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转型与未来趋势

2024-10-11

媒体转型与未来趋势(精选9篇)

媒体转型与未来趋势 篇1

当前,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 与媒体生产传播各个环节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并深刻影响着媒体业的未来。11月30日, 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与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共同发布了《智能编辑部发展报告》, 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人民大学、微软、百度、奇虎360、新浪、拓尔思公司、EMC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学者, 就媒体怎样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创新、加快转型, 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会议由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和《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共同承办。

1.智能编辑部将成为媒体机构的核心引擎, 推动媒体整体转型升级

2016年以来, 国内外媒体应用新闻写作机器人、新闻聊天机器人、视频剪辑手、智能文本分析和语音合成等智能技术愈加频繁。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副院长王武彬发布了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与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智能编辑部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 近二十年来新闻业发生的重大变革, 大多发生在媒体机构之外。科技公司占据舞台中央, 不断拿出跨时代的产品和服务, 扮演拯救者或挑战者的角色。但如果把关注视野从宏观的生态变迁聚焦到编辑部的日常场景, 会发现媒体正在加速推进新闻编辑部智能化进程。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石、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提升内容生产传播效率为目标的智能编辑部形态, 成为媒体面向未来前瞻而务实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可以从技术和效率两个维度来理解智能编辑部的发展, 技术维度主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浪潮的冲击叠加;效率维度则体现在报道时效、生产效率和传播效果等方面。

从全球实践看, 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媒体日常生产的全部环节, 包括线索发现、内容采集、内容写作、内容分发、效果反馈、内部协同、自动处理等。同时, 通过自主研发、开源软件、购买服务等方式, 媒体拥有从内容管理系统到平台级应用等丰富的智能工具选择。

报告认为, 智能编辑部将成为媒体机构的核心引擎, 推动媒体整体转型升级。报告还对“智能编辑部”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四点判断:第一, 智能编辑部是进化不是革命, 是升级不是颠覆;第二, “智能编辑部”是面向未来、应对困境的务实举措;第三, “智能编辑部”是有机的体系而不仅是工具的应用;第四, “智能编辑部”的普及和进化将进一步加快。媒体对于“智能编辑部”应持谨慎乐观和积极推动的态度, 这有助于建设和创造更加适应时代的新型媒体。

2.传统媒体如果不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潮流, 将遭遇新技术发展的“降维打击”

在2016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人工智能成为热议的关键词, 被视作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EMC公司全球副总裁周西柱等人认为, 人工智能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发展, 特别是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 正处于质变井喷的前夜。

技术是推动媒体进步的动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信息中心副司长刘成勇认为, 国内传统媒体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媒体转型需要运用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内容生产、产品形态、内容传播、内容监管等各个方面对媒体发生巨大影响。内容生产方面, 机器人写稿已经不是新闻, 但普遍情况下还不是常态, 主要局限在重复性、数据性内容, 高端、知识性综述和创新性内容生产还是有难度;产品形态方面, 报业近两年经历了断崖式下滑, 不少传统媒体在谋求转型, 包括往智库方面发展, 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内容传播方面,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等APP都在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内容分发和推荐, 但也有一些反思认为算法推荐把人固化在一个领域, 未来的人工智能应该让人抓取更多知识;内容监管方面, 图片图像识别等智能技术目前在新闻出版扫黄打非中有应用, 但还有不少技术难点, 面临很多挑战。新华社产品研究院副院长李俊认为, 2016年3月, 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 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如果传统媒体不紧紧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潮流, 将遭遇技术变革带来的“降维打击”。

与会专家认为, 面对技术变革, 传统媒体必须用“升维”的方式迎战。一是把人工智能放在媒体创新战略的重要位置, 在媒体融合中注入智能思维。用人工智能思维, 而不仅是传统互联网思维, 来重塑媒体的发展模式、采编流程, 重新规划发展路径、重新构筑生态圈;二是积极运用人工智能, 解放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注入生机。在报道指挥系统、大宗新闻的写作系统、搜集创意系统、数据库的开发系统、智能纠错系统、用户体验系统、人机互动系统、内容分发系统、广告增值服务系统等领域, 人工智能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3.人工智能正与媒体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将对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产生深远影响

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危机重重的传媒业看似远隔重山, 可实际上,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与媒体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产生愈发强烈的化学反应。

新华社技术局总工程师朱年勇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华社的应用。除了OCR扫描、黑马校对、简繁体转换等简单应用, 以及智能语义分析系统的综合应用, 新华社近两年重点关注机器人写稿, 推出了“快笔小新”, 对体育、财经报道提供了较大帮助。新华社还在推进落地统计和影响力评估、UGC内容识别和归类、版权追踪、语义识别等智能技术应用。朱年勇认为,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 人工智能与媒体的结合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 但是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

专家认为, 在内容制作方面, 传统媒体更好应用智能技术之后, 将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广度和深度。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明认为, 传统媒体要迎接挑战, 需要在新闻内容制作上体现高、精、快、深、广, 可以尝试提供新闻报道的“无级缩放”, 提供给不同用户的内容, 角度、深度、丰富程度可以不一样, 后台可以是一个东西。要向今日头条学习, 做好浏览行为记忆、兴趣爱好推荐, 发挥对过去新闻的积累优势, 体现搜索和问答功能, 在浏览、聊天交互等方面创新发布方式。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指出, 人工智能能够帮助解决新闻生产的时效性, 实现快速整合发布, 但如何提升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深度, 是媒体未来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内容分发方面, 专家普遍认为要做好基于用户偏好分析的个性化推荐及交互。新浪网副总编王薇认为, 媒体的关注点正在变化, 从以前纯粹的内容生产, 变为更多考虑入口、用户、变现等问题。从精英媒体向精准媒体转变, 需要运用智能技术追溯用户, 为用户画像, 最终实现内容变现。百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部技术总监赵士奇认为, 以前媒体分发信息的方式是一对众, 现在传播机制变得网络化、结构化, 甚至出现了新闻聊天机器人等交互传播形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 媒体可以识别出怎样的信息触达更能黏住用户, 对虚假信息和令人不适的内容进行标记、管理和引导, 进而显著提升内容传播效率和质量。奇虎360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程斌介绍, 奇虎360有海量数据库, 涵盖用户年龄、性别、APP使用习惯等多个层面的信息, 通过建立初级模型, 从用户点击反馈做增强学习, 可以优化内容推送效果。

在用户管理方面, 人工智能可以辅助用户资产的运营, 改善用户体验。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施水才认为, 媒体的未来不再是新闻和传播, 而是在于数据和服务, 生产和传播必须高度融合。传统媒体的最大问题还是重建和用户的连接。“中央厨房”建得再好, 也得有人来吃饭, 不能忽略用户资产的运营。要将积累的大量用户信息, 用结构化的数据汇集存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库进行挖掘, 建立用户模型。要做好大数据和云服务的基础工作, 因为人工智能目前取得突破的关键还是大数据的发展和计算能力。还要加强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的应用, 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放生产力, 重构生产关系。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期刊业态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段艳文介绍了《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家庭医生》《中国国家地理》以及广西期刊传媒集团、超星集团“域”出版平台等, 在期刊智能传播方面的探索。

四、传统媒体迈向智能时代的思考和建议

不少与会专家指出, 目前国内外媒体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初步的探索, 一些智能化应用从技术设想到真正完美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应当看到, 人工智能对于媒体的创新转型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在解放生产力、重塑生产关系方面, 这种加速可能是几何级的。

首先, 持续深化和拓展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 用更开放的心态拥抱智能化变革。应当明确, 人工智能正成为潮流, 但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 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 并提供更多角度的思考和审视。人工智能会给新闻操作方式带来改变, 但新闻人的理想和情怀永远是新闻业发展的根本。在相信人机协作能够为传媒业带来更广阔未来的同时, 媒体应用人工智能切忌跟风一阵子, 应做好“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 不断深化、持续迭代。

第二, 发挥技术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储备和研发。应当针对传媒业生态的关键维度——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等, 相应地加大智能技术, 如语义识别和分析、VR/AR、机器算法、深度学习、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集群的研发和渗透, 为媒体内容生产与呈现开拓想象空间。

第三, 重视智媒人才的培养, 用创新和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团队的综合能力。改变传统媒体招聘重采编轻技术的现状, 加大智能技术人才的选聘力度。同时加强传统采编人员的智能技术培训, 提升采编人员之间, 以及人机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

与会专家观点集粹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助理、党组成员, 研讨会主持人朱智宾

“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这一主题体现了媒体发展变革的重要趋势, 媒体与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每一次技术的发展与突破都会引发媒体行业的重大变革, 而人工智能是当前推动媒体变革的重要因素。人工智能不是新鲜事物, 但从2016年全球关注的李世石大战阿尔法狗, 再到新闻传播业广泛探索的机器人写作、虚拟现实报道以及内容精准分发等一系列事件, 人工智能应用进入了爆发期, 甚至有人把2016年称为人工智能元年。今天, 我们邀请来自“政、产、学、研”界的专家, 分享他们对于人工智能和媒体未来的见解和看法。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副院长王武彬

1.“智能编辑部”的界定

“智能编辑部”是指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石、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提升内容生产传播效率为目标的新型编辑部形态。

“智能编辑部”不仅是一种工作场所或一种生产方式, 更重要的是, 它可能代表着媒体机构在后数字时代一种可行的生存姿态。

1.1技术

“智能编辑部”的实质是技术革命在内容生产领域激发的化学反应, 主要脱胎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波技术浪潮的接连冲击和叠加效应。

数字化浪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媒介史上“告别铅与火, 走过光与电, 进入0和1”的过程。比特的引入, 让信息的搜集、存储、处理、分发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效率, 使信息真正与物质和能量一起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相应地, 编辑部日常办公从物理平台迁移到数字平台。

网络化浪潮的意义在于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无处不在的信息连接。相应地, 编辑部开启了与网络世界和信息世界的互动。

智能化浪潮的意义在于通过硬件和软件帮助人们按照情景和意图自动配置资源和执行任务。相应地, 编辑部重新进行人机分工, 呈现出适应人机互动的新型办公形态。

1.2效率

“智能编辑部”的核心是帮助内容生产者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报道时效提高。在技术的帮助下, 时空界限被逐步消除, 媒体得以及时、实时甚至共时报道。例如突发事件中机器人写作能做到零时差报道, 以智能手机为工具开展的移动直播则实现了共时传播。

二是生产效率提升。在技术的帮助下, 编辑部人员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得以大幅增加。理想状态下, “智能编辑部”内任何低级枯燥的重复工作都应交由软件自动完成。这一目标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从单兵作战能力看, 全能记者成为可能;从团队协作来看, 信息流和任务流在编辑部内的流通更加顺畅, 团队能量也被充分激发。

三是传播效果优化。大量智能工具帮助编辑部直接掌握更多的用户数据, 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用户, 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智能匹配, 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2.“智能编辑部”的实践

2.1场景

智能化已经渗透新闻编辑部日常生产的所有环节。从最初的线索发现、素材采集、内容写作、内容分发到效果反馈, 也包括编辑部内部的协同管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编辑部都会配备线索发现系统, 能够全时监控全网, 迅速发现新闻事件并及时开展报道。其他各个环节也同样。

2.2工具

“智能编辑部”中提到的智能不仅包括时下热议的狭义人工智能, 如果向前回溯, 编辑部采用的各种有助提升效率的信息化工具都在其中。这些工具在获取途径、规模形态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 便于编辑部因地制宜按自身情况采用。

从获取途径看, 自主研发、购买服务、开源软件等都是提升智能化可以选择的方式。从规模形态看, 覆盖了从最基础的浏览器插件到自动生成可视化内容的便捷工具, 再到内容管理系统之类的平台级产品。从智能化程度上讲, 从仅能根据设定对特定工作做简单自动化重复性操作的工具, 到现在目前的狭义智能如机器翻译、机器写作再到未来的通用智能, 不同层次的工具都能够在编辑部都可以得到应用。

3.对于智能编辑部的未来判断

第一, “智能编辑部”对媒体而言是进化而不是革命, 是升级而不是颠覆。“智能编辑部”不涉及媒体机构拓展的其他功能或提供的其他服务, 基本任务和主要职能并未发生变化, 仍然着眼于内容生产传播领域, 是媒体机构核心业务上的优化升级。第二, “智能编辑部”是媒体面向未来、应对困境的务实举措。对于处于下行周期的传统媒体而言, 迟迟无法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 削减成本、裁撤人员成为通行之举, 这有可能威胁新闻报道的正常运转, 影响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智能编辑部”以技术为支撑, 以效率为目标, 一定程度上能够填补这一空缺。第三, “智能编辑部”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而不仅是工具的利用。目前科技带给我们的冲击可能过于猛烈, 所以大家会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工具上, 而没有放在媒体内部生态体系的构建上。编辑部智能化不仅涉及到工具的开发、使用, 组织架构、人才结构、生产流程都要相应的作调整, 才能形成完美的配合。第四, “智能编辑部”的进化过程将进一步加快。目前这一浪潮还处于初级阶段,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成熟, 更多的更强大的应用会出现, 另一方面更多媒体内部也会加强相应研发。此外, 媒体将以开放的心态开展更多合作, 来自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的力量也在帮助传统媒体的编辑部来完成这样的进化。

未来, 智能编辑部将成为媒体机构的核心引擎, 在媒体转型过程中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

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

1.内容生产

在内容生产上, 机器人写稿在普遍的情况下还不是一个常态, 现阶段的机器人写稿主要局限在一些重复性的、数据性的内容上, 对高端的、知识性的综述或者创新型的内容还有难度。但人机协作的方式很好, 未来在内容的原创生产阶段, 计算机能给人提供很多的帮助。比如设定一个主题、一个范围可以把很多的资料内容找到, 梳理出一个综述, 在这个基础上创作者可以做得更好。在内容生产方面未来还有很多前景可以挖掘。再比如云到文字的转换, 例如, 会议录音整理成文字、视频整理成文字等, 都会对我们的内容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2.产品形态

目前媒体的现状, 尤其是报业的利润呈现出断崖式下滑, 这种情况下大家提出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目前国内媒体转型智库刚刚起步, 但如何为智库转型提供知识内容的服务, 需要很多人工智能的技术, 人工智能的应用刚刚起步。

3.内容的传播

在人工智能时代, 内容信息的推送与传播不应该固化在某个领域, 而应该更智能地抓取更多的知识推荐给用户。目前这方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4.内容监管

技术的研究与产品的应用还很遥远, 包括社交平台的内容、非法内容的监管,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

目前, 媒体行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EMC公司全球副总裁周西柱

人工智能属于交叉学科, 涉及心理学、哲学、机器人、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 经过技术积累, 人工智能处在一个随时发生质变和喷式的状态。

媒体行业已经进入交互为特征的融合媒体时代,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媒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未来媒体在自动化、内容生产、交互性、生理与心理感知等方面, 甚至在情感方面将丰富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新华社技术局总工程师朱年勇

从新华社技术局过去的工作实践来看, 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稿校对方面与智能语义分析技术的应用方面, 对我们的采编业务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 但现阶段, 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的准确率、精确性和实用性上, 与实践中的业务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 还需要更加成熟和可落地的应用。对于媒体行业而言, 将来期望人工智能在稿件落地统计与影响力传播、UGC内容真伪识别、版权追踪等业务和服务模式上开发成熟的产品。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

人工智能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 在准确度、算法的普适性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内容加工、整合、推送、反馈交互等方面是可以胜任的, 但如果用于新闻内容生产和分析, 如原创性内容生成、综合性分析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目前网络新闻最大的问题是真实性和权威性得不到保证, 新闻内容的汇聚、快餐性内容的验证等领域存在很大市场, 我认为这是值得主流媒体拓展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领域。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明

从互联网到移动到社会关系网络, 对整个新闻的冲击, 最大的冲击是生产关系, 原来是新闻社负责内容制作、发布, 普通消费者看新闻, 现在的趋势变成消费者一点点变成了内容的制作者和发布者。过去纸印的新闻、网站新闻用户仅仅是看看, 后来发展到用户可以评价、选择, 写评论, 后来可以通过手机和社会关系网络发布所见所闻。所以新闻从一个专家、权威的角色变成了寻常百姓都可以来生产、制作和发布的过程。

在新闻内容制作上体现高、精、快、深、广;首先在新闻内容上如何体现快, 由原来传统的发布渠道, 记者撰写稿件, 到现在利用人工智能记者快速写稿, 稿件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在深度上, 现在很多UGC或者社会媒体, 缺乏更深入的内容, 这些需要编辑部进行。在广度上, 新闻事件的前后连接相对缺乏, 新闻报道过于孤立。实际上各个新闻之间有一个联动的关系, 要深入报道、追踪式报道、综合评价。最后是无级缩放, 内容可以颗粒度很细也可以很粗, 作为一个内容机构要有一个无级缩放的能力。这背后需要一些技术包括自动写作、文摘、多语言、机器翻译等技术。

在消费多样化与增强用户体验上,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增强用户体验的丰富性。例如, 增强根据用户的浏览行为、兴趣爱好进行推荐的能力等。

新浪新闻副总编辑王薇

我们所有的策略都在向移动化转移, 在分发上也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原有大量的编辑团队全部都要转型, 这是一个很大的困惑。现在在方式上由原有的、传统的、单一的报道或者转载的方式转向交互。在报道上所呈现的方式一定是偏向移动化、交互、甚至是提供一个场景, 这是生产方面一个很大的变化。

媒体报道的形式、生态上进行重新的组合:媒体的竞争不仅仅是原来媒体同行, 竞争体变得多元化。尤其是自媒体, 内容生产者给自己找到一个很好的出路, 当你着手做有价值内容的时候, 可以找到很精准的用户画像。还有今年几个起风的现象, 直播、视频和音频, 因此在整个媒体报道方向上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变化。

对数据的思考:大家都在讲大数据,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 对数据的分析进行推送, 现在还不够, 我们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要学会看数据。今年最大的转化是要学会看数据, 让数据指导相关的工作;另外大数据背后还是有内容。在技术应用的背后依然存在对于话题的运营、对社群的运营, 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变现:原有的广告主也在伴随着媒体发生变化, 从原有的广告主主要要大曝光, 到现在做大曝光的呈现出断崖式下滑, 但有一类程序化广告, 包括今日头条feed流的广告、百度百家等这些是目前客户非常赞赏的。

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思维的挑战, 比如用户的转变, 原有的编辑思路的转变,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 技术人员拥有产品经理的思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内容如何与技术更好地结合, 人才培养在实际操作上, 人工智能也好、媒体转型也好都需要部署。

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水才

第一, 媒体的未来不再是新闻和传播, 在于数据和服务。因为我们的内容已经不是原来的内容了, 传播也不是原来的传播, 服务也不是原来的服务, 现在内容与技术必须融在一起, 深度地融合。第二, 生产与传播必须高度融合。全流程的一体化发展是不够的, 实际上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有一种贾跃亭说的化学反应, 所以我很同意智能编辑部的发展理念。第三, 传媒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花很多的精神和用户连接, 这是新媒体成功的秘籍, 但传统媒体比较忽略这一点。所以我们做人工智能、做大数据在媒体行业的运用不能忽略用户资产的建设、用户资产的运营;第四, 现在人工智能能够取得突破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计算能力, 其次是大数据。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 基础性的工作还是大数据的分析、云服务的建设;第五, 现在媒体行业有AI的技术可以有很多方面, 有两个极其重要的, 一个是知识图谱, 一个是深度学习, 这对未来事件的预测、分析、传播都很有意义;第六, 要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人工智能的发展从60年前开始起伏, 现在很多资本在驱动, 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要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百度公司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部技术总监赵世奇

关于内容生产、包括自动写作、校对方面, 还有传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努力争夺读者和观众的眼球, 夺取媒体时间。这就意味着谁的传播更能触动用户, 黏住用户, 谁就能夺取更多的媒体时间。从传播的角度来讲, 有以下几方面趋势值得注意:

第一点是碎片化, 现在新媒体最典型的是碎片化, 要把内容变成一块块石头才能更灵活地填满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很多传统媒体追求新闻的完整性、深度性, 达到一个很完整的报道, 在碎片化阅读的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内容如何也能打成碎片, 而且还不损失信息的价值含量是一个考验;第二是个性化, 个性化的核心是用户建模。对于用户的行为, 进行深入的、细致的分析和使用是用户建模很好的方式。通过用户点击, 在线学习与用户聊天等方式来了解用户;第三是传播路径, 传统的传媒是一对多的方式, 所有用户是不区分的, 没有个性化的。实际上, 在新的社交媒体里, 传播变成了一个网络化、结构化的事情。在网络媒体上如何提升传播效率与影响力, 使信息传播得足够快, 也是人工智能可以研究的方向;第四是交互的方式。传统的方式是看新闻, 现在在多媒体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语音播报、聊新闻、侃新闻, 包括视频最典型的弹幕。现在的交互方式发生了很多原本想不到的事情, 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都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第五是生态;内容质量与生态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生态只是鼓励高点击率和博人眼球, 那么内容生产者一定会追随这种利益价值的导向。只有生态是健康的, 我们的内容才可能在根本上是健康的。我们所说的监控、过滤和清洗都是在此基础提供进一步的辅助作用。

360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程斌

从技术的角度谈一下360公司目前在媒体领域里做的一些尝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文本, 写作机器人、文本新闻内容的理解, 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新闻内容的理解, 一个是用户画像。在新闻内容理解上, 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摘要等进行一个深度的理解, 只有懂新闻, 才能更好地推荐给用户。从用户方面, 360有海量的用户数据库, 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用户画像。从用户的年龄、性别等, 从大数据里找到用户画像, 上线后给用户推荐新闻, 从点击反馈中做增强学习, 完善模式, 最终使其趋于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用户画像的模型。

第二是图像, 包括图像内容的理解, 用深度学习进行图像内容的理解, 再把图像推荐给所需要的用户。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比如同一个新闻中有很多图片, 我们从海量的点击图片中进行学习, 从中学出高点击率的图片所拥有的共性, 根据共性的模型挑选一张作为首页推荐, 吸引用户的点击。在视频领域更加注重视频内容的理解, 包括语音识别、视频分析、视频精彩片段的剪辑, 通过人脸分析进行视频处理, 使新闻能够快速传递给用户。除此之外, 对暴恐色情类的内容进行分析, 目前发展还不成熟, 通过技术过滤一部分内容, 剩下的由人工来完成。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杨真

媒体融合浪潮来临之前, 技术人员在媒体中是弱势群体, 大的媒体机构才有技术部门, 现在随着新媒体趋势的发展, 所有的媒体都进入到这个领域, 技术开始受到重视。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有200多家主流媒体的技术部门, 由原广电局、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主发起的行业组织。我们每年有一次学术年会, 论文收集、评选“王选奖”, 每隔一年评选一次技术进步奖。关于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值得我们关注, 实际上, 媒体机构应用计算机技术由来已久, 我们期望看到人工智能切切实实可以在媒体行业发挥作用的应用, 我们也希望在“王选奖”的评选中有在这方面的应用。我们希望参评这个奖项, 在媒体中推广应用这个成果。

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段艳文

期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代表, 以传播创新知识、先进文化, 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基本的功能。近些年, 传统的期刊业态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8月31号发布的《2015年出版业的基本情况》显示, 2015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014种, 可以说我们国家目前已经是个期刊大国。期刊的总印数是22.8亿册, 营业收入是201亿元, 期刊发行量连续三年下降额度达到4.7亿册, 降幅达到14%, 虽然没有报纸那种呈现出断崖式下滑, 但实际情况也不乐观。可以说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运营形式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通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期刊原有的内容生产、运营模式、营销手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2015年2月,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了《2014年中国期刊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 在137家样本杂志中, 微信入住率达到87.6%, 2015年和2016年我们中国期刊协会连续发布了“期刊数字影响力排行榜TOP100”, 遴选活动的结果显示, 我国期刊媒体的影响力从单一的纸质业态延伸到PC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数字终端, 并以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社区和APP各种业态形式呈现, 可见“四微一端”已经成为传统期刊媒体进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端口。

9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发布的《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案例30佳》, 在媒体转型和创新与智能这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案例, 如《三联生活周刊》的“松果生活”, 倡导用户面对面的交流和线下体验, 用活动的形式通过线下参与、视频线上互动、音频的形式, 重新建构优质内容的智能传播;《中国家庭医生》APP, 依靠30多年家庭医生的内容资源, 把权威、贴心的健康咨询内容奉献给读者, 通过添加家庭成员, 按成员筛选, 为老年人阅读的文章配合有声朗读功能。配套医生的APP, 使医生可以查看所有的患者和预约记录, 联系患者, 实现全方面无障碍的交流;同时还有《中国国家地理》以地理知识为基础, 线上线下的一体多元化经营。与此同时, 优秀的数字出版企业也进军传统期刊行业, 比如“壹学者”打造“内容+工具+社交”产品框架, 致力于用户的价值运营, 打造新型刊网互动的学术和评价模式;超星集团的“域出版”学术平台重新建构了期刊的智能传播方式, 尤其在专域的出版传统方面, 不仅使聚合型平台从无序变成有序, 而且有望使期刊媒体回归知识的共同体。

我相信传统的期刊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 将会持续发生变革。通过重构生产模式、传播模式, 创新出版理念, 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培养出新兴的业态, 完成期刊转型和创新。

媒体转型与未来趋势 篇2

摘 要: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以下四大转型趋势:学科融合,大学需要优化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媒体融合,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科技创新,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理解生态,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我们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媒体;转型趋势;

2006年,也就是Twitter诞生的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你”(YOU)列为人物。在数码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那些曾经被称为受众的人们变身成为信息生产的积极参与者。正如Bradshaw(2007)所言,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从一个公众必须依赖专业媒体获取信息的社会,变成一个“人们可以自己获取并且生产信息的社会”。《时代周刊》预言,为数众多的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如YouTube、MySpace、Wikipedia以及Twitter,“不仅会改变世界,而且还会改变世界变化的方式”(Grossman, 2006)。迅速变迁的媒体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学科融合先说个案例。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似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他们也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被校方“关闭”的新闻传播学院。当然,校方并不主张用“关闭”这个词,他们用的是“重组”。该校高层表示,现有的学院太小,太孤立,太受约束,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所希望的新闻教育,也无法使教师从事他们所希望的教学和研究。在重组期间,新闻教育仍然以课程的形式继续,不过必须是双主修,或主修其他专业加辅修新闻专业。请注意,是辅修新闻专业。面对学院教师、学生和校友的质疑,校方强调此举将是提升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契机,未来可能建立一所融合信息、传播、媒体和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和资源的新学院,并可望成为美国最好的。

科罗拉多大学或许只是个案,它有许多内因,如原来学院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等等。但这一个案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面临每天都在改变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改变。在这个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人人都是媒介的时代,新闻(Journalism)和新闻工作者(Journalist)本身的概念受到挑战,需要大大拓展。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教育仅仅依靠新闻学院是否足够?

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被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校方认为它没有很好地与其他学院合作,从而无法提供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因此,如何优化大学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成为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一目标有不同的实现途径。科罗拉多大学是比较极端的一种。目前,浙江大学2+2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新生进校都按人文或社科两大类划分,前两年打通培养,主要是通识教育,没有具体专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从第三年开始,学生进入自己确定的专业院系学习。用校方的话说,就是一种“宽专交”(拓宽基础、专业培养、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弥补了原有单一化专业教育的不足。当然这一模式在新闻传播专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大块的实习时间使得本来就被压缩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压缩,导致学生感到在校受到的专业训练不足。进入专业较晚,也使学生难以找到专业感觉。头两年通识阶段选课太随性,有些课程感觉用处不大。总的来说,这种“宽专交”的培养理念是适合新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但具体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家普尔教授提出。他认为,媒体融合就是传统上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被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而这种媒介通常就是数字网络媒介(Pool, 1983)。同样来自MIT的媒介融合研究专家、比较媒介研究专业的创始人杰金斯教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展开。他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三方面的整合:跨越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Jenkins,2006)。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融合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包括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

媒体融合的大潮同样席卷中国。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发布新闻。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Newton, 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浙江大学也是如此。201

1年上半年,浙大增设了《媒体融合》本科课程,我是主讲教师。在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发布平台不够完善等等。

三、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包括研究,与业界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断层。理论研究保持独立性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应用研究也与业界脱离就值得反思了。在新闻传播学科,高校喊产学研一体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却是说的多,做的少。常见的情况是,业界在前面尝试,学界在后面观望。业界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象征性地请学界来总结一下,仅此而已。结果就是,业界觉得无关痛痒,学界感到疲于应付。双方仍然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要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举两个例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刚刚建立了一个Reese Felts 数字新闻项目,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尝试是,建立一个由学生设计、开发、制作和运营的新闻网站

(reesenews.org),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试验各种不同的报道和叙事方式,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测量不同方式的传播效果。一方面,网站为所有相关课程提供了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网站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可用于指导专业媒体的新闻实践。另一个例子是前面提到的科罗拉多大学,他们也建立了一个名为“数字媒体实验厨房”(Digital Media Test Kitchen)的实验室,从新闻技术、技巧和商业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这方面虽然整体上尚未起步,但也不乏开拓者。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于2008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初显“媒体硅谷”之势。浙江大学最近也利用学校投入巨资升级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契机,重点建设新媒体实验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旨在利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理解生态

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人也不再是原来的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所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不论是新闻传播教学还是研究,都必须时刻把握不断变换的媒介环境,方能与时俱进。理解媒介生态的关键是理解我们周围的人,理解那些我们曾经称之为“受众”的人们。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例如思维方式上,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具有更强的批判能力,不再认为传统的主流媒体是唯一的、甚至可信的信息来源,对新闻的理解也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行为方式上,Web2.0的出现使

人们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生产者。同时,人们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例如,浅层阅读逐渐取代了过去印刷媒体时代的深度阅读;多任务(multitasking)逐渐取代人们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等等。面对变化的环境和其中的人们,新闻传播教育不能熟视无睹。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弄清楚现在的人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新闻。以情感为例,传统的新闻报道不能掺杂新闻人的任何情感,记者编辑必须冷静客观地报道新闻。但研究表明,带有情感的新闻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记者不隐藏自己的情感倾向,反而会使读者更愿意相信。而且,在博客、微博这样的新平台上,带有个人感情的报道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人称。第三人称毫无疑问是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但人们发现,用第一人称讲新闻,会使受众感到更有人情味,感到是在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媒介进行交流。当然,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帮我们进行决策。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微博动员信息的传播机制与效果研究”(G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Bradshaw, P.(2007).A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sroom[OL].Grossman, L..You — Yes, You — Are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探究新媒体传播未来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基本内涵;发展趋势;网络技术

1 阐释新媒体传播的基本内涵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最早于1967年出现在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 电视制式发明人P·戈尔德马克(P. Goldmark)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的商品计划中,随后经由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 E·罗斯托(E. Rostow)多次使用,因而得以存留与传播。从新媒体本身词义来看,其与传统媒体(诸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相对立,拥护一切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上的媒体形态,包括现下的互联网、手机、卫星、微博等传播载体。由此可见,新媒体传播技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之上,依凭先进技术推进媒体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革新,最终步入“新媒体传媒时代”。

1.1 新媒体传播的主流形态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支撑力量是科学技术,主要传播载体是网络媒体,加之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储信息,以此实现新媒体的高速传播。现阶段新媒体传播的主流形态有两种,一是固定式网络媒体形式,二是移动式网络媒体形式,但这两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变化都在于网络终端。因此,在洞察新媒体传播的主流形态时,务必要明晰现下新媒体传播的基本形式、发展趋势,切实了解和掌握新媒体传播的主要形态与动态发展方向,从而为新媒体传播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1.2 新媒体传播的发展特征

新媒体传播具有两个鲜明发展特征,一是具有新型传播技术,二是具有新型传播方式。从传播方式层面来看,新媒体传播一改传统单向传播方式,转变为双向传播方式,进而形成交互式的发展模式,整个传播过程能够及时反馈消息、掌握受众群体动态,使得媒体传播具有交互、个性的特征;从传播技术层面来看,无线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使得整个媒体传播实时进行,并很好的融合了互联网与通信网,挣脱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束缚。总而言之,新媒体传播手段更适合信息时代的发展,也更能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同时也是媒体传播到一定时期的必然发展趋势。

2 新媒体传播的诞生背景与基本现状

2.1 诞生背景

从新媒体传播的基本内涵便可看出,其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依凭互联网、计算机为终端,摒除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弊端,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单从这一点便可说,新媒体传播的诞生应用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联系紧密。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传播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迎来了我国整个媒体传播的春天,同时也滋蔓到全球范畴内,加之蓝海、全球化3.0等新兴概念的迸发,使得网络、数字电视、数字报纸以及触摸媒体等先进事物正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一时间带来了巨大变化。

2.2 基本现状

据2013年6月底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已达5.9亿,互联网已得到大范围的全面普及和应用,时至今日又隔两年,我国网民数量定然超过6亿大关,由此可见互联网似一股强力风暴,已席卷了我国各个区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以后,人民群众可依凭微信、微博及手机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转发三中全会的会议内容,也可对会议提出的相关决定和总书记讲话内容进行评论,同时各大主流网站、商业网站也可以进行转帖,再加上大量网民的转帖,一时间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传遍了整个互联网,正是因为新媒体传播独有的优势特点,推进了小众热点向大众话题的转变,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3 新媒体传播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传播模式愈加广泛融合

现如今,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催生了大量的新媒体传播模式,诸如常见的播客、微信、微博等等,与MSN、QQ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实时传播特征,间接反映了新媒体传播模式将朝着广泛性方向发展。再者,人们对交流方式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呼吁人们交流应得到第一时间回应,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新媒体传播必须尝试融合多种传播技术与手段,既分门别类,又紧密联系,力求形成一个条理清晰、囊括内容多的网络,确保新媒体传播能够有规划的进行。由此可得,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在未来会逐渐展露,新媒体传播模式也会朝着广泛、融合的方向快步前进。

3.2 无偿传播成为众望所归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是我国境内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直接垄断了我国电信行业,加之电信事业的发展需要高额费用做以支撑,所以传统媒体传播在此境地下举步维艰。但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无偿传播受到了广大受众群体的青睐与追捧,也成为广大群众更愿意接受的方式,由此可见无偿传播已成为众望所归的必然結果。网络的迅猛发展,给新媒体传播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与载体,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新媒体传播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网络中信息发布的无偿特性,吸引了一大批受众群体的参与,因而网络媒体成为未来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段也是无可厚非的。

3.3 视频交互变成传播主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媒体传播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信息的交互式发展,同时也推进了新媒体传播手段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步伐。传统媒体传播背景下,视频交互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所以其发展道路一直坎坷阻碍,但在新媒体传播茁壮成长的背景下,视频交互式交流定然会成为一种发展必然趋势,甚至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主流手段。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新媒体传播必须紧紧依赖科学技术,与我国通讯网络和通讯设备做好沟通交流,努力联合好一切可运用力量,从而打破视频交互传播的时间地点限制,这样一来,新媒体传播便更加遵循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状。

3.4 人本传媒方向大势所趋

所谓人本传播,就是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充分体现每一个人的话语平等权、表达自由权、内容个性化等。科学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体,其信息内容、传播手段呈现出多元化、合理化、个性化、异质化的特点,而人又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均有自主选择传播媒介的权利,所以在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在新媒体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双向、平等、交互、自由的联系,推进新媒体传播朝着人本传媒方向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第一,必须尊重个人和新媒体两种对象的个性差异;第二,延展信息组织方式范畴,调动人民群体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将“按需分配”与“个种媒体”相结合,扩大受众面的同时又加快媒体传播流通速度,进而推动新媒体传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将完全退出舞台,这就要求取传统媒体传播之精华、弃传统媒体传播之糟粕,把准新媒体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使得新媒体传播在融合传统媒体传播的基础上朝着正确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蒋宏.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陈维维,冯莉.浅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02).

[3]谢圣华,董年初,牟大伟,武爱敏.专题研讨之五 新媒体技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05).

[4]黄健.网络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传播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3).

[5]张天韵.试论新媒体的发展与传统媒体的应对[J].中国报业,2012(08).

作者简介:

媒体转型与未来趋势 篇4

由此, 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假设, 当下热议的媒体融合, 只是未来“万物互联”信息时代的一个初级阶段;我们目前所谓的“传统媒体”, 只是未来社会媒介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一前提下, 倘若将媒体融合放在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系统中来考察, 是否可以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提出一些不一样的理念, 从而达到“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研究效果呢?

一、研究基础:重构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关系

近年来, 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大量新媒体的飞速发展, 极大地颠覆了信息生产、传播的机制, 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使其面临着受众锐减、广告下滑、人才流失等困境, 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已今非昔比。为了应对严峻的生存危机, 传媒界开始了集体突围——主动拥抱互联网, 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2014年8月18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可见, 媒体融合已经不仅是媒体自身生存发展需要, 也是国家开展舆论引导,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媒体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时间, 媒介融合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 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展的专题研究和经营实践层出不穷。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认为, 传统媒体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的治理理念, 建构用户、开放、分享这一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的治理理念体系。[2]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唐润华认为, 传统媒体在全面创新的过程中, 可以结合自身实际, 引入“互联网+”模式, 以互联网为依托打造新的业务架构、生产平台、产品链条、传播渠道、运作流程以及评估体系。[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等提出,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互联网+”计划是推动媒体进行新一轮转型的外在动力和必要途径。传统媒体通过智能升级、运营升级、服务升级等方式, 可以利用互联网完成自身的创新与改革。[4]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教授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之一就是已渐次成为较为成熟的平台性媒介, 具有整合媒介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巨大力量。”[1]互联网大潮汹涌而来, 是未来传媒发展的宏观背景,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不管你愿不愿意, 高不高兴, 都必须承认并接受这铁一般的现实。喻国明接着还说, “ (传统媒体) 你可以选择不转型为新媒体, 但却需要了解互联网的思维和逻辑, 融入互联网之中, 在为互联网贡献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如果说前几位学者主要站在传统媒体的角度, 将互联网当作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必要的手段、工具和途径, 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尚处于相对、平行甚至相等的地位, 喻国明的观点则大大提升了互联网的地位和作用, 甚至认为传统媒体应当“融入互联网”, 并且“为互联网贡献价值”, 在他的眼里, 显然传统媒体之前一家独大的地位已经不再, 甚至已经“衰落”为以互联网主体构建的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一部分, 一个子系统,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之间不再是并列的、平行的、势均力敌的, 而是部分与整体、要素和系统的关系。

基于此, 我们或可预见, 目前人们所强调的传统媒体出于生存危机而与互联网的“被动融合”, 将来可能演变为面对互联网的“主动融入”, 未来媒体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放弃自身的独立地位, 打破原有的边界, 主动融入互联网、物联网乃至泛在网络构成的“信息流”和“媒介云”当中, 从互联世界获取信息资源的同时, 凭借自身传统的内容优势、组织优势、专业优势, 为社会信息系统贡献独特的信息资源, 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理论框架:以平台化和智能化为坐标

倘若未来媒体将作为互联网构建的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那么目前媒体的转型发展就有必要在自身实际的基础上, 靠拢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和方向, 体现出典型的“互联网思维”特征。由于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可以归纳为互联、开放、分享等方面, 未来互联网将发展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巨大开放性平台, 而且互联网的发展是人类愈发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进步的结果,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媒体发展将主要建构在以“平台化”和“智能化”两个维度上,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以产品 (服务) 为载体, 以关系 (场景) 为关键 (如图1) 。

(一) 平台化

所谓平台, 就是一个信息集成与发布的场所。这种信息平台的关键之处, 在于它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用户, 而是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的接受者双方, 由此形成了一个双边市场。[5]其实, 由于开放、参与、分享等特性, 互联网世界天生就是一个平台的世界, 未来互联网企业竞争主要集中在平台间的竞争。从Facebook推出开放平台应用程序接口 (API) , 到苹果推出App Store, 再到Android、腾讯、360实施面向第三方开发者全方位、全平台的开放策略, 这些互联网巨头们都在通过打造和控制平台, 以获取宝贵的互联网入口, 并获得忠实用户及大量流量。而作为分享经济的代表, Uber最近红遍五湖四海, 其根本原因也在于, 它为全世界的司机朋友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就业平台, 塑造了一种互联网时代全新的工作模式、雇佣关系和合作框架。

对于依托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兴媒体而言, 尽管在优质内容生产上, 新媒体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其主要的信息来源有两个:一是依托于互联网用户自发生产的内容, 即UGC;一是大量转载于传统媒体的信息) , 但它却能够极大地消解传统媒体的市场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给昔日不可一世的“主流媒体”、传媒巨头带来了深刻的生存危机和转型压力。有学者认为, 除了互联网较快的信息传播速度等原因外,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互联网所起到的信息生产、发布、交互的平台和信息流动的中枢作用。

通过互联网这一开放的平台, 各类信息生产者 (不仅包括传媒机构等专业信息生产组织, 还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乃至公民个体) 、信息的消费者得以连接, 海量信息在其中肆意流动, 相互激荡, 推陈出新, 形成了世界上最复杂多元、最生机勃勃的信息生态系统:一方面, 互联网通过自身平台, 汇聚了大量流量和人气, 就具备了较高的广告价值, 促成了海量广告的流入;另一方面, 由于互联网平台为公司、企业等市场广告主体提供了越来越独立的信息发布地位和渠道, 使其得以绕过发挥市场信息中介作用的传统媒体而直接面对用户,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媒体广告量断崖式下跌, 传统媒体维系数百年的“内容-读者-广告”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我们可以预见, 将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互联网平台将无限延伸, 如果有需要, 现实社会的万事万物几乎都可以纳入这一巨大平台, 互联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作用将愈发明显。同时, 互联网还将发挥强大的溢出效应, 将继续深度重塑传统社会的话语体系, 推倒众多社会子系统的体制围墙, 改造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乃至改变现实社会的内在结构。当然, 互联网影响最直接、最深入的还是传统媒体等专业信息生产机构:

一方面, 传统媒体需要积极树立互联网思维, 打破自身体制机制围墙, 主动融入互联网开放平台, 并且以自身传统的内容、专业和资源优势, 搭建并掌控优质的互联网入口, 成为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高地, 对平台上其他信息生产机构产生影响辐射和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也要借鉴互联网企业市场竞争经验, 加快自身平台化建设力度, 不仅通过重构作业流程、组织架构、运行机制, 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内容生产领域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媒介平台;还要搭建面对媒体工作人员甚至普通用户的开放性、松散性、众创性的工作平台, 从而变传统的单向雇佣关系为双向负责关系:媒体人以创造性劳动为平台提供内容和创造价值, 平台为媒体人提供工作条件和展示机会, 并鼓励其建立个人品牌, 最终形成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利益共同体。

(二) 智能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革, 催生了互联网世界, 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交往、生产和生活。从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 到2008年IBM公司倡导的“智慧地球”, 再到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的“感知中国”战略;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到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 再到我国时下流行的“互联网+”, 人类社会正在信息社会的大道上跨步前进。“而且随着芯片制造、无线宽带、射频识别、信息传感及网络业务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信息网络将会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合人与人、人与物乃至物与物之间的现实物理空间与抽象信息空间, 并向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 (ubiquitous network) 方向演进。”[6]由此, 人类社会将由“e” (electronic) 时代, 加速过渡到“u” (ubiquitous) 时代, 其核心标志, 就是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

例如, 大数据理念和技术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给政府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媒体机构内容生产方式。目前, 趋势预测性新闻和数据驱动型深度报道分量开始增加, 媒体机构数据分析、呈现与解读能力有所提高, 新闻生产中跨界合作的现象不断增多。计算机辅助报道 (Computer Aided Reporting, 简称CAR) 将被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采用, 过去只有专业记者才能承担的新闻报道任务, 已经部分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 这种崭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无疑将成为专业媒体新闻生产方式的一种重要补充。[7]

美联社透露, 运用自动化软件生产的新闻, 已经为其带来了业绩量十倍的增长, 并且释放了其大约20左右的员工, 使他们能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洛杉矶时报》在对2013年2月发生的加州地震报道中, 也使用了自动化新闻生成软件。美国Narrativ公司声称, 由于运用独特算法, 该公司大约每30秒就能够撰写出一篇新闻报道, 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克里斯蒂安·哈蒙德甚至认为, 未来机器生成的新闻将占到媒体新闻的90%, 并且有可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8]

我们还可以大胆预测, 随着将来物联网以及泛在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 互联互通的万物都将适时产生海量信息, 并通过传感器等相应设备传输计算机网络。由于这些数据直接采集自物理世界, 数量巨大、精确度高、时效性强, 将成为未来新闻报道的重要数据来源。若再辅之以数据自动分析、新闻自动生成、信息自动传输等若干系统, 加之用户需求分析、个性优化推荐等功能, 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接受和消费的总体格局及基本原则或将发生根本性改观。例如, 这种由客观世界直接生成、实时传送的信息, 将最大限度排除信息撰写者、加工者、传播者出于自身固有认知、意识形态、现实利益等人为因素和传播渠道的影响, 为信息接收者呈现一个高度透明、准确、客观的现实世界, “拟态”环境的空间将被有效压缩。

三、融入接口:传统媒体融入互联网的具体进路

传统媒体融入互联网, 需要在以互联网为主体构建的大信息系统中找准融入接口, 重构自身定位与边界, 重塑媒体—用户关系, 实现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具体而言, 传统媒体实现“互联网化”, 需要在如下三条主要进路上发力。

(一) 挖掘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人类传播技术的进步, 新闻传播学经历了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单向到多向的过程, 大众传播逐渐演变为分众传播, 继而发展成为小众传播乃至个性化传播。喻国明指出, 在互联网背景下, 决定媒体的价值落地和价值实现有三个要点:第一是好的内容, 第二是好的技术平台, 第三是一流的用户洞察。媒体只有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受众群体的前提下, 进行越来越细致、深入的用户挖掘, 找寻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增强核心用户的黏性, 才能将读者转变为用户, 将用户转变为客户, 将客户转变为粉丝, 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在这一点上, “今日头条”做出了大量开创性探索, 该APP主要根据用户兴趣图谱分析结果, 将聚合的网络热点信息向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 在短期内积累了巨量人气, 并引发了资本争相追捧。尽管“今日头条”一度同传统内容生产机构版权纠纷不断而产生较大争议, 但是随着互联网媒介生态的发展, 基于内容免费模式的新型媒介运营模式的成熟, 这种“数据挖掘+个性推荐”的新闻生产方式将继续爆发难以估量的市场价值。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机构也将运用这一工作理念, 改造自身的新闻生产流程, 以满足愈发分化的用户需求。届时, 人类社会将由信息资源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用户在信息产业中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将被空前放大, 媒介机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得人心 (用户) 者得天下”仍是永恒的真理。

(二) 拓展内容之外的产品与服务

在互联网情境下, 优质的内容仍然重要, “内容为王”仍然是专业性信息生产机构重要的生存法则, 是其与自媒体的重要分界线。但是, 倘若仍然固守前互联网时代媒体机构经营路线, 认为仅仅依靠优质内容即可赢得受众, 获取生存和发展机会显然落伍了。其根本原因在于, 传统的内容生产模式与互联网媒介平台的属性产生了根本性矛盾:互联网是完全开放性的平台, 需要各子系统打破传播围墙, 实现信息资源的跨界流动, 使信息在不断流通中实现价值和增值。而传统媒体所依赖的“二次售卖”运营模式有一个基本前提——版权保护, 即通过制定转载许可制度, 设立“付费墙”等市场和技术手段, 维护媒体机构的合法经济权益。但这种看似合理合法的做法却人为地在互联网平台中设置了信息流通障碍, 有违互联网开放、分享的内在逻辑, 同时使媒体机构成为了信息洪流中的“价值孤岛”而难免衰落的命运。

这种看似两难的矛盾, 其实是在倒逼传统媒体思考建立一种既可促进信息无障碍流通, 又可实现经济利益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 通过向用户提供免费的内容, 吸引用户的注意, 与用户之间建立强联系, 并将这种注意力资源引流至其他的增值性产品和服务。这就要求媒介机构不仅要生产优质内容, 更重要的是依托优质内容扩展经营范围, “跨界”到游戏、影视、旅游等文化产业乃至其他相关产业, 直接面对、满足乃至挖掘用户需求, 延长自身产业链, 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

(三) 抓住关系和场景两个核心要素

互联网的发展, 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 以及社会化媒体的繁荣, 为新闻传播学增加了新的核心要素, 使得人们关注焦点经历了“内容—关系—场景”的转变过程。

第一, 重塑用户关系。在这个网状社会, 开放是个体生存的必备条件, “圈层”传播特征被极大地强化, “关系”已经成为人们认知世界和做出行动的基本依据, 成为了互联网空间的稀缺资源, 与用户的关系质量已经上升为媒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 媒体机构的空间越开放, 关系网越大, 连接点越多, 在信息流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其社会价值自然就越高。对于媒体机构而言, 要想在信息极其盈余的互联网情景下继续保持高阅读率、高影响率, 并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实际经济价值:一方面要积极消除阻碍信息自由传播的体制机制路障, 最大限度地扩大自身同互联网平台其他系统、用户读者的信息连接和价值融通;另一方面, 则要努力寻找并搭建切入读者及用户人际圈层的突破口, 利用圈层传播的高黏性、高影响、高传阅率等特性, 提升传播效率, 营造良好口碑, 实现市场价值。

第二, 构建应用场景。与PC时代的互联网传播相比, 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 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 即对场景 (情境) 的感知及信息 (服务) 适配。场景成为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9]随着移动通讯、物联网以及泛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场景的重要作用将被进一步发挥。我们可以设想, 随着世间万物相连, 人类社会生存的现实物理环境、虚拟社会情境将高度融通, 并最终实现一体化发展。或许将来有一天, 媒体机构可以运用相应技术手段, 对用户出现的特定的时空环境、社交氛围、生活惯性等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准确定位, 并与数据库中相应市场环境和商品、服务信息进行智能化适配, 并进行个性化推荐, 从而诱发并引导用户产生购买行为, 最终实现自身的商业目的。

四、结语

互联网的高度发展是大势所趋。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果说媒体产业是互联网洪流首先波及的传统产业, 那么今后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效应而赖以生存的产业, 以及无法充分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其他传统产业, 都将不同程度地面临这轮多米诺骨牌效应危机。怎么办?除了面对互联网进行全方位适应、颠覆性变革和前瞻性创新之外别无他途。当然, 目前生存形势最严峻的、变革动力最强大的, 同时也是具体实践最丰富的, 非媒体行业莫属。结局如何, 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喻国明, 翟旭瑾.“后 (厚) 网”时代:纸质媒体的行动路线图[J].新闻爱好者, 2015 (3) .

[2]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J].新闻与写作, 2015 (5) .

[3]唐润华.“互联网+”助推传媒全面创新[J].新闻与写作, 2015 (5) .

[4]黄楚新, 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次认识[J].新闻与写作, 2015 (5) .

[5]刘涛.移动互联网三大法宝, 平台化竞争大势所趋[J].互联网天地, 2011 (9) .

[6]张平, 等.泛在网络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5) .

[7]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 2015 (3) .

[8]中涛.连线杂志:未来新闻90%以上将为电脑化新闻[EB/OL].http://tech.qq.com/a/20120503/000271.htm.

浅析未来媒体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篇5

最初的仅有口语传播的时代已经离我们非常遥远,以报纸为主题的传统媒体已经陪伴在我们身边许久。追溯到公元前60年,一位政治家,名叫恺撒,他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展的时间书写在木板上以告示市民,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就这么诞生了。唐代的邸报的问世,成就了中国最古老的报纸。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纸质报刊趋于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报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收音机等终端设备接收信号来收听各种广播,成为了人们的又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人类智慧的驱使下,广播逐渐被电视所取代,光听声音还是不够的,有质感的画面,美好的视听感受,让人们的生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谁会知道,原来这还不是终结,随着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高速的信息化生活,让我们进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时代。甚至PC端并不是终结,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出现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也应运而生。数字化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二、新媒体的发展概况

何谓新媒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了一个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却是这样解释的:“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又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所以,直至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学者们众说纷纭,研究的对象也不尽相同,所以至今没有一个定论,虽然有很多网站和相关刊物有设置一些相关的频道和专栏,但是包涵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数字电视,移动互联网,手机媒体等。

还有一个说法,说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旧媒体就是报刊、广播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是建立在这些媒体之上的,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的形态,新在技术上,新在形式上,新在理念上。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让联通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另一方面也在逐步的弱化媒体严格的边界。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和网络的技术基础智商的,延伸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

综上所述,新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的相互结合与相互发展的过程。虽然新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快速与同步、传播内容的丰富与透明、传播方式的交流与互动以及传播渠道的通畅与便捷,使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只能望其项背,传统媒体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但是自从有了互联网,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更加的广泛,也让网民有了互动的机会。尤其是在新媒体的队伍专业水准不高,队伍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存在“复制多、原创少、碎片化、浅层次”的缺陷,因此,无论是它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还是在传播科学真理、宣传先进文化、弘扬高尚情操、倡导科学精神方面的深度和力度、底蕴与功力,都难与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比肩。在这个以内容为王的时代,传统媒体也在为新媒体的发展贡献者自己的力量。

三、未来媒体的发展特点

(1)视频化

随着互联网带宽的改善,移动终端的兴起,网民对于传统电视的兴趣开始下降,视频网站从开始的UGC模式到现在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了网络媒体中的新兴力量。网民不仅可以上传小视频,甚至可以拍摄微电影。而且网络视频从新闻到电影,全都可以再现于网络,涵盖了方方面面,而且不需要捆绑你的时间,什么时候想看任何视频,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不仅如此,视频电话、网络电话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样化。

(2)移动化

自从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又多了一个新的入口,在原有的话题信息流、时间信息流、关系信息流之外,又增加了空间信息流这一全新的信息组织方式。传媒行业的变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移动化是传媒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媒体移动化是改变传统媒体自身越来越弱的尴尬局面的一种催化剂,至少可以由单一的媒体形态向全媒体内容生产提供商的转变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以新华社为例,新时期,新华社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新时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2014年6月11日正式上线“新华社发布”总客户端,当日单条稿件最高点击超过1130万人次,页面浏览量超过5000万,客户端年下载量有望突破千万。

(3)社交化

从最初的论坛、到现在的微博微信,从单一的接受信息到现在的实时互动,社交关系重塑了人与媒体的关系。微博的兴起,让人们的交流变成了点对面的交流,每个人都是传播者,微博事实上在位每个人的社会喊话装上了麦克风。微博上曾经有这样的比喻:微博粉丝超过100人,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万人,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人,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人,就是电视台,超过1亿人,就是CCTV。但是随着微信的诞生,人们更趋向于跟熟悉的朋友之间互相交流,更趋于熟人的社交网络。互动与交流也会更加平凡,简历的关系网络也是在熟人之间,更加的增进了感情。

(4)定制化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人们的兴趣和爱好更加的被注重,通过高科技的数据分析和整理,针对个人的定制化的信息也悄然出现,甚至不通过这些,只要在你需要的网站或者客户端,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信息,服务者就会根据你的定制来给你更好的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只是有更好的技术支持,你的需求将会被发掘出来,在你需要的时候,已经有人为你准备出了你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5)定位化

随着LBS服务的逐步发展,传统的位置服务比如位置信息查询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工具类应用的出现,比如导航、地图等这些应用,将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近年来,通过位置与人聊天互动的位置交友类应用非常热门,一旦置入了位置信息社交网站就活了,其可以将虚拟的网络关系转换为线下的真实关系,这也为商家提供了商机。未来的定位服务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百姓的生活更方便快捷。

四、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

未来媒体的发展必须着眼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呈现出了裂变式的发展,不仅是媒体的格局有了深刻的调整,而且舆论生态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应用就是微博服务,2011年比微博更加受欢迎的微信又腾空出世,基于社交网络的自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冲击非常大。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新媒体的舆论能力逐渐增强,许多社会热点会先于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迅速的发酵和扩散,不仅如此,在这个人人皆记者的时代,热点的产生不仅是依靠媒体,而媒体是更多的依靠用户来发现新闻热点。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的主战场。相对而言,传统媒体在这个方面已经落后,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十分必要,传统媒体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未来媒体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传统媒体。过去的媒体都是受众被动的接受,几乎都是单向传播,而现在的新兴媒体都是用户参与其中,注重用户的体验,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互联网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开放的思维方式,不能闭门造车,好的技术和想法可以借鉴,传统媒体必须在站在发展的前沿,加快发展的步伐,顺应时代的需求。

未来媒体的发展要利用新技术推动融合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是目前最具有代表的两种新技术,这两种新技术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技术层面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他们可以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强大支撑。整合这些优势的资源,可以建立和完善一个专业的内容数据库,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产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未来的媒体不仅是在媒体的本身发展,也在向外扩散。当前,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可穿戴的设备诸如谷歌眼镜,百度手环,三星智能手表等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3G技术趋于成熟,4G技术已经开始发展,5G技术也呼之欲出,信息传播即将有新的变革。

未来媒体的发展要既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平台拓展、内容创新,也需要对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作出深刻的调整和完善。在这个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问题频频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上的监管机制也在不断的加强,尤其是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融合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使融合后的媒体继续成为主流媒体,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五、未来媒体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刚刚起步,但国际竞争的先机已失,苹果、谷歌等巨头企业布局,已经占据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和芯片两大制高点,国内资本市场对接乏力,相关政策法规亟待完善,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在手机操作系统、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环节无法形成竞争力,不仅给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而且对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也提出了挑战。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要理顺管理体制,破除制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对网上网下、不同业态进行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传播秩序更加规范。要推动媒体资源整合,着力解决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解放新闻生产力。

六、结论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日渐衰退,尤其是报业,但是不失为一个转型发展的绝好机会,传统媒体依托新媒体转型升级,新媒体依托传统媒体进一步完善发展起来,就他们本身所有的特点来看,都有着不可替代性,两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所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来阐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而是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条件,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是呈现此长彼长的态势。最初新兴媒体的发展是依托传统媒体来实现的,没有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无法完善发展。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收到了冲击,市场份额逐渐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更加喜欢用新兴媒体来获取信息。在这种冲击下,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于是很多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开始与新媒体互动发展。现在,互联网已经更为了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客户端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种获取新闻信息的工具,传统媒体已经开始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我们现在正是处于这么一个阶段。

媒体转型与未来趋势 篇6

关键词:报纸,转型,全媒体

几年前, 当美国一批百年老报倒闭后, 有人预测报纸的寿命至多10年。最近两年, 随着微博、微信等一批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 更有人预测新媒体取代传统纸媒是板上钉钉的事。

我们都知道, “报纸”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是“newspaper”, 这一单词由“新闻 (news) ”和“纸 (paper) ”两个词组成, 报纸就是“纸上的新闻”。新闻会消亡吗?答案是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 它就一定会存在。那么若干年后, 会消亡的只是“纸媒”这种传播形式而已。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报纸的转型至关重要, 因为不管什么媒体, 都是内容为王, 形式永远都是为内容服务, 当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内容的传播需求, 甚至开始阻碍内容的传播时, 就应该被抛弃, 被一种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传播方式所取代。

一、一个大胆的想法——报纸变全媒体

有句话说得好, 无法打败敌人就先成为他的朋友。报纸既然无法改变被新媒体取代的命运, 那就果断将自己变成新媒体, 走“全媒体”的路子。

所谓“全媒体”, 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 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来全面展示内容, 同时通过新闻纸、计算机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手段来传播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全媒体”可对受众进行尽可能全的覆盖, 提供全方位、立体的新闻传播。那么一条典型的“全媒体”新闻应该是怎样的呢?首先需要简短的文字配以照片, 然后配合现场的视频或者录音, 再加上具有互动功能的背景资料, 如新闻发生地的地图, 新闻的背景、事件的进程等。对于重大的突发新闻, 第一时间就应展开文字或者视频新闻直播。让受众能随时了解新闻进展。

二、一个脱胎的变革——改变中求生存

(一) 传播要快捷

报纸要做“全媒体”必须丰富传播介质。传统的报纸仅有一种传播介质——新闻纸。都市报的一般流程是, 记者白天外采稿件, 编辑夜晚编辑制版, 深夜印刷出版, 第二天报纸才送到读者手中。目前, 各地的报业集团都纷纷自办了网站, 但新闻传播的方式仍局限于诸如PDF电子报、手机报等单纯转载报纸内容的单一模式。相较于新媒体, 新闻的时效性上首先就慢了一拍。如果报纸能在各大微博网站或者社交网站, 如开心网、人人网上开设官方认证账号, 即时滚动地发布新闻, 接受读者爆料等, 将会极大地扩张报纸的影响力和阅读人群。网络新媒体的信息量丰富、及时、时尚是优势, 但报纸却有它现下无可比你的优势——消息的权威性, 也就是说, 一个重大的消息出来后, 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报纸。我们既要强化报纸的公信力, 也应该借助新媒体的快捷窗口。

(二) 阅读要多样

报纸想要生存和盈利要借助移动设备。如今, 无论是公交车上、地铁上、还是春运的旅途上, 看手机和电脑的肯定比看报纸的人多。人们对移动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移动设备并不局限于手机, 还包括上网本、电子书等一系列能够随身携带, 随时接入网络进行阅读的电子装置。不管是印刷版, 网络版, 还是移动版, 读者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阅读新闻, 我们就为他提供怎样的方式, 让读者在家可以看, 公交车上可以看, 火车上可以看, 走路也可以看, 真正做到新闻无处不在。这是新闻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介质的多样化, 当然媒体归根到底还是要做内容, 没有好的新闻, 有再好的网站, 再先进的移动阅读器也只能是浪费投入。

(三) 采编要整合

要做“全媒体”采编是根本。从国内外一些媒体摸索的经验看来, 要将一家传统的报业集团转型成为一个“全媒体”集团, 首先需要打破“报纸为主, 网站为辅, 报纸生产信息, 网站转载信息”的传统报网合作、互动模式, 将报纸与网络的采编资源整合起来。网络新闻来源比较有限: (1) 自采, 比例很少甚至没有, 新浪比例还算大的。 (2) 和传统媒体签订采购协议。 (3) 和新闻发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有的甚至是垄断协议。 (4) 社区, 就是博客、论坛、微博等。 (5) 专家专栏, 这个靠成本。 (6) 策划活动, 也就是自己制造新闻……

全媒体采编模式的优势则很明显, 传统报纸的稿件只能一次利用——按照每天一个周期登上印刷版。而全媒体模式打破了这种流程——一次生产, 多次发布。最终形成“采访——编辑加工——多次发布——存档——再发步”的内容产业链。

全媒体编辑中心, 可以是实体的采编合作平台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作业平台。像国内比较早实践“全媒体”采编的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就采用了实体的采编合作平台。该集团内各报纸、网站记者编辑统一归到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管理, 由中心统一安排采访任务。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以滚动实时播报的方式向全媒体新闻中心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初级产品”。全媒体新闻中心里的各媒体编辑各取所需进行深加工, 然后发往不同的传播介质。

“全媒体”的采编方式, 对记者和编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记者不但需要掌握新闻采访和新闻摄影技能, 还需要掌握新闻摄像以及移动设备操作技能。而编辑所承担的责任将更大, “全媒体”的编辑中心将负责处理新闻线索, 主导记者采访, 编辑文字、声音、视频, 完成印刷版的制作, 完成网络版、移动版的更新等。

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篇7

媒介融合的内涵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 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1) 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但此后, 先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形式开始向数字媒介转变, 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了数字形式, 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此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 以“博客”为代表的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 使得当下的媒介融合正日益超出人们的想象, 呈现出诸多的全新特质, 并逐渐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

“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界正在探索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属于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 简单地说, 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 资源共享, 集中处理, 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 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具体而言, 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 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 打造核心竞争力,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二则是媒介技术的融合, 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 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媒介融合将带来的变革

可以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媒介融合将打破媒体之间的限制, 整合现有的各类媒介, 进行统一规划与协调, 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全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 然后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将共享的新闻内容加工制作成文字、音像等形式, 形成不同文本风格的新闻产品, 供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给各自的受众。通过将同样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节约成本。据《青年时代》总编陈小川分析, 如果报纸、电视、网络、杂志全套一起做, 资源共享, 成本大约能节省30%~35%。 (2) 如果同一个传媒集团不同媒体实现互动和整合, 发挥协同效应, 同样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 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达到一物多用, 这样的话信息复制的成本大大降低, 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 既扩大了市场, 也获取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还可以在具体地域内强化交互媒体的品牌效应。

新闻载体将全面数字化。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媒体及媒体生态环境, 数字技术已成为支撑所有传媒存在的基础并决定着其未来发展方向。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呈现边缘淡化、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和传媒科技的发展, 数字化将成为未来各个媒体平台的共同存在形式, 最终将实现网络、媒体、通信三者的“大融合”, 打造出全新的融合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数字媒体平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都将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 所有的媒体内容都将数字化, 数字出版、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音乐等等, 全部实现在数字平台上运行。

新老媒体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数字技术的出现, 所打破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 从大的平台来看, 它能把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统统编码成由“1”和“0”组合而成的数字化符号进行传输, 而这种符号可以成为电信、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的共同语言。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l比特流, 而无任何区别, 允许语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 无论其特性如何, 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这就使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成为可能。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公司总裁杰克·富勒在《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一书中也指出:“每一种媒介都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它也会将这些强加在所携带的讯息上。新媒介通常并不会消灭旧媒介, 它们只是将媒介推到它们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 (3)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在逐渐走向融合的过程中, 原有的、既定的媒介概念将渐渐消失, 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将是整合了各种功能的终端产品, 如电子报纸、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 也可称之为“全媒介”或“泛媒介”。而且一个新媒介的兴起并不会导致旧媒介的消亡, 相反, 两者会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甚至相互转化进而整合为一体, 彼此间的界限也终将得以彻底消除。最终达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媒介形态和全新格局。

信息传播方式将呈现多样化。媒介融合意味着我们得摒弃单一的传播形态,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和动画等集于一体, 在视觉传达上打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媒介融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地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 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 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

当媒体实现全面融合后,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将会消解, 它们在形态上将会是殊途同归, 都汇流到一个空前的数字媒体平台中。这样的一个数字媒体平台所包含的内容容量非常巨大, 它可以不再受到传统新闻版面和时间的限制, 存储成本也变得越来越低;而且这些内容还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终端来呈现, 比如计算机、手机, 也可以是电视, 甚至可能是能随身携带的电子书报;这个数字媒体平台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更新信息, 有着完美的实时性;同时, 这个平台拥有非常强的互动性, 其信息传输是双向的, 受众既可以接收信息, 也可以实时地反馈信息, 并且受众可以自己决定浏览的内容、顺序和时间。

将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形成舆论合力。媒介之间的融合, 可以促使各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彼此的优点和经验, 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的效果, 形成舆论的合力。各媒体充分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 进行立体报道, 达到舆论合力, 这是媒介融合的目标之一。比如电视可以通过形象具体的动感画面和时效性强的长处, 使观众尽快得到初步的、鲜明的、直观的感性认识;报纸则由于能供读者反复阅读, 从而克服了电视稍瞬即逝的缺陷, 可以通过具有稳定性的文字报道和犀利评论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而网络则能实现实时在线、无穷链接, 满足受众即点即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愿望。媒介融合既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又交叉互补, 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和局限性, 从而扩大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形成立体报道的舆论合力。

如何更好地迎接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

媒介融合需要公民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因为媒介融合而带来的“融合新闻”不仅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 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能够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 新闻媒体不仅将更加“分众化”, 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 社会公众与职业新闻从业人员是平等的, 新闻与观点的交流与交锋在所难免, 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也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使用媒介, 提高对新闻信息的辨别力, 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守法规、加强自律, 成为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都面临的新问题。因此, 在加快法律建设步伐的同时, 加强对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非常重要。这种教育是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之外的更加普及的教育, 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 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

媒介融合需要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长期以来, 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按照传统媒体的特点与人才需求为基础的, 比如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 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随着新媒体的兴起, 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 传媒间的介质差异正在被打破, 这种按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 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始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 在美国, 新闻或传媒学院已经开始将训练学生从适应单一媒体向适应平面、广播、电视、网络等一切领域的人才转变。

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媒介融合的人才需求, 我们也非常有必要抓紧培养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数字转型的传统媒体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媒介融合过程中, 所需的新闻人才应该具有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能熟练运用各种采访与编辑工具, 如照相机、摄像机、剪辑机、作图软件、网络技术等。熟练把握文字、图片、音视频各自特点, 并能将它们进行综合运用。二是具有超强的信息筛选和组合能力。美国学者Stephen%Quinn认为, 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 在多种媒介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 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 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 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 并使其转化为知识。 (4) 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生产与管理的工作。这当然需要编辑记者具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

还需健全体制, 排除障碍。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意味着媒介之间将开展跨媒体、跨地区融合, 以及媒介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跨行业的多元化融合。然而, 传统媒体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在诸多方面已不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比如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报道权, 同时也不允许兴办电视台、报纸杂志;而报纸虽然有采访报道权, 但却不允许办电视台和广播台。在这种情况下, 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多媒体平台往往搭建不起来, 至多成为报纸加网络或电视加网络的简单模式, 这就抑制了我国新闻媒介融合向纵深化和多样化的尝试和发展。此外, 我国的媒介产业是在事业单位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化经营, 因此, 我国的媒体之间的融合形成的媒介融合集团是行政力量推动和主导的, 而不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媒体目前依然存在着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实力分散、竞争无序等问题, 存在部门、行业利益以及地方利益的障碍, 我国媒介融合这种行政联姻方式并不能够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能够有效地形成传媒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另外, 对于媒介融合形成的新兴媒介形态, 虽然少了区域利益的束缚, 但是行业、部门利益之争却依然激烈。如数字电视这一产业, 究竟是由电信进入还是由广播电视进入, 原来一直模糊不清, 直到2008年1月国家才下发了《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鼓励广电和电信之间相互融合和渗透, 但是这种由几个部门分别管理的机制是否能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进而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 值得期待。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广播电视和电信实行了统一管理。美国专门成立了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 就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多种行业进行统一管理。 (5) 我们可以借鉴它们的模式来更好地促进媒介融合和媒介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中国广告》, 2007 (6) 。

[2]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代传播》, 2009 (2) 。

[3]吴晓珍:《媒介融合情境下中国传媒产业面临的转型》, 《新闻天地》, 2009 (2) 。

[4]黄建友:《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改革探讨》, 《当代传播》, 2008 (6) 。

媒体转型与未来趋势 篇8

关键词:传统电视媒体,区县台,发展,转型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 数字技术是比较受欢迎的, 它的快速发展带动新型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具有很多优点, 如实时性、交互性、信息量大, 比较符合大众的使用习惯。新媒体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其对电视媒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新媒体时期出现的数字电视比较先进, 与时俱进。但总的来说, 电视媒体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传播方式比较传统, 而且是单向式的, 在与观众互动方面往往面临层层阻碍。虽然它具有视听一体的特色, 但不幸的是其也已经被取代。因为当代媒体具有快速便捷、沟通顺畅的特点。由于传媒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 所以电视频道与栏目层出不穷。但大量同质化的节目反复出现, 无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状况下, 电视观众在无形之中被分散开来, 电视传媒的发展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 区县电视台要积极进取、不断创新, 满足传媒市场的需求, 才能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潮流。

二、区县台的传统电视媒体存在的问题

(一) 主持人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电视行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但是节目主持人的专业能力还有所欠缺, 需要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 进而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但是, 引进人才却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与其他省市相比, 区县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在专业技能方面还远远不如省市级电台主持人, 并且在技术的熟练程度方面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直接阻碍了区县电视台的发展。当前, 培养的综合型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难满足区县广播电视台的需求。

(二) 制作内容单一

区县电视台的节目内容较少, 形式上单一, 然而人们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冲突。慢慢地, 区县电视台的节目越来越不受欢迎, 导致其不断落后于其他节目。区县电视台的节目由于节目流程简单、创新能力不够等, 将得不到观众的注意。调查报告显示, 区县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往往包括电视剧和新闻, 另外还会定时定点播放天气预报, 但其只是简明扼要地播送相关信息而已。特别没有新意的是, 就连播放的电视剧也是重复播放别的台已经播放过的内容。

(三) 商业化严重

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同时, 对区县电视台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因此, 区县电视台节目要尽力保障内容多样、追求新颖, 力求与众不同。但就现状来看, 首先区县电视台可以大量购买节目或电视剧, 因为它们不仅成本较低, 而且承担的风险也较低。所以, 一些电视台大量购买节目或电视剧, 就是为了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这也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 即不同的电视台总是出现相同的节目, 导致行业发展越来越落后。

(四) 节目编播机制落后

部分区县广播电视台从开始到现在, 一切都是按照原来的结构来制作与编排节目的。但是新媒体发展得越来越快, 区县电视台的发展远远跟不上新媒体时代电视产业的潮流, 市场核心竞争越来越有偏差。因为现在大部分区县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基本上都一样, 长此以往, 节目收视率会大幅度降低, 极大地阻碍了电视台的发展步伐。

三、新媒体时代区县电视台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影响下, 传统媒体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学会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 同时要与新媒体结合起来。

(一) 增加区县电视台节目的创意

现在观众对电视台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 照搬其他的节目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人们更加注重节目带来的感受, 更看重的是节目所体现的价值, 人们希望得到更多的重视。如果区县电视台节目想要得到观众更多的喜爱, 就需要做到与众不同, 力求不断创新。

(二) 增加节目的艺术性

从另一个角度讲, 电视节目是一种艺术。因为好的节目在传播内容的同时, 还会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艺术气息。而这些艺术的呈现往往是通过完美的线条、精彩的画面等元素相互融合而表现出来的, 这完全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 要更加注重对艺术的追求, 要多关注时尚节目, 通过增加灵感来增加电视节目的艺术气息。

(三) 发展本土节目

对区县广播电视台来说, 地域是一个主要的障碍, 但可以化阻力为动力。当地的居民生活和风土气息都可以作为节目的题材, 区县广播电视台要学会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选取节目的角度时让题材和视角本地化, 而往往本土节目可以从电视类栏目和新闻本地化两方面来考虑。

(四) 提高节目的本地覆盖率

区县电视台的发展往往是靠电视广告和有线电视网络, 而区县电视台在意的是节目覆盖率的提高, 因为节目覆盖率是否提高对区县电视台经营得好坏有很大的影响。提高节目覆盖率可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拥有地方网络的控制权;二是网络之间紧密合作。

(五) 加大本地文化市场开发

中国电视媒体越来越受观众的欢迎, 形成了庞大的观众群体, 但这种状况应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区县电视台的发展, 完全是靠内部资源的供应以及重视本地市场的发展来支撑的。因为区县可以利用的平台少之又少, 而且区县平台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对区县电视台而言, 要珍惜内部资源, 加大对内部的开发力度, 发挥本土的优势, 从而使电视台发展得更快。

四、结语

地域的限制阻碍了区县广播电视台的发展, 导致其发展得越来越慢。在这个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 部分区县电视台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新媒体。所以, 要想区县电视台跟上时代的潮流, 就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 积极创新节目形式。并且了解观众的喜好, 根据大众的爱好来创造一系列的节目, 这样区县广播电视节目才会得到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圆圆.新媒体时代消防宣传面临的挑战、趋势与应对策略[J].新闻传播, 2016 (16) :88.

媒体转型与未来趋势 篇9

“幸福家庭, 多彩开始”2015中国建筑装饰未来趋势研讨会是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建筑装饰研究会主办, 多乐士设计师俱乐部独家支持的一场以“色彩”为主题的设计师交流活动, 中国建筑装饰研究会执行会长张玉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 这是一个系列活动, 除“色彩”主题外, 主办方还定期举办“灯光”、“软装”等其他系列活动。主办方也希望通过设计师能够更好地把色彩元素利用好, 为大家创造更加舒适、祥和的家庭氛围。而如何更好地引领装饰未来趋势的有序发展, 张玉峰秘书长首先强调了媒体传播的重要性, 同时他更加强调的是媒体传播的内容, 为确保传播内容的科学和严谨, 协会将联合行业知名设计师及行业领导品牌一起领航装饰未来趋势, 他更希望能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把现代的装饰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这是中国建筑装饰研究会未来研究的方向。

色彩是装饰设计的元素之一, 也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香港知名设计师梁景华在谈及装饰设计未来趋势的时候提到, 现在行业的设计师群体是很散的, 他也只是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设计的未来是百花齐放的,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设计也会更加生活化, 与生活更加紧密接轨, 而不是表面化的。单从色彩来讲, 色彩是装饰搭配中很重要的一个角色, 但从目前大部分设计师用色来看, 中国设计师对用色还不是很大胆, 对颜色的运用不是很强, 有些观念还是比较封闭的。而色彩的运用可以很丰富, 不同的色彩搭配起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同样的色彩在阳光下和在封闭的室内的感觉也不一样, 所以色彩也是一门很难的学问。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系统下一篇:金融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