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效益

2024-09-02

能量效益(共3篇)

能量效益 篇1

1 概述

电能量采集功能已成为继SCADA、PAS功能之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又一个基本功能, 并在电能作为商品走向市场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电网的运营和管理正逐步向市场开放, 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电力交易原则。电能量计量系统主要实现电厂上网、下网和联络线关口点电能量的计量, 分时段存储、采集和处理, 为结算和分析提供基本数据。若为计量计费系统, 则还包括对各种费率模型的支持和结算软件。概况电能量采集系统是电力营运管理部门进行电量计量的电费核算、用电分析、统计网损线损以及在制定发、供、售电量计划、发布实时电价信息、提供系统优化基础数据的自动化工具。

2 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功能

2.1 电能量数据采集

主站能采集、处理厂站设备传送的电能量数据, 可以对指定的计量终端实现自动拨号采集数据, 还可以接收本系统内各厂家所配手持式抄表设备的数据, 完成批量数据的录入。主站除可以接收各类规约电能量采集装置传送的电量数据以外, 还应能接收电表产生的其它数据, 如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电网频率、电表和终端产生的事项和一些遥信数据。

2.2 电能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传输介质以电力行政电话系统为主, 邮电部门提供的公用电话为辅。通信方式宜采用主站召唤式。通信规约应满足带时标电量数据的抗干扰性、高可靠性传送要求, 支持IEC-870-5-102规约, 此外还应能支持与不同通信规约的电能采集器的数据通信。拨号Modem方式的通信速率应能自动识别 (300-56000 Bit/s) 。支持主辅通道及其自动切换功能。具备对各厂站电能量采集装置远方维护、诊断、查询以及下载功能。

2.3 电能量数据定义与存贮

采用面向电网的定义方式, 具备对电网结构以及电网相关设备的描述能力, 支持双表模式的定义, 保证重要关口数据的准确性。能方便地在线修改或定义电能量表计的名称、编号、窗口值、倍率参数、费率、时段 (数量可以任意设置, 时间间隔最小为5分钟) 、存储周期 (不同的数据可以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 以及数据处理方式、计算结果输出及报表格式等。系统能适应关口名称的变换, 电网结构、设备参数调整等变化。

2.4 数据校验功能

对计量终端或其它系统传送来的电量数据进行合理性校核, 对不合理数据应能提示告警。对于装有主、校表的关口点, 系统对主、校表的电能量数据都进行采集和存储, 根据它们的差额判别电能量数据的有效性;当其差额过大时, 系统提出告警, 并置数据采集标记, 供有关人员使用。对于无校表的关口点, 可以通过和SCADA/EMS系统的积分电能量数据进行比较和判别。

2.5 GPS对时功能

主站系统采用标准的GPS时钟, 主站内部、主站与其它系统、主站与子站 (电量采集终端或智能电表) 定时进行对时, 使子站保持相对时钟误差≤±1秒/天。也可以接收省公司统一时钟。

2.6 基于Web浏览器的数据查询功能

使用浏览器方式, 通过网络或电话或其它接入系统的介质, 即可方便的查询电能量及其相关数据。系统应在Web浏览中具有个性化设计的功能。即每个合法用户都可以对页面上信息显示的内容、布局等, 以便能迅速定位到自己所需的数据上。

2.7 和其它系统的互联

通过路由器、网关等网络设备与光纤、专线、电话等通信介质联接, 实现与其他各种系统互联, 在与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时应保证与主数据库的数据一致。

2.8 工况监视及异常告警

具有在线诊断和监视功能, 既可监视主站系统自身的运行状况, 又可监视厂站设备、通道的运行状况, 具有远程对电能量计量系统的测试和诊断功能。对于异常情况及时告警并记录到数据库中。系统的报警采用声音和屏幕窗口提示等方式。系统中的报警和事件信息作为长期纪录保存在指定的分类文件中。

2.9 智能分析功能

系统具有智能分析的功能。能够根据电表数据以及各种损耗, 智能地分析出换表、换CT及旁代事项的发生, 给用户以提示, 由用户人工进行确定, 然后完成电量的计算。

3 投资效益分析

3.1 直接经济效益

我局本次建设的系统, 覆盖了大部门变电站。如果这些站都由专门的抄表人员到现场抄表, 则每个点平均需要2个人花费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 按照现在的工资和差旅费水平则每月可以节省抄表人工费。同时每月还可节省汽车台班费。仅在抄表环节每年可节省很大的一笔费用。

在算费环节, 计费点的表计走码计算、电量统计需要人力花费工作日完成, 在采用集抄系统以后, 则每年可节省算费费用。此外, 系统用采集设备和主站的自动抄表、统计电量代替了以往的人工抄表和手工统计电量, 大大提高了每一块电表的抄见率, 降低了抄表读数错误的可能性。特别是抄表人员需要抄读的电量数据大大增加, 从原来只抄读正反向、有无功变成必须抄读正反向、有无功的峰、谷、平电量, 抄读的量从四个变成了十六个。不但加大了抄表人员的工作强度, 而且抄读数据错误的可能性也大幅度提高。本系统可以对总电量、分时电量 (尖、峰、平、谷) 、瞬时量 (功率、电流、电压) 和最大需量数据进行自动抄读, 经多次核对, 抄读数据的正确性完全达到100%, 这就避免了人工抄表带来的种种不足, 保证了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双方的利益。

3.2 间接经济效益

3.2.1 真实的线损水平。

由于本系统在自动抄表时会对采集终端对时, 采集终端又对每一块电表对时, 从主站到现场每一块电表的时钟误差基本上在秒钟级, 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时标统一, 提高了抄表同时率, 消除了人工抄表时无法避免的抄表同时率低的问题。同时, 人工抄表存在抄读错误、小数点后位数略读等问题, 这在本系统中都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这就带来一个最大的好处:通过集抄系统自动抄表和自动分析计算, 能够反映出变电站、供电线路最真实的线损情况, 消除了人工抄表同时率低带来的计算线损不准确的问题, 这样, 供电企业为降低线损而进行的设备更换、技术改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了大笔技改资金的浪费。从这个层面上说, 本系统运用与生产也有利于供电企业降低电网供电损耗, 为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3.2.2 其他效益。

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实施并投入生产实际应用, 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局的计量、线损管理, 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素质, 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合上面几方面的分析, 系统在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我局优质服务水平方面产生的间接经济、社会效益, 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系统投入运行后, 可以大大减轻抄表人员和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也可以使我局的计量工作与以前相比更具有验证、考核、追溯性。同时, 企业管理人员将更简单直观的对电量、线损和计量管理有全面宏观的掌握, 提高管理的时效性, 降低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朱英伟.地县一体化的电能量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李先彬.电力系统自动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3]郑州市电业局.远动及通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能量效益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2年12月19日开始, 至2013年1月29日结束, 试验地点为河北怀来长福养猪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264头 (公母各半) , 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4组, 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不同的4种日粮,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22头猪。试验猪均来自河北怀来长福养猪有限公司。

1.3 试验日粮

根据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 (2010年) 和中国猪饲养标准 (2004年) , 配制消化能值分别为13.00, 13.40, 13.80, 14.20 MJ/kg的4组日粮, 各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一致, 所用预混料为市场所购30~60 kg体重适用预混料。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4 饲养管理

猪舍为半封闭猪舍, 坐北朝南, 屋面用塑料薄膜覆盖, 舍长52 m、舍宽6.5 m、净高2.5 m。试验猪饲养密度保持在每头猪占用0.8 m2以上。采用粉料饲喂, 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按猪场常规管理程序进行驱虫、免疫和消毒。

1.5 测定项目

试验期间采用最高最低温度计记录当日猪舍内最高和最低温度, 每周测2次, 共测11次;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按圈测定猪空腹体重, 并以圈为单位准确测定饲料消耗量, 从而计算试验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差异显著时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舍温度 (见表2)

在试验期间猪舍内温度变化范围多集中在5~15℃, 而育肥猪适宜的温度为15~23℃。说明寒冷季节半封闭猪舍内温度低于猪体临界温度, 猪群处于冷应激状态。

2.2 生长猪生产性能 (见表3)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3可见:生长猪平均日增重随着饲料能量水平的增而逐渐增加, 3组和4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组增加了14.26%和16.19%, 1组与3, 4组间差异显著 (P<0.05) ;日采食量随着日粮浓度的增加有降低趋势, 其中4组采食量最低, 显著低于1, 2组 (P<0.05) ;料重比也随着能量浓度的提高而改善, 其中以4组最好, 比1组降低18.09%。说明在日粮蛋白水平一致的情况下, 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最好的是4组 (日粮能量水平为14.20 MJ/kg) , 其平均日增重达747.9 g/d, 料重比为2.58。

2.3 不同能量水平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见表4)

每头猪平均毛利润最高的是3组, 但和4组相差无几, 如果假设生长速度最慢的1组毛利润为100%, 那么3组和4组的毛利润分别增加了29.83%和29.70%;另一方面, 由于生长速度的增加, 猪舍周转快, 人工费用降低, 总体效益会更好。

3 讨论

冷应激状态下, 生长猪为了保持增重速度不变, 就要增额外加采食量用于产热;然而当冷应激趋于更加严重时, 尽管猪的采食量继续增加, 猪群已不能再维持在适宜温度下的生长速度。这可能是由于采食量趋于饱和, 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 可用于生长的能量受到限制的缘故。本试验通过适当提高日粮能量浓度, 达到了增加饲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当然, 温度环境对猪的影响是一个综合效应, 如猪舍内微生物环境、湿度以及有害气体等, 在本试验中未进行进一步探讨。

4 小结

通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分析, 在北方冷季条件下 (猪舍温度低于15℃) , 30~60 kg阶段瘦肉型生长猪日粮的适宜能量水平为13.80~14.20 MJ/kg。在此能量浓度下, 日粮中可去掉麸皮等低能原料, 采用玉米、豆粕和预混料组成, 效果较好。

摘要:为了探讨冬季持续冷应激条件下不同能量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264头, 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4组, 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不同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在冬季持续冷应激条件下, 日粮中消化能为13.8014.20 MJ/kg时, 3060 kg阶段育肥猪生产性能和综合经济效果最佳。

关键词:冷应激,生长猪,能量水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能量效益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日龄Ross 308肉鸡鸡雏2 880羽, 由河北省保定市某肉种孵化场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 设2个氨基酸 (可消化赖基酸) 水平和3个代谢能水平, 具体见表1。高赖氨酸处理日粮中可消化赖氨酸水平根据Ross 308肉鸡饲养手册予以一定调整, 其他可消化氨基酸是根据表2中必需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 (平衡蛋白模型) 进行计算。基础饲料是玉米、豆粕、膨化大豆、棉粕、酒糟蛋白饲料 (DDGS) 、豆油。制作配方时原料中的代谢能水平是根据2002年法国农业科学院 (INRA) 出版的饲料原料价值表计算, 其中玉米的代谢能水平是13.72 MJ/kg。

该试验共设6组, 每组6个重复, 每个重复80羽, 共计2 880羽。依据Ross饲养手册, 将试验肉鸡分为3个阶段饲养, 1~10日龄为育雏期, 11~24日龄为生长期, 25~35日龄为育肥期。

注:各处理组分别用2个大写字母表示 (“L、M、H”分别表示“低、中、高”水平) , 第1 个字母代表代谢能水平, 第2 个字母代表可消化赖氨酸水平。

1.3 饲养管理

试验肉鸡采用网上饲养, 自由采食和饮水。采用整舍育雏, 暖风炉水暖控温, 最初进雏时舍温为34 ℃, 以后每周降低2 ℃, 直至26 ℃为止。在0~3日龄24 h光照, 之后每天23 h光照, 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1.4 测定指标

每天观察鸡群的状况, 分别在饲养的11日龄、25日龄和36日龄8:00对整栏试验鸡群进行空腹称重, 并称余料, 以计算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和体重等指标。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AS 9.1统计软件中的GLM模型进行分析, 主效应F检验差异显著者则进行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采用Duncan’s多重比较。

2 结果和分析

2.1 日粮成本

采用Brill配方软件, 根据试验设计中配方营养模型 (除表1和表2所列营养指标外, 钙、磷、钠、氯等其他营养指标设置与6个处理日粮配方相同) , 根据2010年9月份河北保定原料综合价格, 得出6个试验组日粮的配方成本。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Brill配方模型中代谢能和可消化赖基酸的提高, 其日粮配方成本明显提高, 尤其是可消化赖基酸在25~35日龄阶段配方模拟中;代谢能的增减在前期育雏阶段对配方成本影响较小, 而对后期配方成本影响较大一些。

2.2 生长性能 (见表4) 和死亡率 (见表5)

对于0~10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 日粮可消化赖氨酸显著影响料重比 (P<0.05) , 对平均日增重也有一定程度影响,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P=0.068 5) ;日粮代谢能无论对这个阶段的平均日增重还是料重比, 以及平均日采食量等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P>0.05) 。这表明, 相对于日粮代谢能而言, 可消化赖氨酸的影响要更为明显一些。此外, 表4数据也表明, 提高0~10日龄阶段的代谢能或者可消化赖氨酸均对雏鸡的生长性能有益。

与0~10日龄阶段相似, 日粮代谢能和可消化氨基酸对11~24日龄阶段肉鸡生产性能也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日增重, 虽然日粮代谢能、可消化赖氨酸以及二者互作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但可消化氨基酸的趋势较为明显。此阶段日粮代谢能、可消化氨基酸以及二者互作均未对平均日采食量产生任何影响;同样与对日增重的影响较为相似, 日粮可消化赖氨酸有提高料重比的趋势, 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P=0.056 4) , 而日粮代谢能以及可消化赖氨酸与其互作均无影响。

在肉鸡的后期阶段, 也就是25~35日龄阶段, 日粮可消化氨基酸改善肉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作用降低, 均未产生明显影响;日粮代谢能的影响虽然使此阶段生产性能 (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增加, 但依然未达到显著水平。

由试验全程来看, 日粮可消化赖氨酸对料重比的影响较为明显, 尤其是前期育雏阶段, 而后期阶段作用降低;日粮代谢能对肉鸡生产性能的改善随着日龄增加, 有升高的趋势;但试验未发现日粮代谢能和可消化赖氨酸对任何一个饲喂阶段肉鸡的生产性能产生显著性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均LH组死亡率最低;HM组和HH组25~35 日龄死亡率均高于其他组。

2.3 经济效益分析 (见表6)

虽然0~10日龄阶段各组肉鸡的阶段耗料成本相近, 但由于日粮可消化赖氨酸改善了生产性能, 从而使高日粮可消化赖氨酸的3组 (HL、HM、HH组) 的造肉成本均低于低可消化赖氨酸3个处理, 尤其是HH组;但日粮代谢能对此阶段造肉成本影响并不大。

对于11~24日龄阶段, 日粮代谢能和可消化氨基酸对阶段耗料成本和造肉成本影响不大。

对于25~35日龄阶段, LH组和HL组的耗料成本最低, 且此2组的造肉成本也优于其他组。这说明日粮营养水平 (代谢能/可消化赖氨酸) 的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性能, 但其投入所产生的生产性能效益并不能弥补日粮配方成本的增加, 也就是投入产出比不佳。

对于全程而言, HL组的耗料成本在6组中最低, 为9.70元/羽, 其次为LL组以及LH组;考虑造肉成本指标, 依然是HL组的效益最为明显, 造肉成本 (4.35元/kg) 低于其他5个组, 最高的为HM组, 造肉成本为4.47元/kg。如果按照此阶段毛鸡2.0 kg予以计算, HL组每羽肉鸡收益较HM组高0.24元。

3 讨论和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代谢能和可消化赖氨酸对肉鸡全期生产性能会产生影响, 这与赵丽红等[2]的研究结论相似。对于0~10日龄肉鸡, 甚至11~24日龄, 日粮可消化氨基酸对生产性能 (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的影响较为显著, 之后影响降低;但日粮代谢能无论对于0~10, 11~24日龄, 还是25~35日龄肉鸡无显著影响, 这或许与试验设计有关。试验仅进行到35日龄, 对于目前改良的国外肉鸡品种而言, 出栏体重约为2.0 kg, 但目前北方诸多“一条龙”企业所生产肉鸡出栏体重均为2.6~2.8 kg。从理论上讲, 日粮代谢能对肉鸡后期生产性能, 尤其是料重比应该产生显著影响, 在试验中也发现此趋势, 具体作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 试验还表明, 随着日粮代谢能和可消化氨基酸的提高, 肉鸡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当然日粮配方成本也一定程度增加。对于肉鸡“一条龙”企业而言, 考虑的是最佳的经济效益, 而非最佳的生产性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 高营养浓度的日粮配方并非是高收益的日粮配方, 也并非是“一条龙”企业所需要的日粮设计。基于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考虑, 应考虑最佳经济收益的日粮设计, 也就是最低造肉成本的配方, 当然同时也需要考虑胴体品质。试验结果佐证了此观点, 经济效益最佳 (造肉成本最低) 的日粮并非高代谢能+高赖基酸, 亦或低代谢能+低赖基酸, 而是处于二者之间, 即低代谢能+高赖氨酸/高代谢能+低赖氨酸。蒋志荣等[3]的试验结果与此类似。

参考文献

[1]NAHASHON S N, ADEFOPE N, AMENYENUA, et al.Effects ofdietary metabolizable energy and crude protein concentrations ongrowth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of French guineabroilers[J].Poult Sci, 2005, 84:337-344.

[2]赵丽红, 马秋刚, 陈旭东, 等.日粮代谢能和赖氨酸水平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 2008, 44 (23) :35-40.

【能量效益】推荐阅读:

产品效益05-19

效益评估05-26

临床效益05-27

综合效益06-02

效益调查06-03

能源效益06-03

效益整体06-05

效益优化06-09

绿化效益06-11

政策效益06-14

上一篇:工业生产技术下一篇:高校内部科研审计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