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共12篇)
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 篇1
以媒介融合和数字化为背景的“全媒体”,通过网络、电视、平面、广播、移动通信全方位、立体式地与观众进行交互,打破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信息接收习惯、信息传播内容、受众群体分化。全媒体以其独有的优势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起来,让受众群体享受视听盛宴,所以说,全媒体的出现是以人为本的媒介形式。借用全媒体的优势,人民就可以通过各种传统和新兴的媒体来获取第一手新闻和社会热点,形成舆论价值观。 在全媒体下的公权力性质发生变化,新闻传播走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分析和研究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对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全媒体”将媒介的定义更加细化
1.1媒介形态的界限已经模糊,受众习惯发生改变
数字媒介技术慢慢渗透到媒体边界。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国进入了全媒体时代, 以往渐渐被摒弃的传统媒体也迸发了新活力。乘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东风,媒介终端功能将更加强大,它打破了介质壁垒,把媒介终端向全媒体的终端进化。由于新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点播自己喜爱的节目[1]。此外,受众主动性不断增强。新媒体的突出特征是给受众更多的可选择性、自主性,新媒体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媒体内容, 受众掌握了媒体的主导权,受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受众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新媒体的这些特性影响着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
1.2各种信息海量提供,信息获取门槛降低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新媒体音视频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最终“全媒体”呈现海量资讯的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以更加简便随意的方式,把新内容上传网络,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发布的源头,因此,信息的获取门槛大大降低了[2]。近十多年来,中国的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扩展的速度非常惊人。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互联网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使受众获取信息不受时空限制,互联网提供丰富的信息,信息发布更加简便快捷,服务更加个性化。
1.3受众分众化趋势明显,专业解读势在必行
网络传播加速了受众分化并推动了媒介形态的变革。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变成了主动参与者,受众的分众化趋势明显。互联网使模糊了媒介之间的界限,使受众的地位得到了重视,进而让其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使个人成为信息发布者成为了可能。受众作为传播者,更加广泛且深入地参与传播,主要通过数字化参与传播,并推动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发展。“全媒体”致力于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用各种方法鼓励受众参与新闻报道,为读者服务。
2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2.1新闻传播内容上的发展
新闻来源于社会生活,网络社会的形成,使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内容随之转移。以往,传统媒体占有大量的新闻信息,现在人们主要是从网络中获得新闻,这就使得人们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者拥有一部手机,就能获得新闻评论的内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内容的来源会发生巨大变化。不仅传播者随时收集随时发布信息,还会制造热点。
2.2新闻传播模式的发展
以往的新闻评论以正式的新闻报道为切入点, 然后进行新闻评论,很多内容和理念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对此不是很重视。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会找与人们关心的话题,以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报道与传播,以此来吸引人们的兴趣,以满足大众口味,这也是当今新闻传播最为流行的方式[3]。与此同时,传统新闻评论节目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传播方式,对大众娱乐关注的比较少,与其等待节目略带娱乐性质的评论,还不如自己上网查询来的更加方便。
2.3新闻传播效果的发展
全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基础是多样的网络平台, 它联系到的人数量十分巨大,使现代新闻传播效果传播范围很广。人们在网络上发布一条信息,经过全媒体媒介传播出去后,会被很多人注意到,并且信息可以被评论、分享或者转发,通过受众的转发和评论,将信息转载到其他的网络平台上,这样就让信息覆盖面积越来越广,影响更多受众[4]。此外, 全媒体下的新闻传播速度非常的快,这就使得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效果明显,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电脑和手机等便于携带的设备来获取相关资讯。 这就使得全媒体媒介比报纸、广播、电视更加便捷、 更加快速。
总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全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新闻信息传播的发展势头强劲,新闻报道也越来越有深度。全媒体媒介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咨询最主要的方式,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也会顶住压力,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友.全媒体时代新闻制播技术[J].电视技术,2015,39(24):64-68.
[2]梅琼林,褚金勇.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接受与编辑[J].新闻传播,2012(10).
[3]金莉萍.全媒体时代新闻融合传播创新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2):64-67.
[4]袁敬舒.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5(5).
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 篇2
摘要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两种媒体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承载体。两者由于所处时代以及所受时代发展因素的影响,各有各的特点。那么在今后信息化大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两者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文章在讨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概念的前提下,认识两者在现今环境下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更重要的是探讨两者的融合发展趋势,在笔者看来,如果想要达到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两者的融合是时代所趋,必然要产生的。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7-0077-02
得益于高科技及网络化的进步,新兴媒体的产生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传统媒体似乎被淹没了,似乎正在丧失自身的优势,一步步沦为新媒体的附属品。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传统媒体的一些最基础的不可被替换的地方,新媒体固然很强大,能够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能够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也能够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发声,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既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那么两者融合在一起不是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让两者都能够取长补短,在信息传播的道路上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同样都是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样都具有传播工具的特点,未来讲究多元化的合作共赢的发展,因此,下文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进行研究,探讨两者融合的发展趋势。
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所谓传统媒体,只是相对于近几年出现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一种说法,没有网络媒体以前,并没有传统媒体这一说法。我们所指的传统媒体,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众传播方式,传播工具有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信等,通过一些看得见的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发布某些信息,为人们提供信息传播的渠道,同时也能为大众提供教育和娱乐等相关的信息,是人们了解外界,接收信息的平台。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传播空间比较受限,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没有信息接收装置,或者说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些信息不能及时地传播到位。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关概念,那么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呢?为什么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日渐式微?新兴媒体真的能够取代传统媒体吗?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他们的优缺点中得到
解答。
首先,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有哪些特点呢?
传统媒体包括报刊、通信以及广播等传播载体,这些传播载体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街上随处可见的报刊亭,多姿多彩的广告宣传栏,拿在手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籍,这些实实在在的传播载体带给人们的享受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传统媒体的优点就在于,专注于某一种器官的享受,反而能够给人们带来专注的体验,实实在在的感受。同时,传统媒体由于受到传播载体等的限制,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播信息量比较小,也会受到空间与地域的影响,降低信息的传播质量。每一种传播媒体注重一种传播方式,形式比较单一,很难形成有创意的传播方式,人们的可选择性也日渐减少,再加上其寿命短暂,再利用率比较低,因此,人们渐渐选择了新媒体。
我们把新媒体的发展认为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那么传统媒体其实也是有很多优势的。例如,经过了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传统媒体有着很广阔的大众受众群体。在收集信息方面,传统媒体也有着相当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我们国家这样的人口大国,政府需要传统媒体能够广泛发布和深入收集信息。不只是对信息的简单展示或者简单的表面解释。传统媒体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与运作机制,在服务于社会的层面,传统媒体还是有着很大的贡献,有着自身健全的发展和监管机制。经过了长时间的经营和发展,品牌优势是无法取代的。随着新媒体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传统媒体为了维持这样的优势,必须进行品牌再造和自身价值的提升。总之,传统媒体拥有的优势较新媒体的人才、资源以及权威性和品牌化上有较高的意义。
其次,是新媒体,新媒体有哪些特点呢?
伴随着高科技成长起来的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分为网络媒体、手机移动终端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其实新媒体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宽泛,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都可以称为新媒体。新媒体有着丰富的传播内容,更有创意的传播形式,更快的传播速度,更有效率的传播手段,让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接收到最新信息,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很多事情都成为了可能,能让大家足不出户,知晓全世界。新媒体能够把大家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提高了人们的效率,迎合了大家的休闲娱乐需求。再有新媒体还可以满足大众互动化的需要,通过社交媒体和社交软件,浏览天下新闻,还可以自由发表评论,与其他人互动交流各自的看法,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因此,新媒体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在这一系列快速发展的背后,新媒体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通过新媒体接收的信息越多,越像是被信息绑架了,碎片化的时间被利用起来了,但如果不能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人们会觉得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时时刻刻被“绑架”在网上,提升了现代人的焦虑感。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依赖网络信息的传播,监管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让人不好分辨。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实的信息在未被证实之前就相互谣传,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了社会环境的正常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的发展界限是模糊的,急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概念,以及对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分析,我们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也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时代不断在发展,在越来越要求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作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必然要发生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信息传播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才是社会对媒体的最终要求。因此,作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有以下几个融合趋势。
首先,是结合网络化的发展,继续保持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以后的时代必定是网络和信息的时代,这个是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这一媒介特质,将信息更加快速,更加有效,更加真实地传播到受众群体。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诉求不断增加,新媒体需要抓住这个机遇以及相应的发展平台,并且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顺应媒体发展趋势与规律,按照媒体发展的本质及行业要求,真正做到信息传播的作用,起到良好的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另外,创新的技术是促使媒体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以全新的技术与手段来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使其融合共生,发挥出综合整体优势。
其次,是增强传统媒体的品牌竞争力,提升自身价值。传统媒体有着很好的传播基础,只是要慢慢转变旧的传播观念,慢慢引入新兴技术,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要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就应从内容等方面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转变传统媒体陈旧的观念,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移动化发展。在多元化、及时性的环境下,传统媒体应逐渐构建出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系统,再加上国家的政策与基金支持,就能实现一体化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最后,是加快对于新媒体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监管到位。建立起完善的媒体发展法律法规,对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以及内容等进行标准的制定,拓展法律对于媒体领域的监控范围。从上文也可以看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的,如,虚假信息大范围传播,影响社会稳定,诈骗团伙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通过新技术的传播让很多人上当受骗。因此,以网络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能够进行及时的监管,规范良好的信息传播秩序,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浅议新闻广播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中国新闻;广播;趋势;样态
《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对“新闻台”的解释是:专门播送新闻性节目的广播频率,是专业化频率的一种。新闻频率一般连续播出各类新闻性节目,及时报道各种突发新闻、最新动态,播发详尽、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新闻分析等。新闻谈话台,则是由新闻、新闻性谈话节目、访谈专题构成。新闻谈话台不仅考虑新闻的快速传播还要考虑用新闻的背景性和深度性内容弥补单纯性新闻报道的不足,使新闻传递与背景解读相辅相成,增强新闻传播的力量与效果。
1.新闻广播的过渡时代
目前而言中国新闻广播依然处于过渡时代,源于三个重要因素:一、受众对新闻的时时需求还没有形成,加之网络等新媒体对广播原有受众的分流,使得广播新闻受众的数量与需求还有待培育;二、新闻市场还未全面开放,资讯时代遭遇内容紧缺。同质化内容的大行其道,反射出“新闻台24小时播放新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依然存在着差距;三、广告市场缺乏响应。没有足够的受众做依托,广告商则会边走边看,吝于投人。
2.新闻广播的发展趋势
2.1超大版块化
超大板块节目是新闻综合广播将来很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根据收听峰值,将全天分为“早、中、晚夜”四大时段来进行版块设置,早间版块以资讯为主;午间版块以游戏、益智为主;晚间版块以时评为主;夜间版块以谈话类、体验类节目为主。超大板块的节目设置有利于将“新闻”与“综合性内容”高效嵌入,新闻如“边框”,综合性内容为“柜中画”;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超大版块在时间段上更有容邹性,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能够更加灵活,可以迅速改变节目样态,增加“连线”、“直播”等内容,有利于发挥广播的独有优势。
2.2主持人+评论员的模式
新闻频率的核心是主持人,以主持人推欄目的策略要比以栏目推主持人更迅速且更有成效,除了主持人外,与音乐频率、交通频率这类专业频率不同,新闻频率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评论员队伍,以确保能随时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出专业性评论。在新闻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新闻广播频率要想脱颖而出,一靠主持人,二靠观点,这两者是电台实现个性化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而评论员恰是观点的生产者。
2.3社区化生存
随着我国社区文化的逐渐形成,社区媒体作为传播社区文化的介质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新闻广播而言,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开设社区广播分台,将原有广播节目内容与每个社区的不同资讯相结合专供特定社区播出;另一个思路是将广播间直接开向社区,通过主办、承办各类社区活动,与新闻广播的营销相结合,从而实现r媒体与社区特定受众的有效对接,从情感上发展社区听众并密切与之的联系,不断扩大新闻广播的受众基础。同时,社区听众也是重要的新闻资讯来源,这些来自听众的资讯为新闻广播的异质化生存提供了可能。
3.新闻综合广播的节目样态
3.1早间版块时段,主打应是资讯类节目
早间资讯类节目应以短、快、大容量见长,应提供包括衣食住行、消费娱乐、物价、出行等各方面的多元化资讯。包括新闻类节目、网络资讯展播类节目、连线类节目。在早间资讯类节目中,连线类节目应该依然是未来新闻广播发展不可或缺的节目样态,这与新闻广播的“强时效”性的使命密切相联。连线类节目在突发事件中尤为重要,连线节目包括“现场连线”,连线在场的记者、由他们描述现场的情况,增强新闻的画面感与动感;此外还包括“专家连线”,连线场外的专家,由他们提供事件的背景,以增强新闻的厚度与深度。
3.2午间游戏、益智类
午间时段为广播的次黄金时段,在这一时段安排一些游戏类、益智类节目,鼓励听众参与其中。
(1)益智类节目:与电视相比,广播游戏、益智类节目的制作成本与听众的参与成本都相对较低。广播午间时段也可设置这样的节目,以互动来吸引听众。
(2)游戏竞猜类节目:此类节目与益智类节目相比,门槛更低,容纳度更高,更着重趣味性与娱乐性。
(3)法制类节目:此外,在下午时段还可开设“法制类”节目,如“现场说法”、“拍案惊起”之类的,将法制节目以故事化的手法进行重新包装与解读。这里可以借用“新闻表演”“场景还原”等电视手法,也可以以广播剧的形式出现。
3.3晚间时事评论类节目
适合新闻综合广播晚间时段播出的有两类节目:一类为时事评论节目,一类为新闻访谈节目。
(1)时事评论节目:为了与电视实现错位传播的效果,与夜间时段不同,未来新闻广播的晚间时段应该以“硬新闻”为主,开辟时事评论、新闻访谈类节目。
(2)新闻访谈类节目:一些与新闻相关的背景、人物等深度访谈节目也可做为晚间新闻广播的一个品类。人物访谈、新闻背景等先前成型的栏目都可以整合其中。
3.4夜间私密谈话类与体验类节目
(1)私密性谈话节目:第一类节目是私密性谈话节目,情感类话题不等于“私密类话题”,只有当情感话题具备了“私密”特色,才具有了夜间独有的优势。比如“同性恋话题”、“婚外情话题”等。目前一些电台开办了“健康知识”等栏目,专门解决人们难以启齿的性、健康等问题,这类节目也可以看作是“私密类话题”的一种形式。在“私密类话题”的组织与实现上,应改变目前单一的利用热线电话“一问一答”或主持人“自弹自唱”的固定模式,力求容纳多层次的参与对象,增加话题构成与走向的未知与期待感,借用多样的辅助手法,共同营造深夜夜谈的“私密空间”。
(2)心理访谈节目:第二类是心理访谈节目,目前电视心理访谈节目大获成功为广播开辟心理访谈节目提供了新思路。心理访谈节目从设置上而言是一个对参与者与收听者都具吸引力的节目样态,参与者愿意将自己的故事讲出来,以求免费获得专家的帮助,达到求助的目的;收听者则通过收听他人的故事与专家的点评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类节目以广播形态出现,制作成本低廉,因广播不出图像的隐私特性,能更好地鼓励参与者与收听者讲述自己的经历与发表自己的看法。
(3)读书类节目:第三类是读书类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个著名的栏目《阅读与欣赏》,当时这是一档收听率很高的节目,根据其节目内容制作的书籍也是热销产品,很受听众欢迎。目前电视读书类节目在节目内容与形态上进行了一些新尝试,比如说由从前的《子午书简》,一个人做在那)L给电视观众读书的“独白模式”,发展到由主持人与作者以及来自各个领域的人共同探讨一本书的“阅读+评论”的“众评模式”的新样态,有些读书节目还加人了“情景再现”等元素以期复活书中的情景。广播开辟读书类节目,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将声音元素纯粹化、极致化,真正做到“先声夺人”。另一方面,读书类节目还可与图书音像出版市场紧密结合,电台可以参与“新书推荐”、“名书榜单”等评选,确立媒介评价体系,争取话语权,同时还可主导包装新人等一系列产业与产品的开发。
【参考文献】
[1]肖京明, 戴颖.新闻访谈节目的舆论把握和话题选择[J].采.写.编,2006,(05).
[2]钟军.广播元素在新闻访谈中的运用[J].记者摇篮,2009,(06).
全媒体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篇4
全媒体不仅彰显着其独有的整合性特点, 同时也无处不散发着人文主义的魅力, 信息传播途径的丰富不仅分化了信息受众群体, 同时也做到了更加的以人为本, 让信息接收者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信息, 而不再需要在不关注的信息之中浪费时间。另外信息接收方式的灵活也能够让更多的信息接收者在自己最为舒适的时间和渠道获取信息, 而不再只是通过电视或者是广播的形式获取信息。这种改变深度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发展, 对于全媒体时代的准确把握是提高新闻传播质量的根本性保障。
一、全媒体提高了媒介定义的细化程度
1. 不同媒介之间界限趋于模糊化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媒介之间的壁垒趋于坍塌, 信息传播更加的畅通无阻。并且随着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进步, 传统媒体也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功能不断强大的终端作用之下, 传统媒体凭借着自身深厚的底蕴依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并且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信息接收者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各种信息媒介, 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媒介界限的模糊化同样也使得各种媒介以及媒介内部的分工更加精细, 信息的加工精度更高。
2. 信息获取的门槛大大降低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获取的门槛大大降低, 并且全媒体让信息数量呈指数般上升, 而且接收者不再仅仅是以受众的身份参与信息传播, 很多信息受众群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既扮演着受众者, 又扮演着传播者。而且有很多受众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的制造者, 为各种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澜。这样的改变彻底颠覆了原有信息传播的方式, 让信息传播更加的自由, 门槛也降的更低。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信息接收者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信息接收和处理的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这个过程对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 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成为了每一位新闻传播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3. 受众群体分化明显, 专业性解读势在必行
全媒体时代造就了受众群体的分化, 也使得信息传播媒体分工的明确。在受众群体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之时, 信息的分类加工以及专业性解读势在必行, 因为在全媒体时代, 许多原本的信息受众者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和加工者, 这就使得社会舆论导向呈现多样化发展, 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性态势。在不同的受众群体内部, 对于同样的信息会产生多样性的理解, 再经过不同渠道的传播, 信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 因此在受众群体分化的同时, 传播媒体内部也要随着受众群体的分化而进行分工, 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加工和解读, 在给予社会公众舆论自由最大化的前提之下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 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发展趋势探索
1. 新闻传播内容上的改变
全媒体时代模糊了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界限, 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种类和数量。与此同时, 信息的内容上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主要是由于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终端功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 许多原有的信息接收者角色在发生改变。在传统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占有着新闻的主导权, 处于信息制造的垄断地位, 社会公众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太多的作用。而在全媒体时代, 这样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信息接收者可以通过转发、加工、制造等等创造和再创造新闻, 让新闻的内容发生改变。而且在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内容上也得到了丰富, 民生新闻、社会热点等新闻内容的添加让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内容也得到了丰富。
2. 新闻传播模式的改变
在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以正式新闻播报为切入点, 然后进行新闻的评论, 而这些新闻往往离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较远, 这也就使得新闻传播的范围相对较小, 而且很多受众群体也并不真正的关注新闻传播的内容以及它的评论。而在全媒体时代则完全不同, 新闻的内容更加的平实, 更加的贴近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 这就使得新闻的受众群体数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而且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受众群体更多地参与到新闻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来, 这使得新闻传播的效率大大提升。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剧, 新闻传播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由原本单一性的正式新闻播报变得更加的多样性和平实性。社会公众会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新闻以及评论进行接收, 这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同时也活跃了新闻传播的市场。并且随着新闻受众群体的分化, 不同受众群体不仅在新闻内容的关注上有所不同, 其在新闻的接收方式上也不尽相同, 现在有很多新闻受众者不再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新闻, 而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电脑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新闻, 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就决定了传统新闻媒体也要随之有所改变, 以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 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
在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闻传播并没有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兴趣和关注, 受众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自主权。但是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效率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由于关注度的提高, 新闻传播的速率得到了提升, 新闻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新闻质量的把握是每一个新闻媒体的存在价值, 全媒体所造就的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领域的健康发展。一条新闻经过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传播之后会产生非常巨大的新闻效应。很多受众群体会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关注和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扩散, 再加上专业媒体的专业性解读, 使得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的丰富, 所产生的效果也更加的明显。另外全媒体时代还给社会公众获取新闻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人们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来获取新闻, 这就使得新闻扩散的速度更快, 效率更高。
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在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 新闻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住这良好的发展契机来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为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弘扬提供便利。
摘要: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到了全媒体时代, 在全媒体时代, 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而且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如此, 在全媒体时代, 由于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 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这也就必然造成了信息受众群体的分化。在全媒体的时代, 新闻传播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正确地把握住新闻传播健康的发展趋势, 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新闻服务成为了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深刻反思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新闻传播工作经验, 针对全媒体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 篇5
摘要„„„„„„„„„„„„„„„„„„„„„„„„„„„„„„„2
一、前言„„„„„„„„„„„„„„„„„„„„„„„„„„„„„2
(一)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
(三)论文写作的创新之处„„„„„„„„„„„„„„„„„„„„3
二、记者走基层活动概述„„„„„„„„„„„„„„„„„„„„„„3
(一)走基层活动的内容„„„„„„„„„„„„„„„„„„„„„4
1、走基层„„„„„„„„„„„„„„„„„„„„„„„„„„ 4
2、转作风„„„„„„„„„„„„„„„„„„„„„„„„„„ 4
3、改文风„„„„„„„„„„„„„„„„„„„„„„„„„„ 5
(二)记者开展走基层实践的意义„„„„„„„„„„„„„„„„„5
1、报道受众满意的新闻„„„„„„„„„„„„„„„„„„„„ 5
2、提升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5
(三)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分析„„„„„„„„„„„„„„„„„„„6
1、当前民生新闻发展现状„„„„„„„„„„„„„„„„„„„ 7
2、民生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7
三、从走基层形式看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8
(一)合理组织民生新闻记者走基层„„„„„„„„„„„„„„„„8
(二)用心观察和体验基层民生现实生活„„„„„„„„„„„„„„9
(三)深入采访 抓住基层民生特色„„„„„„„„„„„„„„„„ 9
(四)改变民生新闻的写作文风„„„„„„„„„„„„„„„„„„9 总结„„„„„„„„„„„„„„„„„„„„„„„„„„„„„„„10 注释„„„„„„„„„„„„„„„„„„„„„„„„„„„„„„„11 参考文献„„„„„„„„„„„„„„„„„„„„„„„„„„„„„11
一、前言
(一)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011年,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的号召下,媒体记者的新闻传播开始转变方向,通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从中央媒体开始,新闻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将“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记者走基层的新闻报道使得媒体的新闻镜头对准普通民众,这对实现媒体做为社会发展观察者角色发挥重要作用。从走基层这种形式来看,新闻媒体对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开始有了新的拓展。从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到民生新闻记者真正走进基层,近距离接触社会民生,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形成媒体更好的观察社会,对提升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意义。本论文结合当前媒体的一些走基层报道,讨论和分析在记者走基层形式下传播的民生新闻的传播特色,并且就目前民生新闻的传播现状,结合走基层的特色,提出未来民生新闻发展趋势和改进意见等,形成论文理论分析的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针对记者走基层形式下的民生新闻的发展,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对记者走基层形式下的民生新闻传播,学者的研究从理论到案例上都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建树,这对走基层形式下的民生新闻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1、针对走基层形式民生新闻传播的理论分析。这样的研究思路下,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走基层的一些理论进行分析,什么是走基层,怎样走基层,这都需要从理论角度上进行合理的把握,特别是在现在民生新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民生新闻开展走基层,首先理论上要有很好的认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形式需要有更好的探索。学者的理论分析对此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索。
2、从案例角度分析民生新闻走基层的成果。在民生新闻走基层的新闻传播中,一些优秀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关于民生新闻记者走基层的新闻传播经验的总结也形成了学者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一些优秀走基层作品的分析,总结记者走基层的经验,形成经验的分享,这对进一步提升走基层新闻记者的传播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参考价值,学者的研究就是要将这样的实践进行进行推广。
二、记者走基层活动概述
作为社会发展的观察者,媒体新闻记者的新闻传播对社会新闻事件的记录和传播需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传播最有时代发展特色的新闻,这是媒体传播中社会的方式来传播新闻,这是对新闻传播思路的一种改进,其中转作风是记者走基层的核心。记者的作风决定了走基层工作的开展方式,特别是在对一些基层民众的民生新闻信息传播中,记者的作风对形成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转作风,需要真切的落到实处。在走基层活动中,记者转作风,就要坚持而不搞“一阵风”。一些新闻记者把基层一线作为转作风的长期基点,把心思扎根在基层,并以制度的方式定格下来,使之成为我们必须坚持的制度和必须恪守的原则,而不是下去一两次就万事大吉了。在走基层活动中,我们看到央视以及一些地方台的记者,有的深入基层,同百姓同吃同住,写的稿子带有很强的实际价值和生活气息,这样的新闻传播才是转作风的最好表现。例如央视记者走基层的民生新闻《大山学里的内宿生》一则报道中,记者深入大山的孩子中,同他们接触的时候,用亲切的采访方式报道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和起居,从民生新闻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新闻报道是民生新闻转变新闻采访风格,关注最基层民生的典型表现。
3、改文风
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更真切地感知群众的忧乐冷暖,从而更好地肩负起新闻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走基层活动中,新闻记者通过深入基层的方式观察社会民生,在记者的深刻体会下,其写出来的新闻报道才能具有良好的感染力,这和传统新闻报道干瘪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走基层活动中,记者改变新闻报道的风格,以亲切、真实可感的新闻报道内容,深入基层,新闻写作关注民生,将民生新闻报道得更有乡土气息,文字和新闻报道风格能够为受众所接受,这是形成当前记者走基层改文风的重要意义。
(二)记者开展走基层实践的意义
在新闻传播中,记者以开展走基层的方式来实现新闻传播效果,从民生新闻的角度来看,这种走基层的报道方式更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当前记者走基层活动中,其实践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道受众满意的新闻
新闻报道要让受众满意,这是媒体新闻传播的最基本特征,在当前媒介市场化环境下,新闻记者的新闻报道需要以大众的新闻接收需求为基本的出发点。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他们会对什么样的新闻满意?当然不是新闻记者以高高在上的角度写的新闻报道,早在媒体倡导三贴近原则的时候,媒体记者深入基层,闻》、背景的《第七日》、山东的《新闻直通车》等,这些优秀的民生新闻的传播,对反映社会民生、实现媒体观察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价值。
2、民生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民生新闻的传播对社会民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实现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引导职能上发挥了媒体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媒体的发展来看,民生新闻的传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近年来成为民生新闻热背后衍生出来的重大问题,新闻主题的选取需要发挥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对民生新闻事件做更多角度的分析,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因为在地方台存在多个新闻频道,同时加上报纸和网络、广播等媒体传播形式,民生新闻节目的选题以及内容和意见上大相径庭,随大流现象十分突出。节目定位、构思、选题、播出方式等都缺乏目标性策划。每天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宜传合力。有的甚至在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中对新闻的基本事实不清楚,最后导致人云亦云的传播了错误的新闻舆论导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热议。这对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和引导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③例如在山东地区,对民生新闻的报道上,《新闻直通车》、《拉呱》、《生活帮》等节目,虽然在节目的发展中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定位,形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品牌化,但是在民生新闻信息的报道上,一些新闻节目的同质化问题却使得节目的传播陷入困境,例如对当下学生参与中高考的报道上,多家民生新闻节目扎堆报道,新闻同质化问题带来新闻媒介资源的浪费。
(2)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
在一些电视民生新闻中,有些新闻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提高收视率,在评论方面注重幽默化、趣味性,迎合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一方面电视新闻的世俗化倾向彻底抹平了新闻特权和垄断,大大推动了新闻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进程;但另一方面,新闻内容的庸俗化、媚俗化、调侃化、游戏化使得媒体常常回避重大的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新闻,变得功利、浅薄、世俗,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主义精神。新闻的娱乐化常常使正常的道德感被遗忘,与媒介应有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电视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个新品种,在内容上超越了传统新闻的范畴,在节目形式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是中国新闻实践中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是中国新闻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必然会影响和带动新
真正走近群众的生活、真切感知群众的内心,我们也就走到了基层。在组织记者走基层的时候,首先是让民生新闻记者对走基层有明确的把握。其次,在媒体的新闻节目传播中,也要对走基层的新闻进行重视,在中央发出走基层的新闻传播号召后,国内的媒体纷纷相应,报纸以开出走基层专栏的方式,系统的刊载记者走基层的文章,电视媒体则通过开辟民生专题报道的形式,为民生新闻记者的基层新闻报道搭建新闻平台,鼓励民生新闻记者多参与基层的新闻报道,并通过电视新闻的系统组织,形成对名声新闻记者走基层新闻报道的经验交流,提升民生新闻记者的走基层新闻传播现场意识。民生新闻走基层的报道,为了形成合理的新闻传播效果,在新闻报道之前的准备工作上,就应该形成系统的规划,这样才能在新闻传播中实现有效的改进效果。
(二)用心观察和体验基层民生现实生活
在中央号召的新闻记者走基层报道中,要求新闻记者同基层民众同吃同住,这是民生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关键,也是形成民生新闻记者采写具有基层现场感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式。在民生新闻报道的采写中,记者走基层的形式不能只是简单停留在表现,在对基层民众生活的观察上,记者要善于通过基层生活,发现基层民众强烈关注的问题,结合基层民众的生活特色采写新闻稿件,形成媒体民生新闻传播的现场感。在走基层的新闻报道中,民生新闻记者的新闻视角需要独特,对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的了解更需要有现场的体验,这样才能在新闻传播中形成对基层新闻报道的现场感觉。记者同基层民众同吃同住的时候,对基层的一些新闻事件需要积极主动的通过体验式的采访,参与到民众的基层中来,这样记者的感情才能更为丰富,通过文字或者声画结合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样的民生新闻报道才最具有真实感觉,形成记者走基层的特色新闻报道。⑤例如山东烟台电视台记者在走基层报道民生新闻的时候,记者走进基层,参与到农民采摘花生的过程中,记者亲身体验采摘花生的方式,并且在采摘过程中,记者和农民的聊天中,获得了新闻报道所需要的信息,了解农民花生的秋收情况,通过这则报道,走基层的新闻采访中,记者用心观察并且亲自参与到基层互动中来,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具有现场感,形成民生新闻的传播特色。
(三)深入采访 抓住基层民生特色
在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的时候,为了实现基层民生新闻传播的现场感,记者的采访报道需要发挥记者较好的新闻敏感性,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的时候,记者要多和基层民众沟通,对基层民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记者走基层切忌只
事,用家常话说百姓情。特别在电视迷失南横新闻中,声画结合的方式,让新闻镜头更朴实,新闻稿件的写作内容更丰富,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满足基层民众的收视需求。例如在内蒙古电视台记者的走基层活动中,记者走基层的报道正好赶上牧民收获羊毛,在这则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以和牧民交流羊毛产值信息,以及在收获羊毛中的一些操作方式,新闻报道中,语言以具有亲和力的特征,拉近新闻传播与基层民众的心理距离,凭借良好的新闻现场感,这样的新闻就能获得观众的好评。
总结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取得较好传播成果的同时,也因为节目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使得节目的改进和创新迫在眉睫。结合当前中宣部号召记者走基层的契机,新闻记者通过走基层的形式报道出更多有特色的民生新闻,这是对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较好改进。将走基层中的走转改的风格运用到新闻传播中来,将传统的民生新闻传播思路,结合走基层中的“走转改”的方式,对民生新闻报道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从最基本的民生新闻信息传播策划,到对民生新闻信息的采写过程,以及对记者发现和观察社会民生,走基层的新闻传播角度都需要有更多的改进方式,这样才能在民生新闻的传播中探索出新的传播思路。对于当前媒体的发展来说这种新闻传播方式的改进需要有更为合理的探索。
注释:
①胡建兵.“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J].军事记者.2011(10):28
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篇6
【关键词】民生新闻;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21-02
民生新闻是以关注人民生计和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采制而来[1]。以百姓的生存状态为视角,关注他们的冷暖和喜怒哀乐,报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深受观众喜爱。民生新闻的发展弥补了时政新闻收视率低的不足,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简单谈谈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 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
2002年江苏电视台开创的《南京零距离》,被认为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2]。此后,全国各电视台纷纷效仿,推出大时段直播的民生新闻节目。如辽宁电视台的《新东方》、云南电视台的《都市条形码》、内蒙古电视台的《新闻天天看》等都属于民生电视新闻。民生新闻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普通百姓身上,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中寻在的缺陷和不足也日益明显,具体表现为:
1.1 关注琐碎小事,导致报道表象。过分琐碎必然导致报道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难以揭示新闻的深层本质。一些报道在捕捉百姓生活中的趣闻时,过于关注新奇的事物,却忽略了对于食品安全、劳动就业和环保等与百姓利益攸关的重要问题。在进行事件的报道时,只限于表面性的表象告知,缺少深入挖掘和理性评价,未能为观众梳理出关于事实的深层认识。
1.2 重复报道,缺乏新闻价值。民生新闻将焦点集中于普通人民生活的同时,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很多家长里短的日常琐事上。现有播出的某些民生新闻节目中,“民生”的概念被狭窄化理解,很多节目将邻里纠纷、交通事故和水管破裂之类的生活琐事反复报道,并成为节目的重要关注内容。在这种情形下,新闻成了百姓瑣事的大量堆砌。民生新闻所涵盖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透过表层看背后更严肃的命题,譬如公共意识、社会公德等,某些报道中这些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被提到,而没有从深层挖掘。越来越多的百姓司空见惯的事被当做新闻报道,新闻的价值已经不复存在。
1.3 报道视角狭小。民生新闻的报道中,记者们将关注的焦点局限于城市中的市民,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和农民涉及较少,而且视角局限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如关注黄金周假期各地的民生节目,可以发现基本上都是关于市民在各大商场购买促销商品的内容。关于这种疯狂购物现象的深层理性思考,缺乏应有的分析。
1.4 过分追求收视率,导致节目内容失衡。民生新闻倾向于为民请愿和倾听群众的心声,但是在报道时一些媒体将负面新闻当成了关注的重点,没有把握好正面引导和负面批评的“度”。一些记者在舆论监督处理上,以“为民代言”的立场报道,不能广泛倾听市民的心声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导致报道失衡。某些新闻记者为迎合观众喜好,热衷于报道凶杀、事故等新闻,甚至增加娱乐效果强化视觉刺激。此外,还有些节目以戏说调侃的播报方式,导致民生新闻的娱乐庸俗化倾向。
2 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
尽管民生新闻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民生新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近期来看,民生新闻可以向主流新闻过渡,发展成为主流新闻;远期来看,公共新闻将取代民生新闻,成为社会主流新闻[3]。
2.1 主流新闻。 现阶段,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小民生,未来可扩大视野、向大民生角度发展——从民生角度解读并影响社会,成为“主流声音”。民生新闻具有内容上的广泛性、严肃性和实用性,尽管与社会新闻存在交叉重叠,但是又具有完全不同于社会新闻的品质。它以关注民生为立足点,体现媒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构出百姓的日常生活空间,拥有最广大的受众群,具有向主流新闻发展的强大受众支持。此外,民生新闻将“关注民生,直击热点”(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替政府分忧,为人民服务”(南京电视台《直播60分》)……等作为节目的宗旨并进行实践,抓住了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凸显的社会现实,彰显出民生新闻的价值,将党和政府的新思想、新理念进行了生动诠释。从内容覆盖、受众和社会需求方面,都有向主流新闻发展的优势。
2.2 公共新闻。 中国当下的社会状况和公共新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民生新闻在想主流新闻过渡的过程中,将逐渐向电视公共新闻演进。公共新闻要求新闻工作者将人民视为公民、协助人民采取行动、改善公共讨论的环境、协助公共生活的健全运作。要求新闻报道在报到事件的同时,完成知识的传递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此同时,努力让所有受问题影响的民众在报道中表达自己的声音,鼓励记者与公民建立对话往来。江苏卫视与2004年创办的民神新闻类节目《1860新闻眼》,从民生新闻转向“公共新闻”,遵循正确把握舆论监督的法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媒体功能的不断转变,未来民生新闻的发展将向着公共新闻发展。
3 小结
民生新闻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理念的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政府缓解了社会矛盾,并为地方媒体的壮大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丰富的内容性、广大的受众群体以及强大的社会需求量,使得民生新闻未来具有向主流新闻和公共新闻发展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长弘. 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职大学报, 2009(2):53-54.
[2] 吴瑜.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嬗变与走向分析[D].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民生新闻的发展概略和发展趋势 篇7
2001年1月1日, 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打造了一个名为《南京零距离》的新闻节目, 其播放形式类似于中央一套的《焦点访谈》, 播出的新闻内容和一般的新闻内容有很大区别, 它的主要新闻内容都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的。该节目的播出引起了电视观众的强烈反应, 虽然都是关注民生问题的, 但《南京零距离》和《焦点访谈》关注的民生点是不同的:《南京零距离》更贴近群众生活, 是一档平民型节目, 它的主要关注点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小问题、小事情上, 例如邻里之间吵架、马蜂窝蜇人事件、小猫爬树下不来、幼小儿童被拐卖等等。在一些国家或地区, 这样的小事根本算不上新闻, 更不用说在电视新闻中展示出来, 但《南京零距离》独出心裁, 关注老百姓身边的小事, 收视率史无前例地飙升。有了这一样本, 其他省级、市级的电视台纷纷效仿, 使得民生新闻得到普遍的重视。
再以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为例, 该节目始播于1998年6月28日, 至今为止已经由最初的10分钟扩展到现在的70分钟, 该节目的产生和发展证明了当时的黑龙江电视台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前瞻意识。该节目现在的团队人数由最初的十个人发展到百人, 地位也由小角色发展到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大节目,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创新, 《新闻夜航》节目获得众多奖项和百姓的喜爱, 还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称号。为满足受众的需求, 2011年11月黑龙江电视台又开播了新的民生新闻类节目《新闻夜航午间播报》, 吸取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该栏目与《新闻夜航》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新闻夜航午间播报》善于寻找适合现场报道的突发事件作为播报点, 从老百姓的视角看待问题, 了解新闻事件对老百姓的影响。
对于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和事件, 新闻编辑应该把网络新闻编辑后再在电视上播放。辽宁电视台的《说天下》节目广受电视观众的喜爱, 该节目的新闻视野比较独特, 形式多元化, 还有广阔的覆盖地域, 形成了巨大的新闻网络。该节目的播出内容包括生动有趣的本地新闻、最新最热的国际时讯、妙趣横生的奇闻异事, 还有贴进生活的服务咨询, 节目关注民生、形式新颖、板块安排合理、信息量大、简单明了, 其报道领域涉及时政、社会、经济、文化、国际、体育等多个方面, 对于突发事件还有现场直播报道, 深得百姓信赖。河南电视台的《中原午报》节目是一档新的新闻资讯节目, 与《中原晨报》相继播报最新资讯, 为百姓带来最新信息。辽宁都市的《新北方—午汇天下》栏目, 以“看有意思的新闻, 过有滋味的生活”为口号, 播放时间为一小时, 汇聚了最新鲜、最有关注性的民生新闻, 向电视观众播报各种新闻事件和传奇人物故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先进和多样化, 这也带动了电视新闻的改革。电视新闻的发展带动了民生新闻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办民生新闻类节目, 早中晚都为百姓提供多种新闻资料和事件, 开拓了百姓的视野。随着各种节目的开展, 民生新闻栏目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民生新闻类节目的开办, 明确了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方向, 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反映了百姓生活的实际状况, 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微.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传播.2012 (02) .
[2]张宏.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浅析[J].商业文化 (上半月) .2012 (03) .
[3]郑兴.都市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析[J].青春岁月.2013 (16) .
[4]马月华.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研究[J].魅力中国.2009 (34) .
[5]刘志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 (22) .
新媒体时代下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媒体,受众
移动电话人手一部,甚至两部,购物、聊天、美图是手机APP里的必选项,如果再给你一个可选项,必然是新闻!
2013~2015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受众规模:2013下半年3.44亿,2014上半年3.97亿,2014下半年4.48亿,2015上半年4.89亿,2015下半年5.28亿。2015年,中国手机客户端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77.8%,相比2014年的71%有了提高。这说明新闻客户端正逐步成为“掌上族”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
作为传统新闻的一个“分支”,民生新闻有“三贴近”的特点,即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它用百姓的视角、通俗的写作报道传递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信息。正因如此,笔者所在的媒体,作为全国十佳电视栏目之一,也推出了民生电视栏目新媒体延伸方式之一的新闻客户端——“陕西都市快报”,在为受众提供最快、最全的新闻资讯的同时,还对本地服务生活内容,如美食、交通、团购、打折、电影等进行整合发布,目标定位为陕西第一移动门户。
怎么样才能做好新媒体,特别是新闻客户端?它的优势有哪些?笔者将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新媒体团队:基于一线电视采编团队
2002年,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推出了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2011年,《都市快报》被国家广电总局(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十佳电视栏目。2014年,《都市快报》手机移动平台——“陕西都市快报新闻客户端”(以下称“陕西都市快报”)推出。
频道拥有新闻采编人员220名,栏目分为《都市快报》(晚间版)(午间版)、《都市热线》,占新闻采编人员80%,每天自采的新闻时长达到4小时。由于收视率全省排名第一位,所以新闻热线十分火爆,每天线索平台上接收到省内线索千余条。
在“陕西都市快报”上线之后,所有新闻采编人员按照频道要求,在赶到新闻现场后,第一时间回传所负责采编的新闻现场照片及视频,每回传一条,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在提高一线新闻采编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也构建了一支稳定的新媒体团队。
二、新媒体内容:做有影响力的新闻
据不完全统计,陕西有近70%的年轻消费人群已逐渐从传统媒体中脱离出来,手机移动传播正成为年轻人群最有效的传播方式。陕西智能手机受众近800万人,并且以年均44%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些受众均有较强消费能力,对新事物、新讯息的接受度更高。因此,陕西都市快报的目标是:锁定年轻群体,锁定高端群体,锁定都市碎片时间,实现主导陕西、覆盖全国。品牌内容线上线下有机关联,实现了从电视到手机的多屏无缝链接。
内容“补给源”每天接收的新闻线索达到千余条。选题构成基于突发事件、独家新闻、省内重大政策发布、感人正能量、策划组合报道等。目前,以硬新闻为主的新闻内容被称为“直播陕西”,已经成为“陕西都市快报”中不可缺少的版块。
以笔者所在的频道为例,2016年上半年,按照栏目划分,《都市快报》(晚间版)共编发节目3339条新闻,回传稿件3042条,回传率91.11%;《都市快报》(午间版)共编发节目1124条新闻,回传稿件1069条,回传率95.11%。
由此可以看出,一线新闻采编人员每天给APP提供自采新闻线索源,给受众提供丰富的新闻内容。
三、新媒体效果:抢占舆论制高点,提升媒体影响力
作为新兴媒体,网络及时、迅速、平台交互性带来的巨大优势,使其在当下发挥着其他媒体无法超越的传播功能。在网络平台上,公众畅所欲言,运用多元化的形式针对当下的新闻事件发表观点,抒发主观感受。其形成的强大的舆论力量,不逊于任何一种传统媒体。
全媒体时代,社会热点事件依托网络终端和微信、手机等自媒体平台,实现了快速的传播。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事件从产生、酝酿、扩散到升级的时间差越来越短,影响范围越来越广。[2]
以推送《某县委书记被指配备百万豪车》新闻为例,点击量达到6000多次,转发评论次数超过4000次。其背后的原因是,先通过新媒体快速推送“某县委书记超标配备了一辆豪华越野车”,随后在栏目以电视新闻的形式详实报道,吸引受众关注。
该事件报道后,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在当地纪委表示将对此事展开调查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中纪委点名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该县委书记因违规借用越野车被通报,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有关责任人受到追究。[2]
打造新媒体权威信息平台,已经从节目时效性、传播内容渠道等多方面实现了突破。
第一,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中,应注重分工,优势互补,加大原创性内容。特别是在新媒体对某一新闻线索进行初步报道后,传统电视媒体应及时跟踪挖掘,将更多的信息和事件真相还原在受众面前,降低由于主观反应导致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真相的误解。
第二,广泛关注新媒体上发布的各类信息,选取受众关心的或者影响较大的议题,及时深入报道与评论。在保证真实性和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对敏感问题、社会热点不逃避、不回避,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第三,开通自己的两微一端(微博、微信、APP),随时随地推送最新、最权威的新闻内容,打造全媒体平台,加大受众互动。形式上,可以运用已经开通的专用通道,允许注册受众上传节目素材或提供爆料线索。例如,市民可以利用手中的移动电话、DV、相机等,第一时间将抓拍到的突发事件、新鲜事、感人事提供给媒体,一经采用即付稿酬。这种平等的互动性,拉近了受众和媒体间的距离。
总之,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的发展要把握有创新意识、站稳立场、加强互动、语言通俗的原则。虽然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在发生改变,但是其对于优质、权威、深度的信息内容的需求永远不会改变。新媒体的兴起虽然加快了传统媒体的优胜劣汰,但真正融合的全媒体会得到再次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2015-2016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DB/OL].艾媒咨询,2016-01-27.
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篇9
电视新闻传播通过电视荧屏向观众传播, 传播方式包括声音和图像。随着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样化等形势, 电视新闻传播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 既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所以, 我们必须要重视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一) 传播方式网络化
当今世界是一个互联网时代, 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 2015年年初, CNNIC发布了《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4年底, 中国网民已达6.49亿人。[1]现如今, 人们获取信息资讯的方式大多以网络为主, 电视新闻传播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与网络相结合。例如, 在报道全国代表大会时, 可以进行电视网络直播, 人们不但可以看电视直播, 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看到大会现场的实况。如今, 电视网络传播也越来越个性, 不断加强与观众交流、互动。另外, 现在大多数电视台为了吸引观众, 会第一时间把世界或者国内发生的新闻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并且在不同的界面滚动播出最新新闻, 以便观众观看。因此, 网络与电视相结合已然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大趋势。
(二) 新闻内容专业化
随着传媒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众传播日益转变为分众传播, 电视新闻传播的受众市场细分化导致市场的分众化。例如, 新闻频道、财经频道、旅游频道和都市频道等, 播出的节目具有专门的内容。电视新闻针对专门的对象群和特定的市场定位, 制定出特别的电视节目, 吸引特定的观众群。但是我国的专业频道基本上是“无偿收视”, 只是靠广告收入来支撑, 单纯追求收视率, 导致专业频道不专, 发展空间较小。
(三) 传播更加国际化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加快, 全球新闻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 电视新闻传播也逐渐趋向国际化。电视新闻已成为一种有力的政治和外交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塑造国家形象, 改善国际关系;制造国际舆论, 进而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倡导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 甚至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影响国家政府的对外政策, 电视新闻是一个快速有效的信息源, 受众和各种社会团体向政府施加压力, 政府有时迫于压力会开创或终止一项外交政策, 电视新闻的传播甚至会影响国际形势的紧张和缓和。[2]
三、促进电视新闻传播更好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 创造经济条件
电视新闻这个上层建筑若想稳定必须要打好经济基础。
(1) 大力发展与信息传播相关的产业。如影视制作和网络传输等, 打造一些名牌节目, 注重品牌效应。如“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天天向上”等。 (2) 拓宽经营渠道。打破单纯靠广告收入来支撑电视业的局面, 要多种渠道进行经营。近年来随着广电总局对广告时间的限制, 电视台电视广告收入下滑严重。湖南电视台能够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一枝独秀, 资本运营是其制胜法宝。目前我国电视业市场化整合正在加快步伐, 这为电视业的腾飞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其次, 要提高技术水平。及时更新并应用新技术, 不断完善传播手段, 加快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的步伐。最后, 加快软环境建设。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建立中央和省级管理体制, 合理配置资源。在管理部门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传媒整合的趋势, 设立涵盖整个传媒界的政府产业部门, 激活内部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等,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 重视人才教育
市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之间的竞争, 特别是对于电视媒体行业来说, 一定要重视教育, 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素质。
(1) 相关从业人员的自我完善。电视新闻传播陷入一种误区, 只要上镜必须要长得漂亮, 有些主持人或者记者只是拥有靓丽的外表, 其低下的素质和较差的能力令人瞠目结舌。必须要打造以实力和风格吸引人的记者和主持人。同时还要求电视新闻从业者必须要有创新思维, 能够稳中求变, 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这需要相关从业人员不断地给自己压力并且进行自我学习,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 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新闻工作要经常往外“跑”, 从业者基本没有时间学习, 单位和自身也不够重视学习, 极大地影响了新闻工作的质量。电视台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或选派骨干进修。如果不从长计议制定发展战略, 就会涸泽而渔, 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 对电视新闻传播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3) 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新闻院系是新闻从业者的摇篮, 但过去新闻专业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了。很多学校的教学仍是照本宣科, 不注重实践, 且教学实践的设备被束之高阁, 很少让学生使用, 造成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培养了很多高分低能的毕业生, 用人单位产生信任危机。[3]高校新闻院系要想改变这种局面, 必须进行改革,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法, 培养跨世纪的电视新闻人才, 更好地促进电视新闻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电视新闻传播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掌握传播规律, 增强传播效果, 并且要重视电视新闻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为更好地传播电视新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芳.媒体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J].青年记者, 2014 (17) .
[2]闫丹.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及应对[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18) .
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 篇10
在我国, 2004年, 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栏目, 率先打出“公共新闻”旗号, 以其特殊的新闻报道方式得到了观众的青睐。AC尼尔森调查显示其平均收视率稳定在2.5以上, 最高冲到了6.8, 刷新了全国省级卫视媒体同时段收视率多项记录, 创造了品牌, 做到了高收视率上的社会效益大丰收。此后, 《1860新闻眼》开始为国内同行关注和效仿, 如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2005年全新改版的《公共新闻网》即称要以“新闻公共化”为特点, 着眼“后民生新闻”, 向公共新闻领域延伸。“公共新闻”开始受到多方关注, 学者们也纷纷撰文介绍西方“公共新闻”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案例。之所以“公共新闻”这个舶来品受到媒体和学界的热捧, 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 公共新闻在中国被引进及随之兴起与民生新闻有很大关系。由于曾经大受欢迎的民生新闻逐渐陷入琐碎化和媚俗的困境, 正欲谋求改革发展, 公共新闻刚好有助于民生新闻品质的提升。其次, 从社会视角看,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入, 利益分配不公、公民权益遭受侵害、行业风气不正等公共问题及社会矛盾大量产生, 并由此激发了社会不同群体对于公共生活的关心, 日益强化了公众的公共意识, 而公共新闻从理念上关注的正是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问题。再次, 中共十六大后,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等新的执政理念, 强调亲民、爱民、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并提出和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措施, 这些都激发和引导着新闻界进行相应的改革, 而公共新闻正好吻合了新闻改革在这方面的诉求。
和传统的新闻形式相比, “公共新闻”中媒体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 由单纯地报道新闻事实变成了信息的发布者和诠释者。“公共新闻”的目的不仅在于受众的知晓, 更包括公众的讨论和参与。因此信息的收集和发布过程中, 媒体所要做的不只是对于单个新闻事件的披露, 而是将新闻事实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下, 对新闻场景进行宏观的分析和考察, 展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和连续性, 并协助公众去了解自己在公共事务中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积极地关注和投身于公共事务中。因此, 诠释新闻内容无疑比单纯发布更为重要。媒体关注的不再是新闻内容本身, 而是新闻报道的目的所在。媒体既是新闻信息的组织者, 还成为公共事务的组织者, 它承担的是更社会化、更公共化的角色。其次是公共论坛。由于“公共新闻”的传播诉求点是“公众的声音”, 传播的目的在于激励公众的参与意识, 因此, 它必定要提供一个平台来作为公众的话语讨论空间。其中既有政府的声音, 也有来自其他各方的声音。这使媒体在宣传党的政策中不再是一个上传下达的“传话筒”角色, 同时也将底层百姓的声音反馈到政府, 既深化了群众对于政策的了解认识程度, 又使政府听到了“民声”, 并针对群众的意见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充实。从而打破了以往媒体对于受众单向传播的桎梏, 反映出多元的声音, 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公共精神, 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沟通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的桥梁。再次是舆论引导者。“公共新闻”以新闻为由头, 提供的“公共领域”在保证政府声音的同时, 也赋予了百姓平等的话语权, 使舆论引导和政府监督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最后是社会组织者。“公共新闻”的报道强化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角色, 要求它以一个公关活动者的身份来协调政府、社区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美国新闻媒体有许多“公共新闻”的案例都是有关媒体怎样在公共事务中穿梭活动, 发挥更大的公关效果。这种社会的公关协调和组织, 大部分是通过引导社会舆论来完成, 有些则是媒体以社会组织的身份亲自完成。这些公关活动的开展, 不仅有利于媒体相关报道的进行, 增强相关内容传播的效果, 而且提高了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使媒体在以后的新闻报道中更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尽管如此, 我们不难看出, “公共新闻”中, 虽然公众参与媒体讨论的机会增多了, 但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因为公共讨论和调研的内容是由媒体确定的, 整个报道过程也是由媒体组织并控制的。也就是说, “公共新闻”的主导者是媒体, 公众只是被发动和组织起来的参与者。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这种新闻形式也逐渐显示出它的先天不足。由于媒体, 特别是传统媒体受“把关人”的限制, 这就决定了“公共新闻”的议程设置中不可能每次都能将公众最感兴趣和最关心的问题作为讨论和报道的对象。另外, “公共新闻”的实践也证明, 并不是每次公众参与的讨论都能促成问题的圆满解决, 反而有时候公众成了被炒作的手段。这就使公众对“公共新闻”产生了怀疑。最关键的因素是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公共新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新兴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 受众可以一改往日在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 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他们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置的议程牵着鼻子走, 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如2008年11月26日名为“魑魅魍魉2009”的网友在网上贴出《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 之后迅速引起很多网友跟帖, 然后传统媒体才进行了追踪报道, 进而再一次引发政府下文明令禁止利用公款出国游玩。由此可见,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公众可以将自己关注或者经历的事件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公开报道, 或对已经公开报道的事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进而形成舆论, 最终促成事件的解决。这时候, 媒体已经又退出舆论引导者的角色, 而回归到传统的新闻报道者角色。这样, 即使没参与到公共新闻中的受众也更乐于接受相关信息。
2008年6月20日, 胡锦涛在同人民网强国论坛的网友们交流时说道:“网友们在网上发给我的帖子, 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网友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平时我上网, 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这一讲话, 可以看做是政府对公众、对公众话语权的极大尊重, 也激发了公众关注公共事务的兴趣, 进而极大地提高了网友通过网络来反映民意, 最终促成公共事务解决的信心。毫无疑问, 这里“网民朋友关心的问题、看法”是关涉公共领域的而非一些休闲型娱乐性领域。这同时也对公众发言的质量提出了要求。即公众的话语是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公众声音, 而将只从个人利益出发而不顾群体利益的宣泄个人情绪的声音排除在外了。也可以说, 公共新闻中的发言质量将直接决定公共新闻的质量。这使我们注意到, 传统新闻报道中, 我们的记者也许并不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 因此在报道的时候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公共新闻的发展促使某些受众的智慧得到更多关注, 弥补了传统新闻报道的不足。
我们相信, 随着民主政治和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以及公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媒体、公众和政府三者在“公共新闻”中将不再处于强弱鲜明的失衡状态, 而是在媒介创建的平台上追求三方权利的均衡, 为实现公共空间内的和谐创造有利条件, 这将与我们目前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公共新闻”也将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内涵出现。
参考文献
[1].郑保卫、樊亚平:《我国公共新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新闻记者》, 2008 (8) 。
[2].蔡雯、郭翠玲:《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试析西方国家新闻传播正在发生的变化》, 《新闻记者》, 2008 (8) 。
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BBC;新媒体;iPlayer;无线移动网络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6-0000-01
新媒体对传统电视的冲击不可逆转。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无线网络全覆盖势不可挡。新媒体时代视频有哪些基本特征,为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发了哪些新媒体产品,从而使BBC成为电视台模仿的对象。
一、新媒体时代视频的基本特征
(一)为新媒体量身制作视频内容
当前电视台在网络上的主流应用方式是将电视节目切条,放到网站上进行直播或者点播。广播电视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如何对自身进行定位,换言之,就是在媒体产业链中广播电视要做什么和怎么做。视频内容的网络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将电视内容直接上网,就是切片之后提供直播、点播,这种实现方式廉价快速,但是相对比较初级,主要解决了“看得见”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互联网能看到电视节目。
第二阶段:高级阶段要解决的是“看得好”的问题,通过互联网能够达到甚至超过电视节目的表现能力。
第三阶段:基于内容的电视和网络互操作,是指可以根据内容在电视和网络之间交叉访问内容相关的信息。
网络还可以提供节目的互动通道,实现点播以及其他服务。这种互操作的特点是以广播为主,广播和网络并重,在内容层面实现双网的融合。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包括欧洲的HbbTV,韩国的OHTV,日本的Hybricast等。
(二)盈利模式线上线下结合
在整合营销传播时代,线上线下界限模糊,电视媒体用王牌节目培养收视惯性之后,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中找到适宜的盈利模式。目前常见的盈利模式包括信息模式、线下模式与拓展模式。
1.信息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大量的用户群体、大量的访问者基础上。通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达到赢利的目的。
2.线下模式。利用线下的活动来获得收入,如携程、亿龙就是这种模式,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线下机票、酒店预定、旅游等收入。
3.拓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在延伸互联网的应用,诸如网上支付服务就是这种。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既不靠信息模式来赢利,同时也不靠线下模式来赢利。
(三)渠道商与内容商融合
占据“内容王国”的传统媒体渴望与占据“技术王国”的网络媒体共舞。在新兴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可以发展壮大:一流的新闻产品;一个可靠的产品发布系统;一个庞大的市场以及与适合的网络媒体的结合。这种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利益的共享。
许多传统媒体相信他们已经拥有品牌、资本和人力,但缺失新兴媒体的技术优势,他们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的传统媒体产品的营销,而与新媒体结盟则是致胜的不二法宝。
未来电视面临的是海量的网站、电视台和信息发布者,GoogleTV也好,BBC的iPlayer也好,都是通过机顶盒、播放器、控制器抢先抓住用户,让用户开机即看到自己的内容,从而掌握信息的提供权和选择权。在这种模式下终端及其应用成为内容查询的关键。
二、新媒体利器
(一)iPlayer新的播出平台
电视新闻对媒介融合这一趋势做出的最重要回应就是打通各种媒介终端,形成一个全新的、广阔的新闻播出平台。2007年12月,BBC正式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播放器,命名为iPlayer。它不仅是一个视频播放器,同时还是一种打通各种播出终端的工具。为适应不同终端播出介质,iPlayer提供了14种不同的视频格式,在数字化多媒体平台基础上打破了不同媒介之间的界线,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渠道的大融合。iPlayer将以往BBC的单向电视广播变成了在互联网上可以交互的网络视频点播服务客户端,用户可以下载观看过去7天BBC播出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既可以保存在电脑里也可以存储在MP3、PDA、掌上游戏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BBC的高级官员曾表示,这项产品的重要性甚至堪比上世纪60年代公司首次彩色电视节目的发布。而用户也普遍认为,与英国独立电视台和四频道的网络播放器相比,英国广播公司的iPlayer在与Mac、Linux、Adobe等系统上的兼容方面更加顺畅。
逐渐,BBC又把iPlayer赋予了新功能——让电视成为网络社交新工具。利用iPlayer,电视用户不仅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还可以通过iPlayer和欣赏同一个节目的网友在电视屏幕上实时交流、评论。下一步BBC还在考虑将Facebook、Twitter融入到BBC的广播互动网络中,将电视屏幕打造成未来社交网络的一部分,打造一个开放资源的平台,争取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双赢的结果。
(二)3D技术
除了方兴未艾的电视点播加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之外,BBC又看上了另一件技术利器——3D。BBC计划将在电视媒体上推行3D技术,而据预测,裸眼3D技术也将很快成为电视显示技术的主流。2012年伦敦奥运会,BBC就以高清和3D技术进行了转播。
加强技术研发。根据“创意未来”计划,BBC加强了新技术的开发,目前专门设有一个未来媒体和技术部,负责英国广播公司向新媒体领域进军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该部门不仅重金研发了互动型播放器iPlayer,并且还在不断研发最新的技术利器——3D电视,以及最近开始试验的播送认知媒体技术等等。
三、结束语
以无线网络视频服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内容、收视份额、广告市场、获取终端等方面对传统电视行业展开了全方位竞争。英国广播公司(BBC)制定新媒体格局下的发展战略,突破电视关于内容表达形式和传输形式的限制,与新兴媒体争夺年轻用户。广播电视行业正向着定制性、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开发更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贴近受众与市场需求,传统电视媒体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 篇12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促使新型媒体的产生, 从而影响了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进程。面对新的网络信息形式的媒体模式, 在进行网络的宣传工作时更应该注意其技术和应用的创新。我国的社会发展形态目前处于转型的时期。社会群众的思想的特点丰富且向多元化发展。高速发展的社会形态促使媒体应用的环境复杂化。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对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果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 也为给人们创造优质的信息环境成为可能。由此,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的相互联系, 使其进行融合发展。本文笔者以此为讨论主体, 做出以下论述。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概述
1.1 传统媒体的概念
传统媒体实际上就是以受众群体的不同进行信息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机械装置定期为社会的受众群体进行某一领域和特定区域的信息播放。传统媒体的主要传播信息的载体形式包括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平台。近几年,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使网络信息平台的大量信息的输出和输入,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媒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受到其自身特质的原因的限制, 使其使用者大大减少, 但是并不是信息受众群体不需要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 处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受众群体并不排斥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1]。
1.2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 以及对其新型传播形式的“新媒体”的命名, 其主要原因都是以相对的角度进行阐述的。新媒体的概念比较宽泛, 其定义的形式主要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应用方式。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 有其共同之处即传播信息的媒介。新媒体包括在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智能电子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的传播信息的载体。其形式主要包括电脑、手机以及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沟通限制。
2 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
2.1 引导正确舆论方向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主要共同的本质就是媒体就是舆论的工具。在充分发挥媒体在受众群体中舆论的权威性, 使受众群体能够积极参到信息的舆论中。传统媒体的长期应用过程以及其主要由我国政府控股, 其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积极的融合, 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媒体传播信息的效果扩大化。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舆论的引导者。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能够高效的化解社会的危机, 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得到更好的现实意义[2]。
2.2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媒介性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新媒体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没有的媒介性质。在社会形态转型时期, 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必须实现新媒体的媒介作用。首先, 要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特质, 利用信息的平台, 紧紧追随新型媒体的发展规律, 严格按照媒体事业的发展需求, 对媒体资源进行整合, 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其次, 创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是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是提高媒体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全新的电子技术手段和新兴的网络智能信息技术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 技术发展是其前进步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政策。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媒体行业, 媒体行业与政府政策的良好开展是分不开的。媒体是政府政策的下达和颁布的信息传播媒介。所以, 政府应制定利于媒体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了更好的完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应从双方的内容和传播结构上, 依据信息传播的发展规律实现媒体多元化的发展进程[3]。
3 结论
综上所述,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形式和格局都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媒体依据的媒介往往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 但是新媒体却弥补了传统媒体的这一缺憾。随着时代的进步,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和发展受到来自社会与自身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政府建立扶持制度,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身的优势进行融合, 从而实现多元化的媒体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林修功.是挑战, 更是机遇——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J].青年记者, 2014, 5 (31) :54-55.
[2]侯金生.快速深度融合抢占发展高地——从广元日报社的改革谈地方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J].中国地市报人, 2015, 7 (3) :15-16.
【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09-25
多媒体音箱的发展趋势05-23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08-18
从“走基层”看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11-13
媒体传播发展趋势07-20
网络新闻发展趋势09-30
新闻媒体的差异竞争08-15
新闻媒体的策划书09-22
媒体的新闻侵权行为05-31
多媒体新闻的策划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