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措施

2024-10-24

减排措施(共12篇)

减排措施 篇1

摘要:本文根据永嘉县的产业结构、行业特点和"十二五"污染物减排目标, 介绍了目前的污染减排形势和推进情况, 总结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减排措施对策, 并对目前国家减排体系和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污染减排,减排目标,形势分析,对策建议

一、概述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 瓯江下游, 濒临东海。全县总面积2698.2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为78.92万人。目前, 永嘉县正处于省级生态县创建的重要时期, 到2014年还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这就决定了永嘉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采取各种措施完成污染减排的硬指标。

二、永嘉县污染减排形势分析

1、减排工作压力大

在面临着向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形势下, 污染减排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减排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每年产生的污染物增量居高不下, 难以人为控制。以2010年为例, 永嘉县GDP增长率为11%, 但新增COD555吨, 每年污染物COD新增量需要建设一个日处理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抵消。

2、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前几年受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 减排压力有所反弹, 对于造纸、铸造、电镀等重污染行业和落后产能, 有关乡镇考虑经济发展现实问题, 难以下决心整治和淘汰, 导致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项目实施不到位, 难以实现"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思路, 整个产业的升级上档步伐有所放慢。

3、环保投入不足

资金缺口大, 造成了目前城镇污水收集率低下, 个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吃不饱"的现象。

4、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永嘉县辖区大, 环境问题欠账多,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监察、监测人员编制远达不到要求, 直接影响监管减排、监察系数和监测频次。而且目前减排工作需各部门联动, 但是污染减排核查核算是环保部在执行, 造成污染减排任务都落到环保部门身上, 部门间协调存在很大问题。

5、减排核算方法过于繁琐和严格

减排是全民联动的事情, 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 现在的减排核算方法过于繁琐, 核算时要各方面的数据, 如GDP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污普基数等数据。这样造成核算时间长, 每年的核算数据出来时政府部门年终考核早已完成了, 考核地方政府的意义就失去了。国家减排核算方法过于严格, 永嘉县部分减排项目未得到认可或认可量小于实际排放量。如国家只对采取双碱法并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的大锅炉认可, 小锅炉不予以认可, 而永嘉县的企业规模小, 存在大量6吨以下燃煤锅炉已实行双碱法脱硫但无在线监控, 这些锅炉没被认可, 也损失了很多减排量。

三、推进减排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高度重视, 完善考核制度

充分认识做好"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作为检验经济是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标准, 进一步落实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要求。要全面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狠抓监督检查, 严格考核问责。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明确分工, 密切协调配合。

2、严格控制污染增量, 严禁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进入

在项目立项上必须严把源头关口, 把高能耗高污染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支持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 真正从源头上抓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环评不符合项目一律不得立项, 杜绝引进能耗大、污染重、效益低的项目, 在重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才能实现经济真正的繁荣。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把节能减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刚性指标, 严格执行《永嘉县"十二五"期间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实施方案》, 按照"三生融合·幸福永嘉"战略的总体要求, 以"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思路, 全面推进电镀、印染、造纸、化工、合成革等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工作, 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 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 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4、大力推进减排重点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县的COD、NH3-N、SO2、NOX的减排任务, 将通过污水处理厂建设 (提高瓯北镇、上塘镇污水收集率, 桥头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桥下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乌牛污水处理厂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企业污染整治、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快企业锅炉脱硫工程建设、淘汰小锅炉建设集中供热项目、控制企业用煤以及加强环境管理执法力度等措施来完成。

5、加强污染减排环境管理, 加大环保投入

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管, 对污水处理厂建设、企业治污设施运转、脱硫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专项督察, 确保监察系数稳定提高;永嘉县农村地域大, 畜牧养殖业发达, 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适度控制畜禽养殖规模, 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实现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 增加投入, 稳步推进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 重点放在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6、减排考核体系要与时俱进, 贴近实际

减排的直接目的在于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检验减排到位的重要标准。但减排考核结果以减排指标下降率公布, 未将环境质量改善列入考核内容。有些地方环境质量虽得到明显改善, 但因减排指标下降率低, 考核成绩差。现在, 减排考核虽然只是单项考核, 但实际上已成为环保考核最核心的内容, 是对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否的评价。建议加大环境质量改善在计分办法中的比重, 鼓励各地通过减排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减排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增量核算值高。永嘉县工业减排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基本上都已核算, 减排几无潜力, 因此完成"十二五"削减任务重点项目就落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新增量核算值太高, "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必然是呈上升的趋势。因此, 建议改变新增量核算方法。

结语

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改善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我县目前减排形势严峻, 政府部门要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温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 2011.

[2]陈海婴.保定市污染减排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0.

[3]曹庆峰.节能减排有关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减排措施 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以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为支撑,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强目标考核,确保完成 年节能减排目标。

二、目标任务

三、保证措施

(一)强化重点耗能企业管理

结合企业实际,今年继续将重点耗能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开展高耗能工业企业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对我县重点耗能大户,逐户落实节能目标,并与企业签定节能降耗责任状,制定严格的监测和考核体系,将节能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落实到各企业,由节能降耗领导小组每季度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督察,以确保节能目标的实现。对未完成年度目标的企业,项目主管部门暂停其新上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不允许向国家推荐国债资金支持项目,取消年度各项奖励政策及荣誉评选资格。

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局、统计局

(二)加大污染物减排管理力度

全面完成项目建设。控制工业污染源,辖区内国家控制重点污染源— 县宏业供热公司,必需装置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要在 年 月 日前通过数据有效性审核和验收后,与省、市监控平台联网,确保参数齐全、数据准确、传输稳定,完成十一五”环保规划》工业治理项目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控制农村农业污染源,年底前完成 县东盛商品猪集约化养殖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的污染治理及 县大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年处理5000吨粪便资源利用项目。所有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需稳定达标运行,落实各项减排监测体系能力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全县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监察系数分别达到1.6%和1.0%污水处置厂污水处置率不低于50%青龙河、珠子河入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规范》二类水体要求。

责任单位:县环境维护局

(三)强化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局、环境维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推广一批节能环保产品

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继续落实国家发展散装水泥政策。杜绝“禁现”区域内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混凝土现象的发生。开展公共建筑节能试点,探索推广使用地源热泵等节能产品。继续做好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工作,推广范围包括城乡居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大宗用户。

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局、科技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政府办

(五)抓好其他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全面推进农村、建筑房产、交通运输、商业和民用、公共机构等五个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抓好工业节能减排的同时。

带动4个村屯,农村领域:投资200万元建设大型秸杆燃气站一座。投资50万元建设太阳能热水器和秸杆气化炉各200个,力争“十一五”末前,全县建成农村沼气池2000个。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农业和畜牧业局

推广应用新型墙体资料,建筑房产领域:巩固禁止使用粘土烧结砖成果。力争年底前建设完成 县 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0万立方米新型墙体资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大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规范执行力度,加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全面实施“暖房子”工程。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交通运输领域:继续淘汰老旧汽车。积极推广汽车加气。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建议低碳消费。商业和民用领域: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灯、绿色空调等节能产品。

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商务和粮食局

做好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公共机构领域:抓好公共机构水、电、油、气的节能管理。

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

(六)全面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各项工作

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三是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资源定价、财政和税费、地方环境规范、统计核算等相关配套政策。四是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组织相关人员考察学习其他试点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一是做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调度管理。为我县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提供参考。五是设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树立一批示范典型。

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

(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核能,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努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强林业建设,开展林业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研究,扩大封山育林、科学改造低质低效林,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减少火灾和病虫害损失。加强天然气利用,依照“气化 ”总体要求,做好汽车加气、工业燃气的推广应用。

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局、环境维护局、林业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和畜牧业局。

十项措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篇3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政绩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点内容,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在下半年开始的省级领导班子换届考察中,进一步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节能减排工作的考核。制定发布《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公开节能减排信息,为实行节能减排评价考核和问责制,开展社会监督奠定基础。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要严格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对违法违规的在建项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停缓建。继续清理和纠正一些地方在电价、地价、税费方面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惠政策。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国发改主任马凯表示,下半年,有关部门将水泥、焦炭、电石、铁合金、平板玻璃和钢铁(第二批)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分解到相关地区和企业。公布小火电、小钢铁淘汰企业名单及各地执行情况。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出台《中央财政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中央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地方也应创造条件,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确保全年关停1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和落后炼钢产能3500万吨。

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

近期将出台《财政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按改造后实际形成的节能量给予奖励,抓紧落实中央财政新增安排的70亿元,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可形成约3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抓紧制定《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的中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今年要力争推广5000万只节能灯。安排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25亿元,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50万户。安排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中央财政资金40亿元,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和征收率,2010年之前所有城镇污水处理费标准要提高到每立方米供水0.8元以上。

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将公布千家企业能源审计和利用状况报告。总结推广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经验,公布和启动第二批试点,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发布粗钢、水泥、烧碱、火电等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轻型商用车等5项交通工具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督促北方采暖地区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分解到各城市,启动30个更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和200个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中央国家机关更换全部非节能灯具。加强公务用车节油管理,完成中央国家机关在用“黄标车”更换工作。

强化污染防治

要重点推進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今年年底前,所有燃煤脱硫机组都要安装烟气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对脱硫设施运行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对无故停运脱硫设施和脱硫设施投运率不足80%的扣减脱硫电价并处5倍罚款。9月底前将“十一五”全国城市污水处理新增能力、COD削减量及污水处理率等指标分解下达到各省(区、市),并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建立公告制度,每年公告各省(区、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情况、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抓紧编制并实施“三河三湖”等12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规划内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按期开工建设和投产运行。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地及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确保群众饮水用水安全。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发展有机农业,逐步实行定额供应化肥、农药,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加大畜禽养殖场管理和污染物处理力度。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通过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和基金,将节能减排相关科研工作作为支持重点,支持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发布《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加快“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重大专项启动与实施。在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在发电领域应用洁净煤技术,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将抓紧出台《关于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意见》、《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和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等。建立健全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体系。抓紧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改进计征方式,提高税负水平。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研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

将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检查各地区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和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情况。在现有法律法规下,按高额处罚原则,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经济处罚。继续实施和强化“区域限批”制度,对未按期完成减排任务、超过总量指标、主要河流控制断面不达标、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和不正常运行的,以及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方或企业(集团),按照有关规定,暂停该地区或集团新增污染物项目的环评审批。对于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将公开曝光,分批挂牌督办,严肃追究责任,强化执法,促进节能减排。

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煤矿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分析 篇4

一、各级领导要切实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煤矿企业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按照增收节支、节能降耗的原则, 积极推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节能管理模式, 抓实节能减排体系建设, 确保节能减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 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节能减排知识, 提高节约和环保意识

企业要充分利用内部的电视台、广播、网络、黑板报和墙报等形式, 大力宣传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基层单位要利用职工学习会, 加强节能减排教育, 提高职工的节约和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 企业要指定矿级领导亲自参加省市级的节能环保专题培训、学术交流会等, 了解当今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等信息, 以促进煤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2. 建立、完善节能减排各项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要建立能源计量和统计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节能减排奖惩制度等。要完善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标准和煤矿主要生产工序能耗评价体系, 具体落实到工区科室、班组、机台, 做到定时采集、统计和汇总有关的能耗和排污量, 及时报送给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 主管部门根据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予以奖惩。

3.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领导和工作机构

企业必须成立节能减排领导机构, 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专职管理、节能计量、环境监测机构, 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 明确责任和任务, 以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操作, 同时划分责任区, 做到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二、加强日常生产管理, 减少资源浪费

煤矿企业在正常生产过程中, 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和资源, 如煤、水、电、油、蒸汽和压缩空气等, 只要强化日常的生产管理而不必投入较多的资金, 就能培养职工的节约意识, 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以下是扬州市矿务局王庄煤矿在实际做法。

1. 推行锅炉用煤承包和加强供用汽管理

为了保证下井职工洗澡、班中餐供应及冬季采暖等的需要, 大多数煤矿都装有蒸汽锅炉。锅炉既是耗煤设备, 同时又产生烟尘及二氧化硫污染, 为了节能环保特制定以下措施: (1) 锅炉炉墙的改进, 将老式的吊砖前后拱改为整浇的新型节能拱。 (2) 加强食堂、浴室等蒸汽用户的管理。安装蒸汽流量计进行计量并核算, 按月进行奖惩。 (3) 定时、集中供汽, 保证锅炉正常运行时负荷达80%以上, 减少锅炉的运行时间。 (4) 推行锅炉用煤承包方案, 以提高司炉工的操作技能和节煤积极性, 年底按承包合同兑现奖罚。 (5) 制定并严格执行冬季供暖时间表, 司炉工有权根据室外气温情况动态供停暖气, 以杜绝浪费。通过实施上述措施, 锅炉年用煤量从2007年的2 200多t下降至2012年的1 714t, 5年来节约煤炭2 000多t。

2. 统筹调度用电负荷, 努力做到“避峰填谷”、经济运行

多水平矿井的主排水泵实行夜班运行, 机电管理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开泵时间, 实现“避峰填谷”。王庄煤矿主排水泵每天的用电量约为1 590k W·h, 现全部在夜班 (谷期) 进行排水, 日平均电价为0.602元/k W·h (不含容量费) , 谷期电价为0.281元/k W·h, 由此每年可节约电费18.63万元。有自备水源的矿井, 生活水泵运行采取定时控制, 用水高峰时可临时增开水泵。完善井下供电系统和计量管理, 对生产工区的用电在变电所内安装防爆电度表, 根据月度产量及实际的装机容量制定用电定额, 实行节奖超罚, 并在每月的工资中兑现。空气压缩机应根据井下用风需要, 有计划地实施定时、集中供风, 减少开机时间。加强对办公场所照明和路灯使用的管理, 生产和生活区的公共照明系统要加装定时自动停送电装置, 并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时调整开闭时间。通过严格执行以上措施, 王庄煤矿连续几年矿区的月平均负荷率不低于75%, 矿井变电所的月平均负荷不低于70%, 全矿供电平均功率因数在0.9以上。

3. 对“跑、冒、滴、漏”现象常抓不懈

水、蒸汽、压缩空气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企业只有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加强职工节约意识的教育, 落实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且常抓不懈, 才能减少或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4. 定期对矿井提升、运输、通风、压风和排水系统进行技术测定, 为更新改造提供依据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煤矿企业必须定期对系统进行技术测定, 技术测定结果中有设备的能耗数据, 如主通风机的单位电耗、主排水泵的吨水百米电耗、空压机的比功率等, 对检测为高耗能的矿井大型固定设备要有改进和处理意见:一是要对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查维修, 并调整在最佳工况点运行;二是要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

三、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改进落后工艺

1. 坚持精采细回, 努力提高煤炭回收率

企业在下达生产计划时要同时下达采区煤炭资源回收率指标, 并与当班工资、奖金直接挂钩, 以保证煤炭资源最大程度的回收。生产技术部门要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 尽量减少岩巷开拓量, 采用正规采煤方法, 选择先进的巷道支护工艺, 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 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减少残留煤的流失, 煤矿井上须建立矸石筛选系统, 将废弃的煤矸石进行筛选, 使矸石中的残留煤得到充分的回收。

2. 推广实施集中供热、余热利用, 提高热利用效率

国有大中型煤矿可以充分利用区域煤炭资源优势, 考虑热电联产, 将电厂的富余蒸汽输送到周边的工厂企业和居民区, 这不仅能消除供热半径范围内的小型锅炉, 解决区域内的污染, 而且实现了热电联产,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有城市集中供热管道经过的煤矿企业, 应考虑停运现有锅炉而采用现成的蒸汽资源, 从而减少企业能耗和排污费支出。另外企业还可以自行设计或购置蒸汽开水器, 利用锅炉余汽“烧”开水, 消除茶水炉的煤耗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 以设备为依托, 充分发挥设备改造潜能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 王庄煤矿围绕现有设备做文章, 花少量的投资, 甚至不花钱, 充分挖掘潜能, 达到节资降耗。机电科西风井优化选用了1/2系列132 k W电动抽风机, 配套了变频调整器, 每年节电3万多k W·h;井下二水平的两台变压器, 由油变改换成干变, 每年节油3t多, 节电20多万k W·h;运搬工区皮带机首先做到满载运行, 防止开空机, 同时对皮带进行了升级改造, 将原来的PVC650型升级为PVC1000, 在投入不增加的情况下, 使用时间由不足2年延长到超过4年, 井下3 000m皮带由此节省达16多万元/年;维扬纯净水公司为避免溢流水的流失, 在溢水处加引一个水箱, 用加压泵将溢流水重新打回到成品罐, 全年可增加效益5万多元;机电科的-150水平泵房, 通过多项分析论证, 由原有260 k W的大泵改为75 k W、55 k W的两个小泵, 节电50%以上。同时还尽量做到避峰用电, 灵活地安排夜间排水, 电耗不到峰期的1/3, 对比平均电价节省1/2以上。行政科浴室由手动开关改为脚踏阀, 全年节水、节电达10万元以上。全矿此类设备节能减排累计节省100多万元。

4. 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 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煤矿企业可采用的节电技术主要有:一是变频器, 其调速控制性能及节电效果好;二是电机节电控制器, 该产品具有软启动开关和完善的保护功能, 节电效果良好;三是低压无功补偿节电器,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实现节电;四是电磁转换和补偿设备, 能实现节电效果和电网质量的完美结合。自备锅炉的企业要优先选用具有脱硫功能的高效除尘设备, 实现达标排放。此外还要积极推广使用LED冷光源节能照明技术, 使节能灯具普及率达到100%, 实现绿色照明。矿井的大型固定设备如提升机、通风机、排水泵、空压机等, 除对其进行技术测定外, 还必须聘请有资质的能源测试部门进行能耗检测, 对不符合规定的要坚决淘汰或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改造, 王庄煤矿的措施, 一是对矿井主通风机电源进行改造, 将低压供电改为高压供电, 在风机改造时选用高效风机及电机, 同时安装变频调速装置, 以提高风机效率和满足不同阶段的用风需求, 实现工频与变频两种运行模式的自动切换, 实现了风机功率的自动调节, 降底了电能损耗, 平均每月节电64 800 k W·h, 节约电费4.2万元;二是对老式绞车的电控进行更新换代, 采用PLC控制, 对电机实行变频调速驱动, 既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又大大降低运行电能;三是对采煤面4台55k W乳化液泵采用了变频调速技术, 通过对乳化液泵输出功率的自动调节, 达到了节约用电的目的, 月均节电10 800 k W·h, 节约电费73万元;四是对地面固定式空压机进行更新改造, 淘汰原来噪声大、维修成本高的4L型空压机, 更换为效率较高的螺杆式压缩机, 加装变频调速器, 可根据井下用风情况随时自动调节电动机的频率, 特别是在空载运行状态下节电效果较为明显, 全年可节电10.8万k W·h, 年节约电费约6.5万元;五是对国家公布淘汰的机电设备, 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进行更新, 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对更换下来的旧设备要及时办理报废手续, 严禁转让和再次使用。

5. 实施煤矸置换技术, 推广绿色开采

煤矿企业要与高等院校或设计院进行合作, 实施煤矸置换技术, 做到矸石不升井, 直接充填井下巷道, 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提升运输时间和费用, 还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四、转变观念, 创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煤矿企业要立足自身的实际, 转变观念, 在稳定主业的同时, 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型的生态产业, 实现科学发展。

1. 对固体废弃物实现综合利用

煤矿企业要利用煤矸石、泥煤等劣质燃料作为原料进行发电和供热, 再将产生的烟灰、锅炉渣等制成建筑砌块, 或直接将固体废物用于铺路和建房, 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

2. 建立瓦斯抽采利用系统

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严格执行“先抽后采”, 在保证井下安全的前提下, 对条件具备的矿井要尽可能采用地面抽采方式, 应用先进设备和装备, 提高煤矿瓦斯抽采量, 并通过瓦斯发电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

3. 发展煤炭资源深加工, 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年产量在30万t以上的煤矿应考虑配套建设选煤厂, 对原煤进行洗选。要加强对现有选煤厂的技术改造, 淘汰落后工艺, 减少电耗、水耗和原料损耗。

4. 多措并举, 实现矿井水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措施 篇5

(一)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加强了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跟踪和管理,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循环经济发展。企业作为节能的主体,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市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加大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长江、清江、河水质保持稳定,河水质明显改善。中心城区和大部分县、市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生态保护和建设逐步加强,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二)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全市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一些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的特征。环境违法现象、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环境安全存在隐患。矿山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现象仍很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污染加重。部分县、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扭转,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实现。

(三)必须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近几年,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三峡库区水质国内外高度关注,我市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走在中部同等城市的前列,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实现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履行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二、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四)主要目标。到期末,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平均年降低率达到4.4%,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3.19万吨和5.64万吨以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把宜昌市建设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五)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加强法制、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六)积极推动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抓紧制定全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配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突破性的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七)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建设。认真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加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准入制度,有效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同时,认真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

(八)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第40号令),制订淘汰落后产能分的具体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当前,应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环境保护四个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1号),认真落实淘汰小造纸、小水泥工作方案。

(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重点推进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把宜昌开发区建设成为以磷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四、着力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

(十)强化工业节能。根据《节约能源法》,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等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督促企业完善节能管理机构,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设立能源统计台帐,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抓好重点耗能产品节能,开展合成氨、烧碱、水泥等重点耗能产品综合能耗,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标找差距活动。重点做好与市政府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52家工业企业的节能工作,要通过能源审计,分析用能现状,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编制企业节能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力争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行业领先水平。

(十一)推进建筑节能。认真贯彻执行《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新建工程必须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建筑节能标准,现有建筑改建、扩建时,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同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加快淘汰实心粘土砖步伐,到年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到年底,新型墙体材料总量的比重达到80%以上;大力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市中心城区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自年7月1日起,夷陵区、点军区和亭区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提倡和鼓励其他县级市城区使用预拌混凝土,到年,水泥散装率达到43%,新建建筑全部达到建筑节能标准。

(十二)加强交通运输节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公共交通车辆使用双燃料或清洁燃料。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大力推广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技术措施,严格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和船舶。充分利用长江水运优势,加强集装箱、能源物资、矿石深水码头建设,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十三)合理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推进城市灯光节能,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居民住宅中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照明产品等。严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倡导科学消费,培养节约消费行为,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十四)抓好农村节能。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大力推广太阳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电、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加快农业机械及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大力促进农机节能。积极推进节能型墙体材料在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应用。

(十五)推动政府机构节能。各级政府要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带头节能。重点抓好行政办公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及办公设备节能。推动政府节能采购,政府采购和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应当优先选用节能产品。稳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

五、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十六)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切实改善农村饮水质量。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源保护区,严肃查处危害饮用水源环境的违法行为,定期监测并公布水源地水质状况。认真组织实施三峡库区、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制定长江中下游(宜昌段)、运河、柏临河、渔洋河等流域及清江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工业污染源排查。

(十七)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组织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对年底前投运的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燃煤电厂,在年底前必须安装脱硫设施。加强小火电机组专项治理,对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实施在线监测管理。在宜昌城区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燃煤电厂,禁止新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严格执行中心城区淘汰燃煤锅炉实施方案,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区燃煤锅炉淘汰工作。要努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十八)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宜昌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全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贯彻落实《全省城镇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县以上城市必须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置场,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运行监管,保证正常运转,确保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目标要求。

(十九)加强乡村环境保护。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开展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实现达标排放,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各级财政要落实专项经费,加大农业、农村环保投入。

(二十)强化生态保护。加强对磷矿等各类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做好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生态恢复。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旅游资源开发要统一规划,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积极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国土整治、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二十一)加强危险废物监管。积极推进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的安全集中处置工作,加快宜昌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建设。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理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强化辐射污染源的跟踪监管,健全放射源安全监管体系。

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

(二十二)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着力抓好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十项重点节能工程。组织实施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燃煤电厂脱硫、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七项重点污染防治工程。认真筛选推荐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确保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二十三)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把节能技术、节能新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作为政府科技攻关投入的重点,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发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化工、建材、冶金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二十四)培育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发展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支持节能技术服务机构为用能单位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加快发展环保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环境工程设计及环保设施运营等环保服务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七、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二十五)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市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公布各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县级政府每年要向市政府报告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市政府每年要向市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在期末报告五年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

(二十六)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加强部门协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规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各级人大、政府每年都要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近期,要严肃处理一批严重违反国家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

(二十七)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设备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等情况。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物,不准开工建设和销售。各级环保部门要重点检查各项环境监管制度执行情况,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建设和开展旅游或者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查处。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在近期内都要认真开展资源使用、污染排放情况的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对重点用能单位和污染源要加强经常监督,对恶意排污行为实行重罚,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保障机制

(二十八)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完善电力分时电价办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认真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全面开征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备用金制度,促进资源开发后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积极探索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鼓励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允许企业将其持有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权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要认真执行《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二十九)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项目。加强国际合作,通过CDM项目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采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严格实行排污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排污费投入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整合市级财政有关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创新技术项目、新产品推广和开发。各县(市、区)政府要将节能减排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

(三十)实行奖励制度。市政府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县(市、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用能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奖励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节能工作中作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节能奖励计入工资总额。

九、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基础工作

(三十一)加强节能环保管理队伍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节约能源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组织管理。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整合各有关部门的力量,完善节能监管体系。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宜昌市节能监察管理办法》,筹备组建宜昌市节能监察中心,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察、监测。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实现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落实到位,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等能力建设满足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三十二)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的领导,充实必要的统计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完善相应的职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建立能够反映本地区能耗水平和评价考核制度的能耗统计调查体系。要强化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指标的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开展能源计量平衡测试,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三十三)健全环境监测和应急体系。市、县两级要建立环境监控中心,健全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年6月前,市环保部门确定的重点排污企业必须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与市环境监控中心联网,对全市重点污染源实行在线监控。设市城市要尽快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点)。长江、河、官庄水库、河等重点水域要抓紧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年底前,市、县两级环境监测站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建设要求,形成能够覆盖全市,及时、准确、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市、县两级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安全应急预案,完善环境应急综合指挥系统,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配备环境应急监测装备,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环境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十四)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实施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市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将每年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GDp能耗等指标;每半年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GDp电耗、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每季度对重点耗能企业能耗、重点耗能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等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按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推进环境保护政务公开,曝光污染严重企业名单,及时发布污染事故处置信息,公示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情况,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听证和公示制度。完善环保举报制度。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各有关方面都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监测的重要内容。

(三十五)广泛宣传动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各级党政机关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发挥带头作用。要深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养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十、加强组织领导

(三十六)加强组织领导。节能减排既是一项现实紧迫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落实政策措施,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部署监督节能减排工作,审议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全市节能减排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中有关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加强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十七)搞好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并要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要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和组织实施,加强指导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级发改、环保、经贸、建设、交通、质监、财政、统计、科技、农业、教育、税务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同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的精神,制定措施,抓好落实。

一、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加强了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跟踪和管理,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循环经济发展。企业作为节能的主体,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市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加大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长江、清江、河水质保持稳定,河水质明显改善。中心城区和大部分县、市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生态保护和建设逐步加强,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二)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全市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一些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的特征。环境违法现象、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环境安全存在隐患。矿山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现象仍很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污染加重。部分县、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扭转,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实现。

(三)必须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近几年,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三峡库区水质国内外高度关注,我市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走在中部同等城市的前列,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实现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履行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二、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四)主要目标。到期末,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平均年降低率达到4.4%,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3.19万吨和5.64万吨以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把宜昌市建设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五)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加强法制、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六)积极推动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抓紧制定全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配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突破性的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七)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建设。认真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加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准入制度,有效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同时,认真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

(八)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第40号令),制订淘汰落后产能分的具体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当前,应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环境保护四个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1号),认真落实淘汰小造纸、小水泥工作方案。

(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重点推进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把宜昌开发区建设成为以磷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四、着力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

(十)强化工业节能。根据《节约能源法》,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等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督促企业完善节能管理机构,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设立能源统计台帐,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抓好重点耗能产品节能,开展合成氨、烧碱、水泥等重点耗能产品综合能耗,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标找差距活动。重点做好与市政府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52家工业企业的节能工作,要通过能源审计,分析用能现状,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编制企业节能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力争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行业领先水平。

(十一)推进建筑节能。认真贯彻执行《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新建工程必须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建筑节能标准,现有建筑改建、扩建时,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同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加快淘汰实心粘土砖步伐,到年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到年底,新型墙体材料总量的比重达到80%以上;大力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市中心城区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自年7月1日起,夷陵区、点军区和亭区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提倡和鼓励其他县级市城区使用预拌混凝土,到年,水泥散装率达到43%,新建建筑全部达到建筑节能标准。

(十二)加强交通运输节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公共交通车辆使用双燃料或清洁燃料。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大力推广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技术措施,严格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和船舶。充分利用长江水运优势,加强集装箱、能源物资、矿石深水码头建设,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十三)合理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推进城市灯光节能,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居民住宅中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照明产品等。严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倡导科学消费,培养节约消费行为,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十四)抓好农村节能。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大力推广太阳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电、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加快农业机械及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大力促进农机节能。积极推进节能型墙体材料在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应用。

(十五)推动政府机构节能。各级政府要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带头节能。重点抓好行政办公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及办公设备节能。推动政府节能采购,政府采购和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应当优先选用节能产品。稳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

五、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十六)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切实改善农村饮水质量。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源保护区,严肃查处危害饮用水源环境的违法行为,定期监测并公布水源地水质状况。认真组织实施三峡库区、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制定长江中下游(宜昌段)、运河、柏临河、渔洋河等流域及清江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工业污染源排查。

(十七)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组织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对年底前投运的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燃煤电厂,在年底前必须安装脱硫设施。加强小火电机组专项治理,对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实施在线监测管理。在宜昌城区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燃煤电厂,禁止新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严格执行中心城区淘汰燃煤锅炉实施方案,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区燃煤锅炉淘汰工作。要努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十八)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宜昌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全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贯彻落实《全省城镇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县以上城市必须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置场,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运行监管,保证正常运转,确保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目标要求。

(十九)加强乡村环境保护。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开展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实现达标排放,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各级财政要落实专项经费,加大农业、农村环保投入。

(二十)强化生态保护。加强对磷矿等各类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做好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生态恢复。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旅游资源开发要统一规划,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积极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国土整治、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二十一)加强危险废物监管。积极推进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的安全集中处置工作,加快宜昌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建设。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理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强化辐射污染源的跟踪监管,健全放射源安全监管体系。

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

(二十二)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着力抓好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十项重点节能工程。组织实施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燃煤电厂脱硫、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七项重点污染防治工程。认真筛选推荐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确保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二十三)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把节能技术、节能新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作为政府科技攻关投入的重点,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发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化工、建材、冶金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二十四)培育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发展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支持节能技术服务机构为用能单位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加快发展环保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环境工程设计及环保设施运营等环保服务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七、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二十五)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市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公布各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县级政府每年要向市政府报告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市政府每年要向市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在期末报告五年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

(二十六)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加强部门协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规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各级人大、政府每年都要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近期,要严肃处理一批严重违反国家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

(二十七)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设备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等情况。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物,不准开工建设和销售。各级环保部门要重点检查各项环境监管制度执行情况,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建设和开展旅游或者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查处。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在近期内都要认真开展资源使用、污染排放情况的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对重点用能单位和污染源要加强经常监督,对恶意排污行为实行重罚,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保障机制

(二十八)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完善电力分时电价办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认真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全面开征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备用金制度,促进资源开发后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积极探索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鼓励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允许企业将其持有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权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要认真执行《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二十九)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项目。加强国际合作,通过CDM项目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采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严格实行排污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排污费投入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整合市级财政有关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创新技术项目、新产品推广和开发。各县(市、区)政府要将节能减排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

(三十)实行奖励制度。市政府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县(市、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用能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奖励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节能工作中作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节能奖励计入工资总额。

九、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基础工作

(三十一)加强节能环保管理队伍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节约能源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组织管理。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整合各有关部门的力量,完善节能监管体系。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宜昌市节能监察管理办法》,筹备组建宜昌市节能监察中心,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察、监测。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实现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落实到位,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等能力建设满足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三十二)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的领导,充实必要的统计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完善相应的职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建立能够反映本地区能耗水平和评价考核制度的能耗统计调查体系。要强化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指标的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开展能源计量平衡测试,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三十三)健全环境监测和应急体系。市、县两级要建立环境监控中心,健全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年6月前,市环保部门确定的重点排污企业必须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与市环境监控中心联网,对全市重点污染源实行在线监控。设市城市要尽快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点)。长江、河、官庄水库、河等重点水域要抓紧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年底前,市、县两级环境监测站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建设要求,形成能够覆盖全市,及时、准确、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市、县两级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安全应急预案,完善环境应急综合指挥系统,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配备环境应急监测装备,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环境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十四)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实施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市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将每年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GDp能耗等指标;每半年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GDp电耗、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每季度对重点耗能企业能耗、重点耗能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等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按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推进环境保护政务公开,曝光污染严重企业名单,及时发布污染事故处置信息,公示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情况,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听证和公示制度。完善环保举报制度。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各有关方面都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监测的重要内容。

(三十五)广泛宣传动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各级党政机关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发挥带头作用。要深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养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十、加强组织领导

(三十六)加强组织领导。节能减排既是一项现实紧迫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落实政策措施,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部署监督节能减排工作,审议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全市节能减排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中有关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加强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十七)搞好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并要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要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和组织实施,加强指导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级发改、环保、经贸、建设、交通、质监、财政、统计、科技、农业、教育、税务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同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的精神,制定措施,抓好落实。

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措施研究探讨 篇6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节能技术

一、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

建筑的排水系统由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排水管道、通气管系统、清通气设备、抽升设备、局部处理构筑物组成。管道布置与敷设,按如下方式进行:

1、设置现代建筑每天都有较大的用水量,因此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建立废水分流制度,将性质不同的废水由不同的管道进行排放和收集。对于一些污染程度不是很高的废水可以进行收集和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2、排水管道布置

在建筑给水管道的设置方面,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变形缝的设置,同时还要保证排水管道能够以最短的距离排除到室外。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同时也有利于相应维修工作的开展。

3、排水管道的敷设

在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敷设过程当中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墙面和管道之间应该留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在管道发生故障的时候比较方便进行相应的维修。对于预留空洞应该做还相应的防水和密封处理。

4、通气管道系统

建筑物内排水管道统要设置通气管与大气联通,排水管道通气方式:伸顶通气管,专用通气管,环形通气管,主通气管,副通气立管,结合通气管,器具通气管。

二、给水节水节能技术措施

1、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低区直接供水;进行好竖向分区,合理平衡用水点的水压;尽量减少干管、立管减压阀的设置,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推荐支管减压,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从而减小出水流量。

2、合理选择生活供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給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好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如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要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两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 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条件允许时,采用叠压供水设备最好。

3、选择一种或一种以上可利用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如,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工业余热、废热等。在热水水源的利用方面,可以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能对土壤造和水体成污染。太阳能的利用方面,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要结合建筑的地理位置来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自然式、强迫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太阳能热水器要有温控装置,合理设定和控制热水的温度。结合好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利用。

当没有条件利用工业余、废热、地热或太阳能等时,可采用城市热网或区域性锅炉房的热水或蒸气作热源。可采用专用的蒸气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可采用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应生活热水。当地电力供应较富裕的地区或鼓励夜间使用低谷电的政策时,可采用电能作为热源或直接制备热水。

三、节能减排角度上的给排水设计

1、控出流措施

合理配水点水压。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作出了一定的限制规定,它没有从超压出流的角度来考虑,只是从防止给水配件承压过高导致损坏的角度来想问题,所以对限制超压出流没有起到作用,压力要求较宽松。为减少超压出流造成的水量浪费问题,我们据建筑给排水系统超压出流的真实情况对给水系统压力做出适当的分析与限定。

采取减压措施。高层建筑应采取竖向分区供水,可在需要减压的各个入户管上设置减压阀,在需减压的各层设置不同孔径的减压孔板,消耗过剩压力,使用小口径的节流塞等。据试验,当配水点压力不小于0.20MPa 时,水嘴流量比额定流量增大,所以对于支管压力较大时,应进行减压。常用方法是支管上设减压孔板或质量较好的减压阀等。减压阀具有较好的减压效果,可使出流量大为降低。设置减压孔板或节流塞相对于减压阀来说,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

2、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及新型节水龙头

节水节能设备主要包含节水卫生器具和配水管材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在不影响卫生器具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采用新型的节能型卫生器具。脚踏开关淋浴器、真空式大便器能起到不同程度的节水节能作用。相关的法规严格控制用水器具对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问题,可见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对整个建筑节水节能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在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要考察其节水性能的好坏,要考虑价格因素与使用对象,采用合适的水龙头可起到节水与节能作用。水压相同的情况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的节水效果好,在静压越高与普通水龙头出水量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就也越大。

3、合理设置和使用水表

增加水表的设置。为保证计量收费和水量平衡测试及合理用水分析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合理设计并安装水表。水表的设置对水量的控制作用很大。限制使用年限。由于各地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建筑中水表大多数无限期使用。由于水表自身零件的机械磨损,水表的使用年限越长,准确度就越低。物业部门和自来水公司对水表要进行经常性检查。生活用水表要做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定期更换。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水表计量的准确性关系到对漏损控制的评价和采用的对策,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由于选型和水表本身的问题,会造成水表计量的准确性变差。例如,建筑物水表型号过大,用水量较小时,水表指针基本不动。发展IC卡水表和远传水表很重要。水表应用技术要向着IC 卡水表和远传水表系统的方向发展。住宅设计中,水表设于户外管道井内,有的相对集中设于某一层,增加了施工难度,造成供水管线的增加,住户平时不验看水表,不节约用水。要合理设置消防贮水池。同层建筑或成片小区来说,以区域集中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取代各建筑物中的单个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尽可能共用一个消防水池、一个消防水箱和一套加压系统。避免消防加压给各建筑设计带来的诸多技术问题,节省工程建设和设备投资,降低运转费用,便于集中管理,避免多座贮水池的大量消防贮水和定期换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考虑消防水池与游泳池、水景或其他非生活用水水池合建,使消防水池的水流动起来,这达到节水和一水多用目的。建筑节水各方面的措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必须把建筑节水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应从给水系统和热水系统的设计上限制超压出流和无效冷水量的产生,防止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造成的水量浪费,合理配置节水器具、水表、消防贮水池等硬件设施,获得最大的节水效果,真正实现建筑节水。

四、其他节水节能技术措施

推广化学建材,执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推广目录、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能耗高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的目录。禁用淘汰产品,选用节能型、节水型等节能高效的产品。节水、节能型产品包括喷射式和压力流冲击式的节水大便器、免水冲小便器、红外线感应节水装置、陶瓷片密封水嘴、自力式平衡压力恒温混水阀、节能型热交换器、太阳能热水器、飘水量小省电型冷却塔、高效率的水泵等。在工业建筑中,应采用节水、节能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注意加强设备与管道的保温,应选用理化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确保有效的绝热层厚度。在生活热水管管道的经济绝热层厚度设计方面,在管内介质温度在7℃常温时,要采用柔性泡沫橡塑的设计厚度应按防结露要求计算确定,对于管内介质温度0~95℃的热水管道,不适宜采用柔性泡沫橡塑材料保温。

参考文献:

[1]欧阳绪·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探讨[J]·建筑知识,2010(S2).

选煤厂节能减排措施 篇7

1 选煤厂节能减排的意义

选煤厂的综合能耗主要是电力消耗, 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节能技术, 虽然付出了投资, 但是从长远来看会降低电耗, 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有利于选煤厂提高经济效益。

选煤厂的生产费用包括两部分:一是生产成本 (由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组成) ;二是处理废气的成本。若生产者不治理污染, 社会将会付出成本。从微观角度而言, 由于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与企业成本相背离而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损害是普遍存在的。所以, 如果人们只顾眼前利益, 盲目地降低生产成本所造成的巨大隐性成本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企业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

2 选煤厂节能减排内容

选煤是国内目前最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选煤厂节能减排内容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 选煤厂节能减排内容广泛, 发展空间较大, 抓住重点, 才能行之有效的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3 设计建设阶段把好节能减排关

(1) 在设计建设选煤厂时, 应就近在煤矿附近配套建设选煤厂或建设中央型选煤厂。工艺的布置应在满足使用条件下尽可能减少物料的中转环节, 降低生产厂房高度, 缩短输送长度, 煤流、水流选择合适的坡度及角度, 尽量使其自流, 但不提倡物料全部泵送至厂房顶部然后再自流;在设备选型上, 采用大中型高效节能设备, 同时满足工艺要求, 较少使用大容量设备;变频器技术在选煤厂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 不仅可提高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还可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节约电能, 降低设备故障率。

(2) 对运输设备进行调速, 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 降低设备磨损, 减少电能损耗。

(3) 要积极发展动力煤入洗, 尤其是高硫、高灰动力煤必须全部入洗。灰分大于25%的商品煤, 应就近使用。积极发展动力煤的配煤, 在煤矿、港口等煤炭集散地建设动力煤配煤选煤厂。煤矿、港口等煤炭集散地要有煤炭防尘措施, 如设喷淋水等, 同时煤炭的运输要实现封闭运输。

(4) 选煤厂选用的工艺流程必须先进合理, 洗选效率高, 产品结构灵活, 投资省, 见效快。并且尽量提高精煤的产率, 降低精煤损失。

(5) 选煤厂应重视建筑节能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能力, 确保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达标。尽量使用镀膜、中空玻璃, 大大提高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加强选煤厂管道保温, 同时外墙保温构造具有施工方便、保温层不受室外气候侵蚀的优点, 构筑物设计过程中采用外墙外保温。考虑建筑造型及立面处理问题, 设计既要尽量减少建筑的外露面, 避免过多的凸凹变化, 又要使建筑造型清新、优美、自然、亲切。

4 强化选煤生产过程能耗管理

4.1 节 电

对于大型选煤厂中200 kW及以上的单机设备, 宜采用6 kV及以上高压供电。生产系统工艺应集中控制、变频调速。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 提高选煤工艺的自动化程度, 使选煤厂稳定生产。选煤生产过程中为节约电能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尽量避免设备空载运行, 当部分设备发生故障或检修时, 预计在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运行, 必须关闭其他设备, 既减少设备磨损, 又节约电能损耗。同时, 合理组织选煤生产, 缩短设备停机时间, 杜绝开空机运行。从制度管理上规定超过20 min钟的设备故障检修, 必须停止其他空载设备, 并在监控上进行量化监督, 落实考核。

(2) 在有效的生产时间内, 提高选煤效率, 充分发挥机电设备能力, 从而降低吨煤电耗。

(3) 节约用电, 加强电能消耗管理。采用智能“声控”或“光控”照明装置坚决杜绝长明灯, 车间及生活区做到“人离灯闭”, 从而达到节电目的。

(4) 运用仪表控制, 在各车间及生活区总闸处安设总电度表及分电度表, 通过数据找出合理耗电量, 制定严格耗电考核措施。

(5) 对需要调节流量及其他参数的工艺设备, 在集中控制中利用变频器进行适时调控, 满足生产工艺调控需要, 根据需要调整电机输出功率, 也起到节电的作用。

(6) 积极推广使用节能技术设备, 尽量选用节能型变压器、低能耗接触器等。

4.2 节 煤

选煤厂节煤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 避免选出的矸石带煤量超标, 经常开展选煤技术检查, 灵活调整选煤工艺, 使矸石带煤量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2) 合理供暧, 不需要供暧区域将暖气闸门关闭, 以节约暖气量、减小锅炉负荷来节约耗煤。定期排出管道污垢, 提高热效率, 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以节约锅炉用煤。定期检查供暖系统, 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做好保暧工作。根据现场测量室温数据, 进行供暖温度指标考核, 并随时调整运行状态, 以节约锅炉用煤量。

4.3 节 水

一般来说, 当循环水浓度由50 g/L增高到300 g/L时, 精煤灰分可增高1%, 因此在选煤生产中, 严格控制循环水浓度十分重要。循环水浓度降低, 可深化重复利用。合理调整水量平衡, 尽最大努力利用循环水。在选煤系统工艺调整或检修桶、池时会排放煤泥水, 因此选煤厂必须建立足够容量的事故池, 并使工艺达到事故池中的煤泥水能回到选煤系统中。选煤厂补充用水提倡采用处理后的矿井水或中水。洗煤用水应净化处理后循环复用, 大中型选煤厂必须实现洗水一级闭路循环, 洗选原煤清水耗应控制在0.15 m3/t以内。

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洗水管理措施, 才能达到真正节水降耗的目的。避免煤泥在系统中积聚是减少选煤水耗的根本所在。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煤泥水监测手段, 监测煤泥水流量、浓度、粒度等指标, 可为科学管理好煤泥水系统提供依据。

清理卫生时, 合理用水冲洗地面, 并将冲洗水回收利用, 在条件成熟时, 可考虑回收雨水作为选煤循环水或厕所冲水。

合理配置水表等计量装置, 运用仪表控制, 在各个车间设置水表, 每月根据仪表用水量进行量化考核, 杜绝浪费。

管理上坚决杜绝“长流水”, 绝无“放任自流”。特别是水方面要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及时修理, 减少对水的损耗。

4.4 节约介质消耗

重介质选煤厂提高介质循环率, 杜绝跑介现象, 是选煤生产的基本要求, 也是反映洗选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过程中脱介是前提, 磁选回收介质是关键, 这两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技术损耗的高低。生产介质损耗过大, 不但增加了煤炭洗选加工成本, 而且造成重悬浮液密度控制不稳定, 影响系统的正常生产。

介质消耗中大部分是产品和磁选机尾矿带走的介质损失。选煤厂设计规范中规定重介质选煤吨原煤的磁铁矿粉损耗量, 块煤系统小于0.8 kg/t原煤;末煤系统小于2.0 kg/t原煤。

介质品质对介耗影响也很大, 重介质选煤厂使用的磁铁矿粉越细, 悬浮液的稳定性越好。当采用磁性物含量95%以上, 密度在4.5 kg/cm3以上的介质时, 介质回收率相对较高, 介耗会较低。磁选机尾矿带走的介质损失占总介耗的50%以上, 因此磁选机工艺效果对控制介质消耗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一部分是介质储存、运输、添加及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造成的介质损失。应从介质的存放、转运和添加等环节做好管理工作。总之, 当介耗超标时, 应全面、系统地查找原因, 采取有利措施控制介耗。

4.5 选煤厂减排管理

4.5.1 煤矸石减排管理

煤矸石、洗矸、煤泥必须进行综合利用, 不得长期排放堆存, 临时堆存要有防止自燃措施。对已经自燃的矸石山, 必须尽快采取灭火措施, 确保熄灭并防止复燃。

鼓励发展煤矸石烧结空心砖、轻骨料等新型建材, 替代粘土制砖。鼓励煤矸石建材及制品向多功能、多品种、高档次方向发展。积极利用煤矸石充填采空区、采煤沉陷区和露天矿坑, 开展复垦造地。

4.5.2 煤尘减排管理

根据粉尘的污染过程, 防治粉尘的污染途径有三个方面, 即控制尘源, 在粉尘的传播途中, 安装集尘、捕尘等空气净化装置;加强个人防护。在生产实践中, 采取单一或综合措施来防治粉尘的污染。控制尘源, 最大限度减少产尘量, 是治理粉尘污染的根本措施。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 抑尘和防尘措施。在煤炭、矸石或其他干物料的贮、装、运、破碎、筛分过程中, 采取产尘较少的工艺和设备, 并采用适当的抑尘和防尘措施。如精煤贮存用圆筒仓代替精煤露天贮煤场;设置挡风抑尘墙, 封闭转载点以及在原煤储煤厂安设喷水装置, 严格控制喷水量。

(2) 改革工艺, 减少产尘量。选煤厂适当提高入选上限, 减少煤的破碎量, 或适当调整破碎机的工艺参数, 尽量减少过粉碎, 均可大大减少煤尘数量。

(3) 车间内设集气罩、除尘器密闭除尘。针对车间内污染物扩散和飞扬, 最常用、最有效的办法是设集气罩捕集煤尘, 经除尘器除尘净化后排到胶带上, 回到选煤系统中。

在选煤厂中, 坚持个体防护, 是防止粉尘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措施。个体防护的主要措施是佩戴防尘口罩, 使用最多是自吸式防尘口罩。它靠人体肺部吸气使空气通过口罩中的滤料, 将粉尘滤掉, 然后让清洁空气进入肺部。自吸式口罩可分为简易口罩 (纱布, 泡沫塑料) 和带换气阀的口罩2种。

4.5.3 烟尘减排管理

防治烟尘污染的主要措施是改进燃烧方式和提高燃烧技术;燃煤实行对路供应;加设除尘装置;其次是利用高烟囱排放。

(1) 改进燃烧方式和提高燃烧技术。

通过改造和更新燃烧设备和改进燃烧条件, 提高燃烧技术, 使燃气中的可燃物和可燃气全部或大部分燃尽, 这样既能减少烟尘排放, 又能提高锅炉热效率, 节约煤炭。改善了炉膛空间悬浮燃烧的质量。在选用某一种燃烧方式时, 应坚持因煤制宜、因炉制宜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改进锅炉燃烧装置, 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选煤厂中的生活锅炉通常都是手烧炉, 如果在这些小型手烧炉上装设间断二次风装置, 对改进燃烧效率和减轻烟气黑度, 均有明显效果。

(2) 加设除尘装置。

锅炉即使达到完全燃烧, 但烟气中仍有大量飞灰, 必须除尘, 设置麻池除尘器或其他除尘器, 能使烟尘达到排放标准。

(3) 燃煤对路供应。

即根据用户和用煤设备对煤种、煤质和粒度的要求进行供煤, 如以民用型煤代替散烧原煤, 对层状燃烧的锅炉, 以块煤、工业型煤代替混煤, 以工业配煤代替原煤作一般动力煤等。不仅可以减少烟尘污染, 而且可以节约煤炭。

(4) 高烟囱排放。

采用高烟囱排放, 利用大气的扩散稀释仍是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使用时, 所排烟气一定要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中Ⅱ时段二类标准的现值要求。

4.5.4 废水、固体废物减排管理

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污水坑中, 建设地理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处理后的污水要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要求, 或排入城市管网进行处理。固体废物在厂区垃圾箱中集中堆存, 定期由环卫部门外运处置。锅炉灰渣外运用于制砖或筑路等。

4.5.5 噪音减排管理

为防止震动产生噪音污染, 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 设备与基础之间采用弹性连接, 将溜槽与设备之间的落差尽量减小, 并设置特殊结构或设施 (圆弧过度、保留煤堆、橡胶衬里等) , 以降低噪音。在周围空地种植绿化隔音带, 使厂内外噪音都能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即厂内小于等于85 dB (A) , 厂外小于60 dB (A) 。随着配套绿化和植被的实施, 植被覆盖增加, 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局地小气候, 减少风力, 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也有利于自然植被的恢复, 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地沙漠化加剧, 有利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5 结 语

节能减排新措施:稻壳变建材 篇8

研究人员拉詹·温帕蒂表示,燃烧稻壳会产生大量CO2,制造水泥也会产生大量CO2。如果用稻壳灰来制造复合水泥,掺入到建筑用的混凝土中,就可以大大减少CO2的排放。根据研究人员的反复试验,复合水泥中来自稻壳灰的成分可以占到20%。

据测算,每生产1 t水泥就会产生1 t CO2。全世界每年生产50亿m3的混凝土,由此产生的CO2占全球人为制造CO2的大约5%。如果世界各个地区都能采用掺加了稻壳灰的复合水泥,这个比例可以降到4%以下。复合水泥生产厂家还可以和生物质发电厂合作,把稻壳的热能用来发电,燃烧产生的灰烬则可以添加到水泥中。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这种建筑材料的黏性和坚固性都不错。研究人员表示,制造水泥还得用含硅量高的农作物,而稻壳中富含二氧化硅,就可以用来制造水泥。

温帕蒂表示,稻壳灰的优势在于稻谷年年种,稻壳灰取之不尽。此外,掺入稻壳灰制造出的水泥能更好地反射阳光的浅色,使用这种水泥的建筑物在空调方面可以节省开支。现在,不少国家提倡利用“把建筑变白”的方法来抵御全球气候变暖,这种浅色水泥就是一种很好的“把建筑变白”的建筑材料。由于用来制造水泥的稻壳灰经高温处理后产生的Si O2比较纯,掺加了稻壳灰的水泥更抗腐蚀。研究人员表示,建筑摩天大楼、桥梁或任何近海或水上建筑时,如果能用稻壳灰复合水泥代替普通水泥,则制成的混凝土优势就会大大体现出来。

温帕蒂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实验,如果能证明高温燃烧稻壳的方法奏效,他们将开始投入建设大型熔炉,计划每年产生约1.5万t稻壳灰。如果能大规模制造稻壳灰,利用美国产生的所有稻壳每年可制成210万t稻壳灰。事实上,对于一些稻米和混凝土消耗都非常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稻壳灰的发展潜力更大。

基站节能减排的措施和途径 篇9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 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基站总数已经超过100万个。据统计, 每个基站的平均年耗电量约为1.5万度。一方面, 运营商已有基站数量巨大, 另一方面新建3G基站不断增多, 基站耗电约占到通信运营商整体运维总耗电量的70%左右, 基站节能是运营商整个节能减排的关键, 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有效降低基站运行费用, 是企业精细化管理和管理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 也是加快建设节约型企业, 降耗增效, 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经过连续几年的不断建设, 四川电信网络规模大量扩大。截至2010年底, 四川电信基站数量已超12000个, 大多由四川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川通服) 来维护。随着电信基站数量的不断增多, 基站运行成本也大幅增长。为有效降低基站电费支出, 节约企业运行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 四川通信建设工程公司 (以下简称四川通建) 作为川通服下属的专业工程公司, 希望充分发挥川通服的组织优势, 利用各兄弟公司通力配合, 将节能降耗作为今年创新的重要课题, 积极探索基站维护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方案, 多措并举,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运用, 使得基站能耗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2 节能减排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四川通建一直致力于通信网络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和全业务发展, 在长期的技术发展和工程服务过程中, 认为基站节能减排管理提升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降低企业成本支出。

2.1 网络规划优化与共建共享

综合考虑基站新技术及成熟程度, 结合实际在网络规划中采用, 做到满足网络覆盖、业务需求的情况下, 降低基站数量和设备发射功率, 提高设备利用率, 同时减少站点维护的交通能耗, 从而达到降低基站能耗的目的。规划节能方法有二:一是提高基站设备覆盖效率, 二是扩大基站设备覆盖半径。两者并用, 可节约整体基站能耗25%以上。

另外, “共建共享”亦是一大关键方法。实施基站共建共享, 可大大减少运营商能耗与建站成本。随着通信业共建共享工作的深入, 其在节能和减少成本方面的成绩逐渐凸显。三家运营商共建共享可使中国电信的相关投资下降60%~70%, 两家运营商共建共享则会下降一半。

据统计, 截至2009年底, 三大运营商共减少新建铁塔4.7万个、杆路8.1万公里, 减少基站站址及配套环境设备 (含铁塔) 等16.6万个、传输线路 (含杆路) 9.9万公里, 预计仅投资节约就将超过120亿元。

2.2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降耗, 提高维护服务水平

通过对眉山电信分公司共建共享基站建设情况调研, 此基站系统试引入能耗管理系统模块为节能降耗提供了依据。

(1) 该能耗管理系统模块可对一个省的机房楼、办公楼、自有营业厅、局站和独立传输节点机房的用电情况进行管理, 其改变乐原有的手工抄表、人工统计的模式, 可通过无线/有线的方式获取电量数据, 能耗管理模块直接读取每个局站的计费电表数据, 数据与电业局计费数据完全一致, 零误差无需较对数据。此举不但能准确统计现有局 (站) 能耗数据, 分析能耗异常变化的站点, 还能测试、评估局站采用的各种节能措施的实际效果, 根据标杆局站点采集的数据, 建立模型, 从而有效防止了“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而且提高了物业管理人员的效率, 节约了人工成本支出。如图1所示。

(2) 能耗管理系统模块使用数据库技术和软件技术, 存贮和处理数据, 即时显示当前月份汇总用电量、对各电量数据进行每小时、天、月、年等分时段的统计、管理及分析。自动呈现某个公司、局站、机房甚至某类设备的用电量情况及所有设备的总用电量数据, 并可对其横向比较、同比、环比, 实现对能耗的定量精确管理、对节能工作的定量考核、对能耗成本的预估等功能。

(3) 自动生成能耗管控所需的各类报表, 为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充分的定量数据。如图2所示。

2.3 机房建设的节能系统

机房建设的节能降耗是所有节能降耗环节中节能潜力最大的。高效的冷却方案, 降低现有空调设备的耗电, 可大幅度节能。

(1) 通过对眉山分公司的基站现场调研, 可知目前机房建设的节能系统原理:节能系统由中央控制器、进风机、出风机、温湿度传感器等4部分组成, 进、出风机组成通风系统, 进风机引入室外冷空气, 在机房内形成气流循环, 降低室温, 利用形成的室内正压, 将热空气排到室外。智能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组成控制系统, 用于测量温度和湿度, 判断、控制通风系统和空调机的启停, 以低功率的通风系统代替高功率的空调工作, 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 (见图3) 。同时, 系统减少了空调工作的时间, 延长了空调寿命。

(2) 使用节能型空调, 深挖空调运行节能潜力, 优化空调结构, 能效比达到3.0, 比目前电信运营商基站普遍使用的舒适性分体空调节能25%左右。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表示, 以现在中国移动的基站规模来测算, 若全部使用该种基站定制空调, 将每年节约耗电8亿度, 减少C02排放67.92万吨, 节约标准煤9.832万叱。中国移动也由此成为电信行业内第一家联合家电制造厂家成功开发基站节能型空调的通信运营商。如图4所示。

2.4 相关材料的节能技术

提高基站和相关配套设备的材料耐热能力, 这样可降低设备对环境温度要求。设备厂商应通过设计、制造工艺的改进来提高设备正常运转的环境温度上限, 这种措施也能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 达到节能目的。新型节能材料的应用也很重要, 如相变材料的应用。相变材料具有独有的蓄冷作用, 空调为机房制冷的同时让相变材料吸收冷能量;当电力或空调发生故障时, 释放相变材料储存的冷能量。也可以通过新型节能材料与各种节能方案相结合, 达到更好的节能目的。另外在通信机房和基站的建设和维修中, 对外门窗可采用节能型建筑, 如采用中空玻璃、低辐射玻璃、断热桥框料等。同时, 还可采用隔湿、全封闭式管理等手段和措施, 也可使节能效果大大提高。

2.5 基站新能源节能技术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环保替代能源, 可大大降低电能消耗。只是目前, 新型能源基站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有环境依赖性强、系统造价较高、发电功率较小等缺点。目前太阳能电池板体积比较大, 太阳能对站址要求较高。太阳能的采用受日照时间及设备耗能的影响, 降低设备能耗可以扩大太阳能基站的使用范围。另外, 太阳能与风能的互补性强, 风光和光电系统在资源上弥补了风电和光电独立系统在资源上的缺陷。如图5四川应急通信基站采用了绿色环保节能的方式进行建设。

3 结束语

3G时代的来临, 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将步入繁荣期, 以移动通信基站为主要工作的通信行业节能减排也必将逐步加大。基站是运营商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 也将是通信运营商在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同时, 川通服作为运营商的服务商, 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围绕基站能耗管理服务做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控制, 要最大限度的节能增效, 提升企业可持续服务发展能力。我们将通过不懈的努力, 深入探索解决基站能耗管理的新方法, 实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目标, 并通过详尽的能耗管理分析为运营商提供多项服务, 如基站能耗分析服务、基站节能优化服务、节能设备选型服务、基站综合节能工程承接, 为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的环保措施 篇10

由于油水井压力都比较大, 作业施工过程中井口会有大量溢流涌出。过去由于没有比较合适的措施控制井口溢流, 难免污油污水落地, 给作业施工环保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通过改进提高污油污水落地预防和措施

1.1 刺洗油管油蜡水收集桶

蒸汽刺洗油管污染土地严重, 我们采用油管下面地面铺防渗布, 油管蒸汽出口接收集桶, 收集桶内油、蜡、水被用环保泵抽走, 从而保证没有油污、污水落地。

1.2 油管清洗手

油管清洗手可将锅炉车管线固定在需要清洗的油管上, 还通过挡板避免蒸汽反排造成另一端的污染, 最重要的是锅炉车管线过热, 刺洗油管带手套也非常烫手, 使用油管清洗手只需换洗下一根油管时去挪动一下清蜡手, 既省力、安全又环保。

1.3 污油回收环保箱

由油、蜡、水收集桶收集污油、污水通过环保泵进入环保箱, 再由环保箱加热后打入罐车, 拉回大队污油、污水回收利用池。

1.4 环保型污油污水回收利用池

在作业施工现场井口溢流难以控制, 很好的将回收污油、污水处理并利用, 我大队针对此问题建造了环保型污油、污水回收利用池, 将收集回来的污油、污水放入该池进行加热和一次沉淀、二次沉淀、三次沉淀、热后打入计量间生产管线, 从而使油、水二次利用达到环保要求并为我们油田创造经济效益。

2 在环保施工方面必须达到的要求

(1) 在提高井下作业环保施工方面, 主要是围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 技术素质及引用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下大功夫, 要见到效果。

(2) 继续增加员工的责任心,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我们要在平时基础教育的同时, 结合生产实际, 参照其它厂先进的管理模式。

(3) 继续坚持开工许可证制度, 达不到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的条件的决不允许开工, 同时利用环保箱及安全设施, 做好环保工作, 小队设专人、负责、检查、督促工作, 接受油公司、厂安全、环保的检查。

(4) 必须由队长、副队长、技术员等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标准化好与坏等方面的检查, 必须见到效果, 使所有的施工现场都达到标准。

(5) 严格按标准化, 规范化施工, 为提高井下作业环保创造条件, 加强施工现场环保标准化操作的检查力度, 严格按环保标准化程度组织施工, 关键工序及时环保,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积极采用环保装置, 控制环境污染

3.1 现在使用的环保设施

目前研制开发井口收油装置。针对井口溢流落地问题, 我们开始使用的方法是在井口附近挖坑, 内部铺上防渗布, 自行研制加工了井口溢流收集装置, 同环保箱配套使用来收集井口产生的溢流, 然后由环保箱打入干线。

3.2 使用防渗布和污油回收桶

为防止油管、抽油杆上的原油在刺洗过程中落地污染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 油管、抽油杆桥下面铺垫防渗布, 尽最大可能避免施工时污油污水落地污染环境的事情发生。针对锅炉车清洗油管产生的污油污水, 我们将旧油桶改造成污油回收桶, 清洗油管时蒸汽出口放入回收桶内, 将回收桶与环保泵用管线连接起来, 回收桶内的油水就会被环保泵抽入环保箱的储存罐内, 从而保证污油污水不落地。

3.3 建造污油污水回收站

对施工没有生产干线的油井或注水井时产生的污油污水, 我们利用罐车进行回收, 但是, 回收回来的污油污水存放又是新的问题, 为此, 我们建造一座小型污油污水处理站, 将回收的污油污水进行简单的油水分离, 经处理后的污油污水经南七干线输送到杏五一联合站。

3.4 充分利用邻近的油井

在施工溢流特别大的水井时, 每天用罐车回收污水难度较大, 为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采取了向邻近油井接管线的方法, 将收入环保箱内的污油污水打入干线, 这样做, 不但避免了污油污水外排, 而且可以节省罐车。

3.5 环保装置和配套设施目前缺陷

(1) 冬天使用困难。在冬季使用时, 如果井内溢出原油不能马上收入环保箱, 就要凝结。

(2) 吸入泵内的碎石破布、手套、草棍等固体杂物易上水口堵死, 因堵、或漏而抽不上液体, 需要把泵拆开去掉杂物, 才能重新使用, 维修工作量大。

4 针对岗位人员责任心不强, 职责不落实, 基层队井控意识不强, 技术素质差, 采取的几项措施

(1) 决不能忽视井下作业的井控环保工作。

(2) 提高思想认识, 克服麻痹侥幸心理, 增强井控防喷意识。

(3) 落实井控责任, 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讲环保、讲井控的良好氛围。

(4) 提高基层队伍环保技能, 作好事故防控。

(5) 完善监督体系建设, 监督检查到位。

5 见到效果

通过以上做法, 基本上保证了施工时产生的污油污水不落地, 在环保工作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也得到了油田公司和市环保局相关人员的认可, 目前我厂没有因井下作业施工而污染环境的事故发生。同时, 也多回收原油500多吨,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6 结论及认识

(1) 使用环保箱进行回收井口溢流的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几年的应用和改进, 我们认为使用环保泵的环保箱完全能满足井口溢流回收的需要, 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2) 管理与技术要同步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 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把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和不断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好相关技术和设备,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环保工作要加大投入, 而且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投入还会越来越大。要大力加强广大干部、员工责任心的培养, 保证环保技术措施得当, 工作到位。以保证为五厂负责、为油田负责。

参考文献

[1]李德富.06年采油五厂环境管理手册, 编码:CY5/EMS-A-2006

[2]李德富.06年采油五厂环境程序文件编码:CY5/EMS-B01-B25

减排措施 篇11

【关键词】航运;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公约

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自2002年起被提上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议事日程。在IMO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47届会议(2002年2月)至第49届会议(2003年7月)期间,各成员国在公约及议定书的框架下探讨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IMO第23届大会(2003年11月)至MEPC第56届会议(2007年7月),IMO成员国根据温室气体谈判第一阶段的发展变化展开激烈的探讨,最终MEPC同意在IMO框架内先就纯技术性问题进行研究,并以通函方式通过《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指标自愿临时试用导则》。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国际焦点,欧盟等国开始向IMO大力施压。在2008年4月的MPEC第57届会议上,IMO秘书长提出的关于加快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提议在会上获得通过。该提议提出建立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法规框架的原则,其中包括要求强制性地、平等地适用于所有船旗国的原则,并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需要优先考虑的近期和远期减排措施。

1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法律框架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探讨,各国从国际法角度达成一系列公约和协议,这些公约和协议涵盖包括航运在内的各个领域,为减排提供法律框架。

1.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UNFCCC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而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UNFCCC确立5个基本原则:一是“共同而区别”原则,要求发达国家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二是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国情;三是各缔约方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测、防止和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四是尊重各缔约方的可持续发展权;五是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不能成为国际贸易的壁垒。UNFCCC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其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并建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该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

1.2《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是UNFCCC第三次缔约方大会签订的设定强制性减排目标的国际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2008—2012年的减排指标是在199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5%,同时确立3个实现减排的灵活机制,即联合履约、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密切,其目的是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减排,同时协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资金。

1.3“巴厘岛路线图”

2007年,来自UNFCCC的192个缔约方以及《京都议定书》的176个缔约方在印尼巴厘岛达成“巴厘岛路线图”,这张“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明确议程,并明确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应减排到现在的一半。

1.4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框架

MEPC第57届会议确定IMO船舶温室气体法规框架,根据《京都议定书》相关规定,缔约方将通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IMO对航空和航海燃料的限制和减少作出努力。因此,IMO采取的船舶节能减排措施主要是对新船的强制性CO2设计指数、对现有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自愿临时导则、对所有船舶征收船用燃油税及采取排放交易机制等。

2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形势

2.1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为表现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地位,大力推动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为构建全球参与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机制铺路。一直以来,欧盟等国主张采用“无差别”减排目标实现全球统一减排标准,尤其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及2010年11月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表现出对“无差别”减排方式的强硬立场。

由于各发展中国家在航运利益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始终不能形成共同立场。同时,由于发达国家施压或出于自身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在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立场上。此外,一些国家强调,由于国际航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很难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为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应区别于《京都议定书》框架原则,对无差别适用强制性技术措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这一论点得到欧盟的强烈支持。此外,部分非洲国家和岛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支持排放税,同意设立具体的减排目标。

2.2发展趋势

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急于取得航运减排成果,极力推进有关讨论,强行推动将新船能效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作为《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MARPOL公约》)附则VI的修正案强制实施。IMO从2010年3月召开的MEPC第60届会议开始,探讨采取技术减排、营运减排和市场机制“三管齐下”的方式,全面推动航运船舶减排目标。在目前形势下,IMO各成员国在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是否应完全授权IMO处理、IMO对此应适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还是无差别原则、是否要设立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的全球量化减排目标、是否采用排放税和排放贸易等市场机制措施等。但从总的发展趋势分析,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势在必行,我国只能为国内航运界适应新发展变化尽量争取时间。

3我国航运现状

我国是世界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从实际控制的船队规模来看,我国商船总运力位居世界第四;从船舶工业来看,新造船舶完工量居世界第二位,承接新船订单量居世界第一;从外贸依赖度看,逾90%的进出口贸易运输量由海运承担。交通运输部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实际控制远洋船队的CO2排放量约占全球国际海运排放总量的4%~5%,其中中国旗远洋船队排放量约占2%。经初步测试,我国国际航行大型船舶能效营运水平与德国、比利时等发达国家接近,但小型船舶能效营运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实施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和营运措施,对我国航运业影响不大,但将给国内造船业带来挑战。在目前IMO开展的新船能效设计指数研究方面,韩、日等国处于领先水平,而我国起步晚、差距大。一旦该议题实行强制化,会给我国造船业带来巨大冲击。

4我国航运界应对减排的措施

根据目前国际航运减排的趋势,我国航运界应及早对IMO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将要通过的强制性措施作好准备。建议从技术、营运和市场机制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掌握航运减排趋势,努力研究措施以及早应对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标准。

4.1技术措施

在技术减排措施方面,我国应根据IMO提出的EEDI、现有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和SEEMP等技术措施,加快优化船体、选择推进器、提高发动机效率、使用岸电、使用新能源和替代燃料等方面的研究,从根本上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

4.2营运措施

在营运减排措施方面,我国要进一步开展降低船速、气象定线、提高装卸效率、船体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研究,并在现有硬件条件基础上,以更高效的管理和运作来提高营运效率,从而达到温室气体减排标准。

4.3市场机制

在市场减排措施方面,IMO将全面开展在排放税及温室气体补偿基金、排放交易机制等问题上的实质性谈判,并计划出台新的公约。我国必须紧跟形势,积极参与,引导市场机制方案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

5结语

针对日益严峻的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形势,我国航运界必须积极参与相关技术问题的研讨,重点研究航运能效标准,制定符合我国行业利益的相关技术标准并积极推广,为在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标准中纳入“中国话语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爽,张硕慧.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中国海事,2010(2):39-42.

电厂热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措施研究 篇12

关键词:电厂,电力系统,节能减排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 电厂生产规模不断加大, 而生产过程所需一次能源主要为煤炭, 虽然近年来生产技术与设备不断更新,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还需要就电厂热力系统进行优化。确定热力系统优化方向, 总结电厂生产特点, 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节能减排分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根本上来提高系统运行综合效益。

1 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

电厂热力系统比较复杂, 包括的设备构件数量多, 主要是利用汽水管道将锅炉、水泵、汽轮机等热力设备按照一定顺序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整个系统可以多个子系统, 且各子系统间相互联系, 各自完成相应功能作用, 满足系统生产需求, 主要分为中间再热系统、给水回热系统、废热利用系统以及对外供热系统等[1]。电厂传统热力系统生产所需能耗大, 为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需要结合其所具有的特点, 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技术与设备, 对传统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并且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促进技术进步。通过机组的设计优化, 配置相应设备来进行节能, 并建立监控系统, 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及时掌握其生产动态, 便于管理方案的调整,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控制能耗, 提高系统运行综合效率。

2 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优化方向

2.1 系统运行诊断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电厂研究要点, 并逐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优化, 包括设计施工、管理调整以及技术改造等。想要提高热力系统运行效率, 降低生产能耗, 根本上需要就锅炉以及汽轮机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提高主机热效率, 降低设备运行损耗。这样就需要以热力系统相关理论为基础, 对热平衡查定出具、热力试验等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与优化, 通过将立体式分析, 确定系统运行存在的能耗问题, 且对问题发生原因与分布方式进行分析, 判断此方面节能优化所具有的潜力, 最终选择合适的技术实施改造[2]。对系统运行效率进行节能诊断, 确定科学合理的节能技术, 为进一步实施节能技术创造条件, 最终实现整个生产系统的优化。

2.2 系统能耗检测

基于电厂热力系统理论, 利用微机技术对系统运行参数进行检测, 实时分析系统运行所需能耗, 以及能耗分布点, 将其作为节能优化改造的依据。在确定能耗分布点后, 结合热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 分析确定能耗主要原因, 及时制定调整方案。然后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维护, 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并将运行能耗控制在允许范围内[3]。另外, 应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技术, 实现微电子技术与热力系统的有机结合, 随时掌握系统运行能耗状态, 提高管理效果。

2.3 消耗监督体制

加强对电力系统机组运行参数以及能耗的监督, 建立生产节能监督体制, 对生产管理结构进行调整, 保证整个生产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目的的进行,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开展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将此理念贯彻到各个生产细节, 做好不同生产系统的有效控制。

3 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措施研究

3.1 改造锅炉空气预热器

在电厂实际生产中, 影响锅炉燃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为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 造成锅炉燃烧损耗增大。此类问题在生产中比较常见, 大部分电厂均采取了各项措施进行优化,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现在比较常用的VN密封技术, 对锅炉空气预热器进行改造, 可以有效改善设备漏风问题, 保证机组在额定负荷运行时一次风有足够裕量, 减少排烟造成的能量损失, 且降低了飞灰含碳量[4]。通过对锅炉空气预热器的优化, 消除了漏风问题, 还可以送、引风机运行所需供电流, 减少了系统运行电能损耗。

3.2 蒸汽系统改造优化

对生产蒸汽系统进行改造优化, 降低蒸汽使用量, 达到降低生产能耗的目的。对于电厂热力系统, 一般蒸汽系统是利用热力系统的蒸汽冷凝液余热, 对其机型进行改造, 利用热力系统蒸汽冷凝液余热来代替低压蒸汽的应用。此种设计方案, 不但可以减少对低压蒸汽的利用量, 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冷凝液余热的回收利用, 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3.3 排烟余热回收利用

锅炉系统运行会排放大量的烟雾, 而烟雾的排放会损失大批热量, 这类热量随着烟雾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不但会造成热力系统热量损失, 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因此, 在进行节能减排研究时, 需要采取措施来对此类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提高烟雾余热的利用效率。将锅炉系统余热回收利用作为研究要点, 设置余热回收节能设备, 并在锅炉末端安装低压省煤气, 使其可以与热力系统形成良好的引水位置, 将烟雾余热进行有效回收, 降低损耗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4 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

电厂热力系统常用发电机机组主要包括三种, 即纯凝发电机组、抽汽式与抽凝式发电机组, 其中纯凝发电机机组在实际应用中, 燃料燃烧总发热量仅仅在35%左右会转化为电能, 而大部分电能会通过汽轮机凝汽器冷却水以及锅炉烟囱散失到系统外环境中, 且又以循环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占大部分。就电厂发展现状来看, 基本上选择用抽凝式机组生产, 且为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逐渐引入大容量高参数设备。此种机组在实际生产中, 会有一部分热量随循环水排放到环境中, 如低压加热器疏水冷却释放热量、排入凝汽器蒸汽释放的凝结热等。大容量高参数设备在额定供热状态下运行, 通过循环冷水通过凝汽器带走的热量可以占到全部能量的15%以上, 存在极大的能量损耗问题。因此, 在进行节能减排优化设计时, 需要就此类损失的热量进行有效回收。

3.5 锅炉制粉系统改造

锅炉制粉系统能耗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组运行电耗,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节能减排优化设计, 降低制粉单耗, 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控制系统运行供电煤耗。例如湖北省某电厂, 对炉磨煤机进行了密封系统的改造, 并安装了料位监控系统, 及时掌握制粉系统运行状态, 对系统进行了有效调试, 提高了制粉率。与早期系统运行损耗相比, 单耗降低了3.12kmh/t, 供电煤耗降低了3.45g/kwh。

3.6 化学补充水系统改造

大部分电厂均应用了抽凝式发电机组, 在生产过程中, 设备的化学补充水会进入到热力系统中, 最终进入到凝汽器与除氧器内。其中, 在补充水进入到凝汽器中阶段, 化学补充水可以初步完成除氧目的。以提高系统运行综合效率为目的, 结合汽轮机内部空间环境特点, 对其进行改造, 提高回热系统运行经济效果。将化学补充水改造成物态形式进入到凝汽器内, 提高高位能蒸汽量效果, 提高设备回热效率。

4 结束语

电厂生产效率关系着电力能源是否满足实际生产生活需求, 而基于持续发展理念, 在对电厂生产系统进行优化时, 除了要提高生产效率外, 还需要降低生产损耗。积极引用各项新型技术, 对现有电力系统进行优化, 提高各子系统运行效率, 并实现部分能量的回收利用, 将节能减排理念贯彻到底。

参考文献

[1]顾红艳.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8, 23:383.

[2]刘明.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耗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 2013, 5:45-46+50.

[3]徐倩倩, 王术园, 刘.关于电厂热力系统节能途径及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26:204.

上一篇:无工作期间下一篇:热点新闻的报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