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检测技术论文

2024-09-23

生态检测技术论文(共12篇)

生态检测技术论文 篇1

摘要:结合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目的及意义,从影响人类居住的各类因素入手,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技术改善建筑状况,缓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指出建筑师设计时不仅应考虑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还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建筑,建筑材料,通风,仿生设计

建筑之初,性本善也。人类最初的建筑形式只能算是一个藏身之处。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而近代,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物质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对地球的索取愈演愈烈,同时却也使自身的生存陷入危难之地。同样,建筑的本性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高消耗建筑产生,使用人工照明,人工通风,人工给排水等等,相当于用钱去煮粥,粥的价值与烧毁的钱的价值是不等的。应对这种人类面临的生存窘境,生态建筑势在必行,它将成为且必将成为我们当今乃至未来社会的建筑主题。生态建筑学应运而生。

和生态学的三角形研究框架一样,由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土地覆盖率变化,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变化等),恢复与重建(脆弱与生态研究、恢复与重建生态研究、生态系统康复等)势在必行,而这两方面都指向一个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如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等)。现在的生态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各大建筑单位大打可持续发展战略牌,利用“环保心理”把生态建筑设计指向了一种利益化的性质,让人感慨。

那么真正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目的是什么。“生态建筑设计是将建筑这一人工物置于自然环境中时,组成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应充分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在目前资源匮乏的现状下,特别强调建筑在资源利用方面充分体现‘5R’原则,即Revalue,Renew,Reuse,Reduce,Recycle。”所以,生态建筑不应是带有利益性质的,是为了维护世界资源环境、改善现有人居环境的将生态环境与建筑和谐统一产生的必然建筑。所以我们绝对不允许把个人的私有利益建立在全世界人保护生态的决心上。

从古至今,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从构木为巢、南北迁徙到现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像Sussex的1776的冰窖,候鸟的迁徙,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爱斯基摩人神奇的冰屋等等,他们都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居住方式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求,而不是过度地改变自然环境。我们正是需要这样的一种态度,不要做改造自然的“霸主”。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全世界最极端条件下的住房,没有人工能耗的应用,没有过度的攫取自然资源,却巧妙地应用了自然科学“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在径深很长的冰屋里,房间被逐渐抬高,加上合理的布置,达到了室内40多摄氏度的温度改善,适宜人类居住。这便是理想的生态建筑的最基本体现,也是和现实的低碳生活态度的完美结合。

而对于生态建筑的技术改造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生态建筑应当考虑各种影响居住的因素,结合建筑,选择运用,综合调控,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而现有的因素大致有:建筑材料的影响,围护结构的改善,建筑的通风,建筑的采光,建筑的污染源,新型能源的使用,仿生设计等。

建筑材料的选择决定着住宅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每一个环境都有属于自己环境特色的材料,就地取材,选择适合建造特性的材料是选择建筑材料的最好方式。彼特·卒姆托的建筑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他的建筑以融入环境和别有洞天的知觉感受著称,像瓦尔斯温泉浴场,克劳斯兄弟教堂,圣尼迪克特教堂等,都在建筑材料上十分考究,仿佛是在原有的自然环境中凝聚了知觉的世界,并把它们放大,形成统一和谐的空间感受。不仅如此,建筑材料本身还应当考虑它的材料消耗性,污染性,再生性,结合新能源能力等等。围护结构设计,即包括保温层、窗户和墙的冷桥空气渗透,以及其他一些有关窗户问题等的设计。拿保温层来说,保温隔热是当今的重大研究方向,而对于墙体和窗户的保温隔热主要是以下三个方法:绝热隔热、反射隔热和热容隔热。保温隔热做得出色,可以让爱斯基摩人在极端的自然环境下产生适宜的生存环境;可以让“维生舱”在极寒条件下保证人体温暖。

通风是指建筑之内、建筑之间以及室外环境中的空气流动。控制通风就是要让使用者对建筑内外的空气流动感到满意,甚至感到愉悦。最简单的自我控制通风的办法就是自己扇扇子,生态节能又环保,但是效果不太好,我们所要做的是自然通风,在非人力的情况下,达到建筑通风良好。所以根据风向,风压,对建筑高差、建筑转角等处理,形成压力梯度,产生通风。杨经文的“导风板”设计就是产生风压。

阳光是地球赖以生存的条件,建筑也不例外,建筑没有阳光,就没有阴翳,那建筑就死掉了。结合阳光,是在建筑中营造舒适氛围和适宜温度的第一步。对于建筑,阳光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敌人。它为建筑提供光明,为建筑带来温暖,同时也可能带来炎热。建筑朝向,开窗位置,日照情况,都是必须考虑到的,特别是在夏热冬冷地区。

新型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沼气能、核能等等),是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希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人类自身的浪费、过度使用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巨大挑战。低碳、可再生、环保的新型能源,在生态技术的发展下,能够逐步的替代旧有资源,阻止人类对地球无节制的使用,保护煤炭、石油等资源的高碳使用,告别全球变暖等等,乃大势所趋。

建筑污染性考虑,不可谓不是一门生态建筑技术。所谓建筑污染性,主要是指对人体有害的情况,如建筑装修中材料的运用带来的空气污染,建筑环境中带来的噪声污染,建筑使用上带来的生活污染,建筑围护结构带来的光污染等等,每一项都会影响到人的生活。而家庭内也存在很多健康隐患,从地震、火灾到通风不良的煤气灶导致的燃气中毒等。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全球尺度的,而同时又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所以建筑的生态设计要在技术上多多考虑建筑整体的污染性,所有指标的检测都是需要强硬执行的。

建筑的仿生设计,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揭示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体机能的合理性。生物体在日积月累的自然演进中,伴随着自身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逐步完善,所形成的“自然的结构”能最好地满足功能和最佳地适应其存在的环境。在人类认识水平和智慧有限的情况下,模仿自然、效法自然,不仅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而且无意之中契合了自然的某些法则。模仿是生物的天性,是人与动物活动的基本特征。人类发展过程中就充分发挥了模仿的本能,这其中就包括仿生设计。像刘易斯住宅、日本神户鱼舞餐厅、巴塞罗那奥运村零售店鱼标志等,都通过研究自然,从自然中去发现融合于自然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

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给当今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威胁,这些问题正在吸引全球众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作为建筑师,从一栋建筑头脑灵光一闪的设计伊始,到深入探索创造,绝对不能仅仅单独考虑到建筑的房间功能和美观,我们要常常把自己放到“大家”的角度上,考虑一些重要的,关乎人类责任的问题———建造这栋建筑需要多少化石能源;它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筑的使用消耗等。只有我们人类把小的问题放到世界的角度上去思考,更好地运用生态建筑技术,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营造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冉茂宇,刘煜.生态建筑[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休.罗芙,曼纽尔.福安特,斯蒂芬妮.托马斯.生态建筑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生态检测技术论文 篇2

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方法的改进,目前很多地方池塘养鱼普遍采取高密度集约化放养鱼种苗,同时有许多渔塘塘基配套禽畜场,高投饵,鱼类高排泄物,禽畜类粪便落塘,造成养鱼池塘死亡的生物体、水中动物的粪便、残剩饲料和禽畜粪便及菜草等有机肥料不断积累,加上在夏秋雨水季节冲涮塘基的泥沙落塘,使得池塘底逐渐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当淤泥厚度超过20厘米后,便会对塘鱼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池塘淤泥过多,水中有机质也多,大量的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造成缺氧状态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另外,池塘淤泥过多,易使水质恶化,酸性增加,病菌容易大量繁殖,同时在不良环境中,有害物质容易造成鱼类慢性中毒,如麻痹、窒息,鱼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鱼病。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是纯生物制品,无任何残留,生态环保,能够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水产养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份矿物质泥沙。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合物。腐殖质呈黑色或黑褐色,是一种胶体物质,有巨大的表面能,所含羧酸、羟基,在分离时带有负电荷,可以吸收并保持大量阳离子成份。它和土壤中的无机粘土矿物质一道,对水中的一些离子状态物质发生吸收作用并能与其它离子代换而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

另外,淤泥中还含有大量无机营养成分,它们大都被吸收固定,有的呈有效状态。这些物质经细菌分解和在适当条件下被交换释放,可源源不断地供应水中以氮、磷、钾等养分被浮游植物等吸收利用。当鱼塘大量施肥后,淤泥中的胶体物质能吸收一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盐类(铵、磷酸盐类、钾离子等)暂时保持住这样养分,然后在适当条件下再逐渐被交换释放至水中,供浮游植物利用。

金宝贝鱼虾专用微生物菌肥内含高性能芽孢杆菌类微生物、天然螯合物等多种益生物质,同时添加了一定量的氮、磷养分、多种微量元素及有机质,既能快速肥水,又具有持续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的特别功效。产品中的多种有益功能微生物菌群能有效抑制水体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维护水体生态平衡,有效预防“翻塘”、“浮头”,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抗病能力,预防疾病,提高鱼虾水产产量、品质,提高饲料报酬率与经济效益,是现代生态水产养殖的必备佳品。金宝贝鱼虾水产专用微生物菌肥,能通过产品中功能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与代谢产物,快速有效地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和无效磷等多种有害或残渣废弃物质,用纯粹的微生物方式,以“命”(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护“命”(鱼虾等健康)。培育“肥、活、嫩、爽”的水色,为鱼虾蟹贝的健康生长创造优良的水体环境,修复或优化水体生物生态链。并能消除或大大减少水底淤积,净化改良水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维护水体环境生态平衡。因而特别适合于放养虾鱼、鱼苗前的水质培养,使养殖过程中“老水”、“瘦水”及“黑色水”等不良水体得到极大改善,使经过消毒、灭虫后的水体得到快速的恢复与调节,提高养殖成活率及经济效益。

生态建筑技术浅析 篇3

生态建筑;生态技术;气候适应性

1.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基本原则的分析与把握具有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对于生态建筑基本原则的论述在很多资料上都可以看到,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经济高效原则、环境优先原则、健康无害原则和多元共存原则。

2.生态建筑的技术层次与可普及性的关系

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生态建筑是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

生态建筑要实现它的基本目标,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技术的复杂性直接影响技术被接受、使用和传播的程度。简单的技术由于容易被学习和使用,所以应用的范围最为广泛,而过于复杂的技术其学习、实际应用都比较困难,受客观条件限制更多,因此使用范围较窄。比如目前的高技生态建筑所采用的技术往往非常复杂,而且涉及很多试验和数值分析,这对于一般建筑师的知识结构来说是很难掌握的,大部分普通基层建筑师没有掌握相应的高技术生态设计技术,这就使得高技术生态建筑在实际的大量性项目中只是作为一种口号被炒作,而很难得到真正的实际应用。同时,技术的复杂性和经济性有密切的关系,通常简单技术成本低廉,而复杂技术成本高昂。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劳动形态,它总是同人的活动直接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行为乃是一种经济行为。在生态建筑技术的选择方面,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当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不完全一致时,经济性就非常关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原因,技术、材料、资金均不够完善,把整个生态建筑发展建立在高技术的基础上很困难,所以常采用简单廉价的中、低技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对于大量建造的一般性建筑,在技术的经济性选择方面也有严格的控制。

我们可以根据生态建筑技术的复杂和经济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低技术、适宜技术(也称作中间技术)、高技术。生态建筑三个技术层次的划分有助于理解技术的复杂性、经济性和可普及性之间的关系。

3.获取生态建筑技术的三种途径

生态建筑要实现它的主要目标,只有生态建筑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能够实现设计目标的方法和技术的支持。如何才能获得这些技术呢。在人类的学习和认知行为中,模仿是人类获取知识及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人自出生伊始就在模仿周围的人和事物,并从中学习成长,人类的建造活动也不例外,古今中外的建筑都存在各种模仿,如古希腊建筑中的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分别模仿男性和女性的体态,现代建筑中埃罗·沙里宁设计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则模仿飞鸟的形态。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生态技术大多是模仿学习的结果。

根据模仿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这些模仿行为分为三类:模仿生物,简称仿生;模仿机器;模仿传统建筑。与以往设计中的模仿不同的是,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模仿,其目的不是造型等艺术需要,也不在于表达文化观念,而主要是学习生物、机器和传统建筑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资源与能源使用的合理与高效性等,将这些特性用于生态建筑设计中,从而实现生态设计的目的。

4.生态技术发展策略的有效实现途径

要想实现我国生态建筑的健康发展,关键是选择和发展适合本国经济技术条件的生态建筑技术。具体来说,我国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大部分地区处于欠发达状态;二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部发展较快,如长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发展缓慢,经济技术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发展策略。一方面大力发展低技术和中等技术,取其低成本、简单易用的优势,在一般性大量建造的建筑中广泛运用;另一方面,在某些发达的中心城市进行高技术生态建筑的研究和实践,一方面树立生态建筑的榜样,起到宣传和推广作用,另一方面努力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技术发展潮流,然后通过逐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促进中间技术的发展。

一般来说,通过效仿传统建筑的途径获得的技术和方法属于低技术,经济易用,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而模仿生物、模仿机器相对比较复杂,属于高技术,对经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适合经济发达地区。通过效仿传统建筑,重新挖掘、评价、改进与发展传统建筑的生态设计经验、方法和技术,从而建立生态低技术体系;通过仿生和学习机器等手段建立生态高技术体系,这样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建筑技术体系,从而解决我国由于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建筑策略与技术而造成的生态建筑发展的种种问题,实现生态建筑的普及。

发展高技术和低技术同样重要,但是高技术的方法,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知识支撑,对于我目前的知识结构来说最多只能进行一般性的概述和介绍,难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不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而通过学习传统建筑获取生态低技术的途径则是切实可行的,这种低技术途径廉价易用,适合我国国情,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效果有保证,特别适合在大量性建造的一般居住建筑中应用,对于我国生态建筑的普及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的重点放在传统建筑的生态研究方面,通过深入研究鄂东南传统民居,探索传统民居生态性的本质,发掘其中的传统低技术生态策略和技术,并发展和改进这些技术。

5.结语

生态建筑和一般以风格为主的建筑类型不同,必须被大量建造才能实现它要达成的目标。这就要求生态建筑的实现技术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普及性,本文提出了生态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具体的经济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生态技术。

参考文献

[1]仇保兴.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哲.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杨大禹.中国传统民居的技术骨架.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学报.2008.02

林地生态养鸡技术 篇4

1 场地选择

林地养鸡要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选择远离村庄交通要道及厂区1 km以上、地势干燥、背风向阳的林地 (坡地和平地均可) , 要求饮用水源充足, 排水方便, 并选择适宜的苗木 (如苹果、梨树、桃子等果木可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和合理的行、株距[2,3]。以透光和通气性能较好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成林较为理想。

2 鸡只选择

放养鸡要选择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肉质风味好、市场需求量大、消费者喜好的品种, 一般以地方鸡、青脚麻鸡和黑凤鸡为主。

3 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

应选择夏秋季节进行放养, 此时气温适宜, 有丰富的食物, 并且光照时间长, 若晚上能用灯光或糖醋液法诱虫使鸡采食, 可减少晚上补饲, 节约成本, 并且促进鸡的生长速度与健康。

要根据林地的面积和地形掌握适宜的放养密度。一个放养区的适宜规模为500~800只, 占地面积0.20~0.33 hm2。一个放养区实行全进全出, 杜绝不同批次的鸡混养, 以利于管理和疫病防疫, 避免交叉感染。每个小区周围用塑料网间隔, 并且每个小区都要搭建可供成鸡遮阳、避雨、补饲的鸡舍。

4 育雏

优质鸡苗是基础, 鸡苗必须来自规模化的孵化场, 且需在出壳24 h以内接种保护率高的马立克疫苗。同时, 要选择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以满足雏鸡的生长需要。保持育雏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及合理的饲养密度。

林地生态养鸡的关键是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充分利用林地阳光、氧气、杂草、含有益菌和天然养分的腐殖质、泥土中的微量元素等天然条件, 加上笼养条件无法实现的宽松运动场, 激发鸡群的免疫力, 培养健康而又具有自然风味的鸡群, 生产优质肉、蛋产品[4,5]。综合分析疫病防治的需求, 使用疫苗成为符合食品安全与生物安全双向需求的主要手段。疫苗接种大多集中在育雏阶段, 此阶段要严格按照一定的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主要做好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鸡痘、禽流感等疫病防疫。其次是球虫病的预防, 可使用加有抗球虫病药物的全价配合饲料。密切观察鸡的粪便, 若发现稍有红色粪便, 立即采用饮水给药, 使球虫病得到控制。放养前一定要先驱虫, 放养后也要定期驱虫, 保护肠黏膜, 减少球虫病等肠道病的发病率, 提高成活率。具体的免疫程序可参考表1。

5 放养

育雏到40~45 d时可选择晴朗、风小、气温适宜的时段进行短时间放养。并在放养前后3 d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足量的电解多维, 以增强鸡群放养的抗应激能力。放养时间要根据鸡日龄、天气状况逐步延长, 最终让鸡群适应放养的环境, 放养的面积要随着鸡群的日龄逐渐扩大。放养时要定时用木棒敲打空盆或者用口哨进行训练调教, 形成条件反射, 使鸡听到声音后马上回到鸡舍饮水、吃料、避雨等。

6 放养后管理

6.1 合理补饲

育雏阶段前2周每日5~6次, 以后每周减1次直到每日3次, 放养后每日早晚各补饲1次。补饲量可根据鸡群日龄不同、季节不同适当调整, 以保证鸡群正常的营养需要。

6.2 定期进行消毒

鸡舍每周消毒1次, 用具要经常洗刷消毒, 放养场地尽量实行全进全出。最好实行轮养, 即一批鸡换一个场地, 1年轮养1次。

6.3 防治啄癖

放养鸡一般好斗, 为了防治啄羽、啄肛, 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熟石膏粉等, 对特别好斗的鸡要戴眼罩。

6.4 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和高效维生素、中草药

含有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微生态制剂, 具备维护鸡群肠道健康、促进食物分解的功能, 并在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营养活性成分;VA、VD3、VB12、VE等不但利于鸡群健康, 而且对人体也是必要的;山楂、神曲、麦芽、黄芪等中草药, 具有补中益气、调节消化机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的作用。这3类添加剂都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而且在天气变化时, 具有缓冲应激和提升机体免疫力的显著作用。

6.5 防天敌和鼠害

可以在放养区外养鹅和猫, 或者放养前10~15 d用鼠夹子、鼠笼消灭老鼠以及其他危害鸡群的鼠类。

摘要:总结林地生态养鸡技术, 包括场地选择、鸡只选择、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育雏、放养、放养后管理等方面内容, 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林地,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王生雨.中国养鸡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周元霖, 施春梅, 常青, 等.林地立体生态高效养鸡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7) :209.

[3]乔海云.林地生态养鸡的关键技术[J].畜禽业, 2010 (2) :50-51.

[4]杜秀改, 杨波.生态养鸡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 2010 (5) :113-114.

生态养殖技术管理 篇5

时代前行的步伐从未停歇过,科技发展的进程也不曾滞留。养殖行业从最初的散养模式逐渐进入了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现如今更进入了生态养殖的阶段。进入生态养殖的新时代是人们对可持续性发展意识的代表表现,如今的人们对过期肉和病死肉等都痛恨之深,随着肯德基和麦当劳等这样大型的企业都报道出使用过期肉的新闻后,人们对肉类食品的品质要求更加严苛了,而发酵床养殖技术就是生态养殖的先驱者,它为我们吃到健康猪、健康鸡、和健康鸭等带来了保障。

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多方面发展也在养殖行业中展现,发酵床养殖技术也很多元化,而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技术是现阶段发酵床养殖技术的领航者,它更是生态养殖最大的“功臣”。

1、干撒式操作,生态节源

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养殖技术无需像一般的发酵床那样,需要提前对垫料进行高温发酵处理,需要垫料发酵后才能铺入发酵池内,否则发酵床没法启动和正常运行。制作金宝贝发酵床,无需提前堆积发酵,也无需对发酵床提前启动,更不用加水,干撒式操作模式,畜禽产生粪尿之后自发启动发酵,它不仅节约了水源,节约了电,节约了发酵池用地,更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更是一种生态节源的科学养殖模式。

2、健康养殖,生态福泽

干净整洁的圈舍环境,白白胖胖的猪群走动是采用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技术的养殖场中最常见的景象,圈舍内不仅没有臭气熏天的粪尿味,更没有污泥不堪的家畜,更加神奇的是我们肉眼见不到的菌种,这些菌种都是有益菌,不仅能够及时的分解家畜粪尿,更能产生菌体蛋白,再次进入家畜肠道内,增强了家畜免疫能力,抗病能力。所以金宝贝干撒式发酵技术是生态养殖的福泽,更是健康养殖的保障。

3、废弃垫料,变废为宝

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篇6

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是开展河蟹生态养殖的首要条件,具体措施如下:

1. 选好蟹池

蟹池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注水方便,以新开池为好,面积10~30亩,水深1.2~1.8米,底部保留富含腐殖质的淤泥10~20厘米厚;池形最好为东西向长方形,以便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以免遮挡阳光。蟹池四周要开挖宽2.0米、深1.8~2.0米的围沟,并根据面积大小在池中纵横开挖5~8条宽度不同的沟,以便河蟹栖息和年终的捕捉作业。

2. 清塘消毒

消毒工作要求在春节前完成,清淤消毒后暴晒15~30天。消毒方法:池内保留水20厘米深,亩用生石灰150~200千克,化水后趁热连渣带汁全池均匀泼洒,随即用耙均匀翻动底泥;也可用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等清塘消毒,效果都不错。

3. 种植水草

蟹池中适宜种植的水草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以伊乐藻生命力最强。这些水草均属沉水植物,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和作用:①草质鲜嫩适口,营养丰富;②能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水体溶氧量;③繁殖能力与再生能力强,能大量吸收池底淤泥营养,改善水质和池塘底质;④为河蟹提供遮阴、避敌、栖息、蜕壳的良好场所,相应地减少了河蟹活动量,从而降低了能量消耗;⑤可起消浪护坡作用,防止池埂倒塌;⑥有助于提高河蟹品质。

水草种植时间一般在春节前后至清明。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以无性繁殖为主,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种植,用量为15~30千克/亩;苦草以播种为主,用种量为0.1千克/亩。水草种植面积以水域面积的1/3~2/3为宜。如水草生长过密,可每隔10~15米留出2~3米宽的无草通道,以便行船和观察河蟹摄食活动情况。

4. 投放螺蛳

螺蛳在蟹池中既可摄食腐殖质、残渣剩饵和有机碎屑,净化水质,又可为河蟹提供天然动物性饵料。螺蛳要分两次投放,第一次投放在3月至清明前进行,投放量为150~200千克/亩,第二次投放安排在5~6月,投放量为200~400千克/亩。

二、放养优质河蟹苗种

这是开展河蟹生态养殖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 做好准备工作

放养前沿池埂四周内侧建防逃设施,可选用加厚薄膜、玻璃、铁铝皮等材料。进排水口加装30~60目双层筛网,防止较大敌害生物入池。水草未形成优势的蟹池,在蟹种放养前15天用网片圈出1/10~1/5的面积做暂养区;水草已形成一定优势的可不设暂养区。

2. 确定放养模式

以河蟹为主,搭配放养适量青虾、鳙鱼、鲢鱼、鳜鱼、黄颡鱼、虎头鲨等,建立多品种生态养殖环境。

3. 选择优质苗种

蟹种宜就近购买,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体表光洁鲜亮无损伤、无污物附着。

4. 适时合理放养

蟹种放养宜选择在2月底3月初、水温8~12℃时进行,水位控制在50~60厘米。放养规格为120~200只/千克,放养密度为500~800只/亩。蟹种先用3%~5%食盐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再放入池内或暂养区。待暂养区外水草覆盖率为50%~60%时移去网片,暂养时间一般不超过4月底。

三、加强日常管理

这是河蟹生态养殖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主要工作如下:

1. 科学投放优质饵料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投喂的饵料主要有河蟹配合饲料、螺蛳、冰鲜鱼,另搭配投喂少量的大麦、小麦、豆粕、玉米等植物性饵料。

日常投饵,应“掌握一个方法、坚持一个原则、突出一个重点”,即“四定、四看”科学投饵方法,“精青结合、荤素搭配”的原则和“前期精、中期青、后期荤”的重点。具体操作:养殖前期(3~6月)以豆饼、麦粉、蚕蛹粉、鱼粉或以切碎的小鱼、轧碎的螺蛳与蚌肉为原料,混合成团粒投喂,或以配合饲料为主进行投喂;养殖中期(7~8月)主要投喂豆饼、玉米、小麦、马铃薯、南瓜、甘薯等;养殖后期(8月下旬至11月)则适当提高动物性饵料的比例(动物性饵料占50%)或投喂河蟹后期专用配合饲料。投喂次数养殖前期为每天1次,饲养中、后期为每天2次,上午投喂日投饵量的30%,晚上投喂日投饵量的70%。日投饵量3~4月为存塘蟹体重的1%~2%,5~7月为存塘蟹体重的3%~8%,8~10月为存塘蟹体重的8%~10%。日投饵量视天气、水温和河蟹摄食情况调整。精饲料与鲜活饵料隔日或隔餐交替投喂,均匀投在浅水区,坚持每天检查吃食情况,以投喂后3~4小时吃完为宜。

2. 水质管理

整个养殖期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20~40厘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5~8.5之间。水位调控遵循“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即前期保持浅水位,以提高水温、促进河蟹蜕壳;中期特别是炎热的夏、秋季保持深水位;后期经常加水换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具体为3~5月保持水位0.5~0.8米,6月后逐步加深水位,7月上旬以后至8月底保持水位1.2~1.5米,9月以后保持水位1.0~1.2米。

当蟹池水质不良时,应及时采取换水或其他措施改善水质。一般春、秋季每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深;6~9月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深,方法是先排老水后注新水。此外,5~9月每10~15天施用1次微生物制剂,再根据水质情况适当施肥。施用微生物制剂,可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持良好的水质,特别是在换水不便的情况下或高温季节效果更加明显。微生物制剂可与生石灰交替使用,生石灰用量为10~15千克/亩·米,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调节水体酸碱度和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3. 加强蜕壳期管理

此期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并做好塘口记录。早晨巡塘时观察池坡上的残饵情况,同时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中午巡塘时观察池坡上河蟹数量,并测定14时的水温;傍晚或夜间巡塘时主要观察全池河蟹的活动、摄食与上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河蟹蜕壳期要勤换水,最好能保持微流水;饲料中应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和蜕壳素或贝壳粉、骨粉、蛋壳粉、鱼粉等,以满足河蟹对钙的需求。

四、开展生态防病

这是河蟹生态养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遵循以下原则:

河蟹病害防治应以“生态防病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实行严格的清塘消毒、放养健壮蟹种、保持池塘良好水质、投喂新鲜优质饵料等生态养殖技术措施,有效预防河蟹病害的发生。在河蟹发生病害后,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并注重蟹池水体的修复,以保证河蟹生长环境良好。对河蟹细菌性疾病,可全池均匀泼洒溴氯海因、二氧化氯或碘制剂等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另在饵料中拌喂适量的诺氟沙星、大蒜素、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等;对河蟹纤毛虫病,可选用纤虫净(硫酸锌)、甲壳净(三氯异氰尿酸粉和亚甲蓝的复配物)等药物化水全池均匀泼洒予以杀灭。蟹池水体修复的具体方法:在病害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后2~3天,先全池泼洒1次水质保护解毒剂,然后根据水质情况适当增施1次生物肥并辅以适量微生物制剂。

生态检测技术论文 篇7

1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事实上, 就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来说, 其在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各类工业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 并且更多地显现出一种不乐观的现状。然而, 这种不乐观的现状实际上从根本上来说, 便集体表现在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退化之上, 而究其原因, 则是人类社会在使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发生不合理现象, 从而导致局部或整个生态系统都出现结构破坏、功能减退以及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以及水土资源严重丧失等恶化特征。

不过, 这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实际上与我国经济活动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为从大量可靠的生态环境建设资料中, 我们可以发现, 每年我国的土壤流失面积都是十分巨大的, 并且远大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其中的土壤流失量实际上又比起允许流失的容量高得多。当然, 这样一系列数据也就告诉我们, 相应措施的采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因为就水土流失来说, 其带来的危害并不仅仅是水土流失, 其更多地还会造成其他生态环境的变化, 尤其是整个生态链中的各个节点。

2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可行性

事实上, 为了充分应对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现状, 相应政府和部门都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如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然而, 就生态修复技术来说, 其在大量的实验和运用中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 因为生态修复是在人工辅助干预的条件下, 运用生态系统内部自身的组织和调节能力, 从而对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或者进一步加快其修复的速度, 而这种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和调节能力在大量的科学研究中被发现是确实存在的, 因为自然植被自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演变规律, 并且可以独立完成自身的更新和完善, 这样一来, 便为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另外, 就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如此之大的现实, 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已经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变得不再适用, 相反的, 现代的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 水土流失示范区在内措施的成功运用已经充分证明了生态修复技术可可以有效提升土壤的配力以以及整体的水保工程效益, 这样一来,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又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3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生态修复技术

3.1 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根据不同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退化, 应因地制宜的治理。例如盐碱地可采取以稻治碱、种碱茅、植柽柳、挖沟排涝、施用化学制剂等方法。通过围栏封育, 浅翻、深松、挖沟。水资源较好的地方, 还可以修建水利工程、引地表水或打井进行节水灌溉。实行全年或季节性禁牧、舍饲或半舍饲等配套措施, 形成有利恢复植被的综合环境, 划分若干区块进行修复。

3.2 过度垦殖、樵采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对于因樵采导致退化的林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可实行封山育林, 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 乔木林为8年以上、灌木林5年以上、草地生态系统为3年以上。在封禁的基础上, 补种树种、草种, 同时改薪柴能源利用方式与生活能源结构。在农户家庭中大力推广节柴灶, 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不同的经济发展地区, 可依照自然资源程度和技术程度, 鼓励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推广“以沼代薪”“以电代薪”“以气代薪”等新技术。

3.3 沿河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手段最重要的是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 让河流休养生息, 可人为的创造河流形态多样性, 通过恢复河流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尽可能多的保持河流弯曲度。构建主河槽和护堤地在内的复合断面形态, 设置必要的马道, 有条件的地方, 可实行季节性河道。在需要护岸的地段, 宜采用鱼巢、生态混凝土等岸坡防护结构, 充分利用乱石、木桩、芦苇、柳树、水葱等天然材料与植物护坡。在避免河流岸坡的硬质化的同时, 使河流生态环境恢复多样性, 还有助于增加水生植物群落和生物群落的种类。

3.4 经济林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

通过建立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经济的方式。实行粮果、林果的立体间套种植, 利用山地自然坡度进行开发。实行土地轮作化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物质转化率。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 建立循环经济型模式, 实行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和多级利用。利用产业链间组合效应, 走种、养、加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 探索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村、生态沟、生态小流域建设模式。

3.5 开发建设生态退化修复技术

对于开发建设项目与取土取石场已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 先停止开挖建设, 再利用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 (乔、灌、草、藤) 进行生态修复, 控制水土流失。对弃土弃石区则需加强表面的生物覆盖, 通过恢复植被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矿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 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 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 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 添加营养物质, 去除有害物质, 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结束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 我们对目前我国的水土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可行性以及相关方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 面对着目前水土资源流失和污染尤为严重的鲜明现实, 如何通过相关措施的提出与落实, 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双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事实上, 就生态建设中的生态修复技术而言, 由于其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其在于自身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经过大量的实验和运用过后, 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为此,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广大生态建设人员, 在进行实际的建设过程中, 不断加强对对生态修复技术的认识, 并最终推动该技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生态检测技术论文 篇8

太湖流域污染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太湖水质已基本为Ⅳ类,富营养化程度较高。1990年夏季,太湖流域蓝藻爆发,影响水厂取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2007年5月底,蓝藻再次大规模爆发,蓝藻水华面积达全太湖的三分之一。自1995年太湖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以来,治理工作已开展了近20年,但水质恶化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包括:由于缺乏生态补偿等激励机制,导致各地区奉行地方保护主义,治理步调不一致;在点源污染得到重视的情况下,面源污染治理严重滞后,尤其是生态修复等能有效治理面源污染的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共同治理,推进太湖流域合作治污,提高太湖流域治理的整体效率,本文在引入生态修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太湖流域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方案。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生态修复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治理方式, 正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筛选出多种对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效果显著的植物,如:芦苇(Phragmites)、香蒲(Typha)、菖蒲(Acoru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和美人蕉(Canna indica)[1,2,3,4]。胡萍等阐述了植物修复的机理、优越性和实现途径[5]; 江惠霞等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指出我国在河流生态修复领域存在的问题[6]; 魏瑞霞等研究了应用植物浮床后唐山市南湖公园水体水质的变化情况,证实了植物修复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显著治理效果[7];吴湘等研究了凤眼莲、黄花水龙、空心莲子草、水鳖和四角菱5种不同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8]; 韩潇源等对比分析了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氮磷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9]。但目前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物种选择,关注生态修复技术的改进,较少考虑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对流域治理成本的影响。并且,不管采用何种治理技术,流域污染治理总是伴随着外部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流域生态补偿正逐渐应用到流域污染治理中[10,11]。山东省2007年出台政策对退耕(渔)还湿的农(渔)民,按农(渔)民的实际损失给予生态补偿;江苏省2008年开始按照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成本,将区域补偿标准暂定为:COD、氨氮、总磷每吨分别为1.5万元、10万元、10万元。由于缺乏一致可行的生态补偿标准,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相对较少,因此,实现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推广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许多研究通过采用WTA、WTP、调查询问的方法评估上下游地区对水质改善可接受的生态补偿标准[12,13,14,15],但这类方法主观性大,其公平性遭到生态补偿参与方的质疑。王飞儿等以钱塘江流域为例,通过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状况及年通量确定相邻行政区水污染生态补偿额[16];赵来军以太湖流域为例分别构建了太湖流域跨行政区生态补偿合作平调模型和生态补偿转移税协调模型,提出相应的补偿方案[17,18],但适用于治理分散的面源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未作考虑。本文针对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共存的现状,通过将生态修复技术与目前广泛采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厂治理技术相结合,构建太湖流域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模型,确定生态补偿方案,促进合作治污。

2 太湖流域合作治理生态补偿模型构建

2.1 太湖流域污染治理结构描述

赵来军根据我国大型流域污染物高度人为调控的非畅流特点, 提出了污染物人为调控和分离处理等基本假设[17,18],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面源污染治理,基于苏、浙、沪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成本函数相同的假设,对引入生态修复技术的太湖流域污染治理结构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其中工业污染源、城市污染源及面源污染分别用“工业”“城市”“面源”简化代表,工业污染可经初步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但反之不可;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处理达一定标准后均可排入流域水体,与面源污染合并治理,但反之已形成的面源污染不能倒流回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工厂进行处理;上游地区江苏可通过多削减本地区的污染物,为其下游地区上海和浙江提供更高的水质,相当于江苏为上海、浙江提供了更多环境容量,确保不会发生跨界污染。

太湖流域横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 分别用下标i=j,z,s表示; 各地区污染物主要由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和面源污染构成,分别用下标t=f,u,r表示; 各地区采用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态修复的方式进行污染物削减,分别用下标k=g,c,w表示。各变量定义如下: C(P)为太湖流域污染物削减总成本; C(Pik)为i地区采用k种处理方式进行污染物削减的成本;Piki地区采用k种处理方式的污染物削减量;Qiti地区t种污染源的污染物产生量;Qimax为i地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Lii地区河道长度;μ为生态修复带的宽带;α为单位面积生态修复带的污染物削减量;βii地区工业污水的工厂自行处理系数,βi<1; δii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系数,δi<1; MUikMLik分别为i地区采用k种处理方式的处理能力上、下限;Rii*为i地区因向i*地区转移污染物而支付给i*地区的生态补偿额,ii*; CioldCinew分别为i地区实际方案、优化方案下的污染物削减成本;TioldTinew分别为i地区实际方案、优化方案下的污染物削减量;Tii*为i地区向i*地区转移的污染物量,即i地区向i*地区购买的排污权。

2.2 构建模型

太湖流域合作治理是在确保流域水质总体达标的情况下,以流域治理成本降低为目标,充分发挥苏、浙、沪的治理成本优势,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某污染物的削减总成本为苏、浙、沪两省一市的削减成本之和,如式(1)所示:

C(Ρ)=i=j,z,sk=g,c,wC(Ρik)(1)

模型的目标函数是整个流域削减总成本最小, 即为:minC(P)。

根据太湖流域治理要求和假设条件,确定以下约束条件:

①太湖流域苏、浙、沪合作治污,共同完成国家规定的污染物削减总体指标,因此:

i=j,z,sΡig+i=j,z,sΡic+i=j,z,sΡiw=i=j,z,st=f,u,rQit-i=j,z,sQimax(2)

②各地区各种治理方式的污染物削减量大于0,即:

Ρik0(3)

③各地区采用生态修复技术的污染物削减量与河道长度、生态修复带宽度及单位面积生态修复带的污染物削减量有关,即:

ΡiwLiμα(4)

④由于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无法完全消除污染物,因此,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承担的削减量小于工业污染物产生量,即:

ΡigβiQig(5)

本文βi取0.8。

⑤经初步处理的工业污水、未处理的城市污水经城市污水管道运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由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但城市污水处理厂无法将污染物完全削减,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染物削减量小于所接收的污染物总量,即:

Ρicδi[Qic+(Qig-Ρig)](6)

本文δi取0.85。

⑥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处理量受设备运转要求及最大可处理量的约束,有上下限要求,即:

ΜLigΡigΜUig(7)ΜLicΡicΜUic(8)

⑦由于不允许产生跨界污染,各地区只能削减自己产生的污染物,而上游城市可通过多削减本地区产生的污染以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给下游城市提供更多的纳污能力。因此,各地区的污染物削减总量应当小于其污染物总产生量,且上游城市江苏削减总量应当大于其削减任务量,即:

k=g,c,wΡik<t=f,u,rQit(9)k=g,c,wΡjk>t=f,u,rQjt-Qjmax(10)

由此,得到引入生态修复技术的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合作模型:

minC(Ρ)=i=j,z,sk=g,c,wC(Ρik)s.t.i=j,z,sΡig+i=j,z,sΡic+i=j,z,sΡiw=i=j,z,st=f,u,rQit-i=j,z,sQimaxΡik0ΡiwLiμαΡigβiQigΡicδi[Qic+(Qig-Ρig)]ΜLigΡigΜUigΜLicΡicΜUick=g,c,wΡik<t=f,u,rQitk=g,c,wΡjk>t=f,u,rQjt-Qjmaxi=j,z,s

为促进优化方案的有效实施,应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合理分配经济利益,全面调动太湖流域各地区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生态补偿额主要由削减费用和激励费用构成:削减费用是污染物转移至接受方后接受方代为处理的费用;激励费用是为激励流域内各地区参与流域优化治理支付的参与奖励。激励费用主要来源于优化治理节约的成本,流域治理的各参与方通过一定的利益分配原则获得相应的激励费用。本文采用“节余成本均分法”进行激励费用的分配,即参与污染物转移的各交易方平均分配通过污染物转移所获得的净收益。由此,得到各地区相应的生态补偿额,如式(11)所示。

Rii*=(Ci*new-Ci*old)+12[Ciold-CinewΤiold-ΤinewΤii*-(Ci*new-Ci*old)]=12[Ciold-CinewΤiold-ΤinewΤii*+(Ci*new-Ci*old)](11)

2.3 生态修复技术参数确定

(1)单位面积生态修复带的污染物削减量α的确定

单位长度河道植物带的污染物削减量与所选择的植物直接相关, 美人蕉、香蒲、菖蒲、水芹、黄花水龙、凤眼莲等植物的污染物削减效率相对较高[8,19], 同时, 这些水生植物还可作为河道景观植物发挥美化环境等作用。 本文选取美人蕉作为太湖流域生态修复基准植物进行成本、效果核算。根据卜发平等的实验数据,结合Δp=a·V·θ/b确定削减效果,其中Δp为每株美人蕉在生长稳定期平均每天可去除微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量,a为进水水体中某污染物的平均浓度,V为日进水量,θ为生物浮床对某污染物的平均削减率,b为生物浮床的植物总株数。以COD为例,ΔpCOD=6.7×2.4×103×39.3%/(2.5×2×45%×16)=175.54mg,同理每株美人蕉分别削减TN、TP各27.84mg和4.63mg[20]。假设美人蕉每年的稳定生长期为4~10月, 共200天, 则每平方米种植16株美人蕉的生物浮床每年可削减COD、TN、TP各561728mg、89088mg和14816mg。

(2)生态修复技术成本的确定

针对目前太湖流域部分水体污染严重的现状,采用植物修复作为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以平面浮床作为水面植物的载体。采用该技术的成本主要由浮床的构建成本以及植物的种植成本构成。

①生物浮床由毛竹等天然材料构成支架,以2005年市场价计,平面生物浮床2m×2m的成本为50元/个。生物浮床的安装、维护、拆除费用约为2元/(m2·y)。

②选取美人蕉作为植物修复技术的基准植物,种植第一年购买水生美人蕉根块,通过陆地栽培后移入生物浮床支架节点间,种植第二年开始,采用上年末挖出保存的块茎进行栽植。第一年根块购买费用为0.8元/个,其后每年块茎的收割和保存费用计入生物浮床维护成本。

生物浮床每批使用年限以3年计,美人蕉根块可重复种植年限以15年计,考虑折现率6%,则生物浮床单位面积的年成本c计算如式(12)所示。

c=50/(22)(A/Ρ,6%,3)+160.8(A/Ρ,6%,15)+2=6.22[/(m2y)](12)

生物浮床选用美人蕉作为生态修复的植物,不仅具有污染物削减的作用,同时兼具景观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等其他价值,因而作为功能之一的污染物削减功能所承担的生物浮床费用为γc(0<γ<1,与所选植物的景观价值等其他价值成反比)。水生美人蕉γ取0.1,则每平方米种植16株水生美人蕉的生物浮床削减COD、氨氮、总磷的总成本为0.622元/(m2·y)。

3 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分析

3.1 补偿原则

为确保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有效,提升流域各地区参与生态补偿的积极性,生态补偿方案的确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①公平原则。

流域地区间的利益公平问题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秉持着各城市间公平、人人公平的原则,过多占用资源的地区需向其他地区付费。同时,建立公平、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合作效益在各地区间公平分配,是确保生态补偿机制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②“谁污瓤、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损失,补偿谁”的原则。

污染者会对流域水环境、流域周边生态结构、城市发展造成影响或损失,需向受污染者支付一定形式的补偿;流域各地区治理力度差异较大,为保持治理投入者进行流域治理的长期积极性,降低“搭便车”行为,未充分履行治理责任的地区需向超额完成治理任务的地区进行一定补偿。

③多种补偿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目前,生态补偿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补偿方式多以经济补偿为主,形式过于单一。参与生态补偿的双方应根据自身的优劣势情况,拓展补偿方式,采用技术支持、合作开发等新的补偿方式实现更高效的合作。

3.2 补偿标准的确定

结合《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07-2020年)》《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及苏、浙、沪的环境统计年鉴等数据,确定2005年太湖流域苏、浙、沪两省一市COD实际产生量、允许排放量、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如表1所示。

根据赵来军回归分析得到的2005年苏、浙、沪的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削减成本函数[17],结合采用生态修复技术的治理成本,构建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合作模型如下。

minC(Ρ)=682.41Ρjg0.901+637.6Ρjc1.207+0.622Ρjw109/(561728+89088+14816)+371.8Ρzg1.154+0.0873Ρzc3.662+0.622Ρzw109/(561728+89088+14816)+48.91Ρsg2.277+413.51Ρsc1.388+0.622Ρsw109/(561728+89088+14816)s.t.i=j,z,sΡig+i=j,z,sΡic+i=j,z,sΡiw=278.87Ρik>0,k=g,c,wΡjw561728×10-9×2×63047×103×10-4Ρzw561728×10-9×2×39304×103×10-4Ρsw561728×10-9×2×16829×103×10-4Ρjg0.8×71.35,Ρzg0.8×64.39,Ρsg0.8×23.79Ρjc0.85×[(71.35-Ρjg)+68.35]Ρzc0.85×[(64.39-Ρzg)+42.10]Ρsc0.85×[(23.79-Ρzg)+50.34]40.19Ρjg120.58,24.39Ρjc73.1637.25Ρzg111.74,14.57Ρzc43.7010.61Ρsg31.83,12.42Ρsc37.25163.76-34.57<k=g,c,wΡjk<163.76k=g,c,wΡzk<120.71,k=g,c,wΡsk<74.75

通过对上述模型求解可得到引入生态修复技术后太湖流域污染治理优化方案,对比2005年实际污染物削减方案、未引入生态修复技术的合作治理优化方案,如表2所示。分析可知,引入生态修复技术后对太湖流域治理方案进行优化,治理成本不仅大大低于现有治理方案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明显低于未引入生态修复技术优化方案的处理成本。

对比2005年太湖流域实际治理方案和引入生态修复技术后的优化治理方案, 结合“节余成本均分法”, 确定2005年太湖流域COD治理生态补偿方案, 如表3所示。

4 结语

通过构建引入生态修复技术后的太湖流域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模型和COD削减实证分析可以发现:苏、浙、沪两省一市合作治污可降低太湖流域总体治理成本,引入生态修复技术可进一步降低污染治理总成本。因此,在太湖流域采用种植水生植物等生态修复方式,不仅能发挥植物的城市景观作用,而且能够降低流域污染物削减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值得推广。

池塘生态养鱼技术 篇9

1 生态养鱼技术的内涵

1.1 放养生态苗种

生态苗种指经过不断筛选保护、改良、育种优化等研究试验, 达到不带病原要求的鱼种。此类鱼种抵抗能力强, 可以不得病或少得病的健康快速生长。

1.2 投喂生态饲料

生态饲料是采用国际饲料界一流的先进配方, 最新研制生产的水产专用饲料, 其特点是在完全保证配比合理、营养平衡的前提下, 特别添加生物活菌制剂。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保持微生态平衡, 减少污染, 提高抗应激能力, 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促进养殖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1.3 培养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主要指水体环境, 一方面, 通过培育天然生物, 使之形成种群优势, 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增强光合作用;另一方面, 直接接种有益菌, 保持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

2 生态养鱼技术要点

2.1 池塘条件

面积为0.2~0.7hm2, 池底平坦, 旱涝能抗, 保持水深2m以上, 有充足且良好的水源, 水质清新, 并配备排灌、增氧机械, 按常规消毒法于放种前彻底清塘。

2.2 鱼种放养

主体品种以1种或几种鱼为主, 主养苗种必须达到生态地要求, 其他配养品种均为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优质种苗。具体放养方法为:第1茬放主养品种 (如鲤鱼) 1.8万尾/hm2, 规格150~200g/尾;鲫鱼4 500尾/hm2, 规格50~100g/尾;鲢鱼2 250尾/hm2, 规格200~250g/尾;鳙鱼750尾/hm2, 规格250~300g/尾。放养时间为上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第2茬在6月下旬第1茬鱼出塘并清塘消毒后放苗, 放鲤鱼2.25万尾/hm2, 规格2.5~3.0g/尾;鲫鱼4 500尾/hm2, 规格2g/尾;鲢鱼2 250尾/hm2, 规格150~200g/尾;鳙鱼375尾/hm2, 规格50~100g/尾。鱼种放养前均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min。

2.3 日常管理

2.3.1 喂养管理。全程投喂鱼专用生态饲料, 并根据鱼的规

格合理选用饲料规格。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人”投喂, 驯化集中投喂40~60min, 采用先慢、后快、再慢的方法进行投喂, 保证鱼吃匀、吃饱、吃鲜、吃好。池塘内通过培育微生物, 增加天然饵料的种类和密度, 在满足一部分鱼类营养需求的情况下, 适时、适量投喂无公害熟化全价饲料 (含粗蛋白不低于28%) 。用科学方法掌握好饲料的投放量, 满足各种鱼类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草鱼为主的池塘, 以投喂青饲料为主, 投喂浮萍, 每天每万尾投喂25~30kg, 以后逐渐增加至40kg, 约20d后, 鱼体长至8~10cm, 改投小浮萍, 每天每万尾投60kg, 以后增至100kg;鱼体长10~12cm, 投喂水草、陆生嫩草、鹅菜等。青饲料量占饲料总量的30%。而对混养鲢、鳙鱼为主, 配套草鱼的池塘, 则投精饲料或每10~15d施有机肥1次, 培养天然食物供其摄食。鲢、鳙鱼为主的池塘, 鲢鱼夏花 (5~6cm) 下塘前, 先施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鳙鱼的投饲与鲢鱼相似, 但投喂数量上有所增加, 10d后可投全价熟化粉状饲料。

2.3.2 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 可以促进鱼类生长, 提高饲料利用率, 降低饲料系数。因此, 养殖季节特别是在养殖生长旺季, 要定期采用加注新水、泼洒生石灰、开动增养机等方式来调节水质。另外, 水环境因子中, 对饲料系数影响最大的是水温和水质, 在适温范围内, 随着水温升高、溶氧量的增大, 鱼的新陈代谢旺盛, 饲料转化率升高。因此, 要特别注意水质调节, 使池水含有较高的溶氧量, 保持池水透明度30cm左右, 为养殖鱼类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以促进鱼类生长。鱼种投放时加水0.5~1.0m, 以后随鱼体逐渐生长, 不断加注新水, 提高水位, 定期接种有益菌。同时根据水质肥瘦情况施用“生物培水宝”培养天然生物, 给鱼提供一个鲜、活、爽的水体生长环境。按照“三开”、“两不开”的原则, 合理使用增氧机, 特别注意在晴天中午坚持开机1~2h, 保证池塘有充足的溶氧, 避免浮头发生。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间隔7d加水1次。6月根据天气变化、池塘水质、p H值、水体溶氧量进行不定时地灌入清水。使池塘水体保持p H值6.5~7.5, 溶氧不低于5mg/L。

2.3.3 病害预防。

只要符合标准化生产养殖, 基本不用药物进行病害防治, 6~10月利用灌清水的方法, 使池塘内的水形成微流状, 增加水体溶氧量, 保持池内的水质新、清、活、肥。在夏天高温季节, 适时、适量地使用生物制剂, 改善水质, 清除水体中各种有毒有害成分, 扼制病虫害的发生。经常肥水, 增加水体营养, 将水体调节至最佳状态, 对防治鲢、鳙、草鱼的出血病有奇特效果, 最终提高生长速度, 增大个体, 提高产量, 提升品质, 真正培育成无公害优质大规格苗种。

摘要:介绍了池塘生态养鱼技术的内涵及技术要点, 以期为养殖户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野外生态养鸡技术 篇10

1 场地选择

场地一般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远离污染、避风向阳的茶园、果园、林地。应用栅栏包围四周, 以防止老鼠、黄鼠狼和其他动物的攻击以及鸡的逃跑。

2 养殖品种的选择

地方鸡种 (俗称土鸡) 是最佳选择, 因为地方鸡种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相对较强, 不过也可根据市场需求, 从正规养殖场引进鸡苗进行养殖。

3 鸡棚和育雏室的搭建

鸡棚和育雏室应选在避风向阳、利于排水、开阔干燥的地方, 且地形坡度以不超过15°为宜, 鸡棚可以用木竹、农膜、油毡或石棉等进行搭建。每个鸡舍要不低于100 m的间隔, 大小在30~40 m2, 每棚饲养鸡400~500只。育雏房以雏鸡30只/m2计算, 具体可用尼龙薄膜搭成1.0~1.2 m高的拱棚, 安装保温灯、煤饼炉或木糠炉 (烟排到室外) , 以提高鸡舍温度, 待鸡苗脱温后就可以拆除。育雏房的消毒、湿度和温度控制和正常养鸡方法大致相同。

4 饲养管理

4.1 育雏饲养和管理

要在雏鸡进场前3 d对育雏室、储料库、用具彻底清洗和消毒, 1 m2用25 m L福尔马林、12.5 g高锰酸钾, 关闭门窗熏蒸24 h后打开门窗通风[1,2]。雏鸡进场前30 d要在具有保温功能的育雏房中饲养。要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 一般第1周温度保持在32~35℃, 特别是前3 d不得低于33℃, 2周后开始每周减少2~3℃, 直到维持在20~22℃。雏鸡进场后要先进水, 3~6 h才可以吃。第1天最好饮用糖水, 浓度通常为8%左右, 稍微有点甜即可。也可以在饮用水中加入维生素以降低早期鸡胚的死亡率。在冬季雏鸡饮用水的温度应不低于20℃, 而高温季节则尽可能让雏鸡饮用凉水。雏鸡3周前可用全价饲料投喂, 每天投喂6~8次, 要少喂勤添, 吃完约10 min为宜。3周内逐渐改喂谷物饲料, 为了锻炼雏鸡消化粗饲料的能力, 可适量添加切碎的野菜叶或青菜在饲料中[3]。

1周脱温后, 选择温度合适的天气, 通过约束训练, 增加鸡的活动量。要定时将鸡群放到棚前的空地上, 且逐步扩大活动范围, 延长活动时间, 直到鸡群能够自由活动[4]。此外, 为了调动鸡群外出觅食的积极性, 喂食量要遵循“早少晚饱”的原则, 且逐步减少。

4.2 放养鸡的饲养管理

在放养初期, 要开始进行必要的训练, 使在野外自由活动的鸡群, 能按时回舍补充水分及休息。为了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将鸡群召唤回来, 可采用敲脸盆、吹哨子、打锣等方式, 配以可口的食物, 对鸡群进行召唤训练。

刚开始放养时, 放养时间不能过早及过晚, 过早或过晚时天气寒冷, 会诱发鸡群产生疾病。除了大风天气或雨天, 都应尽量让鸡群在野外活动, 傍晚再将鸡群召唤回鸡舍。饲料可以自己配置, 如无污染的谷物、蔬菜等, 每次只要进食到7~8成甚至5~6成饱即可。使鸡群广泛采食树叶、杂草和昆虫砂石等, 摄入这些天然物质不仅降低了成本, 而且还为鸡只提供了有用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催肥饲养可提高鸡肉品质, 提高鸡的体重, 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催肥的手段主要是减少鸡群的活动范围, 提高饲料能量含量, 增加补饲的次数和饲喂量, 时间一般应选在130 d至上市前。可对鸡群实行分群管理, 以使鸡体重均匀一致, 公鸡适时出售, 母鸡用于产蛋。为了便于捡蛋, 应在鸡群性成熟后, 在凉棚内设置产蛋箱, 并适当减少母鸡活动范围, 箱内放入“引蛋”, 以鼓励它们返回鸡棚产蛋。

设置饮水槽, 定时补充干净的水, 以确保缺水地区鸡的正常饮水。要经常巡视, 细心观察鸡群状况, 若发现病鸡, 应及时隔离。同时要防止猛禽等野生动物伤害鸡群[5,6]。

5 疾病预防

虽然野外空气新鲜, 鸡群活动量大, 且主要吃昆虫、野菜、嫩草、草籽等, 一般情况也不易出现疾病感染现象, 但如不加以预防, 有些疾病也存在着较大的感染可能性。首先要做到在鸡群进出场前对场地、鸡舍、用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在野外生态环境中, 鸡群会采食蚯蚓、甲壳虫等, 因此更容易出现一些寄生虫病, 所以在放养1个月后, 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 驱虫常用药物主要是硫双二氯酚、左旋咪唑、吡喹酮、伊维菌素等, 间隔2~4周后再进行第2次驱虫[7]。可在晚上鸡群回舍补料时, 用量20 mg/kg·体重, 将对多种线虫、绦虫都有效的丙硫咪唑片剂拌在饲料中进行饲喂, 第2天早晨要及时检查鸡粪, 如在鸡粪中发现有成虫, 则要在第2天晚餐时再驱虫1次。

参考文献

[1]吴喜才, 于海良.野外生态养鸡技术关键点[J].今日畜牧兽医, 2008 (8) :40-41.

[2]慕桂香, 孙开冬, 付金岗.林地生态养鸡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6) :276, 280.

[3]周雪梅.汶川地区山地养鸡生产技术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4) :66-67, 79.

[4]冯国明.养殖生态鸡环保又赚钱[N].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2-07-29 (12) .

[5]王道坤.野外生态养鸡有学问[N].河北农民报, 2007-08-21 (B02) .

[6]王素红, 魏艳华, 张晓娟.生态养鸡的关键控制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 (8) :103.

牡蛎生态净化技术研究 篇11

关键词:近江牡蛎;养殖水质;重金属含量;微藻;益生菌

中图分类号: S968.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286-03

收稿日期:2014-05-09

基金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编号:A201101G01)。

作者简介:姚 茹(1963—),女,广东广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研究。E-mail:gdgzyao@yeah.net。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而贝类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据统计,2010年我国海水贝养殖产量1 108.23万t,占全国海水养殖产量的74.76%。海水贝类养殖面积130.8万hm2,占全国海水养殖面积的6286%[1]。因此,贝类养殖的好坏关系到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成败。

虽然近几十年来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沿海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贝类受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一问题不仅制约了我国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国贝类养殖业遭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公众食品安全问题。例如,1989年上海就有30万人因食用受病毒污染的贝类而患病[2],欧盟则因为我国出口贝类的食品安全问题自1997年起便终止了进口中国贝类产品。

一般而言,污染贝类物质的来源可以分为3类:来源于工业污染物的重金属、农药、石油烃等;来源于生活污水的微生物污染物;来源于赤潮的生物性毒素污染物[3]。其中,来源于工业污染物的重金属不仅具有生物富集、放大性、持久性等特点,而且特别容易积累在牡蛎和贻贝等滤食性动物中。因此近年来贝类的重金属污染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4-5]。王增焕等通过1997—2010年对广东沿海近江牡蛎金属含量的监测发现,近江牡蛎体内的Cu、Zn含量分别达到了72.3、203.0 mg/kg,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体内的含量[4]。程华胜通过累积和排除试验发现近江牡蛎对Cu、Pb、Zn、Cd 4种金属的积累是净累积型,其体内金属含量与暴露时间长短有显著的正相关[6]。

随着城市污水排放的增加,我国沿海贝类受来源于生活污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也不断加重。蔡友琼等在1998—2001年通过对江苏、浙江、福建和青岛等沿海地区贝类微生物污染的调查发现,青岛贝类大肠杆菌超标率高达90%,其细菌总数在104~106之间,浙江、福建等地的贝类细菌总数也达到了104左右[3]。

除了重金属污染之外,近年来随着近岸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重以及越来越频繁赤潮的发生,生物性毒素污染也日益威胁到贝类的食品安全。当贝类滤食有毒微藻时,微藻产生的毒素便会累积在贝类体内。例如,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便是来源于产生赤潮的有毒甲藻,贝类通过摄食这些甲藻的细胞和胞囊,毒素在其体内累积并沿着食物链向高营养级的生物传递[7]。

综上所述,贝类污染不仅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而且还制约着我国贝类养殖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牡蛎净化技术提高贝类品质有着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目前贝类净化采取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微生物污染所采取的臭氧法、紫外线法、氯消毒法等物理化学方法[2,8-9],针对重金属污染以及从根本上改善养殖水质的净化技术却鲜有研究。为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试验通過筛选、扩大培养微藻和益生菌并将其投入到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养殖水体中,同时监测养殖水体中水质状况以及近江牡蛎净化后重金属含量、细菌含量、增肥率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净化工艺流程

引入鱼塭海水→经网滤→净化室→接入藻种和益生菌→放养瘦蚝→每周补充藻种和益生菌→收获肥蚝。

1.2 微藻益生菌制剂的来源

试验所用浓缩微藻由笔者所在研究组自广东省阳东县一景园蚝苗良种场池塘中分离、筛选、培养研制而成。微藻包含亚心形扁藻、小球藻、金藻以及角毛藻。益生菌则使用广州绿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虾蟹宝以及南海牌利生素。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于广东省阳东县一景园蚝苗良种场4个室内试验池中进行,每个试验池面积均为30 m2。试验设置1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有3个平行。2013年11月15日4个试验池放入牡蛎之后开始试验。每个试验池中放入大小相似的近江牡蛎250个,随后3个试验组试验池中分别加入益生菌和微藻,其中益生菌制剂虾蟹宝的使用量为10 mg/L,利生素的使用量为2 mg/L,再分别加入亚心形扁藻、小球藻、金藻以及角毛藻,使微藻的数量达到150万/mL。对照组试验池的微藻及有机碎屑来源于鱼塭水体,数量约为10万/mL。在4个试验池底部持续进行鼓气充氧。此后每周均补种1次,维持试验池微藻和益生菌的浓度。每半个月换水1次,换水前测定4个池塘中氨态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的浓度。其中氨态氮的测定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亚硝酸盐的测定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溶解氧的测定采用溶解氧电极法。

nlc202309051143

1.4 近江牡蛎样品检测

在净化试验前后分别采样1次,在每个试验池中随机取3个近江牡蛎,现场用海水冲洗表面,去除表面污损物后,用百分天平(精确到0.01g)称量近江牡蛎的总质量,随后小心去掉贝壳,称量近江牡蛎的软体质量,并计算增肥率。解剖出的软体组织-20 ℃保存,解冻后制成匀浆测定各项指标。按GB 17378.6—2007《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 生物体分析》8.2检测镉、铬、汞、铅、铜、锌等含量,按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检测大肠杆菌。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各月份试验组水质指标与对照组水质指标的比较,牡蛎重金属含量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显著指标为P<0.05。数据分析和作图使用Excel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藻益生菌的海水净化效果

2.1.1 海水氨态氮浓度的变化 如图1所示,从2013年11月到2014年2月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氨态氮浓度都有上升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牡蛎的成长,其排氨量不断升高。然而这一段时间内,试验组氨态氮浓度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氨态氮浓度(P<0.05),在2014年1月微藻和益生菌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可以看出微藻和益生菌的投放对降低池塘氨态氮浓度效果显著。

2.1.2 亚硝酸盐变化 如图2所示,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间,试验池的亚硝酸盐变化没有很明显的规律,这可能是因为试验池的亚硝酸盐含量易受引入海水的影响。在此期间,试验组亚硝酸盐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3次采样试验组的亚硝酸盐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2.1.3 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 无论是试验组的试验池还是对照组的试验池,其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均较小(图3),其中试验组试验池的COD基本保持在2.0~2.5 mg/L,而对照组试验池保持在2.5~3.3 mg/L,t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组COD浓度始终显著小于对照组的COD浓度(P<0.05)。

2.1.4 溶解氧浓度 与上述水质指标不同的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溶解氧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各采样间溶解氧差异也不大(图4),这可能是因为持续充氧使试验池溶解氧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2.2 牡蛎的生态净化效果和增重效果

微生物制剂对牡蛎的生态净化效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对照组的锌、镉、铅、铜、汞含量在养殖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铬以及大肠杆菌的含量有所下降。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无论是金属元素还是大肠杆菌含量都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铬元素的含量甚至低于检出限。此外,试验组牡蛎增肥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因而生态净化在净化和增肥方面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表1 牡蛎生态净化和增重效果

净化指标 试验前

试验后

试验组 对照组

锌 Zn(mg/kg) 361±5.44 40±6.94 400±7.44

镉 Cd(mg/kg) 0.91±0.21 0.59±0.12 1.5±0.25

铅 Pb(mg/kg) 4.3±1.11 0.95±0.54 5.6±1.82

铜 Cu(mg/kg) 174±6.77 2.9±1.53 150±6.43

铬 Cr(mg/kg) 0.7±0.11 <0.04 0.43±0.17

汞 Hg(mg/kg) 0.024 9±0.01 0.015±0.01 0.05±0.02

大肠杆菌(MPN/g) 9.30±0.98 2.30±0.35 6.00±0.63

增肥率(%) 12.25±2.64 9.04±0.97

3 讨论

3.1 微藻益生菌对水质的改善

冯俊荣等通过向养殖水体、饲料中投放含芽孢杆菌、乳酸菌的微生态制剂,发现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降低水中氨态氮、亚硝酸盐以及化学需氧量的含量[10]。本试验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似,试验组的氨态氮、亚硝酸盐以及化学需氧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微藻益生菌制剂对氨态氮的移除率为21%~38%,对亚硝酸盐的移除率为26%~44%,对化学需氧量的移除率为11%~25%。因此微生态制剂对牡蛎养殖水质起到了很好的净化效果。

在池塘养殖系统中,氨态氮、亚硝氮和硝态氮是氮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3种形态通过微生物的氧化、硝化、反硝化、氨化、固氮等一系列生理活动进行相互转化。在这3种形态中,氨态氮与亚硝氮的高浓度会对鱼类、贝类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此外,水中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而水中还原性物质的多少会对水生生物的呼吸等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因此降低水体中氨态氮、亚硝氮以及化学需氧量的浓度是改善水质重要的技术措施。王彦波等通过在养虾池中加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劑发现水体氨态氮、亚硝氮、COD的浓度显著下降[11]。王芳等在菲律宾蛤仔育苗池中添加一株分离自近岸海水的紫色非硫菌科红假单胞菌,不仅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和变态率,而且还显著降低了养殖水体中的氨态氮含量[12]。刘丽等研究了红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皱纹盘鲍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皱纹盘鲍的成活率、壳长、壳长日增长量和体重分别提高了27.5%、1.46 mm、25 μm、14.06 mg,同时各项免疫指标也有所提高[13]。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似,本试验通过加入微生物制剂将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酸盐和部分有机物质分解成了CO2、硝酸盐等无毒物质,加入的微藻还能吸收利用氮、磷以及金属污染物[14-15]。除了净化水质以外,试验组贝类还可以通过滤食人工培育的微藻和益生菌获得更多的可以用于生长的养分。因而试验组的牡蛎增肥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nlc202309051143

3.2 微藻益生菌对贝类的净化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广东沿海海域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海水中有害物质以及重金属含量不断升高。作为一种滤食性底栖动物,有害物质在双壳贝类体内大量积累,因而通过测定它们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可以方便地指示出水域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16]。但是贝类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海产品,积累在贝类中的重金属随着食物链会不断富集,如果人类食用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贝类则会出现重金属中毒现象[2],降低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程华胜在近江牡蛎的重金属累积和排出试验中发现近江牡蛎对重金属的累积是净累积型,提高盐度投喂扁藻、小球藻有利于近江牡蛎重金属的排除[6]。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似,本研究应用含微藻及益生菌的生态制剂显著降低了试验组近江牡蛎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因而利用微藻及益生菌生态制剂净化贝类具有现实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渔业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0[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李学鹏,励建荣,段青源. 贝类净化与保藏研究进展[C]//食品安全监督与法制建设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食品研究生论坛论文集:下. 浙江绍兴,2005:657-671.

[3]蔡友琼,乔庆林,徐 捷. 我国贝类卫生现状及贝类净化概况[J]. 渔业现代化,2002(6):7-9.

[4]王增焕,贾晓平,林 钦,等. 广东沿海近江牡蛎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风险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3):607-612.

[5]王静凤. 重金属在海产贝类体内的累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學,2004.

[6]程华胜. 重金属在近江牡蛎体内的动力学及其生理效应研究[D]. 广州:暨南大学,2004.

[7]傅 萌,颜 天,周名江. 麻痹性贝毒对海洋贝类的影响及加速贝毒净化的研究进展[J]. 水产学报,2000,24(4):382-387.

[8]陈 坚,柯爱英,洪小括. 泥蚶与牡蛎净化工艺优化初探[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21(1):132-138.

[9]陈 栋,陈慧燕,吴跃进. 牡蛎净化方法及其效果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5):564-566.

[10]冯俊荣,陈 营,付学军,等. 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水质条件的影响[J]. 海洋湖沼通报,2005(4):104-108.

[11]王彦波,邓岳松. 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质影响的研究[J]. 水利渔业,2003,23(2):16-17.

[12]王 芳,李 筠,盛 军,等. 一株光合细菌菌株RPD-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菲律宾蛤仔育苗中的应用[J]. 海洋科学,2010,34(7):1-7.

[13]刘 丽,蔡俊鹏. 一种微生物制剂在皱纹盘鲍育苗生产中的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7):125-127.

[14]温 俊. 枯草芽孢杆菌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J]. 饲料研究,2008(2):61-62.

[15]袁爱群,禤金彩,黄增蔚,等. 光合细菌制剂改良养殖水环境的试验[J]. 水产科技情报,2005,32(3):121-122.

[16]Liang L N,He B,Jiang G B,et al. Evaluation of mollusks as biomonitors to investigat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s along the Chinese Bohai Se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4,324(1/2/3):105-113.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篇12

关键词:道路,生态护坡,喷混植生,技术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高填高挖都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防护不当将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采用适当的绿化防护不仅能保护环境,而且会使公路具有安全、舒适、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的特性,还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文以深圳市某道路为例,浅谈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等相关问题。

1 项目简介及气候环境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中部,穿越深圳宝安和龙岗两区,途经民治街道、坂田街道和观澜街道,全长约10.88 km。拟建场地沿线原始地貌单元为残丘坡地、冲洪积阶地及冲沟地貌,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总体趋势呈北段最低、中间高、南段较低状况。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为23.7 ℃,年日照时数1 975.0 h,年平均相对湿度72.3%。每年5~9 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 608.1 mm,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2 设计原则

边坡设计本着“安全、经济、环保”的原则,既不因路基边坡过陡留下工程隐患,又不因路基边坡过缓造成投资浪费。根据边坡高度和不同地质情况进行的边坡坡率的设置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采用单一坡率,为绿色防护创造条件。

3 喷混植生生态防护技术

3.1 喷混植生原理

喷混植生技术是以工程力学和生物学理论为依据,利用客土掺混粘合剂和锚杆加固铁丝网技术,运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物质、保水材料、粘结材料、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形成近 10 cm厚度的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种子可以在空隙中生根、发芽、生长,而一定程度的硬化又可防止雨水冲刷,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

3.2 喷混植生优点

喷混植生技术是生态防护技术的一种,是经济、环保、生态效益高的防护措施,是工程与生态紧密结合的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适合地质条件恶劣的岩石坡面,如砾石层、软岩、破碎层及较硬的基岩石等,可以有效防止崩塌和碎石掉落,确保山体和道路长治久安。且边坡防护成本较低,经计算,喷混植生防护成本不及工程措施的1/10。2)生态环保、抗侵蚀性和抗水土流失。粘结剂的胶结作用使喷混基质与岩面粘接,并使喷混基质硬化,避免雨水等对种植基质造成冲刷侵蚀,保持水土。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制造释放O2,使得各路沿线空气保持清新。植物体还能吸收和阻滞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排放尾气中各种有害气体、烟尘及产生的交通噪音,减轻并防治污染,净化和改善大气质量。3)美化环境。通过不同植物品种的搭配,创造出不同的景观,美化路容。总之,喷混植生在满足人类对边坡防护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边坡在植草前应根据边坡坡率、地形、坡面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基础防护工程,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的植被,采用实用、合理、经济的工程措施,通过建立人工植被,解决坡面冲刷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步恢复自然生态并美化环境。

3.3 喷混植生边坡防护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微风化岩层采用坡率为1∶0.5,中风化岩层采用坡率为1∶1,强风化岩层采用坡率为1∶1.25,全风化岩层采用1∶1.5,边坡坡高大于20 m的边坡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圆弧滑动法安全稳定系数大于1.30,平面、折线滑动法安全稳定系数大于1.35。同时,对于边坡高度大于30 m的高边坡结合工程地质类比法进行优化。若属于不稳定边坡则应结合其他工程措施使用锚杆、锚索防护,锚杆、锚索和格构梁中心采用喷混植生的方法防护。

3.4 喷混植生边坡施工工艺

1)清理边坡。

将容易滑落、影响边坡稳定的岩石,植物根茎等杂物清除掉,使坡面尽可能平整以利于喷混植生施工,同时在坡顶、坡脚及平台处均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设置截排水沟。

2)安设锚杆。

锚杆采用ϕ12或ϕ14钢筋制作,分为长锚杆和短锚杆,间隔布置,根据岩层完整程度、坡度确定打设深度,锚杆外露端设置90°弯钩,朝向坡面上方,以便挂网,外露部分刷防锈漆防锈。

3)挂网施工。

将规格8 cm×10 cm的镀锌铁丝网铺设在坡面上,铺设时网应拉紧,铺平顺后将网挂在锚杆上,用连接件或铁丝锁紧,要严格检查铁丝网与锚杆连接的牢固性,确保网与坡面形成稳固的整体。

4)基材喷播。

种植基材按比例混合好后用喷射机在大马力空气压缩机的风压下,将基材均匀的喷在岩石表面,在喷口处用另外的设备同时供水。

5)喷播植物种子。

将配好的种子混合材料用喷射机直接喷射在种植基材表面上,该施工环节和种植基材喷播相同。

6)覆盖无纺布。

喷播完成后,在其表面覆盖无纺布,减少因强降水对种子造成的冲刷,同时也减少边坡表面水分的蒸发,进一步改善种子的发芽、生长环境。

7)养护。

养护工作应于喷播完成后即日开始,主要针对植被的养分、水分、病虫进行管理工作,同时针对缺苗的地段进行补种,保证植物成活率不小于90%。

4 结 语

喷混植生防护技术在深圳市某道路新建工程岩质边坡得到成功的应用,它在满足人类对边坡防护的同时也改善道路沿线环境和空气质量,通过建立人工植被,解决坡面冲刷和水土流失,逐步恢复生态、自然、和谐的新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喷混植生防护技术不仅适用于公路,同样在铁路、水利、建筑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能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群,徐忠诚,周建文.喷混植生技术在岩石边坡护坡绿化中的应用[J].公路,2007(11).

[2]周利恩,尚彦,余建新.工程边坡生态防护技术[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8).

[3]张俊云,周德培,李绍才.岩石边坡生态护坡研究简介[J].水土保持通报,2000(8).

上一篇:构建主义学习下一篇:布鲁姆教育分类理论论文