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效益

2024-08-29

行业效益(精选9篇)

行业效益 篇1

2011年1~2月, 建材行业全行业经济效益提高, 但各子行业效益水平参差不齐。2011年1~2月, 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 449亿元, 同比增长38.8%, 实现利润总额232亿元, 同比增长54%, 实现主营业务利润率同比提高0.5%。企业盈利能力同比有所提高, 主要是由于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稳中有升, 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力度不断加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11年1~2月, 占建材工业利润总额30%以上的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172%, 但平板玻璃制造业受到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 产品出厂价格有所下滑, 再加上原燃材料购进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较快, 企业盈利能力同比下滑幅度较大, 2011年1~2月, 平板玻璃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55.4%。

2011年1~2月, 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95亿元, 同比增长38.1%, 实现利润总额70亿元, 同比增长172%。而规模以上平板玻璃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18.9%;实现利润总额6.3亿元, 同比下降55.4%。

据业内专家分析, 平板玻璃制造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3点:一是受利益的驱动, 企业上线较多, 2010年新增浮法玻璃生产线34条, 增加浮法玻璃生产能力1.3亿重量箱, 增加生产线数量和能力为历年之最。2010年年末浮法玻璃生产能力7.6亿重量箱, 平板玻璃生产能力达到8.9亿重量箱, 2010年全年浮法玻璃能力利用率只有83.7%, 远远低于“十五”时期平均93%的水平。由于产品产量的增长高于市场需求增长, 导致企业库存增加, 销售难度加大, 价格下滑。二是平板玻璃企业用重油和纯碱购进价格大幅上涨, 目前重油和纯碱购进价格都处于历史最高价位。三是平板玻璃企业人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2011年1~2月, 水泥制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99亿元, 同比增长40%;实现利润总额27.8亿元, 同比增长51.1%;实现主营业务利润率同比提高0.4%。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6亿元, 同比增长33.2%;实现利润总额19.7亿元, 同比增长30.8%;实现主营业务利润率同比下降0.2%。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3亿元, 同比增长34.2%;实现利润总额18.4亿元, 同比增长38.3%;实现主营业务利润率同比提高0.4%。 (摘自中国水泥网)

行业效益 篇2

排名 主营业务收入鲁泰集团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3 溢达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4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5 绍兴国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 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7 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 8 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 9 浙江新乐纺织化纤有限公司 10 常州市武进马杭色织布有限公司

排名 人均利税绍兴国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 浙江新乐纺织化纤有限公司 3 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 4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5 常州强声纺织有限公司 6 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7 江苏顺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8 鲁泰集团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10 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

排名 出口交货值1 鲁泰集团2 溢达中国控股有限公司3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4 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5 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6 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7 天津田歌纺织有限公司8 常州市武进马杭色织布有限公司9 常州强声纺织有限公司10 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排名 劳动生产率1 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2 常州强声纺织有限公司3 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4 绍兴国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 浙江新乐纺织化纤有限公司6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7 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8 鲁泰集团9 常州市武进马杭色织布有限公司10 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

行业效益 篇3

关键词:牧草;饲养业;经济利用率

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牲畜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成为饲养家畜的首选。

1 认识牧草的营养价值

牧草品种繁多,加上受土壤、施肥、生长阶段、不同部位以及来源等因素的影响,其营养价值的变异较大,有时同一种类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差异要超过种间差异。牧草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1 含水量高 陆生植物的水分约 60%~90%,水生植物可高达90%~95%。由于含水量高,加上粗纤维也不低(以干物质计18%~30%),单位鲜重的营养价值较低,每千克水生植物的消化能仅为 0.10~0.15兆卡,陆生植物在0.30~0.60兆卡之间。尽管如此,优质青绿饲料干物质的能量营养价值仍可与某些能量饲料相媲美,如燕麦籽实干物质所含的消化能为3.0兆卡/千克,麦麸为2.6兆卡/千克。

1.2 蛋白质量多质优 牧草中蛋白质较为丰富。一般新鲜禾本科牧草和叶菜类饲料含粗蛋白质为 1.5%-3.0%,豆科牧草3.2%~4.4%;以干物质计,分别为8%~12%和18%~24%。豆科牧草可满足家畜在任何状态下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牧草中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质量较好,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色氨酸的含量较高。牧草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可达80%,而精饲料则为50%~

60%。

1.3 维生素含量丰富 牧草含有各种维生素,是家畜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牧草中维生素以胡萝卜素最为丰富,每千克含 50~80毫克。在正常采食情况下,放牧家畜所摄入的胡萝卜素要超过其自身需要量的100倍。其次为B族维生素,维生素c、E、K含量也不少,如青苜蓿中含硫胺素为1.5毫克/千克,核黄素4.6毫克/千克,烟酸18毫克/千克。但牧草中普遍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6(吡哆醇)含量也很低。豆科牧草的维生素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

1.4 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牧草含矿物质约为 1.5%~2.5%,其中含钙约0.2%~2%、磷0.2%~0.5%,且钙、磷比例合适,是家畜钙磷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牧草的矿物质含量因饲料品种、土壤条件、施肥情况而异。以牧地青草为例,一些重要矿物元素的含量见表1。

5.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牧草多数幼嫩多汁,适口性好;虽以干物质计粗纤维含量较高(18%~30%),但适时利用的牧草木质化程度很低,且含有各種酶、有机酸,消化率较高。牧草中有机物的消化率:反刍动物为75%~85%,马为50%~60%,猪为40%~50%之间。

2 发展牧草生产,提高畜牧业发展的效益

营养、安全、绿色是人类对畜产品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此,生产绿色无公害饲料,实现绿色养殖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牧草多数抗逆性强,较少病虫害发生,较少使用化肥和农药,与粮食作物相比,牧草是绿色饲料,相对安全。牧草是高效生态饲料。利用粮食作为饲料,利用的是植物的籽实部分,而籽实部分仅占生物量50%左右。牧草利用的主要是植物的茎叶,由于其再生能力强,一个生长季节可以刈割多次,多年生牧草一次可持续利用多年。我们用亩产平均400kg小麦和1000kg紫花苜蓿干草进行比较,前者提供的消化能仅为后者的70%,苜蓿平均亩立干物质是小麦的4倍,蛋白质是小麦的7倍。特别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和部分禾本科牧草,由于其根系比小麦、玉米、水稻根系大许多倍,能深入土壤深层积聚大量的有机物,豆科牧草根系的根瘤菌可以固氮,如白三叶每亩能固氮10-13kg,相当于施尿素22-29kg,有利于培肥土壤。因此,利用牧草的生物学特性,挖掘非竞争性农业资源(光、温、游离氮)的潜力,增加茎叶体的生物量,是牧草高效益的重要体现。

3 合理选择优质牧草,促进畜牧业良性发展

行业效益 篇4

一、我国目前油田钻井行业的内外部分析

由于我国在近几年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有很大的转变和发展,我国在现在的经济体制要求下倡导企业实行自由竞争逐渐自己走向市场, 油田钻井行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中的一部分也要实现市场化。 在逐渐失去国家保护后的油田钻井行业在独立走向市场后将会面临各种改革和变化。 油田钻井行业在脱离政府独立后就要适应社会经济中的竞争压力, 在竞争中要想尽对策去提高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新环境中的油田钻井行业又将面临怎样的内外部环境。

(一)油田钻井行业的内部条件分析

根据现在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 我国的油田钻井企业应该属于独立企业,独立企业的基本特点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责任分明、政企分开和管理现代化的现代化企业。 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条件就主要是分析企业内部的素质及其活力。

企业内部素质主要是指构成企业各部分的质量以及相互结合的本质特征,企业素质主要强调的是质的方面而不是量的方面,而且企业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上就是企业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已经人员素质。 企业的技术素质体现在企业内部的机器设备方面的条件以及工艺水平,企业的管理素质则是管理结构和层次等方面的特点,企业人员素质则是工作职员的职业素质能力的高低和自身职业水平的高低。

而企业的活力方面则是指企业自身作为一个有机体如何通过自身的素质及能力与外部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展现出来的自我发展的生命力。 一个企业在市场中得以发展的很好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但是外部环境中又存在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和因素,由于我国油田钻井行业在以往都是仰仗着计划经济体制与国家政府保持密切关系,如今进入市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也会很难适应下来。

(二)油田钻井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自由市场竞争中的外部环境存在着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 对于需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的油田钻井行业而言正确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在竞争市场大的社会环境生存下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油田钻井行业在竞争中要重视自身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 重视行业发展处于何种阶段,针对相应的阶段性进行相关的措施改革。

目前我国的油田钻井行业在经过多年发展后逐渐步入行业的衰退期,而这类行业的主要竞争特点就是技术水平、资金密集程度等方面。 唉市场竞争环境中, 油田钻井行业在竞争压力中主要就是来源于技术的更新,由于现在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加大,使得油田钻井行业从事的较多,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加大。 同时油田钻井行业的外部压力还来源于油田的买方, 油田行业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行业性质在竞争等方面无法做到完全公开化,使得有些制度很不公平,外部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也是油田钻井行业无法进一步发展的重大原因。

二、提高油田钻井行业经济效益的几种对策

通过对我国油田钻井行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 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油田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阻力及应该如何去改善并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将钻井企业作为油田集团中的一个密切的子公司以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 交易成本通常指的是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时所需要花费的代价,其主要内容包括有交易的对象、签订的相关合同的机构所需要的费用。 但是由于油田集团公司在进行交易业务性质往往就决定了钻井公司选择作为油田集团子公司是一种风险小和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明智的选择。

(2)对油田钻井行业内部进行资产的重组和生产规模的调整 。 油田钻井行业进行资产重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成本,对生产规模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我国油田钻井行业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的冲击。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达到优化结构的目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尽快建立和完善油田钻井行业的服务市场 。 目前我国的油田钻井行业处于独立的竞争市场环境中,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的钻井行业在服务价格制定等方面都要有个明确的制度, 在竞争环境中只有保持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良性的促进行业的发展, 促使企业不断的通过改善自身内部的一些相关结构和技术来实现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结束语

我国油田钻井行业面临的是相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首先正确分析自身处在何种内外部环境中, 再根据这些形势对自身发展进行相应的分析得出采取哪种措施和对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油田钻井行业的经济效益, 使措施改革达到最有效的影响。 但是根据环境的各种分析主要集中在行业要进行的资金充足及其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根据行业性质及特点采取的相关措施往往能有效的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认清形势理思路,坚定信心谋发展[J].大庆社会科学.2000(01)

行业效益 篇5

一是拖拉机行业产销增长。据行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 今年1-9月份拖拉机行业26个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97亿元, 同比增长16%, 实现销售产值491亿元, 同比增长11%。1-8月份拖拉机行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87亿元, 同比增长16.8%。

从主要产品来看, 1-9月份大中型拖拉机产量为243567台, 同比增长31.5%, 是今年拖拉机产品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产品;手扶拖拉机产量为557286台, 同比下降16.3%;小四轮拖拉机生产量为247712台, 同比下降12.4%。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 与5月份各产品品种增幅进行比较, 今年5月份大中拖的增长幅度为35.5%, 手扶拖拉机的产量为下降18%, 小四轮拖拉机的降幅为18%。相比之下, 9月末的大中拖的增幅有所减缓, 主要是5月份后国补资金已经基本用完, 后期市场销售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是效益有所好转。2009年由于钢材价格走势较为平稳, 而销售有所增量, 尤其是大中拖的增量, 拖拉机行业的效益情况有所好转。据对拖拉机行业的统计, 1-8月份的实现利润总额为20.4亿元, 同比大增66.7%;从企业的情况情况来看, 26个企业中, 有19个企业实现利润增长或减亏, 仅有7个企业实现利润下降或亏损增加。

尽管行业利润大部分企业走势飘红, 但拖拉机行业的利润率仍然较低。据统计, 今年在多重利好、销售增长的前提之下, 拖拉机行业1-8月份的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4.20%, 而2008年同期为2.94%;据国务院国资委9月18日公布的数据分析显示, 中央企业1-8月份的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34%, 而去年同期为7.34%, 从这个角度来看, 拖拉机行业的利润率与去年相比略有好转, 但整体水平仍然很低。

从另一个间接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工业增加值指标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1-8月份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55.9亿元, 同比增长31.7%, 工业增加值的增幅低于利润增幅近35个百分点。

三是资金回笼加快。从行业的统计资料来看, 8月底全行业的应收款为近59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12.4%。而4月底该数据为63.1亿元, 同比增长44.7%, 5月底的数据为62.4亿元, 同比增长39.8%, 6月末的数据为56.3亿元。同比增长33.1%。应收资金总额及同比增幅的双双下降, 说明今年尽管上半年下达的补贴资金高达100亿元, 比2008年全年的40亿元增加了60亿元, 但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下, 资金回笼的情况要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四是拖拉机行业出现了调整的迹象。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 由于受到补贴方案、补贴额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拖拉机行业出现了调整的迹象。一是行业拖拉机产品品种之间出现调整。根据统计资料显示, 今年大中拖产销出现了较大的增长, 但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则呈现了一定的下降, 这是一种市场需求的自然调整, 即列入国补目录的产品销售情况较好, 没有列入补贴目录的产品销售相对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大中拖产品结构出现调整。从统计资料来看, 今年销售增长幅度大的是90马力及以上的产品, 其他品种虽然有所增长, 但增幅差距较大, 这说明由于受到补贴的影响, 大中拖产品的功率向上延伸, 这是农民需求心理的一种调整;三是企业之间有升有降出现调整的迹求心理的一种调整;三是企业之间有升有降出现调整的迹象。从统计数据来看, 今年1-9月份, 尽管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6%, 但统计的26个企业中, 有11个企业的生产出现了下降;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近17%的情况下, 有12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了下降;即使是全行业增幅最大的大中型拖拉机产品, 今年也有2个企业的大中拖产销量出现了下降, 这是行业当前市场形势下企业竞争力的一种变化。

五是出口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仍然较深。从统计数据来看, 拖拉机行业今年1-9月份实现出口交货值为26.3亿元, 同比下降39.7%, 降幅远远高于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元, 同比下降39.7%, 降幅远远高于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据统计, 全行业19个有出口的企业之中仅有三个企业实现增长。从拖拉机出口品种来看, 大中型拖拉机的出口量下降57.8%, 手扶拖拉机出口下降36.2%, 小四轮拖拉机出口下降52.7%。从目前的趋势来看, 出口尚没有明显回升的迹象, 9月份的出口下降额比5月份扩大了3个百分点。

行业效益 篇6

关键词:地质勘查,培训,成本,效益

当前, 我国正在加强地质勘查工作, 国家财政部门积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勘查工作, 全国地质勘查基金总规模达到330亿元。此外, 一些新兴的地质勘查领域逐渐成为热点, 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页岩气的勘查提出了要求, 在这种宏观背景下, 必须加强行业职工培训, 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 特别是新兴领域的“找矿”能力。虽然培训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 但其成本同样不容小觑, 因此, 对职工培训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对比可以更好的把握培训的价值。

一、地质勘查行业职工培训的成本

地质勘查行业培训不仅包括专业技术培训, 还包括安全培训、构造地质等与地质勘查相关内容的培训, 从而使得培训内容具有复杂性, 导致培训成本可能比一般的行业要大。

(一) 资金成本

开展职工培训工作必须有强大的资金保障, 如果企业组织培训, 首先, 培训师资力量的聘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地质勘查行业大多需要野外作业, 且是技术性较强的一个行业, 因而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师开展培训工作, 而这类教师人员数量较少, 从而其劳务工资较高, 培训过程中这种开支较大。其次, 培训材料、书籍等购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对于地质勘查企业而言, 开展一次培训要取得实效, 必须购买针对性强、富有操作性的辅导教材, 甚至要求聘请的教师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培训需求编写相关的培训材料, 这就使得整个培训工作中书籍费用支出较大。再次, 其他经费开支, 这包括教室等固定资产折旧、住宿餐饮、交通等费用支出。如果企业外派员工参加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培训, 则需要交纳培训费等费用。

(二) 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是由于职工参加工作期间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 而这一期间职工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相反, 还需要企业支付职工薪酬福利, 这就形成了时间成本。根据地质勘查行业职工的基本情况, 企业每一个年度一般都需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开展培训活动, 从而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开支。

(三) 人力成本

开展职工培训, 地质勘查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 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培训事宜, 包括收集培训人员的信息, 制定培训计划, 跟踪整个培训过程, 做好培训后培训效果评估等工作, 这就会形成一个较大的人力成本。特别是, 在培训过程中企业还需要调动其他力量如后勤服务人员、行政人员等为培训工作服务, 进一步加大了人力支出。

二、地质勘查行业职工培训的收益

开展职工培训, 不仅能够帮助职工提高个人能力, 而且能够转变职工理念, 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 从而能够形成相应的收益。特别是对于地质勘查这种高端人才、技术型人才短缺, 长期野外作业的行业而言更是如此。

(一) 提高个人素质

首先, 可以有效提高职工个人劳动技能, 通过专业化的培训, 能够帮助职工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如在煤炭勘查培训中, 可以针对地质报告编制、野外地质编录、测井、测量、物探以及钻探施工中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开展培训, 这样就能够帮助员工更好的掌握基本的技能, 提高了工作水平。其次, 可以有效帮助职工转变个人观念, 通过思想政治培训, 能够帮助员工更好的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 了解企业对职工的期望与需求, 帮助职工了解个人存在的不足与潜力, 并解决职工个人面临的各种问题, 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个人潜能,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 稳定职工队伍

首先, 培训可以使职工得到更好的尊重, 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价值, 从而有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对于职工而言, 参与各种培训特别是专业性的培训不仅能够开拓视野, 而且能够帮助其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 从而在内心更为珍惜当前的工作环境, 有助于为留住职工提供心理支持。其次, 地质勘查工作的完成一般需要一个团队, 并且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培训工作是针对这种团队展开的, 如增强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等, 就能够更好的稳定这种团队, 从而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

(三)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 培训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 从而促进竞争力的提升。在组织培训之前, 地质勘查企业一般会在企业内部展开调查, 了解职工的需求, 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 这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各种问题, 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其次, 培训可以凝聚企业发展力量,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通过培训, 能够在职工内部对各种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 如对企业文化的培训能够将职工的价值理念向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靠拢, 从而能够形成发展合力, 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 减少内部管理成本, 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首先, 从培训的模式来看, 培训可以采取统一的模式, 通过预先制定、能够最大限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的模式向职工传授各种技术、经验和方法, 如对于某一项地质勘查技术, 通过培训讲师的现场演示、口头演讲等方式, 能够最快地为职工所接受, 这比对单个的职工进行培训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从而能够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其次, 从培训效果的测评来看, 培训完成后可以采取各种方式直接检验培训的效果, 从而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针对培训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举措, 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 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首先, 培训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而言, 如果直接大量从外部引进各种尖端人才, 不仅成本高昂而且难度较大, 而通过内部培训则可以在帮助职工成长的同时, 使企业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解决了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问题, 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其次, 从安全方面来看, 地质勘查行业野外作业中会遭遇地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 甚至可能给职工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在此背景下只有有效的培训才能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 间接的达到提升企业安全效益的目标。

三、提升地质勘查行业培训效益降低培训培训成本的对策建议

培训工作要消耗大量的成本, 因而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培训效益, 促进成本的降低, 而这可以从做好培训规划、强化培训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等方面着手。

(一) 做好培训规划明确培训重点与目标

首先, 要搞好培训调研, 地质勘查企业在组织培训前, 要对行业内部的最新的技术、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企业内部管理的环境以及职工对未来发展的预期等内容进行调研, 根据调研来确定培训的内容。同时, 企业要根据职工长期野外作业的特征, 与业务部门做好衔接, 合理规划培训的时间、培训的方式等内容, 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 要做好培训规划,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 国家地质勘查行业政策的变化等制定企业内部培训规划, 明确培训的重点任务、培训目标, 并推动培训的内容系统化, 全面提升培训的效益。再次, 要细化培训方案, 企业要根据培训规划, 将培训的目标分解到各年度, 并制定具体的、可执行的操作方案, 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 强化培训管理提升培训效果

首先, 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企业在组织培训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明确培训纪律, 强化组织协调, 避免培训的随意化、无效果的培训。再次, 要加强对培训结果的管理, 一方面, 企业要积极组织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 找寻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培训的成功经验, 用于指导后续培训工作。另一方面, 企业要注重培训结果的应用, 对于培训不合格的职工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对培训效果明显的职工给予重用。

(三) 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首先, 要努力调动培训组织人员的积极性, 企业要根据培训任务的特征, 对组织培训的职工进行考核, 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激励这些职工不断完善培训方案, 组织好各种培训工作。特别是, 在培训过程中, 企业还可以充分发挥党支部、团委等机构的作用, 让这些部门的职工积极参与到培训组织协调工作中来, 壮大培训力量。其次, 要注重调动参与培训职工的积极性, 企业要将培训作为一种福利, 作为职工实现自身人力资本增值的有效渠道, 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 畅通职工表达自身培训需求的渠道, 并制定各种激励性的方案, 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志军, 刘丽.现代员工的“现代意识”培训——兼谈新时期地质勘查单位职工队伍素质教育[J].现代经济, 2009 (06) .

[2]王琳, 黄彩丽.浅议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23) .

行业效益 篇7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无线射频识别即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 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

二、RFID在服装行业的需求现状分析

服装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其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劳动成本压力持续上升, 传统的服装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服装类产品属于一种时尚产品, 产品的销量会随着季节、销售地点、消费者的品位档次、潮流趋势、产品的定价等许多因素而受到影响。过去, 大部分的品牌服饰的出入库和盘点都是以扫描吊牌上的条码进行, 条码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但条码在识别存在穿透力差, 信息单一, 不能对服饰进行更多特征描述的问题。针对条码的这些不足, 应用RFID技术取代条码成了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RFID采用无线射频原理, 可重复利用, 在服装的生产、库存、物流配送以及销售等环节起到较好作用, 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错误, 并可以对原材料、加工流程和最终产品精确跟踪管理, 加强采购和库存控制, 提高管理的透明度, 从而达到降低渠道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并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三、RFID在服装行业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效益分析

(一) RFID在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效益

RFID技术在生产环节应用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生产成本。使用RFID标签对生产材料和工人进行管理。建立了严格的领料控制, 消耗的原料和人工都实时进行登记, 实现生产成本动态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加强质量控制。使用RFID标签对每个工序消耗的原料和人工进行实时登记和监控, 实现产品质量跟踪与质量控制。

实现按订单生产。引入RFID标签技术为按订单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按订单生产是降低库存、准时供货的重要前提, 而实现零库存、JIT及时生产方式则要求生产的快速响应, RFID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信息。

实现生产和计件统计。通过标签识别标识, 可自动完成产品的产量统计、废品统计、用料统计等。通过单体跟踪技术, 在每个产品上的电子标签标识和生产作业单, 可以很容易地统计每个工人完成的产量, 对于残次品还可以追究责任人员。

(二) RFID在仓储环节的应用效益

仓储环节主要有产品、货位、货箱、托盘等需要标识和定位。产品下线后一般暂存于仓库货架, 或者直接包装后再堆放到托盘上。产品、包装箱、托盘和货位都加贴RFID电子标签, 实现所有管理单元的可视化管理, 无需实施传统的盘点工作, 从而减少物资的积压, 加速资金周转, 便于指导生产可以大大缩短包装、搬运、盘点、统计时间, 从而减少货损, 加速资金周转, 大幅提高仓储管理效率。

实现供应链监控。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产品入库、出库情况RFID技术在仓储环节应用产生的效益体现在:

提高订单产品的分发效率。由于订单产品的复杂多样性, 采用人工分发效率低下。在电子标签写入订单产品的信息, 粘贴在包装箱表面上, 就能快速有效地分发配送产品。

(三) RFID在配送环节的应用效益

配送环节主要有车辆定位和跟踪。发货时一般用叉车将托盘自仓库取出, 然后将纸箱码放在汽车里面。托盘出库前先检查是否满足出库条件, 只有满足出库条件方能出库。

RFID技术在配送环节应用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提高物流管理效率。RFID技术实现物流作业的标准化, 增加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化程度, 缩短作业流程和作业时间, 减少人力成本, 从而减低运转费用, 增大物流环节的吞吐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发货出错率。通过使用RFID技术降低原箱短少和包装箱错误等问题。

(四) RFID在销售环节的应用效益

RFID技术在销售环节应用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提高盘点与找货速度。货品不再需要开箱盘点, 速度可以提高至少22倍, 节省80%时间。

改善服务质量, 提高销售业绩。VIP客户是十分重要的客源, 据统计VIP客户每增加1%, 销售比率可以增加18%。通过RFID标签会员卡来掌握消费者信息, 把握市场销售动向, 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服务战略, 达到改进服务质量、扩大销售的目的。

四、服装行业应用RFID的优越性

服装行业应用RFID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服装行业的生产、仓储、配送、销售等环节在内部使用RFID, 将物理信息实时的收集并融合到企业信息系统中, 企业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速度明显加快, 更有效地利用企业信息系统, 缩短了企业管理的周期, 降低了管理成本, 使得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使用RFID技术帮助实现从生产、库存、配送再到销售全过程的货物监控, 准确的信息共享, 消除了由于上下游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牛鞭效应, 大大节约成本, 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物流效率。

参考文献

[1]吕洁.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其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4

行业效益 篇8

一是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作用显现。去年下半年暴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砖瓦行业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受出口量下降、房地产业下滑影响, 2008年第四季度曾出现砖产品积压, 价格下降, 销售产值和利润较上年大幅减少不利局面。而今年以来受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拉动作用, 砖瓦生产和需求明显回升。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近年来, 我国砖瓦行业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力度, 积极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技术进步, 利用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江河淤泥为原料, 采用大型真空挤出机、自动切码运系统、隧道窑焙烧生产工艺, 生产新型烧结制品。砖瓦产品呈现多品种发展:如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空心砌块、墙体装饰板、铺路砖和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等。不仅做到了节能、节地、利废、环保, 而且保证产品的质量, 提高了产品的建筑使用功能, 逐步向满足建筑节能要求方向发展。

三是装备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砖瓦机械生产企业加强了加工生产能力, 大幅提高了砖瓦机械装备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目前, 现有50%以上砖瓦生产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真空挤砖机、人工干燥室 (洞) 、小断面隧道窑成为企业改造的首选工艺, 逐渐改变着砖瓦企业工艺落后、自然干燥占地面积大、能源浪费严重的现象。随着配套的码坯机组研制成功投入使用, 大大提高了砖瓦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四是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高。新型保温烧结砌块、铺路砖、清水墙装饰砖已在北京、重庆、大连及河北、山东、浙江、江苏等大城市和地区批量生产。烧结墙体装饰挂板经市场考验, 从建筑节能、保温隔热, 环境保护、建筑物美观等方面受到建筑商、用户的高度评价。预计今后几年, 高档砖瓦产品将纳入节能、环保、绿色、安全产品行列, 得到快速发展。

行业效益 篇9

2014年以来, 我国建材工业在取得改革发展新成绩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多年来结构调整缓慢和转型升级不力所导致并沉淀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在我国经济增速减缓、转入新常态之后, 多半产业和半数以上的企业显得不适应、不自如, 跟不上形势变化, 缺乏应变能力, 缺乏能动作为, 在困难面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接连下滑。面对新形势, 全行业要积极地行动起来, 统一认识, 集中行业的智慧和力量, 能动应对“新常态”, 有效遏制新增产能和经济效益下滑, 确保建材及建材各产业稳定效益, 有力推进结构调整向纵深转折, 适应新常态, 实现新发展。为此中国建材联合会和18家专业协会共同发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切实树立长期应对新常态发展的思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 建材传统产业产能普遍过剩、经济增长的增幅普遍下降、产品价格和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的严峻形势, 充分揭示了建材行业长期以来过度依赖于传统产业的数量规模增长型和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如果新增产能仍然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行业发展未能转向“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发展未能有新的突破与加速、转型升级未能真正实现转折, 建材行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就缺乏支撑。为此, 首先在思想上要坚定地树立和依靠创新驱动, 以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开发新领域、新产品, 增加深加工与附加值, 延伸产业链, 取得新的发展, 是能动适应新常态的必由之路。由此, 可以断定建材行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不转则退, 谁不转则自己退出市场。

二、推进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是能动改变竞争力弱、被动挨打的关键和根本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 增量扩能型增长模式已经一去不返,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已经成为引导行业发展和行业治本的关键。全行业必须能动地、主动地改变发展方式, 把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作为行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进调结构、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

第一, 要准确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转折点。建材各行业、企业要从市场新的需求和经济发展新的领域的需求出发, 抓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制约的瓶颈问题, 主动找准转型升级路径, 在转型方向上找准定位, 在转变方式上找准路径, 找准载体与支撑点。

第二, 要加快拓展和培育形成有自身优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模式。通过开发满足市场新的需求的、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领域需要的新产业、新产品, 通过主动培育延伸产业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寻求拓展与渗透于其他工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扩展与延伸, 使建材各产业、企业形成结构合理、多元化发展、多边发展、抗风险能力强和具有自主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模式。

第三, 要致力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求得效益增长。半数以上的建材企业, 在长期依赖增量发展和靠增加规模取得效益的背景中粗放经营, 内部增效还有巨大潜能。建材生产企业要努力发掘降本增效、优化存量资产、挖掘潜力的着力点, 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优化资源组合与利用方式, 强化企业内部工艺改造和设备能力提升, 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坚持“两个遏制”是稳定行业经济效益的最现实的举措

建材行业还没有形成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这也是导致目前建材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经济增长乏力的内在原因。但就当前来说, 产能过剩且新增产能有禁不止, 是建材产业尤其是建材传统产业当今所有问题的根本症结, 也是导致经济效益下滑的根本原因, 产能过剩和新增产能冲击存量资产则是造成价格下跌和效益下滑的直接原因, 因此坚持“两个遏制”即遏制新增产能和遏制效益下滑是稳定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而遏制新增产能又是有效实现“两个遏制”的前提。

第一, 要能动地坚决遏制违规盲目新增产能, 用全行业力量治理行业。一方面动员所有企业实施自律, 传统建材产业企业, 特别是大企业集团, 要带头遵守有关政策规定, 带头支持绝大多数企业的倡议, 坚决不再违规新增产能,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组织和动员建材各企业, 对于违规新增产能坚决予以揭露与曝光, 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局面的继续恶化。

第二, 要能动地开展行业自律, 维护行业利益, 保证行业效益稳定增长。要维护价值规律, 即不能放任产能过剩而无序恶性竞争随意跌价, 同时也反对随意提价。发挥各级行业协会、大企业集团在维护行业利益、行业自律中的作用, 积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 能动地做好区域之间按市场需求和环境容量合理组织生产, 在区域内采取停产、减产、错峰生产等措施, 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维护市场供求平衡和市场竞争秩序, 实现行业的自我治理、自我发展。

第三, 要督促行业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作用, 加强监管力度, 对违规建成项目要坚决按照国务院41号文件精神, 坚决将其遏制并查处违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国土、环保、标准、金融税收和行业协会共同联手形成公平、透明、公正的制衡监管机制, 以改变部分地区新增产能和无序竞争有禁不止。

四、切实推进“两个加快”, 有效改变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分布结构

在当前形势下, 要积极能动地实施加快建材产业“走出去”步伐和加快产业兼并重组步伐的“两个加快”战略性措施, 从而激活存量资产, 提升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成为推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改变现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布局的有力支撑。

第一, 要能动地、主动加快建材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大企业集团承担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 要紧紧抓住目前难得的市场和政策机遇期, 主动探索新形势下大企业集团的合作模式, 形成合作共赢、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 切实承担起行业“脊梁”的引领作用。要积极推进大企业和优势企业兼并重组相对规模小、效益低、能耗和环保不达标的企业, 优化行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 要加快建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走出去”步伐。具有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要牢牢把握住国家“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机遇期, 主动解放思想, 放眼国际市场, 敢于主动“走出去”, 实现资本、技术及装备、产品和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增强国际化水平和全球话语权, 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进而改变市场单一的局面。

第三,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功能。行业协会组织要改变工作方式, 变喊为干, 变不担责任为勇担责任, 要积极向政府部门争取相关政策, 深度介入“两个加快”工作, 为企业“走出去”和兼并重组出谋划策,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政策、投融资、项目中介等全方面服务, 为企业“走出去”和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做成几件或1~2件实事。

五、实施创新驱动,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是从根本上改变建材行业依赖传统产业发展和粗放型发展模式, 既能促进传统建材产业转型升级, 又能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 是提高全行业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型升级, 促进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开发, 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举措。

第一, 要能动地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着重加大新兴产业、新型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矿及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规模并加大攻关力度, 扩大原有产品的规模, 开拓新的应用市场, 研发并突破一批在新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应用的新技术, 成为领域不断扩展、技术不断延伸与提升、发展最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填补传统材料增幅减少的疲软。

第二, 要加快传统建材产业技术研发, 推动建材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推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与装备研发攻关项目”和“第二代浮法玻璃技术与装备研发攻关项目”研发进程, 争取实现到2015年底各项目整体进展达到70%以上, 其中有80%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进展达到65%以上的目标, 为示范线的争取创造条件。所有的产业都应效仿“两个二代”, 都有自身产业的创新提升目标和改造提高目标, 实现产业升级。

第三, 建材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加快增加产业技术储备, 通过提升技术和创新驱动打破同质化竞争格局, 尽快形成产业差异化竞争。

第四, 建材行业企业要把握国家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期, 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发展预期, 尽快选准发力点, 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努力构建多元化经营模式, 发展自己的新的增长点。

六、精益企业经营管理, 挖掘潜力, 降本增效

在市场供需失衡、外部环境影响不利的情况下, 强化管理、优化存量, 改变粗放式经营模式, 最大限度地降本增效, 是成为企业积极应对形势变化的有效手段。

第一, 要能动地在传统产业增幅减少的前提下保持其稳定增长。以延长产业链, 拓展服务产业链, 增加深加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核心, 使传统产业在增量获得减少的情况下, 全面转向依靠内部存量的优化, 从而使建材传统产业不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而且效益在原来基础上还有提升。

第二, 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深挖内部潜力。各产业都要确立各自的标杆企业或明确达标的标准, 组织开展行业性的企业对标活动, 积极开展资源优化配置、节能环保、提高运行效益为目的的技术改造, 优化生产工艺, 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提升管理效能。

七、行业管理部门, 特别是协会组织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 深入实际, 引导行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 要切实做好行业经济运行引导工作。建材行业各级各类协会组织都要对本行业、本产业、本地区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提出引导性的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和实施“两个遏制”的举措。并通过媒体、会议等渠道积极向行业发布, 作为指导经济运行的导向。

第二, 要深入实际解决行业、企业实际问题。建材行业各级各类协会组织要深入到各产业的骨干企业, 认真剖析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积极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 积极能动地争取政府出台政策措施, 加大对行业扶持力度。对企业的个性问题要给予帮助、指导, 督促与推进其加快转型升级与调整结构步伐, 将转型升级的举措和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 遏制新增产能毫不松懈。中国建材联合会要与各专业协会、地方协会、地方政府联合组织召开若干个区域性的、大型的遏制新增产能、遏制经济效益下滑、推进行业自律的论坛会, 以改变一些地区盲目新增产能和无序竞争问题。此外, 平板玻璃行业要从遏制新增产能、加快兼并重组、重建营销模式等方面多管齐下, 扭转目前行业发展被动局面。对于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产业要提高进入门槛, 着重解决应收账款多等突出问题。

第四, 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出台。五月份中国建材联合会与水泥、玻璃协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建议, 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同时水泥行业将加快对32.5水泥的淘汰力度。各专业协会在对本行业企业实行三类划分的基础上, 首先从行业导向目录上公布不达标、进入淘汰范围的企业名单, 研究制订并加快推进淘汰落后工作。

第五, 加快标准提升和政策研究,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筹备召开行业标准创新大会, 明确将标准制订的目的和范围围绕服从、服务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展开。以提升标准、创新标准, 向国际标准靠拢, 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扶持发展新兴产业政策建议、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补贴资金政策建议、兼并重组扶持政策建议的报告尽快完成, 争取政府认可, 出台政策。

【行业效益】推荐阅读:

产品效益05-19

效益评估05-26

临床效益05-27

综合效益06-02

效益调查06-03

能源效益06-03

效益整体06-05

效益优化06-09

绿化效益06-11

政策效益06-14

上一篇:含盐环境下一篇:学习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