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效应(共11篇)
健康效应 篇1
一、引言
中国60%的人口是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目前农村约有3.6 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农村地下水污染情况严重。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开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地下水中检出率较高的有氯仿、甲苯、苯等物质,其中苯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为致癌物。
为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在农村地区推行了改水改厕工程,在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提高取水、输水、供水工艺,采取水质净化、消毒措施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十一五”期间,国家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 亿元,解决了2.15 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随着农村改水工作的推进,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可能会得到提高。
现有文献已经建立了水质与水传播性疾病之间的联系,如伤寒(Cutler and Miller,2005) 和腹泻(Jalan and Ravallion,2003)。Galiani(2005)以阿根廷上世纪90 年代供水系统私有化为一次“自然实验”,评估了获得清洁水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发现获得清洁水使婴儿死亡率下降了8%。然而水质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有限,Lin(2000)发现水源污染是导致中国肝癌高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原因。Morales(1995)以西班牙258个城市为样本,证实了胃癌死亡率与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正相关。Ebenstein(2012)利用中国不同河流流域污染程度不同的事实,估计出水质每下降一个等级,消化系统的癌症死亡率将会增加9.7%,并且如果排污费增加一倍,每年将挽救约17000 人的生命。关于中国农村改水健康效应的研究,曹德全(2007)探讨了四川改水改厕干预措施与腹泻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孙艳秋(1993)根据辽宁省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村改水使供水区人群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
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水源分散,水源容易受到污染,通过农村改水工程,一些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来水供居民饮用,而农村改水是否显著提升了人们健康水平呢?为此,对农村改水的健康效应进行深入研究非常必要。另一方面,目前关于中国农村改水健康效应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微观调查数据,仅局限于某一省份内部,对宏观区域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采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村改水的健康效应进行评价。
二、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本文用“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百分比”反映各地区农村改水情况,数据来源于2006—2011 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包含了28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由于北京市和上海市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接近100%,所以本文未将其包含在样本内。西藏有些年份数据缺失,也未包含在内。图1 为2005—2010 年东、中、西部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从图1 中可以看出,随着农村改水工程的推进,全国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比例在地域上呈现很大差距,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相差不大。
参照现有研究,本文选取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包括食管癌、胃癌、肠癌和肝癌)、痢疾发病率、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来衡量农村改水的健康效应,数据来源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除了“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百分比”,其他控制变量还包括各地区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医院床位数,数据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表1 显示了上述变量的一些统计特征。从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来看,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主要和东部地区工业发达,水体污染严重有关。西部地区痢疾发病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中部地区腹泻发病率则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这可能主要和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比例较低,饮用水中细菌超标有关。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农村人口比例及医院床位数呈现出东中西逐渐递减的趋势。
三、模型设定及实证结果
1、模型设定
在模型设定中,因变量分别为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痢疾发病率、腹泻发病率。解释变量包括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农村人口比例、医院床位数。受样本数据量的限制,本文在使用面板数据估计农村改水的健康效应时,假定回归系数不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并采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加以估计。本文建立的面板回归模型为:
其中,α 为截距项,water为本文主要的考察变量,即农村改水对人们健康的影响,agr_ratio为农村人口比例,反映各地区城乡结构,medical为医院床位数,反映各地区医疗水平,εit为随机误差项。
(注:1、括号中的数值是t统计量;2、***、**、*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2、实证结果
从表2 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改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对于因细菌滋生引起的痢疾及腹泻,农村水质改善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病率。此外,农村改水在东中西部地区会带来不同的健康效应,总体而言,农村改水在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健康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每增加一个百分比,使得东中西部痢疾发病率分别下降2.08、3.64、2.41,腹泻发病率分别下降0.64、2.52、1.86。
然而,农村水质改善对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并没有显著影响,虽然解释变量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虽然我国农村改水工程提高了农村地区自来水接入率,特别是东部地区,但是目前我国不少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仍较为突出,水资源严重不足,水源遭到严重污染,供水水质、水量不达标,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癌症村”的出现就是例证。另一方面,由于癌症发病与个人长期生活习惯有关,通过水质改善以降低癌症死亡率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本文使用较短的时间序列,使得农村改水对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的影响无法观测出来。
除了考察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本文还添加了农村人口比例和医院床位数两个解释变量。从回归结果来看,农村人口比例和医院床位数与因变量呈负向的关系,虽然在某些地区该解释变量系数不显著。说明农村人口越多的地区,农村改水带来的健康效应也越好,即更能降低该地区与水污染相关的疾病。这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改水工程提供了方向,今后农村改水工作应向农村人口较多的省份倾斜。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改水的健康效应,并分析了农村改水健康效应的地域差异。经验结果表明:第一,农村改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对于因细菌滋生引起的痢疾及腹泻,农村水质改善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病率。并且中西部农村改水的健康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这一结论的意义在于,其为今后农村改水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政府应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改水力度,特别是向农村人口较多的省份倾斜。第二,农村水质改善对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并没有显著影响,这是一个相对悲观的结论。
为发挥我国农村改水更大的健康效应,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农村改水工程。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饮用自来水人口占的比例还不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财政收入的增加,政府应加大支农力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改水工程的财政扶持。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60%人口是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事实,环保、水利等部门应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制,严禁将污水直接排往地下,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加大惩罚力度,增加其违法成本,从源头上控制地下水污染。
健康效应 篇2
5月23日,包括我国在内的127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拉开了全人类最终消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漫长战役的序幕.该公约于11月11日正式对我国生效.
作 者:李朝林 韩关根 李霜 林少彬 樊秀娥 周安寿 丁钢强 沈阿根 陈令宣 梁鹰 任军 史晓档 楼小明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刊 名:中国科技成果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X8 关键词:
性爱的16大健康效应 篇3
1.锻炼身体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研究认为:性生活相当于做慢跑运动。如以每星期做爱3次计,一年内相当于慢跑120公里,所燃烧的热能是7500卡。
2.增加吸氧量性生活中由于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呼吸,从而增加了细胞内获得的氧气量,促进了体内各脏器和组织功能。
3.增加雄激素的分泌脱氢雄甾酮是男性需要经常补充的雄激素,该激素能使男人精力旺盛、刚阳气充足。在做爱期间特别是在性高潮和射精前,体内自然释放的该激素比平时高3~5倍。
4.提高雌激素的分泌水平雌激素能够使女性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性生活有规律的女性,雌激素水平比偶尔做爱的女性要高得多。
5.保护前列腺定期的射精能帮助清除前列腺内堆积的前列腺液,避免或减少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病原体感染。
6.降低胆固醇有规律的做爱能少量地降低体内总胆固醇水平,并能调整对身体“有益的”和“有害的”胆固醇比例。
7.缓解疼痛性生活(尤其在高潮期)可以减轻外伤引起的疼痛、关节痛、腰痛和头痛,性兴奋和性高潮时释放的内啡呔,能提高忍受疼痛的阈值(即提高对疼痛所能忍受的程度)。
8.减轻压力对男女双方,和谐的性生活都是最有效的减少精神压力的途径。它能解除紧张心理并得到乐趣和满足的积极情绪。
9.保持头脑年轻根据日本的医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性生活有助于防止大脑老化和促进新陈代谢,推迟记忆力减退的速度。
10.减少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性生活可以让骨盆、四肢、关节、肌肉、脊柱更多地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和肺活量。拥有和谐性生活的人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比性生活不和谐的人至少降低10%。
11.减少皮肤病的发生皮肤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粉刺、暗疮等皮肤病。而适度的性爱会加速血液循环,让皮肤光洁细嫩,从而起到防治皮肤病的作用。
12.提高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现代文明生活,反而让人们的免疫系统比以往更加脆弱。性生活可以使肾上腺素均衡分泌,使免疫系统能保持在较好的状态。
13.促进美貌苏格兰皇家爱丁堡医院对欧洲、美国的3500人(年龄从18岁到102岁)进行十年追踪研究,发现人的外观25%来自遗传、75%来自行为,而“行为”包括三个重要因素:(1)身体运动;(2)心理活动;(3)性爱。因而认为和谐而有规律的性生活有促进美貌的作用。
14.提高妊娠率据研究,一周性生活少于一次,则半年怀孕率只有15%;如果每周两次,半年怀孕率为30%;如果每周三次,则半年怀孕率可高达45%(但性生活过频时,可致精液质量下降,怀孕机会反而减少)。
15.精液有助于清除阴道杂菌实验证明精液中有一种抗菌物质——精液胞浆素,它能杀灭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致病菌。但对于性病的病原体诸如艾滋病毒及其他病毒类、原体类、螺旋体类、淋球菌等,精液则无招架之力。
16.有助于男女双方寿命的延长外高加索长寿民族的秘诀之一便是健康的性生活。有人访问过该族一位134岁的长者,据称,他127岁之后才停止过性生活。
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应浅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 经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注射后, 糖化血红蛋白均已控制在7%以下, 按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医院糖尿病教育分为非教育组42例和教育组44例。非教育组男17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 (65.81±9.41) 岁;病程 (86.34±25.39) 个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6.5±0.38) %;教组育男18例, 女26例, 平均年龄 (66.04±9.50) 岁;病程 (85.60±24.82) 个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6.6±0.27)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糖水平、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
对接受糖尿病教育的患者按我院安排的糖尿病教育方式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宣教, 对不愿接受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在门诊给予一般性糖尿病指导。我院健康教育团队包括:执业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营养师, 并定期邀请眼科、肾科、产科、足科、心脑血管病科执业医师参加。每周二定时、定点举行1次;教育形式为:文字资料发放、授课、食物模具展示、个案分析、病友讨论交流、知识竞赛、游戏等;具体宣教内容包括:糖尿病概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血糖监测、糖尿病运动、糖尿病饮食控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危害及防范、糖尿病的治疗、降糖药物介绍及服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及储存方法、低血糖的防范和处理、妊娠期糖尿病等。
1.3 观察指标
分别调查2组糖尿病患者在1年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每3个月查1次) , 因糖尿病住院比例。因糖尿病住院比例:用人群总住院次数÷人数×100%来计算;“因糖尿病住院”的定义:是指因血糖剧烈波动或合并有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而需要住院者。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束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见表1。
2组因糖尿病住院比例:接受糖尿病教育组在实验期间住院9例次, 住院比例20.45%;非糖尿病教育组在实验期间住院18例次, 住院比例42.85%,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1,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 快速升高的发病率, 使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日益加重[2], 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问题之一。仅仅依靠糖尿病专科门诊和短期住院来解决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防治, 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糖尿病需要具有综合治疗理念, 五架马车是对该治疗理念的形象概括, 包括:糖尿病教育、血糖监测、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的使用。经过专科门诊或住院系统的治疗, 血糖达标的患者只有认真贯彻五架马车的理念, 才有可能维持血糖的长期稳定。让糖尿病患者认识并接受这一理念, 健康教育无疑是我们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本文结果提示: (1) 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助于维持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稳定。 (2) 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因糖尿病住院率。 (3) 未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会导致血糖失控及糖尿病相关不良事件增加。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 (1)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 (2)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包括自我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锻炼和治疗依从性[3]。 (3) 自信心的提升, 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提高。
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即应接受糖尿病教育[4]。当然, 获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 参加本实验的未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 也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获得了一定的糖尿病相关知识, 但与参加我院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相比, 专业团队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更为高效, 值得所有糖尿病专科积极开展。另外, 其他形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也可能一样有效, 所以不断丰富糖尿病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值得所有糖尿病专科人员去探索和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因糖尿病住院情况的效应。方法 选择2013年6月我科收治且已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患者86例, 按自愿原则分为教育组和非教育组, 观察1年后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因糖尿病住院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 教育组糖尿病患者在1年后其糖化血红蛋白为 (6.7±0.57) %, 与非教育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8.9±0.86) %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教育组因糖尿病住院率为20.45%, 非教育组因糖尿病住院率为42.85%,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维护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稳定的关键方法之一, 应当积极推广。
关键词: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效应
参考文献
[1]潘长玉.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5, 25 (3) :174-178.
[2]唐玲, 陈兴宝, 陈慧云, 等.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J].中国卫生经济, 2008, 22 (2) :21-23.
[3]秦永红, 付守芝, 陈萍.强化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干预性研究[J].当代医学, 2011, 17 (12) :121-123.
康复“奇迹”带来的健康辐射效应 篇5
康复“奇迹”带来的健康辐射效应
记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杨林祥家庭
本刊记者 王丽云
杨林祥和老伴都已80高龄,但身体健康、精神愉悦、思路清晰的老两口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年轻得多。然而,他们的健康来得并不那么容易。
老伴偏瘫,按摩半年神奇康复
从公安局退休后,杨林祥被单位返聘,继续工作。1996年,老伴突然中风导致右半身偏瘫,卧病在床,辗转多家大医院就医,医生都说这种情况很难康复。为了照顾老伴,杨林祥只好真正退休。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买了一台脚底按摩仪,并接触到了一本关于足部反射区的书。当时,杨林祥随手翻了翻书,对其中的内容不太相信,就没细看。因为老伴生活不能自理,所以家里离不开人,就算是杨林祥自己生病了,也不方便出去看病。有一次,他嗓子疼,就翻起了那本书,按照书上的要求,在脚上找到了喉咙的反射区,自己按摩,没想到,按摩了三次,嗓子居然好了!还有一次,他痔疮复发,疼痛难忍,他又对照书中讲的,在脚上找到了肛门的反射区,结果按摩了五分钟就不疼了!杨林祥开始认识到,这本书很有价值,于是他找到了治疗中风的内容,在脚上找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反射区,开始摸索着为老伴按摩。而此时,离老伴发生中风已有一年。
当时,杨林祥也不知道如此按摩能有什么效果,但每次按摩后,老伴都感到特别舒服,全身舒畅,他就坚持了下来。为了找准反射区,学习按摩手法,他自学的同时还报名参加学习班。现学现用、边学边用,杨林祥为老伴按摩半年后,老伴居然自己爬起来了,还可以下地走几步!一开始,需要拄拐行走;过了一段时间,可以不用拐杖在家里来回走;又过了一段时间,可以外出逛公园;一年后,老两口出去旅游,老伴爬山时已经和健康人一样身手矫健了。
家人生病,大多无需跑医院
老伴康复的奇迹发生后,杨林祥更是潜心钻研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每天为老伴按摩一个半小时,为自己按摩一小时。自己、老伴以及三个子女家庭的成员生病时,他也用这种方法进行相应的足部按摩,效果都不错。老伴开玩笑地说:“我身上的好多毛病都被他治好了,我就是帮助他学习的试验品!”
多年来,儿女们也跟着杨林祥学习,每个小家庭都收获了健康和便利。如今,老两口一个有轻微高血压,一个有轻微糖尿病,只需定期去医院开降压药、降糖药,其他情况基本用不着跑医院。
邻里生病,热心传授备课忙
当年,见证杨林祥老伴患病、康复的邻居们,对这一奇迹非常好奇,纷纷要求杨林祥传授秘诀。杨林祥就向学校借教室,利用周末的时间请老师为大家上课。后来,他有授课把握后就自己为大家上课,分文不取。他还利用到公园锻炼的时间,义务帮别人按摩。结果,没多久,他就成了周围居民中的“名人”,每天到公园请他按摩的人都排成了长队。
十多年来,杨林祥受到几十个居委会以及浦东新区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等的邀请,为居民们上课,传授健康知识,至今已有1万多人听过他的课。为了将健康知识讲得形象生动,杨林祥下了很大功夫备课,绘制了很多解剖图、示意图。上课时,他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请台下的听众上台,针对具体的病痛当场示范,给出个体化指导和建议。他自豪地说:“我上课一次2小时,大家都听得出神,不会打瞌睡!”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负效应分析 篇6
1 观念错误导致的负效应分析
1.1 夸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收费提高以及就业竞争加剧,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确有更突出的趋势。但是不是如很多研究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中有20%-40%存在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事实上, 迄今为止, 大学生心理健康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更没有能全面、客观、科学地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统一的方法和工具, 所以各种研究结果差异显著也就不足为怪。心理咨询的实践也表明, 大学生的许多心理症状其实并不构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而是一般性的心理困扰, 如学习焦虑、自信缺乏、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对前途感到迷茫、失恋的苦恼等。夸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产生的负效应, 一是会误导人们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评价, 误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二是使得大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咨询, 把心理咨询等同于解决心理障碍, 这种偏见对存在心理困扰同时又有求询意向的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望而却步。这也是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得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1.2 重心理矫治, 轻心理发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多个层次, 既指针对有心理障碍学生进行的心理治疗, 也指面向那些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与挫折而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学生的心理咨询, 同时还包括面向全体学生, 致力于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大学生中发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只占极少数, 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增强学生有效的生活技能, 应提供多元的、系统的服务以帮助学生获得最佳支持,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重心理矫治, 轻心理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倾向造成的负效应, 一是造成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 二是把更大数量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排除在心理健康教育范围之外, 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大打折扣。
1.3 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近年来, 不断有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退学、行为异常甚至自杀或杀人的报导见诸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等。在此背景下, 社会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寄以厚望, 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于是每次有类似事件发生,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系统、细致的工作杜绝恶性事故发生的愿望无可厚非, 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是大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问题的折射, 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和广义上一切其它教育一样, 有其局限性, 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以心理咨询为例, 心理咨询要想起到一定的作用, 需要有一些条件, 首先, 来访者必须有主动求助的愿望和态度, 因为这往往是问题改善的第一步;其次, 来访者要有足够的领悟能力。咨询师只是一个心理辅导领域的专家, 他掌握辅导的知识技能, 懂得如何辅导他人, 而来访者才最了解自己的生活, 对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最有发言权和决定权;最后, 咨询的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来访者行为上, 只有来访者的行为模式真正得到了改变, 他们的思维和情绪才会得到相应的改变, 这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夸大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负效应必然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无用论。
2 操作不当产生的负效应分析
2.1 知识不严谨导致的负效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 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因为是选修课, 所以开课比较随意, 管理不够规范, 对开课教师的资质审核不够严格。为了提高讲课效果和吸引力, 大多教师都会讲述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神经症等内容, 如果授课教师对相关问题把握不透, 或是授课过程缺乏应有的严谨, 就会造成知识传授上的谬误。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 笔者多次接待来访学生, 他们直截了当地说自己得了某某症, 问我应该怎么治疗。细问之下, 才知道是对相关课程内容对号入座, 不断自我暗示和强化的结果。通过测试和评估, 至多也就是有某种倾向而已。因此在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候, 一定要慎重地选取内容, 注意表述的严谨性, 尤其要多介绍心理方面积极的内容, 如果要讲心理疾病方面的内容, 讲授者一定要接受过临床心理学的培训, 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由于校园网络的普及, 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日益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受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编制的限制,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更多地是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文章的添加等其他维护。从内容看, 一般都会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测试等栏目。其中心理健康知识栏目大多会介绍有关心理困扰、异常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一般是从其他网站下载相关内容, 因为缺少专业水准, 如果指导教师没有严格审核的话, 就可能出现知识的不严谨, 甚至以讹传讹, 而对这一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往往是自认为有相关问题的学生, 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有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还提供心理测试, 既有个性方面的, 也有心理健康方面的, 学生注册后即可登陆测试, 测试结束后, 系统会自动提供对测试结果的简单反馈。事实上, 测试的结果往往受量表的特性、受测者动机和心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受测者并非专家, 如果迷信测试结果的话, 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所以, 一定要对刊出的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核, 对涉及心理健康方面心理测试的注意事项要在显眼的地方详细地告知受测者。
此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板报、橱窗、专栏等各种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均需注意知识的严谨性, 否则都可能产生负效应。
2.2 程序不规范导致的负效应
为了客观地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效地对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 高校应用心理测验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近年来已成为一种制度。心理测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主试者具备非常专业的资格, 既要掌握专业的心理测量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还需要主试者恪守测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心理普测涉及的人数众多, 工作量大,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施测, 一般都难以做到由专业人员做主试, 于是多数高校对辅导员进行简单培训后由他们担任主试进行测试, 但经过简单培训后的辅导员未必能真正明了心理测验的原理、目的和意义, 做到科学性和保密性相结合。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心理普测后会针对普测的结果对得分偏高的学生利用信函、邮件等形式预约咨询, 但学生对心理测试的目的、意义、结果和解释往往不是很明了, 这样就会造成受约学生的心理负担。如果他们如约前来, 倒还可以详细地进行解释和进一步评估, 而对那些爽约的学生而言负面影响则不容易去除。
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机构普遍对心理普测的作用预期较高, 对心理测量的作用有盲目夸大的趋势, 但心理测量尤其是自陈问卷测量的方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从实践的效果来看, 真正有比较严重问题的学生往往存在防御心理, 未必能反应出来, 因而把心理普测结果作为日常教育管理的一个参考依据更为合适一些。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人数有限, 从整合资源的角度出发, 众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委员制度, 即在每个班级的班委里增设心理委员, 一般为男女各一名, 负责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工作。如果选拔合理, 制度健全, 培训到位的话, 心理委员制度的确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特别是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过程中, 作用尤其显著。但目前心理委员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 心理委员的选拔、培训等工作机制尚不完备, 职责也不够明确, 如果操作不当, 就可能出现负面效应。首先, 心理委员身份容易引起大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因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还存在诸多偏见和误解, 所以当心理委员频频接近自己的时候, 往往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心理防御甚至反感, 认为心理委员把自己当作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来看待, 造成事与愿违的情形, 所以一定要明确心理委员的职能限制。其次, 班级心理委员涉及的人数较多, 大多数高校往往是在一个学年中集中他们进行1-2次集体培训, 期间因为时间冲突, 不乏缺勤者, 加之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培训效果往往难以达到。更好的做法或许是让全体学生干部在学习和生活中对班级同学多留心、关心和奉献爱心, 使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
此外, 在学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 容易导致负效应的情况。如有的辅导员和家长不了解心理咨询实质上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 强行带着学生 (子女) 进行心理咨询, 造成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的紧张和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有些辅导员随意把心理咨询教师的私人电话公布给学生, 使得心理咨询教师工作和生活没有了界限, 导致心理咨询教师压力过大甚至职业枯竭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要克服心理健康教育的负效应, 需要从观念和操作上并重。首先要理清心理健康教育的错误观念, 使心理健康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其次要增强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正有利于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 每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严谨的态度, 并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最后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指导和评估。
参考文献
[1]张华东.心理咨询的面谈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4) :124-126.
[2]苑勇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6 (30) :68-69.
健康效应 篇7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8年,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 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 而且还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美的状态。”心理健康, 是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 它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心理系统的高标准追求。国外学者英格里士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 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的适应, 具有生命的活力, 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2、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改善的可能机制
迄今为止, 有关体育锻炼对心理作用的机理有如下几种假说: (1) 注意分散假说。该假说认为, 体育运动后可使个体注意力分散, 降低其心理紧张程度。 (2) 胺类学说。研究结果表明, 大脑的神经递质的含量与情绪状态相关。体育运动后, 大脑分泌的单胺的浓度的变化会对人体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3) 内啡肽释放学说。大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能产生大量内啡肽, 有助于降低抑郁、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内啡肽的释放, 从而减轻痛觉和改变精神状态。 (4) 运动中高潮学说。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运动中高潮”现象, 人体产生欣快感, 并使身心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3、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3.1、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
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 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左半球的电活动降低, 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或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的脑电图上有明显的α波, α波是当大脑处于完全放松的精神状态所出现的脑电波。焦虑神经患者的α波较少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较多的比α波频率高的脑电波。
体育运动能减缓应激反应, 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科学家克瑞 (CREW) 等人统计了34篇有关研究论文后指出, 与习惯坐着的人相比,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活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应激反应, 若有应激反应, 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 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3.2、体育锻炼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知觉和自信心
个体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一般都会促进自我知觉。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可使有氧素质和应付应激的自我感觉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并能增加幸福感。Stephens (1988) 研究也证明身体练习的水平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同时, 个体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 通过掌握某种运动技能, 胜任某种任务, 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
3.3、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互不相识的人可能会因为体育运动而相聚在运动场, 相互探讨运动技术, 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甚至还可冲破心理障碍和防线, 在运动场上探讨人生和心理的难言之隐, 并得到朋友的安慰和鼓励。因此通过体育运动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为了同一场比赛而努力、拼搏, 体会成功的喜悦, 体会合作的默契, 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裨益的。张勇 (2006) 的研究表明: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远远多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 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高效能性。
3.4、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比赛是一种特殊的身体运动形式, 也是一项合作性很强的运动 (比如篮球、排球、足球运动,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的双打比赛等) , 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要密切配合, 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遇到困难时还需及时改变技战术, 才能战胜对手。因此,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 能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能力。
3.5、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
抑郁、焦虑、紧张是目前大学生最常见的情绪困扰。根据PYAN (美) 的调查结果显示, 体育运动是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方式。目前, 在欧美发达国家, 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疾病治疗和康复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德里斯考曾对学生做过跑步试验, 结果发现跑步可成功的减轻大学生们在考试期间的忧虑情绪。殷晓旺 (2007) 在《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中指出:健美操认知—运动干预对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的缓解和改善作用显著, 篮球运动—认知干预对抑郁和敌意因子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李学砦 (2005) 在《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中表明:有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和无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在焦虑、抑郁和自我概念方面差异显著。长时间的乒乓球、羽毛球锻炼和中等时间的身体素质类练习更容易取得焦虑方面的心理效益;采取中等强度锻炼比大强度锻炼更适宜减轻焦虑程度。袁毅 (2011) 在《拉丁舞锻炼对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的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中等运动强度下, 拉丁舞锻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心理有积极作用。目前, 体育锻炼和音乐运动疗法作为一种提高和维持心理健康的手段被证明是对传统抑郁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因此, 需重视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有针对性的选择最适合的运动项目。
3.6、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心境
心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安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有研究显示, 大学生逐渐成为心理危机高发人群, 高校每年因神经衰弱、人际关系反应不良、心理能力差、情绪脆弱等原因退学休学的学生不断增加, 轻生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 因此改善大学生恶劣的心境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1993年Abele-Brehm研究分析了身体锻炼和体育活动对心境的影响, 表明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方式对心境均有良好的影响且不受年龄、性别的制约。
国外研究表明, 在治疗心因性疾病、改进应付策略、对成熟女性月经来临之前心理的不适状态的调节等方面, 体育锻炼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重视运动处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夏祥伟在论文《体育锻炼对研究生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7年) 中指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与体育锻炼密切相关, 并受到运动处方的影响。不同运动强度的体育锻炼对研究生的心理效应显著不同, 中等运动强度的心理健康效应最好。杨剑等在论文《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2002年) 中总结道:经过28周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 大学生的情绪感受性、身体自尊均出现显著变化, 表明大学生自尊心、良好情绪体验得到提高。
对于性格孤僻、心理怪异的人群, 宜提倡集体锻炼的形式为主, 如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优柔寡断心理缺陷者的运动处方宜选择各种球类活动, 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性格胆怯、个性腼腆的人群应多参加武术、摔跤、拳击、单双干、跳马以及篮球、足球、溜冰等项目的锻炼;急躁、易怒心理缺陷者应当多参加棋类、桥牌、太极拳、太极剑、气功、慢跑、垂钓、远足、郊游等相对持久、相对静止、需要耐心的锻炼项目;田径的跳高、跳远、跨栏, 有利于增强信心、强化个性, 使其逐渐变得沉着果断、干脆利落。
5、结语
综合国内外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可以得知, 良好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们获得“学会了”的愉悦、“增长了”的满足、“成功了”的幸福、“获胜了”的开心等等。这些独特的功效能促使大学生身体、心理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从体育学、社会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角度, 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应, 促使大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帮助他们为选择正确的心理调节方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心理效应,大学生
参考文献
[1]Van Ingen Schenau G, De Boer RW, De Goot G.On the techinque of speed skating[J].Sport Biomechanics.1987 (3) :419-431.
[2]刘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6, (1) :35-37.
[3]许刚.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州大学学报, 2010, 27 (2) :101.
[4]张勇.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1) :56-58.
[5]殷晓旺.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3) :338-340.
[6]李学砦.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J].2005, 9 (8) :20-23.
[7]Mrtinsen 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linically defined depression[M].London:Routled & KeganPaul, n2000:819-845.
[8]李靖, 王旭东.国外音乐运动疗法的研究现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 (3) :204-206.
健康效应 篇8
饮食习惯通常是指人们对食品和饮品的喜爱和偏好。有研究表明,一些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1]。高校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职称申请难等原因使其健康状况相较于其他群体而言较差[2,3]。此外,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4]。因此,本文以我国东部J省为例,调查该地区饮食习惯,大致评价全国教师的饮食情况,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为预防教师群体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国东部J省随机抽取22 956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22 956份,男教师10 917名,女教师12 039名。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参加本次研究的教师均来自于东部J省基础教育阶段在职教师,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次,覆盖了城镇和农村两大类。本次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收回有效问卷22 956份。测量工具主要采用J省教师教育网络调查问卷(C201511卷)。问卷内容包括早餐、奶制品、水果、荤油等摄入情况,以及吸烟和饮酒的情况。数据的采集均通过网络问卷,对数据随机抽取进行检查,并监督数据导出过程,从而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tata 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男女教师之间的构成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研究结果
关于吃不吃早餐的问题,男女教师有不同的习惯。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有42.21%的男教师是不吃早餐的,而不吃早饭的女教师则为23.18%,造成这种现象多是由于女教师通常要早起做早饭,所以吃早饭的比例较大,而男教师由于工作相对较忙,导致不吃早饭的人数较多。
关于奶类或奶制品的摄入量问题,女教师更喜欢吃一些奶制品。天天吃的比例达到22.75%,而男教师的这一比例仅为11.73%。男教师有高达42.21%的比例是基本不吃奶制品的,而女教师的这一比例仅为23.18%。
关于吃肉或荤油的问题,男女教师的差别并不是很大,整体而言,男教师吃肉或荤油吃得比较多,女教师相对较少。
在新鲜水果的食用量问题上,女教师也比男教师吃得多,有26.63%的女教师每天的水果食用量在200克以上,而男教师的这一比例仅为14.14%。
对于是否是烟民以及是否经常酗酒的问题上,男女教师的表现也有很大差距,绝大多数的女教师是不吸烟不酗酒的。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在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教师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教师的不良饮食习惯比例明显高于女教师。教师群体中不吃早餐的现象比较常见,无论在男教师还是女教师中均有不少的比例。其他饮食习惯的结果发现,男教师相对于女教师来说,饮食并不健康。我国人群的膳食结构失衡的改善,从营养知识的普及角度来进行可以事半功倍[5]。
我国公民对于营养知识的获取,绝大部分来自家庭教育和自身经验,这就导致了教师群体获取营养知识的不系统与不完善。这与我国尚未颁布相关的《营养法》,教育教学中没有系统的相关课程,以及缺乏便民的营养知识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普及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教师需保持健康饮食的营养原则,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教师身体健康、教书育人以及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早餐摄入方面,建议学校采取切实办法,基于教师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特点,协助学校食堂为教师提供早餐预订服务。在保证有早饭的基础上,有能力的学校可再向早餐品种多样化方向努力。
由于教师群体的工作强度高,生活压力大,而待遇却与工作量不符,容易增加教师的压力,导致不良的饮食健康和行为习惯。因此,对于教师群体的薪资,政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予以适当提高来缓解教师压力。
在教师健康保障方面,学校所提供的体检服务应当符合教师职业群体的需求,避免走过场式体检,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应当重点监测,还可以通过通联医疗系统的医疗数据为教师群体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对区域性的健康风险及时关注与把控,及时了解师资队伍健康状况。在年度奖励计划中,也可以加入体检状况或身体健康情况。
我国部分人群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运动减少,进而引起慢性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教师群体属于文化教育程度中上游的人群,因此也易于接受营养健康等相关知识。健康是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合理饮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教师需提高自身营养意识来改善健康状况,减少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教师群体是影响力广,沟通性强的群体之一,几乎通联社会所有主要群体,教师群体健康意识的提高可以显著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意识,所以合理有效的为这一群体提供健康保障也是为整个社会提供健康保障的有力措施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适当地向社会人群宣传健康饮食的营养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教书育人的教师群体能保持良好的身体条件,为社会做出长久的贡献。
吸烟、酗酒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合理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部分男教师存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学校或上级部门可以通过批评、教育等方式来改善这种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对于部分教师由于教学和科研压力比较重而抽烟酗酒的,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保障教师的身体健康。此外,烟酒销售过程中适当提高税率,也能保证吸烟人群的减少。
教师是个特殊的群体,其自身文化教育程度不低,担负着百年育人的重任。若形成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会对自身健康和相关学生起到负面作用。因而,教师是个更应该重点宣教健康饮食和行为习惯的群体。虽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女性教师的饮食习惯较好,但是其膳食营养知识的非专业性决定其不能系统地获取膳食营养知识,需要教育部门乃至政府职能部门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指导和再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重视并切实落实于行动,相信教师的健康问题终会解决。
摘要:为了解我国东部教师群体的饮食习惯,为政府机构决策提供依据,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东部J省教师不吃早餐的比例较高,男教师的饮食习惯相对于女教师较差。东部J省学校应开展针对教师饮食和营养健康的知识宣传,提高教师健康水平。
关键词:教师,饮食习惯,健康
参考文献
[1]詹秀华.饮食习惯与健康[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7):1940-1941.
[2]章赛君.对湘西不同县市教师群体生存压力差异性的调查报告[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84-88.
[3]李莉,李英华,聂雪琼,等.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教师健康素养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2):141-146.
[4]郎秋燕.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经验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4):282-283.
[5]郝亚菊,苏晶莹.浅议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存在的问题[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6):61-62.
健康效应 篇9
关键词:综艺节目,健康性传播,《爸爸去哪儿》,受众
2013年1月, 韩国文化广播公司 (MBC) 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的诞生引起一阵追捧狂潮。不久, 湖南卫视引进版权, 打造的国内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于当年10月播出, 也获得了较高的电视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2014年, 这两档节目都再次推出了第二季, 仍然收获了不低的收视热潮和社会关注度。然而, 与此不同的是, 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被要求“整改”, 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推出“限娱令”, 2012年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棒棒糖》节目“停播”……一系列电视节目事件和管理部门活动的背后, 折射出的是当前中国综艺节目发展前景的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 电视综艺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主力军, 一直占据着收视市场的重要份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过多年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更是“娱乐”遍地开花。但其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危机:数量虽多但缺乏精品;盲目模仿一哄而上;生命周期太短暂;“三俗”炒作严重;社会正面效益微弱。总的来说, 当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健康性传播状况很不理想。
为此,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要发展, 就必须改革。除了从节目的外部即形式入手 (如引进国外经典节目版权、模仿他国热门节目、结合本土实际改良节目等) 以外, 还应该重视节目的内部即其健康性传播的内涵。这不仅是综艺节目内在发展的规律使然, 更是观众对现行综艺节目模式转变的迫切诉求。目前, 中国综艺节目的健康性传播效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健康的“主题内容制作+受众正面引导”传播
很多人认为今天的电视综艺节目是以“娱乐至死, 节操已碎”为最本质特征和面貌的。但事实上, 那种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视觉快感、以制造话题和噱头获取高收视率和短暂关注度的做法, 尤其是以“低俗、媚俗、庸俗”为代表的“三俗”主题内容, 不仅无法获得观众的良好口碑, 同时也丧失节目的长远发展动力, 更难以承担大众传媒的其他社会正面功能。主题反映节目的性质, 是节目的灵魂所在。只有具备健康的主题, 节目才会有思想, 才能给予大众以启迪。一个电视节目, 主题内容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观众对它的评价。当下, 整个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剧烈变革和转型期, 人际关系 (特别是亲情关系) 、道德公益、婚恋情感等议题备受关注。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主题定位就是亲子互动真人秀, 通过展现孩子们童真单纯的世界和父子 (女) 之间温暖的亲情, 让嘉宾们和观众们了解到亲情的可贵。其健康积极的内容和思想内涵犹如清风扑面, 让观众眼前一亮。青海卫视的《老爸老妈看我的》、陕西卫视的《好爸爸坏爸爸》等节目继续巩固亲子话题热, 展示着独具东方文化特质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生活场景和亲子教育元素。自2012年以来, 公益与慈善元素深度介入到综艺节目创新的过程中,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各卫视频道的自觉追求。例如, 中央电视台《身边的感动》、北京卫视《好人故事》、湖南卫视《平民英雄》、辽宁卫视《中国好人》、河北卫视《真心英雄》等。[1]
“受众是大众传媒的对象和目标。对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最终是要根据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和结果来评价的。”[2]受众天生有着好奇和求知心理, 并喜欢追捧和仿效偶像的言行举止, 学习或者扮演偶像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模仿是人的天性, ……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演员、主持人的表演、表现、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都可以引发受众模仿欲, 受众从中获得满足和快感, 增加受众对节目的好感。”[3]《爸爸去哪儿》中的明星父子 (女) 生活化的场景再现和故事叙述, 让明星的身份还原为普通人, 形象上更亲切化、真实化和立体化, 并在轻松搞笑氛围中传达着真善美, 起到了从正面间接引导受众的积极作用。
二、健康的“主持人串联+嘉宾参与”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文艺编辑系主任关玲在“综艺娱乐节目:电视功能与传播理念的变革”电视论坛中指出, “在传统的综艺节目中, 主持人串联的分量更重一些;在如今的娱乐节目中, 主持人实际上已经成为节目结构中的一个元素了。”[4]观众喜欢一个节目中的主持人, 不仅仅是因为节目本身, 更是对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表示认同。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社会标杆角色, 他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观众, 同样也影响着社会。
纵观国内经典综艺节目的主持人, 绝大多数除了拥有良好的学识教育背景、轻松机智的主持风格以外, 他们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塑造良好的社会正面形象和口碑。例如, 王利芬、李咏、王小丫、汪涵、何炅等。他们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某个电视节目的主持串联者, 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成为这个电视节目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结构因素, 甚至是节目的品牌和灵魂。
不仅是主持人, 嘉宾也同样影响着节目的健康性。嘉宾的形象可以反映出节目的质量, 嘉宾在节目中的言行举止可以影响到观众对节目的看法。根据受众的心理机制理论, 观众对待娱乐明星或社会公众人物有着较强的学习模仿和偶像崇拜的心理, 所以在以“娱乐”为最大特质的综艺节目中, 对待嘉宾的选择必须万分谨慎, 人选必须是在行业有突出成就或是在社会上有着良好形象者。
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棒棒糖》之所以被国家广电总局责令停播, 就是因为当时请来的是颇受争议的人物干露露母女做嘉宾, 她们放泼撒野的行为和低级粗俗的形象, 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不满, 同时也损害了节目本身及所属电视台的形象。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最为重要的亮点和看点在于其节目设置的“明星导师制”, 在先后三季节目的导师选择上, 都同时兼顾到了嘉宾的专业素养和社会形象。例如, 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汪峰、张惠妹、齐秦等明星导师, 均从事过赈灾义演、扶贫捐助等社会活动, 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度。
三、健康的“传递社会正能量+宣扬传统文化礼仪”传播
虽然娱乐大众是电视综艺节目的最终目的, 但是娱乐并不代表低级趣味, 节目应当提高自身的内涵, 使得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更能受益。相比其他媒介内容, 电视综艺节目“寓教于乐”的定位、灵活多变的形式、明示暗示相结合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技巧, 更能改变观众的态度, 使观众接受在节目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态度, 比传统的直白呆板的说教或是长篇大论的讲述更有效。因此, 电视综艺节目可以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教化功能, 在节目中添加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 补充现实生活中学习教育的不足, 传递社会正能量和新风尚。
《爸爸去哪儿》的诞生和火爆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根源的。民政部发布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0万对, 比上年增长12.8%, 这是自2004年以来, 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居高不下的离婚率, 对家庭孩子甚至是整个社会都是有影响的。此外, 由于“男主外, 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几乎缺失, 和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再加上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一代刚刚从孩子的身份中转型, 就要接受养育呵护孩子并向孩子传递文化和价值观的使命, 难免会遇重重困难、出各种纰漏。节目制作组希望通过这档节目展现人性的美好, 唤醒内心的真善美, 并为家长们提供一个可以交流传播的公共平台, 传递社会正能量。
健康性传播的非常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对本国传统文化礼仪的传播。在这一点上, 韩国的综艺节目值得我们借鉴。从早期的《家族诞生》《两天一夜》再到现在的《Running man》《无限挑战》和《爸爸, 我们去哪儿》中, “韩国文化得到了全景式的呈现, 节目立足于本土, 贴近韩国市民的日常生活, 饮食、建筑、购物、旅游等多种元素囊括其中, 在传播本国风俗人情的同时, 也渗透着价值观的传播, 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全面展示。”[5]相比之下, 国内的综艺节目就不怎么爱“秀”。其实, “秀”建筑、“秀”风景、“秀”美食、“秀”服饰、“秀”礼仪, 就是在展示文化、传承文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以食为天”、“国无礼无以立”, 建筑、风景、饮食、礼仪、服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最直接的展现代表和传达载体。通过综艺节目的传播, 一方面增强节目质量;另一方面激发观众的旅游购物、享用美食的欲望, 还巧妙地传播了中华文化, 一举多得。
健康效应 篇10
1.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当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案件越来越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然而,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仍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教育工作者仍主观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是一种形式而已,虽然有些学校形式上设置了心理咨询与辅导室,但没有深入实际进行研究,最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业务素质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对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必须经过专业培养或专门培训才能胜任。然而我国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很低,再加上各校心理辅导人员队伍的不稳定,水平与层次参差不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伍人员缺乏,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3.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对自我、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把握有正确的心态,体现出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没有人格缺陷和障碍,具体表现在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观念与认识评价他人的能力,心理与行为和谐统一等方面。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层面,更多注重学生的动机、态度、理想、信念等意识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潜意识对人心理活动的影响的研究,这就弥补了忽视人的心理活动而单独通过灌输说教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传统观念,从而有助于从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也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共同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其内在的职能都是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教育人,使其人格完善,适应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而且还要优化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教育人,侧重于人的思想层面,更多注重于教育对象意识结构的显层次,注重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实现价值内化,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由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的一部分,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2.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互为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各有侧重,可以相互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思想层面,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心理层面,如心理健康教育很少涉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内容,而增强心理卫生、开发心理潜能、排解情绪障碍等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也常难以顾及。心理健康教育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途径、新方法的同时,作为一种理念在如何认识人、理解人的问题上也会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为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有着密切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起着导向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出现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价值观念多元化、自我认识模糊等思想因素引起的。由于思想问题是心理问题的根源,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引导受教育者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换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来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从而在根本上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想上的保证。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预见性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认识偏差。不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是导致预见性差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有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救火”或“求稳”;有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耍嘴皮,空对空”,不需投入,无须建设。第二,超前性差。一是教育内容上缺乏连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二是教育方式上,重形式,轻内容,重灌输,轻疏导,重言教,轻身教,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工作方法呆板、陈旧、单一,改革创新不多,信息不灵,手段落后。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最关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行为,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采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方法,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必要的帮助,防患于未然,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首先,在如何认识人、理解人方面,摒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向学生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而忽视其能力和个性的观念,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面向个别学生或是给学生“治病”的观念。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其次,在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既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片面地夸大某一方面,也不能把两种问题简单的当作同一性质的问题来解决,避免思想问题心理化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化、品德化两种错误倾向。要充分发挥各自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优势,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分清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教育观念,自觉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体系中,认识心理问题时首先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同时善于从心理问题的角度深化对思想问题的认识和破解。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的关键因素是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积极探索机制建设,实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设立心理咨询或指导机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所有教师都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
4.加强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质上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在融合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知行合一,德才并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获得自信、构建健康的人格结构,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利用网络和其他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拥有更多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形成健康人格的途径。
5.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造成针对性不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性不强,“一刀切”问题,就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了解人的气质特征,进行因人施教;掌握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个别施教;注意人的能力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针对具体人和具体问题用具体方式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比较充分和全面发展。要多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态度诚恳,感情真挚,讲话富有人情味,才易于被教育者接受。可采取谈话、征求意见等方式,为受挫者提供抒发受挫情绪的场所和机会,教育者引导时要有针对性,要从受挫者的心理、思想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把“理”说到他们的心坎上,使心灵上受到感染,心悦诚服地接受忠告、劝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先达.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 李文安.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教育探索,2001(2).
[3] 董立人.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中国高等教育,2001(10).
[4] 杨润涛.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8).
健康效应 篇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采用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抽样,在某市中心城区随机抽取15个居委会作为调查对象。在抽取到的居委会中,按照总户数的比例,确定各居委会的调查人群。在所调查的居委会中按照门牌号随机抽取第8户为被调查的第1户后,依次按照门牌号顺序逐户调查,对于满足调查条件的30~65岁有工作的该市男性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老人除外)。共发出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33份,调查的应答率为87.2%。
1.2 方法
研究工作压力使用的是COPSOQ的短版本,内容包括“工作要求”、“个人影响与发展”、“人际关系与领导能力”、“工作不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5个模块。答案选项采用Likert 5级结构,5个模块总得分范围在0~500之间,分数越高表明工作压力越大,该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已经进行过测评[8]。以COPSOQ总得分的33%和66%位数为切割点划分较高、中、低组别,33%位数以下者为对照组。使用CBI中的职业倦怠量表对男性职业人群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该量表包含6个条目,内容涉及因工作引起的情绪疲惫、身体疲劳和心理挫折感等方面[7]。答案选项采用Likert 5级结构,得分范围在0~100之间,分数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该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已经进行过测评[9]。以CBI得分的33%和66%位数为切割点划分较高、中和低3个由高到低的职业倦怠组别,33%位数以下者为对照组。使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自评健康问卷SF-36的短版本SF-8来进行健康功能(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调查,其中文版已经进行过相关信度和效度的检测[10]。根据国际“医学结局研究得分系统”的规定进行健康功能分值的计算,得分范围在0~100之间,得分高意味着健康状况好,得分低于33%位数者认为出现不良的健康效应[11]。
1.3 统计处理
1.3.1 中介分析简介
在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时,如果自变量通过某一个影响变量来影响因变量,则把这个影响变量称为中介变量,它起到的作用称为中介作用。经典的方法采用依次检验回归系数来进行中介分析,从而研究中介效应。如果下面2个条件成立,则中介效应显著:①自变量显著影响因变量;②在因果链中任一个变量,当控制了它前面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后,显著影响它的后继变量[12,13]。
1.3.2 相关统计处理
在对调查对象的人口社会学指标、有关工作情况,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及相关健康效应指标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对年龄、职业分类、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校正后,运用中介分析研究工作压力对男性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职业倦怠在其中起到的中介作用。统计运算使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城市男性职业人群的年龄为(43.25±3.96)岁(1055人),参加工作时间为(22.4±7.02)a(1030人),从事当前职业的时间为(14.92±9.14)a(995人)对其社会学指标和有关工作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2.2 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以及身心健康关系的中介分析
本研究调查得到的城市男性职业人群工作压力(993人)的得分为(282.29±43.66),生理健康的得分为(52.12±6.12),心理健康的得分为(50.95±6.69)。参加调查的人群(965人)有41.05%属于低度职业倦怠的情况,同时有31.68%和27.27%的人分别属于中度和高度职业倦怠的情况。
2.2.1 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在控制了年龄、教育程度、工龄、工作单位、轮班、周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职业分类、体育锻炼、抽烟、喝酒等因素的影响之后,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工作压力与男性职业人群职业倦怠的增加有显著关联(P<0.01);随着工作压力的升高,男性职工出现职业倦怠的危险性也在增加,可见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注:*根据2005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进行分类。
注:控制了年龄、教育程度、工龄、工作单位、轮班、周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职业分类、体育锻炼、抽烟、喝酒等因素的影响。
2.2.2 职业倦怠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在控制了年龄、教育程度、工龄、工作单位、轮班、周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职业分类、体育锻炼、抽烟、喝酒等因素的影响之后,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职业倦怠与男性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状况的下降显著关联(P<0.01);而且比较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的影响。
2.2.3 职业倦怠中介的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首先,在控制了年龄、教育程度、工龄、工作单位、轮班、周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职业分类、体育锻炼、抽烟、喝酒等因素的影响之后,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工作压力与男性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的下降有显著关联(P<0.01)。而且随着工作压力的升高,其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危险性也在加大。随后,又进一步控制了职业倦怠的效应后,工作压力仍然与身心健康状况的下降显著关联(P<0.01),但效应有所减弱,职业倦怠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下降分别起到了15.08%和23.84%的中介效应。见表4。
注:控制了年龄、教育程度、工龄、工作单位、轮班、周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职业分类、体育锻炼、抽烟、喝酒等因素的影响。
注:#控制了年龄、教育程度、工龄、工作单位、轮班、周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职业分类、体育锻炼、抽烟、喝酒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控制了职业倦怠的影响。中介效应的比例,生理健康为15.08%,心理健康为23.84%。
3 讨论
当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工作压力会对职业人群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时,也有一个问题正在引起职业卫生学界的思考:工作压力是如何对人群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医学研究的经验告诉我们,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绝大多数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一些其他因素来介导,即存在有间接关系,这种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效应称为中介效应[12,13]。近年来,工作压力与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中介分析[14,15,16]。本研究假设在承受工作压力的人群和他们随后发生的健康状况下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与工作有关的职业倦怠作为一个中介变量,不仅传递了这一作用,也发挥自身的一定的影响。本研究运用丹麦社会心理系列量表(COPSOQ与CBl)进行中介分析来考虑工作场所中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如何影响男性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问题,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一致:工作压力与城市男性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状况的下降有关;而职业倦怠作为中介变量,不仅是跟随工作压力而来的一个综合症状,而且在不良的健康效应分别起到了15.08%针对生理健康和23.84%的针对于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长期存在的工作压力带来的疲倦和疲劳导致了从业人员身体和心理的职业倦怠状态,而后者又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和其他的身体—心理反应机制内化为职业人群的各种身心疾病[7,14,17]。而高于生理健康超过8个百分点的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提示工作压力以及它带来的职业倦怠总是先影响人体的情绪、认知等等心理状态,继而再引发身体和生理方面的疾病问题。
职业倦怠是经常伴随着工作压力出现的常见症状,而且职业倦怠本身对从业者的身心健康也存在一定影响。职业倦怠导致的健康问题很多与工作压力相重叠,在研究工作压力时,尤其是研究从事人群服务行业(医生、护士、教师等)的工作压力时必须考虑职业倦怠导致的中介效应[18,19]。本研究也为研究职业倦怠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评价工具——CBI。这是该问卷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其高于母语国家的中文版内部一致性信度(克朗巴赫系数为0.89)和在中介分析中反映出来的良好效标效度都说明,引入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将为在中国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提供一种更加实用可靠的测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