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长(共12篇)
健康成长 篇1
健康, 是我们每个人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拥有健康, 生命才会光鲜靓丽, 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的定义:1948 年 《宪章 》 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 而且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1990 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如今, 很多专家、学者对健康又有新的诠释:将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生理健康有很明确的规范标准, 比如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等, 更量化一些, 体温36℃~37℃, 血压:低压60~90 毫米汞柱、高压90~130 毫米汞柱, 心率60~80 次/分, 这是人体生理运动的正常指标;而心理健康的定义, 由于受社会文化、生活环境, 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量化的标准就相对比较模糊了。
目前, 国家正处在飞速发展的转型期,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环境、生活设施需求的完善, 促使在生理健康的前提下, 当代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喝足, 冷暖相宜, 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追求生活舒适, 身心安宁, 和谐幸福, 这是时代发展、人民进步的必然结果,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特征。说到这里, 不禁要问:促成这一幸福感的来源在哪里?无非就是平日里亲人互敬互爱, 夫妻和睦相处, 孩子乖巧孝顺, 朋友互帮互助, 工作学习顺心等等, 这确实是个美好的愿景, 也是人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但镜头一转:如果您的身体很健康, 心理状态不好, 每天心情焦躁、疑虑、烦闷、抑郁、甚至狂躁等, 您还会有幸福感吗?
回到我们熟悉的中职校园, 未来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 调查显示, 20%的学生有各种心理问题, 近几年, 中职校园内频现学生打架斗殴、厌学、自残和自杀事件, 因恋爱不成产生消极、报复心理的个案频发, 学生自杀、出走、自残的事件屡见报端, 这是一个信号, 证明在校学生承受了学业、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已经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这个群体因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 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触目惊心的校园案例也在逐年递增。人民网时评称:“对于发生在学生中的极端案件, 教育部门、学校是否引起高度重视, 补上对学生缺失的教育”?
可见, 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中职生是花季, 是五彩缤纷人生的开始, 拥有生理健康固然很重要, 但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 因为它是生活质量的保证, 是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前提。 为了给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我们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 并探索组建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做为科学教育依据, 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服务。
什么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笼统地讲: 就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 成长规律, 身心要求, 个性特点等各项评定指标得到的宝贵原始数据, 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水平,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 从而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南, 切实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纸质或者电子记录信息资料。
以我校为例, 在新生入校后两三个月的时间内, 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和反映学生心理状况、 心理特点的基本资料入手,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 统计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学习焦虑、能力评估、个性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等指标数据, 方便今后做数据对比;通过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性格特征的测试, 充分了解每个学生, 有利于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建立预警工作机制, 筛查出有心理危机的学生, 进行分析, 实施心理干预。
通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总结, 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 甚至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
1.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学校的重视, 而心理健康辅导成功与否又跟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如医生诊断病患, 首先要翻阅的是病患的病历, 再探询目前的病情, 然后再加以综合分析,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也是一样,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必须以深入、正确地了解学生为前提, 用可靠地依据来确定学生的心理问题, 最后做到“精心把脉, 一人一方, 对症下药”, 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有序、健康的发展。
2.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 为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阶段性进展, 记录了科学有力的凭证
每份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 都记录了学生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特点等方面较为具体的教育建议或培养策略,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面上的教育和沟通, 针对那些问题较多或较严重的学生, 我们逐步创造条件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个别辅导时, 可以是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问题, 也可以是多方面或全方位地进行辅导, 一个学期结束后, 通过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的科学评价体系, 真实记录学生取得的阶段性进步和问题, 这是见证学生稳定心理状态的良好办法, 也是检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稳步推进的有力凭证。
3.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 架起了家校互联的沟通亲情桥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和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 职校生很多生长在父母离异, 再婚或者单亲家庭里, 平日承受着家庭关系复杂、亲情缺失的心灵煎熬, 中考的失利让他们的自尊心再次受挫, 在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过程中观察到, 这些孩子大都有自卑、感情冷漠、愿走极端、自我约束力差、责任心和进取心低的特点, 如何让家长了解孩子, 协助学校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让学校的教育成果在家中显现?在建档初期做有针对性的重点分类和标识, 制定家校互联沟通方案, 以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为记录载体, 让家长了解孩子, 知道孩子出现问题的症结, 在学校的表现等等, 经过家校沟通, 任务实践, 成果展示, 逐步解决学生在校一个样, 在家一个样的突出问题, 搭建起一个个家校互联、和谐沟通的亲情桥梁。
4.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是提高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如一本心灵绘本, 里面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 通过这些真实的记录, 科学的数据, 来分班、分组, 选拔学生干部, 制定教学计划, 学习计划, 管理计划,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文体活动等, 有效促进学生文明进步, 校园风清气正;班级管理有序, 学校安定团结;科学的育人依据让学生的教育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总之, 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小家, 大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发展, 需要管理者认真、细致、耐心地一直做下去, 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学校的需要, 更是每个中职生家庭、每个孩子的需要。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虽然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枚小小辅助分子, 但它的科学参考价值、方便利用价值, 一定会在今后工作实践中得到更多挖掘和发现, 来助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谌业锋.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J].人民教育, 2002 (08) .
[2]贾建雯.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2) .
[3]薛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C].教育论坛, 2001.
[4]颜苏勤.中职生心理健康[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5]蓝海萍.建立中职学生心理建档案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8) .
健康成长 篇2
——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我校自2000年成为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以来,在市协会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及校、班二级学生危机干预网络。我们以“一支队伍”、“二个板块”、“三大阵地”、“四点结合”,积极探索城郊结合型高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将学校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教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
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突破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起点和基础。在我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五线并进”的德育工作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五线”的基线。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由校长亲自任组长,同时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部署、协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与计划。学校请上海市心理协会会长吴增强教授来学校为教师作报告,请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来学校为班主任开设讲座,目的在于提高广大教师的理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2、建立心理辅导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并对心理辅导室进行装备,配置了电脑及应用软件等心理室需要的教学设备,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十分重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的业务素质,配备专门心理辅导老师。每年都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协会主办的心理辅导培训班,这些同志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并开展自培工程,为班主任与各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我们还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班二级学生危机干预网络。在课程建设中 :
1、“专业”课程的设置。我校在各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每二周一节,教材使用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册,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编、选编一些教材,邀请了区内颇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同志来校作系列性择业指导,旨在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念与正确的从业心理,提前预防不良心理情况的出现。
爱护身体,健康成长 篇3
关键词:心理个案;爱护身体;及时疏导
【中图分类号】G444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1.个人情况:
学生小s,性别,女。年龄,16岁。独生子女。籍贯山东,无家族病史。性格外向。爱好,听歌。智力水平中上,有较好的接受能力,学习成绩中等,自律能力中等,敏感,有一定的面子观念。
2.家庭成员情况:
父母均为高中文化水平,父亲在外市开车,常年不在家;母亲系某单位职工。家庭经济状况中等。有一个姨姨,姨姨有个年记比小s大两岁的儿子,其学习成绩较好,考上了北京某名牌大学。
3.家庭教育情况:
母亲好唠叨,父亲脾气温和,不善言谈。小s由外婆带养至小学四年级。
二、典型问题行为概述:
小S平时表现活泼,热心班级事务,学习较努力认真,但与母亲关系较紧张。
问题行为一:时常因上网、学习成绩、与男生交往、家务活等事与母亲口角,摔门出去或紧锁卧室门不让母亲进入,故意将音响开至很大的声音以隔绝母亲的管教。气愤时摔打书本、书包,与母亲用较冲动的语言互相攻击。高一时,小s因与母亲口角,离家出走,但只是在所居住的家属院及附近两条街游荡了四个小时。其间,给一位她信任的老师打了电话哭诉,并想要到一位同学家借宿,声称如果身上有钱,便离开这里到别的城市去。
问题行为二:高二分科后,小S分到了文科实验班,出现用小刀划伤自己手臂和大腿的行为,多达20条,长可至10厘米,深达半厘米,流血很多。小S称这样“感觉很舒服”。其母亲曾带她去精神病专科医院检查,小S很抗拒,但还是去了。老师询问时,小s要求老师不要理会她母亲的行为。
三、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从小s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自从小s的表哥考上北京名牌大学后,小s母亲很羡慕姐姐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多次对小s唠叨,要求她努力学习,争取给自己争个面子。小s的母亲给她定了许多规定,比如不准超过8:30分回家,回来后除了吃饭要学习到12:00才准睡觉,没收了小s的mp3和一大堆CD歌碟和CD机,并多次在小S选择文理科的问题上给与强制性意见。小s刚开始时还可以勉强接受和配合,后来因为学习难度加大,学习有点吃力,就不太能遵守母亲定下的规矩。小s的母亲唠叨未果,就采用简单的喝骂的办法要求女儿遵守规矩。小S小声顶嘴后被母亲严厉斥骂,心中不服便离家出走,搬到外婆家住了几天。小s进入高二后,因为分到文科实验班,学习压力增大,她有点失去自信。她的一些懈怠行为被母亲看在眼里,又加以了更严厉的斥骂和管教。她母亲还多次让她的父亲通过长途电话对她进行教育,小S的父亲从母亲处听来的情况并不全面,但还是比较严厉地数落了她,希望她好好努力学习。小s的母亲还背着小s与老师联络,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些精神上的毛病。希望老师予以关注。后来发展到当着小s的面来与老师通话,不停地数说小s的不是。小s心中郁积的闷气发作,便采取了划伤自己身体的行动来发泄。小s的母亲认为自己的孩子有毛病,便带小S到精神病医院检查。小S认为很丢人,此后更加不遵守母亲的规定。
由此可以看出,小s的一些心理问题,基本上是在高压下产生的不适应性问题,根源在于家庭的教育方式。大部分的问题是由小s的母亲带来的,小S也存在适应高压能力差、容易冲动、精神脆弱等青少年常见心理特征。
一:从家庭结构来看,这应该是一个较舒适、健全的家庭,孩子不缺乏爱,但爱的表现方式为高压严管,超出了小S的承受能力。
二:作为家庭的关爱中心,小S上高中后由于成绩欠佳而成为了家庭管教的绝对对象,被限制了许多自由。家长的管教方式简单粗暴,怨天尤人,导致小S的叛逆。
据此可以看出,家庭内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必然促使孩子对过分严厉的管教产生厌烦心理和叛逆心理,接着就发展为失去自信,对自身产生厌弃从而自残身体。
四、具体调解措施与效果
1、多次与小S谈话,指出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因之而自残身体。女孩子的身体要自我爱护,只有自我爱护才能自尊自重。老师指出,小S离家出走时能想到给相熟的老师打电话并到同学家借宿,说明她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彻底厌弃家庭、厌弃学习的想法,还是很注重自我保护和珍惜学习机会的。她的自残行为是一种高压下的不适应的表现,可以换用别的方式来发泄,比如可以用唱歌或者到一个角落大声喊叫又或狠狠地击打沙袋。小S表示自己确实是因为郁闷才割伤自己,以后不会再有类似的行为了。
2、老师提名让小S担任一科的课代表,以表彰她在该科目学习上的进步,并让其在担任课代表的过程中树立自信,通过催收作业,养成责任心。并给她换了一位性格宽厚,比较文静的同桌,和小S有很多共同话题。
3、通过与小S的母亲通电话和面谈等方式对其加强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促其对过去的教育方法作反思。
4、引导家长学一些较浅显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正确应对。反思她自己是否有相关的心理问题,希望家长自己的心理调节,舒缓其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及喜欢猜疑的不稳定心理情绪。
5、建议小S去心理咨询室找相关老师咨询,接受专业指导意见。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小S有了很大的变化,笑脸多了,没有再出现割伤自己的情况。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
健康成长 篇4
一、家校配合, 共同关注
孩子的心理健康, 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 而是长期积淀的, 所以, 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宜输不宜堵。但是心理健康教育, 不是学校或者家庭单方面可以完成的, 二者之间是统一的, 缺一不可。如, 我班学生张xx, 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我在做他的心理工作时, 先做通家长的工作, 希望他们放弃以往的想法, 在女儿被儿子欺负时说上一句公道话;每天留些时间给孩子做作业;减少做家务的时间……经过多次的家访, 她父母终于被老师的虔诚所感动, 说:“老师都这样为她好,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家长的工作做通了, 更多的爱将由老师来付出。记得第一次我问她问题时她畏畏缩缩, 尽量躲着我, 我刚一喊“张xx”她的脸就“唰”地一下全红了, 始终没敢抬头和我说话。第二次就好多了, 经历了第三次、第四次……现在, 她终于可以有说有笑地和我谈上好半天。
凭心而论, 张xx其实长得蛮漂亮, 眉清目秀的, 只是由于不讲卫生, 头发乱蓬蓬的, 衣服上总散发着难闻的味道。每天早上碰到她时, 我会友好地对她说一声“早上好!”“你来了”;早读时, 我会走到她的座位面前, 轻轻地告诉她对她的要求;在她洗头后, 我会对她说“你洗了头显得特别干净!”;在她换干净衣服后由衷地说上一句“你今天给人的感觉真好!”……渐渐地, 她的龌龊形象变了, 昔日的“喜鹊窝”变成了“马尾辫”, 衣服也保持两天一换。形象的改变也赢来了同学态度的改变, 大家也主动围绕在她身边, 辅导她学习。
二、紧扣目标, 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课
在小学, 无论是地方教材还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都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和指导, 都应该有每一节课具体的教育目标, 并且通过各种形式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如, 《说说烦心事》, 我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烦心事, 再让学生替他解决“烦心事”, 达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即通过学生为别人解决烦心事, 又达到了自己疏导和解决类似问题的目的。又如在《青春期心理知识》这个教学内容时, 一改过去男女生分开上的模式, 让男女生一起听这个内容, 因为我知道, 我不仅要男生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 我更要让女生了解, 这样, 才能避免孩子在以后成长中的尴尬。
三、针对个体, 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的个性经历、不同的年龄学段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绝对是不一样的。例如, 同样的一个面对死亡的问题:对于一两岁的小孩子, 最好的方法就是“这个人不见了”;和小学生说死亡, 可以讲一些具体的死亡概念。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死亡的概念, 老师可以告诉他们:“这个人死了, 生命没有了, 心脏不跳了, 也不呼吸了。”而对于初中、高中的孩子, 已经明白什么是死亡, 除了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外, 重要的是, 不要让孩子总是接触关于灾难和伤害等伤痛的信息, 因为他们还要成长。
同样的一个批评的问题:对于一个家庭教育比较严格的孩子来说, 他们接受的能力就比较强, 所以在批评的时候你只要告诉他你为什么会批评他就可以了。而对于受家庭溺爱的孩子来说, 对于批评的程度就比较难以接受, 所以老师应该不但告诉她为什么要批评他, 还要告诉他如果不批评他, 会引起怎样的恶果。
四、降低要求, 体验成功
对于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孩子来说, 与其空谈立志, 还不如对他们降低要求, 让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 将目标变得小而具体, 让其易于实现。例如, 在辅导一个后进生的时候, 为了不伤害她的自尊心 (怕她误以为老师看不起她, 嫌她笨) , 我首先征求她的意见, 在每天布置作业时, 就将她的作业化简:别的学生做一些综合性的题目, 我只要求她抄写生字;别人写作文, 我就要求她读作文;要求别的同学一节课完成, 她放宽到两节课;别人听写都要求写拼音, 而她只要会写生字、词语就行……这样一来, 她就在每次的作业中找到了成功感, 到五年级时, 她已经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做综合性的题目, 一样可以完成阅读练习。
为了让这样的学生彻底走出自卑, 重塑自信, 在生活和学习中, 我总有意识地用“你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语言为他们打气, 经常提醒他们:“其实你就是那只大雁, 虽然你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迅速起飞, 但你通过自己的努力, 可以自己飞得更高更远。”让她在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 在语言暗示之后再满怀信心地学习。
五、形式多样, 有效疏导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切忌的是形式单一。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主见, 很多时候, 他们更有对待事物的看法和主见。这样的孩子, 他们往往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暴露于众, 更愿意老师是自己的知己, 一个不向任何人吐露的知己。针对这样的学生, 老师更是应该采取多种形式, 进行有效的疏导。比如, 可以在教室设置一个只能教师才能开启的小信箱, 建立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 将在生活里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都写在小纸条上, 教师通过回复小纸条的方式, 有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另外, 日记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倾诉方式。
远离邪教 健康成长 篇5
邪教对青少年的危害:
(一)侵蚀青少年的思想;
(二)破坏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三)剥夺青少年教育和发展的权利;
(四)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五)残害青少年的生命;
(六)教唆青少年违法犯罪。 青少年应当如何识别邪教:
看其人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果
绿色寒假,健康成长 篇6
“走,我们去玩电脑游戏!”
……
一放寒假,许多同学就抑制(yì zhì)不住内心的兴奋,想痛痛快快地玩耍(shuǎ)。而爸爸妈妈们呢,也因为忙着过春节,忽(hū)视了对孩子的监督(jiān dū)。漫长的寒假,有的同学不经意间就会沾染(zhān rǎn)上一些不良习气。
电视、电脑别贪恋(tān liàn)
寒假期间,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要播(bō)放丰富多彩的节目:精彩的动画片、电视连续剧、春节晚会……有些同学可能会从早到晚、没完没了地看电视;还有的同学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一天。
这样,不仅耽误(dān wu)了寒假作业的完成,还会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看电视、玩电脑都应该适度。对于电视,我们可以根据预(yù)告,有选择地看一些健康有益(yì)的节目;对于电脑,也要限制(xiàn zhì)玩的时间和玩的内容。
网吧、游戏要远离
现在,尽管政府加强了对网吧的管理,但仍有不少黑网吧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少年儿童,他们为了赚(zhuàn)钱,让少年儿童进入网吧,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玩一些凶杀、暴力游戏。一些黑网吧卫生条件很差,空气污浊(wū zhuó),令人窒息(zhì xī),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yǐn huàn)。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受到很大的损(sǔn)害,所以应该远离。
喜欢上网的同学不妨去图书馆、少年宫、文化馆等单位开办的正规网吧或电子阅览(yuè lǎn)室,那里环境良好,管理有序(xù)。但有一条千万要记住,上网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千万不能迷恋网吧。
打架、赌博不参与
放假了,一些住得较近的同学会聚(jù)在一起玩。如果闹了矛盾(máo dùn),少数同学很可能会与别人发生争执(zhēnɡ zhí),甚至(shèn zhì)打架,严重时还会造成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同学应该及时劝止(quàn zhǐ),或者喊大人来解决,决不能任其发展,更不能参与(cān yù)其中。
另外,春节期间,大人们会用扑克、麻将赌博(dǔ bó),还有的网吧、店铺摆出老虎机诱惑(yòu huò)人们去赌博。而这时候,同学们口袋里往往都有数量不等的压岁钱,有的同学就学大人们去赌博或打老虎机。最后,不仅钱花光了,还沾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气。
假期里,我们千万不能参与打架、赌博等一些违法行为哦!
喝酒、迷信不沾边
寒假期间有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酒好菜,团圆聚会,招待(zhāo dài)亲友。大人们为了助兴,都会喝酒,偶尔(ǒu ěr)也会叫孩子们尝(chánɡ)点酒,而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阶段,喝酒对身体危害(wēi hài)很大。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可乐、酸(suān)奶等饮料代替祝福。一般来说,让你喝酒的大人都会接受你的做法。
春节前后,一些农村要祭祀(sì)祖先,我们小朋友可以参加。但有的地方会借机搞封建迷信活动,比如驱(qū)邪魔(xié mó)、看手相、算命等活动,我们绝不能沾边,一定要相信科学。
让孩子健康成长 篇7
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 蒋方舟给我们呈现的孩子的世界才是更为真实的。孩子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他们对复杂的成人世界真的一无所知吗?蒋方舟不能代表所有的孩子。但是也许有相当数量的孩子,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单纯”正是为了迎合我们的期望。也许我们与孩子之间一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如果我们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想法, 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就更无从谈起了。
来看看《正在发育》一书的小作者如下辩白:“大人根本不了解我们小孩的生活, 把我们想象得太天真太简单啦。我们的生活, 是他们绝对想象不到的”。“绝对想象不到的”这正是我所担心的。这么多年一直在教育的第一线, 我扪心自问:对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我们到底了解多少?为什么不了解?面对正在发育的孩子, 我们该静心思考哪些问题呢?
一、是否忽视了孩子心灵的成长
我们关注孩子更多地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体, 二是学习, 因为总觉得这两样实实在在, 看得见、摸得着, 有用。我们往往认为心理健康是虚的, 是可有可无的, 可做可不做。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从什么地方入手也是一无所知。评价一个孩子好坏, 看待一个孩子是否进步, 视野往往集中在一个焦点上, 那就是学习成绩、分数。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个孩子,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 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每周一到周五, 他一起床就恶心, 还直叫头痛得很, 并哇哇大哭。可一到双休日, 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该吃就吃, 该玩就玩。由于这个孩子比较胖, 开始妈妈还以为他身体有什么问题, 可是带着孩子到医院一检查, 什么事也没有。后来又有人建议她领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 她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带着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看完后得出的结论是, 孩子得了上学恐惧症。原来, 这位妈妈平时对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要求太严格, 或者说极度苛刻, 总要求孩子达到优秀, 稍微达不到要求, 轻则指责, 重则打骂, 有时候甚至是毒打, 从而导致孩子对上学产生了恐惧感。
这位母亲泪流满面地说:“以后呀,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多好、去拿什么大奖了, 我只希望孩子心理是健康的, 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去生活, 再也不希望他痛苦下去了。”这位妈妈的要求, 已经从当初的最高点降到最低点了。但是, 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是不知不觉、一点一滴中形成的, 一旦形成了疾病, 治疗起来便相当困难。目前, 这位妈妈花了大量的时间, 花了很多的钱, 但是孩子的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很多家长总责怪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学习、自信心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独立性差。其实, 好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 这都源于孩子的心理问题, 只能进行心理调解, 而不是通过打骂、说教就能够解决的。
二、是否忽视了外面世界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可以关注一下《正在发育》这本书所运用的词汇:“男女有别”、“封建观念”、“心有灵犀一点通”、“初恋情人”、“抛一个媚眼”、“玩世不恭”、“大义凛然”、“划时代”、“试验田”、“吃软不吃硬”、“颓废美”、“病怏怏”、“改革开放”、“女流之辈”、“神圣”、“深如秋潭”……词汇面相当广, 已经涵盖政治、经济、法律、教育、伦理道德、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一个12岁的孩子能应用这么广泛的词语, 这确实令人惊诧:这显示了孩子学习与运用语言的巨大潜力, 过去被我们严重地低估了;而透过这些词语, 我们更可以看到今天的孩子的“生活世界”并不像我们成年人想当然的那样狭窄与单纯, 或者如作者所说, 我们确实把孩子“想象得太天真太简单”了。再作进一步的考察, 就可以发现, 孩子拥有的这些词汇, 有一部分来自学校教育, 来自书本, 但更多的是来自网络、电视。仔细想一想, 这是个资讯异常发达的社会,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事物接受如此之快也是可理解的。电脑和网络已经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 再过几年, 电脑就会像电视一样普及, 每人拥有一台电脑不再是梦想。如果孩子不接触电脑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后也会影响他在社会立足, 所以我们教育者必须做出积极的、超前的应对, 而不是冷漠对待或武断阻止。
三、是否忽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看到“发育”这个词, 我不禁马上联想到身体。不少研究表明:身体的强健能带来自信和自尊!美国人就一直非常崇尚强健的体魄。由于对“强健之风”的推崇, 使体育运动在美国现代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在美国的学校里, 要想成为一个很“酷”的人, 首先应该在体育上出类拔萃。学习成绩再好, 如果在体育上没有任何特长的话, 那你也只能列入“书虫”行列。那些“豆芽型”的白面书生, 总是被大众取笑。而那些橄榄球队的明星们总是最“酷”的家伙。而在我们国家, “体育”是副科, 是最不被重视的一个学科。任何与体育相关的课程, 更多是被其他学科老师挪用作作业课。记得1994年举行的一次中日青少年夏令营活动, 据说, 夏令营活动结束后, 日方临走时说了一句话:“你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因为我们的孩子离开了父母, 显得那么“文质彬彬”, “手无缚鸡之力”。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我们能不能让我们的“白面书生”们也强健起来呢?我们需要男子汉的体魄, 更需要男子汉的自主精神、自强自尊、意志品质、奋斗面貌、竞争态度。要根治“文弱”病, 需要从我们的孩子入手, 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生长维生素”, 这个“生长维生素”, 就是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游戏活动。
快乐训练健康成长 篇8
一、教学理念
社团篮球队课程的整体构思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目标教学为模式, 以“篮球技术”教材为依据, 充分利用学生动作技能规律及善于模仿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以此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
从最基本的技术学起, 逐渐过渡到技术的规范化, 强调动作的完整性、连接性, 中学生模仿能力强, 也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 教学中要采用区别对待的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适时引导, 并参与学生练习,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运动兴趣,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参加社团篮球队的学生年级的差异, 每个学生身体素质不一样, 所以在教学上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本人结合篮球运动的规律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讲解内容技术的名称、概念、作用、应用与变化时机。讲解时要突出重点, 并重视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讲解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易懂易记。
示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示范动作要正确、规范, 可先做完整的示范, 然后根据技术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再重点示范。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动作主要环节上。
在讲解和示范的基础上, 让学生尝试体会动作, 这种试做可以不是完整技术, 但必须是技术关键, 有时是徒手做, 有时是简单的模仿, 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本体感觉一起发挥作用, 以便获得所学技术的运动感觉, 初步掌握技术。因此, 教师多做正确的示范动作, 把讲解、示范和试做结合起来,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 加速形成正确而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
按学生之间的差异, 对个别学生的错误单独纠正。还要使学生学会自己或互相纠正错误, 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训练活动中, 注重过程评价, 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学会反思, 自我改进。以鼓励为主, 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仅看结果, 更要看学习过程的提高与收获。
三、成功的喜悦
通过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 学生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并在短时间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能掌握篮球运动中基本的技术。
例如:
传、接球: (1) 双手胸前传接球; (2) 单手反弹传接球; (3) 双手头上传接球; (4) 单手肩上传接球。
运球: (1) 曲线运球; (2) 体前变向运球; (3) 直线运球。
投篮技术: (1)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2)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在社团里通过集体合作训练, 每个学生从身心得到了健康成长, 团结友爱, 互相学习, 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自信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为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与同学们共同训练、共同学习的日子里, 我很感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只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多一点的耐心和关心, 学生展现出来的将是意想不到的精彩。在社团篮球队训练的学生中, 有一位女同学小蔡, 她是队里年龄比较大的, 也是来队里最早的一名学生。在训练时, 她不愿动, 懒洋洋的, 还怕吃苦, 注意力不集中, 并没有引起我过多的关注。上学期学校要举行一次全校的社团展示, 平时很不自信的她主动要求参加社团展示。起初我没有考虑让她参加, 因为对她参加社团展示没有信心, 更多的反而是担心。离展示时间只有两周了, 突然有一天中午小蔡打来电话, 她说:“我想参加社团展示, 想用中午时间练习, 等到社团展示的那天, 我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当时我很感动。每天中午, 她都会很早来到学校, 那几天雪下得非常大, 天气很冷, 她在学校门外等着我去接她。后来听同学说她午饭总是吃点饼干。为此, 我和她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从谈话中得知她非常喜欢篮球, 是农村来的孩子, 父母都不在身边, 只是跟姥姥在一起生活。姥姥年纪又很大, 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不能给她帮助。她平时缺少关爱, 并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对自己缺乏自信。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为了让小蔡在学习和篮球方面有所提高, 我会给她多一点的耐心和关心, 帮助她克服不良习惯, 鼓励她自信。在每次训练时, 都让她站在前面向同学展示。社团有什么活动多让她去做, 让她多关心集体, 帮助别人。特别是在社团展示那天, 我给她安排在前面的第二排, 她表现得非常好, 她很高兴地跟我说:老师是您帮助了我, 给了我自信。小蔡各个方面都有提高, 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给她打个电话, 和她说说学习情况, 会督促她把作业完成。看到她的进步和自信, 我真的很高兴。我的工作是有成就的, 更是有乐趣的。
有的学生平平凡凡, 但他们也需要教师的发现、理解、鼓励和信任。因此, 教师要多观察每个学生, 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 天道酬勤, 只要我们注重发现、善于发现, 那样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努力方向
通过社团篮球队的教学过程, 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安排课的内容方面上, 缺少对训练过程的全面考虑, 在训练时内容比较多, 过于着急想让学生多掌握些技术, 却没想到这些学生年龄比较小, 虽然接受能力比较快, 但是体力上还比较差。掌握篮球技术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这需要在课程安排上继续改进, 多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 多加强一些体能练习, 在后面的训练中合理组织好内容, 优化教学手段, 总结经验, 找出不足, 更好地完成社团篮球队的教学目标。
开展社团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未来的路还很长, 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作为篮球队社团的一名教师, 以后的活动中, 我将一如既往地带领我的学生快乐训练, 健康成长。
摘要:社团篮球队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进而使同学们了解了体育运动中的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社团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 促进其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锻炼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共同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
特色晨锻,健康成长 篇9
一、晨锻场地巧策划
幼儿园晨锻场地的合理策划是开展有效晨间体锻的前提。 我园各年级组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利用幼儿园环境、家长资源, 结合乡土材料, 制作了幼儿喜爱的晨锻器械, 创设了幼儿喜爱的晨锻情境。 我园绿意盎然的小山坡成为开发的重点, 幼儿园策划小组的精英们在山坡下、大树间绑上高低错落的粗麻绳, 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保持平衡地走。在大树丫上装上轮胎秋千, 麻绳吊梯, 两颗大树之间还装上了高低不同的攀爬网。 山坡下、草地上铺上可以钻爬的麻绳网, 孩子们可以在网下利用各种方式玩突破封锁线游戏。 山坡边树丛间架起蜿蜒曲折的轮胎小路, 我园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弯弯的竹条搭建农村培育棉花用到的育苗盆, 上面铺上塑料薄膜做山洞。 利用收集来的缸埋在泥土里铺成一条高低错落有致的小路, 幼儿练习走平衡。 好玩的农村特色晨锻场地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锻炼体能的机会, 更给孩子们无限的游戏想象空间, 既具有挑战性, 又具有原始生态性, 孩子们穿梭其中, 玩得不亦乐乎。
二、体育玩具巧挖掘
《纲要 》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自制教具, 玩具。 ”自制体育玩具具有实用、有趣、节约、能体现农村特色等特点。 我园利用家长资源, 就地取材, 收集了众多农村用具,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农具的改造, 并巧妙地运用到晨锻中。 如我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能力水平为幼儿提供:改造了的翻耙, 在传统翻耙的基础上缩短长度, 在翻耙头上装上两个扶手, 便于幼儿抓握。 改造了独轮和双轮两种型号的木头推车, 大小各异的虾篓、挑担工具和长短不一的竹质或木制小扁担、枕席、草垫、木头长凳、小板凳等农村用具, 开展特色体锻游戏。 大班幼儿具有难度上的提升, 可以玩民间游戏车铁环、抽陀螺、簸箕 (沙包轮流抛接) 跳皮筋、蛇皮袋跳等游戏、我园还自己设计制木制龙舟, 一定坡度的木制赛道, 供幼儿玩划龙舟竞技类游戏。
三、特色区域巧安排
我园将众多的自制体育玩具收集、汇总、整理及改编的老游戏等进行合理的分类及区域规划安排。 如大班在晨间体锻小组分散活动中, 特色区域分为六个体验区: (1) 老游戏体验区:内容:幼儿可进行老鹰捉小鸡、编花篮、噔噔蹬, 马来了等民间游戏。 (2) 皮筋体验区:内容:提供皮筋, 幼儿结合游戏儿歌:马兰开花二十一, 三人拉皮筋, 三人合作进行花样跳皮筋。 (3) 铁环体验区:内容: 提供自制铁环, 幼儿练习滚铁环, 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 (4) 竹梯体验区:内容:提供长短多种型号竹梯、高低不同的人字梯若干, 幼儿自主摆放竹梯, 人字梯, 也可借助辅助物轮胎搭建竹梯, 练习跳、钻、爬、平衡等多种技能。 (5) 翻爬体验区:内容:提供改制翻耙, 能用翻爬骑马、 摆出多种花样造型, 搭山洞等进行一物多玩, 发展多种技能。 (6) 其他农具体验区:提供改造的小推车、水缸、簸箕、筛子、斗笠等材料, 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游戏, 自主创新材料玩法。
幼儿在六个分散活动特色区域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特色区域, 与同伴合作游戏, 教师分配在每个区域, 负责幼儿的安全和材料、玩法上的适时帮助。
四、“一物多玩”巧玩法
开展“一物多玩”, 不仅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 更能通过体育锻炼,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和同伴合作交往的创新意识; 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如在长长的竹梯游戏中, 孩子借助各种辅助材料和竹梯建构, 创造出多种玩法, 有的把竹梯当成小路手脚着地爬, 有的将竹梯竖放在竹梯架上, 练习螺旋形钻山洞, 将竹梯架到大树上, 玩爬树游戏。 孩子们借助轮胎, 将竹梯架在不同高度的轮胎上, 在一定高度上爬过长长的竹梯。 通过自主选择材料、自主摆放、自主游戏, 孩子创设了一个自主、自然、自在的农村特色活动空间和时间。 孩子们在游戏中灵活得好似小猴子, 也有的如杂技演员一样, 踩在高低不同的梯子上, 动作灵活自如。 孩子们的脸上个个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一物多玩”, 不仅可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 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让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等多种能力得到发展。
五、传统游戏巧渗透
陈鹤琴先生指导我们:“课程的第一个原则是民族的, 要学会挖掘本国的教育资源,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化’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 经过长达几千年的发展, 传承到今天, 形成自己特有的形式和风格。在幼儿园活动中合理地渗透一些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不仅可以丰富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 锻炼幼儿的体能, 而且可以加深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我园利用多种家长、社会资源与途径收集典型的传统体育游戏, 并结合年龄段汇编成册, 分年龄段渗透到幼儿晨间体锻中。 如小班选择难度系数低的:城门城门几丈高, 小孩小孩真爱玩, 老鼠笼, 炒黄豆, 噔噔蹬, 马来了等老游戏。 中大班可选择难度稍大的游戏:切西瓜, 丢手绢、老鹰捉小鸡, 官兵捉强盗, 打陀螺、跳竹竿、抛绣球、跳皮筋、踢毽子、拔河、投沙包跳房子、跳绳等, 传统老游戏伴随着孩子度过幸福快乐的童年。
爱,让学生健康成长 篇10
有一段时间, 在我的周围, 屡屡发生钱包失窃事件。受害的不仅是学生, 还有有多老师, 而且钱一少就是几十、几百元, 能拿的钱就一分不剩, 情况非常严重, 很多家长叫苦不迭。后来我的钱包也在众目睽睽之下失窃了, 到底是谁在哪一个时间段里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屡屡得手呢?然而却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我逮到了这只“黑手”。
学校早上8:15是全校学生下操场做操时间, 平时都要跟班到操场的我由于上公开课就转到教室拿小黑板, 却看见空空的教室里只有QQ在翻别人的书包。“你在干什么?!”“我……我想上厕所, 到同学这儿找几张卫生纸”, 她顿时面红耳赤。说得虽然合情合理但她慌乱的眼神提醒我, 事情并非她说的那么简单。“老师什么都看见了, 什么都知道, 给你一次机会老实说, 否则, 等把你送到派出所谁也保不了你那就迟了!”在我一再的追问之下, QQ终于承认自己一年来不下十次拿了同学和老师的钱。我震惊于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处心积虑地适机对周围同学和老师的钱“下手”, 而且在长达一年的时间竟神不知鬼不觉。如不及时教育, 等以后到了中学, 甚至长大成人以后, 后果会怎么样, 简直不堪设想, 一定要制止事情的再发生。
事发后, 我立刻与其家长取得联系, 一下班, 我就直奔QQ家。她父母早已在家久候。一进屋, 看见的是宽敞的客厅, 考究的装潢。QQ的父亲坐在沙发上闷声不响地抽烟, QQ的母亲请我坐下。我们一阵客套之后, 就谈到正题。QQ的母亲抹着眼泪喃喃自语:“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呢?”QQ的父亲还是一声不吭, 脸色却极难看。我马上提醒家长, 应该把小学生中的这种现象和成人中的偷窃行为严格地区分开来, 应该耐心地对她进行启发教育给她认错的勇气, 使她不仅能认识自己的过错, 而且能看到错误发展下去的危害性。同时在交谈中我发现学生QQ家十分富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QQ去偷同学的钱呢?
为了查明根由我决定深入了解, 发现家长平时对孩子花钱十分的苛刻, 限制学生购买欲望, 怕她花惯了钱, 不给她买这买那, 不给她零花钱。而该生的占有欲强, 一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要, 但又不能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它, 所以她只能拿、偷。其次家长与老师缺乏沟通, 如:该生用偷来的钱买的一些新玩具、新用品家长以为她是借同学的, 老师以为是家长买的, 以致未及早发现纵容她一错再错。其三, 学生对家长的恐惧, 家长的打骂教育使学生产生恐惧感, 家庭教育很难和学校教育配一致。正是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孩子长期的偷盗行为。知道原因后我首先告诉家长希望他们对待这件事要循循善诱地教育她, 不要采取打骂等极端的教育方法。最后我表示自己会及时对QQ进行有效的教育, 希望家长相信老师、配合老师的工作一起把QQ拉回“正途”。
几天后, 我就在她班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这件事说开了。 (但是我没有公开该生的姓名) 让大家都参与讨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方法。有的同学观点相当尖锐, 采取的方法也相当严厉。当我目光扫过QQ时, 她低头了, 我想她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至少她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脸红。课后, 我找了她谈心, 在严厉批评错误的同时, 也诚恳地向她提出希望。她直愣愣地看着我, 充满了后悔、不安和忧虑。最后, 我拉着她的手用平静的语气对他说:“这件事到此为止, 好吗?老师相信你, 这一定是最后一次。以后你还是老师的好学生!”看到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回以她支持的微笑, 紧紧握着她的手, 走进了教室。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 不仅让及其QQ父母受到了一次难忘的教育, 也提醒着家长, 现在人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独生子女更是泡在糖水里长大, 他们对生活及各方面的要求也渐渐地高了, 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 他们中的极个别人会忽然冲动去拿别人的东西 (据我解, 在其他班级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现象) 。所以作为家长要多花一份心思在孩子身上关心孩各方面的需求和变化, 对于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固然不能宠惯, 但也不能盲目限制, 极端化的做法只会弄巧成拙, 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让我们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来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 使他们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健康成长!.
关注安全 健康成长 篇11
关注安全,健康成长首先需要的是一种意识。战国的孟子早就提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何时,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都是一种正确选择就像交通事故,它可能就发生在那一瞬间,不要侥幸的想着我跑的很快,司机不敢撞我等等,前几年,在我家附近的312国道上,就发生了多起路人横穿马路,司机来不及刹车而致使行人死亡的事故。所以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翻越栏杆,横过马路,不要在过马路时打电话、听歌等。关注交通安全,把平安带回家,是一份孝顺,更是一种责任。其实,对于防电、防溺水也是一样的。对于不要湿手触摸电源,常换常检查老化电器,不要独自一人到野外游泳等常识,也许人人都会一点,但重要的是一种意识,一种关注安全隐患的意识!
关注安全,健康成长还需要科学的预防准备。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红心鸭蛋”到“毒奶粉”、再到“瘦肉精”、“注水猪肉”等,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权益也受到了威胁,所以,对于这些我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进行科学的预防显的犹为重要,日常生活中,多了解一些食品卫生知识,购物前查看食品的保质期、商标、地址等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懂得自救,常备应急药品,会打急救电话等也会将事故伤害程度降低,同时,买保险更是对我们生命财产安全进行保护的有效途径。
此外,当事故发生时,冷静对待,机智地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在火灾和地震发生时体现最明显。特别是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盲目都往出口跑,墙角等,不要扶门窗,墙壁等。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造成过多人死亡。冷静的对待,机智地处理不仅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把开启生命安全的钥匙。
保尔柯察说:“人最富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而安全问题却也不容忽视。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一次次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关注安全会让生命永葆鲜活,忽视隐患则会让生命蒙上阴影。在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安全教育仍是一项任生而道远的任务,对我们产生持久的影响。如果说成长是一条大道,安全则像路旁的鲜花,绚烂的绽放,消除了旅途的疲惫,氤氲了一路的芬芳,如果说成长是一次航行,安全便是前方的灯塔,明亮的照射,持平了不安的心境,给予了前行的动力,如果说成长是一次飞翔,安全就是两翼的双翅,有力地振动,带走了年少的无知,掀开了成熟的一页……
关注安全,珍爱生命,才能健康成长!关注安全,防微杜渐,才能去感受朝花夕拾的美丽,去品读花开花谢的大气,去欣赏潮起潮落的精彩,去书写无悔的一生!
健康成长 篇12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 高职学生刚进入青年期, 心理发育尚不够成熟;从社会大背景来看, 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高职学生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与不安日趋加剧, 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成为高职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首先, 由于高职学生中农村生源较多, 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相应也比较多, 经济压力较大。其次, 他们大多高考成绩不佳, 因而被动选择高职深造;加上受知识基础的限制, 学习兴趣不浓, 信心不足, 学习压力较大。最后, 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和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限制, 其就业层次较低甚或就业困难。种种原因都导致高职学生产生自卑、焦虑、急躁、怯懦、自负等负面心理;从日常表现症状来看, 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薄弱、处世消极、不思进取。另外, 青春期成长的自然烦恼, 人际关系的困扰, 生活的单调乏味,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使他们感到压抑、空虚和孤独;恋爱、情感问题也困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 成为引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痴迷网络甚至网络成瘾是高职学生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这些问题要求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人力物力, 遵循高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加大力度,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措施
1. 健全组织机构, 完善制度建设。
努力构建健全的组织机构, 实行由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机构并行的“两条腿走路”模式。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由院、处、系三级构成:院级即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危机处理委员会;处级即学生工作处管理下的心理咨询中心、教务处管理下的心理课程专程教师;系级即系主管学生办公室管理下的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机构由院系学生会心理部、各班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心理健康协会、朋辈心理咨询员构成。
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危机干预预案》等指导性文件, 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和实施办法。
要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和疏导机制。对心理危机的最佳处理办法莫过于使心理危机不发生。因此, 危机预警系统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建立心理普查制度以实现学生心理异常的早期识别。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普查,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针对有心理异常迹象的学生进行咨询与指导;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 一旦发现有学生情绪异常, 及时上报辅导员, 再由辅导员通过谈话、咨询进行心理疏导,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和提高。如果情况严重, 就应上报各系学生管理办公室和心理咨询中心, 中心视情况需要再进行约谈疏导。
要建立高效的危机处理系统。建立“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系主管领导—心理咨询中心—院分管领导”五级危机处理系统。发现危机预兆时, 立即层层上报, 危机处理委员会根据《危机干预预案》, 迅速行动, 启动应急措施, 及时地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如果有必要, 就应请求社会专业心理治疗机构介入, 学校和家长协助进行治疗。
2.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工作能力。
尽管心理健康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但是有的学校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时仍出现知识性失误。有这样一件事情:某高职院校一个大二的女生由于失恋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辅导员异常重视, 向系主管领导作了汇报, 系领导在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了通报。因为保密不严, 导致很多老师和学生都知道了这件事, 出于“好心”纷纷前去看望与安慰, 连宿舍管理人员也“关切”地开导她。结果, 过多的“关爱”压垮了她, 她不堪失恋和内心世界被“透视”的双重压力, 选择了退学。
这是一起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起的事件。因此, 有必要在全体教职人员中普及心理教育知识,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员化、全程化。学校要通过广泛的宣传, 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 使全校学工系列教师、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宿舍管理人员和学生干部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掌握心理危机处理方法, 从不同角度开展教育工作。
(1)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有普遍性, 又有个体差异性。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解决困扰、注重发展为原则, 分层次、分阶段、多途径推进。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堂讲授、团体辅导给予系统讲解、分析, 指出解决的办法;对于个别存在的问题, 针对个体实际, 进行心理疏导。要开通网络咨询热线, 便于随时咨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介绍缓解或调适心理压力的技巧, 提供心理健康测试, 实施心理健康调查;运用QQ、BBS等网络工具实现师生在线心灵互动, 使教师和朋辈咨询员对学生在线咨询和即时辅导成为可能。另外, 由于心理咨询中心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还要承担起培训本院教职员工和学生干部的职责。
(2) 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加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不仅仅是针对部分心理异常的学生, 更重要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挖掘自身潜能, 突破自我局限, 建立自信、自尊、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学校要给予辅导员专业的培训, 鼓励辅导员取得心理咨询师证, 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3) 提高专业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非师范院校或企业, 心理学知识比较薄弱。高职院校应采取外聘心理专家作专题讲座、派遣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 提高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使教师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激发学习效果,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 学生干部、朋辈咨询员和宿舍管理员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宿舍管理人员又称“生活老师”, 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管理者与引导者,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宿舍中度过, 宿舍管理员有必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学生干部和朋辈咨询员是遍布全校学生的“触角”,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组织他们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专题培训, 使他们掌握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及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初步处理的方法, 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3. 加强理论研究, 提高办学水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近20年才得到充分的重视, 而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普遍较短,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都还有待提高。所以, 高职院校既要借鉴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成果, 又要系统调查、全面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努力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 适时地拿出对策和措施, 为提高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及决策依据, 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此外, 高职院校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基础和特点的教学方法, 解决学生学习困难问题, 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从源头上解决厌学情绪;作深入的社会调研,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 实现体面就业, 减缓学生就业焦虑;探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方法, 增强学生自信心, 减轻学生自卑感;依托国家和学校日7) 完善的资助体系, 以“奖、助、贷、勤、补、缓、减”等多种方式切实缓解贫困生面临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4. 纳入课堂教学, 传授健康知识。
高职院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列入课程计划之中, 既系统讲解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传授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 又用个案分析、角色扮演等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 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5. 优化校园环境, 营造良好氛围。
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 构建人人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通过校园内的宣传橱窗、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刊物、心理咨询中心网页, 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报纸等开设心理健康知识专栏;开展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观看心理电影等活动, 以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重视校风、班风建设, 把班级建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关系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温暖集体,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 强化自我教育, 倡导自助互助。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 树立其主体意识, 并体现其主体参与, 其教育目的才能得以实现。自我教育是学生自我或学生之间的互助教育, 它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和群体相互影响作用, 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自助活动, 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 使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各班在班主任或辅导员指导下, 结合本班实际情况, 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每个班可以邀请一个朋辈心理咨询员长期联系班级, 和学生作经常性的交流, 给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心理委员带动和组织全班同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塑造良好人格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不可忽视的因素。高职院校应该从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设、提高队伍能力、深入理论研究、提高办学水平、优化校园环境、强化自我教育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确保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善文.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