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双能量CT

2024-08-31

双源双能量CT(共4篇)

双源双能量CT 篇1

双能量(Dual Energy,DE)X线成像首创于20世纪70年代,Alvarez、Macovski[1]和Kalender[2]等介绍了用于材料区分的DE成像的理论基础。DE X线摄影(DER)首先在临床得到应用,主要是胸部摄影和骨密度测量。

双能CT(DECT)没有得到广泛采用是因为早期CT系统的技术局限性。进入新世纪,DECT成像又被重新引入临床实践[3]。

本文就一些关于双源双能量法的发展过程,与同道交流。

1双能成像的用途

DECT可以区分体内某些影像的物质成分,特别在两种物质其原子序数差别较大时,更容易实现。如在CT血管成像中,钙和碘对比剂都显示高密度影像。钙化与碘混在一起,难以区分,因此难以准确评价血管狭窄程度。DECT能够区分碘与钙,从而能分离钙化与碘,在心脏血管造影(CTA)中可以单纯祛除钙化的高密度成像,保留血管内的碘的高密度成像,从而消除钙化的遮盖,更准确显示血管狭窄的程度。

对不同化学构成的泌尿系结石,在X线照片和CT图像上都显示高密度,难以分辨它们的不同。但是不同成分的结石治疗方法不同,这就难以为治疗提供诊断依据,而双能成像上可以区分尿酸结石和其他类型的结石,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力依据。C.Thomas等[4]将36种人体尿路结石植入模体中进行能量成像,结果显示尿酸结石可以明确地区别于胱氨酸和钙化结石。

DECT高能影像可以有效消除CT成像的金属伪影。

对已知X线衰减属性的研究对象,使用由软件模拟的X线谱,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全部CT投影的数据集,重建投影数据以获取研究对象的CT影像。由此可以研究对于特定的对象最适宜使用何种X线谱。

2双能成像的对能谱的要求

DECT区别两种材料的能力主要依赖于材料的DE比率的差别,这决定于高和低能谱的间隔和检测材料之间有效原子序数的区别。能谱间隔越小,就越难以区分同样的两种材料,特别是原子序数接近如钙和铁的材料。

理想的高低能谱是完全分离的,即两幅影像分别由较纯净的高低能谱所获得。这样双能比(DE ratio)最好,区分不同物质的能力最强[5]。为此人们将管电压分别设定为80k V和140k V,即CT的X线高压发生器k V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虽然CT的X线高压发生器是恒定直流输出,X线谱的单色性比较好,但由于X线发生的是轫致辐射,导致X线谱是连续谱,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分布宽度。即使80k V和140k V这样的极端设置,其X线能谱仍有较大重叠部分,见图1。这不但降低了双能CT分辨物质的能力,且使受检者过多接受了谱线中对物质分辨没有贡献部分的无用照射。

3双源结构双能CT成像的技术进展

可以实现DECT成像几种方法有:双源双能法[6]、快速的k V开关法[7],和双层(夹心)探测器法[8]。西门子开发的基于双源双能方法的机型在2006年推向市场,GE公司采用了快速k V开关的技术路线。

西门子Definition采用了双源结构,有两个X线管和两个相应的探测器[6],这为采用双源双能法CT能量成像提供了理想的硬件基础。双能成像采集时一个X线管工作于140k V,另一个X线管工作于80k V。

第一代双源扫描仪两个X线管使用相同的滤过。在双源应用时两个X线管得到的数据组合使用,必须使用同样管电压、使用相同的滤过、发生相同能谱,对提高时间分辨率(心脏模式)或增加可用X线功率(肥胖模式)有效。

但是,两个X线管工作在不同管电压下,仍然使用相同的滤过。生成的X射线谱在高(140k V)和低(80k V)管电位的能谱有高度重叠现象,从而导致两个能谱的平均能量的间隔要远远低于电位峰数间(60ke V)的差异。见图1。

通过对高管电位X线管附加滤过可以增加高低能谱分离度。人们对多种材料进行了评估,发现原子数在≥40且≤83范围内的单元素滤过材料,可以有效地分离两个谱,同时使相同管电流获取的高与低能量图像保持相似的噪声水平。

Primak等[5]的试验证明,当低-高能图像之间的噪声匹配时,使用锡滤过的平均吸收能量谱差异头部从25.7增加到42.7ke V、体从28.6增加到44.1ke V和大体型从20.2增加到30.2ke V。80ke V以下的能量信号谱的重叠由78%降至31%(头)、从93%降至27%(体)和106%降至79%(大体型)。对于体部的衰减方案有附加锡滤过的与原有滤过相比钙DE比率由1.45增至1.91,碘从1.84增加到3.39,铁1.73增加到2.93。

第二代双源扫描仪使用了锡作为滤过器材料的能谱纯化(Selective Photon Shield,SPS)技术。择锡作为滤过器材料,一是因为锡价格便宜,二是容易加工。

在双源DECT的高压X线管使用锡滤过器,可以使其能谱分离度提高,见图2。

能谱的分离度高,增加了材料特异性DE比率,如对钙和碘从0.39增加到1.48,对钙和铁从0.28增加到1.02之间的差异[9]。因为对不同材料之间的DE成像差异区别能力主要取决于DE比率,这种增加会提高特定材料的DECT成像的性能。

同样,由于高低能量谱线分离度的提高,使用100/140k V组合添加锡过滤获得的影像虚拟平扫影像,相对于那些使用80/140k V组合而未使用锡过滤的影像改善了质量。这相比80/140k V组合,降低了受检者的接受剂量。加之传统的降低剂量的技术在双源法使用的同时都可继续使用,使得双能成像的接受剂量基本与常规CT检查的剂量在同一水平上。

此外,使用100/140k V管电压允许对较大体型患者进行双能CT成像。大体型病人使用100/140k V组合进行采集,相对于80/140k V组合,可降低低能量图像的噪声,增加DE图像的对比度。而且,以前由于80k V获得的影像噪声过高而不能使用,现在这些患者也能使用双能进行检查[9]。

双源双能量CT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9月-2010年7月临床疑泌尿结石的病例995例,其中男性571例,女性424例,分别行双源CT单能量和双能量扫描,因结石体积太小和结石成分混杂等因素,单能量扫描模式中选择90例,对随访获得的100例样本的94例病人双能数据进行分析。

1.2 DSCT扫描

单能扫描条件120 KV, 280mAs;双能量扫描两球管的管电压分别为140KV、80KV,电流50mAs、210mAs,双能量加权成分0.3,球管旋转时间0.5s,探测器准直1.2mm,螺距0.9。扫描结束后获得140、80kv和融合的数据,将前两组数据传至工作站,装入双能量评估软件(syngo dual energy),选择肾结石分析模式行能量成像分析;分别统计80Kv和140Kv数据中结石的CT值,测量时设定为软组织窗(窗宽300,窗位45),感兴趣区(ROI)设定为距离边缘1mm内手工划定。结石成分采用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提供的标准结石定性分析化学试剂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男女性结石患病率,行卡方检验;单能量和双能量模式的辐射剂量;不同种类结石两种能量状态下CT值差值、比值,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中结石患者男性248例,女性177例,男女性结石患者的发病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83,P =0.595)。结石发生部位:左侧肾脏输尿管分别是24例和29例,右侧肾脏输尿管分别是14例和30例。

2.2 双源CT单能和双能两种模式的辐射剂量:有效剂量分别为(9.2±0.69) mSv和(9.19±0.66) mSv,两者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随访获得的结石样本经化学分析法测定尿酸结石40例,在140kv能量下的CT值为(318.3±63.5)Hu,80kv能量下的CT值为(340.5±53.7)Hu;非尿酸结石为60例,在140kv能量下的CT值为(680.4±332.8)Hu,在80kv能量状态下为(1007.3±222.4)Hu。尿酸盐结石与非尿酸盐结石在两种能量状态差值、比值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双能CT结石成分分析的原理

双源CT是由两个分别发射不同能量(80/140KV)射线的垂直安装的球管进行同步螺旋扫描,将获得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不同能量下所采集的各种物质密度的信息进行分析[3]的仪器,因此,从两个不同的X线源产生的数据都是同时获得的,并且双源CT的工作站能够测量不同能量序列同一层图像相同的感兴趣区。在CT图像中,组织之间的差异取决于它们对射线的衰减,并以CT值(单位)量化鉴别。而组织对射线的衰减是由组织对X线的光电吸收效应和康普顿散射效应所决定。光电吸收效应是钙、骨骼、碘造影剂等高密度物质衰减线光子能量的主要方式,而康普顿散射效应主要发生于软组织。软组织的值随线能量的变化不明显,而高原子物质的值随X线能量变化显著,因此,可利用不同能量的X线以及组织相对应的CT值变化,得出能体现组织化学成分的所谓组织特性图像。

3.2 双能CT对结石成分分析的意义

研究表明双能扫描模式与单能扫描比较并不额外增加辐射剂量,双能量扫描时虽然两个球管在工作,由于使用了动态曝光剂量调整,并且两个管电流较小,一次扫描的辐射剂量并不比单能扫描时高,虽然密度分辨率较低,但能满足临床诊断。本研究发现结石成分在两种能量状态下CT值差值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表明可通过测量人体内双能数据的CT值来用于结石的成分分析。许多研究者对单源螺旋CT预测结石成分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单源CT扫描时应用一个球管固定的能量工作,虽然对结石可以利用不同的能量模式多次扫描,但是消除测量引起的误差非常困难,此外由于进行多次扫描,病人移动产生的人工伪影不可避免,而双源CT的双能扫描可很好地弥补上述单源CT的不足,通过扫描不仅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形态,而且还可以对结石成分定性,这些特点对结石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CT对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定性诊断价值;比较单能扫描与双能扫描的辐射剂量。方法收集因腹痛临床怀疑泌尿结石的病例995例,其中男性571例,女性424例,分别行双源CT单能量和双能量扫描,单能量扫描90例,双能量扫描94例,扫描后的数据传至工作站,装入双能量评估软件进行分析并分别统计两种能量图像中结石的CT值差值、比值,对随访得到的体外结石采用标准结石定性分析化学试剂进行分析;不同成分的CT值差值、比值比较,比较两种能量扫描的辐射剂量,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能和双能两种模式的辐射剂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盐与非尿酸结石在两种能量状态下差值、比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043,P<0.05;t=2.398,P<0.05)。结论双源CT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一种新方法,它不仅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泌尿系存在的梗阻,而且还可以对结石成分定性分析。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双能

参考文献

[1]何群,张晓春,那彦群.284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代谢评价[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11):761-764.

[2]Vrtiska TJ,Takahashi N,Kawashima A,et al.Genitourinary appli-cations of dualenergy CT[J].AJR Am J Roentgenol,2010 Jun;194(6):1434-42.

双源双能量CT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38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28例, 女10例;年龄25~78 (46.2±10.5) 岁;病程1个月~16年, 平均6.4±0.7年;33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痛风症状, 其余5例患者无明显症状, 但经血尿酸检查发现尿酸增高。另选取同期非痛风患者25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14例, 女11例;年龄23~77 (45.9±10.8) 岁;25例患者血尿酸均正常;12例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下肢疼痛, 类风湿关节炎7例, 退行性骨性关节炎6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 诊断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炫速第二代双源CT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 仪器参数设置:管电压为80k V、140k V;手腕部扫描时的管电流为170m As、40m As, 足踝部扫描时的管电流为234m As、56m As;螺距为0.7, 矩阵设置为512×512, 视野为260mm×260mm。 患者行常规扫描后对其足踝部或者手腕部进行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 范围必须涵盖整个手部和腕部, 以及足部和踝部在扫描完成后, 将所有数据传输至配套的后处理工作站, 通过扫描软件当中的痛风分析软件 (DualEnergy GOUT)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重建, 并对骨骼、 尿酸以及软组织的CT值进行处理, 之后获得较为完善的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图像及VR图像, 并显示痛风结晶。

1.3 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检查后显示的尿酸盐结晶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 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的图像显示中, 尿酸盐结晶显示为绿色, 松质骨显示为紫色 (见图1、图2、图3) 。 由放射科医师对每例患者手腕部、足踝部以及膝部尿酸盐结晶的数量、位置、大小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并观察该病变对周围关节、软组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未检测出尿酸盐沉积;观察组患者中, 33 例患者的双足踝关节检查出尿酸盐沉积, 21 例患者的双手腕检测出尿酸盐沉积, 12 例患者的双膝检测出尿酸盐沉积, 提示双足踝关节相较于其他关节而言, 更容易出现痛风结晶。

3 讨论

随着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和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 痛风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攀升的趋势, 成为了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 相关的调查研究报道,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在关节炎中的比例大约为4.6%, 且其中大约有94%为男性, 并呈现出了家族遗传的倾向[3]。大部分痛风患者会反复发作, 因此会不断增多所累及的关节数量, 并导致软组织结节的形成。 在痛风晚期, 由于患者的骨质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会导致患者的关节出现脱位、畸形等严重症状,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

临床上对于痛风诊断的金标准是抽取受累关节中的关节滑液进行镜检, 若发现尿酸盐结晶即为确诊。 但是由于该项检查属于有创检查, 而且无法对小关节进行诊断, 因此无法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的研究发现, 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 也不一定会发展为痛风, 另一方面, 部分痛风患者即使发病, 尤其是急性发作期, 血尿酸水平并不会出现异常, 因此给痛风的诊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5]。 而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诊断中, 能够利用两个相互垂直的球管所发出的不同的能量射线对患者进行螺旋同步扫描, 不同的管电压射线具有不同的X线能量衰减。 因此在诊断结果中, 能够将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无机盐明显的区别开。 本研究发现, 尿酸盐结晶在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中能够得到清晰识别, 即使尿酸盐结晶刚刚形成, 也能够在诊断中被及时发现, 并得到全面的尿酸盐结晶大小、数量、位置等信息, 并显示出尿酸盐结晶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影响, 以及是否出现了骨质破坏和骨质破坏的程度。 相较于常规的X线平片检查, 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能够更加清晰地对痛风结晶进行显示;而相较于MRI诊断技术, 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能够对痛风结晶进行定量测量, 并进行快速成像, 清晰鉴别出非尿酸结晶沉积和尿酸结晶沉积。 虽然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辐射, 但是由于辐射区域都是外周关节, 而这些区域对放射线并不敏感, 因此危险性非常小。 在本次研究中, 对痛风患者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的诊断方式, 研究的结果证实, 非痛风患者并未检测出尿酸盐沉积, 而在38 例痛风患者中, 33 例患者的双足踝关节检查出尿酸盐沉积, 21 例患者的双手腕检测出尿酸盐沉积, 12 例患者的双膝检测出尿酸盐沉积, 提高临床诊断率。

综上所述, 在痛风患者的诊断过程中, 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的诊断方式能够有效检测出尿酸盐沉积, 且操作简单, 可以作为痛风病的主要筛查手段,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痛风患者38例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非痛风患者25例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接受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未检测出尿酸盐沉积;观察组患者中, 33例患者的双足踝关节检查出尿酸盐沉积, 21例患者的双手腕检测出尿酸盐沉积, 12例患者的双膝检测出尿酸盐沉积。在痛风患者的诊断过程中, 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的诊断方式能够有效检测出尿酸盐沉积, 且操作简单, 可以作为痛风病的主要筛查手段,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痛风结晶,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靳国庆, 王东林, 王振杰, 等.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痛风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32 (4) :555-558.

[2]林凡入.双源CT双能量技术诊断尿酸盐结晶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 2014.

[3]侯金玲, 高立栋.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痛风诊断价值的再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5, 44 (8) :1296-1298.

[4]姜林娣, 周易, 孙颖, 等.痛风患者足踝双能CT尿酸盐结晶沉积特点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 16 (08) :556-559.

双源双能量CT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2-10~2013-04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疑诊结直肠病变, 术前行CT检查的85例患者, 其中男44例, 女41例;年龄30~82岁, 平均 (61.09±11.02) 岁。所有患者均行真实平扫及双能量双期增强扫描。经临床多种检查手段并在随访中证实正常及结直肠良性病变44例, 经手术及肠镜病理证实结直肠癌29例, 乙状结肠癌7例, 结肠癌5例;周围脂肪及器官侵犯12例, 淋巴结转移18例;经穿刺及复查证实肝脏转移15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和 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机, 常规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 平扫参考管电压120 kV , 参考管电流250 mA s, Care Dose4D on, Care kV on, 准直128×0.6 mm, 层厚1 mm, 重建算法B36, 重建层间0.7 mm, 旋转时间0.5 s。增强扫描采用Blous tracking, 选膈顶为监测层面, 感兴趣区设在腹主动脉, CT值达150 HU时延迟5 s扫动脉期, 22 s后扫描静脉期, 造影剂为碘海醇 (350 mgI /ml,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采用双筒高压注器, 注射造影剂剂量为1.4 ml/kg, 注射速度3 ml/s, 后注射生理盐水20~30 ml。动、静脉期扫描参数如下:Care Dose4D on, 视野332 mm, 准直64×0.6 mm, A球管参考电压100 kV , 参考电流230 mA s, B球管参考电压Sn140 kV , 参考电流190 mA s, 融合系数0.5, 螺距0.7, 重建算法D36, 层厚1 mm, 层间距0.7 mm。

1.3辐射剂量评估机器自动生成CT剂量指数 (volum CTD, CTDvol) 、剂量长 度乘积 (dose-length product, DLP) , 根据公式计算有效剂量 (effective dose, ED) = Κ×DLP, Κ值采用欧盟委员会推荐的腹部值0.015。由于常规扫描所采用平扫、动静脉期增强扫描参数一致, 故常规扫描模式剂量为真实平扫×3, 而双能扫描省去真实平扫, 而动静脉期扫描参数一致, 故双能模式辐射剂量为双能静脉期增强扫描×2。

1.4图像后处理采用Siemens MMWP (syngo MMWP, version 2008A;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工作站, 动、静脉期双能图像代入双能软件Liver VNC, 将融合比率调为0, 即VNC, 同时设置窗宽 (156 HU) 及窗中心 (50HU) 与平扫相同, 并保存图像。

1.5图像评价图像质量评分由2位中级职称高年资CT医师对真实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VNC评分, 意见不一致时, 共同协商决定。按照5分的等级标准[3]:1分, 图像无法评估;2分, 图像质量较差;3分, 图像质量较好;4分, 图像质量好;5分, 图像质量很好。图像得分在3分及3分以上即可满足诊断需求, 4分以上为优质图像。同时采用盲法分别评估肠壁、淋巴结及其他部位转移。测量病变肠壁、肠周脂肪、转移淋巴结、肝脏转移灶的平均CT值, 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 记录噪声、信噪比=病灶CT值/噪声、对比噪声比= (病灶CT值脂肪CT值) /噪声。感兴趣区尽可能包括当前层全部病变大小。测量转移淋巴结的短径及病变肠壁最厚处的厚度。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 除主观评分及诊断符合率外, 其余计量结果均采用配对t检验;图像评价采用秩和检验, 符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扫描与双能扫描辐射剂量比较单期真实平扫与单期双能扫描比较, 其CTDvol、DLP、ED明显降低 (t=-13.78、-11.73、-11.73, P<0.01) ;但常规三期扫描的CTDvol、DLP、ED较双能双期扫描明显增高 (t=33.85、24.10、24.10, P <0.01) , 见表1。其中双能双期扫描ED较常规三期扫描降低约34.8%。

注:*与单期真实平扫比较, P<0.01;#与常规三期扫描比较, P<0.01;CTPvol:CT剂量指数;DLP:剂量长度乘积;ED:有效剂量

2.2真实平扫与VNC平均CT值的比较除肝脏及肝转移灶外, 其余VNC CT值小于真实平扫,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或P<0.01) 。而肝脏 及肝转移灶VNC CT值大于真实平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真实平扫及动、静脉期VNC观察到的肠壁厚度及转移淋巴结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动、静脉期VNC对病变CT值、肠壁厚度及淋巴结大小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及图1、2。

2.3真实平扫与VNC图像质量比较在客观指标方面, 动、静脉期VNC噪声均小于真实平扫, 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大于真实平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3及图1。在主观图像评分方面, 真实平扫及动、静脉期VNC图像评分均在3分以上, 3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及图1。

注:A:动脉期;V:静脉期;VNC:虚拟平扫

注:A:动脉期;V:静脉期;VNC:虚拟平扫

(例)

注:A:动脉期;V:静脉期;VNC:虚拟平扫

女, 46岁, 乙状结肠癌。真实平扫见局部肠壁不规则增厚形成肿块突入腔内, 最厚处1.34 cm, 噪声为22.3 HU, 信噪比为1.52, 对比噪声比为6.95, 图像评分4分 (A) 。动、静脉期VNC见局部肠壁不规则增厚形成肿块突入腔内, 最厚处1.41 cm, 噪声分别为14.93 HU、15.01 HU, 信噪比分别为2.69、2.71, 对比噪声比分别为8.80、7.93, 评分均为4分 (B、C)

男, 49岁, 乙状结肠癌, p T4aN1M1a。真实平扫见肠周脂肪模糊, 脂肪密度-70 HU, 左后方可见肿大淋巴结并中心坏死 (箭) , 淋巴结CT值53 HU, 短径约1.14 cm (A) 。B为动脉期虚拟平扫, C为静脉期虚拟平扫, 两图均可见肠周脂肪间隙模糊, 脂肪密度分别为-65 HU和-67 HU, 左后方可见肿大淋巴结及中心坏死 (箭) , 淋巴结CT值为45 HU和46 HU, 短径约1.0 cm和1.1 cm

2.4真实平扫结合增强扫描与VNC结合增强扫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 真实平扫结合增强扫描与VNC结合增强扫描对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均为92.7% (38/41) , 漏诊3例为原位癌, 在CT上影像表现不明显, 均未检出。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真实平扫、动脉期VNC均为72.2% (13/18) , 静脉期VNC为66.7% (12/18) , 存在差异的1例为静脉期呼吸伪影导致淋巴结边界不清。真实平扫及动、静脉期VNC对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检出率为86.7% (13/15) , 2例未能正确识别因转移病变较小, 与囊肿无法鉴别。3种平扫对肠道病变、淋巴结转移、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双源CT采用两套球管及探测器同时进行数据采集, 而同一种物质在高低两种不同管电压下对X线衰减系数不同, 因此双能扫描可以区分碘及其他物质[4], 对增强图像进行碘分离及去除可得到VNC图像。第二代双源CT较第一代双源CT除80 kV及140 kV两种电压外还增加了100 kV, 同时采用了选择性能谱滤过装置, 使能谱纯化并降低噪声, 使VNC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动、静脉期VNC噪声低于真实平扫, 而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高于真实平扫, 图像质量有所提高;主观图像质量评分3种平扫方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 而且优质图像率达到71.8%。其原因可能有:1双能扫描的管电压及电流均稍有提高。2双能量后处理算法中采用了专用的滤波平滑技术[5]。3其融合图使用线性融合的方式, 有效利用了高低千伏的数据, 这样既可以得到低千伏的优质对比度, 又可以得到高千伏的低噪声。动、静脉期VNC的扫描及图像处理方法完全一致, 因此图像质量无差异。文献报道肝脏动脉期VNC图像质量高于静脉期[3], 产生分歧的原因可能为:1肠道在动、静脉期摄碘差别较肝脏小, 因此去除碘后未存在明显差异。2肝脏静脉期的血供较动脉期明显增多, CT值明显增高, 静脉期VNC去除碘有限。

在肠道疾病中最常见且需引起注意的是胃肠道肿瘤, CT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定位及定性诊断, TNM分期也是评估直肠癌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与治疗方式及预后密切相关[6]。肠壁的厚度、病变的强化程度是T分期的重要依据, 淋巴结的大小及强化程度是区分正常与转移淋巴结的要点, 而肝脏转移是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最常见部位。通过比较发现VNC病灶、淋巴结、肠周脂肪CT值低于真实平扫, 而肝脏及肝转移灶CT值又高于真实平扫, 原因可能是:1双能射线的能谱存在交叉[7]。2在VNC碘去除中同时存在摄碘较多组织去碘不足和摄碘过少组织去碘过度的情况[7,8]。但本组病例真实平扫与VNC肠壁厚度及淋巴结大小不具有显著差异, 更重要的是真实平扫与VNC在肠道病变、淋巴结转移、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完全一致, 检出率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9], 说明VNC不影响直肠癌TNM分期, 可用于结直癌分期的诊断。有文献报道VNC会低估钙化[10], 影响一些疾病的定性诊断, 但结直肠病变中钙化罕见, 本组无钙化病例。

CT的辐射剂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降低CT检查辐射剂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降低管电压、管电流和增大螺距, 但这些方法都有可能降低图像质量, 因此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是现代CT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文献报道用腹部VNC代替真实平扫后辐射剂量降低21.4%~30.0%[11,12], 本研究发现虽然双能扫描单期辐射剂量高于常规单期扫描, 但是如果采用VNC代替真实平扫后可以减少一期扫描, 使辐射剂量降低约34.8%, 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3,14]。

上一篇:知识探索视角下一篇: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