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焦虫病(精选7篇)
牛焦虫病 篇1
焦虫病又称梨形虫病、血孢虫病,是由多种无色素血孢虫——焦虫引起的蜱传播性血液原虫病。近年来随着养牛业的蓬勃发展,各地不断从外地和国外引进良种牛及国内牛只的买卖调运,造成了焦虫病的广泛传播。调查证实焦虫病是奶牛最严重的寄生虫病,感染率高,其次是西门塔耳、夏洛来、利木赞、延边牛(特别是肉用性牛)。但有关焦虫病的报道材料较少,现结合笔者近几年的临床观察对该病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希望能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1 流行病特点
1.1 发病时间
该病由蜱传播,而蜱的一个世代发育要经过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区又分布着不同种类的蜱,而焦虫病的发生与外界蜱的繁殖和活动时间有密切的联系。由于气候的变化,焦虫病的垂直传播(已被大量病例所证明)以及被感染牛可长期带虫,甚至终生带虫和牛的买卖调运等原因,使得本病发生的地区性、季节性已不十分明显。但我国北方多在4~9月份发生,以6~9月份最严重。
1.2 发病年龄
据报道1~3岁牛发病率占57.1%,3~4岁牛发病率占27.1%,4~6岁牛发病率占15.8%。这一点与笔者的观察基本相符,本病多发生于1~3岁牛只,成年牛病较少,外购牛的发病率高于本地牛,奶牛发病率基本相符,本病多发生于1~3岁牛只,成年牛发病较少,外购牛的发病率高于本地牛,奶牛发病率高于黄牛和肉食牛。感染过焦虫的牛可对同种虫体产生带虫免疫,但不同焦虫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现象。
2 临床症状
该病典型症状为高度贫血、黄疸和高热,最后可因缺氧和营养高度不良或肝脏功能障碍而死亡。潜伏期8~15 d不等。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0.5~42℃,呈稽留热,持续1~5 d,患畜喜卧阴凉处,鼻镜干燥出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巴贝斯焦虫感染的患牛典型的临床特征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液呈淡红色或棕红色。可视粘膜由潮红逐渐转变为苍白甚至黄染。呼吸加快,甚至喘息,棕色,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粪便内常带有粘液与血液,有的病例还排出黑褐色恶臭黏液粪便,死亡率较高。
3 焦虫病的诊断
3.1 流行病学诊断
首先要作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环境、自然条件、饲养方式等。然后调查蜱的种类,通过蜱的种类调查可以推断出可能存在的病原,如微小牛蜱可以传播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牛巴贝斯焦虫等,璃眼蜱可以传播环形泰勒虫,在我国主要传播者是残缘璃眼蜱。
3.2 临床诊断
根据患畜的表现进行临床诊断,虽准确性不高,但在基层有其实用意义。必要时用焦虫药物进行治疗性试验,可作出初步诊断。
3.3 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患牛耳静脉血抹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红血球内有环形、逗点形、杆状形虫体,一个红血球内有虫体1~4个,染虫率达70%以上。这是最主要、最准确的诊断方法。诊断时,病原体的形态鉴别非常重要,要仔细观察虫体的大小、所处位置、排列、染色团块在虫体中的位置和数目以及各种形态的虫体数量比,特别应注意某种虫体所具有特异性构造(典型虫体),这一特征是诊断某种焦虫必不可少的依据。如牛瑟氏泰勒焦虫特点:虫体呈杆状、竹芽状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特点: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多位于红细胞边缘或偏中部,双梨子型虫体以其尖端相连呈钝角。
3.4 血清学诊断
许多免疫学方法均可诊断梨形虫病,如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凝、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其中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供常规使用,主要用于染虫率较低的带虫牛的检疫和疫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补体结合反应诊断环形泰勒虫病、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瑟氏泰勒虫病,其敏感性、特异性良好,可用于口岸检疫、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诊断。
4 预防
焦虫病主要通过蜱作为传播媒介而扩散病原,只要破坏病原体(焦虫)、蜱和易感动物(牛、羊)三者中的某个环节,就可达到预防目的。
4.1 消灭牛蜱
根据当地蜱的种类、活动季节及活动规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决策性灭蜱措施,这是预防的关键。搞好圈舍卫生,消灭越冬的硬蜱幼虫。春季消灭牛体上幼虫和若虫,夏季即蜱的繁殖季节,进行逐头牛体及圈舍的灭蜱工作,切断传播途径。目前多用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如灭净菊酯类)和毒素类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灭蜱,也可采用天敌杀蜱的方法。
4.2 免疫预防
坚持自繁自养的方针,减少和控制外购牛。新引进牛或调动牛时,尽量避免在蜱活动高峰期进行。为了防止焦虫的传播在疫区对新购进的没感染焦虫的牛只使用抗焦虫病疫苗进行预防。据宋世荣等报道,牛环形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隐伏地区的牛群可因不断受到蜱的侵袭(接种)成为长期带虫者,因而保留其带虫免疫。因此,老疫区如一时不能完全根除焦虫病,就应使牛群经常接触和感染牛蜱,使之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但要用抗焦虫药物控制感染的数量和程度。
5 治疗
应尽量做到早确诊早治疗,针对病情给予对症治疗,除使用抗焦虫药物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强心、补液、调理胃肠及输血等,并加强饲养管理。要从患畜实际出发,病急治标、病缓治本,标本兼治。
5.1 贝尼尔
用量为5 mg/kg,用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作臀部深层肌肉注射或用生理盐水配成0.2%溶液缓慢静注。隔日1次,连续3次。
5.2 黄色素
用量为4 mg/kg(极量为2 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 000~2 000 m L中,静脉缓慢注射。只注射1次,或间隔24~48 h后再注射1次,一般不超过2次,病牛在治疗后的数日内,烈日照射。
5.3 输血疗法
对于疾病中期和部分病危的牛,可采用输血疗法,有明显的疗效。每日输血,犊牛500~1 000 m L,成年牛2 000~3 000 m L,同时结合药物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6 讨论
6.1 重复发病
牛只可因处于围产期或营养不良、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再次发病。为了避免焦虫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应更换药物,并设法提高患牛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6.2 混合感染
近两年焦虫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病例比较多,应配合四环素或盐酸土霉素静脉注射。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焦虫情况也经常发生,应引起重视。
6.3 带虫免疫
牛只建立焦虫病免疫后,即意味着这些牛感染焦虫病的可能性已显著降低,但建立带虫免疫功能时必须严格控制焦虫的感染率。因为牛感染焦虫过多即使不发病也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及引发皮炎或其它疾病,所以在建立带虫免疫功能的过程中,应注意牛的感染状态,牛蜱感染到一定数量时必须进行药浴灭蜱。
6.4 中药治疗
临床发现中草药对焦虫也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其来源广泛、药物残留少、毒副作用小,可作为抗生素等化学物的替代品,在奶牛养殖业和肉用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6.5 饲养管理
建立养殖小区,改变饲养方式,供给全价营养的饲料,提高健康水平,可以提高日粮的动物性蛋白1%~2%,脂肪适量降低,增加青绿多汁的饲料,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良好的环境。吉
牛焦虫病的防治 篇2
一、流行病学
牛焦虫病呈地区性和季节性流行,一年可数次爆发,以春、夏、秋三季为多。蜱为中间媒介,该病是由焦虫在硬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硬蜱叮咬而感染的。多发生在7~9月,易感染2岁以下牛,但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低,易耐过或变为带虫免疫。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特别是高产牛和妊娠牛。引进牛不经检疫或经配种,常引起本病流行。
二、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8~15 d。成年牛多为急性经过,病初体温可高达40~42℃,呈稽留热。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呼吸加快,肌肉震颤,精神沉郁,产奶量急剧下降。一般在发病后3~4 d出现血红蛋白尿,为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尿色由浅至深红色,尿中蛋白质含量增高。贫血逐渐加重,可视黏膜呈白色或苍白,病牛消瘦、衰弱,起立和运步较艰难,或卧地不起;出现黄疸、水肿,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粪便含有黏液及血液。孕畜多流产。犊牛发热不严重,几天后热退可迅速康复;略显虚弱,黏膜多苍白,或见微黄。
三、病理解剖
尸体消瘦,胸、腹部皮下水肿,结缔组织苍白或黄染,内脏浆膜下点状出血。血液色淡,稀薄,凝固不全。脾脏肿大,切面呈紫红色,脾髓变软。肝脏充血肿大,质地松软,切面呈灰棕色。胆汁呈稀粥样黏稠,充满胆囊。肾脏和膀胱出血肿大,大量红色尿液充满肾盂和膀胱。皱胃和肠道黏膜,尤其是直肠黏膜点状出血和糜烂。
四、诊断
临床症状如出现高热稽留,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呼吸促迫并气喘等,可初步诊断为牛焦虫病。发热第2天,取病牛耳血,作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在红细胞中发现杆状虫体。用淋巴结穿刺,取穿刺液涂片,染色,镜检,如发现石榴体即可确诊为牛焦虫病。要注意与附红体区别开。附红体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或星状,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色虫体,折光性很强,除寄生在红细胞表面还可寄生在血浆中,且姬姆萨染色中环形体较多见。
五、防治
㈠预防牛焦虫病是由硬蜱传播的,所以灭蜱是防治本病的根本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消灭牧场及牛舍的蜱。硬蜱的滋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最好分别在每年的5~7月和10~12月用敌百虫溶液喷洒牛体,或用伊维菌素溶液对牛进行肌肉注射,可以有效地杀灭硬蜱,预防焦虫病的发生。也可用蝇毒磷水溶液喷洒或药浴。
定期药物预防,对于放牧牛或新引进牛,以及本地有流行的,在发病高峰期,每隔15 d用强化血虫净预防注射1次,按2 mg/kg体重,配成7%溶液,肌肉注射。
牛焦虫病的诊治 篇3
1 发病情况
武威王某饲养200多头肉牛, 其中部分牛发病, 病牛主要表现体温升高, 保持在39.5~41.8℃长期不退。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痛感。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呼吸和心跳加快, 结膜潮红, 流泪。鼻镜干燥, 精神萎靡, 可视粘膜苍白或呈黄红色, 食欲废绝, 反刍停止, 弓腰缩腹。
2 临床表现
病牛初便秘, 后腹泻, 或两者交替, 粪中带粘液或血丝。心跳亢进, 血液稀薄, 不易凝固, 尿液淡黄色或深黄, 频尿但无血尿。后期眼睑、尾根等薄嫩皮肤处出现扁豆大小深红色出血斑。显著消瘦, 常在病后1~2周死亡。可见尸体消瘦, 血凝不良, 脾肿大2~3倍, 肝肿大。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 症状以出现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发病多呈急性经过, 体表淋巴结不肿大, 可视粘膜有小点出血、贫血或黄疸, 呼吸粗, 心跳亢进, 粘膜发绀。在不治疗情况下, 病程一般为10 d左右, 有的发病后2~3 d即死亡。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以1~7月龄的犊牛多见, 8个月以上的犊牛发病少。
3 焦虫病的诊断
首先要作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当地气候环境、自然条件、饲养方式等;然后调查蜱的种类, 通过蜱的种类调查可以推断出可能存在的病原。如微小牛蜱 (B.microplus) 可以传播牛双芽巴贝斯焦虫 (B.bigemina) 、牛巴贝斯焦虫 (B.bo-vis) 等, 璃眼蜱可以传播环形泰勒虫, 在我国主要传播者是残缘璃眼蜱 (Hyalomma detritum) 。吕文祥等调查了我国蜱的分布及其传播的血液原虫, 对流行病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患畜的表现进行临床诊断, 虽准确性不高, 但在基层有其实用意义。必要时可用抗焦虫药物 (如贝尼尔等) 进行治疗性试验, 可作出初步诊断。无菌采患牛耳缘静脉血抹片, 姬姆萨染色, 镜检, 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 红细胞内有环形、逗点形、杆状形虫体, 一个红细胞内有虫体1~4个, 染虫率达70%以上。这是最主要且较准确的诊断方法。诊断时, 病原体的形态鉴别非常重要, 要仔细观察虫体的大小、所处位置、排列、染色团块在虫体中的位置和数目以及各种形态的虫体数量比, 特别应注意某种虫体所具有特异性构造 (典型虫体) , 这一特征是诊断某种焦虫必不可少的依据。
4 预防
我们根据当地蜱的种类、活动季节及活动规模, 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决策性灭蜱措施, 这是预防的关键。首先, 搞好圈舍卫生, 消灭越冬的硬蜱幼虫;春季着重消灭牛体上的幼虫和若虫;夏季即蜱的繁殖季节, 进行逐头牛体及圈舍的灭蜱工作, 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中间宿主。目前多用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 (如灭净菊酯类) 和毒素类药物 (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 灭蜱, 也可采用天敌杀蜱的方法。
坚持自繁自养的方针, 减少和控制外购牛。新引进牛或调动牛时, 尽量避免在蜱活动高峰期进行。为了防止焦虫的传播, 在疫区对新购进的没感染焦虫的牛只使用抗焦虫病疫苗进行预防。据宋世荣等 (2000) 报道, 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隐伏地区的牛群可因不断受到蜱的侵袭 (接种) , 成为长期带虫者, 因而保留长期带虫免疫。因此, 老疫区如一时不能完全根除焦虫病, 就应使牛群经常接触和感染牛蜱, 使之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但要用抗焦虫药物控制感染的数量和程度。王林浩 (2003) 报道了用中药方剂进行预防,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最好同时采用药浴的方法。冬季应在中午进行药浴。患牛与健牛尽量避免同时洗浴。
5 治疗
应尽量做到早确诊早治疗, 针对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除使用抗焦虫药物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强心、补液、调理胃肠及输血等, 并加强饲养管理。要从患畜实际出发, 病急治标、病缓治本, 标本兼治。贝尼尔 (Berenilum) 用量为每千克体重5 mg, 用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 作臀部深层肌肉注射或用生理盐水配成0.2%溶液缓慢静注。隔1 d注射1次, 连续3次。由于长期应用本药, 在20世纪90年代疗效较好, 但是到现在大部分牛产生了抗药性, 所以临床应用较少且疗效欠佳。黄色素 (吖啶磺, Acriflavinum) 按每千克体重3~4 mg (每头不超过2 g) , 用生理盐水配成1%溶液, 过滤后, 煮沸消毒30 min, 降温至30℃静脉注射症状未减轻时, 24 h后再注射1次。病牛在治疗后的数日内须避免烈日照射。注射时, 切忌将药液漏到血管外。此药使用不方便而且有众多注意事项, 极易产生副作用及耐药性, 所以临床上较少应用此药。磷酸伯氨喹 (Primaquine Phosphate) 治疗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5~1.5 mg, 用注射用水溶解深层肌肉注射, 每日1次, 连注3 d, 间隔1 d再肌注2 d。也可口服, 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4 mg, 每日1次, 连续3 d (本药用量及方法是我们临床试验所筛选的结果) 。同时对症治疗, 如配合“三套元” (10%氯化钠、樟脑磺酸钠、葡萄糖酸钙) 促进胃肠蠕动, 5%葡萄糖盐水和一定量维生素C混合作为辅助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咪唑苯脲 (Imidocarb) 每千克体重2 mg, 配成10%溶液, 分2次肌肉注射。在选用以上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应该采用对症疗法, 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用维生素B12治疗贫血, 中等个体的牛1次皮下注射1~1.5 mL (80 mg~120 mg) , 有条件的, 可应用输血疗法, 效果更好。咪唑苯脲使用方便, 副作用小, 而且经济实惠。据王林浩报道早期病牛可采用中药疗法, 实践表明效果颇佳。另复方首乌散可以辅助治疗牛环形泰勒焦虫病, 十全大补汤对牛焦虫病贫血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疾病中期和部分病危的牛, 可采用输血疗法, 有明显的疗效。每日犊牛输血500~1 000 mL, 成年牛2 000~3 000 mL, 同时结合药物进行治疗, 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6 分析与讨论
临床上主要的诊断方法就是镜检, 从而发现虫体, 在这里要注明的一点是一定要与附红体区别开。附红体镜检的特点: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 呈菜花状或星状, 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色虫体, 折光性很强, 除寄生在红细胞表面还可寄生在血浆中, 且姬氏染色中环行体较多见。
另外, 边虫镜检的特点:虫体80%以上位于红细胞边缘, 圆形, 边缘整齐。一个红细胞可以附着1~16个虫体, 甚至更多, 个体较小, 为0.3~0.8 μm。当它在繁殖阶段时, 虫体呈多样性, 有圆形、三角形等, 但在带虫阶段一般呈圆形。应尽量做到早确诊早治疗, 针对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除使用抗焦虫药物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强心、补液、调理胃肠及输血等, 并加强饲养管理。要从患畜实际出发, 病急治标、病缓治本, 标本兼治。在实践中逐次减少用药量, 降低畜体的药物反应, 可能与药物在体内的蓄积有关, 有待进一步保持。牛只可因处于围产期或营养不良、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再次发病。为了避免焦虫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 应更换药物, 并设法提高患牛体质, 增强机体免疫力。近两年焦虫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病例比较多, 对此应配合四环素或盐酸土霉素静脉注射。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焦虫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牛焦虫病的诊疗体会 篇4
1 发病特点
牛焦虫病是由蜱 (俗称草爬子) 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该病是由焦虫在蜱内繁殖, 牛放牧时蜱叮咬而感染。此病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以7~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有病区当地牛发病率较低, 死亡率为40%, 由无病区运进有病区的牛发病率高, 死亡率可达70%。引起牛焦虫病的焦虫可分为牛巴贝西焦虫和牛泰勒焦虫两种。
2 临床典型病例
2.1 病例一
永吉县双河镇大河川村张姓家有一头7岁母牛发病, 主诉母牛这几天放牧不爱吃草, 吃一会就跑到林间阴凉地方呆立不动, 还有点喘, 自己按感冒买药打两针不见好转。遂即找兽医诊治。临床检查可见体温40.5°C、呼吸56次/min、脉膊78次/min, 可视粘膜黄染明显, 精神沉郁, 呼吸和心跳加快, 食欲反刍减少, 排稀便有血丝。阴门处粘膜有粟粒和扁豆大红斑, 在尾根、耳后、颌下等处有大量蜱寄生。
2.2 病例二
永吉县双河镇芹菜沟村王姓家有一头3岁母牛发病, 主诉, 这头母牛这几天放牧时不爱吃草, 喜卧, 尿发红, 自己打2 d青霉素、链霉素未见好转。临床检查可见体温41.3°C、呼吸48次/min、脉膊85次/min, 精神沉郁, 可视粘膜黄染, 心音亢进, 肘肌群震颤, 食欲减少, 反刍停止, 排少量干粪并带有多量粘液, 排红色尿液。血液稀薄, 不易凝固。
3 实验室诊断
血液涂片检出虫体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体温升高1~2 d, 耳尖采血涂片检查, 用姬姆萨染色镜检, 在红细胞中发现有圆形、豆点状、棒形、环形等多种形状的虫体, 可确诊为牛焦虫病。
4 治疗措施
对本病宜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治疗以祛热杀虫、调结心脏功能、抗毒消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为原则。
4.1 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 30 mL、樟脑磺酸钠注射液20 m L混合静脉注射, 黄色素3~4 mg/k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注射。
4.2三氮脒7~10 mg/kg稀释成1%~5%溶液深部肌肉注射, 土霉素注射液10~20 mg/kg肌肉注射, 菌毒高热注射液0.1 m L/kg肌肉注射。
4.3口服青蒿琥酯片每30 kg服药一片, 每日1次。
以上治疗方案连续治疗3~5 d。
5 体会
牛焦虫病发病初期往往不被重视, 很容易误诊为感冒而延误治疗, 错过最佳治疗期, 等到出现心衰、贫血、体温降低、血红蛋白尿、黄疸时很难治愈。因此, 根据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做到早诊断, 早应用特效杀焦虫药是关键。另外, 根据病牛的临床体征辅以强心、健胃、消炎等疗法可提高治愈率。
一例牛焦虫病的诊治 篇5
1 临床症状
病牛高热, 40~41.5℃.精神沉郁, 喜卧, 食欲减退, 肠蠕动及反刍弛缓, 有便秘现象, 肩前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贫血, 血液稀薄如水, 可视粘膜苍白或个别有出血点, 病程呈急性经过, 病程短、致死率高。
2 病理剖检症状
病牛肝、脾肿大, 胆囊肿大, 真胃和十二指肠有出血点和大小不等的溃疡灶, 肾脏表面有点状出血等病理变化, 膀胱内充满红色尿液。
3 实验室检查
体温升高后1~2 d, 耳尖采血涂片检查, 可发现少量圆形和变形虫样的虫体;血红蛋白尿出现期, 虫体较多, 且大部分为梨籽形虫体。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结果, 确诊为焦虫病。
5 治疗
5.1 加强饲养管理, 对牛体表的蜱喷药。
5.2 对患病牛进行治疗, 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健胃、强心、补液。
5.3 使用驱虫药:市售血虫净, 剂量为3.5~3.8 mg/ (kg体重) , 配成5%~7%溶液, 深部肌肉注射。
牛焦虫病的诊疗和体会 篇6
1 主要症状
病牛体温升高达40~42℃, 且呈稽留不退, 心跳加快, 每分钟达90次以上, 呼吸加快, 每分钟达40次以上, 气喘, 有时发出沉闷的鼾声, 病初眼结膜潮红, 后期苍白并有黄染, 病牛饮水减少, 食欲下降或废绝, 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 有的病初排干燥粪便, 后期拉稀便, 并伴有血样粘液, 有恶臭味。部分病牛有血红蛋白尿, 尿色由淡红色至暗红色, 甚至怀孕母牛出现流产, 所有病牛迅速消瘦、贫血。多数病牛表现精神委顿, 后期沉郁。放牧时不爱行走, 离群落后, 步态僵拘, 步伐不稳, 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 呆立, 头耷耳低, 病重牛卧地不起, 最后衰竭而亡。亦有病牛不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 多以犊牛居多, 一般病程10~20 d。
2 剖检变化
对病死牛进行剖检, 所见变化为尸体消瘦, 眼粘膜苍白黄染, 浅表淋巴肿大, 血液稀薄, 凝固不良, 肝脏肿大, 呈淡黄色, 质地脆弱有出血点, 胆囊肿大, 充满淡绿色胆汁, 脾脏肿大为正常的3~5倍, 质软切面隆起, 被膜有出血点, 表面有小出血点, 肾脏呈黄褐色, 表面有小出血点, 被膜易剥离。胃粘膜水肿溃疡, 有出血点, 肠粘膜卡他性炎症, 肺水肿或气肿, 肺门淋巴结肿大, 心包液增多, 心肌色淡, 心膜有针尖大小出血点, 呈胶样浸润, 膀胱内积有血尿。
3 诊断
3.1 流行病学调查, 当地牛群每年4~5月都有一定数量的不明原因死亡, 且应用抗生素类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 提示可能是寄生虫病感染。
3.2 实验室检查, 为了作出明确诊断, 采血进行了布氏杆菌平板凝集试验, 结果呈阴性反应。
3.3 采耳血、心血及肝组织6份, 分别进行涂片和切面触片, 染色, 镜检, 均未发现致病菌, 在血液涂片中发现红细胞内有形状各异的裂殖子存在。
3.4药物治疗试验, 对同群病牛分别采用多种抗生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症状不见缓解, 体温高热不降, 没有效果, 采用黄色素或贝乐治疗, 症状逐渐缓解, 疗效较明显。
综上所述诊断结果, 最后确诊为牛焦虫病。
4 治疗措施
4.1 采用贝尼乐进行全群集中治疗, 方法为5 m L/kg, 用蒸馏水或注射用水配成5%贝尼乐溶液, 做深层肌内注射, 每日1次, 3次为一疗程。
4.2 进行对症治疗, 取高渗葡萄糖液配合维生素C静脉注射, 并加抗生素控制并发症, 有贫血表现者适当补充铁、铜等微量元素, 重症者给予强心、健胃、清肝利胆等对症治疗。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行治疗, 多数病牛获得治愈, 治愈率达90%。
5 体会
5.1 本地黄牛每年均有焦虫病发生, 但以群体发病现象少见。不难看出, 此次大量群体发病, 是由于引进的牛本身自带的病源, 因此, 从外地引进牲畜应当引起养殖户的特别注意,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2 多年来, 本地区每年4~5月份都有一些呈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体温升高等表现的病牛出现, 应用抗生素类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 并有死亡现象发生可能与本病有关。
5.3 蜱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故应在发病季节避蜱放牧, 以减少感染机会, 防止本病发生。从外地新引进的牛应注意加强检疫, 做好灭蜱和防蜱工作及其他传染病的防疫注射。
5.4 一旦发病, 应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贝尼乐对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控制并发症和继发病的发生。
牛焦虫病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篇7
1 牛焦虫病的诊断依据
1.1 焦虫病原体
牛焦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牛双芽巴贝斯焦虫或牛巴贝斯焦虫引起的, 相比其他牛焦虫病来说, 双芽巴贝斯焦虫属于一种大型虫体, 能呈现出不同形态, 通常呈现出梨形、椭圆形、环形等。双芽巴贝斯焦虫长度通常会比红细胞半径大, 其中比较典型的形态是由尖端相连2个梨形虫体形成的锐角, 此虫体大多数位于红细胞的中部, 以牛为媒介, 从而经牛的若干种蜱进行传播。巴贝斯焦虫常寄生的地方为牛、羊的红细胞, 除了牛、羊容易感染以外, 一些猪、犬、马属动物也会感染焦虫病。当焦虫寄生于动物红细胞时, 就会随着动物血液吸入蜱体内进行发育、繁殖, 而后会经蜱虫卵传给下一代幼蜱, 且在动物唾液细胞内发育至感染阶段, 在牛体内持续发育、繁殖, 进而造成焦虫病灾害的发生。
1.2 临床症状
通常牛如果感染了牛焦虫病, 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迟缓、卧地不起, 牛的体温会高达40~41.5℃, 稽留热难退, 体型消瘦较快, 严重消瘦者则会造成死亡。由于牛的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 病牛会出现血点, 眼结膜呈现出苍白、黄染等现象, 还会出现粪便中带有血液或者黏液, 从而出现黄疸、血尿、贫血。大多数病牛在感染此病的初期会出现鼻孔流黄白色泡沫状鼻液, 精神虚弱状态不佳, 沉郁, 呼吸不畅、呼吸困难, 经常卧地不起, 最终面临死亡。
1.3 流行特点
通常牛焦虫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 呈地方性流行。由于夏秋两季的牛、羊营养非常丰富, 会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导致在发生牛焦虫病时不会有太过明显的临床症状, 不易被发现。然而, 牛羊在进入冬季以后由于营养得不到补充, 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临床症状较为明显。部分地方由于地势较低、易浸水的自然条件, 感染此病的概率会比其他地方高, 感染率为65%~95%[1]。
2 牛焦虫病的危害
牛焦虫病是通过一种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焦虫寄主要发生在黄牛、水牛或者奶牛的红细胞内, 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为高热贫血或黄疸, 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下降等, 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牛焦虫病主要是由焦虫在蜱体内进行繁殖, 牛、羊在进行放牧时会被蜱叮咬从而感染牛焦虫病。牛焦虫病主要以散发和地方流行2种类型为主, 普遍发生在夏秋两季, 发病高峰期为每年7-9月。由于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比较隐蔽, 因此不容易被确诊。由于流行发病传播范围比较广, 一旦有病牛或带虫牛进入养殖场, 不仅给健康牛群带来危害, 而且能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3 牛焦虫病的防治
3.1 牛焦虫病预防
牛焦虫病的预防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疫苗预防, 二是药物预防, 三是灭蜱[2]。
3.1.1 疫苗预防。
近年来, 由于相关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国内外已研发出可防治焦虫病的疫苗, 国外有2种疫苗:分泌抗原虫苗及抗巴贝斯虫弱毒虫苗, 而国内则有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 通常牛、羊群在预防接种疫苗20 d左右就能对焦虫病产生免疫力。
3.1.2 药物预防。
在新引进牛群或放牧牛时, 需要对牛群定时进行药物预防, 在焦虫病高发季节每隔15 d使用三氮脒对牛进行一次肌肉注射, 注射时需要根据牛的体重进行注射, 通常以1 kg体重2 mg的剂量进行注射。
3.1.3 灭蜱。
通过灭蜱能够彻底切断传播环节, 能有效预防牛焦虫病的发生。灭蜱时可将2.5%敌杀死油乳剂按1∶ (200~250) 倍稀释后使用, 使用时对着牛群喷雾即可, 间隔15 d后再次使用。此外, 还可以通过使用药物进行预防, 如氯氰菊酯、残杀威、溴氰菊酯等根据说明书规定剂量使用。养殖户在日常饲养过程中, 应对牛群进行定期消毒, 注重整体环境, 对牛圈舍内的缝隙、墙面喷洒药物来进行灭蜱。还可通过深翻土地、人工种草及对土壤进行改良等方式来破坏蜱的生存环境, 或者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达到消灭或控制蜱的目的。在放牧时选择安全的放牧环境, 应注意避免到蜱滋生的区域活动;养殖期间如果需调动牛的养殖地点, 调动前需做好杀蜱的预防工作, 时间最好选择在无蜱活动的季节。
3.2 焦虫病的治疗
发现牛焦虫病时, 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通常可使用特效药物进行治疗。目前, 人们常用的特效药物有阿卡普林、黄色素、咪唑苯脲等。其中, 贝尼尔为焦虫病的高效药物, 贝尼尔又被称为血虫净或三氮脒, 是一种通过深部肌肉注射的抗寄生虫药。在牛焦虫病治疗的过程中, 使用贝尼尔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该药物的毒性比一般药物大, 安全范围较小,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牛的状态, 预防出现不良反应。此外, 可以通过西医和中医进行治疗。西医的治疗手段通常是以杀虫为主, 配合消炎、补液、强心及健脾胃等对症辅助进行治疗。一般的杀虫药有青蒿素系列、贝尼尔等, 在使用过程中可配合消炎、清热解毒等药物一起进行, 如柴胡、青霉素、长效土霉素等[3]。在治疗的同时, 应加强饲养管理, 提供优质的饲草、精料, 提供足够的营养, 增强病牛的抵抗力;在放牧的过程中避免高温放牧或风吹雨淋, 从而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中医治疗方法为若病牛症状比较严重, 必要时可采取输血治疗方法。输血时先要进行生物试验, 采集100 m L供体牛血液, l0~15 min后选取静脉注射的方式将血液注射至病牛体内, 因牛的反应较迟钝, 所以需要进行2次静脉注射。
4 结语
牛焦虫病是目前牛疾病中较为突出的一种疾病, 发病率高, 疾病的死亡率也高于其他疾病。在实践工作中, 应提高对牛焦虫病的重视程度,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在日常饲养过程中, 可选择安全的环境进行放牧, 避免到有牛蜱虫的地方放牧, 避免受到蜱虫传播疾病, 从而预防焦虫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鸟斯曼·克热木.牛焦虫病的诊治体会[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0) :274.
[2]赵现彬.牛焦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 (10)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