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教育引导(共12篇)
管理与教育引导 篇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推进, 不仅为正常人提供更为优越的教育环境, 而且为残疾人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对于职业教育中的视障生而言,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管理难度。视障生与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 可能使视障生心理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 进而其人生价值观可能存在偏差。所以, 在职业教育中, 教师应对视障生加强管理和价值引导。本文主要从视障生的职业教育现状着手, 对学校推拿专业视障生的管理和价值引导提出系列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视障生,管理,价值引导
前言
视障学生是教育教学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关心与爱护, 因而教师对视障生开展教育活动时, 应施以有效的管理策略, 并对其加强价值观引导。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对身心健康有着更高的要求。推拿是人们身心改善的重要项目之一, 而盲人推拿项目更加火热, 为视障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条件。 所以, 职业教育推拿专业教师, 应针对专业视障生给予更多的关爱, 加强管理和价值引导, 使学生乐观应对生活。
一、视障生的职业教育现状
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残疾人职业教育中, 存在视障类型学生, 由于学生视力有障碍, 学习推拿专业最为合适。而在实际教育活动中, 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技能的指导, 虽然能够提升视障生的技能水平, 但其管理力度相对较小, 且对学生缺乏价值引导, 使学生的心理防线脆弱, 易被攻破, 对其人生产生不良影响。对视障学生开展有效的职业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视障学生属于弱势群体, 对其加强教育, 能够使视障学生掌握更多生活技能和就业特长, 为学生提供生活之根本。其次, 视障学生学习推拿专业, 能够满足社会的就业需求, 同时为视障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发挥学生的人生价值。由此可见, 在视障生的职业教育中, 教师人员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价值引导[1]。
二、职业教育中视障生的管理
在职业教育中, 关于视障学生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不可过于严格或过于松懈, 因而管理的 “度”, 令教师难有效把握。所以, 职业教育学校教师针对视障学生而开展管理活动时, 应充分结合正常学生管理制度与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实际而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
首先, 对职业教育学校的硬件条件加以有效改善。一方面, 职业教育学校应针对视障生而加强硬件设施改善, 避免设置过多障碍, 以确保视障学生的正常行走; 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学校针对视障学生而合理选择娱乐设施建设,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 为学生提供娱乐场地。与此同时,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 有助于视障学生团结友爱, 相互鼓励[2]。
其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视障学生而言, 对教师有着更大的需求, 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 而且需要对学生施以爱心、耐心, 给予学生关爱, 使学生接受人本教育, 增加生活信心。
再次, 教师在开展管理活动中, 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视障生的心理防线脆弱, 极易被攻破, 教师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 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所以, 教师应施以尊重, 同时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师生间、生生间都能保持着尊重的态度, 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 激发和培养视障生的推拿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动力,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生更好学习推拿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有助于推动就业, 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
最后, 教师应加强班级管理, 为视障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氛围。针对视力障碍不同程度而进行分班, 且在教育教学活动, 鼓励大家相互交流与合作, 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职业教育中视障生的价值引导
近年来, 针对视障生的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虽然明显提升, 但是对学生缺乏有效的价值引导, 使学生心理防线脆弱, 对学生人生发展有不良影响。在职业教育中, 教师加强对视障生的价值引导,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人而言, 视力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而视力障碍则使人沉浸在黑暗的世界中, 极有可能产生自杀或自残心理。由此, 教师应注重对视障生加强价值引导。
首先, 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应积极为视障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以增强学生的人生价值体验, 进而使学生对人生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和正确认识, 是提高学生乐观生活态度的重要保障。其次, 在推拿专业教育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和拥有梦想, 并为学生梦想之路提供积极的帮助与指导。再次, 教师发挥言传身教的重要影响, 与视障学生一起生活, 为学生树立榜样, 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为学生排忧解难, 能够打开学生心扉, 避免学生产生不良的自卑等心理。最后, 教师为学生讲解视障人的成功人生例子, 以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生活自信心, 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生活[3]。
结论
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其教学经验相对良好, 但传统教育环境下, 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新时期, 复杂的社会环境, 使视障学生产生浮躁心理, 对其人生发展有不良影响。对此, 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应针对推拿专业的视障学生而加强人性化管理, 给予学生以关爱, 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视障学生能够乐观应对生活, 实现就业与推动创业。
参考文献
[1]张革华, 彭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审思[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01:90-93.
[2]宋咏, 张宇.基于价值引导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3:11-12.
[3]史少磊, 张春光.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教育知识传授及价值引导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5, 12:152-153.
管理与教育引导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部分学生被分流到高职院校,给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巨大的契机。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以及价值引导方向出现突出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逐年增加,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1高职院校管理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
政府对高职院校发展上给予的政策扶持,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师资力量的欠缺和管理上的脱轨,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降。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问题,但学校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仍在原地踏步。价值引导的教育模式,是顺应时代需求而衍生出来的,是解决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和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价值引导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能够实现以配有人才为核心,构建健康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将价值引导作为高职院校的核心思想,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从而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2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生源数量的提高,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对现有教育模式造成深远影响。只有深入分析高职院校管理中的问题,才能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2.1学生素质不均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更加明显,并且颁布一系列有利于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使得提倡终身学习的社会风气,不断壮大学习队伍。高职院校的生源不再仅局限于应届高中生,也吸收了一些社会人,使得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让二者在年龄、学习基础和社会经验上都存在不同差异,决定了高职院校需要针对此现象在教育管理模式上进行调整改革。
2.2教育模式落后
由于生源的复杂性、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现有的教育模式脱离了当今的教育体系。以前过分注重形式和学生的就业率,从而限制了学生主观表现,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国教育已进入新的阶段,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3师资队伍建设欠缺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大部分高职院校仍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没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师队伍建设的欠缺,出现教职员工素质良莠不齐,管理水平底下,无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出现控制模式不合理的状况,如不解决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师资队伍建设在优化建设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要走出固有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管理模式,并落实到实践当中。
2.4互联网的冲击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進步和经济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共享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带来巨大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年龄不大,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很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思想扭曲。
管理与教育引导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引导”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大众化的发展时期,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人们开始对高等教育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更进一步的认识。在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中,高职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1999年全面扩招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也是不断增加,学生的整体素质也相应的产生了明显的下降。所以高职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已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1 当前高职学生特点
从总体上看,高职的学生和普通的高校生一样都具备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成绩差异性大;对人生的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自卑心理、失落感比较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失去生活和学习的激情,懒于培养兴趣爱好;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善于模仿;思想政治上积极上进;就业观念更注重实际。
2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常见对策和举措
学校首先是为学生而存在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千千万万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而在高职人才的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1 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导向激励机制。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激励教育,指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目的进行过渡性的分解,使学生通过渐进性和阶段性的方式逐步实现目标。
2.2 教师加强研究型教学。
现代教师不仅要加强教学的现代意识,把握学科内在的规律和科学性,更要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研究,及时调整授课的计划、内容、进度、方法,本着与时俱进,科学有效,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教学。
2.3 打破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尊重学生,信赖学生。
在中国,师生关系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是以管理者为中心开展的,管理者要求学生言听计从。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依赖性强,这样的管理理念必须打破。
2.4 学生管理要抓两头、促中间。
无论哪一层次的学生,一个班、一个系或一个学校,学生的总体素质是好的。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要有重点,掌握好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学生干部、学习骨干的带头作用。
(2)关心、爱护、帮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3)关注引导督促中间力量。
2.5 坚持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把工作做到实处。
实践证明,只教不管为“空”,只管不教为“死”,管教结合是学生工作的必由之路。在建立健全和认真实施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表彰先进,严肃奖惩,对违纪学生实行将其家长不定期请来学校,配合教育的制度。
2.6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注意调动学生自我参与管理的阶级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不单纯把学生看作善教育管理者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
2.7 全体人员高度重视。
经验告诉我们,学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学生管理工作得以协调稳定地开展,形成从上到下,各部门齐抓共管良好局面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3 高职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更应注重引导
高职类学生最大的共性就是:目标模糊、懒于思考、善于模仿、踏实做事。因此,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正确引导的工作方法。
3.1 自信心培养方面的引导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自信教育、心理辅导、信心培训等课程。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本着理解、友善、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耐心引导他们,不可在言谈举止中显示出伤害他们自尊心的特征。要推行赏识教育,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不失时机给予赏识,逐步打消学生的自卑感,鼓励他们学习。通过逐渐的引导让学生重拾信心。
3.2 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建立方面的引导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应该是其一大特色,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个人爱好、专长培养方面的引导
学院可以在业余时间通过开展文艺、体育、智力、技能等多方面的活动,让高职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短缺与不足,发掘出自己的偏好,慢慢的培养出个人的兴趣爱好,平时不自觉的常加联系,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其个人专长。当其发现自己也有过人之处的时候,自信心也就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
3.4个人发展目标确立方面的引导
其实大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自己所缺乏的东西。为此,学院应加强学生的目标教育,一方面帮助学生挖掘内心深处最渴求的、一生都愿意为此付出的事,让其为之而不断奋斗;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在完成目标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养成当日月计划必须完成的习惯。
3.5 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精神培养方面的引导
学院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做好表率,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积极向上、不怕苦、不怕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坚持不懈、十年如一日的精神。其次,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多宣传伟人、名人的励志传奇等,强调和灌输“有付出才有收获”、“个人的成功与努力程度对等”等思想。
3.6 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心理压力排解方面的引导等等。
4 结语
高职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在校高职学生的心理变化客观规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努力做好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长远意义。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深入研究探讨当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把学生的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局面,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
总之,高职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待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相互学习,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分微力。
参考文献:
[1] 张楚廷 学校管理学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
[3]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 Stepen L.Yelon 《教学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李华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www.govyi.com.2008(11)
管理与教育引导 篇4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 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当前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难度加大的原因是什么?形势变了, 研究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也会发生变化吗?当前, 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应是什么?
一、德育及其管理难度加大的原因
我们认为, 当前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难度的加大, 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 社会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 使社会更为开放,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信息传播更为方便快捷, 从而使影响青年成长的外部因素进一步多元化、复杂化、快捷化, 这是研究生德育及其难度加大的“社会原因”。
其次, 独生子女政策的普遍推行, 使绝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家庭成为单子家庭;而在单子家庭, 对孩子过分关爱、过分保护, 几乎是家庭教育的通病。这是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难度加大的“家庭原因”。
再次, 新形势下研究生队伍发生了诸多值得我们注意与研究的变化: (1)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升, 高校研究生人数大幅增加。 (2) 生源总体质量的重心, 明显下移。 (3) 不少高校 (特别是地方高校) 享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招生权, 这些高校为了多招学生、多收费, 往往降低或变相降低录取标准, 使研究生队伍中出现知能水平、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等方面明显较差的低分群体。 (4) 研究生群体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显著上升, 多数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与特殊照顾, 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 缺乏谦让、忍耐等方面的家教要求与实际训练, 缺乏独自面对困难与挫折的生活经历。这来自学生方面的四大原因, 是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难度加大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们可以称其为“学生原因”。
最后, 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工作者的基本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 高校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队伍中新添了大量的年轻人, 他们中的多数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 其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较为复杂的过程。此外,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 不少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仍停留在原阶段, 他们仍在用精英化的标准衡量、评价研究生的品德与学习行为, 用精英化的教育方式教育、管理当前的学生。上述来自教育者、管理者的两大原因, 是当前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难度加大的“教师原因”。
二、应对挑战的基本策略应是正面引导
我们认为, 尽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难度加大有其复杂的背景与原因, 而作为教育对象, 作为成长中的“人”, 学生深层次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发生任何变更, 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样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我们所要做的是针对形势的新需要, 遵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积极而科学地做好德育工作。具体地说, 新形势下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应是针对当前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人才成长的新要求, 坚持正面引导, 调动其上进欲望, 培养其自律精神, 努力促进其自我教育能力的生长。这一基本思路, 是唯一科学、高效的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思路;坚持这一思路过程, 也是促进德育及其管理工作者走向科学、走向成熟的过程。
我们可以借助行为描述方式, 解释什么是正面引导。我们认为, 正面引导教育策略具有如下四大特征: (1) 像关爱自己的弟弟、妹妹或儿子、女儿一样关爱学生、亲近学生, 不训斥, 不谩骂, 不讽刺挖苦。 (2) 当学生身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 作为教育者、管理者, 第一心理反应是理解 (理解学生的成长、成熟或某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 而不是恼怒、怨恨或失望;教育者、管理者的第一行为, 应当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助其成熟, 促其前行, 而不是训斥或惩罚。 (3) 在评价学生或帮助学生解决存在问题时, 首先肯定其优点, 并进而肯定其整体人格, 在帮助学生获得信心与尊严基础上, 再提出新的教育要求或帮助其解决存在问题。 (4) 以理想 (如人生理想、职业理想) 、荣誉 (如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单项荣誉与综合荣誉) 、尊严 (如人格尊严、职业尊严) 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上进行为, 而不是凭借惩罚措施, 举着大棒逼学生前行。我们可以将正面引导教育策略的这四大特征, 概括为“关爱、理解、肯定、激励”八个字。
为什么要坚持正面引导?我们主张坚持正面引导, 是因为正面引导策略切合青年研究生的天性, 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 促其健康成长。
电视剧《天仙配》里的王母娘娘, 讲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嵩山上, 有一个老和尚认为如果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与嘈杂肮脏的外部世界隔绝, 那么这个人就能健康成长, 就不会变坏。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老和尚捡回一个婴儿, 收养于庙中, 让其整日吃斋念佛, 足不出户。这小孩长大后, 果然品行健康, 言语纯洁, 让老和尚十分满意。小和尚满十八岁后的一天, 老和尚带小和尚下山了。在街上, 小和尚无比高兴, 见什么都觉得新鲜, 觉得好奇。小和尚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时, 老和尚总是一一耐心讲解。但唯有两次例外:当问到鲜花时, 老和尚告诉小和尚那是毒草, 不能碰, 也不能闻, 否则会中毒身亡;当问到女人时, 老和尚告诉小和尚那是妖怪, 是想不得碰不得的。晚上回到寺庙, 老和尚随即问小和尚:“你今天都看到了些什么?”小和尚兴奋地说:“猫、狗、马、羊……还有毒草和妖怪。”老和尚笑了, 问:“那你最喜欢什么?”小和尚坦率地说:“最喜欢毒草和妖怪。”这个故事, 对不同的听者来说, 可以赋予不同的寓意。笔者认为, 这个故事最重要的寓意是:人的天性必须得到尊重, 它是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动力。
在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 人的天性是什么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 水朝低处流。”笔者认为, 一个正常的人, 生来就具有上进欲望, 这是人最原始的天性。也就是说, 每一个学生生来都想成为好学生, 都渴望品行、学业双优、未来事业成功, 都渴望得到同学的称赞、老师的欣赏、父母的喜爱、社会的承认;可以说, 没有一个学生生来就希望品德差、学业差, 生来就喜欢被周围的人批评、否定或疏远。如果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具有不求上进特征, 一定有其原因, 其问题或者源于学业上的重大困难, 或者源于心理方面的困扰,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其实这两方面的问题常与教育、管理的不当有关) 。他们既不是生来就没有求上进、求承认的天性, 也不是一时失去了这种天性, 而是在有意无意间, 用种种失去自信、自尊的表现, 掩盖其求上进、求承认的天性。
显然, 与“呵斥训骂”“处罚惩戒”“制度卡压”“严格看管”等教育策略相比, 采用“正面引导”策略, 对学生多加“关爱、理解、肯定、激励”, 最符合被教育者求上进、求承认的天性, 最能调动其积极上进的动力, 也最有利于思想品德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正面引导的目的是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生长
德育的最终目的, 是使被教育者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这是德育工作最基本的规律之一。我们提倡正面引导, 不是因为正面引导可以使学生高兴, 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能够和睦相处, 而是因为正面引导策略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生长。
正因为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脱离教育者而进行自我教育, 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的着眼点应是年轻学子自我教育能力的生长。在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中, 我们所采用的任何德育方法、管理方法, 都应当着眼于培养其自我教育的习惯与能力, 努力促进其自我教育能力的生长, 使其最终能在没有教育者、管理者的情况下能够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矫正、自我激励。
在这里, 为什么要用“生长”一词, 而不用“生成”“形成”“发展”等动词?因为用“生长”一词, 能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述出自我教育能力成长的状态与过程:人的自我教育能力与生俱来, 它伴随着机体与心理素质的逐渐成长而缓慢地成长, 在其发展过程中, 要审时度势, 促其发展与成长;对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教育能力, 既不能视而不见, 使其湮灭, 又不能操之过急, 拔苗助长。无数德育实践已经证明: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德育活动, 是教育效率最高的活动。
我们在进行正面引导时, 一定要以研究生群体自我教育能力的生长为着眼点。事实上, 只要方法得当, 正面引导教育策略可以成为最有利于培养青年学子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策略。
总之, 时代与社会在变化, 高等教育的规模与任务在变化, 我们的教育与管理对象在变化, 教育者、管理者队伍在变化, 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却并没有改变, 并且也不会改变。我们一方面要研究新形势与新问题, 及时更新教育与管理理念, 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德育基本规律, 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正面引导, 将德育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最近十多年,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高校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 研究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种情况的产生, 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生原因”与“教师原因”。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年轻一代能够脱离教育者而进行自我教育。当前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的基本思路, 应是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人才成长的新要求, 进行正面引导, 调动其上进欲望, 培养其自律精神, 努力促进其自我教育能力的生长。
关键词:研究生,德育及其管理,正面引导,自我教育能力,生长
参考文献
[1]冯文全.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5) :16-24.
[2]刘星.试论德育方法的科学化[J].江西教育科研, 2006, (7) :29-30.
管理与教育引导 篇5
【摘要】校?@货,又称校园网货,是指一些网络货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货款业务。校园货虽然有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特点,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连环贷”的陷阱。近年来,由校园网贷引发的行业乱象持续发酵,特别是“裸条”事件爆发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此针对不良校园网贷,社会、高校和家庭应紧密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让大学生对“校园货”能够有一个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注意相关风险防范,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真正预防和消除不良网货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校园贷 风险防范 教育引导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己经成为当今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服务中的借贷业务,因为方便、快捷、借贷门槛低等优点,发展更加迅速,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出现了各种P2P网络贷款平台。其中“校园贷”是近两年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贷款平台,自从“校园贷”诞生以来便不断爆出各种恶性事件,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和家庭力量,集思广益,创新教育,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的甄别、抵制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校园贷”发展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校园贷”其实早在2005年前后就己经诞生,但是受限于国家银监会对贷款人年龄、收入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取得显著的发展。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种P2P网络贷款平台打着“零利息、低门槛、快速放款”等诱导性旗号逐渐向校园渗透。目前市场上的“校园贷”可以分为4类,分别为分期购物平台,如分期购、趣分期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的信用借款服务凭条,如名校贷、投投贷等;提供信贷的中介平台。其中分期购物平台和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以强大的征信体系作为支撑,规模大,利率低,信赖度高,市场占有率也最高;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的信用借款服务凭条主要是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可靠性和保障度高;而提供信贷的各中介平台,是产生校园贷危机的根源,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这些中介平台打着各种虚假的旗号,通过各种名义收取客户手续费,甚至采用性质非常恶劣的手段进行要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校园贷”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些不法分子基于“校园贷”模式,借助分期购物等名义规避市场的监管,采用多种形式诱骗大学生贷款,谋取暴利;二是有些学生因为无法承受“校园贷”带来的巨大债务问题以及债主的恶劣催收行为,引发多起恶性事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媒体的热议。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市场秩序不够规范,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P2P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兴起,业务规模迅速扩大,网贷形式各种各样,我国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没有针对市场的特点及时作出调整,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局面,出现监管漏洞;二是大学生相对来说不够成熟,他们一直处在简单纯洁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家庭父母的呵护,并没有真正步入社会,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没有风险防范意识,也没有自律自控能力,很多人都是出于虚荣心理,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才选择了“校园贷”;三是学校没有进行足够的教育引导,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管理,更应该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尤其是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兴事物,大学生相对来说不够成熟,辨识度低,学校应给予充分的教育引导。正是因为学校教育引导的缺失,给“校园贷”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三、“校园贷”中存在的风险
“校园贷”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信息被泄露,个人征信容易受影响和容易被“校园贷”的协议条款所蒙蔽。很多网络借贷平台不正规,导致大学生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相对来说不够成熟,对征信体系理解不够深入,在“校园贷”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况,导致个人征信信息很容易受到影响,信用等级下降,情节严重的还会被记入失信黑名单,给未来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在贷款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对于贷款的成本、利息、违约金、服务费、滞纳金等相关内容不够了解,对贷款合同重视度不够,很容易被合同中的一些协议所蒙蔽,掉入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之中。
四、防范不良校园网贷的建议
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目前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己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校园贷”的监管。2016年8月我国银监会明确提出“停、移、整、教、引”的五字整改方针对“校园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有些平台己经迫于政府压力,选择退出。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健全完善整治体系,同时联合教育部以及各高校,建立健全“校园贷’旧常监测机制,对“校园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加强对各种不良网络贷款事件的宣传力度,对所有学生的信贷情况进行整体排查。同时可以结合当前发生的一些典型的“校园贷’案例,通过采用主题讲座或者班会的形式,向学生详细阐述“校园贷”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隐患,加强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三,家长要与学生及时沟通。家长在学生的监管教育环节起的作用最直接、最关键。家长要时常跟学生保持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对孩子的一些心理需求、消费需求等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新兴事物的辨识能力。
此外,还应该充分结合社会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通过社会各界的力量,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进行批评抨击,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管理与教育引导 篇6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斌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2013年我省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阐述了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四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拓宽学生成才发展通道;五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王斌伟强调,教育局办公室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综合中枢机构,起着连接上下、协调四方的作用,各地要紧密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工作,要在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当好排头兵: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和论述,当好理论先行的排头兵;二要加强调研,出谋划策,将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决策中枢,当好参谋辅助的排头兵;三要抓住重点、使督查督办制度化、规范化,当好贯彻落实的排头兵;四要创新管理,提升效能,当好转变职能的排头兵;五要加强宣传,主动引导,当好营造良好社会和舆论环境的排头兵,各教育部门办公室要加强教育宣传阵地建设,积极主动策划组织教育新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新闻的公信力、感召力、影响力,充分运用各种主流媒体,进一步营造社会各方面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姚侃在会上代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王创作了发言。姚侃首先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办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希望各地教育局办公室采取有效措施,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他强调,办公室是教育局综合中枢机构,既是政策落实的前哨,又是服务保障的后院,位置特殊、责任重大,各地教育局办公室要立足本职岗位,将提升工作水平落到实处。一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发挥统筹各方、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意识;二要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积极出谋划策;三要发挥好建章立制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循有章、守有矩、为有依;四要发挥好督促检查的作用,真正做到敢督敢查、善督会查、真督实查;五要发挥好信息报送的作用,认真分析研判、综合整理、提炼观点,切实提高信息的“含金量”;六要发挥好新闻宣传的作用,抓住新推出的“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这一契机,加强舆论引导,抢占新媒体阵地,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希望各地继续配合与支持广东教育杂志社的教育宣传工作;七要发挥好规范管理的作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八要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配合省语委办大力推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三下乡”活动。
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陈湘年在会上作了发言,他对过去一段时期广东教育宣传工作作了总结与汇报:一是广东教育杂志社积极配合省教育厅的中心工作,创新形式,积极扩大教育宣传和信息覆盖面,增强教育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使教育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各市县教育局办公室充分利用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广东教育》等教育主流刊物,开展宣传工作,为广东教育改革与发展鼓与呼。二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非常支持“创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专项工作,创强热情高涨。同时他对2014年教育宣传工作的重点进行了阐述,继续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发挥好教育新闻宣传主流媒体的释疑解惑、凝聚共识和典型引路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并指出教育宣传工作要心系基层、心系人民、改进作风文风,要创新传播宣传方式,拓展传播途径,把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好。广东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教育期刊,要充分发挥教育舆论引导与宣传喉舌的权威作用,要成为我省大、中、小学广大师生的优秀精神食粮。他希望各地教育局办公室组织广大师生向《广东教育》《高教探索》《师道》《广东第二课堂》等教育期刊投稿,合力办好教育,创品牌,出精品,共同为我省“创强争先建高地”摇旗呐喊,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多作贡献。
“静心引导”与“教育智慧”牵手 篇7
早上第一节下课, 学生跑到办公室报告:“杜正好拿杜光辉的铅笔不还, 他们两个还打架, 杜正好被摔在地上哭, 不起来。”听到这些, 我当时真有点火, “怎么又是他们俩?杜光辉就喜欢惹事, 杜正好就喜欢哭, 今天的好心情都被他们俩破坏掉了。”在去班里的路上我尽力保持冷静不发火, 脑子在快速地思考对策。
刚到班级门口就听到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杜正好怎么怎么怎么样, 显然大家都觉得是杜正好不对, 我也看到仍坐在地上背对着我哭的杜正好。为了能让他站起来, 不再哭, 我就故意站在门口说:“那不是杜正好吧?我记得我们班的杜正好非常坚强, 摔倒了都不会哭, 也很懂事, 从来都不会赖在地上不起来。那一定不是杜正好。”周围的学生不知道我的用意, 急忙回答:“老师, 那就是杜正好, 我们让他起来他也不听, 就坐在那儿哭。”我看他没有起来的意思, 就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话, 可还是没动静, 我有点火了, 但想一想都引导一半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于是我又耐着性子说:“我想这可能不是杜正好, 我去外面找找他, 如果外面没找到, 我再回来看他是不是杜正好。”于是我走出教室来到窗下, 偷偷往班里瞅, 我发现班里的同学都让他赶快起来, 有两个学生还把他扶了起来, 帮他擦了眼泪。我心想:原来他们是这么友爱呀!看着我的目的达到了, 于是就转身回到门口又故意说:“老师在外面没找到杜正好, 我要看一下刚才坐在地上的同学到底是不是他。”于是我来到他身边, 此时他仍是背对着我, 我摸摸他的头, 他转过身来, 我看到他的脸上已经没有泪水, 就故意惊讶地说:“真是杜正好呀!我就知道杜正好摔倒了也不会哭的, 而且杜正好从来不会随便拿人家东西, 是不是呀, 杜正好?”他点点头。我接着引导:“如果拿了杜光辉的铅笔, 可能只是借用一下, 当时杜光辉不在, 用完了就会还给杜光辉的, 是不是呀, 杜正好?”他又点点头。我借着这个话题引导他和全班同学:“杜正好, 记得以后借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能拿, 那样就会非常有礼貌了。其他同学也记住了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记住了!”我就问杜正好:“那你什么时候能还回去呢?”他低声说:“放学。”于是我说:“大家都听到了吗?杜正好说放学就还。杜光辉, 你放心吧, 同学们都给你作证, 杜正好放学以后就会还你铅笔, 我相信杜正好是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于是其他同学都盼望着赶快放学, 想证实杜正好是不是说话算话的好孩子, 而我心里也和他们一样充满了期待。
下午大预备以后, 我刚进班杜正好就说:“我师, 我已经把铅笔还给杜光辉了。”我顺势引导:“上午他们两个因为一支铅笔就打架, 影响很不好, 你们都是一 (1) 班的小朋友, 要团结友爱不打架。看看他们俩打过架以后都很后悔, 为了让他俩和以前一样好, 所以老师决定‘惩罚’他俩握个手再抱一抱。”他俩很不好意思地握了握手, 又拥抱了一下, 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大笑, 班里的气氛异常好。我又接着引导:“杜正好真是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 大家要向他学习。如果杜正好以后借东西能经过别人的允许再拿, 那就更好了。老师相信杜正好一定能做到这一点, 也相信他们俩以后不会再打架。老师更相信我们一 (1) 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到这些。能不能?”接着我就听到大家响亮地回答:“能!”此时, 我感到我能成为他们的班主任真是件幸福的事!
管理与教育引导 篇8
(一) 主观因素, 即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1. 智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水平。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道德意识的发展同智力活动的水平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经历了“他律”到“自律”的发展道路。他认为, 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属于他律的道德判断, 具有前运算的性质, 它意味着责任和价值取决于法律或命令的本身, 与其跟同伴或成人的关系无关。
2. 意志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状况。
众所周知, 仅有道德认识不一定能产生道德行为。比如明知不守纪律不对, 但却不能控制自己;明知遇到坏人要同他斗争, 但却因为胆怯而逃跑等。可见, 意志的发展是道德意志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 客观因素, 即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直接影响。
1. 家庭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几乎天天都离不开。父母是小学生经济生活的供给者, 学习、思想、生活的监护者, 几乎天天都要接触, 天长日久, 耳濡目染, 言传身教所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 是小学生接触最多, 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家庭成员。因此, 父母、兄弟姐妹道德品质的好坏, 对小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2. 学校和班集体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集体主义定向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良好影响。它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道德行为准则, 使学生较易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 并较好地做到言行一致。具有集体主义动机的学生自我调节道德行为的过程也较快, 较有成效。
3.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社会环境远比家庭和学校环境复杂, 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起作用的因素也就更多。一般认为, 对小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学生渴望广交朋友, 朋友的选择则是十分重要的。和幼儿相比, 小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成人的依附关系, 并从成人的权威影响下独立出来。他们有了苦恼, 首先向同龄朋友诉说, 有了欢乐也首先和同龄朋友共享, 有什么知心话也是先向同龄朋友倾吐。
二、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教育与引导
(一) 发展智力, 提高对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水平。
1. 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有针对性地施教。
对于接受主体来说, 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心理和情感体验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 都可以影响其受教过程。
2. 引导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
小学生对自身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 是其对一切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的保证。
3. 创设各种道德情境让学生去判断, 去体验, 去付诸实行。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理解力, 必须为他们创设各种道德情境, 让他们去判断, 去体验, 去付诸实行。在学校生活中, 这种机会是很多的。
(二) 丰富情感, 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发展。
人的情感总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 消极情感多了就容易引发不良的道德情感, 积极情感多了则会引发良好的道德情感, 这类事实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为此, 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 尽量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要求, 并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生活气氛, 尽量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反应, 以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 增强意志力, 提高道德意志水平。
一般的意志力是形成道德意志力的基础, 也可以说, 道德意志是意志力在道德行为中的表现。一般的意志力不能自然地转化为道德意志力, 它必须通过道德行为的锻炼。生活中需要道德意志努力, 以促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 要引导小学生有意识地在这类情境中锻炼自己。
(四) 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1. 在良好的校风、班风中重陶。
如学校、班级均有明确的目标, 健康的集体舆论, 制定好共同遵守的校规、班规, 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好学的富有朝气的坚强集体, 那么就易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媒介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粉丝的引导 篇9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 粉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对青少年粉丝而言, 偶像崇拜几乎是其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心理阶段, 它的出现也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特殊时期内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缺失,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 粉丝是在媒介化社会中得以发展壮大的, 青少年粉丝更是如此。可以想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青少年粉丝群体存在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还会进一步加大。然而, 伴随着粉丝的扩张, 我们也看到, 诸如情感冲动、心理偏执、消费狂热等负面行为也充斥于青少年粉丝行为中。对青少年粉丝而言, 大众媒介及其偶像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化过程, 但他们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和所呈现的现实却经常缺乏辩证的认识和思考, 由此, 青少年粉丝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 很容易陷入情感、心理和消费的误区。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呢?偶像大多是由媒介建构出来的, 粉丝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媒介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连, 而同时, 青少年群体更是伴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 青少年偶像崇拜所陷入的误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其媒介素养的匮乏而导致的, 因此, 要想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 就必须借助于媒介素养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
媒介化社会来临后, 媒介素养被誉为是和“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相比肩的另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据此, 对青少年粉丝的引导, 既要着重培养青少年粉丝对媒介中偶像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意识, 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广泛地参与到媒介传播中来, 实践多元化的媒介参与行为。具体而言, 针对青少年粉丝的媒介素养教育, 需要通过学校、家庭、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首先, 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力量。学校应该把媒介素养纳入基础的正规教育体系, 根据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学生的不同情况, 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以此提高学生对媒介世界中偶像的批判认知能力。一方面, 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媒介的全面认识, 进而引导学生对偶像的认知。根据媒介素养理念, 媒介素养教育所贯穿的精神内涵之一就是“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被建构的”, 因此, 学校媒介素养课程在教授学生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同时, 也有助于让学生了解作为媒介文本的偶像是如何被媒介建构出来并产生意义的, 从而使学生能够抛开“神话”, 重新审视偶像。另一方面, 教师完全可以将与偶像文本相关的内容纳入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中去。譬如, 可以在分析信息这一授课环节加强对偶像文本的分析,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观看偶像的作品、访谈、广告等, 在共同的讨论中帮助学生从媒介分析的角度理解偶像, 对偶像做出更为客观的判断, 全方位地认识偶像。
其次, 家庭应主动教授孩子正确的媒介使用行为, 进而树立其健康、合理的偶像观。青少年粉丝之所以会因偶像崇拜而陷入情感冲动、消费狂热的误区, 很大程度上缘于媒介对偶像的过分“神化”以及网络粉丝社区的集群心理。基于此, 一方面, 家长在面对拥有粉丝身份的孩子时, 应在跳出“保护主义”倾向的前提下, 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全面认识孩子所崇拜的对象。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接触媒介中所呈现的正面的、积极的形象, 为其讲解这些偶像人物是如何通过艰苦奋斗而获得成功的, 以此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同时, 家长也可以让孩子了解社会上已发生的不良追星“惨剧”, 让孩子能够真正体会到过度追星行为的负面影响;此外, 父母应适当参与孩子的媒介使用行为, 制定合理的媒介使用时间表, 同时鼓励孩子进行多样化的媒介参与, 而非一味地沉浸在粉丝社区中追逐偶像, 以此逐步培养并发展孩子的多元兴趣, 防止偶像崇拜成为孩子生活的主旋律。
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与引导 篇10
走进不同的校园, 我们都不难发现留着短发、身着男装、说话粗犷的女生, 也不难发现翘着兰花指、柔弱、胆怯的男生。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青少年中性化等性别角色模糊甚至是混乱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愈演愈烈的青少年性别角色模糊的现象反映出我国青少年性别教育的缺失。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两性的平衡, 追求两性的平等也并非抹杀性别的差异。由此, 加强青少年性别教育, 厘清性别教育发展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多数人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主要是在幼儿时期, 而现在学者们更倾向于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至少要到成人期甚至贯穿人的一生。性别角色的获得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的过程, 研究资料表明:性别角色社会化在小学、初中时期一直发展, 虽然在小学四年级有较大变化, 但是稳定的性别角色观念是在初三才获得的。因此,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性别角色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诞生的时期。”
二、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性别角色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其形成基础是社会环境而非机体本身, 如果环境变化了, 行为也可很快发生变化。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 有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性别教育的缺失:
1. 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调
有目共睹,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甚至是大学, 男性教师都是缺乏的, 学校性别生态失衡现象相当严重。师范类学校招收男生比较困难, 而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的男生则更少。大家普遍认为当老师工作重复、呆板, 没有太多的挑战性和成就感, 待遇和社会地位也不高。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失调, 对学生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发展、个性的完善, 甚至学生的社会化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2. 大众传媒的误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中性化被错误地理解为双性化, 成为性别审美的新取向。近几年, 各大
筅新疆教育学院唐瑛
电视台选秀节目风靡一时, 作为娱乐传媒的主要受众群———青少年学生, 他们在追捧“明星”的同时也在逐渐构建自己的性别意识习惯和行为方式。各种选秀比赛中的获胜者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在媒体推波助澜之下的“中性之风”的盛行导致了青少年性别角色模糊化。中国青年报登载的《中性化倾向威胁中小学男生》一文中也指出目前男生中性化现象极为明显, 其实不仅如此, 中性化的女生也不在少数。书刊、电视、广播、电影等媒体不仅是我们了解社会的媒介, 也以特定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态度, 对个体性别角色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人格结构并未完善的青少年。但是大众传媒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见、歧视或误导。中小学生认识能力有限, 缺乏鉴别能力, 极容易受到媒体对其性别意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
3. 青春期的反抗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青少年在生理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这必然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影响。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激发的独立意识使得他们不愿意顺从, 不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而青春期的学生生理心理都未定型, 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比较模糊。“中性之风”恰巧迎合了具有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的青少年, 使他们从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等方面向异性靠拢。
4. 家庭教育中的新困境
父母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正确认识性别, 必须是在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和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交往中、在孩子与异性的不断比较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
(1) 单亲家庭中子女的性别教育缺失
在一个完整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作用是无法互相取代的。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多元, 各种因素导致单亲家庭的出现, 其中离婚式的单亲家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势必造成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缺少父爱的孩子就容易表现得懦弱、自卑、缺乏毅力、优柔寡断;而缺少母爱的孩子又容易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安全感、狭隘等。
(2) 完整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边缘化
由于长期以来“男主外, 女主内”思想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 与自己无关。母亲在家庭中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教养责任, 这样人为造成了非单亲家庭的单亲生活状态。由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 导致了亲情关系向女性群体倾斜。Langlois and Down (1980) 提出, 在孩子的性别角色及发展中, 父亲角色远比母亲角色更具有决定性。Mussen (1966) 的研究也证明孩子怎样感知父亲的教养方式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也同样证明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 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3) 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角色期待
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至今, 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儿女双全”的传统观念已经无法实现。家庭在结构上的变化可能导致父母产生两种不同角色期待:一种是生了个男孩儿时便想有个女儿该多好, 生个女儿时又想有个儿子该多好啊。这种与孩子生物性别相反的性别期待, 很容易把男孩儿培养成女孩儿性格或把女孩儿培养成男孩儿性格;另一种是无论男孩还是女孩, 家庭的角色期待都是一样的, 男孩没有当作男孩来养, 女孩没有当作女孩来养,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性别角色差异模糊化。因此, 有人说独生子女是“被中性化”了。
三、完善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的策略
青少年正确的性别意识和科学的性别知识是不可能自然生成的, 需要专门的教育与引导。
1. 树立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念
第一, 中性化绝非双性化。根据本姆的双性化理论, 一个人的性别倾向可以分为四种: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中性化。“中性化”可以说是“无性化”, 可能导向抹杀性别差异的发展。而双性化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性别模式, 它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优点, 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基础上, 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双性化教育本质上是在保留本性别特征基础上的人格平等教育。
第二, 两性平等并不意味着消除性别差异。妇女解放运动的目标就是实现男女性别平等, 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但追求平等并不意味着消除差异, 只有在尊重差异基础之上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那种认为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 女人能做的男人也该做的“去性别化”的教育思想只会将教育带向误区。
2. 政策调控, 让更多男教师走进学校
基础教育中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美国, 中小学教师女性比例远远高于男性。美国的男教师比例只有全国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有关专家认为, 要增加男教师的比例, 首先要从教师培养的招生环节着手, 调整招生计划, 对招生方案进行性别干预, 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性的比例, 增加男教师的供给数量, 从源头上解决比例失调问题。甚至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 适当提升男生的比例。教师性别生态失衡的现象, 也是女性在生存和择业上的一种无奈, 因此拓宽女性就业渠道, 缓解女性就业压力也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出路之一。此外切实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待遇, 有可能吸引更多男性从事教师职业。
3. 父母的榜样示范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观察学习是人类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人类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60年代大卫·林 (David Lynn) 和沃尔特·米歇尔 (Walter Michel) 提出从社会学习的角度说明性别同一性发展的理论。该理论指出性别同一性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强化作用而将特定的社会角色特点内化而形成的。父亲作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子女的教育中。在不完整的单亲家庭中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更应该引起父亲或母亲的重视。比如对缺失了父爱的子女, 母亲常常通过过度保护和溺爱孩子来弥补他们缺失的爱, 这种做法非常不合适, 最终只能导致孩子性格发展不健全。应该给孩子适度的母爱, 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的人格教育, 让他们多看有关表现男性或女性优秀品质的影视片与书籍, 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 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和异性接触的机会, 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的影响, 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 避免造成两性角色上的偏差。
4. 学校性别教育内容挖掘及课程的开发
管理与教育引导 篇11
关键词 官兵 职业道德教育 灌输 引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官兵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正面灌输
灌输是指“从外面输入某种思想,相对于自发论而言。”①坚持以正面灌输为主,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本文中正面灌输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来理解的,并不等同于方法层面上单纯的“注入式”或“填鸭式”。“客观地讲,没有一种教育不是由外部向个体内部的注入,没有一种教育不是以相对确定的真理性为前提的,否则我们就根本不可能决定教授什么、引导什么。”②放弃道德灌输,就等于放弃教育责任。对于官兵来说肩负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应该具备什么样职业道德,不能自发地产生,正面灌输是必不可少的。
1.1 正面灌输体现部队武装集团的性质
部队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集中统一的行动是官兵的基本素质。政治上合格是官兵最基本的素质,职业道德觉悟是把政治觉悟转变为自觉的实际行动的重要媒介,道德上自觉,才能政治上坚定。只有通过正面灌输才能把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等政治观点转变为官兵内心自觉的官兵职业道德信念。
1.2 正面灌输遵循社会普遍价值认同规律
任何社会对善恶美丑的道德标准都有一个普遍的价值认同,通过社会成员的传递、学习和掌握得以实现,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延续和繁荣。对官兵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也必须经过这样一个阶段,才能促使官兵的职业道德观与社会普遍的价值认同规律相一致。
1.3 正面灌输符合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理论
“这一理论的优点,在于比较客观、科学地揭示了灌输对于塑造人的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而且对于如何在刺激过程中逐渐巩固、强化反应的方向和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③对官兵进行职业道德灌输在本质上就是在这种“刺激-反应”基础上的反复操作,经过无数次的“刺激——反应”,形成正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使官兵产生特定的职业行为联接,以达到教育期望值的反应。
2 官兵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启迪引导
2.1 让官兵在主动参与中感受教育
启迪引导是在尊重官兵基础之上的一种指导性教育形式,它与灌输不同的是,要求教育组织者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通过他们个人的思考和领悟来提升职业道德的目的。在教育中适时对官兵进行启迪引导,使其心有所动、情有所转、思有所变,进而满足他们在职业道德上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愿望和需要,才能激发他们不断进行职业道德的自我完善。
2.2 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正确的启迪引导可以逐步把官兵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引向实际行动,以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尤其是刚入伍的官兵好奇心、好胜心十分强烈,愿意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他们自尊心强、积极进取,珍视荣誉,针对这些心理特征,开展一些评优评先的活动,引导青年官兵的进步和成长;也可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的宣传和典型经验的介绍,教育者的言传身教,良好的军营文化活动以及集体或个人的各种表扬和批评等实现。
2.3 让官兵在情境模拟中体验教育
教育是双向活动,教育者可通过教的活动,引导官兵注重对所讲授内容的探索、研究和理解。教育者可以精心创设一个让官兵置身于其中的情境,然后提出问题,适当引导,组织官兵进行探究。在“真实的情境”中,官兵会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和思考,形成主动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官兵在这种情境中主动活动所获得的东西,比灌输给他们的要丰富得多,扎实得多,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3 官兵职业道德教育要实现灌输与引导相融合
3.1 灌输要从关心信任出发
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信任是一种健康而美好的关系,也是职业道德教育所应建构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以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内尔·诺丁斯教授为代表的关怀伦理学家把关怀伦理学应用到教育上,形成了道德教育的关怀模式。她认为道德哲学是关心人们的生活幸福,关怀在道德理论中拥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关心是人们道德存在的核心,而“信任是交往双方对于两人都不会利用对方的易受攻击性的相互信心”。④彼此信任是相互尊重的前提,如果官兵对教育者的言行品质不信任,教育者也时刻怀疑官兵的职业道德有问题,那么,再怎样对官兵进行职业道德理论的灌输,教育效果也不会理想。
3.2 灌输要从交流沟通入手
交流沟通讲求平等性,也就是教育双方置身于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情感。在职业道德灌输中,教育者和官兵之间要从简单的服从关系,变为彼此之间的心与心相通,情与情交融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是在互相的交流沟通中得以实现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活动,教育不是把所传授的内容装进被教育者的头脑,而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把教育内容变成官兵自己的思想,使官兵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健康成长,教育者也可以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批判、生成和创新。
3.3 灌输要以尊重激励为先
青年官兵正处于青春时期,独立意向迅速发展,有很强的自尊心。官兵的这种心理和行为特征就构成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方法中尊重激励的客观基础。官兵个体情况不同,对尊重激励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自尊感是一个人要求得到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内驱力 ,也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⑤在灌输的过程中教育者既是传授者,也是思想交流的参与者。只有尊重官兵的人格、个性和差异,才能营造出一种平等交流的良好氛围。但尊重激励不等于放纵,教育者在灌输中面对黑与白、对与错、是与非一定要观点明确、毫不含糊,作出清晰而明确的判断。
注释
①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36.
② 孙小梅.当代中国道德教育模式述评[J].天中学刊,2006.21(3):136.
③ 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130
④ 郑亦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7.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篇12
一、狠抓网络道德教育, 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一) 构建特色网络教育体系
要结合当前网络教育实践, 不断引入新的网络德育教育传播手段, 高校要逐步普及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开辟新的网络教育阵地, 可尝试开设独具特色的学校网络教育课程, 针对大学生群体在应用网络技术使用网站等方面, 开展各种引导性教育。当前, 一些高校虽然有内部网站, 然而网站更新过慢, 一些内容过于陈旧, 且形式较为单调, 根本不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 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对此, 要做好大学生需求调查, 打造校园网特色栏目, 登载一些反映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和社会新闻, 全力增强网站的吸引力。还要增强网站的互动性, 通过设置论坛, 与大学生开展双向交流与互动, 引导大学生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 借助一些活泼生动的方式, 宣传文明网络规范和网络法规, 打造融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色教育网站, 传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将网络道德教育置于重要地位, 拓宽网络道德教育渠道, 充分利用课堂、报栏、广播、电视、网站等方式, 大力宣传文明上网规范, 顺应大学生需求, 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 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念, 增强大学生的是非观念, 让其辨别美丑, 尽快培养和掌握识别信息、筛选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 改革道德教育课程
要尝试将网络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课程, 开设网络法规、文明上网和网络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 组织编写一些网络素养教育校本教材, 逐步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能力,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网络观和责任观, 确保其能够避免各种不良网络行为, 抵制网络依赖, 增强自律能力。
(三) 将网络教育融入课堂
当前大学生缺乏相应的课堂网络教育, 促进网络教育与课堂教育的融合, 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可针对大学生上网不良行为设置专题课程, 在思想道德课程中增设“大学生上网不良行为干预”、“社会问题关注”、“网络道德聚焦”、“大学生文明上网对策”等章节, 也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 增设“如何正确运用科技”等章节,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和信息科技, 并正确利用科学技术, 合理使用网络, 引导大学生透过各种网络现象正确认识网络, 学会如何文明上网和筛选网络不良行为。要将文明上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 通过引入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 表达相对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引入信息技术手段, 规范校园网络管理
(一) 引入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高校强化网络管理提供新的手段, 要不断健全完善校园网络信息过滤监督和防范的长效机制, 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防范措施, 建设一支技术水准较高的队伍, 提高对网络安全的应急处理能力。高校要重视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组织一批精干力量展开信息技术攻关, 通过打造信息技术“防火墙”, 全力防范各种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 防止网络污染。要不断强化与网络管理部门的沟通及协调, 建立共同检测联动机制, 研究和开发一些先进、有效的网络检测过滤软件, 彻底屏蔽暴力、黄、毒、赌等方面的网站, 对大学生上网时间进行限制, 将不良信息彻底隔绝在校园之外,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洁净的网络环境。
要经常调查校园内部的各种网络舆情动态, 及时把握一些大学生中间倾向性较为明显的问题, 定期对校园内部的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和防范系统进行更新, 及时检测一些网络信息, 确保对一些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和严格控制, 确保其不在校园网络上扩散。结合当前校园网络的特点, 要特别抓好聊天室和论坛的监管, 可通过各种先进跟踪手段, 强化信息的实时监控, 确保各种上网信息都能留下痕迹, 并随时可以查询, 为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网络教育和实施防范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 营造文明上网氛围
高校在大力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和积极倡导网络道德、文明上网的同时, 要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把握大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制定各种网络道德监管和约束机制, 借助监管调控机制和法律手段确保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如可以制定《大学生文明上网条约》、《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大学生违反网络道德处罚规则》等规章制度。同时, 要积极发挥舆论的作用, 对一些随意侵犯别人隐私、谩骂、攻击别人的行为进行阻止, 对一些散布暴力、黄、赌、毒信息的行为进行惩戒, 从而在整个校园内部营造浓厚的扬善惩恶、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氛围。
(三)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互联网上的信息量极其丰富, 然而不良信息也较多, 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时, 往往处于失落和苦闷状态, 就会借助网络排解和发泄, 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自制力的缺乏, 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要将网络道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创造条件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高校要顺应这种趋势, 经常开展一些符合大学生心理个性需求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公益活动等, 在丰富大学生阅历和人生体验的同时, 减少其上网时间, 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能力, 培养大学生更多的兴趣爱好, 陶冶其情操,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际互动的氛围, 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对网络的痴迷, 引导其正确对待网络, 正确使用网络,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注重网络法规教育, 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
(一) 加强网络法规教育
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方面的数据调查和统计, 结果证明:当代大学生很少了解网络法规和上网道德规范, 网络作为虚拟性和隐蔽性较强的环境, 其中的信息良莠不齐, 存在暴力、色情、黄赌毒等有害信息, 只有培养大学生遵守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增强其文明上网的意识, 才能增强其抵抗力和辨别力。高校必须不断强化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 开设专门的网络法规课程, 借助对一些违反网络法规案例的分析, 通过现身说法, 让大学生感知违反网络法规的巨大危害和对自身成长的阻碍。同时要组织大学生在校园内部开展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宣传活动, 在开展普通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 借助宣传过程让大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 引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 大学生的网络“上瘾”心理从本质上看属于病态心理的范畴, 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后, 不是将网络当做一个虚拟世界, 往往希望通过网络途径寻求安慰和寄托, 认为网络可以解决其面临的困难, 从而产生网络依赖, 久之就会形成心理健康问题。对此, 高校要对大学生定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 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采取各种心理干预手段, 通过运用医学和心理学的方法, 逐步让大学生摆脱对网络的过分依赖, 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牵涉多方面问题, 必须借助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才能帮助大学生改正不良行为。高校要全面把握网络不良行为的特点及严重危害, 积极承担起引领网络文化方向的使命和责任, 创新教育引导思路, 全力弘扬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 丰富网络教育手段, 引入各种先进信息技术, 努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全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重道德、守纪律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 因缺乏网络道德意识, 出现了较多网络不良行为, 影响了自身健康成长。本文从网络特色课程打造、信息技术、网络法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诸方面提出了对策, 旨在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网络行为,信息技术,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张光慧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9.
[3]李正良, 李大立.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2.3, 第12卷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