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教学管理(精选11篇)
文言实词教学管理 篇1
“ 考试大纲 ”中规定 ,高中文言文教学要“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启示我们:150左右个实词是教学范围,结合语境是必要条件。 随着高考题型的变化, 文言文所占的分值有增无减,除了9分的选择题型,还有后面10分的文言翻译成为教学的重点。
一、留意字形,推断实词
古今汉语有很大的差别,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单靠积累记忆很难熟练掌握,时间一长,就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中国方块字本身就是表意的,80%以上的形声字决定了我们可以观形察意。 如“ 示”字旁代表祈福,“ 忄”代表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动作“, 歹”字旁与死亡有关。 诸如此类,留意字形,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推断词义,并作出判断。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项脊轩志》 一文的教学中,我们讲到“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一句。 学生对“ 楯”这个字不太理解,我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个字的偏旁,同时根据语感“ 栏楯”是一个词,两个字应该意思接近,于是大家得出了一致的意见,“ 楯”亦为栏杆的意思。 再有 “ 余扃牗而居 ”一句 ,也是理解的难点 。“ 扃牗”一词如何理解 ? 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表示“ 一个人”,有的说是“ 独自”,有的说是“ 安静的”。 听到学生们的争论,我适时提醒大家,观察两个字的偏旁,一个为“ 户”一个为“ 片”,于是学生们认为这两个字应该是名词,但因为放到“ 居”的前面,所以应该是词类活用。 到此, 学生们的推测已经成功了一半。“ 扃”为“ 门”,“ 牗”为“ 窗”,再结合上下文,表达作者安静居住,专心读书,应该翻译为“ 关闭门窗居住”。 看似难解的文字,只要学生用心,就可以推断出含义。 如曾经学过的“ 樯橹灰飞烟灭”中的“ 樯橹”二字等,观形推意,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就可以推断出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当然,这个方法适用于偏旁含义比较好把握的汉字。
二、结合语境,推断实词
语境就是句子构成的特定环境。 实际上, 我们对每一个实词的推断都不是凭空进行的, 结合语境是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可以在上下文中,推断出实词的含义、词性、用法等,让“ 猜测”的准确率大幅度提高。 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高考实词选择题型。 如2006年广东卷文言文阅读《 杜环小传》 中,理解“ 母如其言,附舟诣谭”中的“ 诣”字。 单看字形,言字旁与说话有关,说不通。 通过上下文的语境,“ 谭”指的是上文提到的“ 安庆太守谭敬”,因此 “ 诣 ”为动词 ;而下文提到谭敬没有接纳 、收留他的母亲 ,致使其母受困,最后推断出“ 诣”字为到、去的含义。 在苏教版必修五中 《 陈情表》 一文的教学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这一句表达的是前后在任官员对于“ 我”的重视。“ 举”很好理解,组词为“ 举荐”,那“ 察”又如何理解呢? 只要抓住语境, 再结合结构对应的方法,学生们马上推论出意义为“ 考察后予以推荐”与“ 举”字意思相似。 再如必修三中《 鸿门宴》 的教学,我们遇见了“ 沛公起如厕”这句话。 学生们依据当时的危机情形,马上得出“ 如厕”即为“ 上厕所”,“ 如”为动词。 又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的“ 私”是理解的难点。 联系上下文, 邹忌发现自己并不如别人说的是“ 第一美男子”,他不如城北徐公美,于是他开始思考妻子、小妾、客人说谎的原因。 其中他的结发妻子认为丈夫伟岸的原因是“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缘故,那么学生们认为“ 私”就是有私心,就是偏袒、偏爱。 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我们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一味告知,唯有如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来,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三、巧用迁移,推断实词
很多课外阅读中的实词早就在课本中学到过, 如果能灵活迁移, 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推断出阅读材料中实词的含义。 文言文新课的学习同样可以运用迁移的方法。根据以往所学内容, 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实词学习也会事半功倍。 在 《 赤壁赋》 教学中 ,“ 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 ”当中“ 狼藉 ”一词的理解是难点。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想到之前学过的成语———“ 声名狼藉”,从而推出此处亦为“ 杂乱的样子”。 再如《 烛之武退秦师》 中的“ 夫晋何厌之有”“ 厌”字理解是重点,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含义“ 讨厌”带入的话,根本说不通。 根据我的提示,学生们与“ 贪得无厌”进行了比较,最后我们得出该字的含义为“ 满足”。 文言文的学习本就注重积累,可以从已学过的课文、成语等中进行巧妙迁移,便于推断实词的含义。
四、借助语法,推断实词
文言文虽然有特殊句式的存在, 但很多时候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相差无几。 句子通常也为“ 主语 + 状语 + 谓语 + 定语 + 宾语”的顺序结构,因此在实词含义推断中,我们可以根据先看某个实词所处的位置,而后推出该词的句子成分,最后推论出它的词性和词义。 利用语法推断实词含义, 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一词多义的难题,实用而便捷。
五、结束语
总之,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词的含义,从而感悟实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一大难点,因其大多为多义词,且需要结合特定语境,单靠记忆很难掌握。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文言文实词教学的几个方法,以化解难点,帮助学生攻克难关,提高其学习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实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曹保顺.巧解文言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J].中学语文,2011(17).
[2]王政白.文言实词知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文言实词教学管理 篇2
复习目标:
1、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2、学会通过归纳,牢固掌握课内常用文言实词意义。
3、学会通过知识的迁移,阅读课外文言文。
通假字:
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 ①音同形似。如: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②音近形似。如: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意思是“显现” ③音同形异。如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意思是“横放的” ④音近形异。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孟子〉两章》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3、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
通顺。)
4、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孟子〉两章》 通假字整理
1、反——返(还,返回)
例句:
(1)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2、说——悦(高兴)例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2)公输盘不说《公输》 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走”古代指跑,现指步行。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
古今异义整理(九下第五单元)
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今异义整理(九下第五单元)
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虽然(古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虽”与指示代词“然”的连用,意为:虽是这样,但是„„。今常用作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指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今义指亲属。)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古义:代词,这种,这样。今义:判断动词。)
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如: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
(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
(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一词多义整理(九下第五单元)
子墨子闻之(对有德行的人的尊称,子
先生,老师。名词。)
愿借子杀之
(你,代词。)
上使外将兵(派)
使
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使)
4、词类活用:
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就是词类活用。
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包括:(1)名词活用作状语(2)活用作名词(3)活用作动词
(4)使动用法,译为“使„„”
(5)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宾语)”
注意被解释词所在的位置和句子本身的特点。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屏障中抚尺一下(下:)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
注意被解释词所在的位置和句子本身的特点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猛浪若奔(奔:)
5、所以动心忍性(动:
6、吾妻之美我也(美:
注意被解释词所在的位置和句子本身的特点。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何苦而不平(苦:)
2、北通巫峡(北:)
3、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
4、无案牍之劳形。(劳: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复习小结
文言实词解题指导 篇3
一个范围就是明确高考常考的实词范围。考查的实词除了来自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外,还有一部分来自课文的注释,再有就是我们未学过的传统名篇中常出现的实词。
五个常识就是文言实词几种常见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它们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活用、偏意复合。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解答文言实词题的四个方法。
1.据形推义 汉字中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在做题时根据字的形旁来推断其意义。比如“引”“张”“弛”形旁都是“弓”字旁,意思都跟“弓”有关。2010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9小题D选项“公愀然曰”,“愀”字形旁是心,应该跟心情有关,联系上下文就可推断出是“忧怆”的意思。再如2009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第4小题B选项“躬耕以养弟妹”,“躬”的形旁是“身”,应该与“自身”有关,解释为“亲自”是正确的。
2.缘境定义 这里的“境”指的是实词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临近词、所属句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境的办法来确定实词的意义。比如2010年高考语文重庆卷第8小题D选项“贫甚,质女婢于人”查道的朋友死后因为很贫穷,所以“质女婢”,后文又有査道为朋友家“赎”回的情节,与动词“赎”相对应的“质”也应该是动词性质而不应该是名词“人质”,所以我们就可以确定的它是“抵押”的意思。
3.依音辨义 文言实词中有很多因为破音或通假形成的异读字,做题时我们从实词的本意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它的读音上考虑,看看是不是有破音异读或通假异读的现象。比如2010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5题翻译“留肆中饮食之”,“饮食”根据上下文猜测应该是动词性质,所以破读作“yìnsì”译成“供给吃喝”。再如2010年湖南卷第6题D选项“夫军中无见粮而转军与战”“见”解释为“看见”“见到”讲不通,我们就可以考虑它是通假字“现”,解释为“现成的”就通顺了。
4.迁移断义 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都是实行“课外材料考课内”的原则,即考查的文段和内容是我们所陌生的,但考查的知识点却是课内或我们较为熟知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我们遇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进行灵活迁移从而判断出实词的意义。比如2010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9题A选项“乱而继迁薄我,必败”,四川卷第11题翻译(1)“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这两处的“薄”我们就可以根据成语“日薄西山”判断为“迫近、接近”的意思。再如四川卷第8题B选项“悉籍记之”湖北卷第10题D选项“籍之以为厢兵”,根据《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推断为动词“登记”的意思。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节选文段,完成1——3题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士劲直,听用,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是以诸候不因,则事不应,故敌国为之讼;百官不因,则业不进,故群臣为之用;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学士不因,则养薄礼卑,故学士为之谈也。此四助者,邪臣之所以自饰也。重人不能忠主而进其仇,人主不能越四助而烛察其臣,故人主愈弊而大臣愈重。
——节选自《韩非子•孤愤》
1.下列各项中,划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明察,不能烛私 照亮
B.不劲直,不能矫奸 纠正
C.是以诸候不因 因循
D.则外内为之用矣 君主左右的大臣
参考答案:1。选C,应该是“依靠亲近”的意思。
2.解释下面划横线的词语,并指出其用法。
(1)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
(涂: )
(2)故人主愈弊而大臣愈重
(弊: )
参考答案:(1)涂:仕途,通假字同“途”(2)弊:蒙蔽,名词被动用法
3.请将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因此有智谋懂治国之术能依法的人士被君主任用,那么显贵的当权的贵人一定会被法律制裁。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4—6题。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②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4.下列各项中,划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兵未战而先见败征 预见
B.诸别将皆属宋义 归属……管辖
C.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攻克
D.乃遣其子宋襄相齐 丞相
参考答案:选D,应为动词“辅佐”
5.下列划横线的词语,用法及其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不如先斗秦赵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争斗
B.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
通假字同“狠” 凶狠
C.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
破读“shuì” 劝说
D.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古今异义词 不前行
参考答案:选C。应该是通假字同“悦” 喜悦高兴
6.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若说身披铠甲手持锋利兵器冲锋陷阵,宋义我比不上你,若说坐镇指挥运筹帷幄,你比不上我宋义。
(2)现在年成不好人民贫困,士兵们只能吃蔬菜豆子,军中没有现成的存粮,他却大摆筵席招待宾客,不领兵渡河就地取用赵国的粮食,和赵军合力攻打秦国,却说“乘着秦军疲敝的机会进攻”。以秦国的强大攻取新建的赵国,形势必然攻克赵国。赵国战败,秦就会更强大,哪里还有疲敝的机会可乘呢!
【作者简介】
孙果哲,高级教师,执教于河北省青县第一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篇4
一、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现状与原因
高中的文言文实词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没有将相关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储备之中。因此,从深层次剖析这种文言实词低效率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第一,从学生的角度上看,学生学习文言文实词的过程中,出现了学习目标不清晰,对相关的知识掌握不全面的状况。有些学生认为文言文实词对于现实生活没有价值,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有很多高中学生购买了工具书,但是并不经常使用,而是使用一些翻译材料,然后死记硬背,这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实词没有具体的理解。
第二,从教师的角度上看,选择的教学方法不恰当,没有对文言文的字词进行细致的剖析和联系,只是针对作品的作者生平以及主题内容进行介绍,对文言文的字词知识讲得过于简略。教师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在很多学生还没发挥出自己学习主动性的时候,有的教师将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就直接告诉学生,学生缺乏思考的过程,这样就撕裂学生的记忆与认知,使学生完全习惯于背诵,并没有形成主动思考的学习能力。
第三,从文言文教学方法上分析,当前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缺乏重点,有些教师会把文言文的教学调整到整个课本教学的前面。还有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师,对于文言文的实词重视程度不够,将文言文的实词穿插在文章教学的过程里,没有对文言文实词进行重点分析,很多学生更没有形成累积性的理解。
二、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的改革路径
针对当前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所出现的困境,教学方式的改革应该充分考虑高中文言文的实际教学状况,尤其是文言文实词在各类文章中的分布情况。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有侧重点地突破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瓶颈。很多高中学生因为对文言文实词不了解,没有形成具体认知,所以逐渐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因此,应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特别是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进行如下改革。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突破。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如何选择并且使用文言文相关的工具书,特别是要重视文言文常用字词类的字典。一个文言文实词可能有多个含义,从一篇课文当中接触到的文言文实词,往往是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含义,这样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翻查同一个实词的不同含义,这样学生才能够慢慢形成系统的文言实词知识结构。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应该积极转变在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成为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的引导者。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高中语文教师要对文言文作品里面的每一个实词进行关键性点评,不要匆匆掠过,要细致地解读每一个实词的含义。同时,教师要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实词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能不能对具体句子中的具体实词进行诠释,这样才能够充分保障学生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第三,从文言文教学方式上,要重点突破。尤其是将文言文实词里面的一词多义进行重点教学,从具体的使用语境和条件出发,重视文言文实词的归类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文言文实词知识脉络。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具备系统化的文言文知识结构,才能够全面掌握高中文言文实词,进而了解文言文的具体内涵,调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束语
高中文言文教学是非常关键的重点和难点,只有从高中文言文实词出发,为高中学生奠定良好的文言文基础,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文言文学习。高中文言文教学要避免随意性,要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从一词多义、同类型的实词归类教学出发,让高中学生了解文言文实词的主要内涵,从而形成具体的文言文实词知识结构。这一点,需要高中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同样付出努力,从教学大纲和教材出发,扎实推进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只有以系统化的方式推进教学,文言文实词教学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现状与原因和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的改革路径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现状,原因,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永德.把握文言实词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心[J].现代语文,2007(03).
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教学设计 篇5
一、考试要求: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命题规律: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
三、命题趋势:
1、此专题为考查热点,主观题和客观题都可能为考查形式
2、文言文阅读第一题2014年考到,10分的翻译年年必考
四、方法指要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攴(pū)”与敲击有关;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
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形旁为舟,意思为 大船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形旁为 石,意思为 石阶(4)径造庐访成 形旁为走
意思为 到
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上 入 下 米,意思为买入粮食
(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
左 目 右 間,意思为 从门缝中看,“窥视”
(7)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子)
(9)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井绳)
(10)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二)、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通“驻”)(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4)使有司宽政,毁关(去掉关税),去禁(禁令),薄敛,已责。(《左传》)责, 意思为___________
“责”,《说文》:“求也,从贝,刺声。”王筠说:“谓索求负家偿物也。”“责”就是“债”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动词,兼有讨债的意义。它之所以从贝,是因为贝表示财。《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禁废除各种,薄敛(减少田租),已责(停止讨债)。”这是“责”的本义。
(5)“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苏轼《教战守策》)
“顿”字(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7)“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
(8)“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
“匈”(9)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罢
(三)联想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联系教材,联想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推断练习】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联想:“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边境)“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把„„当作边境)
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联系《鸿门宴》中 素善留侯张良,词义为 友好
3、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联系《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词义为认为„„奇异
4、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联系《逍遥游》中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词义为
往,到
5、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联系《岳阳楼记》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词义为
嘱咐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7、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8、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
9、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联想: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徒:只是
10、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宋史》
联想:严惩不贷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贷 : 宽恕、宽免
(四)相似结构推断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一个词也好,一个句子也好,如果形式比较整齐,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字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相同或相近,就是相反。【推断练习】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怙”对“恃”,词义为 依仗、凭借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用”,词义为 被任用
(3)文过饰非
(“过”与“非”同义)“文”对“饰”,词义为 掩饰
(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对“愈”
词义为
更加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对“择”
词义为
选择,选拔(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既然“誉”(赞美)与“非”(非难)构成反义关系,那么由“沮”(沮丧)可推知“劝”与“沮”意思相反,应释为“奋勉”。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推断练习】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三国志 》
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3、行将为人所并(将)
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
5、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接待)
(六)语法结构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 【推断练习】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因次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
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樵:木柴。
3、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_______ “和”接代词宾语“之”,当为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和睦”;再联系上文“鸣”,可知“和”应为“应和”。
4、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
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5、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脯(杀做肉干)(为这件事(同纣王)争辩得很厉害,所以(纣王)就把鄂侯杀了,将尸体做成肉干”。)
6、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二者都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7、其罪当与童贯等。
等:一样,等同
句中主语为“其罪”,“与童贯”是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所以它是“一样”、“等同”之义,而非“等人”、“等等”。
8、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嫁给)
(七)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倾斜)
根据“无景”与“美”意思相反,可推断“欹”与“正”意思也相反,即“倾斜”。
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断粮)
现代汉语中“绝食”指断绝饮食,以示抗议或自杀;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下文又写太守苏琼“贷粟以付饥者”,那么这个“绝食”当指水灾后断了粮食。今义是主动地断绝饮食,此处则是被迫无奈断了粮,古今异义。
3、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用于动词谓语“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富有”)之后,作宾语,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辩驳”有误。(“辩”的正确解释是“辩才”)
4、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敬佩)
五、练习巩固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2、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
“我夫人有娠”(娠:身孕)“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3、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篡:劫夺。贼:杀害。——主要依据对应互译法推断)
4、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檄:下令。喻:开导。——语法分析、语境分析均可,互为辅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江天一传(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公与他县相掎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具有至性
至性:纯厚的本性
B.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自若:和平常一样
C.州县望风内附
附:逃跑
D.间出逆战
间:有时
6.下列句子中,表现江天一“深沉多智”的一组是(3分)
①躬畚土筑垣以居
②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
③率壮士驰数十里
④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
⑤多用兵据之,公与他县相掎角
⑥我不死,祸且族矣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天一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侍奉母亲和抚养弟弟,他说读书人应有好品德,才有好文章,可见他本性善良,品德高尚。
B.县令傅岩认为天一才学奇异,每次县童生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尽管他穷,家人又埋怨叹息,他还是如往常一样读书。
C.张献忠攻破武昌后,烧杀抢掠。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事委托给天一,天一率领部下与张献忠作战,很受金声赏识。
D.江天一被抓后辞别金声说:“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在刑场,高呼“高皇帝”,可见其重情好义忠心不改。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5.C(附:归附)。
6.B(①说明其勤劳,③说明其勇敢,⑥说明其重情)。7.C(“烧杀抢掠”是狼兵所为,天一去抵抗的也是狼兵)。
8.(1)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在通顺翻译出大意前提下,关注得分点,以下同。“淋漓、蛇伏和敝盖”各1分);(2)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已而、援兵、登陴和怠”各1分);(3)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经无法挽回,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为、遽和属”各1分)。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复习教案
一、考试要求: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于、与、则、者、之
二、命题规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三、命题趋势:
此专题结合文言文断句和文言文翻译进行考查
四、方法指要: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即可作为虚词用也可作为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呗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五、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词,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⑤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⑤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师说》。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把健壮而上破之。《鸿门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呼(《祭十二郎文》)。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④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猪而崖不哭。《劝学》。
④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期望幸焉(《阿房宫赋》)②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④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
驼传》。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同。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而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此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7)与“而”有关的符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儿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后来,“何”字成了“葛”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 葛”“盍”三字同音,词义相通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玉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之?(《赤壁之战》)②大王何来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①和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例释:新城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欺负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行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口气,可译为“吗”“呢”。例释: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疱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①布衣之交尚不能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④是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例释: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步与焉!《论语秦伯》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释:亲于是乎输栗于晋《左传
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疱丁解牛》)(乎:在)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释: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乃】
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⑨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缺”“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即而求之。(《石钟山记》)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现实,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赋》)②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④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表衔接或转折,解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也《史记刺客列传》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三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2.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为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雨下,则苗勃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6.【且】 另:“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荆轲刺秦王》中的“且”读为“ju”在古籍中,“且”字往往作为“雎”的通假字而作人名,如“唐雎”可以写作“唐且”。因此“夏无且”就是“夏无雎”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②苏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若且却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注意:“且......且......”也是表并列,入“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中的“且搏且却”即此意。5.表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例释: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之处。如①“比得上”,“增补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②“像”,“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③“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④“你”、“你们”“你们的”“若入前为寿”《鸿门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⑤用作形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7 【若】
有“顺从”的意思。如《诗经》:“曾孙是若”。
(一)动词,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花木兰》。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④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表并列,译为“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一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殽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8.【所】
难点讲析: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在“恣君之所使之”一句里,“使”字后面已经有代词“之”,而前面又有“所”字,这“所”字该怎么理解?答:“使之”的“之”字指代长安君,“所”在动词“恣”的后头,必然是名词,充当“恣”字的宾语。而“所”恣在古代有时可当“意”讲。因此,“恣君之所使之”可译作“任凭您的意思派遣他(长安君)”。
(一)名词,处所,地方。①有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陈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无蠢》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
【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此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师说》)
【所在】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9.【为】
(一)动词。
1.“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赢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为积威”,被积威。⑨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⑩制造、造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⑾凡长安富豪人为(做、干)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读,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嬴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溺于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④《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③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换金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也欤】表疑问,相当“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令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12.【以】 难点例释: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字是虚词用作实词吗?“以”字实际上是“粗”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应”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
B.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业,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者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牵着“吞并”。而古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辩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④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快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已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13.【因】 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因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挖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一)介词
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蔽之,不认(《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蠢》)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4.【于】
yu“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中的“于”字读音是“wu”
(一)介词
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卒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壁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在„„方面”“在„„.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率,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而耻始焉。(《师说》)
5.被。①均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或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超过,比。乙孔子曰:“苟政猛于虎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8.给,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
9.按照,根据,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于是】
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15.【与】
注意读音。(1)yu,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2)当作“参加”时读yu,“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其他都读上声。(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而其物质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而战胜而得者,其实
《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3.对付。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虎兕处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16.【则】
本义阐析:金文“则”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个“鼎”字,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国家政权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时多将邢书,法律刻在或铸在鼎上,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由此可以懂得“
”字有“规范”、“准则”之意。另外:“则”字的“准则”义可引申为“规章”、“规程”而规章条文是分项分条的,因此“则”字能表示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 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携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已(《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哉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③其事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徒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①连呼则则。17.【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均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如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岂止降秦。独不伶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与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辩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文言实词含义精品训练 篇6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学非记诵云尔,当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亲履之,南阳①一出即相,淮阴②一出即将,果盖世雄才,皆是平时所学。志士读书当知此。不然,世之能读书能文章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
--摘自《戒庵老人漫笔》
[注]①南阳,指三顾茅庐前隐居在南阳的诸葛亮。 ②淮阴,指楚汉时期杰出军事家韩信,西汉初年被封为淮阴侯。
A.胆欲大,心欲小欲:欲望
B.智欲圆,行欲方方:端正大方
C.当究事所以然究:探究
D.如身亲履之 履:实践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选出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选自《后汉书·范滂传》
A.不轨仁义者 轨:遵循
B.抽拔幽陋幽陋:指被埋没的人才
C.寝而不召寝:睡觉
D.犹以利刃齿腐朽 齿:割切
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选出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刘安世,字器之。登进土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A.咨尽心行己之要 要:关键
B.初除谏官 除:被授予官职
C.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 诤:直言劝谏
D.则执简却立 却:推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5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太公、召公乃穆卜。周公乃自以为质,戴璧秉圭,告于三王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节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屏璧与圭屏:藏而不献
B.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祚:赐福
C.恐天下畔周畔:背叛
D.然我一沐三捉发沐:洗头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周公乃自以为质
B. 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C.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D. 北面就臣位
【参考答案】
1.A(应释为“需要” );
2.C(应释为“搁置” );
3.D(应释为“退后” );4. B(应释为“帝位” );
文言实词教学管理 篇7
1.1汉语词义系统理论。
汉语词义系统理论, 是指词义是成系统的。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引申义和引申义是互相联系的, 它们构成词义系统。
1.2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应用的前提。
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只适用于探求词的本义。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 有时我们需要探求词的引申义。我们要利用汉语词义系统理论解决实词教学的问题。利用这一理论的 前提是, 我们要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探求词的本义, 因为词的引申是以词的本义为起点的。而且词的本义决定了词引申的方向。 二是沿着引申的一个或几个方向, 整理引申的系统。
2.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在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在中学文言文中, 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 有一部分实词出现了直接与字形切合的本义, 我们可以把本义作为利用汉语词义系统理论教学的起点。也有一部分实词没有出现本义, 但是出现了引申义, 可以把引申义作为利用汉语词义系统教学的起点。还有一部分实词, 可以引进它的本义或引进它的今义, 把引进的本义和今义作为利用汉语词义系统理论教学的起点。
汉语词义系统理论的运用, 需要学生积累的词义相当丰富。然后, 利用这一方法。让学生理解一个词的本义, 进而理解这个词的引申义。或者让学生理解一个词的引申义, 进而掌握这个词的其他引申义。所以, 这一方法的运用, 在高中二年级或三年级比较合适。
2.1利用已学的本义或相关引申义进行新的词义教学。
2.1.1本义见于中学文言文, 利用本义实施引申义教学。
倍:《说文》:“倍, 反也。从人, 咅声。”段玉裁注:“以反者覆也, 覆之则有二面, 故二之曰倍。”
(1) 本义为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翻译:希望您具体地跟项王说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 )
上老老而民兴孝, 上长长而民兴弟, 上恤孤而民不倍。 (《大学》。翻译:在上位的人扶养老人而百姓兴起孝敬之风, 在上位的人尊敬兄长而百姓兴起尊敬兄长之风, 在上位的抚恤失父的孩子而百姓不违背统治者。 )
(2) 引申义“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正字通·人部》则认为“物财人事加等曰倍”。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珠翠罗绮溢目, 车马塞途,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观潮》。翻译: 在岸边十余里间, 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许多车马使交通堵塞, 这一带的物价突然比平时高出许多倍, 在江边, 租赁看棚的人非常多, 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
(3) 引申义“越发、更加”。增加跟原来的数相等的数就更多了, 由“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引申为“越发, 更加”。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观刈麦》。翻译:农民家里很少有空闲的时间, 五月里人们更加忙碌。 )
2.1.2相关引申义见于中学文言文 , 利用相关引申义实施新的词义教学。
安:在中学文言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安”的本义, 但是出现了“安”的引申义“安定、安全、平安”等意义。我们可以把“安”的这一引申义当做起点实施新的词义教学。
(1) 安定、安全、平安。此为“安”的引申义。
兹安然无恙, 非神灵慑服, 安能得此? (《麻叶洞天》。翻译: 现在平安无事, 如果不是神灵慑服, 怎么能够这样。 )
(2) 稳、安稳。“安定”就意味着不用到处迁徙。引申出“稳定”。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广的房子, 来庇佑天下的百姓, 让他们都高高兴兴, 风吹不动雨打不动, 像山一样安稳。 )
(3) 安适、安逸。能安定下来 , 安稳地居于某处 , 就是“安适”“安逸”的。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翻译: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臣, 外部没有敌国外患, 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 人们才会明白,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 而安逸享乐必将导致灭亡。 )
(4) 代词, 表疑问, 相当于“什么”“什么地方”“哪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翻译:旌旗遮蔽天空, 他面对长江斟酒, 横握长矛赋诗, 本来是一代英雄, 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5) 副词 , 表疑问 ,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 ” (《鸿门宴》。翻译:沛公说:“你怎么与项伯有交情? ”)
2.2本义没 有 见 于 中 学 文 言 文 , 先 引 入 本 义 再 实施新的 词 义教学。
在中学文言文中, 虽然没有出现文言实词的本义, 但是可以引进它的本义, 把本义当做起点, 实施新的词义教学。例如:
堪:《说文》:“堪, 地突也, 从土, 甚声。”本义“地面突起处”。
(1) 引申义“胜任, 能承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土部》: “堪, 言地高处无不胜任也……”引申之, 凡胜任皆曰堪。
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翻译:我不能胜任你们的使唤, 白白留着, 也没有用处。 )
(2) 引申义“经得起、受得起”。 能胜任的就经得起 , 受得住。由“胜任、能承担”引申出“经得起、受得起”。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翻译: 自古以来多情之人都为离别而感伤, 哪里能够忍受在这清秋时节分别。 )
(3) 引申义“可、能、可以”。由“胜任、能承担”引申出“可、能、可以”。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翻译:不要说鲈鱼美味, 秋风吹尽了, 季鹰回乡享福了吗? )
摘要:本文分析了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前提, 并举例阐述了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在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
文言实词词义巧解 篇8
一、利用文言文句法特点
文言文中并列结构如排比句、对偶句往往是帮助判断词义的绝佳标志, 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 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例如, “灭六国者, 六国也, 非秦也;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一句中, “族”与“灭”相对, 都作谓语, 可判断它们意思一致。
二、巧妙利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汉字的表意性可以帮助我们从字形推知字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 “禾”和五谷有关, “月”与肉有关, “皿”和器具有关, “系”和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贝”和金钱有关, “歹”和死亡有关。又如, “若少屈, 冀得一归觐”一句中“觐”字, 偏旁从见, 结合语境, 可以知道它的意思是“拜见”。再如,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一句中“系”字, 根据字形结构可知组的意思是“绳索”。
三、通过语法分析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 在不同的语境之中, 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 意义也就不会相同。因此, 我们可由句子成分确定词性, 进而确定它的词义。例如, “又田皆有主, 使自救其地, 必不惮勤”一句中的“勤”做“惮”的宾语, 应该是个名词, 根据语境可知, 意思是“辛苦”。再如,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一句中, 根据“腰”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它是动词, 作谓语, 意思是在腰间佩戴。
四、借助成语或现代词语
成语很好地保留了文言性, 借助成语可以有效推断出文言词语的含义。例如:
1. 收天下之兵 (短兵相接) 。
2.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欲盖弥彰) 。
3. 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 (言听计从) 。
以上这几个例子, 括号内是成语中加点词的词义, 我们平时是比较熟悉的, 借助这些熟悉的词义, 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文言语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五、利用上下文语境
一个词一般有多种意义, 只有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之中, 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 我们一定要学会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即根据上下文推究词义。例如:
1.《伶官传序》中“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一句, 联系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其所以失之”的经验教训, 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推断出“人事”就是“人的作用、人的主观努力”之义。
2.《石钟山记》中“郦元之所见闻, 殆与余同, 而言之不详……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一句中“言”字, 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知道在句中意思是记录、记载。
六、联系课文旧知识
高考所考查的词语, 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相应落脚点。在考卷中, 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词语, 我们可以用心想一想, 它在哪篇课文中学过, 意思是什么, 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 然后细致比较, 从而推断它在此处的含义。因此, 课内学过的知识一定要记得扎实, 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例如:
1. 不速之客, 可以联系《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这样我们自然知道“速”是招致的意思。
2.“齐人追亡逐北”, 可以联系《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这样我们很容易找到解释。
七、根据文化常识推断
1.《鸿门宴》中项羽季父, 我们可以根据古代兄弟排行的顺序伯仲叔季知道季父意为叔父。
2.《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公子从车骑, 虚左, 自迎夷门侯生”一句, 我们都知道古代座次以左为尊, 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文言实词教学管理 篇9
关键词:文言文,实词,复习效率
《考试大纲》必考内容中明确要求考生要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但是, 在高三文言文实词复习过程中, 教师往往感觉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 学生也感觉枯燥乏味, 导致课堂一滩死水, 效率低下。作为一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 我也常常思考, 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下, 文言文实词复习的现状能否有所改变? 又该如何提高文言文实词复习的有效性呢?
近日, 读到苏州市名教师王开东先生的一段话: “理想的语文教育, 应该从生活中来, 向生命里去。带领学生, 用心寻找春天和快乐。”这番话触发了我的思考, 促使我对近年来的高三复习教学做了一些反思与总结。下面试就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之有效性, 谈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与建议。
一、回归中华传统文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在抓文言文实词复习时, 以教师的讲解为主, 以文言实词的具体含义为主, 担忧学生无法记住字词的意义, 把文言实词当英语单词教, 在教学方式上热衷于串讲翻译和练习讲解, 试图通过听写记忆的方式让学生背住120个常见实词的意义, 通过大量的纯粹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教师讲得疲惫不堪,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有的这种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没有了参与课堂的热情, 和教师之间也缺少了思维的碰撞。这样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教师讲得无趣, 过早的出现了职业倦怠感, 学生听得无味, 觉得学习了然无趣, 复习课堂有怎会高效呢?
文言文与我们今天使用的现代汉语比较, 在语音、语法、词汇、句式上都有差异, 距离现实生活较远,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不喜欢, 不愿接近, 是正常的。进行文言文实词复习时,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走进文言、从内心接受文言很重要, 所以, 在复习文言实词时, 不能一味的串讲翻译, 不能只是通过机械地提问、练习、记忆来掌握其含义, 而应与“文”结合, 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从而激活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营造富有文化味儿的复习课堂, 从而落实复习目标。
比如,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时, 可以从个别实词甲骨文、金文、篆文的字形入手; 可以与成语结合在一起, 通过学习成语让学生掌握实词的含义以及文言现象; 还可以将文言实词放入一篇篇经典文章中去, 让学生去读、去品、去体悟, 在具体语境中掌握实词的含义及用法。
现在高考文言文片段多是从史书中节选的人物传记部分。我们完全可以在落实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时, 尝试着挖掘其背后所承载的中华文化, 对其中的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和显现出来古人的人生智慧进行涉及, 引导学生通过文言片段来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并能通过对历史人物形象经历的鉴读来或自我激励或自我反省, 将历史照进现实, 使在学生眼中古旧无用的文言文具有现实意义。这样, 可以让学生发现文言的魅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提升复习效率。
二、回归新课标课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课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语文素养获得提升, 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 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努力使课堂上充满互动和探究的因子。但是, 回顾我们的文言实词复习课堂, 这种教学意识早已被功利意识冲淡, 往往以教师的“满堂灌”, 学生被动的听为主, 所有的复习活动都只是从教师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 复习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主体, 没能正确的关注学生、审视学生, 没能与学生处于真正平等的地位, 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没能实现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交流, 从而导致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 学生不能也不愿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这样就很难真正地实现复习目标。因此, 在文言实词复习过程中, 教师应时刻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比如, 教师在认真思考制定复习策略时, 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需要入手, 同时,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可以由学生自行制定复习方案、编写复习计划, 然后教师加以指导, 最后, 全班共同形成一份明确的复习方案与计划, 一起去实行。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与文言实词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讲解过程之中, 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围绕文言实词考点, 选择文本, 设计作业, 编辑试题等。在一些语文功底较好的班级中可以尝试让成绩较好的学习带头人或科代表参与到教师备课中去, 收集整理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以此调整教学重难点方向; 对一些中低难度的知识点也可以让他们模仿老师进行课堂授课, 充分发挥羊群效应, 形成主动积极的学风。
我想, 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复习的主体, 愿意与教师共同配合, 共同努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文言实词复习任务, 提高文言实词复习的有效性。
三、回归高考复习目标, 强化学生的“训练”意识
自从新课标颁布以来,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意识逐渐淡化。但凡事过犹不及, 我认为, 语文课堂要有一定的“训练”意识, 尤其是高三复习课堂一定要有明确的“训练”意识。
《现代汉语词典》 ( 第五版, 商务印书馆) 这样解释“训练”: 有计划有步骤地使用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钱梦龙先生也说: “语文教育中的训练, 就是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师生双向活动。”语文学习是以实践为主的, 高考语文的重点是考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即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 考察重点不是学生的识记, 而是语文能力, 因此, 我们在做文言实词复习工作时, 要扭转学生“语文可学可不学, 作业可做可不做”的想法, 强化通过“有目的一定量的训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意识。
强化“训练”意识的具体做法即是多做题、做好题。很多语文老师是耻于指导学生大量做题的, 认为这种做法与语文学科特点以及新课改理念相冲突。实际上大量做题并不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 只要我们可以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这种做题即是有益的, 当然, 做题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训练”过程中, 教师要少讲精讲, 精心挑选习题, “精”就是讲解的内容, 选出的习题一定要有代表性, 能够以一当十, 从而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 达到复习的目的, 有效提升解题能力。老师讲的再多再细, 最后学生也必须独立面对一篇陌生的文本去解决问题, 因此,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训练不失为一种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 一定要把握好“度”, 我们绝对不能在题海中迷失了方向, 丢失了语文课应有的味儿。
文言实词教学管理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近年来, 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对文言文实词的测试, 命题形式灵活多样。无论是客观题的词义辨析判断, 还是主观题的语句翻译, 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对实词含义的理解。考查的知识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今通假”“词类活用”等, 其中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中词义的理解, 是近几年中考文言文实词考查的热点与重点。一般实词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 而命题者通常将甲语境中的义项移用至乙语境中, 以混淆考生视觉, 使其出现错误。因此历年考生在这方面失分也比较多。
【技巧点拨】
目前全国各地中考对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以 (1) 直接解释词语; (2) 单项选择; (3) 判断正误三类题型为主, 我们在答题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联系课本, 温故知新。中考所考的文言文阅读语段一般都不会太难, 要解释的实词一般也是课本中出现的词语。做题时如果遇到某个词一时解释不了, 弄不清它是什么意思时, 我们就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 是什么意思, 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 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如2008年安徽阜阳卷的“天雨, 解素衣, 衣缁衣而反”中的“反”字, 我们联系课文《愚公移山》中“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一句, 会很容易地得出这个“反”通“返”, 是“返回”的意思。又如2008年安徽安庆中考题, 解释“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艰”句中“及”的含义。这时我们就可联系《桃花源记》中“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句中的“及”是“赶上”“到达”的意思。这里用法与“到达”相接近, 但不确切。“到达”可引申为“接触”, 由此再引申为“实践”。这样就可顺利得出该句中“及”即为“实践”的意思。
二、联系语境, 推断实词含义。我们知道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 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 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 举大计亦死, 等死, 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 而其结果都是“死”, 可见它决不会是“死亡”的意思, 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 也不是“等待”的意思, 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 意思是“同样”。如2008年广西百色卷的:选出与“齐人也, 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
B.族诛连坐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视不理
这道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及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我们做这样的题目时就应联系语境来推断。古汉语中, “坐”的意思较多, 有“铺席屈膝臀着脚跟”“座位”“因……犯罪”“因为”等意思, 例句中的“坐”是“犯罪”的意思。A项的“坐”解释为“因为”, CD两项中的“坐”意思同现代汉语一样, 即“铺席屈膝臀着脚跟”。只有B项中的“坐”与例句中的“坐”意义相同。
再如昆明市的中考题“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中“造”字的意思, 我们也只有联系上下文, 才能得到合理、正确的解释。“造”字有“到……去”“制造”“成就”等义项, 由上文亲旧“置酒而招之”可以看出是陶渊明去喝酒, 因此此处应译为“到……去”, 而非“制造”的意思。
三、从字形入手, 来辨析含义。我们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 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初始所表示的词义有或近或远的关系。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 其义符也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别是义符来探求、解说实词词义。如:“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 不如贾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 不如庖丁之一啜。”“沧溟”都有表意形旁“氵”, 其义应与水有关, 联系后面“知海”二字, 可判定“沧溟”为“大海”的意思。
四、以现代的常用含义, 来推知古义。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成语语素意义来推断该语素在古汉语中的含义。如“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句中的“毛”字, 就可联系成语“不毛之地”来理解。又如“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句中的“驱驰”一词,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含义是“奔波、奔走”, 但联系“由是感激”一句, 我们就可轻而易举地看出此处的“驱驰”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五、运用互文修辞, 推知词语含义。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上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 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 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如“彼竭我盈, 故克之” (《曹刿论战》) , “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 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 (由彼、此相对可以推知) , 已知“竭”是“枯竭”, 可推知“盈”是“充盈”。
【实战演练】
(一) 吕蒙正相公 (1) 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 (2) , 入朝士 (3) 于帘内指内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 (4) 怒, 令诘其官位姓名, 蒙正遽止之。罢朝, 同列犹不能平, 悔不穷问 (5) , 蒙正曰:“一知其姓名, 则终身不能复忘, 固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6) 。
注释: (1)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 字圣功, 北宋河南洛阳人, 曾三次任宰相, 为人正直敢言。 (2) 参知政事:副宰相。 (3) 朝士:有资格入廷的中央官吏。 (4) 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5) 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 完结。问, 追究。 (6) 量:度量, 气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不喜记人__
(2) 小子亦参政耶__
(3) 蒙正为不闻而过之___
(4) 蒙正止之___
2.选出与“固不如无知也”句中“固”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固以怪之矣
B.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底
C.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D.而死者固十六七
(二) 孙亮 (1) 方食生梅, 使黄门 (2) 至中藏 (3) 取蜜渍 (4) 梅, 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 (5) , 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吏曰:“向求, 实不敢与。”黄门不服 (6) 。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 矢里燥。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 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 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 左右莫不惊悚。
注释: (1) 孙亮:孙权的儿子, 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吴的皇帝。 (2) 黄门:宦官。 (3) 中藏:宫中仓库。 (4) 渍:浸、蘸。 (5) 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 (6) 服:认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 孙亮食生梅___
(2) 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___
(3) 黄门私从汝求蜜耶___
(4) 令鼠矢, 矢里燥___。
2.下列各句中的“实”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向求, 实不敢与 (实在)
B.实如丹 (果实)
C.其实过之 (实际情况)
D.但逐层布板讫, 便实钉之, 则不动矣 (坚实)
(三)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公将之___
(2) 齐师_______
(3) 遂齐师___
(4) 有伏焉___
2.下列各句中“故”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 公问其故
(2) 故克之
(3) 温故而知新
(4)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A. (1) (3) B. (2) (4)
C. (1) (2) D. (3) (4)
(四) 长勺之役, 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 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 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 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 财不过用;财用不匮, 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 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 祀以独恭。小赐不咸, 独恭不优。不咸, 民不归也;不优, 神弗福也, 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 而神求优裕之享[享:祭品]者也, 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
(《国语·鲁语上》)
1.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将答案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 余不衣食于民 ()
A.爱好B.恩惠
C.吝啬D.贪图
(2) 君子治而小人务力 ()
A.必然B.事务
C.完成D.从事
(3) 小不咸 ()
A.给予B.恩赐
C.施舍D.赐予
(4) 神弗也 ()
A.保佑B.福分
C.幸福D.福礼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含义。
(1) 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 民和而后神降之福。
_______________
(2) 余听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断之。
_________________
(五) 越 (1) 无车, 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 辐 (2) 腐而轮败, 折而辕毁, 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 舟载以归而夸诸 (3) 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 以为车固若是, 效而为之者相属 (4) 。他日, 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 越人以为绐 (5) 已, 不顾。乃寇兵侵其境, 越率敝车御之。车坏, 大败, 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 (1) 越:越国。 (2) “辐”:与下文的“”“辕”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3) 诸:相当于“之于”。 (4) 相属:一个接着一个。 (5) 绐:欺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 辐腐而轮___
(2) 以为车若是___
(3) 而为之者相属___
(4) 越人以为绐已, 不____
2.读了这则故事后, 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_____
(参考答案见31页)
《联系语境合理推断》参考答案:
(一) 1.⑴过错⑵这⑶假装⑷立刻、急忙2.B
(二) 1. (1) 正要 (2) 派 (3) 曾经 (4) 打开。2.D (是使动用法, 使坚实)
(三) 1. (1) 击鼓 (2) 大败 (3) 追赶 (4) 害怕2.B
(四) 1. (1) C (2) D (3) B (4) A2. (1) 施惠施在根本上, 百姓的心才归向君主;百姓和睦, 神才给君降福。 (2) 我处理诉讼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明察, 一定凭实情裁决。
文言实词词义巧推断 篇11
1.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1)径造庐访成。造:到
例(2)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造”形旁为“走”,而“庐”是处所,不难推断与此相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造”字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等)显然与句义不符合。“觐”的形旁为“见”,“归”是回家,故而可判断“觐”释为“拜见”是正确的。
2. 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解释假借义。
例(3)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例(4)伯王之业,不从此也。
“翼”与“翌”字形相似,读音相同,“翌”的含义是“次于今年、今日的”,则“翼日”就是“翌日”,即“第二天”。“伯”与“霸”声母相同,古音接近,句中的“伯”就是“霸”的通假字,“伯王之业”即称霸称王的功业。
3. 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解释文言实词时,如果能联想到含有这一语素的成语,理解词义就省时省力了。
例(5)在官清恪,未尝闻私。 恪:谨慎而恭敬
例(6)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例(7)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给:满足自己
例(8)善才绳之。 绳:捆绑。
今有成语“恪遵功令”、“名副其实”、“自给自足” “绳之以法”。以上成语中加点词的词义,我们平时相对熟悉。借助它们,可以做出判断:例(5)、例(6)、例(7)正确;例(8)对“绳”的解释有误,应释为“依法处置”。
4. 借助句内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
例(9)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
例(10)其罪当与童贯等。等:(童贯)等人
例(11)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例(12)登辞疾不受。疾:急速
“信”可以作名词(如释为“信用”)、动词(如释为“相信”),也可以用作副词(如释为“确实”)。分析例(9),句中“难求”是谓语,而“信”修饰“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再结合语境就容易判断“信”是“确实”、“实在”之义。分析例(10),句中主语为“其罪”, “与童贯”是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所以它是“一样”、“等同”之义,而非“等人”、“等等”。再看例(11)句中的“樵”作“取”的宾语,应该是名词“柴”,所以解释为“打柴”明显有误。例(12)中的“疾”也是名词,谓语是连动式“辞”与“受”,“疾”是“辞”的原因,前面省略介词“以”,联系上下文,应译为“病”。
5. 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
古人为文讲究铺陈对偶,注重节奏和谐,常常使用一些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或相对的句子。把握住相关句子的结构特点,推测词义的准确性就会明显提高。
例(13)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
解释:“圣君治国”,必须发现它与“亡国破家”之间的对应关系,弄清它们有相同的语法结构,才能明确这不是主谓短语,而是并列短语,才能准确地回答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亡国破家”与“圣君治国”是对文。
6. 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义,即“因文定义”。
例(14)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例(15)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绝食;断绝饮食
【文言实词教学管理】推荐阅读:
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06-17
文言实词训练07-09
文言实词积累方法10-17
文言文实词学习05-13
常错文言实词教案05-24
文言文实词复习韬略07-19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07-09
高中文言文必备实词整理06-03
文言文中实词答题技巧07-27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题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