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精选12篇)
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 篇1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非常重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来看, 农发行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且无法回避的瓶颈式制约因素。为此, 我们结合农发行发展实际, 努力寻找问题的症结, 进面探索农发行改革的方向。
一、农业发展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 关于职能定位问题
农发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 经历了多次改革, 先后经历了“全方位支农”、“专司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三个发展阶段, 职能几经调整, 但是职能定位始终没有明确, 导致农发行履行职责目标和行为边界不清晰。由于农发行职能定位不清, 业务范围不明, 信贷投入力度不够, 制约了支农功能的发挥, 也不利于农发行的长远发展。
(二) 关于业务界定问题
目前, 农发行的业务初步可界定为政策性业务、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政策性业务是指为支持客户执行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任务而发放的, 政府给予相应利息、费用、损失等补贴的贷款;准政策性业务是指为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 支持市场化粮棉油收购, 促进产销衔接, 维护重要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稳定, 由农发行自主发放、风险自担的贷款;商业性业务是指农发行在国家允许的业务范围内, 由农发行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业务, 主要是对涉农的一些龙头企业、加工企业的贷款, 目前也包括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贷款。从目前来看, 这种业务界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准政策性业务问题。自2004年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 农发行开始了准政策性业务的探索, 准政策性业务一度成为农发行履行政策性职能的重要手段。但是, 国家对准政策性业务没有明确政策规定, 只把准政策性业务算作商业性业务, 使准政策性业务同时具备了政策性业务的刚性和商业性业务的风险。二是商业性业务问题。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 其自身利润率较低, 风险相对较大, 商业性业务“趋利避险”的特质, 可能会导致农发行渐渐抽离农村, 远离“三农”, 这势必会弱化农发行政策性的职能。
(三) 关于风险控制问题
近年来, 农发行深化内部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效果, 但违规经营仍时有发生, 部分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工作失职导致粮棉油收购贷款资金被骗取或挪用, 有的地方分支机构向不符合贷款主体资格或贷款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人为的主观因素, 但主要还是制度安排缺陷。目前, 农发行没有设立董事会, 组织上缺乏专业化的决策和管理机构;不够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够科学的风险管控手段和相对缺失的激励机制, 致使农发行发展之路颇为曲折。
(四) 关于政策保障问题
农发行作为服务“三农”的政策性银行, 承担着较大的政治责任和业务风险。一是资本相对于贷款规模来说补充不足, 资本充足率较低。二是财税政策补偿空白。目前, 对农发行没有任何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农作用的发挥。
(五) 关于监管问题
政策性银行监管的一般目标是实现政府的政策意图, 提高金融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目前, 政策性银行由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 尚未建立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但是, 银监会并不负责制定、贯彻具体的产业政策, 作为监管主体, 往往会忽略农发行的政策性性质, 而比照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进行。
(六) 关于法律问题
农发行支持的是弱质行业, 面临诸多的风险考验, 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护。目前, 国家对农业政策性银行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1994年制定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也没有完全执行。依法合规经营缺少法律依据, 不利于监管部门依法合规管理。
二、加快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坚持农发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定位
中央1号文件强调:“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 这应当成为农发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职能定位。建议进一步强化农发行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属性, 将农发行定位为:体现政府支农意图, 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以市场为依托, 筹集信贷资金, 承担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 按现代银行体制机制运作, 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成为政府支农的有效金融工具, 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要载体, 农村金融骨干和支柱之一。
(二) 明确农发行的政策性业务范围
“三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投入不足是“短板”, 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应专司政策性业务。可以由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共同成立农业政策性信贷委员会, 建立集团决策体系, 定期对政策性业务范围进行规范、调整。政策性业务范围的调整可以依据以下标准:一是主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效益, 不以盈利为目标;二是界定为对商业性金融机构业务的补充;三是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必须考虑盈亏, 力争保本微利;四是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分类界定农发行的业务范围。
(三)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农发行既有政策性属性, 同时具有银行和企业属性, 是区别于财政性的或行政性的一般属性。这要求农发行在发挥国家赋予的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的前提下, 必须适用和遵守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董事会、监事会框架, 形成董事会、管理层、执行者、监督者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 高效率地完成政策性目的。二是继续深化内部改革, 增强风险管控手段, 提升风险识别、监测和控制能力, 最终形成统一有效的内控管理体系。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科学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 准确衡量决策机制、管理人员及员工个人对于银行所做的贡献, 科学设计收分配机制, 调动农发行工作积极性。
(四) 建立政策性银行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农发行资本金补充机制。通过国家注资, 补充农发行的资本金, 同时明确农发行的资本补充渠道, 建立持续的资本金补充机制。二是在税收政策上, 建议制定政策性银行税收优惠政策, 减免的税收等可用于充实资本金。
(五) 建立政策性银行监管体系
建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调整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监管体制, 由财政部监管为主, 或者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政策性银行监管委员会,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或年度经济计划, 统一考虑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来源、融资规模等问题。如果不能改变现有的监管体系, 则应在监管标准中增加政策性银行是否及时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贷款投向是否合理等内容, 研究制定适合政策性银行的监管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六加大法律保障力度
应尽快制定《农业政策性银行法》, 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体制机制、经营模式、监督管理等, 确保农发行依法合规经营。
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 篇2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与改革方向
摘要: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进化是一个体制发展的过程,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通过政府机构和农民关系长时间的磨合,这种制度将更加合理有效的发挥其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农业发展政策方向,和新产生的农业补贴理论,从而使农业补贴成为我国长期的政策,更好的鼓励农民积极生产。 关键词:农业补贴;农业政策;发展走向 1.我国农业补贴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农民的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090元,和5,160元,收入差距比例为1 :2.47。而到,农村人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均收入分别为2,622元和8,500元,比例已增长到1:3.24 。想要从粮食增长从而增长农民收入难以达到。大部分农产品产量过大,促使农产品价格不高,进而致使农民的收入低。由于近年来,自然环境因素导致我国的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很大程度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可见,目前的农业补贴主要研究的是解决农民收贫困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保障农民的乐意生产农产品。 目前,我国每年年度补贴的支出在一千八百亿。在农业补贴的主要方式,采取暗补的方法。农业补贴没有直接提供农民,而是在供应的中间环节进行补贴。原本以来是为了维稳价格,维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但是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如预,事实上,政府的支出,很多的农民并未获益,有很大一部分的损失在中间环节和补贴支付人事费用、支付经营损失。 2.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路径 我国最早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开始补贴的是拖拉机和拖拉机站损失,然后逐步扩大到农业生产设备,原材料等补贴,农业生用电补贴,贷款补贴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放开了农产品价格规定,财政收入对农业的补贴占比是较小的。过了九十年代以后为控制通胀继续蔓延,我国对粮食和棉花等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和流通实施干预政策。自那时以来,食品价格才下降。在以前的价格无法得到保护的,在加入WTO后,农业补贴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就更低了,农业基础设备薄弱,在GDP中农业产值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导致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很少,农业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国家经济发展的弱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于天气状况,自然环境因素的依赖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的发展科技竞争力薄弱,所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越来越难了,而且难以改变现状。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史无前例难题,即农产品供应和需求的难题,而且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严峻。 3.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路 大部分人认为,我国的农业补贴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水平的,其他国家并要求我国政府,取消农业补贴政策。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实施绿色经贸壁垒等新措施,进而保护进口产品竞争优势,此举对我国的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经研究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不仅不能消除农业补贴,农机补贴等政策,相反,政府必须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和调整空间,从而消除国外农业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因此,如何纠正他国对我国补贴政策错误理解,以及如何确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农业补贴是我国的最好出路。 3.1建立符合WTO农业协议的直接补贴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农业和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提出创新,集中消除影响改革低效支持政策,从而节省出宝贵的财富,直接补贴农业和农民,通过直接补贴的形式,农民可以将科技运用起来,将一些先进的设备和培植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种植中来,这样一来,不仅仅是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还将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发展空间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3.2改变农业补贴政策的方向 第一,政府部门鼓励支持农业综合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加强农业用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化管理和农产品健康安全保障建设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产能,提高农业竞争力。其次,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减轻农民负债,大力推行补贴和间接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适当考虑引入第三方监测机制,并进行支付补贴年终审计工作,防止直接补贴挪用到其他领域。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主要包括农村基础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提高农民知识教育水平。 3.3加快法制化进程的`农业补贴 完善农业支撑性法律制建设,去除过去一些过时政策,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完善有关的农业保险,农业急救援,助贫困地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掌握了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问题的处理程序。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识淡薄,只有将相关的法律进程完善起来,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3.4加强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我国现在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这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目前农村农业发展的劳动力从当初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过渡到了现在的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而且这种消耗比例会随着时间不断前进而不断增加,知识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于农村经济最重要的资源。而且在农村农业经济流通市场中,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交流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知识和信息技术如果淡村依靠农村和农村个体户自形发掘和引进明显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政府成为这个关键时刻的重要支持,应该起到责无旁贷的作用。所以,现阶段我国的农场经济发展和补贴政策应该以信息和科学技术为主,将农业经济的发展围绕着信息为服务核心,从而加强建设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帮助农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而且通过建立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帮助农村实现整合农业资源的目标,实现生产、加工、流通的整个环节。(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汉明.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经贸论坛,.9. [2]刘素霞.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12. [3]刘汉成.中外农业补贴的比较及中国的政策调整[J].世界农业,2012.10.
农业银行改革:困难、模式与前景 篇3
面临的困难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主张的提出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份制改制、上市也已相继完成,而农业银行的改革方案却仍然在激烈争论和深入探讨之中,原因是农业银行比其他三家国有银行改革面临着更多困难,主要包括:
巨额不良资产的处理。按说中国政府已经是世界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行家里手,拥有处理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形成的数万亿不良资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处理农业银行7356亿元的坏账在技术上无难度可言。但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坏账处理能力受到财政资金的约束,它们注册资本总和仅400亿元,在处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约1.5万亿不良贷款中已经力不从心,因为按面值剥离的坏账现金回收率仅22%,其余78%的损失超过1万亿元主要由中央财政和中央银行再贷款(5700亿元)来补贴,如此巨大的支出给中央财政和人民银行带来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对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遗留的巨额不良资产尚未处理完毕之前,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再接手近8000亿元的农业银行不良资产在财务上有一定困难。但是,由汇金公司给三大上市国有股份制银行注入的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按2007年10月26日的市值计算已超过3万亿元,投资增值部分(超过2.5万亿元)足以补偿剥离、处理银行坏账的财务成本。因此,如何使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成本和分享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匹配是保持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持续性的关键。
目前的格局是,汇金公司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大股东,持有这些上市银行股份比例分别为35.33%、59%和67.4%,可以获得上市银行的分红和参与管理的权利,财政部也持有工商银行35.33%的股权,这些股权如果按市值减持投资收益率将超过了500%,而负责处置上万亿不良资产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却没有持有任何股权,也就是说,它们以面值购买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只有亏损无法盈利,这对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持续性形成了挑战,同时对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提出了要求。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所以迟迟不能启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良资产处理成本、注入资本与农业银行上市后股权持有比例在不同部门的分配未能达成一致。
庞大的冗员安置。从理论上讲,我们应根据工作量来确定职工总量N,即:N=Q/q,其中Q表示工作量,包括工作数量和技术含量;q为每个职工平均满负荷工作量,它受用工技术等级或劳动熟练程度影响。从上式中看出,职工数量N受工作总量和人均满负荷工作量的影响。为方便起见,我们用“业务量”取代“工作量”,再用“人均资产”作为指标来确定业务量。我们将“人均资产”作为一个硬生产力指标,它受外部市场资源、竞争程度和银行管理效率等因素影响,在相同的市场业务和竞争环境下,银行的人均资产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取值范围。据统计农业银行现有45万名职员,总资产为5.344万亿元,人均资产为1188万元,而国际活跃银行和国内股份制银行人均资产都远高于此数。
据报道,美国花旗银行人均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500万元),是农业银行的18.9倍。2006年末民生银行人均资产超过4000万元,是农业银行的3.36倍。要使农业银行人均资产达到民生银行一半水平,就需要裁减近40%,即18万员工。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今天,要裁减如此众多的员工极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政治上面临的阻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但如果不精简人员,农业银行要想实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不可能的,这样将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经营效率就难以提高,在国内、国际提升竞争力将成为空话。
经营中商业化与政策性难以兼容。历史上农业银行主要服务于“三农”等弱势产业、区域和群体,为实施政策性业务和服务“三农”,农业银行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每个县都保留了支行建制,因而机构人员规模难以下降,经营效率大大低于同业水平。无论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采取何种模式——分拆或整体上市,都无法回避政策性业务亏损如何辨识和划断问题。只有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作为相对科学、严格的区分,才能实现改革后的农业银行既面向“三农”又遵照商业化原则运作。
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扶贫专项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二是农村基本建设贷款,如小水电建设等;三是乡镇企业贷款、供销社贷款等农村工商业贷款。据统计,农业银行对农村小水电的专项贷款不良率高达60%~70%,而对供销社贷款几乎全部沦为不良资产。政策性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于借款人来说,在申请政策性贷款时偿还意愿就很低,把这些贷款视为财政补贴,而对于银行,会认为发放政策性贷款是在执行国家宏观政策,而不是根据商业原则进行,所形成的不良贷款自然由国家承担,因而没有积极性来控制信用风险。因此,在政策性贷款的发放中存在着巨大的道德风险,最终出现高不良率是可以理解的。
根据中央政府既定的农行改革十六字方针——“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要面向“三农”,就意味着农业银行必须承担一定的政策性支农业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但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纷纷上收经营网点,可见以现有的经营模式,国有股份制银行在县域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收不抵支,而商业化运作目标是盈利,如何使农业银行既服务于“三农”又能获取商业利益是改革的难点之一。
模式选择
关于农业银行改革模式一直存在争论,主要有两种模式: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两种观点各有利弊,整体上市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改革的成功先例,轻车熟路,便于操作;分拆上市可以实现商业化经营和服务“三农”的更好结合,但操作复杂,缺乏经验。
整体上市。根据国务院金融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整体上市将成为最终改革模式。农业银行改革从实质上讲,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改革基本上一致,即实现国有银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商业化,因此农业银行改革极可能遵循与其他已上市的三家国有股份制银行同样的改革路径。
农业银行的整体改革将沿着“财务重组-注资-整体上市”的路径推进,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改革经验看,财务重组是关键,是股份制改造的前提。农业银行的财务重组的核心是不良资产的处置和资本金的注入,我估计,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将更接近于工商银行,而不是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因为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与工商银行接近,假如不良资产回收率为30%,以面值收购7356亿元的不良资产处置成本将高达5149亿元,如此巨额不良资产剥离成本将由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分担,具体分担比例将由双方协调确定。据报道,汇金公司将向农业银行注入400亿美元,这将创下政府向国有银行注资的新纪录。根据工商银行改革的经验,股份制改革后的农业银行大股东将由汇金公司与财政部出任。至于引进战略投资者,由于投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国际投资者获得了丰厚回报,在操作上将更加容易。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完成之后将会选择A+H的上市模式,具体时间则取决于改革进展和市场状况。
分拆上市。关于农业银行改革,在业界很重要的一种意见就是分拆,具体的分拆方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是按区域将农业银行分拆成若干个中小银行。这种建议遭到了来自农业银行管理层的反对,他们认为把农业银行拆分成几个小银行不符合农业银行本身的利益,不利于发挥其网点和规模优势,也违背农业银行一级法人多级管理的历史传统。
其二,是按政策性业务和非政策性业务拆分农业银行,可以考虑把农村的政策性业务剥离出与农业发展银行合并。但有反对意见认为由于农发行现在规模很小,局限于粮食收购环节,目前经营上也并不成功,本身可进可退,所以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部分并无迫切需要和农业发展银行合并,可以单独成立农村政策性银行。
其三,按照业务拆分的原则,把涉农业务和非农业务分离,组建农业信贷银行和农行股份公司,后者是纯粹的商业银行。此方案考虑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但银行分拆涉及新银行的设立,程序复杂,可行性不大。
总体来说,农业银行分拆上市方案并不为中央政府和农业银行管理层所认可,因为它缺乏先例,操作程序繁杂,分拆活动会破坏农业银行原有的经营体系和业务网络,也不利于在金融全球化时代参与国际竞争。
前景瞻望
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全球第一,高达1.4万亿美元;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用外汇储备向银行注资的国家,作为在中国注册的商业银行,以美元作为注册资本是一种创举。如果不出意外,农业银行仍将接受汇金公司的外汇注资,由于中国外汇储备过剩,农业银行获得注资已无悬念。也就是说,地球上没有人对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功表示怀疑。2007年10月26日中石油A股申购,这家亚洲最赚钱的公司果然有“王者归来”之风范,冻结资金高达3.3万亿元,刷新了前不久由中国神华创下的申购冻结2.65万亿元的纪录。申购新股资金量屡创新高,反映了中国流动性过剩之严重,在此情形之下,农业银行的整体上市在A股必获成功。至于在香港上市,在大陆资金不断涌入,香港股市不论是升幅还是交易均已创下历史纪录,在如此火爆的市场中农业银行IPO将非常顺利。
中国政府对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从易到难的步骤无疑是科学的,先对不良资产较少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进行改革,然后再对不良资产较多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国有银行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我们对农业银行改革的成功充满信心,但寄希望通过微观的商业银行改革来解决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的宏观问题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农村的问题不在于“新农村”与“旧农村”之别,关键在于推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只有中国城市化程度达到发达国家相应的水平,“三农”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道路选择浅析 篇4
农行多年来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有密切的联系, 其特殊的社会责任与历史分工也造成了农行经营业绩不良, 呆坏帐严重的局面。使得农行的改革举步维艰。其自身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机构数量众多、管理链条长”, 历史包袱沉重是当前农行股改不能一蹴而就的原因所在。尽管已经撤并了2万余个机构网点, 农行目前的机构数量仍然高达31004个, 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的1.46倍、中行的2.74倍、建行的2.13倍。
其次, 农业银行还承担着大部分与农业有关的政策性业务, 涉农贷款余额高达9000亿元, 约占其全部贷款总额的38%, 这使得农行财务重组难度加大。据推算, 农行财务重组可能需注资的规模将超过其他三大行的注资规模。
最后, 高额不良贷款也是农行股改面临的难题。无论是不良贷款消化的速度还是数量, 农行都落在其他三大行后面。截至2005年底, 农行不良贷款比例高达26.17%, 而按银监会最新规定,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后应将不良贷款比例持续控制在5%以下。
2. 商业银行的股改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理论界对于商业银行的股改大致提出如下一些观点:
第一, 要有充足资本金。具体的措施是:首先商业银行通过发债来充实资本金, 从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算太低, 而附属资本太少。其次就是允许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办非上市证券业务, 以补充资本金。最后修改《公司法》, 允许大企业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相互持股, 以充实资本金。
第二, 在产权结构上, 做到产权明晰, 两权分离。具体措施可采用上市股份制的方法, 公司治理结构, 将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
第三, 尽量割离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从而避免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干预。第四, 清产核资, 继续剥离不良资产。
此外在股改模式的选择上, 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提出了两种不同模式, 即第一是商业银行总行改造成由国家控股公司控股的国有银行控股公司, 然后总行作为控股主体逐步对分行控股, 横向还可以在证券保险机构控股。第二是不动总行, 把分行子公司化, 这样可以在把若干子公司 (独立法人) 改造成股份责任有限公司上市的同时, 调整银行系统组织体系, 使分行资本和资产可以横向流动。
3. 农业银行道路选择
3.1 路径选择是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首要问题
首先, 应该吸取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经验, 结合农业银行自身现实的情况来加以选择;其次, 农业银行的职责问题, 这要求农行必须考虑历史形成的状况, 包括农行系统的几十万员工, 又必须关注农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其三, 进行股份制改革, 产权的界定事关重要, 既要引进社会资金, 又要恰如其分地控制比例。
鉴于前述研究现状, 本文认为农行采取国有银行控股公司的做法较好。国家作为最大的法人股东, 宏观调控可以把握, 此外从可行性分析, 只要以国家的力量出资对冲不良资产, 农业银行的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在分支机构模式选择上, 最好采用分公司制, 这可以有效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预, 加大总行的控制力度, 对农行的宏观控制的保证有积极现实意义。
3.2 改革方式与步骤的选择
在组织形式上, 坚持先有限责任公司后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式。有限责任的方式可以帮助其渡过最初艰难时期。在股权设置上, 坚持以法人持股为主的股权结构。因为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育程度现在还处在弱市场阶段, 市场运作及相应的法律环境还很不规范;国有银行资本金存量巨大, 将其改造为分散个人持股为主的股权结构是脱离实际的。国家应该成为最大的持股人, 国家应给予充裕的资金扶持, 工行、建行、中行股改, 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给予资金支持, 剥离不良资产是股改重要一环, 由于农业银行特殊的历史遗留问题, 必须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才能解决不良资产过多的问题。在操作上亦可以适当探索金融创新的形式解决资金问题。其次公开招募法人股。农行应建立以法人持股或法人相互持股为主体、以分散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等为补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 这是符合目前市场实际情况的。当然, 要改造成公司, 要先招募法人股, 法人股的募集应遵循安全、负责、效率的态度, 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国外资本三者比例的把握。此外, 为了保证募集法人股的成功, 为克服农行改革某些法人投资者等待观望或信心不足的问题, 国家可以给改制的农行某些优惠政策。同时, 考虑到国内企业自有资本较少的实际, 可允许他们融资, 即对国内法人融资给予支持, 允许他们为国有银行股权投资而增发股票 (指上市公司) 或债券, 放宽对金融领域的管制, 允许外国资本购买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
纵观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选择股份制经营模式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首要选择, 对于四大商业银行中的困难户, 农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以及市场的情况,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使其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云飞.对农业银行改革的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 2006, (8) .
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 篇5
(农银发[2009] 177号,2009年5月6日)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农金融部管理章程》的有关要求,中国农业银行建立三农金融部,对“三农”和县域业务实行事业部制管理模式。为稳步推进三农金融部改革,实施“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从体制机制上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目标
(一)通过实施三农金融部改革试点,达到以下目标:
1、按照“边界清晰、治理高效、核算准确、保障有力”的原则,建立起三农金融部一级的权责利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体系。
2、按照“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健全三农金融部治理和运作机制,实现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总体目标。
3、充分利用农业银行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
二、合理划分三农金融部边界
(二)三农金融部机构边界。
以地域为界,对全国2003个建制县(市)内的2048个县(市)支行,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各县(市)支行成为三农金融部的基本经营单元。自2009年起,按照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稳扎稳打,逐步推开三农金融部改革。
总行重点抓好甘肃、四川、广西、福建、浙江、山东、重庆等现有七家省(区、市)分行的试点工作。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三农金融部改革的有关要求,在七家分行所辖的81个二级分行和503个县域支行全面推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运作机制,下沉决策重心,提高核算精度,强化激励约束,做实体制机制和各项改革内容。
同时,考虑到三农金融部改革涉及到经营体制、管理文化和内部管理格局的重大调整,需要有个认识、探索和改进的过程。其他分行也要按照年初全行工作会议的要求,选择部分二级分行,开展属地化改革试点。重点是:统一思想认识,搭建组织架构,理清业务边界,加强人员培训,推进服务“三农”试点的政策措施,探索单独核算的路径,为下一步全面推开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做好准备。
总行根据各地试点情况,择机在全系统推开三农金融部改革。
(三)三农金融部职能边界。
三农金融部主要对县域机构的客户和业务行使管理职能,县域支行全部业务纳入三农金融部核算范围。
为发挥大型银行城乡联动的优势,银行卡、电子银行、基金、代理保险、国际业务、投资银行等产品部门,按原有模式为三农金融部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并依据原有渠道开展产品交叉销售。科技、法律、审计、监察、保卫、党团工会等后台支持和行政管理部门维持现有管理关系不变。
(四)三农金融部业务边界。
三农金融部客户营销、维护和管理事权的划分,原则上以地域为界,注册地或居住地在县域的客户由三农金融部管理。
县域大型客户由城市板块提出直管客户名录,城市大中型涉农客户由三农金融部提出直管客户名录,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分别牵头营销管理。跨越城乡的集团性大型客户、垂直管理的系统性客户实行名单管理,由城市板块公司、机构、房地产等部门牵头营销开发和统一管理,三农金融部负责上述各类客户的县域端的功能落地和客户关系维护,上述各类客户在县域的贷款反映在当地县支行。城市涉农贷款按人民银行、银监会《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统计在涉农贷款之中。
三、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
(五)董事会和高管层。
1、在董事会设立“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推动全行“三农”金融业务发展,负责审议“三农”业务发展战略规划、业务经营计划、基本政策制度、风险战略规划等事项,评估服务“三农”效果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状况,监督本行“三农”业务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基本管理制度的落实。“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至少应由3名董事组成,其中,应包括由农村经济金融专家担任的独立董事。引进具有涉农金融领先理念和技术的战略投资者,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在总行高管层成立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全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协调解决三农金融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董事会有关“三农”业务发展的各项决策。中国农业银行行长担任主任,分管副行长担任常务副主任,三农业务总监担任副主任,“三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六)总行三农金融部。
1、按照事业部管理体制,总行挂牌组建三农金融部,作为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负责全行“三农”金融业务的政策研究、制度制定、产品研发、客户营销、风险管理、考评激励、信息披露等职责。中国农业银行行长担任三农金融部总裁,分管副行长担任常务副总裁,三农业务总监担任副总裁。三农金融部实行总裁负责制,重大问题经过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
2、三农金融部下辖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三农政策与规划部、农村产业金融部、农户金融部等专业部门,分别履行三农金融部的综合管理、政策研究和发展规划、农村产业产品研发和客户营销、农户金融服务等职责。
3、设立“三农”核算与考评、信贷管理、风险管理、产品研发、人力资源管理、资本与资金管理等中后台管理中心,为三农金融部提供支持保障服务。
管理中心设置在相关部门内;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实行集中办公或设置在三农金融部内。中国农业银行可向三农金融部派驻风险、审计等方面的管理专员。
(七)三农金融部分部。
1、各一、二级分行挂牌设立三农金融部×××省(市)分部,作为三农金融部系统管理的机构。
一、二级分行行长担任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分管副行长担任副总经理。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和厦门分行可不设三农金融分部,按原有模式管理。管理半径较小、所辖县(市)少的省区,可不设二级分部,实行一级三农金融分部直管县 域支行的管理模式。三农金融分部负责对辖内“三农”业务和事业部建设的系统指导、业务规划、绩效考核、产品研发和风险管理。
2、一、二级分行三农金融部分部,比照总行三农金融部设立管理委员会和组织架构。由一、二级分行行长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分管副行长担任副主任。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农村产业金融部合署办公。
3、根据“三农”经济发展和业务需求,设置二级分行三农金融分部组织架构。城市业务占比高,或城乡业务相对均衡的二级分行,比照一级分行设置专业部门和中后台管理中心。“三农”业务占比高的二级分行,中后台部门主体纳入三农金融部管理;可根据城区业务需要,在相关中后台部门设置单独的管理团队,条件具备的可上收一级分行管理。
4、三农金融部总、分部可设置跨部门的“三农”项目管理团队,在主管授权下开展服务“三农”专项工作,形成服务“三农”的合力。
(八)三农金融部经营单元。
1、全部县域支行逐步改造为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经营单元,并加挂“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县(市)营业部”的牌子。
2、三农金融部经营单元应根据规模和业务发展需要调整内设机构。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县域支行中后台部门,优化劳动组合,促使中后台人员向前台和服务“三农”一线流动。前台客户部门根据当地“三农”和县域经济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如农村产业金融部、农户金融部、客户部等。在人力资源部门核定的机构编制内,可单独设置,也可实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根据需要,可设立流动客户经理团队,专职负责对没有农行网点的乡镇区域营销和服 务。
3、稳定和发展县域网点,调整优化网点布局。加大对县域的电子化建设投入,加快网点转型步伐,强化网点服务功能。认真研究、周密论证,择机选择部分有条件的营业网点,开展村镇银行改革试点。
(九)三农金融部治理和报告关系。
1、三农金融部实行授权经营,农业银行赋予三农金融部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包括业务规划、信贷制度制定、绩效考评、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权利和责任。三农金融部内部实行逐级授权经营。
2、农业银行与三农金融部之间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三农金融部的经营目标、责权利和相关奖惩规则。三农金融部内部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相关经营责任。三农金融部定期向总行管理层或董事会汇报经营管理情况。总行管理层定期考核、评价三农金融部的运作状况。
3、县域支行(事业部单元)行长向二级分行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报告工作,二级分行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向一级分行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报告工作,一级分行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向三农金融部总裁报告工作;三农金融部各级副总经理在本级总经理的领导下,按授权开展工作。
前台客户部门接受上级分部客户部门业务指导。中后台管理中心接受三农金融部和所在条线的双重管理,管理中心内设的“三农”专职机构(团队)接受三农金融部和所在部门分配的工作任务,向本级三农金融部和所在部门双线报告。总行向三农金融部派驻的风险和审计专员,在向主管副行长报告工作的同时,向三农金融部主管副总裁 报告工作。IT及其他中后台部门维持现有报告关系。“三农”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经理向本级三农金融部总经理报告工作,团队成员向项目经理报告工作的同时,向所属部门报告工作。
四、下沉信贷决策重心
(十)三农金融部信贷政策制度。
三农金融部应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推手,以县域规模化融资和中小企业金融为基础,努力服务好“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按照低平台、短流程、高效率、能控险的原则,推行决策重心下沉的“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经营模式,建立健全适应“三农”和县域业务特点的信贷政策制度。三农金融部在农业银行信贷基本制度框架内,自主制定和实施“三农”及县域信贷业务管理办法。
(十一)三农金融部信贷审批体制。
建立分层审批制度,区分业务品种、金额、风险程度,对“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采取直接审批、合议审批、会议审批三种决策模式。在省级和地市分行设立信贷业务审查审批中心。根据“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规模和客户数量占全部信贷业务的比例,配置“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审查人和独立审批人。向三农金融部经营单元派驻信贷业务独立审批人,符合条件的三农金融部经营单元可比照地市分行设立信贷业务审查审批中心。对“三农”和县域业务独立审批人实行分级认定和管理,统一选拔聘用,定期考核轮换。
(十二)三农金融部信贷业务授权。
1、三农金融部将除总行直管客户和大型项目外的“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审批权全部转授给省级三农金融分部。省级三农金融分部要针对“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特点,根据“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的原则确定对分支机构审批人的信贷业务转授权;综合考虑分支机构信贷经营管理综合评价结果和独立审批人资质等级,确定“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授权品种及额度。
2、将“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审批权下沉到事业部经营单元是国家批准的《方案》的决定,鉴于我行现状,原则上将县域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信贷业务审批权下沉至县支行,使其决策更加贴近市场和客户。对县域大中型客户的信贷业务审批在省地县三级实行分层授权。
(十三)三农金融部信贷创新。
三农金融部应适应“三农”和县域业务需要,在信贷准入、授权、担保等方面进行创新,拓宽信贷服务范围,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对风险程度较低的县域中小法人信贷业务和个人信贷业务,简化业务流程,合并评级、授信、用信审批。大力推广应用CMS信贷决策管理子系统,推行信贷业务网上审批,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决策效率。
五、实现三农金融部单独核算
(十四)单独核算体系。
1、三农金融部各级机构执行农业银行统一的会计制度,使用农业银行统一的会计系统、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印章,对“三农”和县域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运用农业银行统一会计科目体系,并根据“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需要,统一调整、细化或增设三农金融部会计科目,完善三农金融部会计科目设置,精确反映“三农”和县域业务情况。
2、引入市场机制,采用价格杠杆,通过资金转移定价、成本分摊、收益分享和风险计量等方法,准确计量三农金融部各级机构的效 益和风险,形成公允、透明的核算机制。
3、三农金融部经营单元作为单独的会计核算主体,账务设置自成体系,完整反映县域支行各项资产、负债和经营管理的指标情况。三农金融分部的业务收入、资本成本、资金成本、资产减值成本、服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按照管理会计方法进行成本、收入归集与分摊。各个核算主体之间的业务和资金往来、共同的成本和收入,按照总行统一定价、往来方合约定价、市场价格等方法确定转移价格进行核算和分摊。制定和完善成本费用分摊办法,细化分摊项目和标准,实现对中后台服务和管理成本费用的分摊和还原。
4、通过业务财务核算系统自动生成完整的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会计报告,包括业务状况报告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独立、完整地反映三农金融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分部披露信息的要求。
(十五)三农金融部综合经营计划。
依据全行发展战略和“三农”及县域业务发展规划,单独编制、下达三农金融部包括经济资本计划、业务计划、信贷计划、财务计划(预算)和风险计划等在内的综合经营计划。三农金融部据此将各类计划的经营目标和管理要求分解下达至各事业分部。三农金融部资产、负债总额在全行的占比应逐年增加。三农金融部增量贷款占全行增量贷款比重高于存量贷款占比,并逐步提高到50%以上。从2009年起,三农金融部成本收入比应控制在50%以下。三农金融部的资产回报率2009年达到0.5%,之后逐年提高到0.8%以上。其中,2009年,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广西、甘肃、重庆等七个事业部制改革试点行的增量贷款计划,分别为148亿、124亿、112亿、76亿、60亿、31亿和50亿。
(十六)三农金融部营运资本管理体制。
1、建立相对独立的三农金融部营运资本管理体制,按略高于全行水平的资本充足率核定三农金融部营运资本。在每年资本计划中明确配置三农金融部的营运资本总量和比例,优先保障三农金融部经营发展需要。
2、制定《三农金融部经济资本管理办法》,对事业部分部和经营单元实行经济资本计划管理。
(十七)三农金融部财务资源配置。
1、三农金融部在授权范围内依法合规进行财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管理。对三农金融部单独安排费用预算,适度提高“三农”业务发展费用率。建立“基础费用+激励费用+战略费用”的三农金融部费用配置机制。单独安排三农金融部的资本性支出。
2、稳定和发展县域网点,调整优化网点布局。单独制定三农金融部固定资产投入计划,适度降低三农金融部骨干网点建设的准入标准,加大三农金融部电子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倾斜性的工资资源配置政策,单独核定三农金融部工资总额,优先保障“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战略需要。三农金融部的成本收入比应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3、总行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设二级科目单独反映三农金融部应计缴的所得税。其他税种由三农金融分部、经营单元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缴纳。
六、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十八)三农金融部风险管理目标。
三农金融部在积极开展“三农”和县域业务的同时应将风险控制 在可承受范围内,做到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确保实现“三农”和县域业务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三农金融部的不良贷款占比应持续控制在5%以下,同时,三农金融部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发案率应逐年下降。2009年,三农金融部拨备覆盖率不低于80%,之后逐年提高,三年内达到130%。
(十九)三农金融部经济资本约束。
1、根据三农金融部分支机构经营业绩、风险管理能力和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评价确定其经济资本计划。各三农金融部分支机构严格按照经济资本计划开展业务经营。
2、建立经济资本约束机制,对“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突出的三农金融部分支机构,增加其经济资本,扩大其经营权限和业务范围。对经营持续恶化的三农金融部单元采取机构降格、调整高管职务和薪酬、收缩业务范围、内部合并或关闭等措施。
(二十)三农金融部风险管理体系。
1、三农金融部实行风险垂直管理制、风险经理派驻制和风险管理人员上岗资格认定制,建立健全三农金融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各层级风险管理职责,强化三农金融部的风险管理。三农金融部经营单元风险管理机构(岗)接受上级风险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向其报告的同时,向三农金融部经营单元汇报。
2、根据“三农”和县域业务的风险特征和风险控制目标,制定和完善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在内的一整套三农金融部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健全优化“三农”和县域业务风险管理的识别、计量、监测、报告、控制流程,开发满足三农金融部风险 管理需要的工具、手段和系统。
3、健全三农金融部内控机制,实施三农金融部业务风险在线监控和现场检查,建立县支行经营授权停复牌制度和县支行重大风险集体谈话制度。建立风险管理的正向激励和刚性约束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小额贷款“三包一挂”制度,合理设定三农金融部各类业务的风险容忍度,对正常范围内的风险损失实行尽职免责,对超出容忍度的风险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二十一)三农金融部风险资产处置。
按照银监会相关风险分类指引,在全行统一的风险分类框架下,根据三农金融部各项业务特点,以提高分类效率和适用性为出发点,构建“三农”和县域业务风险分类体系。根据财政部等部门的规定,对涉农和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实行单独的风险资产处置和核销政策。
七、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二十二)三农金融部考核体系。
1、依据“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规划和综合经营计划,考虑城市与“三农”和县域业务的差异、经营基础和经营环境的差异,以服务能力、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建立总行对三农金融部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
2、根据各分部战略定位、业务范畴和职能部门分工,三农金融部对各分部、内设机构和项目团队建立差异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事业部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业绩、绩效工资分配、业务授权及资源配置挂钩。中后台管理中心“三农”专职机构(团队)接受事业部和所在部门的双重考核。
3、从客户数量、业务规模、资产质量、经营绩效、工作效率等 方面,建立三农金融部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绩效考评体系。
(二十三)三农金融部分支机构等级管理。
建立三农金融分部、经营单元(县支行)等级管理制度,以分支机构的当期业绩贡献和持续发展潜能为评价基础,以其经营管控难度和经营环境差异为调节因素,从经营业绩、经营规模和经营环境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衡量,对三农金融部分支机构经营管理实施内部等级管理。等级评定结果作为资源配置和业务授权的重要依据。
(二十四)三农金融部人力资源管理。
1、制定适应“三农”和县域业务需要、符合县域实际的员工招聘政策,招收本地生源的优秀大学应届毕业生充实三农金融部单元;同时充分挖掘现有人员潜力,调整充实三农金融部人员。根据工作需要,赋予三农金融部与其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权限。
2、结合全行人力资源综合改革,构建三农金融部岗位体系、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分配办法,事业部薪酬分配向业务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建立三农金融部管理层和员工分享经营成果的机制,制定和完善预期收入账户等长期激励制度。落实三农金融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鼓励县支行广大员工安心工作。
3、建立员工培训制度,以提高员工个人的岗位胜任能力和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开展三农金融部员工培训工作,保证每个员工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加强对培训结果的考核评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八、方案的组织实施(二十五)组织领导。
总行成立三农金融部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三农 金融部改革推进中的重大问题。董事长任组长,行长任常务副组长,各位副行长任副组长,三农业务总监任专职副组长。办公室、战略管理部、股改办、财务会计部、资产负债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内控合规部、个人业务部、三农政策与规划部、农村产业金融部、农户金融部、信贷管理部、授信执行部、资产处置部、银行卡部、电子银行部、产品研发部、信息技术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软件开发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各级行要按照总行模式分别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三农金融部改革试点实施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二十六)工作职责。
1、总行各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改革试点各项工作。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做好改革推广的统筹、沟通和协调工作,总结先进典型,编写案例教材,通报工作进度和效果。
财务会计部、资产负债管理部、风险管理部、三农政策与规划部、农村产业金融部、农户金融部、信贷管理部、授信执行部、资产处置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要制定并下发三农金融部改革试点相关配套制度办法,并按职能对口指导和解决分支行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办公室统一牵头,宣传我行三农金融部改革、服务“三农”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股改办牵头向农业银行改革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做好信息沟通工作。
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 篇6
一、中央一号文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①中央一号文件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标志性政策工具,也是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的产物。追溯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央一号文件权威性地位的形成还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其实,为统一农村改革起步阶段全党的思想认识,进一步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中央在1981年就决定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出台文件解决包产到户的性质问题,由于当年的农村工作会议时间是1981年12月,中央最后审定已到年终,原拟在1981年出台的文件便作为1982年的一号文件发出了。这在时间上本属巧合,但因为1982年一号文件深受农民拥戴,群众反响特别强烈,中央便决定此后每年年末开会,年初发布一号文件,以显示农业政策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连续五年遂成惯例。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连续出台中央一号文件的1982—1986年和2004—2013年分别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关于1982—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纪要》指出: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各级党的领导应向干部和群众说明,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由此可见,1982年的一号文件明确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村理论与学说的发展,是对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从此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发展道路、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及农村领导体制等十四个方面作了规定,其核心内容是明确当时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从两方面改革人民公社的体制。这个文件深化和延续了中央第一个“一号文件”的基本精神。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澄清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推行过程中人们产生的思想困惑。农民说这个文件给他们“松了绑”、“指了路”、让他们“开了心”。邓小平说:“一号文件很好,政策问题解决了。”①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梳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要求土地承包期一般延长到十五年以上,以鼓励农民增加投资,培养地力,实行集约经营,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如果树、林木、荒山、荒地等,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制止对农民的不合理摊派,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农村工业适当集中于集镇,发展林牧渔业;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提高干部的素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文件强调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承包期由三年延长到十五年以上,这就使农民能安心从事生产周期较长的农业发展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的综合协调均衡发展。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第二,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第三,进一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第四,积极兴办交通事业;第五,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第六,鼓励技术转移和人才流动;第七,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第八,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第九,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往,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第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个一号文件载入史册的亮点是针对农产品丰富后“运难”、“卖难”等新情况,取消了三十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帮助农业调整产业结构。这标志着农村改革开始转向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第二步改革阶段,为农产品走向商品化、农民实现增收、农村经济走向繁荣拓展了新的渠道。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即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1986年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落实政策,深入改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组织产前产后服务,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坚定不移地把以农业为基础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依靠科学,增加投入保持农业稳定增长;深入进行农村经济改革;切实帮助贫困地区逐步改变面貌;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这个一号文件有两个亮点:一是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二是针对农业连续多年增产后盲目乐观情绪造成的农业生产停滞、徘徊和放松倾向,强调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就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增强我国农业发展后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准备。
改革开放初期的五个一号文件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心声,记载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推动农村由贫困走向富裕,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与拥护,有的农民说,1982年一号文件使我们致富“开了窍”,1983年一号文件使我们致富“上了道”,1984年一号文件使我们致富“顾虑消”,好像吃了“定心丸”,1985年一号文件改革统购更像吃了“舒筋活络丸”,1986年一号文件增加投入就像“强心剂”。 1987年1月20日, 中共中央发出《把农村工作引向深入》,这是接受了1986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建议,认为应当加强农业立法,使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此后直到2004年,尽管在十八年中中央对于农业发展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但都没有以“一号文件”的形式进行发布。
(二)关于200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进入新世纪后,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建设面临新情况,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集中出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农民增收困难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六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发布了增加投入、“两减免”、“三补贴”、拓宽收入渠道等多项惠农政策。在多项利好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出现重大转机,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据统计,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实际增长6.8%,粮食增产9%,是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
为了保持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颁布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了构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第七个一号文件稳定、完善和强化了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从文件内容看,这个文件已不再仅限于单纯的经济建设方面,还涉及到政治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化了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中央对“三农”的全方位支持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7 年 1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九个一号文件)颁布,文件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这个一号文件纠正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视生产不够、改善生产条件不利”等问题,顺应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文件提出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基础建设等系统性、综合性政策措施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贯彻了党的十七大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文件之所以强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其背景情况是食品价格上升造成2007 年 CPI 超预期走高,同比上涨 4.8% ,高于3%的预定目标。鉴于影响农产品生产的直接原因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文件提出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而保障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再一次把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2009年一号文件出台前,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巩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中央出台了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意见》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强化了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下降,确保了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村社会安定。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确定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指出了在我国农业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关联度显著增强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进而完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这个文件在延续并拓展既有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措施,拓宽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视野。
2010年全国有437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受灾人口达2.1亿,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这说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足,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锁定了水利改革发展这个主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这个文件并没有局限在水利领域,而是立足国情水情,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并且明确要求力争通过五年到十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这加速了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等促进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进程。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 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将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意味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文件的亮点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这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到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工农、城乡关系到了深度调整和互动融合的新阶段。
二、中央一号文件的现实经验与启迪
改革开放以来的十五个一号文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工作的理论创新历程,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眼界不断开阔、认识不断深化的与时俱进的过程。这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中国农民真正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综观改革开放以来十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可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历史经验证明,源于基层群众的创造,大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一旦获得国家在政策层面的认可,必将快速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农民的首创精神,应给予充分的尊重。江泽民同志说:“一条是不搞土地私有,一条是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①历史已经见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就发端于亿万农民的创造和实践。追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形成的历史,可以看到,早在1978年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分田密约一经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农村,并迅速发展。到1982年第一个一号文件出台时,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正是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尊重广大农民首创精神,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成为确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里程碑,文件的出台大大推动了农村改革历史进程。到1983年底,全国已有1.75亿农户实行了包产到户,占农户总数的94.5%,到1984年这个比例接近100%,至今,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仍然是我党农村政策的基石,对于保证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要保持政策措施的延续性。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由于受市场、自然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交错复杂因素的影响,需要调整的利益方面众多,因而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解决“三农”问题也必然带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绝不会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这就决定了国家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必然要具有延续性。从实践看,在1982年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论属性后,1983—1986年的四个一号文件都延续了这项政策,并就具体规定进行了深化,一举巩固和确立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004—2013年的十个一号文件虽然各有亮点,但在促进农民增收、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政策始终保持了较好的延续性,并且扶持措施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为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要适应现代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纵观十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在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保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每个一号文件都适应不同阶段农业发展的条件变化,较好回应了不同阶段农业发展要求,从而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从实践情况看,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逐步建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85 年一号文件明确宣布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双轨制,而1986 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把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使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机制逐渐走上以市场调节为主的阶段。进入新世纪后,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要求,2005年一号文件提出要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政策趋向的变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6年一号文件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论断,并据此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根据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措施。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近年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说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因此,2013年一号文件提出了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可以预见,只要今后继续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紧扣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主题,准确判断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那么今后具有导向意义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必然更有针对性,将会加速推动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系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 篇7
近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为主题,强化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引领,突出供给侧“调结构、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可持续”六项重点任务。
关键词一:调结构
《意见》从粮食种植结构、特色农产品结构、养殖业结构三个方面对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提出了方向。在种植业方面,要求强化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地位,提出了“一减一增”方案,即引导适度调减天水、陇南海拔1600米以上小麦条锈病核心区冬小麦和中部浅山易旱区春小麦、水地大田和中东部高海拔旱作区玉米面积,发展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引导中部和河西灌区适当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构建起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支撑,特色杂粮为补充的粮食生产体系。特色农产品方面,重点支持蔬菜、果品、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等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品基地。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牛羊产业,提出大力发展牛羊产业,加快推进牛羊品种改良,提高牛羊良种化程度,发展肉牛肉羊专用品种,全面提升牛羊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在发展牛羊产业的同时,稳步发展猪禽养殖业,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下养殖,发展有比较优势的渔业新品种,推进水产健康养殖。
关键词二:提品质
《意见》从加快农产品品种升级换代、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个方面来提升农产品品质。重点抓好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打造具有区域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坚持立足特色,推进品牌化营销,建立区域特色产业加工集群,做大做优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以品牌担保品质,让优价激励优质,打造具有甘肃特色、受消费者欢迎的农副产品品牌。着力培育优质粮食、牛羊肉、苹果、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油橄榄、油菜、食用百合、核桃、樱桃、葡萄、枸杞等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以粮食、草食畜、蔬菜、特色林果、中药材等主要农产品为重点,涵盖生产、加工、储存、包装、运输、流通等环节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和出口农产品标准体系。
关键词三:降成本
《意见》指出,要着力降低农产品投入成本、用工成本和营销成本。一方面,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变农业生产小、散、弱的格局,实现扩大规模降成本,把生产经营成本摊薄,实现节本增效;另一方面,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通过控肥、减药、节水等措施,把过去一味追求高产、过多追加要素的超过合理边界的投入降下来,减少这部分边际不经济的投入。
要通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来降低农业生产用工成本。逐步解决农业机械结构性过剩与不足并存的矛盾,全面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同时,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引导特色农产品生产经销商入驻知名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整合现代物流体系,加大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探索发展“直销农业”,从而减少我省农产品销售成本。
关键词四:补短板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和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是我省农业发展的短板所在,《意见》指出,要从农业科技、信息、投入等方面补齐短板,优化生产体系,努力突破农业生产力提升瓶颈。
首先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坚决禁止擅自将耕地“非农化”。同时加快推进引洮供水二期、敦煌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增强重点旱区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防控能力。
《意见》特别指出,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力度。按照全产业链设计、一体化推进,统筹各环节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同创新,组织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大协作、大联合,力争在重大领域、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
《意见》还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能农业,实施“金农”工程二期,整合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大数据建设,打造包括农业生产导向、产业发展分析、市场供求预警、质量追溯体系等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平台。
在资金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以省、市、县三级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龙头,商业性担保和民间相互担保为两翼,多层次担保、联保、互保和再担保协调发展的农业担保体系。
关键词五:促融合
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力求在两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方面,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让农业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得更多收益,以扶持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支撑,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股份合作、订单农业、企业加农户、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利益分享比例,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分享更多收益。
另一方面,要深度挖掘农业产业发展的多种功能,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发展,接通全产业链条,推进一体化经营,拉长产业链,共享价值链,带动就业链,以工补农、以商补农、以游补农,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满足社会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六:可持续
《意见》指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推动农业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的集约型发展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要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的要求,突出特色优势产业间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集约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业灌溉定额管理和用水量控制。继续抓好国家级1000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加快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全膜双垄沟播、水肥一体化、集雨节灌、深耕深松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加快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认真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积极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探索规模养殖粪污第三方治理模式和PPP模式,着力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主体应该多元化
当前,全国已经注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0000家以上,尤其是湖北、江苏、山东等地,联合社发展迅速,对于单个农户在合作社基础上的再联合、提高市场话语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改中对联合社进行界定十分必要,其中,联合社的成员资格是基础性问题。
目前的观点主要有二:一是联合社的成员只能是合作社,其他主体(如农业企业)可以先加入合作社再进入联合社;二是联合社主体应该多元化,除了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均可以加入,但也应该在法律上控制比例。我坚持第二种观点,理由有七条。
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 篇8
一、更新培养目标, 实现设施农业一、二、三产的综合能力培养
在社会不断进步, 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 传统的设施农业专业培养目标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城乡统筹发展, 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步伐的加进, 尤其是都市农业的日渐发展、成熟和普及, 对设施农业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设施农业专业培养目标还需注入新的内涵。都市农业是集生产经营、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于一体。因此, 我们设施农业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设施农业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 能从事设施农业科学相关的生产经营、销售管理、推广开发、教学科研等工作外, 还需掌握信息科技、管理科学、规划设计等知识, 熟悉产品包装加工等知识, 具有新时代的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实践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要实施宽口径培养, 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增加选修课比重, 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 拓宽知识面;加强专业实践和专业设计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尊重学生的个性, 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导向。创新实验给予学生学分, 其学分可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部分高校, 由于研究生的扩招, 学科科研条件未能同步发展, 加之部分研究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 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难以达到高标准要求, 必须加以改进。
三、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构建设施农业学科梯队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 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为重点, 加强学科交叉, 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竞聘教学、科研带头人岗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 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鼓励与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各校设施农业学科教师交流等。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治学严谨、忠于设施农业学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具有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 年龄结构合理,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在实施师资队伍梯队建设方面抓好三个梯次:第一, 继续发挥好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第二, 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放在关键的岗位上, 大胆使用, 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第三, 继续选拔、培养一批后备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可选派继续深造。鼓励和资助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此外, 还可在农科院、农业局聘请具有丰富科研和生产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士作为长期的外聘教师。
四、夯实教学科研基础条件,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进一步调整和合理设置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改革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多方筹措经费, 添置先进的仪器设备, 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工作环境。重视本科实践基地建设, 成立专业实验中心, 按一定比例配备实验教辅人员, 实现资源与仪器设备的优化与合理配置, 完善本科教学实验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使之成为设施先进的农业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重视并加强学科图书资料的网络资源建设, 提高服务层次与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 凝炼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积极申报、承担国家、省部重大科研项目, 以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为动力推进学科建设, 力争取得一批高水平、经济或社会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 形成各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 积极申报、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 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 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立足传统设施农业, 拓展现代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学的教育和办学应该立足传统设施农业, 拓展现代设施农业。以社会对设施农业人才需求为导向, 确定办学规模, 在现有的设施农业及相关专业基础上, 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与时俱进, 增设新的设施农业专业研究方向, 寻求学科增长点。
六、产学研合紧密结合, 加大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教育, 把高等学校建成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精神家园;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 积极探索国内外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 需要拓展国内外农业教育资源, 引进或利用国内外师资和相关软件, 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来提升设施农业专业, 在学科建设上顺应现代农业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趋势, 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 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并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形成为农服务的学科新特点。加强设施农业专业与农业产业、行业企业、地区的联合培养或合作培养。加强与农业厅、农科院、各地、市、县农业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联系, 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网。必要时聘请上述这些单位一些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工作, 听听他们对设施农业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校内外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 提高设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七、创新培养层次, 提升培养规格
在全日制设施农业专业高等教育之外, 应当保持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独立学院、现代远程教育等。坚持以多种形式发展设施农业学科高等教育, 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这既是实现设施农业学科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构建现代设施农业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设施农业专业人才层次主要有:高职 (专科) 、本科 (学士) 和研究生 (硕士、博士) 三个层次, 其合理结构应该呈金字塔形。设施农业高职 (专科) 主要培养掌握较全面的理论知识, 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设施农业专门人才。设施农业本科 (学士) 培养具备生物学和设施农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设施农业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设施农业研究生 (硕士、博士)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设施农业学科不同方向 (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和设施作物生理生态) 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了解设施农业学科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 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管理或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八、优化教学手段, 加强教学管理
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或面向21世纪教材, 改革传统的板书和挂图的教学手段, 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专业课程比例达到100%, 使教学生动、直观, 改善并提高教学水平。同时, 专业实践教学逐渐形成“实验、实践—课内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生产实习—技能测试”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 教学实习分为校内实验基地栽培和管理、实验室分析研究、校外基地实习等方向。推行“毕业论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教师科研项目”捆绑的实践教学模式。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与校外签订的“校外产学结合协议”单位和企业中完成。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制度。一是打造教学团队。初步建立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制度, 教学团队至少由一名具有正高职称或副高职称的教师负责, 同时至少配备1-2名副高职称以及中级职称人员。二是坚持高级职称教师 (特别是教授) 为本科生授课制度。三是加强停调课监管力度, 制定详细的调停课制度和审批程序。四是坚持严格的领导听课和信息反馈制度, 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五是实施网上学生评教制度, 督促教师的教学, 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九、推行本科教学学分制, 实施“2+1”学期制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实施学分制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多规格、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制度保证。学分的最小计量单位可以设定为0.5。所有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在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相应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可以设定为每16个学时计为1个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可设定为每周计为1个学分。根据学生所修学分, 实行弹性学制。普通本科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在校学习时间, 在校学习时间为3~6年。实施“2+1”学期制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2+1”学期制将一个学年可分为各为18周的秋季与春季两个传统学期和一个6周的选择性夏季学期。选择性的夏季学期可主要安排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辅修 (双学位) 专业课程、实验课程、教师教育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重修课程、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短期培训、学生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
十、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与研究任务的关系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与科学研究是所有大学需要完成的相互依存的两大任务。只有正确理解各自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 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才能保证不会厚此薄彼, 正确处理两者的协调发展。这些措施中最重要的应该包括资源分配与评价机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资源的合理分配将教学、教材等专业建设成果与科研项目评奖同样看待, 特别是要建立以成本核算, 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为基础的高校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
十一、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促进设施专业发展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起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 联合培养研究生, 互派短期留学生。积极承办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邀请专家讲学。积极承办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 组织选派学科中青年骨干参加相关领域国际学术会议, 进行学术交流。不定期邀请本学科或相关的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交流讲学。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 解决茶产业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转化科技成果, 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十二、出台高校设施农业专业招生优惠政策, 试行设施农业人才“免学费”教育制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从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因此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而设施农业因其产品为人们一日三餐所需而成为“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元素, 备受人们关注。设施农业既是一门涉农的艰苦行业, 又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特殊行业。需要广大热血青年积极投身其中, 并为之默默奉献。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的影响, 许多单子家庭的父母不愿意孩子从事这门特殊而又艰苦的行业。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 包括设施农业专业在内的涉农专业一度出现“门前冷落鞍马稀, 招收不满需调配”的局面。为了缓解这一矛盾, 有必要效仿我国“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出台“高校设施农业人才免费教育政策”, 并适当降低高考录取线, 鼓励和吸引学生将智慧和才华奉献于设施农业行业。
摘要: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大学新专业。改革完善本专业建设是许多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条件建设、专业发展方向、教学手段、学制安排、国际交流及国家政策等12个方面阐述了本专业改革与发展及政策建议, 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探讨意义。
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 篇9
一、立足于履行职能, 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支农作用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成立于1994年。成立以来, 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在改革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来, 坚持政策性银行办行方向, 全面推进内部综合改革, 着力拓展支农空间, 着力强化内部管理, 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呈现了崭新面貌。
1. 支农功能全面提升。
在建行初期, 围绕支持粮棉油购销、农业开发和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为促进辽宁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1998年3月到2004年7月的收购资金封闭管理阶段, 认真贯彻落实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 全面加强收购资金封闭管理, 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各级党政多年的“打白条”问题, 保护了农民利益, 保障了辽宁地区的粮食安全, 促进了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2004年7月至今的6年来, 牢牢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 按照银监会的批复要求, 根据总行的相关部署, 着力拓展业务领域潜力, 强化支农功能, 逐步建立起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 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截至今年5月末, 全行贷款余额达到639.85亿元, 比建行初期翻了两番多, 占2009年全省涉农信贷资金增量的37.63%, 在辽宁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显著增强。
2. 经营机制不断完善。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 农发行的体制机制得到深刻变革, 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和农发行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确立。通过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初步确立起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的用人机制和薪酬分配机制。着力深化内控机制改革, 建立健全贷审会制度。在总行的授权管理体制下, 建立严格的向下转授权制度, 建立健全了内审制度, 落实了财会主管委派制, 推进了流程银行建设。
3. 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
近年来,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按照打造现代银行的要求, 不断完善组织机构体系和经营管理职能。根据总行的统一安排部署设立了贷款审查、财务审查、资产保全、内部监督四个专门委员会,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通过优化分支机构布局, 实行扁平化管理, 提升经营层次, 通过打造二级分行经营管理基础平台, 强化了县级支行业务经营职能。目前在全省设立14家二级分行、64家县级支行, 在岗员工1931人, 基本实现了覆盖全省范围的金融服务体系, 初步形成了符合“三农”发展需要的现代银行组织体系。
4. 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四好”班子创建活动, 不断加强自身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良好局面。在干部选拔方面, 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的原则, 选好配强各级行领导班子, 班子结构明显改善。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 “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品牌形象明显提升。
二、立足于辽宁省情, 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 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 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这为进一步推进农发行改革发展, 强化信贷支农指明了方向。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 大力支持辽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发挥在辽宁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1. 全力支持以粮棉油为主的农副产品购销储。
辽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 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粮农利益的重任。农发行要立足粮食主产区实际, 继续巩固和积极发展主体业务, 始终把收购资金供应管理作为全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做好粮棉油收购、储备和调销的信贷支持工作, 确保不出现大的问题。同时, 延长粮食产业支持链条, 将信贷支持收购范围扩大到农、林、牧、副、渔整个农副产品领域, 在更广的领域支持辽宁地区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
2. 大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城镇建设。
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 围绕辽宁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立足县域, 辐射乡村, 对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对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项目、县域城镇建设项目予以大力支持, 切实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设施和条件。重点支持地方党政关切、有可靠还本付息保证的农田水利设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生态和农村饮水、道路等建设项目。特别是那些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发展战略、沈阳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辽西北四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贷款项目。
3. 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和辽宁“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县域经济发展布局, 围绕优质粮、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和油料、中药材、花卉、食用菌、林产品五大区域特色产业, 进一步调整支农结构,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优质项目的挖掘、筛选和培育力度。要在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原料收购的同时, 适时加强对设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 促进其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生产型企业向复合经营型企业发展, 打造龙头, 培育品牌, 加快推进辽宁地区农业的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
4. 积极扶持农业中小企业发展。
针对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要找准市场定位, 发掘突破口, 下大气力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重点围绕绿色、特色、高效农业等中小企业做文章, 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的地区做文章, 积极培育和发展盈利能力强、财务数据真实、法人代表诚信可靠的中小企业, 逐步建立起稳定的信贷合作关系, 助力其向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三、立足于改革创新, 着力增强金融支农的整体效能
农业政策性银行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篇10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表现及成因
(一)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隐性风险问题正在不断加剧。
资产流动性风险是开户企业因执行国家政策和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大量财务挂账, 造成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资产缺乏流动性。一是粮棉油价差风险。主要是敞开收购价格高, 出现大量的高价粮, 随着粮食价格的波动, 造成库存粮棉油实际价值变化, 对农发行政策性信贷资金造成风险。二是库存商品陈化风险。库存的超期限和陈化粮食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加大政策性信贷资产潜在风险。三是企业经营性风险。主要是商品顺价销售困难, 库存成本不断增加, 造成潜在亏损, 从而带来信贷资产运营风险。四是企业亏损带来风险。
(二) 道德风险呈现出明显的三元特征。
商业银行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企业不守信用和银行内部员工违反职业道德和操作规程, 进而给银行带来潜在损失。农业政策性银行, 在道德风险上,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 还有地方政府道德风险这一因素。所谓地方政府道德风险, 是指农业政策性银行在业务运营过程中, 地方政府站在局部利益角度, 纵容企业挤占挪用农发行信贷资金, 或以各种形式从农发行贷款企业中收取名目繁多的税费, 或本该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对粮棉油企业各种补贴费用 (包括改革成本) 以及农发行贷款本息, 以种种理由不积极筹措, 将风险转嫁给企业和银行。
(三)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风险。
粮棉市场化改革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明显加大, 间接向农发行转嫁。粮棉市场化改革后, 企业经营过程中将直接遭遇市场风险的打击, 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收益风险突出。由于市场主体实行多元化, 国家不再为粮棉购销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在此情况下,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供销社棉花企业不得不走向市场找机会, 不得不精简人员, 深化改革, 按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惰性以及与市场尚未接轨的经营管理方式, 使企业一时无法适应纷繁多变的经营环境, 一旦遇到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就会出现生存危机, 直接威胁到农发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四) 不良贷款加大了信贷资产风险。
先天性资产包袱较重, 而近年来又无减负措施, 导致信贷资产质量逐年恶化。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大多由国有商业银行划转而来, 其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减轻国有专业银行的经营包袱, 使其轻装上阵, 迅速走向市场参与竞争。政策性银行自成立之初就背上了巨额不良资产的包袱。农业政策性贷款先天不足是资产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发展银行全部贷款资产都是由其他商业银行划转而来, 在划转之初, 已无可选择地继承了一大块不良贷款。随着不良贷款的大量增加, 在减弱收购资金流动性和降低资金效益性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了贷款资产的风险。
(五) 信贷管理风险。
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原因。主要表现为政策不到位, 如补贴问题, 从中央到地方财政, 对粮食的各种补贴该怎样补, 拿什么钱补, 什么时候补都有规定, 关键是没有落实到位;二是企业经营性因素。由于粮食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削弱了粮食企业自主经营能力, 而且粮食商品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制约了粮食企业的经营效益, 加之粮食购销企业经营观念未真正转变, 都是造成政策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三是农业政策性银行自身规章制度特别是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在对贷款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存在漏洞, 使得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防范和化解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 明确财政职责, 建立完善补偿机制。
一是财政要通过农发行专户及时足额补拨对粮棉企业的政策性补贴, 包括财政应负担的粮棉油价外补贴、价差损失、差价补贴、政策性财务挂账、挂账利息和费用补贴等。二是财政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食风险基金是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专项资金, 各级财政要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安排原则和省级财政与中央财政补助款配备比例, 确保落实。各级财政必须将粮食风险基金纳入年度预算, 及时足额拨付。三是财政要完善增补农发行资本金制度。四是财政要适当提高农发行提取呆账准备金的比率, 以增强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 建立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和化解机制。
一是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开展风险防范教育。二是强化银行内部监督制约工作, 通过对业务管理的各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 形成比较严密的、科学的监督管理体制, 对经营性贷款推行贷款授信制度和审贷分离制度, 严密贷款手续。三是加大渗透力度, 从严监管企业。四是要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搞活经营,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这是转化贷款风险的最有效途径。
(三) 加强银行信贷管理, 严防资金流失。
一是推行信用评估, 实行择优扶持。对国家粮棉油企业全面推行和实施信用评估, 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等级在贷款条件、贷款方式上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二是建立政策性信贷资金风险转移机制。减少信用贷款, 提高担保、抵押贷款的比重, 增强贷款风险转移机制。三是加强贷款期限管理, 严格催收制度。实行市场化改革后, 贷款期限是农发行信贷管理的一条预警线, 超过正常周转期限, 而未实现预期的销售和效益, 信贷资金的安全将受到直接规定期限的, 及时转入预期贷款, 以正确反映贷款形态。
(四) 完善配套措施, 构筑农业政策性信用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支持, 补充资本金, 保证资本金的充足率, 提供部分无息或低息财政借款, 免缴所得税、留存全部利润, 进行贴息。二是扩展筹资渠道, 间接吸收储蓄, 动员部分民间资金。三是制定不合理占用贷款管理办法, 规范对审计认定粮食财务挂账等不合理占用贷款的管理, 建立清收责任制。四是改进和完善政策性亏损补偿机制。五是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呆账核销制度。六是对财政欠款的利息补贴计收利息。七是制定《政策性银行法》, 进一步规范政策性金融行为。
(五) 积极开展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
农业政策问 篇11
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是指为促进鲜活农产品顺畅流通,以现有国道网为基础,结合主要鲜活农产品的流量和流向,开通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鲜活农产品包括: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
“绿色通道”有关优惠政策
1.对在全国“五纵二横”、“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予以降低或免缴车辆通行费(注:按照现行有关政策,吉林省境内段免缴车辆通行费)。
2.按照现行有关政策,对在我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缴车辆通行费。
3.在我省所有普通公路上,农民运送自产、自销、自用鲜活农产品及种子、粮食、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自有车辆,可凭身份证、自有车辆行车证、乡级人民政府出具的自产证或购买生产资料的收据免收公路(桥隧)通行费;农民进行田间耕作的拖拉机和跨区作业的收割机可分别凭拖拉机所携带的耕地农具和农业主管部门签发的跨区作业证免收公路(桥隧)通行费。
4.在全省所有公路上,对运输鲜活农产品和向省内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运输省内农民自产粮食的车辆,不得随意截车,确实明显超限超载的,在检查站称重后,实行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政策。但要对违法行为进行登记,违法登记超过3次仍然超载运输的,由交警部门扣其驾驶证,待货物运送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处罚。农民用自行安装的护栏车向畜牧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运牛,只要安全有保障,不得拦截罚款。
二、保障农资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是什么?
1.完善化肥淡季储备制度,落实国家和省化肥淡季储备任务。2009年,省农资股份公司争取国家淡储指标40万吨,省级淡储15万吨,承储总量达到55万吨。加上市县供销社储备,全系统化肥供应量可占全省化肥需求量的70%以上,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2.建立现代农资服务网络体系,打造“吉农连锁”经营品牌。目前,全省供销社已在粮食主产区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网点3350个,初步形成了遍及城乡、村屯的农资经营网络系统。省农资股份公司打造“吉农连锁”经营品牌,已发展连锁店1286个,2009年年底发展到1500个以上。减少中间环节,让利于民。
3.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服务质量。各级供销社及农资企业要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货,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从供销社渠道流入市场。继续开展“放心农资进农家”活动,供应旺季延长营业时间,开展送货上门、电话预约送肥到户等服务。
4.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阶段性肥源不足。省供销社制定了化肥供应应急预案,一旦出现货源紧缺、价格上涨过快等情况,及时将淡储化肥投放市场,补充货源,平抑价格。
三、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經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原则是: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
四、对农村宅基地有哪些规定?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下列标准:农业户(含一方是农业户口的居民)住宅用地330平方米;市区所辖乡和建制镇规划区、工矿区农业户居民的住宅用地270十平方米;农村当地非农业户居民住宅用地220平方米;国有农、林、牧、渔、参、苇场(站)和水库等单位的职工住宅用地270平方米。原有宅基地超过标准的,应当根据村庄、集镇建设规划逐步进行调整,调整前可以按临时用地管理。村庄、集镇建设需要时,超过标准部分必须退回,并不予补偿。禁止在超过用地标准的住宅用地上建永久性建筑物。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在当地再申请住宅用地的,不予批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五、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政策是什么?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国家建设征收土地后,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因此,必须妥善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安置。安置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被征收土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收土地而降低。通过合理补偿和采取各种安置措施,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安置途径主要有:保险安置、货币安置、留用地安置、投资入股安置、农业安置、招工安置。
六、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有什么政策规定?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国防、军事等公益性用地继续实行国家征收;除用于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以及农村村民法定的宅基地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七、农民享受低保待遇的条件是什么?人均补助标准是多少?
根据《吉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持有常住农村户口,其家庭人均实际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及其成员均可申请纳入保障范围和对象。
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及家庭不能列入保障范围:
1.有正常劳动能力,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8周岁至60周岁;妇女18周岁至55周岁),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劳动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2.近期购买商品房、高标准新建或装修住房的。
3.安排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自费高价择校就读的。
4.有赌博、吸毒、嫖娼行为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5.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有赡养、抚养能力但不履行赡养、抚养义务导致生活困难的。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我省农村低保实现分类施保、分档补助制度。农村低保对象分为重点保障户和一般保障户两类。两类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助标准以户为单位核算,按家庭人口数量各分为2~3个档次,各档次补助标准要随着家庭人口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一般保障户补助标准的第一档次达到全省年人均补助标准,其它各档可在全省年人均补助标准的基础上下调30~50%,重点保障户的各档在全省年人均补助标准的基础上上浮30~80%。具体标准由当地政府确定。2008年全省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标准为540元,重点保障户年人均补助标准为700元。
八、农村医疗救助指的什么?有什么政策规定?
农村医疗救助是一项全国性的、制度化的政策,由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正式提出,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农村贫困群众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也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省根据省民政厅、卫生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2008年7月制定出台的《吉林省城乡医疗救助指导意见》,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具体政策规定为:
1.救助对象。本省辖区内持有常驻户口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含农村孤儿)、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及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农村重病或重残及因突发事件医疗费用支出较大造成特殊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成员。
2.救助方式和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群众,按照“五位一体”的救助模式,进行分类救助。
(1)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统筹标准,资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含农村孤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住院救助。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含农村孤儿)、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住院治疗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后的个人自负部分,实行分段按比例救助。第一次住院,个人自理费用在2000元以下(含2000元)按不低于40%比例救助、超出部分按不低于30%比例救助。一年内住院两次以上的,个人自理费用累加计算,从第二次住院开始,个人自理费用按20%比例救助。年住院救助封顶线在3000元~5000元之间确定。农村重点保障对象救助标准要高于其他救助对象。
救助金额达到封顶线后,救助对象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可给予二次救助,年救助标准不超过3000元。
(3)日常救助。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含农村孤儿)、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中患慢性病需长期维持院外治疗的人员,每年核发100元~300元限额救助卡(券),救助对象凭救助卡(券)到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药店就医、购药。
(4)临时救助。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农村重病或重残及因突发事件医疗费用支出较大造成特殊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成员中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超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封顶线,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住院治疗可视情况给予救助,最高限额在住院封顶线40%以内确定。
(5)慈善救助。经医疗救助后,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救助对象,可通过慈善捐赠给予救助。
《吉林省城乡医疗救助指导意见》实施后,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在《指导意见》规定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对救助对象范围、救助方式和标准进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医疗救助政策更加完善。
农业银行 篇12
经云南省招标采购局遴选, 2月28日, 农行云南省分行开始从工行云南省分行全面接收全省药品集中采购药款结算业务, 截至4月10日, 共代理药品集中采购结算款项8 3 0笔, 存款余额2.4 3亿元。药品集中采购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是关系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养老和医疗两大支柱性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基础, 事关民生、意义重大。为节省财政经费, 加快结算速度, 2012年11月, 省招标采购局决定在工行、农信社、农行三家银行中重新选定一家作为药款结算银行。最终, 农行云南省分行凭借优质的服务方案取得全省药品集中采购药款结算独家代理权。
开展新兴国际业务满足客户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