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银行卡犯罪(共7篇)
利用银行卡犯罪 篇1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自助银行、ATM机等多种工具和手段对银行个人客户的银行卡内资金实施诈骗的案件成递增趋势,严重侵害银行客户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影响我国的投资环境与金融秩序。
本文拟以无锡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利用银行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研究现阶段利用银行卡犯罪的侦查难点,并就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
一、无锡市利用银行卡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无锡市作为我国东部对外贸易繁荣、经济较快发展的地级市,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就是不可忽视的犯罪增长。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利用银行卡犯罪并不限于某一具体罪名,“利用”可解释为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本文所称的“利用银行卡犯罪”可以理解为在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过程中使用了银行卡,且银行卡在实现犯罪目的的过程中发挥了效能。
1、无锡市利用银行卡犯罪的现状
(1)无锡市利用银行卡犯罪的案发数量增长迅速。通过无讼案例,以银行卡、刑事案件、无锡市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出了2010 年以来所有已判决的刑事案件文书中出现以上三个关键词的刑事案件,2010 年只有三起银行卡犯罪案件,2014 年飞速增至411 起,2015 年判决了349 起此类刑事案件。对检索得出816 份卷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部分案件中银行卡只是作为转移、隐藏犯罪所得的工具,对利用银行卡犯罪的研究并无意义,其余的大部分已判案件中银行卡作为犯罪的主要手段,在犯罪实施过程中发挥效能,这些案件即为利用银行卡犯罪的案件。
(2)无锡市利用银行卡犯罪的主要犯罪类型与典型形态。对无锡市上述利用银行卡犯罪的案件进行分析归类可以得出:2013 年至今,无锡市利用银行卡犯罪的案例中涉及的主要犯罪类型有诈骗、合同诈骗、信用卡诈骗、挪用资金诈骗、票据诈骗、职务侵占、非法经营、妨害信用卡管理, 其中新型通讯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迅速普及,案件数量占所有利用银行犯罪的案件总数90% 以上,是打击利用银行卡犯罪的重点对象。
2、无锡市利用银行卡犯罪的特点
(1)作案手法新型化、多样化、高科技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与时俱进”。以电信诈骗为例,犯罪分子从一开始打电话、发短信方式与受害人接触,发展成为现在盗取QQ、微信号、冒充淘宝卖家、售后、网络改号等多种方式对受害人进行诈骗,不断更新作案手法。欺诈受害人的事由也十分多样,如冒充黑社会、网络购物、重金求子、PS图片、假冒熟人和领导、假冒QQ好友和机票改签诈骗等等。2016年初公安部公开了48 种常见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其中电话类占6 成。
(2)团伙作案,分工明确。犯罪分子借助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体系化地金融网络,逐步形成结团成伙、分工明确的犯罪产业链。根据无锡市近三年破获的大型利用银行卡犯罪的案件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犯罪体系:犯罪首要分子坐镇海外,遥控指挥;网络技术人员搭建网络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实际接触人员与受害人接触,套取身份、银行卡信息;提款人员在受害人打出资金的同时分批前往作案地的银行网点、ATM机提现、转款;转赃人员将大额资金逐步提现或转入不同的账户,最终汇入地下钱庄,从而完成一起犯罪。
(3)犯罪分子非法利用金融体制中的安全漏洞,公安机关侦查追赃难。在利用银行卡犯罪的过程中,犯罪分子与受害人的正面接触不断减少,“机—机”模式的全面使用实现了犯罪事实地与结果地的最终分离,突破了传统犯罪的时空特点,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取证和打击的难度。
二、打击利用银行卡犯罪的主要难点
打击利用银行卡犯罪是一个热点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目前,利用银行卡犯罪的案件侦破难度大,打击工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破案率一直在低位徘徊。究其原因,打击利用银行卡犯罪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卡随意开办,信息查询困难
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大量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开卡,涉案银行卡开卡地分布各地,侦查人员疲于全国各地出差查询。犯罪嫌疑人往往前往农村或偏远山区向村留守老人大批量地收购身份证,并给付老人少量的报酬。侦查人员在调查这些银行卡信息时,难度大,耗时长,给案件侦破造成极大的困难。
2、犯罪嫌疑人反侦察能力强,侦查机关取证难
利用银行卡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分子往往具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犯罪分子一旦得手就立马将犯罪工具实施销毁。新型的“山头”诈骗就是指犯罪分子躲在山上打电话、上网,对被害人进行诈骗,对司法机关取证、固定证据、定罪量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3、犯罪嫌疑人输出地形成“堡垒”村、户,破案难
利用银行卡犯罪的高发难破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形成体系化的犯罪团体将某些区域封闭隔离成为专门的犯罪区域,形成了“壁垒”村、户,侦查人员进不去,侦查难以进一步地开展进行。犯罪分子往往会通过长期租借的方式将某区域内豪华别墅发展成为犯罪窝点,培养一大批犯罪分子在窝点里实施犯罪活动。
三、打击利用银行卡犯罪的若干思考
1、银行卡开卡实名制与整治虚假认证相结合,加强信息准确度
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专门的犯罪团伙选择偏远的山区、农村,以小礼品为诱饵收集身份证与照片进行虚假认证。为整治虚假认证,可以将实名认证与“刷脸”认证相结合,即办理银行卡时不仅需要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金融机构要将证件照片与本人进行拍照比对,以此来打击虚假认证,信用卡申办管理方面的混论与漏洞。
2、主动出击与部门行业协作相结合,高效打击犯罪
侦查此类案件往往需要刑侦、技侦、网侦三侦协作配合,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同时需要公安部门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互协作,建立快速查询、冻结机制。2104 年1 月30 日无锡市民李女士遭电信诈骗案件中,无锡公安开展了同市公安系统内的三侦协作,打破行业框架,与银行展开积极协作,同时配合外地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最终高效侦破案件也成功避免了被害人的财产损失。公安部刑侦局针对此类犯罪打不深、打不透、打不彻底的情况,公布了打击电信诈骗的举措:统一组织指挥,部、省两级刑侦部门负责对电信诈骗案件组织侦办。
3、打击个案与摧毁“壁垒”村、户相结合,挤压犯罪空间
现阶段针对利用利用银行卡犯罪的侦查主要还是对被害人的报案进行个案侦查,对这类犯罪的震慑作用较小,公安机关应当重视对犯罪分子集中的“壁垒”村、户进行打击、摧毁。2015 年10 月的“飓风”行动,公安机关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省会泗水市成功摧毁了一个专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壁垒”村。一个犯罪“壁垒”村的成功摧毁往往更能打击到这类高发的犯罪,对其他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公安机关也由被动地个案侦破转变成主动地出击,减少了犯罪分子继续为祸的可能性,这也将成为公安机关打击这类犯罪的重要模式。
4、先行预防与打击犯罪相结合,有效减少损失
先行预防在犯罪开始前有效遏制了潜在的财产损失,从源头上截断了犯罪分子的预谋行为,是解决目前利用银行卡犯罪高发难破问题的高效手段。据报道,无锡警方就曾通过反诈骗平台监控开展预先防范有效阻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侦查人员要注意留心已经掌握的诈骗电话号码、IP地址等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一旦出现,立即派人前往通讯另一方进行调查,防止财产损失。
四、结语
利用银行卡犯罪随着信息化与网络金融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新型的犯罪形式、多样的作案手法、高科技化的犯罪手段,公安司法部门也应当采取措施及时制止这类犯罪的高发趋势,在日常侦查破案中应当有意识地进行情报信息共享,将这类犯罪地信息连点成线,积线成面,掌握犯罪团伙最新资料,适时开展区域合作缉捕,联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预防,实现被动受案到主动追击的转变。
摘要:利用银行卡犯罪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犯罪中的突出问题,这类犯罪的发案率居高不下,破案率却得不到提高。造成此类犯罪侦查难、打击难主要原因有侦查缺乏技术及体系化的侦查途径,区域行业间缺少合作,犯罪嫌疑人输出地形成“堡垒”村、户,犯罪嫌疑人反侦察能力强,侦查机关取证难。在打击此类犯罪过程中,公安司法机关应当重视完善法律机制,构建合作平台,变被动为主动,注重预先防范,从而提高侦查打击此类犯罪的效能。
关键词:利用银行卡犯罪,特点,侦查难点,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打掉团伙150余个[EB/OL]http://www.enorth.com.cn,2013-06-29.
[2]无锡女子被骗九十多万民警机智冻结骗子账户[EB/OL]http://www.ksnews.cn/item/show/213473.html,2014-03-25.
[3]陈磊.电信诈骗为何猖獗[N].法制日报,2015-11-16(8).
[4]晓城,季娜娜.保持通话4小时被绕进电信诈骗96万险进骗子腰包[N].扬子晚报,2015-05-18(8).
我国银行卡犯罪剖析及防范措施 篇2
关键词:银行卡,安全性,犯罪特点,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近年来, 我国每年发行的银行卡数均以亿计, 居世界第一。银行卡犯罪活动伴随银行卡井喷式发展也随之猛增, 在刑事打击的重度挤压下、在各金融机构对内控制度、业务流程、岗位设置及业务操作等方面存在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采取的有效措施, 银行卡犯罪活动猖獗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一、银行卡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是POS机异地移机套现日趋增多, 犯罪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犯罪分子或是在甲地骗领POS机后带到乙地套现, 或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联系卖家, 从甲地租用POS机后带到乙地套现, 或是采取在POS机加装拨号器或使用“大联通”方式将固定POS机虚拟成移动POS机等科技手段, 绕过监管, 跨地区移动套现。
二是一批地缘性职业犯罪团伙成为伪卡诈骗犯罪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以宗族、同乡为纽带, 长期流窜于各地, 通过在ATM机加装盗码器、针孔摄像头等窃取银行卡信息后盗提卡内资金。
三是制作伪卡及盗码器等银行卡诈骗工具的行为集中化、产业化、伪造银行卡从零星制造向作坊式甚至产业化发展。
四是部分银行从业人员直接组织或参与犯罪, 危害极大。部分银行临柜人员或银行卡系统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 盗取客户信息后制作伪卡盗提资金。此类犯罪不仅直接侵害了持卡人的利益, 而且严重损害了银行的信誉。
五是批量骗领信用卡实施诈骗犯罪, 凸现银行审核漏洞。犯罪分子利用银行审核方面的漏洞, 伪造材料批量骗领信用卡, 即虚假申请后进行透支, 大量套取银行资金。
二、风险分析
1、内控制度建设存在不完善之处
(1) 特约商户准入管理制度不完善
银行对“特约商户”准入资质不够明确、详细, 对特约商户经营、信誉、财务等情况的调查与管理, 内控制度中对岗位职责分离、限制和禁止的规定不完善。
(2) 银行卡授信审核制度不完善
比如银行对商业或服务行业私营企业高管人员信用卡授信额度较大, 但是相关审核管理制度不完善, 未严格审核此类客户申请人所在公司的经营情况, 未从制度上区分辨别个人消费授信和作为流动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授信审核。
2、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1) 技防能力偏弱
技防能力不够, 技防手段偏弱, 不能满足技防监控的要求, 发卡机构未积极发行防伪能力较强的标准银行IC卡, 未建立或完善银行卡交易监测系统, 不能使用严格的技术手段对移动POS机的使用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等, 助长了伪卡泛滥及犯罪分子利用POS机进行信用卡套现的气焰。
(2) 制卡环节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防范系统, 对窃取客户信息的行为不能记录访问痕迹并及时预警, 或因岗位设置缺陷、强制休假或岗位轮换执行缺位等原因, 造成银行人员能够利用职务之便, 盗取客户信息。
(3) 经办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对批量发卡业务审核把关不严, 未认真落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 以信任代替规章, 简化业务手续, 降低审核标准, 给犯罪分子批量骗领信用卡造成可乘之机。
(4) 监督管理不力
对ATM、POS等设备未按规定组织检查, 及时发现犯罪分子在自助设备等加装盗码器、针孔摄像头等窃取银行卡信息的行为;未对发卡或收单机构的主机系统及其备份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致使客户信息被侧录;未按规定对特约商户使用POS机的行为进行现场监控或现场检查, 掌握特约商户的经营状况和规律, 及时遏制商户可疑交易、涉嫌欺诈交易或涉嫌协助持卡人套现交易的行为;对信用卡更换担保人时, 未严格进行信用卡止付管理, 可能会发生在担保人申请退出担保后, 银行卡持卡人进行恶意透支等不确定后果, 易积聚信用风险。
三、解决方案
1、建立科学的银行卡业务发展战略和规划
将银行卡业务发展纳入银行各项业务的总体战略规划中, 继续坚持“审慎稳妥、追求质量”的业务拓展原则, 对银行卡市场进一步细分, 重点培养优质客户群体, 建立灵活的授信审核制度、信用调整制度、不良信用客户退出机制等, 完善业绩考核, 并借助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的交易平台, 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创新业务品种, 积极扩大发卡量, 提高信用卡的盈得水平。
2、以人为本, 进一步健全人防机制建设
一是银行相关部门应健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机制, 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继续完善干部任免及考核制度, 实行任前公示和试用期, 积极接受群众监督, 把不合格的人才堵在干部队伍之外。建立多种群众举报的渠道, 加强内外舆情的监测、报告, 建立举报必究制度, 鼓舞举报人的士气, 打击和震慑犯罪分子。二是银行相关部门应建立员工风险档案, 实施对“业务能人”、基层负责人、柜面业务重要岗位人员执行轮岗轮换、强制休假情况的检查, 提升强制休假与离岗审计的结合度, 完善用人管理。三是应继续加强对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不断结合实际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 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业务素质, 不断提高干部员工的自律意识、风险意识及业务素质, 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3、进一步加强技防能力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对信用卡客户信息安全管理的科技手段, 保护客户信息不被盗取、侧录;二是进一步完善银行卡交易监测系统的动态监测功能, 针对风险点不断完善风险模型, 及时识别、预警风险;三是积极研究、探讨对移动POS的跟踪和监控手段, 通过使用严格的技术手段, 及时监控不法分子利用POS机进行信用卡套现的行为。
4、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内控制度,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特约商户准入和管理制度。对特约商户准入资质进行严格界定, 并在操作流程设计上, 明确岗位职责, 强化风险意识。二是完善银行卡授信审核制度。应从制度和审核流程上区分辨别个人消费授信和作为流动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授信审核, 对商业或服务行业私营企业高管人员发放银行卡进行严格审核, 以针对不同的资金使用用途, 实行不同的风险管理。对收入不稳定的从事商业和服务等行业的客户, 应同时对其经营的企业进行审核, 并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考虑要求其提供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对信用情况很好的优质客户, 发放无担保大额授信时, 应考虑要求客户办理以银行为第一受益人的人身意外或重大疾病险。三是完善银行卡止付制度。对可疑账户恶意透支套现现象及时分析判断, 完善并认真执行相关止付制度;对更换担保人的银行卡客户, 担保人申请退出担保时, 应对持卡人银行卡进行止付, 以防信用风险。四是加强对银行卡风险的系统监控。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可疑账户风险评估, 及时研究分析可疑账户的风险新特征、风险程度和管理措施。对持卡人恶意套现行为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及时采取止付、降低授信额度、增加担保条件等措施, 对支持恶意套现的特约商户, 及时配合银联进行清理。五是银行相关部门应针对上述风险点, 结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和银行管理需要, 进一步梳理、完善银行卡制卡、特约商户管理、信用卡套现等业务管理办法, 细化、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等, 提出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杜绝因制度缺陷造成的风险。
5、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
首先, 应将上述风险点纳入案防工作检查重点, 确保检查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银行相关条线管理部门应针对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 加大对ATM、POS、特约商户的现场监督检查;同时, 对信用卡的不相容岗位设置、重要岗位强制休假及轮岗轮换的执行情况、信用卡制卡、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准入、发卡审核、信用卡套现及特约商户准入等关键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及时识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纠正不合规的操作行为;要根据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 拓宽监督视野, 同时加大对上述风险点的检查力度。其次, 要严肃全员问责。根据违规行为性质及造成的后果, 由银行检查部门按照规定, 严肃处理违规违法责任人, 绝不姑息。
综上所述, 经过50多年的发展, 银行卡已经深深植根于当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 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涵, 于此同时, 银行卡的发展和应用也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在加强防范银行卡犯罪的同时, 大力推进银行卡产业化发展, 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挖掘产业内部蕴藏着的巨大商机, 刺激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 而且还可以带动通讯、软件、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 以及推动金融业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公安指挥中心:公安部信息综合[Z].2010-07-29.
利用银行卡犯罪 篇3
在最近几年当中, 我市先后出现了多起银行卡犯罪事件, 通过对这些犯罪事件总结之后发现, 现阶段的银行卡犯罪逐渐呈现出集团化、组织化与多元化的特征。如“黄铁勇等人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件、肖艳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案、非法经营POS机套现案”这些案件都明显具有上文当中所提到的这些特点, 在这些案件当中, 犯罪分子之间通过有组织的勾结在一起, 同时内部具有明确的分工, 在犯罪的过程当中计划性明显较强, 同时逐渐形成了一种国内与国外联合实施诈骗的现状。
犯罪主体多元化, 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在现阶段的银行卡犯罪的案件当中, 犯罪主体的主要特征就是多元化、组织化与集团化。现阶段的银行卡诈骗的实施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自然人个体当中, 还有许多单位进行诈骗活动, 而在单位诈骗当中, 犯罪的主体也不仅仅局限在老员工当中, 许多新员工也进行相关的诈骗活动, 犯罪主体除了多元化的特征之外,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组织化与集体化。银行卡犯罪逐渐呈现出团伙性和有组织性, 一些信用卡犯罪团伙从窃取、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制作假卡, 到运输、销售、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组织异常严密;从受害人的范围来看, 在现阶段的银行卡诈骗案件当中受害人一般也不是仅仅是一个人, 往往会涉及到较多的人数。现阶段进行银行卡诈骗的许多犯罪嫌疑人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特别是在信用卡诈骗当中许多犯罪嫌疑人的智商都相对较高, 甚至还有部分犯罪嫌疑人收到过良好的专业的网络知识培训, 这部分人在实施诈骗活动的过程当中, 能够有效的避开安全系统的防护, 同时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将相关的作案证据销毁。从银行卡犯罪的形式上看, 现阶段银行卡犯罪的形式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当前最主要的三种形式是冒用信用卡、伪造信用卡以及恶意透支等内容。而在最近几年当中,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 部分犯罪嫌疑人甚至采用网络技术破解银行卡的密码实施犯罪。
二、打击防范银行卡犯罪存在的难点
(一) 侦破难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信用卡诈骗犯罪逐渐呈现出一定的智能化与专业化的趋势, 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在整个社会当中都不断扩展,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网络经济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法律保障体系当中, 存在着许多的漏洞, 这就导致在网络经济的范围当中, 信用卡犯罪逐渐增多, 其中网络信用卡犯罪不仅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 网络信用卡业务具有较为明显的网络信息化特征, 从具体来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第一, 采用信息化的方式, 用户在利用网络信用卡进行网上交易的过程当中, 只需要在网站当中填入正确信用卡卡号以及对应的密码就行了, 而并不需要真实的信用卡。第二, 信息化的用户资金。用户在使用网络信用卡时, 其资金往往都是表现为一种系统当中的电子信息, 而并不涉及到真实的货币交易。
(二) 取证难
自金融系统改制后, 各商业银行上下自成一体, 各级人民银行、银监局对商业银行的管理更多表现在指导、协调上。各商业银行不论是卡号分类, 还是号段归属地, 以及清单上反映出来的交易代码等都各具特点, 不具共性。特别是各商业银行都是计算机管理, 所有数据信息都存储在总行, 作为储户开户行的各营业网点, 只是整个网络的终端, 不能调取相关信息, 对于公安机关急需的资料信息, 需逐级层层上报、查询、下传, 形成一个周期。加之从储户银行卡信息被犯罪分子窃取后到作案得手, 如果储户用卡次数不多则很难及时发现案件, 这又是一个时期。
(三) 定性难
由于在不同的环节当中银行卡犯罪往往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 因此, 如果按照刑法对其进行定性, 则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例如, 在恶意透支的犯罪当中, 对于恶性透支的定义根据《解释》的规定可以定义为发卡银行催收两次之后的三个月内没有归还, 则可以将其定性为恶意透支, 但是在实际当中, 发卡银行是否对其进行了催收是很难进行考察的, 同时催收的此时以及催收的时间也很难进行考察, 从而对于恶意透支的界定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类似的问题, 例如, 许多银行对于持卡人透支的情况, 往往会对双方之间所存在的这种民事关系并不十分重视, 有时候仅仅是从形式上进行催收, 甚至有的银行根本不对会持卡人进行催收就直接采用法律诉讼的方式解决, 这样就必然使得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
(四) 防控难
当前阶段许多银行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必然导致银行会采取各种促使提升自己信用卡的用户, 这就必然导致, 部分银行对办卡申请人的资料审核并不是非常的严格, 往往只注重信用卡的发卡数量, 而对持卡人的真实情况却不够重视, 甚至有些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户, 往往会主动放低对客户的要求, 同时对其提供的资料也不会认真审核, 这就是的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发生较为有利。曾几何时, 银行甚至将在校大学生当作是信用卡的发卡对象, 同时也进行疯狂的争抢, 每次到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 许多银行都采用一定的政策从而吸引大学生办理信用啦, 但是大学生群体并没有工作, 其必然也就没有稳定的收入, 还是需要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援, 但是大学生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消费意愿, 因此, 大学生群体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当中, 往往会从打击防范信用卡犯罪的对策建议加强内部管理, 源头杜绝潜在隐患。对发卡银行的内部进行强有力的管理是防范信用卡犯罪的最根本措施, 首先是需要银行需要树立起以经营为中心地额观念与风险防范意识, 不仅需要增加持卡人的数量, 同时还必须要高度重视持卡人的素质, 对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查,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信用卡犯罪的发生。银行需要根据申请人是否具有稳定的工作以及固定的住所等内容对申请人进行综合性的评判, 同时对其所提交的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查, 并根据调查的内容为其提供对应额度的信用卡, 在办理信用卡的同时也要求申请人缴纳一定额度的信用保证金。在使用资产担保时, 银行必须要进行充分的调查, 从而避免资产被重复担保、以及不同申请人之间存在着相互担保的情况, 而对于个人担保, 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对担保的资产进行抵押。其次, 还需要建立透支预警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对所有的信用卡进行实时监控, 并进行数据分析, 对恶意透支的现象进行及时的制止。最后, 需要对信用卡办理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 从内部入手不断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工作, 同时也需要确保内部保密工作。建立专门的稽核工作体系。
三、打击防范银行卡犯罪存在的应对措施
(一) 构建预警机制, 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目前我国已对利用POS机套现按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 但对POS机的使用监控不到位, 无举报则不处理。因此, 笔者认为, 银监会与税务部门应加强合作, 通过银行获知POS机刷卡数额, 会同税务部门进行报税核算, 及时发现问题, 如真实经营则以偷税进行处罚, 如利用POS机套现则按《刑法》量罪定刑。在发卡银行方面, 努力提高收银员的防伪、防骗的能力;同时要对特约商户加强监管, 对异常交易情况及时发现并作出迅速的分析判断, 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特别是一旦发现特约商户恶意套现的情况, 要严格遵照国际通行准则, 立刻收回POS机, 撤销特约商户资格。
(二) 加强宣传工作, 增强群众法律意识
要充分借助报纸、电视、互联网、公共场所的LED显示屏、微博、微信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发布预警信息、典型案例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信用卡方面的相关常识、法律知识及防范建议, 提高持卡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从主观上防止信用卡诈骗的发生。
加强协作配合, 全力打击信用卡犯罪。公安机关需要建立起移送机制, 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外联动机制, 银行在日常的运行当中如果发现可能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时需要及时的将有关证据移动到公安机关以及工商管理部门, 从而不断加大对信用卡非法套现的打击力度。同时要从源头出发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中, 防范信用卡套现的最根本问题表现为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存在着明显不足, 同时也缺乏一定的防范意思。此外由于信用卡套现存在着较大的隐蔽性, 从而导致很难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这种隐蔽性也导致对信用卡套现的责任追究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同时由于在整个产业链当中不同主体能否抵挡出高额利润的诱惑, 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体现了法律与制度的合理性。如果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当中, 不能对信用进行很好的抑制, 必然会导致许多负面问题会频繁出现, 从而被媒体报道, 社会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 现阶段如果想彻底解决信用卡犯罪问题,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激励与约束相容, 权利与责任匹配, 各部门有效协同, 民事、行政、刑事手段并举, 互利共赢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公安部门通过全面收集、研判涉嫌金融犯罪的情报信息、线索,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送预警信息, 提升“主动发现、主动进攻”能力, 携手全力打击信用卡犯罪。
参考文献
[1]彭少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新态势及应对策略[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1, 02:76-81.
[2]相庆梅, 刘冬.涉众型经济犯罪对受害人补偿的政府角色——以“蚁力神事件”为例[J].理论探索, 2011, 03:129-132.
[3]任怡.论大数据背景下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机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02:117-122.
银行领域职务犯罪探究 篇4
一、新时期银行职务犯罪的特点
我国《刑法》对银行渎职犯罪规制主要有两类:一是背信贪利型犯罪, 主要体现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涉嫌的具体罪名包括: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犯罪主体是商业银行) 、违法发放贷款罪、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和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二是贪污贿赂等贪利型犯罪, 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 我国刑法分别规定了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 即犯罪主体为国有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及国家工作人员的相应构成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 若犯罪主体为非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则构成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资金罪。当前我国银行业职务犯罪, 主要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 犯罪主体多为单位高层, 涉案金额特别巨大, 案发后往往携款潜逃
由于金融行业从业者往往手握大额资金的控制权, 因此, 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成为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一大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公开报道中, 银行系统有不少于十五名行长级高管落马, 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陶礼明等涉嫌挪用公款、受贿案, 涉案金额高达3.4亿元。近年来, 影响较大的案件有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前后三任行长卷款潜逃加拿大, 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河松街支行原行长高山卷走客户上亿存款逃往国外, 涉案人员李东哲及相关人员分别于案发前潜逃境外, 江阴农行要塞支行行长孙峰携上亿巨款举家外逃。
(二) 犯罪时间潜伏期限长
银行职务犯罪多为智能型的预谋犯罪, 犯罪主体基于对金融业务的熟悉和特殊技能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职务的方便, 作案后能够潜伏较长时间。另外, 银行职务犯罪在犯罪方法和手段方面具有隐蔽性、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 查证难度相对较大, 较其它普通犯罪有着较明显的处罚滞后性。如前面提到的黑龙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原行长高山从2000年开始涉嫌参与金融诈骗犯罪, 骗取东北高速公路公司、黑龙江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等多家单位的数亿元款项, 2005年1月该案才案发。鲁家善1990年担任中国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期间利用职权犯罪, 至1997年案发。王雪冰自1993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银行行长期间, 利用职务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 至2003年案发。
(三) 内外勾结作案比较突出
银行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性, 银行工作人员熟悉银行业务和具体的操作程序, 能够规避银行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监管。银行工作人员的参与, 使银行领域职务犯罪更加隐蔽, 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也更大;另外, 银行工作人员容易被外部犯罪分子注意, 为了达到骗贷、票据诈骗等目的, 外部犯罪分子拉拢腐蚀银行内部人员, 利用银行工作人员职务便利条件进行各种形式的金融犯罪。银行内部的职务犯罪与外部金融诈骗等犯罪相互交错, 危害十分严重, 实践中重大恶性金融犯罪案件多是内外勾结作案的结果。内外勾结作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 犯罪人具有专业性、职业性, 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实施犯罪的案件不断出现, 跨国 (境) 、跨区域犯罪增加。如重庆农商行职员彭春与他人勾结合谋骗取储户存款, 利用银行柜员的职务便利, 违规转走储户存款, 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并收受财物, 构成挪用资金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二、银行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 银行内部管理松弛, 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有的银行不认真落实双人临柜、双人管库、离岗交接登记制度, 脱岗和相互替岗现象比较突出;有的银行存在凭证、印鉴、票据等保管不严, 在储蓄、出纳、会计、信贷等部门领用无登记, 使用不监督, 过期作废的重要凭证随意摆放, 不及时清理;有的银行不遵守保密规定对计算机使用进行管理, 整个业务流程缺乏严格规范的制约, 这一切都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3]银行具有管理职权的人员都担负着某项职务, 对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情况一般比较熟悉, 深知本行业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的漏洞, 甚至有些人集人、财、物权力于一身, 并直接左右资金流向, 而有的单位领导对一些明显存在的隐患和漏洞视而不见, 防范意识淡漠, 甚至被一些犯罪分子的假象所蒙蔽, 客观上纵容了犯罪。
(二) 缺乏有效的预防机制, 监督约束的滞后性
近几年来, 司法机关在银行系统的协助下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 对打击银行职务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 没有形成有效的银行自身预防犯罪机制。同时预防银行职务犯罪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 然而, 实践中缺乏相关部门的联系和配合, 对重点领域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落不到实处, 导致现实中银行职务犯罪涉案人员职级越来越高, 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情节越发严重。银行监督体系中存在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内部监督包括: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上下级机关间的相互监督等等。监督体系和监督形式相对完备, 但是监督约束机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监督难以真正发挥实效作用。往往等到系统或部门发生职务犯罪案件, 才会发现内部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存在漏洞, 监督防范功能比较薄弱。
(三) 个别银行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法制纪律观念淡薄, 个人贪婪的物质欲望、恶习严重
银行多注重经济指标, 员工培训制度, 重点也多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提升上, 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文化学习, 对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学习不重视。银行工作人员每天需要经手大量的资金, 面临金钱的考验, 稍有意志薄弱, 就容易造成道德风险。而且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价值观念扭曲,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强大的物质占有欲等支配下容易迷失, 在金钱面前缺乏应有的克制, 贪婪欲望膨胀, 从而铤而走险迈向犯罪的道路。银行外部的不法分子为了实施金融诈骗等行为, 往往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拉拢银行系统内部工作人员, 实践中一些法律观念淡薄者往往视法律于儿戏, 工作随便, 缺乏原则, 往往步步从违规违纪行为最终发展到违法犯罪行为。
三、加强银行领域职务犯罪预防的对策性建议
(一) 加强金融机构的自身建设, 健全规章制度
银行系统要新形势、新职责、新任务, 以及业务的需要和工作内容,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工作纪律, 规范操作程序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行为, 使内控制度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同步;要科学设置职权结构, 做到职权结构有效、高效廉洁和制约有序, 既符合银行安全经营和风险防范的要求, 又符合创造企业经营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改变权责不清、权力无制约、监督不利的状况, 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 规范权力运作, 实行职权分解,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避免专权、滥权、以权谋私;积极落实目标责任制, 按照岗位目标管理的要求, 将各项工作细化量化到不同的岗位, 作为考核工作质量的标准, 使各项银行业务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要对易发生犯罪的重要业务环节和重要部门、重要岗位, 建立人员不定期交流、岗位轮换、离任审计等操作性强的内控制约机制, 堵塞可能出现的漏洞, 防范职务犯罪发生。
(二) 加强银行领域的立法工作, 完善预防体系, 增大犯罪成本
刑法在介入银行领域并加强对银行职务犯罪打击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银行职务犯罪是一种涉及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的犯罪现象, 因此, 预防银行职务犯罪, 法律的配套完善十分必要。首先, 建立严密的银行等法律体系和完善刑法对银行职务犯罪的规制, 尽量减少法律漏洞, 对于防范银行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各单位纪检监察的作用, 抓好本单位自身的预防工作, 制定规范, 明确职责, 及时发现问题, 将银行职务犯罪消灭于萌芽状态。其次, 实施源头治理为重点,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各类银行管理制度, 实行内外结合的监督预防, 引入高科技预防手段, 努力提高从预防金融腐败的能力。再次, 司法机关加大对银行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 对携款私逃分子尽快缉拿归案, 彻底打消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最后, 要增大银行职务犯罪成本。行为人实施犯罪实际上是一种选择, 如果犯罪行为的利大于犯罪后果之弊, 则容易选择犯罪, 反之, 则不选择犯罪行为。在刑法中增加对银行职务犯罪行为人的资格刑, 对犯罪人的身份和职务、职业资格等给予刑法上的否定性评价, 终身不得任用或不得担任相关职务。
(三) 加强银行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4]
银行职务犯罪的犯罪动机往往受到工作环境、职业性质、职位竞争、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条件的影响, 实施犯罪主要是因为价值观念扭曲, 贪欲膨胀, 放松自身的思想修养等, 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银行系统应当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日常具体的金融业务工作之中, 把严格遵守银行职业道德规范当作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思想境界, 牢固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宪法》《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行政许可法》和《刑法》等等法律法规的学习, 增强法治观念, 树立依法办事的思想, 进行警示教育, 努力做到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学法、守法, 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选择银行职务人员时除了考察是否具备过得硬的业务能力, 知识结构, 更应注重的是良好的道德情操、利他的奉献精神, 选聘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建立有序的培训制度, 有计划地提升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营造较好的工作氛围, 培养银行工作人员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业务素养, 提高反腐巨贪的能力。
摘要:近年来, 银行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侵占等案件频发, 侵占、窃取客户资金的案件也屡禁不止, 不仅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 损害银行信誉, 同时也严重危害到国家金融安全, 破坏国家经济金融秩序。预防银行领域职务犯罪的滋生和蔓延, 防范金融风险, 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对策是: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预防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职务犯罪,银行,犯罪预防
参考文献
[1]宋友艳, 张克强.教育领域职务犯罪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1) .
[2]吉媛媛, 马骏.对当前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14 (10) .
[3]刘敏, 崔庆林.云南省金融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J].云南大学学报, 2003 (4) .
利用二维码技术犯罪现状启示 篇5
无线网络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3G/4G)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代表了较先进应用的二维码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无论是上班时、还是休闲时,随处可见一个黑白相间的方格——二维码。它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便捷。
随着二维码的普及,纷繁复杂的信息频繁地通过仅占方寸之地的二维码来展示。它能满足个人用户使用打折优惠券、电子导诊、电子签到、线上线下购物,实现无纸化操作;也可以令政府、教育机构、企业等大客户实现交通、物流、各类证件、各类报表和票据、信息共享、移动学习等常用管理项目。近年来,不法分子也悄悄地盯上了二维码技术,利用其传播恶意吸费软件、盗取银行卡信息,严重影响了网络秩序,给取证技术带来了新的问题。
2 二维码及利用其犯罪现状简介
二维码,又被称二维条码(QR(Quick Response)code)。它选择使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利用计算机中比特流概念,按一定规律(码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二维方向)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网络数据里,二维码类似于人类社会里的标识唯一性的身份证号码,真正实现了“一码一物”。
二维码能得到迅速普及,归功于它的众多优点。方便被识别是二维码成为移动网络设备进驻生活服务的重要特点。二维码经过扫描进入移动网络设备后,可以轻松实现发现各类优惠、下载手机应用、加微信好友等。但如果二维码被捆绑了病毒、木马及钓鱼网站链接,那么移动网络设备中隐私信息可能会泄露。当前利用二维码犯罪主要集中在吸费、盗窃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密码、非法网站、传播手机病毒等几个方面。根据2012年2月份发布的《2012年手机网络安全报告》,二维码已然成为了手机用户感染病毒新型渠道。截至2013年2月底,据腾讯数据显示,共检测二维码网址达1701万条,拦截恶意网址达35.1万条。而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各地也陆续出现了利用二维码“包装”后实施诈骗的警情及扫二维码后发现被扣费、浪费流量等案例,截止到2014年4月,这些数字仍有上升趋势。
3 利用二维码犯罪问题带来的启示
利用二维码犯罪的案例数量逐年上升,理论上,二维码技术本身没问题。被犯罪嫌疑人捆绑了病毒、木马及钓鱼网站链接的二维码才是罪魁祸首。利用二维码技术犯罪之所以猖獗原因如下:一、二维码的生成方式很简单,无人监管。有计算机软件使用常识的人都可以完成二维码的制作;二、外观相似,肉眼难以识别与非带毒二维码的异同点。人们单从二维码的外观是无法识别它是否带有病毒、木马或者钓鱼网站的;三、利用受害人心理特点,打响钜惠信息促销战。利用这种方法引诱人们上当受骗,开启犯罪嫌疑人的“吸血模式”;四、现实的、虚拟的,传播渠道广泛。平面媒体、微信、电子邮件等,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便利;五、新兴事物,处于网络监管盲区。截止目前,国家对二维码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监督机制,让二维码犯罪钻了空子。六、受害人防范意识薄弱,移动网络设备不设防。受害人在使用移动设备未给添加网络访问防护软件,给犯罪嫌疑人留了后门;七、移动设备网络访问防护软件中针对扫描二维码犯罪数据库很少,致使利用二维码捆绑的病毒、木马或钓鱼网站链接未被发现,让其在网络数据中肆虐; 八、移动设备种类繁多,与之匹配的电子取证使用的软件、硬件少之又少,造成取证难,形成有效的证据链条更难,进而指正犯罪嫌疑人难上加难。
总结利用二维码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原因,有以下几点启示:一、提升二维码生成软件的使用门槛,明确生成二维码的具体用途;二、在移动网络设备中安装防病毒安全软件,二维码扫描软件等相应的防护程序。比如手机管家、快拍二维码等。下载防护软件时务必到官方应用商店下载;三、拒贪小便宜,使用二维码前确认是否出自正规的网站;三、国家对二维码继续制定一套有效监督机制,将二维码的使用标准付诸实践,完善针对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谨防利用二维码犯罪的嫌疑人逍遥法外;四、国家要鼓励安全软件企业尽快完善云端数据库,研推有安全扫描功能的软件,以遏制信息诈骗等行为;五、移动网络设备多种多样,取证技术需要针对不同的硬件和信息格式制造出相应的专门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取证工具。
4 未来研究方向
连接线上、线下的二维码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二维码传播手机病毒和不良信息的行为,甚至是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的秩序。当前,利用二维码犯罪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二维码扫描技术、二维码的防伪与加密技术、完善恶意网址云端数据库、移动网络取证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希望在未来时刻,各部门协同合作,完成二维码研究与安全使用,共建和谐、纯净的网络环境。
摘要:二维码技术日渐成熟,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文中介绍了二维码技术及犯罪嫌疑人利用其进行非法活动现状,总结利用二维码进行犯罪带来的取证难问题及其他启示,最后提出了研究方向。
防范银行业计算机犯罪 篇6
(一) 内部人员作案占比高
由于银行业务都是通过内部计算机网络完成的, 所以了解银行业务流程、熟悉计算机系统运行原理、对银行内控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上的缺陷比较清楚的内部职员往往比其他人员更容易犯罪。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银行系统发生的计算机犯罪案件, 九成以上是内部人员或内外勾结作案。
(二) 作案手段更加隐蔽
计算机犯罪智能化程度高, 大多数犯罪分子熟悉计算机技术, 可运用正常的操作规程, 利用合法的账户进入银行计算机网络, 篡改计算机源程序或数据, 这种犯罪一般情况下短时期不易被发觉。
(三) 破坏性和风险性大
当犯罪分子突破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后, 盗窃资金多少全由犯罪分子任意输入, 会导致银行资金的巨大损失。
二、银行业计算机犯罪的成因
(一) 防范意识和能力差是导致计算机犯罪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不少计算机主管领导和系统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犯罪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防范意识低, 堵截能力差, 计算机安全组织不健全, 安全教育不到位, 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安全抵御防线。
(二) 内控机制不完善, 管理制度难落实
一是主管部门对计算机安全检查不到位, 监督检查不力, 不能及时发现和堵塞安全漏洞。二是不少单位在系统开发运行过程中, 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
(三) 现代管理手段滞后
银行电子化项目从立项、开发, 到验收、运行等各环节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安全防范体系, 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三、银行业计算机犯罪的防范措施
(一) 银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计算机犯罪对
银行信誉和资金危害性的认识, 认真部署计算机安全防范工作, 提高系统、网络的管理能力;强化系统开发、管理、操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和安全教育, 严格要害岗位人员的审查和管理。
(二) 加大银行计算机业务应用系统开发运行
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力度, 凡提出的业务需求书, 其中必须要有安全的要求。要实行严格的权限管理, 防止一人身兼数职, 责任不清。
(三) 建立健全银行计算机管理各项制度, 尽快
完成从手工作业到全面采用电子化运行过程中银行内部新旧制度的更替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计算机安全防范体系。
(四)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是建立健全计算
利用银行卡犯罪 篇7
张明楷教授曾指出, 商业贿赂犯罪并不是刑法意义上的类罪, 也不是刑法意义上独立的犯罪类型, 它只是着眼于贿赂发生的具体领域而形成的概念。因此, 商业贿赂犯罪的实质仍是一种贿赂型犯罪, 它与公务贿赂犯罪的成立条件并无显著差异, 都要求接受贿赂一方行为人必须有“利用职务之便”的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中立案标准的规定》的规定, “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 即自己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产生的便利条件, “利用职务之便”的这一概念解释立足于公共事务并且具有管理性和职权性的特点, 具有显著的公法色彩。
而商业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着眼于商业领域而形成的概念, 并不专注于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职务行为, 商业活动有着与公务活动截然不同的规律和特质, “利用职务之便”这一概念的解释也应当尊重商业领域的固有规律和内在特质。简言之, 商业活动是指商事主体进行交易的行为, 商业活动的主体具有平等性, 交易的过程具有协商性, 商业贿赂犯罪中的“利用职务之便”应当体现商业活动的主体特点和交易特性, 这种交易的平等性和协商性使得“利用职务之便”难以依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进行, 从而具有显著的私权性质。着眼于其发生的具体领域, 在商业贿赂犯罪语境中, 对“利用职务之便”这一概念的解释应当突破管理性和职权性的限制。
2 对商业贿赂语境中的“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扩张解释
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着眼于商业活动领域而产生, 商业活动的固有规律和内在特质使得商业贿赂行为及其所包含的“利用职务之便”具有显著的私权色彩, 笔者认为对商业贿赂语境中的“利用职务之便”应突破管理性和职权性的限制作适当的扩张解释。
商业贿赂犯罪的客体除了普通贿赂犯罪所具有的客体之外, 还具有特定的犯罪客体——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笔者认为, 商业交易机会是商事主体生存并开展市场竞争的基础, 商业交易条件则是商事主体竞争能力的直接体现并形成商事活动的收益, 商业交易机会的公平选择和商业交易条件的公平形成是公平竞争的表现方式。因此, 商业贿赂犯罪的直接表现形式既是通过贿赂行为影响交易机会的选择或者交易条件的形成, 这样的行为显然并不局限于与公法意义上的职务行为存在特定关联性。着眼于商业贿赂犯罪所发生的具体领域, 所谓“利用职务之便”, 应突破利用单位行政管理体系中所形成的职务之限, 扩张至利用具体商业活动中管理性和决策性的权力。只要行为人在具体的商业活动中影响了交易机会的选择或者交易条件的形成, 即视为“利用职务之便”, 而无论这种影响是否是通过公法意义上的职务行为产生的。
例如医生利用开具处方的便利收取药品回扣的行为, 医生所从事的是一种技术性劳务活动, 并不能体现公共事务中的管理性和职权性, 但就药品公司和患者之间的终极商品交易关系而言, 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则对药品公司交易机会的获得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着眼于药品销售这一具体的商业活动领域, 医生收取回扣而开具处方也构成了商业贿赂中的“利用职务之便”。医生与药品公司之间不存在职务关系, 但在药品销售的交易活动中, 存在着足以影响交易机会选择和交易条件形成的特定关系, 由此可见, 以对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影响为依据对“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扩张解释, 实际上也将商业贿赂犯罪主体的适用范围扩张至交易双方的特定关系人。
综上所述, 商业贿赂犯罪中的“利用职务之便”并非着眼于组织管理的职务关系, 而是直接针对商业活动中的交易环节。对于商业贿赂中“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扩张解释, 实质上实现了以对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影响为依据, 使商业贿赂语境中的“利用职务之便”突破了管理性和职权性的限制, 从而适应了商业贿赂犯罪范围广泛和形式隐蔽的特点。
3 商业贿赂犯罪中“利用职务之便”的缘由、时机和方式
商业贿赂犯罪是着眼于其发生的具体领域而产生的概念, 对商业贿赂犯罪语境中的“利用职务之便”作扩张性的解释是对商业活动固有规律和内在特质的适应和尊重, 但需要注意的是, 商业活动作为商事主体以平等协商的规则进行商品生产和流转的过程, 实质上仍是一种私法行为, 刑事法律制度在打击商业贿赂犯罪行为的同时还应对合理的商业活动行为保持必要的理性和克制。因此, 在对商业贿赂犯罪语境中“利用职务之便”的概念进行扩张解释的同时, 还应对“利用职务之便”的缘由、时机和方式进行限制, 避免刑事法律制度对商业惯例和商业规则的过度侵犯。
商业馈赠是与商业贿赂犯罪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为方式, “利用职务之便”往往是针对商业馈赠行为中的受馈赠者而言。商事主体通过商业馈赠行为来换取更多的交易机会和更优惠的交易条件存在合理的动机, 并且在私法语境中应当认为商事主体对于商业馈赠成本与收益之间的衡量有着理性的认知, 商业馈赠行为能够表现出商事主体之间不同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能力, 也由此形成一定的商业惯例和商业规则, 不能一概地认定其为商业贿赂行为。通过对受馈赠者“利用职务之便”行为的缘由、时机和方式进行考量, 判断商业馈赠行为是否真正危害到商事活动的公平竞争环境, 是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的题中之义。
商业交易机会和商业交易条件是衡量商业活动公平竞争的构成要件, 因此, 以受馈赠者“利用职务之便”的缘由、时机和方式来认定商业贿赂犯罪, 就是要看该缘由、时机和方式是否已经影响到商业交易机会的选择和商业交易条件的形成以致影响商业活动的公平竞争。商业贿赂犯罪认定中, “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在具体的商业活动中, 通过职权性或者非职权性的行为, 使得贿赂方获得交易机会或者获得交易条件上的优惠, “利用职务之便”的缘由、时机和方式应当直接指向具体的商业活动过程, 即缘由是使馈赠方能够获得交易机会或者优越的交易条件, 时机是发生在交易机会的选择或者交易条件的形成过程中, 方式通过自身的职权行为或者非职权行为即能对交易机会选择和交易条件确定发生决定性影响。
例如, 旅行社或者导游引导游客到旅游商店购物并获得商家好处费的行为, 这一行为即是商家通过商业馈赠争取更多的交易机会, 但是导游收取好处费并引导游客进入旅游商店之时, 游客与商家的买卖合同行为尚未发生且并不必然发生, 即导游的引导行为是发生在实质的交易行为之前。至于游客购物与否、购物多少乃至购物价格仍然依赖于游客自由的意思表示, 导游收受好处费而进行的引导行为并无法对交易活动发生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 虽然旅行社和导游收取了商家的商业馈赠, 并利用工作的便利为其争取了更多的交易机会, 但因为其发生的时机和方式并不直接针对实质的商业交易过程, 不宜应当认定为商业贿赂行为, 当然, 这种认定的前提是旅行社和导游不以违背游客意愿的方式进行购物引导, 并且旅游商店提供的商品服务是公平合理的。这种行为即是旅游商店的一种营销策略, 并在事实上已成为旅游观光购物这一商业领域的惯例, 刑事法律制度不宜过多地干预。
【利用银行卡犯罪】推荐阅读: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利用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12-27
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11-19
银行工作人员刑事犯罪06-12
防范银行业计算机犯罪10-20
浅谈人民银行计算机犯罪防范06-19
再生利用07-15
大众利用07-16
正确利用10-14
分析利用10-17
光能利用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