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2024-11-29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精选12篇)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篇1

深圳市政府在2007年一号文件中率先提出高端服务业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高端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它是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产业基础, 是体现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 它的发达程度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资源、环境、成本等硬约束日益突出, 作为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关键支撑、新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动力源, 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 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黑龙江省目前正在建设八大经济区, 今年又是哈尔滨市“项目提速年”, 为生产性高端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载体, 同时哈尔滨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 这些都为发展高端服务业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一、哈尔滨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展, 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 服务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强化, 是当前哈尔滨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近年来, 服务业增量逐年加大, 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86.5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48.7%, 比改革开放之初提高了24.8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大, 服务业的影响力和贡献力日益突出, 2000年至2007年,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 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百分点, 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平均贡献率达到49.3%, 拉动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哈尔滨服务业的增长处于一个良好的上升期。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住房、养老制度的改革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一些新兴行业不断涌现, 特别是房地产、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繁荣发展, 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42.5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为26.3%, 比2000年提高3.1个百分点。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提升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但从全市服务业本身的增长动力看, 传统产业仍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不过所占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哈尔滨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

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一) 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哈尔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发展高端服务业, 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强有力的推动。目前, 哈尔滨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能否抓住时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以促进哈尔滨市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哈尔滨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型的时期, 产业结构呈现典型的“二、三、一”特征, 工业基础雄厚, 但第三产业比重处于徘徊状态, 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特征比较明显, 存在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大企业关联效应不强等问题。发展高端服务业, 能为哈尔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和价值分配份额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 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哈尔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发展高端服务业, 将对哈尔滨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强有力的拉动。城市是高端服务业的汇聚地,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在带来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时, 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形成更高的要求, 有利于哈尔滨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与高端服务业共生发展的总部企业集聚落户, 哈尔滨城市经济的辐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必将提升哈尔滨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经济能级, 促进哈尔滨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中心之一地位的确立。

(三) 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哈尔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

发展高端服务业, 将对哈尔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形成强有力的支撑。高端服务业不但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而且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当制造业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时候, 服务业将为其进一步走向先进性和高技术领域提供基础。哈尔滨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 通过发展高端服务业, 配以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知识、技术市场化的培育, 将使哈尔滨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得以激发, 城市整体的创新氛围得以形成, 创新动力得以有力加强。

(四) 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哈尔滨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需要

发展高端服务业, 将加强哈尔滨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高端服务业是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关键支撑、新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动力源, 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龙头, 要进一步发挥全省的示范、带头作用, 必须构筑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平台。哈尔滨要带动黑龙江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必然需要高端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哈尔滨发展目标的实现和龙头作用的发挥, 都需要高端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 这也是哈尔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哈尔滨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哈尔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结合我省我市产业发展条件, 发挥优势, 量力而行。着重选择培育和发展互联网服务、品牌会展、现代物流、高端旅游等高端服务业。并将城市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包装整合, 吸引国内外商家前来投资。

(一) 互联网服务

发挥IT优势, 打造数字哈尔滨。围绕哈尔滨“电子商务之都”建设, 进一步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和以网络互连协议为基础的再售服务, 支持全市乃至全省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加强采购和营销的便捷化、低成本化。加快发展互联网、软件与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数字与网络增值、电信与广电运营等服务, 进一步完善电信网、互联网以及有线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对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等升级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众信息网、社区信息网建设, 大力扶持关键技术项目, 促进各种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二) 品牌会展

一位会展专家曾经说过:“如果在哪个城市举办一个国际会展, 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上空抛撒美元。”在欧洲还流行另外一句话:“会展是城市的面包”。

现代会展功能不仅包含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商务采购、技术交易、旅游观光, 也包括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时尚发布、品牌培育、价格生成与预测等。

要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 引入市场机制, 促进会展产业化。以品牌化为重点、专业化为基础、国际化为方向、集团化为手段、规范化为保障、创新为动力、联动为途径, 着力打造哈尔滨会展业软实力。努力搞好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会展场馆的功能, 加快建设一批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重视展览硬件设施和综合配套服务, 努力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哈洽会、制博会、韩国周等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 逐步将会展中心建设成为集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商务采购、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展馆。

(三) 现代物流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到目前为止, 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运等门类齐全、设施完善、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同时,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参与东北亚区域协作和与省内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极大拓展了哈尔滨经济发展的腹地, 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优越的区位优势可以为现代物流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产业协作和资源优化配置。

发展现代物流, 需重点建设省级、国家级现代物流园区, 将哈尔滨建设成立足黑龙江、辐射东北、面向东北亚的物流枢纽城市和国际供应链服务基地。支持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网络服务体系, 加快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鼓励完善提升物流园区功能、鼓励物流服务外包、支持连锁经营、专业化配送、大型批发采购分销网络等现代商业组织。

(四) 高端旅游

哈尔滨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出境游集散地之一。充分利用哈尔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将哈尔滨打造成为吸引海内外友人旅游和投资的桥头堡;推动旅游业成为哈尔滨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经济增长点, 必须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整体服务形象和涉外服务的水平;不断增强哈尔滨旅游业竞争力, 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发挥自然风景秀丽, 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业。加大高科技游、工业游、地方文化游开发力度, 加快文化旅游配套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标准化建设步伐。推出一批名牌旅游商品, 提高旅游商品文化含量, 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大力引进国际知名酒店连锁管理集团和国际旅游代理商。重点推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门户网站,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大型旅游景区、高星级度假酒店、高端综合旅游休闲设施建设。积极举办国际性旅游活动、国际会议、国际体育赛事等, 发挥旅游产业链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提升高端旅游总体水平。

政府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政府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二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三是招商引资落实投资预算, 建设旅游业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

[1]杜人淮.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及举措[J].现代经济探讨, 2007, (11) .

[2]陈自芳.促进自主创新与高端服务业的紧密互动[J].浙江经济, 2008, (13) .

[3]徐伟金, 周世锋, 秦诗立.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点选择[J].产经, 2009, (8) .

[4]陈钧浩.宁波发展高端服务业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2009, (5) .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篇2

以下为报告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站到舞台上和大家分享,也感谢大会主席给我这个机会。开会之前魏院长给了我一个题目,让我写高端人才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引擎。2007年在我们国家西安召开中国健康管理高峰论坛会,就是探讨我们国家健康管理的发展。在会议上我说了一句话,我说21世纪是健康产业时代,我再加上几个字,我说21世纪是以健康管理为龙头的健康产业时代,我说这句话有点早,过20年以后或许有人能够接受我这句话。结果2009年在健康报上有人写文章就把这句话写上了,健康产业时代将是以健康管理为龙头的,这句话两年就有人认可了,慢慢认可的人会更多。

上午武留信委员做报告,我介绍他的身份是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我现在想问大家一句,中华医学会下设了一个健康管理学分会,这个逻辑关系合适不合适?不合适,因为医学是在健康管理下面的一个分支,中华医学会怎么设一个健康管理分会呢?应该是健康管理学会下设医学会才对,所以这是暂时的名称,我相信将来有一天肯定会反过来,肯定是健康管理学会下设中华医学会。我这个题目就是来论述这个,也许是悖论,也许很快就会实现,我希望很快。

我们经常说健康产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指什么?这个教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健康教育,这两天开会已经好多专家在这里谈论健康教育的问题,世健联是健康教育为主打的品牌。健康教育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为中国老百姓讲健康知识,让中国老百姓接受新的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这就是我们的任务。第二是人才培养,这也是教育的任务之一。一个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有高水平的产业发展,所以人才队伍一定是要先行的。健康管理师就是健康产业的一个高端人才,为什么我说这句话?这里有三个方面来支持我:

第一是健康管理是健康产业的龙头和主线,什么是健康产业,最近这两年报纸电视上铺天盖地提这个词,什么是健康管理,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健康产业没有明显的界定,没有一个完整的界定。一般意义上来讲健康产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人的健康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的集合,或者是一个大集团,这就是健康产业。我们又经常说健康服务这个词,健康服务是健康产业这个链条里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我们一步一步往下推,健康产业所涉及到的范畴都有哪些?首先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有国家相关法规的鉴定和相应政府的支持,这是少不了的,如果没有法律的建立和政策的支持这个产业是相当难做的,现在健康产业做的这么难,营养行业做的这么难,就是因为中国没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支持,现在国务院出台40号文件是给我们春天的喜报,但是这仅仅是国务院的一个文件而已,将来国家法律一定会出台,出台以后才会有依据,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有是各种资本的介入,我们目前健康产业主要的是国有资本,民营资本介入的并不多,但是在健康教育这个产业里恰恰相反,健康教育这个领域里似乎更多的是民营资本,在座的各位属于草根阶层,但是草根阶层这个词现在已经不准确了,今天上午世健联魏跃院长已经说了在座各位已经不是草根阶层了,所以需要有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介入支持。

还有健康保险,现在健康保险在我们国家已经有好几家保险公司介入。

除此以外,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说老实话,我搞了30年的营养教学和研究,我一直深深坚信保健食品是非常有用的东西,保健用品也是非常有用的东西,但是因为我们国家前些年种种原因把保健这个品牌做坏了,我们需要把它做起来,恢复在老百姓中的信任。

健康产业所有的领域范畴最终要指向的人,也就是健康产业要为人服务。

健康产业所涉及到的人群有哪些?一个是正常的健康人群,包括孕前的健康管理,孕妇的管理,儿童的,成年人的,老年人的,比如现在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问题,养老服务问题。再有是亚健康人群,中国人现在60%—70%的人是亚健康,这部分人非常需要健康维护,健康管理。还有各种疾病潜伏期、各种急慢性病人,各种各样的残疾人,包括因病因伤等等致残人群,还有特殊人群。这些就是健康产业服务的人群,所以健康产业的服务对象是相当庞大的,当然现阶段针对某一个特殊人群做服务效果会更好,但是将来这个人群会逐渐扩大。

健康产业是为人服务的,健康产业的对象是一群人,健康服务的过程也就是健康管理有哪几个环节或者哪几个点。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会有这样一个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首先是一个健康的个体,如果这个健康的个体不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可能变成一个亚健康个体。当然一个亚健康的个体通过健康的管理会恢复到健康,但是不可否认有一些亚健康的个体没有及时的做健康恢复,或者他已经成为疾病潜伏期的状态,它就会进一步发展变成病人的潜伏期,这种人通过健康管理以后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就会把潜伏期的病人给恢复到健康。但是如果我们还没有注意及时的做健康管理,它会进一步发展变成病人。当然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也可以恢复变成健康人,病人也可以进一步发展慢性化,或者进一步变化产生残疾,或者是死亡。慢性化我们需要进行管理,这种长期的慢性病人现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等这些病人需要我们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如果出现了残疾,我们需要不仅仅是健康管理,还需要进行康复过程,要动用康复手段。在这个健康管理过程中,我们把一个人的健康变成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一个是健康阶段,还有潜伏期之前的阶段,健康阶段要做的是健康管理的一级管理,健康管理的一级管理目的是不生病、少生病,这就是健康管理的一级目标。

病人和潜伏期之间我又划分了一个阶段,这个是健康管理的二级管理,二级管理的目标是管小病,不得大病。病人以下是三级管理,要系统化的治疗和系统的康复,三级管理的目的是减少病人的死亡、减少他的残疾,提高他的生活质量,这就是健康服务过程健康管理。医生在健康管理服务过程中起到什么角色?三级管理,就是治已病,一级管理是治未病,二级管理是治快要得病。

健康管理手段是什么?基本手段就是健康教育,一生都要接触健康教育,不管他有病还是没病。除此以外,对于健康的人群我们采取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等等。再有是保健食品,中国人从改革开放这些年吃饭吃的越来越好,营养状况逐步的改变,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国人营养素缺乏的问题仍然非常严重。中医调理在亚健康的管理上具有巨大的优势,现代医学解决不了亚健康,中医调理很大的优势。再有是保健食品的使用,对于潜伏期的个体我们采取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手段,通过体检早期发现。还有对于潜伏期的个体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还有保健食品的使用、中医调理等等形式恢复,如果是病人的话需要规范化治疗,用药要合理,医疗手段要准确。

刚才说到开大药方的问题,这是全民的问题,很多医生自己给自己开药保证不会开最贵的药。现在老百姓吃降压药效果最好的、最没有副作用的是降压一号,那个药一瓶才一块,到医院没人开。但是降压一号副作用是最小的,效果是最稳定的,但是没人用,这就是属于治疗不规范。还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中医调理和规范化的康复,还有中医调理保健食品。在我的各个环节健康管理手段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基本的,所有人群都需要,保健食品虽然我现在吃的很少,但是我一直认为中国老百姓应该去吃,我不吃不是相信它,因为我靠正常饮食把我自己调整的很好。

健康产业的主线是什么?是以人为对象的健康管理过程,所以健康管理是健康产业的龙头。

第二个题目是健康管理师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推手,需要有引擎,魏院长给我的题目是高端人才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引擎,这就是推手。健康服务中重要的就是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师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一种是技能型健康管理师,一种是产业型健康管理师,这两种有什么区别。技能型健康管理师是利用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如说运用医学知识、营养知识、运动知识、心理学知识、中医养生知识等等,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开展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技能型健康管理师是健康需求者,是直接面对人,所以健康管理师他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健康服务水平的高低,所以就要求这些健康管理师要不断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让健康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高,客户越来越满意。产业型健康管理师,他不一定需要扎实的理论技术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但是他需要站在产业的高度,视野更宽广,思维更宏观。这种健康管理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现不足,不断的发现市场需求,然后给我们市场提出建议,提出改进措施,让我们的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们产业的发展,这是产业型健康管理师的责任。技能型和产业型的健康管理师,技能型是属于健康管理行业的,产业型的健康管理师不需要很多,但是它是健康管理行业的王者,因为他决定着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他推动着健康产业向前发展,所以他是王者。所以在健康产业这个领域里,从产业角度来看更需要后者,因为后者才能推动产业发展。1月1日世健联魏跃院长讲了世健联三架马车培训模式,就是典型的为产业布局、为产业服务的模式。三架马车的模式一个是金牌讲师特训营,一个是健康管理高级实战班,还有国外健康产业研修班。第一金牌讲师特训营的目的是提高我们的健康教育能力直接为老百姓服务,第二个目的是提高健康管理实践能力,为客户服务。第三是国外健康产业研修班的目的是开拓视野,取长补短,因为中国健康管理行业毕竟是刚刚起步十几年,经验很少,模式也不多,我们到国外去看看人家的东西绝对会曾长知识,会开拓我们的视野,开拓我们的思维。这三架马车前两个是属于技能型健康管理师,第三架马车是产业型的健康管理师,或者至少给产业型的健康管理师打下了基础。

第三个题目是健康管理师是健康服务业资源整合者,为什么说健康管理师是健康服务业的资源整合者?一个技能型健康管理师是健康管理服务中的重要践行者,但是如果一个优秀的健康管理师要把它培养出来成为一个优秀健康管理师的话大概需要五到八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他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提高。但是哪有时间利用五到八年时间培养一个健康管理师,没有,我们国家的学历教育从2008年开始健康管理师本科培训到现在也就培训出几百名的本科生,这些本科生是不是就达到优秀了,我也不敢说,一定要经过几年实践活动才能达到出色水平。在我们国家现阶段,我们健康管理师应该是站在组织者的高度,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专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形成团队优势,完成健康服务工作。作为培训机构,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健康管理师的组织。

服务外包业:瞄准高端 篇3

随着发达国家企业的运营的全球化,企业内部业务部门和职能机构将进一步向世界各地的“办公室”转移,这种趋势正在与离岸外包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IDC、Gartner等公司的数据,2006年全球IT服务离岸市场为360亿美元,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半数以上的欧美公司计划将更多服务外包到海外。从市场结构来看,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正逐渐从最基础的技术层面的外包业务转向高层次的服务流程外包业务。从服务外包市场分布来看,美国服务外包市场较为成熟,亚太地区保持强劲增长,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范围有进一步扩展趋势

从企业职能部门的角度看,财务、会计、营销、法律、人力资源、后勤等业务均可外包出去;从服务商交付的服务内容看,IT服务、软件开发、呼叫中心、交易处理、分析、研发等都在服务范围之列;从BPO涉及的行业看,制造、医疗、技术、金融服务等,几乎所有行业的企业都有外包的需求。可见,服务外包的范围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

在服务市场上,不同的市场服务主体正在不断地调整经营战略,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老牌咨询服务公司正在借帮助客户制定发展战略、依托长期合作关系的优势,承接客户核心流程的外包业务;IT巨头们则把IT和咨询服务结合起来,从客户需求的两头切入,抢夺外包大单;一些原本熟悉客户业务流程的公司在主业的基础上,向咨询和基础设施外包服务两个方向扩张;全球主要离岸服务提供商正在花大力气组建全球服务交付体系,调整成本结构,向服务链的高端进军。

产业向高端进军

目前中国在全球服务链中,重点是处于ITO领域,参与的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外包项目,更多地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如目前北京市的IT外包服务更多处于软件开发、测试等行业的低端,几乎没有涉及到提供解决方案等高端业务和BPO业务,其原因就是从咨询到设计,北京乃至中国并不具备太大的实力。

目前,客户开始要求和中国外包企业建立起战略性的合作关系,这就对中国公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企业可以做到上千人协同开发,而我国企业普遍停留在管理数百人的水平,“即便是北京的软件骨干企业,最多也只能做到400多人同时开发。”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主任胡青华这么认为。为此,很多外包企业开始加紧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例如,博彦科技于2006年12月引进了SAP的ERP,成为国内外包公司中首家引入该系统的公司。软通动力也在加紧优化公司业务流程,并于2007年通过CMMI5和ISO27001的认证。

2006年,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全年实现海关出口3.56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17.48%,是2000年的7.96倍。2001-2006年,北京软件出口每年以约41.3%的速度快速增长。

明年将是企业的上市黄金年

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不断发展,外包企业也开始对人才、业务结构和企业战略的调整,通过并购、投融资、上市等资本运作的方式,以及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将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外包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首先,通过并购整合扩大外包企业规模。2006年至2007年5月,北京外包企业发生并购案例8起,涉及金额5660万美元,占北京外包投融资并购事件的75%。其次,通过吸收投资,改善市场结构。2006年至2007年5月,北京外包企业发生投融资案例2起,涉及金额7500万美元,占北京外包投融资并购事件的25%。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篇4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特点

2008年末, 深圳市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72316个, 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为3984.41亿元, 比上年增长12.5%。属于高端服务业的法人单位数为23638个, 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为32.69% (参见表1)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一) 结构特点

1. 企业分布情况

2008年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分布情况 (参见表1) 显示, 原特区内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的高端服务业较原特区外发达。特区内的经济早已完成了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 突出于智力资本驱动型的高端产业。福田区在金融、商务服务、创意设计、会展等方面占主导地位, 总部经济发达;罗湖区在金融、商务领域比较发达;南山区在技术研发方面占主导, 是先进制造业基地。

2. 企业经营规模

根据现有资料对高端服务业所在行业的中类进行归类, 部分有缺失数据的行业以等比例假定进行推算 (见表2) , 商务服务是高端服务业的主要领域, 法人单位最多, 达7521个, 从业人员也最多, 达48.13万人, 从每个法人单位的从业人数角度看, 金融业平均单位从业人员最大, 达356人/个, 品牌会展业的平均单位从业人数仅12人。

单位:个

结合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汇总数据分析,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4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金融业领域, 2004年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为6.63万人, 到2008年达到了13.94万人, 从业人员数年均增速达到20.42%;资产总计从13559.07亿元增长到34318.62亿元, 年均增速为26.1%;营业收入额从730.66亿元增长到2310.59亿元, 年均增速为33.4%, 金融业作为深圳市的战略重点行业的地位突出。而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网络信息等行业的发展也同样迅猛。

3.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根据现有的高端服务业企业数据 (18684个) 进行分析, 从汇总资料可以看出, 深圳市的高端服务企业绝大多数为内资企业, 所占比重在90%左右, 内资企业成为撑起深圳市服务业战略转型的绝对主体, 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营业收入角度看, 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较高, 反映了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的高端服务企业数量少但规模大的特点。

4. 企业盈利能力

根据现有的高端服务业企业数据 (18684个) 剔除一些无营业收入的事业单位后, 所得高端服务业企业 (共16947个) 的盈利能力汇总如下 (见表3) 。可以看出, 盈利能力好的企业数共计3836个, 占所抽取高端服务业样本比重的22.64%, 盈利能力很好的企业占比仅为10.06%;盈利能力一般的企业为6558个, 占所抽取样本的38.70%;盈利能力差及很差的企业为6553个, 占所抽取样本的38.67%。说明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不高, 竞争力不强。

5. 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18684个企业中, 按年末在用计算机台数和年末拥有网站数, 将高端服务业企业按照两个指标值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指标值为高表示企业拥有计算机数大于50且网站数大于2, 指标值为低表示企业拥有计算机数小于5且网站拥有数小于1, 其余则为信息化水平中的企业。数据表明,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企业占比为23%。其中, 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领域为网络信息业, 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业、创意设计和科技教育领域。

(二)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的问题和特点

1. 规模不断扩大, 但总体发展水平、层次相对较低

2008年深圳高端服务业18684个企业中, 大部分为中小企业, 比重占85%以上, 各行业提供服务的层次还比较低, 具体表现在:金融业集聚性不高;能提供完整供应链物流服务的企业不多;企业规模不大, 核心竞争力不强, 缺乏一些知名的企业品牌;从事高尖端软件产品开发的企业较少, 高级软件人才缺乏;文化创意设计上还比较薄弱;科学研发转化为成果的能力较差, 缺乏一些高层次专业人员的培养。

2. 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 东中西三大地区很不平衡。

深圳市在发展高端服务业过程中地区差异非常明显, 各个区域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也很差。在劳动力就业方面, 罗湖、福田、南山区高层次人才就业比重相比宝安、龙岗、盐田区要高。在服务业的竞争力方面, 罗湖区、福田、南山高端服务业发展已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而宝安、龙岗、盐田发展缓慢, 产业还在转型之中。

3.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 知识型等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

深圳市服务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 其内部结构不断改善, 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高端旅游、文化创意、科技教育、品牌会展、中介服务、动漫设计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 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的规模依然庞大, 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 知识型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深圳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高端服务业的培育发展涉及多个方面, 深圳发展高端服务业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城市区位功能优势和产业基础特点, 利用立足于比邻香港、区域国际化优势、物流中心区域优势、港口优势, 统筹制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规划, 有效整合区域资源, 通过产业基地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的建设, 引导和推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一) 发展原则

1.坚持与产业基础相融合的原则。立足于现有的产业基础, 引进与产业基础相融合的高端服务业经济形态, 如利用电子、信息、模具等特色产业集群发达的优势, 形成相关行业企业总部集聚发展, 引进与上述产业相配套的国内外大型企业或机构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采购中心等高端服务业机构, 形成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以产业资源支撑高端服务业, 以高端服务业提升、改进产业结构和形态。

2.坚持技术与服务创新并重的原则。各行业企业均将技术和服务视为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对于高端服务业, 更需要综合运用政策、项目、体系、人才等多种手段, 引导企业走上依靠高新科技和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企业。

3.坚持与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原则。紧密结合深圳的城市功能, 基于国际化城市和经济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区位特点来确定高端服务业与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使之可持续发展。应利用物流中心的区位优势、商贸基础条件比较优越的优势, 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商贸产业, 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商贸企业机构。

4. 坚持培育与引进并重的原则。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端服务业与总部经济机构, 又要注重培育和提升本地企业或机构, 引导它们向高端服务业与总部经济形态转化。充分利用本地现有的科教资源、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基础,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或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协作共建的方式, 培育制造业研发机构基地;培育和提升本地特色产业集群, 引导其向总部经济形态转化。

5.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实行财政、金融、人才、土地等优惠政策及改进对高端服务业企业公共服务, 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统筹制定市域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 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加大对城市商务基础设施的公共投入, 改善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城市基础条件。同时要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健全市域一体的市场体系, 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鼓励支持本地大型企业开展国内外产业协作, 实现“以企引企、以资引资”;培育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内生性带动效应。

6. 坚持集聚化发展的原则。高端服务业发展必须统筹规划、统筹实施, 保证市域高端服务业资源的集成化建设、集约化利用。通过产业基地和高端服务聚集区的建设, 集成各方有效资源, 形成整体合力, 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规模效应。

(二) 政策措施

1.尽快制定完善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放宽高端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领域参与现代服务业, 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引入竞争机制, 凡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 均允许国内投资者进入。继续稳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委托企业经营。对高端服务业在营业场所、投资人资格、业务范围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

尽快制定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来合理引导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要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 区别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业态, 有选择地重点发展。

尽快研究和完善产业政策。根据高端服务业跨度大、领域广的实际, 分门别类地调整和完善相关产业政策, 逐步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制订并细化高端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 突出本地特色, 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制订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 加快形成若干服务业外包中心;重点支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公共平台建设及企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鼓励在其保税港区进行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试点。

推进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建立和完善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会展等重点商务服务领域的服务标准体系, 对已有的行业服务标准进行及时更新, 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 加快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大力发展标准检索咨询、质量认证等标准服务, 发展第三方标准服务机构, 培育本土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建立商务服务业信息数据库, 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为商务服务业企业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资源。

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扩大知识金融创新、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产权服务、工程咨询、技术推广、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科技教育等鼓励类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加大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服务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2.加快发展创新金融产业, 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加深, 市场对金融业提出了更多的创新需求。目前国内金融服务领域开办的中间业务已达二三百种, 虽然发展很快, 但主要集中在结算和代理等传统服务方面, 高附加值的并不多。为此, 可考虑创新一些高端领域的金融服务产品, 如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住房信托基金、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公司等等。

依托现有的比较优势, 发展总部经济。以福田中央商务区为重点, 建设福田金融中心、罗湖金融中心和南山金融中心三个总部基地, 重点发展综合性总部;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总部与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的总部基地, 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光明产业园区、大工业区和物流园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 重点发展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培训中心等专业化总部。

发挥金融的作用, 拓展高端服务业的投融资渠道。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 提高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对高端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公平准入条件等举措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高端服务业领域, 创造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设立专门支持高端服务企业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 鼓励风险投资公司进入高端服务业, 有效拓展高端服务业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改善高端服务业投融资环境。

3.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着力推进知识服务业

增强高端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针对现代制造业发展对高端服务的专业化、差异化要求, 通过建立广泛的技术联盟, 建立公共技术开发平台, 支持服务企业专业化和差异化能力发展。依托高新技术, 重视技术创新,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高端服务业中的运用, 实现高端服务业的现代化。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加强行业内交流与互动, 推动知识外溢和扩散。

鼓励高技术服务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加深高端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为切入点,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会展业、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业, 发送及承接服务外包, 使高技术服务业成为高端服务业中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推进知识服务业的发展。以专业化的知识为依托, 为社会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各类咨询等专业化服务。从知识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综合来看, 深圳处于前四位的是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及文体业。

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相关产业化基地的作用, 建立一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符合规定的可以享受创业投资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

4.加强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 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促进传统物流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 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升级, 推动物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大力推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鼓励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服务。创新深港现代物流业合作机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为物流服务的保险、信贷等高端服务业, 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港口和口岸物流业转变。积极推进物流、贸易联动发展。

推动物流业税收征管制度和机制的改革。继续推动相关部门对物流业税收征管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 争取在物流行业先行先试、实行更为规范、更具操作性的税收征管机制, 切实减轻物流行业和企业压力。适当扩大物流企业税收扶持试点, 从经营活动各环节中减轻企业压力、提升物流企业经营竞争力。

加快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 实现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鼓励和引导企业应用互联网络、电子数据交换 (EDI)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智能交通系统 (ITS) 、条形码 (BAR—CODING) 、智能标签 (RFID) 、射频 (RF)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EOS) 等技术, 提高现代物流信息体系的技术水平。

推动物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中的现代信息化仓储及流通型增值加工业务, 以及第四方物流中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打造区域性物流总部基地和供应链管理基地。尽快出台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总部和供应链管理基地规划及配套扶持政策, 引进一批发达国家或地区外延型物流企业总部, 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辐射力的供应链管理企业, 整合物流资源, 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

5.鼓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 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业

支持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为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洽谈、采购、销售、支付、物流等交易活动提供服务。鼓励各种交易市场采用信息技术, 及时提供国内外市场动态信息, 帮助企业提高开拓市场的能力。扶持基础性信息资源平台建设, 推进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制定财税政策引导商务服务行业快速发展。针对商务服务各重点行业的具体需求, 制定行业发展优惠政策。将咨询业从业人员工资全额纳入成本, 施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同的税收政策;对会议业实施与展览业一致的差额缴税政策;在知识产权服务业现行税负中取消对代国家知识产权局征收的专利规费的营业税, 同时参照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行业发展引导基金, 支持商务服务业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网上运营机制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作为生产企业和市场的中介, 高端服务业增加了知识、技术的“软投入”, 需要专业化服务平台的支撑。这些服务平台应该建立有偿消费的机制, 在充分了解需求信息的基础上, 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并建立起快速沟通的渠道, 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提高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发展高端旅游、高星级酒店和会展业。依托紧邻香港的区位优势, 丰富的山海资源和人文景观, 发展具有巨大的产业外溢效应和联动效应的高端旅游业, 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提升的经济地位, 发展高星级酒店具有巨大空间。发挥产业集聚度高, 产业链完整的优势, 依托深圳文博会、高交会, 承办各种有良好产业基础的展会。

6.引进和培养服务业人才, 实施高端服务行业人才发展战略

应加快培养高端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特别要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人才,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高端服务队伍。拓宽人才集聚途径, 积极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进一步完善高端服务业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建设, 健全高端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和执业资格制度。加快高端服务业人才职业教育。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增设高端服务业紧缺的专业, 鼓励建立现代服务经济研究机构。鼓励国际合作办学, 建立良好的人才培训体系, 培养国际化的高级人才。

7. 推动服务型消费提升,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体育产业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篇5

雄安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内容显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教育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特殊人才政策,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和氛围。创新科技合作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综合运用,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体系。

用友NC 高端服务全面升级 篇6

“现在用友NC高端服务收入占到用友NC整体营业收入50%以上的份额,而像SAP这样的国外厂商却能占到将近70%,所以,用友NC高端服务业务的空间还很大,我们也在向这个目标前进。” 近日,用友公司集团及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GBU)运维服务业务总部总经理李富强向记者表示,在经过近5年的潜心准备之后,用友NC将大力拓展服务业务。

众所周知,以前,国内软件厂商服务基本上都是免费的,服务变成了软件产品的附属物,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这使得软件厂商们很痛苦,而用户又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服务保障而怨声载道。但国外软件厂商,像SAP和Oracle却早就把服务当做主要业务经营,这也被认为是国内管理软件厂商不得不走的道路。

为此,用友NC高端服务的未来发展策略将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被动支持服务向主动咨询服务转变; 二是由标准式服务向定制式服务转变; 三是由单一式服务向多样式服务转变。

高端服务全面升级

用友NC高端服务要卖给谁?当然是其现有的5000家NC老客户。2009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企业必须转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离不开信息系统,而管理软件服务将是企业管理更加精细和更加敏捷的助推剂。为了应对危机,用友NC高端服务针对企业内外部的市场环境以及ERP系统本身,进行战略调整,从服务模式、服务产品、服务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

第一是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推行ABU服务模式(对于战略客户,成立专门的客户服务组织常住客户现场服务)。

第二是服务产品升级:明确标准服务及增值服务分类标准,标准服务定义为基本保障服务,增值服务为持续优化服务,服务价格做出统一规范(标准服务/年服务价格比以前年度有所下降,由以前的产品标准报价的20%下降到16%)。

第三是服务体系扩容:进一步加强呼叫中心资源投入的力度,服务时间由原来的7×8小时改为现在的7×10小时,问题解决率由原来的85%提高至现在的95%以上,服务成果展示由原来的一年一次,改变为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随时出具服务成果报告。

服务创新是2009年下半年用友NC高端服务在NC用户中全面试点和部分推出服务“三色书”,服务“三色书”其实是把用友NC高端服务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

提升客户满意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用户会担心,以前客户服务部门是不带销售任务的,所以其服务动机会比较单纯。但是现在既要做服务交付,又要卖服务,这其中的分寸难以拿捏。因为软件厂商既要让客户满意,又要不断提高服务销售业绩,是件很难的事情。

李富强解释说:现在用友客户服务部门的服务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做服务营销,另一类是做服务交付。服务交付人员没有销售业绩指标。而且这两类人员的考核机制是不一样的,服务交付人员的考核就是客户满意度;而服务营销人员既要考核服务销售业绩,同时还要重点考核客户满意度。

目前,用友NC高端服务从总部到各分支机构专职做服务经营和服务交付的人员有150人左右,另有600左右的实施人员及300人左右的伙伴人员协助服务。

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篇7

一、高端服务业内涵界定

(一)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阶段

从全球范围看, 高端服务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工业革命到“二战”以前, 以科技、营销、职业教育、专业服务为主;初步发展阶段:“二战”到20世纪80年代, 以消费服务为主;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既包括消费服务, 也涵盖生产服务。

(二) 高端服务业概念演变

高端服务业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 提出的。他认为, 工业社会的服务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零售业, 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应该是高端服务业。理论依据是服务经济和产业价值链理论。

国内最早明确提出高端服务业概念的是深圳市, 从现有文献来看, 目前国内对高端服务业的定义和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生产资料和产业价值高端性。比如, 深圳市曾指出, 高端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二是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高端性;三是高端服务业等同于现代服务业。

各种观点从不同角度界定了高端服务业。综合研究内容, 本文将高端服务业定义为具备“三高、三新、两低、一能”特点的服务行业。“三高”是指位于价值链的高端, 是现代服务体系中的高端部分, 知识、技术和智力等非物质资源投入较高。“三新”是指依托新技术, 创新型组织形式, 全新经营方式。“二低”是指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一能”是指能够较大程度地辐射和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三) 高端服务业的行业界定

高端服务业是社会分工细化和工业高度发展的产物, 随着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而衍生, 它主要提供知识性、技术性和公共性的服务手段。我国的高端服务业主要涉及以下领域:①包含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服务等业务在内的现代金融服务业;②包含会计、审计、评估和法律服务等业务在内的现代专业性中介服务业;③包含酒店、景区、餐饮和导游服务等业务在内的现代旅游服务业;④包含广告设计、影视传媒、策划、体育、娱乐和装潢装饰服务等业务在内的现代文化产业;⑤包含运输、仓储和中转服务等业务在内的现代物流服务;⑥包括信息、服务外包、房地产、体育、文化、会议会展和教育培训服务等业务在内的其他服务业。

二、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现状

我们对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前景和相关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将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1.发展环境稳定, 政策支持度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河北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 把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作为重要任务;秦皇岛市也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近几年来, 秦皇岛市通过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的方式, 不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 2014年全市安排的101个重点项目中, 现代服务业项目38个, 总投资1642亿元, 占比分别为37.6%、82.4%, 其中包括:港口物流建设、旅游商品孵化等项目。

2.服务业稳步增长, 发展势态好。近些年, 秦皇岛市服务业不断发展,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13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49.72亿元, 比重为47%;2014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77.68亿元, 比重为48.1%;2015年秦皇岛市实现生产总值1250.44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27.72亿元, 所占的比重为50.2%。 (数据来源:秦皇市统计局)

3.新兴产业涌起, 行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 秦皇岛市确立了“国际滨海休闲度假之都、国际健康城和科技创新之城”的功能定位, 港口服务业、物流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体育、文化创意服务、咨询服务以及研发和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也在迅猛增长。2014年, 秦皇岛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7403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41.40万箱;电信业务收入26.64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51.97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293.6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278.27亿元,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515.22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9.98亿元;随着国际拳联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北戴河国际轮滑节、河北华夏冲超赛和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 带动了秦皇岛市场馆、接待、传媒和广告等服务项目的发展。 (数据来源:秦皇市统计局)

三、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地区发展不平衡。总的来看, 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起步晚, 平均水平不高。根据国际比例, 中国高端服务业应该占到GDP的35%, 但是, 我国高端服务业仅占GDP总值的20%左右。高端服务业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地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经济水平越高的国家或城市, 高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越高, 如发达国家中的伦敦和法兰克福能达到70%, 纽约能达到66%, 东京、新加坡和首尔能达到60%, 而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仅为40%、35%、30%, 秦皇岛市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属于国内平均水平, 仅为20%。

2.产业能级低, 行业带动作用不明显。高端服务业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强的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由于受我国整体水平的影响, 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起步较晚, 服务产品、渠道建设、服务手段、保障制度等方面缺乏创新, 比较优势差, 导致高端服务业整个产业能级较低。另外, 由于秦皇岛市农业落后, 工业基础薄弱等原因, 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工业未成熟, 服务业先行, 农业和制造业不能有效激励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 服务业无法为农业和制造业提供有效服务, 无法充分发挥高端服务业对整个秦皇岛市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

3.高端服务业的需求不足。近些年来, 秦皇岛市服务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高端服务业需求的扩大。第一, 秦皇岛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较低,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5%, 消费能力不足, 导致服务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速度较慢;第二, 秦皇岛市城镇化水平低, 约为50%, 低于全国55%的平均水平,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缺乏载体支撑和需求基础;最后, 我国产业分工体系不完善, 社会分工精细化程度低, 中间需求没有脱离产业链, 导致金融、法律、物流、仓储、中介、文化创意、传媒和外包等行业需求量少, 市场不成熟。

4.缺少龙头企业, 无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秦皇岛市南临渤海, 北依燕山, 地处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 有着“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 坐拥“夏都”北戴河的滨海资源, 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港口、旅行社、酒店和餐饮服务等产业, 缺少大型现代服务集团, 而金融、信息、中介、会展和文化服务方面比较滞后, 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无法实现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规模效应, 不利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发展对策

1.政企合作, 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鼓励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政府应该根据需要制定绿色政策, 设置绿色通道, 通过放宽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和规范管理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在市场准入、税费、就业、融资、用地、价格、产权变更等方面出台有关扶持政策, 实行行业分类指导, 对重点行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强对秦皇岛市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投资示范引导, 以吸引更多资金流向服务业, 通过放宽准入、改善服务、规范税费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流向高端服务业;加强电子口岸建设, 简化进出口贸易流程, 提高港口作业效率;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组建高端服务业行业论坛, 定期开展国内外高端服务业发展形势和经验借鉴的讲座和交流会, 共同探讨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

2.创新驱动, 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利用重点项目建设, 在高端服务业领域重点选取一批发展潜能大、竞争实力强、辐射面广的品牌企业, 赋予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机制创新、技术引进和研发等方面的鼓励措施, 全力培育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龙头企业, 打造高端服务优秀品牌, 形成牵引、示范和带动作用, 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提升秦皇岛市高端服务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引进业务, 拓展服务需求。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利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和养老服务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推广、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创新, 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北京、天津等地疏解出来的现代物流、房地产开发、体育、会议会展、休闲养生、老年康乐、康复医疗和教育培训等高端服务项目。

4.培育特色, 提高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对秦皇岛市旅游投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重点支持和国家重点旅游品牌创建等项目建设活动, 将秦皇岛市独特的碣石文化、长城文化和孤竹文化等地域文化融入物流、房地产开发、旅游、饮食和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行业, 培育形成秦皇岛市的特色服务项目;利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提高智能化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率, 培育休闲养生、老年康乐、体育休闲等特色服务业的发展。

5.优化升级, 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利用区位优势, 加强道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海上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电子港口建设, 完善临港产业体系, 提升秦皇岛市现代运输、仓储、航运中介、咨询和港口服务等港口物流服务项目的现代化水平, 积极拓展外贸伙伴关系, 与电商模式接轨, 为跨国电商提供物流服务, 促进传统的临港产业向更远、更高的层次发展;将休闲、旅游、种养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推进产业链条完整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原则, 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持续优化沿海生态渔业发展环境;加强秦皇岛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 将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链条继续向产前、产后延伸, 完善装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粮油食品加工业和玻璃制造业及玻璃制品业所需要的管理咨询、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和物流服务, 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参考文献

[1]天津经济课题组.天津高端服务业发展分析[J].天津经济, 2011 (6) .

[2]陈艳莹, 原毅军, 袁鹏.中国高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界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2 (3) .

[3]洪和胜, 黄保才.秦皇岛:现代服务业引领城市发展[N].台州日报, 2011-3-8.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篇8

高端服务业的概念由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第一次明确提出, 并同时阐明高端服务业具有高的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 之后便以此为据对高端服务业进行界定。我国学术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目前对高端服务业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强调高端服务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专业化、高效的服务;二是强调高端服务业的资本投入多、附加值高、行业覆盖面广。第一类定义侧重突出高端服务业的高科技性, 忽视了产业市场特征, 第二类定义侧重突出其处于价值链高端, 属于“用高端解释高端”的自循环, 这两类定义都不能完整、准确地概况高端服务业的含义。高端服务业并非独立于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而单独存在的新型产业, 而是各个产业细分产业的高端企业的集合, 高端服务业的概念与后两者存在交叉, 前者强调服务活动中的知识技术含量, 后者强调服务对象。

高端服务业的高端体现在以下性质:一是投入要素的高端性。高端服务业就生产要素进行分类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对新技术和技术创新的依赖性强;二是产业带动力强。由于高端服务业的产业覆盖范围广, 并且处于价值链高端, 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知识、技术、设计、信息、管理等关键性生产要素,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促进其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因此, 高端服务业通常具有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三是需求的高端性。对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应当主要来自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中的高端部分, 且高端服务业也可能成为自身的客户, 市场对象国际化、网络化程度高。

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3.1%, 吸收外资552亿美元, 首度超过制造业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领域, 意味着我国利用外资将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上表中可见, 其中的高端服务业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向、带动产业升级的价值链的高端, 是当前服务业发展的主引擎。因此江苏必须增强处于价值链高端产业的竞争优势, 以克服本省服务业现有瓶颈。近年来江苏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一些社会和经济问题, 高端服务业的存在和发展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 并可成为在江苏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提出高端服务业这一概念时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压力之下, 当前江苏服务业也面对着类似的状况, 传统的服务业已基本趋于饱和, 并且与江苏其他产业发展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 无法对产业升级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因此, 对其他产业起到了引擎和黏合作用的高端服务业不仅对服务业本身的发展, 也对江苏经济整体发展至关重要;江苏省南北发展差距巨大, 在今后的几年里缩小南北差距将是江苏经济主要目标之一, 而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政策措施是省内的产业转移, 这必然需要高端服务业的参与来解决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2 江苏高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当前江苏服务业出现了很明显的新型特征: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渗透、融合;产业深度细分;组织形态规模化;资源及空间分布集中化;主辅分离趋利化。这些特征表明, 江苏传统服务业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2011年江苏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绝对量为20686亿元, 在全国仅次于广东省, 但以餐饮和零售为代表的低端服务业所占比例大, 高端服务业比重较低, 与发达国家高端服务业占服务业70%的比例相比较仍然有很大差距。

借鉴欧美与日韩服务业发展与变革的经验, 以人均GDP 5000~6000美元为起点, 在人均8000~10000美元达到发展核心阶段, 整个社会中的经济能量与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社会保障、消费文化、公共建设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若以此为标准, 2008年江苏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 2011年达到9545美元, 江苏已经进入到了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绝佳时期。

参考江苏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江苏发展高端服务业的环境已较成熟, 但是江苏现有高端服务业仍存在结构性的问题, 并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使其难以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的主要动力。

2.1 行业覆盖面小、产业带动作用不强

江苏省服务业FDI 的不断增长, 并将逐步成为外商在江苏投资的主体, 并且开始主动承接香港、台湾的高端服务业产业转移, 但对外资依赖性较强的江苏经济在高端服务业发展方面并未得到外资的有力支持, 但投向江苏高端服务业的外资比重严重滞后, 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存在着偏差。并且无论是外资还是省内资本, 投向江苏高端服务业的覆盖面窄, 主要集中在以嵌入式软件开发、网络系统维护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外包业务上, 虽然可以突出江苏相关专业人才优势, 但与其他高端服务业相比, 产业关联性差, 创造价值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2.2 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

江苏经济的发展受惠于改革的初期在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的前提下, 政府强制性进行制度变迁, 在此后政府同时以管理者和独立经济人的角色存在于市场之中, 可见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对公共资源的分配产生决定性影响。高端服务业的存在是对稀缺公共资源配置进行的一种帕累托改进, 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垄断必然会挤占民间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江苏省关于高端服务业的现行政策与其倡导该产业发展的态度相矛盾, 限制了高端服务业的长期发展。

2.3 本土企业实力不足

在江苏现有高端服务企业中, 仍是以外资企业为主, 鲜见依靠本土资本和市场发展起来的有实力的企业。对比江苏省及各市的相关产业政策可以发现, 由于江苏过于追求产业GDP总量指标和增长速度指标, 在产业发展方面倾向于引进和承接产业及技术转移, 同时为其提供大量资金补贴和税费减免优惠条件, 政府对本地企业优惠政策也多偏向承接产业的配套, 这一方式的好处可以快速带来成熟的相关技术、经验并形成产业聚集, 但会挤占本地企业的资源获取和发展空间, 不利于本地产业主体企业的培育。因此江苏高端服务业本土企业实力不强、缺少自主品牌, 尤其是在总部经济上, 与浙江、广东等省份相比明显落后。

3 当前江苏高端服务业发展方向的选择

3.1 推进高端服务业企业国际化

企业应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采取积极的市场开放战略, 融入国际服务业市场和产业分工体系。江苏高端服务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 吸引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 可为自身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本地企业的培育提供必需的要素, 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尤其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打破包括江苏在内的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瓶颈, 有效缓解高端服务业人才短缺现象。

3.2 提升本土企业市场份额

政府要给予本地高端服务业企业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并且允许民间组织介入公共资源调配, 建立相关公共资源公允价值市场。开放的市场不仅有利于产业发展, 也可使高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产业带动作用最大化。高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不同, 其对于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的依赖远大于对土地的依赖, 因此政府招商引资时的传统优惠政策对高端服务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小, 导致政府在相关方面介入的效率不高, 而开放市场可以提高资本效率。

3.3 创新服务模式

中国高端服务业起步不久, 市场消费者大多是新生活方式的尝试者、合作者与传播者, 高端服务消费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市场将针对特定对象群体发掘个性化服务的模式与技术, 并且把辅导与引导消费者的任务转化为柔性的服务模式。高端服务业连锁化经营可以加强人们对于高端服务品牌的认知与信任、巩固高端服务品牌的管理质量、服务对象的共享化, 同时拉动高端产品与高端设计的市场渗入, 有利于企业为高端产品整合营销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陈艳莹, 原毅军, 袁鹏.中国高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界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2 (3) .

[2]王廉, 桂华莲, 柯华林.高端服务业经济[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

[3]徐伟金, 周世锋, 秦诗立.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点选择[J].浙江经济, 2009 (8) .

[4]夏杰长, 张晓兵.积极应对服务业开放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 2012 (3) .

[5]杜人淮.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及举措[J].现代经济探讨, 2007 (11) .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篇9

关键词:高端服务业,经济转型,升级,途径

1 高端服务业与经济转型

对于高端服务业这个概念的界定, 目前还没有比较明确的权威定义, 前人从多方面对高端服务业进行了阐述, 但是仁者见仁, 观点有所不同。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 总结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1) 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 其中包括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网络信息、创意设计等领域, 具有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 另外还需要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品的高附加值;

(2) 高端服务业一般产生于工业化发展较发达的阶段, 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 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它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本密集、高附加值、高聚集性等特点, 主要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

(3) 高端服务业涉及金融、物流、传媒、旅游酒店、航空、咨询、会展等多个领域, 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部分, 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 也是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它不但存在生产者服务业, 还存在于消费者服务业之中, 具有人力资本密集、产品品质优势、投入产出效率高的特点。

概括上述各观点不难发现, 人们的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尽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但人们对高端服务业的理解还是不够全面。本文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把握高端服务业这个概念, 笔者结合上述各观点的概括并结合杜人淮及夏杰长的观点, 给高端服务业作出以下定义:高端服务业是与低端服务业相对而言的, 以提供技术性、知识性和公共性服务为主, 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 它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向、带动产业升级的服务行业或服务业态, 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智能化、高效率及高附加值的特点。高端服务业具有高智力、高资本、高收益、高效率、高专业及高时尚的特点, 涉及领域主要包括科技、教育、总部经济、金融、三四方物流、创意设计等等。

高端服务业在我国是属于现代服务业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产物。之所以要把它与现代服务业分开来研究, 是认为高端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 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通常比一般商业服务业高10~30倍。所以, 对高端服务业进行单独研究, 可以更好地搞清它对其他行业的贡献, 以便有针对性的发展, 最终促进整个经济转型升级。

走向未来, 经济转型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对经济转型升级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等领域的转型升级, 还是消费领域的转型升级, 都将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1)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引起消费领域的转型升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追求解决温饱的生活水平阶段, 到基本实现向小康水平的转型。目前逐步进入消费转型升级的过程, 意味着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人们再不需要为解决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而奔波劳碌, 旅游、教育、文化、房产和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在居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高。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 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产生重大改变, 人们的消费将会实现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满足享受和发展需求的升级。而我国人均GDP恰好处在这一范围, 这客观上说明我国消费领域需要发生较大的转型, 而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将促进我国消费领域的转型升级, 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2) 发展高端服务业, 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产业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 进入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领域,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发展高端服务业首要任务就是调整产业比重, 即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 并且推动第三产业向高端发展。发展高端服务业同样引起第一、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 发展高端服务业即意味着发展各种各样的服务业, 包括金融、物流、科技、咨询等, 同样引领农业由传统低端农业向现代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高端领域转型, 也引领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领域转型。 (3) 发展高端服务业, 必然需要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国际经验表明, 当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向中上等级攀升时, 往往就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期。就中国来看,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服务业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必将成为实现我国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2 深圳高端服务业发展现状

在深圳, 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网络信息、服务外包、等行业, 服务水准、经营规模、创业理念等令八方客商津津乐道。这些行业, 正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在着力打造、倾心建设的高端服务业, 并且正凭借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优势, 朝着既定的发力高端、竞争上游、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目标挺进。

现阶段深圳前海规划从体制创新、产业发展、深港合作、珠三角地区发展等四个角度, 为前海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定位, 努力打造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 深化与香港合作, 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 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 努力打造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深圳的高端服务业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奋斗, 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 也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然而, 由于发展时间短, 发展征程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障碍,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总量不断增多, 但总体来说产业能级不高

2008年深圳高端服务18684个企业中, 大多为中小型, 行业发展不平衡, 各行业提供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 具体表现在:文化创意设计上还比较薄弱;高尖端软件产品开发能力不强, 高级软件人才缺乏;缺乏知名的企业品牌;物流业发展尚不成熟, 能提供完整供应链物流服务的企业不多;金融业集聚性不高, 金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导致深圳高端服务业的产业能级不高的主要原因, 就是在服务产品、服务手段、制度等方面创新能力的缺乏。

2.2 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 城区与宝安、龙岗区发展很不平衡

深圳市在发展高端服务业过程中区域差异非常明显, 各区域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也较差。在劳动力就业方面, 罗湖、福田、南山区占有了大部分知识密集型的高层次人才, 而宝安、龙岗、盐田区则更多的以劳动密集型居多。在服务业发展方面, 罗湖、福田、南山高端服务业发展已相对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而宝安、龙岗、盐田发展缓慢, 产业还在转型之中。

2.3 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 知识型等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

深圳市服务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 其内部结构得到不断改善, 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已经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 高端旅游、文化创意、科技教育、品牌会展、中介服务、动漫设计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的规模依然庞大, 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 知识型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发展总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2.4 产业渗透性不强

虽然政府都寄希望于通过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但是目前深圳高端服务业发展单兵作战现象明显, 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对相关产业的渗透作用不强。

2.5 市民对高端服务业需求不足

按照国际经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全球服务业呈现出从传统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低层次服务业向高层次服务业、最终消费向中间消费演进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 这种趋势表现得尤为明显。深圳已经达到这个水平, 但是高端服务需求并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 这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和消费习惯相关, 此外, 企业的引致性需求开发不到位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2.6 高端人才稀缺

高端服务是依托高端人才而发展起来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国内整体高端人才供给十分缺乏, 而深圳虽然作为一个活力之都, 也同样受到国内高端人才匮乏的影响, 进而制约高端服务业发展速度;此外, 留住高端人才的优惠政策也不是很到位, 突出体现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税率高等问题上。

3 深圳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 高端服务业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展高端服务业, 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为快速发展深圳高端服务业,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发展途径:

3.1 创新机制, 成立高端服务业行业协会

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通过行业协会规范以及完善高端服务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以协会为依托, 协助政府制定高端服务业政策措施, 对高端服务产业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等, 加强和促进产业化进程。

3.2 提升品牌和形象, 联合打造港深高端服务业

凭借香港和深圳这两个世界级大都会的品牌, 打造港深两地优秀的高端服务业, 必将会风靡内地和海外的市场。这样不但可以加快深圳乃至全国高端服务业的改革和发展重心, 更带动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的攀升。

3.3 发挥效应, 加强产业渗透性的作用

这里所谓渗透, 就是各行各业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进而共同进步。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离不开相关产业为之提供支撑。深圳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 市内企业涉及各行各业, 发展速度居于全国前列。发展高端服务业将促进整个经济产业都转型升级, 而产业间的相互渗透, 发挥效应, 将在无形中助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经济转型。

3.4 利用资源优势, 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发展高端服务业

任何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资源优势所在, 在发展高端服务业方面, 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资源优势, 要选择能够充分发挥本身资源优势的资源, 并进行有效的整合来发展高端服务业, 进而带动全行业的发展。深圳目前的优势资源在于运输、科技、金融、交通等, 因此可以先发展金融类、物流及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 进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3.5 区域平衡发展, 通过整合空间资源发展高端服务业

借助香港地区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势, 主动承接并利用其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和提升自己的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因此, 可以借助其现代发达的金融业服务, 全方位加强深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的合作, 吸引香港国际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深圳资本市场投资和交易, 争取香港金融机构将其各种重要部门设在深圳, 使深圳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得到不断增强。另外, 深圳内部区域也要平衡发展, 要通过罗湖、福田和南山等发达区域的高端服务业发展, 向周边区域辐射, 带动相对落后的宝安、龙岗及盐田区, 以保证整个经济体的高端服务业得到平衡快速的发展。

3.6 吸纳高素质人才, 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高端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必须要有高端的专业人才作支撑。深圳是国内前沿化城市, 吸纳人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按照国际惯例, 适应高端服务业发展要求, 获取高素质人才队伍可主要有以下方法:一是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培训, 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形式培养各类高端服务业经营管理急需的人才;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化、国际化的社会人才中介机构, 为高端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三是实施人才引进激励政策, 通过提高薪资等待遇鼓励人才进入高端服务业。

3.7 综合发展, 通过提升产业能级来发展高端服务业

通过综合发展金融、航运、信息服务、物流等行业, 提升创新能力, 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提升, 开发更多的高端服务产品, 提升高端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此外, 还要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抓文化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核心竞争力、抓城区发展的未来, 文创产业能够促进城区高端服务业发展, 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3.8 引导消费需求, 为高端服务业发展提供机会

深圳虽然是一个充满活力及前沿性的城市, 但是受到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 市民的高端服务业需求还未被充分激发出来, 因此, 发展高端服务业的企业需要不断的引导这些消费者, 鼓励他们使用高端服务业, 并让他们体验高端服务业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使其开始接受并逐步依赖高端服务业, 进而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4 总结

近年来, 高端服务业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已经引起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实践发展证明, 高端服务业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向, 推动中心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并对区域经济产生更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使得经济不断的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进而促进深圳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希望能有一些有用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胡加勇, 陈健.经济转型理论评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02) .

[3]李文秀, 夏杰长.高端服务业在中国.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 (08) .

[4]李成辉.发展高端服务业促进深圳经济跨越发展.广东经济, 2011 (08) .

[5]李成辉.深圳市高端服务业调查.经济管理, 2011年.

[6]钟清流.经济转型的制度约束及突破之路.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篇10

一、河北省高端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一)高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增高。近年来,河北省服务业平稳发展,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其中,交通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据服务业的半壁江山,在经济发展中稳步推进;新型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活力逐步提高,生产业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结构优化,取得明显成就。

2013年,河北省服务业呈平稳发展势态,实现增加值10,038.9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5.2%,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拉动河北省生产总值增长2.9个百分点。2014年我国服务业所占GDP的比重为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2014年中央提出了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该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15年,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定格在6.8%。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2015年,河北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了新的突破。作为工业大省,服务业曾是河北省长期以来的一块短板,但是2015年它成为河北省结构调整的最突出亮点。服务业占GDP比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均创历史新高。(图1、图2)

2015年,服务业的“最突出”直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高,一季度39.3%,上半年39.5%,前三季度39.8%,2015年全年达到40.2%,首次超过40%,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实现历史最高水平,达到59%,提高了6.9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21.7个百分点,实现连续6个季度保持在50%以上,也就是说,目前河北省经济增长一半以上的功劳来自服务业。这意味着服务业已成为河北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河北省经济增长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趋势更加明显。

(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就业形势。近年来,从就业人数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则明显下降,第二产业上升幅度较小。河北省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可以大量接收各个层次,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缓解河北省就业压力。服务业行业多、门类广,吸收人员数量不可小觑。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成为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河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上升。目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人数所占比重相对平均,都占到了总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表1)

(三)发展高端服务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河北省具有环京津独特的区位优势,河北省应该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发展服务行业,与北京和天津互利共赢,在体制、政策、服务和综合环境中实现梯度发展,在物流、旅游业以及其他服务业配套设施承接方面开辟发展新机遇,促进河北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加强部门间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河北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扶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和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加快。

随着产业结构“服务化”程度日益加强,服务业通过技术渗透和制度扩散,加强了产业间的关联度,推动了产业融合,扩大了市场的中间需求,优化了服务业价值链,成为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助推器;同时,服务业使经济结构不断软化,在产业和市场整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科技进步与应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源。

(四)发展高端服务业可以调整消费结构。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代表了一个更为细致的方向,即个性化服务的方向。从消费的角度看,人们自身的消费习惯、水平、偏好等是多样化的,但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取而代之的则是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低成本,这样就形成了规模产品的普遍性与个性化需求间的明显差距。(表2)

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从个性化方面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升级,如电子商务所推动的网上营销、个性化产品服务和各种社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为个人提供的具体的信息咨询、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这些都直接拉近了标准化产品与个性化需求的距离。通过对规模产品和个性化需求的衔接,高端服务业充分发掘了消费市场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整体个性消费市场的结构,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服务水平。

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可以引导居民树立新的消费观念,转变消费模式,促进个人服务消费由自给型向社会型转变,消费方式由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拓宽消费领域,积极扩大居民住房消费,促进潜在需求巨大的旅游、文化、体育健身、非义务教育、社区服务等消费。

数据来源:2011-2015年《河北经济年鉴》

数据来源:2011-2015年《河北经济年鉴》

二、促进河北省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营造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社会氛围。近年来,河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将是河北省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具有美好前景和广阔空间。统一思想是前提,要着眼全局、着眼发展,尽快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服务业上来,大力宣传发展服务业对于河北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需要,要逐渐形成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完善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实现服务业超常规发展,就要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优化发展环境、制造政策洼地,是吸引资金和项目的关键。各级政府应按照GDP增长比例,逐年加大服务业引导资金的投入,扩大省市两级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的同时,还应在帮助企业落实银行贷款,发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机构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土地供应上,要优先保障符合城市规划的服务业大型项目建设用地,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标准,合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范围,努力形成多种所有制平等准入、竞争发展的良好局面。减轻企业负担,简化中小企业注册审批、纳税申报与征收程序。通过调整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打造商务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优的“洼地”优势,为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三)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坚持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方向,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进竞争机制。要准许新的市场主体进入本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继续推进体制改革,改变一些垄断性行业中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以利于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提高高端服务业市场的开放程度,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河北省的转移。采取新设投资、收购兼并、风险投资、不良资产和债务的合作处置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等多种方式,引导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更好地吸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推动河北省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找准发展高端服务业的优势领域。离开了特色或优势,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河北省各设区市在发展高端服务业时,应找准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明确高端服务业发展定位,放大高端服务业的产业带动效应。如唐山、沧州、秦皇岛三个港口城市,应以港口物流为发展重点,秦皇岛同时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会议会展、健康养生等高端服务业;石家庄、邯郸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应以商贸物流、现代物流为重点;廊坊应以会议会展为重点;保定应以金融后台、商贸物流为重点;承德应以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为重点;张家口应以体育休闲、文化旅游为重点。

(五)加大行业创新力度。高端服务业要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不因循守旧,加大行业创新力度,不断开发服务产品,整合服务资源,使公众能逐渐接受高端服务业融入自己的生活。根据河北省产业结构特点,要加快金融服务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相配套、大中小金融机构相协调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各种并购和联合重组,实行集团化发展、连锁式经营,推进品牌、客户服务、商品采购和配送的集中管理。推进金融保险由存贷款、人身和财产保险等传统业务向证券、投资基金、金融租赁、期货、商业养老保险、健康医疗保险等新型业务发展。统一规划整合业态相对成熟、上下游相互关联但分散经营的服务业资源,集成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和集聚区,促进仓储、运输、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环节一体化运作,壮大物流节点。围绕提升制造业基地和集聚区发展水平,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大型特色品牌网站进行跨行业业务重组,建成综合性信息服务网络。

(六)大力培养引进人才。人才是制约河北省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积极培养和大力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关键。各级部门要积极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努力形成高端服务业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高端服务业人才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职称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努力创造各类人才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大力加强高端服务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河北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社会机构的作用,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定向培养、举办培训等措施,培养急需人才。加强对突出贡献人员的宣传,设立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形成吸引全社会积极投身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摘要:高端服务业代表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城市功能提升、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与创新日益显现出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本文重点研究其对河北省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发展对策。

关键词:河北,经济,高端服务业

参考文献

[1]河北经济年鉴2011-2015年.

林建勋:德迈的高端旅游加法服务 篇11

从事旅游业14年的德迈总裁林建勋,对服务二字却是从不敢忘。无论是微博还是媒体采访,或是公司内部交流,他都强调服务,让服务系统地融入公司,成为德迈日常的工作语言和生存方式。他认为服务高净值人群,就要在服务上做“加法”,而且要漂亮、完整地做。

专注私人旅游

1999年,林建勋投身旅游业,并以私人旅游、商务访问及带领高端团队的方式,先后游历五大洲,足迹遍布40个国家。但他发现传统旅行社的服务业务并没有给客人带来放松的旅游。他希望找到另一种方式,让客人在旅途中体验细节。

2001年,德迈成立,林建勋开始涉足高端定制主题游,主要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业。2003年非典之后,人们的旅游观念开始转变,想在旅行中寻找、感受自己喜欢的事物,体验生命,主题游市场随之快速发展。林建勋针对市场变化,在2004年首次提出“定制旅行”概念,调整业务方向,开拓私人高端旅行市场。可以说,德迈是当时国内第一家有清晰业务定位的私人定制旅行服务公司。

什么是私人定制旅游?就是量身定制,由旅行设计师根据客户的兴趣爱好、时间、预算,和客户一起设计旅程,提供全程的旅行方案和服务。林建勋喜欢把它称作“搭积木”,“帮客人把一大堆积木垒出最漂亮的图形,里面有阳光海岸、海鸥飞翔,有你想要的舒适和自由,而不只是把积木垒高就完了。”10年之后,德迈的员工对第一个定制旅游方案依然印象深刻,市场部负责人告诉《新营销》记者:“客人是一对夫妻,想去欧洲,我们设计了法国、意大利时尚之旅,整合了宝格丽酒店、米其林餐厅、一线品牌等资源,还特别安排一线品牌VIP接待、闭店服务等特色服务。”

随后几年,私人定制旅游市场需求越发膨胀,德迈迎来了真正的转折。2005年,林建勋对德迈进行调整,缩减公商务团队业务,100%专注做私人旅游业务。2008年,德迈驶入发展快车道,每年的增长率接近100%。

高端旅游

探索高端旅游商业模式,德迈仍在旅途中。近几年,除了家庭团,德迈与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合作,成为这一领域领先的高端旅游服务供应商。德迈的高端客户还包括证券公司,以及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

在产品设计上,德迈是私人定制旅行和主题旅行双轮驱动。一方面是非洲游猎、瑞士名表鉴赏、豪华邮轮游世界、欧洲Life Style、环球高尔夫、顶级夏令营、亲情度假、自驾等高端休闲旅游,另一方面,德迈抓住稀缺资源开发,走向世界两极,运作南极和北极项目。去年,德迈启动“中国国家地理号”和“民生银行号”,组织约400人到南极,创下中国南极旅行史上单团登陆南极人数最多的纪录。意想不到的是,南极之行后,民生银行新增加了6个私人银行级客户,提供让高净值人群满意的增值服务,德迈和银行无意中搭建了新的共赢模式。截至2013年年初,德迈已组织约700人次到南极。

可以看出,高端旅游客户更多是金字塔尖的群体,他们有阅历,大部分是有时间的企业主,或是投资人士、富二代。林建勋认为,有时候高端等于货币,有时候高端等于时间,但高端旅游并非是有钱人的专利。诸如欧洲博物馆游、小镇游等简单的主题游,客户每天只花几十欧元,就能享受阳光、鲜花与早餐。而且,德迈也没有放弃中间阶层市场,即使小到一个签证服务,也欣然接受。林建勋说:“所谓高端旅游,最终实现的是客户个性化的旅行梦想。”

目前,德迈有70%的业务为家庭定制游,2012年德迈销售额接近1亿元,几年来毛利率约为17%。

“定位再高端,也终究是服务业,服务业的根本在于注重客户体验和感受。”林建勋说,德迈赚的只是除去机票和客人选定的旅游供应商费用之外的10%服务费。

做加法

“旅行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状态。真正的旅行其实是内心体验的人生之旅,那种状态会长留心中,那是‘永恒’的。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懂生活的人,每一天都是旅行。”这是林建勋心中旅行的意义。

有业内人士称,未来旅游市场是三分天下,第一种是传统旅行社,大约有30% 的市场份额;第二种是自由行,大约占20% 的市场份额;第三种是定制旅行市场,大约占50%的市场份额。近年来,携程、太美等进入高端旅游市场,一起做大蛋糕,但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意味着要提供更多差异化的旅行产品。

其实,几年来德迈的营销核心是体验营销,以旅游体验驱动企业增长。林建勋最下功夫的是团队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体系。“德迈的旅行产品是以客人的体验为核心设计思路的,对高端旅行产品而言,能类比的只是目的地和行程路线,目的地和行程路线也许有相同或重叠的地方,但服务、体验是可以完全不同的。”林建勋说。

德迈的服务特色之一是全流程。以一开始接触消费者为例,90%的消费者提出的要求较笼统,他们一般只向旅行设计师提出旅行的天数、想去哪几个国家,但他们对自己想在旅途中收获什么并不清楚。这就需要旅行设计师去沟通、引导,了解他们的兴趣、偏好、梦想,以及家人的想法,最终设计出令客户满意的线路。

“服务业,是要做加法的,而且应该漂亮地做。体验式高端服务,更是如此。”林建勋强调要做加法服务,而且高品质的服务一定要为客户提供超过他们预期的人生体验。

什么是加法服务?德迈市场部负责人解释说:无论去哪里旅行,我们强调在这个目的地之上提升的部分,在既定“产品”的基础上,为客人获得更多、更好的体验所做的,都是加法服务。比如定制主题旅游,除了吃、住、行、游的基础元素之外,德迈会在深度体验和心灵探索层面做加法,如在肯尼亚追踪动物迁徙,会请知名摄影师带队,亲情团则特别安排在动物孤儿院认养小象。也就是说,“定制”也能做到超过预期。

服务不只对外,近几年来,服务已经成为德迈的中心,无论是招聘员工还是行政财务,林建勋都试图把服务渗透到公司的每根末梢。现在,加法服务已经成为德迈员工工作的基本思路,所有员工都当自己是“客服”。对德迈而言,服务不只是一件创新又不能复制和规模化的营销方式,更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它成为德迈的日常工作语言和生存方式。

nlc202309061637

成功是成功者的障碍,服务是服务者的桎梏。林建勋说,加法服务是他和德迈十多年来无数次尝试、碰壁总结出来的规律,非如此不可,谁做到了谁就是行业的NO.1。

林建勋:难点就是制胜点

《新营销》:定制旅游的营销特点是什么?

林建勋:大部分的营销是相同的,无论是卖钢铁还是卖书,最后殊途同归,差别就是抓住行业的特点。服务业一定要回归为客户服务,千万不要把这个忘了,追求别的去。旅游业就是服务业,目的就是实现客户的梦想,满足他们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把这个忘了、没做好就会非常难。对于中低端客户而言,他们对体验的要求不多,但有一个诉求,一定要便宜,这没什么可诟病的。但中高端人群有个性化、对人文主义的追求,他们非常关注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要求自己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好于别人,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支付能力,这就需要高端服务商做这种事情。

反过来说,既然客户需要这些服务,那么服务的空隙就是你要更加地满足客户的体验需求,这是很多人在这个行业所忽略的,做的还是标准化的产品,没有考虑客户的内心诉求。这是营销方法论,即切入点的问题。

《新营销》:旅游行业忽略服务是什么原因?

林建勋:中国市场本来是没有这个行业的,也没有经过大服务业的洗礼,现在中国服务业占有的比例也比较小。所以服务的供给有很大的问题,无论是从业者还是行业的先行者,对服务的理解都有偏差。

《新营销》:这是普遍的瓶颈,德迈是如何克服的?

林建勋:对德迈来讲,哪里难,哪里可能就是最重要的,突破了,你就能在市场上领先。所以,我们特别特别关注、特别特别强调,也致力于改变的是,一定要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通过细致、用心、专业的服务,达到服务高度。

零散地讲,例如员工问题,尽量招有服务行业经验的人,人是第一位的,新员工一进来,我们灌输的肯定不是低性价比,讨论和执行的都是服务。包括行政、财务部门,如果是尊重客户的诉求,需要财务支持,财务一定配合,每个工作都不是生硬僵化的,整个团队往服务靠拢,这需要日常做大量的工作。我们也会看客户变化,他为什么这么想,有多少客人这么想,又有多少客人不这么想,我们会研究,做案例对比,虽然有时数据不准确,但整个样本提取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key point。

这是我们优于别人的一点,因为我们真的是用心积累了13个年头。做好服务的方向是不变的,这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新营销》:做好加法服务,德迈面临哪些挑战?

林建勋:第一是人员培训,因为我们国家没有服务传统,这是整个行业的难点。例如在引导客户方面,客户希望去更多的国家和景点,我们要是没满足他,他回来会说“德迈一般般,还不如别的”。我们要引导客户,但他们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我们的同事20岁,是20岁的引导40岁的,30岁的引导16岁的,所以必须培训好员工。但难点就是制胜点,谁克服了难点谁就是NO.1。

第二是推广宣传,中国是一个诚信度低的国家,我们说自己好是不行的,你一定要找很多人说你好,但在中国营销成本非常高,在百度点击一个关键词“南极”就要60块。

第三,德迈是原生型企业,很多东西要向国外企业学习,我们要加快速度。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篇12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养老相关产业成为朝阳产业。据调查,目前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多,只有高职、中职学校开设了老年类专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专业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且每年的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为了加快老年类专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针对《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深化素质教育,以期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大批老年服务与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 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各级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3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要求

第一,具有与老年人沟通的能力;第二,能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第三,具有预防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能力;第四,会使用老年人常用辅助器,并指导老年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第五,能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养老服务工作;第六,具有对老年服务机构日常事务的基本处理能力。

4 职业定位与对应岗位

养老护理(对应岗位: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护理营养配餐)。

养老机构管理(对应岗位:会议管理事务管理文书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

5 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与职业发展方向

第一,职业资格证书。在学习期间,学生可考取养老护理员、秘书资格证书,必须获取其中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种,学生也可考取家政服务员、公共营养师、按摩师证书。第二,职业发展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老龄产业相关机构等从事养老服务、健康咨询和管理工作;也可进入高等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继续学习。

6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6.1 完善核心课程体系

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目标,并依据行业企业对不同岗位的职业要求,确立两个专业方向,即养老护理方向和养老事务管理方向。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老年生理结构与机能、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概论、老年人心理与行为、社会学基础、老年服务伦理等8门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包括:老年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病预防与照护、养老服务礼仪、老年健康照护等7门课程。养老护理方向的课程为老年心理护理技术、老年护理技术。养老管理方向的课程为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养老机构管理。

6.2 实践教学项目

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重中之重,这体现在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中。现今,各大职业院校都逐渐加重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探索实践教学的改革之路。在专业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实训环节的标准要切合要求和需要,并不断提高实训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已经建成并正在建设的实训室包括:老年人护理实训室、老年人照料实训室、老年康复理疗实训室、老年人康乐实训室、老年人心理护理实训室、养老机构事务管理实训室、老年人健康评估指导实训室。

6.3 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鉴于本专业教师专业“科班”出身的几乎没有,多数为相近专业(护理、康复、心理、社会工作、管理等)的教师,院校应加强专业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与培养。为提高师资水平,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在2015年,派遣孙倩老师(心理学硕士)和杨晓霞老师(社会工作硕士),前往湖南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养老专业国家培训。两位老师在学习中对老年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对教学工作的改革和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7 继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的措施

7.1 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院对老年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发展非常重视,针对本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竭力引进人才,并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或者其他院校知名度较高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扩大并充实师资队伍的力量,专兼职教师互补学习,迅速增强专业实力,共同开发课程,保障专业建设的健康良性发展。并制订一系列有利于推进和提高青年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计划,调动其积极性,为专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老年专业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老年服务企业第一线,接受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在专业任课教师中的比例。

7.2 实施“模块化、任务化”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提倡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互动,着重强化对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企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和教学形式。本专业核心课程可分为养老护理员核心课程模块与养老事务员核心课程模块,然后,把每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个任务,教学的目标就是和学生一块儿解决这些任务,使学生在典型任务解决的驱动下分组探究,“做中学,学中做”,自行完成教学任务。

7.3 打造多元化评价模式

实施多元化评价模式,要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评价观,评价主体由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组成,评价内容涵盖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实习、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及学生毕业后个人发展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有效调整评价指标,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避免用一种方式评价所有人才的弊端。

7.4 实训条件配置

校内实训室主要是面向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能够完成相应的实践操作等实训任务,以满足中职教育实践教学和各类培训的需要。本着“够用并各具特色”的原则,可单独设置本专业专用实训室,也可根据学校本身的优势,建设与其他专业共用的实训室。实训室设有专人管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各学校在制订课程实训计划时,应聘请养老服务行业专家、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共同研究制订,明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严格执行养老护理员、养老事务员等职业资格对技术方面的要求。

7.5 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探索联合办学模式,寻找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联合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真正实现产教融合,达到双方的共赢发展。

7.6 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

积极参加各类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可将专业知识和实训技能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更是对教师的职业技能的极大促进,为本专业的教学改革等指明了方向,可谓一举几得。

7.7 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和行业最新发展变化

为了解实习生、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各学校应制定相应的信息反馈渠道和制度,诚挚听取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并时时关注养老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变化,把握行业需求,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晓杰,董会龙.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应对[J].中国市场,2016(9).

[2]马晓风.职业院校中职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市场,2016(10).

上一篇:数字制图下一篇:养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