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性报道

2024-08-30

批评性报道(共10篇)

批评性报道 篇1

新闻报道中的批评性报道, 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没有批评的媒体, 是不完善的媒体;负责任的批评, 是疗治社会弊病的良药。马克思说:“敢于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个政党有力量的表现。”毛泽东同志曾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象地比喻为“天天要洗脸, 天天要扫地”。美国《60分钟》制片人唐·休伊特也不乏此等高见:“如果有人在黑暗的角落里从事些不应该的勾当, 我们所做的是把灯光打开。”

依托媒体正确进行舆论监督, 既是党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 也是推动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有了问题自己不去揭露, 让别人揭露, 这就被动了。作为新闻记者, 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来看待和妥善处理新闻信息, 尤其是在大是大非明晰之后, 对于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人和事, 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和谴责, 理直气壮地拿起批评的武器, 走进前沿, 触及热点、难点, 把握重点, 真正当好检测社会环境的“守望者”。作为媒体领导者, 要硬起腰杆, 敢于表态、拍板、撑腰、担责, 要顶住说情, 遇到麻烦不推卸责任、不责怪下级, 据理、据法维护记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媒体权威。对于因开展批评遭到打击报复的编辑记者, 应旗帜鲜明地站在他们一边, 千万不要埋怨他们、冷落他们、不重用他们。

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 从记者的角度来说, 批评性报道也必须做到:一是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一致。任何批评性的报道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也就是说有一定的依据。这个原则就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既是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天职, 又是作为党的喉舌存在的重要依据, 也是检验其舆论引导能力大小的重要条件之一。由此, 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崇尚什么, 表扬什么, 批评什么, 树立什么, 破除什么, 都要旗帜鲜明, 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二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是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 完成一定的任务形成和制定的, 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的一致性, 决定了批评性报道必须将群众的利益当成第一信号, 在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的同时, 也要鞭笞假丑恶, 敢为人民群众鼓与呼, 当好劳动者的代言人和舆论监督的排头兵。尤其是对那些触犯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推诿扯皮、长期拖延、上告无果的现象, 以及豆腐渣工程、制假售假行为、黑恶势力等要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监督, 决不手软, 让人民群众通过批评监督, 充分认识这些现象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引导人民群众同这些现象作斗争。三是与党的工作目标相一致。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党的工作目标, 也是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向。党在不同时期, 有着不同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今天的工作目标, 就是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媒体, 就要对那些不利于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不利于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不利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的等不和谐因素, 都要进行批评监督, 始终与党的工作目标保持一致。

同时, 批评性报道还要讲究策略。“批评性报道, 揭露的是重要事件, 如果新闻工作者运用不当, 容易产生消极作用, 甚至导致破坏性结果。由此, 必须讲究策略。一要真实准确, 避免误伤。只有真实准确, 新闻媒体才能经得住受众的拷问和实践的检验, 赢得受众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才能掌握话语权, 树立权威性, 赢得公信力。要使报道达到“真实”的境界并非容易, 只有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 像毛泽东同志所讲的那样, “特别当记者的, 不能道听途说, 人云亦云, 要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 心中有数, 头脑清醒, 做冷静的促进派”。涉及批评监督当事人的全部事实 (包括基本事实、次要事实、细节、背景、引文等) , 必须完全真实, 即真有其人, 确有其事, 既没有任何夸大, 也没有任何缩小, 一是一, 二是二, 不做没有根据的猜测、妄断, 不掺杂个人感情色彩, 要充分报道矛盾冲突双方的观点、立场和看法, 让受众从确凿的新闻事实中得出结论。二要以人为本。就是说, 既要旗帜鲜明, 尖锐泼辣, 以理服人, 就事论事, 又不能言辞过激, 强加于人, 更不能冷嘲热讽, 随便扣帽子、打棍子, 应当让人觉得是一种工作性的监督、同志式的批评、朋友式的劝告。换言之, 批评的目的是救人, 而不是整人;是对事, 而不是对人;是建设性的, 而不是破坏性的。三要掌握平衡。这种平衡, 主要体现在地域平衡、领域平衡、力度平衡、形式平衡, 尤其是热点平衡上。在热点的把握上, 要特别注意“热度”的平衡:一方面, 对理应引起足够重视的热点问题要适当“加温”, 进行舆论引导, 以免失去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 要力求适时、适量、适度, 防止片面地喧嚣、煽情, 避免热点过热。同时, 还要注意观点的平衡, 不能只说有利于一方的事实和意见, 而不讲有利于另一方的事实和意见。四要把握时机。报道热点时, 不应加温, 使热点更热, 而是为了缓解;报道难点, 不使难点更难, 而是要探求解决难题的办法与途径, 防止过热过冷, 保持常态, 既要考虑群众的承受力, 又要考虑领导的压力, 尤其是要学会根据不同时期党和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来确定批评监督的主调。五要认真选题。舆论监督的内容, 是监督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执行情况, 揭露和批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揭露和批评失职渎职、滥用权力、侵害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揭露和批评社会丑恶现象及不良风气, 但无论揭露和批评哪些问题, 都应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党和政府下决心要解决的问题。六要富有特点。从舆论引导的功能看, 所揭露批评的人或事应当是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人或事。七要依法办事。批评性报道光有勇气是不够的, 还要依法办事。批评时, 不仅要使人觉得说理痛快淋漓, 给人以深刻启迪和思考, 还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牢牢掌握法律的红线, 确保不误踩法律与政策的“雷区”, 不让当事人捞到寻事找茬儿的“稻草”。这样既让自己站得住, 又让被批评者听得进。

(作者为洛阳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

编校:董方晓

批评性报道 篇2

一、发挥录音报道的优势

搞好批评报道尤其要强调事实准确,批评报道如果失实,会给报道对象带来极大的伤害,不仅起不到批评的作用,还会极大地影响媒介的威信。另一方面,批评报道中哪怕是细技末节上的任何一点失实都会影响批评的效果,无理搅三分,得理不让人的被批评者更会纠缠不休。故而搞批评报道,在采访写作上要慎之又慎。广播的录音报道在这一点上具有优势,现场录音的真实性和实证性使报道的事实无懈可击。请看《午间半小时》1991年7月28日批评铁路行业不正之风的报道。

火车上卧铺票难买,卧铺票都到哪里去了?记者登上开往满洲里的389次列车,亲眼看见关系票、走后门。“他们如愿以偿了,其他等票的旅客呢?”报道播放了对乘客和乘务员的采访录音。其中有这样一段:

问:您多大年纪?

答:我今年63岁,是哈尔滨市纪委的离休干部,叫刘魁仁。……我到8号车箱去排队,我是第2号……有人就告诉我你别在这傻等了,去上前边车箱找车长……我去了拿着我的工作证、介绍信和荣誉证,车长一看说:你看我手里这些条子,都是我的上级,都批来了,我解决不了,现在一个也没有了。

(列车宣传《铁路法》广播声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1年5月1日起实行,标志着铁路进入法制的一个新时期……)

(出记者采访乘务员音响)

问:您贵姓?

答:免贵姓陆,是这儿乘务员。

问:一般咱们这补票还是尽量照顾一些领导是吧?

答:可着重点,对!

问:重点是什么意思,指哪方面?

答:有首长啦?领导啦?伤残孕重点旅客。

问:我刚才看你们车长补票基本上都是用条子,十来个条子,是吧?

答:那就是领导的,先给领导的,上面的领导需要办理的。

问:有的挺年轻的也不像领导的样子?

答:领导的条子,领导的关系在这儿呢。

(渐出《铁路法》播音:《铁路法》在调整铁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人民铁路人民爱的立法宗旨,为正确处理铁路运输企业为铁路旅客货主之间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做到义务对等……)

乘客的“以身说法”,乘务员的“实言相告”和高声播放的《铁路法》交叉编排,两相对照,是否立判,记者无须多言。

《午间半小时》的记者自觉地运用广播报道的这一优势,深入采访,精心编排,极大地提高了批评报道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二、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层剖析

社会问题往往错综复杂,现象的背后往往有深刻的原因。《午间半小时》的批评报到不停留在现象层次上,而是长于分析,深入剖析。

1994年8月8日播出的《万里行中谈质量》,分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棉花收购中的等级虚高和等级混杂,一个是油田原有原油盗现象严重,这两个问题都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但是,棉花收购是按国家计划调拨,收购机构挺健全的,究竟是哪个环境出了问题?记者深入采访后了解到,棉花大战主要是在省与省、县与县以及各个基层收购站之间进行,在棉花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谁掌握了棉花资源谁就有经济效益,为了小部门和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是造成棉花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常德市主管这一工作的副市长说:“我常德地区对全省的贡献最大,现在我受的处罚最大。”云云。

油田原油被盗的现象已到了明火执仗的地步。一个月内,华北石油管理局560口油井被不法分子放油197井次,损失原油490吨,干警和工人一年被打伤几十人。在油田附近,散落着一座座小炼油炉,在安束公路短短两公里半的道路两旁,就有二百多座小炼油炉。这些小炼油炉以盗来的原油为原料,它们为什么能够存在,甚至有增无减?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它们不仅使农民获利,还使村里、乡里获利,甚至关系到县里的税收。

一层一层地剖析,一个棉花,一个土炼油,追究起原因来又是多么相似:地方保护主义成为许多违法行为的保护伞。

这样的批评真正批到了点自上。

12月31日播出的《承诺之后》也以善于分析见长。在对服务承诺制的一片叫好声中,报道冷静客观地分析了承诺制存在的问题,它以有说服力的事实为依托,对只承不诺、监督办法可操作性差、制度不配套、承诺概念不清、出现问题后搪塞推责、没有法律保证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事实典型,分析有力,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对承诺制的进一步完善极具建设意义。

批评性报道 篇3

关键词:CDA 经济危机 意识形态

1引言:

1.1批评性话语分析

1.1.1重要理论基础

CDA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来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论述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引入了汤普森的意识形态分析框架,还从分类、及物性、情态、转换等方面分析英语中的某些形式在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帮助读者清楚地了解批评语言学的方法论,提高语篇分析意识和批评阅读能力。(辛斌,2006)。本文分析依据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创立的语言元功能理论:系统功能语法。该语法认为,语言具有三个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1.1.2新动向

近年来CDA越来越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在内容方面,批评语用学、批评社会学、批评应用语言学等研究已经初见端倪。如国内一些学者正从CDA视角研究语言教学。一些学者(如廖美珍及其硕士)已从事研究法律语言中的权力控制、法庭审判话语的批评性分析、医患双方的话语角色转换和权力关系、考试制度中隐含的权力与霸权政策,教材编写和使用中的语言、政治和政策霸权等。吕万英(2005)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从及物性、转换及人际功能系统等方面对世界几大报纸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指出新闻标题反映报纸的意识形态。呼吁读者在解读新闻时,有必要对其进行批评性分析,尤其从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中预测文本所持的态度和立场,把握媒体的思想政治意图。

1.2新闻批评性语篇分析

虽然新闻报道的宗旨是追求真实,但是新闻更是一种具有区域性的大众传媒工具,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定社会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乃至某个特殊阶层,政党的传声筒。纽约时报与美国东部的自由派利益集团关系密切,它对国际问题的报道和评论基本上反映了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动向。洛杉矶时报代表西部利益集团的观点,支持西部政客入主白宫。《华盛顿邮报》在政治上较多支持民主党,在2000年美国大选中就公开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英国报界也流传着类似的一首打油诗:当权派读泰晤士报,有权欲者读卫报,大老板读金融时报。批评语言学家们呼吁对大众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即分析其语言表达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王晋军,2002)

2语料分析

以下三篇语料全部选自纽约时报不同记者对经济危机的报道。直接引用他人的话来增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但是作者选用的引文是有选择性的,也在无形之中表明了个人观点,或记者关注的焦点。新闻背景:金融危机是通过一系列事件来体现的。本文选择了新闻的语法特征包括新闻的时态,语态,情态和句式结构。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研究的是新闻的情态和句式结构。

News1 GKN reveals extent of damage caused by car industry crisis

News2 Unemployment Rises in Every State

News3 Some Economists Find Reasons to Be Optimistic

2.1新闻标题:

从以上三个标题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不同记者对同一事件的看法相去甚远。

Damage,crisis,unemployment rises,every state,裁员,以及具体数字10万足以在人们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经济不景气的画面。Every 等词表明经济危机裁员所波及的范围之广。Optimistic则表现了对经济好转的一线希望,但是some则表现经济的不确定性,some 在数量上不占多数,因而不能具有代表性。(吕万英,2005)

2.2情态

情态系统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判断和评判,主要由限定性情态动词,情态副词和谓语的延伸部分来表达。例如"Tom is tired"不含任何隐喻成分,但是"Tom is probably tired","Tom must be tired","I believe Tom is tired","It is likely that Tom is tired"中的"probably,must,I believe,It is likely that"却投射了语气状语,在语法层次上表达了一个隐喻结构。(李曙光,2006)

2.2.1情态语义的取向和类型

情态取向分为四种:明确主观,明确客观,非明确主观和非明确客观。其中明确主观和明确客观都是带有隐喻性的。情态类型也分为四种表示可能性和经常性的情态化与表示义务和意愿的情态化,它们是由体现情态意义的小句来表达的如"I believe,I think,I reckon,I want,I desire"以强调说话者本人的主观性。语言的情态意义就体现了说话人看待某一命题的角度。(李曙光,2006)

直接引语鲜明的表达了说话人的观点。新闻报道经常采取这种方式来发布某些观点,提出建议,这样看似出自他人之口,但由于选材和写作都控制在报道人的手中,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报道人的情态取向。由于直接隐语一般出自某些权威人士和代表性人士之口,因此它增强了文章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还有一种情态取向称作客观显性情态隐喻。这种取向既表达了报道者的观点,又隐去了作者的主观迹象是新闻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方法如:It is likely that...,It was apparent that...,It is conceivable that...,There is good evidence that...,There is no doubt that...,It seems that...这些句式在新闻英语中频繁出现,理解它们的主观含义对适当把握作者的观点至关重要。对情态隐喻的解读可以加深对新闻语篇的理解。在第三篇报道中作者在多处运用,will,和almost,assume,tend to 穿插在句子中,无形之中模糊了自己的态度,虽然经济有可能复苏,但也不是绝对的事情。

2.2新闻的句式结构

新闻的句式结构有如下特点:松散冗长,特殊定语,宾语从句that的省略,名词化,直接引语。在这里作者重点结合语料来探讨名词化和直接引语。从某种程度上说,名词化和直接引语也可以归类到情态来探讨,因为它们涉及了隐喻,而隐喻又和情态是息息相关的。(吴梦启,2002)

例如spread,remarkable,everything-led downturn,Severely impacted,sharp,decline暗含了其对就业市场的消极描述

Restore,upturn,recovery,则更多预设着经济的复苏。但是显然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复苏的预测,语气不肯定,例如在最后一段引用中,说话人用"even now in these doom-like times, "even,doom like times一词来加重形容目前的经济萧条的程度。

2.3名词化的隐喻

隐喻是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式为动词),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环境(动词词组或名词词组)。Halliday(2000)指出,隐喻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因为所选择的隐喻增加了语义的特征。名词化使信息量高度增加,高信息量适合新闻体裁的表达,节省时间。

News2Slump, redundancies, production cuts

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1deterioration,这些词都预设了下滑趋势,生产削减,裁员,经济恶化

News3encourage,improve,revival,come out,generate new jobs,upturns,sound等一些词表达了作者对经济复苏的希望。

recession,absence,unemployment虽然在第三篇新闻中,作者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复苏的积极希望,可是还是不可回避的提到一些经济危机的主导词汇例如萧条,弱化经济复苏的预测。

3结论:

三篇新闻中前两篇是从经济危机对就业市场裁员的影响来报道的可以说这是对经济危机的负面报道,没有提及经济的复苏,而第三篇则从另一个角度报道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复苏的所持的乐观态度。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报纸的不同记者对同一事件的报道角度也是不同的。特别的词和特别的句子批评性语篇分析就是为了揭示这些隐藏在语句中的意识形态的差异。新闻记者在报道事件时会受自己的利益,立场,受众等影响,因此我们无法苛求新闻对任何事件都是客观公正的报道。

参考资料

[1]Fowler,R.(1991),Critical Linguistics.In K.Malmkjaer(ed.)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London:Routledge.

[2]辛斌苗兴伟.话语分析的两种方法论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a(4):66-70.

[3]吴梦启.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文本研究系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58-62.

[4]项蕴华.简述Fairclough的语篇分析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4(5)19-22.

[5]田海龙.《后现代社会中的话语:批评话语分析再思考》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318-320

[6]吕万英.英语新闻标题批评性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3):49-52.

[7]田海龙张迈曾.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语用学与社会学研究[J].外语学刊,2006(2):7-13.

[8]辛斌.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06a(2).

[9] 李杰.情态的表达与意识形态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5(4):49-55.

[10] 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b(2).

试论批评性报道的“度” 篇4

所谓“度”, 就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或者说事物保持自己质的一定数量界限。超出了事物质的规定数量界限与范围, 事物就会出现质变。同此道理, 批评性报道超出了一定的“度”, 就会引起“质变”, 达不到批评性报道原有的目的, 甚至出现误导与谬误。批评性报道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也主要表现在掌握好“度”的问题上。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批评性报道掌握好“度”, 首先表现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

关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五个标准或五个方面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活》中阐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 坚持真善美, 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批评性报道也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客观标准, 讲究社会效益。例如2012年2月, 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宁夏卫视播出了《洗衣店的黑幕》调查性专题报道共三集, 曝出北京福奈特、普兰德两家名牌洗衣店存在的“水洗冒充干洗”“虐衣”“使用有毒干洗剂”等触目惊心的洗涤业黑幕。第一财经电视记者不惧危险, 以“打工妹”身份卧底黑店, 掌握大量第一手证据。《洗衣店的黑幕》调查性专题报道播出后, 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据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记者报道[4]:“该报道播出后, 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各大门户网站争相转载, 仅新浪视频点击率就高达20万次。节目播出当晚, 福奈特、普兰德总公司即在官网上就此事发表致歉声明。第二天, 两家公司的负责人主动联系第一财经, 接受采访, 向公众道歉并说明相关情况。报道也引起了相关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的关注此事并要求加强行业监督。”此批评报道及时、准确、适度, 严肃法纪, 纠正了行业不正之风, 社会效果良好。批评性报道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时, 要顾全大局, 具备大局意识。据中国新闻学院的一位教授称, 中央电视台评论部原来有一期《东方时空·焦点时刻》是批评上海家用化学品公司北京经营部的。该经营部将生产的过期“清妃”牌化妆品换成新一年的包装后继续在市场上出售。这一条“焦点新闻”若播出去, 肯定会产生轰动效应。但是, 中央电视台评论部的同志考虑:若将这条“焦点新闻”播出, 会影响上海家用化学品公司的国有企业的形象, 他们艰难走出的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国家名牌的路会遇到新的困难;同时, 北京经营部的错误不是这家国有企业的主流, 而这家公司前一阶段为发展民族工业做了大量义举, 新闻媒体也连续正面报道过。于是, 中央电视台记者从发展民族工业、扶持名牌产品的大局考虑, “枪毙”了已制作好的节目, 而积极与上海家化公司联系, 妥善解决了北京营业部的问题, 取得了更佳的社会效果。

二、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批评性报道掌握好“度”, 在批评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 应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这一公式, 就是毛泽东主席所倡导的: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在批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 目的是为了提高认识、解决问题、达到新的团结, 这就特别重要。批评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笔者张骏德曾经历过采写批评性报道的甘苦, 深知掌握这个公式的重要。1993年春节刚过, 一对青年职工找到笔者, 诉说第一次使用“永”字牌热水袋即断头烫伤女主人的悲惨遭遇, 而厂方却满不在乎、置之不理。笔者在义愤之下, 帮助这对青工写了投诉信与追踪批评报道。在1993年2月19日的上海《消费报》上发表了《热水袋断头造成严重事故》的投诉信, 在3月12日《消费报》上发表了追踪报道《消费者遭遇悲惨生产者满不在乎》;同时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发表评论《“上帝”需要“保护神”》, 呼吁消费者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时离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只3天了, 上海电视台也准备“升温”, 对此采取“现场曝光”的批评手法。此时, “永”字牌热水袋的生产厂家及其上属公司的领导深感问题的严重性, 连续三次找到报社领导与笔者, 做检讨, 查原因, 采取整改措施, 并向受害者赔款道歉。在这种情况下, 若再通过电视曝光, 容易造做一次“善后”报道, 使批评报道有了一个“大团圆”的完满结局, 做到了群众消气、高兴, 厂方改进工作、领导满意, 社会安定团结。

三、应遵纪守法, 讲究唯物辩证法

批评性报道掌握好“度”, 应遵纪守法, 讲究唯物辩证法, 注意报道事实真实准确, 包括用词分寸恰当。批评性报道的生命在于真实准确, 不仅批评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事, 确凿无误, 而且对事实的说明解释与评判议论都要恰如其分, 符合事物的真相。上述列举的批评性报道正是因为事实确凿、言之有据有理, 才能使被批评方认错道歉, 并表示坚决纠错。批评性报道决不是某种图报复、泄私愤的工具, 也不是惩罚、强制的力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 批评性报道也要纳入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例如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新闻媒体不能擅自称呼他人为“罪犯”, 而只能采用“犯罪嫌疑人”。否则, 新闻媒体称某人为“罪犯”, 而日后法院宣判某人无罪, 新闻媒体及其记者就要为因擅自称某人有罪而承担诬陷诽谤的法律责任。

批评性报道的事实应完全真实准确, 并需有权威机构的鉴定依据。否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例如沈阳发生一对夫妻企图自杀服用了6瓶河南驻马店制药厂生产的“佳静安定片”而未死的事件, 某传媒匆忙报道说是《夫妻轻生假药“救命”》。实际情况是, “佳静安定片”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安眠药, 成人的致死量 (以体重50公斤者计算) 在56瓶以上。新闻单位及其记者没有去权威机构 (药品检验单位) 核实, 而只轻信某公安派出所提供的情况, 轻易下“假药”结论, 造成驻马店制药厂重大经济损失。后经法院裁决, 某传媒赔款达65万元。批评性报道的用词应十分讲究, 严格掌握分寸。某企业出现一、两件次品, 就报道一、两件次品, 不能说成“一堆”“一批”“许多”;批评留有余地, 宁可将八分错误说成五分, 不可将八分错误说成十分;切忌用大而无当的贬义形容词, 如“质量粗糙低下”“态度恶劣”“问题严重”等等。遇到意见不一、争执不下的问题, 不可贸然下结论。若要报道, 也应采用“平衡”手法, 将双方或多方看法同时报道。例如, 有消费者起诉某化妆品厂的染发水造成脱发, 某报报道了法院受理的消息。待法院判定该消费者脱发与染发水无关而驳回起诉时, 这家化妆品厂已蒙受了千万元以上的损失。若某报暂不报道, 或者某报同时报道厂方的意见与申诉情况, 就不会产生类似恶果。

总之, 批评性报道法制性、政策性、社会性特别强, 其“度”的掌握应慎之又慎。新闻界已有一些有识之士呼吁, 批评性报道应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这对于新时期的大众传媒准确地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 无疑是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综上所述, 批评性报道或“曝光新闻”如何把握批评的“度”, 从大众媒体与新闻从业人员方面看,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1. 真实准确。

批评性报道是重要的舆论监督, 其生命在于真实准确, 不仅批评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事, 确凿无误, 而且对事实的说明解释与评判议论都要恰如其分, 符合事物的真相。

2. 依法报道。

舆论监督依法展开, 批评性新闻依法报道, 报道活动与报道内容都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与宣传纪律。

3. 平等公正。

舆论监督是一种平等公正的权利, 要尊重批评对象。对于批评的同志来说,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经过批评达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即使对敌对势力和犯罪嫌疑人做斗争, 也要讲究政策与策略。

4. 及时纠错。

在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中, 难免发生差错, 要及时纠错, 采取“更正”“声明道歉”等手段, 尽量争取法庭外和解。

浦东广播电视台的《浦东新闻》《民声在线》栏目, 有一批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优秀新闻作品, 其中有些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 涉及司法案件问题, 都注意到依法报道、破案后再报道, 并且有充分的事实根据 (当事人指证、监控画面等) , 富有说服力与教育意义。例如2011年10月中旬《民声在线》的一篇报道:盗窃团伙偷超市监控录像全记录, 近日, 观众孙先生向浦东广播电视台热线68549000反映说, 10月13号凌晨, 位于浦东宣桥镇上的喜乐多超市被盗。记者来到位于浦东新区下盐公路上的这家喜乐多超市, 营业员向我们讲述了当天被盗后的情况。超市营业员小王说:香烟成条都被拿走了, 就连那边的香烟样品也拿走了, 还有就是把我们这边和那边的钱箱的钱也拿走了。除了超市财物失窃, 租借在超市内的一家手机私营店也被盗。手机店老板孙先生说:价格贵的都拿走了, 十六部手机, 还有二十张手机卡, 总的也就是一万多元钱吧。最后把桌子上吃剩的半包茶叶也拿走了。接到报案后, 宣桥镇派出所民警立刻赶到现场, 发现超市一扇玻璃窗被砸碎。超市内的监控摄像头真实地记录下了窃贼破窗入室盗窃的整个过程。 (监控画面) 当天凌晨3点17分, 黑幕中, 超市一扇窗户前突然出现一个身影, 只见他左顾右盼, 看看没人便一个箭步跳了下来, 接着又一个人也翻了进来, 两人在超市里不停地翻箱倒柜。3点55分, 他们把偷来的赃物又从这个窗口交给了在外接应的同伙, 然后爬窗逃走, 整个作案过程持续了四十分钟。宣桥镇派出所治安组警长臧亮亮对记者说:我们根据视频资料里的体貌特征, 结合我们局正在开展的人口排摸工作, 锁定了这群犯罪嫌疑人。今天, 警方根据店里的监控录像, 迅速逮捕了这个犯罪团伙。据警方透露, 抓获的这一犯罪团伙共有7人, 其中还有2名未成年人。近几个月来, 这一团伙连续在六灶、三灶等地的超市、网吧、售货亭流窜作案。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浦东广播电视台《民声在线》记者报道)

上述报道, 起到震慑歹徒、伸张正气、大快人心、维护社会治安、提高人们防盗警惕性等良好社会作用。当然此篇电视新闻在报道手法上还可以改进, 应把“今天, 警方根据店里的监控录像, 迅速逮捕了这个犯罪团伙”这一段放在前面新闻导语里交代, 以起到“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的导语作用。大众媒体开展批评性报道, 本质上是新闻从业人员正确实施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问题。在我国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今天, 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进行, 还必须受道德原则的约束与规范。在我们从事的新闻报道领域内不断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 并加强我们的职业道德自律。

摘要:大众媒体开展批评性报道, 本质上是新闻从业人员正确实施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问题。当今, 批评性报道在新闻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 如何把握好批评性报道的“度”。批评性报道要掌握好“度”, 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依法开展批评;而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则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开展批评;作为新闻从业人员, 也需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自律。

关键词:批评性报道,“度”,舆论监督,依法开展批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新华出版社, 1983:177.

[2]张骏德.再论舆论监督[J].新闻记者, 2010, (10) .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7-10-25.

记者为何不敢做批评报道了? 篇5

1月4日,辽宁西丰县公安局办案人员以“涉嫌诽谤”为由,赴京拘传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12月下旬,《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剑峰遭山西省临县公安机关进京逮捕,被控“窝藏、妨碍执行公务和受贿”;同是12月,《网络报》记者关键为调查土地违规问题在太原神秘失踪14天后,河北张家口市公安局声称“关键系涉嫌受贿被其经侦支队刑事拘留”……

从“涉嫌诽谤”到“涉嫌受贿”,从地方报刊到中央报纸,从秘密逮捕到上京抓捕……中国记者的生存环境有急剧恶化之势,越来越多的记者产生了一个疑问:我敢不敢做调查记者,采写特别是针对政府强权部门及官员的批评性报道?

“受贿罪”对记者是否成立?一系列案件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本刊专访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曾代理过“西丰案”等记者案件的周泽律师。

受访者周泽(学者、律师)

实习记者林勋煌

1

目前很多新闻记者开始有顾虑,不敢再做尖锐的调查报道,你觉得原因何在?

周泽:我知道目前已有媒体做出内部规定,如果媒体吃名誉权官司败诉被判赔偿,由记者承担赔偿责任。在这样的情景下,做揭露性报道、搞舆论监督的记者,无疑会如履薄冰。

于是,我们在媒体上看到更多的,或者是各种莺歌燕舞、歌功颂德的东西,或者是综述之类不着调的文章,或者像报道毒奶粉事件却连“三鹿”大名都不敢点出来的所谓批评、揭露性报道。

2

在2008年的一系列相关案件中,记者被抓的原因,有由过去的“涉嫌诽谤”向“涉嫌受贿”转化之势,为什么?

周泽:以“受贿罪”追究记者,对受到批评监督、需要抵消新闻机构舆论监督效果的有关国家机关和政府官员来说,不失为一种摆脱与媒体对抗的良途。

3

对以“涉嫌受贿”来抓捕记者引发的讨论,你怎么看?

周泽:这确实是个很让人不安的现象:只要记者做了一个舆论监督报道,客观上都可能维护了一些利益主体的利益,就有可能被一些心怀鬼胎的人认为是“收了好处而为他人谋取利益”,出现表面的受贿犯罪符合性。

4

有新闻界学者认为“记者收受好处就是犯了受贿罪”,你觉得?

周泽:我认为这充分体现出“泛道德化”的思维模式,认为只要记者收了好处,先天就已站不住脚。其实,是不是犯了“受贿罪”,主要取决于行为人(一般是国家工作人员)是否“从事公务”。如果說记者的采访、报道等工作也算“从事公务”,那拒绝接受记者采访,或者阻挠记者采访,或者把媒体负面文章公关掉的人,是不是构成妨碍公务犯罪?

这显然很没道理。因此,记者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记者不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不构成受贿罪。

5

在 “有偿新闻”司空见惯的今天,是否应该立法禁止记者收取好处?

周泽:这是不必要的。无论立法基于怎样良善的目的,立法禁止记者收取报道对象好处,都难以实现其立法目的,相反,还可能造成无穷祸患。

6

为什么?

周泽:我从事媒介法研究,还没有看到任何国家将记者收取好处而报道规定为违法或犯罪,更没有看到任何国家以受贿罪追究记者的案例。

7

如果任由记者收取他人好处,搞“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会不会放纵不良记者?

周泽:完全可以通过行业自律进行治理。我们要相信一个常识:一个没有良好职业操守的记者,将不会被行业接纳;记者一般都会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而不会拿自己的职业前途开玩笑。

8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在西方新闻界早就不存在的乱象?

周泽:这恰恰是我们的新闻行业不健康的一个表征,也可以说是社会剧烈转型期所必然出现的。

9

在你看来,如果不通过立法,如何整治?

周泽:这就必须进一步放开媒体市场,允许民间资本注入媒体,参与经营,使媒体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要靠市场竞争来规范媒体行为。否则,就算你将解决问题的办法上升到刑事案件的层面,也仍无济于事。

10

您认为这一系列案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周泽:第一,落实《宪法》,记者作为公民的合法权利理应得到法律保护。第二,约束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浅议批评性报道的重要性 篇6

关键词: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 监督政府, 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他强调要“创造条件”, 说明开展批评的条件尚未尽如人意。现在有的人对批评性报道存在认识和评价上的误区, 有的甚至闻批则“跳”, 对批评者打击报复。2008年1月4日, 辽宁西丰县公安局办案人员以“涉嫌诽谤”为由, 赴京拘传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2008年2月下旬,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剑峰遭山西省临县公安机关进京逮捕, 被控“窝藏、妨碍执行公务和受贿”;同年12月, 《网络报》记者关键为调查土地违规问题在太原神秘失踪14天后, 河北张家口市公安局声称“关键系涉嫌受贿被其经侦支队刑事拘留”……他们抵制批评性报道的原因各有不同, 但有一点相似, 就是对批评性报道持有错误的评价, 还以种种“说法”为“论据”, 择其要者, 有以下几种:

“噪音说”。视表扬为“正音”, 视批评为“噪音”, 这是和党的一贯教导相违背的。2009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七部分“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第4条再次强调:“大兴批评和自我评之风。”“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 自觉接受批评, 积极进行整改。”“保护坚持党性原则的党员, 不准压制批评, 严禁打击报复。”批评和自我批评, 是我党多年形成的优良作风之一, 也是和其他政党相互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视发扬这一作风为“噪音”, 岂不难免荒谬之嫌?

“抹黑说”。什么是黑?往往是指缺点和错误。批评性报道正是为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服务的, 不是“抹黑”, 而是“擦黑”。俗话说,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特别现在面临转型时期, 新问题、新矛盾一一等我们运用新思维, 采用新举措去妥善处理。而一切妥善办法, 只有在探索中逐步掌握。在探索中出现某些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 只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及时克服缺点纠正错误, 矛盾就不难解决。所以, 我们一方面要表现好的, 引起轰动效应。当地有的领导就顾虑重重, 怕妨碍稳定。而事实的回答, 恰和此“碍稳说”相反。例如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发了《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揭露了大学生孙志刚在广州打工, 一次外出因未带身份证, 被巡警送到收容遣送站, 后在该站被毒打致死。以后查明, 类似事件在其它地方也发生过。这激起了许多法学家和人大代表联名上书人大, 要求对遣送制度进行违宪审查。国务院不久便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 废除了实行多年的遣送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弱势群体的权益和尊严。上述事例说明, 正是批评渠道畅通, 使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得到彰显, 使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得以伸张, 使群众的愿望与政府的举措得以互动, 才废除了引起民怨、导致不稳定因素的旧制, 换来了群众欢迎、消除不稳定因素的新规。疏通了上下沟通渠道, 密切了党群关系, 凝聚了人心, 增进了和谐, 从根本上、长远上维护了社会稳定。正如胡锦涛主席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上所说的:“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 鼓励和支持中国媒体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通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综上所述, 以“噪音”等种种说法为据来否定批评性报道的重要性, 在理论上是根本站不住的, 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随着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 媒体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的确日益兴盛起来。我们今天的各项事业能全面稳步推进, 不可忽略其中也有媒体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份贡献。要创造开展批评的良好条件, 要从思想认识上起步, 只有正确认识批评性报道的重要性, 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它的舆论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2010年2月12日《报刊文摘》2版

批评性报道 篇7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民主的重要内容与形式。监督的客体是行使公权力的政府机关和个人, 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性报道。《南方周末》是我国批评性报道的典范, 本文以《南方周末》对“厦门PX事件”的报道为例, 试论批评性报道对社会民主的促进作用。

对民意井喷的有效疏导

批评性报道反映了群众呼声, 实施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抑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 亦可以疏导民意, 增进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与和谐。

2007年5月31日, 《南方周末》发表了题为《亿化工项目引发剧毒传闻厦门果断叫停应对公共危机》的报道, 及时反映了“厦门PX项目”的情况, 迅速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在这篇报道刊登前, 厦门市民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了解到PX项目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由于没有可供咨询的权威信息渠道, 其中部分传闻已近离奇, “PX易导致畸形儿”一说在市民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其间, 《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报纸澄清“PX项目”的“正面报道”未能消除群众的疑惑。5月30日上午, 厦门市政府宣布PX项目缓建。不少人认为缓建离他们希望迁址的要求太远, 民意在此时终于井喷。

《南方周末》记者采写该报道时“采访不下20位对象, 身份不一, 去过海沧, 去过项目工地, 去过温厝村, 去过厦门大学” (1) 。记者还引用了中科院某位匿名化学专家的原话, 否定了传闻中所说的“PX易导致畸形儿”一说。

众多读者纷纷在该报道的网上留言表示要理性对待PX项目。在民间力量以及舆论的压力之下, 2007年6月1日, 厦门市政府公开向广大民众包括新闻界朋友征求意见和建议。至此,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才陆续展开。

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促进社会民主

我国新闻媒体所发表的批评性报道绝非西方国家某些以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扒粪报道”。批评性报道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科学发展观理念为导向, 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07年12月20日, 《南方周末》登载了报道《环评座谈会全记录:“我誓死捍卫你说话权利”》。据报道, “106名参会市民代表中, 近九成反对PX项目落户厦门。”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称, 这是厦门市有史以来, 第一次大规模且大张旗鼓的公众座谈会, 也是政府与民众互动新模式的初次体验。

批评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使公众通过正确的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2007年12月20日, 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 厦门PX项目将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兴建。厦门市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姿态聆听公众意见, 接受媒体舆论监督, 最终并没有“捅娄子”或者“丢面子”, 反而赢得舆论的一致好评。2007年, 经媒体揭露后, 重庆钉子户、山西黑砖窑等事件得到解决, 批评性报道在促进社会民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搭建人民参政议政的平台

在“厦门PX事件”中, 我们见识了民间力量的巨大。民间力量尽管不够成熟, 却是促进我国社会民主的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新闻媒体以批评性报道进行舆论监督, 亦是人民群众通过舆论工具参政议政的表现。

新闻媒体为事件中的各方主体提供言论平台, 使各方主体在公众面前获得平等对话的机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民主已经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民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 都能够参加管理, 提出批评和建议, 进行监督 (2) 。

批评性报道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 也要注意舆论引导作用。在新媒体时代, 流言很容易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迅速扩散, 具有传媒公信力的传统媒体应主动担负舆论监督与引导作用。2007年5月份, 中国国内部分手机用户收到关于“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的信息, 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及时采访农业部和有关专家, 证实该信息纯粹谣传, 挽回了蕉农的损失。

强化批评性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

由于人们对批评性报道存在误解, 采写此类报道的记者在采写过程中经常受到当事者的阻挠。近年来, 因撰写批评性报道而引来官司的记者不在少数, 2008年1月, 西丰县委书记违法“进京拘传《法制日报》记者”的荒唐行径, 就曾引起全国舆论哗然。

批评性报道长期以来被一些习惯势力套上“负面报道”的头箍, 甚至将批评性报道与“负面影响”混为一谈, 导致一些地方官员不理解甚至阻挠记者的采访工作。其实, 任何报道由于处理不当, 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包括我们习惯说的“正面报道” (3) 。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在抵抗雪灾、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等方面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 这种批评性报道不是添乱, 它可以集纳全社会的智慧, 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寻求最有效的方式。

同时, 批评性报道揭露的是负面事件, 如果新闻工作者在采写过程中运用不当, 容易产生消极作用, 甚至导致破坏性结果。鉴于这种双重性, 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以公共信息传播者为己任, 消除各种不必要的担忧, 关注百姓关心的话题;另一方面,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立足全局, 实事求是, 强化批评性报道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舆论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①朱红军:南方周末关于厦门PX评论以及网友评论,天涯论坛。

②刘佩弦、常冠吾、刘振坤、徐华纲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批评性报道 篇8

近年来, 中国各大城市相继受雾霾天的困扰, 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对该问题连篇累牍的报道。一时间, 仿佛人人谈“霾”色变。考察外媒的报道十分必要, 因为这不仅反映了他们的潜在立场和态度, 而且将对中国“环境形象”乃至整体形象的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外媒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报道, 前人的研究多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 较少关注空气污染这一具体领域。在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 有学者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进行探究, 如阴卫芝和唐远清探索了外媒对北京雾霾报道的负面基调与国内报道的关系, 从而引起对国内自身报道方式的反思; 刘陆致力于从中外雾霾报道的对比中探索环境报道的新角度;谈婕结合框架理论对两家美国媒体的15篇报道进行了分析。也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探究, 如李婷婷对英美的两篇相关报道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 揭示了其中的负面基调。

鉴于前人在空气污染、量化研究与话语分析领域的空白, 本文将以美国媒体为代表, 采取量化与实例结合的方式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 以考察其中所隐含的作者立场和中国形象。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 是语篇分析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旨在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等之间的关系, 探究隐含在话语中的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立场和意图。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部分建立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之上, 后者的不少方法可为文本层面的分析提供有效的工具。韩礼德认为, 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 即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分别指代语言的构建经历、协调人际交往和实现语篇衔接等方面的功能。在新闻研究里, 由于话语分析往往考察报道对客观事件的语言呈现, 因而概念功能也往往得到重点考察。

考察概念功能时, 及物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及物性是句法层面的一个语义系统, 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外在和内在经历归纳为“一套可供操控的过程”, 即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过程。由于不同过程之间的界限时有模糊 ( 如行为过程和心理过程) , 而且同一意义可能用不同的过程加以呈现 ( 如物质过程“他打破了杯子”可用关系过程“杯子碎了”表示, 不显示施事者) , 因此, 对不同过程的选择也往往能反映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三、及物性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来自美国《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30篇报道, 考察其中的及物性分布: 物质、关系、言语、心理、存在和行为过程为别占49.5% 、18. 5% 、18. 1% 、10. 5% 、2. 3% 和1. 1% 。本文将重点考察占比明显的前三个过程。

1.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事”的过程, 描述某人或事物的动作。由于新闻报道主要陈述客观事实, 因此, 物质过程自然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观察发现, 相当一部分的物质过程用于直接描述中国空气污染现状, 其中的一些描述生动鲜明地表现了污染的严重性。例如:

( 1) Jiang Kejun may be one of the few Beijing residents who see a ray ofhope in the smog engulfing the city.

( 2) But faced with choking smog in the capital so bad that it has cut visibili-ty to 200 meters, disrupted flights at the airport and closed some highways, statemedia have changed their tune.

( 3) Last month Beijing's air quality horror show reached a nightmarish crescendo.

例 ( 1) 中engulf一词表示“包围, 淹没”之意。纵观30篇报道, 描述雾霾天气时, 具有相似意思的动词并不鲜见, 如shroud、encase、blanket、envelope等。这些词容易使人联想到雾霾就如一张无影无形而又无所不包的大毯子, 把所有人和物都置于它的危害之中。而且, one of the few和see a rayof hope等暗含的意思是: 北京居民对雾霾问题普遍不抱希望, 因而暗示了污染的严重性。

例 ( 2) 通过三个物质过程描述了灰霾天气造成的恶果。对于这一存在明显因果关系的现象, 记者并没有采用如some high ways were closed as a result of the smog等句式进行表达, 而是采用了动作性更强的cut, disrupt和close, 赋予了雾霾更强的力量, 强调了一种更直接的因果关系, 从而表现了污染的严重。

例 ( 3) 中, 记者把北京的雾霾天气比作horror show, 并采用了nightmarish加以修饰, 批判态度暴露无遗。相比于一般新闻语言的平实, 此处的表达无疑更生动形象, 这也体现了记者对污染程度的着力渲染。

同时, 也有不少的物质过程用于描述当地居民紧张应对雾霾的现象, 间接反映空气污染的严重。例如:

( 4) Commuters wore face masks and some rushed to purchase air purifiersat supermarkets.

( 5) Parents are confining sons and daughters to their homes, even if itmeans keeping them away from friends.

例 ( 4) 中的rushed一词无形中增添了一分紧迫感, 突显了居民的恐慌。人们纷纷抢购防御产品, 让读者深感问题的严重性。

例 ( 5) 中, are confining表现了空气污染对中国居民日常生活的危害:出于健康考虑, 家长甚至不让孩子出门。而且, 文中甚至强调了这对孩子社交生活的负面影响———他们无法与朋友见面。西方读者重视个人自由与社交生活, 这一描述不仅加深他们对污染严重的印象, 而且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与愤慨。

由此可见, 记者采用了不少物质过程去从正面和侧面反映了中国空气污染问题之严重, 在记者的笔下, 雾霾来势汹汹, 居民忧心忡忡。

2.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的采用, 主要源于记者在报道污染现状及成因时提供数据或其他信息作为参考。

除引用污染指数直接表示污染程度外, 不少报道中也采用了比较的方法, 为读者留下更直观的印象, 例如:

( 6) Even Beijing’s annual average of more than 90 micrograms in recentyears has been far higher than the worst day at the worst monitoring station in thesmoggy U. S. city of Los Angeles ( 60 micrograms) .

例 ( 6) 中, 记者将北京的日常污染程度与美国污染较严重的洛杉矶进行对比, 加上even和worst等词的修饰, 不难让人感受到北京污染之严重。纵观30篇报道,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其中涉及北京与美国部分城市、北京与19世纪中叶的工业化城市伦敦、以及中国部分城市污染指数与世卫组织提供的污染参考值之间的比较, 总次数高达12次。虽然这有利于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污染现状, 但其出现频率之高出现无疑突显了中国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 也似乎反映了美国记者对这一问题严重性的渲染。

此外, 部分关系过程用于表示记者对污染现状的评判。如:

( 7) So what phrase is appropriate to describe Saturday’s jaw - droppingreading of 755 at 8 p. m. , when all of Beijing looked like an airport smokers’lounge?

( 8) Face masks are now part of the urban dress code.

在例 ( 7) 中, 记者的批判意图明显, 首先, 他把北京比作机场吸烟休息区, 比喻夸张, 吸引眼球。其次, 此句采用了新闻报道中罕见的疑问句式, 加上jaw - dropping一词的强化, 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加深他们对于北京空气污染严重性的印象。

例 ( 8) 表达了“人们常戴口罩出门”之意, 但并没有采用物质过程, 如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wearing face masks for protection, 而用了关系过程。由于关系过程多表属性, 具有静态的倾向, 此处记者似乎试图把这一行为常态化, 使口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而暗示了中国空气污染问题的长期性和严重性。

上述分析表明, 除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以外, 记者还不时利用关系过程对污染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此外, 为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污染的严重, 记者多次通过比较, 突显了中国城市受污染程度之深。

3. 言语过程

为使读者对事态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言语过程在新闻报道中并不罕见。韩礼德认为, 广义的言语过程的“说话人”不仅包括有意识的言语主体, 也包括所有能提供信息的信息源。虽然引用内容出自他人之口或其他消息源, 但引用谁的话语以及如何引用, 则往往暴露出记者的态度和意图。

纵观30篇报道, 言语过程主要涵盖了各方对空气污染的评论、相关部门公布治污举措的言论、有关专家对治污进程的分析和评价等。对于这些言论, 作者发现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大类, 前者有利于读者对污染印象的改观, 如有些言语过程介绍官方的治污举措, 或引用环保专家对治污进程的正面评价, 引导读者对污染的缓解怀抱希望; 而后者则正好相反, 通过引用人们对污染问题的消极评论或环保专家对治污举措的质疑, 加剧读者对于污染的负面印象。考察表明, “积极”“消极”、中性言语过程分别占26. 2% 、50. 5% 和23. 3%, “积极”与“消极”过程之间明显存在比例失衡。

两者的显著差异不仅体现在占比上, 也体现在表达方式上: “积极”过程多为间接引用, 且语言平实, 如例 ( 9) ; “消极”过程则多为直接引语, 其中不乏表达强烈情感的语句, 如例 ( 10) 和 ( 11) 。

( 9) China’s State Council, or cabinet, said Wednesday it will ratchet upnational fuel standards to levels similar to those currently found in the U. S. andEurope by the end of 2017.

( 10) “I hope in the future we’ll move to a foreign country, ”Ms. Zhang, alawyer, said as her ailing son, Wu Xiaotian, played on a mat in their apartment, near a new air purifier.“Otherwise we’ll choke to death. ”

( 11) “The mere decibel level of response when you ask people if they willlive here [in China] is telling, ”said Mr. Hopkins, who is based in Hong Kong.“They all say‘you have to be joking. ’”

相比于例 ( 9) 间接引用的平实, 后两例中的直接引语更能表达情感倾向并引起读者的注意。例 ( 10) 中, choke to death的说法骇人听闻, 容易给读者留下“中国是炼狱”的可怕印象。例 ( 11) 中虽无表达强烈情感的字句, 但划线部分暗示外国人对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多持否定态度, 这与他们对于空气质量的担忧不无关系。再联系例 ( 10) 中某位中国居民希望“逃离”本国的评论, 报道中似乎传达了“无论是本国还是外国居民, 都难以容忍中国的空气污染, 避之唯恐不及”之意。

由此可见, 记者倾向于采用“消极”的言语过程, 且在“积极”和“消极”过程的呈现方面也存在差别, 使后者显得更引人注目, 容易使读者建立或加深对中国空气污染的印象。

四、研究结论

考察发现, 中国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在报道中显得较为突出, 不仅严重危害居民健康, 而且引发人们的恐慌与愤慨, 对社会稳定性具有潜在威胁。从中可看出, 两家美国媒体对中国空气污染问题的较强批判态度。

这对我国整体形象的构建显然不利, 在积极从源头上治理的同时, 我们也不应忽略隐含在外媒报道话语中的权力斗争现象, 及时察觉他国对我国形象的扭曲或妖魔化现象, 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维护本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阴卫芝, 唐远清.外媒对北京雾霾报道的负面基调引发的反思[J].现代传播, 2013, (6) :91-94.

[2]刘陆.从“雾霾危机”报道探讨环境报道的新角度[J].对外传播, 2013, (6) :49-50.

[3]谈婕.北京毒雾事件框架分析[J].新闻传播, 2013, (7) :160-162.

走出批评报道的误区 篇9

为此, 要搞好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所谓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就是指传播主体在报道自身之外的对象时, 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情感等改变对象的本身面目。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摒弃个人好恶, 主观世界服务客观世界, 而‘没有权利从一群事实中, 摒弃不符合我们的立场和观点的新闻’, 力争以最充分的事实展现客观世界的完整面貌。”可见, 客观原则, 作为一种新闻精神, 作为一种职业 (专业) 理念, 不仅是“事实第一”的“求实”性要求, 在它背后更深层的要求是一种价值追求, 即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客观原则还可充分实现受众的知情权。无论正面报道还是批评报道, 都是通过传播主体来实现的, 批评报道的真实性不排斥倾向性, 但必须通过自然事实的逻辑来展现, 不能主观臆断。客观原则排除传播主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干涉, 不以传播主体的私利隐瞒或遮蔽事实信息, 而以自觉的意识、尽可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力求把事实信息的原本状态呈现在受众面前, 把判断、评价事实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受众。

第二, 尽量做到“平衡报道”。在现在的新闻报道中, 涉及矛盾两方或多方的报道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往往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这时, 给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 假如受到指证的一方真有问题, 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他们也难逃制裁, 但起码他们有了一个解释问题原因的机会;而另一方面, 假如受到指证的一方没问题, 则给了他们一个洗脱自己的机会。

那么, 如何做到主体事实准确呢?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平衡报道, 即事件的双方当事人都应该给与充分的话语权。有一句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还有一句哲理:存在即合理。说的就是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我们如果只听信当事人一方的述说, 而不去找另一方当事人印证, 那么, 记者的采访很容易误入歧途, 发生偏差, 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人性的普遍心理讲, 一个人, 他在陈述事情时, 为了取得更多的同情, 往往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 有效避免于己不利的因素, 甚至可能说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语言, 如果记者被他牵着鼻子走, 就可能谬之千里。虽然, “平衡报道”不一定就能完全体现客观和真实, 但“平衡报道”起码体现了“公平”, 而且体现了在“公平”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客观真实。

第三, 新闻目标的选择要有协调性。要协调好机关、媒体、受众三者的关系。媒体记者要谨记是代表人民来行使监督权的, 既反映党的要求, 又符合人民群众的目标期待。在特定的时期内, 人民群众与权力机关诉求不一致时, 媒体应从大局出发, 采取科学的态度, 运用灵活的监督技巧, 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职业精神的记者时刻都会记得他要为公正、民主鼓与呼;时刻保持着反腐败促改革关怀弱势群体的鲜明的精神气质。但是, 我们也要记着, 媒体不是法官, 没有评判权。因此, 我们不能高高在上地俯视, 而应以平视的角度来看待一切。也就是说, 记者要从监督者向报道者、从批评者向观察者转变, 更多地去呈现新闻事件的本身是怎样的, 事件背后相关各方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行为, 从而揭示新闻事件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新闻本质在于更充分而全面地提供事实与信息, 评论和发言更多地交给读者与评论员来进行。因为, 事件和真相本身, 或许比简单的批判与揭露更有力量。要将这一观点付诸实践, 还需要有一批突破能力与采写能力超强的编辑和记者, 这批编辑和记者要解决的问题是:新型的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在措辞与表达上, 如何尽可能更谨慎、更准确、更客观,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捍卫两者的“公平、正义”并找寻到其所在新闻媒体的精神特质。所以, 这就要求记者做到:1采访中一定要征求各方意见。2.批评报道要探寻事件的本质真实。有些表面现象容易掩盖事实, 深入采访、调查研究, 透过现象看本质, 抓到第一手资料, 多问为什么并找出答案, 这样才能让受监督者信服。3.新闻监督应重视事后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顾和审视, 分析报道的利弊得失、经验教训, 以利于日后更好地指导舆论监督。4.“将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还原或回归为客观报道”, 是让两者的“异化物”回归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本身的唯一方法。

第四, 加强记者的业务能力, 提升记者自身素养。一是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 采取中心组专题学、部门集中学和个人自觉学等多种形式, 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掌握精神实质。二是开展知识测试提升防腐拒变应变能力。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组织采编人员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避免受一切向钱看风气的影响, 通过对防腐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原则和具体措施等内容的测试, 提升全体采编人员防腐拒变应变能力。三是组织编辑记者开展培训和业务学习, 提高编辑记者的防腐蚀能力, 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批评性报道 篇10

1 批评性报道采访的几个特点

1.1 采访的艰难性和危险性

批评性报道因报道的是反面的、负面的新闻事实, 会涉及到某个人、某个单位企业、某个行业的利益, 采访的艰难性可想而知。不仅一些新闻当事人会直接拒绝记者的采访, 甚至一些旁观者、目击者也会害怕事情牵扯到自己身上, 又或迫于某方面压力而保持沉默。记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一手资料, 不仅后期写作困难, 即使写出来的也是不深刻或是不负责任的报道。

批评性报道的采访过程不仅仅存在着较大的艰难性, 很多时候还存在着危险性, 会受到当事人的攻击、谩骂, 或殴打。近年来, 记者因采访报道批评性新闻而被打的事件并不鲜见。2015年, 河南郑州一在建楼盘着火, 造成2名工人在大火中丧生。之后, 该事件引发几十位业主到工地维权, 死者家属也要求开发商给死者一个说法。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 没有任何一方出来说话, 工地保安则直接用暴力给出了“说法”。为避免自己的“暴行”被新闻媒体揭露, 保安甚至出手打记者抢摄像机, 最后还限制记者人身自由, 把记者关进了候审室;记者刚参加工作时就碰到一起类似事件, 一位多年从事新闻采访的前辈, 因采写了一篇批评性报道而被当事人寻找到报社进行人身威胁。

1.2 采访的隐秘性和隐蔽性

事实的真相往往隐秘在大量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 采访批评性报道就是要拨云见日, 从茫然无绪中寻找蛛丝马迹。在采访过程中还会有人为地设置障碍, 或故意隐瞒事实、歪曲事实, 使记者难以完成采访任务。即使是一些人们都知道的事实, 有时也会因牵涉相关人的利益, 而得不到采访对象的认可配合。记者曾采写过有关银行排队叫号VIP插队的现象, 本身这一现象是银行客户都知道的, 银行本身也心知肚明。然而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试图找几位银行业内人士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找了几位都不愿意出来发声。

批评性报道的艰难性和隐秘性就决定了, 记者为达到采访目的而不得不在采访过程中有所“隐蔽”。隐蔽采访包括2种方式:一种是半隐蔽式, 即不隐去记者身份, 只隐去采访的真实目的;一种是全隐蔽式, 即完全隐去记者的身份调查新闻事实。笔者曾报道过一篇有关美容院违规从事纹眉、割双眼皮等微型手术的新闻。采访时, 笔者完全隐蔽身份, 以消费者的身份到一家美容院进行咨询、探访、调查, 最后取得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 写出了社会影响较大的批评性报道。

1.3 采访要深入细致、全面

批评性报道刊发后引起的社会影响较大, 极易产生矛盾, 因此, 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就要做到深入细致, 对事实的了解要全面。如笔者在采写一篇投资公司现“跑路潮”的稿件时, 虽然这不完全是一篇批评性报道, 只是对笔者所在城市此类现象的一个调查, 但因涉及到一部分投资人的隐私和行业违规现象的剖析, 因此, 笔者为采写此稿进行了深入地调查了解, 不仅找到多位当事人采录了他们亲身经历的投资被骗过程, 而且隐匿身份以投资者的身份到一些投资理财公司探访, 获取第一手材料, 最后记者采访了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 了解当时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地方政府对此情况的处理解决方法, 当获知有关监管部门联合对投资理财公司进行检查时, 记者通过申请跟随检查组深入一线, 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经过一系列的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 最终笔者写出了一篇深刻的新闻稿, 此稿刊发后引发较大社会反响。

批评性报道只有采访深入细致, 了解到最全面真实的情况才能写出让读者、当事人信服的稿件, 否则很容易给写作者本人, 甚至报社带来不良影响。批评性报道因涉及到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 调查不仔细, 稍有差池, 就极易被当事人“鸡蛋里挑骨头”, 给自己造成不利和麻烦。

2 批评性报道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2.1 必须用事实说话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的观点》一文中强调:“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 新闻工作者要做到事实第一性, 新闻第二性。”由此可以看出, 新闻事实是一篇新闻报道的基石, 采写新闻必须要尊重事实, 批评性报道的事实更不能有一丝差错, 否则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离开新闻事实, 新闻报道也就无所谓存在了。

由于批评性报道极易引起新闻当事人的抵触, 尊重新闻事实, 也是批评性报道采写者保护自己的重要的屏障。20世纪90年代, 某企业一位共产党员、老工人因英勇救人而身负重伤。治病期间, 老工人所在企业不闻不问, 甚至降低该工人工资, 基本的医疗保障也不让老人享受, 老工人家人只得靠借钱支付医疗费。得知情况的记者通过多方取证调查, 用事实写出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新闻报道——《英雄之泪为何谈》。文章见报后, 企业领导震怒之余, 以组织名义写了《报道失实说明材料》, 以驳斥记者的新闻报道。几经波折, 该企业领导最终没有达到目的, 只因记者所写皆为事实, 真实的报道很好地保护了记者。

有一些记者, 采访时虽然做足了功课, 事实也都了解清楚, 只是在写作时往往掺杂进自己的观点, 抛开事实自行自说, 容易给读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用事实说话, 一定要真实准确, 避免误伤。如今网络发达, 各种新闻资源共享, 有的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图省事, 不经调查不用事实说话, 直接借用其他媒体的案例观点, 道听途说, 人云亦云, 写出的稿件很难让人信服。这些稿件的失败之处, 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用事实说话。写批评性报道, 就要用事实说话, 以事实为准则, 这样才使报道中的看法、观点、论断更具有说服力。

2.2 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批评报道不是单纯地“打击”“揭丑”, 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舆论监督, 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特别是在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 要做到鼓劲而不泄劲, 帮忙而不添乱。

2016年3月媒体曝出的山东疫苗案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系列关于疫苗的消息刷爆网络。在前期报道中, 一些新闻媒体使用“这是杀人”的“醒目”标题引人关注, 在新闻报道中也没有详尽解释涉案疫苗属哪一类?是疫苗本身有问题还是流通环节造成疫苗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是否所有的疫苗都不能用?缺乏详尽解释和对事实的过度解读, 让疫苗案迅速升温发酵。与此相对应的是, 之后有媒体对此新闻事实再次进行深入调查了解, 用事实说话, 指出涉案疫苗质量本身没问题, 只是在流通冷链的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导致疫苗失效;问题疫苗属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是按上报接种计划由国家分配发放, 有着比较完整的渠道, 二类疫苗目前存在着渠道比较小和分散的问题, 在管理上有所缺陷。对于疫苗是否还安全?还能接种吗?这样的问题, 有媒体也给出了专业的回答, 肯定了疾控部门对于疫苗的监测还是一个完善的体系, 当前的事件没有必要去猜测和恐慌, 建议人们到正规的医院或正规渠道接种。

有勇气揭发并不是批评性报道的最终目的, 批评性报道要以事实为依据, 依法办事, 严格遵循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同时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与党的工作目标相一致。报道什么, 怎样报道, 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能为了追求新闻影响力, 偏离大政方针, 对事实的叙述以偏概全, 或者有意误导舆论。新闻工作者始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才能敢为人民群众鼓与呼, 当好劳动者的代言人和舆论监督的排头兵, 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总之, 批评性报道是整个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批评性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采访批评性要报道要做到深入细致有策略, 写作时则要建立在尊重事实、坚守原则的基础上, 真正让批评性报道成为治疗社会弊病的良药, 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成连.新闻官司防范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上一篇:高压脉冲电源下一篇:视点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