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需求(通用3篇)
工艺需求 篇1
2007年5月, 新一轮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正式颁布,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开始编写并将正式出版。现将新一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情况报告如下, 以推动对其贯彻执行, 进一步提高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质量。
1 新一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原因
1.1 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 卫生职业教育结构、理念、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逐步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理念。培养目标从“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的中、初级专门人才”转变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充分体现了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特色。要求学校必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大纲。
1.2 2001版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不足
2001年5月颁发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是按照当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编制的。该版教学计划和大纲对培养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口腔工艺技术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 原有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已不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紧贴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2001版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过多强调宽基础、多出口, 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岗位需求联系不紧密。在课程设置上, 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偏多, 共1 224学时, 占总学时的36.9%;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理论知识量偏大、偏深、偏难, 以学科为本位,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人文社科课程偏少;专业实验课时偏少, 理论与实验之比为1∶1.68。另外, 中等卫生学校生源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为此, 亟需对原有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修订。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与未来工作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 其核心就是以工作领域 (实践要求) 的任务为起点, 设计学习领域的知识点, 将职业教育与未来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紧密联系。
2 新一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情况
自2006年4月开始, 卫生行指委对新时期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广泛调研, 于8月成立并启动了包括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等7个卫生专业门类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工作, 确定了各专业门类教学计划的修订原则, 指定山西省运城市口腔卫生学校、黑龙江省第二卫生学校和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牵头修订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
2006年12月, 卫生行指委召开了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审核会议。2007年1月, 卫生行指委特邀2名专家对新修订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审查, 并提出修改意见;2007年3月, 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了统稿会议, 进一步完善后, 于2007年5月正式颁布。
3 修订新一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指导原则
一是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保持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连续性, 同时体现新的教育思想、理念以及新知识和新技术。二是必须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 努力做到口腔工艺技术教育与岗位工作“零距离”;同时,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道德的培养。三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岗位需求为标准, 教学内容体现“实用、够用”原则。四是在确保现行教学计划、大纲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基础上, 做到教师好用、学生好学。
4 新一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和特点
4.1 培养目标
根据口腔工艺技术行业的岗位需求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职能, 新教学计划将培养目标确定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原则, 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能在各级 (各类) 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加工中心 (加工厂) 等单位从事口腔工艺技术工作,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
4.2 培养标准
以口腔工艺技术岗位需求为标准, 经过3年的学习, 毕业生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 并能通过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1)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 (2) 掌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基本知识; (3) 具有较熟练制作常用修复体和矫治器的能力, 能初步分析和解决义齿加工中遇到的问题; (4) 具有对口腔工艺设备正确使用和保养、维护的能力, 能排除常见故障; (5) 具有正确使用口腔常用修复材料的能力; (6) 具有初步的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和技能; (7) 掌握口腔修复工艺中的美学技能, 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8)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 (9)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 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有健康的体魄; (10)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11) 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
4.3 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
(1)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 学制:3年。 (3) 时间分配:3年共计150周。第1~4学期各26周, 其中教学18周、入学教育或教学见习1周、长假1周、复习考试1周、寒暑假5周;第3学年46周, 其中毕业实习40周, 长假2周, 毕业复习、考试2周, 就业教育2周。 (4) 学时安排:每个教学周为5天, 每天7学时, 每学时40分钟。
4.4 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4.4.1 课程设置本专业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
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毕业实习5个模块构成, 课程名称和内容更加符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实际。为突出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单独开设了口腔解剖学课程, 大幅增加了牙体解剖部分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时数,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牙的解剖学形态和雕塑义齿技能, 为从事义齿制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增设了美术与雕塑基础课程。在专业课中加大了口腔解剖学、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和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3门核心课程的比重, 特别是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 (见表1) 。
(1) 必修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设置, 同时按照“专业够用、岗位实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和时数进行适当调整。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动手能力的强弱决定学生毕业后就业竞争力的大小。因此, 新版教学计划加大了专业课程教学, 突出了技能训练 (见表2) 。 (2) 选修课程模块。包括拓展模块1 (基础课程) 、拓展模块2 (人文社科课程) 、拓展模块3 (专业相关课程) 。选修课程均为校定选修课。
4.4.2 学分计算
必修课程 (毕业实习另计) 满18学时计1学分。选修课程为校定选修课。各学校需从3种类型选修课程中各选取5门, 共计15门课程作为校定选修课, 其总学时为270学时, 修满计15学分。毕业实习满1周计1学分, 共计40学分。
4.5 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第2、3、4学期各安排1周教学见习。第5、6学期毕业实习共40周, 选择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牙病防治所、口腔义齿加工中心和口腔诊所等单位实习。
4.6 考核
(1) 必修课程 (包括毕业实习) 、选修课程均应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 (2) 必修课考核分考试和考查2种形式, 各门课程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考核, 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未通过必修课程考核者可补考2次获得学分。 (3) 选修课成绩评定采用合格与不合格制, 未通过选修课程考核者可补考1次获取学分;获得12学分及以上为选修课合格。 (4) 毕业实习应进行分部门 (环节) 考核, 考核通过并获得30学分及以上为毕业实习合格。 (5) 口腔解剖学、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技能操作考试, 成绩单列。 (6) 毕业考试课程为口腔解剖学、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和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 分别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 (7)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获得145学分及以上, 同时通过毕业考试, 才能准予毕业。
4.7 教学时间安排及教学计划进程 (见图1)
注:*2001版中为口腔解剖生理学, 为便于统计、比较, 2007版统计的口腔解剖学中含口腔生理学学时数
5 新教学大纲特点
5.1 课程任务
主要阐述该课程的性质、地位、内容和任务。
5.2 课程目标
主要规定该门课程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
5.3 教学时间分配
主要阐述各课程各章教学学时 (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的具体分配。按照以服务为宗旨、岗位需求为标准的教学原则, 压缩了公共基础课学时, 大幅度增加专业课学时, 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关键技能的整体塑造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5.4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主要阐述各课程各章节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的要求, 其中理论学习分了解、熟悉和掌握3个层次;实践技能学习分学会和熟练掌握2个层次。
5.5 教学大纲说明
该部分主要阐述: (1) 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 (2) 教学要求。对理论教学要求中的了解、熟悉及掌握3个层次和实践技能教学要求的学会及熟练掌握2个层次作了具体解释。 (3) 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引导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阐明要点, 分解难点, 示教说明, 联系实际, 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强调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测试, 评价方法可采用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必考和抽查相结合,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的职业能力。
5.6 存在问题
由于此次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时间紧、任务重, 加之我们对有关工作方针、政策理解不够, 能力和水平有限, 对国内外一些先进的口腔工艺技术信息掌握有限, 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错误, 希望各学校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 及时商榷和纠正, 以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工艺需求 篇2
关键词:岗位需求,石油化工,课程改革,课程目标,考核评价
传统的石油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应知应会理论知识的强化, 而对于工艺操作、设备保养、质量控制和识图绘图不太重视。只有对石油加工工艺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才能使得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能达到企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标准。笔者拟以《常减压蒸馏运行与调控》这门工艺课程为例来介绍石油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石油化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2011年, 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 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的计划,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的运行, 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 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技能型人才也称技艺型、操作型人才, 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 主要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能将最新的理论、最新的设计、最新的技术要求最终变成最佳的产品、服务、管理和效益。
我国定义高端技能人才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 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一种既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又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新型人才, 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发展条件下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业者中, 掌握精深专门知识, 具备精湛操作技能, 能手脑并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
工艺课程在石油化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由一系列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构成, 生产装置由设备、仪表等构成, 生产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转与石油化工企业的存亡密切相关。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转取决于工艺操作和仪表调控。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工种技能鉴定标准中对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需要掌握的行业通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达到这些要求, 除了行业通用知识里的部分内容在前期的基础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中学习过外, 大部分行业通用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都必须在工艺课程中学习。
由于石油化工具有“易燃易爆”的高危特点,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现场实习很受限制, 即使有条件进行现场跟班实习, 作为没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学生也不可能进行实际有效的操作。
紧贴岗位需求的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常减压蒸馏生产过程实践调研, 总结归纳常减压蒸馏装置对新入职员工的职业素养需求和岗位操作能力需求, 使得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具备从事常减压蒸馏生产操作与控制以及生产管理的能力。课程设定了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 课程的内容设计和考核重点也是学生这三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 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能模拟使用常减压蒸馏生产装置中配备的安全、环保和消防器材;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识读带控制点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流程图;能熟练手绘带控制点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流程图;能根据指令打通工艺流程;能熟练进行加热炉的开停炉操作, 能正确调节加热炉炉温和“三门一板”的正确操作;能正确进行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日常巡检并填写规范的巡回检查记录;能正确进行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模拟仿真开停车和事故处理, 使得操作过程中装置的平稳性好;能很好地将常减压蒸馏装置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控制在操作范围内;能及时发现生产异常情况并能果断正确处理;能熟练进行复杂仪表控制中的串级调节和分程调节;理解常减压蒸馏生产装置中的连锁控制, 能正确投用连锁控制;能处理因连锁投用而引起的装置故障。
其次, 学生应具备的方法能力:能利用维普和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快速查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挑出一本操作规程 (500页) 中的核心内容并能用自己的方法组织内容, 编写出一份简单而实用的操作手册 (30页) ;能熟练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给定的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原则工艺流程图;能协调常减压蒸馏装置各岗位的联合操作。
再次, 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能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其他人清晰讲解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 (听众中的80%能听懂并能准确复述出所听到的70%以上的讲解内容) ;能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开停车操作;具备安全生产和环保节能意识;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
紧贴岗位需求的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为了让学生逐步达到课程目标设定的三个能力目标, 课程以编制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车间的操作规程为贯穿项目, 通过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与仿真教学相结合, 让学生熟练掌握常减压蒸馏的生产流程, 生产因素分析和基本操作控制, 了解常减压蒸馏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节能问题, 不仅能够熟练操作常减压蒸馏装置, 还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具备理论拓展进行常减压蒸馏技术改造的能力。教学项目是依据常减压蒸馏车间将一名新入职员工培养成为一名常减压蒸馏高级操作工的过程来设计的。
本课程是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 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 一般指经验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策略, 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的知识, 主要解决“怎么做” (经验) 和“怎么做更好” (策略) 的问题。
课程一共设定了六个教学项目: (1) 撰写常减压蒸馏装置调研报告, 学生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常减压蒸馏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初步了解常减压蒸馏的原料性质和产品特点以及原则工艺流程。 (2) 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流程认读, 通过三步完成:第一步, 认读常减压蒸馏原则流程图;第二步, 认读常减压蒸馏装置模拟软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第三步, 现场识读我国某大型石化装置的常减压工艺流程。 (3) 制定常减压蒸馏操作规程, 分三步完成:第一步, 对常减压蒸馏装置进行危险介质分析;第二步, 对我国某大型石化装置进行工艺计算;第三步, 依据给定的常减压蒸馏操作规程制定常减压蒸馏的开停车方案。 (4) 常减压蒸馏开停车操作, 分三步完成:第一步, 分岗位进行常减压蒸馏开停车操作练习;第二步, 分班组进行常减压蒸馏开停车交接班联合操作;第三步, 由常减压蒸馏装置班组长和技师指导, 进行企业现场常减压蒸馏开停车操作模拟演习。 (5) 常减压蒸馏操作规程企业论证:学生依据常减压蒸馏仿真操作和企业现场模拟开停车操作修订操作规程, 把修订的操作规程拿到企业, 让企业的兼职教师 (常减压蒸馏装置的班组长、技师、工程师和车间主任) 进行实践论证, 学生代表进行现场答辩, 从而优化操作规程。
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制定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的依据是燃料油生产工———常减压蒸馏工的技能鉴定标准。表1列出了常减压蒸馏运行与调控课程的考核标准, 考核分为校内教师考核 (占50%) 、校外兼职教师考核 (占40%) 、同学评分 (占5%) 、学生自评分 (占5%) 等四个方面, 考核内容为常减压蒸馏装置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工艺操作经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果, 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培养企业岗位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单独的一门课程或者几门课程是不能达到要求的, 所以, 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相关的石油化工工艺课程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展开思路应该大体一致, 但培养的侧重点应该各有不同, 形成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对于一些重要技能, 应该在同一门课程中反复训练, 不同课程中重复训练。课程的考核方法大体一致, 但考核的侧重点不同, 对学生掌握的程度和要求也应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家祥, 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宗尧, 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工艺需求 篇3
“工程机械涂装工艺技术研讨会”今天在这里召开了,这是中国质量协会工程机械分会为帮助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提高涂装技术、质量水平,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交流合作,而组织的一次专业性交流活动,在本行业尚属首次。借此机会,谈谈个人对工程机械涂装质量提升的一些看法,因为是外行,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品种和产量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种类产品已经形成了规模,并走向国际市场,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很大差距,正如行业专家评价“我国是工程机械大国而不是强国”,此言千真万确,值得反思。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影响力处于什么水平,大家都知道一些。国外大多数用户至今对我们产品的认知度不高,仍然有人把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看成是质次价低的产品,而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国外用户对我国产品的印象具体反映在哪里呢?这种影响既有内在质量因素也有外在质量因素。在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质量处于低级水平时,企业重点关注于提升内在质量,逐步解决产品制造环节的质量问题,忽视了整体质量水平的系统提升,尤其是外观质量和涂装质量,给海外用户的直接感受是档次不高,因此评价较低;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今非昔比,产品的内在质量有较大提升,产品的技术性能、制造质量有明显进步,尚需改进的是系统地关注产品的全面质量提升,需要不断改进外观质量,使产品从内在质量到外部的质量保持和谐一致,才能改变用户的印象,提高其对工程机械产品的评价水平,扩大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品质量问题已经引起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在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全党要重视质量。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增长粗放和产品质量不高问题日益突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信誉,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意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应对金融危机最好的办法是创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质量和安全高度为我们指出了工作方向,揭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需要我们对质量工作常抓不懈。
面对国际化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分析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状况,体现在大多数产品的创新性不强、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竞争的差异化程度小、产品同质化问题普遍存在、全面质量观念没有深入到基层、全员质量意识没有形成等弱点,要改变这种状况,提升企业竞争力,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切行为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用户是市场的主体,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审美观、价值观在不断提升,各国不同文化的差异,品牌的影响力等因素都在影响着用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焦点是满足用户需求程度,体现质量第一的核心价值,这里不是指单纯的产品质量,也包括管理质量、交流质量、合作质量、人才质量、效益质量等系统的质量,以及贯穿企业行为全过程的质量意识,以创新为支撑提升质量,以全面质量的观念推动企业的各个环节逐步提升。我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适应性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从操作模式、使用说明书的用语、服务保障能力、配件供应等环节都体现出程度不一的不适应性,导致我们的一些产品在竞争中,尚驻足于国际市场的中低端。一些出口量较大的工程机械企业获得了一定收益,但是并不是真正国际竞争意义上的效益,高端工程机械产品的竞争我们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多年来海外用户对我国的工程机械产品质量认识有一定进展却没有较大突破,尚未体现出我们产品的真正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产品的外观质量对用户的直接影响非常重要,“货买一张皮”的消费心理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并且是选购者的第一心理需求。忽略了涂装质量的提升,就像一个人没有得体的衣服,不容易体现出精气神,致使在别人看来品位不高,无法通过外观映射出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涂装质量是用户的第一心理感受,非常直接,是影响用户购买欲的关键,是推介产品的信心所在;而产品内在质量是需要用户经过使用才能获得的感受,是用户后期的真实体验。满足用户需求,要树立提升全员质量意识,把控各个环节的质量,追求产品的外在质量与内在质量的和谐统一,能使用户获得表里如一的满足感,从而增强用户的购买信心,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产品外观质量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彰显着企业的精气神。实现良好的外观需要设计、制造、涂装、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环节质量的保障,如果涂装质量一般,产品很快褪色、掉漆、生锈,即使内在质量很好,也会引起用户的强烈不满。用户希望买到的是新产品,这点不容置疑。目前反映比较强烈的是海外用户对工程机械涂装质量的不满意问题。工程机械产品经过长途海上运输,涂装表面受到海上水雾的侵蚀,产品表面不时出现大量锈蚀,严重影响到交货质量,用户对此抱怨很多,甚至影响合作。即使采取重新涂装,这种补救涂装已经不是原厂生产线涂装的概念,临时的涂装措施无法保证质量,也增大了成本。如果忽略了涂装技术创新,不仅使外观质量落后,也使产品外观缺乏新颖性,更不能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反映在营销工作上,则产品不能给用户抢眼的视觉,也不能吸引用户的重视,达不到通过外观质量映射产品内在质量的目的,用户不会形成购买冲动,则减弱了竞争力。
今天我们研讨工程机械的涂装工艺技术,不是讨论油漆技术,而是研讨包含着材料预处理、涂装作业、涂料选配、作业安全、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诸多技术问题,关注于产品生产整个质量环节的一部分,涂装技术是一项系统的质量工程。对涂装工艺技术的重要程度评价,一般说成是“可大可小、可轻可重”的问题,就目前的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来讲,该引起重视了,应以用户需求为标准来提升涂装质量。重视涂装质量的会认为,涂装质量会影响用户选购、影响到用户的满意程度,影响用户流失率,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价值感受;不够重视涂装质量的会认为,涂装质量就是刷油漆,农民工可以完成的事情,对产品外表粉饰一下,不会影响机械使用,有几个油漆工就可以。把涂装技术仅仅看成是油漆水平是不科学的、不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有这种认识的管理者或操作者,反映出其对质量的认知深度和质量意识的薄弱,是缺乏提升整体质量意识的表现。
此次研讨将围绕工程机械生产过程中的涂装工艺流程技术的预涂装材料处理、涂装材料选择、涂装工艺编制、海运防腐措施等诸多问题进行专业交流。很荣幸邀请到了国内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机车制造业的涂装工艺技术专家和国际国内同行专家交流成功经验,介绍防止褪色、脱皮、锈蚀、腐蚀、配色不当、环境保护、作业安全、职业病防范、节能减排等技术经验,业内外涂装技术专家互动交流。希望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互动交流,来帮助工程机械企业转变涂装质量观念,重视涂装人员的培养、职业病防范、降本、环保和减排等工作,培育涂装作业技术人员,使“油漆工”成为“涂装技师”,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从业人员的价值感,形成企业的涂装技术团队,为提升企业涂装技术水平,带动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整体涂装质量不断提高而做出贡献。
感谢各位专家为支持我们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不辞辛苦来到上海,把你们的宝贵经验介绍给我们,让与会者受益,并希望以后继续合作,帮助我们提升工程机械涂装质量水平!
在此衷心祝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预祝工程机械涂装工艺技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