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

2024-05-30

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共9篇)

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 篇1

1 概况

1.1 研究的背景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水、大气、土壤等方面。一般而言,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 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农田渗漏或挥发作用, 形成的污染, 主要包括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膜污染、秸秆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以及污水灌溉带来的污染。

广东省属于农业大省, 农业在全省经济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近年来, 随着人口增加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不仅直接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 而且严重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并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威胁。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化肥、农药、秸秆、畜禽粪污、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田尾水等农业废弃物, 经测算, 全省农业COD排放占全省总污染物排放的40%, 氨氮排放占全省总排放量的4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 人们在研究治理湖泊和海湾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时就发现一个现象, 在流域内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 其湖泊、海湾等的水质并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 通过大量研究, 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后果, 由此, 农业面源污染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20世纪70年代中期, 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学者及研究者们对农业面源污染从物理和化学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开发了多种模型, 例如农药输移和径流模型[2]、城市暴雨管理模型[3]、径流模型等监测模型。1972年, 美国的《清洁水法》 (The Clean Water Act, CWA) 修正案, (Lee.S.L, 1979) 将农业面源污染定义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这也标志着农业面源污染第一次被写入国家法规。20世纪80年代, 人们将研究重点转入农业面源污染管理层面, 相继出现了《安全饮用水法》 (修订版) 、《食品安全法》、《联邦环境杀虫剂控制法》、《农业发展法》、《联邦土地政策及管理法》等相关管理条例[4]。进入20世纪90年代, 则将“3S” (GIS、RS、GPS) 技术引入病原体、细菌等微生物迁移、转化研究和污染风险评估, 制定了各类污染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5]。例如《欧盟硝酸盐法令》、《德国肥料条例》等。2002和2003年, 我国也正式发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81—2001) 》和《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 (GB18596-2001) 》。

1.3 污染源现状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主要包括:首先是水体功能受危害, 重大流域供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影响。2008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指出, 珠江三角洲、东江、韩江及粤东诸河、粤西诸河等重大流域的部分支流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水体主要污染物有总氮、总磷和氨氮, 农业面源污染是重要原因。其次是危害农田土壤环境, 影响土地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主要表现为土壤有害物质超标和土壤结构遭受破坏。第三是危害农村生态环境, 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造成农村脏、乱、差,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第四是威胁农村饮用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经对上千万城乡人口的饮用水质量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过量和不合理的养分投入也引起作物生理性病害和虫害加重, 农药用量增加,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 质量低下, 影响国际市场竞争力, 对人们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环境友好型种植业和牲畜废弃物管理, 其中环境友好型种植业包括化肥减量控污示范工程, 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和保护性耕作。环境友好型种植业集中在惠州、江门两市实施, 共涉及30个乡镇, 农田50万亩。牲畜废弃物管理以惠州、江门、河源为重点, 兼顾其他地区, 计划治理规模养殖场300个 (首期约100家) 。

2 环境管理体系

2.1 制定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项目建设内容复杂, 为了使项目实施时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 要确保项目的环境管理落实到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中, 按照相关规定和实际工程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示范成效, 本项目除了由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能外, 拟在各级项目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管理工作, 建立包括监督机构、实施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的环境管理体系。

2.2 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

项目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详见表1和图1。

2.3 环境管理体系各机构的职责及人员配置

在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环境管理体系中, 包括项目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实施机构、咨询服务机构, 这些机构共同构成完整的项目环境管理体系, 但各承担不同工作内容, 具有不同职责范围。项目在省项目办和各参项县 (市) 政府组织机构的组织领导下开展, 确保项目的建设在工作程序、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等方面符合中国及世界银行相关规定的要求。本项目各机构的职责和人员配置见表2所示。

2.4 项目各阶段的环境管理任务

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 项目环境管理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 如图2所示。

环境管理计划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确保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包括: (1) 在项目设计、施工合同中纳入环境管理计划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在项目施工中通过环境监理监督施工单位对施工期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 检查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实情况; (3) 项目验收, 项目运营期监督管理, 环境管理计划检查的机制、报告的机制、存档的机制。通过检查日常的工作来反映工作的时效性。

2.5 环境监理机构

环境监理既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此应成立独立的环境监理机构。由具有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 依照合同条款及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要求, 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及巡查结果, 监督、审查和评估施工单位各项环保措施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纠正违反合同环保条款及国家环保要求的施工行为。环境监理人应当至少每周检查1次施工现场, 填写施工管理核查单并存档, 对施工单位在施工活动中存在的有关环境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跟进落实, 每半年向项目办环境负责人和世界银行的专家汇报。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工作流程见图3。运营期环境监理落实环境管理计划的工作流程见图4。

3 公共申诉与反馈机制

3.1 公共申诉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期间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查表收集居民意见, 公众可通过座谈会反映意见, 或填写评价单位发放的调查表提出意见, 可主动索取调查表提意见;也可以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来函、来电、传真、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还可通过各项目县 (市) 环保局、信访办申述意见。

在项目施工期或运营期, 公众可向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来函、来电、传真、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也可通过各项目县 (市) 环保局、信访办申述意见。

环评单位、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在接到环保投诉或行政部门整改通知后, 应即刻会同设计等相关部门组织走访和调查,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 并将整改方案予以公示, 以解决环保纠纷问题。

3.2 反馈机制

根据环境监测报告和监管机构检查, 环境管理计划将对缓解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对环境管理活动进一步改善。

如果在检查时发现与环境管理计划中的内容有重大偏差, 或是项目的变更造成了巨大的不利环境影响, 或是使受不利环境影响人数显著增加, 项目办将立即咨询环境机构和世行成立环境评估团队进行额外的环境评估, 如有必要, 还要进行额外的公众咨询。修改后的环境管理计划也须告知实施机构和承包商按照修改的内容实施。

4 结语

本项目涉及广东省3个省辖市的6个县 (市、区) 共30个乡镇及省内选出的300家养殖场, 项目涉及面较大且项目建设内容复杂。环境管理体系的设置更好地将环境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监控项目建设和运营全过程, 同时全面监督和检查各单位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及时处理和解决临时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

摘要: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日益增大, 这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以世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为例, 根据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的特点, 结合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提出了包括监督机构、实施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共申诉与反馈机制。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管理体系,公共申诉与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余进祥, 刘娅菲.农业面源污染理论研究及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 :137~142.

[2]CarselR F, C N Smith, L A Mulkey, et al.Users'Manual for the PesticideRootZoneModel (PRZM) [M].EPA/600/3-84-109, U.S.EPA, Athens, GA, 30605, 1984.

[3]ZagiloulNA, MAAbuKie.f Neuralnetwork solution of inverse parameters used in the sensitivity-calibration analyses of the SWMM model simulations[J].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01 (32) :587~595.

[4]J S Shortle, D G Abler.EnvironmentalPolicies forAgricultural Pollution Control[J].CABI, 2001 (5) :123~151.

[5]宋家永, 李英涛, 宋宇, 等.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1) :362~365.

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 篇2

鄂发改农经[2012]531号

各市(州)、县(市、区)、神农架林区发展改革委(局)、农业(畜牧兽医)局:

为进一步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以下简称农业血防项目)建设实际,特 制定《湖北省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现将《办法》印发你们,请严格按照办法实施。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湖北省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使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9-2015年)》、《农业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规划(2009-2015年)》(以下称《规划》)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以下简称农业血防项目)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属《规划》建设范围、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联合下达投资计划的农业血防项目,均按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

项目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

第四条

农业血防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一)家畜传染源的管理。家畜圈养、替代养殖、安全牧场等。

(二)农业灭螺工程。水改旱、养殖灭螺。

(三)其他血吸虫治理有效措施。

具体建设内容的确定,按照每年中央投资计划规定执行。

第二章 项目管理

第五条

项目投资计划申报。各项目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根据《规划》和国家、省有关部门的项目申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编报农业血防项目项目建议计划,上报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关于农业血防项目及投资计划申报要求综合平衡后,提出全省项目投资建议计划,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审批。国家投资计划下达后,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分解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各项目县(市、区)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规划》确定范围内的项目;

(二)地方配套积极性高;

(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四)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健全,能够保障顺利实施。

第六条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审批。根据国家下达的项目投资计划,各项目县(市、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在与水利、林业、国土等部门当年实施的血吸虫病治理工程确定的建设任务、建设地点等衔接后,组织编制县级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要按照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实际需要的原则,明确项目区的建设范围、地点、规模、任务、工程量和目标等,建设地点要细化到乡镇(街道)、村组,落实到地块,重要建设工程要进行单项设计,编制施工图等。项目实施方案由可研报告与初步设计合并形成,达到初步设计深度,且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项目实施方案,由项目县(市、区)发展改革局(委)会同农业(畜牧兽医)局联合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组织专家审查,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提出初审意见,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七条

项目组织实施。县级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必须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按现行规定实行开工报告和工程进度报告制度,实行“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项目业主要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明确规定项目的投资额度、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完成的数量、质量和工期等,并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

项目实施变更。项目建设方案审定和投资计划下达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和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变更的,应按建设项目变更报批程序报审批部门批准。

第九条

项目档案管理。有关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招标投标资料、阶段性项目建设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财务报表及项目专帐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和施工前后的相关图片照片及录像资料等要整理成册,分类归档保存,专人负责。

第十条

项目竣工验收。农业血防项目竣工后,要严格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规定》的要求组织竣工验收。项目完工后二个月内,承建单位提出验收申请报告。竣工验收分为县级初验、省级终验和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抽验。竣工验收由农业(畜牧兽医)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相关专家成立竣工验收组,验收组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检查和考核,形成竣工验收报告,并对验收结果负责。验收合格后按要求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建设任务及投资计划是否按批复的方案完成,是否有随意变更项目建设地点、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

(二)主要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规定标准。

(三)国家投资及各级配套资金是否按要求足额到位。

(四)是否建立了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滞留、挤占、挪用资金等违纪问题。

(五)是否经过审计部门审计并出具了竣工审计报告、竣工财务决算等。

(六)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七)项目建设有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

第十一条

项目建后管护。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产权交接和登记手续,明确管理主体及相应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保证工程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二条

农业血防项目是血吸虫病综合治理专项投资,要强化投资使用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建设资金严格按财政部门关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的要求使用,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严禁滞留、挤占、挪用。

第十三条

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以县为单位。项目建设县配套资金应足额及时到位。对配套资金不落实、项目不按时开工、项目验收不合格的,视情况调减该地区后续投资规模。

第十四条

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费及项目管理费,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的规定计提和使用,并从地方配套资金中列支。第十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建设单位应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十六条

农业血防项目建设是民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责任重大、社会关注度高。各地要高度重视,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指导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及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组织编制和项目实施的管理工作。各级发展改革、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共同做好项目实施与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县(市、区)要加强项目建设的信息统计和总结工作,建立完备的信息统计和报送制度,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实行信息季报制。项目建设单位须每季度末向省级发改部门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书面报送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提高投资效益。建设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前期工作检查、施工检查、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资金检查、招投标及合同检查、项目组织机构检查、开工条件检查、工程监理检查和项目运行情况检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中期检查。

第二十条

对于项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情节轻重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责令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

(三)(四)

(五)(六)暂停拨付中央预算内资金; 冻结项目资金; 暂停项目建设;

撤销项目、收回项目资金;

(七)减少或暂停安排所在地和下投资计划。

对国家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建议有关地方和部门依纪依法实行责任追究。

对于责令限期整改和通报的项目,按管理权限,由各级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联合发出整改通知或通报,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期限及相关要求。项目整改单位要按照整改要求完成整改工作,并在规定限期内反馈整改结果。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在收到整改情况报告后,组织项目整改复查。对复查合格的项目予以书面确认,对于整改不力的,按照本办法第二十条予以处理。

对管理制度健全、执行程序规范、投资收益显著的项目单位和地方,给予通报表扬,并在投资及项目安排时给予倾斜。

第七章 附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农业污染治理提速 篇3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正在提速。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牵头落实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具体措施正在加紧制定中。

农业污染是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与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业生态治理的提法相比,一字之差,意味着破解农业污染难题的紧迫性。

“如何治理农业污染,在‘十三五期间是重点问题。”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对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思路是:在有限时间、有限目标、有限责任的情况下,对不同地区进行治理。具体的治理方式,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实施。

按照设想,发改委或将先设立农业污染调查点,在进行资源性调查的基础上,试点示范,最后酌情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力争到2020年能总结出一批成功的农业环境治理范例和试用模式,为全国的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奠定基础。

严峻挑战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日走访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发现,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旧凸显。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数量最大的国家。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1979年至2013年35年间,我国化肥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比2000年增长42.3%,比2010年增长6.3%。

每年上百万吨氮肥在其被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或者水中,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据了解,目前我国化肥利用效率只有35%,而发达国家为80%。

除了不合理使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破坏之外,农药不合理使用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农药消费大国。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雄奎透露,只有30%左右的农药被有效利用,70%左右的农药不仅没有发挥防治虫害的作用,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目前,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

此外,中国农村还面临“白色”污染和牲畜污染的挑战。农膜的广泛使用,虽然为农业高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渐增加,极易造成地膜污染;同时,传统地膜不能降解,已给农业生产和环境带来一系列危害,故称作农田的“白色污染”。

据农业部门的专项调查,我国每年残存在田野、土壤、沟河中的塑料薄膜至少占到供应总量的10%,现累计残存量已在上千万吨。

而农业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由于不少畜禽养殖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畜禽粪现在也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试点治理

国家一直在积极推进农业环境治理工作。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农业面临四大难题,其中之一便是生态环境对农业亮起了红灯。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要求“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如何治理农业污染,在‘十三五期间都将是重点问题。”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牵头落实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具体措施正在加紧制定中。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表示,要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区域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前述人士介绍,“十三五”期间治理农业污染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优先为主的原则,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二是要认识到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三是治理中一定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为前提;四是要统筹国外市场和资源,妥善处理好稳定国内粮食生产与利用国际市场、保障供给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按照设想,发改委或将先设立农业污染调查点,在进行资源性调查的基础上,治理污染试点示范,最后酌情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前述人士表示,此次试点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无国外范例可以借鉴。“因为每个国家污染源的活性和种类各有不同。”

按照规划,发改委力争到2020年能够总结出一批农业污染治理范例和试用的模式,为全国的治理奠定基础。同时也与农业部编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衔接。

对症施策

《财经国家周刊》了解到,此次农业污染治理,要在有限时间、有限目标、有限责任的情况下对不同地区进行治理。在治理的过程当中还强调转变方式,实现资源有序利用。

首先,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落实。

去年年初,农业部下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两个行动”分别提出目标: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力争实现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5个百分点,力争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接近发改委人士介绍,“十三五”期间,为保证农药零增长,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借鉴德国等国家的经验,鼓励化学工业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农药使用的精准化。

除此之外,“十三五”期间还要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尤其是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要加强源头管理,建立高浓度农药的可追溯体系,管好供销社这个源头,现在60%的农药还是来源于供销社销售;开展低浓低残留农药的实验试点,推进精准试药和科学用药;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使用农药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前述人士称,要大力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启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应用示范工程,推广规模化养殖,沼气农家肥一体化模式;落实细菌养殖环境评价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禽畜粪便提高农家肥的肥效。

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 篇4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但与挪威贝尔格合作社、美国农场主合作社、日本农协等发达国家情况相比,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诸多学者对合作社治理也进行过研究,合作社普遍存在着“搭便车”、委托代理关系、社员质押制度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研究合作社治理问题(秦德智、姚岚、邵慧敏,2016);肖琴等(2015)从合作社瞄准机制创新视角,来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社员内部存在着信任度不高的问题(罗朝健,2015)。秦愚(2014)从组织成本视角下分析了合作社的基本制度以及运行机制中大多数农户缺乏合约农户市场主体地位,农业要素市场中交易成本高等障碍;王洪春等(2013)通过实证分析,阐明了合作社融资概况;Hannan(2014)采用公司理论治理合作社问题,Arcas-Lario(2014)主张合作社内部社员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综上,虽然已有诸多学者在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存在一定的成果,但基于绿色农业、文创农业、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及战略上,全面性、系统化地研究合作社治理机制设计方面鲜为少见。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知识,秉承“开放、共享、绿色、发展、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提出合作社发展方向及策略。

2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等理论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不同策略性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2.1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理论

诺斯曾表明,制度是大家共有的准则或共有惯例,是共同的心智模式和社会互动中反复出现问题的公共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出现漏洞,即内部成员“搭便车”、利益机制分配不合理、“能人”控制、产权模糊、资产无界限等现象;民主管理制度(财税制度、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出现漏洞,许多合作社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做账制度;盈余分配方面,从合作运行现状来看,出现注重眼前利益、股金分红比例过大、盈余分配混乱等现象,迫切需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来进行管理。

2.2交易费用理论

威廉姆森认为经济制度的成本源于交易费用,是因为制度摩擦所引起的成本,尤其是由于产权不明晰引起的摩擦。诺斯从交易费用产生的角度表明“确定所交换的每单位物品或服务的单个属性的层次是要支付信息成本的。”信息的不对称为合作社现实交易增加了交易费用,并伴随着合作社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交易极其复杂,又使得交易费用上升。

2.3产权理论

以阿尔奇安、德姆塞茨的产权学派,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费用学派,以库特和波斯纳为代表的法经济学派,以诺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对产权的重要性做了说明,产权是主体对经济资源行使的社会公认的经济权利和这些权利在行使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界定模糊、产权安排缺乏激励、投资主体无法实现人格化产权、个人产权界限模糊,公积金制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明晰个人产权和公共资产产权对我国合作社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

2.4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制度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水平,社员对合作社社会化一体服务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成员福利的减少。核心成员在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较多,而其他分散农户则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把产品部分或不给合作社,直接销售到市场,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有效制度有助于解决合作社机会主义行为问题。

3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困境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执行,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合作社存在着内部制度缺陷、金融融资不足、未形成独立法人地位等问题,已成为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3.1内部制度缺陷

3.1.1盈余分配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等相关文件对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规范,实际生产中,合作社缺乏标准化操作。首先,对盈余分配概念不清晰,且分配比例随意。对会计利润、国家补助、税收优惠等划分没有统一的认识,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中规定“合作社按交易量(额)返还盈余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在操作中,有的合作社直接按交易量和股金额进行分配或索性按个人意志分配。其次,盈余返还额度低,公积金提取混乱。由于合作社自身盈利水平、会计、财务监督管理混乱等原因,盈余资金减少,内部凝聚力降低。最后,盈余分配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于合作社法,缺乏具体的对社会公益金、国家补助、风险基金的计提没有明确的规定,政府部门、审计部门、内部监事监督作用不足,会致使合作社内部成员知情权、利益得不到保障。

3.1.2“搭便车”问题

奥尔森认为,随着合作社成员数量的增加,群体中每个成员实际从公共物品所获得的利益会变少,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较低,组织服务涣散,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监督机制和章程,很多都是注重形式而没有内容,合作社内部很多规则并没有真正实施,到底谁履行了义务,很难准确判断,致使一些成员出现坐享其成、“搭便车”行为。

3.2金融融资不足

合作社在实体经济运营中,需要购买生产资料、招商引资、数据收集、信息服务等方面都对资金有大量的需求,但是,从合作社自身内部来看,大多数成员自身没有太多资金,对于合作社外部融资能力情况也不太理想,受政府扶持的合作社比例不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合作社贷款存在着金融排斥现象,贷款积极性较低,保险公司对合作社的参保率也不高。

3.3未形成独立法人地位

合作社通过社员之间的互助来提高社员的福利,但是合作社并没有明确规定物品所有权、严格的会计账簿等细则,对一些乡土社会、人情世故等陋习进行的选举也缺乏民主,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缺乏统一的、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机制监督等法人形象。

4政策与启示

4.1完善盈余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

第一、调整合作社成员的义务,追加部分成员的投资义务,扣留合作社成员的“一次让利”利润作为参与合作社的资本,待年终决算时再将扣留资本的分红收益返还给各个成员,尽力解决合作社资金参与率不足问题。

第二、为克服成员的异质性,盈余分配的比例应该与各成员投入的呈正相关关系,资本分红与各成员所投入资本成正比(包括暂扣的“一次让利”)。

第三、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依据出资的多少来承担相应的风险,最大力度减少合作社后续风险。可依据此盈余分配机制来确定合理的交易额返利比率,而促进合作未来的健康发展。

4.2加强融资机制制度设计

首先,加强农村信用社建设。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圈层结构”决定了社员的借贷行为,农户选择社区内亲朋好友进行借贷,一旦发生信用违约,“闲言碎语”存在的道德风险会降低,降低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合作社单笔业务量小、不集中、农产品周期长、资产抵押率低等特点,致使信贷成本高,农村信用社、民间金融等农村金融不愿选择贷款给他们,存在金融排斥现象,伴随现代农业的需要,大量的资金需求与金融排斥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各金融部门应一一落实资金发放、坏账处理、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各环节。

其次,加强社会化一体服务。国家给予专用性金融资金和补贴资金,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弱质性,很难独立从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向绿色农业、文创农业、智慧农业转变,合作社资金的缺乏不利于经营的扩大和产业链的延伸,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规模化等社会化一体服务。

最后,进行金融项目扶持,提高合作社运营效率。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税费等多层面对合作作社财政、电价、土地、登记、发展项目等方面进行一系列优惠。

4.3明确独立法人地位

第一、鼓励发展股份制合作社。以农户集体入股和其他工商业入股等方式,充分发挥黄金股优势,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及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明确合作社所有权、经营权等产权,确保农民财产主体和投资主体地位。

第二、强化内部激励机制。综合利用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分配好各机构的职责,规范各类财务报表程序,选举权、撤销权、监督权等民主事项,培育新型农业精英,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

第三、建立健全社员民主控制的治理结构。规范合作社管理办法及章程,创新、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加强内部成员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完善监督体系。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农村市场充满活力的保障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石。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着内部制度缺陷、金融融资不足、未形成独立法人地位等问题,本文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按照文创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内部机制建设、创新融资制度、明确法人地位。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旭初、黄胜忠.走向新合作——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2]郑丹,王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1(2).

[3]任大鹏,于欣慧.论合作社惠顾返还原则的价值—对“一次让利”替代二次返利的质疑.农业经济问题,2013(2).

[4]周晓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机制与变迁逻辑[J].改革与战略,2013(10).

[5]袁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6]崔宝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逻辑[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 篇5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情况汇报

扶风县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中点,总面积720平方公里,43.8万人口,以“辅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是陕西省农业、旅游大县和教育大县,是全国粮油主产县、渭北绿色苹果基地县。

近年来,扶风县委、县政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把农业经济发展转移到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总结“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职业教育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树立大职教观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只有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业型人才,我县农业才会走出特色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现将我县如何发展农村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方面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更新观念,明确认识,强化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当前,扶风县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趋势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思路必须创新。

农民职业教育的培训思路创新就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促 进扶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门人才。

一是以扶风县职教中心为载体,成立由县农工部、县教育局、科技局、农业局、人事和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县团委、县扶贫办公室、妇联等部门为成员的农科教结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的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工作,并对农科教方面的人才、技术、设施、物资等统筹安排,理顺了农科教管理工作机制。农业局组织调研,结合村镇实际,认真确定活动内容,下发宣传性“科技兴农”材料,组织成立专业技术培训班,建立长效的网络信息化机制,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工作全局,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围绕“科学发展促增收、村容村貌优环境、素质管理上水平”三大块,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提高农民素质”、“专家指导、促进农民增收”、“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等主题活动,确保培训专家型农民符合农村实际,力求实打实,不搞空对空,务求取得实效。二是高度重视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加强各部门、各单位间的结合意识。凡是这个阶段开展的农民职业化培训教育成效性的工作都是科学发展的有效内容和有力支撑,真正使培养学习型、知识型农民活动成为农村工作全局的有力抓手和优质载体。把提高农民专业素质活动与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相结合,在提升党建水平、促进农民职业化培训上下功夫;坚持与农村党组织建设、职教培训作用发挥相结合,在第一时间、最短距离提升农民专业知识水平;坚持与“科教兴农”活动相结合,不断加强农民专业素质建设。与新农村 建设晋星创建相结合,积极创办各类专业培训,邀请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下大力气做好科学统筹、科技下乡和科学引导等群众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新农民建设工作。

乡镇机关领导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农民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及时与县职教中心联系,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及时掌握农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反馈下达及时,力求科学、有效的指导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全力以赴,打好科技兴农的攻坚战。我县职教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深刻认识农业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了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农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调整结构、科技带动,加快新农村、新农民的转型。在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新情况、新趋势的背景下,对农村的职业教育,我县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也成了我县发展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县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全面加快农业方式的转变。通过调整产业布局、粮经比例,粮食生产经营向大乡、大村、大户集中。目前,全县已形成“北果、中菜、南牧”的布局,优质小麦、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畜禽养殖四大优势主导产业迅速壮大起来。全县现有优质小麦生产基地40多万亩,苹果10万余亩,标准化养殖场和万头生猪养殖村21个,1000只以上养殖鸡场483个。秦川牛、奶牛、奶山羊存栏13万头,生猪41万头,笼养鸡246万只,日光温室、大中棚生产为主的绿色蔬菜1.6万亩。

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后,我县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从内容需求上突破 了传统农业的范畴。县领导多次去杨凌农业示范区求学取经,组织农民参加杨凌农高会,并聘请了一批专家人才,下田地、面对面,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从职业培训方面入手,我县把标准化生产作为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在粮、畜、果、菜等农产品生产中,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激素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等一系列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并实行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栽培技术规程、统一田间道路林网建设标准,统一灌溉设施建设标准和统一机械化保护免耕播种的“五个统一”,建立了一整套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生产“扶风模式”,农民传统种植习惯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转变,传统农业的产量型正向现代农业的质量效益型发生着转变。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扶风县还把农民靠天吃饭、靠经验种粮转变为靠科技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县上依托毗邻杨凌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的地域优势,坚持用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三大工程,切实提高农民应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

乡镇领导干部在科技下乡活动中挂牌建立示范园、示范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解决公共热点问题,坚持边学边改,不断把科学信息引领、提高农民素质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三、形式灵活、注重实效,培养和造就创业型人才。

在扶风县新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了发展现代农业涉及的高新科学技术、先进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方式等,已不仅是教育和培训农民能解决的问题,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融入我县新农村建设中去。近年来,我县农业局联合职教中心先后选派数十名村组干部和种菜能手,前往山东寿光和宁夏中卫参加设施蔬菜学习考察培训;先后印发了三期《扶风经作》,对建棚技术规范,管理技术要点等进行宣传,鼓励群众发展设施蔬菜生产,通过多方面努力,全县新建日光温室135亩,生产大棚1017亩。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做专题培训,分别聘请日本专家进行了苹果大改形技术培训、聘请西农大赵正阳、李丙智教授进行了果业发展方向及土肥水管理技术的培训;并多次聘请市管蔬菜专家尚鹏辉同志就设施蔬菜发展前景、日光温室棚体改造和西红柿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培训方式上以田间实际操作为主,课堂培训为辅,注重培训效果,使群众学以致用。在天度奇横等21个重点村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果农,并给专业学员办法了结业证书。

县上多次聘请专家教授对绛帐营西村和上宋乡兴无村进行猕猴桃栽培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果农疏花疏果,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专业型的猕猴桃培育人员,让他们带动帮助其他村民,以促进我县猕猴桃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在特色农业产品技术指导的同时,我县还进一步实施了阳光工程,由县职教中心具体操作,培训输出劳动力738人。其中559人工种为电子电器和计算机;179人工种为农机驾驶员。

在“第四届中国宝鸡果品评优展销会”上,我县选送的17个样品中有5个获奖。在“北京·昌平苹果擂台赛”中,我县选送的粉红女士苹果获此次擂台赛优良奖。

此外我县先后推广引进和开发了秦川牛、奶牛、奶山羊、生猪、笼养鸡等农业技术项目,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设科技兴农基地。

随着我县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已清醒地认识到科技知识带给他们的财富。他们在参加县职教中心专业培训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地买各方面的资料和书籍,进行专业知识学习。部分农民自己家里拉上了宽带,从网上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和产品销售渠道,从而让他们成为新一代的创业型农民。

四、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培养专家型农民任重而道远。扶风县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农科教资源整合,运用市场机制和项目扶持,突出发展粮、畜、果、菜四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区域布局、专业生产、规模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为了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千方百计拉长种、养、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链条,创新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兴办了25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带着农户跑,使产业链在拉长中既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也富了百姓。2001年,创办的省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红果贸易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销售服务体系,与果农签订订单农业,既解决了果农的科技难题,也解决了销售难题,使果品远销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6个省区;2005年,建成的年可屠宰加工生猪60万头的肉猪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扶风县鼎鑫肉制品有限公司,被省教育厅指定为“陕西省高校后勤肉制品直供基地”,同时辐射带动了扶风及周边地区的养殖业发展,直接参与农户可达5000户以上,年实现产值5亿元,带动群众增收1.2亿元;2005年,在成立辣椒、蔬菜等产业协会和促销队伍基础上,创办的辣椒产 业龙头企业——宝鸡天马贸易有限公司拥有自动化烘干生产流水线,日烘干鲜辣椒25吨,成品辣椒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4000多吨;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和农产品资源推介,使今麦郎方便面、佳家牌面粉、圣丰乳业等86户国内外著名食品企业落户绛帐工业园,使绛帐工业园一跃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流食品工业园,年产食品64万吨,实现经营收入23.5亿元。

近年来,我县通过对农民知识技能培训和素质提高。打造出了一些农业的特色和亮点,但基于农民的传统守旧思想和惯有的行为模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色农业以初具规模,但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成本高,浪费大,农民素质总体比较低,没有团队意识,各自为营,因而要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产业链,还需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职教学校开发新产业,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新专业,实现综合化发展;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发展;开发新的办学层次,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把校园扩展到科技园,延伸到农村的田园。促进农民职业教育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带动了县经济健康发展,这还需要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扶风县教育体育局

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 篇6

关键词:农职院校,服务“三农”,创新与实践

中国农村的发展面临人口多、耕地少、资金投入不足等多种具有特殊性的困难, 把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1]。农职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的重要源头, 在科教兴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必须把农职院校的发展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学院) 坐落在牡丹江市, 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 享有“管理人才的摇篮、科技专家的沃土”的美誉, 作为一所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农业院校, 学院坚持开展科技下乡, 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农科教结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三农”工作上不断进行创新, 并积极地进行实践探索。

1 加强农职院校与各界合作, 实现共赢

在长期的农职教育过程中, 学院深知育人、服务这两大职能的实现, 不仅要有自身的努力, 还要与企业、政府、金融、科研院所等共同合作,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实现双方共赢。

1.1 与政府合作

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 共建中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 建设集农业教育、科研、示范、推广、生产、培训、旅游、观光和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与宁安市农业委员会共建“十百千万”工程, 每年接收学院10名优秀大学生到宁安市农委挂职锻炼;学院每年为宁安市培养100名“村村大学生”, 培训1 000名村级三职干部, 培训新型各类农民10 000人。与牡丹江市委组织部合作, 开办牡丹江市村支部书记、村长“农村干部基础课”培训班, 提高牡丹江市农村干部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农业科技管理水平, 并联合制作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题讲座。

1.2 与企业合作

学院的作物生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涉农专业与北大荒集团宁安农场、黑龙江九三油脂集团有限公司、响水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 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发挥农企与农户之间的桥梁作用, 指导村里成立农协, 提供技术支撑, 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促进农民增收。

1.3 与科研院所合作

深化与学院毗邻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的合作共建, 加强与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牡丹江周边农业经济管理站等牡丹江地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单位的合作, 建立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科技研发共享平台、科研成果推广平台和农业专家信息资源库, 设立种植、养殖、农机、法规、农村政策5支专家热线, 建立了快捷咨询反馈系统, 在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推广能力和培训能力等方面形成强大合力。

1.4 与金融机构合作

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是学院发展和互动合作模式实施运行的关键, 加强与银行、融资、租赁机构的合作, 为学院发展筹集建设资金, 既是实践模式有效运行的需要, 更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1.5 与各种媒体合作

学院与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共同策划、联合推出《农经大讲堂》农业科普电视专题栏目。由学院农技专家按“依农时、传农技、解难题、保丰产、促丰收”的思路, 通过系列讲座、现场指导、现场示范、单独传授等形式, 向农民传授急需的农业科技和经济管理等前沿知识与实操技能, 每周在牡丹江电视台播放, 覆盖牡丹江市辖区所有村屯, 并在网上实行资源共享。学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合作开展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成为农业科技普及培训教材库, 为农民提供可读性强、可以借鉴的知识。

2 多层次多角度助推“三农”发展

学院以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为依托, 培养师生热恋黑土的爱农情怀, 把立足乡村办学, 倾心服务“三农”的理念落实到工作和学习中, 通过多种途径助推“三农”发展。

2.1 加强成果转化, 把创新成果应用于新农村建设

2.1.1 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打造科技合作共建的服务平台

学院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 依托院市共建政府建立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通过高标准建设硬件设施、建立健全软件设施和创新服务方式, 积极打造科技合作共建的服务平台。

2.1.2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学院积极协助共建市县进行园区建设, 并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高产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组装的服务平台, 真正起到了“做给农民看, 引导农民干, 给农民做示范”的作用, 被农民称为学科技、用科技的“田间学校”[2]。

2.1.3 推广适用的农业新技术, 帮扶农民科技致富

学院围绕基地生产上档次、上水平和增效益,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高产、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 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民科技致富[3]。

2.1.4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 提高农业科技转化利用率

成立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 筛选示范户, 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 指导、检查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通过传帮带等形式, 带动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 有效地提高了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

2.2 鼓励教师深入基层, 服务新农村建设

学院不断探索“劳动报酬吸引人才、创业及发展平台留住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竞争激励制度用好人才、校园文化凝聚人才”的新机制。学院要求教师在服务“三农”实践中做到四个结合:服务项目与农民需求结合起来、农学及经管专业与专业建设结合起来、服务项目与核心课程建设结合起来、服务项目与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科技帮扶计划号召, 自2005年以来先后派出2位副处级干部赴海林市和桦南县担任科技副市 (县) 长。

近年来, 学院教师共培育出农作物和食用菌新品种8个, 获省级农业科技奖10个, 合作完成国家“863”项目2个, 省攻关项目3个, 9项成果荣获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应用技术成果奖, 打造了一批在农业行业、协会、学会有一定影响的专家。

2.3 加强人才培养, 为新农村建设输送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2.3.1 强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毕业生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永恒主题。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了有农经特色的 “双季循环”“校企合作、行校结合”和渐进式“5+1”等人才培养模式, 使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学院瞄准黑龙江农业强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确立了作物生产技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农业经济管理4个涉农类重点建设专业, 并以其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群建设[4]。

2.3.2 开展农民培训工程, 提升农民素质

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关键是提升农民素质[5], 学院在服务“三农”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实施系列培训工程是授之以渔的有效方式。

一是“农业科技带头人培训工程”, 开展种植类和养殖类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二是“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 依据产业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脉络, 农村一线实际需求, 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经营管理人才,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农业科技普及工程”, 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等举措, 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五是“农村科技明白人培训工程”, 为农民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六是“村村大学生”培养工程, 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七是“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程”推动了示范县建设的步伐。

3 总结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

经过长期坚持服务“三农”工作实践, 农经学院不断摸索, 逐渐形成了多种科教兴农模式[6]。

3.1 桦南模式——实施农业科技入户, 培育区域特色作物

学院与桦南县农委和推广中心共同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建立了旨在转变现有的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科技转化利用率的长效机制。成立了专门的科技入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 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 指导、检查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 建立起示范、引领、联动和共赢的长效机制。

学院围绕桦南县农业的主导产业, 建设芦笋、美葵、白瓜等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种植示范区333 hm2。示范区与龙江源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订单生产, 带动全县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生产。

3.2 海林模式——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学院凭借科技和智力优势,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 依托海林市政府建立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积极打造科技合作共建的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硬件设施、建立健全软件设施、创新服务方式。为农民解决了一系列生产技术疑难问题。

学院与海林市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高产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组装的服务平台, 由专家和农技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破解了过去农民对新技术看不见、学不会和用不上的难题。

3.3 红旗模式——全方位落实新农村帮建

学院与海林市海南乡红旗村建立帮建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学院紧紧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 坚持“整合资源、统筹项目、多元投入、合力推进”的原则, 在人才培养、生产技术和村屯规划等各方面提供全力支持:组织学院的农牧业专家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方式对红旗村村民开展农牧业技术培训, 使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依托学院的农机服务队, 在农机作业项目上向红旗村提供支持, 协助红旗村搞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3.4 长胜模式——促进生态型农村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速度的加快, 农民对村里的生态环境要求也提高了。学院在对海林市山市镇长胜村进行帮扶的过程中, 发挥学院园林专业优势侧重了对其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其免费提供垂抱柳、连翘树、榆叶梅等树种的树苗, 用作村里的行道树, 专家耐心地为村民讲解树的生长环境以及栽种要求, 并为村里的业余文化生活广场设计园林规划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当今的气候变化正给农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成为新型农业的要求。农业职业院校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应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利用农业新技术和新设备, 通过减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 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式, 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5 奎山模式——以科技促产业

学院专家在农闲时节为林口县奎山乡奎山村的农民送去科技知识, 为奎山村农民朋友带去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动物疾病防治、畜禽生产技术、兽医基础、畜禽解剖与生理等相关图书资料。结合村里基本情况, 协助其建立科技书屋, 并通过对奎山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 指导奎山粉条进行产品包装及营销策划, 打造品牌效应以及接纳奎山村的适龄学生到学院就读等方式开展帮建工作。

3.6 正大模式——“学院+公司+农户”

学院在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中探索出“学院+公司+农户” 的肉鸡饲养培训创业模式, 创新培训方法, 采取专家带班的方式, 从社会上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农民创业典型进行授课, 为牡丹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培训养殖户。通过培训, 学员们创业意识普遍明显提高, 扩大经营规模的有100多人, 创业率达40%以上。

学院服务“三农”系列创新的举措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教育报》《黑龙江日报》等媒体仅近三年就有百余次报道, 学院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被科技部确定为对俄外向型星火产业科技培训基地, 被黑龙江省农委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学院将以国家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 不断创新途径、强化实践、加强力度, 优化服务“三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夏泽清, 王松山.地方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 自觉为“三农”服务[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4) :27-29.

[2]张朝晖, 刘永亮.高职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教育, 2003 (10) :19-20.

[3]翟惟昌, 范亦刚.发挥高校优势, 推进科技转化, 服务农村经济[J].南京农专学报, 1999, 15 (3) :57-60, 65.

[4]孙静, 张瑞英.发挥高校优势, 立足服务“三农”, 打造特色专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121-124.

[5]罗群英.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服务“三农”[J].农业科技管理, 2007, 26 (3) :25-26.

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 篇7

一、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 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 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对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造就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 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 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 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 为“三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为一所立足成都、面向全省、辐射西部, 全方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农村科技培训, 以农为本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亲农、事农、兴农”意识的, “下得去, 留得住, 用得上”的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对“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中, 应始终把课外科技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农业高职学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了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主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工部策划了以学生专业协会活动为主体, 以科技下乡服务为契机, 以校园科技文化节为展示平台的系列课外科技活动, 使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学院得以全面开展。

(一) 学生课外创新科技实践活动形式

1. 专业协会活动。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社团尤其是专业协会建设, 学院、学工部、各分院、各部门对专业协会给予了大力支持, 特别是在指导教师配备、活动场所及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做出了总体规划部署, 并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 使专业协会各项活动的开展有了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在各分院的组织和支持下, 学院学生专业协会目前已有20多个。专业协会主要开展了以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为主的进社区专业活动。如动物保护协会就经常深入到农户、居民家中宣讲动物科普知识, 为当地养殖户进行技术咨询, 讲授养禽养猪的专业知识, 并向养殖户赠送了养殖的相关资料, 深受群众欢迎;花卉盆景协会受温江区柳城街道办事处的邀请, 组织部分会员参加了以“建首善之区, 创文明城市”为主题的城市文明提升活动, 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 在美化、绿化街景小区方面得到市民群众的高等评价。

2. 科技项目申报竞标活动。

本着进一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繁荣校园文化, 学院举办了主题为“倡导科学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的校园科技文化节。校园科技文化节的内容纷呈,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出科技项目申报及招标活动。2008年科技项目申报活动向全体学生征集了110多个科研项目, 经过专家评议、筛选, 最后确定了52个科研项目。另外有2个项目小组由于在外地实习错过答辩竞标时间, 组委会考虑到这两个项目完全是基于解决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问题并且已经有了一定进展, 经研究决定确定为自研项目。

3.“三下乡”服务。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担负着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职能, 开展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社会服务是的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 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作为川内唯一一所高等农业职业院校, 我们立足成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 积极开展服务农业发展、服务村镇建设和服务企业发展等三方面活动, 为促进成都市城乡统筹、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做贡献。

(二) 学生课外创新科技实践活动内容及成效

1. 专业协会活动的活动内容及成效

(1) 组织建设

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协会的组织建设。各分院在抓专业建设的同时, 非常重视与专业相关的学生实践活动尤其是科创活动的开展, 落实由学管办具体管理指导, 由专业教师担任各专业协会的指导教师, 把专业协会的工作纳入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这样不仅是专业协会有了组织保障, 而且有了技术支持和教学科研资源的支持。

这种基于专业建设需要及学生专业兴趣之需而组建的专业协会由于强调与专业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呈现出分院重视、教师支持、学生喜欢的显著特点。如学院专门把两个铺面作为花卉盆景协会、动物保护协会的活动场所;农学园艺分院为园艺协会提供了一个专门大棚作为实践活动基地;经管分院还把四星级的模拟实训室作为海峰旅游协会的实训场。此外专业协会每次活动都有专业指导教师在场指导, 如动物保护协会的指导教师就经常带队深入农户家进行技术指导, 个别专业协会在外服务遇到难题后, 学院还增派学院的专家进行援助。专家专业协会在有了专业指导教师和实训活动场所之后, 各项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为社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学院尤其是本专业引起极大反响。

(2) 专业协会活动促动了会员由试验性创业向实践性创业转化

各专业协会广泛动员会员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科学实验和创业实践活动。在2007-2009年的学院学生科技项目招投标中, 大部分中标的科研团队由各专业协会的骨干成员组成。专业协会在学生创新科技项目、专业学习、见习以及生产性实习实训中非常活跃, 比如, 农学园艺分院的食用菌项目组就在学院实训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试验性创业活动, 并由项目组成员共同筹资启动食用菌培植的项目, 然后向教职工出售成品。学生推着三轮在校园一角出售各色蘑菇、鸡蛋成了学院的一道风景。

随着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不断深入, 部分在校学生已开始由试验性创业向实践性创业转变, 涌现了凌华章、李兆才、郑文晶等一大批自主创业典型。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专业的学生凌华章, 在学院读书期间, 就利用假期对其家乡的土壤及生态环境进行了周密调查, 在学院、当地政府以及专业老师的大力支持下, 开展“学院—政府—个人”三位一体的、较大规模的食用菌生产试验, 并在家乡建立示范食用菌基地, 带动当地农户开发食用菌生产。他毕业后回到家乡,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就创建了屏山县天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已拥有农业技术服务部一个, 农业培训推广中心1个, 实验、示范、生产基地2个, 年产值达30余万元。

2. 科技项目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及成效

(1) 科技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明确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成都农业职业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教育, 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院开展了以推动学院科技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 吸引了大批大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同时科技项目竞标及研究活动也是学生科研团队展示专业特长、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的重要渠道。展现学生科研风采, 繁荣校园文化尤其是农业科技文化是举办科技文化节的中心任务。

(2) 科技项目实施有组织领导保证

学院各部门层层落实, 认真策划, 使科技项目活动的开展有组织领导保证。各分院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力度, 为落实科技活动的项目和学生学术科技活动, 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到科技的创新上, 都认真组织策划, 组队参加项目竞标。同时都不同程度地以展板、海报和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 确立专业教师指导小组, 并在项目正式答辩前举行了模拟答辩会, 确保科技项目招标答辩的质量。学院机电工程分院还为此专门成立了2个应急小组、1个信息采集小组, 为05、06级的竞标小组服务。

(3) 项目活动所涉及内容及规模

学生科技项目在学院“亲农, 事农, 兴农”的理念的引导下, 突出了科技兴农的方向, 不少科技项目如“农业高新技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实用蔬菜的嫁接技术”、“月季的无土栽培”等无不与农村农业密切相关, 充分体现了学院的农业特色。

科技项目的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了3届, 参加学生累计近3000人, 科技项目105个。2007年已结题的项目中, 经学院组织的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 共评出一、二、三等奖28个。2008年的学生科技项目尽管受到地震影响, 项目小组克服提前停课、学习中断、缺乏科研保障等种种困难, 顺利完成研究任务。学院共选送4个项目参加第十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最终有2件作品入围总决赛, 其中《能量不同的两种辐射对“科丰34”小麦品种千粒重的影响》获得二等奖, 《论如何延长园林景观价值周期》获得三等奖。2009年的18个项目目前已经全部结题,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优秀文集正在编纂之中。

3.“三下乡”服务的成效

高职院校属技能教学型高校, 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 其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 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 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 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在暑期的“千人百户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三下乡”活动中, 各分院尤其是农学园艺分院和畜牧兽医分院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组队由专业教师带队进村入户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与其他院校不一样的是, 学院在成都市各区市县建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因此承担了成都市一些科技扶贫项目, 学院的“三下乡”工作重心也往往向这些地区倾斜。学生的农业科技下乡服务可以结合学院项目更紧密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凸显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三、经验与启示

(一) 转变观念, 把课外科技活动纳入学院的重要工作内容

学院在办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面向“三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指向,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在奉献中发展”的办学思路, 把人才培养工作与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相结合, 坚持“做中学”的实践教学取向, 把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学院不是仅把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学生社团工作来抓, 而是突出了活动本身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含量, 把学生的技能、能力培养融入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去, 贯穿到学校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去, 在成都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所被誉为培养成都乡镇干部的“黄埔军校”的高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在“三下乡”社会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 连续3年受到团省委、团市委的表彰。

(二) 加强组织领导, 保障课外科技活动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开展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组织领导, 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来说尤其如此。为此, 学院成立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 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组织领导, 并对大学生的科技成果进行鉴定。各分院成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活动方案, 并负责组织实施。同时将学生科研工作纳入学院整体科研工作的管理机制当中, 进行统一安排、统一考核, 并将学生科研活动的情况纳入对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和学生综合测评当中,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使学生在工作中上层次、上质量。

(三) 加强培训, 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 提高科研能力

高职学院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与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活动还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加强以科学精神、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为主的培训和讲座非常必要。为此, 学院在每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节上都要集中进行科技知识普及和教育, 广泛开展学术报告、科技咨询、知识竞赛、科技作品展评等活动。高教所鲁健生所长为学生举办“创新—放飞梦想”主题讲座, 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活动, 参与的学生有近千名。各分院坚持面向学生开展科技知识讲座和学术报告, 开展“名师名家讲坛系列活动”,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小论文、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培训, 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如“家蝇饲养试验”就取得突破性进展, 并开始在生态鸡养殖中得到应用, 成为学生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一个典型。

(四) 加强创业引导, 使课外科技活动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用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学院在不同层面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并给予师资、场地和部分资金支持。学工部先后在各分院开展SYB创业意识和技能培训, 对学生进行创业理论和实践引导。建筑分院的15位创业班学员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充分利用学校50年校庆之机, 在暑假期间把在创业班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专业知识运用于为校庆培育50000盆花的创业实践中。部分创业项目在农学园艺分院和畜牧兽医分院也已经启动, 像食用菌培植、小白鼠繁殖、珍珠熊养殖等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加强创业引导使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并将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去。

(五) 加强院地、校企互动, 拓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半径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纵深开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院长期以来重视校企合作、院县、院乡甚至院村合作。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06]15号)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表述的一样, 在促进和鼓励高职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培养熟练劳动者的同时, 要更好地探索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各种模式和途径, 为企业输送更多更实用的高技能人才, 进一步促进就业, 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学院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扶贫项目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如畜牧分院就分期分批让学生参加到农业专家大院和冒顶山扶贫项目中去, 把对学生培养的触角直接伸向生产第一线, 为学生锻炼专业服务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 学院加强与合作企业的合作办学力度, 比如在旺达公司就专门出资修建学生实训中心, 还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到合作企业去有偿见习锻炼。通过院地、校企合作互动, 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的技术含量得到了很大提升。部分学生的科研项目如“家蝇饲养试验”、“自制药物对家兔螨病的临床疗效实验”等就是基于实习实训过程中养殖业的现实难题而提出的。

四、结语

农业高职学院只有立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实际, 把学生培养与“三农”需要相结合, 充分发挥涉农学科的专业优势和特长, 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中去, 紧抓学生的兴趣、爱好, 密切专业学习与就业创业的联系, 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6-6-6 (2) .

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 篇8

一、构建符合农业生产、学生发展、教育教学规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学院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形成了“两个零距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零距离)“四个对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把专业办到企业,把课堂设在车间;双重身份强技能、双重文化强素质”的职教改革理念。与全疆80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探索实践了“三段式”“工学交替‘一轮半’”“五对接、三结合”“二周期、三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反复实践、论证,已获批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为新疆农业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一)创建了种植专业“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植物候期变化,以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融入新疆种植行业、企业生产对人才的要求,面向植物生产职业岗位群,以植物生长周期为主要工作学期,以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融合、教学进度与生产计划相融合、技能考核与生产指标相融合,构建了“四段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模式的运行以第一、二阶段即一、二、三学期在学校完成基本的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三阶即四、五学期将专业课程安排在企业中边做边学,第四阶段进行顶岗实习。四阶段构建了专业从单项技能到专项技能再到职业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完成学生从学徒工到准员工到正式员工的逐渐转变过程,最终实现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的目标。第一阶段(9月至翌年6月)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主,使学生了解国家、政府对他们大力培养的政治背景,提高政治素养,强化汉语学习,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创建了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鉴定内容相结合,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创建了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以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贯穿始终,教学内容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真正实现了“专业技能够用、实用,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带着职业经验走上工作岗位”的培养目标。

模式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第一、二学期以公共基础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学期使学生掌握够用、实用、适用的专业基础知识;第四学期以企业岗位的核心技能为训练点,采用任务驱动、现场实训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如,牛、羊、鸡、猪养殖生产技术(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课程的开展,同时开能力拓展课,并要求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五学期进入企业协岗锻炼,使学生提前了解行业动态、企业需求、企业工作岗位要求,为适应今后工作奠定基础;第六学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老师和企业人员的带领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构建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精湛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学生高质量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实施“3322”模式,打造双师教学团队

按照“引进与培养结合、专职与兼职互补、自有与外聘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路,学院与企业联合实施了“3322”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以教学能力、育人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不断加大企业聘任、企业引进和企业培养“三企”途径,构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的“三层次”师资梯队,以及加强校企两个途径聘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校企“双聘制”力度,积极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工程和名师工程的“两个工程”建设,取得了队伍结构优化、质量优良和素质提升的建设成效。

(二)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

职业教育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目标是以提高能力为主,培养手段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是以必需、够用为尺度。职业教育应按照这些原则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职业岗位实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这样一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院通过开展职教论坛、每名教师每年在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30天、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以及到国外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为培养、培训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办学,搭建学生技能培养的平台

校企合作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推广的办学方式,是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困境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训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培养,找到了一条适合企业用人要求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新路子;校企合作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平台,学生到企业实习,既能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同时又能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由考试型向做人做事型方向的转变。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同时将学生的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结合起来,在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的平台上建有集生产、科研、示范、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四中心、八基地”,即新疆特色林果业示范培训中心阿克苏基地和喀什基地、新疆设施农业示范培训中心吐鲁番基地和塔城基地、新疆草原畜牧业示范培训中心伊犁州直基地和阿勒泰基地、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培训中心东泉基地和榆泉基地。同时与中粮屯河、新疆天海绿洲等30家疆内外大中型企业为校外实习就业的“双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标准布局合理、运营良好。

四、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院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素质教育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应该将生产一线中的职业道德养成作为重点教育的内容,即将该行业企业文化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中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

(一)在校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及效果

1. 高级班党课的开展

学院开展高级班党课,通过树立坚定信念,做一名当代大学生,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修养,维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勤奋学习,深入实践———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等专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学生做有责任、有素质、有修养、有道德的当代接班人。

2. 德育课的开展

由于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强调教学的实效性特点,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较其他课程更有难度也更为特殊和重要。引导学生从各种先进社会群体身上认识和理解做人的道理,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了解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素质的要求,让他们在认识社会中认识自我,在了解国情、民情时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从而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校内学习期间德育课每学期开设30学时,分为4个主题,共开设4个学期。在教学中把对学生的修身、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相结合,在道德教育中引入学生成长中的法律问题,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以学院校编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拓展第二课堂,注重社会实践、师生互动,并辅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体系,对于适应建立现代法制社会的需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效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德育课在我校富有成效地发挥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教学实效。

(二)企业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及效果

在企业,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间断,应将企业文化和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向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爱岗敬业、遵纪守时、踏实肯干、善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疆前列。

总结我院学生的培养: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强,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理想信念教育,完善部分学生的生命观、幸福观、仁爱观、义利观和公德观等;并通过创新培育理念、发挥课堂作用、深入社会实践、扩展培育载体、加强文化建设、调节规范途径等主要方式,积极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培养职业教育合格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农业职业治理管理创新 篇9

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所有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在这三个劳动要素中,人的劳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不例外。在国家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便成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主体。与此同时,在在融入“互联网+”的概念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更加丰富,李克强总理也在部署工作时强调要想助力农业发展现代化,必须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但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三年以来我国再职业农民的培养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主要凸显出三个问题:第一,农村空心化导致农业继承人越来越少,农民返乡创业也迎来了瓶颈期(倪慧,万宝方,龚春明,2013);第二,农村规模化经营的推进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新型农业实用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王秀华,2012)。第三,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路径还是主要以农职院校为载体,但是师资力量、生源不足以及陈旧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魏学文,刘文烈,2013);但是,在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将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核心;各方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十分广阔,但目前的培养模式孕育出的新型职业农民明显不能满足我国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以后,探索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当然武汉市也不例外,武汉市农业发展要想真正走向现代化,也必须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入手,培养一批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来带动武汉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才是真正解决问题。

2 文献综述

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机制方面,我国目前是形成了以农业院校为龙头,依托农业企业、合作社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虽然该体系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刘勇、王玲春(2014)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面临城乡二元结构、教育培训资源不足、相关扶持政策不配套、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质量有待提升等一系列现实困境;在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对策建议方面,周一波(2012)提出: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保障,同时丰富的培训内容与形式,充实的培训师资队伍,完善的农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王乐杰、沈蕾(2014)补充提出农民职业观塑造亦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义重大。国内根据培养主体不同将培养模式分为三种:政府推动型、政企推动型、市场推动型。

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呈现出以北美模式、西欧模式、东亚模式三足鼎立的相对完善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美国(北美模式)的农民教育机构包括各州农学院、实验站和推广站,全州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工作由农学院统管,另外美国农业部下设的农业生产局会定期围绕特定课题组织农业培训。法国(西欧模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可分为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三个部分,各阶段有不同不培养目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在日本(东亚模式),职业农民培育由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培训主体以教育系统为主,农业改良普及事业系统为辅。完善的职业农民培育系统,使日本农业的精细作业和农产品质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目前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学术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论研究蓬勃发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研究方面,现有文献多从宏观角度提出问题、对策与建议,但实证研究尚不深入充分。国外农民培育体系相对完善,可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但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机制的革新也未进行十分深入的探索。因此,在农业规模化经营背景下,本文关于探究适应互联网经济环境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3 研究思路

在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强调了用互联网+的思维创新经济发展;同时总理也提出要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求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带动农村经济跳跃式发展。本文主体思路: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的视角,在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探究武汉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制约因素和最优路径,研究地点选在武汉市新洲区以及东西湖区,这两个地区作为武汉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从国家2012年试点培养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培养成果。本项目详细思路:前期分别面向培养主体(政府)和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包括两大目标——第一,探究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现状以及三种培养模式(政府推动、政企推动、市场推动)各自的特点,第二,结合文献梳理法和因子分析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初步确定影响因子,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武汉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制约因素;中期则基于前期分析结果挑选重要的因素进入层次分析模型建立评估函数,结合调研数据运用matlab软件计算评估得出适合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模式,后期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优化该模式,形成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武汉模式”,最后给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并给其他省份类似行业提供借鉴。

4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第一,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的需要,本文立足于现有资源,切实地提出创新性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以此来改善农村培养模式陈旧这一迫切问题。第二,解决人才缺乏的实际问题。虽然“人才培养”等关键词频繁的出现在党的政策文件中,但是因为农村落后的设施设备、返乡创业的瓶颈、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等现实因素导致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缺乏主体创新;实用人才缺乏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现代化发展仍然处于人才缺乏的阶段;本研究的核心即为探究创新性的、合适的、制度化的培养模式,切实地解决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的迫切问题。第三,着力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风险较大、收入水平不高,新型职业农民等实用人才的聚集效应较低,本文通过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助力解决农业实用型人才缺乏问题,从而拉动农村经济跳跃式发展,改变农业弱势地位。第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有助于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参与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创新,从而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5 建立模型

5.1 基本原理

为了确定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最优路径,本文选择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原始的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隶属关系将其按不同层次分类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使问题归结为方案层相对于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的确定或相对优劣顺序的排定。

5.2 构建模型

首先,在建立模型阶段,本文确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最佳路径作为总目标层;将培养的三种路径类型:政府推动、政企推动、市场推动作为中间目标层;将原始调研数据分成3大类:农民素质维度、经济发展维度、农业发展维度作为准则层;将(1)农民素质类:学习能力、受教育程度、经营能力、职业认同、生态素质;(2)经济效应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人才供给、新型职业农民需求量、政府对创业经费补贴、农民创业贷款优惠;(3)农业发展类:规模化经营、互联网+农业、经营主体创新作为指标层。

在计算评估阶段,本文通过AHP中的构造判断矩阵、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组合权向量计算等步骤,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分析出准则层对中间目标层的判断矩阵以及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进而确定组合权向量。最后,对每一个中间目标构造评估函数,代入所收集的指标层指标的数据求出该函数的得分,并确定得分最高的为最优方案,即为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最优路径。

6 模型求解及结论

基于所收集的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对AHP层次结构模型进行求解,指标层元素在各自准则层内的权重如下:农民素质维度——学习能力(0.16)、受教育程度(0.31)、经营能力(0.02)、职业认同(0.46)、生态素质(0.05),经济效应维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0.03)、市场人才供给(0.21)、新型职业农民需求量(0.43)、政府投入(0.13)、农民贷款优惠(0.2),农业发展维度——规模化经营需要(0.23)、互联网+农业(0.45)、经营主体创新(0.32)。准则层得分为:农民素质层面得分2.91、经济效应层面得分3.56、农业发展层面得分3.16。

各准则层在中间目标层所赋予的权重情况如下:在政府推动的培养模式中农民素质占比0.43、经济效应占比0.14、农业发展占比0.43,在政企推动的培养模式中农民素质占比0.2、经济效应占比0.6、农业发展占比0.2,在市场推动的培养模式中农民素质占比0.33、经济效应占比0.33、农业发展占比0.33。中间目标层最终得分为:政府推动的培养模式得分3.11,政企推动的培养模式得分3.35,市场推动的培养模式占比3.21。由此得分情况可看出政府推动的培养模式、政企推动的培养模式和市场推动额培养模式三者之间分数差别不大,但是若严格参考三者的得分可知,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最优模式是政企推动模式。

7 相关建议

7.1 政府层面

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建模计算最终政企推动得分最高,被确定为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最优路径,政府作为政企推动模式中的中坚力量。首先,需发挥其强烈的号召力,在全市范围内宣传“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于农村经济转型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唤起农民的意识;第二,市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政策,不仅要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还要保障所培养出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发展前景;第三,政府应出台绩效考评政策,定期对每个下辖市、县、乡等进行培养效果的评估,并将此作为政府对每个下辖市、县、乡工作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第四,政府应该采取激励措施,用本期绩效考核的结果指导下一期的财政拨款计划,通过这种正强化来加强各级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落实。

7.2 企业层面

在政企推动模式中企业主要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认知、行为等的培训,是决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效果的直接因素。首先,企业应定期为农民提供认知方面的培训,纠正其对职业农民的错误认识,并向他们传输新的概念;第二,企业应该保证培养的质量,高度重视培养的频率、效果;第三,应该全程观察农民的汲取情况,并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以保证培养效果。

7.3 农民层面

作为核心主体,农民自身对培养效果起决定性作用。首先,农民应在企业培训的过程中纠正自己以前错误的认知,正确认识农民、农村和农业;第二,农民应该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学习,认真踏实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应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第三,做到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农村、农业发展的动态,保证随时掌握第一手资讯,并学会运用互联网来挖掘农村经济发展的宝藏;第四,提高自己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并提高自己的生态素质,领悟绿色、环保农业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倪慧.万宝方.龚春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世界农业.2013.

[2]李国祥.杨正周.美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3.

[3]徐涌.戴国宝.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

[4]魏学文.刘文烈.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2013.

[5]王秀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管理探索[J].管理世界,2012.

上一篇:政治课堂导入方法谈下一篇:混凝土裂缝成因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