主要表现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各种景观元素资源的节约, 不单是节约, 重要的是要提高利用率, 同时尽可能地考虑景观材料的再利用。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也应运用高能效的管理模式, 避免因管理不善而致使景观效益下降的现象。

2 高校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在能效问题上的现状

2.1 景观总体规划急功近利, 能效低下

高校在不断扩招的背景下, 对于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工期尤其压缩, 很多高校的新校区都是边教学边建设, 景观规划设计草草了事, 且新校区的规划通常遵循“建筑为主, 景观为辅”的原则, 景观规划被置于一个配角的位置, 在功能和交通上都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状态。

首先, 新校区由于占地面积比较大, 容纳的师生人数也上万, 新校区总体功能相当于一个小的县城, 景观系统则是整个校区的室外公共空间, 而新校区的原始面貌一般为耕地, 短时间内用地性质的变化, 土地功能的突然置换与新校区景观的功能未能形成有效的契合, 使得整个新校区景观总体规划功能比较紊乱, 只注重形式美, 导致总体功能不够系统化。

其次, 新校区景观规划中的交通系统是整个校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的通道, 新校区的交通主要包括车行和人行的动态交通, 也包括停车的静态停车场交通。

目前, 新校区的交通状况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整个规划的交通路线主要考虑校园景观的整体视觉冲击, 而未能真正使交通路线满足学生的需求, 使得校园很多道路废弃, 很多需要道路的地方未能流出人行路线, 这就导致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同时, 也使得校园的交通效益低下;二是停车场的布局不合理, 停车方式也存在问题, 导致了很多行政办公区, 教学区无需停车现象严重, 而规划的停车场使用频率低下, 造成了停车资源的严重浪费。

2.2 规模偏大, 尺度失真, 很多资源并未落到实处

新校区因其占地面积大而追求大空间、大广场, 尺度的巨大使得整个校园缺少了安静、舒适的氛围, 也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原则相违背。新校区的景观规模使得人们无法找到老校区的学习氛围, 空间及其空旷, 特别是新建大学校园绿化面积规划得很大, 而兴建时间又很短, 导致校园户外环境中草坪多、树木少且小, 绿化面积所占体量小, 因此, 进一步强化了校园户外空间的空旷感, 而这些校园巨大的室外空间却很少得到真正利用, 因大尺度增加了教学楼栋与楼栋之间的距离感, 也使校园景观中的照明、绿化、垃圾桶等景观基础设施设置增加, 降低了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如昆明理工大学的呈贡校区的樱花大道, 单从景观尺度来考虑, 从恬园走到主体教学建筑群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 并且由于道路坡度过大, 行道树太小, 硬质的柏油路夏天特别炎热, 这种状况不仅使得景观大道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同时还使得学生由于上课路程太远产生迟到甚至逃课的现象, 这是一种校园景观规划的“负能效”现象。

2.3 绿色景观营造不当, 导致植物死亡以及资源浪费

高校校园景观中的比重最大的当属以树木、花卉、地被和草坪为主的绿色景观。当下, 高校新校区景观中的绿色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 很多新校区都在模仿已建成的新校区, 在植物的选取上往往追求高端大气, 刻意营造一些特殊的植物景观风格, 故而进行大量的树木栽植活动, 并且没有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最终很多原因导致了树木成片的死亡, 在2013年,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校园内的榕树就因为气温下降几乎全部死光。同时, 新校区绿色景观建设过程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尤其在新校区的大门或是一些主要景观节点处, 往往试图通过大树来奠定学校的历史沉淀, 故而进行大量的“大树移植”运动, 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说, “大树移植”严重的损害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打破了原有景观的可持续, 而移栽到新校区校园内的大树成活率不能保证, 两年的假活期过后可能会死掉很多, 这就造成了植被资源的极大浪费, 同时在移植大树过程中也进行了资源的高输入, 景观能效降低。

2.4 水体景观泛滥, 硬质景观成灾

在现代高校新校区的水体景观营造中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是理水手法的单一化以及水体分散未能形成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手法精妙, 水声水色的利用都令人赞口不绝, 而现代校园景观中的水景较为单一, 大多为规则式的喷泉、跌水以及一些水池, 多强调视觉效果而忽略生态;偶有自然的湖泊或是小河, 但细节处理都显得单调肤浅没有韵味, 加之水体景观大多分散, 自然式与规则式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 而是在校园中零星的点缀水景, 未能形成水系。水景周围的景观公共空间不够理想, 最终使得水景独立存在, 学生的亲水性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总体说来, 大多高校新校区水景总面积大, 而大量的跌水喷泉耗能较高最终都成为死水, 呈现一种水景泛滥但是质地不高的趋势。

当下的景观设计中, 硬质景观占的比重较大, 受城市广场运动的影响, 高校新校区中也特别强调硬质景观的设计, 考虑高校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 硬质景观确是实际所需, 但大量的硬质景观增加了铺装材料的投入, 同时还必须考虑更多的排水问题, 硬质景观在前期资源的输入上远远大于软质景观, 而最终产生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却不如软质景观, 这种大规模的硬质景观产生的是低能效的景观。

3 高校新校区“能效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3.1 总体规划系统化

打破新校区规划以建筑为主、景观为辅和分期规划设计的定式, 在前期规划中将所有景观设计提升到规划的高度, 形成一个有中心有要点的整体框架。景观的核心是绿色景观, 因此总体规划必须围绕绿色景观这一核心展开, 形成以绿色景观为基底, 以道路交通为廊道, 以特色节点为斑块的景观系统, 使之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能够自我更新自我修复的生态景观系统。整个景观系统规划应以环境势能和可再生能源为主, 常规能源为辅, 比如结合高校环境工程相关领域研究, 开发一些新的可再生能源, 同时充分挖掘已有景观能源的利用价值。高校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还重点强调艺术性, 而生活中的任何材料都可以被加工成为艺术品, 因此, 在前期的总体规划中就考虑将所有进入景观系统的能源、元素全部转化为有用的效益输出, 按照品味进行综合利用, 消除浪费, 提高景观系统的整体效益。

3.2 细化道路交通, 提高分流能力

道路交通系统是整个校园景观的骨架, 高校新校区车行交通流不大, 夜晚基本为零, 道路交通主要是满足人行的功能。要提高能效, 就要求交通的分流能力以及纠错能力非常强, 而校园交通的最大特点在于存在交通高峰, 而这个高峰主要是行人的高峰, 因此在道路上还伴随有人际交往的活动, 满足这样特性的校园道路交通结构需要从人行功能出发。

要提高道路交通的能效, 得看道路真正的使用情况。从高校学生在道路上的行为来看, 学生多为成群结队并排行走, 所以, 对于人行道的要求会更高, 而现在高校道路普遍与城市道路类似, 人车分流极为明显, 但是校园道路交通系统中, 直接套用城市道路模式又不符合学校学生行走习惯, 而单行道路交通, 结合休息、等待等功能的交通更适合高校校园景观, 结合功能分区考虑进行道路交通的细化设计, 不仅使得学生行走效率提高, 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硬质景观中排水、铺装等资源的浪费。

3.3 优选植物种类, 优化植物种植系统, 打造多重效益新校区植物景观

植物造景是景观的核心, 提高植物景观能效, 关键从“节地”、“节土”、“节水”三大基本点出发, 提高能源使用率。

从“节地”、“节土”、“节水”来说, 植物种类的选取需要重点考虑, 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 以外来植物为辅的原则, 乔灌草以及攀爬藤本类植物综合运用, 并且通过地面绿化、墙面绿化、屋顶绿化相结合的方式, 缔造立体化、多层次、群落式的植物种植系统, 产生更高的生态效益。比如一些中医学院就可以选择种植一些药用植被, 形成一些康复性景观, 把校园景观与校园实际需要结合, 药用植物能为学校提供一些简单药材。

其次, 新校区所在地原来多为农业用地, 征用为校园建设用地后, 虽然用地性质改变了, 但是土地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变化, 因此, 有必要保留一些原始的生产性景观, 比如果园、田地等, 将新校区景观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如沈阳建筑学院的稻田景观一样, 校园绿地里也可以长满庄稼或是果树, 不再是只开花不结果的园林花木。

最后, 应尽量避免大树移植, 新校区为了继承学校的校园文化, 往往希望通过快速的植物景观营造体现老校区的校园氛围, 所以到处进行大树移植, 这往往是最浪费植被资源的一种行为, 很多大树容易被移植死亡, 景观效益也极其低下。

3.4 多方位提高景观照明水平

从提高能效的角度来考虑, 高校景观照明首先在于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设计, 比如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进行照明。高校新校区位于郊区, 远离中心城市, 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 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都较为便利, 这就节省了很多电能;其次, 景观照明的景观灯具设计要合理, 景观灯通常设置在道路两旁, 要保证适度的垂直照度以及半柱面照度, 从而提高照明效率;另外, 新校区中有很多干道很宽, 所以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区分明显并且中间设有绿化带, 对于道路的夜间照明来说, 一个路灯的双向照明应予以大力发展;最后, 从景观灯的管理层面来讲, 高校很多景观灯成了通宵达旦的常明灯, 然而在校园里, 后半夜人、车较少, 所以应该限时开关景观照明系统, 减少光污染, 提升积极效益。

3.5 打造循环水系, 提升水景效益

景观中仿佛“无水不成景”。高校校园往往都有污水处理站, 这就为景观水系统提供了便利, 通过污水处理站进行生活污水的处理, 利用处理过的中水营造水景, 还可以进行植物的灌溉。同时, 高校校园硬质景观也为雨水收集提供了便利, 尤其在一些旱季雨季分明的城市, 雨季的雨水不再通过管道排出, 而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它集中, 比如有些高差的校园景观的设计中, 就可以用一条溪流进行雨水收集, 溪流旁边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配置, 起到续水作用, 从而形成了一个水循环系统, 同时结合高密度的植物种植, 能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 还避免了雨水资源流失, 同时净化雨水, 使之成为可以利用和灌溉的资源。另一方面, 要改变高校水景设计中的消耗其他能源的局面, 比如喷泉、人工跌水消耗电能, 要将水景设计成接近自然的原始形态, 能够进行自我净化自我更新。同时, 校园中避免不了营造一些特色水景, 那么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耗水量以及能够产生的最大效益, 比如上海世博会展馆中的喷雾节能降温系统, 既是一种新型水景的营造, 除了视觉享受外还产生了其他的效益, 这些都是在新校区水景设计中值得借鉴的。

除了上述这些方面外, 还可以考虑一些废弃材料的利用, 新型能源的再生等, 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考虑, 形成一种高能效的新校区景观。

4 结语

在新校区景观中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 提高使用效率, 结合高校的研究, 合理地利用自然, 如光、风、水等, 则可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 同时, 新技术的采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利用废弃的土地, 原有材料, 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 也可大大节约资源和减少能源的耗费, 提高景观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婷婷.浅析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35 (18) :60-61.

[2]蔺俊.浅谈高校新校区景观绿化设计[J].基建优化, 2007, 28 (4) :76-78.

[3]于胜男.浅谈高校新校区校园景观设计现状[J].2012 (30) :246.

[4]朱红.城市景观照明的节能方法[J].节能, 2007 (2) :7-9.

景观模式 篇2

摘 要:河流景观是城市及大地景观体系中最为敏感的地带,防洪大堤及其相应的景观道路是河流景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防洪景观道路两侧的自然及人文环境背景选择合理的景观修复规划模式,从而形成持续的生态廊道,创造和谐的景观形态成为本文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湘江、防洪大堤、景观规划

引言 水是人类生活之源,是城镇及乡村景观体系中最具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元素。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恶化,水体及其相连的景观带以其特有的清新宁静的水域空间、丰富自然的景观格局、舒适宜人的区域小气候而成为都市人理想休闲场所。河流在为民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的同时亦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沿河防洪景观大堤的修建成为必要。而防洪大堤的建成对以水体为核心的景观格局影响巨大,有正面的亦有负面的。如何在景观上修复大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了本文的探讨重点。

1. 景观现状概况

1.1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格局

规划建设的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周边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类型和合理的自然景观空间肌理。湘江生态经济带内,湘江两岸的自然山林、丘陵、岗地、平原、田园、滩涂、洲岛、湿地等自然景观类型以带状湘江水体景观空间流线为纽带形成了自然完整、和谐有序的自然景观空间序列,加之散置其间的城镇,体现出沿江丘陵岗地地貌的典型地域景观特征。同时为沿江防洪景观道路提供了丰富多变、具有较强吸引力和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空间环境背景。

1.2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在地域空间上的融合渗透是湘江生态经济带最具个性和吸引力的景观特征。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周边分布的古城遗迹、会馆书院、伟人行踪、古建庙宇等人文景观随处可见,如长沙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道教福地云麓馆、开福寺、天心阁、马王堆汉墓遗址群、湖南第一师范;湘潭的昭阳寺、关圣殿、文庙、鲁班殿;株洲的佛教圣地空灵岸、伏波庙等等不胜枚举。独树一帜的湖湘文化,渊远凝厚的历史文明,为湘江注入精神。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防洪景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背景支持。

1.3生态环境现状

湘江生态经济带地处我国中东部地区,现状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空间格局良好。湘江生态经济带水、热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植物种类有226科、296属、1973种;区系成分复杂,残遗种类丰富。东亚(中国)特有成分多。水产资源有11目、23科、67属、110种。地势起伏小,土地潜力大,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少。生态经济带内现状农田耕地占45.6%,林地占16.2%,水域占19.3%,洲岛占2.9%,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在16%以下,现状自然生态绿地的比重大,空间布局较完善,基础良好。

但区域内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退化现象日益严重;季节性自然灾害突出,夏秋连旱较多,春季洪涝灾害频繁。

2. 景观规划方案

山――水景观模式是湘江生态经济带的特色景观模式,也是该区域规划建设总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因此在沿江防洪景观道路的景观规划建设上以景观生态理论为指导,强化自然山――水模式,并从纵向的亲水开敞景观空间、横向水陆景观空间渗透通道、竖向景观空间层次效果三个方向入手,创造连续协调的景观通道,并使区域文化和历史文脉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体现和延续。

2.1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满足城市防洪的要求。景观规划设计不能影响城市防洪安全所需的技术、工程要求。

生态保护性原则。维护和尊重自然格局,充分保护湘江水体、湖泊、山体、丘冈、林地和农田。景观建设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生态安全性原则。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景观规划设计,设计结合自然,通过生态景观建设提高城镇内外生态安全指数。

景观空间场所人性化原则。结合城乡居民的生活习俗、行为需求和环境心理,通过景观系统设计为使用者提供亲切的外部空间尺度和舒适的休闲游憩环境条件和设施。

2.2规划构思

空间变化节奏性。结合湘江利用道路、绿化、广场及建筑有序变化,有主有次,具有动态和节奏感,充满生机。突出中心主题,创造动态景观序列,

空间场所的文化性。尊重历史和地域文化,搜集提炼城市区域的历史文脉,将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和元素应用到景观设计中,以延续历史文脉、强化城市形象和空间场所精神。

生态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分析确定生态开发建设、恢复、保护和景观规划的层次深度,使生态景观有一个持续发展、科学有序的建设过程。

景观建设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景观设计使沿江各种自然和文化景观通过景观道路的衔接形成整体的景观序列。并在空间和视觉通道上强调景观空间的连续与渗透。

3.景观规划导则

通过调查分析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周边地带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景观因素、城市分布格局、人口聚居程度等因素,规划将整个景观道路宏观上沿湘江纵向划分为以下三类景观区域:

a.以主体城镇景观环境为背景和空间延续的城镇景观区。主要包括途径长株潭三个大中城市以及散布其间的建制镇(如雷打石镇、昭山――九华山生态城镇等)的沿江防洪景观道路部分。

景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文化休闲、城市形象塑造展示、集会健身。该区域在环境景观设计上采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根据城市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和城市主体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层次、高标准的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使景观设施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集会、交流、健身等基本行为需求,又能集中展示城市甚至是城市所在地域内所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文脉。该区域的生态景观以生态景观建设为主。与外围城市绿地系统相衔接,满足城市滨水绿地多元化功能需求。为城镇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景观空间场所。

景观特征:以城市建筑景观为环境背景,立面上着重强调与城市景观沿江天际线的协调统一,并通过植物配置统一沿岸建筑景观,软化僵硬的直线型硬质景观形态,成为湘江水体景观与城市建筑景观的绿色生态景观衔接带,实现自然景观与城市现代景观的包容与渗透。场地平面及空间设计上,以植物材料分割空间,注意与城区绿地系统、交通网络和视觉走廊的衔接,形成整体面向湘江重点地段兼顾城市景观通道的以公共绿地为主要景观形态的城市滨水开放式绿色景观空间,使之成为城市中自然和人造景观兼顾,人文景观突出的极具吸引力的现代城市生态景观地段。

主要设施:满足生态功能的绿地、水体;

满足集会交流功能的一定面积的铺装广场;

满足休闲游憩功能的小型建筑(休憩亭、廊架、茶室、小卖部等)、游路和户外家具(灯具、座椅、座凳等)等;

满足人们亲水性需求的亲水平台;

满足体现文化内涵的主题建筑小品;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率控制:绿地率75%以上,铺装广场及道路20%左右,建筑占地面积5%以下。

b.以近郊城乡结合部农田、林地为环境背景的近郊景观区。主要包括途径城镇近郊农田、林地的沿江防洪景观道路段,如湘潭连水两侧典型的河塘稻田农业文化景观区等。

景观功能:恢复生态环境、休闲健身、游憩活动。该景观区域在环境设计上合理利用外围开敞的景观空间和规划区域内宽敞的用地条件,以近郊综合性的旅游休闲活动为主要功能,为附近城镇及当地居民提供近郊游憩、融入自然的景观空间场所。该地段的`景观建设以生态景观恢复为宗旨。

景观特征:以多层次立体绿化为主要造景手段,追求景观立面层次和平面形态的自然化以及与背景环境的协调统一感,避免景观设计城市化。在绿色自然空间中点缀相应的旅游休闲设施,成为绿色环境中的游憩地和逗留点。在条件允许地段设置滨水浴场、停车场等。

景观形态:满足生态功能的风景林带、湿地生态园;

满足旅游休闲功能的小型生态建筑(休憩亭、廊架、茶室、小卖部等)、游路和户外街具(灯具、座椅、座凳等)等;

满足人们亲水性需求的平台、沙滩浴场等;

满足体现文化内涵的主题景园;

满足交通功能的停车场;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率控制:绿地率85%以上,铺装广场及道路10%左右,建筑占地面积5%以下。

c.以自然景物为主体的生态敏感景观区。包括途径入河口、近岸湖泊湿地、生态保护类洲岛、沿岸低山、风景区生态隔离区等地段的沿江防洪景观道路部分。

景观功能:保护生态环境、郊游活动。该景观区域在环境设计上充分保护和展示沿路两侧水域风光、湖泊湿地、自然山林、风景区等自然因素,严格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格局不受破坏,景观建设以模拟自然生态格局为主,仅在适宜地段才可开展不妨碍生态环境的有限度的观光游览活动,从而为人类提供回归自然的景观空间场所。该地段的景观建设以生态景观保护为立足点。

景观特征:以模仿自然生态群落为主要造景手段,追求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与背景环境的完全统一性。在绿色自然空间中点缀宽1米左右的沙石路面或原木汀步游道。

景观形态:仿自然的生态森林;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率控制:绿地率95%以上,游览设施5% 。

结语 作为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河流在城市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以防洪景观道路为载体的景观休闲带对城乡居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地域性生态景观和文化为内涵、以城乡居民对河流风光带的需求为依据的景观规划模式是解决防洪景观道路景观恢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方春 城市河滨区景观设计探索 《大众科技》 .9 14-16

[2]皮晓宇 城市防洪中的景观工程建设及实践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5.3 142-144

[3]吴登树 浅谈城市防洪与生态景观的结合 《水利规划与设计》 .3 29-31

[4]孙鹏、王志芳 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 .9 19-22

小区环境景观低碳冲击模式 篇3

全球经济从工业化、信息化走来,已经进入了低碳时代。二零零三年英国政府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以发展的眼光提出“低碳”的模式,这是在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后又一开创性的新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体现,通过新技术、新制度、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从而达到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格局。但是低碳模式在具体操作上很容易陷入茫然和误区,针对当今世界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我们摸索出一些基本模式。

一、和谐建设,融会贯通

小区环境是城市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小区环境必须从整体出发,突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不能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去破坏社会及自然资源,去侵占和掠夺周边资源,并且不应该将自身的污染转嫁到周边环境。因此小区环境设计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解决功能和视觉效果,不单是对功能和美的追求,而是更多地从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去寻找小区的再生力量。只有实现了这种大背景下的一体化,才能避免在小区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过多的破坏和浪费,才能真正为小区居民打造一处长远的,既满足物质功能又能满足精神需求的舒适的环境景观。

二、追逐本土,循环利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省市区都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文脉、生活形态、城市特点以及社区精神,同时每个城市都因为自己的气候特点,形成了个性化的自然状况。这些独具地域特征的资源,不仅是城市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更是小区环境建设中首屈一指的构成元素。只有充分利用好本土资源,把本土的文化、材料和精神引用到小区环境设计中,才能实现小区景观的可持续性。当今国内开发商大多追求所谓“国际化”,实际上是一种单纯的照抄照搬,使很多小区景观不伦不类,甚至水土不服。大量的舶来品,使得使用小区的居民很难维护。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等方面的极大浪费。

三、保护自然,发展利用

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亲近自然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城市居民追求的生活目标,自然资源拥有两面性:保护性进行开发,能很好地实现其价值,能大量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破坏性开发,最大可能地改变了自然基脉,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小区是城市居民日常活动最多的场所,据统计,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是生活在小区内的,那么小区环境景观占了人生享受的大部分。以前小区只修道路,满足出行就可以了,如今居民追求环境景观的优美,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不需要过多地随意创新,应该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小区内现有的自然条件,以自然为基脉,建筑为框架,构筑小区环境景观,这种顺应自然的模式,既实现人们亲近自然的梦想,又能更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既减少了大开大挖的强行建设方式,又降低了资源和财力的投入,做到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一举两得。

四、节约能源,持续开发

未来时代是能源的时代,大量的能源都是不能再生的,电力资源和水资源与每个小区、每个居民息息相关,未来的小区生活不应该追求奢华,而是舒适,这种舒适不是人为地去实现,而是通过充分利用被动式能源,给居民带来愉悦的小区生活模式。小区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得更多的是怎样用好自然通风、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通风可以减少对室内空调过多的使用,能够增强生命的活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被动式的太阳能、风能是人工化能源之外的可再生能源,在照明和水景动力能源的使用上可适当地加以合理利用。水资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小区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水,怎样利用污水与雨水,已经成为小区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版块。可通过设计屋顶蓄水、地面蓄水、雨水利用等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增加小区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实现小区水体的再生功能。

五、低技手法,合理实施

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经常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很多设计追求丰富、豪华,因此现代小区景观分为三个等级:中、高、低三个档次,然而很多时候这些档次就是消耗资源的档次。所谓高档次的豪华景观,实际上是大量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开发模式。一个好的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是一种低技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低成本和简单的技术手段就能实现,并且使用舒适,才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的环境,这种低技景观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

景观模式 篇4

“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Troll于1939年提出的,最初应用于生物群落与自然地理背景相互关系的分析。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在把土地镶嵌体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它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格局)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水、土、营养)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如火灾、虫害)的空间扩散等。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通之处,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观察结果很快可以在规划中被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景观生态规划能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的原因之一。

2 城市景观设计

2.1 城市景观

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具有独特的生物、非生物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代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质供应和废物处理等过程彼此联系,形成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特征的统一体。不同城市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典型地和重复地出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这就是城市景观。在区域尺度上,城市景观的镶嵌性和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规律性。

2.2 城市景观设计构成体系

以城市而论,城市景观要素可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类。其中,物质性景观按照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模式可划分为斑块—廊道—基质三大结构形式,从城市设计理论角度对应可划分为景观市域、景观轴、景观节点三个部分;非物质性景观则是以此三种物质景观为载体,通过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感性认识,它是寄托在物质景观中的文化痕迹和一种高层次的设计理念目标,也是城市环境景观焕发生机与活力的灵魂所在。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就是在保持城市环境景观系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对自然和人工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建设,赋予城市明晰的认知形象框架。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法则,通过对物质景观要素的再塑造,体现城市高尚生活情趣和高雅文化品味,从而唤起人们对认知形象的美好联想与心理体验。城市景观构成体系可见表1。

2.2.1 景观市域——构成城市景观特征的基础

标志景观区是指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标志市域。一般是由人工或历史景观与自然景观组成的景观群落,不仅能突出城市个性,而且能代表城市文化品质。

特色景观区是指按照城市功能及经济生活发展要求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生产、生活功能地段。如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和风景区等。

历史景观区是记载城市历史发展轨迹的载体,是城市不同时期文化生活特征的积淀,如各类古建筑群、历史遗址等等。

2.2.2 景观轴——构成城市景观的骨架

生态型景观轴是联系各自然景观市域之间的生态通道,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各种生态流运行通畅的主要方式。如连绵的山体、河流及稀有植物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带。

人工型景观轴则是城市中市民活动的交通载体,是保持城市功能高效运转的主要通道,如城市道路、铁路、水路及步行专用道。

2.2.3 景观节点——构成城市景观特征的个体

各类景观节点均为承载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城区范围内的各类公园和绿地不仅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表征,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作为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广场,不仅是创造现代都市生活所企盼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舞台,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城市外部出入口是城市的门户,也是体现城市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南宁市景观要素设计实践

南宁市四周青山环抱,外围分布着相当数量的水库和林区,城市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均有低矮的丘陵和山体围绕,构成城市特有的山势特征,市域内郊野绿化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良好景观背景,同时众多历史人文遗址赋予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全市景观资源体系的分析,在南宁市特有的山、水、林自然资源和城市形态的基础上,按照环境景观体系分级原则,合理规划设计出一批高质量的景观风貌要素,以形成生态系统良好、景观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中国绿城”形象。

3.1 基质类景观要素设计

3.1.1 标志景观区

位于南宁市民族大道与快速环道交汇处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是南宁市城市风景线的焦点,凭借其“朱槿花”式的特色构造成为了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会展中心旁边的民歌广场是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行的南宁市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要活动场地。由于会展业要求有一个完善强大的与之配套的集商务办公、住宿、餐饮、通信、金融、购物、旅游等为一体的相关服务与服务设施,因此,该处景区的设计显得极为重要,对该区的设计应遵循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控制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对会展中心周边道路绿地园林景观改造,尤其是对民族大道延长线、竹溪路交叉口绿地及会展中心入口、边坡等地段进行园林绿化精品景观建设,将该市域建成展示“中国绿城”形象及特色的窗口(见图1)。

3.1.2 特色景观区

特色景观区是城市各项功能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具体反映。结合城市主导功能的建设,强化其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力求创造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体系,形成清新活泼、各具特色的都市核心。

商贸中心区——以密集的商业群落、步行街、高层办公楼构成其主要特征。需要重点加强对埌东高层建筑群的建设,注意处理好其与南湖、青秀山之间景观视廓及城市轮廓线关系(见图2)。

文化艺术区——以各具特色并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形象及融现代与历史为一体的空间意向为特征。重点建设南湖地区的景观特色,并结合南湖广场的改造加强对南湖周边环境的建设,力求创造一个高品位的艺术场所。

行政办公区——以恢宏的建筑空间,典雅庄重的室外环境为特点,逐步完善省市行政机关办公区的改造与建设,综合整治周边环境,加快形成各级行政中心区。

科技产业区——以新颖的建筑形态,有序的绿化空间为其基本表征,重点加强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

风景旅游区——发挥南宁市的园林景观和生态优势,选择若干具有一定知名度、旅游基础比较好的景点作为精品景点来重点建设,如重点加强青秀山风景旅游区的建设,提升服务档次。

生活居住区——对主城内已建小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拆违建绿,美化环境。

3.1.3 历史风貌区

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和珍贵文物古迹是南宁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南宁市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必须坚持“抢救、保护、继承、发扬”的方针,保护好全市的文物保护单位、街道及里弄,并在继承城市历史文脉、延续民俗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对南宁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将南宁市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意义重大的文物景点列为市级文物单位进行保护,更加深入地发掘南宁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南宁市的环境特色,形成城市特色的文化个性。

3.2 廊道类景观要素设计

3.2.1 生态型景观轴

首先,邕江蜿蜒流经市区,河水清澈,尺度宜人,是南宁市独特的生态景观特色资源。对于南宁的母亲河邕江,应结合堤路园建设,充分利用其宽阔的水面和两岸的自然景观,建立起邕江两岸完整和连续的开放绿带系统,并因地制宜地修建一些娱乐设施和亲水设施,围绕邕江沿岸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蓝绿”滨水开敞空间和生态型景观轴线。同时要充分利用南宁自然地理特征,塑造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滨水居住环境和景观风貌(见图3)。

其次,朝阳溪、可利江、心圩江、竹排冲、良凤江等插入城市的溪流水网,是南宁市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保留这些水网,并加以人工的绿化和美化,借以形成蜿蜒曲折、风景秀丽的开放绿带系统,既可以将城市空间自然分割成若干生态细胞个体,又可以利用这些楔形绿带从外界引入新鲜空气,净化城市环境。

最后,南宁盆地周围的丘陵和山体,也是南宁市独特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这些丘陵和山体特点,加强对城市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活动的调控,保护好城市周边的自然地形和地貌,建设好南宁盆地大绿化生态圈,提高城市外围的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富有亚热带城市特色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形成南宁市外围系统的生态型景观轴。

3.2.2 人工型景观轴

人工型景观轴即城市道路、铁路和步行道所组成的“路轴”,通过精心设计将其与沿线建筑和城市空间融为一体,以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按照目前城市道路的功能类型,通过引入有关的规定和机制,赋予各路轴不同的性格特征,对各主要干道按照整治、完善、建设三种方式予以明确的规划要求,并针对步行道路建设提出系统性要求。

首先,对于民族大道、西乡塘大道、滨湖路等交通性道路,应主要考虑大尺度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尤其要注意上部立面的协调统一;绿化则强调连续、成片、成带的整体效果;道路中央分隔带可种植具有南宁地方景观特色的乔木和整形灌木,以限定街道的空间,调节街道的尺度,并丰富街道的空间层次(见图4)。

其次,对于民生路、兴宁路等传统历史街道,应以重点保护为原则,保持其骑楼风格的商业街特色。立面的处理应协调建筑物的轮廓、材料和色彩等因素,严格控制商业门面招牌制作和霓虹灯效果;骑楼内的人行道应进行统一铺装,还应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点状的绿化。

最后,对于其他居民活动密集型街道,在其立面处理上要与其功能特征相呼应,强调一种街道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底层的内容与装饰要与街道品质相适应。同时还应精心设置街道绿化、地面铺装、标示牌、电话亭、照明灯具等环境小品,努力创造优美动人的街道生活空间。

3.3 镶嵌类景观要素设计

3.3.1 城市广场

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和文明气氛的“客厅”,在体现城市个性和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见图5)。城市广场在设计时,不宜一味追求豪华,气派,应因地制宜,小中见大。可考虑适当化整为零,利用植物地面高差,铺地分割设施来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借用中国古典园林小中见大的处理手法,使规模小的广场变得丰富和赏心悦目。

还可在城市新区和旧区的适宜位置开辟更多的公共广场,形成均衡分布于各个市域的具有不同空间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群。

3.3.2 城市外部出入口

城市外部出入口是城市的门户,也是体现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总体规划的布置,南宁市在东西南北四个出城方向与外环高速路和快速环路相交形成八个主要的城市外部出入口。南宁应该在保持这几个外部出入口在空间上的序列性和功能上的导向性的同时,对其周围相关的地区进行综合整治和全方位绿化,塑造各出入口环境品质高雅的城市门户形象。

4 结语

城市景观的所有景观要素都可以从空间结构特征上归结为斑块—廊道—基质等结构成分,城市景观的整体结构或格局,就是这些不同属性的斑块和廊道在不同性质的景观基质中的分布模式。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结合城市景观要素的属性,针对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间特征,及其在城市景观整体中的空间配置,可以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为例,阐述景观生态学模式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强调通过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法则和对物质景观要素进行再塑造,展现城市健康风采与美好形象。

关键词:景观生态,景观生态学模式,城市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凌小晨.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

景观模式 篇5

关键词: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城市绿化带;步行道建设

1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概念

1.1城市绿道包括城市内及周边地区的开敞性空间,这些空间实现了休闲性、娱乐性、交通性等功能的结合。自然生态型绿道及交通型绿道是常见的城市绿道模式。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系的日益健全,我国城市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交通拥挤问题、住房紧张问题、就业困难问题等,如果不能实现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将不利于我国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性。通过对城市绿道模式的应用,可以降低人们对城市交通工具的依赖性,尝试进行环保型交通工具、步行等模式的使用,从而确保交通的安全性,实现了节能性及环保性的提升,实现了人们紧张心情的舒缓,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健康压力。

1.2具备历史文化气息的人文绿道,为城市打造出一片片靓丽的风景线。这种类型人文绿道的建造,需要进行历史文化古迹的借助,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休闲场所,另一方面,也向人们宣扬了,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随着城市绿道基础配套体系的健全,城市就业岗位不断得到增加,这有效说明了城市绿道建设的经济效益性。

2城市绿道新型景观设计模式的应用

2.1通过对城市绿道生态化原则的遵守,可以实现城市生态的有效性保护,在城市绿道的修建过程中,需要利用原先的自然生态环境,比如绿地、河岸等,通过对基础自然环境的利用,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绿道建设的亲切性,使其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在城市绿道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地理环境及文化传统的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有助于陶冶居民的精神情操。在城市绿道建设过程中,进行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的体现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多样性原则的遵守,要做好城市绿道的线路选择工作,使其靠近河流水系,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的城市绿道美丽,为了确保人们需求的满足,进行城市绿道多样性的维持是必要的。人民群众是城市绿道的主要适用对象,无论是休闲型的绿道还是交通舒缓性的绿道,其最终消费者是人民群众,因此,在城市绿道的建造过程中,进行人性化原则的遵守是必要的。为了提升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的综合效益,必须遵循科学化的原则,从而实现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规范化、环保化、可持续化。这就需要做好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工作,提升绿廊景观的设计效益,进行绿廊整体连续性的彰显,实现景观整体审美效果的提升。

2.2在绿廊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上中下三层的划分,为了提升绿道景观的观赏性,可以在中下层进行游玩观赏层的设计,以灌木、乔木为主要材料,实现中下层与上层的层次性划分,提升空间色彩的丰富性、观赏性。在节点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进行绿道中广场、休闲节点等设计环节的优化,做好绿道出入口的标识性工作,确保将机动车阻挡在城市绿道之外。通过对绿道中广场设计环节的优化,可以让居民体验到丰富的娱乐性功能,可以进行小植物景观等的设置。城市绿道广场的规模整体比较小,在设计环节中,需要根据游客的数量,进行出入口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出入口与绿道整体风格的一致性。通过对树荫广场的设计,可以实现城市文化风情特色的有效性展示。在城市绿道休闲节点的设计环节中,要做好风向、人均流量、节点间间距等的充分性分析工作,在节点间距离的设计环节中,要以城市绿道的全程长度为参考点,进行休闲节点的有效性设计。

2.3在城市绿道的设计过程中,每隔几米需要建立一个供人休息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要进行休息站的整体性规划及设计,使其满足绿道建设的整体性风格,符合当地文化的特点。在城市绿道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节能环保性的原则,降低建筑材料使用量,实现材料成本的降低,确保环境的有效性保护,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提升城市绿道的观赏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破坏。在城市绿道的设计过程中,针对慢行交通道体系,需要落实好综合慢行道、步行道、自行车道等的整体性规划设计,要提升其与机动车道交汇地段的设计效益,避免出现设计不当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一系列的交通道路设计问题。在交通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相邻,从而突破绿道资源局限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绿化隔离带的设计,确保人行道及自行车道的有效分离,落实好两者隔离规划工作。在一些高差特点明显的地段,需要进行原有格局的有效性利用,降低对原有环境的破坏。在城市绿道服务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商业服务环节、安全保障环节、科普教育环节等的协调。在管理服务的设置过程中,要进行绿道管理中心的建立,实现商业服务设施体系的健全,这涉及到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中心、治安管理中心、健身服务中心、医疗中心等的建设工作,落实好一系列的教育服务工作,切实提升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效益。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进行新型城市绿道服务方案的应用,改变传统的商业管理、商业服务、市政服务等的格局,落实好相关的科普教育工作,积极拓展一系列的商品服务,提升绿道管理中心的管理服务效益,监督好治安管理机构的督查工作,落实好游客服务反馈的相关工作,切实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和谐的、舒适的、科学的整体环境。安全保障机构是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模块。该服务机构主要负责游客的安全防护工作、商品区域的消防工作、医护抢救工作等。环境卫生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服务、垃圾箱、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涉及到照明、供电、给排水、通讯等服务,其为居民提供一系列的休闲及日常服务,比如进行垃圾桶的摆放,进行垃圾箱摆放距离的确定,进行公共卫生间距离的确定,按照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进行回廊、座椅、凉亭等的适当性安排,进行这些物品间距离的控制,从而满足人们的不同种需求。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在城市绿道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意见箱的建立,每个游客都可以畅所欲言的提意见,从而为城市居民进行人性化服务的提供,满足人们的不同种社会需求,切实提升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整体效益。

2.4在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模块,进行游客指示牌的设计是必要的,这需要做好标识系统的设计工作,确保内容设计的简洁性、明了性,进行生动形象的警示标识的使用,从而保证每个人都能了解到标志牌的内在含义。城市绿道中的标识牌主要起到警示、解说、指示等的作用,从而更加方便的引导游客,使其享有更为便捷的生活服务,在出入口、交叉口等地段,可以进行解说式标识牌的建立,通过对各种图片及文字的借助,进行不同地标事物的解释说明,从而满足不同游客的使用需求。

3结论

通过对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模式的优化,可以满足现阶段城市绿化工作的要求,为城市居民各种各种社会性服务的提供,满足城市居民的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通过对城市绿道景观设计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工作环节的协调,确保城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性结合。

参考文献

景观模式 篇6

城市发展和学校扩张导致发展模式改变,于是大学城孕育而生。大学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景观面貌雷同,对原生态环境破坏等。校园景观是塑造校园环境培育校风的最佳途径,而其建设的不理想很大程度影响了校园环境的认可度,曾经被喻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已在愈演愈烈的文化缺失中渐行渐远。

校园景观建设的文化载体语义

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通常是在市郊进行的,人文气息较为薄弱,要想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就要更加注重景观的文化传承作用。因此研究校园景观建设,探索适用于大学城发展模式下的校园景观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国外大学城的校园景观特征

纵观欧美大学城,可根据校园景观分为传统型大学城和现代型大学城。传统型大学城历经几百年发展物化在景观表面的校园文化往往是质朴、厚重、能够激发起对知识的向往。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最具代表。牛津大学城的景观以古老建筑著称,走进牛津城仿若走进了中世纪,饱经沧桑的建筑更加凸显历史分量。传统型大学城选址都是在城市周边的小镇上,风景宜人,学校与小镇社区共同发展,共同使用公共设施,两者完全融合;街道从学校穿过,整个大学没有大门和围墙,这些优美的景观衬托出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

现代型大学城从规划角度分为两种:一种是摒弃传统学院封闭式的四方庭院形,追求校园开放性。其形式是:建筑群围绕中心广场布置,主建筑位于中间,采用钟楼式突出其宏伟壮丽,严整轴线对称方式,以图书馆作为建筑的学术象征。此类规划手法在我国近代大学规划中运用十分广泛。另一种是指采用功能分区来规划学校。例如包豪斯设计学院,彻底体现功能主义的规划模式,将学校功能分为教室、画室和工作室,通过建筑连廊的设计将三个功能体结合起来。

2. 国内外大学城的差异

(1)大学城的形成方式不同。大学城的形成方式可分为自然演进型和主动构建型。我国大学城都是主动构建。基本用一种构建方式——將某城市多数高校迁往市郊集中办学,实际上迁往大学城的高校都是独立办学,有独立校园,教学等无异于之前。而国外大学城往往都是历经发展才形成,从而文化蕴意深厚。

(2)大学城的开放程度差异。大学城的开放程度主要体现在与社会产业的联系,与所在社区、学校间的联系。我国大学城从目前发展来看只是将高校办学地点集中,教学设施、资源没有共享。校际间交流没有实质性突破,只有地缘关系而已。

大学城校园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 景观手法雷同、千篇一律,校园本身特色形象弱化

由于景观设计手法雷同而走进校园导致感受不到景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校前区、中心轴线景观。该区域是展示校园景观建设的关键部位,校门前空间景观设计是体现校园文化的最佳载体,但很多学校没有把握住,建成了千篇一律的校前区,采取相同的空间围合手法与形态,中心轴线景观多以线形、水体组织整条轴线。二:设计元素的雷同。花坛、树池等相似设计元素,形态也极为一致;大学城校园景观的建设多采用居民区的设计元素,走进学校感觉不出校园景观的差异性,也就更谈不上校园本身的景观特质。三:校园景观文化的表达方式类似。以自己的校训来命名教学楼,以及各式各样刻有字样的景石,这些常见的校园景观文化,由于易模仿且教条而缺乏独特感染力。

2. 校园建设与生态环境循环规律间的矛盾

我国大学城的建设是属于大规模的搬迁建设现象,短时间大规模的建设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目前大学城选址多在城郊,自然风景较为优美,地形较为复杂,校园景观的设计往往都脱离了所处场地的大环境,很多校园的景观都是先将校园与外部环境割裂开来,在此前提下对校园景观进行深入设计。这种做法一开始就使得校园景观设计方向发生了偏差,无论后期的景观如何营造,都是“死”景观,很难维持自然生态的面貌。试想一下脱离整体的部分如何能实现有效运转,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

3. 校园建筑设施与景观的关系

校园建设密度低,一方面使得土地利用率低,而另一方面使空间失去归属感,亲切感,缺乏传统校园的文化氛围。建筑是构成校园形态的一部分,好的建筑往往能够促进景观发挥良好的教化功能。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景观的设计要在形态、色彩和质感上都与建筑相协调,与整个校园环境相协调,共同构成新的校园形态。当前校园建筑的建设趋向综合化,多功能化,对景观的设计提出新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机遇。总而言之,这种新的建筑形式不仅有利于将资源集约在一起,也有利于景观的渗透,形成建筑空间的趣味性。

4. 校园景观建设文化内涵薄弱、认识意义缺乏

新校区没能通过景观设计手法承载老校区的文化内涵,新时期高等教育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课堂上的教育,更要注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培育功能。因此做好大学城校园景观的建设首先要正确认识校园景观的意义,提高促进景观建设的意识。

结 论

每一所大学校园都经历着从诞生到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校园的空间环境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和见证,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大学城校园景观的建设,是校园之所以为象牙塔的重要前提。

景观环境中人的行为模式浅析 篇7

1 研究对象与主要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如和平公园、鼓楼广场、北极阁广场、山西路广场、珍珠河绿地、正洪街广场等,所选案例基本能涵盖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

研究方法主要依托环境行为学、人体工程学、概率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在不同时间段对公共空间中人群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调查方法包括现场访谈、观测记录、问卷调查等。

2 分析与结论

根据年龄,环境中主要使用人群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少年儿童、中青年人和老年人,我们对调研案例内这三类人群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由表可见老年人是室外环境的主要使用人群;中青年人次之;少年儿童使用最少,一般也由成人看护。同时,也可看出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使用群体也不尽相同:交通型空间和商业空间中中青年人群数量最多;而社区休闲型与综合型空间中老年人群数量最多。

我们进一步对场地中这三种人群行为模式进行观察分析,初步归纳出以下特点:

(1)少年儿童

主要来自于附近社区,少年儿童心理活跃,表现欲强,越是人多的环境他们越发兴奋,因此适当将儿童活动场地与其他人群混杂,有利于激发其其活动欲望,集聚场地人气。影响少年儿童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a.场地:少年儿童活动常常三五成群,多选择场地的中心地段活动,以便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因此需要一块开阔的场地,既可以是一块硬质铺装,也可以是一片草地或沙坑,同时应适当远离交通地段,以免带来危险。

b.色彩与形状:少年儿童偏好于那些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一块怪异的石头,或者鲜艳的雕塑,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应此我们在环境中应该为他们多设计些能诱发他们想象力的设施。

c.陪伴的家长:儿童的活动常常是在家长们的陪伴下进行的,他们常常站在空地的一侧,边看着他们的孩子玩耍边互相交谈,因此在为儿童设计游戏场地时也需要考虑为家长设计休憩的座椅。

(2)中青年人

中青年人群是户外环境中的重要使用者,由于其年龄特点,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其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为行人与候车等待的临时性人群,其行为特征是在公共空间中停留时间比较少,并常常在公共空间边缘活动,而不深入内部;另一种为场地上进行休憩与娱乐健身活动的驻留性人群,其行为既包括以交谈、观看等静态活动,还包括轮滑、街舞,球类运动等参与人数较多的动态活动。

(3)老年人

老年人一般为附近的社区居民,是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年龄集中在55岁到7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老人的行为特点是能够独自开展活动,且类型不受限制,包括运动健身等动态活动与棋牌聊天等静态活动(见表2),两类活动都需要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渴望与人交流、摆脱寂寞感是老年人的重要心理特点,因此公共空间中老年人活动场地应开敞、通透,避免封闭、隔离感。

老年人健身活动一般以拳类运动或舞蹈运动为主(见图1),需要一定规模的场地与相对较有围合感与安静的环境及一定的器材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场地中没有提供设施,老年人常常会借助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例如老人的悬吊、压腿常常借助树木与栏杆,从而对其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这些行为本身也容易造成危险。因此在健身型公共场地中提供耐用安全的器材设备十分必要。

老年人静态活动以棋牌、歌唱和遛鸟等群体娱乐为主,常常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公共空间中需提供数量较多并经久耐用的桌椅设施,并要有所遮蔽。桌椅排布形式要适于交流与活动,根据观察,相对而坐的桌椅形式最宜诱发各种活动。

老年人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两者并不完全分离的,两者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彼此靠近以促进交流、聚集人气。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南京十多个街头公共空间的调查研究,初步总结并归纳了景观环境中不同人群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征,这些结论有助于改善环境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脱离实际、追求形式等问题,但我们的工作还是初步的,成果与结论并不全面,需要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景观模式 篇8

滨水一般指城市或人居地与海、江、河、湖等水域相邻的交界区域, 具有较强的功能性与观赏性, 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公共绿地与生态廊道。漓江作为桂林的母亲河, 其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开发对漓江沿岸乃至广西的生态环境及气候都会产生巨大影响。鉴于漓江滨水景观的研究对其性质划分大多以旅游服务为主, 开发研究也多围绕旅游服务业, 主要集中在功能开发和综合利用等以漓江消费为主的问题上, 并呈现治理开发片段化、景观设计均质化等现象。本文根据对现今流行的“生态景观模式”研究, 以“生态景观”理念为指导, 希望对漓江滨水景观设计提供有益建议。

2 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在林学、规划学、生态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等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侧重。在林学方面, 生态景观更注重于植物的选种、安排及布景, 侧重于乡土的绿色景观概念;规划学生态景观则指的是区域之间通过合理的规划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模式;生态学则更注重于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的具有特定的生态功能或者服务的景观;建筑学方面的生态景观则常与中国传统风水学说和道家学说相结合, 侧重于人与自然的统一, 讲求“天人合一”“天地为庐”等思想, 力求建筑及其他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存;景观设计学则更侧重于景观本身, 讲求景观设计艺术性、生态性、人文性等的结合, 在以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物种的前提下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及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而本文也将从这一点进行论证说明。

在景观设计学角度下生态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应遵循以下三方面主要原则: (1) 以生态学为指导, 建立合理的空间安排及动植物群落布置, 以达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 (2) 以美学为指导, 达到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 生态景观作为公共景观的一种, 是提供人们游览、休憩、娱乐的重要场所, 所以这也决定了生态景观要有美化环境、提供美的享受及愉悦心情的重要作用。 (3) 以科学为指导, 通过科学手段及生物方法降解、吸收或吸附在空气、水体等自然资源中存在的有害物质, 达到调节气候, 改善或保护环境质量的目的[1]。

3 漓江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漓江滨水地区的开发自古就有, 而大规模的开发营造却始于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为响应“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城市建设及开发也偏重于“快”。在这一背景下, 漓江滨水景观开发规模、涉及范围、速度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但在这发展思路下, 漓江滨水景观开发及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 (见图1)

3.1 开发利用不合理

漓江滨水景观作为公共绿地系统, 兼具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但由于前期的开发建设没有考虑到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等问题, 从而导致漓江流域开发过度, 污水和固体污染治理困难;更甚者由于水源林保护区及流域天然植被受不同程度侵蚀, 导致森林植被涵养水分功能不断减弱[2], 地区内气候也发生改变, 物种生存面临危机。目前, 漓江流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及环境容量已不堪重负, 漓江内水生生物、植物不断减少, 导致动植物结构的脆弱化, 而过度的人工利用及人口用水更是导致河道淤塞、水域减少, 致使漓江滨水区生态结构失衡, 出现整体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失调的现象。 (见图2)

3.2 滨水空间私有化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漓江作为国际性旅游消费对象, 近年来其沿岸旅游项目及房地产的开发不断增加, 许多本应开放供人们休憩娱乐的滨水区土地资源及空间资源, 已变为稀缺资源, 成为经济发展的圈地对象, 大量的滨水区资源被用来建设封闭式景观公园或者高档别墅区。如漓江干流的部分土地被公园 (訾洲公园、象山公园等) 或房地产项目 (漓江蓝湾项目等) 包围或用于其他商业项目建设及开发, 这就导致少数人对公共绿地空间的侵占, 其“私有性”无形中剥夺了漓江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性, 同时大兴土木也对漓江滨水地区原有物种结构及土地生态结构造成破坏, 导致漓江生态系统失衡。

3.3 景观设计形式化

如今的滨水景观设计与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的现象颇为相似, 漓江沿岸的滨水景观设计充斥着大量的形式主义, 忽略了漓江沿岸的文化特征, 切断了地域文脉。最明显的特征是漓江滨水景观开发设计工程化、均质化, 漓江段部分沿岸开发大量使用水泥、石板等硬质材料铺装, 并且部分区段在没有充分考虑地方文化的基础上使用西方景观设计手段进行空间处理, 导致漓江流域大量景观的雷同, 缺乏美感及生态效益, 致使漓江流域滨水景观效益丧失殆尽并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发挥。

3.4 设计缺乏公众参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新的形势下, 由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规划设计中应强调公众的参与性,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漓江滨水景观的设计却脱离了这一点, 在实际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公众并没有参与进来。首先, 在设计前期准备阶段没有根据不同试用人群进行调研, 而是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与场地功能规划强加给使用者, 致使漓江滨水景观设计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出现了偏差;其次, 在漓江滨水景观设计后期也没有相应的反馈机制将各色信息传递给设计者或者负责部门, 致使景观后期的改进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状态[3]。

3.5 生态及文化缺失

受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 中国的滨水景观设计进入了误区, 不可避免的漓江沿岸的滨水区景观设计也受到了影响。误区一, 忽略场地关系, 运用大量硬质铺装或硬质驳岸取代原有的草地或非观赏类生态植物, 却未能站到宏观的角度对漓江的整体生态环境、水循环、微生物循环交换等做出合理分析和安排, 导致景观设计与自然割裂、自然界与土地或者滨水沿岸的微生物循环系统破裂, 原有物种栖息地和物种受到破坏和排挤, 生态环境失衡。误区二, 受西方园林设计思想的冲击, 漓江滨水景观在塑造过程中过于侧重西方的设计理念而忽略了中国传统的景观设计思想和地域文化及地方特色, 导致景观中文化的缺失[4]。 (见图3)

3.6 景观设计片段化

目前, 就漓江滨水景观的研究而言, 漓江滨水景观的设计多以流域所在地区为主导, 缺乏统一的参考指标和规划设计标准, 并且大多以旅游服务为主, 主要集中在功能开发和综合利用上, 以对漓江景观的消费为主, 很少有从生态学角度及系统论角度对整个漓江的滨水景观体系做出研究或评估。这就导致了漓江滨水景观设计及水域治理片段化, 割裂了区域内的漓江滨水景观与整条漓江水系的场地关系, 致使区段内滨水景观与漓江流域整体景观缺乏协调性, 治理防护困难, 不利于漓江生态系统的保护及效益发挥[5]。

4 生态景观理念对漓江滨水景观设计问题的启发

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共绿地系统中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们使用较为频繁的场所。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由于地球生态环境、气候的不断恶化, 动植物的不断减少, 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等现实环境的影响, 人们要求生态、健康生活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景观”理念应运而生, 其在滨水景观设计开发中显得更为重要[6]。

4.1 系统论为指导, 构建多层景观

河流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因素及地理环境因素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一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关系, 这一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导致整个景观面貌的变化。所以在漓江滨水景观设计之初, 需要以系统论为指导对漓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考察, 包括水土流失、流域内资源现状、水利工程设施等现状的综合性评估, 制定整体的景观开发设计框架 (见图4) 。其次,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漓江流域的总体规划设计及保护开发原则, 在总原则的基础上再对各景观设计片区进行开发原则及设计方法制定, 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漓江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保障。最后, 以科学的景观构建方法为指导, 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景观生态环境构架[7], 以保障满足审美、防洪、河流可达性、亲水性及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的需求, 方便人们游览休憩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利用率, 提升区域内经济效益等一系列问题。

4.2 遵循生态原则, 保护开发并重

作为地域性河流, 漓江滨水景观的营造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延续。漓江流域面积广大的地貌及动植物多种多样, 分布不均, 纵横交错, 有的来自于原始积累或演化, 有的则来自于品种引进。这些本来的地貌或动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 根据流域的情况呈现不同的变化, 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由于长期的生长演变已经形成各自适应的环境特性, 这一客观规律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漓江滨水景观设计要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 遵循生态原则布置河岸线, 在保护原有风土风貌的基础上以适合地域环境的天然材料创造自然景观, 保护及维持生物多样性, 构建滨水生态廊道, 增加景观异质性, 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利用及发展。其中包括不同地段内地形及有机、无机生境的构建, 时间结构中不同季节内物种的生长及发育规律布置, 群落垂直方向上植被高矮的变化等[8]。合理配置动植物群落, 避免相互间的侵害与竞争, 借鉴原有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的特性, 合理布置景观层次及空间构架[9]。

4.3 注重文脉创新, 增强景观活力

文脉从狭义上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文化脉络”, 是一个地方从时间和空间上自古到今形成的各种文化或者文化载体的统称, 是这个地方记忆的延续。文脉是人们在寻求理解生存方式的过程中经过漫长时间积淀形成的, 是某一地区的精神所在, 其中不仅包含了这一地区发展的全过程, 也包含着这一地区各方面的“认同”, 是彰显地域特色的重中之重。首先, 在漓江滨水景观的塑造过程中, 不能割裂景观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而应该继承当地的历史文脉,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撷取、移植、改造等创作手法对当地景观文化做出创新, 需求地域认同, 以免出现水土不服。其次, 漓江作为地域性河流还应注意滨水景观塑造与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相结合, 在创新的同时, 保护并开发原有的人文景观是提高流域内景观活力、促进强化景观异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利于流域内景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创造本土的“景观意向”[10]。

4.4 美学理论指导, 升华景观品质

滨水景观是能够供人休憩、娱乐、获得美的享受等生理及心理层面需要的重要物质基础, 其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植物堆积或艺术品的叠加, 而是在综合流域系统的基础上, 根据主从与重点、过渡与照应、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渗透与层次、质感与肌理、调和与对比、多样与统一等原则对景观做的艺术性处理。滨水景观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凸显人为建造物而是为了补充、美化原有的自然风景。在其设计过程中应将美学、文学与景观塑造相结合, 以美学思想、艺术法则、文学意境等为指导, 创造出符合本土审美需求的滨水景观。如在植物景观设计中, 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 植物之间的相似性会引发统一感, 同时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 又体现调和原则。乔、灌、草的立体配置中群植、单植又体现了配置的均衡性, 植物高矮变化、颜色变化中的协调部分又体现了韵律美, 并且不同的植物营造的氛围可就文学创造意境美, 如“雨打芭蕉”“曲径通幽”“曲院风荷”等, 更加符合当地水土环境。

4.5 坚持中国语境, 塑造本土景观

中国现有的景观设计文化及身份构成要素大多来自于西方, 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与西方景观设计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 我国的景观设计体系是从传统的设计语言体系直接过渡到现代化的语言设计体系, 中间缺失了西方景观设计所经历的现代性转型的阵痛期。中国的景观设计是在以西方设计为中心的垄断下发展起来的, 这样就导致了现有景观设计体系及教学中中国本土设计语境的缺失, 也导致了景观设计过程中均质化、几何化及本土景观设计营养不良的现象。在漓江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应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基础, 结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学术理念, 在中国语境下甚至是漓江流域本土语境下进行景观设计, 凸显流域内不同地区景观的异质性和地方特色, 增强景观活力及提升区域内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11]。

5 总结

生态景观以生态学、美学、系统论为指导, 遵循科学的方法, 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 以保护和维护整体自然生态系统为前提, 在凸显自然风景美的基础上, 充分实现自然风景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增强区域内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 改善区域内自然环境, 围护生态平衡。生态景观理念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景观的设计艺术水平, 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休闲、游憩及观赏的需要, 使得自然与人实现和谐统一, 实现漓江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平.生态园林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 2011 (11) :96-97.

[2]桂林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蒋桂珍.漓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1 (2) :23-27.

[3]徐艳玲, 王汉祥, 何经.中日滨水景观设计的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 (6) :127-131.

[4]邓程.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 2013 (1) :86-90, 116.

[5]DonA To B, PATrI CK B.Holism vs.reductionism:Do ecosystem ecology and landscape ecology clarify the debate[J].Acta Biotheoretica, 1998, 46 (3) :185-204.

[6]杨静.浅析生态园林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07 (24) :357-358.

[7]俞孔坚, 张蕾, 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 2004 (5) :31-35.

[8]杨清, 许再富, 易国南等.生态园林的特征及构建原则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 2004 (1) :11-14.

[9]周燕, 邓文强.试探河流生态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勘察设计, 2007 (3) :47-50.

[10]凯文·林奇 (美) .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3.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篇9

景观设计是一门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课程。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 世纪以前, 是从欧洲的造园演变而来, 而我国的造园史也十分源远流长, 从最早的“囿”和“苑”逐渐过渡到造园。直到19 世纪, 美国的奥姆斯特德在1858 年提出“景观设计学”概念, 对造园行为进行再造, 形成了新的学科。由他负责, 世界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 成为景观设计的经典之作。正由于这些大胆的创新之举, 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模式, 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景观设计课程也随之产生。可以说, 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一脉相承, 因此, 从宏观的角度上看, 景观设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它是对人们生存环境再创造的行为模式。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景观设计各个元素, 比如地形、植物、水体和景观建筑小品等方面的设计和创造。“师法自然”是景观设计课程的核心目标, 因此, 在进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时, 应把握住景观设计的专业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能明确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式, 从总体上对景观设计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教与学。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研究方式, 景观设计课程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讲授, 学生能通过学到的知识进行社会实践, 创造美的生活环境。要想提高景观设计的课程教学效果, 就必须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

2景观设计的教学模式研究

2.1 理论教学模式研究

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首先一定要通过理论教学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理论教学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是最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 其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理解景观设计各个不同概念的意义。

2.2 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设计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而进行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并在教学的过程中, 重视提高学生景观设计的实际动手能力, 力求从各个方面的教学中, 充实景观设计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论。景观设计的实践教学方式一般指从项目教学法、实训教学法的实践教学中, 将景观设计的教学方式, 变成以案例教学的模式为主导, 这样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结合实际的案例, 系统讲解教学的重难点,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与工作接轨的目的。

现在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 都是让学生能通过课堂的讲授, 更好地掌握当下最为前沿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式, 以便在毕业后能更快地胜任景观设计的各项工作。在景观设计“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也是实践教学中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最大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在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也是在进行景观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时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无论教师教学的手段如何多样, 关键还是要能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 除了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之外, 还可以安排课外调研考察活动, 让学生更好地在实际项目中, 更直观地感受到景观设计项目的实际操作性。同时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 亲身体验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 使景观设计的教学模式从理论讲授的传统模式逐渐过渡到实践教学的新型模式中,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充分领会教师教学的核心内容, 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纸上谈兵”的阶段。

当然, 景观设计从传统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过渡到实践教学的模式, 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这需要教师在课程的前期准备中, 提前安排好实践教学的各项教学任务, 比如, 实践教学的场地以及项目的概况等都要十分具体清晰, 只有这样, 在景观设计教学的过程中, 才可以做到“有备而来”。

3结论

综上所述, 教师在进行景观设计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中, 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2 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衔接、相互促进, 使景观设计课程在多样教学模式的引导下, 让学生能更好地消化和掌握景观设计课程的各个知识点, 以期能更好地学习到景观设计各项最实用的技巧, 参与到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摘要: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艺术类设计课程, 同时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产物, 它为创建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最佳的场所。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更好的研究, 必须首先理解景观与地质、人文、生态等诸多因素的关系, 了解其中的联系, 因此, 在进行景观设计课程基础教学理论研究中, 需要构建景观设计课程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 并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景观设计课程的特征, 进行针对性的学科研究, 使课程的性质和特色能最大程度被学生吸收和掌握。

关键词:景观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潮汕地区景观农田生产模式探讨 篇10

1 农田概况

1.1 自然环境条件

潮汕地区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年均温21.3 ℃,7 月均温28.2 ℃、极端高温37.9 ℃,1月均温13.2 ℃、极端低温0.4 ℃,霜期仅数天,年日照时数2 000 h以上, 常年降水丰沛, 但夏秋季多有台风影响, 据统计,每年4—9 月降雨量超过全年的80%,冬春季常有霜冻阴雨。土壤为沿海冲积平原土质,类型有黄壤、红壤、水稻土、沙质土、盐碱土等。可耕作的农田多处于潮汕平原和河流谷地、山区谷底,土壤主要是经河流冲积而成的水稻土,土厚质肥,酸度较低,保水保肥力较强,十分适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是广东农业高产区,有 “广东谷仓”之称。

1.2 当前农田生产现状

潮汕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短缺。据统计,在近20 万hm2的耕地中,灌溉水田、水浇地和菜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超过80%,其中以灌溉水田面积最多。成片农田主要集中在市郊等地,多数延续传统一年早晚两造的耕作模式,城区边缘区虽有小片农田利用为开心菜园、农家乐、林果景观等形式,但缺乏周年生产性和连续性,设计方法单一,农田景观效果偏于单调。总的来讲,该地区农田仍处于生产主导型阶段,农田的景观建设和休闲观光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1.3 试验地概况

本研究实施地为汕头农业科学园,位于北纬23°24′,东经116°41′,土壤为砂壤土,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两片大田占地面积约0.73 hm2,配套有简易的灌溉排水设施。

2 农田景观模式规划

2.1 规划思路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一年三造”耕作模式(即早造、晚造和冬种),通过种植季节性多样化景观农作物和设计布局农田艺术景观2 种方法,进一步发挥农田景观的生产性、观光性、体验性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田经济和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

2.2 设计原则

2.2.1 整体生态性。整体综合考虑生态、 生产、 技术、 经济、文化等因素及相互作用[3],尊重自然和生命规律,坚持水旱轮作和作物轮作的原则,选择种植适宜的景观农作物,不因一味追求作物的新奇特而破坏农田的生态稳定性。

2.2.2 技术协调性。从实际出发,引种筛选适合的景观作物品种、建立完善景观栽培技术体系和拓展景观旅游功能的开发应用,促进农田高产高效多渠道发展。

2.2.3 经济文化性。以保证农田综合经济效益为首要,不仅要获得农产品而且要发掘景观农田的观光旅游、体验实践等功能以拓宽效益渠道,精心策划农产品文化旅游以传承发扬潮汕地区“耕田如绣花”的农耕文化特色[4],实现农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生产模式设计及实施效果

3.1 生产种植期的安排

据近几年观察分析,潮汕地区本地游旺季一般在每年的2—5 月、9—12 月2 个时段,主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国庆几个旅游黄金周和周末假期,近年来本地休闲游市场已形成春秋游的良好消费习惯,主要有大多数市民出游踏青、休闲观光、观花采果以及中小学生农业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等,为深入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较大的潜力空间。由于当地气候特点,夏季(6—9 月)雨水充沛且多有台风影响,只能选择种植耐涝性作物或水生作物,其余月份均可种植旱生作物来打造景观。所以在种植安排方面分早造(4—6 月)、晚造(7—10 月)、冬种(11 月至翌年3 月)的耕作模式来实施;在景观类型方面分为春秋2 季、生产观光型和采摘实践型几种应用模式。

3.2 种植设计

引种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生长周期较短、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的农作物品种,运用园林美学中的线条、图案、文字、色块等景观元素,从形状和色彩两方面进行设计,做到景观有形有色[5]。表1 列举了各景观栽培技术的控制与应用途径。

3.3 周年实施效果分析

总结近几年的生产种植经验,表2 列举了部分品种的生产表现及技术运用。

3.4 生产模式的功能整理

按照汕头农业科学园主要应用功能分类,分为休闲观光型、采摘实践型等2 种应用类型,由表2 归纳整理出适用的生产模式(表3),生产者可依据景观需求选择适栽品种及播期。

4 结语

通过深入挖掘农田的生产、观光、科普、体验等功能,结合潮汕地区农田现状和生产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农田景观生产进行综合设计,探索出更多适合当地的景观生产模式,以实现农田和谐稳定的生态效应和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城市农田景观建设开拓思路、寻找到更加科学可行的方法,使农田景观能够融入到城市生态环境中来,成为城市生态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与发展。

摘要:景观农田建设作为城镇一体化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有效手段,促进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潮汕地区景观农田受制于未能形成切实有效的生产模式而发展缓慢。为推进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的转型升级,以汕头农业科学园大田景观生产为切入点,对近年来多造次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休闲观光型和采摘实践型2种模式的生产技术,以期为潮汕地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较为科学的模式参考。

关键词:景观农田,生产模式,观光旅游,潮汕地区

参考文献

[1]王菁.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2]李锦华.景观农业打造休闲农业新亮点[J].农村工作通讯,2015(1):43-44.

[3]刘松杨,侯元凯,相延,等.艺术农田的景观特征及规划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09(10):242-246.

[4]杨映琳.“绣花农业”:宋代潮汕农业耕作方式的形成及特点[J].天津农业科学,2002(2):46-48.

景观模式 篇11

关键词:滨水空间;景观;照明模式;照明光源

一 模式应遵循的方法与原则

1.1 坚持整体性与连续性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的主体是滨水空间,坚持“维持河流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一切的景观照明设计都要在充分遵循滨水空间既定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来进行。简单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应当从整个滨水空间系统出发对整个滨水空间进行整体系统的规划,滨水空间所拥有的河道应当与大范围的滨水空间功能分区相一致,切不可将城市滨水空间原有的生态环境打破,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中需要予以考虑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原则,只有做到了这一原则,整个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照明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1.2 坚持综合考虑功能性

在对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一个方面的问题: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照明从本质上来说是滨水空间的一次生态绿色再现。景观照明设计需要突出滨水空间生态绿地价值、景观价值以及防洪价值,在确保空间照明效果一定的基础上实现空间的照明工具以及照明方式的多样化,将现代城市复合型滨水空间作为整个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根本目标。

1.3 坚持突出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内涵与核心,现代城市在接受高端科学技术感召的同时同样需要具备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最关键指标。滨水空间作为现代城市吸引旅游资源与居住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样需要在各种建筑物当中关注景观照明设计的特色文化内涵。具体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在对现代城市滨水空间进行景观照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融入到景观照明设计的方方面面,不断强化滨水空间绿地植被的特殊性、文化性以及趣味性,真正意义上实现景观照明对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旅游、商业资源的深刻感召与吸引。

二 模式一般步骤分析

我国当前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工作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进步阶段,景观照明设计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所占据的地位也日益关键。然而,当前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仍然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问题,影响着滨水空间景观照明功能的发挥。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当前仍缺乏一种理想的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既定模式。为此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种理想主义式的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2.1 总体思路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照明需要在多种灯光多样化的光源照明基础之上对建筑物、特色地标、树木植被以及桥梁进行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的照明投光方式。投光的最终目的在于突出各种滨水空间建筑物的结构与层次特点,能够使建筑物在夜间环境中全方位展示自身的景观特性与美观价值,从而使大众能够通过滨水空间的景观照明工程感受到整个现代化城市的价值氛围,并在各种特色建筑景观照明欣赏中体会到景观照明透露出浓厚的城市文化特色内涵,以此作为切入点使整个滨水空间景观照明工程能够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美誉度。

2.2 总体布景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照明设计绝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景观照明设计方案的质量高低往往需要在城市滨水空间践行中加以检验。我们要做的是对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元素加以统一的规划,将各种构筑物景观照明系统和谐的组织在一起,使滨水空间各种建筑物的景观照明能够成为整个现代城市照明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具体而言,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2.2.1 突出标志性建筑

在景观照明设计中着重表现出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与艺术效果,使景观照明受众能够对滨水空间标志性建筑物留下深刻的记忆,进而获取整个城市知名度与综合形象的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突出两大类的建筑物结构特性,一种是高大雄伟且带有浓厚现代经济社会氛围的滨水空间建筑物,其照明最终目的在于突出照明受众对这部分标志性建筑物的印象深刻程度,另一种是典雅精致且独具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建筑物,其要达到的目的是突显这部分建筑物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从而使景观照明受众感受到来自现代社会都市中新颖的文化背景。

2.2.2 融合时代特征

滨水空间作为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需要在景观照明设计中融合一定的时代特性。沿江(河)商业网点作为滨水空间的时代表征,需要在景观照明中注重体现一地段繁华多彩的新鲜性,而彩色光无疑是这种照明特性的最佳选择。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对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沿江(河)商业网点进行景观照明设计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彩色光照明光源,以色彩斑斓的彩光激发人们对于整个滨水空间的浓厚兴趣,从景观照明的角度为滨水空间商业网点吸引客源,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现代城市扩大消费,拉动地方发展及提升城市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 许洪超.传统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诠释——龟山风景区总体规划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 曹仁勇.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标识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 周成玲.蔡枫.赵利业等.徐州市湖中路特色滨水空间景观提升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622-6624.

青岛市城阳区景观模式浅析 篇12

自国际景观生态学联合会 (简称IALE) 成立以来, 围绕着景观生态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Forman和Godron (1986) 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学家的推动下,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原理、景观尺度原理和“斑块- 廊道- 基质” (patch.cotridor.matrix) 模式得到阐述和发展, 同时对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快, 在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大背景下,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2 青岛市城阳区景观模式现状分析

青岛市城阳区中心地带地势平坦, 不具备老城区将山地保留为公共绿地的天然优势, 因此在建城之初预先规划有一些城市公园绿地 (如世纪公园、民生公园) , 作用明显。但是, 城阳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绿地系统的完善和建设速度, 在大量新开发的街区中仍然缺少公共绿地, 使整个城阳绿地系统并不完善, 各类绿地布局也并不均衡。

2.1 景观基质分析

城阳区大面积的景观都分布在城市外围, 基质类型丰富, 西侧有较大面积的农林生产用地及亚洲最大的人造堤坝平原水库——棘洪滩水库, 东侧为崂山水库和崂山山脉。不同类型的基质围合在城阳区周边, 在城阳区的生态功能上发挥着重要意义。另外, 城阳区的景观基质与新城区的连通性较好, 外围基质通过白沙河、墨水河等起到了良好的连通作用。

2.2 景观斑块分析

根据现场调研、图片整理与数据统计, 城阳区新城区主要绿地斑块类型有以下几种:公园绿地、广场绿地、街头绿地及小游园、居住区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城阳区中心城区的主要景观斑块有世纪公园, 盈园广场, 民生公园, 区政府广场, 人民广场, 城子坡遗址绿地, 新天地绿地等。 (表1)

城阳绿地斑块结构中, 文阳路、兴阳路等周边缺少小型绿地, 城阳往东发展较快, 但东部并没有预留充足的公园绿地, 绿地系统规划急需调整, 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市南区旧城区的绿化问题, 虽然有较多的山头公园, 但每个斑块之间的联通性差, 斑块分布不均, 部分区域建筑密度大, 土地资源紧缺, 可建设的绿地十分匾乏, 同时在已有的绿地上也存在着公共绿地的比重小, 人均绿地面积少, 绿地开放度低且零星破碎, 分布不均和结构不合理等等的问题。旧城区的绿地分布不均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如环境严重、热岛效应、居民游憩绿地不足等等一系列函待解决的问题。

2.3 景观廊道分析

根据现场调研、图片整理和数据统计, 城阳主要绿地廊道有两类:滨河廊道跟道路绿廊。城阳中心城区的主要景观廊道有:南潼河绿地, 北曲河绿地, 长城路绿地, 和阳路绿地, 重阳路绿地廊道等。

3 城阳区景观模式改进措施

3.1 基质——建设生态保护区

城阳周边自然条件优越,有崂山西麓生态区、女姑山及其河口生态区、洪江河生态湿地区、红岛滨海生态区四个生态敏感区域。然而,以上四个生态区都不同程度被建设用地和生产用地侵蚀,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崂山西麓因为环境优美被大片别墅区占据, 女姑山河口地区和洪江河生态湿地均水污染严重, 亟需进行人工湿地生态恢复和净化水体, 红岛滨海生态区则全部被海水养殖生产用地占据。显然, 城阳政府部门在保护城阳周边生态敏感区方面, 工作有所缺失, 使得它们的景观生态功能没有得以发挥。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生态保护区, 尽量人为的恢复其自然生态系统, 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

3.2 斑块——均衡公园绿地分布

城阳中心城区的绿化率相对较高, 特别是以城阳、流亭中心城区南北中轴绿地系统和东西主路正阳路景观林带组成的“十”字型城市中心绿轴, 不断向外辐射, 各类绿地比较丰富。但是,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在城阳外围农业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化的过程中, 预留出来的公园绿地太少, 使得除中心城区以外的其他地方“斑块”式绿地严重不足, 很多大型社区无法实现步行距离之内有公园的要求。说明在城市规划阶段, 仍然没有做到绿地规划“先行”, 为广大城市居民预留出景观条件较好的地块, 建设为可供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园绿地。应该呼吁政府相关部门,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仅考虑土地的利益最大化, 还要考虑到城市的景观生态格局和广大市民的切身需求, 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 廊道——丰富带状绿地功能

城阳区带状绿地规划主要可以总结为“一环” (即由北部环城林带、胶州湾湿地防护林带、桃源河林带和东部山林组成的环城阳森林生态隔离圈) , “三廊” (即白沙河、桃源河、墨水河三条水系景观绿化) , “十线” (即青龙、青银、济青、环胶州湾高速公路, 青荣城际铁路, 双高路、岙东路、烟青路、王沙路、锦宏路等十条主要交通干线绿化) 。目前环城生态隔离圈和三条水系的景观改造工程进展缓慢, 缺少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科学的整体规划, 而道路绿化带由于宽度有限, 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生态性和游憩性都相对较差。作为衔接生态保护区和串联城市公园绿地的“廊道”, 带状绿地规划设计应该和其他绿地类型综合考虑, 共同构成良好的城市绿地网络结构。另外, 滨水绿地由于其良好的景观条件, 道路绿地由于其良好的可达性, 都应该是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可选择的去处, 因此除了考虑生态效益还应尽量设计更多的服务设施, 增加绿地的参与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小水电站下一篇: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