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2024-09-29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篇1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标下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 从知识教学课、习题教学课和课堂设计几个方面对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关键词:物理教学,知识教学课,习题教学课,课堂设计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只有改进了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最终实现新课改目标。新课标下物理教学方式的改进,应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知识教学课设计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1. 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新课标。

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进行“功”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位移”的概念。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和物体的位移不共线这一情况。

2. 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3. 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4. 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对所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二、习题教学课设计

习题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讲述着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学单元之后,一般要安排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要上好一堂习题课,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选编好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把复习讲评、示范解题和学生练习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课堂设计

根据加深的学习阶段理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体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分为四个阶段。

1. 自学探究———知觉选择阶段。

每上一节课,教师事先拟发自学提纲,提供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接着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观看演示、动手做实验、展开讨论等。教师巡视指导,启发质疑,收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

这一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知觉进行感知,定向地摄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2. 重点讲解———理解领会阶段。

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解答疑难问题,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一阶段是在知觉选择的基础上领会和理解教材。领会是指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结构及规律。在领会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新知,并把新知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理解是提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个别事物、个别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者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或个别现象。理解领会是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

3. 整理吸收———记忆贮存阶段。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接着,创造安静环境,让学生默记本节所学知识。

经过理解领会,知识就进入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期望。为了保持知识,就必须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4. 练习巩固———作业反馈阶段。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各种类型的有一定梯度的典型习题,让学生适当练习。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教师予以必要的矫正和辅导。

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要经过练习作业才能巩固,它是检查学习结果,提高、充实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巩固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练习形式去强化知识。同时根据练习作业的水平,了解知识学习的结果,为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学习反馈。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篇2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路的连接的基础上来认识电流的概念,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对电流表的使用教材以电流表说明书的形式出现,学生可对照电流表的实物结合说明书来了解电流表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的自学,使学生养成在测量仪器使用前阅读说明书的好习惯。

通过教材中的“动手做”,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电流表的使用,为后面的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做准备。教材突出了过程与方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持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过程,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电路的基础上来学习电流,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们可能就听说过电流,但那种认识是肤浅的,是模糊的,在头脑中没有构成知识体系,现在来真正的学习这些内容,他们会怀有极大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满足他们好动手操作的愿望。在学习中使用电学中的重要的测量仪器——电流表学习也会有新鲜感,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来进行自学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单位,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通过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通过关于“电路短路造成的危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难点

电流表的使用。

重、难点突破

让学生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过程,通过探究进行理解来突破重点,

通过阅读说明书,讨论交流和实际操作等形式来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流表仿真课件、电流表、干电池若干、小灯泡、导线若干。

学生准备

电流表、小灯泡、干电池若干、导线若干。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片、实验,引入新课

1、播放一组图片:手电筒的光亮和汽车前灯的光亮对比

2、演示实验:用一节和三节干电池分别供电的一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对比。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灯发光的亮暗不同,电路中有了电流,流过它们的电流变化了。

说明:图片及演示实验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的教学理念。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电流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关于电流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怎样来描述电流?电流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能测量电流的大小?……

教师介绍: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指出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电流的大小一般不同。打出幻灯片:常见的电流,使学生对电流的大小有个初步的印象。

(二)电流的测量

1、观察认识电流表

教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需用电流表测量,大家桌上摆的仪表就是电流表,请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电流表,看看都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①表上有一个标记符号A;②标有“—”、“0、6”和“3”三个接线柱,“0、6”和“3”是“+”接线柱;标有“+”号、“0、6”和“3”三个接线柱,“0、6”和“3”是“—”接线柱。因为电流有方向,“+”和“—”接线柱告诉我们:电流应该从哪个接线柱流进电流表或流出电流表。③电流表表盘上有两种刻度。表明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分度值分别为0、02A和0、1A。

教师补充电流表的符号。

说明:认识电流表是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前提。从观察开始来让学生接触一个新的仪表,比直接讲解怎样把电流表连入电路要来得缓和,学生在心理上不会感到突然,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认识上有充分的准备,又可以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2、电流表的使用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电流表的说明书,来了解一下如何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电流表说明书,结合实物来了解如何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学生叙述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①实验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调零。

②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③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来。

④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可以用试触法确定量程的选择。注意: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教师演示试触现象,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

说明: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试触,清楚违反以上规则造成的危害,对此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进行读数练习(用电流表仿真课件演示),教师演示,学生读数并说明是如何读数的。

(三)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动手做”活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值。

教师强调:

(1)要遵守科学规则,即电流表连接电路时要遵循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2)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学生先画出电路图,再根据电路图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测量电流。

交流、评价

1、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

论初中物理探究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94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我们大家都知道科学探究教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但又不是只有这一种。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该带领学生怎样更好地完成探究内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找出一条道路。下面,笔者就探究过程的设计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就是我们看到或要讲解某一课题时所想到的相关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和教师所想的不一定相吻合,他们的问题可能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可能和教师所想的完全不相干。所以,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教师想要讲什么,尽可能不要让学生瞎提问。比如在讲解“燃料的热值”时,学生一定知道燃料是用来干什么的,但可能只想到燃料有汽油、柴油。他们想的不完整,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燃料还有很多,比如,煤炭、酒精、木柴、煤气等。学生只有知道相对多了才能更好的提出问题。学生想到为什么有的汽车用汽油,有的用柴油,还有的用天然气?在生活中为什么大家都用天然气来煮饭?相同的天然气和煤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相同吗?这样就达到了目的。

二、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下一个步骤的关键。学生只有把问题的答案猜对了才能形成思维定势,朝着问题的答案的方向去思考。胡乱的猜想与假设只会把问题搞的越来越复杂。所以,猜想与假设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比热容”这一节时,学生猜想“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变化的快慢不一样呢?”学生可能猜测很多,可能有质量、位置、状态等等。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猜测,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海水和沙子不同的有很多,但是它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学生会联想到是种类,这样就达到了目的。再如,讲解“探究动能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动能的定义,是物理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教师引导学生物体本身那点不一样,运动和什么有关。学生很容易猜测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然后再让学生带着猜想做实验。这样学生很容易做好实验并得出结论。

三、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是进行实验的先决条件。只有将实验计划设计制定好才能更好的进行试验。实验的计划尽可能的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形成方案自己制定。教师在学生讨论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参与到学生之中,给学生点拨指导,使学生避免走弯路。各组制定好计划以后教师要对各组的实验计划进行简单地评讲,最后形成统一的试验方案,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方案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可以提出学生不注意的问题,比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中,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烧杯底部为什么要放石棉网?为什么要向烧杯中加温水?烧杯上方为什么要加一个纸盖?酒精灯该如何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放到什么位置?数据如何记录等一些问题。

四、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当实验方案确定好之后,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操作、收集证据。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对个别出现错误的小组进行指导,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之中,避免让有些学生无事可做。如“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酒精灯的位置高度放的是否正确,试管中冰的多少是否適中,温度计的用法有无错误,试管距烧杯底部的距离是否适中,温度计读数方法的问题,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凹面相平,不能俯视、仰视。另外,在试验中也要注意是否存在不安全的隐患等问题。如“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方法,学生操作是否正确,酒精洒出点燃怎么办等。

五、分析与论证

试验做完之后并不能说明整个探究实验都结束了,我们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后得出结论。当然,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文字来描述,可以用图表的方法。比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中,课本中给出了一个表格和一个坐标系,让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标出各个时刻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水的沸腾图像。通过实验数据和坐标系可以看出,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水沸腾后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再如,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六、评估

评估在探究过程中不一定必须具有。但是评估过程可以使学生有时间来回顾一下自己的实验探究,反思实验过程的优缺点。如“探究液体压强因素”时采用框架上蒙橡皮膜的装置,橡皮膜的凹陷程度是否能正确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观察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发现温度仍在持续升高,原因是什么?在全班同时探究水沸腾的特征,各小组测的水的沸点却有差异,原因何在?在探究过程中,应该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否真正做到了保持不变?通过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七、交流与合作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是探究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在探究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交流与合作使小组内的同学之间关系更为紧密,组与组之间能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比如,在讲解“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教师可以提出看看那一小组能够举出更多例子来说明蒸发快慢和三个因素有关。这一句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团结,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科学探究的七要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去完善,才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初中物理《电阻》实验教学设计 篇4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在课堂中起辅助和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努力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

器材:旋钮式调光台灯、固定有各种电阻线的塑料板、电源 (干电池3节以上) 、电流表、开关、2B铅笔芯 (剖去一半, 留下带笔芯的一半, 中间用透明胶布固定) 、日光灯丝、酒精灯、小灯泡 (2.5V) 若干、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 课题导入时的实验设计

1.播放流行音乐《江南Style》, 让一位学生上台将音量慢慢调响, 再慢慢调低, 让学生认识到音量的变化, 表明通过喇叭中的电流也在发生变化。

2.让一位学生上台调节台灯的亮度变化, 引导学生认识台灯亮度的变化, 表明通过灯丝中的电流也在发生变化。

(二) 课堂探索过程中的实验设计

1.设计学生分组实验, 让学生自主探索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具体方法, 然后进行交流

实验设计:让学生先接好一个实验电路 (2节电池、一个开关、一个小电灯的电路) , 然后用桌上的器材设法改变通过小电灯中的电流。器材有:多节干电池、2B铅笔芯 (剖去一半带笔芯) 、日光灯灯丝、固定各种电阻丝的塑料板、多个小灯泡等。

学生实验后, 答案很多, 如:多接个小电灯, 多接或少接一个干电池, 变换接入铅笔芯的长度、接入一段金属线等, 教师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

然后归纳得到结论: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或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电阻能改变电流。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电路中接入导体后电流变小, 表明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从而得到电阻概念, 并理解: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的电阻越大, 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2.设计学生实验, 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任何导体都有电阻, 不同的导体电阻往往不同, 那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供的固定有各种电阻线的塑料板后, 提出猜想:电阻可能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设计:安排各小组同学先接好电路 (干电池、开关、电流表和被研究的电阻丝, 组成串联电路) , 再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学生实验时接入电路中的是固定在塑料板上的电阻丝, 塑料板上有四根电阻丝:直径为D、长度为L的镍铬丝一根;直径为2 D、长度为L的镍铬丝一根;直径为D、长度为L的康铜丝一根;直径为D、长度为L/2的镍铬丝一根。

接着安排各小组同学进行实验, 同时完成实验数据记录, 然后分析各表实验记录, 一一得出结论。记录数据可参考下表 (下表是为探究电阻与长度关系而设计, 另外两表可参照设计) 。

交流:实验时应控制_____和_____相同。

_____和_____相同时, 长度越长, 电阻越_____。

在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的基础上得到结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接着介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并播放视频, 介绍欧姆的重大贡献和当年使用过的实验器材。

3.设计学生分组实验, 让学生自主探究电阻大小与温度是否有关

实验设计:安排各实验小组先将开关、小电灯、日光灯灯丝、电流表串联接到3节干电池两端, 闭合开关后先观察小电灯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 接着用酒精灯给日光灯灯丝加热, 发现小灯泡变暗, 电流表示数变小, 表明加热后, 灯丝电阻变大, 从而得到结论:电阻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 (说明:经过多次尝试后, 发现这个实验用日光灯灯丝做, 效果很明显, 用其他金属丝做效果不明显)

4.设计趣味性演示实验, 拓展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设计:将2节干电池、开关、小量程电流计、一个光敏电阻、一个热敏电阻组成串联电路, 教师假装变魔术, 像运气功一样用手掌将光敏电阻周围的光一会儿遮去, 一会儿不遮去, 学生会看到电流计的指针来回大幅度晃动, 惊讶万分;教师又用手去给另一个热敏电阻传热, 学生又会惊讶地看到电流计的指针来回大幅度晃动。这样的趣味性演示实验让学生轻松地了解了电阻还与光照强度、温度、压强大小等有关, 它们被称为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和压敏电阻,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5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力既“熟悉”又“陌生”。其中的“熟悉”是指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陌生”则是强调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内涵和科学的介定,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也缺乏对力的相互性的认识,如一般认为:磁铁对铁有吸引力,铁对磁铁则没有吸引力。所以教学从“熟悉”入手,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不逐步断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一些科学方法,把学生引进科学的力世界,把“陌生”变为科学意义的“熟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解读〉〉指出: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把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代科学教育观则认为,科学教育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等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即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的科学观。在这些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新课程制定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可明确,本节课应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概念;

(2)认识力的相互性;

(3)认识力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1)掌握对各种不同的现象进一步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它

们的相关性和共性进行科学概括、归纳的基本方法;

(2)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接受学习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

身体验和分析、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掌握科学

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接受学习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设计与过程]

1、新课引入:上一章我们了解了光的传播现象和规律,除了声、光现象以外,力、电也是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力”。

[演示]:a、提起一桶水;b、请同学拉健身弹簧。

[提问]:平时我们说 “努力学习”、“用力提水”这两句话,哪句是描述力的现象呢?

[启发]:我们能否举出一些力的现象?

2、力的产生

[引入]:(记录同学举出的例子)

列表:

人对球 踢

马对车 拉

[启发]:有生命的物体能出力,没有生命的物体是否也能出力?

(记录同学举出的例子)

车对地 压

磁铁对磁铁 吸引、排斥

[小结]:物体对物体 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加深理解提问]:相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能否有力的作用?

[演示]:a、大U形磁铁吸引一堆大头针;

b、通电导线相吸引/排斥(用锡薄做导体)。

3、力的相互性

[引入]:下面我们进一步探讨:形形色色的力,在物体对物体作用的时候,有什么共同规律?

[启发]:两食指相扣,有什么感觉?如果松开其中一个,会怎样?

[学生活动] ??

[引导]:手指钩手指,感觉力是相互的;一个手指不出力另一个也没法出力。

[实验探究] :(后附分组实验提示)

[提供仪器]:弹簧测力计两个、水槽一个、泡沫块两个(在其

中一块泡沫的两头固定两颗螺母、在另一块的两头固定两小磁铁,然后把外观包装成一模一样)。

[学生活动与交流]:??学生借助实物投影仪上讲台介绍自己

设计的实验,总结结论??

[引导]: a、使用两把弹簧测力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等大的,且同时变化; b、浮在水面的泡沫小船,能判断出哪条是带磁铁吗?不行:若两个同时放手,则向中间靠拢;若固定一个,另一个将被吸引过来;说明磁铁吸引螺母的同时,螺母也吸引磁铁。

[小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另一个叫受力物;但要注意其实它们既是施力,同时也受力,只是研究时侧重点不同。

4、力的作用效果

[引入]:怎样才知道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

[实验演示]:磁铁改变钢球运动方向、弹簧挂重物后发生形变

[学生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提供仪器] :大玻璃板一块、象棋子三只、一胶袋水

[学生活动]:a、弹棋子b、把水袋放在不同接触面上,观察

接触面的形变

[小结]:力能改变物体运动方向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5、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实验丰富,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抽象的力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继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在民主活泼的氛围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学习力的知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较好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另外,分组活动、参与式交流等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的手、眼、脑全方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力的相互性是较难深刻理解的,所以它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去体会,然后根据现象归纳出结论,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引导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启蒙阶段,切不可包办代替。所以教学的关键是要设计好实验。本节课最突出的优点是实验丰富,设计巧妙到位,使课堂丰满紧凑,兴趣盎然。以下对个别实验进行简单介绍:

1、关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探究实验:

[制作方法]:取一泡沫板,从中切割出两块长5cm、高1cm、宽1cm的长方体,把两块小磁铁(可从挂图磁贴中撬出)固定于泡沫条两端,把两个与磁铁质量相当的螺母固定于另一个泡沫条两端,然后用防水胶布将两者外观包装成一样,这样,两艘“泡沫小船”就制作完毕。提供水槽和水。

[问题设计]:请同学们试一试能否用实验的方法分辨出两者?

2、关于“磁铁可以改变钢球运动方向”的演示实验

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钢球在水平桌面上的直线滚动(如让一颗钢球从一个斜槽中滚到桌面上后自由滚动)。然后,在钢球滚动的轨道附近放一磁力较强的磁铁(可多条条形磁铁并拢在一起)。再让钢珠从斜槽上滚下,就可看到钢珠偏离原来 的直线、改变运动方向作曲线运动。实验时要注意调整钢珠滚动的速度(即释放钢珠的高度)。如果速度太快,轨道改变就很不明显;如果速度太慢,则钢珠可能被磁铁吸住。同时还应调整安放磁铁的位置,以取得最佳效果。(调整好 位置后可做下记号,提高实验成功率)。

附1:分组实验提要

一 科学探究:力的相互性 1 提出问题:手指扣手指

(1)同时向外拉时,手有什么感觉?

(2)能不能做到只有一只手出力而另一只不出力? (3)为什么?

2 猜想与假设: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 进行实验<1>选择实验仪器<2>实验方法与步骤

5 交流与合作6 得出结论

二 力的效果

实验1:一塑料袋水,提起来观察其底部的形状,再将它放在不同表面上,观察接触面有什么变化?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篇6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12-01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物理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根据物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一、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目标

改变过去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考试成绩,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和教学创新,结果导致学生是“高分低能”,一旦离开了教师和书本就没有自我对知识的运用和见解。新课标改革提出要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方位的新的教育要求,因此,教学目标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定性的目标,不做“一刀切”的物理教学理念,而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层教学,形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的全方位教学目标。只有物理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从思想上获得前进方向,教学设计不至于走弯路,教学效果不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极端现象。同时,要深入去领会它的实质精神,在新课标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内涵上下工夫,这样才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发挥作用。

二、教学设计要牢牢把握住教材来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有创新教学意识,自主分析和钻研教材,延伸教材,让教材内容的展现更加灵活,这也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从整体上掌握教材的体系和知识结构。二是教师要深入钻研、推敲教材的细节,以便做到透彻理解,教学上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三是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让课本中的例题、文字说明和结论等书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四是处理好例题、练习,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关系,学生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才能检验自己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在大量的练习中,也会遇到较深层次的习题,把这些习题当做例题专门进行讲解,因为它包含了许多知识点。

三、教学设计要开发教学资源

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利用黑板、课本、挂图等,这些教学资源只有文字和数字展现,对于抽象的物理学科来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起来内容也不易接受。网络信息的发展将为教学注入新的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已成为现阶段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运用好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资源还要重视以下几点:1便于进行实验教学。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其他方面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把书面文字数字转化为图像、声音、动画。给学生展现动态的物理教学内容。有效把物理学科关于力学、光学、电学等知识点让学生直观观看,让理论性的学习变得感性,学生有兴趣去探究。3信息资源丰富。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学生可以利用因特网和图书资料寻找有关的信息资料,做网上练习等,开阔学习的视野。

四、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优化练习

精心设计物理练习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穿插安排。练习应该达到下列要求:具有目的性,即练习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为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服务;具有整体性,即练习要从整体教材体系、整个单元、整堂课的高度去设计;具有多样性,即练习要多样化,有多种形式,有多个角度,有多种结构;具有典型性,即练习做到题量适当,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启迪思维的功效;具有针对性,即练习要从物理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水平;具有趣味性,即练习要有新的形式,新的题材,新的因素,新颖有趣;具有创造性,即练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而设计。

五、教学设计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物理问题最终还要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解决,分析思考的过程也是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学生对每一课题进行探究时要敢于假设猜想,然后对问题进行实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教师也要对同一课题有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与学生共享,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不足,及时指点;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教学的认知和探索,起到相互促进的目的。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

六、对教学优化设计进行评价

教学结束后要及时对教学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无论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要对自身教学的能力水平进行充实提高。教学反思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发现那些教学方法适合提高学生学习,那些教学方案利于提高教学工作。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资源,仅仅围绕教材以启发性和引导性去传授知识,把教师从课堂中释放出来,让学生去发现研究问题,探究物理学的兴趣和奥妙。

参考文献:

[1] 张定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08).

[2] 周利群.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3(08)

[3] 郭沛文.试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2(03).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篇7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动力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 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渴望, 这种渴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一节前, 我首先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 让学生观察用水壶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发生。上课时收集同学们发现的现象与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说, 水烧开后有大量的“白气”冒出, 但是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 隔一小段距离后才有“白气”?掀开壶盖看到水翻滚得很剧烈, 但是把水壶从火炉上提下来, 为什么水就不翻滚了?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同学们亲自发现和提出来的, 他们想解释这些现象, 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再如:学习《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一节时, 我提问:“我们班有很多同学的眼睛近视, 针对近视眼, 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许多问题:近视眼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近视眼?为什么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等等。我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想知道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想解决这些问题, 产生了一种对新知识的需求, 这样就实现了由教师“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重视问题的提出就是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我国教育学家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一书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 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 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 那算是非常的成功, 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 越富有创意, 越会突发奇想。”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 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 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提出的疑问。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 我在课上首先安排各小组学生用筷子去点击放在盛水的碗底的硬币, 有什么发现?同学们操作后发现在水面上用筷子斜着点击, 不易击中;筷子不太倾斜点击, 很容易击中。同时发现筷子斜着放入水中, 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偏折了。学生在提出疑问的同时, 体验到眼睛“受骗了”。科学探究的七要素, 首先是提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问题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才能提出来,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学习平面镜成像时, 有的学生提出:家里的玻璃窗, 晚上在房间里面能看到屋内物体的像 (屋内开灯) , 而看不到外面的景物;白天能看到外面的景物, 而看不到屋内物体的像, 为什么?再如, 为什么冰棒周围有时有“白气”, 有时看不到“白气”, 为什么冰棒周围的“白气”向下飘?等等。让学生学会提问, 引发学生“问”的兴趣, 教给学生“问”的方法, 是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新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物理知识。我认为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 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的兴趣。首先, 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索性。例如学习体温计时, 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学生马上答出:35℃到42℃。这个提问我们也常常称为问题, 但它不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思考, 一看便知。如果我们这样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 它们有哪些区别?这个提问就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要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甚至讨论才能回答得比较全面。其次, 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例学习声音的产生时, 用喇叭“舞台”上会跳舞的小人引出对声音产生的研究, 学生的兴趣很浓, 都会思索为什么喇叭响起来, 小人会跳起舞来。最后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例如学习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时, 我提出问题:“北极探险队在极地遇险, 所带火种丢失, 虽然处在阳光照射下, 仍然寒风刺骨, 如何取暖?你能为他们想想办法吗?”问题一提出, 学生很活跃, 积极讨论, 踊跃发言。我逐渐引入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 并进一步提问:“如果没有携带凸透镜还有哪些办法?”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 最后得出的方法有:可以用冰制作凸透镜, 也可以把水充满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做成凸透镜, 等等。这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 可以通过实验, 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 可以利用知识的实际应用, 等等,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 篇8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科学教学情境, 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 关心全体学生,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在此基础上, 才能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创设科学的物理问题情境。

一、联系生活经验, 展现情境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 根据课本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创设具体教学情境, 就要从生活入手, 从学生的实际和已有经验出发, 让学生知道物理是有用的,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学《浮力》时, 就可以这样引入。

[演示实验]在装水的玻璃水槽中放入塑料鸭子、乒乓球、木块、铁块等, 让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 在这次实验中, 哪些物体受到了浮力?

生: (由于塑料鸭子、乒乓球、木块, 即使压入水中, 最后也能 浮在水面, 所以可以 认定它们 受到了浮 力) ———板书课题。

师: (1) 铁块在水中下沉, 也受到浮力吗? (让学生讨论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并提出判断的方法及依据)

(2) 用钢铁制造轮船, 为什么能浮在水面呢?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 (猜想) 可能与物体的材料、大小、排水的多少有关。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运用视频画面, 再现物理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或自制视频,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学生能从画中情景, 迅速感知和理解所学知识, 收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如在教学《电流和电路》时, 为了让学生更真切、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电流, 可制作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动画视频课件, 上课时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视频, 让学生通过画面理解电流, 从感观上了解电流的形成过程。

通过画面, 使学生对抽象的事物有了感观认识, 这样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感悟概念。

三、借助物理学史资料, 再现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概念和理论建立的基础, 而且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学习《欧姆定律》时, 讲述欧姆探究并总结出欧姆定律这一充满艰辛和乐趣的科学探索过程。再如, 学习焦耳定律后, 播放一些介绍焦耳事迹的声图并茂的视频, 使学生知道今天课堂上轻而易举获取的结论, 是前人花费近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才获取的;让学生知道任何一个科学规律的得来, 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及培养学生不屈不挠、探求真理的精神和毅力。

四、扮演角色, 体会情境

物理不是语文, 但如果能在导入时给学生讲一些有关物理的有趣的小故事, 同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站在角色的立场上, 分析思考问题, 这样可以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这样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关的知识。这种方法可通过角色朗读、表演或实验等方式进行。

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 学生往往会觉得新奇、有趣, 也很想知道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原理, 让枯燥的内容和课堂变活, 使学生轻松地进入新课学习。如教学《透镜》时, 可引入这样一个小故事, 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些人物:南极考察队去南极考察, 路上遇到暴风雨, 把火柴弄丢了。在南极冰天雪地里没有火柴怎么生火呢? 这时一位聪明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如果你是那位科学家, 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再如, 教学《磁生电》时, 为使学生真切地领会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从中受到激励及鼓舞, 可设计一个模拟的社会情境。让学生充当奥斯特、法拉第, 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实验器材来研究。这样, 使学生亲自感受到物理的乐趣和奥妙, 激起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锤炼语言, 描绘情境

优化初中物理课堂实验设计的途径 篇9

一、丰富学生的观察和体验,建立认知和获得感悟

在一些物理实验设计中,教师往往只考虑设置与问题直接相关的观察对象和体验活动,这确实可以提高有效注意度和形成结果的统一,但这可能会降低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思考活跃度。多一些观察对象和活动情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品质和思维水平,也可以促进他们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例如在学习重力的方向时,教师一般会采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将水缸设置成不同的倾斜度,请学生观察悬挂重物的细线与水平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得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结论并理解其含义。但这个实验却无法说明为什么要将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去作比较这个问题。其实,教师只要在这个实验装置中多设置两个参考面,如图2所示,将水缸设置成不同的倾斜度时,请学生同时观察悬挂重物的细线与这两个参考面A、B和水平面的位置关系,在变化比较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为什么物理学用重力与水平面的位置关系来描述它的方向。这样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的方向,也能提高他们独立观察其他事物的辨析能力。

二、强化实验活动间的联系,构建合理的学习逻辑

在一些物理课上,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会设计一些小实验,但这些实验活动往往独立进行,缺乏明确的主线引导使之成为一个递进的集合体,起到逐渐形成物理概念或认识物理规律的作用,从而失去了教学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建立实验内容上的内在逻辑联系的话,就能够帮助学生对某些物理概念的提出形成完整的认知过程。例如,在声波的产生和传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设计发声音叉弹开小球、敲击铁皮碗引起碗口下方橡皮膜上泡沫粒子跳动、发声音箱使箱体前方烛焰晃动和振动在弹簧圈中传播这四个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分别用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发声体的振动可以引起其他物体振动,以及模拟声波的形态和传播特点。如果只是这样来组织这几个实验的话,它们之间的联系显然是断裂的,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为什么要用声波这个概念来描述声音的传播形式。所以,教师需要找出这些实验的共同点一—振动、传递,围绕声波概念的形成,把这些实验进行连接和组织:首先利用第一个实验现象,不仅证明发声体在振动,同时证明发声体的振动是可以传递的;然后利用第二和第三个实验现象,推断出发声体的振动可以通过空气传递,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最后利用第四个实验提出声波的概念,并认识它的传播特点。通过这样的串联设计,实验不仅成为了一个学习整体,也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搭建了阶梯。

三、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合理有效的猜想

在探究实验的猜想环节,教师一般都会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先前知识进行猜想,有时却发现即使精心设计了许多情境,但还是无法避免学生提出的一些猜想超出预计,从而影响整个实验设计的实施,导致实验无法完成。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出一个好的探究问题,不仅能增加学生提出猜想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更能提高整个探究实验的成效性。例如,在比热容概念形成的实验设计中,教师一般都选用相同的切入点“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猜想活动,尽管有生活情境引导,但学生还是会提出“可能与热传递的方式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这个猜想,为此教师需要给出额外的解释,既影响整个探究实验的进程,也较难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此问题形成的假设。如果教师改变一下问题,以“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就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不考虑相变吸热),避免这两个猜想因素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问题设计与之后探究环节的联系更紧密,通过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形成比热容的概念,也可以避免学生产生额外错误认知的可能,有利于他们理解和应用比热容知识。

四、预设学生问题,生成完备的实验方案

一种情况是当同一或相近的实验情境出现在不同的实验中时,教师不能完全不顾及学生先前的认知体验和观察视角,迫使其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观察与描述,教师应当积极地组织多次观察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描述同一物理现象,再从其中的一组具有相同指向性的观察结果来引出问题或得出结论。例如,在机械功概念引入时,教师常会设置几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或仍然不动的实验情境,期望学生从观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移动一段距离来对比形成机械功的概念,但在这之前,学生学习过力的作用效果,他们很容易从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这一观察角度来描述这些实验现象,为此,教师就需要对可能提出这种观察结果的学生进行预设,并合理地引导和组织。当然,在这组对照实验观察中,部分学生也可能存在观察指向不同的现象,对于“在力的作用下物体若未发生移动”,他们倾向于表述为“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运动状态不变”,对于“在力的作用下物体若发生移动”,他们倾向于表述为“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针对这种可能,教师需要考虑在学生表达时,组织班级学生讨论分析这个问题,从而使他们明白在对比实验中,应当从同一物理角度对同一物理性质或参数进行观察,这样的结果才有比较意义。至此,通过这个实验,教师不仅可以顺利地引出机械功的概念,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另一种情况是当学生对一个物理问题存在多种假设认识时,教师不能采取回避或简单用理论予以解答的策略,因为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形成的一些物理前概念如果不能用科学事实来推翻的话,依然会主导他们对一些物理问题的思考。所以,教师在一些探究实验设计时应当对学生可能存在或提出的假设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方案。

五、设计基础训练前案,降低实验操作负荷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篇10

一、认真分析教材, 了解学生实际

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和对学生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 在教学设计时, 吃透教材, 了解学情是基础。打好此基础,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吃透教材, 包括掌握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要清楚拟教学的内容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教师必须清楚。了解学情包括对学生认知水平、情感心理、物理知识基础等的了解。

根据以上要求, 对《电阻》这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作这样的阐述:1.通过实验操作, 试着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据此认识导体能够导电, 同时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性质, 进而了解什么是电阻。2.学会按顺序对事物进行观察, 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3.在实验中学会与人合作和交流, 懂得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如此一来, 教学目标就得以细化, 细化后的目标不大不空, 具有可操作性。

新课程理念下, 新教材具有许多特点, 其中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具体来说, 就是学习内容是基础性的, 而展现形式是丰富多彩并且开放的。《电阻》这一节内容在编排上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表述语言不死板, 富有一定的诗意, 并且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片。这些都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供挖掘利用的资源。在教学设计时, 这些资源就可用于辅助达到情感价值维度的目标。

二、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情境的创设与呈现

课程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播知识, 还应让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就不能单从知识的角度考虑, 还考虑设置相应的参与性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参与机会, 在参与中学习方法。学生参与需要情境, 什么样的情境合适?这就要根据内容设定。具体的办法通常有讲故事、配图画、播动画、赏音乐等, 可利用小黑板、多媒体、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实现。一般情况下, 应设定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更能体认到物理知识的价值所在, 产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个环节:问题的设置与出示

教学过程中, 问题是启动学生思考的马达, 是学生思考的触发器。整个过程中, 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事先准备好若干有价值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发现。问题的设置要合理, 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宜过难, 也不能太简单, 必须遵循“跳起来摘到桃”的原则, 让学生有所付出才能获得问题的答案。

如给学生讲《电阻》这节内容时, 可设置的问题有:“大家想想, 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有效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并提出要求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 力图在实验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随后组织学生利用课桌上的现有器材:电池盒、若干导线、金属丝、铅笔芯、开关等自主设计和实验, 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活动, 等问题解决清楚, 教学目标也相应地得以实现。

由上可见, 问题的设置与提示, 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不要提出与教学目标毫无关系的问题。无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完成, 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第三个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新课程标准以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 提出了新的物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其中“科学探究”是最主要的目标和方式, 它和“知识与技能”目标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探究的策略和方法应呈现“百花齐放”的多样化局面, 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模式。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并不是排斥“接受式”教学, 教师首先要判断本节内容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 可以探究、应该探究的程序性知识用“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适宜采用接受式教学方式的陈述性知识, 仍可采用接受式教学。不论采取哪些方式, 都要考虑以下几点:为达到目标学生要开展哪些活动?怎样组织这些活动?教师要开展哪些活动?怎样活动?

如教学“导体长度改变可以改变电流大小”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接入长度不同的金属丝改变电流大小, 让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在长度不同时的变化情况, 然后总结交流, 达成共识。教学“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内容时, 可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接入其他相同只有材料不同的导体, 看电流变化及灯的亮暗变化, 然后思考说明问题。

第四个环节: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把物理知识适当地引入生活,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的课外实验 (包括小制作) , 是向课外拓展的一种方式, 它主要是以拓展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验中不可能一帆风顺, 教师在操作时要给予适当引导, 不让他们过多地碰壁。但是, 教师也不可包办代替, 要让学生接受挫折,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实验, 发挥创造性, 从而获得成功。如学完《电阻》这部分知识后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制作调光台灯, 但要强调用电安全, 实验过程中采用直流电。

总之, 如果说备课是把文本形态的课程转化为教学形态的过程的话, 那么课堂教学则是课程专家辛德尔所称的“师生共同构造的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 完整地备课形式, 即是指教师课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也应包括师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即时地、互动地、动态地对课程资源进行三度开发, 因此, 课前的那份教学设计,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定会再生。

摘要: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要注意分析教材, 了解学生实际;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

初中物理《密度》一课教学设计 篇11

本章是九年级物理的起始章节,是由四节内容组成的,即宇宙和微观世界、质量、密度和测量物质的密度,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所探究的物质的另一非常重要的特性——密度,因此我认为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本节中学生再次接触利用比值关系来研究物理量,在知识的认知程度上,比前面明显高出一个层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氛围中,使知识步步深化。二是本节密度知识,是在学习物体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其他概念的基础,如:重力、压强、浮力等必不可少的知识,因此,本节知识在中学物理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是通过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由密度的应用也体现出生活与物理是密不可分的,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内容分三部分,一是通过学生实际测量,感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二是通过分别测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单位;三是通过举例延伸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本章涉及物理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物质”中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和尺度等内容。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结合我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2)借助于比较不同物质的物体,他们的物质在内部排列的疏密程度不同,理解密度的概念、物理意义;(3)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从密度表获得与密度有关的信息,并根据密度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过程中,以一种物质(如:铝)为研究对象来研究问题,在选取另一两种物质(如:铁、铜)为样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放在同一坐标中,利用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数据,画图,分析与论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总结归纳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三、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是吉林油田四年制的学生,由于他们学制是四年的,这样势必造成这些孩子对一些感观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的事物有一种求知欲和创新意愿,又根据这一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知,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因此,使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概括,得到结论的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本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八年级一年的物理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对物理概念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些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如:通过欧姆定律,I=U/R,推出U=IR及R=U/I,所以对本节由ρ=m/v及v=m/ρ推导容易理解。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难点是密度概念的建立,因为本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理论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出可以用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对该年级学生来说,是个较高的要求。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今后还要经常用到,因此,对密度概念的建立作为本节的重点、难点。本节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分析数据、归纳总结探究后的结论,查阅密度表。由于密度概念是在探究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因此学生对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的物质特性难于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选用引导发现、实验探索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想想做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由学生自主合作,制定计划与实际实验,并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问题情景,激情导入

(1)把两个分别装水和酒精的小瓶展示给学生,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辨认出哪瓶是水,哪瓶是酒精。(可从气味区分)

(2)课前教师准备好大小、形状、颜色均相同的两枚戒指,告诉同学一枚是纯金的,一枚是黄铜的,请两位同学上前辨认出哪个是纯金的、哪个是黄铜的,其他同学想办法。(一时没有确定的答案,找到问题的切入点)通过本节课学习有关“密度”的知识,找到正确鉴别物质的方法。

2.新课学习

(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猜想

1)教师出示两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给学生,问哪个物体的质量大(回答,体积大的),现在大铁块的体积是20cm3,小铁块的体积是10cm3,那么,大铁块的质量与小铁块的质量是什么关系。

2)用两个一次性轻质塑料杯,分别盛好10ml和20ml水,问它们的质量是什么关系。

3)出示体积都是10cm3的铜块、铁块、铝块,问质量是否相等,引导同学们猜想。

(2)设计并进行实验

以分小组的形式进行。

第1、2小组分别用天平测量体积分别为10cm3、20cm3、30cm3的铁块的质量,并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第3、4小组分别用天平测量体积为10ml、20ml、30ml水的质量,并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第5、6小组分别用天平测量体积为10cm3铜块、铁块、铝块的质量,并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各小组参照课本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并把数据反映在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图象,老师把每小组的结果,投影给全班同学,由同学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也可以说成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这就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属性。

下面用小圆圈表示组成物体的物质,如图体积为1cm3的铜块、铁块、铝块所含的物质的多少。

從图示可以看出,不同物质的物体,他们的物质在内部排列的疏密程度不同:铜的物质排列的最紧密,铝的物质排列的最稀疏,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一种特性,即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在物理学中用“密度”一词表示不同物质的这一特性。

3)由密度概念学生自己推出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质量(m)、体积(v)的符号学生已经知道,这时给出密度的符号ρ及写法、读法。

4)密度的单位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属于组合单位。在初中物理中第一次出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并能独立进行推导出Kg/m3与g/cm3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强调计算时单位的统一。

5)引导学生学会查阅密度表,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从密度表查出水的密度并说出ρ=1.0×103kg/m3的物理意义,并记住这一数值,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密度表获得相关信息,说得越多越好。例如: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鉴别课中的两枚戒指);B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如,冰与蜡);C固体、液体密度的数量级与气体密度的数量级不同;D密度单位的写法ρ/(Kg.m-3)与正常的写法不同;E气体密度受温度气压影响。

6)密度的应用。学生自己通过密度公式ρ=m/v,推出m=ρv,v=m/ρ,并进行有关计算,有几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用纸练习,利用实物投影,分别展示几个同学的解题过程,肯定成绩,纠正错误,统一规范解题格式,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7)课后作业:a、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方便的知道一卷细铜线的长;b、猜猜本班教室里空气的质量,课后实际测量并计算,与猜想的是否相同,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现代教学的新理念。

七、设计的总体理念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篇12

那么, 何谓课堂教学设计的学情预估, 怎样进行, 又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呢?

课堂教学设计的学情预估是指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 重视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和情感准备, 从而使教学设计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学习实际, 最大程度地促进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的学情预估,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了解学生学习新内容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准备状况

可将学生的知识、技能准备分为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种状况。已知的, 即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 可作为复习或课堂提问的内容;未知的, 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半知的, 即学生对这些知识稍有印象, 但尚未完全掌握, 一经启发即可明白, 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例如,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摩擦起电现象、热胀冷缩现象, 对于初二的学生就是已知的;三角形全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数学知识也是已知的。

在“声现象”、“光现象”的学习中, 学生对“土电话”的物体传声原理、“针孔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半知的。

而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若让学生设计实验电路, 学生的设计一开始可能想到的是改变电源电压, 观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变化, 不会想到用滑动变阻器调节, 因为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未知的。

教学设计时, 可以重新组合这些知识, 设法教会未知的知识;根据需要, 可以变更、增补、删减一些内容。对于未知的知识, 则由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明白, 凡是学生能理解的问题就不需要由教师泛泛剖析, 凡是能由学生作出的表述就不需要由教师直接代劳, 凡是能由学生发现的结论就不需要由教师简单地给出, 凡是能由学生解答的例题就不需要由教师逐一示范。

二、了解学生的生活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生活概念和技能对学生学习新知识非常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每个人出生后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陌生世界, 由于各种物理观象对大脑的刺激形成了他们对各种事物的感知和表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便对各种事物有了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并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看法, 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有正确的, 也有错误的, 正确的前科学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但是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则有阻碍作用。学生凭经验建立起来的, 诸如推、拉、提、压是力的作用;物体有大小、轻重、冷热之分;速度有快慢之分……这些前科学概念, 只需再经过正确的思维加工, 即可进一步成为科学的物理概念。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就是要利用这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前科学概念, 引导学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中去, 进行合理的抽象和概括, 形成科学概念。而学生所知道的诸如物体运动受力越大、速度越快, 人提重物在水平地面行走是在做功, 木块没有弹性……这些前科学概念, 由于建立在局部事实和粗略观察的基础上, 未能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存在着片面性、虚假性甚至谬误, 往往又会顽固地干扰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经验的教师会注意到这些片面性的物理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冲突, 帮助学生认识到由表面现象观察而得的经验可能与物理科学知识不一致。

三、关注学生对新内容的情感准备状态

情感准备状态是一种兴趣、态度和自我评价的复合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对于达成教学目标十分重要。以往的情感经历和对于探究未知领域的期望, 决定了他 (她) 对学习新内容的情感态度。判断学习者态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态度量表。此外, 观察、会谈等评价技术也可用于态度分析。以下是一份测查对“浮力”学习态度的问卷式题例:

你知道吗

1人为什么能在水中游泳不下沉?

因为人体内有氧气,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水有浮力)

2气体是依靠什么升上高空的?

依靠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上升

3将铁块放入水中会怎样?它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会下沉, 会的

4你能让一块本来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吗?

能, 把橡皮泥做为成碗的形态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铁块沉水、热气球上升等现象是有基本认识的, 特别是通过听取学生对“曹冲称象”故事声情并茂的再描述, 会感受到他们乐于通过学习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浮力问题, 同时也会发现孩子们已经注意到了船在放入石块以及承载大象前后浸没于水中的体积变化, 这可以为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提供某些猜想线索。

四、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自我监控能力

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例如, 在“弹力”教学中,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是学生第一次通过实验操作认识弹簧测力计。教材设计的是长期不变的操作:在水平桌面上拉动木块。实验时, 学生只是拉动木块一下, 似乎就无事可干了。这样的实验其价值其实很低。笔者在教学设计中, 增加了一项实验内容:在拉动木块时, 请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果然, 学生捕捉到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的现象, 并且很感兴趣, 反复加以观察、比对。实验的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实验中的新发现也成为后面“摩擦力”教学的辅助资源。

再如, “光的反射规律”教学是初二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学生实验。教师曾经精心准备了一套实验器材, 没想到学生只是看看反射光线就完了, 觉得角度关系很简单、明确, 对于该怎么观察、观察什么根本没有兴趣。设计这个实验对教学的帮助不大。于是, 在对后届学生的教学设计中, 在学生完成上述探究实验后, 笔者有意识地建议再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在平面镜的位置上覆盖一张小纸片。学生惊奇地发现看不到反射光了, 从而引发思考, 提出了问题:是纸面不反射光, 还是不遵循反射规律了?通过讨论, 学生明白了纸片不是不反射光, 而是各向散射, 不如原来镜面的反射集中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的认识, 也为后面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教学做了情感准备和实验基础。

上一篇:文言实词教学管理下一篇:英语网络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