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治理

2024-10-14

农业生物治理(通用7篇)

农业生物治理 篇1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重新审视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的重大意义

(一) 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党中央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 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正在日益扩大。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的科学发展理念, 同时也反映了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

(二) 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我省是农作物病虫害重发省份之一, 常发生的农业有害生物200多种, 其中可造成严重为害的有20多种, 许多有害生物一旦暴发生成灾, 不仅危害农业生产, 而且影响食品安全、人身健康、生态环境、产品贸易、经济发展乃至公共安全,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历史上, “飞蝗蔽日, 禾草皆光”的例子不胜枚举, 就是近年土蝗、草地螟、黏虫的猖獗发生为害, 造成农田毁中绝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许多有害生物一旦暴发成灾, 不仅危害农业生产, 而且影响食品安全、人身健康、生态环境、产品贸易、经济发展乃至公共安全,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 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发展

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近年随着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的变化, 种植结构的调整, 复种指数的提高, 农作物品种和农药品种的更换, 以及异常气候的影响, 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种群及发生规律发生巨大变化, 一些次要病虫上升, 部分几乎已绝迹的病虫又有所抬头, 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增加、时间延长、范围扩大、频率提高, 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 有害生物, 已成为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强农业病虫综合治理, 有效控制病虫的危害损失率, 实现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正确评价我省农业有害生物治理成绩与现状

(一) 农业有害生物治理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充分发挥有害生物治理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作用, 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几年, 在农业有害生物威胁逐年趋重的形势下, 我省病虫为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挽回损失占产量比率大幅提高。每年, 全省挽回粮食损失10×108kg公斤、棉花50万担、蔬菜30×108kg、水果10×108kg, 总经济效益近40亿元, 占到农业产值的1/8。农业有害生物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大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了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全省植保部门不断拓宽有害生物治理范围, 使病虫监测和防治对象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 加强了设施栽培条件下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 促进了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各级植保部门大力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化学诱杀等综合控害技术, 综合治理面积逐步扩大, 有效减少了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 降低了农药残留。尤其在无害化防治综合示范区, 狠抓源头和生产过程控制, 组织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和残留监控, 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量逐年下降。同时, 在生物灾害防控中, 采取源头治理与分区防控相结合、综合防治与应急控制相结合、群防群控与专业防治相结合的策略, 一方面, 大大减少了蝗虫孳生地, 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黏虫、草地螟等重大有害生物暴发和为害;另一方面, 示范推广了综合防治和科学施药技术, 促进了农药科学安全使用, 减轻了环境污染, 保护了病虫天敌和生物多样性, 保障了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 目前有害生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省植保事业起步晚、底子薄、投入不足, 工作距离农民的需求、距离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现实生产中很多市县由于农作物病虫防控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测报网络体系不健全, 严重影响监测防控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另外很多地区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程度还很低, 多元化专业防治组织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各地在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还遇到不少困难, 存在“应急为主, 化控为主”的现象, 在抗性品种的评价利用、农田生态系统对病虫害的自然调控机制及生态、安全、经济有效的物理和农艺措施的综合应用方面缺少系统研究应用, 个别地区还存在着施药器械落后, 农药滥用严重, 害虫抗药性增长, 生物多样性下降, 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的现象。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生物灾害可持续治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稳步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

(一) 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突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病虫监测预警工作是农业生物灾害控制的基础, 是农业植保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 要贯彻发展的思想, 不断托宽、调整监测领域对象;要借助于植保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性信息素技术, 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建立规范的监测、预警、报告、会商、公布等工作机制, 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要贯彻“公共植保”理念, 扩大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 加快病虫信息发布力度, 普及病虫防治知识, 彻底改变病虫监测预警范围窄、信息传递慢的落后局面, 实现农业有害生物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 重大有害生物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信息报回率达到80%以上;预报指导防治面积达75%以上的目标。二是要突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工作。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耕作制度的变更以及害虫适应性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农业害虫在我国有猖獗危害的趋势,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频率增加、灾害程度加重。一些历史上已被有效控制的重大害虫再次成灾, 做好重大病虫应急防控, 实现病虫大发生不成灾, 中发生不减产, 对确保农业安全, 乃至国家、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要逐级建立重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 成立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应急防控指挥机构, 制定应急防控预案, 储备应急防控物资, 提高应急防控能力, 确保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防控面积比重及防效均达到85%以上, 病虫为害损失率粮食作物控制在5%以内, 经济作物控制在10%以内。

(二) 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农业有害

生物电视预报工作。农业有害生物电视预报是新时期病虫预报发布形式的重大创新,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宣传植保公益性的窗口, 对指导有害生物防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地要从实际出发, 加强学习培训, 总结经验, 固定时间, 固定栏目, 完善电视预报的制作手段, 探索电视预报播出新模式。加大电视预报的推广力度, 提高植保信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二是抓好植保新技术研发与普及推广。要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突出绿色植保, 大力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化学诱杀的功能综合控害技术, 减少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 降低农药残留。加大新农药、新药械、科学施药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力度, 加速高毒农药、落后机械、传统技术的更新换代, 提高防治效果。加大病虫无害化防治示范区的建设力度, 完善新技术的组装配套, 力争在示范区的布局和效能上有新的突破。加大植保新技术的培训和宣传力度, 向农民展示病虫无害化防治新技术, 宣传普及病虫无害化防治措施, 提高植保新技术的大推广、大普及。三是抓好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推进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对完善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以及保证农业安全的重大意义。要掌握发展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基本原则、组织形式和目标任务, 大力发展由政府扶持、各类服务组织为依托、农民自愿参加的统一防治专业服务队在全省组建100个植保专业防治队, 提高防控的组织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构建起有害生物防控长效机制。

农业生物治理 篇2

1.1 农业有害生物治理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 山西省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充分发挥有害生物治理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作用, 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几年, 在农业有害生物威胁逐年趋重的形势下, 山西省病虫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挽回损失占产量的比率大幅提高。每年全省挽回粮食损失10×108kg、棉花50万担、蔬菜30×108kg、水果10×108kg, 总经济效益近40亿元, 占到农业产值的1/8。农业有害生物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大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 目前有害生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山西省植保事业起步晚、底子薄、投入不足, 距离农民的需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现实生产中, 很多市、县由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测报网络体系不健全, 严重影响监测防控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另外, 很多地区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程度还很低, 多元化专业防治组织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各地在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实践中还遇到不少困难, 存在“应急为主, 化控为主”的现象, 在抗性品种的评价利用、农田生态系统对病虫害的自然调控机制及生态、安全、经济有效的物理和农艺措施的综合应用方面缺少系统研究, 个别地区还存在着施药器械落后, 农药滥用严重, 害虫抗药性增长, 生物多样性下降, 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的现象。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生物灾害可持续治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 稳步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

2.1 突出两个重点

2.1.1 要突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

病虫监测预警工作是农业生物灾害控制的基础, 是农业植保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 要贯彻发展的思想, 不断拓宽、调整监测领域对象;要借助于植保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素技术, 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建立规范的监测、预警、报告、会商、公布等工作机制, 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要贯彻公共植保理念, 扩大加强信息发布力度。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 加快病虫信息发布力度, 普及病虫防治知识, 彻底改变病虫监测预警范围窄、信息传递慢的落后局面, 实现农业有害生物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 重大有害生物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信息报回率达到80%以上;预报指导防治面积达到75%以上的目标。

2.1.2 要突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工作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耕作制度的变更以及害虫适应性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农业害虫在我国有猖獗危害的趋势,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频率增加、灾害程度加重。一些历史上已被有效控制的重大害虫再次成灾, 做好重大病虫应急防控, 实现病虫大发生不成灾、中发生不减产, 对确保农业安全, 乃至国家、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要逐级建立重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 成立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应急防控指挥机构, 制定应急防控预案, 储备应急防控物资, 提高应急防控能力, 确保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防控面积比重及防效均达到85%以上, 病虫为害损失率, 粮食作物控制在5%以内, 经济作物控制在10%以内。

2.2 抓好三项工作

2.2.1 抓好农业有害生物电视预报工作

农业有害生物电视预报是新时期病虫预报发布形式的重大创新,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宣传植保公益性的窗口, 对指导有害生物防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地要从实际出发, 加强学习培训, 总结经验, 固定时间, 固定栏目, 完善电视预报的制作手段, 探索电视预报播出新模式。加大电视预报的推广力度, 提高植保信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2.2.2 抓好植保新技术研发与普及推广

要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突出绿色植保, 大力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化学诱杀的功能综合控害技术, 减少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 降低农药残留。加大新农药、新药械、科学施药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力度, 加速高毒农药、落后机械、传统技术的更新换代, 提高防治效果。加大病虫无害化防治示范区的建设力度, 完善新技术的组装配套, 力争在示范区的布局和效能上有新的突破。加大植保新技术的培训和宣传力度, 向农民展示病虫无害化防治新技术, 宣传普及病虫无害化防治措施, 提高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2.2.3 抓好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

推进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对完善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以及保证农业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要掌握发展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基本原则、组织形式和目标任务, 大力发展由政府扶持、各类服务组织为依托、农民自愿参加的统一防治专业服务队, 在全省组建100个植保专业防治队, 提高防控的组织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构建起有害生物防控长效机制。

摘要:阐述了农业有害生物治理的重要性, 分析了目前有害生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稳步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的方法。

农业生物治理 篇3

该区地处农牧交错带的经济现状和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土地资源开发方式要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利用本地区现有土地进行土地开发建设,如何在保护该地区环境的同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既是理论研究也是实际开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阐述,以期能够对该区生态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有所贡献。

1 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生态现状

从长期来看,虽然自然因子的相互作用是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土壤发生盐碱化的根本原因,但近年来人为活动是促进其发展的外因,是主要的驱动因子[2,3]。当地农牧民为了从草原上获取更多经济收入,对承包的草场过度开垦或过牧养畜,更由于近年人口压力的逐年增大,加大了草地承载的社会发展压力,导致该区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对松嫩平原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苏打盐渍化土壤的发生及演化。以大安市所属地区为例,目前盐碱地面积占大安市土地总面积51.45%,其中中重度盐碱地占盐碱地总面积的65.99%,中重度盐碱地占据盐碱地中的主要部分[4]。由于承载压力加大,西部草地产草量一般仅为715.50-900kg/hm2,植物平均高度仅为0.35-0.50m[5],许多草场由于严重的土壤盐碱化已失去利用价值。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已经对该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土地盐碱化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2 生物治理的技术开发原理

松嫩平原土壤盐碱化是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有其特殊的气候、地貌、水文、地质及生物作用因素,其形成特点一是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下水补给充足或过剩,地下水位埋深普遍较浅(1-4m);二是土壤的盐分来源于成土母质;三是地下水径流系统中的盐分主要来自于系统补给水中的溶解盐类和矿物溶解的盐类,地下水成为盐分运移的主要媒介[6,7,8]。

松嫩平原苏打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在治理上应采取以形成并维持土壤表层(面)淡化层为核心的开发主线,即在不强调减少土体盐碱成分总贮量的前提下,通过水、盐、肥等要素时空、存在形式的调节来实现盐分的时空分布调控,协调植被与其主要根系活动层之间的关系,在土壤表层(面)建立一个良好的水、盐、肥的低盐淡化层,供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并在以后的管理维护中,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移规律,通过以控制水分运移为中心来调节土壤盐碱化程度;在经济生产方面,利用高效作物和水生物在盐碱地低盐淡化层正常生长的有利条件,通过生物吸收利用深层土壤中的盐碱成分生产出具有特色风味的优质农产品,并确立以主打生态品牌的农产品营销策略,发挥产品特殊的竞争优势,建立现代企业的运营制度,形成产业化发展的盐碱地综合治理途径,这样通过盐碱化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丰富的盐碱资源就可以变害为利,从而在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开放生态系统内实现营养流的循环增加、能量流的循环高效和经济流的循环增值。

3 生物治理的指导思想

总结以往的工作发现,该区盐碱化土壤的治理工程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中心展开的。尽管其中有企业参与,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开发行为,而是以国家和政府财政补贴为主要投资来源的一种公益性事业,其主要目的是恢复生态,经济效益没有作为工程治理的主要目标,因而治理效果有限。实践证明,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否解决当地的经济收入问题,或者说是能否解决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问题。

历史上松嫩平原西部以草甸草原为基本植被类型,在地区特有的环境背景下,由于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在目前条件下,不宜把发展效益较高的工业经济作为主要产业,而应该把原料来源范围广、原料可弹性供应的畜牧业作为本地区行业发展主导。因此,土地开发应以草地保护和恢复为主,进行以畜为主的农业开发思路。这就要求相关生物治理技术的应用能够上升到产业化发展的高度上,通过在生产中的技术应用使之逐渐形成技术研发与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利于后续技术的研发,进一步在更高起点上增加产业的竞争实力,形成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的生态产业化运行机制,从而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通过区域特色盐碱化资源的生态产业化利用,将该地区最丰富的盐碱资源与生态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因素对自然改造的制约,在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的基础上,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4 生物治理的技术开发原则

4.1 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相统一

长期以来,人们把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截然分开,甚至把经济规律超脱于自然规律之上,这种认识在历史上一定时期,对于调动人们改造自然的积极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松嫩平原西部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50年代初期,该地区尚有草地约200×104 hm2,到了1986年退化到180.02×104hm2,根据遥感影像的解译数据可知,到了2001年该区草地面积已经减少到了85.17×104hm2,在减少的草地面积中,一部分被开垦为农田,另一部分则演变成了盐碱化草地,而退化了的草地和耕地正是盐碱地面积扩张的主要来源[9]。恶化了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该地区的经济贫困,这充分证明了是生态规律制约经济规律,而不是相反。这是因为生态规律是在广阔的生物圈内起作用的,而经济规律却只仅仅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中起作用。社会再生产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的,社会再生产的主体———劳动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因此,应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改善该地区的生态条件,在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

4.2 以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平衡有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一是相对静止稳态,即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基本相当。其净生产能力较低,但物质的积累量大,系统承受能力强,合理开发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又有利于群落的更新。二是动态稳定状态,即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围绕着某一个值上下波动。三是非平衡稳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总是输入大于输出,系统始终保持一种远离平衡态的稳态,一般生态基础条件比较差、一旦受损不易恢复的生态系统适于保持这种状态。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地成因的自然背景和人力不可逆转的特点,导致在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极为脆弱,因此非平衡稳态,即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并不应是围绕一个饱和量上下波动,而是积累远大于消耗,成为在该地区现代农业开发过程中需要保持的农业生态平衡状态。该区的生态环境一旦因为物质与能量失衡而恶化,再重新恢复到平衡态的难度就很大,从物质与能量循环角度来看这也是当前松嫩平原西部退化盐碱地尚无行之有效治理措施的重要理论原因。

农业开发建设是直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的,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直接影响着输出的农业产品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各个方面。因此,生态平衡既是实现当地农业发展自身平衡的基础,又是实现整个地区经济平衡的一个先决条件。但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区域而言,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物质结构、能量结构、资金结构、劳动力结构的改善,有赖于当地社会物质技术条件的提高与完善,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必然离不开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农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是恢复、维护该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外部条件。因此,生态———经济平衡的本质是经济发展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适应,与保护生态平衡相适应,与劳动力素质相适应。

4.3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生态环境恶化的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同时也是经济贫困地区,其资源环境和社会矛盾尖锐,生态与生产功能冲突严重,土壤盐碱化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造成松嫩平原西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背离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输出大于输入,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所需要的生物质来源主要依靠土壤原有物质元素来维持,使农业系统生物种群得不到充足的物质能量补充,由此导致耕地、草场的退化。以大安市为例,该市发生沙化、碱化、土壤肥力衰退的退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10],如果这种发展状况继续下去,最终将导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衰竭。根据我国以往生态恢复研究与实践经验,生态恢复治理过程应严格遵循生态学原理,在此前提下才考虑生态系统效益的最大化问题。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学原理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促进物质的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同时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建立起多业并举、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立体网状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必然是转换效率高、消耗少、产量大、污染轻、资源保护好的良性循环的循环系统。它既能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又有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生态需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5 农业开发途径与对策

5.1 以生态效益为基础,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益

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充分利用自然力是提高农业效益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农业自然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按照生态经济的基本原理,来优化各类农业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配置结构和利用方式。利用该区地下水丰富、盐碱成分富集等地域特色优势,根据各地土壤、水资源的不同状况来发展具有碱地特殊优势的产业,或在旱地发展牧草产业和畜牧业,或利用丰富的碱水资源发展碱水鱼、虾、蟹等水产养殖产业,或在淡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开发碱性稻米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盐碱地出产的农畜产品中富含盐碱成分,极具产品本身特有风味,尤其是牛羊、白鹅、蟹等农产品,一直是国内市场的畅销货。

该区地处农牧交错带,能量流和物质流密集,农牧两个生态子系统异质性高、相互耦合,应该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目前该地区有两大基础资源优势没有利用起来,这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落后的关键所在,一是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青绿饲料和秸秆尚没有被充分利用,生产出的粮食也就没有作为畜牧业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被广为利用,而畜牧业的饲料来源却主要依靠过度放牧啃食草原来解决,结果导致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穷落后。目前青绿饲料青贮技术和秸秆黄贮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实现了中小型生产的机械化,农畜产品市场看好,农牧生产一体化所需的生产技术、产品市场和生产效益问题均已解决,解决该困境的时机已经成熟。在生产中可利用现在的农机补贴政策和科技扶持政策,先以技术简单、效益较高、基本不影响种植业生产农时的秸秆舍饲养牛(羊)作为突破口,以户为单位多点示范推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来逐步实现利用农副产品饲养畜禽,区内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大部就地消化,最终沿着草场恢复、牧草养畜、秸秆养畜、粪肥还田的循环路线进行,形成开放系统内的生态循环体系;二是该区的盐碱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而是完全视为灾害。事实上该区的盐碱地对人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盐碱地虽然影响植物生长,导致单位面积生物产出少,但是盐碱地出产的碱地农产品风味浓郁,品质极高,完全可以在当今过分注重产品外观、缺乏高品质农产品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该区的碱地农产品有组织销售活动仍处于市场初步探索阶段,农产品生产总体效益不高。因此,应树立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态势的碱地农产品生产、管理、营销理念,通过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方式来实现生态系统的经济增值。

5.2 构建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输出的生态系统结构

作为一个特别的农业生产体系,理论上其所存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越多、结构成分越合理,其物质转化效率就越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就越大。但是也要考虑经济效率因素和当地的人口素质因素,为避免流通环节过多导致的经济效率低下和技术复杂、操作难度大的问题,简单的技术集成可能会更有效些,实现二个或三个结构层次的结合比较合理。如根据当地地处农牧交错地带的特点,采用牧草与秸秆青贮、黄贮结合来养畜、粪肥还田的生态发展模式就比较容易进行,尤其是针对当前农村秋收后的稻草、玉米秸秆资源闲置浪费的状况,结合当前的农机补贴政策,积极发展秸秆青贮、黄贮养畜技术,粪肥经过简单补充尿素堆沤后成为优良的农家肥进行还田,这项技术模式十分简单易行,农户易于掌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明显。

5.3 走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路线,深化农产品销售渠道网络,提高产品收益

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种重要的经营手段,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帮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在同等情况下可比无品牌农产品获得更高的收益,并有利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良性发展。这对于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解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是不可或缺的。

依靠该区的特色地域优势和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碱地农产品,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树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品牌观念,这一点即使一般农民通过引导也能很快意识到。关键农产品品牌的创立,离不开规模生产,目前该区农产品经营主体的规模太小,需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或发挥地区或社区商业的集聚效应,建立产地品牌农产品批发市场,这是目前比较可行的选择。同时还需要政府通过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运营机制,对技术成果进行广泛推广,以产品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主打盐碱地生态品牌,发挥区位特色优势,运用现代营销管理手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农产品生产运营提供稳定、高效的机制保障。

5.4 正确处理农业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农业生态资源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时,要考虑对其他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预先作出对应预案。在开发利用某地区域的资源时,要考虑对较大区域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否则,就不可能搞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也不利于资源的保护与更新,更不利于建设稳定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目前,《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并正式开始实施,与此同时黑龙江省也提出粮食增产的目标,松嫩平原西部后备土地资源中的中重度盐碱地将成为主要的新增耕地资源。如此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活动,必将对开发区域内外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吸取以往该地区农业开发的教训,工程启动前应做好应对盐碱地改造中存在重大科学问题的预案,如引水工程运行后淋洗下来的水盐排放出路、工程周边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包括挖沙客土、农药化肥使用等因素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以及以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需要进行安排并予以解决,从而把粮食增产工程与生态环境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和环境安全健康的双赢。

5.5 明晰草场产权,加强草原立法

草原既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要素,又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在遵循生态学规律下的草地资源开发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草地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2002年的《草原法》虽然规定了草原犯罪,但对于危害草原的犯罪行为,当前我国刑法立法的现状基本是有规范而无效力,草原亟待法律的有效保护,尤其是对于越界乱采滥挖、越界过牧等越界经营问题无法可依、处罚无力,导致草地承包者不愿对自己承包的草场进行保护性经营,该问题在生产中极为突出。鉴于此种情况,依据刑法中有关法律,如对越界经营行为等同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由省级以上部门颁布修改或补充规范性文件来健全草原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还应明晰草场产权、落实草场使用权,完善草场流转制度,促进外部资金流入,将有利于提高草原承包者保护草地利用草地的积极性。

总之,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微生物、植物与其盐碱化生境之间,畜禽、水产动物与草地自然环境之间,草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共三个层面上来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经济发展环境效益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兴土.松嫩平原退化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5.

[2]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人类胁迫对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的灰色关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2):65-70.

[3]卢远,林年丰,汤洁,等.松嫩平原西部土地退化的遥感动态监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2):24-27.

[4]刘志明,晏明,何艳芬,等.吉林省西部土地盐碱化研究.资源科学[J].2004,26(5):111-116.

[5]郑慧莹,李建东.松嫩平原盐生植物与盐碱化草地的恢复[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79-188.

[6]王遵亲,祝寿泉,俞仁培,等.中国盐渍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7-32.

[7]王春裕,武志杰,石元亮,等.中国东北地区的盐渍土资源[J].土壤通报,2004,35(5):643-647.

[8]张柏.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扩展的主要自然环境背景因子及治理模式[J].地理科学,1993,13(2):138-145.

[9]汤洁,李昭阳,林年丰,等.松嫩平原西部草地的时空变化特征[J].资源科学,2006,28(1):63-69.

农业生物治理 篇4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显示, 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已经完全超过了工业以及城市所产生的污染, 高居我国面源污染的首位。农业污染大大破坏了相关自然环境以及资源环境, 尤其是江河湖海方面水资源的污染。其中, 水污染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水体富营养化,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农田直接排污;农村生产以及生活过程中的直接排污;农村畜禽养殖的直接排污。现阶段, 为了进一步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 农业资源保护部门能够系统采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3种:污染源头的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污染过程中的拦截;污染终端的最终修复。在以上3个过程中, 对污染进行预防以及控制贡献更大。在进行农业污染防控的过程中, 以生态环境自身的吸附以及净化为基础, 同时结合相应的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不仅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化肥、饲料以及农药等物质的利用效率, 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大大降低农业污染。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微生物的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废水污染处理过程中, 并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这一方面的分析以及探索。在此, 综述微生物技术在农业污染过程中的应用, 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微生物技术应用的水平。

1 利用微生物技术减量农业水污染的源头

作为一种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源头控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微生物减量的方法采取过程中, 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生物肥料、饲料以及农药的生产, 进行传统产品的替代, 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主要内容如下。

1.1 减量化肥的施用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农业化肥的用量占全世界的1/3, 位于第1位。虽然使用化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劳动力,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但是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 这导致我国的水体受到极大的影响,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随着人们对于这一方面意识的提高, 开始使用有机肥, 但是由于有机肥使用不方便, 其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微生物肥料其中包含多种土地所需的微生物, 包括解磷菌、固氮菌、硝化菌、放线菌和纤维素降解菌等, 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源, 激活土壤中的速效磷, 降解有机质, 最终提高肥效, 减少肥料施用量。除此之外, 微生物肥料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土壤的性质, 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 为生物肥料主要应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可以较为有效的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 进一步减少农田营养物质的流失, 是传统肥料的有效代替物。

1.2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我国农药的使用量也居世界第一位。传统的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虫害的影响,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但是, 由于农药的长时间使用, 这导致土壤的功能被极大地破坏, 整个生态平衡破坏。传统的农药对于人体的伤害也较大。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农业污染的治理, 我们可以采用微生物农药进行传统农药的代替, 微生物农药主要指微生物活菌, 这种农药的防治效果较好, 其安全性较高, 对于环境的污染较小, 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药。

1.3 减量养殖废弃物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显示, 现阶段我国的畜禽养殖的排放物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源之首。这些排放物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水体, 不仅仅会直接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同时, 由于这些排放物未经过相应的处理, 其中存在病原体, 会导致流行病的出现。为了进一步减少污染源, 我们应该将微生物技术应用到排放物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微生物添加剂的应用, 可以有效的保持微生物菌群的整体平衡状态, 提高畜禽的免疫力, 对排泄物进行处理, 进一步提高畜禽的生产质量。例如, 使用微生物堆肥剂, 可以不断加快养殖粪便的堆肥化,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农肥化工艺不断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际利用率, 进而减少排放量。

2 微生物截留农业水污染过程

在进行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 微生物截留是其中一项十分关键的措施, 通过微生物截留不仅仅可以较为有效的减少农业污染的大范围扩散, 还能够进一步缩短烟厂污染物的滞留时间, 进行农业污染物的截留。在这样的生态体系中, 无论是人工湿地还是生态沟都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能够不断提高土壤的污染处理能力。进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可以有效地进行农业污染的截留, 其主要应用措施如下。

2.1 扩大缓冲区的功能面积

其截留面积的建造主要包括2个方面:物理空间面积;生物的功能面积。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扩大缓冲区的功能面积,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可以将相应的有害物质逐渐分解, 同时, 还能够激化营养物质,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良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促进污染治理效果的提高;扩大根区面积。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不仅仅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 还可以通过相应的菌体进一步扩大净化功能面, 污染治理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强化生态位。植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 同时, 微生物也是自然界的分解者, 通过这两者之间的协调, 进行污染物的转化, 进一步减少污染源的面积。除此之外, 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稳定植被的整体覆盖率, 与植物进行整体的协调, 提高植物的净化效率。

2.2 环节缓冲区功能周期

在我国大部分生态系统中, 为了能够促进其污染物的不断分解, 往往采用植被缓冲带、湿地以及生态草沟等方法, 但是, 这些措施的采取往往会涉及到越冬问题。尤其是在春季, 农田施肥之后, 这将会直接导致流域水体的氮浓度大大提高, 直到5月份出现最高峰。由于初春缓冲带的植被大部分还处于冬眠状态, 其根系的生长代谢较慢, 其净化功能将会直接丧失。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针对性使用微生物技术, 不但能够提高植被的整体抗冻能力, 还能够进一步缩短植被的返青时间, 还能够延长缓冲区的功能周期。如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改善黄瓜、玉米的形态结构, 增强玉米、黄瓜、小麦的生理生化反应, 最终增强宿主的抗寒性, 提高植株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除此之外, 采用菌剂进行相应植物的处理, 还能够增加草坪草主根长度、数量以及整体防御功能, 进而不断提高这一植物的整体抗寒能力。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植被根系的微生物的种类越多, 其吸氧细菌就越多, 这样的环境十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分解。通过植物御寒能力的提高, 不断增强相应的植物系统在冬季的整体净化能力, 进而较为有效的进行污染物的分解以及处理, 这对于农业污染的整体治理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2.3 改善缓冲区的土壤质量

由于土壤本身具有吸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污染物的整体扩散情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可以与植物的联合系统进行结合, 进一步改善土壤的整体质量。同时, 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还能够为维护土壤的聚体结构, 不断强化土壤的入渗。除此之外, 还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通过相应的微生物的应用, 可以将土壤的p H值降低, 这样的环境十分有利于矿物质的溶解, 同时, 还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以及根系分泌物的含量。通过微生物的应用, 不仅提高土壤的整体能力, 不断提高土壤的整体吸附能力, 为污染物的有效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总结

进行微生物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对于农业污染治理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不仅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化肥、饲料以及农药等物质的利用效率, 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大大降低农业污染, 因此, 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发展。但是, 要清楚的意识到, 在进行微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 往往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部分微生物对于农业自然环境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杆菌。这些微生物不仅仅能够降解污染物, 处理农业或是生产过程中的废水, 同时, 还能够促进农业植物的生长。但是, 这些微生物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它们属于条件致病菌, 若是宿主的免疫能力下降, 将会直接导致宿主疾病的发生。因此, 在进行微生物应用的过程中, 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 高效地进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进一步减少农业污染。

参考文献

[1]李白, 李军.微生物技术在防治农业面源水污染中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 2015 (10) :99-104.

[2]王忠敏, 梅凯.氮磷生态拦截技术在治理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 2012 (8) :336-339.

[3]张维理, 冀宏杰, Kolbe H, 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Ⅱ.欧美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控制[J].中国农业科学, 2004 (7) :1018-1025.

[4]杨林章, 冯彦房, 施卫明, 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1) :96-101.

农业生物治理 篇5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 古浪县农业环保工作以农业结构调整、循环农业建设、农业环保行政执法为重点, 不断加强农村村容村貌、改水改厕、院落美化、道路硬化等工作, 努力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强化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管理, 积极开展农业环境保护执法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有效地治理了农业面源污染, 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㈠健全组织机构, 靠实工作职责为了确保农业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该县成立了农业环保站, 具体负责农业环保日常业务工作。环保站从相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3人, 其中:高职2人, 中职1人 (大学本科2人, 大专1人) 。机构的建立健全, 为全面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㈡加强宣传动员, 提升环保意识为了提高全县广大农民的农业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该县多方筹措资金, 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办技术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宣传培训活动, 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全年举办无公害农产品栽培等培训班12期, 培训乡村干部650人, 印发《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古浪县蔬菜安全用药知识》、《古浪县日光温室人参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古浪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露地西芹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等宣传资料5000份。为了改变目前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 2010年县委、县政府还组织开展了全县农村环境卫生重点治理活动, 活动通过对黑松驿、十八里、黄羊川、土门、大靖、裴家营等乡镇的沿线村庄、贸易集市、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 着力改变目前农村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宣传动员, 使《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广大农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㈢建设生态农业, 改善生态环境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 积极推进以日光温室、养殖暖棚建设为主的设施农业建设, 稳步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截止2010年底, 全县设施农业建设面积达到1951.2公顷, 为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㈣实施清洁工程, 建设生态家园该县先后在黄花滩桥头组、黄羊川一棵树村组织实施了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项目。通过在示范村建设垃圾收集站和垃圾堆沤池、向农户发放垃圾桶、在巷道公共区域设立垃圾箱 (池) 、设置农村清洁工程宣传栏及村规民约栏, 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秸杆还田、无公害生产等清洁生产技术、硬化道路、美化庭院、建设户用沼气等措施, 增强了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 有效治理了农村环境污染。项目村农户户均节约燃煤、烧柴、用电等生活支出600元, 项目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100%, 秸秆还田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 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化肥利用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亩增收15元。

㈤立足项目驱动, 制定建设规划该县结合“十二五”农业项目规划工作, 制定了《古浪县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计划用5年时间, 在全县建设一批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示范村。项目通过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村容村貌美化工程建设、田园清洁工程建设、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农村物业化管理工程建设, 力争实现整治农村卫生环境, 建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 提高广大群众的清洁、环保意识,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陋习, 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群众提升农业环保意识。

㈥加大扶持力度, 推动污染治理为了加快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古浪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对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主要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废旧农膜回收站建设。目前县城和各乡镇已全部建立了废旧农膜回收站 (点) , 通过“以旧换新”、现金支付等方式, 对废旧农膜进行回收、分类, 同时也对废旧塑料袋及其制品进行收购。

二、存在问题

一是县级财力不足, 环保专项资金投入少, 办公设备差, 没有基本的检测设备, 交通工具不足, 人员编制少,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严重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重视程度不够。古浪县是贫困县,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加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 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 经济、社会、环保难以协调发展。

三是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大, 范围不广, 城乡环保意识差距大。由于资金、人员、交通设备等诸多因素, 无法向深度、广度开展宣传工作。

四是部分企业超标排污时有发生。部分企业的环保治理设施设备老化, 工艺落后, 运行费用高, 难以做到稳定达标排放, 导致部分企业超标排污, 偷排偷放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创建生态乡 (镇) 、生态示范村工作困难, 由于工作经费不足, 生态示范村建设任务难以完成。

三、建议

一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的宣传力度, 完善技术操作规程,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争取有更多的农产品或基地通过产地认定或认证。

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 积极做好村镇巷道、院落的硬化美化等工作, 在农业环保工作上要超前谋划, 科学规划, 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工作水平。多方筹措资金, 对业务人员进行政策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 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力度, 帮助基层搞好人员培训、设施配置等工作, 为农业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四是加强协调, 做好农业环保项目的申报和储备工作。

摘要:古浪县农业环保工作以农业结构调整、循环农业建设、农业环保行政执法为重点, 不断加强农村村容村貌、改水改厕、院落美化、道路硬化等工作, 努力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强化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管理, 积极开展农业环境保护执法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有效地治理了农业面源污染, 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黑河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对策 篇6

关键词:黑河地区,有害生物,对策

黑河是大小兴安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龙江省3大林区之一, 森林分布广阔。黑河市林业用地面积291万hm2, 有林地面积210万hm2, 防护林面积20.07万hm2, 特种用途林面积29.6万hm2,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16万hm2, 苗圃地面积188.4hm2, 森林覆被率达47.56%。林木种类繁多, 主要有落叶松、樟子松、柞、桦、杨等, 此外还有红松、云杉、水曲柳、胡桃楸及从俄罗斯引进大果沙棘等珍贵树种30余个品种。

1 黑河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现状

据各基层测报点上报的数据, 经综合分析, 预测黑河市2013年春季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18 253.3hm2, 与2012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 下降11.24%, 其中, 轻度发生面积8793.3hm2, 中度发生面积5853.3hm2, 重度发生面积3606.7hm2。病害发生面积13.3hm2, 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20.83%;虫害发生面积6526.7hm2, 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2.7%;鼠害发生面积11713.3hm2, 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16.98%。

1.1 松针红斑病

松针红斑病分布在孙吴县大河口林场。调查标准地2块, 预测发生面积13.3hm2, 平均感病指数为2, 平均发病率为6%, 孢子飞散高峰期是8月中上旬, 孢子飞散总量为2289枚。

1.2 落叶松毛虫

落叶松毛虫分布在北安市四零四、三零三、胜利、缸窑和幸福林场;嫩江县四十里河林场;逊克县奇克、道干、新立、三间房林场;市直干岔子、古东河和头道岭林场。全市共调查标准地79块, 预测发生面积1306.7hm2, 与2012年同期相比上升64.87%, 最高虫口密度66头/株, 平均虫口密度14头/株, 有虫株率51.3%。轻度发生796.7hm2, 中度发生478hm2, 重度发生33.3hm2。

1.3 黄褐天幕毛虫

黄褐天幕毛虫在爱辉区、孙吴县、嫩江县、北安市有发生。共调查标准地77块, 预测发生3933.3hm2, 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6.1%, 爱辉区和孙吴县有重度发生。

1.4 兴安落叶松鞘蛾

兴安落叶松鞘蛾在爱辉区普遍发生。共调查标准地36块, 预测发生1020hm2, 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21.94%, 最高虫口密度12头/10cm延长枝, 平均虫口密度3.9头/10cm延长枝, 有虫株率88%。

1.5 微红梢斑螟

微红梢斑螟分布在嫩江县高峰林场。调查标准地2块, 预测发生266.7hm2, 与2012年同期相比上升300%, 有虫株率100%, 轻度发生166.7hm2, 中度发生66.7hm2, 重度发生33.3hm2。

1.6 红、棕背平鼠

红、棕背平鼠在黑河市均有发生。共调查标准地178块, 预测发生11713.3hm2, 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16.98%, 林木平均被害率6.33%, 林木死亡率0.23%, 捕获率最高为24头/百日夹。森林鼠害对林木危害较重。

2 黑河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治理措施

黑河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各异, 发生危害时间、危害特征及危害部位相差很大, 防治措施也有很大不同, 具体除治措施:

2.1 松针红斑病除治措施

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 人工拔除病苗, 集中销毁。7月份在发病较重的樟子松林施放百菌清烟剂, 进行化学防治。

2.2 落叶松毛虫除治措施

进行封山育林、合理抚育和纯林改造;采取悬挂鸟巢措施招引益鸟, 开展人工防治, 取得较好效果。同时, 制止乱捕滥猎鸟类的行为;搜集和培育天敌及病原微生物;对小面积林地, 在松毛虫上树前, 采用绑塑料环或绿色微雷喷成毒环阻止幼虫上树。黑光灯诱杀成虫。人工采茧和刮卵;对危害特别严重的地块释放苦参烟剂。以上措施可以综合使用, 尽可能使用无公害药剂, 保护和不杀伤天敌。

2.3 黄褐天幕毛虫除治措施

采取飞机、地面喷雾和释放烟剂防治, 人工采集幼虫, 灯光诱杀成虫, 刮除卵块集中销毁。重点防治202国道、省级主要公路两侧, 风景区等重点地段。

2.4 兴安落叶松鞘蛾除治措施

加大悬挂鸟巢力度, 招引益鸟, 制止乱捕滥猎鸟类的行为;搜集和培育天敌及病原微生物;人工捕杀幼虫和成虫;对危害特别严重的地块, 在成虫羽化高峰期释放苦参烟剂。

2.5 微红梢斑螟除治措施

采取人工清林、卫生伐、抚育伐和挂鸟巢招引益鸟等方法进行防治, 对虫口密度大、危害较重的林分采用苦参烟剂、触破剂、苏特灵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 利用人工摘茧, 人工捕杀幼虫和成虫, 降低虫口密度。

2.6 森林鼠害除治措施

根据常年森林鼠害发生危害的程度, 分为重度危害区、中度危害区和轻度危害区。重度危害区, 以压低鼠口密度为主, 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措施进行重点治理, 使重度危害面积逐步减少, 把鼠害的危害减到最低限度。中度危害区, 以物理、人工、生物防治为主, 加大生物防治比例, 减少化学防治, 协调应用各种措施, 使中度危害逐步向轻度危害转变。轻度危害区, 重点实施监测, 采用生物措施, 结合营林措施等手段, 一般情况下, 不采用化学防治, 通过管护经营, 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 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天敌的种群和数量, 调节生物间的平衡。

3 几点意见和建议

林业有害生物是森林“三大”灾害之一, 给森林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森林火灾, 固称之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但目前除治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发展的需要。

3.1 要提高各级领导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比较隐蔽, 危害特点也没有森林火灾那样触目惊心。各级领导没有真正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森林防火、林政管理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有的领导甚至都不过问。市县2级虽有防治机构, 但人员编制少, 真正懂专业的人员不足40%, 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

3.2 要加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防治经费投入力度

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没有经费投入, 各基层调查点经费紧张, 缺乏调查工作积极性。防治经费投入主要是国家给予的补助, 用于购置药剂药械, 基层林场投工投劳。国家的补助经费只能完成防治总任务的30%左右。地方市县财政基本没有投入。

3.3 要加大依法防治力度

农业生物治理 篇7

后农业税时代的到来是整个国家资源吸取方式和乡村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 并不简单像已有的论述一样, 农业税的减免仅仅归结为农民负担的减轻与否。不管是温铁军提出的应对城市经济危机的“甩包袱”政策导致自收自支乡村治理体系的建立, 还是谭同学论证的以货币为中介的新的乡村社会秩序的整合机制和资源吸取方式的建立, 都宣告了国家大包大揽公共服务时代的结束, 换之以市场化供给方式, 让乡村自治组织承担起提供公共服务的重任。农业税的取消是整个乡村社会秩序重构的必然结果, 并不必然意味着农民负担减轻。相反, 由于以市场化的方式运行公共服务, 使得整个乡村社会秩序和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预示着深层次的治理危机和乡村社会的发展困境。本文以关系到农业发展命脉的水价改革为契入点, 试图以此窥探现有的以产权模式运行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引发的乡村生产经营活动及整个乡村社会秩序的变化。

二、基本假设与调研地概况

农业用水一方面关乎国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另一方面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了从社会学角度全面阐释水价改革导致的整个乡村社会秩序的变化, 本文提出并尝试验证以下假设。

假设1:就水价对于用水需求量而言, 具有一定的价格弹性, 农民会随着水价的上涨降低其需求量并相应改变种植结构。

假设2:种植结构的改变势必会引起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假设3:收入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生活消费的变化。

假设4:劳动力就业结构和生活消费变化会相应引发乡村社会秩序的重构。

为验证以上假设, 本次研究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重要的农业灌溉区和商品粮基地, 即巴彦淖尔市的CL村为调查地点。巴彦淖尔市灌溉面积有1000多万亩, 以黄河水作为主要的农业用水。因此, 黄河水灌溉的管理、利用及水价改革对这里的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L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塔尔湖镇的南部, 全村共75户, 290多口人。耕地面积2200多亩, 土地肥沃, 土壤以红泥土、沙盖垆黄土为主, 都是引黄河水灌溉。主要农副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花葵、油葵、蜜瓜、番茄。

三、CL村农业水价改革

水价改革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还关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水价及水价改革的政策性文件, 奠定了水价改革的基础。CL村水价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计费方式、价格分类、农业用水的管理费。

(一) 计费方式

农业税免除之前, 用水都是大混供, 农户先用水, 年底一起结算, 不仅水价低, 而且用水方便。农业税免除之后, 采取预付制并实行以亩计费。每年开春时, 村委根据本村用水情况, 参照上一年的水费标准预估收取本年度的水费, 实行多退少补。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确定每亩的放水量, 村长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容易由于各种原因引发村内不公平的现象, 引起村民之间、村民和村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 价格的分类

农业税免除以前, 一年有五、六次的灌溉机会。税改之后, 有了非常严格的限制。灌溉时次数为三次, 即春 (3、4月份) 夏 (6月份) 秋 (10月份) 三季放水, 其中秋季的用水量最大, 价格也最贵。每次的用水分为平价水和溢价水。所谓溢价水, 是指超过了预先购买水量的水, 价格要高于平价水。在一年80元的水费中, 农户分不清平价水和溢价水, 甚至有农户说根本不存在两种价格的水。加之, 水价每季度不同, 每年随时变动, 而且只涨不跌, 农户完全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

(三) 农业用水的管理费

除了每年每亩上缴80元的水费之外, 农户每年还得上缴农业用水的管理费。在CL村, 这项费用是在农业税免除之后才产生的新费用。每亩地的管理费用为2.8元, 由大队的队长负责本大队灌溉用水的管理, 再由小队队长负责整个村灌溉用水的管理。管理费先直接交到小队, 再统一交到大队, 部分作为大小队队长的津贴, 部分作为村委会的活动经费。小队队长在管理中, 对于个别多用水的村民和浪费水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CL村水价改革对种植结构和生产收支的影响

水价改革对农民生产活动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种植结构的改变、生产成本的上升及收支状况的变化等方面。

(一) 种植结构和生产成本的变化

耗水多的小麦的种植面积大量减少, 农户必须种植新的作物维持农业生产活动。CL村的土壤质量算是中等, 种植葵花是村民根据市场情况和土壤质量等实际情况做出的最佳选择。葵花的用水量很小, 一般每年浇三次水就可以了, 这减轻了农民缺水的烦恼。葵花的经济效益比较高, 每年平均亩产六七百斤, 按照每斤3.5元市场价计算, 收入在2000元左右。由于籽种、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全部要从市场上购买, 加之价格的上涨使得葵花种植的成本非常高。此外, 由于多年连续大面积种植葵花, 土地无法进行掉茬轮作, 导致出现死苗现象, 葵花的产量将大大降低, 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

为了有效应对缺水, 农户还会采取抽取排干水和打井使用地下水的办法缓解这一情况。抽取排干水需要购置柴油机、柴油和管道, 一亩地所需的费用为15元左右。与用黄河水灌溉相比, 排干水和地下水的水质较差, 里面含有大量的盐碱成分, 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 多次使用会使土壤盐碱化。无论是抽水还是打井, 成本由农民自己来负担, 无疑也加重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样, 水资源的浪费也隐性抬高了水费的价格, 额外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二) 收入结构的变化

2011年, CL村所在的乡镇, 农民的收入在连续增长了几年之后首次出现了下降。由于农业灌溉次数比往年少了一次, 加上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农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出现明显减产。一方面农作物减产, 另一方面收购价格下降。农业生产资料和日常消费物品价格却只涨不降, 农民的负担和生活状况可想而知。种植收入的下降使得农户只能发展其他产业, 包括出去打工来增加收入, 以填补家用。尽管种植业始终是CL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种植业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使得养殖业收入和打工收入比重逐年上升。

五、CL村水价改革对劳动力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水价改革对CL村的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结构和生活消费状况的变化上。水价上涨提高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加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使农户意识到单纯依靠农业生产致富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开展多种经营, 拓宽生存空间无疑是农户的理性选择。

当用水成为难题, 靠农业增收已经不再那么容易时, 很多农户开始寻求其他挣钱方法, 最典型的就是发展家庭小型养殖业。农业税减免以前, 养殖业仅仅是作为种植业的“附庸”与补充, 农户并不指望发展养殖业来养家糊口。农业税减免之后, 村中小型养殖业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一半以上农户的养殖规模都在30头以上, 他们各自管理经营, 不再对羊进行统一养殖。尽管国家早就颁布实施禁牧政策, 但农民仍然偷偷进行放牧。羊群的增多和无限制的放牧, 使得CL村的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快, 村中青年通过读书或其他方式不断外流。在CL村, 留守的劳动力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逐渐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在打工没有机会, 只能留守乡村, 且乡村文化精神生态落后的情况下, 一些不良风气开始蔚然成风。由此, 乡村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实在堪忧。

六、小结与思考

后农业税时代的到来不仅反映了国家与乡村社会、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变化, 也诠释了国家资源吸取方式和乡村社会整合秩序的变化。CL村在水价改革上的阵痛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小农面对市场风险时的无助及整个乡村社会被迫浸泡在“波涛汹涌”世界市场上的“风雨漂摇”与衰败。

乡村社会的衰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农业成为风险产业。水价的上涨迫使农民不得不改变种植结构, 替代作物的选择在受限于用水量的同时, 也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这使得农民抛弃乡土固有的种植传统和种植方式, 依仗市场的“鼻息”不断更换种植结构, 从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种植风险。第二, 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被逐渐打破, 农民生活日渐依赖商品化市场。CL村种植结构的改变使得村民逐渐抛弃小麦种植方式, 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从而在粮食生产上依赖于市场供应。沉淀几年来的自给自足乡村生活的改变意味着能否具有购买力便成为检验农民这一社会身份的悖论性存在的基石。第三, 乡村社会全面出现衰败迹象。不仅农业生产日渐高风险化, 农民生活仰仗市场的“鼻息”, 能否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在不时拷问村落存在的根基, 而且村落的精神文化生态也在日渐败落。乡村集体无力组织集体化的精神文化活动, 导致乡村集体意识一定程度的丧失, 加之种植结构改变后大量空闲时间的出现, 使得村民无所事事, 只能在赌博、酗酒中打发无聊的光阴。

乡村社会的种种衰败迹象无疑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第一, 水价改变不仅仅是改变水资源这一公共物品的属性这么简单, 其引发的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民生计的变化必须纳入到整个国家成本预算中和配套改革方案中。第二, 市场化的运行与村民生活日渐商品化使得如何提高村民的消费购买力和确保他们的消费福利也成为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第三, 如何在应对农业生产高风险存在和发展同时重建乡村文化和精神生态, 使村民真正拥有物质富足和精神充裕的生活无疑是乡村建设的最终归宿和最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董筱丹, 温铁军.宏观经济波动与农村“治理危机”:关于改革以来“三农”与“三治”问题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8 (09) .

[2]刘明兴.农业税费改革前后农民负担及其累退性变化与区域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5) .

[3]缪小林, 刘耀, 钱进.我国农业税减免前后农民税负比较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4]苏娜.透析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农民负担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 2007 (12) .

上一篇:综合性科技期刊下一篇:压力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