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力转型调查

2024-09-13

基层领导力转型调查(精选3篇)

基层领导力转型调查 篇1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 社会监督、权力制约、薪资福利、作风建设生成新的领导环境背景下, 市、县、乡基层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对领导力有着怎样的认知与诉求?

针对“新环境下的新领导力”, 《决策》杂志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55份, 覆盖中东部多个省份的基层领导干部。其中, 厅级干部27人, 处级干部69人, 科级干部59人。正处及以上级别占比31%, 副处级占比31%, 正科级占比32%, 副科级占比6%。年龄40岁以上占78%, 30岁至40岁占18%, 30岁以下占3%。具备地方或部门一把手任职经历的占57%。

92%的受访者认为新常态推动干部观念转变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92%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常态对当下干部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产生了影响, 其中46%的人认为“影响很大, 在思想观念上有根本的认识与转变”;31%的人认为“影响较大, 引发诸多转变”;15%的人认为“有影响, 但不明显”;只有8%的人认为“影响不大, 大部分干部还是有传统路径依赖”。

时间回到半年前,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明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作为执政理念首次被提出是在2014年5月, 经过一年时间, 地方官员对新常态有了一个认知过程。依据问卷调查结果, 九成以上地方官员认为新常态对自身观念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大部分认为影响深刻, 在诸多领域引发转变, 并在对未来的发展理念上有根本性的认知变化。

调查还显示, 35%的受访者认为新常态对领导干部带来转变最明显的一项是“作风改变”, 28%认为是“依法决策”, 24%认为是“发展思路转变”, 少数认为转变最大的是“治理观念开放”和“规范制度建设”。

国家行政学院刘峰教授分析:“新领导力最大的特点与四个全面和五个建设密切相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的布局下,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 这五个建设怎么平衡, 怎么引领, 不能顾此失彼。”刘峰认为, 新的领导力要求更高, “适应是一种应变, 应该主动求变。新常态下更应该由被动到主动。”

近七成对强势领导表示认可与理解

新环境下的领导力是否与以往的领导力有所不同?调查显示, 认为新旧领导力没有明显区别的仅占10%;41%认为区别在于要把握全新的方向、驾驭全新的发展局面;72%认为区别在于对战略、制度与法治多方面有全新的要求;63%认为区别在于转型、改革以及创新的思路转变。

这一结果显示, 中央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已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地方干部思维中。“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干部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刘峰也认为,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方方面面的新环境, 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尽快转变工作思维、工作习惯、工作方法, 进入一种“新领导力”。

针对新形势下, 地方发展是否需要强势领导的推动, 过半数对领导强势推动持认可与理解态度, 不认可的占24%。具体来看, 20%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必要的治理方式”, 46%表示“可以理解, 但需要因地制宜、因情而定”;5%保持态度中立, 认为“这与官员的性格有关”;持不认可立场的受访者认为“领导强势推动发展是一种人治而不是法治”。

强势领导的推动力在个性官员群体上表现得较为明显, 往往这类官员给官场和媒体都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回顾过往, 一些明星官员留在官场的烙印并未完全褪去。吕日周在山西原平县县委书记任上时, 即因推行了轰动全国的“搭台唱戏”改革而出名;曾任湖北咸安区区委书记的宋亚平, 发动了一场震动全国的“咸安政改”;四川遂宁市中区原区委书记张锦明, 专注于基层民主改革, 成为明星官员。宋亚平两年前曾告诉记者, “咸安政改”是他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如果组织再让我去哪怕是一个偏远穷困的地方, 我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就走。”这类官员有自己鲜明的施政风格, 也有着“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的精神使命, 他们勇于创新, 敢于担当。

本次问卷调查中, 超过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为乡镇党委书记。单就这一群体来说, 对强势领导持认可态度的占19%, 持理解态度的占51%, 持否定态度的占26%。

县域经济与县域治理, 可以说是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单元。上层改革命题, 也常常将试点选在县域。县域作为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带, 改革的局面往往更为复杂。面对改革的阻力、地区之间的竞争压力, 七成基层领导干部对强势领导表现出“正面反应”, 可见领导强力推动县域改革发展有着宽松的舆论环境。

然而另一项数据也不容忽视, 针对“什么风格的领导类型让您觉得舒适并更能促成执行力”的统计结果显示, 49%的人选择“懂得授权, 充分信任下属的”, 29%的人选择“懂得尊重下属, 且有亲和力的”, 19%的人选择“对工作严格要求, 但私下温和的”, 半数认为充分信任更能激发执行力。这项数据表明, 强势领导虽然被认可与理解, 但同时大多数人期待“懂得授权、懂得尊重、充分信任、具备亲和力”的柔性领导力。

一位在县级推行过改革的官员曾感叹, “个性官员越来越没有市场, 推动改革的越来越少”。本次问卷关于新常态背景下领导干部转变最明显的方面是什么?统计显示, 28%的人选择“依法决策”, 35%的人选择“作风改变”。可见, 法治理念与作风建设对政府官员的影响已趋明显。

经济转型阵痛期也是领导干部转型的阵痛期。中部某县一位县委书记直言:“真正的压力是怎么消化以前的不规范。”综合统计数据分析来看, 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 强势领导的推动力被基层领导干部较多地认可、理解, 而这种推动力也要“因地制宜、因情而定”, 在合法的框架下发动。

七成认为领导干部更需胆商和逆商

有人提出一个计算成功的公式: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情商被认为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柔性领导力, 包含亲和力、理解力、协调力和控制力等。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有25%的人认为领导干部更需要情商。与情商相比, 受访者认为胆商与逆商更重要。36%的人认为新常态下更需要逆商, 占比第一;34%的人认为更需胆商, 占比第二。

逆商, 通常指面对变化、突破困境、超越困难的能力。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 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 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因此有人认为, 高智商未必能够成功, 而高逆商, 却能让人变得快乐坦荡。

胆商, 通常指大胆创新、勇于担责的能力。是一个人的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 体现了一种冒险精神。通常认为, 胆商高的人能够把握机会, 凡是成功的商人政客, 都具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知识改变命运, 胆商改变局面。”被看成一种经验性的规律。

依据前述统计分析, 强势领导的推动力为多数人理解与期待, 重要原因也在于新常态下的新形势充满着变化与挑战, 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如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问题等。再看一组数据, 本次调查显示, 41%的领导干部最大的困惑来自“难以摆脱发展速度情结, 有换挡焦虑”;57%的人认为是“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29%受访对象认为困惑来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压力”。面对转型压力, 七成受访者认为领导干部更需要胆商与逆商, 也恰能说明基层治理急需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突破困境、超越困难的领导干部。

如何解决问题、突破困境、破解难题?八成以上受访者强调协调力、决策力、创新力与执行力, 六成受访者认为更需要判断力与凝聚力。相对情商的“柔性领导力”来说, 这些可视作新常态下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的“刚性领导力”。某位领导干部在担任县委书记之前,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公正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别人处理不下来, 他一出手都能摆平。”这种能力对基层领导干部来说, 显得尤为重要。

仅13%的人认为不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情商、胆商、逆商对于想要获取成功的领导干部来说, 似乎都必不可少。但调查显示, 创新者很多时候是孤独的, 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 甚至是小众派。久而久之, 不能有效排解的人往往容易引发心理不适。

据调查统计, 引发领导干部心理不适的症状很多。比如, “很多话憋在肚里没法说”, “晚上做梦都是文件”, “头发比同龄人白得早”, “心理枯竭”, “经常觉得莫名的压抑”, “早年努力进步, 如今原地踏步”, “凡事上纲上线, 人际关系僵硬”等。

2015年1月8日《人民日报》曾刊文谈“多关注公务员心理健康”, 文章提到我国公务员29.3%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 约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严, 以往的隐性福利却在减少, 这更让公务员们‘压力山大’。公务员群体似乎不再看上去那么风光, 很多人失去了心理平衡。”

关于心理调适问题, 《决策》本次问卷也显示, 仅13%的人认为领导官员不需要进行心理调适。48%的人认为“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环境与要求的转变”;57%的人认为“应端正事业观、政绩观、权力观”;61%的人认为“应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 体现更大的担当, 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都市委党校赵汝周分析, “新常态是新思想、新理念、新规矩的综合体现, ‘新’就是不同以往的习惯性思维与做法, 适应新常态要求领导干部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方式”。

《决策》问卷结果表明, 领导干部对心理调适的方向有着“充满正能量”的认知。但另一组数据也展现出受访者对外部环境的自我感受并不十分满意。就“外部环境”的数据统计, 35%的人认为工作标准太高, 32%的人认为节奏太快, 39%的人认为为官不易, 68%的人认为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仅有11%的人赞成任何标准与要求都是合理的。

在领导干部转变最明显的一项调查中, 选择作风改变的占比最高。回答“当前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时, 50%的人选择“作风建设给公务员群体带来的普遍性压力感”。

从以上数据对比分析来看, 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约束越来越多”的从政环境, 领导干部对心理调适的态度与方式有着积极的态度。事实也说明, 复合转型背景下新领导力的产生, 正在经历一次躲不开的转型阵痛。

基层领导力转型调查 篇2

如何走出一条计划生育工作新路子

11月份以来,中峰乡党委书记胡序涛、乡长李玉英到乡计生办及中峰乡朱营村、李庄村、王营村等就人口计生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领导听取了乡计生工作人员及村干部的工作汇报,了解了存在的问题和工作难点,并就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求乡计生办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到广大计生工作第一线去,乡计生干部要有特事特办的工作效率,另外要解决好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尤其是要配备好村组计生干部,形成严密的工作网络。三是抓住计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底数清淅,掌握情况,针对具体情况,诸一采取相应措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到坚持标准,依法征收;四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形式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基层领导力转型调查 篇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在全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县级及其以下党政组织中的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在基层,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其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直接影响到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因此,加强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就基层领导干部来说,绝大多数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和思想上自觉维护大局,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在当前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思想观念变化、利益格局调整的新形势下,少数基层干部在作风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脱离群众,忽视民生。少数领导干部不愿意联系和接近群众,喜欢和老板、大款打交道,不深入群众,不了解群众,对群众的真实想法不了解,作出的决策往往脱离实际,得不到群众拥护。一些县直机关的领导干部喜欢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下指示,把工作简单地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较少。还有极少数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对上”与“对下”的关系,“唯上”之风在基层机关中比较严重,唯一把手马首是瞻,对一把手言听计从,对群众却漠不关心。一些同志不会做群众工作,对待群众态度生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信访问题就是因为干部作风引起的。

二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严重,把上级能不能知道、能不能满意作为考虑问题、干工作的出发点,总想在任期内干出轰轰烈烈的成绩,做了一些不切实际、不顾长远、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等事。一些领导到一个新岗位后,不是沉下身子去真抓实干,而是凳子没坐热又想去谋求更重要的岗位,“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热衷于拉关系、找门路。

三是个人至上,我行我素。有的单位“一把手”搞家长制、一言堂,把“民主”仅仅看成是形式,对反对意见听不进去,我行我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把组织原则丢在一边;一些单位民主集中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研究重大经济问题和人事问题时,不透明、不公开、不按程序办,“一把手”说了算,有的重大决策虽然经过了集体研究,但集体研究只是走过场,班子成员看“一把手”脸色行事,不敢发表不同意见,发表了也没用,形式上的民主掩盖了事实上的独断专行。

四是不肯学习,不顾大局。有的同志没有把学习放在重要位臵,学习的自觉性不够,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少数同志学习钻不进去,满足于一知半解,能力水平差;一些同志把组织上安排的到党校培训等机会当作认识人头,沟通私人感情的好机会,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一些同志片面追求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本位主义严重,强调局部利益,对上级的决定和部署,有利益的就执行,没有利益的就不执行,甚至搞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五是贪图享乐,不讲奉献。当前,贪图享受、奢侈浪费之风在基层很盛,一些干部热衷于吃喝玩乐,下班后三五成群、吃吃喝喝,吃坏了身体,也吃坏了形象;有的同志喜欢讲排场、比阔气,花钱

大手大脚,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意识淡薄。缺乏奉献精神在很多领导干部身上也有体现,一些人认为好不容易干到了领导岗位,也该歇歇、享受享受了;一些同志眼看进一步提拔无望就不思进取,工作得过且过;一些领导干部除工作之外,还做生意、办实业,心思和精神没有用在工作上。

六是工作不实,不负责任。一些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凡是不能亲历亲为。有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当头出头,不习惯带头埋头,惯于动嘴,不习惯动手,遇到难题推诿扯皮,往上推、向下交;有的同志缺乏求真务实精神,讲起来滔滔不绝,做起来虎头蛇尾,工作虚于应付;一些副职满足于上传下达,自己当甩手掌柜;有的同志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责任心,工作没有思路。

七是自律不严,缺乏表率。一些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不够,禁不住钱物诱惑,向基层伸手,利用权力和职务影响为自己或亲友办事,甚至讲不该讲的话,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有的领导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少数领导干部甚至染上了赌博等不良习气。

八是明哲保身,正气不足。少数领导干部正气不足,政治觉悟不高,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于一些落后的言论不但不能及时制止,积极引导,有时候还参与议论,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有的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丧失了应有的原则性、纪律性,和稀泥多、揭露矛盾少,看到问题也不敢指出。

二、影响基层领导干部作风的因素

1、思想原因。一些同志思想上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人生价值取向不明,对作风建设不重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一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意识极浓,把当官与特权、享受紧密联系在一起,被“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错误思想侵蚀;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只要钱没往兜里放,没必要在吃点喝点玩点等小事上太认真。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良作风的发生。

2、体制原因。在用人体制上,基本上仍是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群众在干部人员上没有发言权,党管干部的原则演变成党委书记、“一把手”管干部,干得好不好、能不能晋升全靠领导说了算,导致一些干部喜欢围着领导转,眼睛盯着上面。在干部考核评价体制上,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只注意一些表面的东西,导致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浮夸之风的产生。在权力配臵上,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约机制,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不严格、追究惩处不到位,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

3、制度原因。在制度建设上,作风考评没有量化,特别对于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有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形成实际上的“不管用”。在制度执上,一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制度的刚性不足,失之于软、失之于空,客观上造成有些不正之风多次整治还不到位。

4、示范效应原因。少数领导干部没有身体力行,带头遵守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上级领导没有对下级领导和普通干部放好样子,如下基层时前呼后拥、随从一大帮子,有的到基层后对下面的高标准接待、送土特产不加制止,最终导致上行下效,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三、改进基层领导干部作风的建议

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建议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改进作风。

一是突出思想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深入开展作风教育,创新教育载体,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到党校、行政院校主体班次的教学计划,作为新提任领导干部的必修科目。创新教育载体,综合运用典型教育、警示教育、纪律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增强作风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教育能入心入脑。

二是突出制度约束。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靠制度管作风。建议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推行公推公选、干部任免票决、定期交流轮岗等制度,打破用人上的“暗箱操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完善财务支出规定,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对各部门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干部作风建设监督机制,健全由纪委和组织、审计、信访等部门组成的干部作风监督联系会议制度,探索询问、问责等作风监督形式。

三是突出考评监督。研究制定作风评价标准,依据“五风”内容提炼细化、量化指标,确定合理权重,形成作风考评指标体系,由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考核和社会各界进行评议,汇总后形成综合评价得分;建立干部作风建设全方位监督格局,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作风监督的积极性;强化效能监察,通过网络等新兴渠道监督干部作风,对发现的作风方面方面典型给予曝光。

四是突出责任追究。建立完善作风问责的机制和方法,对工作不负责任、作风漂浮、得过且过、敷衍应付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对因不负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干部果断问责,树立扎实干事的良好作风。建立作风建设责任制,对因不抓不管、监督不力、管辖范围内出现严重作风问题的,追究上级领导责任,以增强各级领导抓班子、带队伍的自觉性。

上一篇:绩效管理如何有效实施下一篇:城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