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引导

2024-08-07

教育与引导(精选12篇)

教育与引导 篇1

今天是星期五, 心情和今天的天气一样好。早上进班第一句话:“宝贝们, 昨天回家想我了吗?”学生们的表情带着惊讶又略显羞涩地异口同声说:“想!”此时的我既觉得幸福又觉得“肉麻”, 因为我从没和学生们这样交流过, 感觉有点怪怪的。不过这样的交流感觉真好!于是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早上第一节下课, 学生跑到办公室报告:“杜正好拿杜光辉的铅笔不还, 他们两个还打架, 杜正好被摔在地上哭, 不起来。”听到这些, 我当时真有点火, “怎么又是他们俩?杜光辉就喜欢惹事, 杜正好就喜欢哭, 今天的好心情都被他们俩破坏掉了。”在去班里的路上我尽力保持冷静不发火, 脑子在快速地思考对策。

刚到班级门口就听到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杜正好怎么怎么怎么样, 显然大家都觉得是杜正好不对, 我也看到仍坐在地上背对着我哭的杜正好。为了能让他站起来, 不再哭, 我就故意站在门口说:“那不是杜正好吧?我记得我们班的杜正好非常坚强, 摔倒了都不会哭, 也很懂事, 从来都不会赖在地上不起来。那一定不是杜正好。”周围的学生不知道我的用意, 急忙回答:“老师, 那就是杜正好, 我们让他起来他也不听, 就坐在那儿哭。”我看他没有起来的意思, 就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话, 可还是没动静, 我有点火了, 但想一想都引导一半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于是我又耐着性子说:“我想这可能不是杜正好, 我去外面找找他, 如果外面没找到, 我再回来看他是不是杜正好。”于是我走出教室来到窗下, 偷偷往班里瞅, 我发现班里的同学都让他赶快起来, 有两个学生还把他扶了起来, 帮他擦了眼泪。我心想:原来他们是这么友爱呀!看着我的目的达到了, 于是就转身回到门口又故意说:“老师在外面没找到杜正好, 我要看一下刚才坐在地上的同学到底是不是他。”于是我来到他身边, 此时他仍是背对着我, 我摸摸他的头, 他转过身来, 我看到他的脸上已经没有泪水, 就故意惊讶地说:“真是杜正好呀!我就知道杜正好摔倒了也不会哭的, 而且杜正好从来不会随便拿人家东西, 是不是呀, 杜正好?”他点点头。我接着引导:“如果拿了杜光辉的铅笔, 可能只是借用一下, 当时杜光辉不在, 用完了就会还给杜光辉的, 是不是呀, 杜正好?”他又点点头。我借着这个话题引导他和全班同学:“杜正好, 记得以后借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能拿, 那样就会非常有礼貌了。其他同学也记住了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记住了!”我就问杜正好:“那你什么时候能还回去呢?”他低声说:“放学。”于是我说:“大家都听到了吗?杜正好说放学就还。杜光辉, 你放心吧, 同学们都给你作证, 杜正好放学以后就会还你铅笔, 我相信杜正好是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于是其他同学都盼望着赶快放学, 想证实杜正好是不是说话算话的好孩子, 而我心里也和他们一样充满了期待。

下午大预备以后, 我刚进班杜正好就说:“我师, 我已经把铅笔还给杜光辉了。”我顺势引导:“上午他们两个因为一支铅笔就打架, 影响很不好, 你们都是一 (1) 班的小朋友, 要团结友爱不打架。看看他们俩打过架以后都很后悔, 为了让他俩和以前一样好, 所以老师决定‘惩罚’他俩握个手再抱一抱。”他俩很不好意思地握了握手, 又拥抱了一下, 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大笑, 班里的气氛异常好。我又接着引导:“杜正好真是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 大家要向他学习。如果杜正好以后借东西能经过别人的允许再拿, 那就更好了。老师相信杜正好一定能做到这一点, 也相信他们俩以后不会再打架。老师更相信我们一 (1) 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到这些。能不能?”接着我就听到大家响亮地回答:“能!”此时, 我感到我能成为他们的班主任真是件幸福的事!

多好啊!没有火药味, 没有老师对学生的训斥, 没有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有的是学生之间的关爱, 有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有的是全班的凝聚力, 有的是积极健康而又富有智慧的引导, 更有我不断地反思:为什么我们不能总是这么心平气和而又富有智慧地去引导学生呢?这不就是一次“静心引导”与“教育智慧”的成功牵手吗?

教育与引导 篇2

【摘要】校?@货,又称校园网货,是指一些网络货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货款业务。校园货虽然有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特点,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连环贷”的陷阱。近年来,由校园网贷引发的行业乱象持续发酵,特别是“裸条”事件爆发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此针对不良校园网贷,社会、高校和家庭应紧密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让大学生对“校园货”能够有一个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注意相关风险防范,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真正预防和消除不良网货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校园贷 风险防范 教育引导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己经成为当今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服务中的借贷业务,因为方便、快捷、借贷门槛低等优点,发展更加迅速,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出现了各种P2P网络贷款平台。其中“校园贷”是近两年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贷款平台,自从“校园贷”诞生以来便不断爆出各种恶性事件,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和家庭力量,集思广益,创新教育,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的甄别、抵制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校园贷”发展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校园贷”其实早在2005年前后就己经诞生,但是受限于国家银监会对贷款人年龄、收入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取得显著的发展。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种P2P网络贷款平台打着“零利息、低门槛、快速放款”等诱导性旗号逐渐向校园渗透。目前市场上的“校园贷”可以分为4类,分别为分期购物平台,如分期购、趣分期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的信用借款服务凭条,如名校贷、投投贷等;提供信贷的中介平台。其中分期购物平台和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以强大的征信体系作为支撑,规模大,利率低,信赖度高,市场占有率也最高;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的信用借款服务凭条主要是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可靠性和保障度高;而提供信贷的各中介平台,是产生校园贷危机的根源,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这些中介平台打着各种虚假的旗号,通过各种名义收取客户手续费,甚至采用性质非常恶劣的手段进行要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校园贷”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些不法分子基于“校园贷”模式,借助分期购物等名义规避市场的监管,采用多种形式诱骗大学生贷款,谋取暴利;二是有些学生因为无法承受“校园贷”带来的巨大债务问题以及债主的恶劣催收行为,引发多起恶性事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媒体的热议。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市场秩序不够规范,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P2P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兴起,业务规模迅速扩大,网贷形式各种各样,我国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没有针对市场的特点及时作出调整,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局面,出现监管漏洞;二是大学生相对来说不够成熟,他们一直处在简单纯洁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家庭父母的呵护,并没有真正步入社会,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没有风险防范意识,也没有自律自控能力,很多人都是出于虚荣心理,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才选择了“校园贷”;三是学校没有进行足够的教育引导,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管理,更应该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尤其是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兴事物,大学生相对来说不够成熟,辨识度低,学校应给予充分的教育引导。正是因为学校教育引导的缺失,给“校园贷”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三、“校园贷”中存在的风险

“校园贷”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信息被泄露,个人征信容易受影响和容易被“校园贷”的协议条款所蒙蔽。很多网络借贷平台不正规,导致大学生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相对来说不够成熟,对征信体系理解不够深入,在“校园贷”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况,导致个人征信信息很容易受到影响,信用等级下降,情节严重的还会被记入失信黑名单,给未来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在贷款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对于贷款的成本、利息、违约金、服务费、滞纳金等相关内容不够了解,对贷款合同重视度不够,很容易被合同中的一些协议所蒙蔽,掉入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之中。

四、防范不良校园网贷的建议

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目前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己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校园贷”的监管。2016年8月我国银监会明确提出“停、移、整、教、引”的五字整改方针对“校园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有些平台己经迫于政府压力,选择退出。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健全完善整治体系,同时联合教育部以及各高校,建立健全“校园贷’旧常监测机制,对“校园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加强对各种不良网络贷款事件的宣传力度,对所有学生的信贷情况进行整体排查。同时可以结合当前发生的一些典型的“校园贷’案例,通过采用主题讲座或者班会的形式,向学生详细阐述“校园贷”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隐患,加强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三,家长要与学生及时沟通。家长在学生的监管教育环节起的作用最直接、最关键。家长要时常跟学生保持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对孩子的一些心理需求、消费需求等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新兴事物的辨识能力。

此外,还应该充分结合社会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通过社会各界的力量,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进行批评抨击,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时期的品德教育与引导 篇3

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始终是我们教师探询的问题。结合工作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以榜样为引导,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养成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之一,孩子通过模仿道德行为形成认知,教师本身的良好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以及幼儿比较熟悉的教师、家长、幼儿和童话人物,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利用他们认同的榜样的良好品行来引导幼儿去学去做,真正把对幼儿品行引导落实我们到平时的言行之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巴黎答记者问时说:“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教师应为人师表,规范言行,时时处处起到榜样作用,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集体的团结、协作、教师的言语行动以及幼儿中间的好人好事,都应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促进其良好品行的养成。

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幼儿德育行为。

幼儿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渡过,幼儿园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德育的发展,因此幼儿园要加大对环境的创设,例如:学校的墙壁上设计了各种小动物欢聚一堂的场面,渲染了友爱的气氛;彬彬有礼的小兔子,搀扶奶奶的小朋友,勇敢自信的飞行员……,环境创设辅助教师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

有机结合、适时引导、寓教于乐。

幼儿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爸爸、妈妈爱,有爷爷、奶奶疼,有外公外婆的关心,因此养成了以自我中心,不会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坏毛病。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机结合、适时渗透、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让玩中学达到幼兒教育的效果最优化。

首先要发挥游戏在幼儿品德中的价值

陈鹤琴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得,什么自制,什么克已,什么诚实,什么理智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实”,在游戏中,幼儿学习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知,适时渗透,他们懂得了什么该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寓教于乐,让他们在游戏中自觉地遵守规则,懂得不争抢活动器具,关爱他人,团结小朋友,勇敢尝试,克服困难等等,培养了幼儿的社会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时机,进行品行的引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不仅手变巧了,小脑瓜变灵了,每天的劳动习惯也养成了。我们要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幼儿有不收拾玩具的坏习惯,如果教师一味批评,效果不会很好。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幼儿穿戴特别整齐、漂亮,我们可以表演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今天你穿的真漂亮,”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抓紧机会马上说:“小朋友们,你有了漂亮的衣服还死不够的我们要有漂亮的生活环境。房子也是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要保持良好的房子环境,是不是?你看,你现在的玩具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你说怎么办好呢?”孩子听到老师这样说之后就不会对老师的要求抵触,自觉就去收拾屋子了。我们还要并在同伴面前表扬幼儿,对孩子不用批判而用表扬,这样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的。再者,我们要利用节目活动,寓教于乐,适时进行品行的引导及思想的教育。在每年传统的节日里,我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都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爱奶奶、姥姥的教育:节前,老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同时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阿姨、奶奶,他们在干什么,体会他们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尊敬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阿姨们的情感。节日当天,小朋友把亲手做的大红花献给妈妈,还与老师一起制作墙饰“妈妈,您辛苦了”。节后,教师让幼儿想一想在家能为妈妈、奶奶姥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请家长把孩子做的好事记录下来,大家拿回来一起交流,在孩子之间起到榜样和鼓励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懂得了尊敬长辈,并且明白了表达感情要付之行动的道理。

总之,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正确的引导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重要手段。让我们的教育和引导,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一颗健康之种,收获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促进其良好品行的养成,使其终身受益,向着健康活泼、勇敢自信、好奇探究的方向发展成长。

教育与引导 篇4

(一) 主观因素, 即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1. 智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水平。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道德意识的发展同智力活动的水平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经历了“他律”到“自律”的发展道路。他认为, 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属于他律的道德判断, 具有前运算的性质, 它意味着责任和价值取决于法律或命令的本身, 与其跟同伴或成人的关系无关。

2. 意志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状况。

众所周知, 仅有道德认识不一定能产生道德行为。比如明知不守纪律不对, 但却不能控制自己;明知遇到坏人要同他斗争, 但却因为胆怯而逃跑等。可见, 意志的发展是道德意志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 客观因素, 即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直接影响。

1. 家庭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几乎天天都离不开。父母是小学生经济生活的供给者, 学习、思想、生活的监护者, 几乎天天都要接触, 天长日久, 耳濡目染, 言传身教所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 是小学生接触最多, 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家庭成员。因此, 父母、兄弟姐妹道德品质的好坏, 对小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2. 学校和班集体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集体主义定向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良好影响。它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道德行为准则, 使学生较易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 并较好地做到言行一致。具有集体主义动机的学生自我调节道德行为的过程也较快, 较有成效。

3.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社会环境远比家庭和学校环境复杂, 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起作用的因素也就更多。一般认为, 对小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学生渴望广交朋友, 朋友的选择则是十分重要的。和幼儿相比, 小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成人的依附关系, 并从成人的权威影响下独立出来。他们有了苦恼, 首先向同龄朋友诉说, 有了欢乐也首先和同龄朋友共享, 有什么知心话也是先向同龄朋友倾吐。

二、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教育与引导

(一) 发展智力, 提高对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水平。

1. 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有针对性地施教。

对于接受主体来说, 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心理和情感体验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 都可以影响其受教过程。

2. 引导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

小学生对自身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 是其对一切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的保证。

3. 创设各种道德情境让学生去判断, 去体验, 去付诸实行。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理解力, 必须为他们创设各种道德情境, 让他们去判断, 去体验, 去付诸实行。在学校生活中, 这种机会是很多的。

(二) 丰富情感, 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发展。

人的情感总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 消极情感多了就容易引发不良的道德情感, 积极情感多了则会引发良好的道德情感, 这类事实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为此, 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 尽量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要求, 并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生活气氛, 尽量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反应, 以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 增强意志力, 提高道德意志水平。

一般的意志力是形成道德意志力的基础, 也可以说, 道德意志是意志力在道德行为中的表现。一般的意志力不能自然地转化为道德意志力, 它必须通过道德行为的锻炼。生活中需要道德意志努力, 以促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 要引导小学生有意识地在这类情境中锻炼自己。

(四) 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1. 在良好的校风、班风中重陶。

如学校、班级均有明确的目标, 健康的集体舆论, 制定好共同遵守的校规、班规, 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好学的富有朝气的坚强集体, 那么就易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教育与引导 篇5

【摘 要】随着“微时代”到来,各式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载体,对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而言,其校园舆情呈现方式也更加网络化,学生网络舆情表现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同时,校园新媒体发展也使得学生更加突出自己主体意识,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学生之间交流更加社会化,主人翁意识更加明显。因此,立足于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现状和学生校园舆情引导新特点,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向。

【关键词】微时代;舆情引导;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207-01

一、“微时代”下校园新媒体在舆情引导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认识判断能力

舆情引导首先要注重认识主体主观判断能力。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冲击并丰富着日益翻新多元结构社会形态。大学生作为有独立意识、对先进科技最为敏锐一代,他们具备运用网络信息能力。然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世界监管约束机制不够灵敏有效,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虽有一定理论知识储备,受自身阅历局限,在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且做事易冲动,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们网络世界认知能力,防范各种激进思潮侵入,识别网络陷阱,从而将网络负面影响侵害风险降到最低。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舆情

网络舆情关系高校每位学生,对于管理决策者而言,关系着战略思想与意图实现,因此舆情引导需要学校党委、学生广泛参与,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联动,充分利用并发挥现有资源作用,调动各部门协同作战②。在加强对学生教育同时,要走进学生群体中去,深入了解政治、社会尤其对心理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影响,并引导学生向追求更高层次精神生活。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提高高职学校学生责任感。

(三)促进舆情良性运行

促进高职院校舆情的良性运行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从学生利益出发,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高职院校学生虽在学习上主动性不够,但是他们对校园事务和社会事件参与意识强,领悟力高,因此学校决策者们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学生主动拉入校园民意民测中,促进学生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尊严和个性发展两者实现。校园舆情良性互动也体现了中共中央以人为本理念。

二、“微时代”下校园新媒体建设与发展方向

(一)健全舆情工作机制,稳固校园新媒体建设基础

稳定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新媒体建设基本保障,要求高校管理人员首先要健全舆情工作监管机制。现如今网络舆情信息呈现出信息量大、内容复杂特点,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信息动态和变化趋向,追踪这些信息来源。对外来网站以及任意散布网络谣言个人博客、微博进行堵截或禁止。其次健全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高校应指定行之有效应急预案,设立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指挥下各部门职责分工,从而建立联动有效应急体系。在突发性事件爆发时,比如在今年年初爆发全球网络勒索软件,舆情工作小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定应对措施,控制危机发展态势,同时在危机化解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新网络危机事件发生做准备。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新媒体工作内涵

为了使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能够在学生群体中顺利开展,高校应建立由校党委领导班子为总指挥,各分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在校党委集体领导下,学校宣传、文化、信息等部门成立舆情领导小组,常用办公机构可设在宣传部门或网络信息部门,配备专职人员来开展日常工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充分组织保证③。高校信息部门负责网络信息筛查,安全文化部门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将舆论文化向健康积极方向引导,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其中也包括网络生活。比如学生群体中热门跟帖,以及对新闻事件态度等。安保部门负责在必要时出动人力物力对相关事件进行制止,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各部门职责所有不同,但是需要部门共同协作,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网络舆情环境。

(三)立足新媒体特色,合理选用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管理者应紧跟校园文化数字化步伐,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软件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并及时更新发布新图书、微课教学等相关信息与视频,方便学生阅读和学习。高校教师也要应相应数字化需求,充分利用微信、QQ等交流软件,与学生加强线上沟通与交流,不断完善自身课堂教学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可与数字化结合,开展诸如拍客大赛、PPT创作大赛、网络文化节等活动。

教育本质是人主体性发展,教育能够唤醒人主体意识,提升人主体能力,决定着人主体性发展方向,使其向着积极、向上方向发展。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自己认知能力、辨析能力以及主体能力;在探究知?R过程中,利用院校所提供学术研究场所激发自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热情,增强自己创造性和创新性,始终保持青年人所特有活跃思维和无限热情。

注释:

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引导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认知上的失调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其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差距较大,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此类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学生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问题。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让他们远离孤独,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2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因此如何相互沟通和重新建构一个新的人际关系是需要一个学习和成长过程的。

3管理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大学的管理制度相对于中学较为宽松,大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在学习科目、时间支配、生活安排等方面的自由空间相对较多。而且,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一方面,课程门类多,内容深和新,教学节奏快,自学时间增加,课程自选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在一个班级授课的教师多,因而与学生的课后沟通较少,学习效果及其知识的巩固全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从中学到大学,是从被动的“要你学”向主动的“我要学”学习模式的转变。

4学业成就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失宠感。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带来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得了考试恐惧症,每次考试时就生病或不敢考。从而导致学习上的困惑。

5社会竞争的压力

而面临毕业的学生,更多关心的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双向选择”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考虑得越来越多,内心充满着矛盾。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导

1创造良好的校同环境提升学习意识

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同时利用新生充满好奇心、可塑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学校自然环境和学校文化的教育,建立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

2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应针对大学生活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加以耐心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既客观认识自己,又客观认识他人。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教育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教育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真诚的友谊。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认识和沟通技巧。

3磨练意志,提高情绪的调适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加强自我认识

磨练意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的途径并总结教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要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要加强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目标体系,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各种问题。因此,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感悟时代,认清国情,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了解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强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一直以来,学习、读书被赋予很高的价值,大学生对学业的关注是与对自我关注紧密联系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根据客观现实条件来调整个人需要和心理期望,避免由于自己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

5培养积极的应对挫折的方式

敢于面对挫折,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失败所带来的苦恼。认清问题,冷静分析,提高个人的认识,利用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要有正确的态度,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还有积极行动,寻求解决方法。将毅力和正确方法结合起来,要坚持不懈,还要有创造能力和正确的方法,同时要与环境更好地协调起来。

社会处于转型期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做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走向成熟,参与社会竞争。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导向,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四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索[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2]王才康.大学新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8.1.

[3]李远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05).

媒介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粉丝的引导 篇7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 粉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对青少年粉丝而言, 偶像崇拜几乎是其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心理阶段, 它的出现也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特殊时期内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缺失,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 粉丝是在媒介化社会中得以发展壮大的, 青少年粉丝更是如此。可以想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青少年粉丝群体存在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还会进一步加大。然而, 伴随着粉丝的扩张, 我们也看到, 诸如情感冲动、心理偏执、消费狂热等负面行为也充斥于青少年粉丝行为中。对青少年粉丝而言, 大众媒介及其偶像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化过程, 但他们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和所呈现的现实却经常缺乏辩证的认识和思考, 由此, 青少年粉丝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 很容易陷入情感、心理和消费的误区。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呢?偶像大多是由媒介建构出来的, 粉丝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媒介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连, 而同时, 青少年群体更是伴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 青少年偶像崇拜所陷入的误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其媒介素养的匮乏而导致的, 因此, 要想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 就必须借助于媒介素养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

媒介化社会来临后, 媒介素养被誉为是和“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相比肩的另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据此, 对青少年粉丝的引导, 既要着重培养青少年粉丝对媒介中偶像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意识, 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广泛地参与到媒介传播中来, 实践多元化的媒介参与行为。具体而言, 针对青少年粉丝的媒介素养教育, 需要通过学校、家庭、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首先, 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力量。学校应该把媒介素养纳入基础的正规教育体系, 根据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学生的不同情况, 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以此提高学生对媒介世界中偶像的批判认知能力。一方面, 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媒介的全面认识, 进而引导学生对偶像的认知。根据媒介素养理念, 媒介素养教育所贯穿的精神内涵之一就是“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被建构的”, 因此, 学校媒介素养课程在教授学生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同时, 也有助于让学生了解作为媒介文本的偶像是如何被媒介建构出来并产生意义的, 从而使学生能够抛开“神话”, 重新审视偶像。另一方面, 教师完全可以将与偶像文本相关的内容纳入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中去。譬如, 可以在分析信息这一授课环节加强对偶像文本的分析,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观看偶像的作品、访谈、广告等, 在共同的讨论中帮助学生从媒介分析的角度理解偶像, 对偶像做出更为客观的判断, 全方位地认识偶像。

其次, 家庭应主动教授孩子正确的媒介使用行为, 进而树立其健康、合理的偶像观。青少年粉丝之所以会因偶像崇拜而陷入情感冲动、消费狂热的误区, 很大程度上缘于媒介对偶像的过分“神化”以及网络粉丝社区的集群心理。基于此, 一方面, 家长在面对拥有粉丝身份的孩子时, 应在跳出“保护主义”倾向的前提下, 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全面认识孩子所崇拜的对象。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接触媒介中所呈现的正面的、积极的形象, 为其讲解这些偶像人物是如何通过艰苦奋斗而获得成功的, 以此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同时, 家长也可以让孩子了解社会上已发生的不良追星“惨剧”, 让孩子能够真正体会到过度追星行为的负面影响;此外, 父母应适当参与孩子的媒介使用行为, 制定合理的媒介使用时间表, 同时鼓励孩子进行多样化的媒介参与, 而非一味地沉浸在粉丝社区中追逐偶像, 以此逐步培养并发展孩子的多元兴趣, 防止偶像崇拜成为孩子生活的主旋律。

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与引导 篇8

走进不同的校园, 我们都不难发现留着短发、身着男装、说话粗犷的女生, 也不难发现翘着兰花指、柔弱、胆怯的男生。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青少年中性化等性别角色模糊甚至是混乱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愈演愈烈的青少年性别角色模糊的现象反映出我国青少年性别教育的缺失。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两性的平衡, 追求两性的平等也并非抹杀性别的差异。由此, 加强青少年性别教育, 厘清性别教育发展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多数人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主要是在幼儿时期, 而现在学者们更倾向于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至少要到成人期甚至贯穿人的一生。性别角色的获得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的过程, 研究资料表明:性别角色社会化在小学、初中时期一直发展, 虽然在小学四年级有较大变化, 但是稳定的性别角色观念是在初三才获得的。因此,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性别角色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诞生的时期。”

二、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性别角色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其形成基础是社会环境而非机体本身, 如果环境变化了, 行为也可很快发生变化。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 有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性别教育的缺失:

1. 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调

有目共睹,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甚至是大学, 男性教师都是缺乏的, 学校性别生态失衡现象相当严重。师范类学校招收男生比较困难, 而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的男生则更少。大家普遍认为当老师工作重复、呆板, 没有太多的挑战性和成就感, 待遇和社会地位也不高。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失调, 对学生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发展、个性的完善, 甚至学生的社会化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2. 大众传媒的误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中性化被错误地理解为双性化, 成为性别审美的新取向。近几年, 各大

筅新疆教育学院唐瑛

电视台选秀节目风靡一时, 作为娱乐传媒的主要受众群———青少年学生, 他们在追捧“明星”的同时也在逐渐构建自己的性别意识习惯和行为方式。各种选秀比赛中的获胜者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在媒体推波助澜之下的“中性之风”的盛行导致了青少年性别角色模糊化。中国青年报登载的《中性化倾向威胁中小学男生》一文中也指出目前男生中性化现象极为明显, 其实不仅如此, 中性化的女生也不在少数。书刊、电视、广播、电影等媒体不仅是我们了解社会的媒介, 也以特定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态度, 对个体性别角色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人格结构并未完善的青少年。但是大众传媒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见、歧视或误导。中小学生认识能力有限, 缺乏鉴别能力, 极容易受到媒体对其性别意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

3. 青春期的反抗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青少年在生理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这必然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影响。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激发的独立意识使得他们不愿意顺从, 不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而青春期的学生生理心理都未定型, 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比较模糊。“中性之风”恰巧迎合了具有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的青少年, 使他们从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等方面向异性靠拢。

4. 家庭教育中的新困境

父母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正确认识性别, 必须是在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和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交往中、在孩子与异性的不断比较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

(1) 单亲家庭中子女的性别教育缺失

在一个完整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作用是无法互相取代的。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多元, 各种因素导致单亲家庭的出现, 其中离婚式的单亲家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势必造成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缺少父爱的孩子就容易表现得懦弱、自卑、缺乏毅力、优柔寡断;而缺少母爱的孩子又容易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安全感、狭隘等。

(2) 完整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边缘化

由于长期以来“男主外, 女主内”思想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 与自己无关。母亲在家庭中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教养责任, 这样人为造成了非单亲家庭的单亲生活状态。由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 导致了亲情关系向女性群体倾斜。Langlois and Down (1980) 提出, 在孩子的性别角色及发展中, 父亲角色远比母亲角色更具有决定性。Mussen (1966) 的研究也证明孩子怎样感知父亲的教养方式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也同样证明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 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3) 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角色期待

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至今, 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儿女双全”的传统观念已经无法实现。家庭在结构上的变化可能导致父母产生两种不同角色期待:一种是生了个男孩儿时便想有个女儿该多好, 生个女儿时又想有个儿子该多好啊。这种与孩子生物性别相反的性别期待, 很容易把男孩儿培养成女孩儿性格或把女孩儿培养成男孩儿性格;另一种是无论男孩还是女孩, 家庭的角色期待都是一样的, 男孩没有当作男孩来养, 女孩没有当作女孩来养,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性别角色差异模糊化。因此, 有人说独生子女是“被中性化”了。

三、完善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的策略

青少年正确的性别意识和科学的性别知识是不可能自然生成的, 需要专门的教育与引导。

1. 树立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念

第一, 中性化绝非双性化。根据本姆的双性化理论, 一个人的性别倾向可以分为四种: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中性化。“中性化”可以说是“无性化”, 可能导向抹杀性别差异的发展。而双性化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性别模式, 它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优点, 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基础上, 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双性化教育本质上是在保留本性别特征基础上的人格平等教育。

第二, 两性平等并不意味着消除性别差异。妇女解放运动的目标就是实现男女性别平等, 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但追求平等并不意味着消除差异, 只有在尊重差异基础之上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那种认为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 女人能做的男人也该做的“去性别化”的教育思想只会将教育带向误区。

2. 政策调控, 让更多男教师走进学校

基础教育中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美国, 中小学教师女性比例远远高于男性。美国的男教师比例只有全国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有关专家认为, 要增加男教师的比例, 首先要从教师培养的招生环节着手, 调整招生计划, 对招生方案进行性别干预, 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性的比例, 增加男教师的供给数量, 从源头上解决比例失调问题。甚至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 适当提升男生的比例。教师性别生态失衡的现象, 也是女性在生存和择业上的一种无奈, 因此拓宽女性就业渠道, 缓解女性就业压力也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出路之一。此外切实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待遇, 有可能吸引更多男性从事教师职业。

3. 父母的榜样示范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观察学习是人类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人类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60年代大卫·林 (David Lynn) 和沃尔特·米歇尔 (Walter Michel) 提出从社会学习的角度说明性别同一性发展的理论。该理论指出性别同一性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强化作用而将特定的社会角色特点内化而形成的。父亲作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子女的教育中。在不完整的单亲家庭中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更应该引起父亲或母亲的重视。比如对缺失了父爱的子女, 母亲常常通过过度保护和溺爱孩子来弥补他们缺失的爱, 这种做法非常不合适, 最终只能导致孩子性格发展不健全。应该给孩子适度的母爱, 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的人格教育, 让他们多看有关表现男性或女性优秀品质的影视片与书籍, 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 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和异性接触的机会, 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的影响, 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 避免造成两性角色上的偏差。

4. 学校性别教育内容挖掘及课程的开发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篇9

一、狠抓网络道德教育, 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一) 构建特色网络教育体系

要结合当前网络教育实践, 不断引入新的网络德育教育传播手段, 高校要逐步普及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开辟新的网络教育阵地, 可尝试开设独具特色的学校网络教育课程, 针对大学生群体在应用网络技术使用网站等方面, 开展各种引导性教育。当前, 一些高校虽然有内部网站, 然而网站更新过慢, 一些内容过于陈旧, 且形式较为单调, 根本不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 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对此, 要做好大学生需求调查, 打造校园网特色栏目, 登载一些反映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和社会新闻, 全力增强网站的吸引力。还要增强网站的互动性, 通过设置论坛, 与大学生开展双向交流与互动, 引导大学生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 借助一些活泼生动的方式, 宣传文明网络规范和网络法规, 打造融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色教育网站, 传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将网络道德教育置于重要地位, 拓宽网络道德教育渠道, 充分利用课堂、报栏、广播、电视、网站等方式, 大力宣传文明上网规范, 顺应大学生需求, 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 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念, 增强大学生的是非观念, 让其辨别美丑, 尽快培养和掌握识别信息、筛选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 改革道德教育课程

要尝试将网络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课程, 开设网络法规、文明上网和网络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 组织编写一些网络素养教育校本教材, 逐步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能力,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网络观和责任观, 确保其能够避免各种不良网络行为, 抵制网络依赖, 增强自律能力。

(三) 将网络教育融入课堂

当前大学生缺乏相应的课堂网络教育, 促进网络教育与课堂教育的融合, 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可针对大学生上网不良行为设置专题课程, 在思想道德课程中增设“大学生上网不良行为干预”、“社会问题关注”、“网络道德聚焦”、“大学生文明上网对策”等章节, 也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 增设“如何正确运用科技”等章节,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和信息科技, 并正确利用科学技术, 合理使用网络, 引导大学生透过各种网络现象正确认识网络, 学会如何文明上网和筛选网络不良行为。要将文明上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 通过引入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 表达相对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引入信息技术手段, 规范校园网络管理

(一) 引入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高校强化网络管理提供新的手段, 要不断健全完善校园网络信息过滤监督和防范的长效机制, 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防范措施, 建设一支技术水准较高的队伍, 提高对网络安全的应急处理能力。高校要重视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组织一批精干力量展开信息技术攻关, 通过打造信息技术“防火墙”, 全力防范各种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 防止网络污染。要不断强化与网络管理部门的沟通及协调, 建立共同检测联动机制, 研究和开发一些先进、有效的网络检测过滤软件, 彻底屏蔽暴力、黄、毒、赌等方面的网站, 对大学生上网时间进行限制, 将不良信息彻底隔绝在校园之外,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洁净的网络环境。

要经常调查校园内部的各种网络舆情动态, 及时把握一些大学生中间倾向性较为明显的问题, 定期对校园内部的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和防范系统进行更新, 及时检测一些网络信息, 确保对一些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和严格控制, 确保其不在校园网络上扩散。结合当前校园网络的特点, 要特别抓好聊天室和论坛的监管, 可通过各种先进跟踪手段, 强化信息的实时监控, 确保各种上网信息都能留下痕迹, 并随时可以查询, 为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网络教育和实施防范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 营造文明上网氛围

高校在大力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和积极倡导网络道德、文明上网的同时, 要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把握大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制定各种网络道德监管和约束机制, 借助监管调控机制和法律手段确保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如可以制定《大学生文明上网条约》、《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大学生违反网络道德处罚规则》等规章制度。同时, 要积极发挥舆论的作用, 对一些随意侵犯别人隐私、谩骂、攻击别人的行为进行阻止, 对一些散布暴力、黄、赌、毒信息的行为进行惩戒, 从而在整个校园内部营造浓厚的扬善惩恶、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氛围。

(三)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互联网上的信息量极其丰富, 然而不良信息也较多, 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时, 往往处于失落和苦闷状态, 就会借助网络排解和发泄, 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自制力的缺乏, 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要将网络道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创造条件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高校要顺应这种趋势, 经常开展一些符合大学生心理个性需求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公益活动等, 在丰富大学生阅历和人生体验的同时, 减少其上网时间, 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能力, 培养大学生更多的兴趣爱好, 陶冶其情操,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际互动的氛围, 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对网络的痴迷, 引导其正确对待网络, 正确使用网络,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注重网络法规教育, 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

(一) 加强网络法规教育

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方面的数据调查和统计, 结果证明:当代大学生很少了解网络法规和上网道德规范, 网络作为虚拟性和隐蔽性较强的环境, 其中的信息良莠不齐, 存在暴力、色情、黄赌毒等有害信息, 只有培养大学生遵守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增强其文明上网的意识, 才能增强其抵抗力和辨别力。高校必须不断强化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 开设专门的网络法规课程, 借助对一些违反网络法规案例的分析, 通过现身说法, 让大学生感知违反网络法规的巨大危害和对自身成长的阻碍。同时要组织大学生在校园内部开展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宣传活动, 在开展普通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 借助宣传过程让大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 引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 大学生的网络“上瘾”心理从本质上看属于病态心理的范畴, 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后, 不是将网络当做一个虚拟世界, 往往希望通过网络途径寻求安慰和寄托, 认为网络可以解决其面临的困难, 从而产生网络依赖, 久之就会形成心理健康问题。对此, 高校要对大学生定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 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采取各种心理干预手段, 通过运用医学和心理学的方法, 逐步让大学生摆脱对网络的过分依赖, 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牵涉多方面问题, 必须借助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才能帮助大学生改正不良行为。高校要全面把握网络不良行为的特点及严重危害, 积极承担起引领网络文化方向的使命和责任, 创新教育引导思路, 全力弘扬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 丰富网络教育手段, 引入各种先进信息技术, 努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全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重道德、守纪律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 因缺乏网络道德意识, 出现了较多网络不良行为, 影响了自身健康成长。本文从网络特色课程打造、信息技术、网络法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诸方面提出了对策, 旨在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网络行为,信息技术,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张光慧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9.

[3]李正良, 李大立.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2.3, 第12卷 (1) .

教育与引导 篇10

大学生属于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思想的认识变化是形成不同入党动机的第一因素,正如三棱镜折射光的原理一样,同一外部事物反映在人的大脑里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认识.学生认识的形成尤其明显,这可以从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看。他们年龄小,阅历浅,思想上仍然比较稚嫩。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思考,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非常敏感。而另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并未完全形成,对社会的认识摆脱不了自身存在的幼稚和片面。他们既容易接受社会的积极面,也容易接受社会的消极面,思想上往往形成一种既愿意积极向上而又排除不了消极因素干扰的矛盾状态。因而,如何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坚持真理,克服消极,走向成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艰巨而长远的课题。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吸引力、凝聚力

要从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入手,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尤其是对待重大政治事件,要求学生党员写出思想汇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要定期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学生党员往往是学习上的尖子、运动场上的健将、优秀的学生干部,平时受表扬的机会多,受批评的机会少,好钢还要多锤炼。要经常开展党日活动,亮出党员身份,强化先锋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此外,只有切切实实地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才能真正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党组织在组织发展工作中要敢于创新,不能墨守陈规,对于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党支部要主动出击,对于其身上存在的缺点要及时指正,使其在党组织的引导下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有些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是因为对党的理论理解不深,对党的认识不足,如有的同学申请入党是由于受到党的关心和帮助,对党充满了感激之情,加入党组织努力工作,多做贡献,报答党的恩情,这种对党的感激之情有待于升华为基于对党的理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党、团组织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注重创新。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性原则、组织观念、党员条件的教育,始终把是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考察、评价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根本标准。走出以往“重表现、轻动机”的误区,引导大学生实现入党动机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决定了一切自愿加入党组织的人,必须要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的决心;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要能够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加入党组织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为共产主义奋斗、为人民服务,这才是正确的入党动机。

三、从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入手,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素质。

要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主动谈心,交流思想,争取把优秀的青年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同时严把质量关,慎重选择重点培养对象,健全入党积极分子考核的指标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向党内外公示,增加透明度,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全面衡量和正确处理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在如何衡量重点培养对象政治上成熟、党性修养、全面素质等方面,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规范的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党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的升华。部分大学生抱着对党的崇敬心情或认为入党是一种光荣,加入了党组织。但他们对党的性质、宗旨认识不足,当入党时的自豪感和光荣感消失之后,积极性和热情也随之大大减退,出现了“前”“后”对比鲜明的现象。应当帮助他们把对党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一步增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为党的事业而奋斗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树立这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愿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才能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四、加强和改进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要坚持灵活多样,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探讨生动、形象、活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区分不同教育对象,做到层次分明、对症下药。随着社会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要正确面对互联网上反动思想文化的宣传渗透和文化侵略,积极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科技发展的大潮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迎接信息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在工作中要提高的科学性、艺术性,注意放手让入党积极分子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出主意、想办法,使教育活动开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把加强教育、解决思想问题同关心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切教育活动要围绕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不能空对空,教育愿望和教育效果相脱离。

五、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容易兼收并蓄,辨别能力不够强。通过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端正入党动机,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将理论的灌输和自身的体验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大学生党员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其素质直接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直接关系党员队伍的质量。加强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的调查和分析、教育和引导,对于基层党组织把好入党的质量关,既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又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琼,宁井铭.浅谈高校党建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9(3):81-82.

[2]陈晓晖.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2,(4):23-25.

教育与引导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51-01

通过对一个时期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归纳梳理,及时提出防范对策的过程,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针对性的有力手段和必要环节,是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思想实际一个有力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当前,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管理模式、运行机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进一步增强,这些都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挑战。

一、做好员工思想调查和教育引导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发生了新变化。

随着国有企业的经济形式和组织形式因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而发生变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的适应性带来挑战。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济建设中去,为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服务,就产生了一个找准结合的难点。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发生了新变化。

产权关系的变化以及所带来的管理机制的变化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精神追求的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这就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个新的环境。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新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发挥先导作用,帮助职工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如何引导职工正确分析看待企业发展及现实中的思想问题、社会问题,这些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民主法制的健全,广大职工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及主动意识也都在日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以科学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渗透到经济工作中去,形成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着手要解决的问题。

二、做好员工思想调查和教育引导工作的主要做法

做好新时期的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尽可能多地为员工着想,从而使员工自觉服从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更好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的顺利进行,是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任务,也是新时期员工思想调查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建立员工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

按照“确立相关部门-定期收集意见-认真研究问题-及时反馈结果-落实追踪进度”的流程,将员工思想动态分析纳入常态化工作范畴。

(二)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开展工作。

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为企业解决员工思想问题提供了依据,而企业中心工作又为企业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指明了方向。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系统思考,将发展作为检验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的标准,围绕企业中心去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才能突破就事论事、就问题论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方法,使解决的问题都是企业真正关心的问题。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真正为企业所认可,真正对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无的放失的思想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只有解决了实际问题,才能解决好思想问题。因此,我们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用解决员工实际问题的方法来不断完善思想动态分析工作。

(四)根据不同员工群体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员工群体因学历、年龄的差异对新时期企业改革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思想动态分析工作要找到员工思想问题产生的普遍规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通过对不同员工群体思想状况的认真分析,找出每个群体自身具有的共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1.针对党员群体。在企业转型中,要加强对企业中党员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鼓励他们找准位置,发挥优势,要求他们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把思想认识和主要精力统一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技术进步等重要方面上来,通过开展党员系列示范活动强化了党员的参与性,用实际行动和业绩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

2.针对后备干部群体。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为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将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面对这种职位聘任变化,员工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激烈变化,这也是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打消竞聘者的疑虑,应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抓住机遇,踊跃报名,端正态度,认真准备,以平常心、进取心、责任心参与竞聘,改革不是裁员,而是把“品德好、能力强、业绩优、员工认可”的优秀干部推上重要的工作岗位。

3.针对青年员工群体。针对青年员工希望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拓宽自己职业发展通道的问题,可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参与性、趣味性的特点,通过“我与企业共成长”“企业文化大家谈”等活动,让青年员工在充满活力、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中体验和成长,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感受心灵的震撼,进一步坚定了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与引导 篇1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疏通,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新兴学科, 必然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推进和学科理论的丰富而不断发展。然而, 疏通与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 其具体运用也是一门艺术。当前,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 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疏通与引导艺术的理解和运用。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 也会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1 疏通与引导的含义及其对象选择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中疏通与引导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疏通, 就是努力营造一种相对宽松、和谐的氛围, 使人们在没有顾虑和负担的情况下, 将内心的想法、意见与观点及时、完整、真实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共同进步的过程;所谓引导, 就是在疏通的基础上, 对大家所表达出来的意见和观点进行整合, 将其中正确和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加以肯定, 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而对不正确或是已经偏离社会发展轨道, 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的思想, 则进行坚决遏制, 并加以控制与引导, 以防止错误思想的蔓延, 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中疏通与引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是相互存在又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是既辩证又统一的。一方面, 两者是辨证的。疏通不同于引导, 引导也不属于疏通, 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另一方面, 两者又是统一的。引导是疏通的目的, 是疏通过程的进一步发展, 疏通不是盲目放任, 不是鼓励人们没有原则、没有尺度的乱说瞎说, 也不能成为宣泄情绪的方式, 疏通的目的是为了引导, 离开引导讲疏通, 疏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疏通是引导的基础, 要进行引导就必须要有疏通的环节, 在没有充分表达民意的基础之上进行引导, 不仅造成了疏通环节的缺失, 而且还使引导失去了引导的根据和内容。这必然使之陷入盲目灌输、工作不切实际的困境中,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甚至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 要在疏通中引导, 同时也要在引导中疏通, 又疏又导相互配合, 才能更好更妥善的解决各种困难和矛盾。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中疏通与引导应用对象的选择。现阶段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所出现的矛盾主要包括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对此我们应区别对待、对症下药。疏通与引导应用对象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针对这类矛盾性质所引发的思想问题, 我们可以也必须用教育、疏导的方式去解决, 而不能采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强制不是民主, 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内部矛盾的方式。所以在进行疏通的过程中, 就应在民主的基础上开通各种言论渠道, 让大家把思想、观点和意见充分的发表出来, 然后扶正祛邪、正确引导, 切不能一味堵塞、封锁、禁锢, 把没有争议作为一个国家是否安定团结的唯一衡量标准, 从而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除了人民内部矛盾的另外一种矛盾, 就是敌我矛盾, 即与敌人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和镇压的方式就成为解决这类矛盾的主要方式, 以此来减少对人民利益的损失, 因而疏通与引导应用对象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

2 疏通与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运用的艺术

首先, 完善相应理论, 有的放矢的进行疏通与引导。思想政治工作是说理工作, 所以相应的理论建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这里所说的理论, 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经典理论, 还包括党纪国法、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专业知识等。我们不但要坚持这些理论, 还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对其完善和创新, 使其始终保持先进性和指导性, 这是坚持疏通与引导的理论前提。在坚持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 我们还要将其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 只有教育传播的思想符合客观事实, 并能抓住事物的根本, 才能摆事实、讲道理, 以理服人。同时, 只有实事求是才更有针对性, 根据受教育者思想情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进行疏通和引导。

其次, 运用恰当方法, 科学有效的进行疏通与引导。在疏通与引导的过程中应注意工作态度, 讲究说理引导的艺术, 力图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去讲明道理, 设身处地的帮助分析, 使人容易受到感染, 同时要深入浅出, 将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 富有哲理和说服力, 而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有耐心、循序渐进, 即在进行疏通时要有耐心的听取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样不仅有利于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 也更有利于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的引导。另外, 在引导这一环节, 应更有耐心, 人们所暴露 (反映) 出来的思想问题, 一般来说都不是偶然和随意的, 而是经过了相当一段时期的酝酿才表现出来的, 所以解决这类问题也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次引导或谈话就可以完成, 这就需要引导者在疏通引导时要有毅力、耐心、循序渐进的使其摒弃错误的思想, 接受正确的认知,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上接第130页) 通与引导。在疏通与引导的过程中, 社会发展阶段是应必须要考虑的。例如建国之初, 由于人们的思想较为单纯, 受其他思想影响较小, 一般可以采用较为直接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面对当今的人民群众,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 许多非主流的观点, 特别是西方社会的一些思想已经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时我们在疏通与引导时就应更重视运用一些方法, 不可心急单纯的压制使事得其反。而对于不同的群体, 也应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 对于青少年的疏通, 就应相对宽松, 应强调方式和方法, 特别是对错误思想进行批评时更要注意态度和用词, 否则一旦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引导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另外, 对于不同层次的群体也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 在疏通的过程中, 对于其某些言论就不用去过多的计较, 同时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应多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 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这点十分重要。而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来说, 在引导的过程中往往要积累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理服人和有针对性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 培养良好氛围, 潜移默化的进行疏通与引导。疏通与引导, 特别是疏通, 不是在任何场合、任何环境中都可以实现的, 为此就要营造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中, 人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达到真正的畅所欲言、广开言路。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关系, 积极主动的进行疏通与引导。把疏通和引导落实到实处, 而其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就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在疏通过程中应把握好“度”, 也就是要处理好疏通与堵塞的关系。疏通虽然要求广开言路、大家畅所欲言,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更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强调适当发挥堵塞的作用, “对于与正确思想针锋相对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要对其进行批评驳斥, 这就产生了堵塞的问题。” (1) 在引导的过程中, 为了防止某些错误观点的泛滥流行, 必须采取禁止的堵塞的方法, 没有一定的堵塞, 就谈不上有效的引导。但在这种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即在禁止某些错误言行是, 必须事先进行理论研究, 科学解释这种堵塞的合理性, 或是能用合理的思想观点取而代之;形式主义的堵塞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旦错误思想回潮, 反而影响更大, 同时, 也“不能把堵塞看得过重, 单纯的堵塞等于罚办主义。” (2) 这都是不可取的。“堵塞时引导的特殊手段, 堵塞不是压制民主, 相反是对民主、疏通的必要保障。” (3)

参考文献

上一篇:自动垃圾回收下一篇:4G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