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共11篇)
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 篇1
幼儿教育应以幼儿发展为本, 体现发展性、个别性、奠基性原则。因此, 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要善于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 寻找教育的契机, 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 追随幼儿的发展, 去创造更宽的空间, 挖掘孩子的潜能, 实现每个幼儿生动的、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案例一:活动课上, 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操场上玩着游戏, 大家围成一个大大的圈, 嘴里说着:“老狼, 老狼, 几点了……”我忽然看到赵X小朋友已悄悄地溜到一旁去玩了。我轻轻地走了过去, “赵X, 你一个人跑到小树底下, 一会儿老师和小朋友找不到你怎么办呢?大灰狼说看到乱跑的小朋友就要来抓住他, 你怕不怕?”我盯着他, 看他有什么反应。只见赵X眨巴着小眼睛, 片刻, 他开口了:“老师, 大灰狼根本不会说话, 你骗人!”嗨, 这小家伙, 差点没把我气蒙了。我不得不佩服他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但我又不能被他给将住, 于是灵机一动, 说:“大灰狼是不会说话, 可它心里会想呀。你一个人乱跑, 不和小朋友在一起多危险呀!”这下, 赵X才点了点头, 算是赞同我的说法, 乖乖地和我一起去做游戏了。
反思: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始终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到活动中, 陪他们共同欢乐、共同成长。在发现赵X小朋友单独行动后, 教师没有一味地指责或者说教, 而是用童话故事里“会说话的大灰狼”来引导孩子, 当孩子用自己的想法说出现实生活中的常识——大灰狼是不会说话的时候, 教师首先想到了尊重孩子, 而不是用权威的态度和方式强迫他接受道理, 然后教师运用机智, 换了一种说法, 孩子在心理上才认可。作为教师, 我们只有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童心世界, 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 才能解读他们的一言一行, 才能及时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 引领着孩子去学习一些规则、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在安全的情况下再去快乐地游戏。
案例二:今天早上, 禾禾一到幼儿园, 就成了“焦点”。我仔细一瞧, 原来是他穿了一套合身的西服, 里面还有一件马夹, 大红的领带系在脖子上确实神气, 我不想去夸奖一番, 怕孩子们增加攀比的心理。中午吃饭了, 可小朋友的进餐习惯还是不太好, 有或大或小的说话声, 我知道这时候不能批评孩子, 否则会影响他们的食欲, 于是我便说:“今天禾禾小朋友穿了一套漂亮的西服, 多像一个小老板, 你们看, 小老板吃饭多认真呀!”禾禾抬起头赶紧说:“老师, 我现在正在饭店吃饭呢。”“多聪明的孩子!”我心里暗暗夸道。“小朋友们今天都穿得干干净净的, 老师个个都喜欢, 你们在我们中班这个饭店吃饭能不能不大声说话呢?做一个文明的小客人。”“能, 我们都想做个文明的客人。”小朋友们开心地说。
反思:禾禾漂亮、神气的西服已引起同伴的关注, 如果教师在刻意地夸奖一番, 事必会让幼儿形成要穿漂亮衣服的攀比心理。教师只是巧妙地用在了午餐环节, 既对禾禾的穿着给予了肯定, 满足了孩子的小小虚荣心, 又趁机对孩子们的午餐习惯进行了纠正和引导,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三:幼儿进入寝室后, 总是不能很快安静下来, 老师再三强调后, 大声的喧哗没有了, 但窃窃私语的, 脱衣服磨磨蹭蹭的, 坐在床上不躺下的, 随处可见。
今天, 到了午睡室后, 我想了一个办法, 说:“老师从一数到十, 看谁能在我数完之前睡下。”这一招可真灵, 小朋友们快速地脱着衣服, 我数到九的时候, 发现还有几个动作慢的没有躺下, 就延迟了一下, 给他们一些时问, 看到都躺下了, 我才数到十。小朋友们在我的表扬声中, 慢慢地闭上了小眼睛。忽然, 我听到“咚咚”的敲床声, 一看, 哦, 是豪豪, 他又睡不着了, 我走过去站在他的床边, 豪豪只好闭上了眼, 还不时地眯成一条缝, 偷看着我。我耐心地站着, 不说一句话。豪豪沉不住气了, 把头调到了另一边。我也走到床的另一边, 豪豪把头又调过去, 这小家伙在跟我捉迷藏呢。后来我干脆坐到床边陪着他, 并轻轻地拍拍他, 半个小时过去了, 豪豪终于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这时, 我才轻舒了一口气。后来, 我每天用安静的方法来陪着他,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 我发现豪豪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午睡习惯。
反思:豪豪不午睡的习惯, 主要在于家庭的影响, 家长对他的教育是有些放纵的, 豪豪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也没有规律。因此, 在幼儿园午睡, 不管老师怎么说, 他也坚持不了多久。但我在纠正豪豪不良习惯的时候, 不仅仅是说教, 而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用此来带动彼, 随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以静制动。每个孩子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不同的生活环境, 他们的性格、习惯各不相同, 教师要因势利导, 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 让其个性张扬的同时, 又轻松地学会生活, 学会交往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 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每个孩子的个性也不尽相同。作为教育者,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孩子, 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空间, 并且以最大的信任、必要的疏导、适当的帮助, 让幼儿调整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在幼儿园这个快乐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 篇2
自由活动时,听到有几名幼儿在一起说儿歌,仔细一听,他们说得是:“我的头像皮球,我的腰像面包,我的腿像火腿――――――”我觉得挺有意思,就过去问他们:“你们怎么会这样的儿歌,是谁教你们的?”孩子们听到我的问话,马上闭口不说话了,而且都瞪着眼睛望着我,好像是自己说错了话,等待老师的批评,我看到他们的表情,知道自己问话的方式有些不对,马上又说:“我觉得你们说的这首儿歌特别好听,你们也教教我好吗?”几个孩子一听,高兴得跳起来,大声说:“老师,你觉得好听吗?这是我们自己编着玩的。”听到孩子们的话我吃了一惊,孩子竟然能按照自己身体的部位编出儿歌,而且还特别押韵,可想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身体各部位感兴趣和知道它们的功能,让孩子们用编儿歌的方式学习岂不是更好,我就让这几名幼儿在其他幼儿面前说了一遍自己编得儿歌,孩子们对他们说的都特别感兴趣,也跟着说起来,看着孩子们的高兴劲,我说:“这是他们几个自己编的,你们能不能也编个和他们编的不一样的?但是在编儿歌之前,咱们先认识一下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它的用处,知道了它们的名字,才可以编儿歌呀。”孩子们看着挂图,都非常认真的说开了,大家讨论了一会儿,还真的编起了儿歌:“我的耳朵像橘瓣、我的嘴巴象月亮、我的手像太阳――――――”并且还都说出自己的理由,如:手心是太阳,手指是太阳放的光,有的还要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有的还能把一种器官比喻成几样东西。
看到孩子们积极的讨论、思考,并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还会冒出几个连老师都想不到的比喻,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抓住契机 实行教育 篇3
xx年,调入打通中学,给了我初xx级x班的班主任兼xx教学工作。奉命接受,打破了我想多陪儿子的计划。不过,正好让我尝试了做班主任的滋味。
开学工作是繁琐的,对我是“不知所措”。接到电话就开会,收到短信就拿纸拿笔,听见老师们在议论就询问,一上课就说事,毫无计划,忙东忙西。
接近学月考试了,作为班主任的我才意识到开学以来对学习关心太少,也不知会考出怎样的成绩。成绩下来了,班级完成率很低,不可理解,无法接受。班上进校第三名的学生会考到倒数第十名,怎样的概念?立即找到年级组长,办公室老师分析原因。最终,我的认识,开学工作不够细致,忙于“循规蹈矩”,疏忽集体效应,在学习上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
自我反思后,准备在班队课上重拾信心,提高班级学习意识。
下午第二节课下,习惯性的到教室查看,走廊上碰见了学习委员周文焱,满脸的愤懑,随即询问了她。她马上涨红了脸,激动的说:“我们班被地理老师洗刷了,她说我们班考了倒数第一,还对李鹏鹏(老实,话少,靠勤奋也上升不多的学生)说笨,对廖涛(大度,勤奋,踏实,成绩优异,人际关系好,深得老师们的喜欢)就大大的表扬,什么都好,说就喜欢他,还亲自为廖涛整理衣服。我们班都气愤。”她非常激动。走进教室,我感觉到一种“雾霾”似的气氛。
下午,正好班干部开会,同学们又谈到了地理课事件,每个人都在表述,大多数都带着激动的语气表述或附和。除了廖涛。
我让他们畅快的倾述,发泄心中的愤懑。我也从中更加细致的了解事件和反思问题。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可通过这个事件来很好的改变他们学习堕落的思想,达到提高学习意识的目的,一定要抓住。。
晚上,我在“教学反思”中给他们写了一封信。
《并不代表一切》
昨天,我感受到了我班同学们的凝聚力。班长们召开了班委会,即使真的不像什么会议,只是七嘴八舌,不过,毕竟是第一次,我相信张梦瑶和廖涛会做得更好。
周文焱和我谈到了地理课事件时,我能感受到她心情的不平静,心底的不服输。
和李瑶的谈话,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她的大方、自信、自尊心强。赋予同情心的她,带着时髦的语言,带着丰富与强烈的措辞,带着坚定的语气。我喜欢你的文采,喜欢你性格的直率,即使你不是那么的喜欢我。
昨天,我还是看见身为班长的廖涛同学监督清洁并帮助同学做清洁,即便心里受着委屈,因为他没有错,有点只是“羡慕、嫉妒、恨”
同学们,在一起就是一种缘分,谁让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班了呢?谁让我们就是同桌、同学、朋友。为何不选择团结、和谐、奋进、快乐。而选择堕落、计较、讨厌、痛苦。
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能只拿成绩来衡量一切,如果要我选择,我宁愿选择你们的品质。成绩并不代表一切。
我喜欢冯泽练,并不是仅仅因为她的成绩是班上第一,我看见了她晨读的负责,看见了她对学习的态度。
胡杨成绩不好,我坚信他会在某次运动会上为我班争光;傅骞,我坚信他会在某次乒乓球比赛上,拿好的成绩;李瑶,我坚信你的语言表达会为你的人生喝彩;樊政,坚信你的成绩不会永远倒数十名;王诚诚,我坚信你会在讲台自信的表达······
成绩并不代表一切,成长也不能只看成绩,你的进步,你最有发言权。相信自己,永不言弃。
同学们!记住,人人都有闪光点。我长得不高,并不代表我没有智慧;我穿得朴素,并不代表我不富有;我长得不漂亮,并不代表我不快乐;我严格并不代表我不爱。
你成绩不好,并不代表你不聪明;背书背得慢,并不代表你不能背;没有表达并不代表你没有感情;没有展现并不代表你没有才能;现在没有进步,并不代表你在后退。并不代表一切,记住。
我非常感谢地理老师给我们营造了这次谈话,如果我们班有进步,真的要好好感谢她。
第二天语文课,我故作玄虚的说给大家读一篇文章,写得好,就鼓掌。当他们越听越明白时,我看见了学生们的表情变化,我和欣慰,他们不是“纨绔”,他们不是“僵尸”,也不是“机器”。他们是有感情的孩子,结束震耳的掌声更证明了一切。当我问到是否有信心共同建设好班级时,几乎是同一时间,笔直的站立起来。我也很激动。
【反思】这是一次真诚的沟通,是一次心理距离的拉近,坦诚的相待,正确的认识自己。成功地解决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误解,化解了同学之间的嫉妒。深刻感悟,信心倍增,集体起立,掌声震耳,脸上洋溢着信服,威信树立。在后期的学习与处理事件中,我能感觉到学生对我尊重和信服,在第二次的半期考试成绩中,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我知道,我的班级效应有了。
班主任工作真的是一门艺术,由于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学生,他没有一个现成的教育模式可搬。我们必须运契机,用班主任的细心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必要是还要去制造教育契机,来达到你所需要的目的。
“初一,如果没有找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会留下不少的后遗症”。的确,在为学生树立理想,激发学习的动力这一点上的确做得太少,让他们像风中的落叶一样,失去动力,失去了方向,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抓住教育契机成就精彩课堂 篇4
在本案例中,当听到有悖常理的答案时,如果张老师对小A进行批评,不仅会伤害小A的自尊心,而且还会打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张老师巧妙地用高斯的话对小A进行了鼓励,并且在课后及时总结和思考,在第二天把真相揭晓。从学生的反馈及课堂气氛可以看出,张老师的教育方式值得称道。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往往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希望能够在课堂上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往往会忽略课堂中的“异向交往”。然而,在这种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善于创新。如果教师能够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情感便会更多地倾注于此,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活跃,教学也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科学引导,为教育创造契机。比如,在学生回答完某一问题后,即便刚好是我们预设的正确答案,此时仍可以补充“还有其他看法吗?”“你能找到其他的解法吗?”另外,除了语言的鼓励外也可以采取课堂发言积分累计、创新之星的评选等激励措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 篇5
衡阳市华新小学 王丽华
早上来到学校,我像往常一样先进办公室,然后再往教室走去。走进教室,没有往常琅琅的读书声,有的是大家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我正想发作,突然一个孩子冲我笑着说:“老师,现在可以捐书吗?”噢,原来孩子们在议论着捐书的事儿。
“嗯,当然可以!”我的情绪瞬间平复了。只见俊杰马上搬出一叠书置于课桌之上,他好像要抢头功似的。
接着,俊杰的同桌文文也立马搬出一摞书准备捐。文文后面的星星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捐五本!”
“老师,我也捐五本。”旁边的欣欣一边说一边迫不及待地把书递给我。
“老师,我还有!”
“老师,琴琴带了27本!” “老师,班长带了满满一布袋书!” “老师,我也带了十多本。” „„
霎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孩子们一个个把自己带来的书都摆放在课桌上,谁也不甘落后。我原以为孩子们会不愿意,或者因健忘而不能及时带来。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又惊又喜。我试探着问孩子们:“我才昨天下午布置捐书任务,你们今天一早就带来这么多的书,老师挺感动也有点纳闷,你们这一次为什么如此积极呀?” “老师,昨天您不是说过,看谁最有爱心吗?”嘉仪胆子大,嘴巴快。
“您昨天还教育我们要像融达基金会的爱心人士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将来回报社会,造福人们。”
我想起来了,昨天上午我们全班同学参加了隆重而盛大的“融达基金会捐赠活动”。回到教室后,我趁热打铁,要求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当时晶晶第一个大声地说:“如果那些钱捐给我就好了。”原以为孩子们会说些感动之类的话,没想到他们竟然都喜欢钱!于是我顺势引导,并重点讲了成龙的故事以及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对捐献巨款的明星和有点抠门的赵本山的不同看法。孩子们听了之后,明白了:爱心是可以传递的!有爱心的人才会被社会尊重!
昨天的教育,今天就收到了成效!试想,如果昨天我对孩子们的最初回答厉声斥责,忽略最佳的教育契机,那么今天会有如此慷慨捐书的盛况吗?班主任如果能够善于发现、抓住、创造一个又一个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达到温暖情感、转变观念、提升境界的教育目的,那么,教育的效果一定会非常好。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育契机就像机遇一样,经常出现却不容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够捕捉到教育契机,然后及时“下手”,趁热打铁,适时教育。
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篇6
今年正月十五,我心血来潮,买了个大鱼缸,里面养了七条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热带鱼。它们整天在水草里自由自在地穿插、游动,快活极了。有两条特别小,小到让我有种想怜香惜玉的感觉。它们大概只有拇指盖那么大,是白色的,身上黄黑相间,条纹十分美丽,我的女儿可喜欢了!每天一放学,就来到鱼缸旁边,高兴地看它们游玩嬉戏!恨不得变成一条鱼和它们在一起。其它的鱼都比这两条大的多,有这两条差不多两倍那么大。
这天中午,女儿一放学就兴致勃勃地去给鱼儿喂食,可一到鱼缸旁就发现,那两条最喜欢的小鱼被咬死了。“肯定是大鱼干的好事!”女儿气愤极了,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便跑去跟我告状,让我评评理。我听后不但不生气,不为那两条死去的小鱼打抱不平,反而说这很正常。女儿疑惑极了,甚至认为刚刚我幻听了,一向热爱动物的妈妈怎么会这样说呢?
看到女儿满脸不解,我这才解释说:鱼儿就是这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只有强者才能高高在上,才能生存下去。无论什么生物都是这样,强者生存嘛!
也许道理太大了,女儿虽然没有说话,但好像在思索我的话,我继续抓住时机往更细处引导:小鱼被咬死,只能是因为它太弱,受不住攻击,就算专门保护,也活不了多长时间的。它只有自强不息,学会保护自己,凭借自身的努力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强者,从而不被其它鱼欺负,不被其它鱼吃掉。女儿若有所思,我继续引导:鱼和人是一样一样的。人也要生存,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自强,特别是弱者,如果天生没有别人健壮,就要想方设法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强,要知道,改变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够在茫茫人海中站立起来,从弱智变为强者!
这时,女儿恍然大悟:“妈妈,我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没有雨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没有雨伞的孩子就是弱者,努力奔跑是他的法宝。是弱者就要奋斗!我明白这个道理了!”
第二天,我女儿用她那正在练习书法的毛笔给自己写了个座右铭:“强者生存,弱者自强!”,粘贴书房的墙上。我欣慰极了!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么努力,多么成才,但多数家长都是喋喋不休的唠叨教育,“你要多么多么用功啊”“你可要努力学习啊”“你长大一定要坚强啊”……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只会让孩子倍加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我们做老师或者家长的,要学会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当然教育契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可以拿来借鉴的参考。只要我们用心地去想,去观察,去寻找,去创造,就一定能把握住它。
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 篇7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有一题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本框题的课后巩固练习中有这样一道探究升华题: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黄山遇险,致营救民警张宁海不慎坠亡一事不断“发酵”:复旦学生脱险后不谈哀悼殉职民警,先讨论如何搞好媒体公关,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不承认错误却推卸责任,网络上层出不穷爆出的“内情”让复旦大学深陷“黄山门”。热血对冷漠,张宁海救人的事件报道后,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无限敬意,但网络上却总有那么一些人进行一番“值与不值”的探究和思考。从哲学角度来看,你认为“值”还是“不值”?
二、处理过程
“大家开始自由讨论、思考,然后起来发言,值与不值都要说明理由。”我先把要求给学生交代了一下。
“我认为值得。”一名女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张宁海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种力量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我认为不值得。”一个男同学立马反驳,“虽然张宁海的牺牲能给社会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可是社会太冷漠,对张宁海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太不值得了!”
“嗯,是不值得……”很多学生附和着。
“你的眼光太狭隘了,难道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首先要确定是否能得到尊重和满足吗?”政治课代表腾地站起来,义正言辞地说。
“好!”全班掌声雷动。
“当然,你没听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刚坐下去的男同学愤愤地说。
“那你有没有听说过‘助人为乐’?救人不为图感谢,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又一位同学发表了看法。
“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啊,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你们可别白白错过啊。”我插了一句。
“你只想到给自己一个交代,有没有想过给家人一个交代?你想过‘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怎样的残忍吗?要想对社会负责,首先得对父母和家庭负责。”班上一位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情绪激动地说。
“说得好,鼓掌!”班长王克“发令”了。
“张宁海是舍“小家”救“大家”,我觉得太值了!牺牲自己一个人,却救了18条人命;牺牲自己一个家庭,却拯救了18个大家庭,太值了!”后面一个女同学说道。
“可是张宁海救出的这18个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啊,拿一个高尚的人的生命去换18个道德低下的人的生命,不值,很不值!”那名女同学的同桌很激愤地说。
“怎么不值了?我觉得很值!”数学课代表刘海南辩解说,“这18名大学生的科学理论知识丰富,将来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老师,我觉得不值,因为张宁海舍己救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会给社会带来一种负面影响,即‘做好事没好报’,那以后谁还想去做好事啊?”
“这正好说明了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所以,很值!”政治课代表再次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老师,我觉得不能用值与不值来衡量张宁海的做法,因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是人民的公仆,救人是他的责任,无关被救者的道德如何。警察在接到救人任务时,不管是罪人还是大恶人,都有救助的义务。政府对公民的救援,不必问是否值得,而且仅仅用值得与否来衡量一个生命的壮烈,未必不是对牺牲者的污蔑。”坐在第一排、一直没说话的团支书徐从凯缓缓站起,一字一句地说着。
全班突然变得安静下来,大家好像都明白了什么……
三、总结升华
好了,同学们,下面我对大家的发言作个小结:在这个事件中,或许所有对民警张宁海牺牲暴露出来的不悲痛与不感恩都属实,在一定程度上的道义谴责是可以的,毕竟对于逝去的生命应该有基本的悔意以及哀痛,不感恩或对于生命的不敬畏的确有可批评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谴责就能够无限放大,直至发酵成让大学生“去死”。面对一群尚未走入社会,还有改错机会的大学生来讲,我们应该让犯错的他们有再次改正的机会,而不必用道德规范逼他们羞愤“去死”。张宁海是在“执行公务”,也就是张宁海父亲所说的——“救人是儿子的职责”。公民遇险时要求政府救援,是公民的权利,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救险者谱写了一曲人道主义的赞歌,但被救者也不是致人死命的罪魁。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张宁海舍己救人的精神,正如书本上所讲: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我们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四、案例反思
(1)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高中时期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其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的高中生太难管了,可谓是“油盐不进”。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不够,没有抓住教育契机。教师应该做到:不管课上课下,只要有教育契机,就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谈如何抓住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契机 篇8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 依照一定的目标旨在巩固或改变人们现有的思想政治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在特定条件下如果抓住机遇, 能取得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地位规定了它必须为社会现实政治服务, 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多的突破口。从群体上看, 大多数人共同关心的热点, 认识普遍存在的疑惑之点, 情感上的敏感点, 以及容易发生共振的共鸣点等, 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把握这些关节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适时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思想教育契机来临的特点
1、是具有短暂性。
大学生的思想既有随着外部环境发展而变化的一面, 又有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一面。比如, 要求担任学生干部、加入社团组织、进行兼职工作等。就是在外在因素刺激下, 在一个时期内产生的思想需求, 但这个思想需求不会是长久的, 而是一个短暂的思想反映与斗争过程, 思想工作者如果不能及时抓住这个激励契机, 很快就会消失。
2、是具有个体性。
大学生的思想在同一条件下, 并不一定出现相同的结果, 其发展变化往往受到内外因素的偶然诱发, 因其本身的内在情感活动, 其教育的契机具有特殊性和个体性。比如, 自己或家人偶然遇到挫折或不幸, 会使大学生心理失衡;突然患病住院, 会使学生意志消沉;受到批评和误解, 会使学生情绪低落。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不能简单化、公式化。
三、是具有时代性。
大学生的思想多是时代特征的反应, 他们会密切的关注一些时代的问题, 去探讨社会以及国际上的一些焦点和热点问题, 因此,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密切的关注时事, 对大学生进行因势利导。
三、抓住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契机
1、新生入学、新学年、新学期伊始, 抓住开头良机。
不少大一学生入校前, 他们把上大学当做人生目标, 进入大学后, 就突然间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加之缺乏对社会的了解, 在面对将由他们自己设计的未来时, 显得被动和茫然, 但内心成长的需要又是那样强烈, 所以焦急与苦恼便挥之不去。新生容易出现环境不适应。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是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重要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可使学生终身受益。
2、当大学生本身出现一些思想上的波动时和犯错误的时候。
在学校日常生活中, 学生随时可能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 如考试不及格、感情烦恼、身患疾病、家庭变故等, 这些现实问题既有可能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也是选择激励契机的“报警器”, 如果老师能及时体察到学生的情绪变化, 主动表现出关切和理解, 并力所能及地给予排忧解难, 将会产生平时难以获得的效果。另外、是当大学生个人犯错误时。很容易因为冲动或对一些价值观念的模糊认同而犯错误。适时给予帮助引导, 能促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3、利用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
展开讨论, 开展活动, 让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教育。如自2002年开始, 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进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及颁奖大会, 在此之前都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展播。笔者从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开始, 不失时机地组织引导大学生收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电视节目展播。利用主题班会、讨论、辩论、演讲、板报等形式, 就“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收到了教育的实效。
4、利用目前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形势,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就业引发的多方面竞争也加剧起来。一些学生不堪重负, 出现心理问题:厌学、忧郁、暴躁等, 甚至有的学生因厌世而自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必须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对待就业方面, 进行深刻的教育。如克服“重专业知识, 轻思想政治理论”的思想。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客服何“靠关系网”获得好工作的信息, 使他们对社会发展抱乐观态度、对党的领导充满信心。消除“消极规避, 缺乏竞争”的态度。
总之教育的契机远不止这些, 运用之妙, 在于存乎一心。当契机未出现时, 要善于等待, 当契机一旦来到时要火速捕捉。捕捉的要点就是要重视研究学生, 要善于了解学生, 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个育人工程, 具有明显的机遇性特点, 要想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就必须在具体的工作中抓住契机进行教育。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谈起, 对如何把握契机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突破口,契机
参考文献
[1]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24-32。
[3]陈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第二版。
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 篇9
关键词: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抓住契机
班主任是每个班级的最高指挥者, 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 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性格形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身为一个班集体的带头人, 班主任都想带好自己的班级, 而带班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种修养。 它是我们人格的一种反应, 更是品质的一种考验。 本着“做人重于学习, 情商高于智商”的教育理念, 我管理着自己班级, 总结多年的带班经验, 我认为班主任工作除了以爱心教育为核心, 做到嘴勤、手勤、脚勤外, 还要善于抓住契机, 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以期达到教育的目的。以下是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 抓契机教育的案列, 分享如下。
一、利用入学时学生的激动心情, 及时激励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 新的一届初中生带着新的憧憬、新的梦幻迈进初中的门槛。作为班主任, 我有责任用知识充实他们的头脑, 用高尚的情操塑造其美好的心灵。 认识到第一次入学教育非同寻常, 于是经过充分的准备, 在他们进校进班的第一天, 我就开了个非同寻常的“见面会”。 我给每一个学生准备了一个蛋糕, 摆成心形。 让他们依次站在心形图案前面介绍自己, 最后要说出自己进入初中后的一个小愿望。 那些学生怯怯地站在那儿, 介绍了自己的名字, 说愿望的时候, 也只是说了一句话, 有的说希望考一个好成绩;有的说希望有一个好朋友; 有的说希望老师不要太凶; 有的说要把英语学好……等所有的学生都说完后, 我把蛋糕发给他们, 他们边吃边听我说。 我告诉学生们:“今天是初中生活的开始,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了一个目标, 带着目标上路, 你们就有了方向。 对着蛋糕, 你们许下了心愿, 好好努力, 当你实现愿意后, 那份甜, 就像此刻你口中的蛋糕。 ”
一份蛋糕、一个心愿、一段目标, 我相信孩子们一生都记得那个蛋糕引出的激励。
二、利用身边的特殊事件, 寻找成功背后的奥秘, 让学生受到启发
周一下午, 初二级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的主题演讲结束了, 我班学生杨卓群以绝对的高分取得了第一名。 回到教室后, 学生依然很兴奋。 本来我要上一节习题讲练课, 但是, 看到学生们的激动心情, 我随机一变, 临时决定借机给学生上一节班会课。
当大家再一次把祝贺的掌声送给卓群后, 我微笑着请卓群谈谈获奖感言。 她愣了一下说:“这一次获奖, 我真的没有想到, 很高兴。 不过, 我是下了很多工夫的, 每天都背一遍稿子。 ”我很肯定的说:“卓群的稿子背得很熟练, 但是, 你获奖仅仅是因为你背得熟练吗? 当时, 好几个同学他们也背得很好。 ”卓群还在思考, 张亚龙说:“老师, 杨卓群得奖是因为她表情好, 一直微笑。 ”“她得奖是因为, 她有配乐的背景, 很独特。 ”“老师, 她得奖是因为她的话筒很好, 声音很大。 ”“老师, 她得奖是因为只有她在演讲前说了几句很特别的话。 ”学生踊跃地参与发言。 我及时引导:“孩子们, 成功不是属于那些聪明的人, 而是属于那些用心去做的人。 任何事情,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通过卓群得奖的这件事情, 老师希望你们记住, 做任何事情都要充分准备, 仔细考虑, 认真面对”。
一个学生的得奖, 却引发很多学生的思考, 那一份羡慕之情转变为深深的思索, 我坚信, 以后做事情的时候, 学生的考虑会更周全。
三、利用好各种节日,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初一入学不久, 就会迎来教师节, 我和班委会的学生商量, 让每一个学生给老师写一句祝福的话、在黑板上写好祝福语、那天的问好改为祝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们还自发的商量给每一位老师买了一束塑料花, 上课的时候, 由同学献给老师。 孩子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我接过花束后, 并没有直接上课, 反而引导说:孩子们, 你们一路走来, 有很多人在你们的身后默默付出着, 我们要懂得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的人, 一定会收获到更多阳光, 温暖一生。 你们还将一路走下去, 未来的路上, 还会遇到很多给予你帮助的人, 你们也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 随后, 我用手机播放了《感恩的心》让大家静静地欣赏歌曲, 品味歌词的魅力。
音乐缓缓地在教室里面流淌, 我相信, 此刻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都有一个爱的种子开始萌芽了, 那份感恩的情怀已经充盈。
清明节前夕, 学校组织团员去烈士陵园扫墓, 利用晨会课, 我给大家讲了本地革命英雄张一悟的事迹, 让学生缅怀革命英雄,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2 月13 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利用晨会课, 我让学生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的部分视频, 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 利用好每一次和个别学生谈心的机会, 因材施教, 进行思想教育
和学生面对面地沟通, 每一个学生既忐忑又很重视。 所以, 作为班主任不能随便叫学生来, 也不能三言两语打发学生走。 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征, 甚至和家长沟通后, 才确定谈话的内容, 这样的谈话针对性强, 对学生的影响积极深刻, 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解决该生存在的问题。
陈旭亮是一位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 他性格怪癖, 易暴躁, 动不动就出手打人。 学生们都很讨厌他, 也惧怕他。 和他母亲沟通后, 我知道了他性格形成的原因。 他自小就目睹了父亲打她母亲的情景, 所以, 他认为只有拳头能保护母亲和自己, 他一直梦想着当一名军人。 了解了这一切后, 在他又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打了同班同学后, 我请他坐到了我的对面。 我从军人的素养谈起, 又结合他的行为, 指出不足, 让他在心底深处明白自己的错误。 在他心灰意冷时, 又重新帮他确立了人生目标, 让他从现在做起, 严格要求自己, 慢慢培养军人的素养, 以后去当军人。 还私下和他商量, 让他帮班级做一件好事, 来改变同学对他的坏印象。 自这次谈话后, 他变了, 再也没有打过同学, 后来, 还被全班学生推选为班长了。
一次谈话, 看似微小不足为奇, 却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我就是这样注意把握每一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 虽说不是刻意的班会课, 但能触动学生的内心。 教育最好的境界就是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 内心深处有触动, 有心动继而有行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做好班主任工作, 非一朝一夕之功, 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 及时引导, 用好契机, 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山东教育, 2014.
[2]白玉华生本德育是实现立人树德的好方法——浅析生本德育如何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 篇10
一、创设主题环境, 让环境成为幼儿交往的一条纽带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正如当代幼儿心理研究所提出的, 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途径, 幼儿是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幼儿园的室内环境, 是幼儿教育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环境。《纲要》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对幼儿园里的每一处环境都充满了惊奇, 有时会目不转睛地看半天, 好似和环境在交流着什么, 因此创设适宜的环境来满足幼儿的感官刺激和内心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镜头一:
我们的主题墙:嗨, 你好
“嗨, 你好”的墙饰由33个“小人”构成, 每个“小人”的头都是剪成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花, 每朵小花中间贴了一张幼儿的照片, 代表班里有33个孩子, 衣服都是剪成了各种颜色的梯形状, 两臂都是展开的。它的寓意是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 我们有缘一起聚集到了小 (2) 班, 也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地展开双臂去迎接他们的同伴, 对同伴说一声“嗨, 你好”。创设主题墙“嗨, 你好”后, 果然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 他们三言两语地说着“这是我, 这是我”, “我坐在沙发上吃东西呢”“我在做奥特曼”……照片的提供让孩子们产生了初步的交流, 从照片上与同伴交往时的三言两语正是幼儿步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台阶。
二、开展社会教育, 让教育成为幼儿交往的好帮手
1.发挥主题背景下的社会活动的最大优势
在这里说的社会活动就是以集体形式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我们已经开展过了如“抱一抱”“跟你碰一碰”等活动, 通过一次次的社会活动增进了幼儿间交往的距离。让社会活动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把课上的社会活动延伸到家庭, 下面的一个教学活动就是发动家长参与的一次社会性分享活动。
镜头二:好朋友饼干
好朋友饼干是“嗨, 你好”主题活动中的一个社会活动, 即一次分享活动。我们要求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些饼干、沙拉、果酱带到幼儿园来, 然后在课上一起制作好朋友饼干。爸爸妈妈参与这个活动的热情很高涨, 都带来了一大堆的东西, 让我们好朋友饼干的资源非常充足。制作好朋友饼干开始啦!小朋友们别提做得有多卖力, 拿起一把勺子把好吃的果酱或沙拉涂抹在一块饼干上, 再用另一块饼干把果酱或沙拉夹在中间。第一次独特的吃饼干, 第一次亲手制作饼干然后再吃都给了幼儿无穷的快乐。我也拿到了许多小朋友们做的好朋友饼干, 吃下去不仅果酱的甜, 心里更是甜滋滋的。我想小朋友们肯定会有这样的感觉, 大家一起分享饼干, 一起制作饼干, 一起吃饼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2.在区域活动中渗透良好的社会性品质
我们知道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可以分为很多, 有益智区、语言区、美工区、科学区等, 这些可以把它统称为“个别学习性区角”, 又如娃娃家、理发店、医院、超市等, 这些可以把它统称为“游戏性区角”。“个别学习性区角”是对应集体教学活动而言的, 是让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发展逻辑来个体建构和学习。今天我讲的开展区域活动, 主要是针对“游戏性区角”。“游戏性区角”主要是一些角色性游戏, 如娃娃家、医院、超市、理发店等, 幼儿参与这个游戏必定要有相关的社会经验, 因此“游戏性区角”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游戏性区角”里, 教师首先要创设相应的环境以及准备好相应的游戏材料, 幼儿在环境的感染下以及材料的作用下能调动起原有的生活经验, 另外适宜的环境也能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在与环境、材料互动的学习过程中也就渗透了社会知识。此外, 在各个“游戏性区角”中, 都会有多种角色之间的互动 (语言或行为) , 而往往在交往时就会有一些不合理的社会性行为发生, 甚至是非亲社会性行为, 如攻击性行为等。因此需要教师在逐步的话语引导以及以身作则下, 让幼儿学习与人交往时的礼貌用语, 像“请进”“谢谢”“能借我一下……吗?”, 从而出现谦让、分享、助人的良好社会性品质。下面是我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一段实例。
镜头三:
记一次娃娃家中引导小班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谦让行为:
“老师, 他抢我们家勺子”, 萌萌急中带点哭腔地说道。我正在理发店, 一听到娃娃家里传来的告状声就顺势问到“谁去抢勺子了?”“是我们家的勺子没有了”涵涵说话的声音里满是委屈。我走过去询问原因, 原来是小红家准备要开饭了可是少几把勺子, 于是就发生了刚才的那一幕。我想了想对涵涵说:“抢人家的勺子是不对的, 应该去借, 要对他们说可不可以借一下你们家勺子。涵涵很听话, 照我说的做了, 萌萌听后一口就答应了, 涵涵也非常得高兴回小红家吃饭了。从“抢勺子”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幼儿正缺少在交往时的一种礼貌用语的意识, 如果用了一句礼貌用语, 那么在活动中就会多一份和谐, 幼儿的谦让行为也就有了可能。
三、提供合作机会, 让合作成为幼儿交往的快乐源泉
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在集体生活的过程中, 通过相互间实行协作, 以共同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良好的合作行为能沟通儿童之间感情, 增进友谊,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 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班幼儿来说, 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合作对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他们如何与他人合作, 要让他们体验到原来与他人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其实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很多机会让幼儿进行合作, 比如在建构区里鼓励幼儿合作搭出一个作品;在午睡时或起来后请幼儿互相帮忙穿脱衣服;在课间幼儿拿出自带玩具玩, 玩具很多样化, 这时也是让他们分享和合作的好机会, 可以几个人一起拼拼图、一起开小车、一起交流着我的玩具是怎么玩的……这也是让幼儿不断积累合作经验, 不断收获合作后的成功与喜悦, 让“合作”一词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产生越来越多的合作行为。
镜头四:
这是我的皮球
户外活动啦!孩子们都排好了队就等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去拿玩具。刚一说完一群孩子就蜂拥而上, 朝自己想要玩的玩具跑去。不一会儿, “这是我的, 这是我的”两个小朋友争吵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 一看原来是两个小朋友在争抢最后一只皮球, 只见两个人都气势汹汹, 互不谦让,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教师的调节了。我想以往都是以自己的评判来指定谁先玩, 那今天不如让他们在我的引导下一起来玩这个皮球。我把皮球从他们两个争抢的手里拿过来说:“你们可以一起来玩这个皮球, 看好怎么玩。”说着就蹲下来先做个示范和另外一个小朋友玩起了互滚皮球的游戏, 滚了一会儿我站起来把皮球交给他们说:“你们一起玩, 好吗?他们很开心地答应了, 于是两个人愉快地玩了起来。可见在教师的引导下, 小班幼儿还是能够出现合作行为的。由此应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每个契机, 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合作的机会, 使他们往更好的社会性方面不断发展!
摘要:我追随着幼儿刚刚入园的脚步, 从环境入手, 为幼儿拉起了一条交往的纽带, 并通过各种活动如社会性活动、区域活动等各种环节让幼儿的社会性逐步向前发展, 从同伴间的慢慢认识、熟悉到学会交往, 有分享、谦让、合作的行为出现。
关键词: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一日活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2]倪慧芳.创设促进幼儿交往的环境.幼儿教育, 2008, 2.
[3]顾艺文.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早期教育, 2007, 4.
[4]唐淑, 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 篇11
关键词:个性倾向 气质类型 区别对待 称赞
一、准确掌握幼儿心理阶段发展特征,把握幼儿个性形成关键期
幼儿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是三至六岁,这一时期也是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对幼儿将来的社会认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研究分析,幼儿园教育涉及个性教育引导内容的实践相当匮乏。对所在区三十几个公办、私立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绝大多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直接简单的指令来规范幼儿行为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忽略了幼儿不同个性倾向对行为认知的不同程度,幼儿入园时的哭闹情绪以及厌学心理大多数由此而起。这一时期的幼儿注意力不具有稳定性,除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集中注意外,其它注意时间都不长。若在教育过程中长时期的遵照指令,幼儿的个性会受到抑制,很容易引起幼儿感知觉的逆反。
为更好地把握幼儿个性形成关键期,我园在幼儿教育初期将教育过程中集体活动和自主活动的比例进行了调配,在幼儿园上午的生活与教育活动中,将随机教育和集体活动这两种形式调配成7∶3比例,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游戏。为了不将幼儿个性拘泥于集体的活动中使个性标准被固化,幼教初期我园把幼儿游戏作为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如《找朋友》这样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主动学会与小朋友交流,在入园初期结交朋友不但可以使幼儿在校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参与活动时也可以将自己的个性优势发挥出来,获得赞同及满足,可以促进个性的完整发展。《穿衣服,系鞋带》类的实用活动课,可以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独立完成穿衣穿鞋,并及时进行评价和督促,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和良好的习惯。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形式就是游戏,不但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还可以通过游戏实现幼儿自我价值,发挥其创造性能力。三、四岁的幼儿基本语音已全部掌握,词汇量剧增。这一时期的教师把在游戏当中的沟通作为极其重要的语言训练手段,包括在交流中发现幼儿的个性及特长,也可在活动中考查幼儿在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方便家园联手共塑幼儿个性。
二、甄别幼儿气质不同类别,“区别对待”培养幼儿独一个性,杜绝从众
幼儿的情绪经常受外界情境的支配,常被周围环境因素影响。每年3月、9月入园际,园门口必将掀起入园哭闹大剧,此起彼伏,但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表现不尽相同。著名的儿童精神病医师斯坦利·格林斯潘总结了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性格特征,如果能够善于发挥自己的洞察力、适时地发挥孩子的天赋特长,那么即使是最冥顽不化的孩子也将得到个性行为的优化。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善于把那些挑战转化为机会。现拿我园近期阶段中的典型气质幼儿进行举例。典型幼儿一:优优,入园第一天就对所有的事物表现出极度的热心、好奇,有时候让老师都觉得措手不及,家长也反馈在家的活动经常无法控制。从气质类型来看优优是典型的高敏感度的孩子。为了更好的发挥孩子个性优势,为其设定清楚明了的行为限制,考虑到这类孩子最容易接受情感熏陶,施教老师积极投入情感去理解她、鼓励她。经过两年多的甄别教育引导,优优发挥出了非凡的创造性、洞察力以及同情心。典型幼儿二:幼儿园里总会有些孩子比较讨人喜欢,因为他们安静、乖巧,妮妮就是典型。但经过几天细致的观察妮妮这孩子不太容易适应环境变化,想使其变得活跃也比较困难。经家长反馈由于家长工作较为繁忙,很少带妮妮出去玩,入园以前也没有同龄玩伴,老师有针对性的培养她的交往技能,带着她走进其他孩子的视野,一个月以后妮妮就可以愉快放松的参与集体活动了。典型幼儿三:反抗叛逆好动的大冰。个头稍高于其他宝贝,气质特征表现得非常的固执、消极、控制欲强,家长反映说照顾大冰常常使他们感到疲惫不堪,由于大冰在幼儿园期间“嚣张”气焰并不很明显,所以老师采取诱导培养的方式来敦促成长,引导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为孩子示范行为准则,并且试着去和孩子协商沟通。一段时间后大冰不仅发挥其号召力优势成为班长,而且在处理矛盾时学会了先冷静后说话。典型幼儿四:有一类孩子比别的孩子慢半拍,我们称之为漫不经心型,本质本质在于这类孩子在融入和理解这个世界时有障碍,无法集中注意。在户外玩沙具的活动中,朵朵总是跟不上节奏,在选择玩具时总是茫然无措,别的小朋友将玩具递给她时没有自主选择过程,看到这样的表象,我选择帮助孩子去做决定,指导她参与活动,提高自我关注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敏感性。在逐渐的参与度积累中,朵朵体会了活动的兴趣,也能调动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且有意识的表达出来,促进了内心天性的释放。
三、不吝惜称赞,以正面表扬为契机还孩子本真个性
每一个宝贝在出生时,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表象,这似乎说明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有其遗传的基础,然而在汤玛斯、契司与柏契的纵贯研究结果中显示,在遗传、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幼儿个性逐渐形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遗传因素影响因子减弱,环境因素影响相对增加。然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幼儿往往缺少了本该有的天真烂漫、娇憨逗人,而更多的是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警醒,还孩子本真个性,应该是幼教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想要幼儿遵照生命的正常发展阶段成长,往往要通过一些生活契机来巩固和强化。幼儿心理更多地保存着人类真性情中的善与美,这样就需要作为成人的我们善于挖掘他们的天性特长并通过赞扬来加以强化,使其行为得到固化,从而发展为优良品质。
幼儿教育阶段大多数成人对孩子能否在活动或交往中得到个性培养不置可否,这样一来便错失了孩子个性成长的关键期。为更完整的发展他们的气质优势,我们应当从他们的个性特征出发,多留心他们的气质类型,了解他们的气质特征,尊重他们的本真意愿。亚里士多德就曾发感慨说:“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对待身边的孩子我们需要直面他们本质的天赋,并怀着尊重以平等的视角审视,把宝贝当作一个平凡的人,才有可能出于本心地去赏识他,当你发现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时,才能抱着理解的态度给孩子尽可能少的批评。你的赞扬可能源于一次宝贝本心的发言,也可能是你有意为之的一次促成,多给孩子机会,多在他们表现自己时关注他、用充满爱的语言鼓励他,给孩子更多成长的机会,也更多的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还孩子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论个性的全面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斯坦利·格林斯潘,杰奎琳·萨尔蒙.格林斯潘心理育儿5-12岁[M].华夏出版社,2015.
[3]杨晓兰.童心·童趣·童话·童真[J].小学时代,2012,(3):27.
[4]李献林.个性发展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7.
[5]张亚军.幼儿成长及发展个案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