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自然

2024-11-20

感悟自然(共12篇)

感悟自然 篇1

亲近自然,也许是人的天性,而热爱自然,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大自然的滋养中,感知万物、探索规律、陶冶情怀、融化自我,便是开启了天人合一的审美人生。

儿童多通道的审美感知,使得他们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密。然而,户外的各种“危险”、课余的各种培训、居家的各种电子产品,阻隔了孩子与自然的联系,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宅”,也使我们忧心忡忡。

五年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我们经历了由浅表及内里的探索,从茫然到领悟的进步。我们和孩子一起感受自然,一同分享快乐。

自然万象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感觉刺激,他们猫咪般的花脸,灿若云霞,让人心生暖意; 他们拔出泥泞的鞋袜,面目全非,让人忍俊不禁。多样的自然体验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的情感在探索中不断感受自然的灵与美。

孩子们不时闪现的爱心,也让我们常有收获的喜悦。记得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王锴文和爸爸搬凳子撤场,需穿过一片草坪,负重的小锴文不走直线,而选择了绕道而行。爸爸问起,他答曰:不想踩到小草。那声音不高却令人心动。我们曾带领一群孩子去户外观察蝌蚪,肖何锦烨等几个小朋友看着软嘟嘟、黑乎乎、扭动着小尾巴的蝌蚪,心里打鼓不敢触碰。在其他小朋友的带动及家长的鼓励下,他们试着伸出小手,接住了老师捧着的蝌蚪。当蝌蚪在他们的小掌心游动的时候,肖何锦烨异常激动,兴奋的大喊: “它好可爱! 软软的,弄得我手心好痒的。我可以摸它吗?”由此,他就跟蝌蚪玩开了。有小朋友不小心将蝌蚪弄到了地上,马上就听到其他小朋友着急的声音: “快点把它放到水里去,不然它会死的! ”“它好小的,我们要保护它! ”立马,周围的小朋友都过来帮忙捡,小朋友们唯恐伤到又小又软的蝌蚪,极其认真,不敢用力,小心翼翼,那场面让人感动。饲养蝌蚪期间,孩子们每天到教室放下书包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蝌蚪,跟蝌蚪说话。中午,他们会留些自己的午饭去喂蝌蚪,那模样稚气却很是可爱。蝌蚪变成青蛙后开始往外爬,不时就会有小青蛙爬了出来。胡杨小朋友很为青蛙担忧,便对青蛙说: “你别往外爬,掉下来会摔死啊。我们会把你送回家的,你就等等噢! ”

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这些年,我们教师的自然情愫也在不自觉的变化。很多年了,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天空; 看见有人往车外扔水瓶、纸屑会觉得分外刺眼,会很生气,会制止身边人的这种行为; 家有幼儿的老师会在自己的私家车内放置小垃圾桶; 我们也会像孩子一样在自然中忘我……不仅如此,老师们还会敏锐地捕捉教育主题、随机进行自然教育活动。在一次小朋友下午茶时间,邓老师的班上飞进了一只小蜜蜂,孩子们很害怕。邓老师首先安抚孩子: 蜜蜂不会轻易叮人的。然后与孩子们一起“送”它回去,一起讨论蜜蜂为什么会叮人? 蜜蜂叮人之后会怎样? ……寻味而来的不速之客不仅没有让孩子慌乱,还意外收获了有关蜜蜂的知识。他们兴趣盎然地了解和学习,对蜜蜂也没那么害怕了。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在自然教育活动中,我们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感悟自然 篇2

奶奶家种了许多果树,可是,上次放假回家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下雨天多了,瓜果就不甜了,有些果实熟了又为什么会掉下来呢?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好奇心,通过查找资料,我才明白,原来我们吃瓜果时觉得很甜,这是因为瓜果里含有许多的糖分。

这些糖分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在果实里的。

光照充足,贮藏的糖分就相应增多了。

如果总是阴雨天气,太阳光照到植物的时间减少,光照时间不足,果实里的储存的糖分就减少了,瓜果就自然不甜了。

挂在树枝上的果实如果熟透了,就会掉下来,这是因为果实和树枝之间靠果柄上的一些纤维素连接在一起。

当果实成熟后,果柄上的细胞开始衰老,营养不足,并且在果柄基部形成了一个所谓的“离层”。

离层像刀子一样,把果柄分为两部分,这样,稍遇风吹的果实就会掉下来。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发现,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留心观察大自然,就会有所发现。

关于自然现象的作文:雨【3】

雨是大自然中很平常的一种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是我们的财富,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瑰宝。

雨,却是这些财富中的精品,是大自然中的精灵。

春雨是文静的小姑娘,悄然无息地飘洒。

诗圣杜甫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夜晚,什么事都不用做,只需捧一杯香茗,喝一口清茶,听着窗外淡淡的雨声。

闭上眼睛,雨水仿佛是饱含着绿色的水笔,清清地一点,便下起了轻盈的雨,伴随着《春江花月夜》的声音,下着,下着……

一年四季的雨都不同,所以感觉也不一样。

相比我更喜欢听秋天的雨。

秋,历来被人们称为金秋,秋风,历来被人们称为金风。

这么说来,秋雨,不就是金色的雨吗?听金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寂静了,整座城市都变得宁静了,远离了平日里的喧嚣。

如果说金秋是一幅色彩凝重的油彩画,那么金雨便是它具有魅力的背景。

金雨的颜色是淡金色的,落在地面上泛着一点点的水花。

朦朦细雨,是没有声音的,有的只是泛起的水花;倾盆大雨是令人振奋的,有的是一种擎天撼地的力量,向地面展开,仿佛有一张似有似无的薄烟笼罩着大地。

当你进入那美丽的梦乡后,秋雨就会在你记忆的屋檐下留下一串美好的音符。

这就是雨的声音,倾听了这些精灵带给你的天籁之音,你便会拥有一颗最纯真,最美好的心灵。

感悟大自然 篇3

曾几何时,人们借由鸟儿飞翔的英姿勾勒出“飞行者”的最初原型,借着鱼儿遨游水底的身影,构思出原始的潜水艇模样。那些在人类看来遥远的梦想,在大自然的启示下早已成为现实。然而,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更多是精神和思想上的。

芦苇在严寒中将生命隐藏在根基里,壁虎在危险时咬断尾巴“弃车保帅”。

滴水穿石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寒冬里盛开的红梅让我们看到了高洁的品质,中空的翠竹直耸入云,启示我们只有虚心才能节节高升。

美丽的彩虹在倾盆大雨之后才会显现,成功只有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能获得。

太阳最强、最灿的地方,造就的只是一片沙漠,这启示我们,享受的阳光太多反而会让人颓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力,海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是大自然借助高山深海诉说着只有宽广的胸怀才能使自身强大的道理,因而才有了人类“王者不却众庶,故能名其德”的回应。

一江春水滚滚东逝,又何尝不代表着光阴的一去不复返?一轮明月有圆有缺,又何尝不是在告诉他乡的游子莫忘故土与乡情?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大自然中所蕴含的智慧无穷无尽,需要我们崇尚自然,融入自然。

感悟自然 篇4

但不知从何时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说起自然,许多同学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似乎离开自然太远了也太久了。城市越变越大,而属于“自然”的土地却越来越少,并离我们越来越远;似乎每年只有春游、秋游时,我们才能有亲近自然的机会。

于是我们开始抱怨。其实,谁也不能剥夺我们亲近自然的权利。静默的群山,奔腾的海洋是自然;同样,一朵花、一滴雨、一丝清风、一片白云也是自然。只要你愿意,没有森林,一片树叶也可以;没有成群的动物,一窝蚂蚁也行;没有河流,那细密如鼓点般敲打在窗上的雨滴也可以。亲近自然,需要的只是一颗心。

有了这颗心,我们也能像作家宗璞一样,即便是面对路边一棵普通的紫藤萝,也能听到紫藤萝花的笑语,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更不用说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看花、看树、看溪流了。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儿时的那首歌唱得真好!

《感悟自然》阅读答案 篇5

2.文中画波浪线的“心灵散步”,如何理解呢?

3.第3段的画线句子中,音乐被比喻成“声音的文字”,作者为什么会把音乐说成文字 呢?你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吗?

4.可能不少同学在心目中都渴望经历一种灿烂和燃烧的辉煌,那么你赞同文中所说的细水长流的平静和安详的生活方式吗?说说你的见解。

聆听自然,感悟生命之美 篇6

《春》这篇散文,朱自清运用了“小清新”的笔调,书写了一篇“春的赞歌”,文章语言生动优美、主题简洁明朗,贮满了诗情画意。这篇文章是作者写于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时期,心情较为平静恬淡,笔调也清新自然。作者不是单一的去描写春天的景色,而是把自然界的春天与人们生命的春天融为一体,在流露着对春的喜爱之情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

一、拟人手法之中体现生命之美

拟人,是把所描绘的事物人性化,给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类的形象和情感。这种修辞方式使语言的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也更贴切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对待这个事物的感情和想借这个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拟人,是连接大自然与人的生命的一条通道。在《春》这篇文章里,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借描绘春之景,来表现对生命的赞美。

首先,作者用小孩子好奇惊喜的语气把读者引入春天的世界里。“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简短几个字就表达出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也使读者感觉到一群欢呼雀跃的少年,终于熬过了严寒的冬天,激动地迎接春天的到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百废待兴、充满希望的季节。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作者写文章时正处于留学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期,心态恬然平和,对教育事业、对祖国的前途命运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文章借用孩子般的心灵,通过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春天带给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无限向往,激励人们热爱生活,奋然向前,对未来充满希望。接着,作者把春天万物复苏的样子,用描写刚睡醒的娃娃的手法写出来,令早春气息呼之欲出。“睡醒”、“张开了眼”、“朗润”、“脸红”,几个词生动形象的把早春清新自然的景象,细致入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把大自然之春与生命之春联系在一起,春天的到来像一个新生命的出现,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充满希望。接着,作者又分别从春天的小草、花儿、春风、春雨四方面,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的景色。春草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表现出了小草的机灵活泼,像一个刚懂事的孩童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感,虽然有点儿羞涩感,但还是想要亲身感触世间的美好。各种花儿是争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成千成百的蜜蜂是“嗡嗡地闹着”;说不出名字的野花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番热热闹闹、争奇斗艳的“百花迎春图”,在作者赋予大自然以生命灵性、展现春天活力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的生命的灿烂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春风,作者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体现了春风的和煦,向读者展现出生命不仅有青春奔放的一面,也有温柔可人的一面。最后是对春雨的描写,春天的雨是绵绵不断的,一下就是两三天。文章中作者用三个字——“可别恼”,就表达出了他对春雨的包容,这也是作者对人生中偶有遇到的困难所持的态度,一切困难终将会过去,仍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作者通篇描绘春天的景色,勾勒万物复苏的景象,表现欣欣向荣的场景,并且进一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向读者展现文章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二、韵律色彩之中感悟生命之美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也是优美凝练的,行文赋予音乐感,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用词简洁质朴,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朱自清作为作家以散文闻名,《春》这篇文章通过鲜明的韵律感和色彩感,表现出他对生命之美的热爱。

韵律感。正如朱自清所说:“韵是一种复沓,可以帮助情感的情调和意义的集中。”在《春》这篇文章中,基本都是用简短的句子来写的,如“盼望着”、“瞧去”、“坐着”、“躺着”、“可别恼”等,短句读起来都有一种跳跃感,于是文章字里行间里就充满着强烈的节奏感,让读者一读就感到文章之活力,春天之活力,进而感觉生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动力。在描写景物时,作者注意运用一连串的叠声词,如“欣欣然”、“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软绵绵”、“嗡嗡地”、“稀稀疏疏”、“家家户户”、“老老小小”等。这些叠声词的运用,使文章的语气更加俏皮可爱,让读者在享受文章声韵和谐的音乐感的同时,与作者形成思想情感的共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的生命热爱之情。

色彩感。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飞扬着满满的诗情画意,呈现出一幅闪动着盎然生机的早春景象。首先描写的是太阳的颜色,“红起来了”,让读者迅速地联想起了娃娃的脸——这是一个早春季节,展现的是生命最初的美好。接着描写的是春天的代表色——绿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绿色,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舒适惬意,可以在草上“坐着,躺着……”之后是对春天万紫千红的花儿进行描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祥和的绿色背景下,描绘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表现出大自然的多彩和生命之花绽放的热烈。色彩由清新到鲜艳,层次分明,形象地向读者展现生命的灿烂多姿,让读者在色彩的变换中细细品味生命的美好。

三、情景交融之中展现生命之美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最大的特征就是寓景于情,寓情于景,在情景交融之中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吴周文曾说:“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在《春》这篇文章中,朱自清也一贯的表现出了他写作的这一特点,使文章情景交融。

文章在描写小草时,在没标明主语的情况下,作者直接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样的写作手法,虽然经过读者的仔细阅读,在之后明白这几句话描写的是在草上玩耍的人们,但是在初读时,很容易认为还是描写小草的。这种虚虚实实,让读者容易产生错乱的描写,正是作者运用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手法。在情中写景,在景中寓情,给读者造出一种错觉,让读者以为自己正是春景图中玩耍的人们,从而深陷在美丽景色之中,赞叹生命的美好。这样没有预设的描写,在文中也多有体现,如在写鸟儿卖弄歌喉、呼朋唤友之时,突然主语一转,描写牧童的短笛“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在描写争奇斗艳的花儿时,作者在春天众多开放的花朵中,选了人们最熟悉的“桃树、杏树、梨树”的花,来描写繁花似锦的春色,意在表现就算是普通的劳动大众,生命也是美好灿烂、热烈开放的。“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这句话既说明了春天的季节,因为春天是个适合放风筝的季节,是一个适合小孩子奔跑玩耍的季节,也把风筝与孩子、景与情融合在一起,把希望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表现文章的主题——“‘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文章最后,读者都以为文章就这样结束了时,作者却出其不意地用一组情景交融的排比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把春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青年,并且一个比一个有活力,有朝气,将文章的主旨,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推向高潮。

总之,在《春》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春天。作者用孩子般的心灵,抓住春天特有的景象,对春天做了全面细致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感悟自然 篇7

关键词:形式美,主观色彩,个性化图式语言,视觉语言,肌理笔触

油画风景写生自巴比松画派开始, 到印象派时期的登峰造极, 再到20世纪时期的题材、范围、媒材、表现技法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创新。笔者在30年的从艺生涯中, 时常喜欢到郊外写生, 到大自然中去吸取灵感, 追求创作时的“心物交融”。虽一直崇尚写实绘画语言形式, 但在实践中, 也时常去尝试、探索新素材, 在否定、调整中加入新的媒介元素, 寻求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图式。平日在教学中也常常带学生外出写生, 开始时, 学生们面对大自然, 显得很盲然, 总是见什么画什么, 毫无章法可言, 画面呈现出既没主题更不可能有感人的形式、色彩。油画风景是艺术家永远表现不完的题材, 而写生过程也是历练心境提高表现技巧的实践过程。面对千变万化的原生态景物, 能否引起画者共鸣并产生强烈的表现冲动, 是因人而异的, 每个艺术家的感悟、体会各有不同, 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什么样的色调, 呈现什么样的图式语言, 与艺术家的写生经验、艺术观念、感悟能力、表现技巧是密切相关的。在近几年油画风景写生实践中, 我渐渐对油画风景写生有了较多的体会和感悟。作为教师的我, 是该写点什么感悟性的文章, 以尽教师之职责。

一、感悟自然景物的形式美

在当今都市化生活的高速发展下, 生活在钢筋水泥柱群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更快, 承负着更多的生存压力、教育压力、工作压力。工作之余人们更崇尚自然、回归自然, 更向往青山绿水环绕的农家生活, 想在大自然中去感受大地恩赐给我们的美景, 去享受阳光, 去享受色彩。那些浅山丘陵、雪山草原、土屋民居、山间溪流小桥、绿树成林、秋收的果园、蜿蜒的田埂等等无不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都会让都市人兴奋不已。作为艺术家我们更应走出画室, 到大自然中去发现自然景物内在的韵律和形式美感, 去感悟自然、观察自然、归纳自然和表现自然的形式美感。结合自己对形式美的体验和综合素养, 呈现给观者更强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表达的画面, 引到观者对大自然形式美的共鸣, 调节心境得到美的享受, 这也是艺术家的社会职责的体现。

二、感悟自然景物色彩的魅力

油画风景写生注重光影与色调, 画面采用什么色彩, 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独到的感悟, 都是在写生中积累的经验的表达, 是对大自然色彩的真实感受。大自然呈现给我们视线的缤纷色彩, 同一景物季节不用、气候不同、时间不同、阳光强弱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色彩魅力。面对大自然的景色写生, 是一个写意的过程, 大自然中的某些倾向的色彩会和我们的主观色彩产生共鸣, 会激起我们强烈的色彩感和表现欲望。画面色彩冷暖变化的把握, 高雅的灰色调子的表现, 阳光绚烂的饱和色彩的体现, 以及画面呈现出空气通透的气息、泥土草木的清香, 无一不展现出自然景物色彩的魅力和艺术家的主观色彩的创造能力。

三、图式语言形式的个性化体现

图式语言是绘画者的重要话语特征,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风格。选择什么样的图式语言来表现自然景物, 代表艺术家的视觉经验、思维观念的积累和升华。一幅好的风景画的图式语言, 是艺术家对自然景物感悟的具体展现。面对自然景象, 艺术家都会按自身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要求去归纳、组织画面, 使画面的形式语言更富有生气, 色彩更生动更丰富, 用笔技巧表现得更轻松完美, 画面整体视觉效果与细节刻画等精准而和谐统一, 这是组成艺术家的画风特色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当然艺术家的品格、修养和内心世界的感悟不是一两天就能修炼成的, 需要艺术家对风景写生的执着热爱, 付出千百倍的辛勤努力, 还得善于学习众家之长, 不断探索, 经过多年的历练, 在写生中感悟出很多技法和经验, 才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图式语言。无论采用何种媒介, 运用何种表现技法去表现自然景物, 画面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感应到画面中的韵律和美感, 这才是目标。

四、主观创造性的去表现自然景物

初学者面对杂乱无章的山间溪流小桥、树林杂草、乱石小路等往往很茫然, 不知从何下笔, 缺少主观的组织画面、概括景物, 总是看见什么画什么。对自然景物呈现的色彩也总想一点不差的照样画下来。当然面对同一景物写生, 作画者的思维感悟不同, 表现技巧的个体差异, 都会使画面呈现不同色彩效果和不同图式语言的作品。这里我要表述的是在面对自然景物时, 画者应去感受大自然传达给我们的意境, 主观的去归纳、组织画面景物。运用光与色、明与暗、节奏与韵律等视觉语言来重新经营画面的景物, 依据自身的写生经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审美潜质, 主观的去表现景物的形式美和色彩美, 让视觉语言的得到更充分更完美的发挥。

五、油画风景写生构图原理的感悟

油画风景写生可选择的景物很多, 大自然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层层梯田、袅袅炊烟、几棵小树以及小桥溪水, 在构成方面都形成了很自然美的画面, 是组成画面和谐的音符。但写生时不应简单的模仿、借用自然景物的构成形式, 要结合自己对大自然构成美的感悟和借用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 以及自身的审美素质, 主观的去归纳、组织布局画面的景物, 并结合自身的写生经验重新来经营画面。构图时要明确画面的主体物的位置大小、视平线的高低、近中远景的层次, 要做到主次有呼应、形态有变化而不孤立, 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和谐, 让画面呈现饱满空灵透彻完整的视觉效果。

六、油画风景肌理笔触的探索

感悟自然 篇8

一、品读文题, 彰显自然秀美风光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灵魂。文本的题目是经过作者三番五次琢磨、推敲而拟定的。有传递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感情的文章《山中访友》;有描绘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的文章《山雨》;有发挥丰富想象, 描绘童话般草虫世界的文章《草虫的村落》;有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想象丰富, 描绘索溪峪独特美的文章《索溪峪的“野”》;有描绘“山水甲天下”, 突出山的“奇、秀、险”和水的“静、清、绿”的文章《桂林山水》等等。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一文,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 生动地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野”, 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前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的有关照片、文字资料, 以便更好地分析、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紧扣文题, 质疑问难:1.“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说索溪峪“野”?并让学生通过读书后同桌或小组讨论: (1) 索溪峪的山怎么“野”? (2) 索溪峪的水怎么“野”? (3) 索溪峪的动物“野”表现在什么地方? (4) 索溪峪的游人的“野”表现在什么地方?通过以题析文, 让学生质疑问难,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巧妙拟题的写作方法,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细读文本, 感悟“朋友”深情厚谊

人与大自然亲密无间, 大自然恩赐给人类青山绿水、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的诗情画意的美景, 令人赞美。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文, 抒发了作者迈着轻盈的脚步, 访问“山里的朋友”而表达的人与自然的深厚感情。教学中可以从“四赞美”来理解课文内容。1.拜访老桥, 赞美古桥的“德高望重”。“我”首先拜访那座古桥朋友, 把古桥比喻成“德高望重”的老人, 从它为人们“搭桥过河”做了许多事, 赞美古桥无私奉献的精神。2.拜访“树”, 赞美树的青翠。第3自然段用“知己”说明“我”与树是非常要好的知心朋友, 用“无边的青翠”来赞美树给人类带来优美的绿色环境;并想象把自己当成树, 脚下长出须根, 头发长成树冠, 胳膊变成树枝, 血液变成树的汁液, 想象自己也要像树一样为人类服务, 从而衬托、赞美了树的可贵品质。3.拜访多个“朋友”, 赞美它们的用处。用“山中的一切”说明“我”的朋友非常多:山泉捧出明镜, 瀑布是天生的金嗓子, 悬崖挺拔的身躯, 白云洁白的身影, 云雀“叽叽喳喳”的响声。还有捡起一朵落花, 拾起一片落叶, 捧起一块石头来描绘它们的特点, 赞美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4.拜访雷雨, 赞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描写“雷阵雨来了”, 用“像……又像……”来比喻雷雨的巨大响声和神威, 还用“撑起的巨伞”来赞美天地给“我”的恩泽。最后描写作者拜访山中朋友的收获,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学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渗透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并进行小练笔:写“我与树交朋友”的短文, 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奇异想象, 抒发赞美喜爱之情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草虫世界, 更是美不胜收。生物学家、文学家通过细心观察, 发挥奇异的想象, 揭示了草虫小生灵的奥秘。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文,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 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旅游, 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那么, 作者是怎样发挥奇异的想象呢?1.想象丰富, 彰显草虫迷人的世界。作者充分发挥奇异的想象,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把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想象成一位“游侠”;看到小圆虫, 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 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 把它们想象成“劳动者”。丰富的想象, 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小甲虫的迷恋之情。2.运用修辞, 突出小生灵高雅的艺术。作者巧用了拟人的手法, 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的眼里有街道, 有小巷, 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 更有着高雅的艺术。3.观察仔细, 赞美草虫精灵的智慧。作者通过对草虫的仔细观察, 以奇异的想象, 巧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绘声绘色地描写在草虫村落里, 看到熙熙攘攘的甲虫村民;看到了“大街、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草虫小精灵勇敢、勤劳和智慧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教学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用“蜜蜂、蝴蝶、蚂蚁”创编“勤劳村民”的童话故事, 在小练笔中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四、欣赏山雨, 描绘形声色美特点

美丽的山林郁郁葱葱, 色彩斑斓, 风声雨声, 在作者的笔端下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山雨》一文, 作者以独特的感受, 神奇的想象和联想, 用清新的笔调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的山林雨景图。那么, 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雨”的音韵美、色彩美和幽静美呢?1.描写声音, 突出雨来时的音韵美。课文是按照雨来、雨中、雨后的观察顺序写的。第1~4自然段是描写雨来得突然。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而近, 由轻而重的过程动态美。作者用“像一曲无字的歌谣”, 突出雨来时的音韵美, 表达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感情。第5自然段描写雨至山林的音响特点, 作者发挥独特的想象, 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琴键”, 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轻捷柔软的手指”, 将雨声联想成“优雅的小曲”, 展示了一幅“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 表达了作者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2.描写颜色, 突出雨中的色彩美。第5~7自然段是描写雨中的色彩美。描写雨中的山林色彩层次多得难以辨认。同时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这种“绿”是一种水淋淋的、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美。3.描写响声, 突出雨后的幽静美。第8~10自然段是描写雨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写, 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美, 并用“丁———冬———丁———冬”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描写幽静美多么楚楚动人。教学中, 教师要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让学生用“嫩绿、翠绿、粉红、金黄、淡青”等词语来描绘草地上各种野花盛开的情景, 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五、搜集素材, 创造描绘景物美文

感悟自然 篇9

界山雪,这个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期的青年才俊,现在执掌着"长江印社"的帅印。这个帅印是他从武汉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后于1 9 8 5年创办的。在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二十多年的过程中,《长江印社》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画社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上有着广泛影响的开展书画艺术活动的知名品牌,而界山雪作为一名职业画家先后就职于报社及《中国美术》杂志等刊物的美术编辑和主任编辑。界山雪,这个不知疲倦、勤于研习、孜孜以求的求索者2 0 0 6年从中国国家画院毕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界山雪从1 9 8 4年开始到2 0 0 9年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了2 0次画展;从1 9 8 4他的作品东渡日本展出,1 9 8 5年湖北中青年书画联展以及参加2 0 0 0年迎二十一世纪中国画大展,"黎昌杯"全国中青年中国画展.2006年中国国家画院毕业作品展及优秀作品展到2 0 0 0年中华世纪坛开展的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杜甫草堂开展的走进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以及2 0 0 6年1 0月在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名家邀请展.2 006年1 2月在深圳美术馆举办的全国城市山水画展2 0 0 8年元月在合肥美术馆举办的"墨韵徽风全国中青年名家邀请展"和2 0 0 9年元月在山东举办的"都市风"现代水墨画展,这之间界山雪在名家荟萃的各种书画展览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家。作为名家的界山雪不仅仅承邀参加了各种大型书画展,而且以其宏厚的底蕴和实力,多次开办了个人画展:1 9 9 3年在重镇武汉举办了界山雪艺术作品展,1 9 9 9年南京举办了界山雪作品展,2004年在武汉博物馆举办了界山雪水墨作品展,2006年在厦门举办了"流动的城市风景"界山雪水墨画展,2 0 0 7年4月在北京经典太和举办了"流动的城市风景"界山雪水墨展,同年在北京希尔顿、卢浮宫和山东烟台分别举办了同样的画展。随着这些活动深入开展,界山雪作品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的画作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杂志、《中国美术》杂志、《中国书画报》刊载和收藏,被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烟台美术馆收藏,同时界山雪的作品还在厦门举办了专场拍卖会,在北京中鼎拍卖行,荣宝拍卖行都为其作品举办了专场拍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界山雪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着都市里的风华雪月,盘点着城市发展的精神实质,讲述着城市的自然情怀,感知感觉感悟着城市的心声、城市的脉搏、城市跃动的思想。界山雪在逐步完美着自己作品同时也在不断地完美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思辩。我们沿着画家的足迹,从画家充满智慧的探索中看到了界山雪紧紧抓住艺术的绳索,在人生的悬崖峭壁上攀援而上,有几多艰难有几多困苦。看上去坚毅果敢永远微笑着的界山雪在其心海中游荡着追求城市灵魂真谛的一叶方舟,苦闷、彷徨、寂寞、孤独在他成长的心路历程中插上了摇曳的标签。城市的成长让他的每一个细胞惊心动魄,城市的旋律让他梦牵魂绕,城市的色彩抽打着他的每一根神经,久而久之城市的高楼大厦成了他画中的山水,城市的车水马龙成了他生命的骨髓,一种城市自然的情绪在他的灵魂里不断张扬。体验都市的年年岁岁沧桑痕迹,挖掘深埋其中的哲理、冷暖、缠绵、诗意、梦幻和魅力成了界山雪的思维空间,讴歌都市的五彩、思索都市的未来,描绘都市的梦幻,展望都市的魅力成了他的责任。正因为如此,界山雪的画作才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呵,界山雪在墨彩绚烂的抽象痕迹里寻找城市的精神,深入体会现代城市生活.写意与写心并举……

界山雪你是艺海瀚林中的一颗奇葩。你的神韵,你的风采,你的奇思妙想同你的作品一样是一个可以久远的美丽故事。

感悟自然 篇10

提及到印象派, 首先我们想到了莫奈, 他作为印象派中的核心人物, 是印象主义绘画潮流中的勇士, 因为他的《日出·印象》使得印象派的名字诞生了。莫奈深刻影响了近代的绘画艺术, 当时的法国评论者曾评价说:“印象主义者这个词是因为他而开创的, 也最适合他。”隐含着一种新的生活观和世界观。他的艺术中的美不是我们通俗意义上所说的漂亮, 它更像是一种会心的领悟, 就像《日出·印象》中捕捉到了色彩的音符一样, 打破了原来油画风景写生以褐色为主的格式, 也不再强调以宗教题材为主的故事情节。用艳丽的色彩以及生动夸张的、大胆的笔触来描绘阳光下、暴雨中等自然状态下的物象。充分体现了画家细致的观察以及通过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同时也给观看者留下深刻印象, 心灵的碰撞。

尽管莫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后, 才征服了画坛。一切不再是黑暗, 看那满眼幻化的色彩, 是耀眼的青春的生命力, 是清澈的天空在赋予生命自然的美好;那是瞬间的感动, 永驻着色彩, 把自然生命的温暖引向各个世界。他的倔强和热情, 质朴和纯真, 给人们留下心灵的永久财富。

所以说艺术品是生活的写照, 同时油画也离不开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只有认真细致的心灵才能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心去体会, 不只要体会生活提高自己, 也要用心地去体会学生, 从课堂状态到作业质量, 各个方面用心发现问题, 因材施教。努力做到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 不断追求新的高度。

在带领学生油画创作课和下乡的课程中贯穿着我们对油画的体会。这在在训练我们的色彩表现和色调感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在观察农村生活的体验中, 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同的感悟与感受。在细心的描绘下都呈现出不同的对自然人文的感知, 是有意义的训练和体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源于生活。

写生与创作过程中, 我充分强调色彩的对比。在画面表达中。对比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有对比才有内容。比如在风景写生中, 一棵绿色的树单独看, 尽管能看出绿色带黄或者带蓝, 冷或是暖, 如果同时有三块绿色的物体:绿树, 绿草, 绿色的河, 它们的含色量是取决于其他两块绿色物体的相比较而存在的。不仅这样, 各块绿色物体若是分别处于临近物不同色彩的包围之中, 周围的环境色又会对它有影响。所以色调板上的颜色不等于画面上的颜色。画面上的颜色是把色彩一块一块地摆在画面中进行对比的。那么在这些对比之中我们也要遵循着一个规律, 那就是色调, 色调是对象在特定的光源和环境条件下的画面色彩和相互对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多变的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其实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 把每一笔认真出色地完成, 最终才有整幅画面的精彩和谐。同理, 色彩的迷人之处就在色调中体现出来。在写生创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要抓住纲领与重点, 也要通过教学把科学理论不折不扣地教给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始他们的创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正确的思维开始创作与创新。

“色彩问题不是一个量的问题, 而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马蒂斯) 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情感有关, 无论是悲哀还是欢乐, 是愤怒还是爱慕, 都可以用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毕加索认为:“刺激观念, 鼓励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他很懂得运用色彩, 在他年轻时经过印象派色彩分解的浪潮后, 创造了“蓝色”“粉红色”两个带有明显情感色的绘画作品, 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每个画家都有其风格和艺术语言, 在写生与创作中每个人也是有其偏爱的颜色。一个人为什么喜欢那几种颜色?这当然与个人喜好和修养有关。偏爱就是个性, 就是风格, 就是创建。

通过在油画写生与创作的训练中, 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今后的绘画道路上, 我也都会保持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汝信.论西方美学与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

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课堂思考 篇11

关键词:本真自然;阅读感悟;策略思考

凡聆听过名师乃至大师的语文课,人们不仅仅就是啧啧称赞,且感到就是相当的内心有愧。怎么我们就不能达到如此之教学境界?是我们的教学功底就差吗?并非就是如此,而是我们没有去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变得本真自然。如何做到本真自然?

一、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其学生必须是主动学习者

2012年所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前标准修改基础上修改的再版,应当说比较系统和完善。如必须将以学生为主体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说就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所以,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课堂的主动学习者,是我们所必须坚守的。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的主动者,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能够培养学生老老实实去读文的习惯。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这方面是颇有建树的,先生数十年语文教学思想返璞归真后的智慧凝结,就是这样一句朴实不能再朴实的话语,那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平时的阅读教学,我们教会学生读书了吗?应当说是不仅仅没有教会,而且在一定的时段内还不是那么真实意义上让学生去读。因为人们大都在做着以自己的讲授替代着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那学生则在某些层面上不需要去读书,更谈不上去老老实实地读书了。学生连最起码的读书都没有可能,那还算得上是什么阅读感悟的主动者,学生不是阅读感悟的主动者,那阅读教学的课堂只能是我们教师去做着矫揉造作的精彩,体现不出阅读感悟的本真自然。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教怎样的文本,都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够老老实实地读书。

二、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其学生必须是活泼探究者

在语文教学中,都在思考着学生的探究问题,如思考着学生阅读感悟之探究的领域和相关的深度问题。有专家就提出阅读感悟的三个层面,即表层、内层、深层。应当说最容易探究的是文本之表层,它所需要探究的是表层之文字意义,稍有难度的是内层的文学意义,最难的应当就是深层的文化意义。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也应当就是实现学生活泼探究由表及里的文字、文学和文化方面的意义。怎样让学生做到阅读感悟的本真自然,需要具有比较理想的阅读感悟的情境,促使学生去活活泼泼地进行探究。对学生活泼探究的情境创设,应当说当今的教学技术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捷。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多思考利用多媒体为文本制作出画面和乐曲,让多媒体审美功能的优化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得以充分体现,那学生则完全可以进入比较理想的探究境界。这里必须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多媒体的运用应当力求做到与文本审美性和思想性的结合,力求做到其与学生的完美结合,力求做到与教师形体语言的完美结合。如我们教学《木兰诗》,可以利用事先录制好的磁带去朗读示范,但还必须有教师自身的朗读示范。朗读中我们可以配置一定的乐曲,但所配置的乐曲不仅仅要有雄壮之美的情感基调,还应当有柔情美的情感基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去实现理想的阅读感悟。

三、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其学生必须是积极合作者

阅读感悟中,学生也不完全就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感悟得出来。因为学生的个人智慧也总是有限的,他们也根本不能去感悟出所有。怎样去处理学生感悟中所不能感悟的问题?其途经只能有一条,即让学生去凝聚集体的智慧。初中学生也是有着自己思想的,表现在具体的学习中是很少乐意去合作甚至不去积极意义上合作的。阅读教学的课堂,如果没有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则体现不出阅读感悟的本真自然。所以,阅读感悟的本真自然我们所必须思考的还应当包含着学生的积极合作。让初中学生实现阅读感悟的积极合作,需要具有比较理想的问题。这问题群的设计者可以是我们老师自己,但也不完全局限于我们老师,如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合作讨论中就可以生成出诸多新的问题来。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学生对作品的主人公产生分歧,学生所说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还陈述得有板有眼。当学生各执一词时,老师仅发出这样的话语:你们的争辩真有意义,作品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你们的争辩已经获取到了效果,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因为阅读文学作品就应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欣然接受了老师的陈述。

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课堂需要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才可以建构起来,需要教师去思考,需要教师去引领。教师在具体的引领中,极有可能会产生磕磕碰碰,但不要紧,坚持就是胜利。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3.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3]曹津源.曹津源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感悟自然 篇12

师:(一引)是啊!母亲用这些明快、风趣的民歌民谣丰厚了他的童年,滋养了他的文学细胞,给他插上了想象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所以作者深情地说——

生:(一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是她用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

(朗读原文,轻快、明丽、自然)

师:(二引)同学们,当作者千里迢迢从外地赶回老家时,他看到了他那曾经像玉雕一样美丽的母亲,他那有着芳香音韵的母亲却躺在藤椅里,正傻傻地对着他笑,笑得他泪流满面,笑得他痛断肝肠。他一下子跪在母亲的膝前,握着母亲那枯瘦的手,他仰起头,透过泪光看着母亲……

师:啊!母亲!

您不识字,

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生:(二读)

……

(化文为诗,将文中的“她”换作“您”,呼告更见真情,师生眼中有莹莹泪光)

师:(三引)烛光里的妈妈,月光下的母亲,她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子女编织锦绣的前程;她们用聪慧的心灵来诱导孩子懵懂的岁月;有一天,她们都会老去!她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不知我们来到她身边干什么,甚至不知我们是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来轻轻告诉她,告诉千千万万个伟大而平凡的母亲,我们永远爱着我们亲爱的母亲——

生:(三读)

……

(化文为诗,“她”换“母亲”,理性而充满深情,学生含泪而诵)

教后反思:本文是著名作家孙有田写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给自己唱民歌、唱童谣、讲神话故事、猜谜语的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感恩教育非常好的教材。文章的最后是感情的高潮,是文章的升华,是作者对母爱的最高评价,非常适合引读。其一,它承载着文本的大量信息,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人生价值的高度评价等。其二,它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即使是初读这篇文章,读者的内心都会涌动一阵又一阵情感的波涛。其三,适合学生集体朗读。为此,我抓住文章的最后部分,通过三次引读,一唱一和、一咏三叹、层层剥笋,达到语动而情发的境界。

一、拓展内容,“引”得深远,读得动情

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把《月光启蒙》的部分原文,诗化之后声情并茂地娓娓引来。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震撼着学生心灵,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我对原文内容进行简单拓展,介绍了文中母亲年轻时的事情,两相对比,学生的情感自然被引向深处,所以他们未读先感动,一读便动情。适时的内容拓展,不仅使课堂容量大,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了契合点,就会更焕发出生命的动人光泽。

二、变换人称,“引”向呼告,读出真情

在文末的片段中,我大胆变换文中人物称呼,由文中的“她”变为“您”,又在情感自然而然的升腾中变为“您们”。本文是作者对读者深情地诉说着自己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故事,当我把故事转换为作者跪在母亲膝旁的真情告白这样一个感人的场景时,学生们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琴弦瞬间被拨动了,呼告更见真情,他们随着老师的声音深情地朗读着。好像那位慈爱的而又让人心生怜惜的老人就坐在他们的面前……当第三次教师的引读把赞美的触角伸到天下每一位美丽、勤劳、聪慧的母亲的身上时,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母亲的感恩情怀被激发,他们不是在读书,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心声告慰自己的母亲。这种角色的转换层层跌宕,此起彼伏,爱满课堂,感恩的情怀也在孩子们共同的朗读声中得到完美的演绎。一个母亲、两个母亲,千千万万个母亲的爱也如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学生的心灵之窗,并使之透明、纯净、激扬。他们是用声音读,他们更是用心在读。

三、转换文体,“引”出诗意,读出激情

在教学《月光启蒙》这一片段时,教师避开了一般的散文化语言,而采用了诗一般的语言,叙述着诗一般的感受,用诗人一般的情怀来深深打动学生。学生们在老师的“牵引”下三次“跟读”,真是九肠回转、感人至深。教室里涌动着浓浓的诗的情感,或清幽淡雅,或兴奋执著,或高亢激昂。教师诗意的引读,学生的激情投入,让课堂流溢着感情的汁水,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沉醉其中。正是这样,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才能飞得有力度、有高度,才能飞得更远。

上一篇:步法培养下一篇:基本行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