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需求

2024-09-17

政策需求(精选12篇)

政策需求 篇1

作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创新战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OECD于2008年启动了关于需求面创新政策的研究项目,并于2011年5月正式出版了《需求面创新政策》报告。这一报告系统总结了需求面创新政策理论,并介绍了OECD各国政策实践的经验及所遇到的问题。其中许多战略思想、政策措施、政策工具等值得借鉴,将为我国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需求面创新政策成为政策实践的重要方向

需求面创新政策就是指通过为创新增加需求、改善促进创新吸收的条件,提高对市场需求的认知等途径,刺激市场的出现或重构新的市场。需求面创新政策的目的在于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加速实现创新扩散。尽管需求和市场在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早已经存在,但需求问题之所以受到当前多个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背后体现的创新需求和创新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强烈,创新需求从竞争领域扩展至公益领域。OECD各国在健康、安全、人口老龄化和环境等领域的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强烈,希望通过需求面政策来激励创新,从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报告表明,OECD成员国的需求面创新政策大多应用在那些单靠市场机制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领域(如健康、环境),或在私人和公共力量相互作用的领域(如能源供给、交通)。在这些领域,很多国家所采用的需求面政策降低了市场风险,避免了过度分散,在不损害竞争的前提下有效地拉动了需求。

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线性创新模式逐步转变为基于价值链的创新扩散。原有的线性创新模式是从一项发明、发现或者革新活动开始,依次经过研发—实验发展—应用开发—中试—小试—市场化—大规模应用。基于价值链的创新扩散,是由价值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系统连接在一起,由创新者、供给商、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参与完成的创新活动,在这个价值链内,不同的参与者都在寻求价值最大化。供给与需求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快速。需求面创新政策通过不断激励和创建新的需求,推动创新扩散,促进研发端与使用端的信息交流和互相影响。

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领先市场将赢得先机。一旦新的技术占领了市场,就被赋予“领先市场”的特征,领先市场可以为研发企业创造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能够成为市场先行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并不单独由技术优势引起,还受包括竞争者、消费者和政府规定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其他国外市场对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等都可以影响到领先市场的形成。

需求面创新政策具有多种形式

OECD成员国从政策战略、政策框架上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需求面创新政策。主要包括:公共采购、政策法规、标准政策、消费者政策、用户导向型创新计划以及“领先市场行动计划”等。

各国的创新政策用以促进知识资源与商业需求的整合与转化,通过促进知识应用,实现产业需求与公共研究(供给)的匹配。一方面,实施需求导向的科研计划,从研发源头实现产学研联合开发。另一方面,促进公共研究部门对企业的创新服务,加快公共研究部门的知识扩散。

各国的创新政策还用于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降低企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缩短技术转化的时间。其中利用公共采购政策促进创新是最为普遍也是最为成熟的政策工具。第一个层面是在常规性公共采购中,将与创新相关的标准纳入到采购过程中,通过大规模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来淘汰落后、引导全社会的创新活动。第二个层面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战略性采购中,对特定的技术或服务进行公共采购。采购的目的是满足政府交通、国防、健康等公共需求,采购的内容是尚不存在的产品、服务或系统方案,促进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对创新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第三个层次是直接对研发的采购,也就是在研发的前商业化阶段进行采购,填补企业研发初期的资金不足和研发后期的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各国的政策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是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购买其发展中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保证。

各国政府还致力于营造以创新为导向的政策环境,间接地激励和促进创新的发展。一是合理设立和调整技术标准,引导新的技术需求,促进技术进步。二是利用健康、安全、环境等限制性法规,对创新性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三是实施领先市场战略,采用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培育和发展新的产品和市场,支持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另外,许多国家还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消费者的创新需求。

需求面创新政策实施需要科学的设计

与供给面创新政策相比,需求面的创新政策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和试行的阶段。许多OECD国家政府加强对创新政策的有效评估,最大限度扩大政策计划的正面影响,同时尽量缩小对市场的干扰。由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复杂互动,需求面创新政策遇到一系列的挑战。

创新本身的复杂性与政府的有限能力。创新活动的本质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面临巨大风险。政府为了拉动预期需求,需要实施具有预见性的政策措施。虽然通过监测国际市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发展,或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来提高对市场发展的监测和跟踪能力,但是预测市场发展依然是极为困难,且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技术路线的多样性与政府选择的有限理性。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同样可能面临政府失灵的困境。另外,由政府主动驱动刺激技术创新,还可能受到原有技术的封锁和垄断。政府需要做出对现有技术或是新兴技术创新的支持。

多主体的参与和政府部门结构的复杂性。需求面创新政策与供给创新政策相比,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动和协调政府内部、政府与私人部门、政府与社会组织等各个参与者的利益关系。需求面创新政策要求政府公共部门在推动创新过程中要承担更为重要的作用,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要求公共部门提高相关能力,加强组织协调。

对我国完善创新政策体系的启示

我国已经到了完善需求面创新政策的重要阶段。有研究证明,在国家或地区逾越温饱线、开始向全面小康甚至富足阶段迈进过程中,社会公共需求增长率逐步高于社会总消费增长率。在人均GDP 1 000美元之上的发展期,社会开始了公共需求超速膨胀的扩张局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 000美元,达到1 090美元。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 083元,按照平均汇率折算为5 432美元。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令社会步入公共需求大幅度增长与深刻变化期,健康、交通、资源等公共领域对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运用需求面创新政策杠杆,拉动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加快对新兴产业的需求拉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仍处于动荡、调整之中,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据统计,近10年来,印度、巴西、中国、韩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科技论文产出均有大幅度增长。同时,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确定了优先发展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领域上来看,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美国、英国、日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重点领域高度相似。可以预见未来的科技与产业竞争将更为激烈。从OECD国家的经验来看,这种竞争不仅是技术研发的竞争,更是“领先市场”的竞争。只有先期启动新兴技术的市场,扩大领先企业的规模生产,才能够提升创新产品和相关产业的竞争力。需要政府加大对新兴产业的需求拉动,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吸收和扩散。

需求面创新政策需要强化政府组织协调能力。需求面创新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充分重视和调动市场力量的基础上发挥引导作用。因此,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众多主体的利益协调问题。这关系到需求面创新政策实施的成败与否。首先,政府与市场的协调。许多新的技术研发往往涉及到众多的中小企业,因此政策要从选择性政策拓展到普惠性政策。其次,政府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科技相关部门的协调中,还应包括行业部门、财政部门等与科技部门的协调;中央各部门的协调中,还应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协调;政府部门的协调中,还应注意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之间的协调。就科技相关部门来说,我国政府科技经费多头配置,缺乏统筹协调,各部门的科技拨款载体大多是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的形式,存在重复配置和资源浪费现象。因此,需要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科技管理部门在创新友好型需求政策的统筹协调能力。

需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需要创新政策工具。除了整体的创新战略、政策框架外,推动实施创新的需求面政策主要开发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拉动新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化需求面创新政策,最为重要的是创新政策的工具和手段。一方面,改革现有需求政策,增加创新导向。如芬兰年度公共采购大概为320亿美元,2009年芬兰政府修订了“政府公共采购战略”,其中就包含促进政府采购创新的指导方针。而2011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突破1万亿元,约合1 600亿美元,是芬兰的5倍多。更好地推行创新友好型的公共采购政策,将为我国技术创新注入更大的活力。另一方面,根据创新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现有框架外的政策工具。如,“创新券”“未来远期约定采购”等。

摘要:通过对需求面创新政策实施的背景、对象、工具、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总结了各成员国在政策实践上的积极探索。发现其中许多重要思想值得我国借鉴,为我国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快技术转移和应用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OECD,创新战略,创新政策,需求面

政策需求 篇2

房产调控政策支持首套房需求-丽仁观点

(上海丽仁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上海丽仁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研究院认为:经发改委称要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开工建设,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需求。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国家发改委8月5日表示,当前,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化解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财政金融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丽仁地产研究院调查称要扩大内需,多种措施促进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而在投资方面,要继续发挥好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要保证有限的政府投资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丽仁地产研究院调查称强调,扩大内需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加强总体规划、统筹谋划,抓紧修改完善城镇化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大力推动户籍、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一阶段政府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支持企业做优做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税费减负。

住房政策要回归基本生活需求 篇3

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强势反弹,房价和销量涨幅均创历史新高,出乎很多人意料。为抑制房价持续上升,国务院连续出台调控措施,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2010年房地产市场供小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房价可能还会继续上升。

要实现保障民生的政策目标,还需要在住房制度、土地供应制度和房地产金融制度上进行改革。

区分住房政策与房地产政策

住房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和准公共产品属性,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居住需求,虽然也会间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这不应成为发展住房市场的目标。

发展房地产市场的着眼点是主要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还是主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关系到如何确定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和调控取向。

只有建立在绝大多数居民可支配财力能够承受的基础之上的房价,才是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应调整将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首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保障,这才是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政府应将住房政策与房地产政策区分开来,笼统地将房地产行业当作支柱产业来抓,一味地片面追求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然导致房地产政策出现偏差。

各级政府要厘清思路,明确自身在住房市场中的定位和职责,重点解决好绝大多数居民基本住房问题。

住房政策要以满足“住有所居”为目标,实行租购并举的政策,只要能把80%左右的老百姓的基本住房问题妥善安排好,政府就尽到了其应尽的职责。至于商品房市场的走势如何、房价高低、涨幅大小以及投资和投机程度等,政府完全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加以引导,交给市场去解决。

按收入水平分组制定住房政策

国家制定住房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各级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基本职责、合理定位以及权限边界等。政府在住房市场中要做到有其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国家应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居民住房目标标准。这个标准是国家履行住房保障的目标,也是国家出台各项住房相关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基础。

居民住房目标应该是一个质和量的统一,从质量上描述住房目标应基本做到“户均一套、人均一间、功能配套、设备齐全”,从数量上可以人均30~35平方米,至于总体套型面积和各功能所占面积则不必规划。国家提供的低收入保障房面积可为居民住房目标面积的50~60%。

应对现行住房政策进行一次认真梳理,整合目前存在的各种住房。区分不同层次的住房政策所对应的目标群体,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人由国家提供基本居住保障,什么样的人需通过经济适用住房和公租房满足住房需求,什么样的人可以通过商品房市场选房购房。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相应的、有所区别的土地供应制度和财税金融政策。

为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按照居民收入水平分组制定住房政策:对20%以下的低收入困难居民和家庭实行廉租房制度,套内面积在30-50平方米左右;对60%左右的中等和低收入居民家庭实行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公租房制度,将现行住房结构中的经济适用房、经济租用房和两限房归并为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套内面积在60-90平方米左右;对其余约20%的高收入居民家庭实行商品房制度,基本涵盖现行住房结构中的普通商品房、高档商品房。

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多样化

对中等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应实施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配售为辅的政策,以解决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公租房需求者的货币不足问题。对不居住在政府房源中的中等和低收入居民可实行货币补贴,补贴标准按居民住房目标的人均面积、房价和家庭收入为基数计算。对生活确有困难家庭可酌情采取实物配房形式,确保其最基本的生存和居住条件。

配租配售房屋及补贴金额既要让住房者能有安生之地,又要让其有增加收入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的动力。各地是采取货币补贴方式还是实行住房实物配租配售,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或者由当地居民自行选择。

针对上述两类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落实的关键在于明确掌握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实际收入情况,以此作为提供住房的依据。必须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情况和申请人家庭收入等信息公正、公开、透明、可查,随时接受各方面监督,并根据申请人家庭收入变化及时做出调整,避免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占用有限的保障性住房资源。

同时,政府要通过收购和改造旧住宅、建设适用的新住宅等措施,向市场大量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等,有效解决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缺口。

此外,政府还要通过税收政策公平地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抑制过高的住房需求。

利用财产税调控市场

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国际上通用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征收住宅保有环节的财产税,提高住房持有成本。目前我国房屋空置率较高,在一些热点城市尤为严重,潜伏着泡沫风险。空置率之所以高,与我国住房保有成本低有很大关系。仅仅增加房屋交易成本是没有用的,因为交易环节的税费成本最终会转移到买房一方,对房屋出售者没有影响。只有通过财产税提高持有住房的成本,才能够改变投机购房者的成本收益曲线,促使其将房屋出租或者出售以增加住宅供应,同时增加住房保有成本也能促进居民合理消费,减少不必要的住房需求。

应该说,目前开征财产税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决心问题。只要政府下定决心,突破利益相关方的掣肘,尽快开征财产税,就能够有效抑制住房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逐渐化解泡沫风险。

现在国家已确立了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尽快出台财产税有利于引导小城镇的住房建设和合理消费,节约用地。

同时,要对所有公民按人均基本住房标准免征同等面积的财产税。

为保证社会公平和减少财产税出台的阻力,应以不增加大绝大多数人负担为基础。可考虑实行按人均基本住房标准免征财产税的政策,比如按人均30平方米确定住房免税面积。居住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中的家庭基本不用缴纳财产税;拥有商品房的人即使购买了非常昂贵的房子,如果是小户型,人均住房面积小于住房免税标准的,也有可能不用纳税。人均住房免税面积标准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各地应有所不同,原则上是大城市少、小城市多,东部地区少、中西部地区多,城市少、农村多,全国总体控制在人均25-35平方米之间。

但对住房超出人均住房免税面积的部分征收财产税,对容积率低的房屋超过免税面积的部分还可以提高税率,以调节过度的住房需求。

对特殊人群,如公务员、国家或企业急需的高端人才等,可由国家或企业对住房者给予一定的财产税补贴,公务员可按国家规定的住房标准与当地人均住房免税面积之差获得纳税补贴。

形成政策合力

为确保国家住房政策切实发挥应有作用,需要在财政、土地、金融和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以形成政策合力。

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解决房地产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环。应尽快建立中央与地方事权、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专心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

目前,地方政府承担的责任(事权)远远超出其可支配财力,导致其不得不依靠“卖地”等预算外和非税收入维持本级预算收支平衡,从而形成对高地价和高房价的潜在驱动。

要合理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赋予地方政府与其必要支出相当的正常收入来源渠道,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从机制上保证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严肃性。

要完善住房登记制度,实现住房登记信息公开、透明,推进各地住房登记系统互联互通,以方便查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既是为今后开征财产税提供计税依据,同时也是为将来建立财产登记制度奠定基础,进而为反腐倡廉、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做好必要的准备。

要继续深化土地管理和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确保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健全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

对不同用途的商业用地应采取不同的招拍挂方式:对酒店宾馆、商业、旅游、娱乐设施、别墅、高档公寓等房屋用地可以采取“价高者得”的招拍挂方式。对于普通商品房建设用地应采取综合指标招拍挂方式,综合考虑地价、房价、户型、面积、企业自有资本、企业信誉、以往业绩(开发面积、房屋质量、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等)、消费者评价、企业纳税情况和社会责任等多种指标,选拔出真正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品质高、服务好、可接受房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要对不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者实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以体现住房政策的导向性作用。

投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家可对其贷款进行贴息,并允许金融机构对其发放20~30年的房地产开发贷款。

贷款购买第一套自住房或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购房者,按人均住房免税面积应给予贷款贴息,或者按人均住房免税面积享受首付款优惠和贷款利率优惠等政策,切实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非改善性住房和多套住房的购房者,要维持较高的首付按揭,目前可为四成,以减少住房市场的需求压力。视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必要时还可以提高此类房贷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坚决抑制投机炒房行为。

最后,为抑制炒房投机行为,房地产税收政策应保持基本稳定。政策多变、朝令夕改更容易引发投机盛行。税收政策还应鼓励投资出租房屋,抑制房屋炒作交易。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研究 篇4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制约因素,政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方向和速度逐渐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保证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近几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消费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从总体来看全国的人均消费需求状况已经达到了有效的水平, 但是从农村消费需求状况来看, 中国农村目前仍处于消费需求不足阶段,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消费预期、消费信贷、消费环境等因素都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使之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差距明显。为了扩大目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本文主要就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所在, 并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一、中国目前的消费需求现状

(一) 消费结构变化缓慢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随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消费结构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向着逐渐降低生存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变化, 基本生存资料中的食品支出比重逐渐下降, 其他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 保险服务性支出到2009年达到283.5亿元, 另外, 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比重稳步提高。2010年, 农村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23.18%。虽然农村居民消费逐渐升级, 但升级速度在逐年减缓, 且与城镇居民相比, 消费水平差异进一步扩大。

(二) 消费方式单一

在城乡流动过程中, 农村的消费方式虽然逐步贴近城市由过去的低生存消费转向享受性消费, 但是旧时期的消费方式依然大量存在, 由于大多农村地区距城市较远, 农民不会采取类似城市的购物方式, 同时大量的农民还是以种田饲养家畜为主要生活方式, 因此对于消费的需求较低, 所能使用的消费方式大多是在定期的“集市”中来获取自己生活的必需品。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差、硬件设施不齐全导致其消费方式单一, 这对农村消费需求造成了相对的影响。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二、扩大农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尤其是2003年以后GDP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 但应该看到, 中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 出口、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 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由65.1%下降到36.8%, 拉动率由3.8个百分点下降到5.5个百分点。同时, 在最终消费中, 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则趋于下降, 由77.2%下降到57.3%, 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

目前, 这种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热、经济结构失衡, 人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应有的成果, 因此,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而目前中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 而消费水平较为低下,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严重抑制了消费总需求的扩张。因此, 研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政策选择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三、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一)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来看, 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 随着各种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将增加, 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 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 这些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 这是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原因。尽管全国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但农民消费能力仍受到很大制约, 一方面, 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 产品附加值低, 农民从中获利较少;另一方面,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再次, 失地农民数量较多, 无社会保障,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由于中国农村居民受其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影响, 与他们的物质消费饱和还存在一段距离, 这也意味着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从下页图1可以看出, 城镇居民收入从1978—2010年差距逐年增加。

(二) 农民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

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支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由于农村市场风险性大, 农民生产的物品不是完全依据市场周期性的变换, 导致农民务工工资的收入来源相对不稳定, 所以农民只能将增长缓慢的家庭经营收入视为持久性收入, 而将务工工资收入暂时储存起来。因此储蓄倾向提高便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 进而加剧了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下降。

(三)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

中国农村的的金融体系不健全, 消费信贷环境缺乏也造成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降低。首先, 农村银行机构数目少、贷款权利小、种类少、放贷额度也小, 因此不能满足农民的消费信贷需求。其次, 银行贷款条件高, 发放贷款时限制的条件苛刻、手续烦琐, 也难以使得农民选择消费信贷方式。最后, 在农村地区对于消费贷款宣传不够, 农民认知率低, 同时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影响了农村消费贷款业务的拓展。因此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客观上造成了农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四) 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目前中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农民消费渠道问题严重, 造成农民买卖困难, 成为制约农民扩大消费的重要因素。一是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商品集散和辐射功能不强, 很难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二是流通方式落后, 集贸市场、露天交易的方式加之规则不完善同时造成消费需求的降低。三是缺乏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 可以达到刺激农民扩大消费的商品较少。四是农村产品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般情况, 在地级市或县城才设立相应的产品售后服务机构, 因此给农村产品维修带来了不便, 制约了相关产品的消费增长。五是农村市场秩序混乱, 造成了大批量的假货涌入, 多数商品质量低下, 导致了农业生产减产。

四、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一)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 发展现代农业, 优化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 稳步保持农业内部增收动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产品品种技术更新, 延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相应地调整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促进农用土地的合理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提升农村土地收益, 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

2.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强农业外部增收动力。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扩展就业的增收空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适当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中国约有两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要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就要加强对其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同时还有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开辟“绿色通道”, 实现农民工“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返乡创业”。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稳定农民消费预期

1. 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支持解决农民“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问题, 稳定农民消费预期。加大政府对农民参保的补贴力度, 在开展养老保障的农村地区政府大力给予支持, 在没开展的地方加快建设, 支持解决60岁以下农民“生有所靠”的问题, 最终要建立起覆盖面广、标准较高、制度健全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2.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筹措机制。

针对农村特殊的金融环境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 使农村金融活动更为合理健康的运行,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村的金融供给能力。政府在充分考虑农户的收入来源、未来经济承受能力和信贷风险的同时, 根据相关政策采用贷款证、农户联保贷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另外, 还要建立信用风险测评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事业, 使之稳定快速发展。

(三) 完善农村消费政策,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1. 完善农村消费信贷政策。

目前中国消费信贷占整个信贷余额的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少之又少, 因此消费信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汽车消费来看, 发达国家汽车消费80%都是靠消费信贷, 中国现在只有12%, 消费信贷还会有一个较大增长的空间。当前, 应把发展消费信贷作为刺激农民消费的重要途径, 针对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 积极引导农民的消费需求。在拓宽消费信贷领域的同时创新消费信贷品种, 进而不断扩大农村消费信贷规模。

2. 加强农村市场环境建设, 提高消费质量。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农村商店与农村物流配送中心, 增加农村商品统一配送品种;通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 以及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来促进产销衔接;在农产品重点产销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 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安全监控等实施建设。良好的秩序和服务质量是扩大消费的前提条件,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管, 健全农村维权监督网络, 加大维护农民消费权益的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皓.扩大内需应着力促进消费[J].发展研究, 2009, (2) .

[2]张玉霞.扩大中国农村消费的政策思考[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

[3]刘以顺.扩大农民消费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 2005, (4) .

[4]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EB/OL].人民网, 2009-06-16.

政策需求 篇5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

养老问题实质上是老年人的需求与满足问题.精神需求是老年人需求的基本方面和重要内容.老年社会政策应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建立老年人精神支持和精神保障机制,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作 者:周绍斌 ZHOU Shao-bin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市场与人口分析  PKU CSSCI英文刊名:MARKET & DEMOGRAPHIC ANALYSIS 年,卷(期): 11(6) 分类号:C913.6 关键词:老年人   精神需求   精神保障   社会政策  

政策需求 篇6

关键词:消费需求;居民消费;经济增长

200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致使我国外需下降,内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央适时提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措施。扩大内需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而改革消费结构,调整消费政策,引导消费,扩大有效消费需求,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我国消费现状分析

(一)居民消费整体状况

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情况。从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情况来看,我国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从1994年的121.7%到1999年的97.0%,商品零售物价长期处于负增长状态。自2000年的98.5%后略有增长,但增幅不大,到2006年也只有101.0%的水平。虽已止住下滑态势,但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格局,消费品市场仍处于低迷状,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表现得更为明显。2009年2月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99.5%。由此可以看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日趋凸显。

2、居民消费市场特点。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市场格局的不合理造成我国供求失衡。2002年资料表明,其上半年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达到86.3%,比2001年上半年上升3.3个百分点。从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市场平衡性较之以前增强,但进入2008年第4季度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商品的供求关系一夜巨变,转变为供过于求状态。

3、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率偏低。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放缓。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1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从城镇居民来看,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8.4%。而2007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分别为9.5%和12.2%。伴随居民收入增长放慢的是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而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到2007年储蓄率超过50%,消费率只占48%,消费和储蓄结构的不平衡带来我国内需的相对疲软。

(二)消费领域状况

2007年底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进入2008年下半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房地产市场所依托的宏观经济增长急剧下挫,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居民收入预期悲观,消费趋于谨慎,住房消费意愿创历史新低。全国商品房市场低迷,观望气氛浓郁,2008年1-11月全国累计销售商品房49148.38万平方米,交易量同比下滑18.30%,5年来首次出现大幅下滑。

大型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2008年限额以上的批发零售企业实际增长17.2,低于2007年4.4个百分点,其中第4季度增长12.4,低于2007年7.8个百分点。从总的来看,200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消费品增长速度比2007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并且增长速度自2000年以来首次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另外,利润增长速度相比2007年下降5.5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和奢侈品下滑速度较大。据统计,200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多数商品销售增幅也明显不及2007年。其中食品、服装、化妆品、洗涤用品、金银珠宝和家电等主要商品增速下滑速度均在4个百分点以上,分别是4.6、4.96、5.12、5.22、7.41和4.7个百分点。

二、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分析

(一)投资对消费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至今仍是以投资带动为主,投资过高对消费率偏低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投资率高了,那么消费率自然偏低。由于生产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消费,因此,政府会通过调节投资来达到调节消费的目的。但是我国的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如果由于投资的不恰当,很可能会出现投资扩大而增加的产品产量不能适时地通过消费实现最终使用,这样就达不到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

(二)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使产业间、地区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居民购买力的不断分化。特别是一些低收入群体,虽然近年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属于较贫困阶层。其收入状况决定了其消费行为比较谨慎,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另外居民的收入偏低,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居民的消费能力无法得到提升。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城乡居民增收的稳定性,一方面一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的状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农民工“返乡潮”,这势必导致一部分城乡居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影响出口减少,一些企业出现收益下滑甚至是亏损的情况,这也会使一部分城乡居民收入减少。

(三)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除了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增长放缓因素外,收入预期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工下岗,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性收到严重威胁,由于还没有实现充分就业,加上城乡部分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增加,这些情况不能形成可靠的收入预期,居民不敢大胆消费,因此,消费将会受到限制。

(四)社会保障体系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而对于大多数城镇居民来说,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是家庭负担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基本上是空白,生老病死等风险引起的损失基本上家庭自行承担。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使得居民为了实现将来可能的支出,不断提升储蓄率,不敢放手去消费。

另外,受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我国居民本身有着一种有收有支的习惯,由于我国传统的节俭为本,“多储蓄、少消费”的消费意识深入人心,从而使正常的消费需求被弱化。正是这种文化观念导致我国居民是不会“寅吃卯粮”的,爱储蓄的文化习惯自然会导致消费水平会受到制约。

(五)消费环境的影响

从消费政策上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那种“抑制性”的消费政策已有所调整,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从当前居民的消费热点来看居民的消费方向的转变使得消费政策未能及时地得到调整,致使消费政策欠完善。而我国当前的消费环境不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购物环境不够理想,例如,农村销售网点的稀少,城市地区的商店布局过于集中等。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也限制了居民的消费,比如农村地区的交通不便,城镇地区的车位缺乏,收费过高等,这些都限制了居民的消费。

(六)金融危机和商品安全的影响

2008年,受宏观调控政策变化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股市迅速下跌,房地产市场中,深圳、北京、广州等地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和成交量萎缩,加之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些都将直接和间接影响到消费。

食品安全也严重影响着消费市场。2008年9月发生的河北三鹿奶粉事件乃至之后的一系列奶制品质量问题,使消费者对国内奶制品行业产生信任危机,甚至对其他食品行业、制造行业等相关领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且影响仍在持续。该事件影响了人们的市场消费信心,商品特别食品安全问题仍将制约居民的正常消费。

三、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建议

(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1、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增加就业机会,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对中低收入者、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确保中低收入者和生活质量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当前农民就业困难,不少农民重新返乡务农,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把农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激发预期消费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循序渐进地对以养老、医疗、失业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改革,加大财政转移力度,不断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降低居民过高的支出预期,树立即时消费和信用消费的信心,从而使居民高额储蓄转化为即期消费。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三)健全城乡消费环境,扩大消费

全面推广家电下乡,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农家店的覆盖面,提高同以前配送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新建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开展“农超对接”,建设从产地到超市的冷链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推进家政服务网络建设,实施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加快大众化餐饮网点建设。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的投入,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发展。

(四)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培育和完善消费热点及方式

目前,房价过高不仅远远超出居民承受能力,并成为阻碍住房消费扩大的最主要因素。扩大居民住房消费的关键是在控制不合理的虚高房价的同时,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或廉价房的开发力度。这样,才能使居民在买得起住房的同时,还有能力消费其他消费品。

开发适应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新产品,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服务性消费和个性化消费,提高服务性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例,引导流通企业加大促销力度、完善促销方式,扩大持卡消费。

(五)改善居民消费观念,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宣传工具,改变消费者传统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意识,掌握消费常识,提高居民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扩大消费信贷业务规模,改善消费信贷的金融服务,鼓励居民进行“超前消费”。同时增大个人投资渠道,让居民储蓄进行分流。进入股票、证券等新型投资领域,有效利用闲置资金。

(六)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消费者信心

狠抓流通企业食品安全,重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打破市场垄断,同时要促进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提高人们的市场消费信心。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必须针对我国消费现状,及时调整消费政策,使之能真正有效的扩大我国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秋花.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发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

2、许昕.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及成因、对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0(8).

*本文属于安徽省社科规划办立项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课题代码:AHSK07—08D31。

对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篇7

1、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内需不足主要是指消费需求不足。然而收入是决定消费需求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提到, 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a b Yt。式中C表示总消费, Y表示总收入, 下标t表示时期。由此可推知, 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的关系。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消费水平的高低。因此一般情况下,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 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越大, 而收入增长快慢则决定了消费需求增长的快慢。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仍然不健全, 保障水平低以及保障面窄仍然是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们仍然会因为住房、教育、医疗价格过高, 而背上沉重的债务, 从此过上节衣缩食的日子,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同时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却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现阶段我国医疗、福利、住房、教育等制度仍然不完善, 使得居民的预期消费仍然较大, 挤出效应明显, 使得居民不得不减少即期消费, 增加储蓄, 以备不时之需。

3、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虽然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保持着持续较高的增长速度, 但是仍然有很多因素制约其稳定发展, 从国内来看, 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 技术水平较且对外依赖程度大, 资源的枯竭, 贫富差距拉大, 人力资本缺乏等。从国际来看, 全球经济失衡加剧, 增速放缓, 没过次贷危机影响蔓延, 美元贬值, 国际形势复杂且变幻莫测等。这一切都会使得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发展不乐观, 消费行为变得谨慎, 消费倾向降低。

二、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措施

1、运用多种手段解决收入分配

(1) 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居民收入。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居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最关键的因素。各种消费只能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进行。因此, 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本前提。在这里, 提高居民收入主要是针对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而言的。可以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提高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加大投入, 强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做到应保尽保;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人员收入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企业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等措施, 来切实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2)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若想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 政府就必须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 发展农村生产力, 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的低收入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 开辟农民增收渠道。

第二, 培训农村劳动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第三, 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村消费环境。

第四,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 使得既不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也不会影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及时制定并落实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 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要提高农民工的个人收入。

(3)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解决收入分配失衡。一方面由于劳动报酬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必须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近而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缩小贫富差距。对待低收入者, 国家应该加强对劳动收入的执法监督,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待中收入者, 应该加大其比重。正常的收入结构应该为低收入和高收入者的比重小, 而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因此为改变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 应该积极加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实施积极的政策保护中等收入的利益不受损害。对于高收入者, 要加强个人收入所得税征管工作。规范分配秩序, 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严厉打击违法和违规经营行为。

(4) 扩大就业。第一, 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深化改革, 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各类政策, 并切实贯彻落实;对失业者提供救助和必须的社会保障。第二, 积极创造就业岗位。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发展市场建设, 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 完善和落实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第四, 加强再就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不断提高下岗职工的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以满足市场需求, 顺利实现再就业。第五, 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和社区建设, 发挥社区、职业中介、就业服务网络等渠道在再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涉及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内容。在养老问题上, 我国应该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使得居民“老有所养”, 即居民不再需要为自己晚年养老问题而担忧, 近而可以腾出大笔资金用于消费。在医疗方面,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 减少个人负担费用的比例, 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教育问题上, 进一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发展十二年义务教育, 缓解居民子女上学压力。同时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力度。严厉打击校园乱收费现象。在住房问题上, 应加快建立适应城镇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特别要解决面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应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 进一步扩大廉租房建设, 扩大廉租房制度覆盖面, 进一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综上所述,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会减少居民的预期消费, 增加居民的即期消费, 将少储蓄, 从整体上达到扩大居民消费水平的效果。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进而提出解决内需不足的办法。通过分析可知, 制约我过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为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健全, 居民的预防动机加强, 居民消费预期不理想, 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等。为改变现状, 提高消费水平, 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应放在合理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 同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住房、教育、医疗体系改革。

关键词:消费需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金贤东, 张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1) .

[2]杨永忠.消费不足与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3]荣芳, 娄本平.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6, (6) .

[4]白津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分析[J].学术交流, 2007, (1) .

[5]李予阳.扩内需, 立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N].经济日报, 2009-02-28.

政策需求 篇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是发展农业的主体,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 新型农民概述

1、新型农民的含义。

新型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 新型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农民, 是新时代下适应时代潮流、推动潮流发展的农民。

2、新型农民的特征。

新型农民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型农民不再满足于单调机械的传统农民的生活, 他们关心时政,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新型农民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新型农民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包括在生产、经营甚至在市场管理和营销方面, 都要有一定的能力。

新型农民要有创新精神。新型农民必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利用自己的特长, 立足实践, 不断学习, 博采众长, 进行创新。

(二) 培育新型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据统计, 全国90%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 接受系统农民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 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 农民教育培训普及率低。

2、农民缺乏主动学习和利用先进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我国很多农民思想保守落后, 缺乏现代的思想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 缺乏变革精神和竞争意识, 文化科技素质偏低使许多农民对一些农业科技成果持有一种本能的怀疑态度甚至拒绝的态度。

3、对农民的培训不完善, 流于形式。

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激励、监督、保障等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农民教育培训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有些教育培训内容流于形式, 与农民的需求相脱节, 实用性不强, 超过70%的农民认为职业技术培训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4、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教育培训经费利用率低。

二.培育新型农民的措施与建议

(一) 政府要加大科学技术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50%, 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 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型人才和生产经营型人才。指导方向在于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 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 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的技术体系。科技创新的突破点在于面向前沿技术, 更重要的是面向产业需求, 通过推动产学研相结合, 来解决科技与生产相脱节的问题。

(二) 政府要更加完善培育新型农民的政策措施

1、必须继续贯彻科教兴农战略,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思想上、政策上、实际行动上重视科教兴农, 切实的制定一套完善的培训新型农民的政策措施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2、出台有利于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很多培训之所以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就在于没有法律规范的保障。政府应该尽快的出台相应的法律, 针对农民培训的组织管理、经费使用等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为培育新型农民提供法律保障。

3、增加培训经费的投入, 监管经费的使用。新型农民的培训是一项事关国家民族强盛的百年大计, 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并通过其他渠道来增强培训经费的实力, 可以适当的吸收民间投资、海外投资等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新型农民的培训。对于培训经费必须严加监管, 务必做到专款专用, 对于违者绝不姑息。

政策需求 篇9

关键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政策需求

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 经营主体规模化。近年来, 开鲁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规模较大, 主要有玉米、红干椒、果树等种植、养殖合作社, 同时出现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和劳务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社。以黑龙坝镇为例, 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大棚葡萄小区, 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生产服务队。

(二) 生产方式机械化。在粮食作物种植、林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大型农机具正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拓展市场品牌化。开鲁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商标的红干椒、果品、葡萄、蔬菜等, 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证书”。

(四) 组织管理规范化。通过培训、引导、监督等手段, 推进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创建。我们的红干椒和水果合作社应采取“一分散六统一”的经营模式, 即“分散种植、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采取科学管理, 合作社会运营良好, 入社农户收入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五) 融资渠道多元化。农业、林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现在看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部融资, 包括资金融资和土地、机具、林权折价等形式的实物入股。二是金融贷款, 主要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和资金互助社等获得。

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 农民认知程度不够。部分农民群众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性质认识不清, 以为加入组织就是简单的“归大堆”, 甚至认为是回到“大集体”时代, 从而怕失去生产经营自主权。少数基层干部对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认识不高, 缺乏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发展思路不清晰。基层政府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在指导、扶持和服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方面不够有力。

(二) 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大部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松散合作”为主, 合作组织主要向会员提供技术、信息和营销服务, 产权关系比较松散。有的合作社发起人办社定位不明确, 组建合作社初衷不是为了发展生产, 而是为了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项目。一些合作社虽然制定了章程, 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 但内部分工不明, 运作管理随意性大, 管理水平低下。

(三) 带动辐射能力较差。部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成员数量少, 业务范围窄, 多数都只停留在信息、技术服务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 而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有的虽然注册了商标, 但市场的知名度不高, 品牌获利能力不强。部分合作组织市场开拓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 而且只局限在本乡本土范围内, 达不到规模化、组织化的要求。

(四) 投资融资能力有限。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各级财政支持有限, 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和运营成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农民利益连接松散, 对成员的约束力弱, 成员只愿共享利益, 不愿投入更多资金。受信用担保等因素影响, 银行信贷支持力度不大。民间投资受短期获利动机制约, 投资来源也非常有限, 客观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

(五) 土地集中程度不高。虽然土地流转开展有了一定的成效, 但目前全县仍以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经营为主, 一方面造成了农户的买难卖难、实行机械化难和采用新技术难, 另一方面也使龙头企业难以延伸和发展。土地细碎化现象和土地流转的计划性和规模性之间又存在着尖锐矛盾, 加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 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新要求。

三、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有关农业、林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法规条例及有关知识, 特别是要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大力宣传, 积极推广。鼓励外来及回乡老板群体积极投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 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推进、大规模发展, 在转型发展中寻找新突破。要着力培育、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服务, 要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加强品牌化建设,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序地、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二) 理顺内部管理。要按照现代企业经理人的标准选拔和培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领头人, 提高他们专业生产、社会公关和组织经营的能力, 以便更好地去开拓市场并创新发展。要培训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财务人员, 规范财务管理, 提高财务运作水平, 降低财务运行成本和风险。要加强对加入成员的培训, 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更好开展生产经营。要明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农户的权责关系, 把双方各种利害关系以契约合同形式固定下来, 切实保护好各方利益。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切实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 加大扶持和补贴力度。积极探索财政性投入形成资产民用、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 对于中央、自治区以及市级安排的农业、林业生产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能力建设等方面项目 (例如:修路、打井、上电) , 可优先安排符合实施条件的经营主体承担。扶持经营主体自办农、林产品加工企业, 建设用地优先安排, 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认真落实已出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对经营主体从事农、林、牧、渔等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 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证、农业政策性补贴、大型农机具、设施温棚等抵押、质押担保方式, 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 拓宽融资渠道, 创新融资方式, 针对供应链上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融资需求, 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贷、种植贷、农机贷、农信通、粮贸贷、养殖贷等金融产品。

(五) 规范土地流转。加快建立县乡两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 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信息登记发布、土地产权评估、合同签订签证、法律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

(六) 鼓励引进外资和向外发展。积极引导农业、林业经营主体抓住机遇, 加快木材加工、果品、酿酒葡萄、枸杞、苗木基地的发展, 积极帮助经营主体引进来、走出去, 对相关产业要予以资金补助。

(七) 支持产业链条拓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大企业, 进行农产品和林产品深加工, 例如:麦新镇和黑龙坝镇的果品生产基地, 黑龙坝镇建华镇开鲁镇的大棚葡萄基地, 建华镇机械林场的酿酒葡萄基地, 幸福镇的枸杞种植基地。进一步拉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支持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种植、建设生产基地、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投资新建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 加快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产业链经营机制。

(八)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支持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采取保底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 让农户在分享生产受益的同时, 更多分享价格销售增值效益。对建立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农产品保底收购、农户贷款担保利益联结紧密、与农户建立稳定农产品购销合同、辐射带动力强的经营主体, 给予重点扶持。

需求方创新政策的几个问题 篇10

需求方创新政策的基本类型

目前,一些学者和国际组织对需求方创新政策进行了研究,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曼彻斯特大学教授雅各布和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雅各布将需求方创新政策分为5类:政府采购、对私人需求直接支持、对私人或公共需求间接支持、需求规范或需求者、生产者沟通规范和系统方法。OECD于2011年出版 《需求方创新政策》,将需求方创新政策分为6类:政府采购、法规、 标准、消费者政策、用户导向性创新计划和领先市场行动计划。

综合上述两种分类,我们认为需求方创新政策从功能和作用角度可以分为提升公共需求、刺激私人需求、提高创新要求、 促进创新供需均衡四种基本类型。

提升公共需求类创新政策,指的是利用政府部门对创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拉动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创新导向的政府采购、政府首购和商业化前政府采购三种政策工具。创新导向的政府采购指在一般政府采购中将创新作为一个主要采购指标,其不仅要关注采购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更要关注产品创新性。政府部门作为首个客户购买企业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并通过政府领先示范作用促进创新扩散。商业化前政府采购指由政府根据其特定需要,承诺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商业化前多个创新链环节(包括研发服务在内的产品创意、方案设计和样机原型制造等)中一定数量产品、服务或者解决方案。

刺激私人需求类创新政策,指的是有意刺激企业与终端用户需求的政策措施,包括直接措施和间接措施。直接措施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创新券等,通过降低使用或购买创新产品的价格,刺激企业或个人需求;间接措施主要是增加产品创新透明度或提高消费者使用技能,包括设定标签、示范项目、教育培训等。

提高创新要求类创新政策,是指人为从市场角度提高产品要求,促使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相关行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促进创新供需均衡类创新政策,是指促进创新供给与需求协调一致的政策组合。这类政策既包括对各类需求方创新政策的组合,也包括需求方与供给方创新政策的组合。

需求方创新政策的国际经验

近20年来,各国进行了多种需求方创新政策的实践与尝试, 经过梳理与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借助政府采购提升公共需求

目前,政府采购已成为各国政府最常采用的一项需求方创新政策。如芬兰积极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采购流程和方法,设立以创新为导向的采购基金,并修订“政府采购战略”,鼓励政府部门与供应商一起寻找创新解决方案。德国推出绿色政府采购计划,采购实用的节能技术,促进环保领域的创新,帮助德国企业成为该领域的世界领先者。

近年来,商业化前政府采购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其采购合同一般不采购现有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而是直接以解决政府部门的实际问题为导向,需要将其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创新需求和企业所能接受的技术要求规范。如美国小企业创新研发计划、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智能中小企业市场验证计划、英国的小企业研发行动计划和荷兰的小规模SBIR计划等。 为保障采购合同有效地满足政府部门的需求,这些计划往往采用分阶段的竞争性采购模式,并且都将清晰定义需求作为第一个阶段,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其创新性进行审核。

运用灵活的财税激励措施刺激私人需求

财税激励措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刺激私人需求的政策工具,一般分为终端消费者和企业两个层面。

在刺激终端消费者需求方面,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政策。如美国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最高可减免3 400美元的所得税,日本居民购买100多种常用节能设备可获得税收减免,减免额约占购买价的7%;同时,日本对购买混合动力等节能环保汽车的消费者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金额约为混合动力与常规汽车价差的50%左右。

在刺激企业创新需求方面,主要采用创新券政策。政府通过向企业发放创新券,刺激企业用创新券向研发人员购买科研服务。荷兰是最早实行创新券政策的国家,通过三轮试验后,创新券的实施领域不断扩大,已由工业向其他行业拓展。

提高法规和标准要求扩大创新市场需求

制定更为严格的法规与标准,有时会人为地制造出更高层次的市场需求,并提出对企业创新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如上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在污水排放、垃圾处理、能源生产等领域制定了大量法规和标准,这些措施促使环保企业不断创新,以提供满足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推动环保产业高速发展,使德国一举成为世界环保技术出口大国。日本的“领跑者计划”也为汽车、电视、计算机、照明灯和空调等领域的企业制定目前市场上最高能效水平的节能标准,并要求生产商在4至8年内确保其所有产品的平均能效值达到该标准要求。同时,还推出能效标签系统,通过不同颜色的标签标志产品是否达到节能标准,以使消费者获得节能家用产品能效水平的知情权。

运用政策组合促进创新供需均衡

实现供给方与需求方创新政策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创新的绩效。目前,各国创新政策制定者都开始重视运用政策组合来促进创新,如欧盟2006年出台《领先市场战略规划》,在原有的供给方创新政策基础上,加入政府采购、标准、法规等多项需求方政策工具。“美国电子病历推广计划”也是一个扩大市场需求实现供需均衡的典型案例。电子病历的技术已非常成熟,但其应用受到传统医疗模式带来的巨大阻力。 2010年7月,美国发布《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明确规定医生在哪些情况下必须应用电子病历,并推出两类奖金激励政策,分别激励“富有成效地应用”电子病历的医生和医疗补贴患者众多的诊所医生。同时,在获得基础数据、软件应用、使用记录进入临床指令和药物说明等方面建立一整套评价电子病历的标准,资助建立多个“健康信息传播中心”,资助内科医生和医院学习如何使用电子健康记录。通过组合多种需求方政策,促进了电子病历在美国的推广。

加强我国需求方创新政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些年,我国创新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对需求方创新政策也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如在2006年推出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中,就提出了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首购、首台(套)和消费补贴等激励创新需求的政策,但是,不难发现这套政策仍以供给方政策为主。同时,有些需求方创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美国、欧盟等强烈反对我国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形式来界定采购范围。为此,制定与实施需求方创新政策,不仅要积极借鉴各国需求方创新政策的成功经验,还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应充分意识到市场的难以预测性

大多数需求方创新政策的制定是以预测目前或未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如商业化前政府采购需要确定某一领域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以确定政府创新采购清单;以创新为导向的法规或标准需要对相关领域的市场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路径进行预测,以设定适当的规则、条款或指标值。但预测市场发展趋势极其困难,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具有分散化和多样化特性,本质上很难把握,有时连消费者自身都不清楚其真正的需求。同时,创新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预测失误所带来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如上世纪70年代,日本错误地预测 “下一代电视将是更高的分辨率的模拟高清晰度电视”。这一预测失误不仅使日本投入长达16年的模拟高清研发无果而终,而且错过了90年代初发展“数字高清电视”的大好时机,使美国占领了数字高清电视的先机。

应注重政府的协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需求方创新政策对政府部门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一些需求方创新政策需要多个政府部门联合推动企业创新,如政府采购政策涉及了创新管理部门、政府采购部门和财务预算等多个政府部门。其次,政策实践中需求方创新政策往往需要与供给方创新政策相匹配与整合。再者,为有效挖掘市场需求,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代表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制定与实施。这不仅对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和保持政策一致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政府部门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政策制定者具备更多专业技能。需求方创新政策聚焦产业的特征,要求政策制定者具备较深厚的相关产业知识和技能。由于市场需求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动态变化对需求方创新政策至关重要,准确把握这种变化对政策制定者的市场洞察力和敏锐度也提出更高要求。

应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及创新阶段的特殊性

与供给方创新政策相比,需求方创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考虑更多产业及市场因素,不仅要根据产业特征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还要根据创新阶段谨慎选择政策出台时机。产业的创新模式和市场需求特征具有很大差异,其创新链体现为不同的供应商模式、产品研发模式以及顾客需求形式,这就要求政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在制药、能源和材料等技术推动型产业,市场需求趋同,其创新更多依赖于企业内部的研发,或通过资助大学、研究机构开展所需的研发活动。而在软件、电子通讯、汽车等依赖于平台或标准的产业,市场需求多样化特征明显,其创新依赖于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对于前者,政府应侧重于实施供给方创新政策,或应用旨在提升公共需求的政府采购等措施;而对于后者,政府应采取更加有效刺激私人需求、清晰描述市场信号的需求方创新政策, 或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同时,需求方创新政策应谨慎选择出台时机。需求方创新政策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出台时机太早,就可能因产业技术路线竞争不充分, 增加政府支持次优技术路线的风险。

政策需求 篇11

【关键词】新常态;民营水运;企业发展;政策需求

一、新常态下民营水运企业发展现状

1.新常态下民营水运企业的发展现状。水运行业作为非常重要的运输性行业,对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从大体上说,我国水运行业包括水上旅客运输、水上货物运输、水上运输辅助活动等;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划分,运输行业的具体种类也呈现出较大的不同。目前,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为我国民营水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2.民营水运企业的发展环境分析。从总体上说,我国民营水运企业具有很强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民营水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外在保障,促进了水运行业的进步。第二,从外在政策环境上来说,从2012年到2013年之间,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水运行业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十二五”期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明确表明了政府对于水运企业发展的立场和态度,从而为民营水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这对于水运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督促和鼓励作用。

二、目前民营水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民营水运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不足。目前民营水运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不足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尽管政府大力提倡民营水运企业发展,每年都会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和发展战略规划,但是这些政策往往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进行指导,缺乏对于行业的细微指导。比如,面对外界发展环境的变化、货币政策提升、汇率的变化等,以及航道建设、港口建设、安全等问题,都需要严格地按照国家政策来进行指导,从而更好地落实每一项具体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水运企业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民营水运企业政策落实还不够,影响了政策的行业发展秩序。

2.民营水运企业内在管理系统不健全。民营水运企业内在管理系统不够健全,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稳定。第一,很多民营水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和长期发展战略,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很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第二,不少民营水运企业将主要的工作任务放到了实际操作中,缺乏整体的管理和培训,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人才的培养上,都做得还远远不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对于其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新常态下民营水运企业发展策略及政策需求

1.政策支持,发挥政府监督作用。新常态下民营水运企业发展要想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要增加政策支持,不断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首先,不断地完善政策支持,针对目前的经济发展大环境及行情来制定有效的政策和规划,从而对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相关的政策应该进行及时调整。其次,细化政策内容,完善相关的企业发展政策。比如对于航海安全问题、货币政策提升、汇率的变化、航道建设、港口建设、安全发展等问题,都应该进行细致的规定和安排,这样可以维持良好的企业发展秩序,从而来不断地提升企业的发展效率。

2.健全内在管理系统,营造行业发展软环境。健全民营水运企业内在管理系统,营造行业发展软环境,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不断地推动器综合实力的提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合理部署,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从而不断提升民营水运企业的发展效率。从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企业发展规划、资源整合与配置等多方面着手,实现企业各个方面的配合和补充,从而来从根本上构建科学完整的企业发展系统。第二,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

四、结语

新常态下民营水运企业发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支持。针对目前民营水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支持不足、企业内在管理系统不健全、企业船员个人素质不高等问题,从政策支持、内在管理系统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职业培训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从而不断推动新常态下民营水运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政,任妍.“新常态”下民营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理论学刊,2015,10:32-39.

[2]周文生.安徽水运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发展建议[J].船海工程,2014,01:58-61.

[3]张瑾明,陈晨.民营水运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02:34-35.

政策需求 篇12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连云港的直接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连云港的影响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渠道发生作用。这里主要从对连云港发展的影响方面, 特别是对连云港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争取国家政策方面把握美国金融危机对连云港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宏观国际形势发生着巨大的影响。宏观国际形势在2007年和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动, 特别是在以雷曼银行倒闭为标志的美国金融风暴,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非常巨大。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因为美国金融风暴而出现经济衰退。这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所有国家经济都受到影响, 中国经济也因不能例外。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对中国产生影响:中国在美国的金融资产受到巨大损失;由于经济衰退导致了中国出口企业市场受到重大影响;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对华直接投资的减少。具体到对连云港的相对影响较小, 原因是第一种影响是连云港金融企业的外向度较低, 基本不持有美国金融资产;第二种影响较小的原因是连云港的外贸依存度较低, 2007年连云港外贸依存度仅为38.4%, 而全国已经超过60%, 连云港经济的外向度较低, 减少了这次金融危机对连云港的影响。最后连云港的直接投资主要是来自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FDI在连云港实际利用外资中的比重2007年为76.6%, 而这次金融风暴的核心是美国, 并且由于直接投资的连续性和赢利性, 在中国经济形势明显好于其他国家时, 即使当前世界性经济衰退, FDI的减少也是有限的。

二、金融危机对连云港的间接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的对连云港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而间接影响的。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主要表现为经济迅速转为衰退的压力, 显然,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重点已经由控制通胀向防止衰退转化。在在这种背景下, 国内经济形势对连云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危机导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要求

连云港政策需求作出调整。这次因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由紧缩政策变为扩张, 对连云港经济的发展影响是中性的。在经济繁荣时期, 国家宏观经济战略调整需要东部跨越, 连云港跨越式发展被提到议事日程, 但是, 由于一系列国际国内自然和经济事件的发生, 导致了经济形势迅速逆转, 国家经济政策的重点也由推进宏观战略调整为对付突发事件和防止经济衰退的扩张财政政策。在国家经济平稳发展时期, 连云港市政府提出了海州湾新区的建设方案, 希望国家将连云港确立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国家改革实验新区。目前, 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省政府也在2008年11月13日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 提出采取10项措施、启动3000亿元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在扩大政府投资的宏观环境下, 连云港海州湾新区的论证和建设工作应该加大力度, 尽快投资上马海州湾新区的核心基础设施项目。

2、金融危机要求国家产业政策进行深入调整对连云港提出新的要求。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从近两年才开始的。2005年12月, 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并批准国家发改委配套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涉及20个行业, 通过鼓励、限制和淘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鼓励的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品和产业。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和环境压力的增强, 为了贯彻和谐发展观, 而不是单纯追求GDP目标, 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而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这次全球经济衰退, 正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利时机。所以国家一定会通过这次经济经济周期来淘汰过剩产能, 支持符合国家环境政策的产业发展。连云港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 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通过海州湾新区建设这个平台, 吸引符合国家新的产业政策的企业来连云港投资, 将连云港建设成为竞争力强, 环境优美, 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3、金融危机与国家区域战略政策调整对连云港的影响。

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总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我国的区域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放特区、开发沿海的先行发展战略。通过沿海的改革开放, 试行开放政策, 结果使珠三角和长三角成为先行发展地区。第二阶段:由于东部沿海区域的发展积累, 地区发展差异加大, 国家开始实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即通过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区改造等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第三阶段:即当前国家进入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期。这一时期, 国家需要进一步推动各区域经济的发展, 需要找一些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投资或综合改革, 例如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建设和成渝城乡统筹综合实验区的建设。

连云港处于东桥头堡, 国家为了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国际贸易, 推动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发展连云港这个最近的出海口;连云港行政上隶属于江苏省, 而江苏又被国家定位长三角的重点区域, 所以长三角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发展连云港;同时, 连云港与黄渤海经济区距离又最近, 国家为了推进东部沿海的整体发展, 需要发展连云港。连云港的战略地位已经受到国家的重视, 目前正是推进连云港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经济衰退, 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受到影响。国家目前的政策重点是对抗经济衰退的压力, 所以, 政策重点是通过全面的经济刺激, 防止中国经济的大幅下滑。这种政策重点的转移, 并不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特别是国家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 推出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 如果连云港能将海州湾新区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尽快论证, 赶上这次财政支持的“顺风车”, 等到经济形势变化, 经济周期向经济复苏推进时, 连云港大开发就可以顺利实现。

4、金融危机与国家出口政策调整对连云港的影响。

从国内目前的宏观经济来看, 国家正在调整出口政策。虽然从表面上来, 国家通过出口退税面的加大和退税商品数目的提高, 试图提高中国的出口能力。因为2008年后中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趋紧。这对外贸依存度达到60%以上的中国非常不利。虽然从目前来看, 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进出口总额依然保持了20%的高增长。但是因为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在2008年9月发生的, 所以, 它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 但是这种影响肯定是巨大而且深远的。据商务部统计, 从2007年开始, 中国的外贸企业的订单已经在急剧减少。特别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急剧下滑。这些都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不仅需要调整出口的产品结构, 也需要调整出口的市场结构。改变原来重点依靠美国的市场结构, 积极开拓其他出口市场。连云港就是国家开拓日韩市场及推进东部地区与中亚国家经贸市场的重要节点城市。所以, 连云港经济的快速发展符合国家的出口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

三、连云港政策争取时应注意的问题

连云港的跨越式发展需要跨越式的政府支持, 海州湾新区 (1) 的设立就是一个很好的提法, 因为国家任何政策的出台都需要相应的政策载体。海州湾新区作为一个综合改革实验区, 就像一个政策篮子, 可以容纳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新区内自由港区的设立;保税物流园区的设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其他政策支持等。

连云港在争取政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持续的政策诉求

海州湾新区的设立是连云港经济发展的契机, 需要连云港市政府连续不断的政策诉求, 通过各种方式, 将这种政策诉求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需要审时度势,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 调整新区建设的规划和建设的步伐和政策诉求点。在经济繁荣期, 要求政府将下一个经济实验区列在海州湾新区, 尽快出台海州湾新区的系列政策, 为国家战略性调整打下基础;在经济衰退期, 政府需要增加政府支出,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将海州湾新区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项目单独申请, 这是不同部门的管辖范围, 尽快将海州湾新区建设中所需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别报批不同的部门, 搭上4万亿财政建设的“顺风车”, 为海州湾新区的设立和进一步建设打下基础。

2、海州湾新区建设要从现在开始, 不能等国家政策到位

海州湾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也是一个博弈过程, 国家政策的下达有赖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地区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发展的动力, 国家不会对某一地区进行特殊制度供给, 国家政策出台是制度需求的结果。所以, 海州湾新区的建设从现在就要确立发展的目标, 明确发展的规划, 按照高标准、高要求来规划建设, 在宏观上做好大发展的规划, 在微观上鼓励和引进合格的企业主体来连投资, 从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储备、金融服务等各个方面做好今后发展的准备。

3、做好金融创新的前期筹备工作

经济要发展, 产业要发展, 没有相应的金融支持是不行的。海州湾新区要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海州湾新区如果能够被列为国家第三个综合改革试验区, 金融改革是其重点试点内容。因为作为一个非省会城市, 海州湾新区内当前的金融发展水平是相当低下的, 而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需要有大量的资金需要, 而资金供给除过国家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以外, 大量的是商业性金融资金, 新区目前的金融结构状况是不完善的, 需要有新的金融机构的进入, 需要有新的金融工具的创新, 需要有新的金融交易方式的产生。所以, 不仅是现有的金融机构要做好改革和创新的准备, 金融管理部门更要从引入新机构、新业务、新金融交易方式上做好准备。

4、海州湾新区设立和发展要从政府行政改革开始

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过程中, 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政区竞争。政区竞争是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政府竞争性地提供公共产品, 以便吸引投资与发展本行政区域经济的政府间竞争。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区竞争来讲, 其竞争表现为各地方政府在投资环境、法律环境、政府效率等方面的跨区竞争。虽然一国之内的法律环境基本一致, 但是, 地方政府在公正地执行法律, 政府行为受到严格地公法约束, 市场经济运行免于政府的不当干预方面有所提高, 连云港就能在法律竞争制度方面胜出。政府行政效率地提高, 使政府成为一个廉洁的政府, 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 政府严格按照行政程序办事, 工作程序便民、公开、公正。这样不仅能够吸引资源的流入, 同时能够争取更多的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摘要:连云港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 目前又被纳入国家长三角发展战略, 同时作为中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 连云港需要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需要跨越式的政策支持。但是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迅速, 特别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 国内宏观形势变化剧烈。本文主要在把握美国金融危机对连云港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了这些影响如何对连云港经济及政策需求的产生影响, 分析了连云港在目前新形势下可以争取的国家政策状况, 并提出了在政策争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关键词:金融危机,连云港,海州湾新区,政策

参考文献

[1]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2]扬旭亮.江苏沿海港口发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硕士论文, 2006, 6.

[3]肖平, 骆祖春.江苏“十一五”财政收支预测与财力支持重点[J].现代经济探讨, 2005, (12) :56-58.

[4]薛黎明, 王宁.地方政府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博弈分析[J].财经科学, 2002, (3) :24-26.

[5]王国生.过渡时期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纵向博弈及其经济效应[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 2001, (1) :110-117.

[6]扬瑞龙, 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J].经济研究, 2000, (3) :24-31.

上一篇:噪声交易者下一篇:生物力学固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