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配套规划

2024-07-30

交通配套规划(精选3篇)

交通配套规划 篇1

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综合功能不断拓展, 公共服务品质需要不断提高, 规划和建设也在动态发展, 以形成上海市域“多轴、多核、多心”的城市空间发展布局。

上海将重点发展郊区, 以嘉定、青浦、松江新城及奉贤南桥新城为发展龙头, 形成现代郊区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上海浦东新区, 在既有的陆家嘴金融区、金桥加工区、外高桥综合保税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基础上, 将重点发展迪斯尼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产城相融的新城区。

上海浦西老城区, 除了提升中心城的服务品质和服务功能外, 还将重点发展虹桥商务区, 建成集航空、高铁、轨道交通等六大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 开发建设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体和重点发展虹桥高端商务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进而形成以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会展中心和现代商务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大虹桥开发格局。

按照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有关部市会议, 经反复论证和研究确定, 国家会展中心入户上海虹桥商务区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其北起崧泽大道, 南至徐泾中路, 东起嘉闵高架路, 西至诸光路, 东侧紧邻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区位优势凸显 (图1) 。

国家会展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会展综合体, 室内会展建筑面积将达到40万~50万平方米的规模, 会展期间的高客流将达到40万人次/日, 日均5 000辆的货运交通。

为此, 会展综合体将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服务功能, 按照近、中、远期规划, 建设和完善轨道交通设施, 完成会展综合体周边配套道路的建设和社会公共停车场的配建任务, 以承担国家会展中心的大客流交通和布展撤展等客、货运交通, 以及公共停放车等各类交通配套设施的需要。

国家会展中心的规划目标:一是为大型会展日行交通40万人次、5 000辆货车提供高效率、高保障的交通服务;二是在满足会展交通保障的同时, 确保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正常发挥。

国家会展中心的规划原则:“两分离、两结合”, 即会展和枢纽的集散交通系统相分离, 会展和商务区的地方交通相分离;集约化和个体化交通相结合, 虹桥商务区的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需求相结合。

会展综合体建筑是由4瓣叶子加室外会展场地组成。其每瓣叶子可根据布展需要, 或独立、或组合进行灵活搭配, 紧邻会展综合体布置成内部双环路, 与外围配套道路进行联系。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体建筑按照建设进度, 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 基本具备举行大型会展的条件。为此, 外围交通配套建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将通过近期应急交通过渡和远期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国家会展中心乃至大虹桥开发区交通网的配套任务。

一、轨道交通建设

为配合国家会展中心近期办展的要求, 近期对既有轨道交通2号线徐泾中路站出入口进行改造, 增加向西的出入口服务国家会展中心。同时, 进一步研究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至蟠龙路站的建设规划。

在“十三五”中期, 将完成青浦至虹桥枢纽的轨道交通17号线的建设任务。轨道交通17号线将沿着“盈港路—崧泽大道”敷设, 在虹桥枢纽实现与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的换乘, 在会展中心北大门附近设置轨道交通17号线诸光路车站, 以加强轨道交通对国家会展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品质。

在远期规划中, 还将建设轨道交通23号线, 以进一步拓展国家会展中心的服务功能。目前, 该规划虽然还处在选线的阶段, 但在虹桥商务区相关地区规划中已经明确该线路规划敷设在诸光路、金丰路下。该条线路规划主要是串联郊区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 实现强化郊区新城和国家会展中心轨道交通的联系功能。

二、配套道路建设

根据国家会展中心的交通组织, 构建不同的通道。

1. 客运

构建“二主一辅”客运通道。2条客运主通道分别位于一南一北:北通道沿北青高架接诸光路地道到达会展中心, 主要承担长三角地区和中心城北部交通;南通道沿嘉闵高架接徐泾中路到达会展中心, 主要承担中心城南部地区交通。辅通道沿沪青平公路接诸光路到达会展中心, 主要承担周边区域交通。

2. 货运

构建“二站四线”货运系统。进场货运车辆按照指令在2个轮候区候场, 再通过北青公路、崧泽大道、华徐公路、华翔公路—天山西路—涞港路等货运通道进入场馆。

3. 公交

在停车场、轨道交通站点、虹桥枢纽和会展基地之间建立公交接驳系统, 构建“T+环”型短途公交网络;在诸光路、崧泽大道、徐泾中路、建虹路、申长路和北翟路等主要道路上, 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4. 内外转换

构建由诸光路—崧泽大道—涞港路—徐泾中路地面道路形成的外围交通转换环路, 与会展基地内部环路、联络道一起构建内外转换道路系统, 为会展集散交通提供最大限度的空间资源, 实现会展交通与地方交通的分离。

国家会展中心内部主要依靠内部环路和外围配套道路、虹桥枢纽等进行联系。其中, 跨越铁路考虑规划保留铁路外环线下嵌式改造的控制条件, 近期修建高架人行步道、地下车库、地下人行通道等。

根据北通道主要承担长三角地区和中心城北部交通、南通道主要承担中心城南部地区交通、辅通道主要承担周边区域交通的要求, 确定了外围道路形成“三纵五横”主干路构架, 南北向为华徐公路、诸光路、华翔路, 东西向为北青公路、天山西路、崧泽大道、徐泾中路和沪青平公路。同时, 进一步确定了直接为国家会展中心配套的近期道路建设计划:即在既有崧泽高架收费广场增设会展中心匝道, 应对长三角出入国家会展中心的交通;加快改建徐泾中路立交, 应对中心城与国家会展中心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 通过市、区联手, 建设S26公路入城段、诸光路地道和地面道路、天山西路、崧泽大道、规划六路、徐泾中路、华徐公路、蟠龙路、诸光路及涞港路等10条道路, 形成总里程约30公里道路网, 以满足国家会展中心道路交通组织的需要。

其中, S26东延伸段为高速公路入城段标准, 西接G15立交, 东至上海城市外环线, 采用双向6车道全线高架路形式, 并在诸光路东西两侧各设置1对地面出入口。诸光路地道会展期间为会展专用通道, 采用单圆双层盾构隧道, 南至崧泽地面道路与会展出入口相接, 北端设置向中心城方向的专用匝道, 与S26公路入城段诸光路东侧1对匝道直接相连。

三、停车场等配套建设

进一步协调和落实客运停车场、货运轮候区的规划用地。其中, 客运停车场设在小涞港与铁路的夹心地带。客运停车场围绕国家会展中心分散布置, 货运场地位于国家会展中心北端的东西两侧。

同时, 将设置P+R停车场、普通停车场和大巴停车场, 总泊位约5 000个;规划设置2处货运轮候区, 停车规模约3 000辆。

交通配套规划 篇2

概况

为构建世界级国际大都市发展框架,上海需要在市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思考未来大都市区功能布局,在空间战略上形成“多心多核”的发展格局。本着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的原则,上海将在对外交通设施、资源、功能服务等诸方面起到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2005年3月7日上海市领导提出于虹桥机场西侧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想,2005年5月14日铁道部、上海市领导会议,确定原规划七宝铁路客站北移,建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并正式开始启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工作。

2006年3月24日市府会议,正式成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指挥部,负责该项目的正式推进。2006年7月,上海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全面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除机场内部)的开发建设。虹桥机场内部规划与实施由机场集团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按照“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开工,2009年底工程竣工,2010年世博会前投入使用”的工程建设总目标,合理组织工程实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建成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建设上的一大创新,它包括将航空、高速铁路、磁浮、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在一起,不管是汇集的交通方式的数量还是规模,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通本身,更体现在服务功能上:1)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2)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需要 ;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适应现代化交通发展的战略需要 ;5)为世博服务的需要 ; 6)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需要

[编辑本段]

规划建设情况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线(环西——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北青公路,南至沪青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平方公里。

1、交通枢纽规划概况。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高速铁路、磁悬浮、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民用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集中换乘功能,整个交通枢纽集散客流量为48万人次/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机场。在既有的虹桥国际机场跑道的西侧建设第二跑道及辅助航站楼,整个机场用地约占7.47平方公里,规划旅客吞吐量为3000万人次/年(日均为8万人次)。2020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规模约为4000万人次/年(日均为12万人次)。

(2)铁路客站。站场规模按照30股道设计,站场占地约43公顷,保留现状铁路外环线作为货运通道的功能,实行客货分流。铁路设施用地(包括站场与线路)约90公顷。高速铁路客运规模为年发送量达6000万人次旅客,日均16万人次。

(3)长途巴士客站。布局于铁路客站与机场之间,发车能力为800班次/日,远期年旅客发送量达500万人次,日均2.5万人次,高峰日达3.6万人次/日,占地约9公顷。

(4)磁悬浮客站。布局于铁路客站东侧,按照10线8站台的规模设计,站台长度按照280米考虑,站台范围内车站宽度约为135米。

(5)轨道交通。规划引入4条轨道交通:即2号线、5号线、10号线、13号线及低速磁浮线和机场快速线,形成“4+2”的六线汇聚布局。规划轨道交通停车场用地约60公顷。

2、动迁建设情况

范围内涉及动迁居民约4500户,其中闵行区3000户,长宁区1500户。目前已经在闵行区、长宁区分别安排一块动迁安置用地,其中闵行区59公顷,长宁区约24.5公顷。

居民动迁和单位搬迁工作正在启动之中。整个枢纽预计2010年世博会前竣工投入使用,包括:完成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建设、京沪高速铁通车、4条地铁线和机场块速线接通、长途巴士站建设、部分城际铁路通车等主要交通功能项目。

[编辑本段]

周边地区发展规划情况

虹桥枢纽建成后,预计客流主要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一是吸引大量的商务客流,二是快速、舒适的高速铁路也将吸引大量的旅游客流。这既是上海通往长三角的重要门户,也是上海城市东西发展黄金走廊的西延伸。这对虹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周边地区的交通、商务、旅游、通讯、物流、信息网络、房地产等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针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提前研究编制了《上海西郊(徐泾)商务港概念性规划》规划紧靠交通枢纽的华翔路西侧、徐泾镇诸光路东部地块,占地2500亩(1.67平方公里),建设成“上海西郊(徐泾)商务港”,定位为依托“空铁”联运交通枢纽的建设和营运,以研发、展示、结算、设计、信息、中介、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总部商务、会展商务、企业运营商务、企业培训商务、国际商贸商务以及其他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中心功能为主的商务中心。

目前,青浦区已经在距虹桥机场10公里的赵巷地区建设市郊商业商贸集聚区,总体规划范围为4平方公里,先期开发1.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商业零售业、批发业、文化娱乐业、服务业、餐饮业、宾馆业、商务写字楼等多业态为一体的现代商贸集聚区。目前已经有香港九龙仓集团与国内百联集团共同投资的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

彭州市城市规划馆及配套设施 篇3

彭州市城市规划馆及配套设施

该设计基地位于四川省彭州市的北面.其城市规划馆、商务中心、职工餐厅设计具体选址位于彭州市规划新区的.未来公园内.彭州市内建筑多为低层建筑.龙兴塔,位于彭州老城中心,是彭州市内最高的建筑,在市区和未来新区内均可看到该塔,它是为整个城市的一个历史地标.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外建筑 英文刊名: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 

上一篇:衡水市产业群下一篇:教师业绩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